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填空(答案版)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填空(答案版)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填空(答案版)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填空(答案版)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填空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商品是用于()的(),其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

2.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的多。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的商品,就成为货币。货币的本质就是()。

3.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的体现。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和()两种基本职能。货币执行()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如某件商品值50元。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其公式是()。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执行的是()职能。

4.纸币是()。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为限度。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比。如果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物价(),纸币()。

5.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持卡人可以在发卡银行()消费场所消费,也可以在指定的营业机构()。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的使用,简化()手续,方便(),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6.支票是()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两种。

7.外汇是用()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

8.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稳定,对外保持()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9.树立正确的金钱观:①要正确看待金钱: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也是不行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货币是充当()的商品,它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②要正确获取金钱:对于金钱,要()。③要正确使用金钱:对于金钱,要()。

10.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实现的。

11.供求影响价格。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市场)。

12.价值决定()。价值是价格的(),价格是价值的()。

13.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和()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5.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照()决定的价值量出售。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时间,提高()。

16.如果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比。

17.价格既不能无限上涨,也不能无限下跌,而是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价格时涨时落,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相符合。

18.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格受()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

19.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具有重要影响: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对它的购买。价格变动会引起()的变化,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是不同的:粮食、食盐等()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液晶电视、轿车等()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下降),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20.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调节()。价格下降,获利(),()产量;价格(),获利增加,增加产量。②调节()的投入。为了降低(),生产者会增加降价的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减少涨价的生产要素的使用量。

21.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到()的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22.()占家庭消费()的比例,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23.消费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的消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形容的是()消费,对于那些()、对未来收入()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该消费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有些商品消费者或无力购买,或因使用的次数有限不想购买,可以选择()消费,不变更该商品的(),而获得该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为()、()和()消费,其中()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

24.做理性的消费者,要践行正确的原则:①(),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消费;③保护(),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以保护()、节约()和保护()为主旨,其核心是()消费);④(),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25.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为消费创造()),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促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26.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和纽带,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7.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同落后的()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这个中心,推进改革开放。

28.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制度。

29.公有制经济包括()、()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其中()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0.在我国现阶段,除公有制经济外,还存在着大量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1.个体经济以手工劳动为主,具有规模小、投资少、设备简单、经营灵活等特点,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2.与个体经济相比,私营经济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对提高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有积极作用。

33.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3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5.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

36.公司的决策机构是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执行机构是总经理及其助手,监督机构是监事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公司的无形资产。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的形式加以表现。

37.企业要成功经营,一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二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三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38.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9.解决就业问题:①党和政府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②劳动者要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展现平凡而伟大的

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风采(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选择职业,体现的是自主择业观;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体现的是竞争就业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体现的是职业平等观”)。

40.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我国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41.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利的基础。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42.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有三类:①存款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②贷款业务(这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③结算业务。

43.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作为投资对象,活期存款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但收益低。定期存款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44.股票投资的收入一部分是股息或红利收入,它来源于企业利润。如果公司破产倒闭,股东不但不能获得收入,反而要赔本,这是购买股票的一种风险。投资公平的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股票价格波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使股票投资者有可能遭受损失,这是购买股票的另一种风险。

45.根据发行者不同,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由于国债以中央政府的信誉担保、以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风险小。国债利率较其他债券低,但一般高于相同期限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金融债券与企业债券相比,违约风险较小。企业债券以企业自身的经营利润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而是一种风险较大的债券。

46.购买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这里所讲的保险,是区别于社会保险的商业保险。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经营保险业务的是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订立保险合同,应当遵循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47.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8.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的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直接原因。

49.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50.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51.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有:①坚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52.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53.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会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公平分配,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5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55.国家的收入与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收入与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称为国家预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

56.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①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②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③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57.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58.根据国家筹集资金的渠道,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59.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60.财政收入的增长还受分配政策的影响。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才能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61.按照具体的用途,财政支出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62.财政收支平衡指的是当年的财政收支完全相等,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63.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64.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65.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

