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社会保障论文

社会保障论文

社会保障论文
社会保障论文

我国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的负担及影响

姓名:葛元庆学号:2011405011

摘要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的关注,目前中国实行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度。在现行的筹资模式中,企业是养老保险的缴费主体,可以说企业对养老金的供款是养老资金来源的根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微观经济主体,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企业的生存发展遵循的是优胜劣汰的规则。企业竞争力强,企业的生存几率大,反之则弱。也就是说,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根本问题,其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成本的高低,其中劳动力成本又是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产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养老保险缴费负担很难通过提高产品价格的方式转嫁给消费者。因劳动用工而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只能通过挤占和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来消化。企业不仅要承担新制度缴费责任,还要偿还原有现收现付制度下的养老保险债务。

关键词:社会保险缴费企业负担及影响

一、中国社会保险企业缴费负担现状

1、现行社会保险制度下企业缴费负担。社会保险企业缴费负担是指在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下,企业的社会保险费用支出占职工工资总额的比重,是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险种的企业缴费占职工工资总额的比重之和,其中主要指企业负担的养老保险费用占职工工资总额的比重。

根据2000年1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规定: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为企业工资总额的20%左右,全部纳入社会统筹基金。职工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并全部计入个人账户。

1998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投保员工共同承担费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个人账户和社会账户相结合。用人单位缴费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控制在个人工资的2%;以后,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总投保费率以及个人投保费率、企业投保费率,再作适当调整。

20世纪90年代初,企业按照标准工资总额的1%提取失业保险费,总投保费率规定为1%。后来发现,标准工资占工资总额的比例日见下降,1978年这一比例高达85.7%,1988年锐降至56.1%, 1989年54.2%, 1990年55.7%。而且,投保费率低,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有限,使刚刚上马的失业保险出现危险信号:失业保险资金入不敷出。按照企业标准工资总额的1%提取,每年可筹集的失业社会保险基金不过4.8亿元,而仅是1989年一年的失业津贴给付就近6亿元。进入90年代中期,改按职工全部基本工资而不再是标准工资的2%-3%提取,即总投保费率为2%-3%。其中,个人缴费率为1%,企业缴费率为1%-2%。

工伤社会保险和生育社会保险由企业缴纳保险费,职工个人不负担。根据2001年全国的平均数,企业缴纳工伤保险的比例占职工工资总额的1%,生育保险企业缴费率为0.7%。

二、企业缴费为主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影响

1、社会保险费用占职工工资总额的比重日益增长

企业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负担总体是呈现上升趋势。人口老龄化,人类预期寿命延长,离退休、退职人员增多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2、社会保险费征缴率下降且拒缴率及欠缴率上升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中,企业和个人的筹资结构不合理,企业缴费占社会保险基金总额的73%以上,而个人缴费在整个社会保险基金中不到27%。我国社会保险企业缴费负担已经远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企业的社会保险负担比较重。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尤其是在社会保险统筹中占主体地位的国有企业经营不景气,从而在收缴比例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企业无法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出现实际征缴率下降而拒缴率、欠缴率上升的现象。养老保险基金实际收缴率1996年降低到87%,有的地方还不足80%;在拒缴率方面,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10%, 1995年则上升到20%-30%。另一方面,较高的社会保险企业缴费负担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加社会保险,严重影响了保险基金的收入。

3、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缩小且赡养负担沉重

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历年全国离退休、退职人员年末人数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全国离退休、退职合计人数是逐年增加的,在职职工负担离退休、退职人员的比重大幅度地上升,由1985年的每7.5个在职职工赡养一个离退休人员,一直增加至2003年的每2.7

个在职职工赡养一个离退休人员。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可逆转,人类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未来享受养老保险的人数将会增加,即使近20-30年内,在职职工的人数不因人口老龄化而减少,制度赡养率仍有不断攀升的趋势;另一方面,企业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逐年增加,社保支出占职工工资总额的比重不断提高,企业社会保险负担沉重,再加上一些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历史包袱沉重,经济效益下降,使得许多企业不愿意也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基金面临着支付危机。

三、减轻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根据企业缴费负担确定模型中的各种调节变量,为减轻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我们应采取如下对策。

