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地面战场传感侦察系统及其发展概述

地面战场传感侦察系统及其发展概述

地面战场传感侦察系统及其发展概述
地面战场传感侦察系统及其发展概述

中国卫通中星18号卫星项目地面应用系统工程

中国卫通中星号卫星项目地面应用系统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在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环境监测单位、建设单位的积极配合及相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卫通中星号卫星项目地面应用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已基本编制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要求,现将该项目的进展情况及第二次公众参与有关事项公告如下,望广大公众提出宝贵意见。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中国卫通中星号卫星项目地面应用系统工程 建设内容与规模:在河北省张家口怀来县经济开发区土木镇炮儿村建设波段卫星地面站座,波段卫星地面站座,波段卫星地面站座,波段卫星地面站座。 建设效果:通过本项目建设,为国家的远程教育、应急救灾通信、区域性广播试验、“一带一路”提供空间段资源,并为国产新卫星平台(东四卫星平台)技术和新卫星通信技术提供在轨验证机会,更事关国家信息传输安全,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效益。 二、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建设期主要为设备安装,施工周期短,建设规模小,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 运营期环境影响环评报告采用理论预测与类比测试结合的评价方法,根据预测,本项目各站新建天线前方环境敏感点电磁辐射预测值远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中环境管理目标值。 三、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所在各监测站要与相邻单位(主要是天线前方区域)及当地政府规划部门沟通,确保监测站前方区域规划建设建筑高度符合地球站卫星天线前方净空区限制高度要求,保证新建及现有上行卫星天线正常工作,以及卫星天线对前方建筑电磁辐射影响符合公众电磁辐射环境管理目标值。 、项目所在各监测站应设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工作,并依据《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地球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等规定,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射频机房及卫星天线基座旁辐射较强,无关人员不能长时间逗留,维修和

我军师侦察营仪器侦察连的战场侦测雷达

我军师侦察营仪器侦察连的战场侦测雷达 陆军所使用的轻型战场侦察雷达,顾名思义就是探测野战环境中活动目标的雷达。它主要装备于陆军部队,用于警戒、侦察敌方运动中的人员、车辆和坦克等目标,测定其方位、距离和活动路线,提供敌军地面活动的情报。 轻型战场侦察雷达的起源和红外热成象仪一样,都是为了满足美国在越南战争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此类雷达使用多普勒原理对野战环境中的活动目标进行侦察和定位,如人员、坦克装甲车辆、低空飞行物等目标进行全天候的侦察和定位。 操作手一般利用耳机里的多普勒音调特征来区分活动目标的种类和速度,再使用监视器上的显示的字符来确定目标的距离和方位(这点和海军的声纳操作员比较类似)。这类雷达除了可以对敌人纵深进行侦察和目标捕获外,也可以用来作为火炮校射使用。 根据雷达作用距离和规模的不同,此类雷达可以安装在三脚架、地面车辆和直升机上等平台上。而里面可供步兵分队使用的是指使用超轻型设计、供步兵分队携带使用的雷达。主要用于前沿侦察,及时为指挥官提供近实时,准确的战场情报。当然在非战场环境下,此雷达也可以用于边境监视、缉毒、反走私以及其他一些行动。 此类雷达根据雷达发射波形的不同,又有连续波和脉冲波2种体制。这种雷达波长一般都在3厘米或更短,这样做可以提高雷达侦测精度和减少雷达体积、重量。由于目标周围环境中常伴有很多地物,这种雷达常采用MTI 技术,以便将活动目标信号从强烈的地物杂波中检测出来。此类雷达根据发射功率和其它一些技术条件的不同,探测距离从2公里-30到40公里不等。 虽然与红外热成像仪相比,红外热成像仪是以被动方式工作,具有隐蔽性好的优点,但是在尘土、烟雾、阴雨等复杂气象和恶劣环境下红外热成像仪却有比较大的使用局限性。所以战场侦察雷达也被各国军方所重视。 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轻型战场侦察雷达为联军师以下级别的指挥官提供了实时、准确的战场情报。在战争结束后,各国军方非常关注用于陆军步兵分队的轻型战场侦察雷达的发展。以适应今后战争中支持步兵、侦察兵行动与和平环境中军警行动的需要。随着雷达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各国军队对轻型战场侦察雷达的重视,这种雷达将会在步兵装备中得到越来越大的普及。从而影响步兵的传统作战模式。 探测地面活动目标雷达。主要装备于陆军部队,用于警戒、侦察敌方运动中的人员、车辆和坦克等目标,测定方位、距离和活动路线,提供敌军地面活动情报。根据雷达作用距离的不同,战场侦查雷达分为近距离(对车辆10千米左右)便携式和中远距离(对车辆20~40千米左右)车载式两种类型。根据雷达发射波形的不同,又有连续波和脉冲波2种体制。这种雷达一般采用3厘米或更短的波长,以提高精度和减少体积、重量。由于目标周围环境中常伴有很多地物,这种雷达常采用动目标检测技术,以便将活动目标信号从强烈的地物杂波中检测出来。 目前在多模传感器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法国汤姆逊无线电公司与澳大利亚的阿贝尔视觉系统公司合作研制的“猛禽”系统。该系统有固定状态和机动状态两种形式,可供中程和近程全天候地面监视使用,还可供步兵侦察和炮兵观察使用。

