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学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策略研究

中学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策略研究

分类号:

硕士学位论文

题目:中学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策略研究

T i t l e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strategy of geography teachers'individualized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学科、专业:

学科教学(地理)研究方向:

地理教学作者姓名:

张焕导师及职称:

赵春雨副教授论文提交日期:

2016年4月

授予学位日期:安徽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

中学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策略研究

张焕

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一六年四月

中学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策略研究

摘要

教育可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的发展依赖于教育,教育的发展依赖于学校,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随着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个性特色的彰显是时代发展的显著标志,因此,世界各国都极为关注个性的发展。我国随着素质教育的实行,学生的个性发展被高度重视,对教师教育教学提出更高要求,教师要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和平台。而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关键,其个性化教学的形成与否对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笔者对当前安徽省部分中学地理教师做了调查分析,了解当前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实施现状,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并针对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策略。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部分,阅读相关文献,确定中学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形成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人本主义思想,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因材施教思想对中学地理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的影响,以及对什么是个性化教学,中学地理个性化教学的内涵是什么等进行阐述;第三部分:主要是阐述中学地理教师进行个性化的教学的主要原则“差异性原则“、“情境性原则”“修己育人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等,同时就当前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可行性做了分析。第四部分:设计调查问卷,就当前中学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第五部分:针对制约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因素,从教师自身和外在环境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促进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第六部分:结论与不足。归纳目前安徽省中学地理教师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形成的主要结论,指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策略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strategy of geography

teachers'individualized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Abstract

Education can be a nation's prosperity,it is the basic state policy of our country.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depends on education,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depends on the school,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is the teacher.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economy,the characteristic of personality is the significant sig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Therefore,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the students'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s highly valued,which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the teaching of teachers'education,which provides space and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personality.And teachers of school education as a key,the formation of the personalized teaching and not on individual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plays a vital role.Therefore,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personality teaching,the author of the Anhui Province,part of the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achers do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geography teachers'personal teaching,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is situation and in view of the restriction factor,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Paper is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 The first part:introduction,review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the formation of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achers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background,research status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methods;the second part:mainly elaborated the thought of humanism,influence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individualized thoughts of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for geography teachers in school,and what is the personalized teaching,the connotation of personalized teaching of Geography in middle school is what is described;The third part:mainly elaborated the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achers are the main principles of personalized teaching"difference principle","the principle of situation""self education principles of humanity","people-oriented principle"and so on,also the feasibility of the geography teachers'personal teaching

were analyzed;The fourth part:design the questionnaire,the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achers'personal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investigation,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The fifth part:to restrict factors of personality teaching,from two aspects of teachers themselves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teachers'personal teaching;The sixth part: conclusion and shortcomings.To sum up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e formation of geography teachers'individualized teaching in geography teachers in Anhui province at present,and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this study.

Key words: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ers;personalized teaching;strategy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现状 (1)

1.3研究意义 (4)

1.4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5)

2中学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7)

2.1个性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7)

2.1.1人本主义思想 (7)

2.1.2多元智能理论 (7)

2.1.3因材施教的思想 (8)

2.2中学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内涵 (8)

2.3中学地理个性化教学的特征 (9)

2.3.1独特性 (9)

2.3.2主体性 (10)

2.3.3创造性 (10)

2.3.4稳定性 (10)

3中学地理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原则与可行性分析 (11)

3.1中学地理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原则 (11)

3.1.1差异性原则 (11)

3.1.2情境性原则 (12)

3.1.3修己育人原则 (12)

3.1.4“以人为本”原则 (13)

3.2中学地理个性化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3)

3.2.1多元的课程资源为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提供条件 (13)

3.2.2中学地理课程设置有利于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13)

3.2.3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提供可能 (14)

4安徽省中学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实施现状调查分析 (15)

4.1安徽省中学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实施现状调查 (15)

4.1.1问卷设计 (15)

4.1.2问卷的发放及施测 (15)

4.2问卷分析 (16)

4.2.1教师缺乏个性化教学的行动意识 (16)

4.2.2教师的知识和经验影响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 (16)

4.2.3学校环境与氛围影响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发展 (18)

4.2.4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冲突,制约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发展 (19)

4.2.5单一的教学评价,制约了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发展 (20)

5中学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策略 (22)

5.1主观方面 (22)

5.1.1教师应有正确的自我认知 (22)

5.1.2教师应具有主动地创造意识 (22)

5.1.3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个性化教学的形成 (23)

5.1.3.1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23)

5.1.3.2教学内容按需调适 (25)

5.1.3.3教学组织的灵活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26)

5.1.3.4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27)

5.1.3.5作业因人而异 (27)

5.1.4教师应把个性化教学意识转化为行动力 (27)

5.2客观方面 (28)

5.2.1创造良好教学氛围 (28)

5.2.2促进教师个性的发展 (28)

5.2.3建立多元教学评价机制 (29)

5.2.4为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提供时间和空间 (29)

6结论与不足 (31)

6.1主要结论 (31)

6.2研究不足 (32)

6.2.1横向对比不足 (32)

6.2.2影响因素的分析较为单一 (32)

参考文献 (33)

附录中学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现状分析调查问卷 (35)

致谢 (37)

1绪论

1.1研究背景

“主要看气质”成为当前社会非常流行的词汇,这里的“气质”主要是凸显当今社会伴随经济的发展人类个体的个性化。的确当前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创新,需要有个性的人存在,因此尊重和弘扬个性成为当今时代的强音。与此同时,在这个创新世纪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的个性化也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潮流,只有更加充分的发展个体个性才能培养出具备创造和创新能力的人。正如切尔瑞·富勒在《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一书中所说:“每个个体的大脑如同其指纹一样独特”。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个性和气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代名词,学生个性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随之关注和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也呼之欲出,因此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成为今天教育改革发展的焦点之一。

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要求,素质教育呼吁个性人才的呈现。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对学生个体个性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学生个体的发展深受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环境、培养目标的影响。但目前教师仍是主导教学,与学生面对面的主体,其思想、行为对引导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教师教学个性化、多元化会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形成和发展,个性不同学生的形成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深度发展。因此,注重培养思想开放、教学个性独特鲜明的教师,就显得尤为迫切。

1.2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已有很多国家和地区教育机构对个性化教学十分重视。不仅针对学生个性化教学制定出了具体方案,而且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积极实施个性化教学方案。美国和日本的地理个性化教育教学就是在这一思想与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

美国国家极为重视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但由于该国地理教材内容跨度较大,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很难得到很好的发展,由此国家丰富了其教学内容,其丰富的地理教材内容主要是以当前社会现状问题为中心,结合其丰富的外在表现形式,如图片,音乐等,以完整系统的思维过程为主体,重视当前社会问题的凸显,周边生活材