1、国家应当承担隐性债务的支付责任。对隐性债务明确责任、多途径补偿,是减轻企业“双重负担”和保证新型养老保险制度良性运行的至关重要的条件。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长期实行低工资政策,国家对养老保险作了预先扣除,保险费凝结在国有资产之中。因此,国家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偿还对“老人”和“中人”的养老金债务,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变现国有资产可以采取国有资产股市变现、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出售共公有住房等;可以借鉴智利等国的经验,发行特种国债,用于偿债;可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适当调整、压缩经济建设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社会文教支出,用于养老保险补贴支出;可以考虑开征特种消费税、遗产税、发行保险福利彩票等渠道,开辟偿债的新渠道。

2、加快工资制度的配套改革逐步提高个人的缴费比例。要尽快实现收入工资化、工资货币化,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把企业的各种福利性收入或奖金、津贴和发放实物等属于劳动报酬性质的收入纳入工资范畴;二是逐步将住房、教育以及其他福利补贴有选择的纳入工资轨道;三是严格处置“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对非法和违法收入的行为主体依法惩处。劳动报酬的货币工资化,将意味着缴费基数在一定程度上的上升,从而可以增加

社会保障基金的收入,减轻社会保险企业缴费负担。

3、修改退休政策适时提高法定退休年龄。要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逐步到位,适时提高法定退休年龄,修改退休政策。国家应尽快废止国发[1978]104号文件,颁布新的退休法规。逐步延长职工退休年龄,要分三个步骤:首先,打破女职工女干部的身份,把退休年龄统一到55周岁;其次,逐步与国际接轨,把女职工退休年龄与男职工的退休年龄拉平,明确60岁为职工的统一退休年龄;第三,随着人均寿命的普遍提高,在适当时候,把退休年龄延长到65岁。

4、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尽管我国的工资水平总体上比较低、恩格尔系数比较高、费基不实、缴费工资普遍低于统计工资、统计工资低于实发工资,但是事实上社会基本养老金的“真实”收入替代率恐怕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应该把替代率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首先,要规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期间,如到2030年或2035年,有步骤地将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降低到60%左右;其次,可以将按社会平均工资一定比例发放的基础养老金由起初的30%替代率,逐步降到20%左右;第三,将目前在职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替代率改为给付率,即将养老金与退休前10年或者终身的平均工资相比(而不是与退休前一年的工资相比),从而将计算期延长,降低分母值,达到间接降低替代率的目的。

5、确保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扩大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如果基金的投资收益率超过工资增长率,那么,在保证一定替代率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社会保险企业缴费负担。因此,对基金积累制取得基金不断的积累壮大,就要使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投资,从而确保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但是从近期看,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健全,个人账户基金应由中央政府统筹管理,基金的运营和监督机构要分开。当前我国的个人账户养老基金只能投资与国债和银行存款,随着资本市场发展出逐步成熟和完善,养老基金在一定比例内可以逐渐投资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从而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和保值增值。

日前,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只覆盖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而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都未纳入进来。比如:城镇的非国有企业尚有50%的劳动者没有被新的养老、失业保险制度所覆盖,因此,要提高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将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各类非国有企业尽快纳入社会保险制度范畴,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建文农村的社会保险体系,从而增加社会保险收入,减轻企业目前的社会保险负担。

参考文献:

[1]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2] 罗元文:国际社会保障制度比较[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 李珍、王向红:减轻企业社会保险负担与提高企业竞争力[J].经济评论,1999(5)。

[4] 王鉴岗:养老保险收以平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学刊,2000(2)。

[5] 穆怀中:中国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

[6] 李培林、张翼: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论文选题参考

社会保障专业论文题目 1.后金融危机时代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的积极效应 2.失业保险与大学生就业的现实分析 3.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运行有效性研究 4.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在我国的可行性研究 5.论我国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的构建——以**地区为例 6.政府在保障大学生就业中的责任定位问题研究 7.国外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8.我国医疗保险费用控制中医疗机构责任研究 9.从城镇化试点城市中看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10.社区医疗机构在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中的作用 11.医疗保险费用控制中的供需双方责任分担 12.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支平衡带来的挑战 13.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保障体系的完善 14.论城镇化过程中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有效衔接问题 15.影响农民参合意愿的因素分析 16.对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体系的思考——以**地区为例 17.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8.对完善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问题的思考 19.论农民社会保险的城乡接续问题 20.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 ——以**地区为例

21.流动人口医疗保险转移接续问题研究 22.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3.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不公平性问题研究 24.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民营医疗机构的作用分析 25.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政府责任定位研究 26.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筹资模式选择 27.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城镇(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 28.社区卫生服务在中国医疗保险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分析 29.社会福利视角下的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构建 30.论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市场化的合理性

