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韩剧登陆我国引发的思考

韩剧登陆我国引发的思考

韩剧登陆我国引发的思考
韩剧登陆我国引发的思考

韩剧登陆我国引发的思考

龚知敏

(广西电视台电视剧部,广西 南宁 530022)

[摘要] 韩剧自登陆我国后,从1997年开始引发收视热潮,其受欢迎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厚的儒家文化思想与厚重的东方伦理道德;真实感人的细节;荡气回肠的爱情;精美绝伦的美食,绚丽华彩的服饰。韩剧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韩剧 登陆 高收视

[中图分类号] G229.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917(2006)10-0168-03 1993年,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央视)引进首部韩国长篇电视连续剧(以下简称韩剧) 嫉妒 并安排播出,这是韩剧第一次登陆内地荧屏。不过,观众对该剧反应平平。真正让内地观众认识到韩剧魅力的是1997年在央视八套播出的 爱情是什么 ,该剧收视率在当时高达4.2%。该剧的播出,导致韩剧热开始升温并逐渐扩散,可以说,1997年才是韩剧收视热的真正开始。此后,央视又在!海外剧场?栏目播出了 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 等多部韩剧,其中, 看了又看 这部在韩国本土不被看好的电视剧,几乎创下韩剧在内地重播的纪录,到目前为止仅在央视就重播了五次。

央视引进的韩剧绝大多数属于家庭伦理题材,央视在引进韩剧上起步很早,而且有着地方台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地方台在引进韩剧时,则偏重时尚剧、青春偶像剧, 星梦奇缘 、 天桥风云 、 妙手情天 、 女主播的故事 等剧使安在旭、金喜善、张东健等成为内地观众较早熟悉的韩国演员。直到2002年,以悲情为主调的 蓝色生死恋 在我国21个电视频道播出,使该剧风靡全国,正式宣告了韩剧的全面登陆。这一年,我国内地播放的韩国电视剧的数量达67部之多。高收视率是导致当时大量引进韩剧的一个重要因素,观众喜欢看,收视率自然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内地观众推动了韩剧从民间走向主流。在韩剧引进的问题上,我国内地往往受港台地

区影响很大,最为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 大长今 ,该剧先后在日本、中国港台地区热播,然后才被湖南卫视注意。这也体现了韩剧输出的一贯方针:通过日本主打欧美,通过港台影响内地,继而进一步辐射东南亚。韩剧输出事实上是非常!反传统?的,因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是从强势文化到弱势文化,而韩剧却做到了从弱势文化到强势文化的传播。 大长今 号称2005年湖南卫视年度巨献,引进播出之前的造势以及播后的影响评价也是好坏参半,但无可争辩的一个事实就是,风靡亚洲的韩国历史剧 大长今 在内地首播收视排名为同时段全国第一,在香港更是创下了平均262万观众收看的!收视神话?。 大长今 的引进已经成为内地引进韩剧的一个!经典剧例?。

韩剧的大规模出口,对我国的影视剧产业造成很大影响,因为我国的电视剧主要是向东南亚地区出口,据 新京报 !从1993年 嫉妒 的默默无闻到2005年 大长今 的火爆荧屏?一文显示,中国电视剧的出口额,一年之内减少了近三分之二。无疑,韩剧登陆我国给我国文化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分析韩剧受欢迎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厚的儒家文化思想与厚重的东方伦理道德

众所周知,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悠久的文

168

2006年第10期(总第136期)

广西社会科学

GUANGXI SOCIAL SCIENCES

NO.10,2006(Cumulatively,NO.136)

[收稿日期]2006-08-07

[作者简介]龚知敏(1948-),男,广西浦北人,广西电视台电视剧部艺术指导,二级编剧。

化历史,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体系。中华民族的儒家文化思想是中华民族经过千百年的传承积淀逐渐形成的。它无所不在,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甚至影响着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如待人处世方面的!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治学方面的!尊师重教、师道尊严?,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仁、义、礼、智、信?等,这些都是儒家文化思想的具体体现。由于历史上的诸多原因,儒家文化思想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影响着周边的民族和国家,使这些民族和国家的思想文化也深深渗透了儒家文化思想,并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的伦理道德体系。韩国便是这些国家中的一个。韩剧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不遗余力地展现了他们民族的思想文化。即使是一个细小的生活细节,也能体现出这种独具匠心的追求。近160集的韩剧 看了又看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剧例。这部电视剧是!表现亲情和爱情的生活长河?:三家人、十几个人物、四代人同居一个屋檐下,虽然没有多少惊心动魄的事情发生,绝大多数都是平静的、舒缓的,甚至是刻板的、有点乏味的居家生活,可是在这看似平静的生活当中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感人的故事。儒家文化思想中的尊老、爱幼、礼仪、谦卑,以及!家和万事兴?等都在剧中的人物关系和诸多细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这种彬彬有礼、长幼有序、礼节有数的儒家文化思想,正吻合和满足了观众对传统文化回归的渴望。因而,韩剧得到观众的热棒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真实感人的细节