料的收集,身边地理现象的解释与理解,及其研究性问题的探讨等基本思路进行的[1]。除此之外,基于美国地广人稀,社会经济资源极为丰富的背景下,美国还组织个别化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小班授课教学。卡内基金会1997年《重塑本科教育》的报告指出了美国当时教育教学存在的各类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引起了整个美国的强大的共鸣。并就当时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盲目扩大招生的现象,学校及其教育机构等教育部门开始提倡并实施小班化授课教学。小班教学,班级人数较少,一般有15个人左右,并且每个教师对应一定的学生,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有利于学生个体个性的发展。

美国的学校课程设置及其教材的选择也不是统一和一成不变的,而是各州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设定的,且各州的规定也大都较笼统,具有一定的可调节性。学校可以就该校学生个体及其该校的地域实际情况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当前美国的地理课程设置也是这样的,初中学生地理课程的学习为必修课程,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为选修课程,并且这些课程的设置,是由学校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自行设定,并且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选修课程。学校课程设置与学生自由选择学习课程相结合,这就使得学生在遵守学校课程“约束”的基础上,自身个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1]。

个性化教学除了在美国异常突出,在日本也受到广泛关注。日本也在其教育改革中明确提出: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日本结合本国教育教学实际,日本在地理教学课程的设置上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将初中、高中的地理课程设置为综合课程,并从多视角多层面,以分散体系进行知识传授,这样的课程设置具有实践性,突出学生个体个性,有利于学生个体创造性思维及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该国还实施学生自主选择选修课程设置,学生个体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学习需要进行选择,予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以促进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并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地理专题实践问题的研究探讨以培养学生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日本在尊重学生禀赋差别存在的同时,也注重其个性化发展。强调教育教学活动要在保护学生个体尊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摒弃过去僵化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及时更新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在避免过去传统教育体制封闭性、“一刀切”等弊端的同时,满足学生个体多样性、多层面的发展需求。

由以上有关美国和日本个性化教学的相关综述可以看出,受人本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思潮的影响,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亦或是西方其他国家,都是十分注重个体个性的发展,不仅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小学教育阶段也十分关注个体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并且成效显著,从整个诺贝尔奖获史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但国外发达国家的

地理个性化教育教学并非完美,依旧存在弊端和问题。例如在教育教学中个体能力目标相对较高,而学生自我需要性理论的教育目标相对较低;其次,个性化教育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并且其教学成果与其教学成本并不一定成正比,可能相对较低。但国外的地理个性化教育教学所实施的教育教学方式和策略依旧对我国个性化教育教学的改革有很大的启发。

1.2.2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受到我国人口众多,社会物质资源相对匮乏,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的影响和制约,目前我国有关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形成的研究几乎没有,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较少,即便有,也部分关注个性化教学的研究,并且大都渗透在各类地理教育教学的著作中。王民在其编写的《地理新课程教学论》中提出,地理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地理课程的设置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根本目标”[3]。陈澄在《地理教学论》中也提出“地理教育教学的目的除了要考虑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的现实基础之外,还要考虑个体面临未来挑战的发展需要”,强调“教育教学应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并且认为“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上,不可盲目和固化,应依据学生个体的年龄心理差异和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4]。这些都蕴藏了地理个性化教育教学的思想。李家清在《地理教学目标差异性设计研究》中阐述了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差异性的理论基础,并就目标差异性设计给出了相应的梯度式、激励式策略[5]。

康生煌通过自身两年的实践经历,认为地理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应从理论基础,已有的认识、思考及其实践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并且,康生煌为个性化的实现,从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这些为我国地理教育的发展及地理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6]。肖萍认为地理课程的个性化研究,应从凸显课程设置的层次化、教学设计的个性化、教学评价的立体化三个层面进行。并且,为了实现教学设计的个性化,肖萍又对教学内容、手段及方法三个方面做了具体的分析,为我国地理个性化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7]。

从以上我国有关地理个性化教育教学的相关探索与研究中,可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与逐步完善,近年来,个性化教育教学这个课题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对这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是,研究资料,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大多数都是从学生个性化研究入手,关于教师个性化的研究极少。俄国教育家、心理学家乌申斯基这样讲过:“在教育中,一切应该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8]。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其自身的理想信念、态度和个性等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产生影响。而过去相对固

化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的个性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21世纪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社会需求有个性的人,需求复合型全能人才,因此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应更加注重教师个性的发展,促进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以培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1.3研究意义

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培养人的活动,促进个体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然而,应试选拔的教育背景下,教育却成为了知识的堆积过程,忽视了人的重要性,缺乏灵活性与创造性。然而,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呈现,面临如此发展需求,注重人性发展的个性化教学得到了极大地关注。而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和人多教育资源贫乏的国情给个性化教学带来了很大阻碍。笔者带着“怎样能减小这种阻碍作用,最大限度发挥个性化教学”的思考,实地调查了很多老师,了解他们的教学现状,分析研究影响他们个性化教育教学的因素。再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资料查询,希望能为地理教师个性化教育教学探索出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促进地理教师个性化教育教学的形成。

1.3.1适应新地理课程标准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突出学生个性发展,是“一切为了学生”地理教育教学目的体现,也是地理教育新课改的客观要求。这样的教育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学习需求,在教学上实践中,注重地理教学的创造与创新。说到关注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个别教学,个别教学模式可以说是关注和培养学生个性的较好方式,然而,我国当前的大班教学模式,班级人数较多,教师、教室等教学软硬件条件不准许,使得个别教学难以实现。由此,产生了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是个别教学的一种过渡形式,界于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之间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学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形成个人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改变教师讲学生记模式,以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改进自身教学方式,形成个性化教育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当前地理教师的首要任务。

1.3.2满足地理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应试选拔的教育背景下,“高分低能”这个词在生活中常常听到,因此素质

教育提出了客观要求,因此素质教育提出了客观要求:冲破过去应试教育的束缚,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个性化、多元化的素质教育。地理素质教育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与短板,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是每个人的关注点不同。而所有这些践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的关键又是教师,因而要培养学生个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就离不开教师自身个性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包容创造性教学,即教师个性化教育教学的形成。

1.3.3培养学生个体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体的创新思维。在今天这样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处处充满竞争,这就要求我们国家、民族甚至是个体,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创造能力。而个性化的教育教学过程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发掘学生个体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其创造力。

1.3.4丰富地理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地理教师个性化教育教学的形成与发展,对丰富地理教学理论,指导地理教学实践有重要作用。地理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是在已有理论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不断改进、创新,产生的符合社会需求的教育教学理论。它的产生不仅使原有的地理教学理论得到了丰富和补充,也使地理教学实践得到了更好的指导,对地理个性化教学的研究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理解新的理论,结合自身特长,把个性化教育教学带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去。以增强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促进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充分落实新课标精神。