社会保障课程论文

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及实践对当代的启示 摘要: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要学习西方成熟的社会保障城果,中国几千年所遗留下来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实践经验也有许多精华值得我们思考和继承。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古代优良的社会保障思想,其次介绍了中国古代主要要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最后联系当今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从中得到完善现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的启迪。 关键字: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启示 正文: 一、中国古代优良的社会保障思想 社会保障思想在中华民族白古就有,其萌芽可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的先秦时期。那时,阶级社会刚刚从原始社会脱胎而来,氏族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问平等互助的传统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发生着重要影响。到周代已开始形成朴素的社会保障思想,秦汉时期社会保障思想进一步得到发展,隋唐以后逐步成熟。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大同均平思想 中国大同思想论主要是以儒家为代表,强调大同。如孔了在《礼记·礼运篇》中的“大同章”就记载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了其了。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孔子的大同社会里,人们和睦相处,尊老扶幼,丰衣足食。这种大同的理想就包含了朴素的社会保障思想。汉末魏晋、明清以后,大同均平思想潮涌不止。以致后来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也明显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均平思想。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均平思想内容丰厚,源远流长。 (二)以民为本思想 以民为本的思想即广大民众对政权的巩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夏商时代,统治者即已实行慈幼的政策。周文王执政期问,特别关心鳏、寡、孤、独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周武王时期,大力提倡爱民、保民。惟曰:欲至于万年惟土,了了孙孙永保民。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各派的思想家们尽管政见歧出、学说不同,但在重视对民的研究、强调民的作用和地位方面则是一致的。齐桓公之所以能成为春秋首霸,与管仲施行“致民”、“安邦”的社会保障措施有密切关系。民本思想一直影响着白秦以后的各朝代统治者,在后世统治者、思想家的著作中均有体现。 (三)仓储后备思想 仓储后备思想是国家建立各式各样的仓储,在丰年之时把白姓手中的余粮收集起来就地建立仓库储存,荒年再行开仓贩济,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稳定。因此,仓储后备思想是依靠国家力量来储粮备荒、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利的一种社会保障思想。中国是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为防止自然灾害造成的灾荒,历代统治者都特别注重囤积粮食以备不测。宋代有天下无常丰之年,倘有缓急,不可无备之说;明代也有能积于不涸之仓,藏于不竭之府者,可御水旱之来,当患而为之备,即灾而为之捍者,可免流离之苦之说。这些思想主要是基于对白姓生存保障的考虑,是一种朴素的社会保障思想。 (四)兼爱交利思想 墨子的“兼相爱”思想之实质是通过人们之问的互动的相爱来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破坏性冲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人们既能自爱又能爱人,从而每个人的利益都能得到满足。人人相爱,相互关心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正如古人所云:“爱人者必为人爱,恶人者必为人恶”。 二、中国古代主要要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 这些优秀的思想成果在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阶级社会统治者已经认识到民的重要性,在统治方式上采取许多利民之策,同时把这种养老慈幼的责任赋于统治阶级。

学生选课系统毕业论文

淮海工学院东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学生选课系统 作者:贾娜学号:5102210107 系(院):东港学院计算机系 专业:计算机应用与维护 指导者:林毅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评阅者: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2005年 6 月连云港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目次 1引言(或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课题调研?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可行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准备阶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ASP基础........................................... 错误!未定义书签。2.2数据库系统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3应用系统开发工具 ................................... 错误!未定义书签。3.1对软件和硬件的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3.2 运行需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其他需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简介7? 3.5 学生选课系统 (7) 3.6MSSQL Server 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4系统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系统简要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4.2应用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4.3业务流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4.4 数据流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系统数据模型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5.1 E-R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4.5.2 数据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操作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5.1 登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5.2 课程预览?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选课?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退课?错误!未定义书签。 5.5 密码修改 ........................................ 错误!未定义书签。5.6管理员登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5.7 退出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调和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浅析社会保障卡的应用 ——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 班级社保班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201年月日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毕业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

