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宏观经济学流派【圣才出品】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宏观经济学流派【圣才出品】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宏观经济学流派【圣才出品】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宏观经济学流派【圣才出品】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学流派

1.古典学派与凯恩斯主义的争论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古典学派与凯恩斯主义的争论体现在:

(1)供给决定与需求决定

如果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曲线,那么,均衡产量是由供给决定的,与需求曲线的位置无关,因此供给能自行创造需求,这就是古典学派的萨伊定律。而如果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的曲线,那么,产量是由需求决定的,需求曲线的位置决定了均衡产量的大小,这就是凯恩斯的需求决定论。

(2)货币中性和货币非中性

在总供给曲线处于垂直状态的情况下,总产量固定不变,而价格充分可变。因此,货币数量的多少只能影响价格的高低,而不能影响产量的大小。货币必然是中性的,古典学派的二分法成立。而在总供给曲线处于水平状态的情况下,产量是可变的,而价格固定不变。因此,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数量会增加,实际利率就会下降,从而带动投资和产出的增加。因此,货币是非中性的,二分法不成立。

(3)市场出清与政府干预

垂直的总供给曲线暗含的前提是,价格等变量的灵活变动可以使劳动市场、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自动出清,因此,均衡产量始终由潜在产出水平决定,政府没有必然进行干预。政府干预的结果只能是名义变量的变动,如价格的上涨,对就业、产出等实际变量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而水平的总供给曲线暗含的条件是,价格等变量存在着刚性,不能起到市场出清的作用,市场出清的任务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完成。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移动总需求曲线,使均衡的产量达到市场出清的水平,因此,政府干预是必要的。

2.试说明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对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意义。

答:如图15-1所示,古典学派的总供给曲线是图15-1(a)所示的一条垂直的曲线AS,和可移动的总需求曲线AD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产量不变、价格可变的均衡结果。而凯恩斯学派的总供给曲线则是如图15-1(b)所示的一条水平的曲线AS,和同样的总需求曲线AD 搭配在一起的均衡结果是价格不变、产量可变。

如果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价格、工资具备充分灵活性,市场会自动出清,宏观经济政策只会移动总需求曲线,而对总供给没有影响,因此政府没有必要对经济进行干预。而如果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价格、工资处于刚性状态,市场就无法出清,宏观经济政策在移动总需求曲线的同时也会改变总产量,因此政府有必要对经济进行干预。因此,正是这两条截然不同的总供给曲线把两个学派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完全区别开来。

图15-1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

3.为什么说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是重新表述的货币数量论?

答: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论并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而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即货币需求是由何种因素决定的理论。因此,弗里德曼对货币数量论的重

新表述就是从货币需求入手的。他认为,货币数量说并不需要假定的固定不变的常数,而只需要强调它们的稳定性。货币需求函数及它具有稳定性的结论,为弗里德曼强调货币最重要这一命题准备了理论前提。弗里德曼提出的货币需求函数为:

1d ,,,,,,d b e p Y M f p r r w u p t p ??=? ???(1)

式(1)中,M 表示名义货币需求量;P 表示价格水平;b r 表示债券的预期收益率;e r 表示股票的预期收益率;1d d p p t

?表示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w 表示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率;Y 表示货币收入;u 为其他随机因素。

弗里德曼认为,上述货币需求函数是P 和Y 的一阶齐次函数,若P 和Y 发生变化,则货币需求将同比例变化。函数两边同时除以P ,则得到实际货币需求函数:

1d ,,,,,d b e M P Y f r r w u P P t p ??=? ??

?从该式中可看出,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由实际变量决定,不受名义价值的影响。如果在式(1)两边同时除以Y ,则可得到:

1d 1,,,,,d 1d ,,,,,d b e b e M p p f r r w u Y p t Y p p V r r w u p t Y ??=?= ?????? ???即:

1d ,,,,,d b e p p Y V r r w u M p t Y ??=?? ??

?其中V 是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此式与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方程式M kPy =十分相似,所以说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是重新表述的货币数量论。

4.自然失业率和自然产出概念在宏观经济分析中有什么意义?

答:货币主义对当代宏观经济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另一个贡献,是他们在分析劳动

市场失业时提出的自然失业率概念。从整个经济看来,任何时候都会存在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弗里德曼把这一类失业称之为自然失业,其对总劳动力的比率被称之为自然失业率,与之对应的产出称为自然产出。

5.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1)理性预期学说。按照理性预期理论,微观行为主体在形成预期时会收集一切可以得到的相关信息并加以充分利用,因此,形成价格预期的信息集合是全方位的。人们不仅会注意过去已经产生作用的信息,而且也会关注将对未来产生影响的信息。理性预期理论认为微观行为主体在预期时不可能发生系统性错误,因为理性的微观主体会尽量利用所有的信息,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以及有关宏观经济决策当局的行为规范。

(2)市场出清学说。经济中的所有市场都会持续出清,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第二个核心假说,这一假说与瓦尔拉一般均衡传统一脉相承。理性的微观主体根据最优化原则作出自己的行为选择,最后导致所有市场出清。因此经济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应该处于一种持续的均衡状态,就劳动力市场来讲,失业应该处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

