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春秋战国考试题

春秋战国考试题

春春秋秋战战国国考考试试题题

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

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 。。。 ( )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

C.工商皆本的思想出现

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中

的关键信息“克敌者”依据功劳的大小被授以官职和土地,可判断自夏、商、西

周以来的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已遭到破坏。

答案:A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大夫田常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

其后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在齐国 ( )

A.分封制已遭到破坏

B.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D.废除了贵族特权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涉及的事件是田

氏代齐,这一事件反映了分封制已遭到破坏。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立是通过战国时

期的变法,B 错误;C 、D 题干未反映。

答案:A

下列生产工具标志着我国农耕文明时期社会生产力开始显著提高的是

解析:本题为图片资料型选择题,难度较小。铁农具的出现和使用是我国农

业生产力的一次革命。铁口犁的出现早于翻车和曲辕犁;A 项属于原始的耕

作工具,不符合题意。

答案:B

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发展迅速,下列技术属于这一时期出现的有

( )

①金银错技术 ②夹纻技术 ③灌钢法 ④用曲造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能力。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的,应排除。

①②④均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手工业技术。

答案:C

2008年9月7日,“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北京奥运公园中心举办。其中“雄奇宝器”展块中,有一件青铜器曾被郭沫若誉为春秋时期的“时代精神之象征”。它是

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语“春秋时期”。A、B两项为商代青铜器,C项出现在战国时期,只有D项为春秋时期的珍品。

答案:D

史记》记载:春秋末年“陶(山东定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

该材料反映出( )

A.中原市场繁荣

B.驰道、驿站通畅

C.市场交易通宵达旦

D.工商业市镇兴起

解析: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B项中的驰道最早出现于秦始皇时期C项中所述为“夜市”的出现,最早在唐朝后期出现;D 项中现象出现于明清时期。

答案:A

通过变法,战国时期确立了封建制。最能体现封建性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变化的是( )

A.礼乐征伐自士大夫出

B.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

C.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

D.天下为郡县,四海为一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C是封建地租剥削的生产关系,最能体现战国时期封建制确立这一社会变化。

答案:C

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具体指( )

A.诸子百家争鸣

B.商人地位提高

C.私田大量开垦

D.诸侯重视教育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乱频繁,充满血腥,但由于此时的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思想活跃,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答案:A

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

A.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清心寡欲,顺应自然

D.善用权术,建立权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与A 说法一致。B、C、D分别为儒、道、法家的思想主张。

答案:A

先秦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举世瞩目。下列属于领先世界的先秦科技的有( )

①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②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③《甘石星经》④《墨经》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识记能力。②是西汉科技成就,④不属于领先世界的成就,排除含②④的选项。

答案:D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焉用杀?子欲善为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主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材料2:鲁迅对孔子及儒学的评论

材料3: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得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以儒家思想文化为武器,抨击基督教的专制。在他心目中,奉行儒家的中国是开明的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大家相安无事,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民间的宗教信仰。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伏尔泰还看到,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信条……显然,这就是“博爱”的本义,因而也就和“自由”与“平等”的信条息息相通了。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孔子思想的什么核心内容?

(2)根据材料2,指出鲁迅对孔子与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

(3)鲁迅与伏尔泰对儒学的看法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及对儒家思想的认识。第(1)问孔子思想的核心依据材料中信息即可判断,如“为政以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第(2)问依据材料2中信息“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等可知鲁迅对孔子的评价基本以肯定为主,较为客观;对儒家思想的评价,则从反对君主专制的角度完全给予否定;第(3)问注意目的的不同。

答案:(1)孔子的“仁”和“礼”的学说,“德治”的思想,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2)客观评价孔子(基本肯定),全盘否定儒家思想。

(3)20世纪初儒家思想在中国成为维护落后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工具,要反封建,必反儒学;伏尔泰利用儒家思想来反对欧洲君主专制和基督教(神学)专制,宣传

资产阶级自由权利等启蒙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以下是有关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三则材料:

(1)1953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了春秋时期的铁锄。

(2)管仲对(齐桓公)曰:“……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试诸壤土,则甲兵大定。”

——《国语·齐语》

(3)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朝,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工冶铁。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在两千五百年前后,也就是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锛、凿各种刀具,中国社会历史进入到铁器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白云翔

材料2: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深刻地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你的理由是什么?

(2)郭沫若为什么认为“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学术思想史上黄金时代的原因。(3)对于春秋战国时期,有的人认为是“战乱与灾难”;有的人认为是“进步与发展”。你是如何看待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及其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总体评价。第(1)问中心主题根据材料即可概括,可以归纳为春秋战国时期铁的使用;最有价值的材料应该是实物。第(2)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我国学术文化产生重要影响,接着考查百家争鸣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3)问考查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总体评价,“进步与发展”要答出该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进步革新

内容;“战乱和灾难”要体现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及其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答案:(1)主题: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正确表达铁器使用的状况即可);

最有价值:①(答出长沙出土的铁锄也可以);理由:①第一手材料。②实物史料

(答出其中一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的表达即可)。

(2)出现百家争鸣。原因:①土地私有制代替了井田制,社会经济迅速发展。②

周王室衰微,诸侯的争霸兼并战争,分封制瓦解,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③

战国时士人阶层的活跃,促进了文化的觉醒。④私学兴起,学术逐渐下移。

(3)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的转型时期,生产力发展,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制逐

渐形成,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同时,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

灾难,但进步与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简答题

1.周公旦述评。

周公,姬姓,名旦,文王子,武王弟。自幼跟从父亲和兄长处理大小政务,西周初年的大事他都曾参与其中,有丰富的政治经验。武王去世的时候,成王诵还是幼子,全靠周公辅佐。

鉴于三监之乱的教训,周公决定营建洛邑,称为成周,西部的都城镐京把“殷顽民”迁到远离故土的地方,同时派兵震慑。周公辅政七年,天下基本平定,洛邑修建完工,成王也已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决定还政于成王。周公多次作文告诫兄弟子侄戒淫逸、礼贤人、尊天命、重民生。

周公在辅政期间制礼作乐,不但奠定了周代政治规模,对后世影响也极为深远。按照孔子的说法,夏、商、周三代的礼制有前后承袭的关系。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期间周公在成王六年的制礼作乐起了重要作用,他制定的礼乐制度是一个处理等级社会人际关系的信伦理规范体系。周公把礼关注的重心从神事转向人事,改变了殷人尊神尚鬼的文化传统,将注意力集中到现实人间。周公处处强调天命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强调获得天命要靠明德,明德的主要内容则是贤明的政治。

周公列土分侯、制礼作乐,奠定周初统治规模,为后人留下丰厚的政治文化遗产。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中指出:没有周公制礼作乐,就没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因此,孔子考察比照三代制度文明后,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2.周公在中国政治史上的地位。

