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BTLJ-7.5.1S01-05给排水系统异常情况处理作业指导书

BTLJ-7.5.1S01-05给排水系统异常情况处理作业指导书

BTLJ-7.5.1S01-05给排水系统异常情况处理作业指导书
BTLJ-7.5.1S01-05给排水系统异常情况处理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正确处理意外事故,降低损失,维护顾客利益。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物业服务中心和设备维护部。

3.方法和过程控制

3.1 水管或配件破裂

3.1.1迅速关闭供水阀与片区分隔供水阀。

3.1.2立即通知给排水设备责任人赶到现场,组织人员抢修,并做好现场防护工作。3.1.3铸铁管、PVC管破裂须更换新管,或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及时焊补(接)。

3.1.4无缝钢管可用水中胶修补、焊补或重新更换。

3.1.5 φ32以下镀锌钢管、钢塑管不允许焊补,尤其是生活饮用水管。

3.1.6 ABS供水管破裂、漏水需更换新管,用快干胶粘结10—12小时后方可通水。3.1.7 PPR供水管破裂、漏水,用热熔机维修或更换后可以通水使用。

3.2 阀门不正常漏水

3.2.1检查阀门盘根是否密封,若松动或损坏,需紧固压盖螺丝或关闭阀门后更换密封填料。阀门压盖破裂,更换新压盖,也可焊接。

3.2.2阀门铰或销断落,重新更换装上阀门铰或销。

3.2.3阀门破裂,重新更换。

3.2.4阀门漏水无法关闭,需重新更换,或将漏水阀门修复。

3.3 喷淋头破裂

3.3.1切断喷淋泵、喷淋稳压泵电源或关闭喷淋供水支阀。

3.3.2通知消防控制中心值班人员断开该回路的水流指示器信号。

3.3.3打开喷淋管网末端放水阀排净水后更换喷淋头。

3.3.4更换后,试水,排空气,并通知消防中心值班员复位该回路的水流指示器信号。

3.4 泵的突发事故

3.4.1水泵运转,但不出水,应检查:

3.4.1.1水箱或水池是否有足够的水源,高层楼房应检查减压阀的旁通阀是否打开,减压阀是否锈死或杂物堵塞。

3.4.1.2水泵是否有残留空气。如有,泵体会逐渐发热,可旋开放气螺丝将空气排放掉。

3.4.1.3泵的前后阀门是否完全打开。

3.4.1.4泵过滤网是否被杂物堵塞。

3.4.1.5叶轮是否脱落。

3.4.1.6水泵是否反转。

3.4.2水泵不运行,应检查:

3.4.2.1泵是否卡住。

3.4.2.2电源是否正常。

3.4.2.3检查热继电器是否跳扣,接触器是否损坏。

3.4.2.4电机线圈是否对地或相间绝缘损坏。

3.5水压不够

3.5.1水龙头过滤网或水管是否阻塞。

3.5.2检查阀门是否全开;高层楼房上几层由稳压泵供水的楼层水压较小时,应检查天台稳压泵工作是否正常。

3.5.3如果电机启动方式是星三角启动电路,检查是否正常转换。

3.5.4供水压力设定是否较低,远程(电接点)压力表是否损坏。

3.5.5叶轮是否松动或严重磨损。

3.6雨水、污水排不出去

3.6.1检查雨水、污水泵的电气线路。

3.6.2检查潜水泵叶轮是否有杂物堵塞。

3.6.3检查叶轮紧固螺丝是否有松开现象。

3.6.4检查排水管阀门是否全开及浮球工作是否正常。

3.6.5检查互为备用泵的止回阀是否损坏。

3.6.6检查污水处理系统是否运行正常。

3.7市政突然停水

3.7.1向市政供水部门询问详细情况,落实供水时间。

3.7.2由物业服务中心通知用水单位\住户,告知市政停水的详细原因和恢复供水的时间。

3.7.3 检查二次供水水箱、水池水位,并关注水泵运行状况,视情况停止水泵运转,并作相应标识。

3.8发生洪涝

3.8.1应马上报告部门负责人调配足够人力、物力进行防洪、抗洪工作。

3.8.2当雨水泵、污水泵不能正常启用时

3.8.2.1值班技术员立即赶到现场,迅速采取措施,以保护机电设备,并随时保持联系。

3.8.2.2设备主管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人员调配备用潜水泵到现场进行排洪、抢险,若备用潜水泵不够用,由主管向其他部门请求支援。

3.8.3当原设计城市排水管网排水量小于降水量而导致洪涝时,部门负责人须组织人员使用备用防洪闸或沙袋等堵住地下室出入口及需保护的设备房门,必要时组织人工排水并安排专人随时观察水情;随时查看雨、污水泵是否能正常运行。

4.记录表格

BTLJ7.5.1-S01-F2 《设备/设施保养维修记录表》

无菌检测操作规程

无菌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无菌产品的无菌检查 3.职责 质量部QC 4.依据 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1101 5.内容 5.1无菌检查环境保障 5.1.1无菌检查的所有操作均需在严格控制微生物污染的环境下进行,即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 5.1.2操作环境的无菌保障程度将直接影响无菌检查结果,为了保证无菌检查用洁净室(区)环境的稳定性,确保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对洁净室(区)的环境定期检测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洁净环境符合要求。 5.1.3无菌检查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5.1.4洁净区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必须符合相应洁净级别的要求 5.1.5无菌检查操作还需要对环境进行监控, 5.2培养基、稀硫酸、缓冲液 5.2.1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除另有规定,接种后应置30-35℃培养。 5.2.2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接种后应置20-35℃培养。 5.2.3中和或灭活用培养基,按上述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的处方及制法,在培养基灭菌或使用前加入适宜的中和剂、灭活剂或表面活性剂,其用量同方法实用性试验。 5.2.4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5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6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7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市售培养基干粉。 5.2.80.9%无菌氯化钠溶液。 5.2.9培养基使用性检查 无菌检查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及灵敏度检查的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查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5.2.9.1无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随机取5支(瓶),按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下培养14天,用无菌生长。 5.2.9.2灵敏度检查 5.2.9.2.1菌种: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钟存中心获得的干菌种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 104]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 501] 生孢梭菌[CMCC(F)64 941] 白色念球菌[CMCC(F)98 001] 黑曲霉[CMCC(F)98 003]

