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基于宏块内部特征的H.264快速预测模式决策算法

基于宏块内部特征的H.264快速预测模式决策算法

基于宏块内部特征的H.264快速预测模式决策算法
基于宏块内部特征的H.264快速预测模式决策算法

基于宏块内部特征的H.264快速预测模式决策算法

傅彦,罗引,宋井宽

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4)

E-mail: fuyan@https://www.sodocs.net/doc/4f11910013.html,

摘要:为了提高视频质量同时降低码率,H.264/A VC采用了7种块划分类型,使得在提高编码性能的同时带来了高计算复杂度。本文研究了宏块的内部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宏块内部信息复杂度的快速帧间模式选择算法。试验数据表明,在保证重建图像信噪比的情况下,该算法降低了帧间预测的复杂度,可平均节省17%到24%的编码时间,满足了实时视频通信的要求。

关键词: H.264;模式选择;运动估计;宏块复杂度

中图法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H.264/A VC是由国际电联ITU-T的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的活动图像专家组(MPEG)联合制定的新一代视频编码新标准[1]。H.264/A VC在压缩效率、图像质量、网络适应性等方面具有优越性[2],适用于交互、非交互应用环境。与以往的大多数视频编码标准相比(如MPEG-1/2/4和H.261/H.263),新标准的编码效率和对网络的适配性有了极大的提高[3]。其编码算法可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无线视频通信和IP视频会议等。

但是,由于H.264/A VC编码算法效率高,导致算法复杂、运算量大,给实时视频通信带来困难,以至于不能广泛地被应用。导致编码复杂度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有模式选择,熵编码,变换和量化,运动估计等.经实验证明,模式选择和运动搜索要耗用整个H.264编码器编码时间的60%(1个参考帧)到80%(5个参考帧),而且如果采用率失真优化(RDO)算法或更大搜索范围,耗时会更多[4]。因此,如果能根据某些特征,快速判断出最优模式或者预测出可能的模式范围,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计算代价,减少模式选择时间,降低编码的复杂度。

在H.264/A VC预测帧编码算法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利用宏块内部的特征提出了一种首先计算宏块内部信息复杂程度的算法;然后通过得到的宏块信息复杂度来进行模式的快速选择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提出的模式快速选择算法,在编码图像质量降低很少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帧间预测的速度,满足实时视频通信的要求。

1 H.264/AVC帧间模式决策分析

H.264/A VC对P帧进行编码时,每个亮度宏块可以划分为4种尺寸的块(16×16、16×8、8×16、8×8)进行运动补偿计算[5],对应的预测模式分别记为MODE16×16、MODE16×8、MODE8×16、MODE8×8。如果选择了MODE8×8,每个8×8的块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子块(8×4、4×8、4×4),对应的预测模式分别记为MODE8×4、MODE4×8、MODE4×4,采用这7种类型块的目的是更精确的描述图像的细节。图1描述了一个宏块划分模式示例.从编码速度,细节精确程度和最后产生的数据量考虑,H.264/A VC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宏块选择相应的块模式.对一帧图像中相对平坦的区域通常选取MODE16×16、MODE16×8、MODE8×16的模式进行运动搜索[6],而对于发生运动较强烈的区域则采取MODE8×8、MODE8×4、MODE4×8甚至MODE4×4模式。

图1宏块划分模式示例

H.264的参考模型Joint Model(JM)使用了基于率失真优化的框架来选择使用何种预测模式。在JM中,所有的分块模式都会先执行运动预测。然后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选择率失真性能最好的模式。模式判断依据[7]如下公式:

J(s,c,MODE|QP,λmode)=SSD(s,c,MODE|QP)+λmode·R(s,c,MODE|QP)

(1)