一部电视剧尤其是长篇连续剧,编导往往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故事的构架上,这固然没有错,因为故事是电视剧最基本的要素,没有一个精彩的故事,电视剧就无法吸引观众。可是,许多编导在强化故事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电视剧的另一个重要元素:细节。一部电视剧无论其演绎的故事多么跌宕起伏,如果在细节的刻划上显得虚假,就不会给人真实可信的感觉。在观众的欣赏平准不断提高的今天,虚假终究会让观众远离艺术,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韩剧在内容上其实并没有任何值得推崇的创新,其故事内容几乎都是一个模式,韩剧的编导们非常注重细节,他们以真实感人的细节制造出了一股强大的时尚潮流。韩剧的细节制作得十分认真,几乎达到了超一流的水准,尤其是家庭肥皂剧,它们之所以吸引中国观众的眼球,是因为编导把那些家长里短、妯娌婆媳拍得异常真实,让人看了就感觉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琐事一样。

韩剧的细节之所以会如此真实感人,主要是因为韩国有一批准确把握生活的编剧。据说,韩剧的编剧大多是全职家庭妇女,而不是专业编剧。她们或单兵作战或一起合作,写成一个大致的故事寄到电视台,电视台编导如果看中,就会派出专人指导她们。她们边写电视台边拍,一部上百集的连续剧便由此产生。这些家庭妇女与专业编剧相比有着自己的优势:她们以轻松的心态写作,不用像专业编剧那样艰苦伏案,这样往往能写出好作品;她们熟悉生活,自己就是生活中的演员,不用去寻找素材。这些家庭妇女笔下的韩剧,就是靠超一流的细节来征服观众的。韩剧能够风行这么多年,除了韩国人致力推广而大众又乐于接受之外,真实感人的细节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细节形成了韩剧制作精良细腻的整体外观,大部分观众又首先是形式主义者,尽管已经习惯于将电视剧看作是缺乏智慧的陈词滥调,但依然乐于接受精美外观的电视剧。

三、俊男靓女的组合与荡气回肠的爱情

家庭,作为社会单元构成了整个社会。使家庭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并赖以延续的关键是人对于婚恋嫁娶的价值取向。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人们对传统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叛逆或提出新的挑战,如婚恋,无论形式还是实质,传统都提倡含蓄、负责、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等,而现在的恋人、夫妻、家庭,其分手、背叛、解体的现象屡见不鲜,对这一现象最能直观提供范例的就是文艺作品尤其是电视剧。如果电视剧在婚恋上所展现的镜头和传统的道德观念相悖,就会给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使民众对于电视剧抱有成见。

关注韩剧的观众会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韩国青春偶像剧的创作套路基本上多年来都没有太多的变化:首先是在人物关系上,男一号和男二号一定都非常爱女一号,并且男二号在观众的标准看来应该是生活中的典范;女一号和女二号都爱男主角,通常女二号不是男主角之前的暗恋对象就是男方家里中意的结婚人选。其次是在人物个性人,毫无例外,女一号一般都具有家境贫寒、个性直率、倔强乐观等特征。总之,青春偶像剧一般都是!野蛮女友?加灰姑

169

龚知敏/ 韩剧登陆我国引发的思考

娘,这已经成为一种简单的程式。这种程式的韩剧能够风行亚洲这么多年,除了韩国人致力推广而大众又乐于接受之外,编导们对于观众文化心态的准确把握以及对爱恋的合理表达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他们自己也认识到这种爱情程式已经老套,可是现实生活中的爱情不也是在!不断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吗?其实爱情既复杂也简单,关键是如何去恪守一种道德准则,用心去履行对爱的承诺,这样所演绎的爱情才是刻骨铭心的。

韩国非常注重对演员尤其是青年男女演员的包装,当他们成为公众人物之后,甚至规定他们在台前幕后的行为举止,并且把这种行为举止看作是代表国家形象的,是一种国家的风范。因而韩剧中塑造的形象多为清纯率真,即使是拥抱接吻,也会有一定的尺度,让人感觉到情感含蓄就是对爱的一种最美好的表达。看过韩剧的观众都知道,在韩剧中基本看不到有伤风化的镜头,全剧给人一种清新洁净之感,让人在情感上得到净化。因此,韩剧登陆我国后受到观众的青睐,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精美绝伦的美食和绚丽华彩的服饰

一个国家的饮食、服饰,代表了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它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的名片,成为这个国家的特质和标志。我国是一个在饮食和服饰方面都有着鲜明特色的国家,许多外国人提到中国,首先是从中国服装和中国的精美饮食谈起。遗憾的是,我们的国人并不是很在意或者是很尊重这一鲜明特色,以电视剧尤其是历史古装剧的服饰为例,观众看到的多是华丽的装扮而不是文化的延伸,服装师在服装设计上都很随意,而不是以严谨的史学观为基础来设计服装,如一个相同历史题材的武打剧,剧中人物一样,但不同的版本就有不同的服饰,而且这些服饰的设计理念又往往大相径庭,即使不影响收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这些多样的服饰也会给观众带来对中国服饰的混乱。

韩剧的成功归功于韩国政府启动的两个文化项目###!原创文化数码机构?和!故事银行?。前者涵盖了韩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风俗习惯、服饰、音乐、饮食、兵器等相关资料,后者则收集了大量韩国历史故事,仿佛两个巨大的!文化数据库?,只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获得详细、准确的历史、文化等各方面资料。以 宫剧为例,剧中的人物造型为该剧赢得了大量好评。造型师和服装设计师在拍摄期间平均每3天就要手工做出一套衣服,这些都完全得益于!文化数据库?的资料;而为了突出模特出身的女主人公的身材,必不可少的关于短上衣、修身长裤、颜色鲜艳的针织衫等服饰资料也同样源自于数据库,再加上宫廷气氛的华丽,更是给女主人公的服装平添了不少梦幻色彩,让年轻的女观众们心生向往。