给排水、暖气工程作业指导书

给排水、暖气工程作业指导书 1、给水管道安装工程 1.1施工准备: 1.1.1作业条件 地下管道铺设必须在房心土回填夯实或挖到管底标高,沿管线铺设位置清理干净,管道穿墙处巳留管洞或安装套管,其洞口尺寸和套管规格符合要求,坐标、标高正确。 沿室内楼面敷设的暗埋管道须在结构顶板完成,室内杂物清理干净后方可进行。 明装托、吊干管安装必须在安装层的结构顶板完成后进行。沿管线安装位置的模板及杂物清理干净,托吊卡件均已安装牢固,位置正确。 立管安装宜在主体结构完成后进行。高层建筑在主体结构达到安装条件后,适当插入进行。每层均应有明确的标高线,暗装竖井管道,应把竖井内的模板及杂物清除干净,并有防坠落措施。 支管安装应在墙体砌筑完毕墙面未装修前进行。 1.1.2材料要求 铸铁给水管及管件质量标准应执行YB/T5188、GB3287.其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管壁厚度均匀,内外光滑整洁,不得有砂眼、裂纹、毛刺和疙瘩;承插口的内外径及管件应造型规矩,管内外表面的防腐涂层应整洁均匀,附着牢固。室外给水铸铁管安装多数采用橡胶圈接口,管道与橡胶圈宜采用同一厂家产品,给水铸铁管件采用厂家配套产品。用手锤轻轻敲打,发出沙沙声说明质量不好,应检查是否有裂缝;用锤击断管壁,断面呈灰色,组织均匀、紧密、细颗粒为合格。

镀锌给水管及管件质量标准应执行GB/T3091.其规格种类应符合设计要求,管内外镀锌均匀,无锈蚀,无毛刺。管件无偏扣、乱扣、丝扣不全或角度不准等现象。将几个相同直径的管件串起来,看是否乱扣、偏扣、角度不准,然后试压。 聚丙烯管材、管件应有质量检验部门的产品合格证,并应具备盟(市)有关卫生、建材等部门的认证文件。 管材、管件的内外壁应光滑平整、无气泡、裂纹、脱皮和明显的痕纹,凹陷,且色泽基本一致,冷水管、热水管必须有醒目的标志。 水表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水电公司确认,热水系统选用符合温度要求的热水表。表壳铸造无砂眼、裂纹,表玻璃盖无损坏,铅封完整,有出厂合格证。 阀门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热水系统阀门符合温度要求。阀体铸造规矩,表面光洁,无裂纹,开关灵活,关闭严密,填料密封完好无渗漏,手轮完整无损坏,干管上的阀门全部试压检验,一般阀门抽查10%.若有不合格的,则抽查20%,还有不合格的,则逐个检验。 不得使用国家限制使用和淘汰落后的建材。 以上工程物资都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及相关检验报告。对于国家及各盟(市)有规定的特定设备及材料,如消防、卫生、压力容器,应附有相应资质等级检验单位提供的检验报告;如安全阀、减压阀的调试报告,给水管道材料卫生检验报告,卫生器具环保检测报告,水表和热量表应经校准检定合格,有计量检定证书。 1.1.3主要机具 机械:套丝机,砂轮锯、电锤、台钻、调速电锤、手电钻、电焊机、电动或手动试压泵等。 工具:热熔器、专用剪刀(断管器)、螺丝刀、套丝扳、管钳、台钳、压力钳、钢锯、手锤、活扳手、链钳、煨弯器、手压泵、捻凿、大锤、断

