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颈内动脉系统要点

颈内动脉系统要点

颈内动脉系统要点
颈内动脉系统要点

颈内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在平对甲状软骨上缘处自颈总动脉分出,向上达颅底穿经颈动脉管人颅内,沿蝶骨体两侧的颈动脉沟折向前行,其末端在大脑底面前穿质之下分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

颈内动脉在颅外没有分支,据其行程可分为4 部,即颈部、岩部(颈动脉管部)、海绵窦部和脑部。临床上将海绵窦部和脑部合称为虹吸部(Siphor)。颈内动脉走行的程大致为:

①颈部垂直向上;

②在岩部的颈动脉管内水平向内;

③在破裂孔上方向上;

④在海绵窦内水平向前;

⑤在前床突内侧垂直向上;

⑥在前穿质下方的终末部形成向后向上的短襻。

岩部

颈内动脉在颈动脉管内先上行,弯向前内,继而在破裂孔软骨上方向内上进入颅腔。在前上方,隔颈动脉管顶壁的薄骨板与三叉神经节邻接,颈内动脉管壁则被细小的静脉丛及由颈上交感神经节发出的颈内动脉支所形成的自主神经丛所包绕。

海绵窦部

该段动脉覆以内皮。它上升至后床突,继而在蝶骨体两侧折向前行,再弯曲向上抵至前床突内侧,穿过海绵窦顶部硬膜,少数人的前、后床突合拢呈环状包绕动脉。动脉壁外被交感丛包绕;动脉外侧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三叉神经分支)和展神经。

脑部

颈内动脉穿过海绵窦顶壁硬脑膜后,在视神经下方向后,经视神经和动眼神经之间抵达大脑外侧沟内端的前穿质,在此分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

ICA颅内段X线分段

C5 岩骨段

C4 海绵窦段

C3 膝段

C2 床突上段

C1 终段

王加才博论https://www.sodocs.net/doc/484644573.html, 欢迎光临

大脑前动脉

大脑前动脉

?供应大脑半球内侧面的主要动脉。

?位臵:在视神经或视交叉外侧,正对嗅三角处,呈直角或几乎直角方向由颈内动脉发出,最初呈水平位行向前内,在半球间裂内向上、向内后上行,绕过胼胝体膝部沿胼胝体沟直达胼胝体压部的后方,与大脑后动脉末稍吻合

大脑前动脉

?分五段:

?A1段:水平段

?A2段:上行段

?A3段:膝段

?A4段:胼周段

?A5段:终段

主要分支

?内侧豆纹动脉Heubner返动脉

?胼胝体穿支眶动脉、额极动脉

?胼周动脉、胼缘动脉

?旁中央小叶动脉楔叶前动脉

中央支:

皮质支:

造影解剖

?前后位:颈内动脉分叉成为大脑前及大脑中动脉,在前后位颈动脉造影上呈“T”形

?大脑前动脉的A1段是“T”字的较小的内侧臂

?A2和A3位于颅骨中线,可呈轻微波纹状

?斜位:30—45度角的斜位经眶位常为观察A1段及AcoA交界点最好的体位。

?侧位:其走行与胼胝体外形颇为相似

大脑前动脉分支造影图

?1后交通动脉

?2终板前方大脑前动脉

?3眶额动脉

?4额极动脉

?5胼缘动脉

?6胼周动脉

?7额内前动脉

?8额内中动脉

?9额内后动脉

?10旁中央动脉

?11顶内上动脉

?12顶内下动脉

?13后胼周动脉

大脑中动脉

大脑中动脉

?供应整个大脑半球的背外侧面,包括额中回以下。中央前后回下3/4,顶下小叶,枕外侧回,颞下回上缘,颞极内、外侧面,额叶眶部外侧半及岛叶各部皮质。

?解剖上分五段:水平段(M1)、脑岛段(M2)、侧裂段(M3)、分叉段(M4)、终段(M5)。

M1段

?在视交叉外侧,嗅三角之后,在前穿质之下水平行走,向后上形成膝部而终。

?主要分支:豆纹动脉,其分为内侧组、外侧组。前者于前穿质后内则部穿入脑实质,分布于壳核前部、苍白球外侧部、内囊膝部、丘脑前核与外侧核。后者从大脑中动脉起点10mm处发出于前穿质外侧部穿入脑实质,经外囊的基底部行于豆状核下方,分布到外囊、壳核、苍白球、内囊后肢前3/5和尾状核。豆纹动脉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基础上极易破裂出血,故称为“脑缺血动脉”

M2段

?在侧裂内行走于脑岛之上,终于侧裂顶部到达环状沟终端。

?主要分支颞前动脉

M3段

?由侧裂顶部转向外侧离开侧裂开始先在大脑半球表面行走。

?主要分支:额顶升支

M4、M5段

?始于侧裂表面较靠前的分支出侧裂后陡然向上或向下转弯,中间各支离开侧裂后逐渐后倾,后支几乎与侧裂的长轴同一方向向后行走。

?主要分支:角回动脉、颞后动脉

椎-基底动脉系统

V-BAS

椎动脉

?在第2颈椎水平上下发出脑膜前、后动脉,通过椎间孔进入椎管,在枕大孔前方供应硬膜。

?起于椎动脉颈段脊髓支和肌支在颅内血管闭塞或狭窄时可以起到重要的代偿作用。

椎动脉依据其位臵和行程分为4 段(部)。自起始至入颈椎横突孔以前的部分为第一段,称为椎前部(V1);穿经颈椎横突孔的部分为第二段,称为横突部(V2);位于寰椎侧块后方椎动脉沟的部分为第三段,称为寰椎部(V3);在颅腔内的部分为第四段,称为颅内部(V4)。

1)椎前部在头长肌和前斜角肌之间后方上升,其前方有颈总动脉、椎静脉、颈内静脉,且有甲状腺下动脉横过;左侧还有胸导管的末端横过,在左椎动脉前方注入左静脉角。椎动脉椎前部的后方与第7 颈椎横突、交感神经节、星状神经节及第7 、8 颈神经前支邻接。

2)横突部又称椎骨部,穿经上六位横突孔上升,被椎静脉形成的静脉丛和来自交感神经颈胸节的一大分支伴行;后方有第2 ~6 颈神经的前支。几乎垂直上升抵枢椎横突孔,穿经后转向外到寰椎横突孔,续为寰椎部。

3)寰椎部从头外侧直肌内侧穿出,在寰椎侧块后弯曲走向内后,第一颈神经腹侧支在其内侧。然后居寰椎后弓上面的沟内,在寰枕后膜下缘的下方入椎管。被头半棘肌覆盖,居枕下三角内。在椎动脉和寰椎后弓之间有第一颈神经的背侧支。

4)颅内部穿出硬膜和蛛网膜,在舌下神经根前上升,斜向延髓前方,在脑桥下缘两侧椎动脉在中线上相连接形成基底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PICA)

