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评卷

(卷面分2分)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

一、选一选:(请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3*10=30分)

1、新的学校,见到老师和新伙伴要()

A、主动上前问好。

B、看一眼,不再理睬。

C、当作没看见。

2、放学了,一位阿姨说是妈妈的好朋友,来接你回家,你应该怎么办?()

A、跟着她走

B、不理她,自己走回家。

C、不擅自做决定,找班主任打电话联系妈妈。

3、同学不小心摔伤了膝盖,正伤心地掉眼泪,你应该()。

A、嘲笑他娇气,不坚强。

B、假装没看见,转身离开

C、上前安慰并扶他到医务室。

4、你很想看同桌的童话书,于是你就()。

A、趁同学不在偷偷拿来看。

B、告诉同学,经同意后才看。

C、从同学手中抢过来看。

5、星期天是妈妈的生日,你会怎样做?()

A、为妈妈准备礼物给她一个惊喜

B、不管她。

C、和平时一样去同学家玩。

6、我们要怎样和小伙伴相处呢?()

A、上课聊天。

B、下课追逐打闹。

C、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7、碰碰车真好玩,可是前面队伍排的太长了,我应该怎么办呢?()

A、只能慢慢排队了。

B、插队。

C、先去玩别的项目,回头再来玩碰碰车。

8、哪种颜色可以消除眼睛疲劳?()

A、白色

B、红色

C、绿色

9、妈妈下班回家晚了,忙着择菜、做饭,你会怎么做?()

A、催着妈妈快点做饭。

B、先看会电视,等妈妈做晚饭。

C、帮妈妈一起择菜、做饭。

10、读书、写字时,眼睛和书本的适宜距离是:()

A、5——10厘米

B、30——35厘米

C、40——45厘米

二、辨一辨:(下列说法对么?仔细想一想,对的打“√”,错的打“×” 3*10=30分)

1、我和同桌闹意见了,他不理我,我更不理他。()

2、家务活都是大人的事,我还小,只要认真学习就行了。()

3、做游戏不就是为了玩的开心吗?规则太多了,真麻烦!()

4、好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分享快乐。()

5、老师很辛苦,我们应该尊敬老师,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的爱。()

6、过马路,没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

7、乳牙是要换掉的,所以我们只要爱护恒牙就可以了。()

8、朋友之间有好东西要分享。所以,我的毛巾、水杯都可以给好朋友用。()

9、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有利于身体健康。()

10、耳朵不小心进了水,只要用棉签掏一掏就好了。()

一年级上道德与法治教案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我上学了 单元目标: 1、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讲礼貌、受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2、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3、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单元理解: 一年级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对自己“身份”的变化需要体验;对学校的环境和设施必须了解;对在学校里怎样学习、生活应该知道,即必须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在“我上学了”这一单元主题下,设计了三个活动主题:一、上学去。根据初入学儿童的心理特点,孩子们通过去上学和初到学校的感受,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从而进一步激发喜欢上学的情感。二、看看我们的学校。这一活动主要是介绍学校的构成和主要工作人员,孩子们初步熟悉学校的环境,并学习利用学校里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三、在学校的一天。上学了,在学校的一天里大致要做些什么事情和应该遵守哪些学校常规,这是每个小学生应该知道并必须照着去做的。 单元总课时: 7课时 活动设计: 活动主题一上学去备课时间:2016.8.28 第一课时总序课时