雷达技术综述

雷达技术综述 Overview of Radar Technology 摘要: 雷达被广泛用于军事预警、导弹制导、民航管制、地形测量、气象、航海等众多领域。本文首先概述了雷达发展历程并总结了雷达技术发展的成因,然后对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雷达方程作了简要的介绍。最后介绍了几种实际雷达并指出了雷达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雷达技术;工作原理;雷达应用;发展趋势 Abstract: Radar is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of military early warning, missile guidance, aviation control, topographic surveying, meteorology, navigation and so on.This paper outlin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radar and summarizes the caus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adar technology,then briefly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radar and basic radar equation.Finally, introduces several kinds of practical radar and points ou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radar. Key words: radar technology; working principles; radar applications; trend in development 引言 雷达是英文Radar的音译,源于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原意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即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因此,雷达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雷达最先是作为一种军事装备服务于人类,主要用来实施国土防空警戒,指挥和引导己方作战飞机以及各种地面防空武器。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改进,如今雷达被广泛用于民航管制、地形测量、气象、航海等众多领域。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雷达技术将在21世纪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 雷达的发展历程 雷达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从美、欧等发达国家的雷达装备技术发展来看,雷达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为实施国土防空警戒,指挥和引导己方作战飞机以及各种地面防空武器(高炮、高射机枪、探照灯等),西方大量研制部署米波段雷达和以磁控管为发射机的微波雷达。当时雷达探测目标的种类简单,主要是飞机,此外还有少量的飞艇和气球,雷达的典型技术特征是电子管、非相参,这种雷达被称为第1代。 第2个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防空作战对雷达提出了由粗略

军用高技术习题

军用高技术(基础题) 1、高技术是指以当代科学技术最新成就为基础,处于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对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综合国力起先导作用的技术群。高技术主要包括技术、技术、技术、技术、技术和技术 2、人们把应用于军事领域或从军事领域直接产生的高技术称为。军事高技术涉及的主要领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直接应用于武器装备并使之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应用技术。 3、军事高技术具有综合性、渗透性、增效性、、时效性、智能性、竞争性、、知识性、 4、军事高技术对现代军事的重大影响:一、推动了;改变了现代战争;推进了。 5、人类已经经历了徒手作战、冷兵器作战、热兵器作战和机械化作战,现在正向阶段发展。 6、高技术武器装备将明显改善现代战争与作战行动。首先,成为现代战争手段的核心;其次,战争将想空地海天磁全维空间拓展;第三,军队具有、的作战能力。 7、高技术武器装备将强制性引起作战方式的深刻变革。一是成为最重要的作战样式;二是强调;三是、、 成为新的作战任务和方式。 8、作战指挥体系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高度集中的树状指挥体系被扁平的“网状”指挥体系取代。 9、军事高技术将使军队的数量、质量与战斗力之间的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军队将由数量规模型向转变。 10、从军事高技术在军事领域应用的情况来看,军事高技术包

括、、、、、、。 11、侦察监视技术是指从、、、和的全过程所采用的技术。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的基本要求是、、、、。 12、现代侦察监视技术按军事目的分为、、;按照侦察空间,分为、、、等;按照侦察手段,可分为、、等。 13、侦察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获取目标产生的、、、、、等特征信息,现代侦察监视技术主要要获取的目标特征信息是。 14、电磁波包括、、、、等全频谱范围,因此,根据特征频谱信息不同,现代侦察手段包括:、、、、、。 15、军用光学侦察器材主要有:、、、等,此外还包括照相、电视、激光、微光夜视侦察器材。 16、任何绝对温度超过绝对零度(-273.15℃)的物体都在不断地向外辐射,温度越高辐射越强。红外侦察就是利用、、、、、等红外侦察设备把目标辐射的、强度不同的红外想转换成人眼看得见的图像和数据。 17、雷达侦察是利用物体对无线电波的反射特征来发现目标和确定目标状态(距离、高度、方位角、速度等)的一种侦察手段。雷达通常分为连续波雷达和。目前广泛运用的是。 18、电子侦察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探测,用于侦察地方电台通信内容,并确定敌方电台的大致位置。另一类是侦察,专门侦察敌方的雷达信号,判定敌方雷达的性能和位置。 19、多光谱侦察是把目标发射和反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划分为若干波段,在同一时间内用几台仪器分别在各个不同的波段上对同一目标进行照相和扫描,并将所得图像或信号进行加工和处理,分析比较,就可以从物体光谱和辐射能量的差异上区分目标。多光谱侦察的主要特点是。主要设备