式中s表示原始视频信号,c表示压缩后重建的视频信号,QP是量化时采用的数值,λmode 是拉格朗日乘子,MODE代表在一个宏块中不同的分块模式。SSD是压缩前后图像残差的平方和。R(s,c,MODE|QP)表示使用不同分块模式时所占用的编码位数。所有不同的分块模式都会通过(1)计算它们的率失真代价,其中代价最小的模式就会被采用。由于对不同的模式都要执行运动预测[8],所以这个过程是十分耗费计算时间的。下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宏块内部信息复杂度的帧间模式选择算法,在不损失率失真性能,保证视频质量的情况下,大大地减少了模式选择的速度。

2 基于宏块内部信息复杂性的快速模式选择算法

2.1宏块内部信息复杂度

在视频序列的编码中,一般对大的平坦的区域,采用的是比较大的帧间分块,如16×16[9]。因为这些区域在多数的情况下都属于同一个物体或者是背景区域。与此相反,对于包含细节比较丰富的区域,该区域同时包含物体边界的几率是很高的,对于包含物体边界的区域,其宏块的内部信息会较为复杂。采用较小的分块模式能更好地预测该域。因此视频图像的宏块内部信息能很好地作为选择帧间分块模式的线索。图2是4×4子块在一个宏块中的排列情况: 取一帧图像中任一个16×16的宏块,其中有16个4×4子块.对左上角第一个4×4子块有如下定义:

Diff4×4(1)=

333333 ,1,21,2,,3, 000000

||||||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P P P P P P

?======

?+?+?

∑∑∑∑∑∑

(2)

图2 4×4子块的排列情况

Diff 4×4即4×4子块内部信息复杂度。P i,j 是块内点的坐标,P 0,0即左上角顶点。其他4×4子块可以此类推。

由(2)可以得到16×16宏块内部信息复杂度:

Diff 16×16=

15440()i Diff i ×=∑

(3)

同样,8x8子块内部信息复杂度也可得到:

4444444444444444(2)(21)(24)(25)88()(24)(25)(28)(29) Diff j Diff j Diff j Diff j Diff j Diff j Diff j Diff j Diff j ×××××××××+×++×++×+?×=?×++×++×++×+?(0,1)(2,3) (4) 宏块内部信息复杂度即可作为选择7种分块模式的依据.当Diff 16×16小于阈值TH16×16时,说明该宏块相对平坦,即选择MODE 16×16,否则计算Diff 8×8,当Diff 8×8小于阈值TH8×8则再计算Diff 8×16,Diff 16×8,若都小于相应阈值TH8×16,TH16×8则取Diff 小的分块模式。若Diff 8×8大于阈值TH8×8,则考虑Diff 4×8,Diff 8×4若小于相应阈值TH4×8,TH8×4则取Diff 小的分块模式,否则选择MODE 4×4。

这里给出Diff 8×16, Diff 16×8, Diff 4×8, Diff 8×4的定义:

168 8888()|(2)(21)|Diff j Diff j Diff j ×××=×+×+ (j=0,

1) (5)

8168888()|()(2)|Diff j Diff j Diff j ×××=++ (j=0,

1) (6)

844444() |(2)(21)|Diff j Diff j Diff j ×××=×+×+ (j=0,...7)

(7) 4444484444(0)(4)|()(4)|()|(4)(8)|j j Diff j Diff j Diff j Diff j Diff j ×××××==++?=?+++?,1,2,3,5,6,7 (8

)

Diff 16×8,Diff 8×4(j)表示对应块模式的水平方向内部信息的复杂度。Diff 8×16,Diff 8×4(j)则表

示对应块模式的垂直方向内部信息的复杂度.当选择MODE 16×8,

MODE 8×4说明水平方向该子块的差异较小,而选择MODE 16×16, MODE 16×16说明垂直方向该子块的差异较小。

2.2宏块内部信息复杂度模式选择算法流程

如上所述,当宏块存在较大的平坦区域,则选择大宏块模式是比较合适的,而当宏块内部较复杂时,则需要将宏块划分成更小的子块,本算法可以很好的判断处宏块的复杂程度,并且给出最合适的分块方式。算法集体步骤如下:

1) 计算16个Diff 4×4的值,由(3),(4)得到Diff 16×16,Diff 8×8的值.