主题目标: 1、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小学生了,学生喜欢上学,有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 2、学生在活动中互相认识,学会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能友好的和同学相处。 3、学生熟悉所处的环境,了解学校生活的常规。 活动重点: 学生在活动中互相认识,学会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能友好的和同学相处。 活动难点: 学生在活动中互相认识,学会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能友好的和同学相处。 活动准备:音乐、花、纸、彩笔 活动导入: “击鼓传花”——介绍自己的活动,花停留在谁的手里,谁就站起来进行自我介绍。在进行这一活动时,教师要注意争取让每个孩子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活动过程: 小论坛 话题一:上学了,心情怎么样? 话题二:上学了,你最想干什么? 话题三: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 13 我爱家乡山和水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的家乡在这里。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活动二:发现家乡的美。 1. 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活动三:家乡的故事。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戏曲,并介绍戏曲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把自己家乡动人的故事讲给自己同学听。 我要讲的家乡故事是…… 我搜集故事的方法是…… 我最喜欢唱的家乡歌曲是…… 三.总结:听了家乡的故事、看了家乡的歌舞剧,你有什么感想?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你们努力学习,长大后,能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精选道德与法治及教育类应用文档,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分数: 一、判断。正确的在()里打“√”,错误打“×”。(26分) 1.语文课上,小花肚子疼很想去厕所,可她害羞不愿意告诉老师。() 2.明明说:“小红的字写得太乱了,我不愿意和他同桌。” () 3.老师关心爱护每个小朋友,我们也要尊敬老师。 () 4.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戏和做家务,非常快乐。 () 5.妈妈叫小文剪指甲,小文却说:“我不剪嘛,指甲长才漂亮。”() 6.同学们都在做眼保健操,果果却在忙着画画。 ()

7.小强说:“我不喜欢吃蔬菜,只喜欢吃荤菜。” () 8.集合时,同学不小心踩了一下我的脚,我也要踩一下他的脚。() 9.每天起床后,琳琳总是把床铺收拾整齐干净。 () 10.小英说:“冬天室外太冷了,我不要到室外参加活动。” ( ) 11.兵兵说:“春节到了,我又可以给爷爷奶奶拜年得到买零食的压岁钱了。”() 12.小东说:“文文经常买零食给我吃,我愿意和他做好朋友。” () 13.上课铃响了,小海还在教室外拍皮球玩。 ()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里。(60分) 1.同学不小心摔伤了膝盖,正伤心地掉眼泪,你应该()。 ①嘲笑他娇气,不坚强②假装没看见,转身离开 ③上前安慰,并扶他到医务室

2.你很想看同桌的童话书,于是你就()。 ①趁同学不在,偷偷拿来看②告诉同学,经同意后才看③从同学手中抢过来看 3.课间正高兴玩皮球的你看见有同学也想玩,你应该 ()。 ①自己玩尽兴后再给同学玩②不愿意让他玩 ③很乐意地和他一起玩 4.上学路上碰到老师,你应该()。 ①绕道而行②低头跑到老师前面去③上前问好 5.你有事到办公室去找老师,看见老师正和同事在讨论教学问题,于是你()。 ①打断他们的谈话,告诉老师有事找他 ②等他们讨论后,再告诉老师事情 ③转身离开,不告诉老师 6.周一早上学校升旗仪式上,所升旗帜是()。 ①彩旗②队旗③五星红旗 7.()是收获的季节。 ①春天②夏天③秋天④冬天 8.妈妈上班回家很累,你应该()。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

2016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指导意见

2016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指导意见 一、教材更名的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全面修订。2016年教育部做出工作部署: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精神,并在全国颁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为将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内容和要求增加和融入到德育教材中,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全部更名为《道德与法治》。 我们的低年级品德教材也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并按法治教育大纲相关内容要求作出修订。今年7月26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文通知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已经通过专家审查和教育部审定,于2016年秋季开始使用。 1. 法制与法治的区别的理解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表现为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的角度,不用“法制”用“法治”更为适切。 2.为何将“道德”与“法治”组合? 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来说,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就像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道德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法律去规范,法律管不到的地方,需要道德去弥补。对个人来说,既有高雅的道德情操,又有敬畏法律的法治精神,才能成为一个好公民。如果说道德提倡的是比较高尚的境界,那么法律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底线。《道德与法治》课程名称符合唯物辩证法,有利于青少年成长,德润心灵法护成长。 二、教材编写依据 依据1:《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颁发(2011年) 依据2:《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发(2013年)依据3:《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颁发(2014年) 依据:4:《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发(2016年) 三、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低年级单元框架 1.参照课标提出的课程框架,创建有内在逻辑的教材单元框架。《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教科书将课标提出的三经四纬课程框架,三经,即: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全册)