66.增值税只对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征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67.我国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68.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69.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反税法的现象。其中,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如虚列出口货物数量、虚报自然灾害,属于骗税。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70.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71.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72.规范市场秩序,一要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二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治本之策)。

73.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即使在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调节也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经济波动、两极分化等后果。

7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自己鲜明的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7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76.宏观调控,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77.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①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②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③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78.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于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

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79.至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80.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81.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82.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83.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做到: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②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④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84.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85.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合作。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86.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其英文缩写是WTO。世界贸易组织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坚持非歧视原则(这最重要的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87.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88.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89.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①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实行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②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③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④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⑤

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⑥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文化生活基础知识(水平考试填空)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一、填空题: 1、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重点)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3、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5、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的发展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6、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7、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8、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竞争力备受世界各国关注,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力量,其中科技和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已成为衡量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二、问答题: 1、在社会生活中,文化与经济、政治有什么关系?(重点) 答: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1)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2)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2、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哪些特点?(重点) 答:影响:(1)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3)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特点:(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2)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深远而持久的。 3、文化在塑造人生中有哪些作用? 答:(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简述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表现和意义?(重点) 答:(1)文化是构成并影响民族生命力的重要因素;(2)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3)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总之,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中国地理基础知识填空题及答案

中国地理基础知识填空题及答案 中国地理基础知识填空题及答案 1、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以北()江主航道中心线;最南端 在南沙群岛的();最东端在()江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最 西端在()高原上。(漠河黑龙曾母暗沙黑龙乌苏里帕米尔) 2、和我国西藏自治区相邻的国家,按自东向西的顺序为:()、印度、不丹、锡金和()。(缅甸尼泊尔) 3、环绕我国大陆边缘的海中,面积最大的是(),海水最浅的 是()。(南海渤海) 4、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邻国最多,自西南部起,按顺时针 方向依次有:印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等国。(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5、我国的3大半岛是指辽东半岛、()半岛和()半岛。(山 东雷州) 6、我国的3大岛屿是指台湾岛、()岛和()岛。(海南崇明) 7、在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中,岛屿最多的是()省,其次是()省。(浙江海南) 8、我国濒临辽阔的海域,其中()海和()海峡属我国的内海。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东面是()、()、,东南面和南面是()、()、()、()。(渤海琼州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 莱印度尼西亚) 9、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江口,南到()河口,全长()多 千米。(鸭绿北仑18000)

10、1949年,我国大陆上人口只有()亿,1990年已达()亿,40年来,增长了一倍多。(5.411.3) 11、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少生是()的关键,优生是()的前提。(控 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12、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叫()。(人口密度) 13、我国侨胞原籍最多的两个省级区划是()和()。(广东福建) 14、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主要地形是(),第三级阶梯是海拔500米以下的()。(高原和盆地平原和丘陵) 15、大兴安岭以东是()平原,太行山以西是()高原。(东北黄土) 16、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世界最高峰,我国最低的洼地 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海拔()米,两者之间相对高度是()米。(-1559003) 17、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有3列,中间一列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秦岭长白山—武夷山) 18、我国某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它的西侧地势较高,许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气候干燥,草原茂盛,牛羊成群,它的 东侧地势低平,沃野千里。这是我国的()山脉,它的西侧是() 高原,东侧是()平原。(大兴安岭内蒙古东北) 19、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有()盆地,第二级阶梯上最东边的一个盆地是()盆地。(柴达木四川) 20、我国纬度最北的大盆地是()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大盆地是()盆地,我国地面最平坦的大高原是()高原,我国地势最低 平的大平原是()平原。(准噶尔柴达木内蒙古长江中下游)

