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一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第一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第一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第一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第2课时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

[学习目标定位] 1.正确认识中和热的概念。2.通过中和热的测定,初步学会测定化学反应反应热的实验方法,会分析测定反应热时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采取适当措施减小实验误差。

一中和反应中和热

1.中和反应的概念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实质是酸电离产生的H+与碱电离产生的OH-结合成H2O。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将0.02mol·L-1盐酸与0.02mol·L-1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HCl+NaOH===NaCl+H2O。

(2)将0.01mol·L-1硫酸与0.02mol·L-1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H2SO4+2NaOH===Na2SO4+2H2O。

3.上述两反应,若从物质类别的变化分析,其反应类型是中和反应;若从能量的变化分析,其反应类型是放热反应。

4.上述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OH-===H2O,两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相同(填“相同”或“不同”),判断的依据是参加两反应的H+、OH-的数目都相同。

关于中和热的理解

(1)中和热的概念是酸和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_mol_H2O(l)时的反应热。

(2)浓的强酸和强碱在发生中和反应的同时还要发生溶解,溶解要放出热量;若是浓的弱酸和弱碱在发生中和反应的同时还要发生电离,电离要吸收热量,故放出的热量均不完全是中和热。

(3)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时,1molH+和1molOH-反应生成1molH2O(l),放出57.3kJ的热量,表示为H+(aq)+OH-(aq)===H2O(l)ΔH=-57.3kJ·mol-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

B.1mol酸与1mol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

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l)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D.测定中和热时可用稀硫酸和稀Ba(OH)2溶液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和热的概念,关键是记清楚有关中和热的问题。中和热是指稀酸、稀碱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l)时所放出的热量,故C正确;H2SO4和Ba(OH)2反应时,除生成水外,还有BaSO4沉淀生成,所以其反应热不是中和热,D错误。

2.下列关于中和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L0.1mol·L-1NaOH溶液与10L0.1mol·L-1盐酸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

B.1molHCl气体通入1L0.01mol·L-1NaOH溶液中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

C.1molCH3COOH与2molNaOH溶液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

D.只要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就是中和热

答案 A

解析B中1molHCl气体通入1L0.01mol·L-1NaOH溶液中反应的热效应除了中和热外,还有HCl气体的溶解热和电离热效应,错误;C中醋酸溶液和NaOH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并且醋酸为弱酸,电离时吸热,错误;D中如果是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它们反应除生成水外还会生成硫酸钡沉淀,会放出更多热量。

二中和热的测定

1.中和反应反应热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测得:先将反应器置于绝热容器中,然后在反应器内将酸、碱稀溶液混合,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的热传入水(稀溶液)中,测量出水(稀溶液)的温度变化,根据水的质量、比热容等即可求出反应放出的热量。

2.实验装置

(1)将下列实验装置中各仪器(或物品)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2)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的其他仪器有50_mL量筒(2个)。

3.实验测量数据

(1)初始温度(t1)

用一量筒量取50mL0.50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测量其温度;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1NaOH溶液并测量其温度,取两温度平均值为t1。

(2)终止温度(t2)

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中,盖好盖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录为终止温度t2。

(3)重复实验操作三次,记录每次的实验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4.实验数据处理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为稀溶液,其密度近似地认为都是1g·cm -

3,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 =

4.18J·g -

1·℃-

1。该实验中盐酸和NaOH 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是0.418(t 2-t 1)kJ ,中和热为

16.72(t 2-t 1)kJ·mol -1[或ΔH =-0.418(t 2-t 1)0.025kJ·mol -1]。

5.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1)防止热量散失的方法:a.两个烧杯口要相平;b.在两个烧杯之间填充碎泡沫塑料或碎纸片;c.用玻璃棒搅拌,而不能用金属棒(丝)搅拌;d.实验时动作要迅速。 (2)加过量碱液使酸完全反应,碱过量对中和热测定没有影响。 (3)数据处理时,相差较大的数据可能是偶然误差引起的,应舍去。

中和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步骤

绝热装置的准备——减少热量损失

量取反应物,测反应前温度——用稀盐酸、NaOH 稀溶液

混合反应物,测反应后温度——测反应后混合液的最高温度

重复实验——减小实验误差

计算反应热——ΔH =-4.18×10-

3·m (溶液)·(t 2-t 1)n (H 2O )

kJ·mol -1

3.某实验小组设计用50mL1.0mol·L

-1

盐酸跟50mL1.1mol·L

-1

氢氧化钠溶液在如图装置中

进行中和反应。在大烧杯底部垫碎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用稍过量的NaOH的原因是为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试问:盐酸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存在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的步骤,若无此操作步骤,则测得的中和热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会_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偏小

(2)偏小

(3)偏小用醋酸代替盐酸,醋酸电离要吸收能量,造成测得的中和热偏小

解析(1)若因为有放热现象导致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减少了HCl的量,则测得的中和热会偏小。

(2)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存在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的步骤,其目的是防止温度计上面的残液与氢氧化钠反应,若无此操作步骤,会使得测量结果偏小。

(3)用醋酸代替盐酸,醋酸电离要吸收能量,造成测得的中和热偏小。

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mL0.50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的温度,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1NaOH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

(1)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2)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 =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51.8kJ·mol -

1 (3)不能 H 2SO 4与Ba(OH)2反应时生成BaSO 4沉淀的生成

热会影响反应的中和热

解析 (1)使盐酸与NaOH 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2)取三次实验的平均值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即:t 1=20.1+20.02+20.2+20.42+20.6+20.5

2

3=20.3 (℃)

t 2=23.2+23.4+23.63=23.4 (℃)

所以

Δ

H

-100mL ×1g·mL -

1×4.18J·g -

1·℃-

1×10-

3kJ·J -

1×(23.4-20.3)℃0.025mol

=-51.8kJ·mol -

1

(3)因为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时生成BaSO 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故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

1.在做中和热测定实验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

①量筒 ②托盘天平 ③烧杯 ④容量瓶 ⑤冷凝管 ⑥温度计 ⑦酒精灯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①②③⑥