?是椎动脉最大和最后一个分支。

?供应延髓、四脑室下部、下蚓、小脑半球的下面以及扁桃体。

?分支与小脑上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存在着广泛的软膜吻合。

?基底动脉完全闭塞时,可代偿逆行充盈小脑上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

PICA

AICA

SCA

Willis环

PICA分支—侧位图

基底动脉(BA)

?由双侧椎动脉在桥脑下缘汇合而成。

?长度:平均:33.3cm

BA

?主要分支:小脑前下动脉、小脑上动脉、其末端发出双侧大脑后动脉。

?BA完全闭塞的症状较重。

?表现:四肢瘫、延髓麻痹、昏迷。

?个别患者:闭锁综合征。

小脑前下动脉(AICA)

自基底动脉发出,向后外方斜行,一般横过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腹侧,也可横过其背侧或穿过二神经根之间。达绒球外上方后弯向下内,分支布于小脑下面的前外侧部。

小脑上动脉(SCA)

?BA最后一对幕下分支。

?行程(围绕脑干):桥段环池段四叠体段

?SCA有时可以双干或三干

?行程与延髓和小脑扁桃体有关。

?绕过延髓,分为前、外侧、后段。

?直径:平均:4.1mm

?BA有很多小分支向脑干供血

?发育过程中有时可形成双干和开窗

?起源于BA下1/3,少数起于中1/3.

?供应桥脑、小脑中脚以及下蚓等部位。

?供血:向小脑上部的外侧面、小脑上脚、齿状核、小脑中脑及上蚓。

大脑后动脉(PCA)

?是基底动脉发出的最后痊地幕上分支,一般在鞍背或稍上一点。

?起始段在环池内绕中脑走行,分为大脑脚段、环池段和四叠体段。

?PCA主要分支:丘脑后穿支、脉络膜后内侧动脉、脉络膜后外侧动脉,后胼周动脉及皮层支

大脑后动脉(PCA)

?供血: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包括枕叶距状裂视觉中枢、颞叶底部。深支分布于脑干。

?深支分布于脑干

?由于后交通动脉和软膜动脉的侧枝循环,大脑后动脉闭塞的临床症状较轻。常因影响枕叶距状裂而发生对侧同向偏盲,但中央视力完好!

?主侧半球的大脑后动脉病变,还可累及顶-颞区皮层而出现失写、失度、失认等症状

?基底动脉闭塞可影响两侧大脑后动脉而发生两侧枕叶梗死,其临床表现为两眼皮质性失明,病人对自己失明不知道

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分支(前后位)

Willis环

Willis环

?连接大脑半球前循环及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大吻合

?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侧枝循环最充分的供血来源

?组成:前交通动脉AcoA、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颈内动脉分叉部、双侧后交通动脉PcoA、基底动脉顶端、双侧大脑后动脉P1段

Willis环

?在颅底面蝶鞍上方的脚池内,下视丘及第三脑室下方,围绕垂体柄和乳头体;

?视神经及动眼神经上方,在视束下方通过,在小脑幕及颞叶的内侧形成一环形的血管吻合。

?Willis环在发育上常常有部分缺如使环不完整

前交通动脉

PCoA

?连接两侧大脑前动脉。

?位于视交叉前方。一般是一条斜行或横行,亦可有两条以上或缺如。

大脑前动脉水平段

?从起点略呈直线或蛇形。

?走向半球间裂,老年人常下行;

?在前后位或颏顶位可清楚显示。

?颈内动脉:是组成Willis环的主要来源之一

后交通动脉

PCoA

?连接前后循环的主要通道。

?另外还包括大脑后动脉水平段、基底动脉

完整Willis环

?1右侧大脑前动脉A1

?2左侧大脑前动脉A1

?3前交通动脉

?4右侧后交通动脉

?5左侧后交通动脉

?6右侧大脑后动脉P1

?7左侧大脑后动脉P1

?8基底动脉顶端

MRA(Willis环)

大脑分水岭区

1、A CA与MCA皮质分水岭区

半球外侧面:顶内沟上下缘、中央前后回中上3/4处、额中回上半部。

半球底面:额叶的眶回。

2、A CA与PCA的分水岭区

半球外侧面:顶上小叶后部

半球内侧面:楔前叶前后2/3处

3、M CA与PCA的分水岭区

半球底面:颞下回上缘

颞极底面与颞叶余部分界处

外侧面:月状沟与枕外侧沟前方附近的皮质4、深部分水岭区——丘脑

脑干的血供与临床综合征

1、延髓闭全部

前组动脉——脊髓前动脉延髓支

外侧支——椎动脉延髓支

背侧组——脊髓后动脉延髓支

2、延髓开敞部

前组动脉——脊髓前动脉延髓支

外侧组——椎动脉延髓支

背侧组——PICA

脊髓后动脉延髓支(可不存在)

延髓部临床综合征

1、前组动脉区——橄榄前综合征

又名延髓内侧综合征

N12、椎体及交叉、内侧丘系

2、外侧组动脉区——橄榄后综合征

同侧N9、N10 脊髓丘脑束

3、背侧组动脉区——Wallenberg综合征

脑桥的血供及临床综合征

1、前组动脉:短桥支——脑桥基底内侧综合征( Foville综合征)

2、外侧组动脉:较长桥支——脑桥基底外侧综合征N7

若前组和外侧组动脉区同时受累则为

Millard-Gublar综合征

3、背侧组动脉:S CA、AICA——脑桥被盖综合征

中脑的血供与临床综合征

1、前组动脉区:P CoA根部和PCA环部小支——Weber综合征

2、外侧动脉组:PCA环部、S CA、PChA ——Benedikt综合征

3、背侧组动脉:S CA、PCAR的四叠体动脉——中脑顶盖综合征

(Parinaud综合征)

颅面部静脉

?包括:面静脉

颞浅静

枕静脉

翼丛

颅面部静脉

?面静脉主要接受的静脉回流:

角静脉

眶上静脉

滑车上静脉

颞浅静脉

?由头顶静脉网汇合而成

?在耳前和颞内侧静脉汇合,穿过腮腺组织与上颌静脉汇合成下颌静脉入颈内静脉或颈外静脉

颅面静脉丛解剖示意图

?1上矢状窦

?2下矢状窦

?3直窦

?4横窦

?5乙状窦

?6枕窦

?7海绵窦

?8岩上窦

?9岩下窦

?10导静脉

?11额头皮静脉

?12眼上静脉

?13眼下静脉

?14内眦静脉

?15面前静脉

?16面深静脉

?17翼静脉丛

?18咽静脉丛

?19面后静脉

?20面总静脉

?21颈内静脉

?22颈外静脉

?23椎静脉

?24锁骨下静脉

枕静脉

?收集头皮后部及枕部血液,并与颈深及椎静脉发生吻合

?枕静脉与耳后静脉共同汇入颈内或颈外静脉

翼丛

?引流颌内动脉供血区域血流。

?颅骨板障静脉连接脑膜静脉和颅外静脉,在静脉血栓形成后可以起到关键代偿作用

硬脑膜静脉窦

硬脑膜静脉窦

?位臵:两层硬膜之间

?是将脑内的血液引流颈内静脉的通道

?包括: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横窦、窦汇、乙状窦另外还有岩上窦、岩下窦、海绵窦、蝶顶窦等

