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DZ∕T_0033-2002D《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DZ∕T_0033-2002D《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DZ∕T_0033-2002D《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DZ∕T_0033-2002D《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D)

代替DZ/T0033-1992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DZ/T0033-2002D)

代替DZ/T0033-199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性质和用途、编写基本准则和编写要求,适用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编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719—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T 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DZ/T 0078一19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DZ/T 0079—1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

3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的性质和用途

3.1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是综合描述矿产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质量、数量,论述其控制程度和可靠程度,并评价其经济意义的说明文字和图表资料,是对勘查对象调查研究的成果总结。地质勘查报告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或对矿区进一步勘查的依据,也可作为以矿产勘查开发项目公开发行股票及其他方式筹资或融资时、以及探矿权或采矿权转让时有关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依据。

3.3上述报告也是政府部门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和有关单位科研、教学的重要技术资料。

4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基本准则

4.1固体矿产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每一勘查阶段工作结束,应编写相应阶段的地质勘查报告。勘查投资人确定各阶段连续工作,不编写中间报告的,应在该勘查项目结束时以全部勘查资料编写报告。勘查期间所放弃的勘查区块,应以放弃区块内已取得的资料为基础编写该放弃区块的报告。因项目中途撤销而停止地质勘查工作的,应在已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地质勘查报告。

4.2 地质勘查报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勘查工作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和成果。其编写的基础是:地质勘查工作符合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有关矿种地质勘查规范及其他有关规范的技术要求;已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并经过了综合研究。

4.3地质勘查工作与项目可行性评价应紧密结合,地质勘查报告中应包括地质勘查和可行性评价工作。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评价程度为概略研究的,由勘查单位直接编入报告;评价程度为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的,应在勘查报告中引述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

4.4地质勘查报告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原始数据资料准确无误,研究分析简明

扼要,结论依据可靠。要力求做到图表化、数据化。资源/储量的估算应采用计算机技术,提倡针对勘查工作的实际和适用条件,采用成熟的并经审定的新估算方法。提倡采用计算机技术编写报告。

4.5地质勘查工作应按照有关地质勘查规范对各勘查阶段的要求(或勘查合同的约定)部署工作,并取得相应阶段的各项勘查数据资料。本标准所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适用于勘探阶段,在勘查程度达不到勘探阶段的情况下使用该编写提纲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所列项目进行增减、取舍,但所取得的勘查数据资料及有关文件必须全部进入报告,不应遗漏。

5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要求

5.1地质勘查野外工作结束前,应按照有关规范和勘查设计的要求,由勘查投资人或勘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对勘查工作区的工作程度和第一性资料的质量进行野外检查验收。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责成勘查单位在报告编写前解决。未经野外验收,不应进行报告编写。

5.2在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前,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应结合矿种特点、勘查工作区实际情况以及勘查投资人的具体要求(供矿山建设设计的报告还应听取矿山设计单位意见),以本标准附录A为基础进行增减、取舍,拟定切合实际的报告编写提纲,送勘查投资人批准。批准后的报告提纲在使用中如须作重大变动,应将变动后的提纲送勘查投资人审核同意。

5.3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根据批准的报告编写提纲组织编写工作,应制定出工作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报告编写按时完成。报告编写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对需研究的各类问题,应及时组织讨论,统一认识,将结果准确客观地反映在报告中,但属于学术上的不同观点不需在报告中论述。

5.4地质勘查报告应由报告正文、附图、附表、附件组成。矿业权人为保守商业秘密或适应政府的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需要,可酌情将正文内容合理分册编写,每册单独装订。

5.5地质勘查报告名称统一为××省(市、自治区)××县(市、旗或矿田、煤田)××矿区(矿段、井田)××矿(指矿种名称)××(勘查阶段名称)报告。报告附图的图式、图例、比例尺等按照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5.6勘查工作中形成的原始资料,由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组织,按照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立卷归档。地质勘查报告按照政府有关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规定,经初审后送交评审认定,并由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按照评审中提出的修改意见组织对报告的修改。评审认定后复制的报告,按照政府有关地质资料汇交的规定进行汇交。

5.7地质勘查报告经评审认定后,应将评审认定文件作为附件附于报告中。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

A.1 绪论

A.1.1 勘查目的和任务

简述勘查目的和投资人、矿山设计单位对勘查工作的具体要求。

A.1.2 勘查工作区位置、交通

说明勘查工作区的区块编号、勘查范围和拐点经纬度、矿区位于所在县级城市的方位、直距、矿区边界和面积,经过矿区或邻近的(现有或拟建的)铁路、公路、水路等重要交通线以及矿区距最近的车站、码头、机场的里程(直距、运距)。

A.1.3 勘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概述矿区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丰(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根据有代表性的气象资料,说明矿区的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雨量、暴雨强度、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风向、雷电情况、雨季和冰冻期、冻土层深度等。说明区内的地震烈度,概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情况。

简述区内经济概况,包括燃料、电力、供水水源、建筑材料、工业、农业、牧业、人口等。应说明供水水源地、电网名称,矿区距水源地、电网距离及供水、供电满足程度。

A.1.4 以往工作评述

简述矿床的发现、从发现至本次勘查所进行的地质、物探、化探等各项工作,按时间先后简述其工作情况、投入主要工作量、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等,并对其成果质量和勘查、研究程度进行评述。如属已开采的勘查矿区,应阐明矿山生产建设的规模、生产概况、累计采出矿量及已消耗的资源/储量。

A.1.5 本次工作情况

说明工作的起迄年月、简要经过、完成的各项实物工作量(插表)、投入资金总额、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矿床类型及简要地质特征、总计资源/储量、首采区范围、开发前景。按不同的类型列出资源/储量表,并列出其平均品位(按国家规定应保密的矿种不必列出本表)。

A.2 区域地质

以1:50000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1:50000比例尺未做地区,可用1:200000比例尺区调资料)为基础,简明扼要的说明矿床在区域构造中的位置,区域内对矿田(床)成因有影响的主要地层及岩浆岩种类、特征及分布、主要构造的特征及分布。

A.3 矿区(床)地质

详细说明矿区(床)所在范围内,对成矿作用有影响和对矿体有破坏作用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围岩蚀变;赋矿层位及矿化等特征。

A.4 矿体(层)地质

A.4.1 矿体(层)特征

综合叙述矿体(层)的总数目、总厚度、含矿率、空间分布范围、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等。分

别说明主要工业矿体(层)的赋矿岩石、空间位置、形态、产状、长度、宽度(延深)、厚度、沿走向倾向的变化规律、连接对比的依据和可靠程度、成矿后断层对矿体连接的影响。矿体(层)多时,小矿体特征可列插表说明。

A.4.2 矿石质量

按矿石性质分带(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分别说明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有用矿物的含量、有用矿物的粒度、晶粒形态、嵌布方式、结晶世代、矿物生成顺序和共生关系;说明矿石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用组分和伴生有用、有益、有害组分的含量、赋存状态和变化规律等。对于以物理机械性能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矿产,则应对其物理机械性能进行详细论述。

A.4.3 矿石类型和品级

阐述矿体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的分布范围。说明矿石的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工业品级种类以及划分的原则和依据。对选冶性能有明显差异的各类矿石,应详细说明其所占比例和空间分布规律。

A.4.4 矿体(层)围岩和夹石

说明主要矿体(层)上下盘围岩的种类,近矿围岩的矿物成分、有用、有益和有害组分的大致含量、蚀变情况及其与矿体(层)的接触关系;说明矿体(层)内夹石(层)的岩性种类、分布规律、数量、有用、有益和有害组分的大致含量、夹石(层)对矿体完整性的影响程度。

A.4.5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简述矿床成因、成矿控制因素、矿化富集规律和找矿标志,指出矿区远景及找矿方向。

A.4.6 矿区(床)内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

对于在勘查主矿体的同时综合勘查的共生矿产、伴生矿产,应进行综合评价,说明其综合勘查的程度、规模、分布规律、矿石质量特征等。

A.5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A.5.1 采样种类、方法及其代表性

说明各种类型矿石加工试验样品的采样目的、要求(包括投资人、矿山设计单位对试验种类和数量的要求)、采样种类、采样方法、采样的工程种类及编号、样点的数目,并从矿石类型、样品空间分布、品位等方面评述样品的代表性。