《1 开开心心上学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比较幼儿园与学校生活的差异,感受到角色转换带来的快乐;学习了解新环境的方法;初步尝试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 2、知道爱护书本的重要性;了解学校的有关设施、设备;懂得学校与幼儿园生活、学习的不同。 3、体验上学的快乐,体验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愉悦和自豪。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他们对小学生活既充满好奇、渴望,同时又存在很多担心和疑虑。学校生活到底怎么样?与幼儿园生活有什么不同?上学有意思吗?老师、同学会喜欢我吗?带着这些好奇、疑问、孩子们走进了学校的大门,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要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形式,帮助孩子消除疑虑,引导孩子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感受到上学的快乐,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开始全新的小学生活。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难点 1、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2、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钻研好教材,备好课,整理好自己的教学思路;做好教具准备,如课件、多媒体设备等。 2、学生准备:做好预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老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你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上学啦,真高兴

1、你想象中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呢? 2、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们的表现好吗?开学第一天你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3、回忆一下开学第一天,都发生了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故事呢?请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4、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 (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5、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 6、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7、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 二、爱新书,爱书包 1、新学期你都收到了哪些书本呢? 2、我们要爱惜书本吗?该如何爱护? 3、书包里应该放些什么东西呢? 4、你是怎样整理的书包的? 三、唱《上学歌》 《上学歌》歌词 太阳当空照 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去上学校 天天不迟到 爱学习爱劳动 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四、读一读 小书包,别着急,用品文具想仔细。 大大小小排个队,样样不少都爱惜。 我们都是好伙伴,天天一起上学去。 五、全课总结 由老师进行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刚刚上学,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很陌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一年级上册全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2、拉拉手,交朋友 教学目标: 1、熟悉新同学和拳老师,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2、体现当一名小学生的愉快和自豪。 重点: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难点:学习人际交往的初步知识和方法。 教具:小鼓、小红花 教学过程: 一、教师和儿童相互熟悉、了解交往的游戏。 1、鼓传花,自我介绍。 2、做名片,写上自己的生日,画上喜欢的运动,写上自己的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 3、百宝箱。 4、访朋友。 5、班级的生日 二、让儿童体验上学真快乐的活动。 1、故事列车:我的新朋友。 (1)、柴谜语。 (2)、介绍新书和文具。 (3)、说说怎样保护自己的新朋友。 2、开心大转盘--学校生活多么好。 任意转动转盘,指针纸向谁,让他(她)说说开心事。 3、心情树-交流学校生活的感受。 讨论交流:上学这么多天来,你每天的心情怎么样? 4、快乐通道--如何解决学校生活的困难和问题。 (1)讨论:你在学校遇到什么不快乐的事? (2):引导学生说说怎么解决这些困难,如何使自己变得快乐起来。

3 我认识您了 一:我的老师 用自己的话形容自己的老师,如:短头发、戴眼镜…… 二:我还想认识…… 国旗、音乐、上课、邮递员…… 三:该请谁老帮帮我? Ppt演示。当遇到这些事,可以找谁来帮忙呢? 四:这样做对吗 动画演示。 这些孩子的做法对吗?你改怎样做呢? 4 上学路上 一、了解不同的上学路 1、我和妈妈走路来学校、我上学路上要经过一个铁路道口、我们上学路上要过一条小河…… 2、我……来学校,路上经过……。上学路不一样,平平安安进课堂。 二、这样安全吗? 动画视频。 讨论:怎样才安全呢? 二、路上的温暖 1、姥姥,你也别淋着 2、交警叔叔指挥路 3、姐姐带我上学校 4、爸爸妈妈来学校接我回家

最新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 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

一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教学纲要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纲要 【一般信息】 一、设计者: 二、课程名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三、课程类型:小学必修 四、教学来源:部编版 五、适用年级:一年级上学期 六、课时数:32课时左右 【正文内容】 一、课程背景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内容 四、课程实施 五、课程评价 【整体印象】: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按照自我—家庭—学校—社区(家乡)—国家—世界的顺序,由近及远地设计了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与公共生活、我们的国家生活、我们共同的世界等六大领域。同一领域内部,按照学习难度的不同,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如“我的健康成长”,在一年级侧重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三年级侧重学习习惯和安全成长,四年级侧重同伴交往,五年级侧重生活中的新问题等。在具体安排学习内容时,尽量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如快乐过新年安排在寒假前倒数第二课,国庆节安排在秋季第三课等;涉及自然的主题,采用与教材使用时间一致的季节安排,方便孩子们观察体会。 【课程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