参考第一题

3.简述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封诸侯,建藩卫。”也叫做“分土封侯”制。这种制度是以宗法制度为基础创建的。宗法制度是由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点的权力分配制度。周王为天下的大宗,其嫡长子为宗子,是王位继承者;庶子为小宗,周王为天下的大宗,其嫡长子为宗子,是王位继承者;庶子为小宗,周王以其政治权力封之为诸侯。在中央,周王是最高统治者,既是中央机构的首领,又是诸侯的共主。据《周礼》记载,周有六官,为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冠、司空。冢宰就是宰相,统率百官,辅佐天子;司徒管理土地和户籍,其它官职都各有职掌。现实中,辅佐周王的最高官职是卿士,其下有卿大夫。实行的是世袭制的世卿世禄制。

地方行政制度则是分土封侯制。周天子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王室直接统辖。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许多诸侯,各建邦国。诸侯主要有三种类型:一为周王的同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对天子保持臣属的关系,要承担各种义务,如: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等。

4;春秋争霸的具体情况?它说明什么问题?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周幽王死后,周平王即位。由于镐京遭受战争破坏,加上受到犬戎的威胁,公元前770年,平王把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至此,西周结束,东周建立。从这一年起到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春秋时代,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春秋列国长期为掠夺土地、人口、财物征战不已。强国凭借武力成为诸侯盟主,出现了“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诸侯争霸加深了劳动人民的痛苦、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在客观上形成了地区性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与封建因素的增长。此时王室衰微、王霸迭兴,诸侯竟敢问"鼎"之轻重,"礼崩乐坏"的局面标志着奴隶制已到末日。井田制是经济基础,分封制是政治制度,属于上层建筑。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所以说春秋争霸反映了分封制的崩溃。

5;孔子对中国文献的贡献。

孔子以前有不少文献,孔子一方面学习它,一方面加以整理,同时向弟子传授。《论语》所涉及的有《易》,有《书》,有《诗》。虽然有“礼”,却不是简册(书籍)。据《礼记·杂记下》“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那么《仪礼》诸篇虽出在孔子以后,却由孔子传出。孺悲这人也见于《论语》,他曾求见孔子,孔子不但以有病为辞不接见。还故意弹琴使他知道是托病拒绝,其实并没有病。但孺悲若是受哀公之命而来学,孔子就难以拒绝。《论语》没有谈到《春秋》,然而自《左传》作者以来都说孔子修《春秋》,孟子甚至说孔子作《春秋》。《公羊春秋》和《谷梁春秋》记载孔子出生的年、月、日,《左传春秋》也记载孔子逝世的年、月、日;而《公羊春秋》、《谷梁春秋》止于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左氏春秋》则止于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己丑孔丘卒”。三种《春秋》,二种记载孔子生,一种记载孔子卒,能说《春秋》和孔子没有什么关系么?我不认为孔子修过《春秋》,更不相信孔子作过《春秋》,而认为目前所传的《春秋》还是鲁史的原文。尽管王安石诋毁《春秋》为“断烂朝报”(初见于苏辙《春秋集解·自序》,其后周麟之、陆佃以及《宋史·王安石传》都曾经记载这话)。但春秋二百四十年的史事大纲却赖此以传。更为重要的事是假若没有《春秋》,就不会有人作《左传》。春秋二百多年的史料,我们就只能靠地下挖掘,总而言之,古代文献和孔子以及孔门弟子有关系的,至少有《诗》、《书》、《易》、《仪礼》、《春秋》五种。

6;简述儒家与墨家的主要观点并比较其异同。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儒家的主要观点:孔子思想的重要范畴是“仁”、“礼”、“中庸”,而“仁”居于核心的地位,孔子以仁为中心建立了儒家伦理学。对于统治者来说,能够宽以待民,惠以使民、勿行苛政,就算“仁人”,其所施政就算“德政”。“礼”即礼仪、礼节、礼教,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的伦理规范,也不乏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信条。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意即加强主体道德修养以符合社会性的道德规范,这就涉及“仁”与“礼”的关系。在孔子看来,“仁”与“礼”是一对矛盾,仁是内在的道德自觉,礼是外在的道德规范;仁以礼为准则,礼以仁为根据,两者互相规定,互相补充。但孔子更重视对于道德主体精神——“仁”的培植,以给“礼”注入一种内在的新精神、新生命。认为人若缺乏道德修养的内在自觉,单纯凭借社会性的外在约束。其效力是非常有限的。“中庸”是一种修养方法,讲究“不偏不倚”、“执两用中”、“适量守度”,其基本精神是通过折中调和的手段,达到消融矛盾、避免冲击、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孟子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力倡“仁政”,反对暴政。孟子倡导的仁政,实际上就是耕织结合的个体小农经济,这是一条有利于当时社会封建化的主张。此外,孟子的仁政说在政治上主张“尊贤使能”,在军事上主张: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孟子还提出“民贵君轻”的古代民主思想。他认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民众,民众是国家、诸侯、天子存亡或变更的最根本的因素,这就是所谓“民为责,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孟子看来,天子、诸侯、大夫、国家都是可以改立变置的,只有民众是无可改换的,因而人民是最根本的。

墨家思想主要反映在《墨子》一书中。墨子认为"尚贤"(任人唯贤)是为政之本,这种平等思想直接冲击宗法世袭制。他又提出"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应"一同天下之义",即制止天下动乱,必须选举贤能的士、卿、大夫、天子来一同天下,为万民兴利初害,这就是"尚同"。墨子言功利,和杨朱的"为我"大相径庭,他说的利,不是利己,而是普天同利,这种建立在理想国上基础上的功利主义,是《墨子》一书的基本道德观念。墨学是代表小生产阶级说话的,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因此墨家反对剥削,崇尚劳动。提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不与劳动”的,就不能“获其实”。

《墨子》一书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形成的共同基本核心思想,便是墨子提出的"兼爱"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其它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也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墨子的"兼爱",是对孔子思想体系的基本观念的"仁"的改造。墨子提倡"兼相爱" ,就是说无差别地爱社会上一切人。

墨家可是说以利为先,义利并重。墨子“尚利”与“贵义”,但以“尚利”为第一要务,墨家在“尚利”的前提下,又提出“贵义”而“天下之利”才是最终目的,而道义、原则只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和手段。他们所倡导的“兼相爱、交相利”,是一种利他主义,公而忘私。墨家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治”和“富”。

而儒家是义重于利,不忽视利,“利者,义之和”。儒家重视“仁义”众人皆知。但他们同样是重视物质利益的,孔子就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他一方面谈“君子谋道不谋食”,另一方面也用物质利益激发学生:“学也,禄在其中矣。”孟子也政事主要是发展经济以足“财用”,“无政事则财用不足”,“无恒产者则无恒心”。但是相对来说,儒家还是更加重视义的,要求对利要有节制,要以义制之。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意思是说,如果对人们求利的行为毫不限制,必然造成许多怨恨。可见,对富贵他们是不舍弃和反对的,只是不能“不义”而已。