总之,美的东西,不论演员还是道具,都是韩剧成功的关键。这种服装上的唯美追求又不同于日剧,在日剧中只能看见国际大品牌,这与日本社会过于崇尚奢侈名牌消费有关。而韩剧擅长用非名牌的服饰搭配出自己的流行款式。韩国政府早在1999年就出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系统政策,这些政策指导着韩国文化的各个行业,近年来更是获得迅猛发展,我们不应该只看到韩剧登陆我国带来的强有力的冲击,而应该从中发现在某些方面存在的差距,迅速调整政策,使我国的文化产业更加昌盛和繁荣。

[责任编辑:周云扬]

[校对:周云扬 潘丽清 梁军涛]

170

广西社会科学2006.11/ 文化?社会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博物馆 “热”背后的“冷”思考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6题。 【材料一】 (新华社2019年5月18日) 【材料二】 “我不在博物馆看展览,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一个热衷于在博物馆“打卡”的网友这样描述自己的体闲时光。毋庸置疑,“逛博物馆”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仿佛是跨越千百年时光而来的先人信札,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让观众得以一窥祖先们的生活图景、悲欢离合。这样的“精神盛宴”,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已不再是小众需求。虽然发展速度今人惊叹,但中国博物馆仍然面临“成长的烦恼” “一个好的博物馆,应该在做好保护、研究等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让身处其中的观众在很舒服的状态下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树立文化自信。”关强说。这对博物馆“讲故事”的能力无疑提出了很高要求。 调查发现,博物馆“讲故事”能力仍是短板。观众对博物馆不同方面的评价中,评分最低的三项是“互动体验手段”“高科技展示手段”和“讲解体验”。至今还有很多博物馆停留在展示奇珍异宝的阶段。好的展览,要用故事打动观众。展览的要义,不是追求最上乘的展品,而是讲好展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展览的最终目的不是展示坛坛罐罐,而是展示这个区域过去人们的生活。 【村料三】 记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成功,正在于它跳出了传统器物学和考古学的解读思路,通过透物见史、见人、见精神的方法,解读国宝背后的文明密码及其传奇故事。 与传统展陈方式相比,观众更青睐有互动和参与感的展览。为了满足新需求,不少博物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在文物活化方面各出奇招。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一组文物表情包,被年轻人大量下载;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体验;湖南省博物馆推出“我的假日在湘

《博物馆“热”背后的“冷”思考》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16题。 【材料一】 (新华社2019年5月18日) 【材料二】 “我不在博物馆看展览,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一个热衷于在博物馆“打卡”的网友这样描述自己的休闲时光。毋庸置疑,“逛博物馆”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仿佛是跨越千百年时光而来的先人信札,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让观众得以一窥祖先们的生活图景、悲欢离合。这样的“精神盛宴”,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已不再是小众需求。虽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但中国博物馆仍然面临“成长的忧愁”。 “一个好的博物馆,应该在做好保护、研究等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让身处其中的观众在很惬心的状态下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树立文化自信。”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这对博物馆“讲故事”的能力无疑提出了很高要求。 调查发现,博物馆“讲故事”能力仍是短板。观众对博物馆例外方面的评价中,评分最低的三项是“互动体验手段”“高科技展示手段”和“讲解体验”。至今还有很多博物馆停留在展示奇珍异宝的阶段。好的展览,要用古诗打动观众。展览的要义,不是追求最上乘的展品,而是讲好展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展览的最终目的不是展示坛坛罐罐,而是展示这个区域过去人们的生活。 (同材料一)【材料三】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胜利,正在于它跳出了传统器物学和考古学的解读思路,通过透物见史、见人、见精神的方法,解读国宝背后的文明密码及传奇故事。 与传统展陈方式相比,观众更青睐有互动和参与感的展览。为了满足新需求,不少博物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在文物活化方面各稀奇招。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一组文物表情包,被年轻人大量下载;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

3.0》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体验;湖北省博物馆推出“我的假日在湘博”等系列活动,每场预约名额被一抢而空……(《人民日报》2019年5月10日) 14.下列对材料一图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数量和参观人数,与上年相比都有增加。 B.“新华社记者卢哲编制”,标明了编制者的身份和姓名,以体现信息的可靠性。 C.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苗费开放博物馆数量,比上年增加了218家。 D.统计图配有多个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图案,可以让读者感到形象、亲密。 15.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解决目前博物馆“成长的忧愁”。(4分) 16.如果选用上述三则材料做一期宣传专题,下列哪项适合做专题的主标题?请选择并简述理由。(4分) A.博物馆“热”背后的“冷”思考 B.博物馆的未来,路在何方? C.博物馆,应讲好自己的“故事” 14.C 15.转变博物馆传统思路,关注展品背后的文化;改善博物馆展示和讲解方式,增加观众的互动和参与感。 16.示例1:我选择A。标题用“冷”“热”对比,形象生动,表达光鲜,简易吸引读者。既关注到当今博物馆“热”的现状,又清静思考了博物馆存在的短板和未来发展的出路。 示例2:我选择B。标题用设问的形势能吸引读者,引人思考。 暗示了博物馆现状的不够,引发读者思考博物馆未来如何改革发展。