2) 如果Diff 16×16小于阈值TH 16×16,则最佳分块模式即为MODE 16×16,转到7),否则到

3)。

3) 如果所有Diff 8×8小于阈值TH 8×8, 则到4), 否则到5)。

4) 计算Diff 16×8,Diff 8×16的值,如果

168Diff ×∑>816Diff ×∑选择MODE 16×8模式,否

则选择MODE 8×16,转到7)。

5) 如果存在Diff 4×4都大于阈值TH 4×4,则选择MODE 4×4,转到7)否则到6)。

6) 计算Diff 8×4, Diff 4×8的值, 选择

88Diff ×∑,84Diff ×∑,48Diff ×∑三者值最小的

MODE 。到7)。 7) 本宏块最佳分块模式选择结束, 进入下一宏块模式选择算法。图3是该算法的流程图。

本算法中,阈值的选取是在量化参数QP 基础上得到的。即:

TH i×j =

K×QP

(9)

其中: K 为常数 QP ∈[0,51]

所以QP 的取值对得到最优分块模式至关重要。当QP 增大时阈值TH 随之增大,模式选择算法速度加快,但是准确性降低,反之算法的速度降低,准确度提高。

图3 算法流程图

3实验结果及分析

本文将快速模式选择算法应用于H.264/A VC JM 13.0中,在不同的量化参数QP 下,分别测试了不同种类的QCIF 格式的视频序列,其中Akiyo.qcif200帧、News.qcif 200帧、Foreman.cif150帧、Bridge_close.cif250帧。对4个序列进行试验,得出改进模式选择和运动搜索算法与JM 13.0原算法的性能比较。

表1编码性能对比数据 (P: PSNR, T: TIME(sec)

参数QP=24 QP=28 QP=32

未改进算法改进算法未改进算法改进算法未改进算法改进算法序列P T P T P T P T P T P T Akiyo 41.68 453.3 41.69 392.3 38.82 460.0 38.81 392.9 36.03 492.7 35.99 405.4 News 40.02 528.6 39.90 438.7 37.18 551.2 37.22 467.8 34.23 576.7 34.18 482.1 Foreman 39.05 2700.8 38.82 2078.6 37.03 2594.3 36.88 1965.4 34.96 2492.1 34.83 2031.6 Bridge 37.83 2844.3 37.85 2137.7 35.80 3337.6 35.78 2599.0 34.17 3241.0 34.15 2575.4

如表1为对两个QCIF,两个CIF序列在QP=24,28,32时的试验结果,表中正数P表

示信噪比,T表示编码耗时。前期的试验分析得到TH16×16= 80×QP,TH8×8= 34×QP,TH4×4=

10×QP时可以得到较高的准确性。可以看出改进的算法比原算法在编码时间上平均减少了

17 %-24%。而序列的信噪比只有可忽略的降低。可以看出改进的算法在性能上有一定程度

提高,同时保持了视频序列的质量。

4 结束语

块划分模式选择是H. 264/A VC提高压缩效率和保证图像质量的重要途径,然而采用率

失真优化虽然能得到最佳的块划分模式,但该方法计算复杂度非常大。本文提出了H.264中

利用宏块内部信息的复杂程度的快速帧间模式选择算法,通过量化块内部的信息复杂程度,

与阈值进行比较选择最佳的分块模式的方式降低了编码的计算复杂度。从表2中的对比数据

可以看出文中提出的算法在编码速度方面有较大提高,而且编码速度的提高只以PSNR的

微小损失作为代价。

参考文献

[1]Joint Video Team (JVT)of ISO/IEC MPEG and ITU-T VCEG. Draft ITU-T Recommend and Final Draft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f Joint Video Specification (ITU-T Rec.H.264 and ISO/IEC 14496-10 AVC), document JVT-G050[S],May 2003.