D .①②⑥⑦

答案 A

解析 中和热测定实验中,需用温度计测定溶液温度,需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酸、碱溶液,需用烧杯盛放反应液及碎泡沫塑料,故选A 。 2.含有11.2gKOH 的稀溶液与1L0.1mol·L

-1

的H 2SO 4溶液反应,放出11.46kJ 的热量,表

示该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 .KOH(aq)+12H 2SO 4(aq)===1

2K 2SO 4(aq)+H 2O(l)

ΔH =-11.46kJ·mol -

1

B .2KOH(aq)+H 2SO 4(aq)===K 2SO 4(aq)+2H 2O(l) ΔH =-11.46kJ·mol -

1

C .2KOH(aq)+H 2SO 4(aq)===K 2SO 4(aq)+2H 2O(l) ΔH =-114.6kJ·mol -

1

D .KOH(aq)+12H 2SO 4(aq)===12K 2SO 4(aq)+H 2O(l) ΔH =-57.3kJ·mol -

1

答案 D

解析 中和热是以生成1molH 2O(l)所放出的热量来衡量的,故书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生成1molH 2O(l)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故答案为D 。

3.已知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 +

(aq)+OH -

(aq)===H 2O(l) ΔH =-57.3kJ·mol -

1,又知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向1L0.5mol·L

-1的NaOH 溶液中加入

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其焓变ΔH 1、ΔH 2、ΔH 3的关系是( ) A .ΔH 1>ΔH 2>ΔH 3 B .ΔH 1<ΔH 3<ΔH 2 C .ΔH 1=ΔH 3>ΔH 2 D .ΔH 1>ΔH 3>ΔH 2 答案 D

解析 因为稀醋酸是弱酸,难电离,电离时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故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Q (浓硫酸)>Q (稀硝酸)>Q (稀醋酸),又因放热反应中ΔH 为负值,即ΔH =-Q ,故ΔH 2<ΔH 3<ΔH 1,因而选D 。

4.已知H +

+OH -

===H 2O 生成1molH 2O(l)放出热量57.3kJ ,下列反应中能放出57.3kJ 热量的是( )

A .1mol 稀H 2SO 4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

B .稀盐酸与氨水反应生成1molH 2O

C .稀盐酸与稀Ba(OH)2溶液反应生成1mol 水

D.稀NaOH与95%浓硫酸反应生成1mol水

答案 C

解析A放出热量应为2mol×57.3kJ·mol-1;B放出热量应略小于57.3kJ,因弱酸、弱碱在水中电离要吸收一部分热量,故多数强酸与弱碱、弱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热数值小于57.3kJ;酸与碱的浓度不能太大,否则中和热数值会偏大,故D错。

5.已知H+(aq)+OH-(aq)===H2O(l)ΔH=-57.3kJ·mol-1。回答下列问题:

(1)用含20gNaOH的稀溶液跟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________kJ的热量。

(2)用含2molH2SO4的稀溶液跟足量稀NaOH反应,此反应的中和热ΔH=________。

(3)如果将(1)反应中的稀盐酸换成稀醋酸,反应放出的

热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来的。

答案(1)28.65(2)-57.3kJ·mol-1(3)小于

解析(1)20gNaOH的物质的量为0.5mol,所以0.5molNaOH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5mol×57.3kJ·mol-1=28.65kJ。

(2)据中和热的定义可知,中和热与强酸、强碱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无关,中和热ΔH=-57.3kJ·mol-1。

(3)因醋酸为弱酸,与NaOH溶液中和时,需不断地电离出H+,而电离过程要吸收热量,故反应放出的热量会减小。

6.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做1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至少需使用________次,某同学为了省去清洗温度计的麻烦,建议实验时使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酸和碱的温度,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50mL0.50mol·L-1盐酸,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为了把测量数据记录下来,请你设计表格。

答案(1)3不同意,因为不同的温度计误差不同

(2)

[基础过关]

题组1中和热

1.下列关于中和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L0.1mol·L-1NaOH溶液与10L0.1mol·L-1盐酸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

B.1molHCl气体通入1L0.01mol·L-1NaOH溶液中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

C.1molCH3COOH与2molNaOH溶液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

D.只要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就是中和热

答案 A

解析B中1molHCl气体通入1L0.01mol·L-1NaOH溶液中反应的热效应除了中和热外还有HCl气体溶解中和电离过程中的热效应,错误;C中醋酸溶液和NaOH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错误;D中如果是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它们反应除生成水外还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放出更多热量,错误。

2.含NaOH20.0g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28.7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28.7kJ·mol-1

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28.7kJ·mol-1

C.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kJ·mol-1

D.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kJ·mol-1

答案 D

解析含NaOH20.0g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28.7kJ的热量,则含1molNaOH 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57.4kJ的热量。A项,焓变的符号应为“-”、数值与化学计量数不对应,错误;B项,焓变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不对应,错误;C项,焓变的符号应为“-”,错误;D项正确。

3.强酸和强碱稀溶液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aq)+OH-(aq)===H2O(l)ΔH=-57.3kJ·mol-1,已知:①HCl(aq)+NH3·H2O(aq)===NH4Cl(aq)+H2O(l)ΔH=-a kJ·mol-1

②HCl(aq)+NaOH(s)===NaCl(aq)+H2O(l)ΔH=-b kJ·mol-1

③HNO3(aq)+KOH(aq)===KNO3(aq)+H2O(l)ΔH=-c kJ·mol-1

则a、b、c三者的大小关系为()

A.a>b>c B.b>c>a

C.a=b=c D.无法比较

答案 B

解析NH3·H2O为弱碱,电离要吸热,a<57.3,NaOH(s)溶于水放热,b>57.3,c=57.3,所以b>c>a。

题组2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4.测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稀溶液中和热的实验中没有使用的仪器有:①大、小烧杯;②容量瓶;③量筒;④环形玻璃搅拌棒;⑤试管;⑥温度计;⑦蒸发皿;⑧托盘天平中的() A.①②⑥⑦B.②⑤⑦⑧

C.②③⑦⑧D.③④⑤⑦

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仪器的使用问题,该实验中用到大、小烧杯、温度计、量筒、环形玻璃搅拌棒,没有用到容量瓶、试管、蒸发皿和托盘天平,故选B项。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两个大小相同的量筒、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

