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社会政策概论》

《社会政策概论》

《社会政策概论》
《社会政策概论》

《社会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4\20 简答题4\32 问答题2\28 实践分析题1\20

名词解释:

1、社会政策是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

取的各种社会性行动的总和。

2、剩余模式社会福利的需求主要是通过个人的努力来满足的,只有当基本社会安全

网络无法提供有效保障时,公共部门才有必要进行介入并提供帮助

3、制度模式强调政府在福利提供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主张把社会保障作为人们的基

本社会权利。

4、职业福利也称为附带福利(fringe benefit),指与就业或缴费记录有关的由企

业提供的各种内部福利。

5、财政福利指具有明确社会目标的特别减税和退税措施。

6、贫困烙印指因接受福利救助而被定为“穷人”,并因此而感到自卑或受到其他

人歧视的现象。

7、福利依赖接受福利的人不仅在收入上依赖福利津贴和服务,在心理上也处于一

种依赖状态,他们丧失了积极性、技能、独立性,甚至是自我生存的能力。

问答题:

1.简述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区别。

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公共政策研究的出发点在于公共利益;社会政策研究的关注点是公民福利

研究的内容不同:公共政策关注的是公共利益的维护;社会政策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会福利方面

追求的目标不同:公共政策的目标是多元化的;社会政策的目标主要是追求社会公平提供物品和服务性质不同:非排他-排他

增进福利的路径不同:社会福利到个人福利-个人福利到社会福利

研究路向不同:公共政策主要是实证研究方向;社会政策主要是价值关联方向

2.综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福利国家的批评。

20世纪70年代社会政策从社会行政学分离出来,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此后,社会政策的研究重心转向了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社会政策的理论研究也受到重视。率先对福利国家体制进行反思的是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他们对福利国家理论大肆抨击,指责福利国家福利开支巨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导致了西方经济的衰退;政府过多包揽福利事业导致在社会服务领域的垄断,剥夺了人们选择福利的权力;同时,政府部门提供社会福利服务在经济效率方面也受到质疑,而且可能造成了社会公德的沦丧。

左派方面,指责保守党政府使福利国家衰退了;下层阶级,尤其是那些低收入的大家庭仍陷于贫困之中。

右派方面,福利国家体制想向所有人提供普遍性的福利服务去消除贫困只是幻想,而应该运用选择性福利模式,将福利帮助更多地对准穷人。

新马克思主义认为福利国家体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阶级剥削的问题,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无产阶级贫困化的问题。

女权主义认为,福利国家体制并没有保证妇女与男子同等的权利和地位,相反,它的许多所作所为使针对妇女的传统歧视性价值和态度合法化了。

3.简述布来萧的需要类型分类及其意义。

类型:第一,标准的需要;第二,感觉的需要;第三,表达的需要;第四,相对的需要

意义:布来萧的这个分类是指出界定需要时所包含的因素,区分出需要的类型。比如个人感觉到的需要不一定表达出来,表达出来的需要也不一定是个人真正感觉到的需要,专家或专业人员对他人需要的认定也可能与当事人自己感觉到的需要有很大的不同,同样,个人感觉到的需要与相对的需要之间有时也难以区分。所有的需要或多或少的都带有主观的性质,即使是标准的需要,所建立的标准也是人为的,涉及到价值的判断,因而也是社会的、文化的。

4.对社会需要的理解差异如何影响社会政策行动?

对社会需要的认识不同,会导致政策选择上巨大差异。当把个人的某些需要与社会需要相统一,满足个人的需要就是社会政策追求的最终目的,当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相分离,社会政策满足个人的需要就变成了手段,而满足社会需要才是其最终目的,很显然,只要目的实现了,手段运用的充分与否就无关紧要了。社会政策是满足个人的需要还是满足社会的需要也就成了制约社会政策行动的关键因素。

社会唯实论:社会作为整体有其自身的需要。这种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并不完全一样,也不等于个人需要的总和。

如多亚尔和高夫看来,保证社会成员最低水平的生存和基础、养育和教育后代、学习必要的生产和服务的知识和技能等是社会文化要持续和发展所必须实现的,于是它们也就成了社会的需要。

关信平从社会得以存续和发展所必备的要素来界定社会需要。从这一角度看,社会需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社会整合、社会秩序、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

第二种观点则直接把个人的需要就看作是社会需要。

如蒂特马斯认为,当个人的某些需要被公众认可,并可以以社会服务的方式来满足,这时它们就变成了社会需要,个人的某些需要实际上就是社会需要。

5.简述政府组织在社会政策体系中的作用。

福利功能:代表国家向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向困难者提供必要的福利性服务

历史变迁:济贫法时代政府介入公民福利的程度较低,社会保险的出现开启了政府大规模介入公民福利的先河,福利国家将政府的作用推向极致。

扮演角色:福利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提供资源支持;直接提供社会服务;政策行动的监督者。

为什么提供:责任意识;公民权利

优势:拥有强制性;覆盖率高;转移支付力度强;资金稳定和安全;规模效应;

劣势:灵活性差;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官僚作风,效率低下,反映迟缓,缺乏创新动力;有争议的福利项目难以顾及;政府失灵

政府组织是一种公共性组织,它对福利领域的全面介入是现代社会政策产生的基础。它是社会政策行动中的最主要的部分,也承担着最主要的责任,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主要:1、政府是社会政策的发起者和实施者。2、政府为社会政策行动中提供资源支持。3、政府直接提供社会服务。尤其是向苦难者提供必要的福利性服务。4、政策行动的监督者。

6.简述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在社会政策体系中的作用。

福利功能:向困难者提供无偿或低偿的服务

历史变迁:公民社会理论兴起后,NGO组织被认为是公民社会建构的中坚力量;在公民福利供给领域,它一是充当中介组织的角色,筹集和分配社会服务所需的资金,二是直接提供社会服务。