_自然教育热背后的冷思考

中国环境报/2015年/11月/30日/第004版 教育 机构可持续发展面临专业人才缺乏等诸多挑战多元参与或是良方 自然教育热背后的冷思考 本报记者陈妍凌 李悦,美国康奈尔大学自然资源系博士生。4年前她远赴美国求学时,国内的自然教育机构还不多。求学期间,李悦多次参加北美和世界自然教育大会,却因为没有来自中国的声音而感到遗憾。然而最近,她在第二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上惊喜不断,因为自然教育机构数量大增,而且不仅有政府大力支持,也有企业资助。学校行动和民间组织积极奔走,还出现了与企业的跨界合作等模式。 李悦的感受是近年我国自然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写照。尽管调查显示,自然教育行业规模仍然较小,并面临多重挑战,但不少从业者已不满足于单一活动的短期影响力,而开始思考如何实现机构乃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1人才缺口 “我国的自然教育在短时间内有一个井喷式发展。”北京林业大学教师王清春说。在第二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上,他的团队发布了《2015中国自然教育行业调查报告》(下称《报告》)。 这份报告的数据来源于314份调查问卷。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顾问秦大公认为,虽然数量少,但开启了自然教育行业现状调查的先河。 人才问题包括哪些? 《报告》显示,2011年以来,自然教育机构数量进入快速增长期,受访机构中,70%以上成立于2011年~2015年。从业时间短、起步晚现象普遍存在。 在机构发展面临的人才、课程开发、经费、市场培育等7项挑战中,近3成受访机构选择了——人才。 人才问题表现为3个方面,即数量不足、自然教育专业能力有待提高、经营推广等综合业务能力需拓展。 根据王清春的调查,以企业方式运行的自然教育机构中,近半数机构仅拥有4~10名专职员工,近3成机构专职员工不足3人。另一项针对约100家机构近200名从业者开展的调查也显示,过半数受访者为非专职人员,机构对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的需求较大。 乐享自然工作室执行总监林红介绍,开展户外教学时,需要人员从旁协助或关注孩子现场状况,如每场周末活动都需要至少3~4名志愿者。 同时,自然教育机构对于运营、推广、安全等方面人才也是求贤若渴。去年,优创游学公司曾组织一批8~15岁的学生到海边开展活动。活动负责人特意聘请熟悉海况和安全保障的专家作现场顾问。在一场活动设计中,领队对风险估计不足,幸得特聘顾问及时制止,避免了危险的发生。 此外,《报告》显示,54%的自然教育机构以企业的方式注册运营。这就使得机构格外看重运营能力。加之“互联网+”时代提供了资源整合、跨界合作、拓展影响力的新机遇,自然教育机构的人才需求因而愈发多元。 人才怎样算专业? “当前,自然教育的独创性较少,同质化竞争严重,如果内容和产品开发不力,就会导致拼低价的恶性竞争,最终损伤行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杨方义说。

热现象的冷思考

热现象的冷思考 思考一:复习铺垫与创设情境矛盾吗? 新课改的课堂中复习铺垫被有趣、新颖的情境所取代。在情境中学生将亲身经历的生活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当我们冷静审视“情境热”的时候也会发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线段》时,与学生亲切交谈:“天气渐渐变冷了,课外活动也丰富了,你们最喜欢什么活动?”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喜欢跳绳的有哪些同学?”站起来很多。“谁跳得最棒?”学生们异口同声报出来两位同学的名字,“我们就请他们来一显身手。时间半分钟,其他小朋友帮忙轻轻数一数。”就在同学们兴高的数数时,老师又下达了一个任务“你们观察一下,他们手中的绳子是怎样的?”试想学生这会儿怎么可能一心二用?当跳绳比赛结束时老师才开始转入正题,“跳绳的时候,手中的绳子是怎样的?”“弯曲的。”“你能把它拉直吗?”两生一拉,“像这样,拉直后的一段就叫线段。”面对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有价值的数学思考却被隐没了。 那么新授之前还需要复习铺垫吗?其实复习铺垫的准备题都是遵循新旧知识的联系设计的。教师教学时比较容易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也能较快的对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行调整和补充。如果学生旧知掌握的不牢固,就应该直接复习铺垫,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如果情境的创设只是表面的热闹,不能使学生很快地将生活问题数学化,那么这样的情境还不如不要。如果学生已经具备了构建新知识的能力,则可以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去探究。复习铺垫与创设情境,究竟采用用哪种形式关键是能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思考二: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能共存吗? 新课改走到今天,我们不难看到课堂变的活跃了,学生变的自主了,处处充满了“探究热”。不管什么知识都让学生去探究去经历,如某教师在教学《厘米、分米的认识》时说“通过测量我们知道课桌高70厘米,你相对70厘米说些什么?”生1:我认为70厘米太高,桌子只要60厘米。生2:“70厘米不高,1米还不到。”生3:“70厘米有一点高。”教学中教师挖空心思的,将浓缩的知识展开,尽量让学生象数学家一样去经历知识的创造,去体味发明的甘苦,希望学生在经验世界和动态作用中获得深刻的感受,得到真正的生成,面对这些事实性、概念性的知识。有必要让学生去猜测、探究吗?所有的知识都这样教学可能吗?人类文明几千年积累发现的知识要在四十分钟内,为每一个学生“认知---知识结构”所同化。怎能只依靠学生一味的自主探究?怎能离的开教师的加工与传授?况且《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不难看出,虽然自主探究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数学学习还是需要意义接受的。由此可见,只有协调好探究和接受这一对矛盾统一的关系,在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之间寻找到平衡,让探究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有意义的接受式探究,让接受成为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有意义的自主式接受。学生才能在一个新的探究情境中,对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获得了新的理解,产生出新的意义。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 思考三:有了算法多样化还需要算法优化吗? 新课改中鼓励算法多样化,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尊重学生主体,促进个体发展的有效途径。现在的数学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道题能够出现五六种甚至更多的算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停地鼓励,最终还不忘加上一句“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难道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了?不然,这种看似热闹的课堂,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这种多样化只是群体的多样,落实到个体还是要优化,即让学生通过比较交流感受不停方法的特点,领悟不同方法的优劣,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抉择,掌握最简捷、最容易、最快速的方