(完整版)战场传感器简介

战场传感器简介 战场的侦察和监视技术是随着战争形式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最早的侦察是指挥员或侦察人员的耳目侦察,侦察距离相当有限。欧洲工业革命后照相机、望远镜的发明和应用,人们获得了对较远的目标进行侦察的技术手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电子、航空等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先后出现了无线电侦察技术、雷达侦察技术、航空侦察和潜艇侦察等间接侦察手段,使侦察的范围大大扩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航天侦察和各种遥感侦察技术,使军事侦察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可以从陆、海、空、天四维空间实施侦察和监视战局。 之后,随着传感器的发展和信息革命的到来,侦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充分表明,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战场态势瞬息万变,精确制导武器大量使用,武器的射程、命中精度和杀伤能力都大大提高,同时伪装、欺骗手段不断变化。因而现代战争对侦察情报的时效性、准确性和连续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谁在信息获取技术方面占有优势,谁就将赢得军事行动的主动权。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尽最大努力,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发展先进的军事侦察装备。

在陆海空天四维空间侦察中,地面侦察是不可或缺的一维。这是因为地面侦察在复杂的地形地物条件下甚至是严密伪装的情况下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可以弥补光学侦察、无线电侦察和雷达侦察等现代侦察技术存在的盲区。 技术特点 地面战场传感侦察系统被美军称为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U G S(Unattended Ground Sensor),是一种无源被动探测的侦察与监视装备,一直伴随着军事需求而发展。地面战场传感侦察系统最早由美国军方在越战时期推出,成功监测了胡志明小道的动向,并引导空军对其实施了封锁。受此鼓舞,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 e f e n s e A d v a n c e d R e s e a r c h Projects Agency)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National ScienceFoundation)联合资助了一系列研究计划,推动了以网络中心战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 2 0 0 3年,美国陆军首席科学家安德鲁斯博士指出,未来作战系统将是一个网络化的、诸兵种合成的战斗系统,由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智能武器系统及无人飞行器等组成,是多个系统组成的集成系统,各系统之间密切协同作战,从而明确了地面战场传感侦察系统在全球信息栅格网(GIG:

雷达技术概述

雷达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战争下的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雷达系统和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雷达系统与技术发展的特点,提出了现代战争下雷达技术发展展望。 关键词:雷达技术相控阵合成孔径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引言 自从雷达诞生至今,在7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需求的不断变化,出现了多种体制的新功能雷达,雷达的技术性能、体积和重量、可靠性、维修性、抗恶劣环境的生存能力等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其在现代战争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对雷达技术的研究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一、雷达系统与技术的发展历程 1.20 世纪30 年代及以前 19 世纪后期,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法拉第和安培等人,预言并用数学公式描述了移动电流产生的电磁波的存在情况。1935 年英国和美国科学家第一次研制出能够探测空中飞机的实用米波雷达,至此宣告了雷达的诞生。1936 年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研制了T / R (收发)开关,可使雷达系统的接收和发射分系统共用一副天线,大大简化了雷达系统结构。1939 年英国科学家发明了大功率磁控管,克服了甚高频雷达波束和频带窄的缺点,使实用雷达步入了微波频段。 2.20 世纪40 年代 20 世纪40 年代美国辐射研究室把微波新技术应用于军用机载、陆基和舰载雷达取得成功,其代表产品是SCR -270 机载雷达、SCR -584 炮瞄雷达和AN / APQ-机载轰炸瞄准相控阵雷达。20 世纪40 年代主要的雷达技术有动目标显示技术、中继技术以及单脉冲跟踪技术理论的提出。动目标显示技术应用于各型对空警戒雷达,后来应用于着陆引导、岸防等型雷达,其优势是能有效抑制地海杂波,抑制大山、建筑物、风雨雪等静止和慢动目标的干扰能将机载情报传送到地面观测站,能有效加强地空之间的信息联系。 3.20 世纪50 年代 20 世纪50 年代是雷达理论发展的鼎盛时期,雷达设计从基于工程经验阶段,进人了以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践经验的高级阶段。50 年代产生的主要理论有匹配滤波器概念、统计检测理论、模糊图理论和动目标显示理论等。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出现了诸如脉冲多普勒雷达、合成孔径雷达等新休制雷达。 4.20世纪60年代 20 世纪60 年代雷达系统发展的主要标志是数字处理技术革命和相控阵雷达的应运而生。为了探测洲际弹道导弹,为防空系统提供预测情报,产生了相控阵雷达体制。新一代雷达发展方向是全固态电扫相控阵多功能雷达。雷达信号和数据处理的数字化革命、半导体元件、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使雷达技术的发展日臻完善并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预警侦察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在现代战争中,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拥有信息优势成为夺取战场优势的关键因素,预警侦察系统也已成为夺取战争胜利不可或缺的手段。在1982年的叙以冲突中,以方出动多架E-2C预警机进行空中巡逻并实施引导任务,成功击落叙方80多架飞机;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几场局部战争中,预警侦察系统的部署更是全方位、多样化。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动用了全方位、立体化、全天候的预警侦察系统,预警侦察卫星多达几十颗;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共动用了十几颗侦察卫星,投入了50多架各种类型的有人侦察机,部署了七种类型、200多架无人侦察机,飞行时间达4000多小时。全方位、多层次的天基、空基、地基、舰载侦察探测装备发挥着各自优势,实现战场态势感知,为远程精确打击提供了有力保证。 研究当前预警侦察系统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不仅可以为我军对抗敌预警侦察系统提供依据,而且也能为我国研制自己的预警侦察系统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典型预警侦察系统 随着预警侦察技术的发展,预警侦察系统的覆盖面已十分广泛。地面上有各种电子侦察站组成的地面侦察系统;海上的各种舰载雷达系统、声呐系统、电子侦察设备、水声侦察仪、磁异探测仪和潜望镜等侦察设备组成海基预警侦察系统;低空中有电子侦察飞机、无人侦察飞机等组成的战术侦察系统;高空中有战略侦察飞机、空中预警指挥机组成的战略侦察系统;太空中有各种类型的卫星侦察系统。这些系统互联互通构成范围广、立体化、多手段、自动化的侦察预警网络。 现代预警侦察系统主要包括陆基、海基、空基和天基四大类预警侦察系统。 1. 陆基预警侦察系统 广义的陆基预警侦察系统主要由各种地面固定和机动式雷达、电子侦察装备、光电探测装备和声呐系统等组成,包括地面弹道导弹相控阵雷达、超视距雷达、监视雷达、固定信号情报侦察站、车载无线电侦察/测向系统、战场侦察雷达、战场光学侦察系统、战场传感器侦察系统、装甲侦察车等各种侦察装备,用于侦察探测空中、地面、水上及水下目标。 陆基预警系统最早是为了对付轰炸机而建立起来的,目前可探测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轰炸机、巡航导弹等多种目标。典型的陆基预警系统有美国的北方弹道导弹预警系统(BMEWS)、北方预警系统(NWS)、潜射弹道导弹预警系统(SLBMDWS)、前苏联的"鸡笼"雷达(Hen House)预警系统等。相控阵雷达作用距离一般为3000~7000km,能较精确预报目标的发射点、弹道飞行轨迹及弹着点,可引导反导系统的搜索雷达捕获目标,能跟踪和处理多批目标,并识别真假目标。超视距雷达分为天波超视距和地波超视距雷达,可探测常规视距雷达无法探测到的地平线以下的远距离目标,如低飞巡航导弹、远程导弹、远海上的舰船和从航母上起飞的飞机等,提供较长的预警时间。但是这种雷达的分辨率较低,虚警率较高,不宜做单独的预警手段。固定情报侦察站主要建立在离边境很近的山头或沿海海岸等特定地区,用于对长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频段信号的侦察。战场侦察雷达主要装备于陆军,用于侦察、警戒敌方运动中的人员、车辆和坦克等活动目标,先进的战场侦察雷达还能探测低空、超低空飞行的飞机和直升机。战场光学侦察系统主要包括照相侦察设备、手持或车载电视设备、红外侦察设备、激光侦察设备以及各种观察器材,通过成像画面直观掌握敌