为什么提供:互助精神,慈善主义,人道主义

优势:更大的灵活性;最具创新性;提供多样化服务;贴近基层;经济效率高等

劣势:慈善供应不足;服务的业余主义;志愿失灵

一是充当中介组织的角色,筹集和分配社会服务所需的资金,如各种慈善协会、基金会,可

以从民间捐赠者那里筹集资金,或从政府或得资金,然后将其分配给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机构。二是直接提供社会服务,如各种非营利的民办学校、民办医疗服务机构、私人养老院等,或者通过自筹资金,或者通过政府公共资金或民间中介机构的支持,或者通过综合性的资金来源渠道,直接提供针对各类社会成员的多方面的社会服务。

它们能为志愿者提供活动场所,为志愿者服务提供一个平台;它们与政府机构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它们能够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以使公众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它们最具创新性,可以根据一般人的不同“口味”提供略有差异的服务,比如针对不同群体在宗教、文化、种族、政治、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而按照他们的偏好来提供服务;它们更贴近基层,它们集中关注社会弱势人群,它们的经济效率最高……

7.评述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福利多元主义主要指福利的规则、筹资和提供由不同的部门共负责任,共同完成。主张社会福利来源的多元化,既不能完全依赖市场,也不能完全依赖国家,福利是全社会的产物。亦称为混合福利经济

福利多元主义认为福利的来源应该多元化,它企图冲破国家和市场的二元对立,寻求福利国家未来发展的最佳路径。

但政府责任降低之后可能会出现公民福利的弱化,还可能强化社会阶层结构,拉大两极分化。

8.福利供给过程中的中央集权有哪些特点?

中央集权是指国家权力集中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地方行政区不是一个政治实体,不具有任何主权特征,如中、英、法等国。地方分权是指国家权力依法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行使,如美、德等国。

福利供给过程中的中央集权制指中央政府建立专门机构负责政策制定,并直接向各地派驻全国性分支机构以负责政策实施,全国实行统一的申请资格标准和支付水平,具有统一的管理机构,筹资和管理的责任都由中央政府负责。

中央集权的优点:中央政府拥有较多的资源,便于开展全国性或大范围的社会项目;中央政府可以通过地区间再分配或中央财政补贴等措施实现地区间平衡。

中央集权的缺陷:难以照顾不同的需求和偏好;政策影响大,难以开展政策试验。

9.福利供给过程中的地方分权有哪些特点?

福利供给过程中的地方分权制指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工负责一部分的管理工作,中央政府实施政策指导和一般监督,地方政府负责具体操作,筹资由地方负责或者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分担,申请资格标准和支付水平由各地负责制定。

地方分权的优点: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能更好地评估地方社区的需求和偏好,从而达到因地制宜的目的;地方政府作为一个小单位,便于进行政策试验。它是“辅助性原则”社会价值观的体现,即虽然不同级别的政府适合承担不同的公共职能,但具体的行动应该由能有效实施该项职能的最低级别政府来承担。

地方分权的缺陷:地方主义模式具有狭隘性和压制性,少数派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地方政府支配资源数量常常相当有限,无法应对一些大范围的问题;管理权下放也会导致各地福利发展状况的不平衡。

10.简述政府直接经营社会服务机构的好处与弊端。

在这种模式中,政府组建公立学校、公共医院、国办养老院等服务机构,由这些机构直接向应该获得服务的人提供相关的服务,是付费方与服务供应方合一的模式。

好处是:能够保证有稳定和充分的服务供给,能够按照纯福利的方式提供服务,并且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服务的公共性,避免政府的公共资金流入私人机构。

弊病是:可能导致服务机构的高开支和低效率,进而加大政府公共开支的膨胀,同时还可能导致降低服务质量。服务的接受者没有自由选择服务机构的自由,服务机构没有市场竞争的

压力。

论述题:

11.以我国的城镇廉租住房政策为例,比较现金福利与实物福利的特点。

廉租房是由政府提供、面向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社会保障性住房。1999年,建设部出台了《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提出由政府实施社会保障职能,向具有城镇常住户口的最低收入家庭提供租金相对低廉的普通住房,以保障公民基本居住权利。此后,京、津、沪等地相继以租金补贴、实物配租等方式,为收入和住房都困难的“双困户”提供住房保障。

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为辅。

现金福利:如公共救助和社会保险计划,提供了没有任何限制的购买力,税式支出也属于间接的现金福利。

优势:现金给予使用者最大的选择权,可以最大化它们的效用,更能给接受者带来幸福感;现金援助使消费者有更大的选择自由,进而能够促进服务机构优化服务;现金福利节省了大量的行政资源;现金福利可以消除实物福利会带来的污名,为穷人有尊严地自主生活提供可能。

劣势:现金福利在消费时无法控制。

物品是具体的商品,如食物、衣物和住房,它是以实物的形式供给。

优势:规模经济效应(由政府大规模生产和采购物品成本更低);实物救助完全集中在目标人群上,便于管理和控制。

劣势:减少了消费者的选择自由;标准化的社会福利品供给无法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12.以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政策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为例,比较普遍性福利供给与选择性福利供给的特点。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

社会最低保障制度根据维持最起码的生活需求的标准设立一条最低生活保障线,每一个公民,当其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而生活发生困难时,都有权利得到国家和社会按照明文公布的法定程序和标准提供的现金和实物救助。

以普遍性为基础的福利供给称之为普遍性福利供给,体现的是“普遍性社会权利”原则,即享受福利服务是每个人的权利。

优势:1、保障人群更广泛,能够防患于未然;2、操作比较简便,行政成本较低;3、能够降低“贫困烙印”,避免给个人带来污名;4、能够促进社会整合,降低社会矛盾。

劣势:1、福利开支巨大,加重了政府的公共财政负担,不利于经济领域的扩大再生产;2、效率和效果都很难保证,会导致福利资源的浪费;可能造成福利依赖;3、很难避免福利供给过程中的搭便车现象。

以选择性为基础的福利供给称之为选择性福利供给,它体现的是“特殊性社会关照”原则,即社会首先应该关照那些特殊困难的成员。

优势:1、提高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避免或降低福利资源的无效使用;2、降低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也能够保证经济上的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3、可以降低普通人对福利的依赖,减少免费搭车的问题;4、专门针对困难者的福利供给,可以收到较好的再分配效果。

劣势:1、行政成本较高;2、可能导致福利资源的无效使用,及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被排除在外;3、较难避免“贫困烙印”现象,给福利接受者带来污名。

普遍性指社会政策行动的目标群体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是某一类社会群体,视福利为人人都可以享有的基本权利。

以普遍性为基础的福利供给称之为普遍性福利供给,体现的是“普遍性社会权利”原则,即享受福利服务是每个人的权利。

福利计划的普遍性分配有哪些优势?

