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申辩篇 苏格拉底

申辩篇 苏格拉底

申辩篇 苏格拉底
申辩篇 苏格拉底

《申辩篇》译文如下:

译文1

公元前399 年, 墨勒图斯等人以“信奉异端邪说”为借口, 对苏格拉底进行审判, 苏格拉底在法庭上进行了自我辩护,其辩护词被称为《最后的辩护》。《最后的辩护》是苏格拉底的自我辩护,后来被他的学生柏拉图收入了他编著的《苏格拉底之死》一书中。

苏格拉底的这篇辩护辞非常著名,全文收录如下:

亲爱的雅典同胞们! 所剩的时间不多了, 你们就要指责那些使雅典城蒙上污名的人, 因为他们把那位智者苏格拉底处死; 而那些使你们也蒙上污名的人坚称我是位智者, 其实并不是。如果你们再等一段时间, 自然也会看见终结一生的事情, 因为我的年纪也不小了, 接近死亡的日子实在也不远了。但是我并不是要对你们说话, 而是要对那些欲置我于死地的人说话。同胞们: 或许你们会以为我被定罪是因为我喜好争辩, 其实如果说我好辩的话, 那么只要我认为对的话我或许还可以借此说服你们, 并替自己辩护, 尚可免处死刑; 其实我并不是因好辩被判罪, 而是被控竟敢胆大妄为向你们宣传异端邪说, 然而那些话只不过像平常别人告诉你们的话一样而已。但是我不以为, 为了避免危险起见, 就应该去做不值得一个自由人去做的事, 也不懊悔我用现在这样的方式替自己辩护。我宁可选择死亡, 也不愿因辩护得生存。因为不管是我还是任何其他的人, 在审判中或打仗时, 利用各种可能的方法来逃避死亡, 都是不对的。在战时, 一个人如想逃避死亡, 他可以放下武器, 屈服在敌人的怜悯之下; 而且, 尚有许多逃避死亡之策, 假如他敢做、敢说的话。

但是, 雅典的同胞啊! 逃避死亡并不难, 要避免堕落才是难的, 因它跑得比死要快。我, 因为上了年纪, 动作较慢, 所以就被死亡赶上了; 而控告我的人, 他们都年轻力壮, 富有活力, 却被跑得较快的邪恶、腐败追上了。现在, 我因被他们判处死刑而要离开这个世界; 但他们却背叛了真理, 犯了邪恶不公之罪。既然我接受处置, 他们也应该接受判刑, 这是理所当然之事。

下一步, 我要向你们预言到底是谁判我的罪, 及你们未来的命运如何: 因为人在将死之际, 通常就成了先知, 此时我正处于这种情况。同胞们! 我告诉你们, 是谁置我于死地的吧! 而在我死后不久, 天神宙斯将处罚你们, 比你们加害在我身上的更加残酷, 虽然你们以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需负责, 但我敢保证事实正相反。控告你们的人会更多, 而我此时在限制他们, 虽然你们看不见; 并且他们会更加的凶猛, 由于他们较年轻, 而你们也将更愤怒。如果你们认为把别人处死, 就可以避免人们谴责你们, 那你们就大错特错了。这种逃避的方

式既不可能也不光荣, 而另外一种较光荣且较简单的方法, 即是不去抑制别人, 而是注意自己, 使自己趋向最完善。对那些判我死刑的人, 我预言了这么多,

我就此告辞了。

但对于那些赞成我无罪的人, 我愿意趁此时法官正忙着, 我还没有赴刑场之际, 跟你们谈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我死前陪着我吧! 同胞们! 我们就要道声再见了! 此时没有任何事情能阻碍我们之间的交谈, 我们被允许谈话, 我要把你当成朋友, 让你们晓得刚刚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是怎么一回事。公正的判官们! 一件奇怪的事发生在我身上, 因为在平常, 只要我将做错事, 即使是微小的

琐事, 我的守护神就会发出他先知的声音来阻止我; 但是此时, 任何人都看到

了发生在我身上之事, 每个人都会认为这是极端罪恶的事, 而在我早上离家出

门时, 在我来此赴审判时, 在我要对你们做演讲时, 我都没有听到神的警告。在其他场合, 他常常在我做了什么, 或说了什么时, 他都会来反对我。那么, 这是

什么原因呢? 我告诉你们: 发生在我身上的事, 对我来讲反而是一种祝福; 我

们都把死视为是一种罪恶, 那是不正确的, 因为神的信号并没有对我发出这样的警告。

6

第2种译文

先生们,我不知道我的原告对你们有什麼影响,但对我来说,我几乎要被他们弄得发昏了,因为他们的论点是多麼令人佩服啊。不过,另一方面,他们说的话几乎没有一个字是真的。在他们的连篇假话中有句话尤其使我感到惊讶,我指的是他们对你们说,你们一定要小心,别让我把你们给骗了,言下之意就是说我是一个嫺熟的演说家。我要对你们说,讲这种话而不脸红的人真是极端厚颜无耻,因为他们一定知道这种话很快就会遭到事实的驳斥,我显然并不具备当一名演说家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技巧,当然啦,除非他们所说的嫺熟的演说家指的

是讲真话的人。如果他们讲的是这种意思,那麼尽管我和他们不是同一类型,我仍会同意我是一名演说家。

我说了,我的原告几乎没讲一句真话,或者乾脆说,一句真话都没讲,而从我嘴里你们听到的将全部是真话,先生们,我可以向你们保证,这不是因为我会像他们那样流利地使用语言和精心修饰词句。不,你们听到的话将是直截了当、脱口而出的,充满著正义的自信,我不想要你们中间有人会对我的话另作他想。先生们,要我这把年纪的人使用一名初出茅庐的演说家那样矫揉造作的语言几乎不可能是适宜的。不过,有件事我确实得求你们。如果你们听到我在申辩中用了我经常在城里的公共场所或别的地方使用的语言,请别感到奇怪,也不要打断我的话,你们有许多人在那些公共场所听过我说话。让我提醒你们,我活了70岁,这是第一次上法庭,所以我对这个地方的辞令完全陌生。如果我真的是来自另一个国家,用我自幼习得的方式和方言讲话,你们当然得原谅我,所以我现在向你们提出这个我认为并不过分的请求,讲话的方式有好有坏,但请别在意我的讲话方式,而要集中精力考虑我说的话是否谎言。这是法官的首要责任,正如抗辩人的首要责任是说真话。

