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当代都市社会学理论

当代都市社会学理论

当代都市社会学理论
当代都市社会学理论

當代都市社會學理論

2004春

授課教師:陳東升電話:23630231-3556

研究室:社會系館416室晤談時間:週三下午(4:00-5:00)

課程介紹:

本課程設計是以當代重要的都市社會學理論為主,與去年都市社會學專題

討論以傳統都市社會學文獻為核心的安排,做一個區隔。課程的內容從英國次文化理論開始,閱讀有關都市消費、都市空間與權力、都市社會分類、都市與殖民歷史等議題的文獻,指定閱讀的文獻基本是以理論、經典著作與經驗研究三者並重,提供修課的同學對於當代都市社會學的理論發展有一個通盤性的瞭解。

課程要求:

課程的進行以報告、評論與討論為主。每一次上課有一組同學負責報告,另一組同學負責對於報告進行評論,共計約九十分鐘,其餘時間則討論。報告人要1)指出所閱讀文獻的成果、主要論點與限制;2)與這些文獻進行研究與對話,提出閱讀的心得與重要的討論問題;3)若要進行經驗研究可能面臨的困難與限制。

學期成績以報告表現、評論表現、討論參與程度與期末報告為依據。期末報告(最多一萬五千字)要選擇所討論的任一主題,提出對與主題相關經驗研究的整

體反省、可能採取的理論分析途徑的貢獻與可能研究的特定題目。

課程進度表:

日期主題

第一週二月二十日導論與課程介紹

第二週二月二十七日都市社會學理論典範的變遷

第三週三月五日文化的城市(文化研究的次文化論)

第四週三月十二日文化的城市(消費城市)

第五週三月十九日文化的城市(消費城市)

第六週三月二十七日文化的城市(城市文本,班雅明)

第七週四月二日 日常生活方式與城市(de Certeau)

第八週四月九日權力與文化的城市(Bourdieu)

第九週四月十六日權力與文化的城市(Bourdieu)

第十週四月二十三日規訓與監看的城市(傅科)

第十一週四月三十日規訓與監看的城市(傅科)

第十二週五月七日經濟的城市

第十三週五月十四日經濟的城市(全球城市)

第十四週五月二十一日經濟的城市(殖民的城市)

第十五週五月二十八日反抗的城市(Lefebvre)

第十六週六月四日反抗的城市(Fanon, Deleuze)

第十七週六月十一日期末報告課堂討論

都市社會學理論典範的變遷 第二週

Savage, M i k e.A nd A lan W arde. 1993.U rban So c iolog y, Ca p itali sm and M odernit y N e w Y or k: Continuu m.( 王志弘譯,2000,都市社會學、資本主義與現代性,自印本)。

文化的城市(次文化理論)第三週

*Clar k e, J o h n. et al. 1976.“Sub c ulture s, Culture s, and Cla ss: A Th eoreti c al O vervie w.”Pp.9-74, in Stuart H all and T on y K effer s on (ed s.) R e s i s tan c e Th roug h R itual s. London: R outledge.

Recommended:

Co h en, P aul. 1955.Delin q uent Bo ys: Th e Culture of G ang.N e w Y or k: Free P re ss.

H ebdige, Di ck. 1979.Sub c ulture: Th e M eaning of St y le. London:

R outledge.

J effer s on, T on y. 1976a.”Th e Cultural R e sp on s e s of t h e T ed s.”Pp.81-86, in Stuart H all and T on y K effer s on (ed s.) R e s i s tan c e Th roug h R itual s. London: R outledge.

J effer s on, T on y. 1976b.”T roubled Y out h, T roubling W orld.” in G.

M ung h a m and G.P ear s on (ed s.) W or k ing Cla ss Y out h Culture London: R outledge.

McR obbie, A ngela.A nd J enn y G arber. 1976.“G irl s and Sub c ulture s.”

Pp. 209-222. in Stuart H all and T on y K effer s on (ed s.) R e s i s tan c e

Th roug h R itual s. London: R outledge.

M urdo ck, G ra h a m and R obin Mc Cron. 1976.“Con sc iou s ne ss of Cla ss and Con sc iou s ne ss of G eneration.”Pp. 192-208. in Stuart H all and T on y K effer s on (ed s.) R e s i s tan c e Th roug h R itual s. London:

R outledge.

P o w ell, R a ch el and J o h n Clar k e. 1976.“A N ote on M arginalit y.”Pp.

223-230. in Stuart H all and T on y K effer s on (ed s.) R e s i s tan c e

Th roug h R itual s. London: R outledge.

W illi s, P aul. 1978.Th e P rofane Culture London: R outledge.

W ill m ott, P aul. 1969.A dole sc ent Bo ys in E a s t London London: P enguin. Why te, W. F. 1955.Street Corner So c iet y C h i c ago: U niver s it y of

C h i c ago P re ss.

[美國次文化理論]

Fi sch er, Claude. 1995.“Th e Sub c ultural Th eor y of U rbani sm: A Tw entiet h-Y ear Ass e ssm ent.”Am eri c an J ournal of So c iolog y 101(3): 543-577.

Fi sch er, Claude. 1982.Th e U rban Exp erien c e s.

G an s, H erbert. 1962.“U rbani sm and Suburbani sm a s W a ys of Life: A

R eevaluation of Definition s.”Pp. 625-648 in H u m an Be h avior and So c ial P ro c e ss e s. (HM131 .R72 1962b) E dited b y A.M.R o s e. Bo s ton:

H oug h ton-M ifflin. (A l s o in Fava, S. (ed.). 1968.U rbani sm in W orld

P er sp e c tive.(HT151 F277)Cro mw ell.K a s initz, P. (ed.). 1995.

M etro p oli s.M a cm illan.P a h l, R.E. (ed.). 1968.R eading s in U rban So c iolog y.(HT155 P151) P erga m on . )

H annerz, U. 1980.Exp loring t h e Cit y,(GN395 H36) Colu m bia U.P.

C h a p ter 3 (pp. 59-76).

K ar p, David.E t. al. 1991. Being U rban: A So c iolog y of Cit y Life N e w Y or k: P raeger. (C h a p ter 6 Life s t y le Diver s it y and U rban T oleran c e) T ittle, C h arle s R. and M ar k C. Stafford. 1992.“U rban Th eor y, U rbani sm, and Suburban R e s iden c e.”So c ial For c e s70(3): 725-744. W il s on, Th o m a s C. 1985.“U rbani sm and T oleran c e: A T e s t of So m e Hyp ot h e s e s Dra w n Fro m W irt h and Stouffer.”Am eri c an So c iologi c al R evie w 50:117-123.

W il s on, Th o m a s C. 1991.“U rbani sm, M igration, and T oleran c e: A R ea ss e ssm ent.”Am eri c an So c iologi c al R evie w 56:117-123.

文化的城市(消費城市)第四週與第五週

*Langman, L. 1992. “Neon Cages: Shopping for Subjectivity.” Pp. 40-82, in Lifestyle Shopping : the Subject of Consumption edited by Rob Shields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Shields, Rob. 1992. “Spaces for the Subject of Consumption.” Pp. 1-20, in Lifestyle Shopping : the Subject of Consumption edited by Rob Shields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Clar k e, David. 2003.Th e Con s u m er So c iet y and t h e P o s t m odern Cit y.

N e w Y or k: R outledge. (C hps. 1 & 2)

R e c o mm eded:

Baudrillard, J ean. 1998.Th e Con s u m er So c iet y:My t hs& Stru c ture s.

London: Sage.

Baudrillard, J ean.1981.For a Criti q ue of t h e P oliti c al Ec ono my of t h e Sign U S: T elo s P re ss.

M ile s, Steven. 1998.“Th e Con s u m ing P arado x: A N e w R e s ear ch A genda for U rban Con s u mp tion.”U rban Studie s 35:1001-1008.