总之,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地理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读图分析能力等地理学习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地理学科内容包罗万象,上至天空宇宙,下至大洋谷底,地质地貌,风土人情,教学内容复杂多样,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客观的反映给学生,是比较困难的,是无法让学生尽快的掌握。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魅力,尽可能的进行个性化教育教学的创造,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1.4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1.4.1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上主要采用了如下研究方法:

文献法:阅读大量的有关个性化的相关文献资料,在了解个性化教学的研究现状的同时,全面分析以往研究的视角,了解其研究内涵及其不足,为自己有关个性

化教学的选题与写作提供参考依据。

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立足于实际,了解当前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实施现状,为分析其影响因素和探索其有效途径做支撑。

数据统计法:通过Excel 、问卷星等系统和软件对调查问卷的所得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将相关统计数据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使当前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现状特征更加明显,为有效策略的提出提供依据。

1.4.2研究思路

本文通过查阅地理个性化教学的相关文献资料,发现以往有关个性化教学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以学生的视角进行研究的,却对个性化教学的实施者,学生个性发展的指引者和促进者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立足于教师的视角,调查当前安徽省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实施现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希望能对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贡献一己力量,促进地理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其基本思想路线如下:

图1.1技术路线图确定选题

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学地理个性化教学的

内涵与特征中学地理个性化教学的

实施现状调查分析

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策略

结论与不足

中学地理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原则及可行性分析

2中学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2.1个性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2.1.1人本主义思想

人本主义思想于20世纪50、60年代产生,其教育理论是在马斯洛有关人的自我实现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教育目的是关注人的终极发展,教学目标是促进个体实现自我价值,努力培养完整人格的人[9]。人本主义思想认为教育教学的核心是人,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促进人内在潜能的发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都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尊重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发展,形成自身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人本主义理论影响下的“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学宗旨。

2.1.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的[10]。2000年加德纳又对其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认为:“智慧是‘一种处理信息的生理心理信息、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在某种文化环境下,会被引发去解决或是创作该文化所重视的作品’,……智能是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也是没有办法去测量,它可能是人众多神经方面的潜能[11]。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所谓智力不是某一种单一的能力,具有多元性,加德纳把这种多元的智能,按其基本结构划分为七种智能分别是:人际交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后来又补充了一种为自然智能。各智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某些领域范畴内是相互联系的。每个个体都有某一种或多种的智能,但这些智能不是所有人都一样的,有强项与弱项之分,每个个体都拥有某一方面的优势智能,因此每个个体在解决问题时组合运用这几种智能的顺序、方法和特点是不同。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个体都有其闪光点,只是这些闪光点在某些性质和范畴方面呈现个别差异。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孩子客观的评价,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作为孩子人生路上的导师,教师应学会多视角的看待孩子,努力发掘孩子身上不同的潜能,应尊重个体差异的存在,创设宽松的教育教学环境,进行个性化教学,以促进每个个体的个性化得到充分的发展。

2.1.3因材施教的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教育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这一教育理念凸显了我国早期对个性化教学的思考与理解,并且付诸于实践中去。他总结了自己学生的个性特点,认为:子贡个性较为通情达理,子路个性比较果敢决断,冉求多才多艺;曾参比较迟钝,而高柴也比较愚笨,子路比较鲁莽。孔子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发现每一个学生个体的个性特点,并付诸于引导,进行个性化的教学,由此培养出我国赫赫有名的七十二贤士。传统儒家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孔子“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提出,为我国个性化教学的研究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2中学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内涵

何谓“个性化教学”?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确个性化教学和个别教学是不一样的。个性化教学是介于个别教学和班级教学之间,是在集体教学的大背景下,采用各种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式,而个别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教学,它与班级集体教学相对应。个别教学可能会适应部分学生的个性,但并非适应于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所以个性化教学的范围更加广泛。个性化教育是以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为核心,以学生个体的个性差异作为基础,以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作为目标的教育教学。

简单的讲,个性化教学就是为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的多样性,教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形式、创设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促进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教学活动[12]。

明确了个性化教学的内涵,结合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笔者将地理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内涵概括如下:地理教育教学实践者,即地理教师,在地理教育教学实践中,以地理教学、课程理论为指导,在人本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基础上,遵循因材施教,并将促进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作为教学目标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地理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中,将自己的教育理论思想与教学方法技巧等合理巧妙的融入到自身教学活动中,创造易于学生接受,利于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且凸显自身个性的教学。具体内容表现在:

第一,教学目标的层次化。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师生共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内在潜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来实现的。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分析学生个体在地理学习上反映出来的差异,清楚学生智能劣势与优势,根据这些差异,有针对性的制定具有层次性教学目标。

第二,教学内容的适时调整。由于地理教材内容较为偏难、偏多且偏旧,尤其是高中地理教材,并且大都远离学生生活,与学生自身生活经验相互脱离。因此教师

在地理教学中,在熟识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中地理出发,教学取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适时的调整教学内容,将地理教学内容简单化、生活化。这样的选择,使地理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将繁杂内容简单化,偏旧内容更新化,学生乐于接受,愿意探索,在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中个性的发展。

第三,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学生需求,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如:班级授课,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四,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以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教学评价与教育改革严重脱离,并且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采取综合性评价,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促进学生个性的更好发展。

第五,作业因人而异。由于学生个体智能的差异,生活知识经验的差异,地理学习需求的差异,因此地理教师在地里课后作业的数量与内容上要因人而异,既要让有些学生“有的吃”,又要让一些学生“吃的饱”,同时还要让一些学生“吃的好”,根据不同学生的地理学习需求,因人而异的布置作业。

2.3中学地理个性化教学的特征

高度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个性化特点,努力促进他们个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增强地理教育教学活动的时效性,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地理个性化教学的价值所在。中学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有以下基本特点:2.3.1独特性

独特的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最好的标志,教师的个性的有无影响其教学的独特性。因此,地理教师个性的突出与否,将直接影响其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地理个性化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教学,并非模仿于他人的教学,是地理教师在己有的情感、意志和能力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加以理解、融合升华,形成教师自己独有的教学价值观,进而形成适用于学生发展的独特的个性化教学形式。每个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同样的,由于教师拥有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气质、不同的教育教学能力,因此教师也具有其差异性,而正是这种差异性造就了教师教学的独特性。因此,在地理教育教学实践,应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独特性。

2.3.2主体性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我国的素质教育明确提出在教育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独立人格的重要体现。除此之外,学生也是受教育的对象,因而又是客体,但二者并不矛盾。因此,在个性化地理教育实践中,应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实施都应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