B.可以用保温杯代替烧杯做有关中和热测定的实验

C.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并记录3次温度

D.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若所使用的NaOH的物质的量稍大于HCl,则会导致所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高

答案 B

解析为了防止散热,在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应选用一大一小两个烧杯,小烧杯和大烧杯之间应用泡沫塑料隔开,A项错误。从防止散热的效果看,保温杯完全可以代替烧杯,而且防止散热效果更好,B项正确。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需测定稀盐酸、稀NaOH溶液的温度以及反应后混合液的最高温度,即一次实验需要测定并记录3次温度,但对于定量实验,需进行重复实验,C项错误。在中和热测定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在实验中通常使一种物质稍过量,D项错误。

6.为了测定酸碱反应的中和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

①酸溶液的浓度和体积②碱溶液的浓度和体积③比热容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单位:

g)⑤生成水的物质的量⑥反应前后温度变化⑦操作所需的时间

A.①②③⑥B.①③④⑤

C .③④⑤⑥

D .全部

答案 C

解析 根据ΔH =-4.18×10-

3m (溶液)·(t 2-t 1)n (H 2O )

kJ·mol -

1可知,C 正确。

7.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

B .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

C .用0.5mol·L -

1NaOH 溶液分别与0.5mol·L

-1

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如所取的溶液体积

相等,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

D .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量筒、烧杯、滴定管、温度计等 答案 A

解析 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不能接触烧杯底部,B 不正确;醋酸是弱酸,电离时吸收热量,C 不正确;D 项不需要滴定管,错误。

8.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下列操作一定会降低实验准确性的是( ) A .用滴定管取所用药品

B .NaOH 溶液在倒入小烧杯时,有少量溅出

C .大、小烧杯体积相差较大,夹层间放的碎泡沫塑料较多

D .测量HCl 溶液的温度计用水洗净后再用来测NaOH 溶液的温度 答案 B

解析 NaOH 溶液在倒入小烧杯时,有少量溅出,实验中生成水的量减少,放出的热量减小,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不准。

9.将V 1mL1.00mol·L -

1HCl 溶液和V 2mL 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

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 1+V 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 .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 .NaOH 溶液的浓度约为1.00mol·L -

1

D .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答案 B

解析 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温度为22℃时,V 1为5mL ,则V 2为45mL ,此时已经开始发

生中和反应,所以22℃一定不是做该实验时的环境温度,A 错;由曲线可知,随V 1的增多,溶液温度升高说明反应放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 正确;当V 1=30mL 时温度最高,说明此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则c (NaOH)=30mL ×1.00mol·L -

120mL

=1.50mol·L -1,C 错;该实验不

能证明有水生成的其他反应也是放热的,D 错。 10.用50mL0.50mol·L

-1

盐酸和50mL0.55mol·L -

1NaOH 溶液反应,实验中测得起始温度为

20.1℃,终止温度为23.4℃,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为4.18J·g -

1·℃-

1,盐酸和NaOH 溶液的密度都近似认为是1g·cm -

3,则中和反应生成1mol 水时放热( )

A .55.2kJ

B .391kJ

C .336kJ

D .1.38kJ 答案 A

解析 代入公式ΔH =-0.418(t 2-t 1)0.025

kJ·mol -1≈-55.2kJ·mol -1。

[能力提升]

11.含11.2gKOH 的稀溶液与1L0.1mol·L

-1

的H 2SO 4溶液反应放出11.46kJ 的热量,该反应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KOH 与H 2SO 4反应的中和热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KOH(aq)+12H 2SO 4(aq)===12K 2SO 4(aq)+H 2O(l) ΔH =-57.3kJ·mol -1 57.3kJ·mol -1

解析 n (KOH)=0.2mol ,n (H 2SO 4)=0.1mol ,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mol 水,放出11.46kJ 的热量,由中和热的定义可知,生成1mol 水,放出的热量为11.46kJ ×5=57.3kJ 。 12.如图所示,在800mL 的大烧杯中放入碎纸屑把盛有50mL0.50mol·L

-1

盐酸的100mL 烧

杯放到大烧杯中,两只烧杯间填满碎纸屑。用泡沫塑料板做成大烧杯盖,通过盖子插入一根环形玻璃搅拌棒和一支温度计,测定溶液的温度。迅速往盐酸中加入50mL0.55mol·L -

1NaOH

溶液,盖好盖子,搅拌溶液,观察温度的变化。当温度保持稳定时,记录读数,取出装有反应液的烧杯,倒出溶液,清洗干净,保持内外杯壁干燥。重复进行三次实验。用这一实验可以粗略测定中和热。

(1)烧杯间填满碎纸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重复进行三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杯若不盖泡沫塑料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中若改用60mL0.50mol·L-1盐酸和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上述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三次实验测得的数据中,起始时盐酸与NaOH溶液温度相同,而终止温度与起始温度之差(t2-t1)分别为①2.3℃,②2.4℃,③2.5℃。则最终代入计算式的温度差的平均值为________℃。

答案(1)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

(2)多次计算求平均值以减少实验过程中的误差

(3)偏小(4)不相等相等中和热是指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液态H2O时所释放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因此所求中和热相等(5)2.4

解析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是一个定量实验,分析实验装置和操作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量”的问题;二是尽量减少实验误差。

13.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1NaOH溶液和0.50mol·L-1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Ⅰ.配制0.50mol·L-1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________g。

a b c d e f

(2)从上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

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kJ·mol-1):_________________。

(2)取50mL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则中和热ΔH=__________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答案Ⅰ.(1)5.0(2)abe