[2]毕厚杰. 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H.264/AVC [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3]Ahmad A,Khan N,Masud S,et al. Selection of Variable Block Sizes in H.264 Acoustics[C]//Proc.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2004.

[4]王嵩,刘济林,薛全,等.H.264/AVC中基于全零块检测的运动估计快速算法[J].电路与系统学

报,2005,10(1):10-14.

[5]Jeon B, Lee J. Fast mode decision for H. 264[EB/OL]. (2003-12-03)[2006-08-20].

http://ftp3.itu.Ch/avarch/jvt-site|2003_12_Waikoloa

[6]成运,戴葵,王志英.H.264/AVC帧间多种块模式的编码性能分析与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

用,2005,41(5):33-36.

[7]Wu D, Pan F, Lim K P, et a1. Fast inter mode decision in H.264/AVC video coding [J].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 and System for Video Technology, 2005, 15(6):953-958.

[8]N.Ozbek and A.M.Tekalp, "Fast H.264/AVC video encoding with multiple frame references,"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vol.1,pp.597-600,Sept.2005.

[9]JM Reference Software[EB/OL].2006-06.http://bs.hhi.de/~suehring/tml/.

FAST H.264 Inter-Prediction Mode Decision with

Macro-block Information

Fu Yan, Luo Yin, Song Jin-kuan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0054)

Abstract

In the upcoming video coding standard H.264/AVC, motion estimation(ME) is allowed to use seven kinds of block sizes to improve the rate-distortion performance. This new feature has achieved significant coding gain compared to coding a macro-block(MB) using fixed block size. However, ME is computational intensive with complexity increasing linearly to the number of allowed block sizes. In this paper, A fast inter-prediction mode decision with block complexity information is proposed.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eed improvement of our proposed algorithm over the primitive algorithm is about 17% to 24% times but with little quality degradation.

Keywords: H.264; mode decision; motion estimation; block complexity

作者简介:傅彦(1962-),女,四川成都,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数据挖掘、神经网络。

最新复杂系统决策模型与层次分析法

复杂系统决策模型与层次分析法

费用居住饮食交通例3?科研课题 科研课題 承徳 可行性 实用价值学 术 意 义 人 才 培 养 §3.4复杂系统决策模型与层次分析法 Analitic Hierachy Process (AHP) T. L. Saaty 1970* —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问题举例 1.在海尔、新飞、容声和雪花四个牌号的电冰箱中选购一种。要考虑品牌的信誉、冰箱的功能、价格和耗电量。 2.在泰山、杭州和承德三处选择一个旅游点。要考虑景点的景色、居住的环境、饮食的特色、交通便利和旅游的费用。 3.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数学教育中选择一个领域申报科研课题。要考虑成果的贡献(实用价值、科学意义),可行性(难度、周期和经费)和人才培养。 -?模型和方法 1.层次结构模型的构造 步骤一:确定层次结构,将决策的目标、考虑的因素(决策准则)和决策对象按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最高层、中间层和最低层,绘出层次结构图。 最高层:决策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 最低层:决策时的备选方案。 中间层:考虑的因素、决策的准则。 对于相邻的两层,称高层为目标层,低层为因素层。 例1.选购冰箱迭购冰箱步骤二:通过相互比较,确定下一 层各因素对上一层目标的影响的权重,将定性的判断定量化,即构 造因素判断矩阵。 例2.