05异常情况作业指导书

页码:第 1 页共 2 页 异常情况处理作业指导书 受控编号:[ ]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页码:第 2 页共 2 页1.0目的 稳定小区治安,使业主遵守小区公约,积极配合物管处工作,防止发生冲突 2.0适用范围 适用正大物业管理物管处保安队伍。 3.0术语及定义 3.1 异常情况:在小区内经常发生或防止不到位出现的特殊情况。如:“乱堆垃圾、饲养大 型宠物、不遵守各项管理规定要求、不配合保安的工作等”。 4.0职责 4.1各物管处组织实施做好监督及解决重要问题的处理。 4.2各物管处秩序维护员对异常情况进行落实、执行。 4.3各物管处其他部门作出配合。 5.0工作程序: 5.1异常情况: 5.1.1业主(租户)在小区内乱放置物品,垃圾或高空抛物,不听阻止时。 5.1.2业主(租户)没经过相关部门批准驯养宠物影响其它业主投诉通知后且不听劝阻时积蓄驯养。 5.1.3业主(租户)改造环境设施,建筑装饰、堵塞消防通道,造成安全隐患不符合规定不听劝阻时。 5.1.4业主(租户)携带于储存易然、易爆等危险物品违反规定,不听从劝阻时。 5.1.5业主(租户)不听从门口岗位火车场人员指挥开车乱闯进入小区时或乱停乱放不按规定停放在指定位置安排时。 5.1.6业主(租户)私自在家中搞小商品经营,占用摊位影响居住的他人业主投诉反映不听从劝阻。 5.1.7业主(租户)不听从劝阻私拉扯电源、接水管及破坏公共设施时。 5.1.8业主(租户)信奉教会搞集体活动竞相其他业主时。 5.1.9对不熟悉的新业主(租户)相关的朋友到来时经门口岗位制止不履行登记出示证件,之后引起业主对值班人员打骂不停时。 5.1.10外来车辆司机不按规定交纳停车费,不听车管员解释时。 5.1.11业主(租户)携带大型物品强行进入小区,自由放置,占用道路阻止时。 5.1.12业主(租户)酒后闹事,影响其他业主休息室,及收到骚扰制止时 5.2处理方法步骤 5.2.1态度语气必须和气亲善,说话、行动不得有粗鲁强硬行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5.2.2无法控制时及时上报队长,由队长处理。 5.2.3处理时应讲究根据,事实说话事态严重时报告领导请示或相关部门处理。 5.2.4做好事情报告及处理纪录登记。 5.2.5对特大事故应及时果断有效采取措施,按照规定处置。 6.0 支持性文件 6.1《突发事件处理作业指导书》 7.0质量记录 7.1 突发事件处理登记表

无菌检查操作规程2015 (1)

无菌检查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2.使用范围 本公司无菌产品的无菌检查 3.职责 质量部QC 4.依据 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1101 GB/T 19973.2-2005(ISO11737-2:1998) 《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2部分:确认灭菌过程的无菌试验》 GB/T 14233.2-2005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 5.内容 5.1.无菌检查环境保障 5.1.1.无菌检査的所有操作均需在严格控制微生物污染的环境下进行,即无菌检 査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 5.1.2.操作环境的无菌保障程度将直接影响无菌检查结果,为了保证无菌检查用 洁净室(区)环境的稳定性,确保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对洁净室(区)的环境定期监测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洁净环境符合要求。 5.1.3.无菌检查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5.1.4.洁净区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必须符合相应洁净级别的要求。 5.1.5.无菌检查操作还需要对检查环境进行监控, 5.2.培养基、稀释液、缓冲液 5.2.1.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除另有规定,接种后应置 30~35℃培养。 5.2.2.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接种后应置20~35℃培养。 5.2.3.中和或灭活用培养基,按上述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

养基的处方及制法,在培养基灭菌或使用前加入适宜的中和剂、灭活剂或表面活性剂,其用量同方法适用性试验。 5.2.4.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5.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 6.沙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7.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市售培养基干粉。 5.2.8.0.9%无菌氯化钠溶液。 5.2.9.培养基使用性检查 无菌检査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等应符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査及灵敏度检査的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査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査同时进行。 5.2.9.1.无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随机取5支(瓶),按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下 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5.2.9.2.灵敏度检查 5.2.9.2.1.菌种: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存中 心获得的干菌种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 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 104]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 501] 生孢梭菌[CMCC(B)64 941] 白色念珠菌[CMCC(F)98 001] 黑曲霉[CMCC(F)98 003] 5.2.9.2.2.菌液制备:接种金色葡萄球菌、铜绿假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物 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生孢梭 菌的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 接种白色念珠菌的培养物至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或沙氏葡萄糖琼 脂培养基上,20?25℃培养24?48小时,上述培养后的新鲜培养物用 PH7.0无菌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化钠溶液制成每lml菌数小

给排水系统运行管理作业指导书范例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给排水系统运行管理作业 指导书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30966给排水系统运行管理作业指导书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instructions for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1.目的 规范和指引给排水系统运行管理,确保给排水系统完好、运行正常。 2.范围 适用于物业项目给排水系统运行管理。 3.职责 3.1项目经理(即服务中心/管理处负责人)监督本项目给排水系统运行管理工作。 3.2工程主管(即设备管理负责人)负责监督给排水系统管理责任人的管理工作,组织给排水系统的定期维保工作。 3.3维修技工(具体的设备责任人)定期巡检及给排水系统。

4.方法与过程控制 4.1系统管理标准 4.1.1水泵管理标准 4.1.1.1水泵运行无异响,无异常震动;水泵轴润滑油无泄漏(正常机密封泄漏应小于3滴/分,填料密封泄漏应小于10滴/分);润滑油箱内不能混入水份,油位在油标范围内。 4.1.1.2电动机运行电流在额定范围内,温升符合要求。 4.1.1.3采用变频供水系统的,变频器、压力调节器、控制柜应保持干燥、无灰尘、通风良好、接线紧固;供水压力波动范围设定压力值的正负0.03MPa范围内;变频器控制多台电机的,电机需要定时切换启动。 4.1.2水池、水箱管理标准 4.1.2.1水箱(池)加盖上锁;在通气口和溢流口需安装防虫网;水箱(池)建议安装液位显示,箱体表面建议张贴总容积标识;水箱(池)建议设置有高、低水位报警引至监控中心或就近固定岗位;水箱(池)每年清洗两次(或依据当地规定执行),水质符合国家要求并附有检测报告。 4.1.2.2生活水箱消毒设备运行正常,满足设备使用规

12室内给排水及采暖工程作业指导书

陕西长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室内给排水及采暖工程作业指导书 QEOMS /CFJS-ZDS12 版本:A版 受控状态:分发号: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发布日期:二○○九年七月二十四日实施日期:二○○九年七月二十四日