目录 摘要........................................................................................................... - 1 -ABSTRACT..................................................................................................... - 2 -一、前言........................................................................................................... - 3 - (一)研究背景....................................................................................... - 3 -(二)研究意义....................................................................................... - 3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思路............................................................................... - 4 - (一)文献综述....................................................................................... - 4 -(二)研究思路....................................................................................... - 5 -三、社保卡应用的现状研究........................................................................... - 6 - (一)多数情况下是理论上的“一卡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金融功能的价值未能真正实现..................................................... - 8 -(三)社保卡反而成为了便民的阻碍..................................................... - 9 -四、社保卡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0 - (一)制度方面因素............................................................................. - 10 - (二)持卡者自身因素......................................................................... - 13 -五、讨论......................................................................................................... - 13 - (一)社保卡的金融功能..................................................................... - 13 -(二)社保卡的未来发展..................................................................... - 14 -结论......................................................................................................... - 15 - 注释......................................................................................................... - 15 -参考文献.. (17) 致谢......................................................................................................... - 18 -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论文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妥善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农民工权益,巩固执政基础的政治任务。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重要的生力军,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妥善解决农民工急需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农民工权益,巩固执政基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任务。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相继出台规定,要求工伤、医疗保险逐步覆盖到进城务工农民。 说起社会保障,谁都不能回避养老保险。这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重要的一个险种,也是费用最高、推行起来难度最大的险种。《劳动法》和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以及2001年劳动保障部《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农民合同制工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作出了明确规定。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是省级统筹,而农民工流动性较强,农民工养老保险的也是一大难题! 但是到目前为止,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为15%左右。部分地区如广东、大连参保率也仅达到20%左右。 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形式主要有以下3种:一是进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多数地区规定农民工和城镇职工一样,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别地区在缴费比例(费率)上有所差别。二是实施新的农民工专项保险制度。上海市、成都市为外来务工人员建立了综合保险制度,包括了老年补贴、工伤(或者意外伤害)和住院医疗三项保险待遇。三是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近年来,部分已参加农保的本地乡镇企业职工已经并且正在由农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第二,失业保险同样也存在问题,一是用人单位为降低用工成本不愿为农民工参保缴费,农民工本人不敢主张权利;二是农民工流动性强,如果在一个单位工作不满1年,按政策不能享受相关待遇,影响了参保积极性;三是农民工流动方向不确定性强,在一些地区数量较大,时间上往往也很集中,如果转移失业保险关系,经办工作难度很大。

劳动与社会保障论文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也慢慢进入老年化社会,农村社会养老是中国社会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寻找中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对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关键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老龄化社会集体保障一农村居民养老现状 目前, 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以上,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 其中农业人口占75%, 因此要解决中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关键, 如同没有九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小康一样, 没有九亿农民的养老保障, 也就没有真正实现中国居民的养老保障。然而与城市不同的是, 我国农村居民养老主要以家庭自我养老为主。家庭自我养老—农村居民养老的主要方式 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封闭的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现实以及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决定了家庭养老是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养老的主要方式。几千年来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 “积谷防饥, 养儿防老”已成为我国农村居民的传统思维与行为模式,子女赡养老人不仅成为一种社会道德责任, 而且旱已写人我国的宪法、婚姻法、继承法及刑法等法律。据调查, 截至年, 我国农村以上的老年人依靠家庭赡养, 养老内容主要是经济上供养及少量生活照料。 集体养老主要是对于农村中的特殊人群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