Wy nne, D. and O’Connor, J. 1998.“Con s u mp tion and t h e P o s t m odern Cit y.”U rban Studie s 5-6:841-864.

文化的城市(城市文本)第六週

*Savage, M i k e. 2000.“W alter Ben j a m in’s U rban Th oug h t.”Pp. 33-53, in M i k e Crang and N igel Th rift (ed s.), Th in k ing S p a c e, N e w Y or k: R outledge.

*Feat h er s tone, M i k e. 1998.”Th e Flaneur, t h e Cit y and V irtual P ubli c Life.”U rban Studie s 35:909-925.

班雅明 (Ben j a m in, W alter) 張旭東 ,魏文生譯 2002.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 : 論波特萊爾台北: 臉譜出版 ,城邦發行 (876.7 3124 1156 2002 )。(頁99-141;195-256)

R e c o mm eded:

Buck-Morss, Susan. 1989. The Dialectics of Seeing : Walter Benjamin and the Arcades Project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PT2603.E455 P334 1989 )

Clar k e, David. 2003.Th e Con s u m er So c iet y and t h e P o s t m odern Cit y.

N e w Y or k: R outledge.(chp. 3)

Frisby, David. 1991. Sociological Impressionism : a Reassessment of Georg Simmel's

Social Theory London ; New York, NY : Routledge.( NM22.G3 S483 1991 )

Frisby, David and Mike Featherstone. 1997. Simmel on Culture : Selected Writings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HM101 S56z 1997 )

Frisby, David. 1994. “The Flaneur in Social Theory.” Pp.81-110, in The Flaneur, edited by Keith Tester, London: Routledge.( HT119 F55 1994,法社分館) Frisby, David. 2001. Cityscapes of Modernity : Critical Explorations Malden, Mass. : Polity Press. (HT119 F75 2001)

Gleber, Anke. 1999. The Art of Taking a Walk: Flanerie, Literature and Film in Weimar Culture. Princeton: University of Princeton Press.

Gilloch , Graeme. 1996. Myth and Metropolis : Walter Benjamin and the City Cambridge, UK : Pol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Blackwell Publishers.

(PT2603.E455 Z674 1996 )

Gilloch, Graeme. 2002. Walter Benjamin: Critical Constellations Oxford ; Malden, MA : Polity Press. (PT2603.E455 Z6743 2002)

G ottdiener, M. 1995.P o s t m odern Se m ioti cs Ox ford: Bla ckw ell. Tester, Keith. 1994. “Introduction.” Pp.1-21, in The Flaneur, edited by Keith Tester, London: Routledge.

Weinstein, Deena and Michael Weinstein. 1993. Postmodern(ized) Simmel London: Routledge.(essp. Chps. 2 & 4).( HM22.G3 S525 1993 )

Wilson, Elizabeth. 2001. The Contradictions of Culture: Cities, Culture, Women.

London: Sage. (HQ1122 W55z 2001 )(Pp. 72-94 “The Invisible Flaneur.”)

日常生活方式與城市第七週

G rang, M i k e. 2000.“R eli cs, P la c e s and U n w ritten G eogra ph ie s in t h e

W or k of M i ch el de Certeau (1925-86).”Pp. 136-153, in M i k e Crang and N igel Th rift (ed s.), Th in k ing S p a c e, N e w Y or k: R outledge.

de Certeau, M i ch el. 1984.Th e P ra c ti c e of E ver y da y Life Ber k ele y: U niver s it y of California P re ss. (HN8 C4313 1984)(博士班閱讀29-110,碩士班讀91-110)

R e c o mm ended:

Ah earne, J ere my. 1995.M i ch el de Certeau: I nter p retation and it s O t h er. Ca m bridge: P olit y P re ss.

Clar k e, David. 2003.Th e Con s u m er So c iet y and t h e P o s t m odern Cit y.

N e w Y or k: R outledge.(C hp.5)

de Certeau, M i ch el. 1986.H eterologie s: Di sc our s e on t h e O t h er.

M innea p oli s: U niver s it y of M inne s ota P re ss. (PN45 C4 1986 )

權力與文化的城市 第八週與第九週

P ainter, J oe. 2000.“P ierre Bourdieu.”Pp. 239-259, in M i k e Crang and N igel Th rift (ed s.), Th in k ing S p a c e, N e w Y or k: R outledge.

P od m ore, J. 1988. (R e)R eadingt h e ‘Loft Living’H abitu s in M ontreal’s I nner Cit y.”I nternational J ournal of U rban and

R egional R e s ear ch 22:283-301.

Bourdieu, P ierre and Loi c J. D.W a cq uant. 1992.A n I nvitation to R efle x ive to So c iolog y C h i c ago: U niver s it y of C h i c ago P re ss.(Pp.

94-140)

Bourdieu, P ierre. 1986."So c ial S p a c e and S ym boli c P o w er."

So c iologi c al Th eor y7: 14-25.(王志弘譯,1994,”社會空間與象徵權力”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頁429-450,台北︰明文書局。)

R e c o mm ended:

Bourdieu, P ierre.Di s tin c tion: A So c ial Criti q ue of t h e J udge m ent of T a s te. Ca m bridge: H arvard U niver s it y P re ss.

M ullin s, P atri ck et al. 1999.“Citie s and Con s u mp tion S p a c e s.”

U rban A ffair s R evie w 35:44-71.

Th rift, N agel. 1996.S p atial For m ation s.London: Sage.(HM291 T47z 1996)

W a cq uant, L. 1993.“Fro m R uling Cla ss to Field of P o w er: A n

I ntervie w w it h P ieere Bourdieu on L c N oble ss e d’E tat.”Th eor y,

Culture and So c iet y 10:19-44.

規訓與監看的城市第十週

Ph ilo, C h ri s. 2000.“Fou c ault’s G eogra phy.”Pp. 205-238, in M i k e Crang and N igel Th rift (ed s.), Th in k ing S p a c e, N e w Y or k:

R outledge.

R abino w, P aul. 1982."S p a c e, k no w ledge, and p o w er: I ntervie w of M i ch el Fou c ault," S ky line, M ar ch, pp. 16-20.(陳志梧譯,1994,”空

間、知識、權力:與米歇.傅寇對談”,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頁411-427,台北︰明文書局。)

Fou c ault, M i ch el. 1979.Di sc i p line and P uni sh:Th e Birt h of t h e P ri s on N e w Y or k: V intage Boo ks.(Pp.195-228)(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頁195-227)

Fou c ault, M i ch el. 1986."T e x t s/Conte x t s of O t h er S p a c e," Dia c riti cs, 16(1) (sp ring): 399-409.(陳志梧譯,1994,”權力的空間化:米歇.傅寇作品的討論”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頁375-384,台北︰明文書局。)

R e c o mm eded:

Dre y fu s.H ubert L. and P aul R abino w. 1982.M i ch el Fou c ault:Be y ond Stru c turali sm and H er m eneuti cs. C h i c ago: C h i c ago U niver s it y P re ss.

Pp.184-204.

Baudrillard, J ean.1987.Forget Fou c ault N e w Y or k: Se m iote x t.

Fou c ault, M i ch el. 1980."Q ue s tion s on geogra phy," in C.G ordon (ed.), P o w er/K no w ledge: Sele c ted I ntervie w and O t h er W riting s 1972-1977 (pp. 63-77).N e w Y or k: P ant h eon Boo ks.(王志弘譯,1994,”地理學問題”,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頁385-

397),台北︰明文書局。)

G eno cch io, Ben j a m in. 1995."Di sc our s e, di sc ontinuit y, differen c e: Th e

q ue s tion of 'ot h er'sp a c e s,"Pp. 35-46, in So ph ie W at s on and

K at h erine G ib s on (ed s.), P o s t m odern Citie s and S p a c e s Ox ford:

Bla ckw ell.