2下矢状窦

3Galen大脑大静脉

4直窦5窦汇

6侧窦7乙状窦

8岩下窦9海绵窦

10额升静脉

11Trolard静脉

12Tolando静脉

13项枕升静脉

14侧裂静脉

15透明隔静脉

16丘纹静脉

17静脉角18大脑内静脉19Rosethal基底静脉

20脑室下静脉

21后胶周静脉

22Labbe静脉

1上矢状窦

60

大脑浅静脉

?作用:引流大脑表面血液。

?分组:大脑上静脉

大脑浅中静脉

大脑下静脉

61

大脑浅静脉

大脑上静脉

?分支:8-15支

作用:引流大脑半球上、外侧的血液。

?位臵:脑沟内,有些跨越脑回。

?较大的两支静脉:Trolard静脉(上吻合静脉)、Rolando静脉(中央沟静脉)

大脑下静脉

?数量:1-7条

?作用:将大脑额叶眶面的血液引流入矢状窦的前部。

?嗅静脉眶额静脉亦可流入大脑深中静脉或基底静脉。

颞叶的静脉

?流向:回流到横窦

?较大一支:Labbe静脉

大脑浅静脉侧面观

大脑深静脉

脑静脉系统

主动脉弓的变异几种情况:

? 1.左侧椎动脉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

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评估

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评估 发表时间:2018-09-28T15:31:39.08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8月24期作者:秦培英禤彩霞马春燕梁宝毅陆琼兰 [导读] ABCD2评分结合DWI和MRA能进一步提高预测TIA后发生脑梗死的准确性。 (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目的:探讨“ABCD2”评分结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颅内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梗死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颈内动脉系统TIA150例,对其进行“ABCD2”评分,并记录患者的影像学检查(DWI和MRA)结果,随访观察90天内脑梗死的发生率;采用ROC曲线评估ABCD2+DWI+MRA评分对TIA后脑梗死风险的预测准确度。结果:高危及中危患者的脑梗死发生率高于低危患者(P<0.05),ABCD2+DWI+MRA评分预测TIA各时间点脑梗死率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ABCD2评分(P<0.001)。结论:ABCD2评分结合DWI和MRA能进一步提高预测TIA后发生脑梗死的准确性。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ABCD2评分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144-0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起病后早期是进展为脑梗死的高峰,建立有效的脑梗死预测模型,能帮助临床医生评估患者的预后。本研究通过ABCD2评分以及ABCD2评分结合MR弥散加权成像(DWI)和颅内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评价TIA 患者发病后2d、7d、30d和90天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探讨其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颈内动脉系统TIA150例,男87例、女63例,年龄54.2±13.5岁。入选按照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症状为一侧肢体无力和/或失语等颈内动脉系统缺血表现者。排除脑出血、脑肿瘤、偏瘫型偏头痛,眩晕,部分性癫痫,低血糖、阿斯综合征,内耳性眩晕。 1.2 研究方法 1.2.1病例资料收集及评分收集患者的临床症状、症状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有关临床资料,采用Johnston等[1]提出的“ABCD2”评分模型在患者入院时分别给予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危(≤3分)、中危(4~5分)、高危(t>6分)三组。对行影像学检查患者,记录其检查结果,ABCD2+DWI+MRA评分为在ABCD2评分基础上加上:(1)DWI有病灶1分,正常0分;(2)MRA示脑血管狭窄≥50%1分,<50%0分。 1.2.2影像学检查入组患者于入院24h内采用1.5T MRI机进行检查,包括弥散加权自旋回波平面成像(DW.SE—EPI)序列;MRA采用三维时间飞跃技术(3dimensiontime offlight,3D.TOF)检测颅内血管,按血管情况将患者分为血管正常组,血管狭窄组(包括单纯颈内动脉系统狭窄和颈内动脉系统合并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患者,排除单纯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 1.2.3治疗和随访入院后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给予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基础疾病进行对症治疗;出院后常规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或氯吡格雷(75mg/d)。对患者发病后90天进行随访,记录有无脑梗死、脑出血发生及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出现脑梗死终止随访。 1.2.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率的比较用χ2检验。采用ROC曲线评估ABCD2评分和ABCD2+DWI+MRA评分对TIA患者发生脑梗死风险预测的准确度。 2.结果 2.1 ABCD2评分与脑梗死发生率的关系(见表)。高危及中危组各时间点脑梗死发生率均显著升高(均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ABCD2+DWI+MRA与ABCD2评分预测脑梗死价值的比较ABCD2+DWI+MRA评分与ABCD2评分预测第2d脑梗死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6(0.881~0.971)和0.887(0.798~0.977)第7d分别为0.910(0.859~0.960)和0.840(0.763~0.916);第30d分别为0.918(0.874~0.962)和0.825(0.754~0.896);第90d分别为0.926(0.8813~0.971)和0.824(0.750~0.898);各时间点ABCD2+DWI+MRA评分预测脑梗死率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ABCD2(均P<0.001)。 3.讨论 有研究显示简单量表“ABCD2”评分法预测TIA发作后短期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对TIA患者的临床筛选具有重要意义。据评分值可以将TIA患者短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划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3组,ABCD2评分越高,TIA后脑梗死发生率越高[2-3]。本研究结果显示,ABCD2评分高危及中危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危组患者,表明ABCD2评分法可筛选出高风险患者,对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价值。 严重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是TIA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血管狭窄的TIA患者发病后7天和90天复发的风险明显增加[4]。有研究证实,若MRI上存在缺血损害灶,TIA后短期脑梗死率会升高[5]。“ABCD2”评分预测因子以症状、自然状况和病史为主,缺乏辅助检查参与。Courts等[6]将“ABCD2”评分法和脑磁共振成像结合来预测TIA患者发生脑梗死和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这种将临床因素与颅内血管闭塞和早期责任病灶结合共同评估的方法,提高了识别高危患者的准确度。本研究结果显示,ABCD2+DWI+MRA评分法的各时间点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 令狐采学 首都医科年夜学从属北京安贞医院刘悦 一、颈动脉狭窄的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颈动脉狭窄的最罕见病因;其他多个病因可招致颈动脉狭窄,但自然病史和临床过程迥异,这些病因包含:纤维肌发育不良、颈动脉夹层、动脉炎、放疗后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再狭窄。 (一)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累及全身动脉的系统性、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不竭增年夜的斑块最终招致管腔狭窄、前向血流减少,动脉粥样硬化亦可涉及颈动脉,增加了相关患者的卒中风险。 (二)纤维肌发育不良 纤维肌营养不良 (FMD) 是一种非动脉粥样硬化性退行性病变,可以累及中等直径动脉,比方:肾动脉、颈动脉,一般病变的长度较长,它的表示主要是分为无症状的,还有是长久的脑缺血爆发或者卒中。在女性患者中更为罕见,颈动脉纤维肌发育不良典范表示是多发的向心性的狭窄成“串珠征”。