“热搜”作文背后的冷思考

“热搜”作文背后的冷思考 摘要:三年级作文《我的妈妈》意外成“热搜”体现了大众对女性、对“传统”母亲形象和“好作文”的刻板印象。教育者需要从“热”中反思教材、教学中的问题,密切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让“热搜”“冷”下来,让语文教学与时代结合得更加紧密。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学反思;热点背后 在搜索引擎上搜索某一关键词,就能提高该搜索词的“搜索度”,当某一时间内某一搜索词被人们高频率搜索时,就会上该搜索引擎的“搜索排行版”,成为该引擎的“热门搜索”简称“热搜”。 一、令人无比感慨的“热搜” 我们通常所说的“热搜”指的是新浪微博的“热搜”。目前的微博“热搜”似乎已经沦为了娱乐明星的“主舞台”,八卦新闻占据了“热搜”的大半江山。民生新闻不管是“量”还是“质”,都体现出了一种“民生多艰”。教育相关的内容来看,无非是具有广泛共性大事件,如每年的高考、四级六级外语考试、考研等;又或者是一些骇人听闻的“恶事”,如“某地幼儿园虐童”“某校宿舍条件堪忧”等等。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篇三年级半命题习作《我

的妈妈》被网友疯狂转发成了“热搜”。教育“热搜”中,“语文”相关的内容能够上榜者少之又少。所以这次的热搜应该被语文教育者高度重视。 二、学生习作能上“热搜”的“面”与“里” 一个事件被大众所关注,需要从“面”与“里”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面”的原因 这些片段内容上可谓丰富多彩。短短的九个片段,涉及到了“妈妈们”的年龄、外貌、穿着、打扮、工作、兴趣、习惯等等。 语言上,这些片段生动形象。小学语文教学强调句式、句法的教学,想必这位教师平时也很注重学生这一方面的训练。说妈妈胖――“肚子像个小皮球”“嘴巴一张,圆圆的像个小球儿”,说妈妈瘦――“真像一棵亭亭玉立的美人蕉”,比喻句的运用,让这些妈妈的形象立马就“活”起来了。 这些片段也颇为真挚感人。孩子眼里的妈妈是很美的――“其实,我倒是觉得戴眼镜的妈妈显得更加漂亮。”孩子眼里的妈妈们很辛苦――“她每天早出晚归,早饭都来不及吃。晚上九点回家时,我已经睡着了。她每天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可她从来没有怨言。”孩子们知道妈妈的辛苦,又更能理解她们不是“超

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

2014年第9期(总第416期) No.9,2014 General,No. 416 EDUCATIONAL RESEARCH 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 汪基德冯莹莹汪滢 [摘要]MOOC如“一场数字海啸”席卷了整个教育界。学者们对MOOC看法不一,各执一词。我们既不能因为把MOOC理论上所具有的优越性当作现实的优点而盲目乐观,也不要因为MOOC在发展中遇到的挑战而对其失去信心。要正视MOOC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学习者学习持续性不强、退学率高、交流互动不足以及网络教学难以适应实践教学需要、教学模式单一、学分认证遭到质疑等问题,将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和其他新型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借鉴远程教育的经验,完善学习支持系统,让MOOC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实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 [关键词]MOOC;传统课程;第一代网络课程;在线教育 [作者简介]汪基德,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现代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冯莹莹,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河南开封475004);汪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1)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或慕课)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里新兴的教育模式。2012年,MOOC如同“一场数字海啸”席卷了全球整个教育界,其中Coursera、Udacity、edX三大主流平台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注册用户由2008年的约2000名迅速增长为数十万名。美国《纽约时报》将2012年称之为MOOC元年。[1]英国一份题为《雪崩来了》(An Avalanche Is Coming)的报告指出,全球高等教育领域正在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主要的驱动力就是网上大学的兴起;前首相府顾问麦克尔爵士说,如果十年之内英国没有几所大学关门,他会感到“非常吃惊”。[2]国内高校对MOOC 的研究和实践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毫不示弱。在中国知网里以“MOOC”为主题进行搜索,2012年相关论文共计7篇,2013年底迅速 增长为167篇,2013年第3期的《开放教育研究》还开设了慕课研究专栏。对于MOOC的看法,大家各执一词,支持者对其推崇备至,乔治亚理工学院校长George P.Peterson认为,“MOOC预示着教育领域有发生颠覆性变革的可能性”[3];有支持者甚至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传统大学将不复存在”[4]。批判者则认为MOOC从根本上无法脱离传统课堂模式,毫无发展意义。美国亿万富翁、月球快车公司创始人纳温·简认为,“MOOC并非教育系统的突破,而更像以前电视教育的翻版,这些在线课程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传统教学的弊端依然存在”。[5]多数人对MOOC呈观望状态。我们认为,针对当前的MOOC热,不应盲目跟风,应冷静思考MOOC热背后的原因,发现MOOC发展中的阻力,探寻MOOC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公务员报考热背后的冷思考