Ⅱ.(1)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ΔH=-114.6kJ·mol-1

(2)①4.0②-53.5kJ·mol-1③acd

选修三第二章第1节共价键第二课时教案

键角 二、 键参数一键能、键长与键角 1. 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I mol 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通常取正值。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2. 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 3. 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间的夹角称为键角。 键角决定 了分子的空间构型 三、 等电子原理 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 征,它们的许多性质是相近的。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手段、 师生活动 [创设问题情境] N 2与H 2在常温下很难反应,必须在高温下才能 发生反应,而F 2与H 2在冷暗处就能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 [复习]b 键、n 键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过渡]今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共价键的三个参数。 [板书]二、键参数一键能、键长与键角 [问]电离能概念。 [讲]在第一章讨论过原子的电离能,我们知道,原子失去电子要吸 收能量。反过来, 原子吸引电子,要放出能量。因此,原子形成共 价键相互结合,放出能量,由此形成了键能的概念。键能是气态基 态原子形成I mol 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例如,形成 I mol H — H 键 释放的最低能量为 436. 0 kJ ,形成1 moIN 三N 键释放的最低能量为 高中化学教学教案 课题:第二章第一节共价键(2) 授课班级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1.认识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 与 2.能用键参数一一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技能 3.知道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w.w.w.zxxk.c.o.m 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识 结 构 与 板 书 设 计 教学步骤、内容

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课下训练(人教版必修1)

1.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酸:CH 3COOH 、H 2SO 3、NaHCO 3、HF B .碱:Cu 2(OH)2CO 3、NaOH 、Fe(OH)2、Mg(OH)2 C .盐:AgCl 、BaSO 4、NaH 2PO 4、Mg(NO 3)2 D .氧化物:FeO 、N 2O 5、COCl 2、SiO 2 解析:选C 。A 项中NaHCO 3不是酸;B 项中Cu 2(OH)2CO 3不是碱;D 项中COCl 2组成元素为三种,不属于氧化物。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 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 ℃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 .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 .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 .CCl 4是一种化合物 D .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解析:选A 。由题意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应为:CCl 4+4Na =====700 ℃C +4NaCl ,由此可知 B 、 C 、 D 项都是正确的。金刚石是一种非金属单质,故A 项不正确。 3.组成中有氢氧根的盐叫做碱式盐,酸根中含有氢元素的盐叫做酸式盐。下列盐中,既不是碱式盐又不是酸式盐的是( ) A .KHSO 4 B .NH 4NO 3 C .Ca(H 2PO 4)2 D .Cu 2(OH)2CO 3 解析:选B 。A 、C 项属于酸式盐,D 项属于碱式盐,B 项中NH 4NO 3既不是酸式盐也不是碱式盐。 4.素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每当春秋之交,经常被浓雾所笼罩。弥漫的大雾不仅影响交通,酿成事故,还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下列关于大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雾是一种纯净物 B .大雾是一种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 nm 的分散系 C .光束通过大雾时会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 D .大雾实际上是水蒸气 解析:选C 。大雾是一种气溶胶,所以是微粒直径介于1 nm ~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 5.一般情况下胶体稳定,胶体粒子不易聚集,主要原因是( ) A .胶体有丁达尔现象 B .胶体有布朗运动 C .胶体粒子因吸附带电荷离子而带电,带同种电荷的粒子间相互排斥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教案(第1课时)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4、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节课是湖南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中的第一课时。 七年级地理是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教材共分上下两册。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两部分。“认识地球”作为地理学习的基础被安排在第一节,而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又是第一节的前两个问题,是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第一个问题,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探究地理过程的热情,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节教材内容又较为抽象,难于理解。教材安排上增加了一些活动和材料,以减轻难度。 【教学分析】 新课程倡导构建开发式的地理教学课堂,提倡从学生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提问题的兴趣,关注学习过程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积极探究,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过程,正是一个由直观感受到观察猜想,再到实践探险和科学探测的过程。七年级学生年龄小,有好奇心,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结合教学的实际条件,设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如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能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 转。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和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因素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的大致过程,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 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1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学习关于地球的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 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引入新课: 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说的看法。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讲授新课: 讲解出现这些故事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一部分历史,明白正确地世界观,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假设。 认识总结地球的外貌: 地球的形状: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注意教给学生分清圆形和球体的区别(平面、立体),说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探讨、举出实际中的例子。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达标反馈 出示讨论题:1、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从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何感悟?3、试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4、列举能说明地球形状的地理现象。 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 方法归纳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经历长期探索,多方考证的,同学们在平时要敢于假设、勇于探索,用实践认识真理。要勤思考,常体验,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现象,养成思考、观察的习惯。板书设计 第一节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1、认识过程 2、真实形状 二、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第一课时学案浙科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第一课时学案浙科版必修2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能说出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2 .会分析减数分裂中配子的染色体数目。 3.能记住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 重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 难点: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 一、染色体 1.染色体的成分:主要由蛋白质和DNA 组成。 2.染色体功能:细胞分裂期细胞核内的染色质经高度螺旋化和反复折叠,形成线状或棒状的小体,它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载体。 3.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细胞中的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 分裂期:染色体分裂间期:染色质 4.染色体的3种类型:中间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和端着丝粒染色体。 5.对于同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着丝粒位置、数目等都是相对恒定的,它们是人们识别染色体的重要标志。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用2n 表示),而在生殖细胞中则是成单存在的(用n 表示)。 预习交流 人的体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卵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 答案: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 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一)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 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从原始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复制一次。 4.结果: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 5.分段: (二)减数分裂过程(注意染色体行为变化) 1.分裂间期:染色体(质)复制(分子水平的变化:DNA 复制、有关蛋白质合成)。 2.减数第一次分裂 (1)前期Ⅰ: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常有交叉互换。 (2)中期Ⅰ: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纺锤丝附着在着丝粒的两侧。 (3)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最新整理

4.地球——我们的家园 教学内容 我们生存的家园,环境问题已经敲响了警钟。 教学目标 1.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2.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明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自主学习法、探究式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导入 1.师出示语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生认真快速阅读。 师:同学们,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自由发言。 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与地球有关的话题。 2.板书课题: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我们生存的家园 (一)议一议,读一读。