墨家崇尚朴质,反对礼乐和文明,在义利关系上义利并重,但反对私利私义,提倡公利公义,提倡先人后己,由人及己,而儒家更重实用,由己及人,由近及远,较为切合人性伦理的实际,故更为人所欢迎,为当世所遵从,也更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

7;评论春秋战国政治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历史大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崩溃,封建制度确立。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在以下方面:

(1)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着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

(2)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建立起来。变法最彻底的秦国,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者,后来发展成统一的核心力量。

(3)文化上: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

8;战国变法运动与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战国时期,随着各国变法运动的完成,在各诸侯国内部,已经初步形成一套与秦汉大统一国家相似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郡县制的产生和发展。二是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

中央集权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就是郡县制。早在春秋初期,秦、晋、楚等国往往把兼并得来的土地和灭亡的小国改为县。县和卿大夫的封邑不同,是国君直属的地方行政区域。有利于国君对边远地区的直接统治。到春秋后期,晋国把县制推行到内地,一些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卿大夫在封邑内也设县管理,县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成为地主政权的地方行政组织。郡在春秋末期才有,最初出现在晋,设在新得的边地。由于那里是偏僻之地,面积要比县大,但地位比县低。后来由于这些地区逐渐繁荣,人口增多,就在郡下划分县,产生了郡县两级的地方组织。

由于郡县制便于地主阶级实行集权统治,所以进入战国后,魏、赵、韩、燕、秦等国普遍推行了郡县制。郡最初设在边地,具有边防作用,所以一郡的长官叫做守,也尊称为太守,往往由武官来充任,有征发一郡壮丁出征的权力。县为从属于郡的地方组织,县的长官叫做令,郡县制的推行,使各国形成了中央、郡、县、乡等一套比较系统和健全的行政机构,郡和县的推行,使各国形成了中央、郡、县、乡等一套比较系统和健全的行政机构,郡和县的长官由中内委任,国君进直接掌所握着郡、县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大权。这就加强了中央集权。

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在奴隶制政权中,世袭的卿大夫平时担任各种文官,战时又是统帅军队的将领,文武不大分职,封建政权建立后,出现了文武分职的专职的官吏,在国君之下设有相和将,相

是百官之长,协助国君处理全国的政务。将是武官之长,负责领兵打仗。官分文武,适应了当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要求,因为处理政务要有一定的政治能力,指挥作战又要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同时分散了大臣的权力,可以起互相监督的作用,便于国君控制。

到战国中期,随着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已不采取分封土地的办法,而是给予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俸禄。战国时期,国君已遍用玺印,玺符制度的推行,使行政权和军事权都集中到了国君手中。战国时期初步形成的这一套中央集权制度,成为秦汉统一王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

张骞通西域

西域的地理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范围很广,除了中国新疆地区以外,还包括中亚细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狭义的概念指的是新疆地区,包括新疆西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一些地方,当时以天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布了36个小国,大部分在天山南部。匈奴势力强大时占领了西域,匈奴单于把西域分给下面一个日逐王统辖,在西域设立了官吏——僮仆校尉,统治西域各国。匈奴对西域的统治很残酷,西域各国和匈奴的矛盾尖锐,希望摆脱匈奴的控制,西汉为削弱匈奴,亦利用匈奴与西域各国的矛盾,与匈奴展开了对西域各国的争夺。为汉朝沟通西域的功臣是张骞。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是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旨在联合大月氏,第二次是元狩四年(前119年)出使西域的目的要联合乌孙。这两次出使的目的就是联合他们打败匈奴。建元三年(前138年),张骞率众一百余人向西域进发。张骞在西行途中被匈奴抓去,居匈奴中十余年。元朔三年(前126年),张骞返回长安。他出使时率领一百多人,回来时,只有他和堂邑父二人。元朔六年受封为博望侯。张骞的西行,传播了汉朝的情况,获得了大量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所以司马迁把此行称为“凿空”。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再度出使西域。于是汉武帝任命张骞为中郎将,率领三百多随员,携带金币丝帛巨万,牛羊万头向西域进发,张骞到乌孙,原定目的未达到,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偕同乌孙使者数十人返抵长安。随后,被张骞派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的副使,也同这些国家报聘汉朝的使者一起,陆续来到长安。从此,中西交通畅通,贸易大盛。西域各地和中原的政治、经济联系日趋密切。

10;试析楚汉战争中刘、项成败的原因。

刘邦的政治思想非常成熟,他在进军关中途中,已经开始注重网罗人才,在军事行动中又往往能在遇到顽强抵抗时与守军约降,保留其首领原有的军权和地方行政权,避免过多的伤亡。人关中后,刘邦约法三章,对秦国原有的政治经济现状不作根本性触动,得到了关中地主阶级的拥护。

刘邦是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注意克服狭隘的地方主义观念,致力于建立统一帝国。萧何人咸阳后抢先收藏秦宫律令、图书案卷,使刘邦知晓天下形势。刘邦拥有富足的关中地区作为稳固的后方,使兵员和作战物资不断得到补充。另外,刘邦能够以较宽广的胸怀对待其它地区的文化传统,知人善用。相比之下,项羽政治形象粗暴,不能任用贤才,失败是必然的。

11;释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西汉初年为恢复封建经济稳定封建统治而实行的“无为而治”的方针政策。先秦诸子中的道家思想

中含有许多政治、战争的战略、策略思想,所谓“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或“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这种思想到战国末期发展成为黄老之学(黄,指黄帝,老,指老子)。当时所谓黄帝之学,也属于道家的一个流派,它同道家的区别是,黄帝之学在道之中含有法的成分。二者合在一起称为黄老。黄老学说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这恰好符合了汉初统治集团的需要。西汉初年接秦之弊,经济萧条,人口散亡,作业穷困,财政匮乏,社会经济急待恢复和发展。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主张“反秦之弊,与民休息”。自刘邦统一,历经孝惠、高后、文景,其间君臣多好黄老之术,治道贵清静宽舒。因此,执行与民休息的“无为”的统治术,成为汉初政治上的一大特色。所谓“无为”,并非统治者一切无所事事,无所作为。无为的原则有两个:一方面无为即是“守而勿失”,也就是说对于刘邦、萧何在汉初所确立的政治法律制度,在一般情况下不作原则上的大变革。另一方面无为并不是放弃阶级统治,而是在不伤害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原则下,在封建统治阶级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对人民的生产生活作些尽可能少的干预,使之休养生息。汉初黄老政治的内容主要有:重农抑商,恢复并发展生产。如提倡以农为本,鼓励从事农业生产;对商人实行抑制政策,禁止他们衣丝乘车,并加倍征收他们的赋税。轻徭薄赋,与民休息。除秦苛法,约法省刑,禁网疏阔,治民尚清静宽舒,以求百姓安辑。黄老政治实行的结果,使社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西汉封建统治得到稳定。同时封建地主阶级的经济实力迅速发展起来。但在太平盛世的背面,也存在着农民破产失业的现象。