A.5.2 试验种类、方法及结果

说明各种类型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种类,采用的加工、选矿方法及试验流程,并叙述所取得的各项试验成果。

A.5.3 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

根据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结果,做出矿石可选冶性能和工业利用性能的评价,说明矿石中有用组分回收利用和有害杂质处理的可能性,提出共(伴)生组分综合利用的途径。

对于矿石类型简单、或属于已开发矿床的深部(或走向)延伸部分矿体的勘查,矿石类型和已开发部分一致或相似,不需进行选冶试验,仅与邻近同类型生产矿山进行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物质成分等实际资料进行对比的,应对其矿石可选冶性,综合回收利用情况进行说明。

A.6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A.6.1 水文地质

A.6.1.1 简述矿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的位置;矿区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特征;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矿床最低侵蚀基准面和矿井最低排泄面标高。

A.6.1.2 论述矿床开采疏干排水影响范围内各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岩溶裂隙发育程度;主要充(含)水层的富水性、导水性、水头高度、水质、水量、水温、补给条件及其与相邻含水层和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程度;构造破碎带、风化裂隙带及岩溶的发育程度、分布、含(导)水性及其对矿床充水的影响;地表水、老窿水对矿床充水的影响程度。

A.6.1.3 预测矿坑涌水量。确定矿床的充水因素及其水文地质边界,建立水文地质模型,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及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矿坑第一开拓水平的正常和最大涌水量,估算矿坑最低开拓水平的涌水量,并对水量可靠性进行评述,推荐作为矿山开采设计的矿坑涌水量。

A.6.1.4 矿区供水水源评价。对矿坑水的排供结合与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及矿区内可作为供水水源的地表水、地下水、地热水、矿泉水的水质、水量进行初步评价。如矿区内不存在可作为供水的水源地,则应指出供水方向,并提出进一步工作的意见。对盐类矿床上、下可能存在的卤水资源也应进行评价。

A.6.2 工程地质

A.6.2.1 论述矿体(层)围岩的岩性特征、结构类型、风化蚀变程度、物理力学性质及各种软弱夹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及其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统计各类岩石的RQD值(岩石质量指标),评述岩体的质量;论述矿床范围内,特别是对矿床开采、工业场地布置有影响的断裂(破碎带)的规模、性质及分布、充填物的性质和胶结程度,坑内开采的矿床应论述矿体及其近矿围岩的节理的规模、产状、充填物的性质、节理密度、各类结构面(层面、节理裂隙面、断裂面、软弱层面)的组合关系,评述岩体的稳定性;论述风化带深度和岩溶发育带的发育深度,矿区内各类不良自然现象及工程地质问题。

A.6.2.2 结合矿床(可能)的开拓方案,对矿体及其顶底板岩石的稳固性、露天采场边坡的稳定性以及矿床的工程地质条件做出综合评价,预测可能出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防治意见。A.6.3 环境地质

A.6.3.1 阐明矿区及其附近地震活动历史,地震烈度,地形地貌条件及新构造特征,对矿区的稳定性做出评价;评述矿区目前存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问题。

A.6.3.2 依据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程度,评述矿区地质环境质量。

A.6.3.3 对矿床开采中可能引起的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山体开裂、滑坡、泥石流、地表沉降和塌陷、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放射性及其它有害物质的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进行预测评价,提出防治意见。

A.6.3.4 煤矿应叙述井内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等方面的基本测试结果,结合井田地质条件和井田内邻近生产矿井的有关资料,分析其变化规律,评述其对未来矿井的建设、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

A.6.3.5 深埋矿床和地温异常矿床,应叙述井田、矿床的地温状况,恒温带深度、温度、地温梯度及变化;高温区的分布范围与分级、地温背景,热源。

A.6.3.6 放射性本底值较高的矿床,应对放射性背景值及其变化规律进行论述,划出对人体有危害的高背景值区。

A.7 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A.7.1 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

说明勘查类型、勘查手段、方法的选择、勘查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的确定及依据。对矿体(层)的厚度、矿石品位、矿产资源/储量等进行数值和变化系数的计算,或进行地质统计学方法的分析,说明使用的勘查工程间距对矿体(层)的控制程度,以及所采用的工程间距的合理性。A.7.2 勘查工程质量评述

说明钻孔结构、岩矿心直径及其合理性;钻孔孔斜和方位角测定所采用的仪器及测量方法和质量评述;孔深校正、岩矿心采取的质量评述;钻孔封孔方法、封孔质量检查及评述;孔口立桩标记及钻探班报表质量、岩矿心管理工作评述;简易水文观测及其质量评述;水文地质孔的止水、抽水试验质量评述;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工作质量评述。

说明槽、井、坑探工程规格、质量。评述其取得的地质效果。

对质量存在问题,但又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工程,应逐一进行质量评述。

A.7.3 地形测量、地质勘查工程测量及其质量评述

简述控制测量的等级和实测精度;采用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地形测量的成图方法及质量。简述地质勘查工程的测量方法及质量。

A.7.4 地质填图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说明矿区地质图和地质剖面的测制方法及其精度。

A.7.5 物探、化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简述地面物探、化探的工作方法、工作量、资料处理和地质解释方法、主要成果并做出质量评述。说明测井的工作方法、工作量、地质解释方法、主要成果并做出质量评述。

A.7.6 采样、化验和岩矿鉴定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说明光谱分析、全分析、基本分析、组合分析、物相分析等样品的采集方法、规格及其确定的依据;采样工作质量及样品的代表性;采样工作的检查结果。样品加工及K值(缩分系数)选择的依据。各种化验分析内检、外检情况及质量评述。

岩矿鉴定工作质量评述

自然重砂、人工重砂、单矿物、同位素年龄及稳定同位素(包括硫、铅、锶等)组成样、精矿样品等的加工、分析、鉴定工作质量的评述。

水样、岩矿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样的采样、测试及其质量评述。

A.8 资源/储量估算

A.8.1 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说明有关工业指标的文件、文号,引述工业指标的内容。

A.8.2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从矿体的形态、产状及勘查工程的布置方式等方面论述所选择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及其依据,并阐述该方法的主要计算公式。

A.8.3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论述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面积、体积质量(体重)、单工程平均品位、块段平均品位、矿床平均品位、特高品位、矿体平均厚度等参数的测定、计算和处理方法。

A.8.4 矿体(层)圈定的原则

说明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控制因素及矿化规律等所确定的矿体圈定和连接、内外推的原则。

A.8.5 资源/储量的分类

根据矿体的勘查控制程度、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结果,对勘查工作所获得的资源/储量进行分类,说明各类型资源/储量的具体划分条件及其在地质空间的分布。

A.8.6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说明各种类型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总资源/储量,各类型资源/储量所占矿床总资源/储量的比例。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可用附(插)表说明。

A.8.7 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性

抽取一定数量的块段用其他方法进行验算,根据验算结果来评述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程度。

A.8.8 共(伴)生矿产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结果

分别说明各种共(伴)生矿产的取样方法、基本分析或组合样数目,块段平均品位、矿床平均品位的计算方法、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结果。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可用插表说明。

A.8.9 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A.9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A.9.1 论述国内、外资源状况,市场供求、市场价格及产品竞争能力;

A.9.2 概述矿床的资源储量、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A.9.3 概述供水、供电、交通运输、原料及燃料供应、建筑材料来源及其它外部条件的概况。A.9.4 简要说明未来矿山生产规模、服务年限及产品方案;

A.9.5 简要说明预计的开采方式、开拓方式、采矿方法、选矿方法、选矿流程等;

A.9.6 论述评价方法的选择及技术经济指标(类似企业的经验指标或扩大指标)的选取;

A.9.7 经济效益计算(附有关表格)及敏感性分析;

A.9.8 简要说明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保护问题;

A.9.9 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矿床开发有无投资机会、是否需要进一步勘查、是否制定长远规划或工程建设规划。