保障人群更广泛,能够防患于未然;

操作比较简便,行政成本较低;

能够降低“贫困烙印” ,避免给个人带来污名;

能够促进社会整合,降低社会矛盾。

福利计划的普遍性分配有哪些劣势?

福利开支巨大,加重了政府的公共财政负担,不利于经济领域的扩大再生产;

效率和效果都很难保证,会导致福利资源的浪费;可能造成福利依赖;

很难避免福利供给过程中的搭便车现象。

选择性指社会政策行动的目标群体是社会中的部分成员,福利根据个人的基本需要来决定,通常是经收入审查确定的贫困者和其他具有特殊困难的社会成员。

以选择性为基础的福利供给称之为选择性福利供给,它体现的是“特殊性社会关照”原则,即社会首先应该关照那些特殊困难的成员。

选择性福利供给的优势

提高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避免或降低福利资源的无效使用;

降低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也能够保证经济上的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

可以降低普通人对福利的依赖,减少免费搭车的问题;

专门针对困难者的福利供给,可以收到较好的再分配效果。

选择性福利供给的劣势

行政成本较高;

可能导致福利资源的无效使用,及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被排除在外;

较难避免“贫困烙印”现象,给福利接受者带来污名。

社会政策概论——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20分) 1、给社会政策下定义有直接界定、(间接界定)与(理论界定)等3种基本方式; 2、社会政策的范围包括(价值)、(对象)、内容、过程等方面; 3、《伊丽莎白济贫法》于(1601)年在(英)国实施; 4、社会政策的主体包括(弱势群体)与(政府服务机构); 5、环境分析包括政府与社会、(国内)与(国际)、场景与背景等维度。 6、社会政策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人性假设、(调查研究)与(政策分析)等3种基本方式; 7、教育有主体性、学习性、社会性、(传承性)与(生产性)等特征; 8、福利国家一词最早见于(1941)年(公民与教徒)一书; 9、社会政策包括(公平)与效率、(人权)与主权等价值维度; 10、当代世界的特征包括经济(市场化)与生活(网络化)、管理全球化及发展不平衡等。 11、全球性社会政策面临权力的边界模糊化、资源的(配置不平等)与问题的(普世化压力)。 12、马克思认为人性包括生存、(发展)与(享乐)等需要。 13、马斯洛认为人性依次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等五种需要。 14、社会保障的基本方式有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 15、医疗卫生政策包括医生与(患者)的矛盾、经验与(科学)的矛盾。 16、医疗卫生政策包括精英与(民主)的矛盾、心理与(生理)的矛盾。 17、教育在历史上呈现科学与(人文)的交融、(自主)与开放的结合; 18、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包括(公共)与私人的统一、投入与(产出)的关联。 19、社会政策分析应突破传统政府、市场二元论,走向政府与(市场)、(社会)三元互动视角。 20、社会政策在理论基础上包括经济学理论、(社会学)理论与(政治学)理论。 二、判断题(20分) 1、社会政策是政府介入社会生活领域的行为(对); 2、作为政府的一项常规职能,社会政策是从近代开始的(对); 3、政府是社会政策的必要条件(对); 4、社会政策就无条件追求自由(错); 5、社会政策的分析应在事实基础上先判断其价值(对)。 6、社会政策是政府处理社会福利的文件(错); 7、古代社会政策不是政府的一项常规职能(对); 8、社会政策以人的生活的社会性为条件(错); 9、社会政策在价值上应将自由与合作统一起来(对); 10、社会政策的分析从寻找原因开始(错)。 11、我国长期社会政策目标是建设福利国家(错)。 12、我国长期社会政策目标不是建设福利国家(对)。 13、政府始终以促进就业为宏观调控目标(错)。 14、政府应有条件的以促进就业为宏观调控目标(对)。 15、应试教育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基本教育挑战(对)。 16、教育公平是我国当前教育政策面临的一个基本矛盾(对)。 17、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政策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看病难(错)。 18、看病贵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政策面临的尖锐矛盾之一(对)。

《社会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1105

《社会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2011.5)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4,20分;简答题4,32分;问答题2,28分,实践分析题1,20分。 名词解释: 1、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领域,是公共政策中有关公民福利、社会公平的政策,旨在满足人们难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是国民经济的二次分配,其外延包括社会保障政策、劳动就业政策、教育政策、社区社会政策、公共住房政策、个人性社会服务政策等。 2、剩余模式社会福利的需求主要是通过个人的努力来满足的,只有当基本社会安全网络无法提供有效保障时,公共部门才有必要进行介入并提供帮助 3、制度模式社会福利体系被看做是与其他社会制度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为处在生产劳动中的工人提供保障,而且为那些处于劳动力市场之外的福利需求者提供普遍的保障。 4、职业福利也称为附带福利,指与就业或缴费记录有关的由企业提供的各种内部福利,可以现金或实物形式支付,常常由政府依法强制实施,如企业补充医疗和补充养老保险、子女教育和住房补助、有薪假期等等。 5、财政福利指具有明确社会目标的特别减税和退税措施,如在许多发达国家,凡市民参加慈善捐款、社会保险或抚养子女等都能获得

所得税减免,从而增加净可支配收入。蒂特姆斯把它看成是一种转移支付。 6、贫困烙印指因接受福利救助而被定为“穷人”,并因此而感到自卑或受到其他人歧视的现象。 7、福利依赖接受福利的人不仅在收入上依赖福利津贴和服务,在心理上也处于一种依赖状态,他们丧失了积极性、技能、独立性,甚至是自我生存的能力。 问答题: 1.简述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区别。 答: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公共利益-公民福利 研究的内容不同:政策机构的制度能力和制度设计-社会福利 追求的目标不同:多元化-公平公正 提供物品和服务性质不同:非排他-排他 增进福利的路径不同:社会福利到个人福利-个人福利到社会福利研究路向不同:实证研究-价值关联 2.综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福利国家的批评。(没找到) 3.简述布来萧的需要类型分类及其意义。 答:第一,标准的需要(normative need) 第二,感觉的需要(felt need) 第三,表达的需要(expressed need ) 第四,相对的需要(comparative need(注:意义找不到。) 4.对社会需要的理解差异如何影响社会政策行动?(可参考笔记,我