12;论复故爵田宅的意义。

高帝五年(前二○二)西汉统一,在全国范围内颁布了著名的以功劳行田宅和复故爵田宅。“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诸侯子居留关中的受到加倍的优待,这是为了减轻安置和监护六国贵族后裔的阻力,不能说是扶植地主阶级。后来刘邦强徙六国贵族后裔于关中,以巩固汉王朝的统治。

“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答辱。”陈涉起义之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可见“聚保山泽”之民,主要是农民的武装,当然也不排斥有地主的坞壁。即便是地主的武装,其基本队伍仍是依附的奴婢以及被裹协的农民群众。刘邦用“复故爵田宅”的办法来分化瓦解“聚保山泽”之众,目的是对农民“书名数”。颜师古注:“名数,谓户籍也。”所以诏令告诫地方官吏不要对回乡的农民“答辱”。这条措施在客观上减轻了关东的地主阶级兼并势力对农民是有好处的。

13;论王莽

王莽(前45-23年)是汉元帝皇后侄,初始元年(8年),以外戚代汉称帝,改国号为“新”。当时贵族官僚大量兼并土地,封建剥削加重,农民起义不断爆发。为此,王莽进行托古改制:⑴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私属”,不准买卖;规定一家不满8个男子而占田超过一井(900亩)的,余田须分与亲族邻里,无田者按一夫一妻受田百亩的规定分配。⑵建国二年(10年),推行五均六筦。以控制和垄断工商业,增加税收,“命县官榷酒,卖盐铁器,铸钱,诸采取名山大泽众物者税之。”

⑶屡次改革币制。⑷王莽对中央和地方的官名、官制、郡县地名、行政区划,也屡加改变,甚至连新朝的国号多次变更,最后连官吏都弄不清楚那么复杂的名称,使政府机构难以运转,贪污成风。

王莽改制很快就以失败告终,因为他的改制首先遭到贵族、官僚、地主阶级的反对;同时改制给广大劳动人民也未带来好处;加之他又征发30万人准备进击匈奴和东北各族,激化了民族矛盾,也给内地人民造成负担。王莽改制失败进一步加剧了各方面的矛盾,但王莽能抓住西汉末年社会的主要

矛盾进行改革,虽遭失败,在某种程度上仍有其进步意义。

14;汉武帝财政政策改革措施及后果评议

答案要点:

(l)统一货币。为了解决私人铸劣钱营利造成的币制紊乱的问题,汉武帝推行“王锡钱”。“五嫌钱”质量较好,私铸无利可图,从而收到了统一钱币的效果。

(2)盐铁官营,中央政府在盐、铁产地设置盐官和铁官,实行统一生产和统一销售,利润为国家所有。

(3)实行均输、平准。均输法就是设立均输官,由均输官到各郡国收购物资,易地出售,辗转交换,最后把中央所需货物运回长安。平准法是在大司农之下设立平准官。用官物在市场上随物价涨落贵卖贱买以营利。实行均输和平准的措施,使得京师所掌握的物资大大增加,平抑了市场的物价,贩运商和投机商也无利可图。

(4)实行算绢、告结算绍就是向工商业主征收财产税,并鼓励知情者检举揭发,规定凡揭发者,奖给所没收财产之一半,叫做“告结”。这些改革措施推行之后,政府府库得到充实,商人受到沉重打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15;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建立中朝

西汉初年以功臣封侯者任丞相,丞相地位声望很高,对皇帝敢于直言不讳。丞相权重,势必与皇权发生矛盾。汉武帝初年,丞相田吩十分骄横,汉武帝要有所为就必须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打破惯例,任用布衣出身的公孙弘为相,从此结束了功臣列侯子嗣独占相位的局面,丞相完全处于皇帝掌握之中,动辄得罪,自杀或下狱至死。在压制丞相的同时,汉武帝又从贤良文学、上书言事者及现任官员中选拔有才能的官员,在其本职之外,给传中、常侍、给事中等加官,让他们出入宫廷参与大政。另任用宦官为中书,掌管尚书职务,将部分相权转移到尚书。又里太尉,改置大司马,作为大将军的加官,由亲贵大臣担任。由此,中央机构便有了“中朝”和“外朝”之分。由大将军、侍中、中书、尚书等官组成中朝,成为中枢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的外朝逐渐成为执行一般政务的机关。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汉武帝可以不受牵制地有所作为。

(2)强化军队

汉武帝时,在中央常备兵中,增设八校尉,隶属北军;增设期门、羽林军,隶属南军。此外,又增加楼船(水军)等军种。军队的加强,使中央集权有了更坚强的支柱,同时也加强了对外作战和对内镇压的能力。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封建专制主义,在思想上也加强了专制统治。这时,汉初以黄老思想为指导的政治已不适于中央集权政治,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武帝采纳了这个建议。此后,儒家学说逐步成为西汉后期的统治思想。

汉武帝还在长安大兴太学、置明师,培养人材,以选拔官吏。建元五年(前136年),又置《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博士,凡通一经以上者,即可补为官吏。此后,儒学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攻读五经成了干禄仕进的敲门砖。

16;清议与党锢评述。

东汉初,特别重视提倡儒学,这是加强思想统治的需要,也是为了笼络一般地主,使他们能够通过儒学进入仕途。以后外戚专权时,亦注意拉拢他们,逐渐形成了士人官僚集团。东汉中后期,士人官僚中出现了一种品评人物的风气,称为“清议”。在当时政治日趋腐败的情况下,清议多少能够起一些激浊扬清的作用。安帝、顺帝时相继扩充太学,太学生达3万余人。他们一般出身地主阶级,与士人官僚有密切联系,因而太学就称为清议中心,郡国学的诸生也与之呼应。

由于宦官专权垄断了仕途,严重侵夺了士人的上进之路,大批太学生和儒生们上进无门,就与官僚士大夫结合,在朝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士大夫反对宦官专权的社会政治力量。他们以清流自命,视宦官人物为浊流,对宦官进行猛烈地抨击,其手段是上奏书,揭露宦官罪恶,或利用职权直接惩治贪桩枉法的宦官及其党羽。当时的太学成为京师“清议”的中心。太学生们推崇李膺、陈蕃、王畅等人为其领袖和楷模。桓帝时,逮捕了李膺等200余人,后虽赦免回归田里,但却禁锢终身,此为第一次“党锢”事件。灵帝时,又起用了李膺等一些被禁锢的名士,由于他们谋除宦官集团之事泄露,宦官集团再次以“部党”罪名逮捕了李膺等百余人,使这些人皆死于狱中,宦官集团又对他们五服以内的亲属免官禁锢,此为第二次“党锢”事件。

17;论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

参考第六题

18;比较《史记》与《汉书》的异同。

《史记》是一部通史,上起黄帝下至武帝,记述了三千年的历史发展情况。它开创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体裁,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八书、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起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专记西汉一代的历史。他的体例基本承袭《汉书》,仅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共计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一百篇。