担任法官的先生们,我的恰当步骤是,首先对付那批最早的控词及原告,他们对我进行了虚假的指控,然后再对付后来的指控。我之所以要这样区分是因为多年来你们已经听到有许多人对我进行指控,这些指控没有一句话是真的,但是我对这些人的害怕胜过害怕阿尼图斯及其同夥,尽管阿尼图斯等人也是相当可怕的。但是另外一些人要更加可怕。我指的是这样一些人,你们中间许多人自幼就受他们的影响,心中充塞他们对我的虚假指控。他们说,有个聪明人名叫苏格拉底,他既懂天文,又对地上的一切事物加以钻研,还能使较弱的论证变得能够击败较强的论证。

先生们,这些人是这些谎言的传播者,是我凶恶的原告,因为那些听到这些谎言的人,会假

定研究这些事情的人一定是个无神论者。此外,这些原告人数很多,他们对我的控告已经有好多年了。更有甚者,当你们有些人还是儿童或青少年的时候,在你们这个最易受影响的年龄他们接近你们,他们确实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打赢了这场官司,因为根本无人替我辩护。最离奇的事情是我甚至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名字,当然也无法把他们的名字告诉你们,只知道他们中有个人是一名剧作家。由於妒忌和喜欢造谣中伤,这些人想要煽动你们来反对我,有些人只是在传播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话,而所有这些都很难对付。要把他们带到这里来接受盘问是不可能的,我只好对著一个看不见的对手进行申辩,因为,没有人会进行回答。所以我请你们接受我的陈述,把批评我的人分成两类,一类是我现在的原告,另一类是我提到的从前的原告,而你们当然会认为我将先针对从前的原告为自己辩护。你们毕竟很久以前就听到他们对我的辱骂,他们比我最近的原告要凶狠得多。

好吧,先生们,我必须开始申辩了。我必须试著在我可以说话的短暂时间里,消除多年来在你们心中留下的虚假印象。但愿最后我能够达到这样的结果,先生们,因为这样的结果对你们、对我都有益;但愿我的申辩是成功的,但我想这很难,我相当明白我的任务的性质。不过,还是让神的意愿来决定吧,依据法律我现在必须为自己辩护。

那麼,让我们开始,请你们考虑使我变得如此不得人心,并促使美勒托起诉我的指控到底是什麼。还有,我的批评者在攻击我的人品时说了些什麼?我必须把他们的誓词读讲一遍,也就是说,他们就好比是我法律上的原告:苏格拉底犯有爱管闲事之罪,他对地上天上的事物进行考察,还能使较弱的论证击败较强的论证,并唆使其他人学他的样。他们的讼词大体上就是这样。你们在阿里斯托芬的戏剧中已经看到,戏中的苏格拉底盘旋著前进,声称自己在空中行走,并且说出一大堆胡言乱语,而我对此一无所知。如果有人真的精通这样的知识,那麼我并不轻视它,我不想再受到美勒托对我提出的法律起诉,但是先生们,事实上我对这

种知识毫无兴趣。更有甚者,我请你们中的大多数人为我作证,听过我谈话的人很多,我呼吁所有曾经听到过我谈话的人在这一点上都可以向你们的邻居查询。你们之间可以说说看,是否有人曾经听过我谈论这样的问题,无论是长是短,然后你们就会明白事情真相,而其他关於我的传闻也是不可信的。

事实上,这些指控全是空话;如果你们听到有人说我想要收费授业,那麼这同样也不是真话。不过,我倒希望这是真的,因为我想,如果有人适宜教人,就像林地尼的高尔吉亚、开奥斯的普罗狄科、埃利斯的希庇亚一样,那倒是件好事。他们个个都能去任何城市,劝说那里的青年离开自己的同胞公民去依附他们,这些青年与同胞交际无须付任何费用,而向他们求学不仅要交学费,而且还要感恩不尽。

还有另一位来自帕罗斯的行家,我知道他在这里访问。我偶然碰到一个人,他在智者身上花的钱超过其他所有人的总和,我指的是希波尼库之子卡里亚。卡里亚有两个儿子,我对他说:「卡里亚,你瞧,如果你的两个儿子是小马驹或小牛犊,我们不难找到一位驯畜人,雇他来完善他们的天性,这位驯畜人不外乎是一位马夫或牧人。但由於他们是人,你打算请谁来做他们的老师?谁是完善人性和改善他们的社会地位的专家?我想你有儿子,所以你一定考虑过这个问题。有这样的人,还是没有?」

他说:「当然有。」

我说:「他是谁?从哪里来?他要收多少钱?」

他说:「苏格拉底,他是帕罗斯来的厄文努斯,收费五个明那。」

如果厄文努斯真是一位这种技艺的大师,传授这种技艺而收费又如此合理,那真是可喜可贺。如果我也有这种本事,那我肯定会为此感到自豪并夸耀自己,但是事实上,先生们,我不懂

这种技艺。

也许你们有人会打断我的话,说:「苏格拉底,你在干嘛?你怎麼会被说成这个样子?无风不起浪。如果你老老实实,规规矩矩,那麼这些关於你的谣言绝不会产生,你的行为肯定有逾越常规之处。如果你不想要我们自己去猜测,那麼给我们一个解释。」

这在我看来是一个合理的要求,我会试著向你们解释是什麼原因使我蒙上如此恶名。所以请你们注意听。你们中有些人也许会想我不是认真的,但我向你们保证,我要把全部事实真相告诉你们。

先生们,我得到这种名声无非就是因为有某种智慧。我指的是哪一种智慧?我想是人的智慧。在这种有限的意义上,我好像真是聪明的。我刚才提到的这些天才人物拥有的智慧可能不只是人的智慧。我不知道其他还有什麼解释。我肯定没有这种智慧的知识,任何人说我有这种知识都是在撒谎,是故意诽谤。现在,先生们,如果我好像是在口出狂言,请别打断我,因为我将要告诉你们的这些话并非我自己的看法。我将向你们提起一个无可怀疑的权威。这个权威就是德尔斐的神,他将为我的智慧作证。