(3)卢卡斯总供给曲线。卢卡斯对大量的使用宏观计量经济模型来评价不同政策方案的效果的做法进行了批判。卢卡斯认为这些计量经济模型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模型在模拟宏观经济变动时,假定模型的基本参数是不变的。但是根据理性预期假设,一旦宏观经济政策发生变动,微观行为主体的行为就将发生变化,于是模型的基本参数就不可能保持不变了。

6.理性预期与适应性预期有什么差别?请评论理性预期理论在宏观经济理论发展中的意义。

答:理性预期理论认为,人们在形成预期时会收集一切可以得到的相关信息并加以充分利用,因此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

适应性预期理论认为,人们会根据过去预期出现的误差来不断修正对未来的预期,因此有可能会犯系统性的错误。

理性预期理论、市场出清学说以及卢卡斯批判学说一起构成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其中理性预期理论起到了担纲的作用。

7.新凯恩斯主义是如何捍卫凯恩斯主义基本观点的?

答:新凯恩斯主义是在20世纪80年代凯恩斯主义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时出现的,它吸收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性预期和宏观理论的微观基础两方面的内容。同凯恩斯主义一样,新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否认市场出清的假说。新凯恩斯主义对凯恩斯主义的捍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原凯恩斯主义基本观点的坚持和完善

①坚持凯恩斯主义的非市场出清假设

新凯恩斯主义坚持凯恩斯主义非市场出清的观点,在出现需求冲击或供给冲击后,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的状态。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持续的非均衡状态。但新凯恩斯主义的市场非出清与凯恩斯主义的市场非出清理论存在重大的差别,主要在于:凯恩斯主义的市场非出清模型假定名义工资和价格刚性。而新凯恩斯主义的市场非出清模型假定工

资和价格有粘性,即工资和价格不是不能调整,但调整是缓慢的。

②坚持凯恩斯主义工资和价格粘性的观点

新凯恩斯主义坚持原凯恩斯主义工资和价格调整缓慢,存在粘性的观点。原凯恩斯主义认为价格和工资刚性,工资只能升高不能降低,而新凯恩斯主义者在其基础上建立了工资和价格粘性理论,认为工资和价格不是不能调整,只是调整十分缓慢。对于工资粘性新凯恩斯主义用长期劳动合同理论进行解释,而价格粘性新凯恩斯主义则用菜单成本进行解释。工资和价格粘性的观点是对原凯恩斯主义价格和工资刚性的发展,同时从理论上解释了工资和价格粘性的原因,弥补了原凯恩斯主义的不足。

③坚持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斟酌使用”的原则

新凯恩斯主义同原凯恩斯主义一样,都认为当需求不足,经济衰退时政府有必要对经济进行干预,都坚持宏观经济政策“斟酌使用”的原则。由于价格粘性和工资粘性的存在,经济在遭受总需求冲击以后,从一个非充分就业均衡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刺激总需求是必要的,不能等待工资和价格向下的压力带来经济复苏,因为这是一个长期而痛苦的过程,从而政府干预是必要的。

(2)对凯恩斯主义基本观点的发展

①将微观基础纳入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以弥补原凯恩斯主义缺乏微观基础的缺陷。新凯恩斯主义者同意,宏观经济理论必须符合微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特别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假设条件。这就是说,宏观经济理论必须有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②肯定和吸收理性预期以调整原凯恩斯主义适应性预期的不足。新凯恩斯主义者虽然并不认为人们最终能够准确地预期到现实的情况,但是,他们也认为,为了自己的利益,人们会尽量收集信息,使他们的预测能够趋于正确;收集的信息不但涉及过去,而且牵涉到未来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篇 宏观经济的短期模型【圣才出品】

第二篇宏观经济的短期模型 第七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1.试解释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 答: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价格与总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它向下倾斜有三个原因: (1)财富效应。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而增加名义资产数量以保持计划中的实际资产数额不变;而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下降,情况就会相反。财富效应的结果使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所愿意购买的商品总量减少,总需求曲线因此向右下倾斜。 (2)利率效应。当价格水平上升时,流通中的实际货币数量就会减少,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货币市场上对实际货币的过度需求,为了平衡人们对货币的过度需求,利率水平必然上升。利率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意味着当前消费的机会成本增加而未来消费的预期收益提高,因此,家庭会用未来消费来替代当前消费,当前愿意消费的产品数量就会减少;另一方面则意味着投资的机会成本增加,企业会削减原有计划中的投资规模,企业愿意购买的投资品的数量也会减少。由于利率效应的存在,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上升,家庭和企业对商品的需求总量会减少,总需求曲线就会向右下倾斜。 (3)开放效应。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国内价格水平上升,人们会用进口来替代出口从而减少对国内商品的需求量;而国内价格水平下降,人们则会用出口来替代进口从而增加对国内商品的需求量。因此,当一个经济对外开放时,开放效应也会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