A.10 结论

A.10.1 对矿床勘查控制程度、地质报告资料的完备程度及其质量等做出概括的、结论性的评述。

A.10.2 总结矿床成矿基本规律,做出远景评价。

A.10.3 评价开采技术条件和地质环境问题。

A.10.4 指出矿床开采的经济效果。

A.10.5 总结地质工作中的主要经验教训及存在问题。

A.10.6 提出对今后生产地质勘查和矿山开采的建议。

注:结论之后附照片图版,照片图版也可单独成册。

A.11 附图

A.11.1勘查工作区交通位置图(也可作报告正文绪论部分的插图);

A.11.2矿区勘查工作程度图(绘出前人历次区调、勘查的范围并注明工作年限和勘查阶段);A.11.3区域地质图;

A.11.4矿区地形地质图(包括图切地质剖面图、地层综合柱状图、探矿工程分布位置);

A.11.5矿区实际材料图;

A.11.6矿区测量控制点分布图;

A.11.7物探、化探数据图、成果图;

A.11.8采样平面图;

A.11.9含矿地层及矿层对比图;

A.11.10勘探线剖面图(有时可与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合并);

A.11.11矿体(层)纵剖面图;

A.11.12砂矿和缓倾斜矿体(层)顶底板等高线和矿层等厚线图;

A.11.13矿体(层)水平断面图或中段平面图;

A.11.14构造控制程度图(附主要矿层底板等高线图);

A.11.15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或垂直纵投影图;

A.11.16钻孔柱状图(全部钻孔);

A.11.17槽探、浅井、坑道工程素描图(全部工程);

A.11.18老硐(窿)分布图和新老坑道联系图;

A.11.19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图;

A.11.20区域水文地质图;

A.11.21矿区水文地质图;

A.11.22矿区工程地质图;

A.11.23矿区环境地质图;

A.11.24井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

A.11.25钻孔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

A.11.26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剖面图;

A.11.27地下水、地表水、矿坑水动态与降水量关系曲线图;

A.11.28矿坑涌水量计算图;

A.11.29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地下水等水位(水压)图;

A.11.30矿体直接顶(底)板隔水层等厚线图;

A.11.31工程地质钻孔综合柱状图。

A.11.32岩石强风化带厚度等值线图;

A.11.33中段岩体稳定性预测图;

A.11.34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分区图;

A.11.35外剥离量计算及剥离比等值线图;

A.11.36等温线图。

A.12 附表

A.12.1测量成果表(包括三角点测量成果、各种勘查工程包括勘探线端点测量成果);

A.12.2钻探工程质量一览表、煤层综合成果表、封孔情况一览表;

A.12.3采样及样品分析结果表(全部的基本分析、组合分析、内、外部检查分析、光谱分析、全分析、物相分析、单矿物分析等);岩矿鉴定结果表、重砂分析结果表;

A.12.4煤质化验成果表(可选性、煤岩、一般分析);

A.12.5矿石、岩石物理性能测定结果表、岩石力学试验成果表;

A.12.6各工程、各剖面、各块段的矿体平均品位、平均厚度计算表;

A.12.7矿石体重、湿度测定结果表;

A.12.8资源/储量估算综合表;

A.12.9块段资源/储量表、矿体资源/储量表、矿床总资源/储量表;

A.12.10主要含水层钻孔静止水位一览表;

A.12.11钻孔抽水试验成果汇总表;

A.12.12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编录一览表;

A.12.13地下水、地表水、矿坑水动态观测成果表;

A.12.14气象资料综合表;

A.12.15风化带、构造破碎带及含水层厚度统计表;

A.12.16矿坑涌水量计算表。

A.12.17井、泉、生产矿井和老窿调查资料综合表;

A.12.18水质分析成果表;

A.12.19土样分析试验结果汇总表;

A.12.20瓦斯测量结果表;

A.12.21地温测量结果表;

A.12.22矿区环境地质调查资料汇总表。

A.13 附件

A.13.1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报告;

A.13.2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A.13.3工业指标推荐报告;

A.13.4有关确定工业指标的文件;

A.13.5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A.13.6探矿权人或采矿权人对报告中资料真实性的书面承诺;

A.13.7投资人或上级主管部门初审意见;

A.13.8投资人的委托勘查合同书(或上级主管部门的项目任务书)、委托(预)可行性研究合同书、委托监理合同书;

A.13.9勘查监理单位和监理人资格证书(复印件)、项目监理报告;

A.13.10矿产资源储量主管部门对资源/储量的评审认定文件(本文件在报告评审认定之后补入);

A.13.11记录有矿床全部钻孔孔口坐标、测斜资料、样品化验分析数据的软盘或光盘;记录有矿床全部探槽、浅井、坑道工程测量数据和全部样品化验分析数据的软盘或光盘、记录有主要图件的软件光盘。

附录B(规范性附录)

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估算资源储量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中

资源储量估算部分的编写提纲

B.1 资源/储量估算数据、信息可靠性评述

B.1.1组分样品的正确性

B.1.2样品的分布

B.1.3数据库的建立

基础数据库的名称、数目及其结构内容

B.2 工业指标

B.3 区域化变量

B.3.1区域化变量的选择;

B.3.2区域化变量组合样的统计分布特征(对每一区域化变量从均值、估计方差、离散方差方面进行研究,并附区域化变量统计直方图)

B.3.3区域化变量结论。

B.4 变异函数及结构分析

B.4.1试验变异函数和计算及理论曲线的拟合(

B.4.1不同方向的变异函数研究

B.4.2变异函数的确定

B.4.1区域化变量变异函数的理论模型的确定);

B.4.2结构分析

B.4.2.1区域化变量变异函数的解释及结构特征

B.4.2.2结构模型验证方法的选择及估值参数(块金效应、基台值、变程)的确定

B.4.2.3验证结果)。

B.5 克立格方法资源/储量估算

B.5.1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选择与确定(面积、厚度、品位、密度);

B.5.2工业指标评述(边际品位及其确定);

B.5.3矿体边界的圈定及边界数学模型;

B.5.4估值三维空间的确定;

B.5.5资源/储量估计资源模型(块状模型、栅格模型等);

B.5.6待估块段和估计邻域的选择。

B.6 资源/储量估计及误差(精度)

B.6.1资源/储量估计(结果);

B.6.2方差与误差分析;

B.6.3有关问题的说明

主要从矿体边界、工业指标、各级品位的矿体分布、特异值等方面进行说明。

B.7 相关附图

B.7.1区域化变量统计分布类型图(直方图、正态分布图、对数正态分布图);

B.7.2沿钻孔孔迹、矿体走向和矿体倾向经验变异函数曲线图;

B.7.3矿体变异函数套合结构模式图;

B.7.5中段克立格估计图;

B.7.6吨位/品位曲线图;方差与误差分布图。

B.8 相关附表

B.8.1计算变异函数的原始数据表;

B.8.2代表性中段或块段克立格估计中间结果表;

B.8.3克立格估值计算结果表。

附录C(规范性附录)

固体矿产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提纲

C.1 第一章概况

C.1.1 矿山交通位置、自然地理概况、所处区域构造位置简述。

C.1.2 矿山地质勘查简述:历次地质勘查、生产勘探工作的时间、勘查单位、主要工作量、资源/储量估算方法、获得的资源/储量类别和数量、勘查报告评审认定情况。

C.1.3矿山开采简述:矿山设计时间、设计单位、生产规模、服务年限、生产管理、总采出矿量。

C.1.4闭坑(停办)原因。

C.2 第二章矿山地质简述

C.2.1简述矿体地质特征:矿体分布、空间位置、规模、形态、产状等。

C.2.2简述矿石质量特征:矿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化学成分、有用、有益、有害组分含量、矿石类型、品位。划分氧化带、原生带的,应分带叙述。对于以物理机械性能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应论述这方面内容。

C.2.3简述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评述矿床主要充水因素、矿坑排水的主要来源、历年排水变化情况、主要灾害性水害发生原因及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采区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稳定性、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产生的部位、原因及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地震、地温、放射性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情况及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