社会政策概论复习要点

社会政策概论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1.政策概念的定义: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 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P5 2.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 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P6 3.社会政策的定义: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 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服务行动的总和。 P11 4.社会福利的概念的含义:首先,“福利”一词常常指人们社会生活 的一种良好的状态和总体上的利益;其次,“福利”是一种按照实际需要而进行的财富分配方式,如福利性住房分配制度、福利性医疗制度等。P15 5.社会保护的基本含义:社会保护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建立 各种保护性的制度和措施,以避免或减弱某些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变迁(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和结构变化)过程中所受到利益损害。P17 6.社会保障的含义:是指政府通过公共行动而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 生活保障的政策体系,是通过制度化的方式使社会成员在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遇到障碍时,能够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生活保障。P242 7.就业政策的基本含义:就业社会政策,又称劳动就业政策,常常

简称为就业政策,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合理分配就业机会、解决失业问题和保护劳动者权利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P297 简答题: 1,政策的基本特征:○1|政策是制度化的行动体系;○2|政策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3|政策具有明确的行动内容;○4|政 策是规则体系与行动体系的结合。P3 2,公共政策的基本特点:○1|公共性(最突出特点之一);○2|权威性(包括政策制定中的权威性和政策实施中的权威性);○3| 价值性(即指公共政策反映了政府的价值目标);○4|群体性 与社会性的统一。P6 3,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1|社会保障政策;○2|公共医疗卫生政策;○3|公共住房政策;○4|公共教育政策;○5|劳动就业政 策;○6|社会福利服务政策;○7|针对专门人群的社会政策体系; ○8|社会政策的其他内容(如对越轨行为者的“行为矫治”、家 庭政策、社区发展政策等)。P13 4,西方社会政策学科最近的发展趋势:○1|理论研究的多元化并向纵深发展;○2|研究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拓宽;○3|研究方式发 生转了移。 5,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来自哪些方面:社会政策具有综合性,这种综合性表明,社会政策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多学科的 理论基础之上的。一方面,从事社会政策研究的学者来自许多

南开大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_2007_参考答案

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考试卷 2007-2008年度第一学期期末 操作系统A卷(共16页) 专业▁▁▁▁年级▁▁▁学号▁▁▁▁姓名▁▁▁▁成绩▁▁▁▁ 考生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空白的答题纸上,答题时标明题号。 第一部分:简答题(共30分,每题6分) 得分 答题要求:请用简洁精练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1.进程调度的策略分为剥夺式调度和不可剥夺式调度,请简要解释两 种策略的含义以及差别,并对每种调度策略列出至少两种对应的调度算法。 剥夺式调度:操作系统按照进程调度算法控制多个进程分享CPU,使得CPU在多个进程之间进行切换,这种机制叫做剥夺式调度。(定义1分) 而非剥夺式调度是指:进程一旦占用CPU,就会一直运行到结束,其他进程只能等待该进程释放CPU后才能依次占用CPU,这种机制叫非剥夺式调度。。(定义1分) 剥夺式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优先级调度,最短剩余时间优先等。(每个1分) 非剥夺式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最短作业优先等。(每个1分) 2.请简要解释DMA机制的工作方式,并分析DMA驱动I/O与中断驱 动I/O的差别。 DMA,即直接存储器存取,是指在外设和存储器之间开辟一个直接 1

的数据通道,数据传输由另外的DMA控制器来完成(2分)。 DMA控制器在开始传输之前获取目的地址,由DMA控制器控制外设将数据写入存储器。(2分) 这种方式驱动I/O和中断驱动I/O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不再需要CPU的参与。(2分) 3.虚拟存储管理的内在思想是什么?从技术角度如何实现这种思想? 虚拟存储器的思想是:程序、数据、堆栈的总大小可能超过可用的物理内存的总大小。操作系统通过某种方案来将当前使用的那部分数据方法内存中,而将其他部分放在磁盘上。虚拟存储器管理的本质是利用了程序数据的局部性原理。(3分) 采用分页(Paging)、分段(Segment)一类技术,通过对内存面面的调度来实现。(1分)(具体解释略。)(2分) 4.文件的逻辑结构分为几种形式?文件的磁盘布局分为几种形式? 文件的逻辑结构主要分两大类:字符流式的无结构文件和记录式的有结构文件。(2分)字符流式的文件管理简单,用户操作较为简单,常见的如源代码文件、目标代码文件等。记录式文件将文件中的记录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排列,从而形成不同的逻辑结构,用户方便对其进行修改、追加、查找等功能。(1分) 文件的磁盘布局是指文件存储在磁盘上的具体实现方式,主要有连续分配、链表分配、在内存中采用表的链表分配(索引文件)、i结点等几种方式。(3分) 5.请列出至少6种你认为合理的CPU性能评价参数。 主频、倍频、外频、指令集、流水线条数、前端总线频率、一级数 2

社会政策概论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社会政策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政策和公共政策 一、政策 (一)政策的基本特征 1、政策是制度化的行动体系 2、政策具有明确目的性和方向性 3、政策具有明确的行动内容 4、政策是规则体系与行动体系的结合 (二)政策概念的定义 1、多元视角 孙光之《政策科学》:“政策是国家和政党为了实现一定的总目标而确定的行动准则,它表现为对人们的利益进行分配和调节的政治措施和复杂过程。” 林金德之《政策研究方法论》:“政策是管理部门为了使社会或社会的一个区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而提出的法令、措施、条例、计划、方案、规则或项目。” 张金马之《政策科学导论》中认为:“政策是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关团体和个人行为的准则或指南。其表现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和指示以及行动计划与策略等。 陈振明之《政策科学》:“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策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策、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辞海》:“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准则。” 2、定义 “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理解: (1)政策的主体可以是社会中的各种组织,但政府和政党的政策体系在社会中的影响最大。 (2)政策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以及围绕组织的目标而有序地处理各项日常事务。 (3)政策包含了规则体系和各种具体的行动。 (三)政策与制度的关系 1、什么是制度 制度指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能够体现在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社会关系模式之中的有关规则的复合体。 由有关的规则集合构成的制度可以分为两类,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前者指由比较明确地表达出来的一系列规则构成的,而且有相应的奖惩措施来保障其更有可能得到遵守的制度。后者往往是由没有那么明确地表达出来的规则构成的。 2、制度与政策的关系 相通之处: (1)都包含有规则的要素。 (2)绝大部分政策都是在既定的制度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的。 (3)政策行动可以建立一套新的制度或改变现有制度。 不同之处:

南开大学《信息处理技术》期末考试备战考题全集

《信息处理技术》课程期末复习资料《信息处理技术》课程讲稿章节目录: 第1章信息处理技术基础 信息与信息技术基本概念 初等数学基础 信息处理与信息处理实务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知识产权与标准法规 第2章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 多媒体基础知识 第3章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因特网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常用网络通信设备的类别和特征 常用的上网连接方法 电子邮件的收发和管理 网上信息的浏览、搜索和下载方法 第4章文字处理基础知识 文字处理基本概念 文档排版 对象插入及图文混排 表格设计与应用 文字处理应用

第5章电子表格基础知识 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 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 电子表格中的数据运算 数据管理和统计 图表制作 电子表格应用技术 第6章演示文稿基础知识 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功能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演示文稿应用技术 第7章数据库应用基础知识 数据库应用的基本概念 Access数据库基础 Access 2007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数据库应用技术 ★考核知识点: 信息与数据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 计算机中信息一般有4种形态:数字、文本、声音、图像。 ★考核知识点: 信息与数据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

信息资源(Information Resources): (1)可供利用并产生效益、与社会生产和活动有关的各种文字、数字、音像、图表、语言等一切信息的总称 (2)无限的、可再生的、可共享的; (3)其开发利用可大大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 ★考核知识点: 信息与数据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 信息是反应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特征和变化的知识,是数据加工的结果,是有用的数据。 信息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1)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2)信息是数据的本质含义。 ★考核知识点: 信息与数据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 信息处理: (1)包括信息收集、加工、存储、检索、传输等环节; (2)通常也称为数据处理。 ★考核知识点: 信息与数据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 信息运动: (1)三个要素:信源、信宿与载体; (2)信源是信息的发生者(客体);

社会政策概论三合一

社会政策概论模拟卷1 一、填空题 1、社会政策的学科性质有综合性、应用性、(系统性) 2、社会问题的特点包括客观性、主观性、(社会性)、过程性。 3按照社会政策行动的运作方式,社会政策的对象可以分为(一般性对象)和选择性对象 4、从政府或其他组织资源投入的方式上看,社会政策资源大致上可以分为资金性资源和(非资金性资源)。 5、社会政策可行性的实质内容包含了政策的可能性、(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接受性。 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公共性、权威性(价值性)、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7、社会政策研究中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主要有(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 二、名词解释 1制度性福利模式是指社会福利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制度,其特点是首先由政府的福利计划来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2、社会政策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性价值的指导下为达到其社会性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行动的总和。 3、普遍性福利模式是指社会政策行动倾向于不加区分的给全社会或者某些群体中的所有成员都提供相同的福利待遇,而不论他们每个人是否有满足的需要。 4、社会政策主体指发起或参与社会政策行动过程的行动者 分为直接主体和间接主体,直接主体是指在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直接作用或在政策目标实现过程中直接执行政策的个人、社会团体或组织;间接主体是指在政策制定或目标实现过程中不拥有合法的权利直接参与而是通过自身的能力和影响力起作用的个人、社会团体或组织。 5、公共政策的决策模式是指在社会决策过程中的基本政策体制、制定政策的基本程序和基本决策方法等方面的综合性。 6、社会政策的资源是指社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要素,它可以是人力、财力、物力、时间、信息等,也可以是权利、地位、威信、名誉等非物质资源。 7、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者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 8、剩余性福利模式是由维诺斯基和美博提出来的社会福利的两种福利模型之一,也叫补缺型福利模式,这种模式以为只有在家庭和市场不能满足个人需要的时候,社会福利设施才会介入运作,并且只是暂时的,这种模式有种慈善和施舍的印迹,救助者被视为弱者,被贴上耻辱的标签。 9、社会政策对象是指社会政策性的的接受者,是接受社会政策帮助的个人或家庭或者说是受社会政策行动影响到人。 三、简答 1、什么是社会政策的“准市场机制”,其具体内容如何? ①准市场机制是指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 ②基本内容: a、在公共部门和福利性项目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b、改变政府拨款方式。 c、增大受益者的选择。 d、增加福利使者的付费,增加服务机构的资金来源。 e、加强对服务机构的业绩考核和评估。 5、导致社会政策变动的原因及变动的主要方式? 原因:①政策本身的原因②政府方面的原因③来自社会方面的原因 变动的方式:①社会政策的修订②社会政策的改革③社会政策的终止 1、影响社会政策决策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客观方面:社会政策的需求情况、社会政策的成本与效果、社会政策的制定机制 主观方面:政府和政党的目标、政治领袖、政府职能部门、利益集团