《汉书》以史家之笔,记录西汉一代的历史,对汉代统治集团的昏庸残暴,对上层社会的炎凉冷暖,对社会危机和民生疾苦,对有功于社会的仁人志士,均有比较客观真实的反映,其中也寄寓着作者的爱憎和批判。此是《汉书》与《史记》的相似之处。

但因为班固生在专制压迫、经学统治严重的时代,又因为班固家世传统的影响和他自身性格的软弱,《汉书》的史学见解和史学精神,又不如《史记》,其主要差别有以下几点:

班固的时代,中央集权加强,经学统治严重,更加上汉明帝对班固的修史有了直接的干预,故《汉书》对人物事件的抑扬褒贬,常常有失于公正客观,而少有《史记》的批判锋芒。

司马迁作《史记》,寄慨遥深,史识亦高;《汉书》于人于事,虽有褒贬,然少寄托,史识亦不及《史记》。

《汉书》沿袭《史记》的体例而又有所改易,多用《史记》文字而又有所删省。其体例之改易,得失互见;其文字之删省,则往往失却司马迁的微旨与叙事的生动。《汉书》一书在体裁上承袭史记为纪传体。亦略有变更,改书为志,省去世家。

《汉书》叙一代之史,取材便利,又因东汉文风,渐趋华丽,故其叙事详密谨严,文字整饬赡丽,一般说来,不如《史记》的文气流荡,富于神韵。

《汉书》从学术和文献的角度,不独在《史记》原有的纪传中增加学术事迹,多载学术文章与经世的文章,更特设《艺文志》,讲论学术源流。把文化学术纳入史的视野,这是《汉书》的一大贡献。

19;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

随着西汉统治的巩固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实现思想统一又重新提上日程。西汉前期盛行的黄老思想和有为政治不相适应,相比之下,改造后的儒家思想更能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于是,汉武帝推行以儒家为主的思想,实现了思想统一。

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召集各地贤良文学,亲自策问,以研究《春秋》出名的董仲舒脱颖而出,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受到汉武帝赏识。汉武帝在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用儒家经典教育贵族、地主子弟;选用官吏也以儒学为标准。

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汉武帝推崇的儒术,已经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种不同学派的观点,与以孔盂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不尽相同,特别是把儒术与刑名法术相结合,形成了“霸王道杂之”的外儒内法的统治手段,对后世影响深远。儒学通过理论修补,使传统的宗法制度更加完备;崇尚“仁政”,对统治者言行形成一定的约束;“大道”理论使政治理论神学化;提倡“和”的精神,贴近“人情”;“中庸”学说较适合农业民族的心理习惯,“大一统”理论适应了加强导权和防止分裂的政治需要,对我们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20;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哪些资料?

1975年底,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了一千一百余枚秦代竹简(秦代包括秦统一前的秦国与统一后的秦朝,为叙述方便,秦国指七国之一的诸侯国,秦朝指秦统一后的帝国王朝,秦代指秦国和秦朝),其主要记载了秦代施行的二十几个单行法规的条款原文,共记载法条六百条。

墓主人喜生前任县令史,即县令属下小吏,参预过“治狱”。墓葬竹简法条是喜生前从事法律活动而抄录的有关法律文书,主要抄录了行政管理与“治狱”方面的律令条文,记录了刑事、经济、民事和官吏管理的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条文肯定不是秦朝的全部法条,但是是常用法律条文,其中还抄录了当时魏国的一个关于“赘婿”的法律,可能于秦律相同,也适用于秦国的法律活动。云梦秦简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时至今日,尚未见到完整的秦代法典,所见最多的法律条文也仅是睡虎地云梦竹简所载的一千多枚竹简记录的秦朝条文。

马王堆汉墓在湖南省博物馆院内。1972年至1974年先后在长沙市区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挖掘出土。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部分关节可以活动,软组织尚有弹性,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对我国的历史和科学研究均有巨大价值,其出土文物异常珍贵。从三号墓中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经考证,比《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可能还要早,书中记载了52种疾病,还提到了100多种疾病的名称,共载方280多个,所用药物计240多个。这是我国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方剂。《五十二病方》的发现,补充了《内经》以前临床医学的内容,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医学遗产。

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绝大多数保存完好。其中五百多件各种漆器,制作精致,纹饰华丽,光泽如新。珍贵的是一号墓的大量丝织品,保护完好。品种众多,有绢、绮、罗、纱、锦等。有一件素纱禅衣,轻若烟雾,薄如蝉翼,该衣长1.28米,且有长袖,重量仅49克,织造技

巧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夺。出土的帛画,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描写当时现实生活的大型作品。还有彩俑、乐器、兵器、印章、帛书等珍品。此外,1号、3号两墓分别出土100多件木俑和30多个盛放肉食品、谷物、果品和香料的竹笥。

参考简答第四题

11. 宗主督护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前施行的地方基层统治制度。当时世家大族力量强大,往往拥有数百家、数千家甚至上万家佃客或部曲。这些佃客或部曲是世家大族的苞荫户,世家大族则被称作苞荫户的宗主,苞荫户对宗主有程度不等的封建依附关系,实际就是农奴。北魏政权为了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就承认了宗主对于苞荫户的剥削和奴役的权利,并且以宗主对于苞荫户的统治作为地方基层政权,任命世家大族为宗主,督护百姓,于是就形成了“宗主督护制”。

12.三长制

三长制是北魏中期为控制户籍,及取代宗主督护制而实行的基层政权组织。太和十年(486年),给事中李冲建议实行三长制。内容包括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成为三长。废除宗主督护制和实行三长制,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北魏后来的均田制,就是在三长制的基础上推行的。

13.均田制

皇兴五年(471年),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死,其子拓跋元宏继位,时年五岁,其母冯太后辅政。从太和九年(485年)开始,孝文帝曾在冯太后的支持下,先后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风俗等方面进行了一次自上而下的汉化改革,并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果。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风俗等三个方面。经济方面推行均田制。太和九年(485年),遣使“均给天下之田”:即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每人受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良人。丁牛一头,受田30亩,限4牛。土地宽余之处露田可加倍或加两倍授与。受田者年老或身死,则要给国家交还露田。受露田的男子又给桑田20亩或麻田10亩,妇人5亩,奴婢依良人。桑麻田皆为永业,可世代相传,并可买其不足,卖其所余。

地方官于任所授给公田15顷,太守10顷,治中、别驾、县令、郡丞各有差。罢官者还田,新任者继受,严禁买卖。

由于均田制并未触动大土地私有制的封建性质,故拓跋贵族和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大肆兼并并未止息,农民受田不足相当普遍。但由于均田制的实行,促进了土地的开垦,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增加了北魏的财政收入,改变了拓跋族内农、牧业的经济结构,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其意义也是不可低估的。