2.3.3创造性

地理个性化教学是在地理教师创造性发挥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创造性发挥的点拨者,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是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由此发现,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性的发挥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创造性。而教师想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更优秀的人才,教师就必须敢于突破自我,不墨守成规,不断积累和创新,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创造。因此地理教师在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想凸显自己的独特个性,同时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那么教师就应该不断积累,不断反思,注重自己创造性的培养。

2.3.4稳定性

个性化教学在反复的实践探索中形成,在一定时期内呈现稳定的特性,但这里的稳定不是说一成不变、固步自封的,更不是单调的重复,而是一定时期内相对较为稳定的状态。从一而终的教学风格,不能说成是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所谓个性化教学的形成,是教师经过长期的积累与探索后,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授对象,都具有相对完善的教学思想,独特有效的教学方法,成熟的教学技巧等。这些特征的稳定与否,是地理教师个性化教学形成的重要标志。

总之,个性化教学具有复杂的特性,而各特性之间又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由此才构成了复杂的教学。地理个性化教学最根本的特点是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地理教学活动存在的价值是其独特性和创造性,如果失去了这两个重要特性,它就不能称之为完整的地理教学活动,更谈不上是独特的个性化教学。但是如果离开主体性、创造性和稳定性,一味地去谈独特性,也是不完整的。

初中地理教研计划

初中地理教研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新学期面临的形势是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优质高效地理课堂基本理念,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地理组教师认真围绕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活动,结合学校工作目标,对本学期教研作如下计划: 二、工作目标: 1.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根本任务,启发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方法和能力,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加强教学研究,全面提高课堂的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和效益性。 2.加强本教研组的档案和资料建设,对本组教研、教学的活动情况进行整理,为今后工作提供一定的积累。 3.加强教研组的团结合作,形成合力,使全组成员都有进步,在一种比较和谐的氛围中成长工作。全组所有成员努力将工作做到最优,能成为学校放心的教学骨干。 4.整体构建教研组,进一步规范教研组活动制度,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每次活动有主题、有针对性,通过一系列活动将地理教师凝结为一个整体,强化整体意识,发挥整体作用,实现智慧互渗。 5.坚持集体备课制度。 6.加强组内听课制度的管理。本学期在组内进行每位教师公开课堂教学,为了真正促进组内教研,加强听课是最好最有效的措施。 7.为了减负增效,本学期教研组将在学生的作业量、教师教案、学生考试成绩、课外活动辅导等方面对组内教师有一定的要求,并在学期结束对教师进行评价。 8.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带来了观念的更新。每个教师会运用多媒体,会制作课件。当然这是顺应课改所需,课改过程中,课程与课时的矛盾非常突出,传统的地理教学无法满足。而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能弥足很多不足。可以增大容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变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这学期会加强课件资源的共享,进一步增强浓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氛围。 9.在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方面,组内教研时会自觉关心当前国际国内重大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及时与教材进行有机的结合,使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并及时总结经验,力争到学期结束写1篇有份量的教研论文。 10.教研组工作要突出“研究”。要研究课程改革中探索性问题,研究教学常规中普遍性的问题,重点是要研究课堂。围绕本期课堂主攻方向,地理教师要上一堂对外公开课。 地理组全体教师将一如既往地积极进取,不断努力,使地理教学更进一步中达到更高的水平。 三、教学措施: 1、大力开展集体备课,探讨教学方法,选择最佳教学模式。 2、开展备课组内、年级之间的听、讲、评课活动,教学相长,及时解决或探讨教学中的易混点等问题。 3、初中一、二年级的课改学习,按既定方案、时间稳步实施并取得新进展。 4、各教师要加强教学经验的总结并撰写出一定价值的经验总结或论文,力争获奖或发表。 5、各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公开或研究或观摩课或者五项技能的竞赛活动,争取获奖,为学校赢得荣誉。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研究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研究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研究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研究 论文 一、关于地理教学方法的推广 (一)引导学生高效识图的教学方法 1.由大到小识图法 所谓由大到小识图法,就是学生首先要以全图的大致形状为基础,然后再慢慢减小看 图范围。简言之,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到里,层层深入。例如,当教师在讲解中学地理 课程“七大洲四大洋”的时候,教师会告诉学生首先要运用由大到小识图法进行看图,让 学生们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七大洲、四大洋。基于此,学生们在做类似题目时就能很快确定 位置,并合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实际的应用结果来看,这种由大到小识图法也有利 于学生们对其他领域的整体认识。 2.单元式识图法 单元式识图法是一个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升学生对于地图整体把握的重要学习 方法。单元式识图法就是把区域特点一致的区域划分到同一类单元,便于教师对这些单元 逐一研究。简单地说,就是将地图分类,归类,总结规律。例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当 教师讲到“我国行政区划”这一部分时,首先,要向学生讲解如何运用单元式识图法进行 看图,把我国行政区划大致分为华东、华南、华北、华中、东北、西南、西北七个地理划 分单元。其次,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对七个地理划分单元进行逐一分析。单元式识图 法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学生将某一地域的某一特征加以概括总结,这样有利于通过局部 比较来更好地对整体地域的特征进行把握。 3.要素识图法 要素识图法是一种重要的识图方法。该识图方法就是以某一个地理要素为基准去研究。例如,在中学地理课程进行到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区分布图时,教师要依据某一个气候类型 为认知目标,它可以是热带气候类型或者是寒带气候类型、也可以是温带气候类型等。然后,学生们要依据教师的引导对气候类型进行探究。这种要素的识图方法,有利于学生把 握一些地理特征的分布规律,有助于举一反三,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地理 教师要根据自身所在班级的情况,将识图方法进行有效的总结、提炼、融会贯通,进而使 学生把这些识图方法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里。 (二)引导学生高效阅读教材的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高效学习方法,也是近年来较为推崇的一 种实践教学方法。该方法最大的好处是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活跃地理课堂气氛。地理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1.分析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区别的与联系? 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分析学情,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简单来说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与任务、组织与调控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谋划。 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教学手段:是师生运用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也指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教学手段可以是视听,也可以是实践活动,现在以多媒体为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使用阶段。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 (1)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都是以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支撑的,辅助教师进行教和学生进行学的一系列方法、步骤、程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区别: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既是教学理论的应用,对教学实践起直接引导作用,又是教学实践的理论化、简约化概括,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所以教学模式是比较具有逻辑性的,相对稳定的一种结构,指向的是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笼统的指导性的结构框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教学策略则比较细化具体与灵活,往往指向单个的或局部的教学行为(可以指向具体的一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甚至是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师在选定了一堂课的内容并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要考虑怎样去讲授这一节课,怎样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怎样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怎样提高学生的能力等等,对一具体实施过程的谋划就是教学策略。)。 (2)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二者都是师生为了某种教育教学目的,所采用的各种手段、方法的总和,都是教学论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别:每一种教学模式都反映了一定的教学思想、教育目的、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原则、和一系列的完整的操作程序和体系等。教学模式是对多种教学方法的提炼和组合,而教学方法常常表现为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侧面的一系列操作活