2.请简述宏观经济中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区分。在什么情况下两者达到一致,在什么情况下两者又会偏离? 答:(1)宏观经济的短期均衡由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而长期均衡由总需求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一个经济短期总供给受价格因素的影响,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企业所愿意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总量不断增加,所以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而一个经济长期总供给由这个经济充分就业的潜在产出水平决定,与价格无关,因此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 (2)由于短期总供给曲线不是一条垂直的线,会偏离长期总供给曲线,因此从长期均衡的角度出发,宏观经济的短期均衡会出现三种情况: ①失业均衡:这时的短期均衡产量低于长期潜在产量,如图7-1所示。从图7-1中可看到,短期均衡点A在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左边,由此决定的短期均衡产量 Y要低于长期的 潜在产出水平。这表明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劳动和资本出现了闲置,此时,失业率要大于自然失业率。 图7-1失业均衡 ②充分就业均衡:这时短期均衡产量正好等于长期潜在产量。如图7-2所示,总需求曲线AD和短期总供给曲线 SAS的交点B正好在长期总供给曲线上,因此B点不仅是短期均 1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补充习题

上述两个问题主要用第六章的内容分析,在学过IS-LM-BP模型之后还可做进一步的分析。 提示及进一步阅读: 1、关于净出口与对外净投资相等的关系:可参见曼昆《经济学原理》第277页 相关案例研究:美国的储蓄、投资与国外净投资 2、政策和事件如何影响开放经济? 第七章总需求和总供给 1、解释下列说法为什么是错的? 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它是个别物品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 2)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是因为经济量并不影响长期总供给。 3)如果企业每天调整自己的价格,则短期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4)只要经济进入一次衰退,它的长期总供给曲线就会向左移动。 2、假设经济处于短期衰退中。如果决策者没有采取行动,经济会一直如何变动?试用AD-AS模型解释。 3、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各项在长期内和短期内会对AS曲线产生怎样的影响? 1)潜在产出增长25%; 2)战争威胁带来的政府防务支出增长,中央银行通过紧缩银根来中和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 3)中东战争导致石油价格上涨一倍。 4)环境主义者要求政府对所有的新投资和能源的使用实施代价高昂的管制,以遏制对自然资源的使用。 4、试用AD—AS模型解释为什么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经济接近充分就业时,美国约翰逊政府的扩张性财政策与60年代初当经济有超额生产能力时,肯尼迪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相比没有同样的效果? 5、石油的价格在1980年,曾急剧下跌,从1985年的月24美元一桶跌倒1986年的约12美元一桶。使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预测在这种情况下,收入和价格水平会受到什么影响?石油价格下跌的后果与1973年和1979年石油价格上涨的后果对称吗?(每种情况都假设初始经济处于均衡状态) 6、假设经济初始处于长期均衡,家庭决定比以前持有更多的货币余额。 1)利率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并解释之。 2)投资的需求两会发生怎样的变动? 3)美元的价值会发生怎样的变动?进出口会如何变动? 4)总需求会发生怎样的变动? 第八章总需求理论 1、对第六章的第四题,利用IS—LM模型做进一步的讨论。 2、假设银行在每个街区设立了自动取款机,并通过易于得到现金而减少了人们相持有的货币量。 1)假设美联储并没有改变货币供给。根据流动偏好理论,利率会发生什么变化?总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动?(利率下降,总需求增加)2)如果美联储想稳定总需求,它应该如何做出反应? 3、1961年当一个记者问约翰?F?肯尼迪总统,为什么他主张减税时,肯尼迪回答:“为了刺激经济,难道你不记得你学过的经济学基础了吗?”结果当肯尼迪提出的减税最终在1964年实施时,他促成了一个高速经济增长的时期。试用你学过的宏观经济模型,分析减税对宏观经济会有怎样的影响? 4、假设经济处于衰退中。解释下列每一种政策会如何影响消费和投资。在每种情况下,指出任何一种直接效应,任何一种产生于总产量变动的效应,任何一种产生于利率的效应以及总效应。 1)政府支出增加; 2)政府税收减少; 3)货币供给扩张。 5、假定私人投资经常变动,这意味着IS曲线经常移动。 1)如果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不变,用IS-LM模型分析实际国民收入在私人投资不稳定的情况下如何变动? 2)若央行不断调整实际货币供给使利率固定在起初的水平上,分析当说民收入增加时(由于IS曲线右移),央行如何调整其货币供给,该货币政策对IS和LM曲线有何影响?

(NEW)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篇 宏观经济的长期模型 第二章 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第三章 经济增长 第四章 失 业 第五章 通货膨胀 第六章 开放经济 第二篇 宏观经济的短期模型 第七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第八章 总需求理论 第九章 总供给理论 第十章 开放经济的短期均衡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三篇 宏观经济模型的深化 第十二章 消费理论 第十三章 投资理论 第十四章 政府支出和税收 第十五章 货币供给和需求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学流派