苏格拉底关于美的谈话

苏:只要老天允许,你朗诵大作时,我一定来听。不过谈到文章问题,你提醒了我须先要向你请教的一点。近来在一个讨论会里,我指责某些东西丑,赞扬某些东西美,被和我对话的人问得无辞以对。他带一点讥讽的口吻问我:“苏格拉底,你怎样才知道什幺是美,什么是丑,你能替美下一个定义吗?”我由于愚笨,不能给他一个圆满的答复。会谈之后,我自怨自责,决定了以后如果碰见你们中间一个有才能的人,必得请教他,把这问题彻底弄清楚,然后再去找我的论敌,再和他作一番论战。今天你来得正好,就请你把什么是美给我解释明白,希望你回答我的问题时要尽量精确,免得我再输一次,让我丢脸。你对于这个问题一定知道非常透彻,它在你所精通的学问中不过是一个小枝节。 希:苏格拉底,这问题小得很,小得不足道,我敢说。 苏:愈小我就愈易学习,以后对付一个论敌,也就愈有把握了。 希:对付一切的论敌都行,苏格拉底,否则我的学问就很平庸浅薄了。 苏:你的话真叫我开心,希庇阿斯,好象我的论敌没有打就输了。我想设身处在我的论敌的地位,你回答,我站在他的地位反驳,这样我可以学你应战,你看这个办法没有什么不方便吧?我有一个老习惯,爱提出反驳。如果你不觉得有什么不方便,我想自己来和你对辩,这样办,可以对问题了解更清楚些。 希:你就来对辩吧。那都是一样,我再告诉你,这问题简单得很;比这难得多的问题,我都可以教你怎样应战,教你可以把一切反驳者都不放在眼里。 苏:哈,老天,你的话真开心!你既然答应了,我就尽我的能力扮演我的论敌,向你提问题。你如果向这位论敌朗诵你刚才告诉我的那篇讨论优美的事业的文章,他听你诵完之后,一定要依他的习惯,先盘问你美本身究竟是什幺,他会这样说:“厄利斯的客人,有正义的人之所以是有正义的,是不是由于正义?”希庇阿斯,现在就请你回答吧,假想盘问你的是那位论敌。 希:我回答,那是由于正义。 苏:那幺,正义是一个真实的东西? 希:当然。 苏:有学问的人之所以有学问,是由于学问;一切善的东西之所以善,是由于善? 希:那是很明显的。 苏:学问和善这些东西都是真实的,否则它们就不能发生效果,是不是? 希:它们都是真实的,毫无疑问。 苏:美的东西之所以美,是否也由于美? 希:是的,由于美。 苏:美也是一个真实的东西? 希:很真实,这有什么难题? 苏:我们的论敌现在就要问了:“客人,请告诉我什么是美?” 希:我想他问的意思是:什么东西是美的? 苏:我想不是这个意思,希庇阿斯,他要问美是什么。 希:这两个问题有什幺分别呢? 苏:你看不出吗? 希:我看不出一点分别。 苏:我想你对这分别知道很多,只是你不肯说。不管怎样,他问的不是:什么东西是美的?而是:什么是美?请你想一想。 希:我懂了,我来告诉他什么是美,叫他无法反驳。什么是美,你记清楚,苏格拉底,美就是一位漂亮小姐。 苏:呀,回答的美妙!如果我对我的论敌这样回答,要针对他所提的问题作正确的回答,

浅谈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浅谈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其哲学对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西方古典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因为他的出现,哲学变得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 一.生平 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自己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贯穿这些讨论的主题就是引导人们认识:在这些对于人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其实人是非常无知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批判的研讨去寻求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达到改造灵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当过重装步兵,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并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 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并进人五百人会议。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然而,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终年70岁。 二.主要的哲学思想 1.知识论 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通过彼此谈话洁难,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寻求真 理的方法。基本内容分为三步。(1)出发点是“自知其无知”,事先不 提出任何独断的原则。驳斥自然哲学家就重要间题提出的论证是彼此 分歧的,其思辨超出人类知识的限度,批评智者派怀疑一切否定一切 的放弃求知的原则。(2)手段是通过对知识的爱(爱洛斯)和彼此的谈 话、诘难以寻求真知识,同时也推进了问答者彼此的友谊。(3)目的

苏格拉底话善恶

苏格拉底话善恶 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69~前399),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青少年时期,苏格拉底就饱读诗书,靠自学成为一名很有学问的人。苏格拉底一生致力于哲学研究和社会活动,引导人们认识、追求美德。向苏格拉底求学的人很多,但他在传播自己的思想观点时从不说教,而是采用双方辩论的方式,在一问一答中不断揭露对方的矛盾,迫使对方承认错误,并引导对方得出正确结论。请看苏格拉底与一个名叫尤苏戴莫斯的青年进行的关于“什么是善行”的辩论: 苏格拉底(以下简称苏):请问你知道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吗? 尤苏戴莫斯(以下简称尤):当然知道。 苏:那么我问你,虚伪、欺骗、偷盗、奴役他人是善行还是恶行? 尤:这些行为自然都是恶行了。 苏:可是,如果一位将军战胜并奴役了危害自己祖国的敌人,这是恶行吗? 尤:不是。 苏:如果这个将军在作战时欺骗了敌人,并偷走了敌人的作战物资,这是恶行吗? 尤:不是。 苏:你刚才讲欺骗、奴役和偷盗都是恶行,怎么现在又认为不是呢? 尤:我的意思是对朋友、亲人实施上述行为的话是恶行,而你列举的情况都是针对敌人的。 苏:好吧,那么我们就专门讨论一下对自己人的问题。如果一个将军率军作战时被敌人包围,士兵们因伤亡、困乏而丧失了作战的勇气。 将军欺骗他们说:“援军即将到来,我们来个里应外合将敌人一举歼灭吧 ”从而鼓起士兵的勇气,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请问这是善行还是恶行? 尤:我想这是善行。 苏:如果一个孩子生病需要吃药而又嫌药太苦不肯吃,他父亲欺骗他说药很好吃,哄他吃了,孩子很快恢复了健康。父亲这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尤:是善行。 苏:如果有人发现他的朋友绝望得想自杀,就偷走了朋友藏在忱头下的刀,这是善行还是恶行? 尤:是善行。 苏:你刚才说对敌人的行为,即便是欺骗、奴役、偷盗也不是恶行,这种行为也只能对敌人,对自己人的话是恶行。那现在这几种情况都是对自己人,你怎么认为它们都是善行呢? 尤:哎呀,我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了。 苏格拉底于是告诉他,善行、恶行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含义,任何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通过学习拥有知识,才能对此做出准确的判断。尤苏戴莫斯信服地接受了苏格拉底的观点。 在上面的辩论中,苏格拉底先让对方亮出观点,然后不断从不同方面提出问题攻击对方