个性化教学的基本特征及有效策略资料

个性化教学的基本特征及有效策略 个性,是教学风格的灵魂。个性,又是一个抽象概念。它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表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之中。也是教学过程中所体现教师个人特点的风度和格调。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主要通过教学态度、气质等一系列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教学风格是以为教师教学艺术趋于成熟的状态,是教师与众不同的个人特点。个性化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观,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核心与归宿。2007年1月4日,一个由英国政府委托的专家组发布了改革英国基础教育的重要报告中,贯穿始终的核心理念便是“个性化学习”。从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看,自上世纪5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教育的人文化。个性化学习适应社会发展趋势,而加强“人文精神培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毋庸置疑的共识。这两者缺一不可,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如何促使其和谐发展,从而塑造出有素养、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未来的民族脊梁就成为最为关键的问题。 一、个性化教学的基本特点 (一)独特性和多样性 教学,当然有共同的规律、原则、方法可循。这些规律、原则、方法是千百年来许多人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智慧的结晶是理应遵循的教学共性。但是,教学的共性必须寓于个性之中,教学更注重追求鲜明的个性。因为教学是一种精神劳动,创造的是精神产品,精神产品不可能“标准化”、“规格化”。同样的教学内容,因不同的教师使用,其效果差异明显。同样的教学原则、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不同的教师发挥,而显出各异的风格。没有个性,教学风格就显得机械、呆板。每个教师由于自己的思想、气质、知识结构、审美情趣、特长爱好和教学能力不同而针对不同的教材和学生实际从事教学活动时会有自 己的选择和侧重采取自己得心应手的方式方法,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因为每个教师都有与众不同的师承、教育、个性、学识、习惯以及生活际遇等,这种主体自身的独特性,就决定了教学风格的独特性。所以我们才说,教学风格就是教师本身。并且,教学风格一旦形成,就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表现出其本质特色——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独特的内容处理。对于整个教学内容,教学风格不同的人,其处理方式也不会相同。所以,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既是针对教学对象的差异采取的相应措施,更是教师教学风格独特性的表现。如有的善于归纳概括,有的长于演绎分析;有的善于变零为整,总体把握;有的长于化整为零,重点讲授……各具特点,各有千秋。(2)独特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工作对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师不同的个性,就决定了教学风格在

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研究开题报告

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课题研究的背景 中学地理教学中,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地理教学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然而,我校地处农村,学生的基础较差,使得新课标的要求无法顺利得以实现,而教师又迫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最终又回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上,其结果是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且学生成绩低下,课堂教学效率极低,教学质量差。 因此,探索新课标下的有效教学势在必行。本着提高教学质量从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开始的设想,我把《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研究》作为自己的课题进行研究。 2.课题研究的意义 (1)更新教师教学方法。教师从古至今都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新课标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因此,教师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空间和资源,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创造力,尽量挖掘他们的潜能,利用生活中的地理素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新课标要求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究”,同时也要鼓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作。 (3)教会学生学习地理方法。地理教学,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更加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的、适用的学习方法。由听懂知识到学会知识,由学会知识到回学知识,由教师教会知识逐步过渡到不要老师教而自己学会知识,成为学习知识的真正主人。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获得提高高中地理教师教学活动和 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也使得新课标理念得以深化,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二、课题理论依据 1.有效教学策略:其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教学思想,它关注和研究了教学活动,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有效教学关系,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 2.建构主义理论:是以“知识建构”为核心的教育与课程理念,而贯穿于建构主义所形成的众多教学策略的核心是以学生 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性的知识构建为中心的思想。

识字教学策略与方法

尊重规律科学识字提升实效(定稿) ——识字教学策略与方法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更加重视识字与写字教学: 高度重视贯穿始终 降低数量提升质量 多认少写识写并重 重视习惯培养能力 两表先行先认先写 一、走进识字课堂了解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问题: 1. 时间紧、任务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 一、二年级) 认识常用汉字1600 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占六年识字总量的百分之五十还多。两年要求认1600 个常用汉字,这是建国以来历次教学大纲所不多见的。新教材就注重学生大量识字, 老师感到困难。 2. 反复强调,错误依旧:有的字教师反复强调学生还是会出现错误,令老师大为恼火有迷 惑不解。尤其是在二年级的下学期和三年级会出现一个错别字的高峰期。形近字难以区分、 书写错误会大量出现。 3. 识字课单调,学生不喜欢: 识字教学缺乏生动性和情趣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上低年级学生自控力差,学习汉字感觉困难。识字课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4. 低年级既要识字又要阅读, 怎样处理好关系: 低年级阅读教学和识字、写字教学的时间分 配怎样更合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怎样更合理。 (二)教师的问题: 1.识字教学不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缺乏情趣。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只把汉字作为一种符号传授给学生,只注重汉字的拼读、认写,注 重记忆,而汉字所呈现的画面、情趣,汉字里面蕴含的思想、情感却被教师所忽略,汉字对于 学生的教育功能被教师忽视。 2.教学策略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法单一,程序固化,令学生对识字兴味索然。 (一拼拼音,二读生字,三唱笔画,最后组词)。 3.窄化识字写字教学的途径,不注重语言实践活动的开展。

个性化的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个性化的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一、研究概况 (一)课题提出的依据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实施,课改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注重个性教育,强调学生个性发展。“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这说明作文教学应该把学生的个性化作文作为今后的重点,也就需要把个性化作文的教学策略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来研究。 关于“个性化”的研究课题,国内最早是由中央教科所涉猎的。xx 年年末,由中央教科所主持的“中小学个性化发展研究”开题,相继有800多所中小学校申报了子课题。“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作为子课题正在实验阶段,该课题旨在从教育理论学习、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思想与教学机制改革和教学操作层面的创新等方面, ___改变中小学生作文和作文教学几十年来的的模式化、工具化、功利化的陈旧格局,还作文以应有之意。实验几年来,特别是不少初三、高三实验班学生的个性化作文在xx、xx、xx年的中考、

高考中脱颖而出,使人们看到了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对深化作文教学改革 1 的实践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和范畴 1、理论意义。 探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方法、途径;提出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策略,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素养,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2、实践价值。 实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树立其写作的信心;塑造具有示范性强的、通过个性化作文教学而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典型,提供可借鉴的,操作性强的案例。 3、创新之处。