要求,教育部出台了《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目标指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一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围绕“适应新生活”这个主题展开,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习惯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前三个单元沿着“去上学一一在学校一一回到家”这一日常生活的叙事逻辑展开。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上学”开始成为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件,相应地,其生活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总体而言,儿童生活将由原来的自然状态,进入种“文化式”“文明式”状态,由原来依循自然需要的生活方式,转为一种有目的的理性生活方式。这一生活方式的转变是缓慢而长期的,一年级正是这一过程的开始。因此,适应生活方式的转变,顺利开启另一种存在样态,是一年级学生生活引导中的重大主题。道德与法治课程一年级上册的教育主题,就是适应新生活,帮助儿童顺利实现这种转变。 【课程目标】: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1课开开心心上学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时间约32分钟) 一、导入。 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 1、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3、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 4、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5、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二、认识课程表。 1、喜欢这张课程表吗?谁来说说课程表是用来干什么的? 2、认识课程表 3、按课程表整理书包。 三、总结全文。 活动延伸: 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做名片、交换或佩带名片以及多种游戏方式来交往。

第2课拉拉手,交朋友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的情感,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一员的快乐。2、行为与习惯 了解并遵守交往及游戏中的规则、纪律,初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3、知识与技能 通过参与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4、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开展与同学、老师的交往活动;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认识老师和同学 1、老师作自我介绍,与同学交朋友 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学校,成为一名小学生。我是你们的班主任老师,我们以后会在一起学习语文、品德与生活等知识,做各种有趣的游戏。你们遇到困难也可以来找我,我会帮助你们的,我们还会成为好朋友呢!(老师走下去和同学拉拉手)2、放多媒体图片,给学生引见4个小动物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几个好伙伴,他们是康康熊、乐乐猴、爱爱鸽和创创鼠,听说你们上学了,他们也想和大家成为新朋友。你们愿意吗?瞧!他们来了!大家欢迎! (4个学生戴着头饰上场,作自我介绍,向各小组问好) 康康熊:大家好!我是康康熊,你们看我多健康,我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乐乐猴:大家好!我是乐乐猴,我非常快乐,我也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爱爱鸽:大家好!我是爱爱鸽,我很有爱心,我也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创创鼠:大家好!我是创创鼠,我很爱动脑筋,也喜欢搞创造,我也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 同学们分别说一说4个小动物的名字,和小动物们问好。 3、同桌同学相互认识 小朋友们你们已经认识了倪老师,和4个小动物。你们之间还不熟悉,想不想互相认识一下,成为新朋友? (启发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相互认识)可以相互拍拍手、拉拉钩,成为新朋友。 4、学做名片并展示交流 (1)老师出示自己的名片给学生看,然后示范做名片,学生按老师的方法、步骤学做名片。 (2)谁愿意把自己做好的名片给大家看一看?(适时点评)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交换名片,老师指导交换名片的礼节 (3)在书上记下同桌的名字和电话,相互认识。

2018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XXX 区 XXX 小学校《道德与法制》教学设计 年级:一年级 教师:XXX 2018年9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1 开开心心上学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学会和身边的同学交朋友,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时间约32分钟) 一、导入。 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 1、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3、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翻书到5页,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 4、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5、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三、总结全文。 活动延伸: 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做名片、交换或佩带名片以及多种游戏

方式来交往。 2 拉拉手,交朋友 教学目标: 1、熟悉新同学和拳老师,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2、体现当一名小学生的愉快和自豪。 重点: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难点:学习人际交往的初步知识和方法。 教具:小鼓、小红花 教学过程: 一、教师和儿童相互熟悉、了解交往的游戏。 1、鼓传花,自我介绍。 2、做名片,写上自己的生日,画上喜欢的运动,写上自己的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 3、百宝箱。 4、访朋友。 5、班级的生日 二、让儿童体验上学真快乐的活动。 1、故事列车:我的新朋友。 (1)、柴谜语。 (2)、介绍新书和文具。 (3)、说说怎样保护自己的新朋友。 2、开心大转盘--学校生活多么好。 任意转动转盘,指针纸向谁,让他(她)说说开心事。 3、心情树-交流学校生活的感受。 讨论交流:上学这么多天来,你每天的心情怎么样? 4、快乐通道--如何解决学校生活的困难和问题。 (1)讨论:你在学校遇到什么不快乐的事? (2):引导学生说说怎么解决这些困难,如何使自己变得快乐起来。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 划(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2