社会政策概论考试重点-----精简版

名词解释 1.社会政策:是政府或其它组织在一定的社会性价值的指导下,为达到其社会性目标而采取的各种 福利性社会性服务行动的总和。 1)社会性价值:是指在社会中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价值体系,或者是能够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价值述求,而不是只反映少数群体的价值立场。 2)社会性目标:是指它一般不是为了直接促进经济发展或整个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多,而是为了通过更加公平地分配各种资源而满足大多数人(尤其是下层群体)的各种基本需要,以增强社会的整合和稳定,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生活质量,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3)社会性行动:是指社会政策是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行动。 2.社会保障政策:是政府通过公共行动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政策体系。 3.公共医疗卫生政策:是政府或其它组织开展的公共卫生事业和为社会成员提供医疗服务的政策。 1)公共卫生:是指在向社会提供预防性卫生服务方面采取的公共性行动,其中包括疾病控制、预防接种和卫生知识普及等方面的公共行动。 2)医疗服务政策:是政府为社会成员提供医疗服务的政策。 4.公共住房政策:是指由以福利性方式为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住房或住房补贴的政策。 5.公共教育政策: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组织兴办教育事业,向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服务的政策。 6.劳动就业政策:一般指政府或其他组织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合理地分配就业机会、解决失业 问题和保护劳动者权利而采取的各种公共行动的总和。 7.社会福利服务政策:是指由政府或其它组织为提供社会福利服务而采取的政策。社会福利服务是 指直接面向社会成员,尤其是社会中的具有特殊需要的个人或群体而提供的福利性服务。 8.社会福利:一般指不以直接商业性交换为原则,而是按照人们的实际需要来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 的制度。更具体说,就是在公共资金的支持下向社会成员无偿或抵偿提供物质服务或产品的制度和过程。 9.社会保护:Social Protection,是指由政府或其它社会组织建立各种保护性的制度和措施,以避免或 减弱某些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变迁(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和结构变化)过程中所受到的利益损害。 10.社会保障:是指由社会(主要是政府)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其他一些社会福利的方式向失去 劳动能力和劳动机会的公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11.社会保护分为预防性和治疗性。 1) 预防性两大原则:基本权利保护和增能。增能,Empowerment,即通过教育培训、增大人力资 本、社会资本和政治能力等途径而增强弱势群体自身的能力。 2)治疗性两大原则:补偿原则和社会关照原则。 12.社会行政(Social Adminstration)一般指政府行政机构在其职权范围内代表国家在社会事务方面 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三层含义:1) 代表着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领域。2)代表管理社会事务的政府机构。3)代表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规则和程序体系。 13.完全积累制:智力20世纪80年代新的养老保险制度。以个人资本为基础,实行完全的个人账户 制,并由私人养老基金管理公司负责经营管理,保险费完全由个人缴纳,雇主不需要承担供款义务。 14.社会行动政策的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组织体系,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合格的管理人员来保证社会 政策行动有序地进行,以便高效率地到达社会政策预期目标的过程。 三个层次: 1)社会政策行动的行政管理层次(即社会行政管理):是指政府对社会政策行动的宏观管理体系。 2),..行业管理层次:是指在与社会政策相关的行业中建立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3)…社会服务机构管理层次:是指政府对社会服务机构(即向社会成员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机构,包括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建立的管理体系。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10-05-21 11:35 共 145人浏览[大] [中] [小]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2、作为价值实体的劳动是(抽象劳动)。 3、准确反映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程度的指标是(剩余价值率)。 4、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垄断经营有限的较优等土地);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5、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是(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问题)。 6、在股份制中,实行一股一票,体现的是(出资者)主权;在合作制中,实行一人一票,体现的是(劳动者)主权。 7、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是由其(处于主体或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决定)。 8、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公司制企业)。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改变原有的价值量,因而被称为不变资本。另一部分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是可变资本。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新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由于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会发生价值增值,所以被称为可变资本。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基本方式。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即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增大其总额的一种方式。而资本集中则是由若干分散的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的过程。 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的区别在于: (1)资本积聚以资本积累为基础,因而单个资本增大的同时,也使社会总资本增大;而资本集中是原有资本的重新组合,虽然使单个资本变大,但不能使社会总资本增大。 (2)资本积聚的规模和速度最终受到原有资本积累速度和社会财富增长限制,因而其增长是缓慢的;而资本集中可以不受资本积累速度的限制,可以在较短时间有效资本合并为大资本,所以增大速度很快。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社会政策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政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502106 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Policy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程 2. 适用专业及课程性质 必修:社会工作专业 3. 课程目的 社会政策是党和政府在特定时间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的社会工作和管理的目标所采取的政府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政策、策略、法规、措施、办法、方法、规章、条例等的总称,是国家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使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具有比较系统的社会政策方面的理论知识,并初步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研究我国社会政策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而达到该专业学生在社会工作和管理方面所应具备的能力。 4. 学分与学时 学分为2.学时为40 5. 建议先修课程 社会学原理、社会工作导论、法学概论、形势与政策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社会政策概论》.关信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目: 《社会政策导论》.杨伟民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方法,不但要注重课堂讲授,而且要注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切实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增大信息传输量,以调动大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 8. 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占30% ,形式有:考勤、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社会调查报告、平时测验等。(2)考试成绩占70%,形式有: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 9. 课外自学要求 (1)根据授课教师开列的相关书目进行课外阅读。 (2)按照授课教师的布置完成课外作业。 (3)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并按时提交调查报告。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社会政策概述 基本内容: 第一节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一、社会政策的基本含义 二、社会政策的特点 三、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社会政策概论三

社会政策概论模拟卷 一、填空题 1、社会政策的学科性质有综合性、应用性、() 2、社会政策研究中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主要有定量研究方法和() 3、社会政策对象从其基本原则上看,可以分为一般性的对象和() 4、社会问题的特点包括客观性、主观性、()、过程性。 5、从政府或其他组织资源投入的方式上看,社会政策资源大致上可以分为资金性资源和()。 二、名词解释 1、社会政策 2、普遍性福利模式 3、社会政策主体 4、公共政策的决策模式 5、社会政策的资源 三、简答 1、影响社会政策决策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2、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有哪些主要环节? 3、政府在社会政策体系中有哪些责任和作用? 4、什么是社会政策的可行性,包括哪些主要方面? 5、社会政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有哪些? 四、论述 1、分析下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的关系 参考答案:

1、由于在当代社会中社会福利项目大多数都是由政府或其他非营利机构直接投入并管理,因此,划分是否属于社会福利项目只需要看它是否向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和服务帮助,以及是否由公共资金或优惠政策支持,因而接受者可以免费或低费地获得这些物质和服务产品。从这个角度看,在许多国家和许多研究者所使用的“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这两个概念所指的行动领域可能是一致的,以至于在许多文献中这两个概念可以互换使用。 但是另一方面这两个概念在表达问题的侧重点上也有所不同。首先,这两个概念表达问题的角度仍有很大的不同。“社会福利”是指一种既定的制度和过程,它可以是人为设计的,也可能是自然形成的。相比之下,社会政策概念则重点强调政府或其它组织在社会福利领域的干预行动。或者说,社会福利概念侧重反映既有的社会福利制度(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及与其相关的实践操作模式。而社会政策概念则主要反映政府(或其它组织)在社会福利方面所采取的各种有意识的行动。其次,在不同的国家这两个概念所包含的外延也并不相同。一些国家在使用社会政策概念时采用其广义,包含了教育政策等方面的内容,而使用社会福利概念时相对比较狭窄,因此导致二者的外延出现一定的差异。