W rig h t, Gw endol y n, and P aul R abino w. 1982."S p atialization of p o w er:

A di sc u ss ion of t h e w or k of M i ch el Fou c ault," S ky line, M ar ch, pp.

14-5.(陳志梧譯,1994,”權力的空間化:米歇.傅寇作品的討論”夏鑄

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頁375-384,台北︰明

文書局。)

規訓與監看的城市第十一週

L y on, David. 2001.Surveillan c e and So c iet y: M onitoring E ver y da y Life. Bu ck ing h a m: Op en U niver s it y P re ss.(C hps. 4,5,7).

R e c o mm ended:

Dande k er, C. 1990.Surveillan c e, P o w er and M odernit y. Ca m bridge: P olit y P re ss.(HN49.P6 D36 1990b )

Dove y, K i m. 1999.Fra m ing P la c e s: M ediating P o w er in Built For m London: R outledge. (C hps. 1,2,3,8,9)

Zukin, Sharon. 1993. Landscape of Power: From Detroit to Disney Worl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N59.2 Z85 1993)

經濟城市 第十二週

Clar k e, David. 2003.Th e Con s u m er So c iet y and t h e P o s t m odern Cit y.

N e w Y or k: R outledge.(C hp.4)

Katznelson, Ira. Marxism and the City, Ch. 3, “Towards a Respatialized Marxism: Lefebvre, Harvey & Castells”

R e c o mm ended:

Ca s tell s, M aneul.1986.Th e I nfor m ational Cit y: I nfor m ation T e ch nolog y, Ec ono m i c R e s tru c turing and t h e U rban-R egional P ro c e ss.

Ox ford: Bla ckw ell.

Castells, M. 1978. City, Class and Power( HT166 C33)Macmillan.

Castells, Manuel. [1975] 1977. The Urban Question: A Marxist Approach(HT151 C37613 1977b) London: Edward Arnold.

Ca s tell s, M anuel. 1996.Th e R i s e of t h e N et w or k So c iet y.Ox ford: Bla ckw ell.(夏鑄九等譯,1998,網絡社會之崛起,台北:唐山。)

Ca s tell s, M anuel. 1997.Th e P o w er of I dentit y.Ox ford: Bla ckw ell.

(夏鑄九等譯,2002,認同的力量,台北:唐山。)

Ca s tell s, M anuel. 1998.E nd of M illenniu m.Ox ford: Bla ckw ell.

(夏鑄九等譯,2001,千禧年之終結,台北:唐山。)

Gottdiener, Mark. 1985. 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Urban Space( HT 334 U5 G66 1985)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Harvey, D. 1985. The Urbanization of Capital(HT321 H3732 1989)Blackwell.

Chapters 1, 3, 5 and 8.

Harvey, D. 1989. The Urban Experience(HT321 H3732 1989) Blackwell.

Chapters 1, 2 & 4

Logan, John. and Harvey Molotch. 1987. Urban Fortune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lace Berkeley: U. C. Press.( HT123 L645 1987)

Massey, Doreen. 1992. “Politics and Space/Time.” New Left Review 196 (November-December), reprinted as chapter 11 in Space, Place and Gender.( GF95 M37z

1994)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4. pp. 249-272. Pickvance, C. G. 1974. “On a Materialist Critique of Urban Sociology.” Sociological Review. 22:203-220.

Pickvance, C. G. 1982. The State and Collective Consumption Open University. Pickvance, C. G. 1984.The Structuralist Critique in Urban Studies, in M.P. Smith (ed) Cities in Transformation Sage.

Szelenyi, I. (ed.). 1984. Cities in Recession( HT123 C4966 1984) Sage. Chapter

10 (by H.Gans). Assessment of ecological and Marxist approaches.

全球城市第十三週

Smith, Michael Peter. 2001. Transnational Urbanism: Locating Globalization Oxford: Blackwell. (HT119 S62 2001) pp.1-71; pp.101-122

R e c o mm ended:

Abu-Lughod, Janet. 1999. New York, Chicago, Los Angeles: America's Global Citie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esp. “Conclusions and a Look to the Future,” pp. 398-426.

Appadurai, Arjun. 1996. “The Production of Locality.” Pp. 178-199 in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HM101 A644 1996)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Appadurai, A. 2000. “Globalization”. Special Millenial Issue of Public Culture.

Winter.

Berner, Erhard and Rudiger Korff. 1995. "Globalization and Local Resistance: The Creation of Localities in manila and Bangko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V ol. 19. no. 2: 208-222.

Cohen, Michael A., Blair A. Ruble, Joseph S. Tulchin, Allison M. Garland (eds).

1996. Preparing for the Urban Future. Global Pressures and Local Forces.

Washington D.C.: 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 (Distributed by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Cohen, Michael A. 1996. “The Hypothesis of Urban Convergence: Are Cities in the North and South Becoming More Alike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 Pp. 25-38 in Cohen et al. (eds) op.cit.

Cybriwsky, R. 1991. Tokyo. The Changing Profile of an Urban Giant. World Cities Series, ed. R.J. Johnson and P.L.Knox. London: Belhaven.

Douglass, M. 1993. “The ‘new’ Tokyo story. Restructuring space and the struggle for place in a world city.” Pp. 83 – 119 in K. Fujita and R.C. Hill (eds) Japanese

Cities in the world Economy.(HC462.9 J3283 1993)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Friedmann, John and Goetz Wolff. 1982. “World City Formation: An Agenda for Research and A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6: 309-344.

Hamnett, C. 1994. “Social Polarization in Global Cities.” Urban Studies 31:401-424. Hamnett, C. 1996. “Why Sassen Is Wrong: A Response to Burgers.” Urban Studies 33:107-110.

Marcuse, Peter and Ronald Van Kempen (eds.). 1999. Globalizing Cities : An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ambridge: Basil Blackwell.

(HT119 G65 2000)

Meyer, David R.. 1991. "Change in the World System of Metropolises: The Role of Business Intermediaries." Urban Geography vols 12.5. pp.393-416. Mitchelson, Ronald L. and James O. Wheeler. 1994.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in a Global Economy: The Role of the American Urban System in 1990."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84: 87-107.

King, A.D. 1990. Global Cities: Post-Imperialism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London(HT361 K56 1991) London: Routledge.

Kowarick, L. and Campanario, M. 1986. "Sao Paulo: the price of world city statu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17(1): 159-74.

Pryke, M.. 1991. "An International City Going Global: Spatial Change in the City of London."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9: 197-222. Richmond, A. 1994. Global Apartheid(JV6032 R53z 1994)Oxford.

Sachar, A. 1990. "The Global Economy and World Cities." Pp. 149-60 in A. Sachar and S. Oberg (eds) The World Economy and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Power.

Aldershot: Avebury.

Sassen, Saskia (ed). 1999. 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JZ1318 G583 2000) NY: New Press.

Sassen, Saskia .2000.Cities in a World Economy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Pine Forge/ Sage Press.(HT321 S28 2000) (second edition)

Sassen, S. 2000. The Global City: New York, London, Tokyo(HG184.N5 S27 1991)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updated edition, Nov. 2000)

Smith, D. et al. 1999. States and Sovereignty in the Global Economy London: Routledge.

Smith, M.P. and J.R. Feagin. 1987. The Capitalist City: Global Restructuring and Territorial Development(HT321 C364 1987) London: Sage.

Social Justice. 1993. Global Crisis, Local Struggles. Special Issue. Social Justice. V ol.

20. nrs. 3-4. Fall-Winter.

White, James W. 1998. “Old Wine, Cracked Bottle? Tokyo, Paris, and the Global City Hypothesis.” Urban Affairs Review 33-4 (March): 451-477 (see also responses by Smith and Sassen).