侦察雷达数字中频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

文章编号:1001-893X(2009)02-0038-05 侦察雷达数字中频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 杨春 (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成都610036) 摘 要:针对传统模拟接收机在实现方式上的不足,提出了侦察雷达数字化接收机的性能改进方案。并对数字中频中多项关键技术进行原理分析,给出了雷达中频数字化具体实现方案,同时给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数字中频测试方法。 关键词:侦察雷达;数字化接收机;中频采样;数字本振;镜频抑制度 中图分类号:TN959.1 文献标识码:A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igital Intermediate Frequency Receiver for a Reconnaissance Radar YANG Chun (Southwest China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Chengdu 610036,China) Abstract:In allusion to the defect of analog receiver,performace improvement scheme of digital intermediate frequency(IF)receiver for a surveillance radar is proposed,and theory of several key technologies is analysed.The implementation scheme of IF digitization for reconnaissance radar is given. A comprehensive digital IF test method is provided. Key words:reconnaissance radar;digital receiver;intermediate frequency sample;digital local oscillator;image suppression 1 引言 传统雷达接收机正交解调在模拟域进行,I/Q 通道混频器要求同频率相位相差90°,两个通道通过滤波器后,信号增益也要求完全一致。如果在信号带宽上所有频点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则后端信号处理会因为I/Q通道的幅度不一致在脉压后产生距离旁瓣和相位正交性不好引入虚假目标,同时传统模拟接收机每个通道都需要一个A/D,两个A/D的差异会进一步降低系统性能。 随着集成电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高速A/D变换器的发展,使得直接中频采样成为可能,即直接将模拟中频信号通过A/D变换为数字信号,同时在数字域实现正交解调,生成数字I、Q基带信号。与传统模拟方法相比,直接中频采样具有更高的精度与稳定性。尤其是数字本振不受环境变化影响,没有温度漂移,同时数字本振的幅度一致和相位正交性比模拟本振高一个数量级。本文探讨了侦察雷达数字中频的实现方案,给出了一种基于多相滤波器结构的数字接收机实现方法,实现了对60 MHz 调制的中频信号(带宽5 MHz)数字下变频设计,并给出了最后试验结果。 ?收稿日期:2008-12-03;修回日期:2009-01-21