C.2.4简述矿石选冶技术条件。

C.2.5矿山地质测量工作及其质量评述:生产勘探的方法、网度、生产探矿工程和采矿工程的地质编录、取样、测量、资源/储量估算等工作及其质量。

C.2.6矿山生产过程中累计探明新增(或减少)资源/储量及其品位情况

C.3 第三章矿山开采和资源利用

C.3.1设计利用的资源储量、开采方式、开拓系统、采矿方法、选矿流程、历年采掘工作量、历年采出矿量、采矿回收率、选矿回收率等的述评。

C.3.2损失矿量(包括正常和非正常损失)、损失率、贫化率,批准非正常损失矿量的机构、批准理由等情况的述评。

C.3.3工业指标实际运用情况及合理性评述。

C.3.4 资源/储量注销概况。剩余资源/储量及剩余原因的述评。

C.3.5对共生、伴生矿产的综合开采、利用情况及矿石加工工艺的评述。

C.3.6通过矿山生产地质工作对地质情况的新认识、新发现,影响矿山开采的主要地质问题。

C.4 第四章探采对比

C.4.1探采对比:矿体形态变化、厚度变化、顶板及底板位移、品位变化、资源/储量对比(对比条件、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构造变化的对比以及开采技术条件变化的对比。

C.4.2对勘查方法、手段、勘查工程间距、勘探类型及其确定的合理性的评述。

C.4.3对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评述。

C.5 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估

C.5.1地下水疏干范围、水位及其恢复程度等情况的评述。

C.5.2采区地质环境变化,包括:采空区矿层顶板冒裂带高度、地面开裂、沉降、山体滑坡、坍塌等变形破坏范围及程度、露天采场及其边坡崩落范围等情况的评述。

C.5.3水体污染及其自净情况的评述。

C.5.4废弃物堆放情况与处理。

C.6 第六章结语

C.6.1简要评述矿山生产的经济、社会、资源效益。

C.6.2矿山闭坑资源/储量的核销结论及能否作为闭坑的依据。

C.6.3剩余资源/储量的处理建议、废矿坑利用建议、环境及地质灾害治理建议。

C.7 附图

C.7.1矿山交通位置图;

C.7.2矿区地质图(含地层柱状图、剖面图及矿体分布);

C.7.3矿山总平面布置图;

C.7.4中段平面图;

C.7.5资源/储量估算图(平面、剖面、投影图);

C.7.6探采矿体对比图;

C.7.7矿山闭坑范围及其周边环境地质图;

C.7.8其他图件

C.8 附表

C.8.1资源/储量总表(包括历次地质勘查、生产勘探的资源/储量增减);

C.8.2历年采出矿量、损失(包括正常和非正常损失)矿量、采矿回收率、损失率、贫化率统计表;

C.8.3探采矿体形态误差对比表;

C.8.4探采矿体顶板、底板位移误差对比表;

C.8.5探采矿体厚度误差对比表;

C.8.6探采矿体品位误差对比表;

C.8.7矿体地质勘查资源/储量与采准(或备采)矿量对比及其误差表;

C.8.8历年矿山排水量基本情况表;

C.8.9矿山主要水害、工程及环境地质危害的基本情况统计表

C.9 附件

C.9.1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C.9.2矿山投资人或上级主管部门对报告的审核意见;

C.9.3矿产资源储量主管部门对报告的评审认定文件(本文件在报告评审认定之后补入)

ZDBX-2型电脑剥线机使用说明书

ZDBX-2 电脑剥线机使用说明书 一.技术性能 1.适用加工导线种类:VSF、IV、KV、玻璃纤维护套线。 2.加工范围:AWG30#~12# 3.切割长度:1~99999mm 4.长度相对误差:±(0.2±0.002)mm 5.剥头长度:前端:1~30mm,后端:1~25mm 6.最高加工速度:(当L=100时)85条/分 7.具备切断、切痕、全剥、半剥功能 二.输线调整方法 1.A、松开压力调节旋钮(5)(6),同时将输线轮间隙调节旋钮(3)(4)向上方向旋转,使上下输线轮间隙大于被加工导线外径。B、根据导线外径,选择合适的导管(12),导套(13)(14),导管装入导管座后调节前端尽量靠近刀口,摆动导管,视其前端不与刀口相碰擦。C、将导线穿过导套进入导管,顺时针方向旋动压力调节旋钮,同时向下转动间隙调节旋钮(6),使上下输线轮压紧导线,用手拉导线不打滑,左边(后)输线轮调节方法同左(前)输线轮。注:压力和间隙对导线与输线轮间的摩擦力互为关系,压力—压强、间隙—接触面积,调节时注意恰到好处,即既不压伤导线,又不打滑为最佳。 1、(附示意图)

(1)(2)输线轮间隙调旋钮(3)(4)上下轮间隙调节盘 (5)(6)上下轮压力调节旋钮(7)(8)左侧滚轮 (9)(10)右侧滚轮(11)刀架(12)导管 (13)(14)导套(15)校直器 2、机器后视 3、校直器(旧说明书P5) 三.程序设定和调整方法 1.开机: 按照红色急停旋钮所示方向转动旋钮,使之升起,再拨动船型电 源开关至“通电”,此时指示灯和显示屏背光亮,表示通电。 2.设定 (1)键的种类

1、键“A、B、C、D、JD、SUM、TOT、求助、增加、减少 补偿、确认求助用以显示液晶显示屏上相对应的数字。 II、键“切断、点动、复位、启动、继续、停机用以操作剥线机的动作。 III、键0~9用以输入数字。 (2)设定加工程序 首先在显示屏上输入加工数据。 以下图为例:导线线号为AWG#30、全剥。 A—导线前端剥头长度 C—导线前端外皮拉(移)动距离 L—导线总长度 B—导线后端剥头长度 D—导线后端外皮拉(移)动距离 设定方法如下: 按动A,显示屏对应数字闪动,按数字键0,再按6,显示屏显示06,为前端剥头长度6mm,按动C,输入07,注:全剥时C>A,D>B。按动L,输入00100显示屏显示00100,总长为100mm,按动B键,输入04,再按D,输入05,以上完成加工长设定需半剥时,设定A>C,B>D。(C和D表示设定。剥头拉开距离)

气动绞车管理制度

气动绞车管理制度 一、绞车司机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方能持证上岗。 二、绞车司机必须熟悉本绞车的性能、结构、原理,熟悉操作方法,方能独立操作。 三、提升运输巷道内,必须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规定。 四、所有气动绞车的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和安装质量标准要求,安装竣工后应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五、气动绞车牵引距离超过15m时,都必须安装声光信号,执行“一声停、二声提升、三声下放”的信号。 六、气动绞车进气管路必须连接牢靠,严禁超载和超速运行,严禁停气或脱开离合溜放。 七、绞车管理要专人包机,保持完好,绞车离合、制动系统、护绳板等安全装置必须齐全可靠,否则,不准使用。提升车辆的钢丝绳、连接装置、保险绳等必须符合要求。 八、绞车提升的钢丝绳必须严格执行定期检查制度,由使用单位的司机负责,在绞车使用现场应建有钢丝绳检查记录本,每天将验绳的情况详细记录在上面。 九、所有使用气动绞车的地点,必须建全《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和绞车管理牌板。 气动绞车操作规程 一、运转前的准备

1、检查绞车周围环境:检查调度绞车安装地点5米范围内顶帮支护是否安全可靠,行车轨道有无障碍物,以便于操作和瞭望。 2、检查绞车的安装固定是否平稳牢固,绞车最突出部位距轨道外侧不小于500mm,绞车底座不得有裂纹。 3、检查制动闸和离合器:制动闸闸带必须完整无断裂。各部螺栓、销等完整齐全,无弯曲、变形。施闸后,制动闸不得过位(闸把位置在水平线以上30-40度,即应闸死,闸把位置严禁低于水平线),检查离合器开关是否灵活有效。 4、检查钢丝绳:钢丝绳无弯折、硬伤、打结、严重锈蚀,断丝不得超过规定,在滚筒上绳端固定要牢固,排列整齐,无咬绳、爬绳现象。检查钢丝绳绳头是否符合要求,缠绕绳长不得超过绞车规定允许容绳量,松绳至终点时,滚筒上余绳不得少于3圈,保险绳直径与主绳直径相同并连接牢固。 5、检查气动马达、油雾器:保证油液充足、润滑正常(润滑油刚到油位镜中心为最好)。 6、开车前,应先空转1-2分钟,检查验证绞车滚筒运行方向是否与手柄箭头标志一致,并检验刹车机构是否可靠,有无异常声音。 二、启动 1、接收到准确的开车信号后,辨明开车方向,按信号指令方向启动绞车。 2、操纵气动开关手柄,缓慢松开制动闸把,使滚筒平稳运转,达到正常运行速度。 3、司机必须站在护绳板后进行操作,严禁司机在绞车两侧或滚