全球的城市(殖民經驗)第十四週

J a c ob s, J ane M. 1996.E dge of Emp ire: P o s t c oloniali sm and t h e Cit y London: R outledge.(C hps.1-3)

反抗的城市 第十五週

J a c ob s, J ane M. 1996.E dge of Emp ire: P o s t c oloniali sm and t h e Cit y London: R outledge.(C hps.4-6)

W illia ms, A deba y o. 1997.“Th e P o s t c olonial Flaneur and O t h er Fello w-traveller s: Con c eit s for a N arrative of R ede mp tion.”Th irdl y

W orld Q uarterl y 18:821-841.(博士班閱讀)

反抗的城市第十六週

Harvey, David. 2000. Spaces of Hop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ps.

6 & 7)

Hubbard, Phil and Teela Sanders. 2003. “Making Space for Sex Work: Female Street Prostitution and the Production of Urban Spa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7:75-89.

R e c o mm ended:

Lefebvre, H enri. 1984.E ver y da y Life in t h e M odern W orld. (O riginal w or k p ubli sh ed 1971).

Lefebvre, H enri. 1991.Th e P rodu c tion of S p a c e.Ox ford: Bla ckw ell.

(O riginal w or k p ubli sh ed 1974).

Lefebvre, H enri. 1991.Criti q ue of E ver y da y Life, V ol. 1. (O riginal w or k p ubli sh ed 1947, 1958).

Lefebvre, H enri. 1996.W riting s on Citie s.Ox ford: Bla ckw ell. Lefebvre, H enri. 2003.Th e U rban R evolution M innea p oli s: U niver s it y of M inne s ota P re ss.

社会学理论试题集

华农大社会学专业07级 西方社会学史复习参考之四 拓展部分(作为以后深入和继续学习参考) 4 简述科层制的特点,正负功能及未来发展趋势 6 简述韦伯关于“感召性权威合法化”的论述? 7 米德关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观点。 8 默顿怎样批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1试论述“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争论的基本内容和分歧实质。 2 试论帕森斯“结构功能模式”同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结构论”的联系与区别。 5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8 异化劳动 9 普遍化的他人 6 米德怎样论述社会组织的心理基础。 7 简述布迪厄关于惯习“habitus”的基本观点。 8 简述城邦社会学的主要学术贡献及局限性。 4 试论哈贝马斯对西方社会学理性观的批判与重建。 5 有序的社会秩序是通过哪些环节建构的?谈谈你对此问题的见解。 6 试论世纪初期社会思潮的历史地位。 8 反功能 9 合法性 12 主观主义 13 异化 16 社会几何学 18 姿势对话 21 实践的模糊逻辑 22 时空抽离化 3 什么是社会行动?它大约可分几类? 6 布劳怎样分析社会交换论中的内部报酬与外部报酬? 7 莫顿的中程理论分析原则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分析原则区别 9 布劳怎样从微观的社会交换研究上升到宏观的社会结构研究? 10 简述利奥塔关于“重写现代性”的基本观点。 4 联系中国社会发展实践,详述帕森斯的A-G-I-L的模式理论。 6 试论帕森斯关于文化因素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观点。 3 实体性社会结构 4 社会稳定 5 社会运行 6 宗教冲突 7 话语方式 8 次级结构 9 普遍语用学 10 社会建构论 11 秩序 8 简述帕森斯的模式变量理论。 9 简述吉登斯关于“时空抽离化”的论述。 2 依据人的社会化理论,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你对当前青少年社会化障碍问题的认识。 3 举例论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4 联系当代社会专业化的趋势,论述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5 模式变量 6 实践的逻辑 4 教育制度的显功能 7 莫顿如何批判宏关结构功能主义的? 4 为什么说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实现了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7 话语实践(福柯) 8 叙事知识(利奥诺) 10 本体性关怀(吉登斯)15 制度化(帕森斯) 16 旋转的中轴(贝尔) 8 怎样理解利奥塔对“元话语”的批判? 9 怎样来理解吉登斯的“方法论置括号”? 4 比较分析帕森斯的AGIL社会系统模式与丹尼尔.贝尔中轴原理的联系与区别。 5 怎样借鉴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解释观念更新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中的意义? 6 概念行图示(贝尔) 7 认识的子集(利奥塔) 8 双重解读(布迪厄) 9 压抑文明(马尔库塞) 10 解放的认识兴趣(哈贝马斯) 1 当代社会学主要丛哪些角度去研究社会化问题? 2 社会互动的类型及其各自特点。

城市社会学部分章节课后问题答案

前八章名词解释题、简答题 ·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群体发展规律,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城市社会学:侧重于研究城市社会的社会学 ·社会控制:利用社会或文化工具,对个人或集体的行为进行约束,使其依附于社会传统的行为模式,以促进社会或群体的协调和发展。 ·社会变迁:在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发生的任何社会制度或人们社会角色模式变动的过程 ·包容性增长: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能创造和扩展经济机会,社会所有成员均等获得这些机会,参与并受惠于经济增长模式 ·人类发展指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中使用的发展评价方法,是用来对各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进行比较排序的统计指标 ·社会学特点:1整体性2综合性3科学性 ·马洛斯需求层级理论五层级及关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友爱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由低级需求向高级需求发展。 ·社会控制的类型和方式:形式化和非形式化,积极和消极。权威系统,法律,条例,规程,奖状奖金奖章,死刑坐牢流放,习惯风俗,道德法律,艺术,社会制度,军队,法庭,监狱 ·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城市社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规律2构成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3城市社会结构4城市社会组织5城市生活方式6城市社会心理及其发展变化对城市社会的影响7城市社会问题 ·社会结构:(齐美尔)社会关系形式。(韦伯)各种文化要素形成的不同形态。(马克思)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结构。 ·社会角色差距:由于个人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实际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与理想角色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社会群体: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由一定数量的个人组成。 ·邻里:地缘相邻并构成互动关系的基本社会群体,有着显著的认同感和感情联系,由此构成相对独立的小群体。·社会组织:城市中人们为了合理有效的达到特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能共同活动的群体 ·城市社区:大多数人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活动的社区。 ·城市群:特定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家庭的功能: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人一生中所处时间最长的基本群体,可以满足个人多方面的需求,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网络的主要类型:1亲缘社会网络2地缘社会网络3业缘社会网络4泛缘社会网络 ·邻里的社会功能:1相互支持的功能2社会化3社会控制4交流 ·社区的构成要素:1地域2人口3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4地缘感 ·社会问题:社会的正常运转出现了问题,即社会中发生了被多数人认为是不需要或不能容忍的事件或情况,这些事件或情况影响了多数人的生活,而且必须通过社会群体的力量才能改进 ·城市化: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大量人口从农业人口转变为工业人口,从乡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工业人口需要集聚,使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半城市化: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进入城市的过程中,只实现由乡到城的地域转移和由农到非农的职业转换,但还没实现身份变换,并没有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城市化。 ·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按照自然演化规律,在城市化早期发展阶段,首先出现收入不均问题。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投资环境优越,会进一步导致这样的趋势加剧,最终导致空间不均衡。 ·巨型城市区域: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由物质形态上相互分离但功能上相互联系的10-50的城镇聚集在一个或多个较大的城市中心周围,通过新的功能性劳动分工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个不同的功能性城市区域,再被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电信电缆的“流动空间”联结起来。 ·就业:劳动者处在有职业状态,即劳动者能够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某种社会活动 ·非正规部门:一种组织形式,即一批“有工作的穷人”,他们的经济活动没有得到政府承认、保护和管理。主要指规模很小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的单位,包括微型企业、家庭型的生产服务单位,以及独立个体劳动者等。·贫困的循环:现时的贫困将带来健康恶化、失业、不良居住环境等恶劣状况,导致贫困者未来处境的进一步恶化。贫困会孕育贫困,不但会在社会个体身上发生积累循环,而且会通过家庭、文化、制度和空间等更为广泛的途径实现自我延续,从而形成贫困的循环。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考题——南开大学社会学博士考题2010