无劳动能力的“三无”老人及优抚对象由村集体供应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养老方式, 资金主要来源是村集体计提的公益金和乡镇统 筹资金, 供养的主要形式有集体人住敬老院和分散供养两种。据统计, 至年由集体供养及人住敬老院的老人仅占农村老人总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迅速发展根据国务院决定, 民政部门从年开始在农村经济 发达和比较发达地区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年下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以下简称《基本方案》, 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规范, 年月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 老保险工作的意见》。各级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都比较重视, 至年底, 全国已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多个县市、区开展了这项工作, 占全国应参加保险县市、区总数的。有多万农村居民参加了保险, 约占应该参加保险一岁人口的, 积累基金多亿, 目前全国已有万农 民已经领取了养老金。 二发展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农村养老方式 的必然选择 我国正快速地步入老龄化时代。人口的老龄化使家庭养老不堪重负。由于市场经济对人们思想的冲击, 人们的道德水平开始滑坡,许 多一子女舍老家顾小家据调查, 目前农村子女基本能尽赡养义务的 不足, 半数以上的老人在年老体衰时, 经济上无保障, 生活上缺少 照料。随着农村的非农化和城镇化,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城, 有些甚至常年居外, 就业的巨大压力以及自身社会保障问题的困扰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论文完整版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论文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护法律问题探讨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向外地务工,成为人们所称 的农民工。农民工作为一大弱势群体,其各项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屡见不鲜。探究这类现象的根本成因及解决途 径是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重要内容。 一、农民工劳动权益遭受侵害的现状 (一)劳动合同签定率低,劳动关系难以确定。我国《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书面立劳动合同。但是,许多用人单位利用农民工法律知识薄弱的特点,采取欺骗手段不与农民工依法签定劳动合同,只是采取口头约定的 形式或者以劳务合同的方式来规避自己的法律责任。虽然,我国《劳动法》也规定了,只要劳动者能够证明与用人 单位有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也可以认定劳动关系依法成立。但是,由于文化水平,法律意识等因素的制约,要让农 民工自己举证证明与用人单位有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是相当困难的。 (二)劳动时间长无故被延长,休息休假的权利往往得不到保证。我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但是用人单位为了追求利润的 最大化,几乎视法律为无物,采取各种手段强迫农民工延长工作时间。他们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大多在十个小时以上,有的甚至达到十六、七小时,远远超出法定的平均工作时间。 (三)工作环境恶劣,安全防护措施差。农民工进入城市,大多是从事于各种劳动强度大,危险度高的高温、高空、高化学性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差。加之缺乏系统的培训与指导,安全意识与防范措施较差,使得农民工的工作显得更加的危险化,近而造成农民工工伤事故频繁发生。 (四)劳动报酬低,工资克扣拖欠现象严重。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数都属于体力劳动,其工资水平低于当地 最低工资标准的现象十分普遍。而对于农民工超过法定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用人单位也是鲜有依法足额给付的。不仅如此,用人单位还利用各种手段对原本就很微薄的农民工工资无故进行克扣。如遇到企业或公司进入生产淡季,或者利润严重下滑,用人单位往往会把责任推卸到劳动者的身上,无故或拒付农民工工资。 (五)社会保险和福利权利的缺失。社会保险、福利权是指劳动者享受国家和用人单位提供的福利设施和种种福 利待遇,在暂时或者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而在实际操作中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为了 节约生产成本都不给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人身安全极端漠 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以及社会保障部门监管不力造成的结果。 二、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缺失原因分析?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 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 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 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既然《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规定如此具体与明确,为什么还会有如此高的不签订劳动合 同的比例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对《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等法律知之甚少或者几乎没有任何了解。有些农民 工知道要签劳动合同,却不知道该到底找谁签。还有些农民工对劳动合同存在误解,对劳动合同能否保护他们的 权益还存在怀疑,甚至认为劳动合同会束缚住他们。有时农民工为了找到一份工作,对在被雇用期间的权利和义 务未得到《劳动合同法》的保护并不太关注。 (二)不少企业、用人单位利用农民工不懂法且急于找到一份工作的空子,只和农民工口头约定工资待遇、劳动 条件等而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只和农民工签订劳务派遣合同。一旦出现有关损害赔偿的事由,用人单位便以没 签订劳动合同为由,拒绝承担责任或推脱负责。这种行为给许多农民工造成了损失,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社会保障论文题目

社会保障论文题目 1)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 2) 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3)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因、影响及其调整 4) 农村养老方式研究 5) 贫困地区农村养老需求分析 6) 贫困地区农村养老供给途径探究 7)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8) 失地农民养老问题呀研究 9) 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研究 10)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制度改革 11)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2) 基于土地的农村养老模式研究 13) 家庭养老研究 14) 农村“空巢”家庭的养老问题研究 15) 社会救助的城乡整合研究 16)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管理 17)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 18) 社会保障预算问题研究 1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 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需求分析 21) 贫困地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

河南财经学院2008届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2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探索 3 政府责任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4 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的比较研究 5 “城中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的构建 6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管理问题研究 7 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8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生存保障问题研究 9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10 论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 11 工会组织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12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3 关于构建我国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研究 14 农村土地产权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5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研究 16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7 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18 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研究 19 基本养老保险逃费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20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区域差异化研究 21 河南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

社会保障学论文选题大全

社会保障学论文选题 1.社会福利行政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分析 2.“福利国家”评论 3.中国社会福利服务的改革与发展 4.中国社会福利思想根源 5.当前中国人的福利观念及分析 6.中国的社会政策模式 7.中国现行社会政策的内容范围 8.市场经济与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 9.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观 10.中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1.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12.中国古代社会养老保障的思想和措施 13.国家社会保险理论溯源 14.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变 15.养老金领取资格调整的政策建议 16.养老金保值增值之我见 17.农村老年妇女的供养问题 18.养老机构中配置社工专业人员的必要性 19.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0.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及对策研究 21.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增值与风险防范22.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 23.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 24.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及其比较 25.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 26.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27.当前医保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 28.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29.养老保险制度与资本市场的发展 30.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 3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思考 32.外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33.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 34.建立全国统一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35.关于社会保障费改税的思考 36.西方国家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启示 37.我国社会保障立法的思考 38.中国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问题 39.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思考 40.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 41.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42.对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制度的分析