全自动电脑剥线机使用说明书

全自动电脑剥线机 使用说明书 适用围 全自动电脑剥线机适用于单股、多股导线的切断、剥头、剥尾、中间剥的加工,加工最大截面积0.1-4.5mm 2,切断最大长度为9999mm,剥头35mm,剥尾15mm。主要适用于电子、电器、玩具、汽摩配等行业的线束加工。 重量:31KG 外形尺寸:390mm×350mm×255mm 功率:120 – 200W 显示方式:LCD液晶显示屏 切割长度:1mm – 9999mm 切割公差:0.002×L以(L =切割长度) 剥离长度:0 – 35mm 切割线芯截面积:0.1 – 4.5mm2 导管最大直径:¢8 中间剥皮:10处剥 刀具材料:优质钨钢 剥线速度:2000 – 80000根/小时 驱动方式:两轮 调节速度:0最慢,9最快

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首先非常感您购买SWT系列全自动电脑剥线机!为了确保您能安全与正确地使用该机器,请在使用之前详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 一、为了使机器工作电压稳定,敬请用户选配电源稳压器,以避免电压过高而烧 坏该机器。 二、使用时该机器应放置于平坦稳固的表面上操作,以免掉落损坏机器。 三、请勿在靠近电磁场较强的区域使用该机器,以免对该机器产生干扰。 四、使用时不得在该机器上面放置任何物品,不得接近腐蚀性的化学物品,务必 保持工作环境干燥、通风、无灰尘,工作室温:0–35℃。 五、使用时该机器如果出现不理想的剥线效果或不同程度的故障,敬请阅读本使 用说明书中的故障及排除方法,如果仍无法解决,请拨打我们的技术服务咨询检修的方法,为了您的安全起见,请勿自行拆卸该机器进行检修。

目录 一、剥线机的主要结构 二、快速操作方法 三、机械部分工作原理 四、面板操作与参数设定 五、刀口位置调整 六、参数名词说明 七、售后服务承诺 八、故障及排除方法

气动打标机说明书(简化版)

硬件部分 1、按上面后面板图所示,将计算机系统电缆、电源正确联接; 2、将控制电缆的一端即19芯航插与电控箱背部19芯座联接,另一端与主机19芯座联接;(注意宽槽朝上) 3、用Φ8气管将打标机气动二联件与工厂气源联接; ⑴接通气源; ⑵调节气动二联件,使气压为0.2—0.4Mpa; ⑶打开总电源; 4、打开控制箱电源;打开控制箱电源,将手动/自动键置于“自动”状态; ⑷启动电脑,按照计算机提示进入打标工作状态; ⑹根据软件说明书编辑打标文件内容。 5、关机: ⑴关计算机; ⑵关控制箱电源; ⑶切断总电源; ⑷切断气源。 6、设备维护及保养: 6.1 机械维护与保养: ⑴ X、Y轴滑杆应保持清洁,不允许有灰尘或铁屑留在上面,以免影响滑轨精度;

⑵ X、Y轴滑杆每周加一次20#以上机油少许,并用手握住打标头沿X、Y方向来回运动几次; ⑶定期检查X、Y轴电机与同步带轮联接处是否松动,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⑷定期检查X、Y轴的同步带的张紧程度(三个月一次); ⑸定期检查X、Y轴的同步带紧固块是否松动(三个月一次); ⑹保持打标头缸套清洁,不允许灰尘、铁屑等进入气缸或铜套中,每天使用前加润滑油(可从排气孔注油); ⑺气源接通时,二联件自动排水,此时会有气体排出,几分钟后恢复正常,半年检查一次气动二联件是否正常; ⑻针头磨损可以进行修复,取出针头的方法是,向左旋下针套,取出橡胶密封垫,便可取出针头和复位弹簧; ⑼行程开关上不允许有油污和铁屑等; ⑽压缩空气应符合技术要求中提出的指标。 6.2 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⑴电源应符合技术要求中提出的指标; ⑵计算机应由专人操作,不允许运行其它软件; ⑶一旦计算机染有病毒,请迅速请软件技术人员处理,或迅速与本公司联系; ⑷计算机环境应符合技术要求中所提出的指标; ⑸计算机应防潮、防尘和防油污,以免引起进接插元件氧化后造成短路,接触不良等故障。并半年开机箱清扫一次灰尘; ⑺严禁摔跌电控箱、计算机、键盘、鼠标器等,以免损坏机内元器件; 7、打标机的常见故障检修:(要设计个表格)

气动绞车操作规程(钻台)

气动绞车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检查 1、绳套的负荷是否足够。 2、绳套有无断丝,磨损情况。 3、吊车和小气动绞车是否灵活好用。 4、吊索(吊带)是否完好。 5、气动绞车滚筒上的钢丝绳是否排放整齐。 6、气动绞车钢丝绳在井架内或游车处有无挂碰。 7、气动绞车刹车是否打开/是否有效。 8、气动绞车档是否挂好。 9、气动绞车气源是否打开。 10、确认好气动绞车的起/放方向。 11、气动绞车的安全负荷是否满足所吊钻具/工具的重量。 二、操作 1、气动绞车的操作应为操作熟练并有一定钻井工作经验的人员。 2、吊运时要有专人指挥,配合要到位。 3、绳套要套在合适的安全的位置。 4、起吊时,开气绞车的人员要观察气绞车的钢丝绳是否挂游车,是 否卡在前大门滚杠边上,物品的顶部是否要顶到滚杠/游车或别的东西。 5、操作气动绞车人员不要在吊重物期间离开该气动绞车。

6、操作气动绞车人员严禁用手去排气动绞车滚筒上的钢丝绳,要 使用排绳器。 7、操作气动绞车人员注意观察并时刻注意指挥人员的手势/周围 其他人员及工作的动态/滚筒钢丝绳的排放情况/重物的位置/ 钢丝绳的受力情况。必要时给予周围相关人员预先的考虑及及时的提醒。 8、当游车下放时,吊运人员要防止游车或顶驱压钻具/工具顶部, 以免使吊索断裂,重物落下砸伤人或落井。 9、当钻杆滑出坡道时,要及时将气绞车刹住,防止钢丝绳断而伤 人。 10、当吊车吊运钻具/工具上钻台时,钻台大门处人员要防止碰伤, 互相提醒。 11、勤检查卡环是否松动.若用钢丝绳套或吊带连续往钻台吊物时, 要用扳手上紧和吊带连接的卡环,并用铁丝将卡环销子拴好.同时还要定时检查绳套/吊带的磨损情况。 12、气动绞车的操作人员要注意观察甲板人员的工作动态。 13、发生紧急情况时要迅速反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同时大声呼喊。 14、井口气动绞车钢丝绳,在斜拉受力时,一定检查钢丝工作情况 (滚筒挡板对钢丝磨损最严重)。 15、顶驱在二层台位置高度时,钻台大门3T气动绞车钢丝绳,经常 挂水龙带由壬接头位置,下放游车注意观察。

电动绞车操作说明

电动绞车操作说明 1、电动绞车组成结构. 绞车由基座、齿轮箱、电机、排缆机械、电气控制箱、变频器箱、手持式控制器等组成。控制器(或手持式控制器)与电气控制箱用软线连接。 结构图 电动绞车参数: 外形尺寸: 重量: 最大负载:5吨 最大线速度: 线盘容量: 基座作为整个绞车的基础,用于将绞车固定安装在甲板上。 电机提供绞车动力,为船用电机,防护等级IP66。本绞车电机功率为37KW,最大负载为5吨。最大转速为每分钟975转。带刹车,可以正反转。 齿轮箱是绞车的减速传动机构,连接电机与转盘,减速比为71。为SEW品牌。 齿轮箱带动线盘转动,收放线缆。线盘内径1米,外径1.3米,可以储存直径20毫米的线缆700余米。