第一章 导 论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答:(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的不断提高,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经济增长的决定以及人均产出增长率。 ②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不规则的上下波动。经济周期通常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可表示为GDP)、失业率、股票价格和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来衡量。 ③失业。根据失业产生的原因,可以把失业归于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了解这三种类型的失业,对于宏观经济的分析非常重要。 ④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简称通胀,指的是一国平均价格水平的上升。与它相反的是通货紧缩,代表一国平均价格水平的下降。平均价格水平通常用价格指数来衡量。 ⑤开放经济。在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中,任何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国家的经济都是一个与其他国家有着大量贸易和金融联系的经济体,或者说是开放经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任何一国经济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就包括国与国之间经济纽带的联结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 ⑥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从全局上对经济运行施加影响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种最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形式。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大部分,二者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开展的,其基本假设有:完全理性、市场出清、完全信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为: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进行调节。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4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二篇 要素市场 【圣才出品】

第二篇要素市场 第7章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一、名词解释 生产要素 答:生产要素指用于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投入。劳动、土地和资本是三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传统经济学把生产要素分为三种,即土地、劳动和资本。其所有者分别为地主、劳动者和资本家。这三类生产要素的价格,则分别被称为地租、工资和利润(包括利息)。到19世纪末,第四种生产要素——企业家才能被“发现”。于是,利润被看成是企业家才能的收益,而“利息”被看成是资本所有者的收益。 二、判断题 1.经济租金的存在意味着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企业的长期均衡利润可能为正。()【答案】F 【解析】经济租金是指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超过为获得该要素供应所必须支付的最低报酬的部分。完全竞争市场中要素的市场价格就是要素的机会成本,若某种经济资源能给厂商带来利润,则准备进入该行业的厂商就会竞相出高价购买,从而引起这些要素价格的上涨,直到利润消失为止,所以经济租金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企业的长期均衡利润为正。 2.当要素市场为买方垄断时,要素价格由要素提供者决定。() 【答案】F

【解析】要素市场的买方是指购买要素的一方,即要素的需求者。同时当要素市场为买方垄断,即买方就有更大的定价权,因此要素价格由要素需求者决定。 3.如果要素供给曲线为水平线,则具有买方垄断地位的厂商和竞争性厂商的要素需求量相同。() 【答案】T 【解析】具有买方垄断地位的厂商和竞争性厂商的区别在于要素的供给曲线不同。一般而言,竞争性厂商的要素供给曲线是水平的,而买方垄断厂商的要素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两者的要素需求曲线都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因此当买方垄断市场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也为水平线时,两者的要素需求量相同。 4.在双重垄断的市场结构中,如果上游厂商对下游厂商进行并购并提高终端产品价格,能增加总利润水平。() 【答案】F 【解析】上游-下游垄断厂商定价通常是上游厂商先把它的价格提高到它的边际成本以上,下游厂商再把它的价格提高到已经加价的成本之上。该成本导致价格过高,产量过低,不利于厂商垄断利润最大化。如果两家厂商合并,价格就会下降,利润就会上升。如图7-1所示。一体化垄断厂商在y i*经营,非一体化垄断厂商在y m*处生产。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其详解(开放经济的短期均衡)【圣才出品】

第十章开放经济的短期均衡 1.在浮动汇率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里,税收上升和货币供给减少分别会对国民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有何影响?如果是固定汇率制,情况又会怎样? 答:(1)小国: ①浮动汇率制。假设是税收上升,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导致汇率下降,国民收入没有变化,贸易余额增加。货币供给减少也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导致汇率上升,国民收入下降,贸易余额减少。 ②固定汇率制。假设是税收上升,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导致汇率不变,国民收入减少,贸易余额不变。货币供给减少也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但是对经济调整没有效果。 (2)大国: ①浮动汇率制。假设是税收上升,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也会导致汇率下降,国民收入没有变化,贸易余额增加。货币供给减少也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导致国民收入减少,汇率上升,贸易余额下降。 ②固定汇率制。假设是税收上升,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也会导致汇率不变,国民收入减少,贸易余额不变。货币供给减少也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但与小国的货币政策情形一样,货币政策无效。 2.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进行预测,当下列情况之一发生时,国民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在浮动汇率下和固定汇率下会怎样变化?

(1)消费者减少当前消费而增加储蓄。 (2)为保护该国不多的森林资源,该国决定关闭本国的一些造纸厂而进口更多的纸张。 (3)自动取款机的普及降低了人们对货币的交易性需求。 答:(1)消费者减少当前消费而增加储蓄: ①浮动汇率制下,汇率下降,国民收入没有变化,贸易余额增加。因为资本的流动,消费者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并不使本国利率下降,而是导致本国货币汇率下降,贸易余额会向顺差方向发展,即净出口增加;因净出口增加与国内减少的消费相抵消,所以国民收入不变。 ②固定汇率制下,汇率不变,国民收入减少,贸易余额不变。因为消费者减少当前消费增加储蓄时,资本外流,本国货币汇率有下降的压力,货币当局通过外汇市场上的公开市场操作维护固定汇率不变,但其外汇储蓄下降,国内基础货币供应量也相应下降,国民收入因此也下降,汇率和净出口保持不变。 (2)关闭本国的一些造纸厂而进口更多的纸张: ①浮动汇率制下,汇率下降,国民收入没有变化,贸易余额不变。因为关闭本国造纸企业而进口更多的纸张,使本国贸易余额向逆差方向发展,即净出口下降,本国货币汇率会下降,本国货币汇率的下降反过来使其他商品的进口减少,净出口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所以,这一政策不会使国民收入和贸易余额变化,只是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下降。 ②固定汇率制下,汇率不变,国民收入减少,贸易余额减少。因为关闭本国造纸企业而进口更多的纸张,使本国贸易余额向逆差方向发展,即净出口下降,本国货币汇率有下降的压力,中央银行为维护固定汇率则减持外汇储备,国内货币供给量也相应下降,使国民收入下降。 (3)自动取款机的普及降低了人们对货币的交易性需求: ①浮动汇率制下,汇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贸易余额增加。因为交易性货币需求降低