部队里的千里眼——军事卫星

部队里的千里眼——军事卫星 在军事上,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要知道对方首先要看清对方。观察仪器主要包括四大类: (一)、光学观察镜(二)、红外线夜视仪和微光夜视仪 (三)、雷达和声纳(四)、侦察机和军事卫星 其中要数军事卫星飞得最高,看得最远,情报最全面。 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58年到现在,世界各国共发射军用卫星2千多颗,约占世界各国航天器发射数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在五十年代末期,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研究试验人造地球卫星用于军事的问题。到六十年代中期,各种军用卫星已经相继投入使用。七十年代之后,军用卫星得到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现代作战指挥系统的战略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约有70%的长途军事通信是经卫星传送的。 军用卫星种类教多,主要包括: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反卫星卫星等。一些民用卫星也兼有军事用途。 在军用卫星当中,数量最多、应用最广的是侦察卫星,主要包括: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导弹预警卫星、海洋监视卫星四种。1973年10月中东战争期间,美国和原苏联竞相发射卫星侦察情况。美国通过卫星侦察,发现了埃及二、三军团的接合部是个薄弱环节,将情报提供给以色列。以色列军队化装偷渡苏伊士运河,切断了埃及军队的后勤补给线,造成埃及的被动。在此同时,原苏联总理柯金西带着卫星照片飞往开罗劝说埃及停火。在侦察卫星日益发展的今天,任何重大的地面目标和军事行动,要想完全满过卫星的眼睛,是越来越困难了。 军用通信卫星是负担各种军事通信任务的卫星,包括战略通信卫星和战术通信卫星。前者提供全球性的战略通信,后者提供地区性战略通信。卫星通信就是利用卫星作为中间接力站,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的一种手段。要实现卫星通信,不仅地面上要设地面站,而且必须利用天上的地球同步卫星。所谓地球同步卫星,就是运行周期与地球运行周期相同,方向也一致。一颗同步卫星可覆盖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如果在赤道上空等距离布放三颗同步卫星,基本可以实现全球通信。现在世界各国和军事组织都建立起自己的空间通信卫星网络。 军用导航卫星是通过发射无线电信号,为地面海洋和空中军事用户导航、定位的人造地球卫星。军用导航卫星定位精度高,能在各种气象条件下和全球范围内提供导航信息,而且用法简单。 军用测地卫星用以测量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重力场以及地磁场分布,地球表面上诸点的精确地理坐标和相对位置,它是大地测量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重力场分布的不均匀性等因素与计算导弹弹道、导弹的惯性制导系统有极大的关系。如果忽略了这些因素,洲际弹道导弹的命中精度会产生相当大的误差,

战场图像情报侦察处理技术及其发展综述

战场图像情报侦察处理技术及其发展 战场图像情报是通过战场侦察传感器平台所获得的侦察图像及其相关的情报产品,它包括白光、微光、激光、红外的图像,各种平台的电视侦察图像,各种机载平台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和逆合成孔径雷达的雷达图像以及由地面人工侦察所获得的人工图像情报。 一、战场图像情报的特点和主要获取手段 1.特点 战场图像情报属战术型情报,与卫星遥感图像等战略型图像情报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①情报周期(包括情报任务下达、收集、处理、分析和分发的时间)短,时效性强,更能满足现代作战对情报的需要。 ②图像侦察具有持续侦察监视能力,可以完成全天时、全天候的图像实时侦察。 ③能获得多角度、全方位的情报,其中地面的人工图像情报是空中侦察和卫星侦察图像无法替代的。地面图像情报和航空图像情报有机结合,可使图像情报更丰富,精度更高。

④战场C-4ISR系统使战场图像的获取、传递、处理、分发以及应用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使图像情报与其他非图像情报集成于一体,便于指挥决策机构掌握瞬息万变的战场局势。 2.主要获取手段 获取战场图像情报的主要手段有光学观测、照相、激光、红外、电视、合成孔径雷达等。这些手段根据载体的不同又分为便携式、车载式、机载式和舰载式等。 地面照相侦察可记录各种目标、工事设施、交通情况及绘制军事地图等,主要用于搜索地面、海上和低空目标。战场电视侦察是获取视频图像情报的重要手段,具有直观、清晰、快速、实时传输等特点,能通过图像一目了然地观察到前沿敌方阵地地形、布设、武器装备、兵力部署、调动等情况。夜视侦察装备,如主动式红外夜视仪、微光夜视仪、红外成像仪等用于夜间观察。用于战场侦察的合成孔径雷达主要是获取战场图像和地面活动目标信息,可在夜间和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探测、搜索、跟踪敌方运动中的人员、车辆、舰船等,具有探测距离远、覆盖面积大、测量速度快、全天候、全天时工作的特点。 二、美军目前使用的几种典型战场图像侦察装备 在阿富汗战场,美军利用C-4ISR系统将侦察卫星、有人/无人侦察机、地面特种部队结合在一起进行联合作战,将多源情报(包括图像情报)综合分析处理,缩短了目标搜索和打击时间,制止了敌方利