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

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2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探索 3 政府责任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4 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的比较研究 5 “城中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的构建 6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管理问题研究 7 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8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生存保障问题研究 9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10 论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 11 工会组织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12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3 关于构建我国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研究 14 农村土地产权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5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研究 16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7 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18 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研究 基本养老保险逃费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19 20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区域差异化研究 21 河南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 22 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风险及其控制 23 “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企业年金研究 24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25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的影响与对策 36 论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对就业的影响 37 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38 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的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39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与防范机制研究 40 中国农村养老资源的需求与供给研究 41 构建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障体系研究 42 转型条件下中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研究 43 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索 44 民间养老服务机构运行机制和养老保障功能研究 45 应对老龄化的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 46 养老保障中的政府角色研究 47 东亚国家养老保障模式比较研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48 新时期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问题研究 49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与发展研究

社会保障论文

浅谈家庭功能变迁下的养老模式 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人口趋势之一。2000年我国已经迈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球老年人口21.4%,居世界首位,约相当于整个欧洲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老龄化增长速度快,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高达3.2%,几近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未来我国老年人规模巨大,老年抚养比非常高。我国日益加剧的老龄化趋势,首先遇到的问题即养老保障问题. 家庭作为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细胞,长期以来承担了养老的基本功能,在老年成员的养老保障上发挥着重大作用。家庭养老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渊源,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本身就揭示了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家庭养老在东方社会绵延千载,因此家庭养老又被成为亚洲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生育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剧,家庭结构发生了急剧变化,家庭养老功能受到冲击,养老问题日益严峻。家庭功能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养老模式。 关于家庭功能,它是在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和作用中所具有的满足人类生存的各种需要以及适应和改变社会环境的功用和效能。通常认为,家庭功能包括生产,消费,生育,教育,赡养,抚育,闲暇和情感满足等。具体来划分,家庭功能诶为核心功能和主要功能,其中的核心功能是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具体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家庭制度和家庭本质功能。因此,只要家庭制度不变,核心功能也保持不变,是较为稳定的。家庭的主要功能源于对家庭结构的微观分析,它与家庭制度之间没有类似核心功能这样的内在联系。在城市中,家庭已不再是组织生产的单位,因此家庭的生产功能已经丧失。家庭更多地承担了消费,生育,教育,赡养,抚育的功能,在中国传统,保守,封建思想的笼罩下,闲暇和情感满足都是避而不谈的次之功能。 研究养老模式首先要弄明白的问题是“什么是养老”?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养老有两种含义,其一是奉养老人,让老年人获得物质上必要的生活条件及生活上的照顾,帮助和精神上的关心,它主要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顾和精神

劳动与社会保障论文题目社保题目选题大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

劳动与社会保障论文题目社保题目选题大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参考文献 一、选题技巧 论文选题标准众多,但核心的有这么几点:(1)可借鉴性,以便于换汤不换药,博采众长,搞好自己的论文。知网上有现成的论文可借鉴,单数量不可以太多,否则会被怀疑抄袭;也不能太少,不然浪费时间去选题和整理宏观思路还被老师否定,如你的题目太大不易写深入而pass掉。(2)紧跟热词,最近几年的社会热点问题会让论文显得很有新意,但最好也是有依葫芦画瓢的参考对象。(3)贴合案例,理论型文章对社保模型和软件仿真能力要求极高,故必须贴合案例,以便于换汤不换药,快速写好论文。(4)结构完整,选题最好能结合学科理论知识和模型,注重问题导向和社保语言的应用,不然论文口水话连篇;但切记炫技,整高大上的题目,应用复杂的社保模型,不顾是否能收集到个案实证资料和工作量的多寡。(5)字数相仿,不要本科、硕士论文选博士论文做参考,因为博士细节过多论证更充分,没宏观驾驭能力的人控制不好章节字数,会多写一两万字。 利用本处的参考文献题目,便于大家掌握关键词种类,然后再在知网、万方上按照专业分类浏览100页题目,并检索10个关键词,下载50篇文章,用一定标准精选5篇文章做参考,即选出工作量小、切合热点、理论充分、数据分析到位、宏观逻辑流程、个案材料好收集的可以依葫芦画瓢的好题目。 二、热词分布 社保论文的关键词众多,可供检索的有如社会保险、农民工、劳动者、社会保障制度、生产力、用人单位、企业管理、社会公务、用工单位、养老保险、财政管理、养老保险制度、劳动力、劳动保险、农民工社会保障、社会保障问题、城市化、社会问题、思想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马克思、劳动关系、养老保险基金、社会关系、分配(经济)、养老基金、劳动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面劳动等。