步骤三:由矩阵的特征值确定判别的一致性;由相应的特征向量表示各因素的影响 权重,计算权向量。 步骤四:通过综合计算给出最底层(各方案)对最高层(总目标)影响的权重, 权重最大的方案即为实现目标的最由选择。 2. 因素判断矩阵 比较n 个因素y 二(y“兀,…,yJ 对目标z 的影响. 采用两两成对比较,用弘表示因素y :与因素力对目标z 的影响程度之比。 通常用数字r 9及其倒数作为程度比较的标度,即九级标度法 Xi/Xj 相当 较重要 重要 很重要绝对重要 Si ; 1 3 5 7 9 2, 4, 6, 8 居于上述两个相邻判断之间。 当弘> 1时,对目标Z 来说Xi 比X :重要,其数值大小表示重要的程度。 同时必有3二1/氐<1,对目标Z 来说X :比血不重要,其数值大小表示不重 要的程度。 称矩阵A = ( aij )为因素判断矩阵。 因为>0且a.i =1/ 故称A 二(% )为正互反矩阵。 例.选择旅游景点Z :目标,选择景点 y :因素,决策准则 如果a £j a jk =a ik i, j, k=l, 2,n.则称正互反矩阵A 具有一致性.这表明对 各个因素所作的两两比较是可传递的。 —致性互正反矩阵A=(如)具有性质: A 的每一行例)均为任意指定行(列)的正数倍数,因此wnk (A )二1. A 有特征值九二n,其余特征值均为零. 记A 的对应特征值九二n 的特征向量为w 二(w : w 2,…,wj 贝IJ a £j 二w, w ;1 如果在目标Z 中n 个因素y= (yi, y 2,…,yj 所占比重分别为w 二(w 】w?,…,wj, 则 =1,且因素判断矩阵为A=(w i w ;1) o 因此,称一致性正互反矩阵A 相应于特征值n 的归一化特征向量为因素 y= (yi> y?,…,yJ 对目标z 的权向量 4. 一致性检验与因素排序 定理1: n 阶正互反矩阵A 是一致性的当且仅当其最大特征值为n. 定理2:正互反矩阵具有模最大的正实数特征值九,其重数为1,且相应特征向量 为正向量. 为刻画n 阶正互反矩阵A=(如)与一致性接近的程度,定义一致性指标(Consensus index): 1 2 7 5 5 1/2 1 4 3 3 4 = 1/7 1/4 1 1/2 1/3 1/5 1/3 I 1 J/5 1/3 3 1 1 yi 费用, 景色, ys 居住, 3.—致性与权向量 yi 饮食,ys 交通

经济预测与决策复习题

经济预测与决策复习题 一、选择题 1、预测期限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含五年)的经济预测称为( B ) A、长期经济预测 B、中期经济预测 C、近期经济预测 D、短期经济预测 2、相关系数越接近±1,表明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 C ) A、越小 B、一般 C、越大 D、不确定 3、采用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时,如果时间序列变化比较平稳,则平滑系数的取值应为( A ) A、0.1-0.3 B、0.5-0.7 C、0.7-0.9 D、0.4-0.6 4、在进行经济预测时,以下哪一个原则不属于德尔菲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D ) A、匿名性 B、反馈性 C、收敛性 D、权威性 5、使用多项式曲线模型对时间序列进行模拟时,若该时间序列经过m次差分后所得序列趋于某一常数,则通常应采用( B ) A、m-1次多项式曲线模型 B、m次多项式曲线模型 C、m+1次多项式曲线模型 D、m+2次多项式曲线模型 6、下列哪一种说法正确( A ) A、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每一行元素之和必为1 B、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每一列元素之和必为1 C、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主对角线元素之和必为1 D、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副对角线元素之和必为1 7、如果某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相对落后,担负不起较大的经济风险,则该企业应采用( A ) A、最大最小决策准则 B、最大最大决策准则 C、最小最大后悔值决策准则 D、等概率决策准则 8、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多目标决策时,通常采用1~9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假设第i个元素与第j个元素相比极端重要,则元素a为( D )ij A、1 B、5 C、1/9 D、9 9、某厂生产某种机械产品需要螺丝作为初始投入。如果从外购买,市场单价为0.5元;若自己生产则需要固定成本3000元,单位可变成本为0.3元。则螺丝的盈亏平衡点产量为( C )A、6000 B、10000 C、15000 D、20000 10、以下支付矩阵的纳什均衡是( B ) 左中右 上(2,0)(2,5)(1,3) 下(2,1 ),(03 21(,)) A、 D(下,中)、(下,右)(上,中)(上,左) B、 C、 二、填空题、围绕某一问题召开专家会议,通过共同讨论进行信息交流和相互诱发,激发出专家 1从而进行集体判断预测的方法被称为产生许多有创造性的设想,们创造性思维的连锁反