南开大学时间序列分析往年期末试题考题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2002年第一学期计量经济学期末开卷试题 五、下图一是yt的差分变量Dyt的相关图和偏相关图;图二是以Dyt为变量建立的时间序列模型的输出结果。(22 分) 其中Q统计量Q-statistic(k=15)=5.487 1.根据图一,试建立Dyt的ARMA 模型。(限选择两种形式)(6 分) 2.根据图二,试写出模型的估计式,并对估计结果进行诊断检验。(8 分) 3.与图二估计结果相对应的部分残差值见下表,试用(2)中你写出的模型估计式预测1998年的Dyt的值(计算过程中保留四位小数)。(6 分)

五、(6 分,8 分,6 分) 1.由图一的偏相关图和相关图的特点,可知原序列可能是ARIMA(1,1,1);ARIMA(1,1,2) 等过程。 2.模型的估计式为:△yt=0.978038△yt-1+ut-0.313231ut-2 。此结果可取,因为所有系数都 通过了t 检验,并且Q 值非常小(5.487),远小于Q 检验的临界值χ 20.05(15-1-2)=21。 3.利用yt=0.978038△yt-1+ut-0.313231ut-2 , 可得: Δy?1998 = 0.9780Δy1997 - 0.3132u?1996 =0.9780×0.1237-0.3132×(-0.0013)=0.1214。 y?1998 = y1997 + Δy?1998 =12.3626+0.1214=12.4840 2004年计量经济学试题 五、(20 分)图1 是我国1978 年—1999 年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取对数后(记为LPI)的差分变量DLPI 相关图和偏相关图;图2 是以DLPI 为变量建立的时间序列模型的输出结果。

社会政策概论考试重点-----精简版

名词解释 社会政策:是政府或其它组织在一定的社会性价值的指导下,为达到其社会性目标而采取的各种 福利性社会 性服务行动的总和。 1) 社会性价值:是指在社会中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价值体系,或者是能够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价 值述求,而不是只反映少数群体的价值立场。 2) 社会性目标:是指它一般不是为了直接促进经济发展或整个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多,而是为了 通过更加公平地分配各种资源而满足大多数人(尤其是下层群体)的各种基本需要,以增强社会 的整合和稳定,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生活质量,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3) 社会性行动:是指社会政策是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行动。 社会保障政策:是政府通过公共行动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政策体系。 公共医疗卫生政策:是政府或其它组织开展的公共卫生事业和和为社会成员提供医疗服务的政策。__ 1) 公共卫生:是指在向社会提供预防性卫生服务方面采取的公共性行动,其中包括疾病控制、预 防接种和卫生知识普及等方面的公共行动。 2) 医疗服务政策:是政府为社会成员提供医疗服务的政策。 公共住房政策:是指由以福利性方式为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住房或住房补贴的政策。 公共教育政策: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组织兴办教育事业一向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服务的政策。 劳动就业政策:一般指政府或其他组织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合理地分配就.业机会、解决失业. 问题和保护劳动者权利而采 取的各种公共行动的总和。 社会福利服务政策:是指由政府或其它组织为提供社会福利服务而采取的政策。社会福利服务是 指直接面向 社会成员,尤其是社会中的具有特殊需要的个人或群体而提供的福利性服务。 社会福利:一般指不以直接商业性交换为原则,而是按照人们的实际需要来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 … 的制度。 更具体说,就是在公共资金的支持下向社会成员无偿或抵偿提供物质服务或产品的制度 和过程。 社会保护:Social Protection 是指由政府或其它社会组织建立各种保护性的制9度和措施, 以避免或 减弱某些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变迁(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和结构变化)过 程中所受到的利益损害。 10. 社会保障:是指由社会(主要是政府)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其他一些社会福利的方式向失去 劳动能力和 劳动机会的公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11. 社会保护分为预防性和治疗性。 1) 预防性两大原则:基本权利保护和增能。 增能,Empowerment 即通过教育培训、增大人力资 本、社会资本和政治能力等途径而增强弱势群体自身的能力。 2) 治疗性两大原则:补偿原则和社会关照原则。 12. 社会行政(Social Adminstration —般指政府行政机构在其职权范围内代表国家在社会事务方面—_ 米取的 各种行动的总和。 三层含义:1)代表着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领域。2)代表管理社会事务的政府机构。3)代表政府 管理社会事务的规则和程序体系。 13. 完全积累制:智力20世纪80年代新的养老保险制度。以个人资本为基础,实行完全的个人账户 制,并由私 人养老基金管理公司负责经营管理,保险费完全由个人缴纳,雇主不需要承担供款义 务。 14. 社会行动政策的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组织体系,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合格的管理人员来保证社会 政策行动有 序地进行,以便高效率地到达社会政策预期目标的过程。 三个层次: 1) 社会政策行动的行政管理层次(即社会行政管理):是指政府对社会政策行动的宏观管理体系。 2) ,..行业管理层次:是指在与社会政策相关的行业中建立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3) …社会服务机构管理层次:是指政府对社会服务机构(即向社会成员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机 构,包括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建立的管理体系。 15. 社会政策行动管理的对象: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 1. 2. 3. 4. 5. 6. 7. 8. 9.