社会保障 论文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况 (一)经济体制改革以前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况 政务院于195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第一个社会保险法,它适用于当时的所有企业和职工。之后,条例的适用范围因情势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并且一直沿用至今。1957年和1958年,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工人、职员退职处理的暂行规定》两个法规以后,城镇职工的退休制度就从劳动保险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职工退休养老制度安排。 1952年,政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由此确立了我国的公费医疗制度。1955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办法》、《关于处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退休时计算工作年限的暂行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生活待遇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法规,由此确立了我国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制度。 1956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由此确立了适用于农村孤老残幼的“五保”制度。可以看出,到1966年,我国的由国家负责制定社会保障法规政策、提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障各项费用、组织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城镇企业单位负责缴纳职工的社会保险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承担“五保户”的生活救济和合作医疗费用,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国家、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承担责任、并共同组织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初步建立起来。在这期间,国家与单位是紧密结为一体的。 1966年发生的延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对社会保障事业造成了极大的摧残。1969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草案)》,规定“国营企业一律停止提取劳动保险基金”,“企业的退休职工、长期病号工资和其他劳保开支,改在营业外列支。”这些规定实际上将过去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做法改为企业保险的方法,即保险费完全由企业来负担的做法。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对被“文化大革命”破坏了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调整。198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这种适用于建国以前参加工作的部分老干部的、待遇特殊的退休制度,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离休制度。至此,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定型。 这种被称做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是:1,国家基本上是用政策引导社会保障事业。国家至今没有制定和颁布社会保险法,以往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上是由国务院或者某部委颁行的行政文件进行引导。这些文件原则性强规范性差,灵活性强稳定性差,所以文件虽然覆盖了几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没有解决社会保障制度所应该的解决的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的不稳定性和随意性也在削弱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功能,例如1969年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就轻而易举地将国家的财政责任转移到了企业身上。 2.国家和单位办社会保障事业,个人无须承担任何责任。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组成部分,在设计上极大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即国家、企业

社会保障论文参考文献

社会保障论文参考文献 社会保障文献 参考文献一: [1]刘泉红,刘健.国外中小企业政策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2119 [2]赵玲玲.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J].学术研究.202108 [3]张彻.区域经济差异识别及预警研究[D].武汉大学2021 [4]李红艳.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J].数据.202108 [5]赵德余.广东积分落户管理政策的经验及其对上海的启示[J].科学发展.202108 [6]何雨.农民工市民化中的制度冲突与出路前瞻--基于江苏农民工市民化的经验[J].上海城市管理.202104 [7]李璐颖.城市化率50%的拐点迷局--典型国家快速城市化阶段发展特征的比较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2103 [8]李峰.我国中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21 [9]王文军.中国企业的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研究[D].武汉大学2021 [10]肖红蓉.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构建与完善[D].武汉大学2021 [11]钟怀宇.城市化进程中非均衡性制度安排的改革与创新[J].西部经济管理论 坛.202102 [12]王本兵.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21 [13]刘国新.中国特色城镇化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1 [14]王建国.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需求合理预测方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21 [15]叶玉瑶,张虹鸥,许学强,周春山.珠江三角洲建设用地扩展与经济增长模式的关系[J].地理研究.202112 [16]崔艳武,高晓红.政府公共事务风险管理国际经验综述及趋势研究[J].标准科学.202102 [17]王筱春,张娜.德国国土空间规划及其对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启示[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2101