变频器安装在变频器箱内,为丹佛斯变频器,防护等级是IP66。变频器通过电源线与电机连接,通过控制线与电气控制箱连接。 电气控制元件及刹车电阻安装在电气控制箱内。控制箱前面板上有缆绳收放长度显示,放线时,长度累加;收线时,长度累减。 手持式控制器连接电气控制箱,通过人工操作按钮控制绞车的所有动作。有电源指示灯(亮:设备通电;灭:设备断电);报警指示灯(亮:变频器故障;灭:变频器正常);按下“放线”按钮,线盘放线旋转;按下“收线”按钮,线盘收线旋转;按下“停止”按钮,线盘停止旋转;还有“收放调速”旋钮用以调节收放线速度。 2、电动绞车吊装说明 电动绞车外形尺寸:外部宽2.44米*长6.06米*高2.6米。附设备俯视和侧视图。 电动绞车侧视图1

电动绞车俯视图2 电动绞车吊装图3 3 电动绞车操作流程 每次使用前应先检查电动绞车整体状况是否良好,各转动部件润滑是否正常,没有异常情况下可以闭合电动绞车总开关通电。 通电后检查手持式控制器电源指示灯(正常情况;指示灯亮)、报警指示灯(正常情况;指示灯灭),以及控制箱前面板线缆长度显示屏(正常情况:显示屏亮并显示数字)。 说明:如果这时绞车处于初始状态,即缆绳全部在线盘上,而显 示屏上的数字不为0,可以按下显示屏下方的“计米清零”按键,将

气动绞车操作与维护保养规程审批稿

气动绞车操作与维护保 养规程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气动绞车操作与维护保养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动绞车的操作及维护保养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钻井队XJFH系列气动绞车的操作及维护保养 2 主要技术参数 XJFH 系列气动绞车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XJFH-5/35 最大提升力50KN 最大绳速35m/min 额定功率16KW 额定进气压力 额定耗气量?/min 容绳量 140m(单刹)120m(双刹)钢丝绳直径 16mm(5/8in) 底座连接尺寸912mm*500(高底座) 重量550kg 3安装 1)绞车应安装在平整的平面上,固定牢固。 2)钢丝绳、吊钩及定滑轮选型应与绞车最大载荷匹配。

3)吊绳长度必须足够保证吊最远处重物时余绳不少于5圈,绳头固定必须符合要求。 4)吊绳无扭结、断股、断丝压扁等现象,符合要求,排列整齐,不跳滑轮槽。 5)气管线及元件不渗漏、压力足够。 4使用操作 使用前往气动马达壳体内加注两升空气压缩机油,齿轮传动部位和黄油嘴加注锂基润滑脂,拧下油雾器加油螺母,向内加入清洁润滑油升,调节针阀使其供油量在额定工况时10~15滴/分。 起升工况:操作分配阀手柄,往里拉,完成提升。 下降工况:操作分配阀手柄,往外推,完成下降,下降至离放置位置有一定高度时,应减速平稳下放。 刹车工况:操作分配阀处于中位,停止马达运转,同时操作刹车至刹死。 1) 初次使用时,先空负荷运转1~2分钟,然后再逐步增大提升负荷至额定拉力,检验刹车机构是否可靠。 2) 检查缸盖罩接合面处和壳体与分配阀接合面处是否有明显漏气。 3) 经常检查吊绳的损伤情况,凡损伤的吊绳严禁使用。 4) 使用中经常检查紧固件是否有松动现象,一旦松动立即紧固。 5) 使用中,如有异常响动,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才允许继续使用。 注意!不得载人。 吊重物前要估量重物是否超出绞车额定负荷。 吊重物应采取相应的稳定措施,不使重物乱摆乱晃。 5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

剥线机使用说明书

前言 (1) 注意事项 (2) 一、外观结构介绍 (3) 二、显示屏及显示模式 (6) 三、程序的设定及加工 (10) 四、配件的调换 (13) 五、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7)

1、我厂本着“用户至上”的服务宗旨,对所有BX-C系列电脑剥线机实行“一年保修、终生维护”的售后政策,为用户提供完备的服务。 2、本机保修期为一年(从开具发票之日起),一年之内因质量问题引起机器不能正常工作的或发生异常情况的,其与我厂维修部及销售部联系。 3、以下情况不属于保修范围; (1)用户使用不当引起损坏的; (2)自行拆机造成损坏的; (3)使用电压不符合规定的; (4)因不可抗拒力引起损坏的。 4、保修期过后,更换易损件和维修配件需收适当成本费。 5、用户可将机器托运至我厂,亦可我厂派员前往,保修期外,我厂人员差旅费由用户承担。 6、用户可以电话或EMAIL与我们联系,也可将用户信息表回折返回给我们,以便我们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注意事项 一、工作电源:AC220V±10%,50~60Hz。为了使该机正常工作,用户必须配备 稳压电源。 二、采用本机的专用电源线。 三、保证本设备工作的走边环境清洁、无粉尘、无腐蚀性化学品、无强电磁场 干扰。工作环境温度:-10℃~+35℃。切勿放置在极冷、极热的环境中、保证通风良好。 四、勿与频繁使用继电器、电磁铁等工作的设备同一组电源。 五、定期给机械传动部位进行润滑维护。 SHBX系列电脑剥线机技术参数

一、外观结构介绍 1、 机芯前面板介绍 图1-1 ①②压轮上下移动旋钮 ③④上下轮间隙调节盘 ⑤⑥上下轮压力调节旋盘 ⑦⑧右侧滚轮 ⑨⑩左侧滚轮 ⑾⒁导套 ⑿刀架 ⒀导管 ⒂校直器 2、 机器后观 图1-2

英格索兰气动绞车操作手册

Product Maintenance Information Air Powered Man Rider? Winch Models LS2–150RLP-L-( )-E LS2–150RLP-PHXXM-( )-E (Lever Control)(Remote Control) Save These Instructions Form MHD56305 Edition 3 April 2013 71455570