1.分组讨论交流:假如离开地球,我们人类能生存吗? 2.阅读感悟: (1)读了下面的材料,你能回答这些问题吗?P28 月球…… 火星…… “生物圈2号”外貌,宣告失败。 (2)感悟: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二)看图,说一说。 1.看图:p29 2.说一说:图中的人们是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①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浮。 ②…… 3.感悟:人类与自然环境要和谐相处。 活动二: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 (一)观察、查找资料与思考。 1.观察P30图片。 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方面的环境问题? 2.查找相关资料,说说这些环境问题会带来哪些危害? 3.思考:环境问题会对地球造成什么后果? (二)阅读感悟,画一画,写一写。 1.阅读p31材料。 20世纪50年代,日本一家肥料公司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3第二章-第一节--共价键教案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 复习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为σ键和π键。 3. 说出σ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 过程与方法: 类比、归纳、判断、推理的方法,注意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熟悉掌握各知识点的共性和差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角度解释分子的某些性质,并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体验科学的魅力,进一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σ键和π键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σ键和π键的特征。 教学过程: [引入] 在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原子结构和性质,知道了大多数原子是会构成分子。那么原子是如何构成分子的呢?通过必修二的学习我们知道原子之间可以通过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通过共价键形成分子。这节课我们先来讨论共价键。 [板书]第一节共价键 [复习] 请大家回忆如何用电子式表示H2,HCl,C12的形成过程? [学生活动] 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师生讨论] 讨论H2,HCl,C12 的共同点。 ]板书]一.共价键的本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 [师生互动]“按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不可能有H3,H2Cl和Cl3分子,这表明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此句话的含义。 [总结]共价键的饱和性:按照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相反的未成对电子配对成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H 原子、Cl原子都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因而只能形成H2、HCl、Cl2分子,不能形成H3、H2Cl、Cl3分子。 [设问]我们在第一章学习了H原子1s原子轨道是球形,那么当两个氢原子形成氢分子时,它们的原子轨道的是如何重叠的呢?请同学们不看课本,用橡皮泥做出两个S轨道,从数学的角度试试他们有几种重叠方式呢? [师生互动]请学生讲讲他们的想法。 [阅读教材]图2-1

人教版选修五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烷烃与烯烃 作业

第一节脂肪烃 第一课时烷烃与烯烃 选题表 考查点基础过关能力提升烷烃的结构与性质1,2 11 烯烃的结构与性质4,7,10 13 顺反异构 6 12 综合应用3,5,8,9 14 基础过关(20分钟)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甲烷跟氯气反应无论生成CH3Cl、CH2Cl2、CHCl3还是CCl4,都属于取代反应 B.烷烃中除甲烷外,很多都能使KMnO4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 C.分子通式为C n H2n+2的烃一定是烷烃 D.甲烷能够燃烧,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因此是矿井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 解析:甲烷是饱和链烃,跟氯气反应无论生成CH3Cl、CH2Cl2、CHCl3还是CCl4,都属于取代反应,A正确;烷烃是饱和链烃,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B错误;碳原子间以单键结合,其余用H原子来补充,没有不饱和键,故烷烃是碳原子数相同时w(H)最高的烃,故分子通式为

C n H2n+2的烃一定是烷烃,C正确;甲烷与氧气混合,一定范围内会发生爆炸,D正确。 2.(2018·重庆沙坪坝区期末)下列有机物的沸点最高的是( C ) A.丁烷 B.2甲基丙烷 C.2甲基丁烷 D.2,2二甲基丙烷 解析:2,2二甲基丙烷和2甲基丁烷为同分异构体,2,2二甲基丙烷沸点低,2甲基丙烷和丁烷为同分异构体,2甲基丙烷的沸点低,则沸点大小为2甲基丁烷>2,2二甲基丙烷>丁烷>2甲基丙烷,有机物的沸点最高的是2甲基丁烷。 3.(2018·北京顺义区期中)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D ) A.CH 2CH2+Br2CH2Br—CH2Br B.CH3CH2OH+3O22CO2+3H2O C.CH 2CH2+H2O CH3CH2OH D.CH4+2Cl2CH2Cl2+2HCl 解析:CH2CH2中的碳碳双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分别结合一个溴原子生成CH2Br—CH2Br,属于加成反应,A不选;CH3CH2OH和O2燃烧生成CO2和H2O,属于氧化反应,B不选;CH2CH2中的碳碳双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分别结合一个H原子和羟基生成CH3CH2OH,属于加成反应,C不选;CH4中的氢原子被Cl取代生成CH2Cl2和HCl,属于取代反应,D选。 4.豪猪烯形状宛如伏地伸刺的动物,其键线式如图。下列有关豪猪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第1课时 含答案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1课时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学习目标定位] 1.运用微观的思想,从反应物分子和生成物分子中化学键变化的角度,在本质上认识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关系。2.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知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具有的能量之间的关系。 一断开或形成1 mol某化学键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或原子团)的重新组合,即反应物中旧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新化学键的形成。 2.物质中的原子之间是通过化学键结合的。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生成

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3.断开或形成1 mol H2中化学键的能量变化 (1)在1 mol氢分子中,含有2mol氢原子,含有1mol H—H键。 (2)已知在25 ℃和101 kPa条件下,由2 mol H原子形成1 mol H—H键时,放出436 kJ的能量。若要使1 mol氢分子变为2 mol氢原子时,需要断开1 mol H—H键,其能量变化是吸收436_kJ的能量。 4.断开或形成1 mol CH4中化学键的能量变化 (1)CH4的电子式是,结构式是,1 mol CH4分子中含有4mol C—H 键。 (2)在CH4中,断开1 mol C—H键要吸收415 kJ的能量。若要形成1 mol CH4中的C—H键其能量变化是放出4_mol×415_kJ·mol-1=1_660_kJ的能量。 归纳总结

在25 ℃和101 kPa 的条件下,由原子形成1 mol 化学键时所放出的能量,与断开1 mol 相同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是相等的。 1.已知1 g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能量121 kJ ,且氧气中1 mol O===O 键完全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496 kJ ,水蒸气中1 mol H —O 键形成时放出能量463 kJ ,则氢气中1 mol H —H 键断裂时吸收能量为( ) A .920 kJ B .557 kJ C .436 kJ D .188 kJ 答案 C 解析 由1 g H 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能量121 kJ 可知:2 g H 2(即含1 mol H —H 键)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的能量为121 kJ ×2=242 kJ 。由化学方程式H 2(g)+12O 2(g)===== 点燃 H 2O(g)可设1 mol H —H 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为Q ,则:Q +1 2 ×496 kJ -2×463 kJ =-242 kJ ,