①解决我区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的方法上缺少行之有效手段的现状,提供操作性强的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②强调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个性。③提出解决我区学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题政治化、缺乏情感与兴趣、内容程式化成人化”的方法。④强调在研究过程中培养骨干教师。 (三)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我区四所学校一、二、四、六年级学生,8个教学班的359名小学生。 2.研究方法:结合课题的特点以及我区的现实情况,本课题以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观和智能多元化、情景化、个性化理论为基础理论, 2 以行动研究为主的实践与实验研究。研究新理念下学生个性化作文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与教学策略。主要采用案例法、调查法、对照法等。 (四)研究的具体措施:

地理教研成果

地理教研组学科发展总结反思 一学期以来,我们地理教研组教师团结协作,积极进取,苦练教学基本功,以科研为先导,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积极参加教改实践活动,向21世纪所必须的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而努力着。下面我把我们组一年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劳动纪律,提升师德修养 本组各位教师能认真学习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热爱本职工作,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做到既教书育人,又严格要求自己,各位教师都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教学课改中。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智慧,为学校教学和发展献智献策,是我们的一直奉行的行为准则。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业务素养 现代社会对地理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全球化、信息化和高技术发展的趋势,要求现代公民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的精神、开放的视野、合作的意识,以及搜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为此,每一次教研组活动,我们都非常重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期刊文章以及外地先进经验都是我们学习的内容。本学期我们的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透视名师课堂》、《教育的智慧》三部学术著作和十篇优秀文章。参加了省市骨干教师培训等活动的教师,在组内搞学习交流小讲座,使老师们明确了当代地理教师应有的鲜明理念体系、明晰的目标体系和高效的学法指导体系,做到整体把握教学,灵动组织教学,深入反思教学。 三、加强教学反思,构建高效课堂 我们在学习中不断的反思自己,对新世纪的学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中最活跃的主人,只有充分调动他们自主学习,使他们对生活中的事情多了一份关心,多了一份思考,把教学延伸到更广阔的生活中去,才能激发他们身上所蕴藏的无穷智慧和潜能。这种认识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对学习规律的尊重和学习方法的重视,体现了从单纯注重结果到注重学习方法的转变,体现了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的指导思想。这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树立了明确的指向标。 随着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师业务水平得以明显提高,特别是通过现代教育技能的学习,高效课堂的探索实践,陈旧的教学手段得以更新,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使以“多元展示、群言堂、竞争机制、方法归纳”为特征的海中“蓝色课堂”逐步得以完善。 作为一个契机,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教改,以创新求发展。我们在坚持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力争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积极思考实践,使每位教师真正从思想上能够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备课也好,教案设计也好,其目的都是为了把课上活、上好!本学年的校级公开课,我们地理教研组的每位老师都做了精心准备,并把自己关于一些教学的新的想法有机的融入课堂之中:有的教师课堂上注重讲练结合,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落实知识;有的教师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突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的老师充分挖掘教材,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灵活运用图表等辅助资料,指导学生学习,有效的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虽然在讲课过程中我们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的几年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强化团队意识,做好“学科建设” 1.加强校本教研。通过并每日研讨和周四大备课,形成浓厚的学术研讨氛围。每日研讨为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确实可以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个备课组都能定时、定点地进行新教材的研究,并且在组内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作业。全组教师乐于参加教研组活动,学习业务,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经常相互听课,及时交流,总结,推广教学经验,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加强了校际交流与展示。校外竞赛、交流等活动有:共开设县级讲座交流1次、校级讲座2次,市级公开课交流4次,专业技能竞赛共获得一个市级一等奖和3个县级奖,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1人次。 3.发表的论文的质量明显提升。全组地理教师共同撰写论文,对于“学科组建设”的课题研究有明确分工,有真诚合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据不完全统计地理组本学期在核心期刊《中地参》上共发表3篇,其中两篇下半月刊;省级报刊17篇,论文获奖约15人次。4.校本资料建设初具规模。本学期在各位地理老师的努力下,积累了比较完整的导学案和课件,实现校内资源共享,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主编出版教辅资料1部。 五、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 ⑴课堂教学不成熟、无特色 课堂教学节奏不鲜明,没有自己的教学个性。在分层教学方面特别应针对学情细化目标分层,加强对不同层次目标要求的把握和具体程序、细节的实施等仍然缺乏完整的经验体系。青年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经验不足的特点,不太注意课堂气氛的把握,对较低层次班级的

个性化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学习和探讨

个性化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学习和探讨 我国提出的“一国两制”模式,已经在香港、澳门回归上获得了成功;如在改革开放上,我们熟悉的广东“深圳特区模式”,上海“浦东发展式”。 在教学上,我们熟悉的模式就更多了。如段力佩提出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模式等。 什么是模式?定义:“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和科学思维的方法。”“它是为解决特定的问题,在一定的抽象、简化、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的某种本质特性。它是作为中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原型,构建新型客体的一种科学方法。从实践出发,经概括、归纳,综合,可以提出各种模式,模式一经证实,即有可能形成理论;也可以从理论出发,经类别、演绎、分析,提出各种模式,从而促进实践发展。”“模式是客观实物的相似模型(实物模型)、是真实世界的抽象描写(数学模式)、是思想观念的形象显示(图示模式和语义模式)。” 模式是一种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问题解决的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人们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是:问题明确后,先凭借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已有经验或直觉思维,假设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尝试性的方案。然后,将这个方案应用于一个具体实例,去尝试解决问题,得到结果,证实方案的可行性、效果,并在最初方案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补充或修正这个方案。遇到需要解决相同问题时,运用修正的方案再去尝试解决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修改、完

善。经过多次的实践和思考,就可以概括为建构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式。所建构的模式反映解决问题的基本操作程序,在这一过程中要用到直觉、逻辑、模拟等多种科学的方法。 二、什么是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是运用于教学的操作程序和思维方法 教学模式是教学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它涉及到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践条件、师生关系以及评价标准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它反映组织教学的过程,所以,可以说是教学模式是操作的程序;它又体现了施教者在一定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对教学的诸多因素的思考、探究的过程,所以又是思维的方法。 如段力佩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是对教学程序的概括,同时是段老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提炼出来的,体现了对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和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视。 如魏书生的“六步自学教学模式”(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也是对教学程序的概括,又反映了魏书生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自治的习惯和学习能力的探索的成果。 如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习式)“三主”是对教学中师生的地位、关系,学习主要方法的概括,表现了钱梦龙的教育思想和思维方法;“四式”是是“三主”思想对教学实践探索提炼出的教学操作的基本范式。 2、教学模式的特征