公务员报考热背后的冷思考 目录 内容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关键词 (2) 1.案例介绍 (2) 2.原因剖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公务员职业具有较强的吸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就业压力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考生的“跟风”心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公务员考试热的利弊...........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积极的一面 (4) 3.2背后的弊端 (4) 4.报考公务员热背后的冷思考.....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如何让公务员考试理性回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端正考生对公务员“官本位”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科学管理公务员职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我们需要正确引导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5) 6.公务员“热”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6)

报考公务员热背后的冷思考 内容摘要: 新一轮的公务员考试已拉开序幕,本次国家公务员考试已被媒体称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公务员报考与录用比例接近50∶1,报考比例最高的职位竟达2187∶1。中国的公务员热并不始于今日,但逐年增温,今年高烧到如此温度,在金融海啸横扫寰球、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大批中小型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生存艰难的当下,颇值得人们对此进行一番冷思考。如今作为许多人的一种就业选择,公务员已当之无愧地成为社会上的一个最大的就业热门。“公务员考试热”的现象反映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不断完善,公务员队伍“入口”的竞争性、公平性不断增强,但同时我们也应对过热的报考现象作理性思考,透析其深层的原因,正确看待这一现象,扬长避短,从而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试制度。不过,应理性看待这种现象,除了越来越多的精英进入非生产性领域意味着社会的病态外,这种现象还揭示了一个要命的社会积弊,那就是社会分化和流动不足,乃至畸形。 关键词: 公务员热就业形势“官本位”思想公务员制度人事制度改革 1.案例介绍 2.原因剖析 2.1.公务员职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铁饭碗” 与外企、银行、垄断性大国企相比较而言,公务员职业相对稳定,职业风险较小,具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同时又具有完备的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保障

语文课件热背后的冷思考

语文课件“热”背后的“冷”思考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教学设备条件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由最初的黑板、粉笔,后来加入了录音机、幻灯机,而现在多媒体的运用给现代课堂注入了更多鲜活的血液,其结合了形、声、色和三维动画效果,把现代教学带入了一个新奇的世界。多媒体教学最突出的功能在于化抽象为形象,使课堂具有更多的可感性,促进学生的理解。但是,随着多媒体手段使用越来越频繁,也出现了一些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譬如:有些课变成了录像课,学生上课跟看电影没有什么区别,传统的优秀教法是否应抛弃?多媒体的过多使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媒体的预设性是否太强,如何体现课堂的生成特点?现在用的一些多媒体课件是否具有教案替身的嫌疑?多媒体究竟能否代替教师?等等。面对这诸多的问题,促使笔者对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进行冷静的思考。 一、几个“热”现象 1、多媒体课件“独霸”课堂。 记得有次听一节公开课,一位教师讲课的题目是六年级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教者对课件制作着实花了一番功夫,给学生呈现了一堂精彩的“录像课”。课件展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的情景,并配以了小女孩的心理活动、幻想过程(图片作了标注),出示了课文的重点词句,教师提问等,却没有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同学们在课堂上看得十分陶醉,说得兴高采烈。临到下课了,我看见一位同学向同桌借笔记抄,同学却说:“老师这些画面太多了,也太快了,我也一点笔记也没有记着,要是教师放慢一点,或者把重要词句的意思写在黑板上,我就可以记上了。”一看周围几个同学,也没有一个同学记了笔记的。或许教师太投入了,也忘记了这篇课文描写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命运,“轻松愉快、兴高采烈”的课堂气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与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相吻合的。 2、为表现多媒体而滥用多媒体。 多媒体可以通过声音、色彩、图像、动画等各种手段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点是被大家认可的。但是有的课堂出现了不管内容是否需要,总要生搬硬凑些声音、影象以体现多媒体的现象。甚至有的把教师的每个提问都用多媒体出示,无意间就忽略了学生“听”训练。一些让学生自己阅读的部分,硬是配以朗读声音;当一个选择题做错时,呈现一张哭丧的卡通脸并来

考研热背后的冷思考

让“考研热”真正热起来 近年来,“考研热”逐渐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自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首次超过百万以来,考研大军逐步壮大,2005年120万,2006年127.5万,在经历了2007、2008、2009的三年下降之后,从2010年起,考研人数强势反弹,2010年140万,2011年151万,2012年更是达到史无前历的165.6万,考研人数历史记录不断被刷新。然而,令人尴尬的是,虽然“考研热”高烧不退,硕士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却年年下降,数据显示,从2005年起,一直到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而且2009年和2010年,硕士生的就业率连续两年均不及本科生。 此一现象的原因不妨从两方面来找,一是考生自身心态方面。职业发展不明朗,对自身的未来缺乏明确的目标规划,单纯为回避就业压力、提高文凭或是满足虚荣心等而考研,结果两三年研究生读下来,走出校门却发现外面的世界已换了新天地。在择业时,没有本科毕业生年龄优势和闯劲,又缺少博士毕业生的高学历和社会经验,昔日的天之骄子最终沦落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夹心层”。看着昔日的同窗经过两三年的打拼已略有小成,看着同出校门的本科小弟们生龙活虎地在一个个待遇“低得不能忍受”的招聘摊位杀进杀出,不禁感叹,“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太快”。二是研究生教育体制方面。我国现行的研究生的课程、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还是30年前定的,当年的硕士培养定位很高,而且是以学术型为主。抛开所培养出的研究生是否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不论,也就是说从各高校出来的研究生主要是学术研究型人才,社会应用性不足。因此,除非是都去搞