14.土断

土断是东晋废除侨置郡县、使侨管土著编入所在郡县户籍的办法。东晋曾在其管辖地区内用北方地名设立郡县(即侨置郡县),安置北方士族,以保持其封建特权。当时侨置郡县无一定的边界,不征租税徭役。这些士族广造田园,兼并激烈,影响朝廷的财政收入。咸康七年(314),晋成帝司马衍为了整理户籍,增加财政收入,命侨寓的王公以下都以土著为断,把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户籍。东晋大司马桓温(312-373年)执政时,又于兴宁二年(364)三月庚戌日行土断法,史称“庚戌土断”。这次严厉清查户口,对隐匿户口的贵族也予以惩处。土断之后,国家控制的户口大量增加,赋税收入也增多了。康宁元年(373),桓温死后,此法不行。义熙九年(413),刘裕再行土断,诸侨置郡县多被裁并。

15.范缜与《神灭论》

范缜(约450-约510年),南朝齐梁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西北)人。出身寒微。“好危言高论”,不畏权贵。先后仕齐、梁,任尚书殿中郎、尚书左丞等职。

其学继承魏晋以来的无神论思想,反对佛教。曾在南齐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发表反对佛教和因果报应的言论,退而着《神灭论》。“此论一出,朝野喧哗;子良集僧难之,而不能屈”并以不能“卖论取官”,拒绝萧的劝诱。后梁武帝宣布佛教为国教,为消除《神灭论》的影响,于天监六年命王公朝贵及僧正六十余人对其反驳,仍不为所屈。他从“形神相即”和“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的根本命题出发,论证了形体和精神的“质”、“用”关系,“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认为精神本身并非物质实体,而是人的形体的一种作用。又认为“浮屠害政,桑门蠹俗”,抨击佛教奴役人民精神及妨碍生产的流弊。

简答和论述

1.评述曹操。

曹操,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父曹蒿,是宦官曹腾养子,买官至太尉。曹操二十岁时以孝廉被推举为郎,遂步入仕途,历任洛阳北部尉、屯丘县令、议郎、济南相、东郡太守和典军校尉等职。董卓之乱发生后,他在兖州召募丁壮,训练士卒,并率部加入关东军,曾以孤军向董卓进攻。关东军瓦解后,遂着手经营河南之地。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逐渐统一了黄河流域。赤壁战后,又进军关陇,占领关中,由魏公晋升魏王,220年病逝。

曹操从小喜读兵书,曾广泛收集各家兵法,汇编成册,题名《接要》,又为《孙子兵法》十三篇作注,曾传之于世,可惜原书现已失传。他在官渡之战及其众多战役中,都充分表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这是他在军阀混战中能够由弱变强的主要原因。因此,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之一。

曹操在政治上也表现了非凡的才能。他虽功盖天下,又“挟天子而以令诸侯”,但却能审时度势,至死也未代汉称帝。他曾三次发布《求贤令》,唯才是举,把才能作为选任官吏的首要条件,因此在他身边罗致了众多的有识之士和文臣武将。这是他的事业能够成功的又一重要因素。

总之,曹操以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杰出才能,为消除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和促进统一大业的完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同一时代中很少有人能和他比拟的。虽然有时他也会表现出残酷暴虐和奢侈荒淫等诸多缺点,但他的巨大功绩却是不能抹煞的。

2.评述诸葛亮。

答案要点:诸葛亮主要政绩:

(1)联吴抗曹。夷陵战后,蜀汉和孙权的关系破裂,双方都面临曹魏的威胁。诸葛亮当即派人前往江东,重申友好,终于恢复了吴、蜀联盟。

(2)以法治蜀。诸葛亮认为,“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这是蜀地自刘焉以来诸多弊政的根源。因此,他采取了“威之以法”、“限之以爵”和“荣恩并济”的治蜀方针,不仅严厉打击了“专权自恣”的土著地主,对外来的不法官吏也严惩不货,执行“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的法治路线,遂使蜀地“人怀自励,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

(3)安定南中。南中位于蜀汉南部,包括今之云南、贵州和四川南部地区。这里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时称“西南夷”。刘备取蜀建汉后,曾于此地置庲降都督,任用当地豪酋管理该地。刘备死后,南中的越嶲、牂牁、益州和永昌四郡一时俱反,蜀汉面临丧失南中的危险。后主建兴三年(225年),经过一段充分准备以后,诸葛亮开始对南中用兵。他先后遣将分别进攻牂牁、益州,又亲率主力进军越嶲,击杀了叟帅高定元。同年五月,渡过泸水(今金沙江),进入益州,用“七擒七纵”的策略,连败叛乱的蕃将孟获,南中之乱终于平定。南中的稳定不仅消除了蜀的后顾之忧。还成为蜀的比较富庶的后方,为蜀对曹魏的斗争提供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

(4)北伐曹魏。诸葛亮多次进行北伐,虽苦心筹谋,企图消灭曹魏,恢复汉室,但都因力量相差悬殊,屡遭挫败,未能成功。建兴十二年,最后一次北伐中,病卒于前方。

3.评析曹操的统一北方。

东汉末年,皇权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摇摇欲坠。地方势力迅速崛起,分裂割据之势已经出现了。至

建安元年(196)汉献帝辗转返回洛阳时,割据局面已经形成。曹操据兖州,公孙度据辽东,刘虞、公孙瓒据幽州,袁绍据冀、青、并三州,袁术据扬、豫二州,陶谦据徐州,刘表据荆州,刘焉据益州。还有些虽非州牧,也据地自雄,如孙策据江东,韩遂、马腾据凉州,张鲁据汉中。就在这一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县(今河南许昌),取得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地位。

建安二年,建忠将军张绣屯兵宛城,与荆州牧刘表联合,成为曹操的肘腋之患。正月,曹操南征张绣,军至清水(今河南白河),张绣率部投降。张绣又趁曹操毫无戒备,突袭并大败曹军。曹操退到舞阳(今河南舞阳西北),收集部众,击退张绣追兵。九月曹军进攻在寿春称帝的袁术,迫其南逃淮南。十一月,曹操再次兴师讨伐张绣,攻战湖阳(今河南唐河西南),大破张绣、刘表联军,克取舞阴(今河南泌阳西北)。三年三月,曹操急于消灭张绣、刘表联合势力,不纳荀攸提出“暂缓出兵,待机破之”的建议,第三次南征张绣,包围穰城(今河南邓县)。此时,曹操闻悉冀州牧袁绍将趁虚袭取许都,即撤转而返。五月,刘表乘机派荆州军占据安众(今河南邓县东北)切断曹军退路,企图与张绣夹击曹军。曹操示弱伪逃,巧出奇兵,大败张、刘联军,顺利回到许都。

是年夏,占据徐州的左将军吕布联合割据扬州的袁术反曹。曹操放弃继续南征张绣,于十月率师进屠彭城,击败吕布军,吕布退守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曹操围之,引泗水灌城。十二月,吕布部将侯成等引曹军攻入下邳,诛杀吕布,曹军凯旋而归。