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分析 文献综述

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深入,中学地理教学有了较大的改观,但现状仍不容乐观。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指出目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深入中学地理教学改革提出意见。 地理是一门传统学科,它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西方,地理学科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四大发展战略学科之一,其教育结果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发展。然而在我国,地理曾一直处于“副科”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21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我国考试制度的改革,地理逐渐引起我国教育的重视,在中学课程中的地位日益上升,但是地理教学的现状却仍不容乐观。 1.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的学科地位认知现状分析 本文试图将目前国内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阐述清楚,并提出中学地理教学的相关改革意见。 首先,中学地理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状况存在的原因包括:其一,在初中阶段,地理是一门副科,所占分额很小,学生很难认真对待。其二,许多学校也不重视地理教学,对学生学习地理的要求不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压力比较轻。其三,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课程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占用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学生无暇去深入学习地理。 高中地理进入高考学科以后,由于高考升学的需要,高中地理学科的地位突然攀升,到后来与其他高考学科平分秋色,学校及教师花费了不少力气,每年高考地理学科成绩总的拉分率呈上升趋势,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学科地位认知问题,随着地理学科在高考学科中的全面提升,经历了不重视乃至歧视——比较重视——非常重视之历程。 通过研究各类文献发现,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深化,中学地理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都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仍占主导地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仍普遍存在。虽然各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正逐步被运用,但大部分的中学课堂还拘泥于“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模式。这样,既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忽视了学生个性、特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主要的问题: 1、一部分中学对地理教学作用缺乏认识,仍然将地理放看做“副科”消极对待。

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一、学习的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概念,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方法和策略;掌握教学方法划分的依据和标准;了解当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选用的基本标准、原则和技巧;在教学策略的选用上,重点掌握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和原则;了解当代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发展趋向。 二、学习要点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而采取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二)国内外教学法的分类 1、国外教学法的分类 美国学者拉斯卡提出:“教学方法就是发出和学生接受学习刺激的程序。”这些学习刺激称之为A、B、C、D刺激,由此形成四种教学方法。 (1)呈现方法 (2)实践方法 (3)发现方法 (4)强化方法 2、我国教学方法的概括性分类。 从具体到抽象,教学方法由三个层次构成: (1)操作性教学方法

(2)原理性教学方法 (3)技术性教学方法 (三)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九种,即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 (四)教学策略的概念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五)教学策略的特征 1、指向性 2、操作性 3、整体综合性 4、调控性 5、灵活性 6、层次性 (六)教学策略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2、教学策略与教学思想 3、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 4、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七)构成教学策略的要素 一个成熟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一般包含以下几个要素:指导思想、教学目标、

初中物理个性化教学模式分析论文_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初中物理个性化教学模式分析论文_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物理教学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毫无疑问个性化的物理教学模式为物理教学改革开辟出了一条新的教学路径。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要对个性化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将个性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提高初中学生的物理成绩。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个性化教学模式;策略;分析;研究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要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将学生的优势发挥出来,培养学生的特长,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个性化教育概述 (一)个性化教育含义 我国著名教育专家顾明远先生这样说,个性化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个性发展而进行的教育,为了让学生的个性能够获得发展,就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挥出来。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我们要明白教学的对象是人,而人天生就是存在差异性的。我国著名学者钱志良教授将人出现的先天差异原因归为三种,第一种是由遗传导致的差异;第二种是由于生命孕育导致的差异;第三种是产程导致的差异。而先天差异在后天的学习中表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一是能力方面的差异;二是思维方式的差异;三是兴趣的差异;四是性格和气质的差异。作为初中物理教师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并且要善于针对学生的差异为孩子选择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以此来达到缩小差异的目的。其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提出,要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后在我国的教育规划纲要中也提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实施恰当的教学方式。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这有利于物理课堂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物理成绩的提高。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一)确定学生主导地位,提高学生参与度 我国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基本上是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而学生坐在台下听讲。或者是由教师向学生进行提问,然后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课程当中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扮演主导角色,忽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授,但是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物理基础和对物理知识理解能力水平都不同,物理教师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物理成绩的提高。同时这种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极大地忽视了学生的地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思维都得不到培养。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首先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对于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与理解,物理教师在一旁发挥辅助作用,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及时地进行答疑解惑就可以了。其次,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最后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材施教,编写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二)开展小组学习,彰显学生的个性化特征 在开展物理小组学习之前,作为初中物理教师首先要通过仔细观察和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长短处。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化特征将

中学地理学科教学研究开题报告【最新版】

中学地理学科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下,会看到地理老师挂地图,摆各种模型利用简单的粉笔构绘出各种简化地理模式。有了多媒体了,又开始看到很多老师又开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各种地理情景和原理,出现多媒体大容量的满堂灌。显然二者都存在利弊,针对这两种现象,我们提出如何更好的将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相结合,以提高地理教学的最优绩效。为此,漳州三中的地理教研组成员,在学校领导支持下,在省电教馆的指导下,开始展开对该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的设计,具体如下: 一、实验课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以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把调查、学习、研究、实践、总结等有机结合,保证了整个研究的计划性、整体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强调课题研究的核心突破,注重成果教学整合的实用性。 二、实验课题的目标 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筛选、应用的能力,已显得更为重要,为此,

我们要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养成自主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地理知识服务于他们的学习、生活及未来的工作。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地理信息时空一体化提供了展现舞台,为地理事物和图像信息的立体化、形象化呈现,提供了技术平台。显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动力,还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教育技术的提高,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质量。因此,课科组成员结合我校教学的特点,经过反复研究,课题将达到几方面成效: 第一、鼓励青年教师,加强多种可视化软件的学习,比如Flash、PhotoshopCS2、3DSMAX力求以现行中学地理知识为背景,创设出静态、动态的各种地理情景,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第二、各种地理情景的创设立求做到深入浅出,突出重点,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第三、现代教育技术必须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贯彻和体现地理课堂教学原则。 第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个性化学习的研究课题方案教学提纲

学习-----好资料 《美术个性化学习的研究》课题方案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传统的美术课堂以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方式,统一的教学评价,无视学生的个体需求和个性差异,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个性化研究,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新潜能。学生对上美术课缺乏兴趣,课堂上大声喧哗的现象时有所见,学生消极应对。而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学习过程的始终,尤其是美术学科的学习,更是一种充满个性、表现个性;开发潜能、凸现创新能力的活动。新课程的实施,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契机,改革传统美术课堂迫在眉睫!对美术个性化学习的研究能够赋予美术课堂以生机和活力,赋予美术课堂以灵性,让学生的个性在美术课堂上飞扬,充分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创造潜能。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最早研究个性化教学的要数杜威。他虽未明确个性化这一概念,但在他的许多书中都论述过个性化教学这一问题。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工作人员和教师都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主体教育观念”、“研究性学习”、“开放式课堂”等。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对“个性化学习”作了深刻的思考,并提出了几条原则,即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多样化的学科中开展个性化学习,强调个性化学习的多样化设计模式,给个性化学习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支持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都在尝试教学上的突破,也在尝试一种个性化的教与学,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都有过这方面研究的实践和经验,而美术学科更提倡个性,更希望美术课堂充满活力,充满个性,充满创新。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1、现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个体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不同的个体知觉、记忆、思维具有不同的方式,他们理解、贮存、迁移和使用信息具有不同的途径。不同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带有个性特征的认知风格。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和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 方式获得。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意义建构方式。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3、人本主义基本理论认为,学习是以人的自主潜能的发挥为基础,以自我主动学习为特征的,这种学习过程是认知、情意和学习者个性协同发展的过程。学习者对学习方向和目标的自主确定,学习内容和方法自我选择,这样的学习才会有好的效果。 四、概念的界定 “个性化学习”是指学生群体或集体的个性化学习,也指个人的个性化学习。“美