苏格拉底的思想

苏格拉底可以说是古代希腊哲学的一个分水岭。在他之前,古代希腊的哲学家都偏重对宇宙起源和万物本体的研究,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等,对于人生并不多加注意。苏格拉底扩大了哲学研究的范围,他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他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知识问题。这些问题和人息息相关。他引用德菲尔阿波罗神庙所镌刻的那句神喻来呼吁世人:“认识自己(Know thyself)”,旨在希望人们能通过对心灵的思考关怀而追求德行〔1〕。可以说,苏格拉底把哲学的领域扩展了,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和宗教、乃至社会和民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也为基督教的欧洲化奠定了人文基础。几百年后的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 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正是雅典的民主制由于先天的理性缺失而变成新的暴政专治,民主的理想最终成为非理性政治和暴民政治。苏格拉底认识到了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局限——人民的决定不一定都合乎理性,他们很可能盲目行事,也往往会意气用事。由于人们的决策往往建立在个体的感觉、体验和情绪之上,人数多不一定能产生理性、正义和民主。因此,基于理性的反省和批判,苏格拉底反对“无限民主”和“直接民主”,主张“精英民主”。他清楚地看到,如果多数人的统治不被限制,民主的理想就会成为一种新的专制权力的根据。多数的无限权威意味着多数的权力泛用,因为,一旦多数拥有了无限的权威,那么任何持有与多数不相同的见解的个人或数量上处于弱势的群体的意见,便很难得到尊重和保护;多数可以不让少数陈述意见,可以随意地否定少数的意见,甚至可以任意处置少数,而少数若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却无处伸冤。更坏的是,多数的无限权威将为不断反复的、怨怨相报的暴行种下祸根——今天可以任意处置少数人的多数人,明天则有可能成为被另外的多数所随意处置的少数人,这将使社会最终处于一个不稳定状态。很显然,苏格拉底已经超越了古希腊的民主理论,为近代自由民主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他身后千百年来在世界各地都发生过的一些事件就说明了无限的民主和直接的民主实际上正是对人权最有杀伤力的践踏,多少政客和暴君借民主之名煽动民众消灭自己的对手,实行恐怖政策,最后民主的空壳下是独裁和暴政。 他是智者,在前人留下的丰富精神遗产中,他进行大胆扬弃。他是哲人,不媚俗,不屈从,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理念,并为之勇敢奋斗,直至殉难。不少真正有见地又有悲悯关怀的哲学家都认同并附议这么一种说法:从古到今,有两个人的死影响深远,一为苏格拉底,一为耶稣基督。正是这二人的殉道式的受难,才激起了人们对自身的批判和反思,从而导致今日人们能尊重理性,宽容不同观点和意见,才有今日的多元繁荣。而苏格拉底的慷慨赴死更是在非基督教文化中广为流传。他因被指控创立新神、不信旧神以及借讲课之名行诱惑教唆青年之实而被判处死刑。当时的雅典有这么一条规定:被判处死刑的人如逃出国外就可不被追究;如不想流亡,还可用钱买命——即用钱赎罪。他的弟子们有的劝他出走他国,有的愿代他赎罪,却都被他拒绝了。他明确表示他不会潜逃或赎罪,因为他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实践对真理和正义的维护,无论用什么手段苟且偷生都等于向邪恶

我眼中的苏格拉底

“我眼中的苏格拉底” 作为一名哲学专业的学生,我与苏格拉底之间思想的交流碰撞自然是少不了的。 苏格拉底是一位真正的哲学家,但并非人们所说的圣人。在我眼中“圣”即“神”也,它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褒义词。但纵观苏格拉底一生及其后至今的漫长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世人对苏格拉底毁誉不一。圣是一种境界,一种人人追求却无法企及的境界,如“智慧”一般。 苏格拉底认为智慧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人类永远无法达到智慧,而是永远处在对智慧的不懈追求中。因而我们要“自知自己无知”,这点和约同时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有着魔幻般的默契。而苏格拉底的清心寡欲、一无所求又在某种程度上与老子的清静无为有相同之处。中西方文化是相通的、默契的。 苏格拉底推崇“专家治国”的治国之道和“做好自己分内的事”的生活之道,对我们有很大启发。治理国家的必须是懂得如何治理的人,而并非有权势之人或人们简单推选出的人。然而“懂得治理”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这样,我们想要拥有一个好的领导人似乎还要靠几分运气。但“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则是毫无争议的,它并不是指我们可以不过问其他任何事,而是说如果你在做的事是你的身份职业所要求的即“分内”的事,你就必须把它做好。如果你是一个农夫,你就要让农田在自己的耕耘下丰收;如果你是一个纺织女,你就要纺出柔软的棉线~~如果每个人都做好了,那社会也会更加丰裕稳定。