德国“小狐”战场侦察车

德国“小狐”战场侦察车 在现代战争中,能否实时、准确地掌握战场信息往往会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而侦察就成了部队遂行战斗任务前所必须的环节。尽管卫星、雷达等远距离侦察设备在战争中的作用日益提升,但现场勘察仍在作战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德国“小狐”装甲侦察车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新一代战场侦察车。

研发背景 传统的战场侦察车大都是由军用吉普车改装而成,随着反侦察手段的不断发展,吉普车隐蔽性低、防护能力差的弱点使其难以充分接近敌方阵地,而在遇到直升机等重型武器的阻击时又缺乏有效的反击措施,因此出现了大量在吉普级的全轮驱动型车上安装装甲的轻型装甲车,如法国的“潘哈德”VBL轻型装甲车、美国的“悍马”多用途车族、日本的高速轻型装甲车均为其中的代表。 “小狐”装甲侦察车是德国威格曼公司与荷兰宇航车辆公司共同开发的新车种,其研制工作始于1990年,几经周折后终于在1998年开始批量生产。该车看似普通的轻型装甲车,但由于其主要任务是用于战场侦察,因此在研制之初,德国国防部对“小狐”侦察车提出了如下要求:能够在敌方控制区内连续工作五天,并将侦获的情报实时传回己方指挥部;整车须具备良好的隐蔽性、机动性及自卫火力,其装甲应能够承受普通轻型武器的连续射击,在

遭受敌方核、生、化武器攻击时仍具备一定的生存能力;车身须紧凑小巧,能够方便地经空中、陆路及海路投放战场。 整体性能 “小狐”的车组成员为三名,在实战中通常以两车编组的形式执行侦察任务。与前述的“悍马”等多用途车族不同,由于该车从一开始便被定义为一款专门用于执行侦察任务的车型,因此在设计和装备上也有许多创新和突破。其发动机功率为179千瓦,配备全自动无级变速箱和带防滑机械的差速器及轮胎压力自适应系统。最高时速115公里、最小转弯半径6.3米,能够轻松爬上60°的斜坡和驶过l米深的水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车一次加油后可连续行驶860公里,便于其在战场上进行大范围穿插。其动力传动系统采用典型的“H”型布置,乘员座舱和发动机分别被置于车身的中前部和后部,这一设计可以在不损失机动性能的前提下大大降底车身高度,对于提高整车的隐蔽性十分有利。 驾驶员被安排在车身的最前方以保证其视野,前方和两侧装有加厚防弹玻璃,舱内还设有红外夜视装置,使驾驶员在夜间也能自如行进。驾驶仪表盘采用人机工学设计,各种行驶数据一目了然。由于其车身扁平,驾驶员难以通过后视镜观察车身后方的情况,因此,设计者专门在驾驶室内安装了一台监视器,它可以将车身后方的影像实时传送到驾驶员跟前,其视野范围远远超过传统的后视镜,这在摆脱敌军追击时极为有用。此外,驾驶员还可以遥控操作车身前方的绞盘和后部的动力舱灭火器,在发生事故时,绞盘能够有效地实施自救或救助己方车辆。

雷达专业术语

《电路分析基础》 1 A型显示器(距离显示器) A scope(range indicator) 2 交流二极管充电A.C. diode charging 3 交流阻抗A.C. impedance 4 交流谐振充电A.C. resonant charging 5 A/R型显示器A/R scope 6 电枢控制Aarmature control 7 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 8 吸收性复盖层Absorbent overlay(coverage) 9 减震器Absorber 10 吸收式衰减器Absorptive attenuator 11 交流控制系统AC control system 12 加速度信息Acceleration information 13 附件Accessory 14 捕捉目标试验Acquisition object test 15 截获概率试验Acquisition probability test 16 低仰角截获试验Acquisition test at the lowest elevation 17 有源滤波器Active filter 18 有源校正网络Active corrective network 19 有源干扰Active jamming 20 阵列单元的有效阻抗Active-impedance of an array element 21 执行元件Actuator(driving) element 22 自适应天线Adaptive antenna 23 自适应天线系统Adaptive antenna system 24 自适应能力Adaptive capability 25 自适应检测器Adaptive detector 26 自适应跳频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 27 自适应干扰机Adaptive jammer 28 自适应动目标显示Adaptive MTI 29 加法器Adder 30 导纳Admittance 31 气悬体干扰Aerosol jamming 32 通风车Air blower carriage 33 空气滤渍器Air filter 34 空中交通管制雷达Air traffic control radar 35 机载引导雷达Airborne director radar 36 机载动目标显示Airborne MTI 37 机载雷达Airborne radar 38 机载测距雷达Airborne range-finding radar 39 机载警戒雷达Airborne warning radar 40 机载截击雷达Airborne-intercept radar 41 空心偏转线圈Air-core deflection coil 42 护尾雷达Aircraft tail warning radar(A TWR) 43 飞机跟踪试验Aircraft tracking test