2017届高考《经济生活》必背基本知识点

《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价值决定价格。由于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上升,导致价值量增大,这是造成物价不断上涨的根本原因。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3)纸币发行量。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4)其他因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对物价上涨起了助推作用). (1)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有不同影响。)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影响人们消费选择:替代品比较多的商品,其价格上涨后,消费者会选择替代品。在互补商品中,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不仅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上升,反之,也是这样。) (1)调节产量。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减少产量;相反,会增加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相反,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拓展延伸】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以及稳定物价的措施 原因 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③稳定物价,防止通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以人为本。 措施 提示科技+发展生产+纸币发行+市场监管+宏观调控 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合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④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完整版)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填空题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基础知识检查清单 必修一 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________, 其基本组成元素是________。 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_________ 肽键:__________ 3、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 x_________— ________x18 5 、核酸种类:______和______;基本组成元素:_________。 6、DNA的基本组成单位:______________;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_______________。 核苷酸的组成包括:1分子_________、1分子__________、1分子_________。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中,含有的碱基为__________; R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中,含有的碱基为__________; 9、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_______,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___。 10、葡萄糖、果糖、核糖属于_____糖; 蔗糖、麦芽糖、乳糖属于_____糖; 淀粉、纤维素、糖原属于_____糖。 11、脂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2、大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种) 微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种) 基本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种) 最基本元素:_________ (1种) 主要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种) 13、水在细胞中存在形式:________、__________。 14、细胞中含有最多的化合物:____________。 15、血红蛋白中的无机盐是:____,叶绿素中的无机盐是:____ 16、被多数学者接受的细胞膜模型叫__________模型。 17、细胞膜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和少量_______。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___。 18、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功能特点是:____________。

高三政治《文化生活》基础知识填空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第二课) 1、文化是什么 (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既包括_____ ______ _____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_______和____、_____和_____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P8 (3)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_____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____”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________的产物。P6 ②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________的,也不是在后天自发形成的。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③人们的________离不开物质活动;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_______。 2、影响(对社会、对个人) A 对社会的影响(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_______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⑴文化对_____具有反作用,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2)文化对_____具有反作用,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3)文化对 ______的影响: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B对个人的影响(作用) (1)影响方式: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自于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填空(答案版)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填空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商品是用于()的(),其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 2.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的多。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的商品,就成为货币。货币的本质就是()。 3.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的体现。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和()两种基本职能。货币执行()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如某件商品值50元。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其公式是()。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执行的是()职能。 4.纸币是()。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为限度。在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比。如果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物价(),纸币()。 5.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持卡人可以在发卡银行()消费场所消费,也可以在指定的营业机构()。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的使用,简化()手续,便(),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6.支票是()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两种。 7.外汇是用()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 8.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保持()稳定,对外保持()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9.树立正确的金观:①要正确看待金:金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也是不行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货币是充当()的商品,它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②要正确获取金:对于金,要()。 ③要正确使用金:对于金,要()。 10.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实现的。 11.供求影响价格。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市场)。 12.价值决定()。价值是价格的(),价格是价值的()。 13.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必修一《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

《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 1.商品与货币同时产生,是一对孪生兄弟。(×)(货币的出现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 物。) 2.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 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其根本原因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 等价物。(√) 5.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6.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流通手段。(×)(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 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7.生产者要为消费者着想,生产质量上乘的商品是因为质量越好,价格越高。(×)(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 值决定价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影响价值的实现。) 8.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不具备价值尺 度职能,可以行使流通手段职能。) 9.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国家可以规定每种面值纸币代表多少价值(纸币的购买力)(×)(国家只可 以规定纸币的面值,无法规定之比的购买力) 10.金银纪念币的本质是商品(×)(金银纪念币是商品,是货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11.Q币是商品,它可以充当支付手段。(×)(Q币是特殊商品,是虚拟货币,代表一种服务,不是货币,没有 货币的职能。) 12.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紧缩)的主要原因是纸币发行量超过 (小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上涨(下跌),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小于)社会总供给造成的。所以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物价下跌不等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时国家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如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减少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减少国债的发行量。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如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减少纸币发行量,缩减银行信贷规模。通货紧缩时相反。 13.外汇是两种货币的兑换比例。外币就是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14.一种商品的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时涨时落,但是不会无限上涨,也不会无限下跌。这是因为价格变动受 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是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的。(√) 15.“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价值决定价格。(×)(“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供求影响 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形成买方市场。) 16.商品需求量的增加,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还要结合供应量,如果供不应求,才会引起价格上涨。) 17.生产者努力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商品价值量是由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8.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19.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供过于求)。(×)(价格虽然受供求关系影响,但是价值 决定价格,所以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20.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 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21.价值规律的内容是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受供求关 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2.价值规律要求实行等价交换,所以每一次商品交换商品的价格和价值都相符合。(×)(由于供求关系不断 变化,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所以,并不是每一次交换价格与价值都相符合,等价交换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 23.粮食、蔬菜、食用油价格上涨,需求量会大幅下跌。(×)(粮食、蔬菜、食用油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量 受价格变动影响较小,不会大幅下跌.汽车、珠宝首饰等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受价格变动影响较大,价格上涨,需求量会大幅下跌。) 24.随着高速铁路的通车运行,航空公司的反应是提高票价,吸引客源。因为飞机和火车是互补商品。(×)(高 速铁路的通车运行,航空公司的反应是降低票价,吸引客源。因为飞机和火车是互为替代商品。) 25.如果某商品价格持续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将会减少(价格变动影响需求量),而该商品的替代商品的需求 量将会有所上升,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将会减少,生产者将会扩大生产,增加该商品的供给(价格变动能够调节生产规模)。(√)