室内给排水及采暖工程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为规范作业人员作业,确保室内给排水采暖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以实现公司管理和指导目标,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室内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 3、术语定义 3.1引用公司《管理手册》中的术语和定义GB50242—2002术语定义。 3.2本作业指导书使用的术语定义。 3.2.1给排水系统通过及辅助设备,按照建筑物和用户的生产、生活和消防的需要,有组织地输送到用水点的网络。 3.2.2排水系统:通过管道及辅助设备,把屋面雨水及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废水及时排放出去的网络。 3.2.3热水供应系统:用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对水温的某些制定要求而由管道及辅助设备组成的输送热水网络。 3.2.4卫生器具:用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卫生要求,收集和排放生活及生产中的污水、废水的设备。 3.2.5给水配件:在给水、热水供应系统中,用来调解、分配水量和水压,关断和改变水流方向的各种管件、阀门和水咀的统称。 3.2.6建筑中水系统:以建筑物的冷却水,淋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空调冷却水等为建筑中水系统。 3.2.7试验压力:对所安装管道、设备进行强度和气密性试验未规定所要达到的压力。 3.2.8额定压力:是指阀门出厂时所标定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 3.2.9管道配件:管道配件与管道或管道与设备连接用的各种零配件统称。 3.2.10固定支架:限制管道在支撑点处发生径和轴向位够的管道支架。

无菌检测规程

无菌检测规程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质检科对本厂生产的的无菌检测。 3.引用相关文件 制定本规范参考了下列文件中的一些信息,但没有直接引用里面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4233.2-2005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H 无菌检查法 4.设备、用具与试剂 4.1 设备要求 无菌操作室、超净工作台、培养箱、高压消毒锅、高温烘箱。 4.1.1 无菌室应每周用0.1%新洁尔灭或2%甲酚液擦拭操作台及可能污染的死角,每次操作前开动无菌空气过滤器及紫外光灯杀菌1小时。在每次操作完毕,用2%甲酚或0.1%新洁尔灭溶液擦拭工作台面,用紫外光灯杀菌0.5小时。每次使用无菌室都应详细填写无菌室使用记录。 4.1.2 无菌室、超净台在消毒处理完毕后,应检查空气中的菌落数,方法如下:取直径90mm 培养皿,无菌操作注入融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20ml,在30~35℃培养48h证明无菌后,取3只培养皿在无菌室超净工作台内平均位置打开培养皿上盖,暴露30min后盖好,置30-35℃培养48小时后取出检察, 3只培养皿上生长的菌落数平均不得超过1个。 4.1.3 无菌试验过程中检查空气中的菌落数,方法同上。在试验开始进行时,打开平皿盖在空气中暴露,至试验结束,盖好。照上法培养,应符合上述要求。

给排水系统作业指导书

给排水系统作业指导书 1.0 目的 规范给排水设备(设施)管理,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保证生活、消防用水的需要。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写字楼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管理。 3.0 作业内容 3.1 保养 3.1.1 工程主管按公司设备保养制度要求,制订给排水系统设备年度保养计划。 3.1.2 按设备年度保养计划进行设备保养,须经工程主管验收审核。每年对主要计量器具进行专业检测。 3.2 给水系统日常巡视 3.2.1 维修工对综合水泵房每日巡视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并填写《水泵房巡视记录》。工程主管每周一次对综合水泵房巡视进行巡视,并在《水泵房巡视记录》审核处签字确认。 3.2.2 对明沟、积水井、屋面水沟每月一次检查,发现垃圾及时清理,每半年一次对大厦周围下水道检查疏通,并填写相应记录。 3.2.3 每月一次工程部主管对给排水系统设备进行完好检查,填写《设备(房)完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 3.2.4 工程主管每月组织一次对消防系统进行专业测试,并做相应记录。 3.3 给排水运行管理标准 3.3.1 给排水设备(设施)在启动时观察电流、电压,倾听有无异响。 3.3.2 水泵运行无异响,无异常震动,水泵轴无泄漏。 3.3.3 变频器、压力调节器、控制柜、应保持干燥、无灰尘、通风良好、接线

紧固。供水压力波动范围在正负0.03MPA范围内。重要管道上的压力仪表每年定期进行校验。 3.3.4 设备、阀门、管道、阀门工作正常,无跑冒滴漏。止回阀动作灵敏可靠。 3.3.5 因维修等原因需停水时,应通知客户部发《停水通知》,并解释清楚停水原因。 3.4 泵房管理规定 3.4.1 非工作人员进入泵房须经工程主管或服务中心经理批准后,由维修工陪同,方可进入。 3.4.2 水泵房的机电设备由维修工负责操作,其他人不得擅自操作。 4.3 控制柜上转换开关,无特殊情况应打在“自动”位置。 4.4 设备房内保持良好的通风及照明状况,门窗开启灵活,无破损。 3.4.5 不得擅自改动机房线路、消防器材。若需改动,须经工程主管批准后方可进行。 3.4.6 保持机房干净整洁,无积尘,不得堆放杂物。 4.7 保持机房温度低于40℃,相对湿度低于80%。 3.4.8 主要设备应编号、挂设备卡,主要阀门应悬挂状态标志牌,《设备房标识标准》。 3.4.9 泵房墙上应悬挂管理制度、设备系统图、巡视记录,房屋内应配备相对温湿度计、灭火器材、应急照明。 3.5 排污(设施)泵管理规定 3.5.1 排污泵控制箱上转换开关,无特殊情况应打在“自动”位置。 3.5.2 每月应手动点动/转换操作一次,确保排污泵在紧急状态下的正常使用。 3.5.3 阀门法兰、止回阀、管线无漏水,无严重锈蚀。污水水位控制装置灵敏可靠,平时手自动转换开关处在自动控制状态。控制箱开关、指示灯完好。水泵运行电流小于额定值。