(三)颈动脉夹层 颈内动脉夹层是由于钝性损伤或颈部突然伸展所致,少数情况可以自发呈现,夹层引起的内膜撕裂可以招致管腔变窄或者继发血栓形成。 (四)血管炎 虽然少见但也可以累及颈动脉或者颅内动脉。 (五)放疗后颈动脉狭窄 放疗可以招致动脉的损伤,放疗后数年颈动脉可能成长成为狭窄甚至闭塞。 (六)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再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 2 年产生的再狭窄年夜多与内膜增生有关,产生率年夜约为 5 %,动脉粥样硬化复发也可以招致再狭窄,一般在内膜剥脱术后数年呈现。 二、颈动脉狭窄的影响 动脉颈动脉狭窄的影响可能与一些心脑血管疾患相关,包含:脑卒中、冠心病、周围动脉疾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病。 (一)卒中和心脏病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发财国家,卒中是第三年夜死亡原因和第一年夜致残原因,颈动脉狭窄患者中,缺

颈内动脉系统要点

颈内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在平对甲状软骨上缘处自颈总动脉分出,向上达颅底穿经颈动脉管人颅内,沿蝶骨体两侧的颈动脉沟折向前行,其末端在大脑底面前穿质之下分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 。 颈内动脉在颅外没有分支,据其行程可分为4 部,即颈部、岩部(颈动脉管部)、海绵窦部和脑部。临床上将海绵窦部和脑部合称为虹吸部(Siphor)。颈内动脉走行的程大致为: ①颈部垂直向上; ②在岩部的颈动脉管内水平向内; ③在破裂孔上方向上; ④在海绵窦内水平向前; ⑤在前床突内侧垂直向上; ⑥在前穿质下方的终末部形成向后向上的短襻。 岩部 颈内动脉在颈动脉管内先上行,弯向前内,继而在破裂孔软骨上方向内上进入颅腔。在前上方,隔颈动脉管顶壁的薄骨板与三叉神经节邻接,颈内动脉管壁则被细小的静脉丛及由颈上交感神经节发出的颈内动脉支所形成的自主神经丛所包绕。

海绵窦部 该段动脉覆以内皮。它上升至后床突,继而在蝶骨体两侧折向前行,再弯曲向上抵至前床突内侧,穿过海绵窦顶部硬膜,少数人的前、后床突合拢呈环状包绕动脉。动脉壁外被交感丛包绕;动脉外侧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三叉神经分支)和展神经。 脑部 颈内动脉穿过海绵窦顶壁硬脑膜后,在视神经下方向后,经视神经和动眼神经之间抵达大脑外侧沟内端的前穿质,在此分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 ICA颅内段X线分段 C5 岩骨段 C4 海绵窦段 C3 膝段 C2 床突上段 C1 终段 王加才博论https://www.sodocs.net/doc/484644573.html, 欢迎光临 大脑前动脉

大脑前动脉 ?供应大脑半球内侧面的主要动脉。 ?位臵:在视神经或视交叉外侧,正对嗅三角处,呈直角或几乎直角方向由颈内动脉发出,最初呈水平位行向前内,在半球间裂内向上、向内后上行,绕过胼胝体膝部沿胼胝体沟直达胼胝体压部的后方,与大脑后动脉末稍吻合 大脑前动脉 ?分五段: ?A1段:水平段 ?A2段:上行段 ?A3段:膝段 ?A4段:胼周段 ?A5段:终段 主要分支 ?内侧豆纹动脉Heubner返动脉 ?胼胝体穿支眶动脉、额极动脉 ?胼周动脉、胼缘动脉 ?旁中央小叶动脉楔叶前动脉 中央支: 皮质支:

ABCD2评分对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发生脑梗死的评估价值

ABCD2评分对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发生脑梗死的评估价值 发表时间:2018-09-07T13:30:29.2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5期作者:秦培英禤彩霞马春燕梁宝毅陆琼兰 [导读] ABCD2评分是一种临床预测患者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发生脑梗死的简便、有效方法。 (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目的:探讨ABCD2评分对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短期发生脑梗死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颈内动脉系统TIA150例,做出“ABCD2”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危(≤3分、中危(4~5分)、高危(≥6分)三组,在患者发病后90天内进行随访,观察各组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35.3%的患者90 天内进展为脑梗死,中危组与高危组各时间点脑梗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低危组(P< 0.05)。结论:ABCD2评分是一种临床预测患者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发生脑梗死的简便、有效方法。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ABCD2评分 【中图分类号】R74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5-0191-0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不同病因的TIA患者预后不同,颈内动脉系统TIA 较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发生脑梗死的几率相对高。TIA起病后早期是展为脑梗死的高峰,也是脑梗死预防的关键时期。因此,建立有效的脑梗死预测模型,对TIA患者进行危险性预测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有研究显示,ABCD2评分能较好地预测TIA患者短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1,2]。为探讨ABCD2评分预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颈内动脉系统TIA150例,男87例、女63 例,年龄 54.2±13.5岁。TIA患者入选按照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症状为一侧肢体无力和/或失语等颈内动脉系统缺血表现者。排除脑出血、脑肿瘤、偏瘫型偏头痛,眩晕,部分性癫痫,低血糖、阿-斯综合征,内耳性眩晕。 1.2 研究方法 1.2.1病例资料收集 收集并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症状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等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ABCD2”评分,对于多次发作的患者评分按最长一次发作时间计算,对行影像学检查患者,记录其检查结果。 1.2.2“ABCD2”评分 采用Johnston等[3]提出的“ABCD2”评分模型在患者入院时分别给予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危(≤3分)、中危(4~5分)、高危(≥6分)三组。 1.2.3治疗及随访 入院后对患者基础疾病进行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活血化瘀等中成药治疗;出院后常规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或氯吡格雷(75mg/d)。对患者发病后90天进行随访。记录有无脑梗死、脑出血发生及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出现脑梗死终止随访。 1.2.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法,计数资料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ABCD2评分与脑梗死发生率的关系 ABCD2评分与TIA后90天脑梗死发生率之间呈线性关系,脑梗死发生率与ABCD2评分呈正相关(r=0.876,P<0.05),见表l。 2.2 各危险组脑梗死发生率 三组之间短期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与高危组各时间点脑梗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与低危组(均P< 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TIA和脑梗死为脑缺血损伤动态过程的不同阶段,部分TIA患者可因病情进展发展为脑梗死。不同病因的TIA患者预后不同,约70%的表现为大脑半球症状的TIA患者和伴有颈动脉狭窄的TIA 患者在2年内发生卒中的几率为40%。TIA患者早期发生卒中的风险很高,有研究显示2天内的卒中风险为3%~10%,7天内为5%,90天为