20秋学期《社会政策概论》在线作业 参考资料

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 ) 《社会政策概论》在线作业 1 单选题 1 ()主张国家是全社会利益的代表,其基本职能是提供社会福利服务、解决社会问题,通过再分配实现“社会主义”目标。 A 新自由主义 B 马克思主义 C 第三条道路 D 社会民主主义 2 ()认为在满足社会成员需求和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福利的手段优于市场的手段。 A 社会政策的经济导向模式 B 社会政策的福利导向模式 C 发展型社会政策模式 D 第三条道路社会政策模式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秉持的社会政策理念是()。 A 主张国家应承担主要的福利责任 B 反对国家提供过多的福利,赞成补缺型社会福利 C 认为福利有力于提高社会向心力 D 认为现有的福利是一种投资 4 城市低保的审批时限为自接到申请人提出申请之日起()内。 A 15日 B 30日

C 60日 D 90日 5 政府“干预”社会社会福利事务属于()。 A 残余式社会福利 B 制度式社会福利 C 自由主义福利模式 D 社会民主主义福利模式 6 1994年,()在《防止老龄危机》提出三支柱养老金模式。 A 世界银行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国际劳工组织 D 乐施会 7 政府“包揽”社会社会福利事务属于()。 A 残余式社会福利 B 制度式社会福利 C 自由主义福利模式 D 社会民主主义福利模式 8 新加坡社会政策的创立以()为标志。 A 中央公积金局成立 B “公共住屋计划”的开展 C 在社会保障运作中引入私营部门参与和管理 D 社会保障制度出台 9 世界银行组织认为未来的福利应侧重于()。

南开大学研究生口语期末考试题汇总(附答案)

1.Some people like to work in a team. Others would rather work individually. Which do you prefer and why? 有些人喜欢在团队中工作。其他人宁愿单独工作。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I prefer work in a team. It’s like a game, basketball or football match, you never see the match will win by one person, it can win as the team cooperation, we often call it team work spirit.A nd it’s same in the work or daylife. First,there will be a brain storming. And your brain will be opened. Second,working with others can make your work easier and save much time. Finally,teamwork makes you feel that you are powerful and you are not fighting by yourself ①I am equally comfortable working as a member of a team and independently. I have experience with independent and team-based work and I see the value in both approaches.I am very comfortable working on a team, but I can also work independently, as well. I am comfortable working alone and in a group depending on the situation. If the task is easy enough to tackle on my own without brainstorming or breaking up the work without a team, I am happy to work on my own. However, if the assignment is a high priority or too much for one person to handle, I welcome working with a team to tackle the project together. In my experience, most projects require a combination of independent work and brainstorming depending on their various elements. Working in sales has strengthened my abilities to work both alone and with others. I am comfortable engaging with a customer face to face, but I also believe in the benefit of sitting and brainstorming with coworkers about best practices and alternative approaches. Additionally, having a team behind me gives me confidence that if I come across something I am unsure of while working alone, I have the resources to consult someone who can educate or help me. ②There are basically two ways to get work done. One is to work individually. In this way, people can decide for themselves when to start work and how to do it. What’s more, they will be able to learn how to solve problems on their own. People may also choose to work in a team, where they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help each other. Besides, they may work out better ways to get work done by discussion.

社会政策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政策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总学时:54学时讲课学时:54学时 总学分:3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必修课 考核方式:考试 开课专业:17级社会工作专业 参考教材:《社会政策概论》关信平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二、课程的性质、教学任务和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社工专业专业方向必修课。 教学任务: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积极参加教师组织的政策讨论、辩论活动;在社会中,关心社会中客观存在的政策问题,并以积极的心态分析社会问题、酝酿解决方案。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掌握分析和评估社会政策的基本方法;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目前国内在社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社会,并积极参与社会的制度建设。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程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方法,不但要注重课堂讲授,而且要注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切实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增大信息传输量,以调动大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 四、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占30% ,形式:考勤、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社会调查报告、平时测验等。 (2)考试成绩占70%,形式:闭卷考试。 五、课外自学要求 (1)根据授课教师开列的相关书目进行课外阅读。 (2)按照授课教师的布置完成课外作业。 (3)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并按时提交调查报告。 六、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编导论:社会政策的概念和发展

第一章社会政策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政策与公共政策 一、政策 二、公共政策 第二节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 一、社会政策的定义与实质 二、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 三、“社会政策”与其他类似概念的关系 第三节社会政策的法规体系 一、社会政策与法律和法规 二、我国社会政策的法律法规体系 三、其他政策文件 四、各种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社会政策实践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发达国家社会政策实践的历史发展 一、社会政策实践的发端 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社会政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2004_答案

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2005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20) 1. 连锁聚合反应中, 聚合与解聚达到平衡时的温度 称之为聚合极限温度,它 是 单体浓度 的函数,计算公式为 ] ln[00 M R S H Tc +??= 。 2. 等摩尔投料时,外加酸催化聚酯化反应的速率方程是 2][][COOH K dt COOH d =, 它适用的转化率范围是 0~98.8% 。 3. 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有热分解型、氧化还原型和低温游离基型。热分解型引发剂典型的是 有机过氧类 、 无机过氧类 和 偶氮双腈类 ,典型的实例分别是 过氧化苯甲酰 、 过二硫酸钾 和 偶氮二异丁腈 ,氧化还原型和低温游离基型的实例为 H 2O 2+Fe 2+ 和 AgC 2H 5 。 4. 不可逆缩聚的特征是 在整个缩聚反应过程中聚合物不被缩聚反应的低分子产物所降解 、 也不发生其它的交换降解反应 。 5. 共聚物组成微分方程说明共聚物的组成与 单体的竟聚率和单体的浓度 有关,而与 引发和终止速率 无关,它适用于 所有连锁型 共聚反应。 6. 熔融缩聚指的是 反应温度高于单体和缩聚物的熔点,反应体系处于熔融状态下进行的缩聚反应 ,界面缩聚指的是 两种单体分别溶解在两种互不相容的溶剂中,聚合反应只在两相溶液的界面上进行的缩聚反应 。 7. 引发剂分解一半所需的时间 称为引发剂分解的半衰期。如果已知k d ,半衰期可以由公式 d k t 693 .02/1= 进行计算,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引发剂的半衰期就可以比较 引发剂活性的大小 。 8. 乳液聚合时,乳化剂浓度增加,聚合速率 增大 ,分子量 增大 ;引发剂浓度增加使聚合速率 增大 ,分子量 变小 。 9. 阴离子聚合的引发方式主要有 负离子加成引发 、 电子转移引发 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