2020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一讲义+测试: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第一课时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一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能量来源 (1)根本来源:□01太阳辐射能。 (2)直接热源:□02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03吸收、□04反射和散射。 3.受热过程 [自我探究]阴天与晴天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哪个?原因是什么? [提示]阴天气温日较差较小。原因是:阴天时,白天云层削弱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不会太高;晚上云层会增强大气逆辐射,地面降温慢,气温不会太低。所以阴天气温日较差小。 二、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 (1)能量来源:□01太阳辐射。 (2)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02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03热量差异。

2.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1)概念:由于地面□06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形成过程 08高气压。 ①A地受热,空气上升,形成□07低气压;D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 09高气压;C、E两处空气密度减小,形 ②B、F两地冷却,空气下沉,形成□ 10低气压。 成□ 12低气压。 ③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11高气压流向□ [自我探究]高压的数值一定大于低压的数值吗? [提示]不一定。高压、低压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气压分布状况而言的,因而在空间上高压的数值不一定大于低压的数值。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压的数值大于低压;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低压的数值大于高空高压的数值。 『自我反馈』 1.温室效应增强的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答案 B 解析温室效应即大气逆辐射现象,是指大气升温后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返还给地面的过程,大气逆辐射越多,温室效应越强。 2.下列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练习(酸碱盐)-带详细解答

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练习(酸碱盐)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不是电解质 B.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C.S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D.BaSO4在水溶液中难导电,但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固态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是非电解质 B.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D.C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3.关于酸、碱、盐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的是酸 B.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的是碱 C.化合物电离时,只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是盐 D.NH4Cl的电离方程式是:NH4Cl===NH4++Cl-,所以NH4Cl是盐 4.下面关于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B.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指化合物而言,单质不属于此范畴 C.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导电,在水中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D.纯水的导电性很差,所以水不是电解质 5.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Na+、H+和SO42-。下列对于NaHSO4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NaHSO4是盐 B.NaHSO4是酸式盐 C.NaHSO4是钠盐 D.NaHSO4是酸 6.电解质在人体内的作用是非常广泛和十分重要的。当电解质的平衡被破坏时,人体就要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甚至危及生命。为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的离子是( ) A.Mg2+ B.Ca2+ C.Na+ D.Fe3+ 7.(2010年黄冈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是三氧化硫是非电解质 B.用固态的溶质配成同为1 mol/L的硝酸铵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立即做导电性实验,两种溶液的导电性相同 C.在相同温度下,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D.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导电性强 8.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HNO3===H++N5++3O2- B.Ca(OH)2===Ca2++(OH-)2 C.AlCl3===Al+3+3Cl-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第1课时 教案设计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说出食物中含有能量。 3.尝试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的种类及作用。 2.食物中含有能量。 难点:“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活动。 三、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有关食物营养物质的视频、图片等。 学生课前尝试测试某种食物的能量。 四、相关资源 《【情境素材】人体的营养》视频资源、《【知识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交互动画资源、《【生物世界】营养与体能》视频资源、《【教学实验】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视频资源、《【教学图片】糖类含量最多的食物、脂肪含量最多的食物、蛋白质含量最多的食物》。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播放视频【情境素材】人体的营养。 人体的营养 (上图为素材库中《【情境素材】人体的营养》的视频截图)俗语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老百姓为什么这么说?

航天员飞向太空,在飞船中进行各种科学实验,甚至还要出舱活动,这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脑力和体力。为保证航天员的健康,航天员的一日三餐必须科学合理。给航天员带到太空的食物中,至少应该含有哪些成分?为什么需要这些成分呢? 和航天员一样,我们也要有科学合理的营养。那么,我们吃的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各有什么用途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新知讲解】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食物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成分?我们如何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讲解:科学的检测表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资料分析: 每位同学挑选1~2种常吃的食物,参考教科书第38~39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查阅这些食物中各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讨论1.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这对你选择食物的种类有哪些启示? 讲解: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从而启示我们要合理膳食,不挑食、不偏食。 讨论2.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所含物质和所需能量有什么关系?

第二章第一节第3课时

第3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目标定位] 1.知道炔烃的结构特点及炔烃的物理性质,学会乙炔的实验室制法。2.能以乙炔为例,认识炔烃的化学性质。3.知道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一乙炔的结构、性质及实验室制法 1.炔烃是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简单炔烃的通式为C n H2n-2(n≥2)。 2.乙炔的分子式是C2H2,电子式是H··C??C··H,结构式是H—C≡C—H,分子空间构型是直线形分子,分子中的四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3.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乙炔,并验证乙炔的性质。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电石(碳化钙CaC 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CaC 2+2H 2O ―→Ca(OH)2+C 2H 2↑。 (2)用饱和食盐水代替蒸馏水的目的是减缓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制取时常在导气管口附近塞入少量棉花的作用是防止产生的泡沫涌入导气管。 (3)装置A 的作用是除去H 2S 等杂质气体,防止H 2S 等气体干扰乙炔性质的检验,装置B 中的现象是溶液褪色,装置C 中的现象是溶液褪色。 (4)制取乙炔不能用启普发生器的原因:①CaC 2与H 2O 反应剧烈、不能随用随停;②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易发生爆炸;③生成的Ca(OH)2呈糊状易堵塞球形漏斗。 4.乙炔和乙烯都属于不饱和脂肪烃,都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其化学性质极其相似,结合上述实验现象分析推测乙炔的化学性质有: (1)氧化反应 ①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②能燃烧,化学方程式是2C 2H 2+5O 2――→点燃 4CO 2+2H 2O 。 燃烧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冒出浓烈黑烟。 (2)加成反应 ①乙炔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必修1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一、常见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 (1)含义:根据________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2)举例: Na 2CO 3???? ? 按其组成的阳离子来分类,属于盐按其组成的阴离子来分类,属于盐 按其溶解性来分类, 属于盐 2.树状分类法 (1)含义:对________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________的分类法。 (2)举例: 物质??????? ????? 单质? ???? 如如化合物????? 如 如如 氧化物如 混合物 二、分类法的应用 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性质,找出各类物质之间的关系: 如Ca ――→①CaO ――→②Ca OH 2――→③ CaCO 3