(NEW)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 第1章 导 论 第一篇 产品市场 第2章 消费者选择 第3章 生产者选择 第4章 企业与市场 第5章 市场结构分析 第6章 博弈论 第二篇 要素市场 第7章 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第8章 劳动市场 第9章 资本市场 第10章 自然资源市场第11章 风险与资产选择第三篇 市场经济问题研究第12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第13章 不完全信息 第14章 外部经济 第15章 公共产品 第16章 政府与市场

第1章 导 论 1请解释下列概念 稀缺性机会成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需求与需求量供给与供给量需求的价格弹性均衡产量和价格 答:(1)稀缺性 “稀缺”是指相对于人们无限多样、不断上升的需要来说,用以满足这些需要的手段,即有用的资源,是相对不足的。同时,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可利用的资源是相对不足、有限的。有用的资源既包括土地、矿藏、森林、水这样的自然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劳动力以及体现在劳动力身上的知识和技能,还包括由原始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再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物品,如机器、设备等。在资源稀缺条件下,人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生产,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消费,稀缺性要求人们做出选择。对社会来说,稀缺性体现在生产资源的相对不足。社会在既定的资源条件下,不仅要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中进行选择,还要在消费和投资中做出选择。对个人来讲,稀缺性体现在消费资源(收入)的相对不足。个人在一定的收入条件下不仅要在不同商品的消费中进行选择,还要在消费和储蓄间做出选择。 总之,资源的稀缺性是一切经济学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人们不可能拥有无穷无尽的不受任何限制的物质资源,也不可能拥有无限的时间来享受和利用这些资源,稀缺性始终要求人们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而选择即意味着“取舍”,这正是经济学产生的根源。 (2)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时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资源是稀缺的; ②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从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

宏观经济学 第三版黄亚钧课后答案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作者:管理员录入时间:2011-3-9 11:25:36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习题 1.简释下列概念: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充分就业、通货膨胀、GDP、GNP、名义价值、实际价值、流量、存量、萨伊定律、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凯恩斯革命。 2.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斯密; B.李嘉图;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3.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4.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 A.高失业; B.滞胀; C.通货膨胀; D.价格稳定。 5.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 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6.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 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 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7.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名义GDP; 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8.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流量?()。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债务; C.现有住房数量; D.失业人数。 9.存量是()。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 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 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 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 10.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A. 国内生产总值; B. 投资; C. 失业人数; D. 人均收入。 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 A.储蓄大于投资; B.储蓄等于投资; C.储蓄小于投资; 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2.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 A.政府管制; B.名义工资刚性; C.名义工资灵活性; D.货币供给适度。 13.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A.产出; C.就业; C.名义工资; D.实际工资。 14.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 A.有效需求不足; B.资源短缺; C.技术落后; C.微观效率低下。 15.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主要解决那些问题? 16.怎样理解GDP的含义? 17.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有何区别? 18.什么是萨伊定律?在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中,怎样实现充分就业?19.什么是“凯恩斯革命”? 20.简述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习题参考答案 1.(略) 2.A 3.C; 4.D; 5.A; 6.B; 7.B; 8.A;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习题详解(第7章 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 第二篇要素市场 第七章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请解释下列概念 派生需求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边际收益产品边际产品价值边际要素成本买方垄断 答:(1)派生需求 厂商把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中,最终生产出产品并把产品销售给消费者,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因此,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导致了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故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被称为派生需求。 (2)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也就是要素的边际产量,即增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量;或者是使用最后一个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 (3)边际收益产品 边际收益产品是指在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时追加一单位的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它等于边际产品(MP)与边际收益(MR)的乘积,即: =? MRP MR MP 边际收益产品是以收益表示的边际生产力,它受边际产品和边际收益两个因素的影响。由于边际产品是递减的,因而边际收益产品也是递减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边际收益要视不同的市场曲线而定。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价格,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两条曲线按同一速度下降;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面临一条倾斜的需求曲线,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因而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不再重合,前者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反映了厂商增加一单位这种生产要素给它带来的收益。厂商正是根据这一收益大小来决定它对该要素的需求量及价格。因此,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就是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它与要素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该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与均衡量。在这一点上,该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该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只有在这一条件下,厂商才会实现利润最大化。 (4)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产品价值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在生产中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品的价值,等于边际产品(MP)与价格(P)的乘积,即: =? VMP MP P 因为存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随着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多,其边际产品递减,从而边际产品价值也逐渐下降,所以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为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其详解(总供给理论)【圣才出品】