2010年博士入学社会学专业课——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考题 1.结构主义对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影响。 2.试论“社会学中国化”或“中国特色社会学”建设中应坚持的原则,路径和注意的问题。 3.试述我国社会学界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理论成果,并谈谈你对中国目前社会分层的看法。 4.以经济发展与社会收入差距扩大的关系研究作为主题,设计研究框架(理论模型),设计一个在全国范围内进行5000份问卷调查的抽样方案,并说明其设计原理。 2010年博士入学社会学专业课——法社会学考题 1.如果你认为法社会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请你列举出当前中国法制建设中你最为关注的几个学术问题,并解释理由。 2.如果你认为法社会学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则请你谈谈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与传统法学的研究方法相比主要有哪些不同? 3.“清官崇拜”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重要现象,请你谈谈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中国 传统法制的影响。 内容提要 法律是现实社会的调节器,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是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确认人的不同社会地位的有力杠杆,它来源于现实生活,而且真实地反映现实的要求。因而透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法律制度,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当时人们关于人、社会、入与人的关系、社会组织以及哲学、宗教等诸多方面的思想与观点。同时,法律是一种具有国家强制力、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它以一种最明确的方式,对当时社会成员的言论或行动作出规范与要求,因而也清楚地反映了人类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对于不同的人所作出的种种具体要求和限制。因此,从法律制度的发展变迁中,同样可以看到人类自身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历史轨迹。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国家文明发展历史已经无可争辩地证明,法律制度乃是维系社会、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的工具。同时,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体现。 目录 第一篇法社会学的概念、框架和方法论 第一章法社会学的概念和框架 第一节法社会学的概念 第二节法律与社会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法社会学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法社会学的产生及发展概况

新城市社会学主要理论

新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夏建中 【内容提要】产生于70年代的新城市社会学是对传统城市社会学——芝加哥人文生态学派的反动。新学派主要由三个流派组成,其中,法国的卡斯泰尔和美国的哈维是该学派的奠基者和中坚人物。他们借鉴马克思的知识传统,以集体消费为基石,解说资本积累和阶级斗争与城市化的关系,指出城市并非城市生活方式形成的原因,城市本身和城市生活方式都是更广泛的经济结构的产物。 二 曼努尔·卡斯泰尔不但是法国城市社会学的代表,也是新城市社会学的旗手。他1942年生于西班牙,1967年毕业于巴黎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1970-1979年在巴黎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任教;1979年起先后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在国际社会学协会中领导城市发展委员会的工作。他的主要著作有《城市问题:马克思主义思路》(1972)、《城市、阶级与权力》(1978)、《经济危机与美国社会》(1980)、《城市与百姓》(1983)、《高技术、空间与社会》(1988)和《信息城市》(1989)等。 卡斯泰尔的思想深受法国结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阿尔都塞(LouisAlthusser)的影响,1968年他发表了一篇名为“存在‘城市社会学’吗?”的论文,质疑传统城市社会学的科学性。他认为,传统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对象”和“真实对象”都不确定,“城市”无确切定义,故缺乏特定的真实对象;“城市性”、“生态系统”不具有理论上的明辨性特征,故没有特定的理论对象。他还认为,沃思在城市空间与城市性之间制造了一种“伪相关”,因为被沃思看作“城市生活方式”的那种东西并不是由城市环境造成,而是更广泛的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反映,“是资产阶级工业化的文化表现,是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理性化进程的产物”(M.Castells,1976)。所以在卡斯泰尔看来,传统城市社会学不是科学,而是一种“意识形态”,或更干脆讲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在其代表作,也是新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之作《城市问题》中,卡斯泰尔明确地表示他力图用结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城市社会。他认为,城市空间是社会结构的表现,社会结构是由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意识形态系统组成的,其中经济系统起决定作用;经济系统的发展不是被思想,而是被过去和现在的经济系统所决定;经济系统本身由劳动力、生产工具和资本家三要素构成。 在卡斯泰尔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集体消费。他认为,劳动者起初主要是通过个人提供的私人消费再生产自己的劳动力(如休息、休养、生殖、学习等);在农业社会中,农民个人为自己提供食品、衣物、房屋、出行手段以及其他所需的大部分东西。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已日益

城市社会学论文题目大全

城市社会学论文题目大全 城市社会学论文是隶属于社会学论文最早的一个小分支,主要是讨论现代城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城市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的结构组织,研究的方向是社会学中的关于城市的主题,城市社会学论文包含了城市的区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规律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提供了121条优秀的城市社会学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学习。 1. 生产服务业集聚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基于门槛回归的分析 2. 相对资源视角下城市青年夫妻的除夕安排 3. 提高中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研究 4. 中国城市空间的治理逻辑--基于权力结构碎片化的理论视角 5. 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是如何逆转的--实践视角下的妇女家庭纵向地位变迁 6. 北京女性老年人的生活境况与社会服务需求 7. 社会资源与行动网络:精英型意见领袖的抗争逻辑 8. 在华韩国留学生文化智力对文化认同的内隐影响研究 9. 河南省智力残疾人群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需求研究 10. 城市景观环境对大众行为的影响 11. 大学艺术与礼仪教育渗透研究 12.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变迁特点及认识 13. “小地方”和“大地方”的不同世界 14. 别把时间浪费在工作电话上 15. 澳大利亚越南移民社会融入现状探究 16. 美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7. 我国企业社会工作及其服务模式建构 18. 生儿育女的福利效应:子女数量及其性别对父母幸福感的影响 19. 建设国际化社区展现杭州国际化形象 20.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农村社会空间联系分析--以武汉市黄陂区李集镇为例 21. 跨境“双非儿童”的特殊教育与康复 22. 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23. 家庭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视野 24. 儿童意外伤害与儿童忽视:问题与出路 25. 农民家庭生活新秩序的建构:功能主义视角的解读 26. 我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鼓与呼 27. 城市青年的文身体验. 情感叙事与身体抵抗 28. 日本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承接主体能力建设研究 29. 中国公共记忆研究范式新思考:来自山地民族的启示 30. 浅析当代维吾尔族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 31. 浅谈哈尔滨近代城市的历史纪元 32. “摊二代”心理偏差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33. 微信朋友圈里的舆论社会学 34. 基于分层线性模型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 35. 发挥乡贤文化多元治理效应的时代背景和路径选择 36. 中国城市居民个体社会地位与伦理行为关系研究 37.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在城市研究中的独特性 38. 城市在马克思的历史叙事中的地位 39. 马克思关于城市的核心见解及其当代意义 40. 标准化的存在感觉与影响

西方社会学主要理论

一 结构功能主义 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思想渊源 社会科学中的功能主义有着长期的历史。A.孔德和H.斯宾塞在其著作中都有所论述。□.迪尔凯姆、A.R.拉德克利夫—布朗和B.K.马林诺夫斯基对功能主义也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现代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是在以往的功能主义的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他在以后的许多论著中,为形成结构功能主义的系统性理论作出了很大努力,并成为结构功能分析学派的领袖人物。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行动系统的4个子系统之一,其他3 个是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和文化系统。在社会系统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形成了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社会角色,作为角色系统的集体,以及由价值观和规范构成的社会制度,是社会的一些结构单位。社会系统为了保证自身的维持和存在,必须满足4种功能条件:①适应。确保系统从环境中获得所需资源,并在系统内加以分配。②目标达成。制定系统的目标和确定各目标的主次关系,并能调动资源和引导社会成员去实现目标。③整合。使系统各部分协调为一个起作用的整体。④潜在模式维系。维持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基本模式,并使其在系统内保持制度化。在社会系统中,执行这 4种功能的子系统分别为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模式托管系统。这些功能在社会系统中相互联系。社会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社会系统内的各亚系统之间,在社会互动中具有输入—输出的交换关系,而金钱、权力、影响和价值承诺则是一些交换媒介。这样的交换使社会秩序得以结构化。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趋于均衡的,4种必要功能条件的满足可使系统保持稳定性。 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 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发展了结构功能方法。默顿认为,在功能分析上,应该注意分析社会文化事项对个人、社会群体所造成的客观后果。他提出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的概念,前者指那些有意造成并可认识到的后果,后者是那些并非有意造成和不被认识到的后果。进行功能分析时,应裁定所分析的对象系统的性质与界限,因为对某个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事项,对另一系统就可能不具这样的功能。功能有正负之分,对群体的整合与内聚有贡献的是正功能,而推助群体破裂的则是负功能。默顿主张根据功能后果的正负净权衡来考察社会文化事项。他还引入功能选择的概念,认为某个功能项目被另外的功能项目所替代或置换后,仍可