C ――→④CO 2――→⑤H 2CO 3――→⑥CaCO 3 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1 物质的分类 1.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次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 A .硫酸 纯碱 孔雀石[Cu 2(OH)2CO 3] B .硝酸 烧碱 绿矾[FeSO 4·7H 2O] C .醋酸 乙醇 碳酸钙 D .盐酸 熟石灰 苛性钠 2.下列物质的分类采用树状分类法的是( ) A .铁是单质,又是导体 B .纯净物可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 C .氯化钠是钠的化合物,又是氯化物 D .氢氧化钙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属于碱 知识点2 不同种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3.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定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 ) ①金属单质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非金属单质 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 A .①②③ B .①④⑥ C .②⑤⑥ D .全部 4.在稀硫酸、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一氧化碳、纯碱、铁片和木炭粉9种物质间存在下面的相互关系,选择①~⑤中适当的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物质能发生反应。

(完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教学重点 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2.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及其分界线。 3.四大洋的分布及与各大洲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1.大陆与大洲的联系、区别。 2.亚欧、亚非及南、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3.七大洲和四大洋空间概念的建立。 教具准备 1.地球仪、投影仪。 2.自制有关投影片、大陆轮廓图卡。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地球?水球——海陆分布大势,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第二课时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 (加加林)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进入太空后,通过拍摄到的照片和观测 到的现象说过这么一句话——其实我们人类给地球起错了名字,不应叫 “地球”,而应改叫“水球”。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讲授新课] 一、地球?水球? 1.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P27图 2.3,加入到宇航员和小朋友的讨论之中。 一半学生讨论的观点是:应该继续称我们居住的家园为“地球”。另一半学生

讨论的观点是:应该把地球改为“水球”更准确。 2.学生辩论在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双方展开辩论,让学生说出证明各自观点 的理由。 3.印证观点教师对双方的辩论给予评价鼓励后,印证说明双方的观点。 (1)出示地球仪,问答:蓝色表示什么?(海洋)地球仪上大部分是蓝色 说明什么?(海洋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 (2)投影展示“东、西半球图”,问答: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和160°E)大部分是什么颜色?(蓝色)说明了什么?(海洋 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投影展示“南、北半球图”,回答: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 道)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大?(北半球)在北半球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 积大?(海洋面积大) (4)投影展示“水、陆半球图”,先说明水半球的中心在新西兰以东安蒂波 德斯群岛附近。陆半球的中心在法国西部卢瓦河河口附近。然后问答:在水 半球海洋面积占多少?(90%)在陆半球陆地面积超过海洋面积吗?(没有) 那陆地面积占多少?(只占48%) 4.总结过渡通过以上的观察和印证,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 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地球,正如宇航员看到的确实 是个水球,但是,人类生存在这个“水球”的陆地上,还是习惯把我们的家园 叫“地球”。那么,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分布呈什么大势呢? 5.观察比较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并对照课本P26图2.1“世界海陆分布”和 图2.2“世界海陆面积比较”。看看地球表面海陆的面积比例各占多少?海陆 分布呈什么形势?(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第二章 第一节 《数怎么不够用了》第1课时

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数怎么不够用了》第1课时(P29~P33) 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负数,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 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 意义。 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3、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重点: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教学方法: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用大量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利用计算机辅助 教学,增大教学密度。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教平台。 活动准备:1、创设一些引导问题,为新课做好准备:你在小学学过哪些数呢? 请你分类写出你学过的几组数。 2、阅读课本第29页内容,并与同伴交流、讨论,发现以前学过的 数怎么都不能表示第四队的得分,从而引出新课——数怎么不够用 了(板书) 教学过程: 一、 负数的引入 1、计算第30页表格中各队的得分,比0 分高的在其前面加上“+”号,(读 作:正)比0 分低的在其前面加上“-”号,(读作:负) 分小组议一议:生活中你见过带有“-”号的数吗?小组内进行交流,除课本 上的两例(财富全球500强中的主要零售企业和温度计)外,看哪一组说得多。 教师也可举例: (1) 北京冬季里的一天,白天的最高气温是10℃,夜晚的最低气温是-5℃, (2) 从中国地形图上看到,在我国的西南有一座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图上标着8848,新疆境内,有一个吐鲁番盆地,图上标着-155。如图: (3) 两台机床同时生产直径为40毫米标准的零件,在一次质量检查中,抽出 1、介绍概念: 像5,3.2,2 1 ……这样的数叫正数(positive number),它们都比0大,通常在它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学案化学选三

第一节共价键 第1课时共价键的特征与类型 [学习目标定位] 1.熟知共价键的概念与形成,知道共价键的特征——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共价键分类,会分析σ键和π键的形成及特点。 一共价键的形成与特征 1.共价键的形成 (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2)成键的粒子:一般为非金属原子(相同或不相同)或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 (3)键的本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即电子云重叠)产生的强烈作用。 (4)键的形成条件: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大多数电负性之差小于1.7的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 2.共价键的特征 (1)饱和性 ①按照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配对成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②用电子排布图表示HF分子中共用电子对的形成如下: ③由以上分析可知,F原子与H原子间只能形成1个共价键,所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为HF。同理,O原子与2个H原子形成2个共用电子对,2个N原子间形成3个共用电子对。(2)方向性 除s轨道是球形对称外,其他原子轨道在空间都具有一定的分布特点。在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的愈多,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越大,所形成的共价键就越牢固,因此共价键将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方向形成,所以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归纳总结]