第九章 总供给理论 1.四种总供给模型得出的关键结论是什么? 答:四种主要的总供给模型包括工资黏性模型、价格黏性模型、工人错觉模型和不完全信息模型。尽管出发点各不相同,但都得到一个类似的结果。这四种模型得出的关键结论是:短期内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而是向右上倾斜的一条曲线。即总供给曲线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2.为什么说预期到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实际经济变量没有影响,而只有未被预期到的宏观政策才能影响实际经济变量? 答:假定政府实行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价格水平会上升。如果人们没有预期到价格水平的变化,企业成本就不会发生变化,因而附加预期的总供给曲线也不会移动,结果产量上升,未预期到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实际经济变量产生了影响。 如果货币扩张政策一开始就被人们预期到了,人们会根据预期价格水平对企业成本进行相应调整,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的同时附加预期的总供给曲线也会同步向上移动。在两条曲线相交的新的均衡点,价格等于预期的水平,实际产量不变,预期到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实际经济变量没有影响。 3.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曲线有什么关系? 答:(1)菲利普斯曲线是总供给曲线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0e Y Y P P αα=+->

短期总供给曲线指出产出和价格水平是正向变动的。由于通货膨胀就是价格的变化率,而失业率随着产出的上升而下降,因此总供给曲线隐含着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恰恰就反映了这种关系。与总供给曲线一样,菲利普斯曲线表明了实际经济波动与未被预期到的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 (2)由总供给曲线可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 将总供给曲线式改写成: 上式两边减去上一期的价格,得到: 令,,则有: 利用奥肯定律,可以用来代替,就得到: 加上总供给冲击来表示外界对价格的影响,由此最终得到如下等式: 这样就从总供给方程出发推导出了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曲线一样,菲利普斯曲线表明了实际经济波动与未被预期到的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 4.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来分析。 ()e Y Y P P α=+-()1e P P Y Y α=+ -1P -()()111 e P P P P Y Y α---=-+-1P P π-=-1e e P P π-=-()1e Y Y ππα=+ -()n u u β--()1/Y Y α-()e n u u ππβ=--ε()e n u u ππβε=--+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习题详解(第5章 市场结构分析)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 第五章市场结构分析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解释下列概念 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占市场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停止营业点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自然垄断进入壁垒价格歧视拐折的需求曲线价格领导卡特尔 答:(1)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指按照市场竞争程度划分的不同市场组织形式,包括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占市场和垄断等四种类型。 (2)完全竞争市场 从厂商数目、产品差别程度、厂商对价格控制的程度以及厂商进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这些特点,按照竞争激烈程度,市场和市场中的厂商可分为四类: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和完全垄断。其中,完全竞争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其市场效率也是最高的。 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①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②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即厂商之间提供的商品是完全无差别的;③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意味着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和毫无困难的;④信息是完全的。 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可以自由进出市场,因此长期均衡价格必定等于产品长期平均成本的最小值,也就是说厂商都具有相同的最高生产效率。 (3)垄断市场 垄断市场是指只有一家厂商提供市场全部产品的市场。因此,完全垄断厂商可自行控制市场的产量与价格。但是,垄断厂商不可能独立地选择价格和产量,消费者的需求行为约束着垄断厂商对价格和产量的选择。 (4)寡占市场 寡占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大厂商占据了整个行业或行业的绝大部分产出的市场。 (5)总收益 总收益是指厂商销售一定数量产品后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6)平均收益 平均收益是指厂商销售每单位产品所得到的平均收入,即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 (7)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量,也就是增加最后一个单位产量所带来的增加的收益。 (8)停止营业点 停止营业点是指一个已经投入生产的企业,在生产中总有这样一点,当根据利润最大化

宏观经济学教案: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 教案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适用专业:经济与管理类规定学时:54学时3学分开课学期:二年级上学期任课教师:曾福生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教案 一、课程说明 宏观经济学是从总体、总量出发,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支出-收入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等。该课程主要介绍西方的基本经济理论,由于我们现在在经济领域中更多的是运用西方的理论,因而该课程是其他专业课的基础。但是宏观经济理论以一些假设为前提,与实际差距较大,比较抽象,有时要运用数学进行推导,因此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首先挑选了难度适宜的教材,并主要按教材内容来讲授,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其次,还需要用一些难度适宜的习题,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提高分析能力。另外,由于经济理论比较抽象和枯燥,在课堂上可以举一些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用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课程主要讲授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等内容。 三、本课程的教案主要包括下列教学活动形式 1、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2、本章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3、教学重点与难点 4、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5、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6、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 7、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其详解(总需求与总供给)【圣才出品】

