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专访中日青年交流中心董事长陈松

专访中日青年交流中心董事长陈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4411741114.html,

专访中日青年交流中心董事长陈松

作者:王新玲

来源:《中国报道》2008年第11期

时间充裕的话,他画画,时间短一些,他写字,这就是陈松的业余生活。

1984年,3000名日本青年访华,陈松参加了接待工作,负责他们的饮食起居和交通安排。那年他36岁。那次活动揭开了陈松职业生涯新的一页,至今,他依然从事中日青年文化交流活动。

1990年,陈松赴日本研修一年。单调的业余时间里,他拿起了毛笔,开始在报纸上写

字。那一年,他42岁,从此,他与书画结下深深的缘。而今,仅日本国会议员中,收藏他字画的就有十余,人。

1948年生于江苏的陈松,拥有中国国际青年文化交流中心董事长、中日青年交流中心董

事长、国际青年研修大学校长、二十一世纪杂志社社长等名衔,他所负责的中日青年交流中心接待过中曾根康弘、竹下登等6位日本首相,他在自己早已是局级干部的时候,跑去参加了第一届全国律师职业统考……

当记者走近这位网络上几乎搜索不到的“名人”,发现他一直在做的事情只有两件,一是中日青年交流,一是写字画画。

用接触和了解化解恩怨

“在中国的外交格局里,和日本的关系比较特殊。和其他国家都是政府建交在先,各领域交往在后。而我们和日本的关系是民间促动官方,民间交流达到高峰后,官方交往水到渠成。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而在此之前,20世纪50年代就有一批日本青年访华,他们经由香港来到大陆,把中日民间交往推至高峰,20世纪60年代的中日青年大联欢,更培养了一批推动中日友好的民间力量。”

如陈松所说,在中日两国的民间交流中,中日青年交流始终站在最前列。在陈松和更多的外交人士看来,1984年的日本3000名青年访华团来访,也就是俗称的3000人大联欢,在中日关系史、甚至整个外交史上都值得大书一笔。今年5月,胡锦涛主席访日时也指出,“中日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