社会学基本理论

社会学基本理论 一、社会概述 1、含义---唯实派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一个集合,而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唯名派认为,社会是代表其具有共同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实名而非实体。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认为,社会的实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经济关系是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关系。 2、特征---社会是有组织、有文化的系统;社会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在任何社会发展时期,社会都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最大群体;社会有明确的空间界限,存在于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社会具有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社会有一套自我调节机制,它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的“活的机制”。 3、类型---根据阶级关系与生产关系分为亚细亚社会、古代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根据人类学划分为原始社会、野蛮社会、文明社会;从社会存在方式划分为狩猎和采集社会、园艺社会、游牧社会、农牧社会、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从社会整体结构划分为公社社会与社团社会。 4、德国经典社会学家滕尼斯划分为公社社会与社会。公社社会指绝大多数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个人的亲友关系上的社会。社会是指绝大多数社会关系是建立在正式的、契约化的、非人格化的、专门化的基础之上的。 5、孔德划分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与实证主义阶段。

二、文化 1、含义--指某一民族或群体代代相传的、共享的整体生活方式,是赋予一个社会以特色的长期凝结和传承下来的思考行为方式及结果。 2、基本要素--符号、语言、价值、规范 3、特性--文化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与创造出来的;文化石后天习得的;文化石共有的;文化具有象征性;文化具有复合性;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文化具有普遍性;文化具有民族性与阶级性;文化有多样性。 4、文化特质--一组文化的组成要素。 5、文化从--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成的一组文化特性。 6、文化模式--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 7、类型--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共同文化与差异文化。主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站主导地位的、由大多数人共享的文化。亚文化是指仅仅作为社会上一部分群体所接受或特有的文化。 8、文化共同性来源有四个要素:物质上的相似性、生活上的相似性、人类环境资源的限制与影响、文化接触与传播的影响。 9、功能--文化石民族分野的标志;文化促进社会行为有了系统的规范;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10、文化分析中的种族中心主义与相对主义。 种族中心主义是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与标准来衡量别的文化,认为自己的文化石最优的。利:增进群体内的团结,减少团体内冲突,

城市社会学名词解释

3.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空间范围内居民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是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环境基础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 4.城市性: 沃斯把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叫做城市性,沃斯认为城市性是从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人口异质性三个因素及其交互的关系中发展出来的。 5.韦伯 早期城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6.凯文林奇 林奇并非学院意义上的城市社会学家,但作为20世纪城市设计最具灵感的学者,他对城市空间与人类行为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解。林奇相信环境对人有教化作用,城市意象能够给人带来心理的愉悦和激发人的行为和组织人的经验。人对环境的感知也绝非被动的接受。城市的经验本身就是一个有深度和完整的教育过程,认知发展的重点是建构秩序。 7.芝加哥学派 美国本土社会学创始于芝加哥大学,而芝加哥学派最早的一批学者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城市社会学研究。芝加哥是美国19世纪发展最快的城市,城市的快速发展使芝加哥成为“社会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芝加哥学者研究的多与移民、城市扩张有关。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有:帕克的人类生态学、伯吉斯的城市扩张与同心圆理论、沃斯的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性。此外芝加哥学派开创了生态学方法。 8.城市域模型 1977年美国社会学家万斯提出城市域模型,其主要观点有两个: 第一、远方城市核的独立。人口向郊外扩展,使城市的郊外中心(核)得以独立,使城市中心与郊区相互作用的等级和强度降低了。 第二、外郊城市的兴起。由于降低了与城市中心联系的强度和等级,外郊城市加强了“自我维持”的能力,并最终脱离中心商业区,其功能甚至超过了原来的城市中心。 10.家庭结构: 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家庭结构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家庭人口要素,二是家庭模式要素 11.城市化 城市化:是指人口、地域、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过程 12. 逆城市化:指人口由城市向农村地域的迁移,是城市化达到一定的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是郊区化的发展。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

关于帕克的城市社会学理论

Park,Robert Ezra (1864~1944) 美国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864年2月14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鲁泽恩郡一个商人家庭。就学于密执安大学,1887年获哲学学士学位。随后投身新闻界,热衷于城市社会问题和贫民阶层的调查报道。自1898年起,先后到哈佛大学、海德堡大学深造,师从W.詹姆斯、J.罗伊斯、G.齐美尔等。1904~1905年任哈佛大学哲学助理教授,曾协助黑人领袖B.T.华盛顿研究种族问题。1914~1936年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25年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主要著作有:《社会学导论》(与E.W.伯吉斯合著,1921)、《城市——对都市环境研究的提议》(与伯吉斯和R.D.麦肯齐合著,1925)、《人种与文化》(1950)、《人类社区,城市和人类生态学》(1952)。 帕克认为社会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行为的自然科学。他在社会学研究上有两大兴趣,即种族和城市。在种族研究中,提出了表示个人间、团体间的密切程度的“社会距离”概念,并探讨“种族偏见”与“种族冲突”的关系。他认为,美国社会较其他社会种族偏见小但冲突大,这是因为美国社会开放、进步,黑人不满意、不顺从传统的不平等秩序。帕克从新闻媒介、商业活动、行政管理三个方面为城市下定义,认为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方式。他对城市的研究主要包括人口、邻里关系、职业三个方面。他根据社会成员行为上相互作用的方式,把社会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竞争、冲突、调节、同化。帕克对社会学的贡献还突出地表现在对社会学人才的培养方面,如E.W.伯吉斯、L.沃思等著名社会学家曾是他的学生。美国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之一。早年就学于密歇根大学,1887年获哲学学士学位。自1898年起,先后到哈佛大学、海德堡大学深造。1904~1905年任哈佛大学哲学助理教授,1914~1936年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25年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帕克认为社会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行为的自然科学。他主要研究种族和城市问题,在种族研究中,提出了表示个人间、团体间的密切程度的“社会距离”概念,并探讨“种族偏见”与“种族冲突”的关系。他认为美国社会较其他社会种族偏见小但冲突大。帕克从新闻媒介、商业活动、行政管理3个方面为城市下定义,认为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方式。从城市的人口、邻里关系、职业3个方面着手研究。他根据社会成员行为上相互作用的方式,把社会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竞争、冲突、调节、同化。帕克对社会学的贡献还突出地表现在对社会学人才的培养方面,E.W.伯吉斯、L.沃克等社会学家曾是他的学生。著有《社会学导论》(合著)、《城市——对都市环境研究的提议》(合著)、《人种与文化》、《人类社区,城市和人类生态学》。 R.E.帕克认为,社区的本质特征是:①有一个以地域组织起来的人口;②这里的人口或多或少扎根于它所占用的土地上;③这里的人口的各个分子生活于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帕克关于社区本质特征的观点,对社区的研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芝加哥学派与社会分析 芝加哥学派在二十世纪初兴起,主要由芝加哥大学的R·E·帕克(Robert Ezra Park)、E·伯吉斯(Ernest Burgess)及其它城市社会学家所建立。二十年代帕克和伯吉斯指出五种经常在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同心圆区域,当中包括被视为最易爆发危机或分崩离析的“转变中区域”。在四十年代,亨利·麦凯(Henry McKay)和Clifford R. Shaw 聚焦于少年越轨行为(Juvenile Delinqency),发现他们都

社会学的现代发展与主要理论流派.