颈内动脉与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与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1、颈内动脉系统 (1)颈内动脉系统:以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三偏征和精神症状为多见,主侧半还需病变尚有不同程度的失语、失用和失认,还出现病灶侧的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出现特征性的病侧眼失明伴对侧偏瘫称黑蒙交叉性麻痹,Horner征,动眼神经麻痹,和视网膜动脉压下降。如颅外段动脉闭塞时,颈动脉可有触痛,呈条索状,搏动减退或消失,颈部可听到异常血管杂音。如侧支循环良好,临床上可不出现症状。多普勒超声扫描除可发现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外,还可见到颞浅动脉血流量呈逆向运动。 (2)大脑中动脉:最为常见。主干闭塞时有三偏征,主侧半球病变时尚有失语。中动脉表浅分支前中央动脉闭塞时可有对侧面、舌肌无力,主侧受累时可有运动性失语;中央动脉闭塞时可出现对侧上肢单瘫或不完全性偏瘫和轻度感觉障碍;顶后、角回或颞后感觉性失语和失用。豆纹动脉外侧支闭塞时可有对侧偏瘫。 (3)大脑前动脉:由于前交通动脉提供侧支循环,近端阻塞时可无

症状;周围支受累时,常侵犯额叶内侧面,瘫痪以下肢为重,可伴有下肢的皮质性感觉障碍及排尿障碍;深穿支阻塞,影响内囊前支,常出现对介中枢性面舌瘫及上肢轻瘫。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时可出现精神症状伴有双侧瘫痪。 2、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1)小脑后下动脉(Wallenberg)综合征:引起延髓背外侧部梗塞,出现眩晕、眼球震颤,病灶侧舌咽、迷走神经麻痹,小脑性共济失调及Hroner征,病灶侧面部对侧躯体、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2)旁正中央动脉:甚罕见,病灶侧舌肌麻痹对侧偏瘫。 (3)小脑前下动脉:眩晕、眼球震颤,两眼球向病灶对侧凝视,病灶侧耳鸣、耳聋,Horner征及小脑性共济失调,病灶侧面部和对侧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4)基底动脉:高热、昏迷、针尖样瞳孔、四肢软瘫及延髓麻痹。急性完全性闭塞时可迅速危及病人生命,个别病人表现为闭锁综合征。 (5)大脑后动脉:表现为枕顶叶综合征,以偏盲和一过性视力障碍如黑朦等多见,此外还可有体象障碍、失认、失用等。如侵及深穿支

颈动脉狭窄与脑血管病有多大关系

颈动脉狭窄与脑血管病有多大关系 颈动脉狭窄主要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内膜增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造成血管狭窄。颈动脉是脑部血管的主要通道,那么,颈动脉狭窄与脑血管病有多大关系呢?我们可以从下面一些问题的解答来了解。 1.脑卒中、脑中风、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梗塞是一回事吗? 答:不完全是一回事。脑卒中、脑中风是脑血管意外的总称,它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和血管闭塞性脑血管病,这两种病都可以造成脑梗塞(脑组织坏死)。脑出血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简称。血管闭塞性脑血管病则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栓形成多是因为脑动脉本身硬化狭窄,在血液高凝时,局部凝血造成脑动脉阻塞的。脑栓塞则是脑外血中的气体、液体或固体漂浮物堵塞脑动脉造成的。

2.脑栓塞是脑血管病,和颈动脉狭窄有什么关系? 答:两根颈动脉为脑组织提供80%以上的供血。颈动脉狭窄除了可造成脑供血减少外,因狭窄部动脉硬化斑块可破碎、局部血栓形成脫落、斑块内出血而发生脑血管病。 3.这样发生的脑栓塞有多少? 答:发生的比例很高,脑血管病中75%~90%是缺血性脑卒中。脑缺血、脑卒中60%是由颅外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相关报道指出,动脉硬化33%位于颅内,38%位于颈动脉分叉;在美国,60岁以上的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为70%,约50%以上的缺血性脑卒中是颈动脉病变引起的。 4.得了颈动脉狭窄就会得脑栓塞吗? 答:当然不是。不过得了颈动脉狭窄就容易得脑栓塞。有颈动脉狭窄时会有脑栓塞的风险,特别是在狭窄严重时。 *无症状狭窄>80%者在6个月内35%的人发生了卒中、TIA(小卒中)或闭塞。

*无症状狭窄>75%者每年有神经系统症状发作的为18%,完全卒中的为5%。 *完全卒中却无发作前症状的是3%。 *有TIA症状者第一年的卒中风险至少有10%,其后大约是每年6%,3年后逐渐恶化。 *卒中恢复期患者,卒中侧颈内动脉有明显狭窄则是不稳定的,卒中复发率约为每年9%,若伴TIA3年后这一比例也不会减少。 5.颈动脉狭窄有哪些症状? 答:(1)TIA是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 *常突然发作,头昏目眩;一侧眼暂时性发黑; *一侧胳膊、腿发麻无力; *说话不清等。 这种症状出现可仅数分钟,也可数小时,但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小中风”或“脑血管痉挛”。 (2)患者还可表现为较长时间的或永久性的神经系统损害——

浅析急性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塞的关系 李世宝

浅析急性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塞的关系李世宝 发表时间:2019-03-11T10:07:20.6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26期作者:李世宝 [导读] 研究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塞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70例和同期年龄 李世宝 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李世宝西医内科诊所 1614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塞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70例和同期年龄、性别等无明显差异的70例健康人,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以分析脑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脑梗塞患者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人数及斑块数量均显著多于健康人组(P<0.05)。结论脑梗塞病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量及性质有一定的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急性脑梗塞的诊疗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was examined by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n 70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and 70 healthy persons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ge and sex at the same ti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number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nd plaque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healthy people(P < 0.05). Conclusion The condition of cerebral infarction is 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and nature of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has important valu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Carotid atherosclerosis;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近年来,脑梗塞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有统计指出,脑梗塞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脑血管疾病中所占比例超过70%,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1]。颈动脉粥样硬化会造成血管狭窄引发供血量减少、斑块脱落造成动脉栓塞从而导致脑梗塞,是脑梗塞发病的重要原因和危险因素。本研究分析了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塞的关系,以期进一步为急性脑梗塞的诊疗及预后提供依据,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7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将其编入实验组,同时选取70例健康人编入对照组。70例脑梗塞患者,男36例,女34例,年龄38至77岁,平均年龄(57.8±3.4)岁,70例健康人,男35例,女35例,平均年龄(58.1±3.7)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取标准 患者符合中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制定的急性脑梗塞诊断标准,经过MRI或者CT检查后确诊为脑梗塞,且发病时间为三日以内[2]。 1.3 诊断方法 患者采用仰卧体位,对其采用探头频率为7至10MHz、型号为GE-VIVID 3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检查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颈动脉分叉(CB),以观察上述血管的内-中膜厚度(IMT)及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情况。 1.4 诊断标准 IMT<0.9mm为正常、0.9mm至1.3mm为内膜增厚,1.3mm以上的为斑块[3]。将斑块按照病理学标准及超声诊断结果分为如下3种类型:脂质型软斑块,其声像特征为中低回声;硬斑块,其声像特征为高回声且伴有声影;混合型的溃疡斑块,其特征为回声高低不均且夹杂有不同回声。 1.5 数理学统计 本研究应用SPSSl7.0软件进行数理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同一病例可诊断出多个斑块。实验组患者70例,共58例(82.9%)患者诊断出斑块,总数为63,其中软斑18例(28.6%)、硬斑11例(17.5%)、混合斑块34例(53.9%);对照组患者70例,共13例(18.6%)患者诊断出斑块,斑块总数为23,其中软斑块6例 (26.1%)、硬斑16例(69.5%)、混合斑块1例(0.4%)。 3 讨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塞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原因是血管中某些细胞和分子发生反应后引发慢性炎症,在炎症的刺激下,血管平滑肌出现功能障碍导致内皮功能平衡紊乱,从而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粥样硬化形成后造成血管狭窄、硬化斑块脱落引发血管栓塞导致脑梗塞[4]。 随着近年来超声技术逐渐进步,在血管疾病尤其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当中,该技术的应用愈发广泛。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诊断具有操作方便可反复进行、无创伤、结果直观、价格低廉、能够较为准确地诊断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等优点,且由于导致颈动脉、脑血管及全身其他血管出现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相同,因此颈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反映全身血管粥样硬化的情况[5]。 本研究选取7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和70例健康人,分别对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以分析脑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显示,脑梗塞患者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人数及斑块数量均显著多于健康人组(P<0.01)。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塞之间有着很大的相关性,超声检查无创伤、简单易行、价格低廉、能够准确诊