(完整word版)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填空练习,推荐文档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复习:知识整合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介绍文化的内涵与文化的作用。重点是文化的作用。 一、文化的内涵:本质上是精神现象。P6-7 1.文化是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化是社会现象。文化是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是________________的产物。 3.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起来的。 4.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提示:①区分文化与经济、政治。②纯自然的东西不算文化 二、文化的作用:文化是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好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文化力量的作用: 1.从社会发展看文化的作用:(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中分析) (1)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决定;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化起促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化起阻碍作用。提示: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10)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11) 2.从人的发展看文化的作用: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化影响人的_______________和交往方式;还影响人的_____________、认识活动和____________。提示: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知识素养、文化环境在影响人。 (3)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P15-17,重点知识) 潜移默化:①不同的文化氛围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所以要选择___________的文化环境;②即使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也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远持久:①文化习俗深远持久地影响人;②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 ___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__,深远持久地影响人。 (4)优秀的文化塑造人生:表现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综合国力的发展看文化的作用:文化竞争力(P11、P22)

最新电力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最新电力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一、填空题库 1、变电站和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通称为电力网。 2、通常把直接生产和分配电能的设备称为一次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输电线、电动机、电灯等等)。 3、变电站中还有一些辅助设备,它们的任务是对一次设备进行测量、控制、监视和保护等,这些设备称为二次设备。 4、评价电能质量的指标:电压、频率和波形。 5、发电厂作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化学能、动能、核能等)转化为电能。 6、重金属元素如铀、钚等的原子核发生裂变放出巨大能量,称为裂变反应。 7、轻元素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如氢聚变成氦)时放出巨大的能量,称为聚变反应。 8、变电站按电压升降可分为:升压变电站和降压变电站。 9、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变换电压,以利于电能的传输和使用。 10、互感器按测量对象可分为: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 11、熔断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中的电气设备,使其在短路或过负荷 时免受损坏。 12、变电站的主要防雷设施有避雷针、避雷器和接地装置。

13、电力线路按作用,可分为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 14、接地装置是由埋入土中的金属接地体(角钢、扁钢、钢管等) 和连接用的接地线构成。 15、常用用电设备有动力型、电热型和电光型。 16、继电保护装置是指安装在被保护元件上,反应被保护元件故障 或不正常状态并作用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17、继电保护的要求:快速性、选择性、可靠性和灵敏性。 18、变压器的瓦斯保护是反映变压器油箱内部故障最有效的一种主 保护。 19、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四遥”是指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调。 二、简答题库 1、什么是电力系统? 答:由各发电厂中的发电机、各种变电站、输电线路和电力用户组 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2、按一次能源的不同,发电厂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1)火力发电厂(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燃料);(2)水力发 电厂(以水的位能作动力);(3)原子(核)能发电厂;(4)风力发电厂、地热发电厂、太阳能发电厂、潮汐发电厂等。 3、火力发电厂有哪些优缺点? 答:优点:(1)布局灵活;(2)建造工期短,一次性建造投资少;(3)生产成本比水力发电要高。