社会学的现代发展与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学从创立到繁荣,其中心都在欧洲。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中心逐渐转移到了美国。二战之后,欧洲社会学研究又进入复兴和进一步发展的阶段,并且向世界其他地区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拓展,使得社会学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也受到高度重视,并迅速发展起来。 大致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社会学进入现代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是: 第一,加速化,即自从二战后,西方社会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学调查。可以说,社会学的应用研究成为一种世界趋势。 第二,多样化,即西方社会学没有统一的社会学理论,观点分歧,学派林立。 第三,分科化,即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趋势加强,分科社会学种类增多。 第四,定量化,即在研究方法方面,社会学越来越注重定量研究,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大大加快了资料处理的速度,使社会学研究方法准确、快速、规范。第五,心理化,即侧重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 自古典社会学以来,社会学有两个焦点问题:一是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即能否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在这点上社会学理论往往被分为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阵营;二是关注社会的组成,即社 会是如何产生及为何产生,也即社会是如何运行的。围绕这两点,社会学在现代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学派。在这里,仅选择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理论流派作一简介。 一、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初步形成于20世纪30-40年代,鼎盛于60年代,至今仍是西方社会学中的主要流派之一。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

塔尔科特·帕森斯(T.Parsons,1902-1979的社会学理论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第一,社会行动论。帕森斯认为,人们的社会行动包括以下四个结构要素:行动者、目的、情境、规范,而且在它们的基础上构成了更高一级的社会行动体系。社会行动体系包括有机行为体系、人格体系、社会体系、文化体系四个亚系统。因此,人的社会行动要受到有机体、人格、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第二,一般系统理论。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不过是更一般意义上的行动系统的一个亚系统。他认为,一般行动系统具有四个基本的功能要求:适应功能(即系统保持与外部环境的交换,并将获得的生存资源分配给整个行动系统。它由行为有机体系来承担、目标获得功能(即确立目标的优先顺序,并调动系统的资源来实现这些目标。它由人格系统来承担、整合功能(即系统必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功能总体。它由社会系统来承担、潜在模式维持功能(即系统根据某种规范维持某种社会行动的延续性。它由文化系统来承担。这四个功能必要条件的满足与否,决定了社会系统或其他一切行动系 统的生存能力。第三,均衡论。帕森斯系统功能理论的核心是强调社会系统的整合和均衡。他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系统总是趋于稳定与均衡状态的,一旦发生反常现象,原有的均衡被破坏,社会系统就会通过反馈机制进行自我调节,自发地返回均衡。帕森斯的宏观的、高度抽象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对西方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他的理论没有充分地看到社会冲突与社会变革的作用,具有明显的保守倾向。 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 Merton,1910-的社会学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层理论。默顿主张建立一个介于宏观理论与纯粹经验研究两者之间的“中层理论”。这种中层理论能将理论与经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最终推动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第二,均衡功能论。在默顿看来,社会单位对系统可能有正功能,也可能有负功能;可能有“显功能”,也可能有“潜功能”。他认为,社会单位对整个体系之和谐与整合与否,应由验证法来一一加以研究,不可一概而论。默顿的功能论是一种均衡的功能论。他不仅想知道为什么个人会顺从他人和群体的意志去行事,而且也想知道为什么某些人会走向偏差而导致社会的非整合。

社会学概论主要理论

社会学概论主要理论十分以上喔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1.社会学创立时期代表 (1)孔德(社会学之父)将社会学居于科学最高层次;“秩序”和“进步”是他的两个核心概念。 (2)卡尔·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代表 (1)涂尔干: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②社会团结理论;③失范理论;④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⑤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 (2)韦伯:①理解社会学--韦伯认为,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 ②社会行动类型。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3.芝加哥学派:社会学起源于欧洲,但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在美国成立。 4.结构功能论 关注焦点在于社会均衡是如何维持和不断修复的。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和《社会系统》。其AGIL功能分析图式是理解其结构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提出显功能与潜功能。 5.冲突理论 (1)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是最早、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 (2)辩证冲突论:德国达伦多夫--《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6.交换理论:霍曼斯提出,布劳修正--《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7.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社会学家米德,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默和戈夫曼。 8.社会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 9.艾尔弗雷德·舒茨--奥地利--创立现象学社会学。 11.“五脏六腑”--费孝通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1.实证主义方法论 遵循自然科学法则,用普遍因果律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理论,以孔德《实证哲学教程》为代表。 2.人文主义方法论 反实证主义方法论,是对社会行动过程及结果予以主观意义理论的方法。 基本观点: (1)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 (2)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非“说明”; (3)立足于微观层面,研究社会现象。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基本观点 (1)承认客观的社会规律; (2)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进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3)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注重制约人的行动的社会物质环境。 4.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 (1)后实证主义--20世纪后期,波普尔的证伪理论、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科学革命论”和“范式理论”占主导地位。 (2)新人文主义--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欧洲兴起的新人文主义,又称新韦伯主义。 (3)批判诠释理论--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被称为“用历史诠释学观点考察真理”的里程碑。 (4)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在文化、文学领域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对社会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社会学理论的四大研究途径

在社会学理论的四大研究途径(建构主义、功利主义、功能主义和批判结构主义)(沃特斯2000:6ff.)当中,以社会系统理论为表现形式的功能主义传统由于强调整体、均衡和稳定,可以说是最为强调“社会和谐”的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德国倭铿对其精神生活哲学的自称。主要是突出人的精神生活的能动性。...行动哲学反对自然主义与社会主义。认为自然主义对人的精神加上错误的限制,它虽给予人以自由,但不能指导人正确地使用自由。社会主义不能给予人的生活过程以统一性,不能了解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和理论派别,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符号互动论作为一种关注个体行为的社会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它强调人类主体性的理论前提、关注个体间互动行为的经验研究取向。是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W.詹姆斯和的著作中提出的。 现象学的词源可上溯至18世纪法国哲学家兰伯尔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家G.W.F.黑格尔的著作﹐但其含义均与胡塞尔的用法不同。胡塞尔赋予“现象”的特殊含义﹐是指意识界种种经验类的“本质”﹐而且这种本质现象是前逻辑的和前因果性的﹐它是现象学还原法的结果。狭义的现象学指20世纪西方哲学中德国哲学家E.胡塞尔创立的哲学流派或重要学派。其学说主要由胡塞尔本人及其早期追随者的哲学理论所构成。广义的现象学首先指这种哲学思潮﹐其内容除胡塞尔哲学外﹐还包括直接和间接受其影响而产生的种种哲学理论以及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中所运用的现象学原则和方法的体系。 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它所说的现象既不是客观事物的表象,亦非客观存在的经验事实或马赫主义的“感觉材料”,而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心理经验的“纯粹意识内的存有”。 结构化理论 以吉登斯为代表的一种社会理论,关注具有知识和能力的人类作用者与其所处的广泛社会系统和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该理论通过对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反思,树立了自己的理论目标,即超越传统理论的二元分裂的局面,确立自己的研究对象。他提出社会学所探求的社会结构,只有经过结构化过程才能得到说明。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用行动者模型——分层模型展开对结构化的论述。所谓分层模型,就是将行动者理解为一系列的意识层面,这些意识层面主要分三个层次:凭借语言的话语意识、凭借理性的实践意识、以动机和认知为主的无意识。在吉登斯看来,结构并不决定行动,而是行动的意外结果。结构只是使行动结构化,行动展现了结构并再生了结构。由此可见,吉登斯对结构与行动二元对立的调和,不过是在两者间进行循环论证 双重性 结构化过程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社会结构规定着人们的社会活动;另一方面人们的社会活动也产生和再生出新的社会结构。 功能主义 社会学解释