学术研究,否则要找到一件称心如意的工作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样看来,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不高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虽然近年来社会上的“考研热”现象有不少批判的声音,说“考研热”只是一种虚热或过热,是就业难现象的另一种反应,但日益增长的研究生数量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相比绝对是少了,“考研热”永远不会过热。然而,“考研热”背后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却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一方面,考生要理性对待考研,认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不能盲目跟风;另一方面,国家要对现有的研究制度进行改革,对研究生的课程、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各方面进行调整,推进校企联合、产学联合,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职业型转型转变。只有这样,“考研热”才能成为考生个人和整个社会的福祉。也只有这样,“考研热”才能真正热起来。

“韩剧热”评论

面对韩剧热,国产电视剧当有所作为 新闻部谢诗佳2013年,一部《继承者们》风靡全中国,财阀继承人与贫苦灰姑娘的罗曼史让中国女性为之疯狂,更直接把青年偶像李敏镐推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近日,另一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热播,再一次掀起了观看韩剧的热潮。据悉,该剧在中国引发的热潮堪称近年来罕见,从国内视频网站的播放量来看,PPS、乐视、爱奇艺、迅雷4家加起来就超过10亿次,并在持续上升中。 相比之下,国产电视剧呈现一片低迷现象。有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播出的800部电视剧中,收视突破1的仅占5%,从2013年电视剧整个情况来看,75%的电视剧平均收视率低于0.5%的及格线。不仅收视情况不理想,由于制作成本提高、版权价格低迷等问题,不少电视剧制作公司甚至纷纷减产。 韩国电视剧显现出一篇勃勃生机与中国国产电视剧持续低迷的电视剧形成强烈对比。对此,不少人持不同观点。一部分人对国产电视剧持较为乐观的态度,认为韩剧剧情单一,国产电视剧的低迷只是一时的。另一部分人对国产电视剧持较为悲观的态度,称只有向韩国、美国学习才是唯一出入。甚至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许钦松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韩剧的看法,认为韩剧的热播使中国的文化自尊受到了伤害。笔者认为,面对韩剧热,国产电视剧应当有所作为。 对于中韩电视剧的争论仍未停止。对此,笔者日前采访了近期追

捧韩剧的大学生们,让他们谈谈他们对于中韩电视剧的看法。不少大学生们纷纷表示支持韩剧,以及对于国产电视剧的失望。他们当中有70%的人表示不喜欢国产电视剧的主要原因是国产电视剧缺乏创新,穿越剧火了,一系列穿越剧便接踵而至;谍战剧火了,一系列谍战剧便接踵而至。还要大约有45%的人认为不少国产电视剧很“狗血”,缺乏严肃性,粗制滥造,为了吸引眼球,歪曲历史……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大学生们的看法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年轻一代对国产电视剧的看法。面对韩剧,国产电视剧当有所作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增强原创剧本的创新性。每年引入中国的韩国电视剧数以百计,然而偏偏火了“来自星星的你”。我们会发现,这部电视剧与以往韩剧的不同,除了唯美的画面,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还采用了与神话相结合的手法,也在韩剧低迷阶段,为韩国电视剧产业注入新鲜的血液。相比之下,中国电视剧出现急功近利,盲目跟风的现象,从宫廷剧到家庭剧,从警匪剧到抗日剧,容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因此应当加强剧本的创新性。而剧本的创新应从编剧入手,鼓励原创作品,提高编剧在电视剧制作过程中的地位。 其次,了解观众需求,接上地气。韩剧经常以爱情、亲情、友情为主题,故事中渗透着浓厚的儒家思想,剧中的男、女主角往往都在苦闷、彷徨中思考人生道路、生存价值;浓厚的家庭观念在韩剧中也是无处不在……而在国产电视剧中有少数作品脱颖而出,《媳妇的美好时代》登陆非洲,在非洲刮起了中国电视剧热潮;《甄嬛传》登陆

2017国产大女主电视剧的热反应与冷思考

2017国产大女主电视剧的热反应与冷思考近几年,“大女主剧”持续升温,2012年《后宫甄嬛传》播出大获成功之后,一大批展现传奇女性成长历程的电视剧涌现出来。《武媚娘传奇》、《芈月传》、《楚乔传》、《锦绣未央》、《大唐荣耀》、《秦时明月丽人心》、《那年花开月正圆》清一色都是“大女主剧”。在2016拍摄的电视剧中,“大女主剧”占到一半以上。 ~1而今年被爆播出和拍摄的也已超过20部,这些以女性角色为主的电视剧几乎主导了同时段播出的热门话题,成为了国内影视圈不可忽视的现象。大女主电视剧与社会文化环境和大众心理密不可分,“大女主”一词从字面意义来讲女性作为绝对主角,这就形成了红颜英雄霸占荧屏的特殊景观,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大女主”剧中女主角的成长、女主角与男性还有其他女性的关系也一直是大众津津乐道的社会话题,然而在2017年中国“大女主”电视剧呈现井喷式的发展的同时,题材内容人物设置同质化严重、过度依赖大IP、脱离现实过度娱乐等问题已经成为大女主剧系列不得不面临的现状。 大女主剧作为一个新兴的电视剧热播状况还未引起学术界足够重视,所以本文打算从以下六个角度分析2017大女主热播的现象,希望可以给出更多关注与建议。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以及研究方法,对2017大女主热播现象进行简单的概括,并就大女主的科学概念上补充了个人观点,在绪论的基础上,第二章研究大女主剧热播的意义,从2017年大女主电视剧收视率和关注度等两方面科学总结出大女主剧的霸屏。第三章从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受众角度和商业角度进行大女主热播原因的初探。 第四章总结了大女主电视剧的特征:从人物设置、剧情模式等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大女主电视剧的特征,另外这章按照国产大女主的叙事背景和情节设置,