急性脑梗死颈内动脉溶栓报告

急性脑梗死颈内动脉溶栓报告 发表时间:2013-10-31T14:28:36.530Z 来源:《医学与法学》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马国庆马春梅[导读] 动脉内溶栓可通过区域灌注溶栓剂或应用选择性导管直接到达栓塞动脉局部或血栓内局部溶栓,可提高闭塞血管再通率及诊断的准确性。 马国庆马春梅 甘肃省临夏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我科2008年1-8月为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了颈内动脉溶栓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7例病人中男33例,女4例,平均年龄33 72岁。本组病例均符合下列标准:①均为颈内动脉系统缺 血,溶栓治疗在脑梗死发病1- 24h之内进行。②脑cr已排除颅内出血,没有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相对应的低密度改变。③肢体瘫痪的肌力要求0-3级。④年龄在75岁以内。⑤血压在26.5/13.3 kPa以下。⑥治疗前临床表现无明显改善且无出血倾向及消化道溃疡等溶栓禁忌症。 1.2方法 1.2.1 选病灶对侧,颈内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为穿刺点,将尿 激酶20万u或东菱克栓酶10 BU注入20 mL盐水中,用7号头皮针接20 mL注射器,穿人颈内动脉回血为鲜红色,即可缓慢注药10- 15 min。 1.2.2 注意事项①穿刺部位压迫时间为10- 15 min,用力要适度以不阻断脑血液循环为佳,压迫过程中反复缓冲,避免过力后压迫颈动脉窦,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脏骤停,故此时应严密注意其脉搏及呼吸变化。②使用溶栓药后可导致全身不同部位出血,如皮肤、黏膜、消化道,特别是脑出血发生,如术后神经症状恶他应考虑出血的可能,及时复查头部CT,必要时请脑外科会诊,采取紧急处理。 2 结果 有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95分;21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神经功能较治疗前提高了20分;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神经功能增加了10分以上;3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神 经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其增加<9分;无1例死亡。痊愈率13.5%,显效率56.8%,好转率21.6%,无效率8.1%。 3 讨论 动脉内溶栓可通过区域灌注溶栓剂或应用选择性导管直接到达栓塞动脉局部或血栓内局部溶栓,可提高闭塞血管再通率及诊断的准确性。动脉内应用溶栓剂可使小量有效药物直接注于血栓处,有利于溶解血栓,降低全身和脑组织出血的危险,进而改善预后。另外,由于溶栓剂量减少因而溶栓的安全性增加,故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应尽早使用溶栓剂,时间最好在6h以内,本组有16例发病在6h内,余21例均在6-24h内。目前,动脉内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还处于研究阶段。

半数以上的“脑梗死”是颈动脉惹的祸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484644573.html, 半数以上的“脑梗死”是颈动脉惹的祸 作者:罗红 来源:《祝您健康》2019年第11期 近日,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在线发表了题为《1990—2017年中国及其各省的死 亡率、发病率和危险因素: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一个系统分析》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风已成为威胁我国公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此前有数据显示,50%~75%的缺血性腦中风与颅外颈动脉的狭窄有关。也就是说,有半数以上脑中风的“根源”在颈动脉。有效防治颈动脉狭窄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生率。那么,颈动脉狭窄为什么会诱发脑中风?应当如何做好预防? 人体大脑的血液供应主要由一对颈动脉和一对椎动脉“负责”:两条颈动脉“负责”大脑前80%以上的血液供应,两条椎动脉负责大脑后20%的血液供应。颈动脉位于颈前区,它有两个分支,颈外动脉主要负责面部和头皮的血液供应,颈内动脉则垂直上升至颅底,为大脑供血。 颈动脉狭窄主要影响大脑前循环的血液供应。据统计,90%以上的颈动脉狭窄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因动脉粥样硬化所形成的斑块,就好像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水垢”,它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斑块形成的早期,它主要表现为附着于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主要成分是胆固醇。随着时间的推移,血液中的钙盐不断沉积于斑块部位,脂质斑块逐渐演变为不同程度的、类似“水垢”的硬化斑块。这些钙化斑块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而不断增大,从而造成管腔狭窄或闭塞。 颈动脉狭窄为什么会导致中风的发生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颈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后,会顺着血流堵塞我们的脑血管;二是颈动脉狭窄会导致脑部血流量的显著下降。 通过手术“疏通”狭窄的颈动脉,可显著降低患者发生脑中风的风险。 颈动脉狭窄的进程缓慢、发展隐匿,有时可长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往往会被患者所忽视。临床上根据患者有无症状,可将颈动脉狭窄分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和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是指既往6个月内没有发生因颈动脉狭窄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小中风)、脑卒中或其他相关神经症状,仅有头晕或轻度头痛。有时仅在体格检查时,患者会被检查出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在患者的颈动脉处可听到血管杂音。 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是指既往6个月内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小中风)、一过性黑矇等临床症状。如果出现以下症状,我们应提高警惕: 脑部缺血:可有耳鸣、眩晕、视物模糊、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等症状。