四年四月,曹操派部将北渡黄河,击斩依附袁绍的眭固,攻占射犬(今河南武陟西北),控制河内郡(治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由于曹操在内线作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速战速决,逐步由弱变强,据有兖、豫、徐等州,为抗击袁绍集团准备了条件。

建安五年(200),袁绍和曹操为争夺对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而决战于官渡(今河南中平境内)。曹操在官渡以少胜多,歼灭袁军主力,取得了统一北方的决定性胜利。随后,曹操采纳荀彧先定河北,后图荆州的建议,乘袁绍新败士众离心之机,出兵北上,占有冀、青、并州,进攻幽州。十二年击败袁氏残余及与之相勾结的乌桓王蹋顿。十三年,曹军进取荆襄,迫降继荆州牧刘琮,击溃投靠刘表的刘备。刘备退往夏口(今属湖北武汉)栖身。至此,曹操据有长江中下游以北大部地区,初步奠定统一中国北方的局面,形成威逼江南的战略态势。

曹操在统一北方战争中,深谋远虑,善纳良策;利用汉室名义,争取民心,征抚兼施;重视战略基地建设,实行屯田,发展经济,减轻民赋,安定社会秩序;治军严整,赏罚分明;善任将吏.兼收并蓄,用兵灵活,力争主动,面临危局,临阵若定,善于捕捉战机,抓住作战关键,出奇制敌,终于取得内线作战和战略性决战的胜利。

4.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皇兴五年(471年),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死,其子拓跋元宏继位,时年五岁,其母冯太后辅政。从太和九年(485年)开始,孝文帝曾在冯太后的支持下,先后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风俗等方面进行了一次自上而下的汉化改革,并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果。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风俗等三个方面。

(1)经济方面。第一,推行均田制。太和九年(485年),遣使“均给天下之田”:即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每人受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良人。丁牛一头,受田30亩,限4牛。土地宽余之处露田可加倍或加两倍授与。受田者年老或身死,则要给国家交还露田。受露田的男子又给桑田20亩或麻田10亩,妇人5亩,奴婢依良人。桑麻田皆为永业,可世代相传,并可买其不足,卖其所余。 地方官于任所授给公田15顷,太守10顷,治中、别驾、县令、郡丞各有差。罢官者还田,新任者继受,严禁买卖。由于均田制并未触动大土地私有制的封建性质,故拓跋贵族和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大肆兼并并未止息,农民受田不足相当普遍。但由于均田制的实行,促进了土地的开垦,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增加了北魏的财政收入,改变了拓跋族内农、牧业的经济结构,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其意义也是不可低估的。

第二,变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北魏初年,为了拉拢和争取拥有大量荫庇户的豪强地主和世家大族,便把他们封为宗主,用以督护所属民众,是为宗主督护制。孝文帝于太和十年下令:废除宗主督护

制,实行三长制:即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里为党,分别设立邻、里、党长。不但增加了财政收入,也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三,变九品混通制为新的租调制度。九品混通制是北魏初年在宗主督护制推行时的一项赋税制度。即按每个宗主的财产多寡,分为九等,按等征税。实行三长制后,孝文帝即颁布了新的租调制度:即一夫一妇调帛一匹,纳粟二石,另外,十五岁以上未婚者4人,奴婢8口,耕牛20头,并纳一夫一妇租调。由于曾被荫庇的大量民户从宗主督护制下分离出来,纳税户比前大大增加,故国家的财政收入亦有增长。〖JP〗

(2)政治方面。第一,把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由于北魏初年的首都平城,地处偏北,土地瘠薄,交通不便,又是拓跋贵族聚居之地,保守势力很大,对推行改革不利。于是,孝文帝遂于太和十七年(493)借口南征南齐,遂率军迁至洛阳,并下令定都于此,并先后平定了保守势力的多次叛乱,有利于改革的大力推行。

第二,改革官制。北魏初年的官名“皆拟远古云鸟之义”,不仅质朴,且带有图腾余味。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遂模仿两晋南朝,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新的官僚机构。

第三,改革律令。孝文帝曾于太和十六年颁定新律。新律不但律文简省,而且删去了旧律中的一些残酷而又落后的刑法,在我国法制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3)社会风俗方面。第一,禁胡服胡语,倡导着汉服,说汉话,用以消除鲜卑族和汉族在服饰和语言方面的隔阂,为进一步推行汉化改革创造条件。

第二,改革丧葬风俗。孝文帝迁洛后曾下令:“迁洛之人,死葬河南,不得北还。”,改变了鲜卑族原来身死要归葬祖茔的旧习。

第三,改姓氏。太和十二年(496年),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的复姓一律改为汉字单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达奚氏改为奚氏,丘穆陵氏改为穆氏等。

意义:第一,使北魏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5.试析东晋南朝时期门阀衰败的原因。

门阀经济实力的削弱。由于南朝时期家族关系的变化,门阀大土地所有制也由宗族所有向家族所有转化,财富的分散和封建依附关系的削弱,使门阀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动摇。魏晋以来,门阀长期拥有政治特权。到了南朝,士族虽然夸耀门第,自视清高,但实际上已经腐化堕落,成为社会的寄生虫,逐渐丧失了统治能力。于是庶族出身的人便以武职为升官的阶梯,在立了军功、掌握军权之后,进而取得政权。刘裕出身寒门,掌权后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军政实权,重用寒门。宋、刘、梁、陈四朝,军政实权,均由寒人掌握,门阀士族独揽朝政的局面被打破。侯景之乱中,京都大族被消灭殆尽。

6.简述南朝“寒人掌机要”。

寒人担任中书舍人。从刘宋开始,多用寒门庶族出身的人担任枢机要职——中书舍人,掌握奏章,传宣诏命。寒人执掌兵权。寒人出任地方典签。典签的地位,使其往来于朝廷与州府之间、以进一步控制地方,由此出现了“惟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的状况。“寒人掌机要”,使庶族势力逐步控制了政治中枢,为寒人集团登上政治舞台,进而取代士族奠定了基础。

7.简述魏晋清谈与玄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过程。

魏晋是一个动乱而迷惘的时代,名士们思治而不得,苟全性命于乱世,心态发生了畸形的裂变,对文化、思想、社会风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约束消失了,法律的制裁也失去作用,对天下对自己陷入绝望,对人生对未来丧失了信心,摆脱名教而自命通达,成了当时的流行风尚。

魏晋之际,玄学一词并未广泛流行,其含义是指立言与行事两个方面,并多以立言玄妙,行事雅远为玄远旷达。“玄远”,指远离具体事物,专门讨论“超言绝象”的本体论问题。因此,浮虚、玄虚、玄远之学可通称之为玄学。玄学家又大多是当时的名士。他们以出身门第、容貌仪止和虚无玄远的“清谈”相标榜,成为一时风气,即所谓“玄风”。一部分玄学家主张毁弃礼法,但多数依然维护着