苏格拉底的一些探讨问题的方式对我们也是有很大启迪作用的。他擅长辩论,喜欢在反驳、提问中让弟子去独立思考,慢慢感悟自己的思想,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一味地灌输,把受教育者当成一个大水池,无论净水污水,懒得分辨筛选,一股脑全倒进去。这种教育方式注定是对创新意识的渐渐抹杀。 然而,苏格拉底在某些方面也是惹人争议的。作为人,注重研究人类社会,无可厚非,但他反对研究自然,认为这是对神灵的亵渎。假若,人只看到自己生活的世界和自己本身,对头上的星空、自然万物视而不见,哪里会有开普勒定律、牛顿定律,又何来如今高度发达的太空技术?由此易见,思想产生于时代,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年代里,人们无法认识到自然力量的强大,所有的不明白无法解释都归结于“神”是可以理解的。 为哲学无私奉献,功劳卓越的苏格拉底,他的人结局是悲凉凄惨的。因“慢神”“蛊惑青年”之罪名而入狱被判死刑。对苏格拉底的即将逝去,人们扼腕惋惜不舍。因而,有人曾试图助其越狱,但被其果断拒绝了。苏格拉底认为,既然代表着正义的法庭判决我有罪,我作为一个公民就应当服从这个判决,否则,我不就真成了无视法律的人了吗?我们在看到他用一死来表达对法律对城邦的中心而感慨时,也应该深刻透视到其中包含的“公民服从”或“公民不服从”的道德理解和政治判断问题。对国忠心就一定要服从一切吗?试想如果你被冤枉,那么法律判你入狱你就入狱,法律判你死刑你就大义凛然的去死吗?那你的维权反抗意识又何在?没有反抗争取,法律又如何进步,法律体系又如何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简介和主要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469—399BC.)是开创希腊哲学研究新方向的划时代的思想家,他把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了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专门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与活动能力,注意政治、道德、社会、人生的基本问题,在西方人的生活领域竖立起一座真善美的理想宫殿,虽然这是唯心主义的追求,却显示了人类在精神上的勇敢探索。从此人自身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希腊哲学开始迈向一个新的高峰。 苏格拉底是雅典一个雕刻匠的儿子,出身贫寒,但崇尚知识,多方求学,逐渐成为具有全面文化休养的哲学家。他述而不作,没留下任何著作,其思想主要是由他的两个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的作品中得知的。他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的,是不守本分。所以他的哲学追求便集中在认识人自己上。他提出的命题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比如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等,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最严肃的主题就是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他在雅典法庭受审时曾对同胞大声疾呼:“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无论你们怎样处罚我,我决不改变自己的信仰” 因此他的哲学是道德哲学。他的讨论虽以唯心主义为出发点,但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内核,如辩证的认识,认为真理总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反面转化。再如讨论中的问答方法,即辩证法最初的涵义,通过反复问答,揭示对话者的自相矛盾之处来达到正确认识。他强调知识的作用,强调理性,要求人们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外界事物,发现真理,并提出概念在认识中的作用,确立了一系列概念范畴。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哲学有深远影响。 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其思想的忠实继承人柏拉图(427—437BC.)出自雅典贵族家庭,生逢希腊城邦危机初现的时代,曾力求用自己的哲学拯救国家和社会。后致力于教书育人,留下大量著作,主要作品以对话体写就,著名的有《申辩篇》、《会饮篇》、《理想国》等,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教育问题。他的哲学思想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核心为“理念论”,其它理论均以此为基础。在他看来,世界分为感觉中的自然世界和理念中的超自然世界两部分。由于感知的世界总在不停地变化,人们对它的认识因时、因地、因人、因情而异,因而感觉世界是不真实的。唯一真实的是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而感受到的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比如说少女和鲜花美时,必先有一个美的概念在判断者心中,这一概念又一定和美的总体概念相一致,因而在判断者的身外必定有个绝对美的理念。美如此,真与善亦然,一切具体和抽象事物都有理念。理念是世间万物的原型,万物是理念的摹本。他倡导对永恒的真善美亦即理念世界的追求,后来人们往往把追求纯精神的唯理主义行为称作柏拉图式的行为。柏拉图否认现时世界的真实性和感觉经验的可靠性,认为理念是人心之外的一种实体,真理认识只能靠对它的直接感悟,所以他的哲学是客观唯心论。他的理念论用于现实社会的改造,便产生了他的理想国的设计。他的哲学认识论却成为西方唯心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柏拉图像 亚里斯多德(384—322BC.)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渊博学者,哲学是他最擅长的领域。他师从柏拉图20年,一度任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教师,后回雅典办学,著作传说达千卷之多,大多散佚,现存162卷,包括《形而上学》、《物理学》、《气象学》、《政治学》、《伦理学》、《修辞学》、《范畴篇》等47部,其中有些作品,可能是赝品。他是现代许多科学门类的奠基人,哲学到他的手里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他的著作中,希腊哲学的爱智与深思精神被发展到顶峰。他的哲学与他的导师柏拉图的关系是批判与继承的关系,其中的批判要多于继承。他有句科学认识史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反映他的真

浅析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

浅析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 发布日期:2014-07-06 发布:https://www.sodocs.net/doc/4811093396.html, 2013年第2期目录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财务管理与工程造价协同管理的探究医院财务管理中如何平衡成本与收入之…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及完善策略如何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企业文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国际新创企业国内研究现状述评论煤炭建设企业中项目管理的应用酒店个性化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会计计量准则存在的问题探讨商业模式分类问题研究企业统计工作之我见服务利润链下企业通过如何内部营销的…浅谈工程施工管理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筹资研究浅析邢台地区小微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现…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摘要: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思想。认识自己关键在于反思自己,认识自己的本质在于认识自己的灵魂,让自己的主体意识觉醒,满足灵魂深处的需求,最终实现真正的知行合一。 中国论文网https://www.sodocs.net/doc/4811093396.html,/3/view-5909436.htm 关键词: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反思;灵魂 苏格拉底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包含有关于自己灵魂的内在原则,内在原则是让人了解自己并改善自己关于自己的灵魂的知识。而这些内在原则是与世界的本原相符合的,因此我们是在这些内在原则的指引下来认识外部世界的。怎样获得这些本原性的内在原则,即是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关键在于反思自己。 一、认识自己的关键在于反思自己 人总需要思考自己为什么而活着这一根本性问题。现实中,人总会不断地经历着不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矛盾,那麽这些事物给我留下了什么,我又是怎样对待这些不同的事物的?这些促使着我们思考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活着。对于这一人生的问题我们只有对自己进行了反思,到达了对自我的认识之后才能明白,才不至于迷失于变化不断的混乱世界之中。 反思是一种关于普遍原则的体认,是一种基于逻辑理性,又超越逻辑理性的洞觉。因为反思自己重要的是反省人自身的本性,使自己的主体意识觉醒。这种反思的方法也体现在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中,通过对话的方式让对方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提问对方,引导对方发现自己的漏洞,通过辩论接近真理,在对话中苏格拉底的角色就是帮助对方认识自己,让对方主动反思自己,从而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最终达到对真理的认识。回到现实,反思生活,难道生活就是为了物质享受?当你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时你会感到生活的平淡,会厌烦,于是为了消除厌烦你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欲望的不断滋生会把人推向万丈深渊。通过反思我们会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变化的物质,最需要的是灵魂的安宁,需要的是心灵的自由。苏格拉底在柏拉图的《申辩篇》这样说过:“不经过审查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 二、认识自己的本质在于认识自己的灵魂 怎样才算正确的认识了自己,其根本的问题是要认识到自己的灵魂。在《阿尔基比亚德1篇》中,苏格拉底将人分为肉体和灵魂,而肉体是灵魂使用来实现自身的工具,是灵魂统治着工具,因此,人要称之为人,其根本原因是灵魂。从词源上分析“灵魂”一词,其希腊文本意是‘呼吸’,‘活着’,指人的生命之本,也指生命,精神性的东西,由此可见灵魂之于人就是人的生命。 苏格拉底认为他身上担负着神的使命,那就是使人们的灵魂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我