Only allow Ingersoll Rand trained technicians to perform maintenance on this product. For additional information contact Ingersoll Rand factory or nearest Distributor. For additional supporting documentation refer to Table 1 ‘Product Information Manuals’ on page 2.Manuals can be downloaded from https://www.sodocs.net/doc/4815097751.html,. The use of other than genuine Ingersoll Rand replacement parts may result in safety hazards, decreased performance and increased maintenance and will invalidate all warranties. Original instructions are in English. Other languages are a translation of the original instructions.Refer all communications to the nearest Ingersoll Rand Office or Distributor. Table 1: Product Information Manuals Publication Part/Document Number Publication Part/Document Number Product Safety Manual (Man Rider)MHD56251Product Parts Information Manual MHD56306 Product Instructions Manual MHD56293 INSPECTION Frequent inspections should be performed on equipment in regular service. Refer to Product Information Manual. n Periodic Inspection Refer to Table 2 ‘Inspection Classifications’ on page 2 for suggested winch inspection classifications for Periodic Inspection intervals. Select conditions most appropriate to application.Table 2: Inspection Classifications Conditions Normal Heavy Severe Typical Use (operating time) Infrequent Regular Continual/Constant Load Range 60% of Capacity 75% of Times Used 80% of Capacity 75% of Times Used 100% of Capacity 75% of Times Used Installation Protected/Enclosed/Dry Not Sheltered/Exterior Full Exposure Atmosphere Clean/Non-Corrosive Dirty/Non-Corrosive/Freshwater Marine Dirty/Corrosive/Saltwater Marine Climate Dry/Stable Temperature Wet/Moderate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Wet/Severe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Maintain written records of periodic inspections to provide an accumulative basis for continuing evaluation. Inspect all items listed in the ‘Frequent Inspection’ section of the Product Information Manual. Also inspect the following at the suggested intervals recommended in Table 4 ‘Maintenance Interval Chart’ on page 3:1.Siderails and Uprights. Check for deformed, cracked or corroded main components. Replace damaged parts. 2.Fasteners. Check retainer rings, capscrews, nuts and other fasteners on winch, including mounting bolts. Replace if missing or damaged and tighten if loose.3.Drum and Sheaves. Check for cracks, wear or damage. Replace if necessary.4.Wire Rope. In addition to ‘Frequent Inspection’ requirements, also inspect for the following: a.Build-up of dirt and corrosion. Clean with steam or a stiff wire brush to remove dirt and corrosion if necessary. b.Loose or damaged end connection. Replace if loose or damaged. c.Check wire rope anchor is secure in drum. d.Verify wire rope diameter. Measure the diameter of the wire rope from crown-to-crown throughout the life of the wire rope. Recording of the actual diameter should only be done with the wire rope under equivalent loading and in the same operating section as accomplished during previous inspections. If the actual diameter of the wire rope has decreased more than 1/64 inch (0.4 mm) a thorough examination of the wire rope should be conducted by an experienced inspector to determine the suitability of the wire rope to remain in service. Refer to Dwg. MHP0056 on page 2. B (Dwg. MHP0056) e.Inspect rope for broken strands/wires: When broken wires are evident close to, or within, the termination, even if few in number, are indicative of high stresses at this position and can be caused by incorrect fitting of the termination. The cause of this deterioration shall be investigated and, where possible, the termination shall be remade, shortening the rope if sufficient length remains for further use, otherwise the rope shall be discarded. One valley break may indicate internal rope deterioration, requiring closer inspection of this section of rope. When two or more valley breaks are found in one lay length, the rope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discard. If a complete strand fracture occurs, the rope shall be immediately discarded. Where broken wires are very close together, constituting a localized grouping of such breaks, the rope shall be discarded. If the grouping of such breaks occurs in a length less than 6d or is concentrated in any one strand, it may be necessary to discard the rope even if the number of wire breaks is smaller than the maximum number, refer to table on page 2Table 3: Wire Rope Rope Construction Type Number Broken Wires in rope over a length 6x nominal diameter Number Broken Wires in rope over a length 30x nominal diameter 6 x 19S-IWRC Single-layer rope 36 6 x 37M-IWRC Single-layer rope 1019 5. All Components. Inspect for wear, damage, distortion, deformation and cleanliness. If external evidence indicates damage, disassemble as required to conduct a detailed inspection. Inspect gears, shafts, bearings, sheaves, springs and covers. Replace worn or damaged parts. Clean, lubricate and reassemble.6. Brakes. Individually test brakes installed to ensure proper operation. Brakes must hold a 125% rated load at mid drum without slipping. If indicated by poor operation or visual damage, disassemble and repair brake(s). Check all brake surfaces for wear, deformation or foreign deposits. Clean and replace components as necessary. Adjustments can be made to the band brake to compensate for normal brake lining wear. Refer to ?Adjustments?on page 7. If brake band cannot be adjusted to hold rated load,replace the brake band assembly. Adjustments cannot be made to the disc brake.The disc brake must be repaired as described in “MAINTENANCE”sectionon page 7. 7.Foundation or Supporting Structure. Check for distortion, wear and continued ability to support winch and rated load. Ensure winch is firmly mounted and that fasteners are in good condition and tight. 8. Control Valve. Check control valve operation. Ensure control valve handle moves freely in both directions without sticking and automatically returns to neutral when released. Ensure locking button moves freely and locks control handle in neutral when not depressed. 9. Limit Switches. Operate winch in both directions to activate limit switches. Limit switches should engage (stop winch operation) at established settings (+/- 2feet [+/- 0.6 metres]). Reset limit switch by operating winch in opposite direction.Refer to ‘Limit Switch Adjustment’ procedure in Product Information Manual.10. Emergency Stop Valve . During winch operation verify the emergency stop valve operation. Valve must stop winch operation quickly. Valve must reset properly. Refer to ‘Emergency Stop Valve’ in the “OPERATION” section in Product Information Manual for procedures. 11. Overload Device. Ensure overload device is properly set to stop the winch when loads exceed 150% (+/- 25%) of winch rated capacity. If winch does not shut down, contact your distributor or the factory for repair information.

气动打标机的设计

燕山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气压传动及控制课程设计) 项目名称:气动打标机的设计 组员姓名:刘宝 夏子青 赵俊伟 马牙川 张文辉 指导教师:吴晓明 2012-10-26

目录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3) 一、气动打标机的发展及其现状 (4) 1.1气动打标机简介 (4) 1.2气动气动打标机主要特点 (4) 1.3气动打标机主要应用范围 (4) 二、气动控制系统设计及参数计算 (5) 2.1画X-D线路图 (5) 2.2绘出利用行程开关控制的气动控制回路 (5) 2.3选择执行元件 (5) 2.4选择控制元件 (7) 2.5选择辅助元件 (8) 2.6确定管道直径及压力损失 (8) 2.7选择空气压缩机 (9) 三、电控系统设计 (11) 3.1绘出气动回路 (11) 3.2画X-D线路图 (11) 3.3绘出电气控制回路 (12) 四、实验小心得 (13) 五、项目心得 (14) 参考文献 (17)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一、气动打标机的发展及其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一种流通的商品都需要注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信息,包装是信息的载体,对商品贴标是实现的途径。打标机就是在包装件或产品上加上标签的机器,不仅有美观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对产品销售的追踪与管理,特别在医药、食品等行业,如出现异常可准确及时的启动产品召回机制。打标机是现代包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1气动打标机简介 气动打标机是计算机控制打印针在X、Y二维平面内按一定轨迹运动的同时,打印针在压缩空气作用下做高频冲击运动,从而在工件上打印出有一定深度的标记。 1.2气动气动打标机主要特点 有较大深度,通过电脑直接打标输出,标记工整清晰;采用打印针头按照编辑好的字符或图形轨迹运动,控制高压气体高频冲击打印针,在工件表面形成由密集点阵组成的字符或图形。它可打标任意字符、图形、商标、图案等,具有的特点是:标记速度快,对标记材料无特殊要求;抗干扰能力强,能够在较恶劣的环境下工作;采用气体作为动力源,生产成本低,无污染;特别适合速度要求较快的流水线场合,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1.3气动打标机主要应用范围 1、汽车、摩托车等发动机、活塞、身、车架、底盘、连杆、发动机、汽缸等零部件进行编号、名称、商标、生产日期的打印; 2、电动车、自行车、摩托车等加架号打印; 3、各种商品、车辆、设备产品的标牌打印; 4、各种机械零部件、机床工具、五金制品、金属管、齿轮、泵体、阀门、紧固件、钢材、仪器仪表。机电设备等金属打标;塑料制品。

W372电脑剥线机操作说明书

W372电脑剥线机操作说明书 生效日期 2013-10-28 编 号 SOP-EN-1649 版本/次 A/1 核准: 审核: 制定:梁恩超2013.10.25 1、目的: 为正确指导员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产品品质,规范现场管理。 2、范围: 生产车间的全体管理干部,技术员及操作员。 3、定义: 3.1 无 4、职责: 4.1课长:对设备的日常维护监督。 4.2组长:对设备的日常点检确认。 4.3 技术员/作业员:对设备的日常操作/维护和点检。 5、操作技方法: 5.1打开电源开关; 5.2将线材从进线口穿入,经过进线轮,穿过导管放在刀口上; 5.3调节进线轮压力调节钮(拉出后顺时针旋转,进线轮压力增大,逆时针旋转压力减小), 使其压紧线材; 5.4调节进线轮间隙调节钮(往左旋动间隙增大,往右旋动间隙减小)调节到两轮之间间 隙越小越好,但不能碰撞在一起; 5.5调节出线轮压力调节钮(拉出后逆时针旋转压力增大,顺时针旋转压力减小)使其压 紧线材; 5.6调节出线轮间隙调节钮(往左旋动间隙增大,往右旋动力间隙减小)调到指示灯在亮 和灭的临界状态时,再往MIN 方向旋60°即可; 5.7按需要选择程序(01-97程序为切剥线专用,00程序为试机专用,99程序为中间剥 线专用,98程序为短线专用1mm-32mm ); 5.8按照需要设定线、速度、线头、剥头、线尾、剥尾、定量、线径、退刀等参数。注: 退刀指刀具切破线皮之后,刀片退到一定的位置来剥开线皮(一般为00-10),一般线皮薄参数设定小,线皮厚参数设定大; 5.9待品保确认OK 后,方可按下运行键开始工作; 5.10剥好之线材应整理好以便下工站作业; 6. 注意事项: 6.1.调试机台非必要情况下,要关闭动力装置或者电源。 6.2.严禁两人同时操作。 6.3.必须取得上岗证才可以作业。