排水管道作业指导书

室内排水系统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中铁十二局集团建安公司广州大学城机电安装项目部 2004年10月25日

排水管道安装工艺 本标段设计所采用的UPVC排水管(包括UPVC芯层发泡排水管)(粘接连接)、ABS排水塑钢管、内涂塑镀锌钢管(沟槽式连接)、HDPE塑料管(电熔连接)、卡箍式离心排水铸铁管(卡箍连接)等排水管道详见排水管道安装工艺流程图8.3.2.5。 1、室内UPVC排水管(包括UPVC 芯层发泡排水管)安装方法 (1)主要施工要点 干净。如有油污需用丙酮除掉。用毛刷涂抹粘接剂,先涂抹承口再涂抹插口,随即用力垂直插入,插入粘接时将插口稍作转动,粘接剂分布均匀,约30~60S即可粘接牢固。粘牢后立即将溢出的粘接剂 擦拭干净。多口粘接时应注意预留口方向,图5 排水管道安装工艺流程图

②蹲便器的安装做法详见图10。 (2)质量标准 1)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和雨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应比低于地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结果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规定。 2)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规定,详见生活污水管道坡度表132)干管安装:将预制加工好的管段,按编号运至安装部位进行安装。各管段粘连时必须按粘接工艺依次进行。全部粘连后,管道要直,坡度均匀,各预留口 皂液,套上锁母及U形橡胶圈。安装时先将立管上端伸入上一层洞口内,垂直用力插入至标记为止(一般预留胀缩量为20~30mm)。合适后即用抱卡紧固于伸缩节上沿。然后找正找直,并测量顶板距三通口中心是否符合要求。穿楼板的管段须做防水处理,无误后即可堵洞,并将上层预留伸缩节封严。 4)立管在底层和在楼层转弯处应设置立管检查口,其安装高度距地面1m,

排水工程作业指导书

黄金大道(S207南延线)道路工程 市政管网作业指导书 编制: 复核: 审核: 二〇一五年三月

市政管网工程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合黄金大道S207南延线干杉段排水工程(K0+869.654~K6+525)。 2、作业准备 2.1技术准备 ①认真审核图纸及设计说明,理解设计意图,已做好图纸会审和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开挖断面和堆土位置,并经上级批准。 ②对有关人员做好书面技术交底工作,并已签认。 ③对地下管线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核对,并办理相关手续。 ④已做好施工管线高程、中线及永久水准点的测量复核工作。 ⑤已测放沟槽开挖边线、堆土界限,并用白灰标识。 2.2机具准备 ①沟槽开挖设备: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吊车等。 ②测量工具:水准仪、全站仪 2.3材料准备 ①管体上应有制造厂的名称和商标、制造日期,管材及管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并具有合格证。混凝土管管体不得有裂纹、漏筋、大面积修补现象存在;PP-HM管不得有瘪陷、凹凸不平等缺陷存在,其配套热收缩带尺寸须符合规范要求。 ②按照设计要求准备充足的中粗砂,并经检查合格。

③管道检验批次 由相同原材、相同生产工艺生产的同一种规格、同一种接头型式、同一种外压荷载级别的管子组成一个受检批。不同管径批量数见下表;在3个月内生产总数不足下表规定时,也应作为一个检验批,Ⅱ级钢筋砼管为C30。出厂检测需由项目部实验室报监理工程师送具有检测资质单位检测,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 出厂检验批次 3、排水管道施工及工艺 本工程污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为:测量放样→放坡开挖→沟槽开挖至设计标高→管道基础→安管→检查井→闭水实验→回填。 本工程雨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为:测量放样→放坡开挖→沟槽开挖至设计标高→管道基础→安管→护管混凝土→检查井→回填。 3.1测量放样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实地定出管道中心线和转折点以及高程控制,并在适当地点设置施工控制桩,控制桩应妥善保护。 控制桩及引桩交付后由作业队保护控制,如有损坏导致不能正常施工,后果由作业队自行承担。

(新)检验结果异常处理操作规程

1、目的:制定检验中出现的异常值时应采取的措施,查明原因(生产、取样、样品保存和检验),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避免重复出现。 2、范围:适用于在质量控制实验室进行的各项成品检测、中间体检测、原辅料检测、工艺用水检测等。 3、职责: 3.1检验人员职责: (1)检验人员的首要责任是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 (2)必须使用经过批准的检验方法; (3)使用经过校验和适当维护的仪器、设备,而且运行良好; (4)使用有效期内的标准物质、对照品和合格的试剂、试液; (5)在丢弃样品制备液、对照品液和标准制备液之前,检验人员应该核查数据对标准的符合性,并正确处理数据; (6)如在检验过程中发现差错,检验人员应立即停止检验; (7)出现OOS结果,及时控制样品、溶液至调查结束; (8)出现OOS结果,通知QC主管和检验组长,并协助调查; (9)与QC主管和检验组长等相关人员做出调查结论并完成相关调查报告。 3.2 QC主管和检验组长职责: (1)OOS结果进行确认,对可能的原因进行客观及时的评估; (2)与检验人员讨论方法,确认检验人员知道并执行了正确的检验方法; (3)检查原始分析中得到的记录,包括图谱、计算、溶液、检验用材料、仪器和玻璃器具。确定有无异常和可疑信息; (4)检查仪器的性能、使用记录; (5)检查标准品、对照品、试剂、溶剂和其他用到的溶液,应满足质量控制标准的要