2019年我国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运行综述

2019年我国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运行综述 一、数据需求 全面调研了自然资源系统土地、地矿、海洋、测绘和林业等500 余项卫星应用需求,从数据覆盖、时相要求、数据类型、产品类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形成了需求分析报告。总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数据覆盖 在数据覆盖区域上,以覆盖全国陆域、海域需求为主,境外需求以重点关注国家和地区的全覆盖为主,部分需求全球覆盖;在数据覆盖频次上,全国以年度、季度性覆盖为主,部分国内指定区域达到月度覆盖,境外以年度覆盖为主。 (二)时相要求 在数据需求时相上,涵盖历史影像及最新影像,以2019 年度最新拍摄影像为主,部分需要早期历史存档影像。因卫星基本于2012年左右开始发射运行,2012 年之前影像需求难以保障。 (三)数据类型

在数据类型上,光学卫星、雷达卫星、高光谱卫星以及机载Lidar 等数据均在需求范围之内,但不同卫星分辨率需求差异较大,多数影像需求为亚米级,但部分行业根据成果需要以及业务特点,需求既包含分辨率优于2.5 米的高分辨率影像,也包含5-10 米、30 米甚至百米较低分辨率、较大覆盖范围的影像。 (四)产品类型 在产品类型上,根据影像处理、加工程序不同,跨度较大,包括SC 级传感器校正产品、正射纠正产品、融合镶嵌产品、信息解译产品以及行业性专题产品。 二、数据接收 (一)陆地卫星数据接收 2019 年,卫星全年共计拍摄14897 轨,接收数据总量2866TB,有效数据60.5 万景。其中,亚米级有效卫星影像22.2 万景,全球覆盖5261.65 万平方千米,国内陆地覆盖818.24 万平方千米;2 米级有效卫星影像35.9 万景,全球覆盖15790.20 万平方千米(图2-1),国内陆地覆盖951.26 万平方千米;16 米级有效卫星影像2.4 万景,全球覆盖10701.98 万平方千米,国内陆地覆盖951.29 万平方千米;资源三号双星共计拍摄3647 轨,获取立体影像数据3553

光电传感器在战场侦察车上的应用与发展

光电传感器 在战场侦察车上的应用与发展(《机械参数测试技术》课程论文)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年学期: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学号: 报告完成日期:二〇一五年一月十二日 总成绩:

光电传感器在战场侦察车上的应用与发展 目前, 世界各国均已认识到, 战争将是在核威慑条件下常规武器战争向数字化战争发展, 作战方式和作战手段将发生重大变化, 且精确制导武器已被大量应用, 武器的射程、命中率和杀伤率都已达到极高水平的作战模式。在战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 为充分发挥部队和武器的最大作战效能, 实时、准确地了解战场动态、敌方战区和全纵深内的战略及重要战术目标的有关图像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各国都在发展先进的侦察车以争取赢得战争的胜利。若按操控分类,目前的战场侦察车可以分为有人侦察车和无人侦察车2大类, 其主要用途都是利用侦察车上的侦察设备对战场目标进行监视和侦察, 在昼夜任何时间和复杂条件(包括雨、雪、雾、烟幕、屏障和强烈光源干扰等情况)下, 对目标进行搜索、探测、识别和监视。无人侦察车的发展与应用可使部队面临的风险降到最小,还可使作战手段多样化,增强指挥官的应变能力,把人从武器系统中解放出来,降低了防护要求,缩小了车辆的体积,提高了作战平台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因此, 从战略意义上来说, 无人侦察车必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无论是有人还是无人侦察车,其受到青睐和赏识的最主要的原因都是侦察平台传感器。通过传感器的侦察系统,实施昼夜全天候侦察,可以提高武器系统性能15%~150%,并提高武器的单独作战能力和战术性能。 一、国外传感器系统在侦察车上的应用状况 过去, 在自动化技术成熟之前, 各国对所需要的侦察传感器从来

风云四号02批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工程数据获取和测控

风云四号02批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工程数据获取和测控系统(DTS)02星卫星测距定轨预报分系统项 目研制任务书 编写: 校对: 审核: 会签: 批准: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

1、范围 (1) 1.1标识 (1) 1.2分系统概述 (1) 1.3文档概述 (2) 2引用文档 (3) 3研制要求 (3) 3.1系统能力 (3) 3.1.1分系统性能 (3) 3.1.2系统组成及功能 (4) 3.2系统接口 (20) 3.3适应性 (21) 3.4安全性 (22) 3.5保密性 (22) 3.6系统环境 (22) 3.7计算机 (22) 3.7.1计算机资源 (22) 3.7.2计算机硬件 (22) 3.7.3计算机软件 (23) 3.7.4计算机通信 (23) 3.8系统质量要求 (23) 3.9设计和建造要求 (23) 3.9.1标准化要求: (23) 3.9.2图纸资料要求 (24) 3.9.3元器件及备件要求 (24) 3.9.4运输安装要求 (24) 3.10其他需求 (24) 3.10.1评审 (24) 3.10.2现场验收 (24) 3.10.3正式交付 (25) 3.10.4研制周期 (25) 3.10.5入场日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0.6 培训要求 (25) 3.11包装需求 (25) 4、缩略语 (25)