基础知识填空

必修一知识点填空(第一章) 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太阳直接,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②太阳辐射能是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 来源。(直接) ③太阳辐射能维持着,是促进地球上的的主要动力。 ④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间接) 三、太阳辐射能的影响因素 ①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原因 ②西北地区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原因 ③四川盆地太阳辐射能贫乏的原因 四、地球自转速度 看左图回答: ①角速度,除外,其它各点。②线速度, 自向逐渐减小。 ③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④纬度相同 的两点,自转的速度。 ⑤60°纬线上的线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 的。

五、地球公转速度 看上图回答: ①近日点公转速度;远日点公转速度; ②近、远日点与冬、夏至日的区别:近日点为月初,冬至日为日左右,如上右图的点;远日点为月初,夏至日为日左右,如上右图的点。 六、昼夜的界线-----晨昏线 ①画法:晨昏线与垂直 ②判别:地球自转方向为依据,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为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为线; ③应用1: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时,为二日;当晨昏线与极圈线相切时,为二日; ④应用2: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时;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 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时;昼半球的中线是12时,夜半球的中线是时。 习题1:(2009·广东文基)图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读图回答(1)~(2)题。 (1)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2)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

必修三《文化生活》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必修三《文化生活》基础知识 一、文化与生活 (一)文化与社会 1,文化的内涵(理解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形式,再认)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人们进行文化的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所创造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3)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社会生活实践和教育培养和发展起来的。 (4)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任何文化和精神产品都有其物质载体,但人们欣赏文化载体(艺术品、文物、书籍等)时,关注的是文化载体所承载的精神实质。 2,文化的社会作用 (背诵)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历史证明,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重要原理,背诵)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引导和制约经济、政治。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不同的作用) ②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传承性。文化与社会经济政治并非同步发展。认为“物质生活条件好,精神文化水平就高,物质生活条件差,精神文化水平就低”的观点是错误的。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重要原理,背诵)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建设;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居于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作用。 经济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防止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西化分化我国,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更加重要。 4,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重要原理,背诵) (1)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是发展中国家维护其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3)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运用: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重视提高我国(或当地)文化竞争力?可选用“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三个方面的知识作答。结合后面的“中华文化的力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填空(带答案)

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填空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叠加);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也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声源方向的现象(我们听见立体声就属于双耳效应的应用);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 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20000 Hz, 高于 20000 Hz叫超声波;低于 20 Hz叫次声波;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优质文档】初三政治基础知识填空题精选

班级姓名座号得分 初三政治重要知识点归(填空) 1、责任就 是。 2、责任产生于。 3、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4、承担责任的意义在于 。 5、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是最有共有的情感。 6、关爱集体我要做到自觉维护的荣誉和利益,服从的安排,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在集体中,善于团结他人。 7、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承担责任、承担责任、 承担责任。 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8、增强责任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要做 到; ; ; 。 9、当今世界,中国是的国家之一,中国是一 个、、的大国,已被国际社会所公认。

但我国还属于发 展中国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10、我国现阶段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11、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比较低;、 还不够高;还不完善,所以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 期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 12、、所谓初级阶段,就是阶段,从上世纪期算起,至少需要一 百年时间。 13、我国初级阶段的主要矛 盾:。 14、国家根本任 务: 。 15、我国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是:, 即以为中心,坚持坚持 16、实行对外开放是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必须长期 坚持的一项 。 1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 。 1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19、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是: 20、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自觉履 行维护民族团结的 义务和责任,就要尊重各民族 的、、。 21、是党和国家为完成最终统一大业制定的基本方针。“一个中国”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香港、 澳门的回归,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2、: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 的根本利益所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 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 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3、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就 要走向世界,坚持 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实行对外开 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 设的必然选择。 24、在对外开放的同时,我们必须把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 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25、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是:。