气动打标机编辑标记与对针的操作说明

气动打标机编辑标记与对针的操作说明 关于气动打标机标记位置的确定,ThorX6有[对齐]功能可供使用,这在某些情况下,[对齐]功能比手动移动标记的位置更有效而准确。点击菜单[标记]、[对齐]则可打开[对齐]功能的子菜单,[对齐]功能拥有多种对齐方式如下: a.圆心/起始点:以标记的圆心或起始点对齐,这种对齐方式一般用来对齐两个扇形文本标记的圆心点。 b.左对齐:以最左边的标记的左边缘为准,将其它标记的左边缘对齐到一起。c.右对齐:以最右边的标记的右边缘为准,将其它标记的右边缘对齐到一起。d.顶对齐:以最顶端的标记的上边缘为准,将其它标记的上边缘对齐到一起。e.底对齐:以最底端的标记的下边缘为准,将其它标记的下边缘对齐到一起。f.水平居中:将多个标记对齐到同一水平中心线上。 g.纵向居中:将多个标记对齐到同一纵向中心线上。 h.组合为一行:将多个标记组合到一行中。 当这个间距确定后,多个标记将按这个间隔距离,组成一行。注意,这里的组合为一行,只是指将标记的位置组合到一起,而不是将标记的内容组合到一起,各个标记之间还是相互独立的,只是从位置上看,排成了一行。 前面我们多次提到过,每次您改变标记的位置,刻印针都会自动对准到新的标记位置。这就是刻印控制软件的自动对针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对针这个功能只针对被选择的单个标记有效,也就是说,当您同时移动不止一个标记时,刻印针将不会尝试去对准。点击菜单[标记]、[对针]则可打开[对针]功能的子菜单,[对针]功能拥有多种方式如下: a.左下角:将刻印针对准到标记的左下角。 b.右下角:将刻印针对准到标记的右下角。 c.左上角:将刻印针对准到标记的左上角。 d.右上角:将刻印针对准到标记的右上角。 e.圆心/起始点:将刻印针对准到标记的圆心或起始点,这种对针方式一般用来使刻印针对准到扇形文本的圆心点。 f.停止对针:选择后,当移动标记时,刻印针将不会再去对准,除非重新进行了对针操作。 当您在菜单里选择了一种对针方式后,下一次您移动标记,刻印针就会按您选择的方式去对准,例如,当您选择了右下角对针,那么每一次您移动标记,刻印针都会去对准标记的右下角,而不再是默认的左下角。 气动打码机|气动圆弧打标机|台谊手持气动打标机,不同型号针对不同工件打标要求,适用汽车配件、模具、五金配件、电动车、摩托车、标牌、铭牌、轴承等金属产品标刻型号、编码、二维码、流水号、图案LOGO等.

气动绞车的工作原理及使用维护

气动绞车的工作原理及使用维护 一、概况与用途 气动绞车,采用活塞式气动马达为动力,单滚筒手操纵式绞车,该绞车主要广泛应用于金属矿、煤矿、采掘矿场,建筑工程拖运矿车和在井下的狭窄巷中提升、牵引工具、器械等重物。以及在海上、陆地油田钻井平台上吊装钻杆及重物之用。 由于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噪声低、速度可无级调速、易于搬运和快速安装等特点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和喜爱。 二、结构与工作原理 气动绞车以压缩空气为动力能源,通过活塞式气动马达输出扭矩,通过二组内外齿轮传动副的减速机构来驱动滚筒的运转,以达到其卷扬的目的。其主要结构包括气动马达、齿轮箱、滚筒和制动器等。所有各传动件均采用优质滚珠轴承支承,运转灵活。其主要零件多选用高强度优质合金钢材,并经过热处理工艺,使零件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1、气动马达 气动马达是由开关阀组件和配气阀组件以及连接在曲轴上的六组连杆、活塞、气缸等主要零件所组成。 活塞式气动马达的运转原理基本与内燃机相仿。当操作手柄推至启动位置时,压缩空气由开关阀进入配气阀,配气阀进入配气阀芯,使其转动。同时,配气阀芯的转动将压缩空气按顺序分别送入周圈的六个汽缸中。由于在缸内的压缩气体的膨胀作用,从而推动了活塞、连杆和曲轴的运动。当活塞被推至“下死点”时,配气阀芯同时也转至第一次排气位置,经膨胀后的气体(尚带有一定的压力),即自行从气缸内,经过阀的排气孔道,直接排出缸体外。 同时,在活塞及曲轴的回转作用下,又被推向汽缸的“上死点”(配气阀芯同时也转至第二次排气位置),并将缸内的剩余气体全部从配气阀组件的排气孔道排出缸体外。经过这样的往复循环作用,使曲轴不断的高速运转。 为了使曲轴、连杆与活塞等零件的运动与主阀的运转得到协调,在曲轴与主阀之间采用连接器联接。连接器不仅能使曲轴和主阀的运转取得一致,而且它对整个气动

全自动电脑剥线机使用说明与维护

一、产品外部组件与技术参数 01.主机02.电源(220V)03.液晶显示屏04.操作键盘05-06.线型调节器07.导线座08.微调压线轮09.导线管座10.导线管11.剥线刀12.传动轮13.调节螺杆14.送料架15.送料轮16.保护罩 二、技术参数

三、操作方法 本机操作简单,纯电脑控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操作键盘 1.使用上(UP)、下(DOWN)键移动光标至所需位置,直接输入预设数值即可。用“加1(lncrease) ”、“减1(Reduce)”更正数值。 2.功能键,当光标移动到“线径”处,按下“功能”键即可对刀,调整参数、对刀、反复 即可迅速完成线径相关参数设定,在停机时按此键,刚进行参数更正、功能屏。 3.退出键:是对中央处理器恢复至出厂设定,一般在电脑死机或显示异常时使用。 四、显示画面说明 画面一: 1.程序:是指被加工线材的规格(包括线长、线头、线尾、剥头、剥尾、线径、退刀、速度 、定量、产量、延时等参数)。 A、程序00:调机专用程序,专供专业技术人员调整试机或低速剥线。 B、程序1-97:一般剥线使用,即前端剥皮、全长、后端剥皮。 C、程序98:专供节剥短线,即线长小于或等到于34mm时,必须使用98号程序进行 加工,适用手加工电子工业连接线。 D、程序99:专供中间剥线程序,最多可切剥5段。适用手灯饰、汽车、摩托车配线加

工。 2.线径:是指线材芯的相对直径。将此值调整至切刀切至线皮与线芯之间靠近铜线即可, 线径越大所设值越大,反之刚小。 3.线长:是指所需加工线的全长 4.线头:是指前端至剥皮处的长度,此时小数点出现,小数点分辨率为0.25mm。 5.剥头:是指前端剥皮所需剥开的长度,当剥头大大于或等于线头时为全剥。 6.线尾:是指线材后端至剥皮的长度,此时小数点出现,小数点分辨率为0.25mm。 7.剥尾:是指后端剥皮所需剥开的长度,当剥头大于或等于线头时为全剥,小于等于线头 时为半剥。 画面二: 1.速度:是指机器加工线材快慢,速度越快力矩越小,一般设定为7-8档,0档最慢,9 档最快,视线材而定。 2.退刀:是指切刀切下后回退的值,作用是辅助剥皮,当线材被准确切下后若剥不开皮, 则调大退刀即可,一般设定为1-10,线材皮越厚,退刀数值越大,反之刚越小。 3.定量、产量:定量是指加工一把线材设定的数量,产量是指机器当前生产的总产量。 4.中剥:当程序号为99时,才能设定中剥参数,中剥设定顺序必须由上而下,所对的线 材加工为从左至右,若设定中剥参数为0000,则表示无中剥动作,中剥前、中、后剥时可穿插中剥0000即空操作。 画面三: 1.线长修正:是对当前线长进行长度的调节,使用“加1”、“减1”键更正数值。 2.总量:是指本规格线材加工的总产量。 3.延时:是指一次定量完成后所需延迟的时间,时间到则自动运行,设为“0”时则关闭 延时功能,此时定量到机器不会自动运行,只能手动运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