儒家的伦理观念。

正始玄学(约240-249年)以王弼、何晏为代表,为玄学发展的第一阶段,由汉末才性问题的讨论演进到玄学本体论的范围。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用道家思想解释《周易》。时人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为“三玄”,是魏晋玄学家最喜谈论的著作。

竹林玄学(约255-262年)以嵇康、阮籍为代表,为玄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在哲学上嵇、阮与向秀利用了王弼体系的内在矛盾分别发展了王弼“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的思想,使正始时期的玄学向两个方面发展。嵇、阮崇尚自然,认为“自然”乃是宇宙本来的状态,是一个有规律的和谐的统一整体,其中没有任何矛盾冲突。而人类社会又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本应是一个无利害冲突的和谐整体。他们认为名教破坏了这种和谐状态,因此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 西晋玄学(约263-316年)以裴頠、郭象为代表,构成玄学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玄学仍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嵇、阮“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由贵无派发展到极端,使当时一些名士如阮瞻、王澄、谢鲲等人,继承嵇、阮思想中颓废的一面,嗜酒极欲,追求表面形迹上的放达。这种放浪形骸的拙劣模仿完全窒息了玄学贵无派在思想上的创造力,使它走向没落。二是沿着向秀的思想发展为裴頠和郭象的崇有论哲学。裴頠(267-300),裴秀之子,作《崇有论》,指斥时弊,批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风气,重新肯定名教的作用。

东晋玄学(约317-420年)以张湛为代表,为玄学发展的第四个阶段。这时司马氏政权南迁,社会矛盾尖锐复杂,进一步导致思想上的空虚。因此超生死、得解脱的问题便成为玄学的中心内容。东晋以后,玄佛合流,般若学各宗大都以玄学语言解释佛经。因此,讨论非有非无的佛学取代了讨论本末有无的玄学,中国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8.简述佛教在魏晋时代的发展及其影响。

佛教在两汉之际就传入中原,到魏晋以后得到广泛的传播。儒学的衰微和玄学的兴起,使佛教乘虚而人,借助玄学去推行佛法;而玄学家也从佛学中吸取营养。自东晋十六国以后历代君主的提倡,则进一步推动了佛教的发展。佛教僧人原来都来自身毒(天竺的异译)或西域,汉人是不能出家为僧的。曹魏甘露年间的朱士行是有记载的第一个出家的汉人。此后,汉人为僧才逐渐多起来。东晋末名僧佛图澄到洛阳,与其弟子释道安对佛经研究做出贡献。来自西域的鸠摩罗什是当时名闻遗迹的高僧,影响很大。其后法显于后秦时西行求法,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天竺,学习梵语梵文抄写佛教经律,又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求经。历时15年,他才从海路回到祖国,译出所获经典百余万言,并且把自己的见闻写成《佛国记》一书。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所翻译的佛经有1000多部,3437卷。

道安的弟子慧远渡江而南,在庐山建寺,讲经论道,成为东晋佛门的一大宗师。鸠摩罗什的弟子有僧肇、道生、道融等名僧。

南北朝时期,佛教因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形成南统和北统。南方佛教从依附于玄学发展起来,比较重视对佛教教义的探讨和阐发,偏重义理讲论成为南统的特点。然而,北方佛教转而偏重于坐禅、“修福”、“行善”等具体活动,不尚空谈。南朝的权贵中有不少狂热的佛教信徒,他们与僧人过从甚密,讨论佛理,互相唱和。南朝统治者甚至亲自斋僧,主持法会,讲经说法。北朝统治者则不惜劳民伤财去开凿石窟,兴造规模浩大的石窟工程。

佛教在南北朝进入了鼎盛时代。唐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明南朝寺庙之多,北朝的佛寺、僧尼远多于南朝。北魏末,仅洛阳一地就有佛寺1367所,全国有l万余所。东魏、北齐有寺3万余所,僧尼300万人。北周也有寺1万所,僧尼100万人。

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迥异,带来了海外和西域的文化,如哲学、语文、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等,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9.论述北朝胡汉问题及南朝侨置问题。

自汉代开始的胡族内迁至西晋时已蔚为大观。西晋初期,西北和北方的匈奴、鲜卑、氐、羯、羌、

乌丸等民族已大量进入黄河流域。江统在《徒戎论》中分析当时形势云:“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汾河流域匈奴“五部之众,户至数万,人口之盛,过于西戎”;北魏初年“西北诸郡,尽为戎居。内及京兆、魏郡、弘农往往有之”;北魏末期和东、西魏时,“自葱岭已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所谓尽天地之区已。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北魏的政治中心洛阳甚至专设下四夷馆以接待四方附化之人。此可见胡族向中原地区的迁移是持续不断的,分布的地区亦越来越广,从甘肃、陕西、山西逐渐扩展至河南、河北、山东、四川等地,遍布整个中国北方和西北方。

三国时期,曹操统一北方,扩大了北方民族的接触和了解,蜀汉平定南中,吴国招抚山越,都安定了地区民族关系,加速了民族融合。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氏、羌大规模内迁到黄河下游。永嘉年间数以百万计的北方汉民族迁徙到南方,造成南方经济变化和民族关系的变化,使南方经济发展起来。同时,各少数民族政权纷纷汉族文化,加强与汉族上层士族势力的合作,例如设学授经、任用汉人进行改革,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发展。

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在国家体制和思想文化方面全面接受汉族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北魏末年,各民族起义爆发,这次大起义体现了各民族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在共同斗争中民族关系得到改善,加深了民族间的了解,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杂居使内迁各族与汉族形成了在居住地域上不可分离,同时加强了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胡汉各族在经济生活上趋于一致。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斗争,打击了阻碍民族融合的社会势力,使民族隔阂逐渐减弱。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丰富了河朔文化与地方六朝文化,成为后来唐代高度封建文明的两个主要来源。这一时期各族人民的大融合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0.中国古代的经济、文化中心本来在北方,后移到南方,请结合史实对这一转移进行评述。

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大开发,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地区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隋唐五代时期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愈加明显。

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南方的粮食产量、农业技术、手工业技术与规模、商业贸易、城镇的数量都超过了北方。如江浙一带已成为全国粮仓地带和最大的纺织中心和商业中心。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进程终于完成。

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是南方地区逐步开发、发展的历程,它改变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历史局面,使南方摆脱了原始状态,经济得到飞跃发展,进而后来居上,成为全国经济重心。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南传播,进而向边疆地区渗透,使各地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同时南方经济的发展也拉动了北方经济,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一、选择

1.属于唐朝后期“南衙北司之争”的事件是:A

A.甘露之变

B.河阴之变

C.夺门之变

D.高平陵之变

2.李白作《哭晃卿衡》,以纪念误传在返国途中罹难的留唐日本友人:C

A.吉备真备

B.空海

C.阿倍仲麻吕

D.最澄

明清明期的“三法司”指( B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