苏格拉底对话录------关于灵魂与肉体

活着有价值生命无止境 我们自己在此苦难深重的娑婆世界中徘徊不息,随自业漂流不息。我们相遇又分别,或再次以不同的身份相见。无始以来,我们经历了无量生命,遭受无数痛苦、折磨、不幸,填满了坟丛墓地,这足以让人醒悟而解脱自己。 苏格拉底对话录------关于灵魂与肉体 苏格拉底:“对爱情的快乐呢?哲学家在意吗?” 西米:“决不在意。” “好,还有其他种种为自己一身的享用,比如购买华丽的衣服呀,鞋呀,首饰呀等等,你认为一个哲学家会很在意吗?除了生活所必需的东西,他不但漫不在意,而且是瞧不起的。你说呢?” 西米回答说:“照我看,真正的哲学家瞧不起这些东西。” “那么,你是不是认为哲学家不愿把自己贡献给肉体,而尽可能躲开肉体,只关心自己的灵魂呢?” “是的。” “我们首先可以说,哲学家能使灵魂超脱肉体。在这方面,哲学家比别人更有本领。这不是很明显的吗?” “是的。 “世上多数人准以为活一辈子不享受肉体的快乐,就活得冤枉了。谁要是对肉体的享乐毫不在意,他就和死人差不多了。” “这话很对。” “好,我们再说说怎样去寻求真纯的知识吧。如果和肉体一起去寻求智慧,肉体是帮手还是阻碍呢?我是说,人的视觉、听觉真实可靠吗?诗人经常对我们说,我们看见的,听到的都是不正确的,这话对吗?可是视觉、听觉如果都不正确、不可靠,其他的感觉就更不用说了。视觉、听觉还是最可靠的感觉呢。你说不是吗?” 西米回答说:“我觉得一点儿不错。” “那么,什么时候灵魂能求得真实呢?因为带着肉体去探索任何事物,灵魂显然是要上当的。” “是啊。” “那么,灵魂如要求得真理,只能在思想里领会到一点儿吧?” “是的。” “如果思想集中,不受外物干扰——一切声音、形象、痛苦、喜乐都没有,尽量撇开肉体,脱离肉体的感受,专心一意地追求真实,这该是最适于思想的境界吧?” “是的。” “就为这个缘故,哲学家的灵魂很瞧不起肉体,并且避开肉体,争求孤独自守。不是吗?” “显然是的。” “那么,西米,我再问你一件事。绝对的公正,我们认为有?还是没有?” “我们一定认为有。” “绝对的美,绝对的善,有没有?” “当然有。” “你们有谁亲眼看见过吗?” “确实没有。” “或者由别的任何感觉接触过没有?我指人的感觉接触不到的许多东西呢。例如体积的大小、健康、力量等——就是说,每一件东西底子里的实质。我们能由肉体来思考这种种事物的实质吗?一个人观察事物而要了解事物底子里的实质,他先得非常尽心地做好准备,才能接触到这点知识。该这么说吧?”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一、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 苏格拉底出身平民,他的父亲是一个石匠。他从小跟父亲学手艺,掌握了一手熟练的雕刻技术。本来苏格拉底有可能成为一个雕刻家的,但他却对哲学和科学更感兴趣。当时没有固定学校,他便到处求学,向各种学问的大师学习,听过许多人的讲学,被公认为有全面教养的人,受过当时所需要的一切教育。 史书记载,苏格拉底的长相丑陋,秃脑袋、大扁脸、突眼睛、朝天鼻,还有一张其大无比的嘴巴。但苏格拉底对自己的相貌却有着与众不同的看法:“实用才是美的。一般人的眼睛深陷,只能往前看;而我的眼睛可以侧目斜视。一般人的鼻孔朝下,因而只能闻到自下而上的气味;而我可以闻到整个空气中的美味。至于大嘴巴、厚嘴唇,可以使我的吻比常人更加有力、接触面更大。” 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的全盛时期。这时雅典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苏格拉底开始了他在哲学领域里的遨游。他既不局限于前人的知识,也不满足于自己所学,他整日思考、探索,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终于,他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提出了一系列哲学命题,成为西方一代哲学大师。 苏格拉底一生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性的著作,但他的影响却非常巨大。后人对其活动、思想的了解和研究,主要依据于他的学生柏拉图、色诺芬等人的著作。

(二)教育思想 1、“美德即知识” 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他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 苏格拉底到处劝勉人们“把精力用在高尚和善良的事上”,教育人们要“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他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由此,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这种主张不仅否定了当时盛行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而且赋予道德以一种普遍的基础。由于强调知识与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肯定了知识的传授与道德教育之间直接相关;同时,由于认识到道德的知识基础,也就是为道德教育的进行找到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2、苏格拉底方法 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提出了他著名的教学法--"苏格拉底方法"(产婆术)。 所谓"苏格拉底方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万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中,记述了苏格拉底与学生讲座

苏格拉底说的15句超经典的话

苏格拉底说的15句超经典的话 苏格拉底是西方伟大的哲学家,但是就是这么一位博学、正直、一生不停追求真理的人,却被当时的雅典法律判定为罪人,结果给处死了。虽然两个月后得以平反,但是木已成舟,一位伟大的、被后来的大哲柏拉图看做一生精神导师的哲人,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显然,雅典法律欠苏格拉底一个对不起,世界欠苏格拉底一个对不起。后世的人们每每读到苏格拉底被处死的地方,都禁不住慨叹,哎,如此百年一遇的灵魂竟然就这样消失了,好可惜。 不过在哲学诗画看来,我们不能一味地慨叹,更应该从苏格拉底的追求真理的精神中汲取食粮,然后重新上路,延续伟大的灵魂能量,给世界以最有力的支持。如何支持呢?建议大家先从苏格拉底说的这15句话做起。 苏格拉底说的15句超经典的话,震撼所有人,影响力至今不减! 01 造成社会和人心巨大危机的根源,是道德和人性的堕落。拯救社会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善灵魂和人的本性,引导人们认识和追求道德的善,由此才能重振道德、改善政治,复兴和进入到美好的世界。