1、范围 1.1标识 标识号:FY-402批/DTS/RODPS; 标题:风云四号02批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工程数据获取和测控系统(DTS)02星卫星测距、轨道确定及预报分系统研制任务书; 适用系统:DTS,MCS,NRS,SWS。 1.2分系统概述 FY-4静止气象卫星是三轴稳定卫星,卫星上搭载了众多高精度有效载荷。卫星精密轨道确定和高精度轨道预报是调整卫星姿态、获取高精度定量观测数据和图像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所以在FY-4卫星测距、轨道确定及预报分系统中为了提高定轨精度,采用多站测距体制,对电离层、中性大气、卫星转发器以及地面测距系统造成的时延进行实时修正,获取高精度的测距数据,进而实现卫星精确定位以及高精度轨道预报,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估。 卫星测距、轨道确定及预报分系统隶属于数据接收和测控系统(DTS),主要实现卫星测距、轨道确定和预报功能。测距功能由多站实现,分别布设在北京、广州、喀什、佳木斯、腾冲,其中北京站和广州站为互为备份的测距主站,其余为测距副站。 测距站采用码分多址双频技术体制,上行为S波段测距信号,经卫星接收后变为L和S双频下行信号,经过接收、解码获得距离值。每个副站将设备工作状态和距离值、时间等按照一定的格式装载在基带数据中,经过卫星转发至主站,主站在测距的同时,获得副站的状态信息及测距值,副站在测距的同时接受主站的遥控及调度。 在完成测距的同时,主站利用各站测距数据进行卫星的空间位置和轨道确定,生成轨道参数,并根据需要对卫星轨道进行预报。

大有作为的卫星移动信息管理应用系统(通用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大有作为的卫星移动信息管理应 用系统(通用版)

大有作为的卫星移动信息管理应用系统(通 用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在交通行业中,对车辆的及时调度、车辆的有效指挥、监控,对事故位置报告与报警……都是交通行业中有效管理的决定性因素,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曾经采取过多种措施与方法进行交通管理,但至今仍未得到十分满意的解决。2000年中国自主建立了北斗星导航定位系统,而神州天鸿系统则是基于我国自主建设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而建立的区域性民用卫星调度监控系统,为车辆运输,乃至新兴的物流行业信息化带来了福音。 一、中国自主的神州天鸿系统 神州天鸿系统是以我国自主的北斗导航系统为基础建设的,系统主要由空间卫星、地面中心站、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该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定位信息的区域调度监控系统。 空间部分,由二至三颗地球同步卫星组成,执行地面中心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双向无线电信号中继任务。

军事理论思考题整理4.0

军事理论思考题整理 本资料系国贸内部资料,由国商14学委邵智平和国贸14学痿叶冬琦(-。 -)共同制作,有遗漏之处欢迎大家补充 大家请不要传到网上,谢谢合作 第一课、中国国防 1、国防主体:国家。 2、国防对象: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 3、国防目的(职能):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4、国防根本职能:维护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5、国防手段: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活动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6、我国国防类型:自卫型 7、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奉行国防政策:防御(自卫)性国防政策 8.《国际法》界定的现代国家“四要素”是主权(一个国家在其领域内享有的最高权利)、政权(一个合法政府对国家行使的管辖权)、领土(单个国家领有的区域,主权行使的空间)、居民(国家的基本标志,主权行使的对象)。 9.《国际法》规定的国家领土包括领陆、领水、底土、领空及其他权利。 10、我国“积极防御”军事战略的基本含义:防御与反击相结合(攻防结合) 11、甲午战争发生的时间1894—1895年。 12、甲午战争中我国被窃取岛屿: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13.我国的新安全观: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14.十八大明确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建设

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是强军固防的最佳途径。(富国与强军相统一) 15.《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各国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宽度规定:自领海基线起0—12海里为领海,12—24海里为毗连区,24—200海里为专属经济区,200—350海里为大陆架。 17、国防动员含义:主要指国家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安全威胁使社会诸领域的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或紧急状态的活动 18、国防动员主体:国家 19、国防动员目的: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威胁 20、国防动员的分类: 1)按动员规模分:总动员局部动员 2)按动员方式分:公开动员秘密动员 3)按动员时机分:应急动员持续动员 4)按动员区域分:分区动员跨区动员 5)按动员科技含量分:粗放动员精确动员 21.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奉行:防御(自卫)国防政策 22.朝核问题与我国关系:关系巨大(不想吐槽) 23.国防动员的地位与作用: 1)国防动员是打赢战争的基础环节(战时应战是根本) 1.国防动员是进行战争的前提与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