第七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1.试解释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 答: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价格与总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它向下倾斜有三个原因:(1)财富效应。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而增加名义资产数量以保持计划中的实际资产数额不变;而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下降,情况就会相反。财富效应的结果使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所愿意购买的商品总量减少,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 (2)利率效应。当价格水平上升时,流通中的实际货币数量就会减少,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货币市场上对实际货币的过度需求,为了平衡人们对货币的过度需求,利率水平必然上升。利率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意味着当前消费的机会成本增加而未来消费的预期收益提高,因此,家庭会用未来消费来替代当前消费,当前愿意消费的产品数量就会减少;另一方面则意味着投资的机会成本增加,企业会削减原有计划中的投资规模,企业愿意购买的投资品的数量也会减少。由于利率效应的存在,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上升,家庭和企业对商品的需求总量会减少,总需求曲线就会向右下倾斜。 (3)开放效应。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国内价格水平上升,人们会用进口来替代出口从而减少对国内商品的需求量;而国内价格水平下降,人们则会用出口来替代进口从而增加对国内商品的需求量。因此,当一个经济对外开放时,开放效应也会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 2.请简述宏观经济中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区分。在什么情况下两者达到一致,在什

么情况下两者又会偏离? 答:(1)宏观经济的短期均衡由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而长期均衡由总需求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一个经济短期总供给受价格因素的影响,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企业所愿意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总量不断增加,所以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而一个经济长期总供给由这个经济充分就业的潜在产出水平决定,与价格无关,因此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2)由于短期总供给曲线不是一条垂直的线,会偏离长期总供给曲线,因此从长期均衡的角度出发,宏观经济的短期均衡会出现三种情况: ①失业均衡:这时的短期均衡产量低于长期潜在产量,如图7-1所示。从图7-1中可看到,短期均衡点A在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左边,由此决定的短期均衡产量Y0要低于长期的潜在产出水平。这表明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劳动和资本出现了闲置,此时,失业率要大于自然失业率。 图7-1 失业均衡 ②充分就业均衡:这时短期均衡产量正好等于长期潜在产量。如图7-2所示,总需求曲线AD和短期总供给曲线SAS1的交点B正好在长期总供给曲线上,因此B点不仅是短期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习题详解(第3章 生产者选择)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 第三章生产者选择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请解释下列概念 生产函数长期短期边际产量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生产扩张线规模报酬会计成本经济成本经济利润正常利润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短期成本长期成本答:(1)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是指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各种可行的生产要素组合和可能达到的最大产量之间的技术联系。假定投入的生产要素为劳动(L)、资本(K)、土地(N)等,目前的技术状况为T,则生产函数可表达为: () = ,,,, Q f L K N T 式中,Q代表产量。在生产函数中,产量Q是指一定投入要素的组合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即投入要素的使用是有效率的。假定只有两种投入要素:劳动L和资本K,因此生产函数可写成:() =,这是简化的、一般形式的生产函数。 , Q f L K (2)长期 长期是指时间长到可以改变所有的要素投入。在长期内,厂商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规模来调整产量,不存在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的区别。 (3)短期 短期是指至少无法改变某些要素投入的那段时间。在短期内,厂商不可能通过调整生产规模来调整产量,存在着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的区别。 (4)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量;或者是使用最后一个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 (5)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6)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以常数0Q表示既定的产量水平,L表示投入的劳动数量,K表示投入的资本数量,则与等产量曲线相对应的生产函数为: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宏观经济学流派【圣才出品】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学流派 1.古典学派与凯恩斯主义的争论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古典学派与凯恩斯主义的争论体现在: (1)供给决定与需求决定 如果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曲线,那么,均衡产量是由供给决定的,与需求曲线的位置无关,因此供给能自行创造需求,这就是古典学派的萨伊定律。而如果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的曲线,那么,产量是由需求决定的,需求曲线的位置决定了均衡产量的大小,这就是凯恩斯的需求决定论。 (2)货币中性和货币非中性 在总供给曲线处于垂直状态的情况下,总产量固定不变,而价格充分可变。因此,货币数量的多少只能影响价格的高低,而不能影响产量的大小。货币必然是中性的,古典学派的二分法成立。而在总供给曲线处于水平状态的情况下,产量是可变的,而价格固定不变。因此,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数量会增加,实际利率就会下降,从而带动投资和产出的增加。因此,货币是非中性的,二分法不成立。 (3)市场出清与政府干预 垂直的总供给曲线暗含的前提是,价格等变量的灵活变动可以使劳动市场、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自动出清,因此,均衡产量始终由潜在产出水平决定,政府没有必然进行干预。政府干预的结果只能是名义变量的变动,如价格的上涨,对就业、产出等实际变量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而水平的总供给曲线暗含的条件是,价格等变量存在着刚性,不能起到市场出清的作用,市场出清的任务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完成。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移动总需求曲线,使均衡的产量达到市场出清的水平,因此,政府干预是必要的。