哲学的使命是启迪理智,改善人的灵魂。这种使命会使得我们内心形成一种自觉的认识,这种认识不是迂腐的道德规劝,而是一种对时代精神的反思与批判。好的灵魂以自制、刚健、正直、节俭、刻苦追求学问和诲人不倦为生活的准则。 03 青年是希望和未来,如果一个国家或城邦的青年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有德行、有知识的人,那这个国家或城邦必将成为发展中的强者,引领世界。反之,青年人受到的教育越差,他们的意志越坚强,就越容易犯错误,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04 无论是从政,还是作为律法的制定者,必须以正义为准则,人们之所以会陷入无穷的动乱和灾难之中,都是因为人们只追逐金钱、地位、名誉这些外在的事物,而丧失了美德之心和善。 05 真诚的思想者敢于用自己的生命和哲学实践捍卫自己的使命和人格。哲学的重要不仅在于说,不仅在于知道,更在于做到,在于在实践中实行。

苏格拉底哲理故事寓意

苏格拉底哲理故事寓意 导读:苏格拉底哲理故事寓意 怪题 古希腊有个青年人自认为自己比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还聪明。 有一天,苏格拉底问他一个问题:“世间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青年人不假思索地回答:“鸡是从蛋中孵出来的,自然是先有蛋罗!” “蛋是鸡下的。没有鸡,蛋从哪里来?” 青年人想了想说:“那还是先有鸡!” “你刚才已经说过,鸡是从蛋中孵出来的。没有蛋,鸡从哪里来?” 青年人抱怨说:“你怎么提出这样一个怪问题呢?现在我也问你一个问题。” “请提吧。” “你说说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苏格拉底老老实实地回答:“我不知道。” 青年人笑了:“这样看来,你和我其实差不多啊!” 苏格拉底说:“不,你是以不知为知,我是以不知为不知。以不知为知非知,以不知为不知非不知矣!” 选择 几个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人生的真谛。 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一片果林边。这时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树

上枝上沉甸甸地挂满了果子。 “你们各自顺着一行果树,从林子的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摘一枚自己认为最在最好的果子。不许走回头路,不许做第二次选择。”苏格拉底吩咐说。 学生们出发了。在穿过果林的整个路程中,他们都十分认真地进行着选择。 等他们到达果林的另一端时,老师已在那里等着他们了。 “你们是否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果子了?”苏格拉底问。 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肯回答。 “怎么啦,孩子们,你们对自己的选择满意吗?”苏格拉底再次问。 “老师,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学生请求说,“我刚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好的果子。但是, 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当我走到林子的尽头后,才发现第一次看见的那枚果子就是最大最好的。” 另一个学生紧接着说:“我和师兄恰巧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枚我认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以后我发现,果林里比我摘下的这枚更大更好的果子多的是。老师,请让我再选择一次吧!” “老师,让我们都再选择一次吧!”其他学生一起请求。 苏格拉底坚定地摇了摇头:“孩子们,没有第二次选择。人生就是如此。”

苏格拉底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素描像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生平经历。 公元前469年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出身贫寒,父亲是一名雕刻师,母亲为助产士。 苏格拉底生就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体。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他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刻,成长在伯里克利的盛世,当时正值智者从全希腊各地云集雅典,给民主制度雅典带来了许多新知和自由论辩的新风尚的时期。年轻的苏格拉底曾向著名的智者普罗泰哥拉和普罗第柯等人求教,讨论各种重要的社会人事和哲学的问题。又曾从女智者狄俄蒂玛受业。自称有“灵迹”伴随,

预示以何事不当为,终身信奉。亦受奥尔斐秘教及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由其弟子记录。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贯穿这些讨论的主题就是引导人们认识:在这些对于人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其实人是非常无知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批判的研讨去寻求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达到改造灵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他还把自己比作一只牛虻,是神赐给雅典的礼物。神把他赐给雅典的目的,是要用这只牛虻来刺激这个国家,因为雅典好像一匹骏马,但由于肥大懒惰变得迟钝昏睡了,所以很需要有一只牛虻紧紧地叮着它,随时随地责备它、劝说它,使它能从昏睡中惊醒而焕发出精神。苏格拉底把批评雅典看作神给他的神圣使命,这种使命感和由此而来的思考探索,便成为他生活与哲学实践的宗旨。他知道自己这样做会使许多人十分恼怒,要踩死这只牛虻,但神给自己的使命不可违,故冒死不辞。 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 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自己知道自己无知。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他结论说:“只有神才是智慧的,他的答复是要指明人的智慧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或者全无价值的,神并不是在说苏格拉底,他仅仅是用我的名字作为说明,像是在说,人们啊,惟有像苏格拉底那样知道自己的智慧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他以自己的无知而自豪,并认为人人都应承认自己的无知。 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当过重装步兵,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并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 然而,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终年70岁。 苏格拉底确实主张了一个新神,他是道德善、智慧真的源泉:宇宙理性的神。这个宇宙理性神是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真正的善—-的终极根据,人能有知识,是因为人得到了神的特别关爱,被赋予了神性的一部分,因而有了灵魂,有了爱智的心灵和理智。但是人应当明白,你所具有的那点灵魂同神的智慧是无法比拟的。所以这个新的理性神的观念和关于人当“自知无知”的教导,就成了激发和推动人追求真知与批判不真不善、伪真伪善的强大力量。

浅谈苏格拉底与教育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学年论文 浅谈苏格拉底与教育 年级2011级 学号110310333 姓名殷伟 专业土木工程 二零一二年四月