文化生活知识点填空

《文化生活》知识点填空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一、体味文化 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 __________ 、 _________ 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既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 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2.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_________ 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2)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逐步__________ 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________________ 。 二、文化的作用 (一)综述 1)文化作为一种_______ 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___________ 的影响。 2)____________ 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起阻碍作用。 (二)对社会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 ① ____________ 是基础,_____________ 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___________ ,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经济政治以 重大的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会____________ 经济的发展。 ③优秀的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_________ 保证、不竭的精神________ 和强大的________ 支持。 (2)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在经济发展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人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 ______________ 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从国内来说,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_________________ ;B从国际来说,反对 ______________ 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 (1)文化越来越成为___________ 和_____ 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___________ 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_________ 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 重要____________ 。 所以必须把_____________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三)对个人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_____________ 和各种形式的__________ 。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②文化影响人们 的________ 、认识活动禾廿____________ 。 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①具有___________ 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经济生活填空题word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一、商品、货币和纸币 1.商品的基本属性包括和。是的物质承担者。 2.货币的本质是。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和两种基本职能。 3.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的职能,叫价值尺度。货币具有这一职能是因为。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的货币。 4.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做。以货币为媒介得商品交换,叫做。其公式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的货币。 5.货币除了具有上述基本职能外,还具有、和等职能。 6.货币流通公式是:。 7.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但不能规定纸币的。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引起。 8.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的现象。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方便,增强,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外币;外汇汇率跌落,人民币,外币。 1.商品的含义? 2.货币的含义? 3.纸币的含义? 4.外汇的含义?

5.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有何意义? 。 第二课: 一、价格的形成 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来实现的。当供不应求时,出现“”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当供过于求时,出现“”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市场。 2. “价格在市场中形成”,是指价格由决定,受影响。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的货币表现,和价格成正比。 3.企业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是为了缩短,使之低于,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某行业的商品生产者普遍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必将使该行业提高,从而缩短生产商品的,使商品价值量下降,由此可见,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成反比。 4、等价交换不是指每次交换都等价,而是从较长阶段看,商品的与价值相符合,即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交换的之中。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生活:不同的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在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对生产:、、 。

计算机基础知识填空题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 一、填空题 1.计算机的主机是由中央处理器和_内存储器_组成。 解答: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部分组成。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合起来称为主机。 本题正确答案为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 2.CPU是由_运算器___和_控制器___组成的。 解答:CPU又称中央处理器,它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负责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同动作。 本题正确答案是:(1)运算器;(2)控制器。 3.目前,我国计算机界把计算机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单片机和_微型机___ 等6类。 解答:巨、大、中、小、微、单片是计算机早期发展时分类的规律。 本题正确答案为微型机。 4.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计算机将是_电子__技术、光学____技术、超导____技术和电子仿生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解答: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计算机将是电子技术、光学技术、超导技术和电子仿生技术互相结合的产物。 本题正确答案为电子技术、光学技术、超导技术。! 5.衡量微型计算机性能的5项主要技术指标是_字长___、存储容量、存取周期、__主频__、运算速度____。 解答:字长标志着处理信息的精度,字长越长,精度越高。存储容量主要是指内存容量,以字节为单位来计算。存取周期是存储器进行一次完整的读/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存取周期越短,则存取速度越快。主频是计算机的时钟频率;主频越高,运算速度越块4运算速度用每秒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来表示,单位是百万次/移,甩MIPS表示。 本题正确答案为字长、主频和运算速度。 6.计算机应用领域包括_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自动控制辅助设计制造和测试系统仿真。 解答:计算机应用范围广泛、不胜枚举。概括起来可分为5个方面: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自动控制、辅助设计制造和测试、系统仿真。 本题正确答案为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自动控制、辅助设计制造和测试、系统仿真。 7.总线是连接计算机各部件的一簇公共信号线,由_地址总线___、数据总线____和控制总线组成。 解答:总线是一簇用来进行信息传递的公共信号线,它由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组成。总线结构是微机使用极为广泛的系统结构,它确定了各部件构成系统时的连接方式。 本题正确答案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 8.微处理器按其字长可分为___8_位、__16__位、__32__位和64位微处理器。 解答:微处理器的种类繁多,按它的字长可以分为8位、16位、32位和64位微处理器。 本题正确答案为8、16和3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