2.试说明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对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意义。 答:如图15-1所示,古典学派的总供给曲线是图15-1(a)所示的一条垂直的曲线AS,和可移动的总需求曲线AD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产量不变、价格可变的均衡结果。而凯恩斯学派的总供给曲线则是如图15-1(b)所示的一条水平的曲线AS,和同样的总需求曲线AD 搭配在一起的均衡结果是价格不变、产量可变。 如果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价格、工资具备充分灵活性,市场会自动出清,宏观经济政策只会移动总需求曲线,而对总供给没有影响,因此政府没有必要对经济进行干预。而如果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价格、工资处于刚性状态,市场就无法出清,宏观经济政策在移动总需求曲线的同时也会改变总产量,因此政府有必要对经济进行干预。因此,正是这两条截然不同的总供给曲线把两个学派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完全区别开来。 图15-1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 3.为什么说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是重新表述的货币数量论? 答: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论并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而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即货币需求是由何种因素决定的理论。因此,弗里德曼对货币数量论的重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习题详解(第1章 导 言)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 第一章导言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请解释下列概念 稀缺性机会成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需求与需求量供给与供给量需求价格弹性均衡产量和价格 答:(1)稀缺性 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限,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之为“经济物品”。这样,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从稀缺性出发,经济学家一般认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提供消费。” (2)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更有利的用途时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 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从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 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上。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能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这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缘由。 (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说明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它不涉及价值判断的问题。实证分析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提出的命题是可以测试真伪的,如果这个命题是正确的,那么,它必须在逻辑上站得住,并且还要与经验证据相符。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中,采用的主要是实证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黄亚钧 计算题解答

黄亚均《宏观经济学》(第二版)计算题解答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 9.有A 、B 两个国家。两国的生产函数相同:y=k 1/2 (y ,k 分别为每单位有效劳动产出和每单位有效劳动 资本)。A 国的储蓄率s A =28%,人口增长率n A =1%,B 国的储蓄率s B =10%,人口增长率n B =4%。两国有 相同的技术进步率g =2%,折旧率δ=4%。 求:稳态时, (1)A 国和B 国的每单位有效劳动资本k 和每单位有效劳动产出y 分别是多少? (2)A 国和B 国的人均产出增长率和人均资本增长率分别是多少? (3)A 国和B 国的总产出增长率(ΔY/Y )和资本增长率(ΔK/K )分别是多少? (4)两国的资本积累是否达到了黄金律水平?为什么? (5)对两国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B 国为提高人均收入(产出)水平应该采取什么政策? 解答: (1)根据稳态条件:s ·y=(δ+ n+ g)k ,把得y=k 1/2带入:s ·k 0.5=(δ+ n+ g)k , k 0.5=s/(δ+ n+ g)。稳态时, A 国:每单位有效劳动资本k A =16,每单位有效劳动产出y A =4; B 国:每单位有效劳动资本k B =1,每单位有效劳动产出y B =1。 (2)A 国的人均产出增长率和人均资本增长率为: Δ(Y/N)=Δ(K/N)=g=2%; B 国的人均产出增长率和人均资本增长率为: Δ(Y/N)=Δ(K/N)=g=2%。 (3)A 国的总产出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为:(ΔY/Y )=(ΔK/K )=n+g=3%; B 国的总产出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为:(ΔY/Y )=(ΔK/K )=n+g=6%。 (4)黄金律水平的条件为:MP k =(δ+ n+ g),A 国黄金律水平的条件应为:MP k =7%,而A 国稳态 时的MP k =dy/dk=0.5k -0.5=0.5×16-0.5=1/8=12.5%;B 国黄金律水平的条件应为:MP k =10%,而B 国稳态时的MP k =dy/dk=0.5k -0.5=0.5×1-0.5=1/2=50%。 (5)对比两国情况,都没有达到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但是A 国由于有较高的储蓄率,较低的人 口增长率,单位有效劳动的资本水平和产出水平均较高,从而人均收入水平较高;而B 国尽管 有较高的总产出增长率,和A 国相同的人均增长率,但是由于其人口增长率较高,储蓄率较低, 致使单位有效劳动的资本水平和产出水平均较低,从而人均收入水平较低。B 国为提高自己的人 均收入(产出)水平应该采取降低人口增长率,提高储蓄率的政策措施。 第五章复习思考题 6.在一个经济中货币的流通速度是常数,实际GDP 的年增长率为5%,货币存量每年增长14%,名义利率 11%,则实际利率为多少? 解答: 根据通货膨胀率的定义和货币数量方程式:π=ΔP/P=ΔM/M+ΔV/V -ΔY/Y 得 π=14%-5%=9%;根据r=i -π得实际利率 r=11%-9%=2%。 7.假定一个经济的货币需求函数为:(M/P)d =500+0.2Y -1000i 。 (1)假定P=100,Y=1000,i=0.1。求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 (2)如果价格上涨50%,求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 (3)比较(1)、(2)解释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 解答: (1)实际货币需求 (M/P)d =500+0.2Y -1000i=500+0.2×1000-1000×0.1=600 名义货币需求 M=(M/P)d P=600×100=60000。 货币流通速度 V=(PY)/M=100×1000/60000≈1.67 (2)根据费雪效应 Δi=Δπ=0.5,i=i -1+Δi =0.1+0.5=0.6, 实际货币需求 (M/P)d =500+0.2Y -1000i=500+0.2×1000-1000×0.6=100; 名义货币需求 M=(M/P)d P=100×150=15000; 货币流通速度V=(PY)/M=150×1000/15000=10。 (3)比较(1)、(2)结果可知,名义利率由于通货膨胀而上升,提高了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致 使货币需求减少,货币流通速度提高。 8.假定一个经济的货币需求函数为: e e r Y r Y L ππ+=+01.0),( 其中Y=150,r =5%,皆为固定常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