试论颈内动脉血栓形成致脑梗塞死亡鉴定分析彭淑相

试论颈内动脉血栓形成致脑梗塞死亡鉴定分析彭淑相 发表时间:2019-05-07T10:25:22.400Z 来源:《药物与人》2019年1月作者:彭淑相[导读] 法医病理学;脑梗塞;损伤;疾病 广东康怡司法鉴定中心彭淑相[关键词]法医病理学; 脑梗塞; 损伤; 疾病 【中图分类号】D9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1-ZYM 1 案例资料 1. 1 简要案情 王某,男, 38 岁。某年 5 月 10 日 15 时 20 分许,醉酒后与人发生争吵,被人拉开后回家睡于床上,当晚22 时许家人未叫醒,认为醉酒未在意,次日晨呼之不应,急送医院救治无效,于同年 5 月 12 日 2时40 分死亡。病历摘要: 李某于某年5 月11 日8时50 分入院。入院时深度昏迷,血压 22. 7 /14. 1kPa( 170 /100mmHg) ,头颅无畸形,未及明显骨折征,下颌部青紫,肿胀,右侧瞳孔直径约 6mm,光反应消失。左侧瞳孔直径约3mm,光反射迟钝,右膝部、腹股沟部皮下淤血,右侧肢体有不自主活动,左侧肢体无自主活动。头 CT 报告右侧大脑半球、基底节区、放射冠区、 大面积低密度影,右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左移,脑实质未见出血性高密度影,提示右侧大脑半球广泛性梗死。入院诊断: 脑梗塞;脑疝; 多处软组织伤。入院后行颞肌下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抗感染对症治疗,病人一直昏迷,于同年 5 月 12 日 2 时 40 分抢救无效死亡。 1. 2 尸体检验 死后当日尸检。右颞部见长14cm 的斜行手术切口,头顶部偏左侧有8cm × 1cm 肿胀,下颏部、左侧腹股沟、右侧腹股沟分别见2cm × 1. 5cm、 3cm × 1. 2cm、3cm × 1cm 的皮下瘀血,右肘后皮肤见2 处擦伤( 已结痂) ,大小分别为 1cm × 0. 3cm 和 1cm × 0. 4cm,右中指近节背侧基底部见点状表皮剥脱,右膝部见4cm ×1. 5cm 的皮肤挫伤解剖见: 左前额部头皮下 2 处出血,大小分别为 4cm × 1. 6cm 和 1. 7cm ×0. 8cm,右侧颅骨局限缺损12cm × 9cm,右侧大脑半球明显水肿,脑实质软化; 垂体窝见一肿瘤,大小 3cm × 2. 2cm ×1cm,呈囊性,包膜完整光滑; 右侧颈总动脉分叉有血 栓样物,附着于血管壁余未见异常。 1. 3 病理组织学检验 脑组织中度水肿,右颞叶及额顶叶组织见多灶性出血。左心室向心性肥厚,部分心肌纤维断裂、心肌细胞肥大,心肌间质纤维增多。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管壁偏心性增厚,管腔狭窄 60% 。双肺淤血水肿。脾脏淤血,中央动脉管壁增厚,并玻璃样变,管腔狭窄。肾脏个别肾小球纤维化,肾小管内蛋白管型形成,肾间质小血管壁增厚,并玻璃样变,管腔狭窄。颈动脉管腔内灰红色条索状物构成于纤维蛋白网,网罗红细胞,少量中性白细胞。颈动脉内膜见灰黄条索状斑块,范围2cm × 0. 3cm,镜下观内膜增厚,纤维组织增多,粥肿灶( 粥样硬化斑块) 形成。灰白色球形肿物镜下观瘤细胞弥漫分布,部分呈乳头状,少数排列呈假菊花团状病理诊断: 高血压病( 三期) ,高血压性心脏病; 颈动脉内血栓形成; 垂体腺瘤。 2 讨论 该例系老年男性,左前额部、下颏部、双侧腹股沟皮下瘀血及右肘膝部皮肤挫擦伤,符合外力作用形成,但该损伤不足以致人死亡。根据尸体及病理检验,王某生前患有高血压病( 三期) ,高血压性心脏病,右颈内动脉内膜有粥样硬化病灶,管腔内有血栓形成,动脉管壁未见损伤,对应颈部软组织无损伤表现,不能用外伤性脑梗死解释。 脑梗塞形成的可能机制: 王某酒醉后与人发生争吵,回家后由于酒精作用,由兴奋转抑制进入睡眠状态,加之未吃晚饭,在安静状态下,血压下降、血液流速减慢、血液粘稠度增加及动脉起始部涡流形成等因素,促进或者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血栓的形成,从而使颈内动脉闭塞,导致右侧大脑大面积梗塞,脑组织水肿、脑疝,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参考文献: [1] 周丹. 外伤性脑梗塞58例法医学鉴定及其与病理性脑梗塞的鉴别研究[J]. 医学与法学. 2014(05) [2] 戴惠堂,江勇. 脑梗塞CT诊断与临床表现不符42例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5(12) [3] 志彦,蒲俊智,章强. 脑梗塞CT所见与临床不符153例探讨[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4(06) [4] 杨星,李岩峰,王晓琪.脑梗塞不同年龄组的CT分析[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6(03) [5] 顾珊智,董殿举,贾晓弟,张秦初. 外伤致脑梗塞的法医学鉴定(附1例报告)[J]. 法律与医学杂志.2015(03) [6] 冀建华. 颅脑外伤与脑梗塞(附17例分析)[J]. 法律与医学杂志. 2016(02) [7] 张树敏,塔娜. 应用CT值初步诊断急慢性脑梗塞[J]. 包头医学. 2015(04)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成形术技术规范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成形术技术规范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成形术的治疗方案应依据不同的时间阶段进行组织和实施。首先进行术前评估,包括仔细记录神经功能状态和确定合并症,以决定是否为 CAS 治疗适应证,第二阶段是治疗过程,包括术前治疗、麻醉以及监测、手术过程和支持治疗;第三是术后即刻阶段,需要持续的院内支持治疗和监测,需要控制血压、预防出血和穿刺点的并发症,并进行神经功能的再评估;第四和最后阶段通常在门诊完成,主要是长期的术后随访,目的是保护健康的神经系统和对动脉粥样硬化全身并发症的二级预防。 1. CAS 适应证 1.1 症状性患者,曾在 6 个月内有过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症状(TIA,包括大脑半球事件或一过性黑)的低中危外科手术风险患者,通过无创性成像或血管造影发现同侧颈内动脉直径狭窄超过 50%,预期围手术期卒中或死亡率小于 6%。 1.2 无症状患者,通过无创性成像或血管造影发现同侧颈内动脉直径狭窄超过 70%,预期围手术期卒中或死亡率小于 3%。 1.3 对于颈部解剖不利于 CEA 外科手术的患者应选择 CAS,而不使用 CEA。 1.4 对于 TIA 或轻微卒中患者,如果没有早期血管重建术的禁忌证,可以在事件出现 2 周内进行干预。对于大面积脑梗塞保留部分神经功能患者,应在梗塞至少 2 周后再进行 CAS 治疗。 1.5 CEA 术后再狭窄,症状性或无症状性狭窄大于 70%。 1.6 CEA 髙危患者:年龄大于 80 岁,心排血量低(EF<30%),未治疗或控制不良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近期心梗病史,不稳定心绞痛:严重 COPD;对侧颈动脉闭塞,串联病变;颈动脉夹层;假性动脉瘤等。 1.7 急诊患者,如假性动脉瘤,急性颈动脉夹层,外伤性颈动脉出血。 1.8 颈动脉血管重建术不推荐应用于已有严重残疾的脑梗死患者中。 2. CAS 禁忌证 随着器械材料和技术的进步 CAS 的适应证逐步扩太,既往的绝对禁忌证已经变为相对禁忌证。 2.1 绝对禁忌证 无症状颈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 2.2 相对禁忌证 2.2.1 3 个月内颅内出血; 2.2.2 2 周内曾发生心肌梗死或大面积脑梗死; 2.2.3 伴有颅内动脉瘤,不能提前处理或同时处理者; 2.2.4 胃肠道疾病伴有活动性出血者; 2.2.5 难以控制的髙血压; 2.2.6 对肝素,以及抗血小板类药物有禁忌证者; 2.2.7 对造影剂过敏者; 2.2.8 重要脏器如心、肺、肝和肾等严重功能不全者。