求; (6)评估检验方法的执行情况,以保证是按照标准执行的,其标准的制定以方法验证数据和历史数据为基础; (7)如果OOS结果确定为实验室差错(培训、仪器、工作不仔细等),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根本原因分析,确定差错的来源,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以避免再次发生; 若属于检验人员错误,则需组织对检验人员进行再培训; (8)整个调查过程中的记录和证据。 3.3 质量部经理职责: (1)审核OOS结果的实验室调查报告; (2)若OOS是生产原因,参与生产等过程的调查; (3)负责异常调查报告归档及定期评估; (4)在产品的年度报告中对OOS结果进行评价; (5)批准检验异常情况调查报告; (6)指导实验室进行OOS结果的调查,并对调查过程及相关记录进行检查。 3.4 生产部 在全面调查时,负责生产情况调查工作。 3.5 设备部 在全面调查时,负责工艺用水制造情况及空调运行情况的调查。 4、定义: OOS(Out of Specification):包括所有超出标准或由法规、法定方法或制造商规定的可接受限度的所有可疑的结果。 OOT(Out of Trend):指检验结果超出正常情况下的异常值或偏离趋势值;但没有超出规定的限度要求或放行标准。 原样复验(Re-test):采用初始的样品进行再检验。 重取样复验(Re-sample):重新取样进行检验。 5、检验中出现异常值时的处理规定: 5.1 通则 (1)检验过程中发现异常,检验人员应立即停止试验,继续进行是无效的。直到QC主管同意,检验方可重新开始。

给排水及采暖工程作业指导书

给排水及采暖工程 18.1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 18.1.1 工艺概述 本工艺适用于民用和一般工业建筑的给水管道(包括给水铸铁管和镀锌碳素钢管的冷热水管)安装工程。 18.1.2 作业内容 本工艺主要作业内容有:安装准备、预制加工、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管道试压、管道防腐和保温、管道冲洗等。 18.1.3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8.1.4 工艺流程图 → → → → 18.1.5 工艺步骤及质量控制 一、安装准备 认真熟悉图纸,根据施工方案决定的施工方法和技术交底的具体措施做好准备工作。参看有关专业设备图和装修建筑图,核对各种管道的坐标、标高是否有交叉,管道排列所用空间是否合理。有问题及时与设计和有关人员研究解决,办好变更洽商记录。 二、预制加工 按设计图纸画出管道分路、管径、变径、预留管口,阀门位置等施工草图,在实际安装的结构位置做上标记,按标记分段量出实际安装的准确尺寸,记录在施工草图上,然后按草图测得的尺寸预制加工,断管、套丝、上零件、调直、校对,按管段分组编号。 三、干管安装 1、给水铸铁管道安装 a 在干管安装前清扫管膛,将承口内侧插口外侧端头的沥青除掉,承口朝来水方向顺序排列,联接的对口间隙应不小于3mm。找平找直后,将管道固定。管道拐弯和始端处应支撑顶牢,防止捻口时轴向移动,所有管口随时封堵好。 b 捻麻时先清除承口内的污物,将油麻绳拧成麻花状,用麻钎捻入承口内,一般捻两圈以上,约为承口深度的三分之一,使承口周围间隙保持均匀,将油麻捻实后进行捻灰,水泥用325号以上加水拌匀(水灰比为1∶9),用捻凿将灰填

最新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pdf

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了规范管道工程施工操作规程,提高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特制订本指导书。 二、引用标准: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给水排水工程构造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8、《市政排水灌渠工程质量检验标准》(CJJ-90) 三、施工准备 1、工程交底 在由业主组织的工程交底前,项目经理部应组织相关人员深入了解设计文件及要求,掌握施工特点及重点。认真作好设计文件中的疏漏或与施工实际条件不适应之处的详细记录及更改建议,以便在工程交底时提交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解决。有关交通配合、环境保护、市政设施拆迁及防护等问题,也应在工程交底时提交建设单位解决。 2、施工调查 施工前应根据施工需要,对下列情况和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和收集: ⑴、现场地形及地上、地下现有建筑物、构筑物、电力通讯电缆、光缆、既有管道等公用设施; ⑵、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有关资料; ⑶、气象资料,特别注意降水和冰冻资料; ⑷、当地政府环保、职业健康安全、公用设施保护等方面的有关文件; ⑸、工程用地情况,交通运输条件及施工排水条件;

施工所需供电、供水条件; ⑹、工程施工机械和工程材料供应落实情况; ⑺、施工路段道路交通情况。 3、施工测量 ⑴、施工测量的内容: ①、核对设计单位提供的永久水准点、控制点,建立临时水准点、轴线桩; ②、测定管道中线、附属构筑物位置,标出地面上定桩,核定与规划桩相应关系, 并标出与管线冲突的地上、地下构筑物位置; ③、核对新建高程与既有工程衔接的位置和高程; ④、施放施工边线,堆土、堆料界限及临时用地范围; ⑤、施工设置的临时水准点、轴线桩、高程桩,必须经过复核后方可使用,并应对 其定期核对; 四、施工工艺 1、沟槽开挖 (1)根据设计图,管道沟槽开挖可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法。沟槽开挖自下游向上游方向开挖。 (2)开挖沟槽时先指定专人与司机配合用机械开挖到离设计槽底10cm左右,再用人工进行清底。以保证不扰动槽底土壤及准确的挖到槽底高程和宽度,防止超挖。 (3)其次,在槽底两侧开挖排水边沟,并设置一个集水井进行沟槽排水。保证槽 底土不受水浸泡。 (4)沟槽开挖时如遇土质差塌方,则采取临时木挡土板支护,确保施工安全。 (5)当天挖到的沟槽保证当天进行碎石垫层及平基的施工。开挖出的土选择干燥的地面集中。若当天不能进行垫层及平基的施工,则开挖槽底部土方时预留10-20cm的土,待第二天继续开挖到指定标高。 (6)沟槽开挖后,遇到软土、松土或扰动土时先采用人力插钎测定地基处理深度 方法,报监理工程师及甲方代表进行适当处理。遇到深度大时,报监理工程师及甲方代