浅谈韩剧为何受到中国观众热捧

浅谈韩剧为何受到中国观众热捧 课程名称:当代文化研究 任课老师:刘剑 学生姓名:何仁平 学生班级:13E16 学生学号:13410503 目标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目标专业:法学 写作日期:2014年5月24日

浅谈韩剧为何受到中国观众的热捧 摘要:从二十世纪初开始,韩国电视剧对于中国观众的影响日益增加。从哥哥变成欧巴,从酸菜变成泡菜,从炒饭变成拌饭,不知什么时候思密达已经成为了口头禅,韩流潮衣已经成为了淘宝爆款,这些都是不得不说的韩剧的魅力。本文围绕韩剧的题材内容、场景设置、人物细节等诸多方面根据韩剧发展的时间顺序探讨韩剧对中国观众的神奇魔力。 关键词:韩剧中国观众题材内容场景细节 一、家庭伦理剧让你看了又看剧中场景细节 我与韩剧的初次接触就是在小学五年级时,偶然看到央视八套播放的韩剧《看了又看》,紧接着全家老小和邻居一家都在我的带领下迷上了这部一共170集的电视剧,并且看韩剧成为了每天饭后最重要的活动。现在再回想起这部十多年前的韩剧,虽然其中的剧情在众多肥皂剧的今天不足为奇,但是我还是会有重新再看一遍的冲动。剧中人物众多,主要围绕三家人的生活展开,以女主角银珠和姐姐金珠的生活为重点对恋爱、婚姻、生子、家庭矛盾、妯娌关系和婆媳关系进行描写。但是我对这部剧最深刻的印象并不是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内容,而是在剧中处处体现的韩国文化和韩国大众日常的生活习惯。当时对韩国的了解甚少,对剧中的很多情节都很好奇。比如说为什么有的家庭是将被子铺在地上睡,有的家庭又像我们一样睡在床上;为什么亲戚之间串门要用很大的密封盒装排骨当做厚礼赠送给对方;为什么女性结了婚之后就要辞职像保姆一样负责打理家里的琐碎事情……我最难以忘

我国大型娱乐节目热现象背后的冷思考

我国大型娱乐节目热现象背后的冷思考 【摘要】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娱乐节目热现象,各种娱乐节目良莠不齐,广电总局曾发布“限娱令”予以规范,但也有一批大型娱乐类节目脱颖而出,获得了人们的喜爱。文章就我国大型娱乐节目热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型娱乐节目;娱乐节目热象;隐藏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电视传媒领域出现了娱乐节目热现象,一些电视娱乐节目虽然披着婚姻、情感、游戏、访谈等各种形式的华丽外衣,但实质上是为电视台所暗中操纵的“表演性”很强的娱乐节目,为了达到博取观众眼球、提高收视率的目的,甚至采用恶搞、媚俗或煽情的手段,以此来换取观众的廉价及时情绪反应,满足人们的窥私和猎奇欲望,甚至迎合某些低级趣味的东西。针对上述状况,广电总局于2011年10月下发了“限娱令”,对饱受人们诟病的电视娱乐节目加以限制和调控。不难发现,我国也有一些优秀的大型娱乐节目,如《中国好声音》、《我不是明星》、《中国梦想秀》和《星光大道》等。面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热现象,文章探究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也探讨了热象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策略。 1 阐述大型娱乐节目热现象出现的原因 1.1 信息传播方面 信息传播需求也是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热现象出现的一个原因,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共有化时代,除了传统四大传播媒体外,网络媒体在人们生活中占据愈加重要的地位,电视媒体的优势有所降低,但仍占据传媒领域的头把交椅,娱乐节目是一种表现多样的大众传播模式,大多采用现场播出的形式,很多人能够直接参与到节目中,有更强的现场感和参与感。除此外,多角度拍摄、多种技术运用及绚丽多彩的画面,往往能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营造出令人愉悦的现场气氛,使观众尽情投入到节目中去。 1.2 观众需求方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从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都需要休闲娱乐,电视成为人们缓解压力的最好渠道,而电视娱乐节目能够以最直接、最浅层的方式缓解观众心理压力,使之暂时从烦乱或困扰中解脱出来,获得生理、心理及精神上的享受与抚慰。由此可知,大型娱乐节目热现象的出现,是观众需求的产物。 1.3 市场需求方面 电视娱乐节目热现象的出现存在必然性,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收视率是电视节目的生命线,也是制作人的指挥棒,面对严峻的优胜劣汰竞争法则,收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