(1)当成键原子相互接近时,原子轨道发生重叠,自旋状态相反的未成对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原子核间的电子密度增大,体系的能量降低。 (2)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了各种原子形成分子时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了分子的立体结构。 (3)并不是所有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如两个s 电子形成共价键时就没有方向性。 [活学活用] 1.对三硫化四磷分子的结构研究表明,该分子中没有不饱和键,且各原子的最外层均已达到了8个电子的结构。则一个三硫化四磷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个数是( ) A .7个 B .9个 C .19个 D .不能确定 答案 B 解析 三硫化四磷分子中没有不饱和键,且各原子的最外层均已达到了8个电子的结构,P 元素可形成3个共价键,S 元素可形成2个共价键,因此一个三硫化四磷分子中含有的共价 键个数为3×4+2×3 2=9。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把H 2S 分子写成H 3S 分子,违背了共价键的饱和性 B .H 3O + 的存在说明共价键不具有饱和性 C .所有共价键都有方向性 D .两个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后,电子仅存在于两核之间 答案 A 解析 S 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根据共价键的饱和性,形成的氢化物为H 2S ,A 项对;H 2O 能结合1个H + 形成H 3O + ,不能说明共价键不具有饱和性,B 项错;H 2分子中,H 原子的s 轨道成键时,因为s 轨道为球形,所以H 2分子中的H —H 键没有方向性,C 项错;两个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后,电子只是在两核之间出现的机会大,D 项错。 二 共价键的类型 1.共价键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共价键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共用电子对数目分类???? ? 单键:如H —H 双键:如C===C 三键:如N ≡N (2)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类????? 非极性键:如Cl —Cl 极性键:如H —Cl (3)按电子云的重叠方式分类? ??? ? σ键π键 2.σ键与π键 (1)σ键

化学:2.1.1第二章_第一节_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第一课时)

化学:2.1.1第二章_第一节_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第一课时)

————————————————————————————————作者:————————————————————————————————日期:

催化Fe 光 H 2 第二章 第一节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化学键的极性 2.掌握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的规律 知识梳理:1.加成反应 从参与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本身特点来看,能够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化合物,除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外,还有分子中含_________________的,如CH 3CHO 等;从与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试剂看,除H 2、卤素单质及_________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等。 CH ≡CH + HC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 2=CH 2 + H 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CH 3CH=CH 2和HCl 在发生加成反应时,理论上你认为有几种加成的可能?为什么实际生产中产物以CH 3CHClCH 3为主呢? (温故知新)复习阅读课本第24页“知识支持”和第47页“方法导引”,填写下列参与加成反应的某些试剂反应部位化学键的电荷分布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H — Cl ;H — OSO 3H ; H — CN ; H — NH 2;CH 3—CH = CH 2 一般地,两种反应物中带相反电荷的部位相互作用较为强烈,所以上述反应产物中以CH 3CHClCH 3为主。 (规律小结): 能与分子中含碳碳双键的有机物发生加成反应的试剂有_______________; 能与分子中含碳氧双键的有机物发生加成反应的试剂有_______________; 炔烃分子由于含有碳碳叁键,既可与卤素单质或氢卤酸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与氢氰酸发生加成反应。 2.取代反应 完成下列常见的几个取代反应 + Br 2 __________________; CH 3—CH 3 + Cl 2 __________________ 除了与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能被取代外,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与碳原子相连的________、__________等也能被取代。 例如: CH 3CH 2CH 2Br + Na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版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第1课时烷烃和烯烃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1课时烷烃和烯烃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化学键的饱和性等微观角度理解烷烃、烯烃的结构特点,能辨析物质类别与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通过模型假设、证据推理认识常见有机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会判断复杂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的位置关系。 一、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 例1 (2018·大理州新世纪中学月考)下列烷烃中,沸点最高的是( ) A.2-甲基丙烷 B.2,2-二甲基丙烷 .2-甲基戊烷DC.正己烷 C 答案所以正己烷2-甲基戊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比2-甲基丙烷、2,2-二甲基丙烷大,解析正己烷和己烷的同分异构体中正己烷支链最2,2-二甲基丙烷高,2-甲基戊烷的沸点比和2-甲基丙烷、少,所以正己烷的沸点最高。【考点】烷烃的物理性质与用途【题点】烷烃的物理性质与递变规律 脂肪烃类熔、沸点一般较低。其变化规律:,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熔、沸点越高。)(①组成与结构相似的物质即同系物②相对分子质量相近或相同的物质)如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其熔、沸点越低。二、烷烃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

(1)烷烃 分子中的碳原子间都以单键结合成链状,剩余价键都与氢原子结合的饱和烃叫烷烃,如甲烷、n≥1)。( 丁烷等。烷烃的通式为CH nn22+(2)结构特点:分子中的碳原子全部饱和,除甲烷、乙烷以外,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呈锯齿状排列。 2.化学性质 (1)稳定性:常温下烷烃很不活泼,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都不发生反应,只有在特殊条件(如光照或高温)下才能发生某些反应。 (2)特征反应——取代反应 烷烃可与卤素单质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和卤化氢。如乙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光照乙烷,化学方程式为CHCH+Cl――→CHCHCl+HCl。23233(3)氧化反应——可燃性 n+13点燃nn(+CO+HO――→烷烃可在空气或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和HO,燃烧的通式为C nn2+222222+1)HO。2(4)分解反应——高温裂化或裂解 催化剂烷烃受热时会分解,生成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烷烃和烯烃,如:CH――→CH+CH。1816168348高温例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H的烷烃,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167n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 CH,随B.烷烃的通式为nn22+C.分子通式为CH的烃一定是烷烃nn2+2D.异戊烷与2-甲基丁烷互为同系物 答案 C 解析分子式为CH的烷烃,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A项错误;烷烃的通式为167n1212n 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分×100%,则随,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CH×100%=nn22+n2+14214+n数逐渐增大,B项错误;异戊烷与2-甲基丁烷为同一种物质,D项错误。 【考点】烷烃的组成与结构 【题点】烷烃的结构特点 分子通式为CH的烃一定是烷烃,碳原子数不同的烷烃一定互为同系物。但符合通式CH mnnn2+2. 且碳原子数不同的烃不一定互为同系物。 例3 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丙烷是链状烷烃,但分子中碳原子不在同一直线上 B.在光照条件下能够与Cl发生取代反应2C.丙烷比其同分异构体丁烷易液化 D.1mol丙烷完全燃烧消耗5molO 2答案 C 解析丙烷是直链烷烃,其中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三个碳原子构成锯齿状的链状结构,故3个碳原子不在同一直线上,A正确;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Cl发生取代反应,B正确;丙烷2与丁烷互为同系物,C错误;1mol丙烷完全燃烧消耗5molO,D正确。2【考点】烷烃的结构与性质综合分析 【题点】烷烃结构与性质的综合考查 相关链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