无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培养法)

起草人:起草日期: 审核人:审核日期: 批准人:批准日期: 武汉仝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Wuhan Togo Biotechnology Co.,Ltd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测的基本操作,为无菌检测人员提供正确的操作规程。通过无菌检验后,确保产品能够达到无菌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公司进行细胞质量检验的技术人员。 3、内容 3.1 简述:无菌检测系用于检查细胞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检查项目包括需氧菌、厌氧菌及真菌检查。若供试品符合该项检查方法的有关规定,仅表明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3.2 环境要求:该项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万级背景下的局部百级的单向流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其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日常检验需对试验环境进行监控。 3.3人员要求:无菌检测人员应具备微生物及检验专业知识,并经过无菌检验培训。 4、无菌检验前的准备 4.1器具灭菌、消毒 试验过程中与供试品接触的所有器具必须采用可靠方法灭菌,可置高压灭菌锅内121℃蒸汽灭菌30分钟后使用(根据灭菌效果验证决定灭菌参数)。所有的灭菌物品不应超过2周即用毕,否则应重新灭菌。凡检验中使用的器材无法灭菌处理的,使用前必须经消毒处理,如无菌检验室的电子天平,工作台面等,可采用消毒剂浸泡或擦拭。 器具的灭菌、消毒后必须做好标识,标明灭菌、消毒时间和使用有效期。 4.2人员、物料进入无菌检验室

开启紫外灯或臭氧发生器进行空间灭菌处理,消毒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人员进入无菌检验室需在一更区脱去一般区工作鞋,换无菌检验室工作鞋,并在二更区穿戴无菌服、口罩和手套,口罩掩住口鼻,帽子包裹所有头发。 进入无菌检验室的所有培养基、供试品等需将外包装在传递窗拆除后,查看所有进入无菌检验室的器具上的灭菌、消毒标识,是否在有效期内,符合要求的于传递窗进行表面紫外消毒,传入无菌检验室。 5、无菌检验室操作要求 1)人员进入后,首先进一步消毒擦拭工作台面。 2)全过程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3)使用玻璃器皿应轻取轻放,避免破损,以防培养物扩散。 4)所有操作均应在近火焰区进行,且不得有大幅度或快速动作,以免搅动空气中的尘埃微粒。 5)使用金属接种器具时,用前、用后均需灼烧灭菌。 6)在接种培养物时,动作应轻、准,防止培养物溅出,产生汽溶胶,造成污染。 7)操作过程中所有的带菌物品,用后均应作消毒、灭菌处理。可在检验过程中随用随时放入消毒液缸内浸泡或消毒桶内,或在检验完成后经传递窗传至一般区,立即用压力蒸汽灭菌锅121℃灭菌30分钟。 6、培养基制备 6.1需氧菌、厌氧菌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的制备 所用试剂: 酪胨(胰酶水解) 15.0g 葡萄糖 5.0g L-胱氨酸 0.5g 硫乙醇酸钠 0.5g (或硫乙醇酸)(0.3ml) 酵母浸出粉 5.0g 氯化钠 2.5g 新配制的0.1%刃天青溶液 1.0ml 琼脂 0.75g 水 1000ml

变电站给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修改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施工组织管理 (1) 三、施工方案 (3) 3.1 施工准备 (3) 3.2测量放线 (3) 3.3沟槽开挖与验收 (3) 3.4 给排水管道基础 (4) 3.5 管道铺设 (4) 3.6 雨水井、检查井施工 (5) 3.7 给水管压力试验、排水沟灌水试验 (5) 3.8 给排水管道土方回填 (5) 四、安全危险源分析及预控措施 (5) 4.1 安全危险源分析 (5) 4.2 危险源安全防护措施 (5) 五、环境保护措施 (6)

一、编制依据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GB 50119—201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 50202—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 50203—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 50204—2015)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 50208—201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 50242—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工程测量规》(GB 50026—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 ?《建设用砂》 (GB/T 14684-2011) ?《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 14685-2011) ?《水泥取样方法》(GB/T 12573—2008)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11)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2010)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2)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 27—2001)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 27—201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 79—2012)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 104—20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 50375—2006)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2006)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JGJ/T 10-201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GB 50303-2011 ?《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 GB 50617-2010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T 29-2003 ?《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Q/GDW 1183-2012)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2010}19号?《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2010)250号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手册》(中国电力出版2011版)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示光盘》(中国电力出版2011版)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化施工作业手册-变电工程分册》(2014版)

