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考倒计时:怎么让你的作文更“有趣”?

高考倒计时:怎么让你的作文更“有趣”?

高考倒计时:怎么让你的作文更“有趣”?

自古以来,我们的文化中就有把美文与美人作比的传统。

气势磅礴、酣畅淋漓的激昂之笔,就像是金山上满身披挂、擂鼓助战的巾帼英雄梁红玉,纵横捭阖间尽显豪迈本色;行云流水、妙笔生花的典雅之作,便如那江南水乡的白衣女子,眉眼如画,藏尽了世间的美好年华;而那些文风奇诡、入木三分的狂士之风,就更是让人忍不住心旷神怡、随着韵律抚掌唱和。

当然,作为高考考生而言,除非是拥有文豪附体的爆棚好运,要想在考场上创作出一篇绝世佳作,显然是不太现实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跟随“华而不实”的高考作文大潮,让千篇一律的金句淹没了自己的声音与思想,也打消了阅卷老师给出高分的念头。

在高考作文逐渐转型的背景下,真实与思辨正在成为获得高分的不二法门,它不需要满纸的华丽辞藻,也不需要中规中矩的三段式议论,而是用真实的笔触表达自身对时代与社会的思考。

清水出芙蓉,才是年少笔下真正的美。

杜甫很忙,举例未必要名人

那些频繁在无数篇作文中跳戏的历史大V对阅卷老师心灵的摧残早已不是个新鲜事,但在数年间,这样的情况却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即使是从李白杜甫升级为马云爸爸,“撞例子”的几率也让人不忍直视,尤其是那些为了凑字数介绍马云伟大事迹的同学,简直是侮辱阅卷老师的淘宝等级啊。

某种意义上说,这似乎是个无解的命题,为人熟知的大牛总共就这么多,而接近1000万的高考考生注定了重复的无可避免。但在忙着寻找小众名人之前,我们不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引用名人事例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答案其实很简单:第一,佐证论述观点;第二,增加认知与可信度... ...

那么以上的功能是不是只能通过名人事例来实现呢?当然不是。以“传统文化”的话题为例,与其介绍个体的人物,不如将如今盛行的《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等节目引用为证;与其分析节目组本身的文化继承精神,不如论证节目热播所透露出民众对传统文化热爱的回归要来得更加贴合实际。

互联网时代,由草根汇聚成的民意偏好要远远比孤立的名人更加接地气,在必要的时候将“引用事例与趋势”代替“引用名人”,不仅能起到耳目一新的效果,也更符合任务驱动型作文结合时代的写作要求。

别把视野局限在满分作文上

细细数来,离高考钟声敲响已不到两周,那些希望在语文有所突破的同学想

必也都早早抱起了摘抄本和历届满分作文,从中摘取灵感。

但在我看来,与其死磕满分作文,不如将视野放宽,抓紧最后的时间阅读能对应提高“逻辑分析能力”与“文感”的文字资料。要知道,如今任务型写作逐渐受到重视,往届满分作文无论在形式还是在内涵上都无法满足其要求的思辨能力。因此,阅读关于社会热点的深度时评文章是考生在最后复习阶段需要尝试的,只有对每种观点都有所了解,才能在考场上编织出详细的逻辑链条。

在文感方面,文化节目《朗读者》的开场白与南方周末历年新年献词都是值得阅读借鉴的,以其2017年贺词“锚住幸福,穿越这幸福之海”选段为例,既契合了生存压力大的社会话题,又保持着正能量的生活态度,且文笔流畅优美。

没有一次经历会白费,没有一声叹息不留下回响。即便走遍千山万水,始终保持能力重回原乡。那里有泪水打湿的童年,那风中飘飞着母亲的白发。不妨停下匆匆的脚步,轻轻对自己道一声:辛苦了。然后每一天早起,去追赶即将驶走的地铁,或挤上正要离开的公交。

感性语言与理性思维

在具备了灵活的引用技巧和充分的语感之后,剩下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学会将思辨的本能串成具体的布局谋篇能力。

拿到作文题目后,首先要明确文体要求,诗歌与戏剧肯定是不行的,材料作文一定要看清题干中有没有明确的写作任务,也就是近两年热门的任务驱动作

文;其次要迅速拟定结构,包括文章主旨、逻辑发展顺序、段落安排等;最后,事例的选择也最好在构思阶段完成,以防因为选错事例导致跑题的问题。

此外,哪怕在考场中因为压力瞬间把所有繁琐的写作方法论都忘在了脑后,牢记“引议联结”这四字议论文真言也许会成为你的救命稻草:

引:简洁(简引材料、提出观点)

议:充分(正反对比,由点至面)

联:进扣(明晰原因,阐明意义)

结:点题(寻找对策,呼吁号召)

总而言之,高考作文战场的世间万象里,有人闪转腾挪、有人刻意伪装、也有人跟随大流,而真正应该推崇的态度是:不粉饰、不落俗、不短视,用自己的笔触写出自己对于社会与时代的思考。

有观察、有思考、有表达,才是真正的有趣。

Ech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