水桥小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 一、基本情况 水桥小学一年级共有学生21人,男生10人,女生11人,汉族8人,少数民族13人,其中7人为苗族,残疾人1人。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刚刚上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很陌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在这个过程中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三、教材内容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共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是有四课。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分别是《开开心心上学去》、《拉拉手,交朋友》、《我认识您》、《上学路上》,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分别是《我们的校园》、《校园的号令》《课间十分钟》、《上课了》,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分别是《玩的真开心》、《吃饭有讲究》、《别伤着自己》、《早睡早起》,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分,别是《美丽的冬天》、《健康过冬天》、《快乐过新年》、《新年的礼物》。 四、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开开心心上学。 2.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让学生学会交际,懂得交新朋友。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 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一年级上册全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

一年级上册全册道德与 法治教案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1我上学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时间约32分钟) 一、导入。 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 1、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3、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翻书到5页,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

4、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5、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三、动手制作课程表。 1、电脑出示课文插图,小朋友看,喜欢这张课程表吗谁来说说课程表是用来干什么的 2、老师示范做课程表。 3、学生动手制作。 四、总结全文。 活动延伸: 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做名片、交换或佩带名片以及多种游戏方式来交往。 2我认识了新朋友 教学目标: 1、熟悉新同学和拳老师,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2、体现当一名小学生的愉快和自豪。 重点: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难点:学习人际交往的初步知识和方法。 教具:小鼓、小红花 教学过程: 一、教师和儿童相互熟悉、了解交往的游戏。 1、鼓传花,自我介绍。 2、做名片,写上自己的生日,画上喜欢的运动,写上自己的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 3、百宝箱。 4、访朋友。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1 开开心心上学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学会和身边的同学交朋友;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时间约32分钟) 一、导入. 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 1、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3、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翻书到5页;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 4、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5、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三、总结全文. 活动延伸: 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做名片、交换或佩带名片以及多种游戏

方式来交往. 2 拉拉手;交朋友 教学目标: 1、熟悉新同学和拳老师;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2、体现当一名小学生的愉快和自豪. 重点: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难点:学习人际交往的初步知识和方法. 教具:小鼓、小红花 教学过程: 一、教师和儿童相互熟悉、了解交往的游戏. 1、鼓传花;自我介绍. 2、做名片;写上自己的生日;画上喜欢的运动;写上自己的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 3、百宝箱. 4、访朋友. 5、班级的生日 二、让儿童体验上学真快乐的活动. 1、故事列车:我的新朋友. (1)、柴谜语. (2)、介绍新书和文具. (3)、说说怎样保护自己的新朋友. 2、开心大转盘--学校生活多么好. 任意转动转盘;指针纸向谁;让他(她)说说开心事. 3、心情树-交流学校生活的感受. 讨论交流:上学这么多天来;你每天的心情怎么样? 4、快乐通道--如何解决学校生活的困难和问题. (1)讨论:你在学校遇到什么不快乐的事?

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一、美丽的校园 教学目标: 1.认识学校的环境,了解学校设施的作用 2.能运用五官观察,探究环境中的事物,并能以图画和说话方式来表达对自然的感受。 3.感受校园活动的美丽并喜爱新学校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口哨,图片,投影仪,学生准备图画纸和蜡笔,胶水 教学过程: A认识校园 1.以聊天的方式知道学生对学校有哪些了解,并将学生提到的地方,写在黑板上(拟订参观顺序) 2.出发前,宣布纪律:走廊上不喧哗,不追跑;排好队伍,不掉队;听到口哨声就到操场集合 3.整队出发,校园巡礼。教师介绍各处名称及其用途,并随时维持学生参观的秩序 4.分享参观心得,请学生说说对学校的看法。教师可以提示:学校大吗?对校长有什么想法…… B拜访校园 1利用投影仪播放校园景物,让学生猜猜這是什么地方的景物。是我们学校吗?有沒有到过这个地方?這些景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以小组方式让学生在自己选择的地方停下来,他们可以躺也可以坐下來,利用五官去感受与欣赏这个地方的景致。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心里的想法。 3.利用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将小组最喜欢的地方画下来(小草和叶子的部分,可以利用地上的落叶,使用胶水粘贴,完成立体图画) 4.各小组口头报告拜访校园的情形,说出拜访该地点的理由(喜欢或者不喜欢),并将小组完成的图画展示及与与其他小朋友分享。 5.活动中教师讲评及鼓励学生多去接触校园的景物,充分应用五官去探究自然的秘密。