个性化教学模式(培训教材

个性化教学模式(初稿) ——个性化一对一辅导培训 一、培训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培训,使被培训者了解个性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初步掌握个性化一对一辅导模式的基本要领,理解作为个性化一对一辅导教师需要具备的一些素质,理解沟通在个性化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明确知道“把握学生特点和程度、对症下药”是个性化教学的关键,学会如何培养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个性化一对一辅导教师。 二、培训重点和难点 个性化教学是市场需求的产物,是教育培训市场新生事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还不甚成熟,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尤其个性化教学中的一对一辅导模式,虽然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欢迎,但是还存在着很多急待解决的问题,从而制约着这一行业的发展。 老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能力,积累教学经验,完善教学方法,丰富沟通技巧,锻炼心理素质,是影响个性化教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在本培训课程中处处是重点,处处是难点,希望各位老师仔细研读,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去认真领会,慢慢消化。 2.1 培训重点 个性化一对一辅导模式的理解、应用和把握;个性化一对一辅导教师必备的素质和成长途径。 2.2 培训难点 培训难点大致有三条:

1)准确、及时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状态 2)在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完善教学方法、丰富沟通技巧、提高心理素质 3)利用个人魅力,如何在沟通中把学生拉近自己 个性化一对一辅导对老师的要求很高。老师最难做到的,一是修炼自己的性格,二是打造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个成功的一对一辅导老师,同时一定是一个优秀的教师,一个不错的心理咨询师,一个多重性格的演员。一对一辅导的老师,都是在市场中、在教学实践中慢慢成长起来的,教学经验是一点点摸索的,教学水平是一步步提高的。通过本课程的培训,老师必须知道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怎样去努力,并且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培养自己。 通过本培训课程的学习,老师要了解个性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初步掌握个性化一对一辅导的基本要领,理解沟通在个性化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明确知道“把握学生特点、对症下药”是个性化教学的关键,明确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一对一辅导教师。 三、培训大纲 通过培训师的讲授,在理论上掌握个性化教学和一对一辅导的基本方法,知道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个性化一对一辅导教师,为今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步而奠定基础。 具体培训内容如下。 3.1 目前的教育培训市场 公私立中小学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市场需要个性化教学,

中学地理教学应用研究发展综述

中学地理教学应用研究发展综述 何天赐17160104 17级地理科学一班 摘要:地理学科的教学可以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给学生全面系统的描绘地球多姿多彩的面貌。中学地理综合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融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情感等教育于一体,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材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为了辅助中学地理的教学,老师们应用了大量的方法、技术等辅助中学地理的教学。据CNK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于我国中学地理应用研究的文献表示,我国的中学地理应用研究起始于地理版图版画、地理挂图、教学方法等方面,随着信息技术与手机、电脑等通信工具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地理研究专业软件、多媒体技术等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对CNK数据库中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地理应用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与整理,从而大致地阐述中学地理教学应用研究的国内研究进展与成果。 关键词:高中地理;应用研究;3S技术;多媒体技术 1地理幻灯片、地图、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 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地理教学中辅助以幻灯片进行教学就已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了。赵连骥认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幻灯片可以激发青少年奋发学习,多获知识,开阔视野,增强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并且就教学幻灯片的研制与应用问题,其认为要坚持创新、持之以恒,不断充实和提高教学片的数量和质量,结构形式要多样化,动态化和系列化[1]。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语言,它包含了丰富的知识点,众多的地理规律、地形特点都可以通过地图分析得出,是教师在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地图,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图的应用有地理板图、挂图、地理图像等。袁爱建认为地理板图要化繁为简,突出重点;讲画结合,死图变活;化文为图,化解难点;运用板图,巩固知识[2]。谢文君就中学地理教学挂图的作用,内容的选择与编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案[3]。李娜、张军民以初高中地理教材中出现的地理图像为例,分析了地理图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4]。钟顺清、瞿扬在其研究中就版图版画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现状以及如何科学利用版图版画教学提出了自身的看法[5]。刘艳红基于现代多媒体技术对电子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做了阐述[6]。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指导下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的高度融合和有机统一[7]。许多学者就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有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实证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课题研究教学法、范例方式教学法等[8]。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翻转课堂、微课等新的教学方式也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杨立杰、李伟民以地理课程“河流地貌的发育”为例,对翻转课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案例进行了分析[15]。黄帅对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选择与课标解读进行了分析,探索了地理翻转课堂模型的构建,并且分析了时间的具体步骤、困难与对策[16]。王小苗对微课应用现状、微课设计与制作、微课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且从这三个方面对于微课的发展提出了自身的建

中学地理学科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中学地理学科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一、实验课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以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把调查、学习、研究、实践、总结等有机结合,保证了整个研究的计划性、整体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强调课题研究的核心突破,注重成果教学整合的实用性。 二、实验课题的目标 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筛选、应用的能力,已显得更为重要,为此,我们要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养成自主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地理知识服务于他们的学习、生活及未来的工作。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地理信息时空一体化提供了展现舞台,为地理事物和图像信息的立体化、形象化呈现,提供了技术平台。显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动力,还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教育技术的提高,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质量。因此,课科组成员结合我校教学的特点,经过反复研究,课题将达到几方面成效: 第一、鼓励青年教师,加强多种可视化软件的学习,比如Flash、PhotoshopCS2、3DSMAX力求以现行中学地理知识为背景,创设出静

态、动态的各种地理情景,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第二、各种地理情景的创设立求做到深入浅出,突出重点,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第三、现代教育技术必须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贯彻和体现地理课堂教学原则。 第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第五、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第六、运用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验过程 (一)、构建体系、实施方案、随时调控 1、宣传发动所有地理教师都参与课题组,并积极与电教中心相互协作配合。 2、制定严格的课题管理与研究制度。为调动教师参加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学校将课题研究纳入教师的考核中。 3、我校的硬件设施经过多年的累积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优势。每个教室都配备多媒体。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电脑,建设了校园网络中心。本课题组可以随时优先使用以上各种资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