城市社会学期末复习修订新版本

城市社会学课程题库 考试说明: 考试卷型:(1)多项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2)判断题50题,每题1分,共50分 考试形式:机考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多项选择题 1 1、在韦伯看来,完全城市应该具有()的功能。 A B C D E A.贸易 B.军事 C.法律 D.社交 E.政治 12、关于芝加哥学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A.创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学系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城市研究中心,成为了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基地 C.以帕克为代表的第二代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所创立的城市人类生态学理论才真正 代表了芝加哥城市社会学派理论 D.在新城市社会学理论出现以前,人类生态学基本上统治着城市社会学研究,是主 流的社会学理论和研究范式 E.由美国社会学家J.沃顿所提出 1 3、下列关于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表述正确的是: A B C A.在伯吉斯看来,每个城市都有它的生态布局,这个布局是按照同心圆的格局组织 起来的 B.中心商业区是最内核的地带 C.过渡带带是由许多商业和轻工制造业以及主要由平民、移民和游民组成的居住区 D.过渡区的外围是中层郊区,也成为高级住宅区 E.第四圈居住的是内层郊区,是蓝领中产姐姐居住区或成为工人住宅区 F.第五圈成为往返区,是外层郊区和城乡结合部 1 4、问卷的结构往往包括: A B C D E A.封面信 B.指导语 C.问题 D.答案 E.编码 1 5、实地研究通常采取的方式包括: A B D E A.观察法 B.文献法

C.访谈法 D.问询法 E.跟踪法 2 6、郊区化是指由大城市中心区(),促使人口、产业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一种离心分散化的现象。 A B C D A.地租昂贵 B.人口稠密 C.交通拥堵 D.环境恶劣 E.就业难 2 7、边缘城市的特征主要包括: A B C D A.建筑低层 B.低密度 C.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专业化产业结构 D.人口的多样化、隔离化 E.行政上有主体、空间上有界限 2 8、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 B C D E A.人口增长过快对于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带来较大压力 B.城市人口素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C.城市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 D.城市人口流动加速 E.城乡就业矛盾突出 4 9、农村社区主要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A B C D E A.传统主义 B.仪式主义 C.持续教育 D.单一的标准化和可预期性的社会角色 E.民俗和民德是行为依据 4 10、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一书中描述的中国农村社会的特征包括: A B C D A.礼治秩序 B.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C.无为而治 D.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 E.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构成的网络 F.家族和血缘体作用不明显 4 11、关于费孝通的“差序格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A.差序格局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水中后激起的同心圆扩散圈 B.在乡土中国,每一个人都把自己当作圆心,以差序的方式来建构与他人的关系

【社会学考研必看】_社会学研究方法多种简答题附答案

简答题: 1、对社会研究可以进行哪些分类? 从研究的性质上看,可以分为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 从研究的目的上看,可以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按照调查对象的范围,可以分为普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从研究的方法上看,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从研究的时间尺度上看,可以分为横向研究、纵向研究。 2、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最主要的差别是什么? 理论性研究强调通过研究来发展知识,寻找社会运行的规律; 应用性研究强调通过研究来直接帮助解决社会实践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3、理论研究包括哪些类型? 一般来说,即包括在抽象层次进行学术探讨; 也包括在理论层次上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现实问题(实证研究,是理论性社会研究的重点)(建立假设得到理论解释——观察、概括、抽象、检验已有理论,提供新理论解释) 4、采用哪些方法可以提高理论性研究现实的社会价值? 一方面应该提倡理论研究者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将理论研究的选题方向更多地集中在与人类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和长远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另一方面理论研究者应该尽可能地采用一些比较通俗的表述方式,或者通过科普读物的方式给普通读者传播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5、简述应用性社会研究的主要领域? 主要类型:社会生活状况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发展指标和社会影响评估等。 主要研究领域:人口管理、劳动就业、城市建设、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区域发展、社会治安、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社会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其他各领域也需要社会科学的应用性研究) 6、简述探索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部分:一是实地考察;二是请教专家;三是查阅资料。 7、简述探索性研究的方法特点? 比较简单,不太严格。观察法、访谈法等,有时也进行小规模问卷调查,一些典型个安调查,结果并不用来推论总体,也不用来检验某种假设,而是为提出理论假设提供初步的根据和其他相应的信息。 8、解释性研究的方法特点? 解释性研究的目标是回答“为什么”,是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首先进行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需要比描述性研究的程序更复杂,方法更精致、更严谨,针对性也更强。 9、普查的主要特点? 第一,普查资料本身可准确地反映社会总体的一般特征。 第二,普查的形式比较规范,保证了普查资料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第三,普查所涉及的调查项目一般都较少,并且对资料的深度要求不高。 第四,普查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且耗时较长。 10、抽样调查的特点? 首先,它只对总体中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调查,因此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

城市社会学(判断)修订ABC排序(简化)版本

二、判断题(每题1分) 错误的 A按照社区的空间特征我们可以将社区华为为整体社区和局部社区两大类型。F A按照社区的部组织形式可以将社区划分为法定社区、自然社区和专能社区三大类型。F A按照危机中的不同利益主体分类,可以将城市公共危机分为外生型危机和生型危机。F B、补缺型的社会福利是指为全体公民提供的福利,是一种常态性的社会制度,是社会制度结构中常规化和永久性的重要组成部分。F B边缘城市是西欧城市发展的新形式,是位于原中心城市周郊区新发展起来的商业、就业与居住中心。F B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中所说得过渡区是指蓝领中产阶级或工人居住区。F B补缺型的社会福利也称之为普惠型社会福利,是指为全体公民提供福利。F C、城市社区的异质性要低于农村社区。F C城市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联合国界定,5万人口以上的聚集地就是城市,在此规模以下的聚集地则是农村。F C城市的起源常常被认为是国家和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国家和文明的概念可以等同。F C城市的生产消费活动是城市文化的表层文化。F C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与国家安全管理的差别主要在于管理的主体不同。F C城市化的历史就是城市发展的历史。F C城市居住空间的研究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人类学。F C城市居住空间研究的新古典经济学派关注权力、冲突和空间之间的关系,由北美的政治学者最先提出。F C城市社会问题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唯一容。 F C城市危机管理的重点在于应急处置。F C城市危机管理的重点在于应急处置。F C城市营销的历史源远流长,理论系统的形成产生于14世纪时候的意大利。 C城市营销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14世纪的英国。F C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将各种应急资源统一在一套完整的智能化信息处理与通信方案中,其核心作用在于实现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事件处理的统一指挥。F C城镇的本质特征包括:F C抽样单位与构成总体的元素总是相同的。F C从本质上来说,西方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文化是一种个体文化。F C从郊区的发展模式来看,美国和西欧基本相同。F C从实践来看,我国目前的社区建设大多以基层自然社区作为操作单位。F D当今的社会流动就是精英流动的过程。F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学的研究中心逐渐转移到美国F D定序测量时测量层次中最低的一种。F D多核心模式是法国地理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在研究不同类型城市的地域结构时发现的。F E2008年汶川地毡暴露出我国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缺位,同时也催生了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学科领域的出现。F F F、粉领群体是指拥有一定的知识资本,一般从事脑力劳动的那部分人。F G概括性差是定量研究的一个比较大的缺点。F G概率抽样主要是依据研究的主观意愿、判断或是否方便等因素来抽取对象,它不考虑抽样中的等概率原则。F G根据流动的原因,我们将社会流动划分为代际流动和代流动。F G根据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我们可以将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F G古罗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追求人的尺度、人的感受以及同自然环境相协调。F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