制程异常处理流程

1. 目的 规定当制程出现异常时的处理流程及各相关部门的责任, 使异常能够得到及时解决,确保生产正常 运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制程出现异常时的处理。 3. 定义: 无。 4. 职责 4. 1各生产车间:当生产过程中制程出现异常时发出《不合格品报告单》通知 IPQC 4. 2品质部IPQC :对制程异常现象进行确认,并通知 QE 或PE 来现场进行原因分析和处理 4. 3品质部QE :对制程异常进行原因分析并确认责任部门,并对责任部门制订的改善对策进行验 证 4. 4工程部PE :对功能及结构性制程异常进行原因分析并确认责任部门 4. 5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异常的临时对策和永久对策并实施。 5. 作业程序 5. 1制程异常发出的时机: 5. 1. 1当同一不良现象重复出现且不良率超出备损率时; 5. 2制程异常的发出、确认及通知: 5. 2. 1由车间生产线根据不良现象和事实填写《不合格品报告单》,填写内容包括:订单号、 产品型 号、生产数量、不良数量、不良率、提出部门、提出时间、订单交期、不良现象描述。 经车间主管(经理)审核后给车间IPQC 确认; 5. 2. 2 IPQC 在收到车间发出的《不合格品单》后,对异常现象、不良数量、不良率进行确认, 并将确 认结果填写在“IPQC 确认”栏。如果确认结果与车间填写的内容不相符时,可退回 车间重新填写。 5. 2. 3 IPQC 确认后以电话形式通知以下人员到发生异常的现场进行原因分析: 5. 森一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制程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2. 3. 1如果是外观异常,电话通知制程 QE 工程师到现场进行原因分析; 2. 3. 2如果是功能和结构性异常,电话通知 QE 工程师和工程部PE 工程师到现场进行 原因分析; 2. 3. 3如果电话联络不到相关产品的 QE 工程师或PE 工程师时应通知其直接上司做出 相应安排。 5. 5.

无菌检查操作规程

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BR3-SR0 版本:01 制定: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 广州保瑞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修订记录 序 修订内容摘要版本变更日期 号 《无菌检验操作规程》2016-02-22 1

生效时间2016.02.22 页次4-1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一次性使用体腔热灌注治疗管道组件的无菌检测 3.职责 负责对一次性使用体腔热灌注治疗管道组件的无菌检测 4.内容 4.1检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1101 无菌检查法 4.2仪器、设备 超净工作台、电热干燥箱、恒温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器、集菌仪、电子天平、PH计、冰箱、恒温水浴锅、酒精灯、三角烧瓶,接种环、镊子,试管架,大试管若干等。 4.3.培养基 4.3.1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4.3.2 霉菌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 4.3.3 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 每批配制的培养基均应进行无菌性检查(可与产品无菌检验同步进行)。检查时,每批培养基随机取不少于5支(瓶)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4.4.无菌检验室的环境要求 4.4.1无菌检验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百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4.4.2 缓冲区与外界环境、无菌检验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正压,阳性对照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负压。无菌检验室与室外大气之间静压差应大于10Pa。无菌检验室的室温应保持18~26℃,相对湿度:45~65%。 4.4.3 无菌检验室的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和《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悬浮粒子每月检测一次,沉降菌的监测每周检测一次。 6.4 无菌检验过程中应同时检查超净工作台单向流空气中的菌落数:每次操作时在层流空气所及台面的左中右置3个营养琼脂平板,暴露30min,于30~35℃培养48小时,菌落数平均应不超过1CFU/平板。

ZW-WI-PZ-021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1.0目的 为了异常问题出现后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确保顾客(产品及公司管理)要求得到满足,特制订此作业指导书。 2.0范围 适用于异常问题的汇报、核查、分析、追溯、改善及预防等动作控制。 3.0定义: 3.1异常:偏离预期目的的数据及非常规突发事件。 3.2 汇报:由发现者向相关负责人汇总报告的活动。 3.3 应急措施:为最大限度减小异常影响程度而采用的临时控制对策。 3.4 改善措施:对已发生的异常采用的整改对策。 3.5 预防措施:对同一异常再发情况的预测及防范对策。 3.6 长久措施:对同类潜在异常的预测及防范对策。 4.0 作业流程: 沟通 不立案 NG 沟通异常再发(NG) NG 4.1汇报:发现者向相关负责人传递的异常信息应全面、简明、客观、及时:

a) 时间(When):什么时间出现的异常? b) 地点(Where):在哪里出现了异常? c) 异常对象(Who):谁出现了异常?(或什么物品出现了异常?) d) 异常(What):出现或潜在什么非常规或偏离预期目的的情况? e) 异常原因(Why):为什么会出现异常? f) 影响程度(How):异常情况影响有多大? 4.2 核查:相关负责人在处理异常时应认真接收汇报的信息,并对5W1H进行详细的核查,以确认异常是否需要立案处理。 4.3 相关负责人立案后应针对异常情况予以第一时间给出临时控制对策,以减小异常的进一步扩大。 4.4组织相关人员组建异常解决小组对异常发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需找出异常发生的源头。 4.5 小组针对异常发生的原因策划改善措施,并明确改善措施的执行人、要求完成时限及执行过程中负跟踪责任的人员,并在执行过程中保持沟通以确保改善结果达到预期的目的。 4.6 改善结果的验证需指定专人负责,若结果未达到预期目的需对改善过程及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对比,并修正改善措施。 4.7 小组针对改善结果的有效性,对同一异常的再次发生进行分析探讨,策划预防措施,并对预防措施的过程进行监视及对其结果进行验证。 4.8 小组汇总异常处理改善的资料,并针对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对类似异常的发生进行分析探讨,策划长久措施,并在后续的工作中予以执行,相关资料转品质部文控中心存档。 编制:审核:批准: 分析原因 发现异常(潜在异常) 拟定改善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