脑动脉系统

脑动脉系统解剖 脑血流供应来自二个动脉系统: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一.颈内动脉系统(脑前循环)每侧颈总动脉分叉为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 后者在颈部没有分支,垂直上升至颅底, 穿颞骨岩部经颈动脉管抵岩骨尖, 通过破裂孔入颅内, 穿硬脑膜经海绵窦, 依次分出眼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 在视交叉两旁分为两个终支: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系统供应额叶、颞叶、顶叶和基底节等大脑半球前3/5部分的血流,故又称前循环。(一)脉络膜前动脉为颈内动脉分为大脑前、中动脉前或从大脑中动脉近端发出的大穿通支。它先发出些小穿通支供应尾状核、内囊一部分及大脑脚、外侧膝状体的一半。(二)大脑前动脉有人称为大脑内动脉。由颈内动脉发出后,在额叶眶面向内前方行走。有前交通动脉吻合两侧大脑前动脉。沿途发出的穿通支主要供应下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前部以及内囊前肢。皮质支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内侧面顶枕裂以前的全部;大脑半球背外侧面的额上回、额中回上半、中央前后回的上1/4、旁中央小叶等。(三)大脑中动脉实际上是大脑外动脉,是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分出后进入外侧裂, 发出很多细小穿通支, 供应壳核、尾状核以及内囊后支前3/5(相当锥体束通过处), 这些分支称为外侧豆纹动脉, 是高血压脑出血和脑梗塞的 好发部位。大脑中动脉主干分出许多皮质支分布于大脑半球外侧面的大部分。二.椎基底动脉系统(脑后循环)(一)椎动脉由锁

骨下动脉发出, 通过上部6个颈椎横突孔,在寰枕关节后方成环状,经枕骨大孔入颅后,两侧椎动脉立即发出分支组成脊髓前动脉。椎动脉发出长旋支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延髓后外侧和小脑半球下部。其短旋支和旁中央支供应延髓其余部分。(二)基底动脉两侧椎动脉逐渐向中线靠近, 合成一条基底动脉,两侧发出多支旁中 央支,供应中脑、桥脑,主干延伸至脑桥上缘水平, 分叉成为左右大脑后动脉。(三)大脑后动脉围绕大脑脚和小脑幕切迹水平的中脑,两侧大脑后动脉向上呈环状,并发出多支丘脑穿通支、丘脑膝状体穿通支和脉络膜后、内动脉。其他穿通支供应丘脑结节、前乳头体和邻近的间脑结构。椎基动脉系统主要供应脑后部的2/5, 包括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后部以及部分间脑,故又称后循环。两大动脉系统分支大体分为两类:①穿通支又称深支或中央支、旁中央支, 主要由脑底动脉环, 大脑中动脉近侧段及基底动脉等大分支直接发出, 随即垂直穿入脑实质, 供应间脑、纹状体、内囊和脑干基底部的中线两侧结构。②皮质支或旋支。这类分支在脑的腹面绕过外侧至背面, 行程较长, 主要供应大脑半球皮质及皮质下白质与脑干的背外侧。供应壳核、丘脑、内囊部分的中央支及供应桥脑的旁中央支是高血压性脑出血和脑梗塞的好发部位。三.脑动脉的侧支循环(一)脑底动脉环(Willi's环)虽然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是两个独立的供血系统, 但彼此还存在广泛的侧支 循环, 其中最重要的是脑底动脉环(Willi's环)。两侧大脑前动脉由一短的前交通动脉互相连接; 两侧颈内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各由

脑梗塞诊治指南

脑梗塞诊治指南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脑梗塞的诊治指南 脑梗塞(Infarctionofthebrain)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 脑梗塞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少见于儿童少年。 脑梗塞易患人群1.有脑梗塞家族史的人;2.高血压及某些低血压病人;3.糖尿病病人;4.脑功脉硬化病病人;5.肥胖病人;6.多血质人(指红细胞增高、红细胞比积增高的人);7.高凝状态及血脂增高的病人;8.低纤溶状态(指自身溶解血栓的功能下降);9.高粘血症(指纤维蛋白原、血脂、红细胞增高、高凝等原因造成的血液粘滞度增高的病人);10.大量吸烟的人(每天10支以上,超过10年);11.血栓前状态(泛指曾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心绞痛发作等);12.高龄。 流行病学:近30年来我国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发病率185-219/10万,每年脑卒中发病200万人,存活的700万人,死亡120万,2/3致残或致死是发达国家的死亡数的总和。据预测到2020年世界疾病负担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达到49%。 脑梗塞易发时段:人们常会遇到这样的事,一些老年人清晨一觉醒来,却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甚至完全偏瘫,或伴有不会说话等症状。送到医院检查,医生确诊为脑梗塞。

目前认为与机体的动脉血压、血浆中儿茶酚胺及纤维蛋白原活性等生理性昼夜变化有关。 1、血压波动人由于受生物钟的影响,血压具有明显的昼夜波动性。总体上说,人到夜间入睡后,血压会自然下降一定幅度,血流速度也随之减慢,于是便成了清晨发生脑梗塞的生理病理基础。 2、血液凝固性改变有人通过连续抽血化验24小时血液粘度,发现人体在早晨2时至6时血液中儿茶酚胺、纤维蛋白原活性增强,红细胞压积以及粘度均相对增高,从而使血液凝固性增强。加之人经过夜间长时间的睡眠,不吃不喝,没有补充水分,仍继续有肾小球滤过,导致血浆丢失,血液变得更加浓缩,粘度更大,因此易发生脑梗塞。 3、睡眠姿势还有学者指出,可能睡眠时姿势的固定侧卧,使颈部扭曲,压迫颈动脉,造成供血减少或静脉回流不畅,与发生脑梗塞有一定关系。 鉴于以上原因,有人提出,凡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存在的老年人,在睡眠前适当地喝些白开水,对预防脑梗塞有一定好处,尤其是对睡前喝酒较多的人更为重要。另外,夜间睡眠姿势也应注意,防止因固定侧卧而引起颈内动脉受压。 脑梗塞的传统分型:1、全前循环梗塞。2、部分前循环梗塞。3、后循环梗塞。4、腔隙性梗塞。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直径不超过1.5厘米的小梗死灶。这种梗死多发生在大脑深部的基底节区及脑干等部位。这些部位的深穿支动脉阻塞,发生小范围的局灶性脑组织缺血、坏死便称为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