二、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能主动认识老师的特征,认识老师的办公室。 2、知道有困难找老师,能感受老师的爱心。 3、知道教师节,会对老师表达祝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 1、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小结:说说“我的老师”,能说出老师的姓、所教的课程、外貌特征、性格特点等。 二、画画、说说,表达对老师喜爱之情 1、画画“我的老师”。 2、说说画的是哪一位老师。 3、对老师说句心里话。 三、辨析导行 通过给小花涂色的游戏使学生明白规范,同时鼓励还未做到的同学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第二课时 一、讨论交流,明理导行 1、针对第一幅图编小故事,让学生明白,当自己生病了,可以马上找老师求助。 2、第二幅图要让学生明白,当自己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可以找老师帮助解决。 二、发散性讨论 生活中,老师还帮助我们解决过哪些困难?通过讨论小结:老师像亲人一样,对学生倾注了很多关爱。 三、演示导行 1、看图:明白图上画的是9月10日教师节,学生向老师表示节日问候。 2、学习儿歌:自由朗诵,读出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总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各单元要求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开开心心上学。 2、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让学生学会交际,懂得交新朋友。第二单元: 校园生活真快乐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案 一、美丽的校园 教学目标: 1.认识学校的环境,了解学校设施的作用 2.能运用五官观察,探究环境中的事物,并能以图画和说话方式来表达对自然的感受。 3.感受校园活动的美丽并喜爱新学校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口哨,图片,投影仪,学生准备图画纸和蜡笔,胶水 教学过程: A认识校园 1.以聊天的方式知道学生对学校有哪些了解,并将学生提到的地方,写在黑板上(拟订参观顺序) 2.出发前,宣布纪律:走廊上不喧哗,不追跑;排好队伍,不掉队;听到口哨声就到操场集合 3.整队出发,校园巡礼。教师介绍各处名称及其用途,并随时维持学生参观的秩序 4.分享参观心得,请学生说说对学校的看法。教师可以提示:学校大吗?对校长有什么想法…… B拜访校园 1利用投影仪播放校园景物,让学生猜猜這是什么地方的景物。是我们学校吗?有沒有到过这个地方?這些景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以小组方式让学生在自己选择的地方停下来,他们可以躺也可以坐下來,利用五官去感受与欣赏这个地方的景致。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心里的想法。 3.利用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将小组最喜欢的地方画下来(小草和叶子的部分,可以利用地上的落叶,使用胶水粘贴,完成立体图画) 4.各小组口头报告拜访校园的情形,说出拜访该地点的理由(喜欢或者不喜欢),并将小组完成的图画展示及与与其他小朋友分享。 5.活动中教师讲评及鼓励学生多去接触校园的景物,充分应用五官去探究自然的秘密。

二、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能主动认识老师的特征,认识老师的办公室。 2、知道有困难找老师,能感受老师的爱心。 3、知道教师节,会对老师表达祝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 1、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小结:说说“我的老师”,能说出老师的姓、所教的课程、外貌特征、性格特点等。 二、画画、说说,表达对老师喜爱之情 1、画画“我的老师”。 2、说说画的是哪一位老师。 3、对老师说句心里话。 三、辨析导行 通过给小花涂色的游戏使学生明白规范,同时鼓励还未做到的同学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第二课时 一、讨论交流,明理导行 1、针对第一幅图编小故事,让学生明白,当自己生病了,可以马上找老师求助。 2、第二幅图要让学生明白,当自己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可以找老师帮助解决。 二、发散性讨论 生活中,老师还帮助我们解决过哪些困难?通过讨论小结:老师像亲人一样,对学生倾注了很多关爱。 三、演示导行 1、看图:明白图上画的是9月10日教师节,学生向老师表示节日问候。 2、学习儿歌:自由朗诵,读出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

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总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开开心心上学。 2、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让学生学会交际,懂得交新朋友。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 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