社会保障论文

社会保障概论 课程论文 专业 学号 姓名 课程主讲教师

题目城镇失业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城镇失业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摘要:失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市场化取向改革深化后出现的新课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城镇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社会中最突出的问题。我国失业问题日益严重,劳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量的失业人员涌向社会造成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提出了挑战。本文从失业的现状和成因两个方面对我国城镇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治理对策。 关键词:城镇失业现状成因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失业问题也日益凸现。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我国城镇失业人数快速增加,城镇失业问题也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为了预防城镇失业人数比例过大,从我国城镇失业的现状入手,分析了造成我国城镇失业人数增加的成因,探讨了治理我国城镇失业问题的对策措施。 1城镇失业现状 1.1我国城镇失业人口的基本特征 1.1.1分布面广 我国从大城市到中小城镇,都有失业人口的存在。 1.1.2增长速度快 随着城镇经济体制和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流动人口的增多,城镇失业人口呈增长趋势。 1.1.3区域差异大 受东西部经济水平和流动人口的影响,我国城镇失业人口在地域分布上表现

为东部多西部少的特征。 1.1.4中高年龄者居多 中高年龄人口由于年龄偏大,往往都是企业裁员的主要对象。 1.1.5文化技术素质低 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文化技术素质低的人口与较高素质的人口相比,失业的可能性更大。 1.1.6 主要来源于国有企业 由于国有企业经营不善,导致企业破产减员,使失业人员增多 1.2我国城镇失业人口的分布状况 1.2.1下岗职工平均下岗时间长 据调查统计,有77.1%下岗人员是在1995年末以前下岗。这表明,尚未再就业的下岗职工实际失业持续时间较长,尽管他们与原单位保持名义上劳动合同关系,但是实际上是“失业者”。 1.2.2不同行业职工下岗比例差异大 结论:下岗职工具有较高的行业集中度,不同行业间劳动力的流动性极差,形成了相互隔离、相对独立的非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下岗比例高的部门劳动力不能轻易进入下岗比例低的部门。 1.2.3各地区职工下岗比例分布差异大

2017年9月课程考试《社会保障概论》论文(案例)考核课程题目发布东财3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 课程考试论文(设计)考核社会保障概论 作者 考试批次 学籍批次 学习中心 层次 专业 完成时间年月日

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一、现状分析 我国最早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区是上海市。1994年,上海市通过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科学有效的农村贫困群体救济方式。1995年,民政部结合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分别在山西省阳泉县、山东省烟台市、四川省彭州市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试点。为了加强对该项工作的指导,民政部于1996年印发了《关于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指导方案》,要求把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来抓,认真部署,推进该制度。实施该制度的关键是把财政收入尽可能地向改善基本民生倾斜。至2007年,中央财政一直在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更多地区推广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的农村低保补助资金是30亿元,这笔资金已下达。地方财政也在加大投入力度。2007年上半年,地方各级财政在农村低保和特困户救助上已经投入了35.6亿元,加上下半年的预测,地方财政投入会超过70亿元,高于2006年的投入数量。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都已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了2068万人。把贫困农村居民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在今年末有望实现。此项制度作为一种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补救机制,与只是针对部分困难户、五保户以及受灾群众的传统临时救助相比,具有很强的优越性。但目前,部分地区的农村低保制度尚未建立起来,还有部分地区虽已建立该制度,但与《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的不相一致,而且在保障水平上仍有待提高。从统计数据上看,农村低保全面推行后,在主要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2007年全国平均的低保补助水平比2006年底反而明显下降了(2006年底全国平均月人均低保补助为33,2元)。因此,作为一种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社会救济形式,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待完善。 二、问题分析 (一)低保对象界定困难 当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重点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以及因病致贫、因伤致贫、因灾或其他原因致贫的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各级民政部门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主要是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各地政府确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为尺度来进行界定的。这种以“农民人均纯收入”来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办法,在农村居民的收入认定上存在很大的困难:一是完全以货币化形式计算收入困难;二是核查不稳定性收入困难;三是界定具有法定赡养、抚养关系且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及其收入困难;四是排除“人情保”、“关系保”困难。这使得具体实施中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认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难以全面、客观、准确、合理地将最应该得到保障的人员完全纳入其中,将不应该得到保障的人员完全排除在外,由此影响了制度的有效性和公信力。 (二)立法的滞后 目前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还不能令人满意。各地虽然颁布了一些法规、条例和规章,但大多是单项的、功能单一、缺乏力度,没有形成有机的法规体系。至今,全国性的《社会救济法》迟迟没有出台,还没有一部完整规范的法规。立法的滞后,造成了社会救济管理上的不规范,救济对象把握不准、救济标准高低不一、救助经费分配不公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低保资金监管不严,动态管理不到位 由于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尚处于实验和探索阶段,低保制度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