浅谈苏格拉底与教育 摘要:古希腊最卓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是柏拉图的老师。他对西方哲学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苏格拉底一生不断探索真理,因为善于辞令,常常把那些自认为知识渊博的浅薄之辈驳得目瞪口呆,因此他在广大青年中享有很高威望,可不幸于公元前399年被保守派贵族以煽动青年、污辱雅典神的罪名当众受审,处以死刑。可他对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关键词:苏格拉底哲学家教育知识柏拉图 绪论 1苏格拉底的简介 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苏格拉底生就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体。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他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刻,成长在伯里克利的盛世,当时正值智者从全希腊各地云集雅典,给民主制度雅典带来了许多新知和自由论辩的新风尚的时期。年轻的苏格拉底曾向著名的智者普罗泰哥拉和普罗第柯等人求教,讨论各种重要的社会人事和哲学的问题。又曾从女智者狄俄蒂玛受业。自称有“灵迹”伴随,预示以何事不当为,终身信奉。亦受奥尔斐秘教及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由其弟子记录。 2.1苏格拉底教育不看重场所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那么他在哪里施教呢?他怎么施教呢?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当时的其他教师──智者,是收取学费的,他们以当教师作为赚钱的手段,而苏格拉底教人是不收学费的,他是为城邦的利益而教人,是义务教师。 2.2苏格拉底看重教育 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他认为,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 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化,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五个故事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五个故事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五个故事[有关爱情、婚姻、生活、哲学的最完整版本]:1、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朵最美的花,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朵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因为只可以摘一次,不得已,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朵花也没有。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 启示:在爱情中,我们总是追求另一半的完美,却忘记了自己的不完美,因此最终空手而归。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办法就是随缘:你所遇见的适合于你的就是最好的。 附小故事一则:一男子欲找世上最完美的女人为妻。穷其一生,遍寻天下,最终仍孑然一身。有人问他是不是因为没有找到世上最完美的女人,他说:“不,你错了,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完美的女人,无论外貌还是心灵,无论才干还是性情都无可挑剔”。“那你为什么不娶她为妻?”“唉,没办法,她要找一个最完美的男人”。所以有人说:爱情就象打麻将,看看差不多能和的时候就和了散了,非要来个天和(青梅竹马)或地和(一见钟情)不可吗?别弄着弄着和不了了。 2、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再到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朵最美的花,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拿了一朵看起来尚比较可观的花。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美的花吗?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朵,好不容易看见一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婚姻。 启示:在婚姻中,很多人都有一种围城的感觉,正如当年一个年轻人请教苏格拉底到底该不该结婚时,苏格拉底说道:无论如何,你都会后悔。很多人都在凑合着过日子,恰似故事中那朵尚还可观的花。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办法就是惜缘:你所拥有的就是最好的。 为什么要珍惜缘分?且看下面的故事: 一女子爱上一男子,只恨无缘相见,乃苦修五百年,方使佛祖将其化为桥上的一个石柱,可以看着那个男子从桥上走过。后女子爱男子更深,又修行一千年,求佛祖再给她一个机会,能在茫茫人海中与男子擦肩而过。佛祖又助她满足了心愿。又过去一千五百年,佛祖问:还想不想见那个男子?女子说:我已爱过,已无遗憾,不用见他了。佛祖闻言,长嘘一口气,似卸下一个重担。女子奇怪,乃问曰:难道你老人家也曾有放不下的烦恼么?佛祖曰:那倒不是,只是这样一来,另一个男子求我的事很快就能实现了。女子不解,求佛祖解释。佛祖曰:你知道吗?世界上还有一个男子,为了能够看上你一眼,已经修行了两千年。各位,争取到看一眼的机会尚且需要两千年的时间,那要是能相遇、相识、结为夫妻、一同走过一生,需要多少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如此难得的机会,不珍惜能行吗?先哲讲“百世修得同船度,千世修得共枕眠”,然也。 如果你想更深的理解爱情的真谛,可以再深入一步,看下面的故事就明白了。 人问佛:为什么结了婚在一起的时候,原来相爱的两个人反倒没有了以前的那些激情,更多的是一种相互依赖?佛说:那是因为你的心里已经潜移默化中将爱情转变为了亲情。人摸了摸脑袋:亲情?佛继续说:当爱情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是会在不知不觉中转变为亲情的,你会逐渐将她看作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这样你就会多了一些宽容和谅解,也只有亲情才是你从诞生伊始上天就安排好的,也是你别无选择的,所以你后来做的,只能是去适应你的亲情,无论你出生多么高贵,你都要不讲任何条件的接受自己的爱人,并且对爱

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主张的异同

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主张的异同 [ 标签:苏格拉底,孔子,思想] っ说不会离开回答:2人气:2解决时间:2011-02-03 15:36 满意答案 好评率:50% 中国的传统哲学的主导思想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而西方经典的学院派哲学的鼻祖则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他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将“集中于对物质与自然现象之理则的确定,转入人生事务、道德问题及人论问题研究的哲学家”。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巨匠不但自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他们各自留下的分支庞杂的学派更像是树根一样,穿进了民族思想的最深处。从 20 世纪下半叶开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的和西方的文化是几乎同时诞生和发展的, 两者之间存在着共时的对应关系。根据这样的认识,人们把孔子和苏格拉底作为这两个伟大文化传统的代表人物,比较他们思想的异同。孔子和苏格拉底由于社会背景、历史、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使他们的哲学思想呈现出独自的特点。本文拟从哲学角度来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 1、人本主义在他们之前,古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所注重的都是对自然的研究和思考,就是 以“自然”为观察和思辩的对象。当然,他们思索的“自然”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作为自然事物和现象总和的自然界,而是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脱离了人这一主体,显得有些空洞和不切实际。现在在追溯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源头时,一般追溯到苏格拉底。诚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例如赫拉克利特与德漠克利特,在他们的著作残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苏格拉底是第一部人的哲学的创始者,是他使希腊哲学真正从自然哲学转移到以研究人事为中心的方向上来。他所研究的对象,不再是自然哲学家所研究的自然、太空或宇宙,而是关于人的问题,人的思想、人的道德、人的情操,即研究人的精神自我。他认为,探讨人的问题,不能用探测物理事物的方法,也不能单凭经验观察和逻辑分析,而是要根据人的意识活动,审视人的生活状况来洞察人的特性。苏格拉底开创了西方哲学对人的思考的先河。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人世自然,而在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哲学以道德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他所特别感兴趣的题目是“德行的性格”和“善是什么”。他致力于发明一种分辨是非的合乎理性的原则,以及如何了解道德的意义。他想要为人生行事立下一个合理的标准。这些都是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孔子对于中国哲学传统的首要贡献,在于他率先在道德领域内自觉地确立了情理精神,代表了儒家思潮发展的主流方向,并且对中国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从人的角度去探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地位的人,他发展了周初以来萌发的人本思想,创立了自己的关于人的学说体系。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正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儒家的伦理思想一切本于人性。孔子的思想中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支配着宇宙和人伦的是同一种道德秩序。更进一步说,孔子的儒家哲学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实用人生哲学,他希望人们行“仁”、“义”、“忠”、“恕”、“克己”,把“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他把“礼坏乐崩”的根源视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故“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孔子学说体系的核心是“仁”,它体现了孔子人的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