经济预测与决策案例分析

经济预测与决策案例分 析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案例分析一(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我国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预测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居民合理的消费模式和居民适度的消费规模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而且这也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增长。但是在看到这个整体趋势的同时,还应看到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居民消费水平也有明显差异。例如,2002年全国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为元, 最低的黑龙江省仅为人均元,最高的上海市达人均10464元,上海是黑龙江的倍。为了研究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变动的原因,需要作具体的分析。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可能很多,例如,居民的收入水平、就业状况、零售物价指数、利率、居民财产、购物环境等等都可能对居民消费有影响。为了分析什么是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与消费水平的数量关系,可以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去研究。 二、模型设定 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各地区居民消费的差异。居民消费可分为城市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由于各地区的城市与农村人口比例及经济结构有较大差异,最具有直接对比可比性的是城市居民消费。而且,由于各地区人口和经济总量不同,只能用“城市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来比较,而这正是可从统计年鉴中获得数据的变量。所以模型的被解释变量Y选定为“城市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 因为研究的目的是各地区城市居民消费的差异,并不是城市居民消费在不同时间的变动,所以应选择同一时期各地区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来建立模型。因此建立的是2002年截面数据模型。 影响各地区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有多种,但从理论和经验分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应是居民收入,其他因素虽然对居民消费也有影响,但有的不易取得数据,如“居民财产”和“购物环境”;有的与居民收入可能高度相关,如“就业状况”、“居民财产”;还有的因素在运用截面数据时在地区间的差异并不大,如“零售物价指数”、“利率”。因此这些其他因素可以不列入模型,即便它们对居民消费有某些影响也可归入随即扰动项中。为了与“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对应,选择在统计年鉴中可以获得的“城市居民每人每年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X。 从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得到表1-1的数据:

统计预测和决策(2015最全版)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①预测:根据过去和现在估计预测未来。 ②统计预测:属于预测方法研究的范畴,即如何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事物的未来发展进行③定量推测,并计算概率置信区间。 第二章 ①定性预测:是指预测者依靠熟悉业务知识、具有丰富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人员与专家,根据已掌握的历史资料和直观材料,运用个人的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性质和程度上的判断,然后再通过一定形式综合各方面的意见,作为预测未来的主要依据。 ②主观概率:是人们对根据几次经验结果所做的主观判断的主观判断的量度。 ③客观概率:是根据事件发展的客观性统计出来的一种概率。 ④相互影响法:是从分析各个事件之间由于相互影响而引起的变化,以及变化发生的概率,来研究各个事件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的一种预测方法。 第三章 ①残差: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离差 ②可绝系数:衡量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密切程度的指标,表示自变量解释因变量变动的百分百比。 ③相关系数:测定拟合优度的指标,相关系数平方等于可绝系数。 ④非线性回归预测法:在社会现实经济活动中,很多现象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这时就要选配适当类型的曲线,即非线性回归预测。 ⑤拟合优度:衡量回归直线拟合效果的指标 ⑥自相关系数:是衡量同一变量不同时期的数据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 ⑦D-W:检验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的一个有效方法,其计算公式为:D—W=∑(ui-ui-1)^2/∑ui^2,其中ui=yi-^yi.根据经验D-W统计量在1.5~2.5之间表示没有显著自相关问题。 第四章 ①不规则变动因素:又称随机变动,它是受各种偶然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不规则变动。 ②趋势外推法:用时间t为自变量,时序数值y为因变量,建立合适的趋势模型,并赋予时间变量t所需要的值,从而得到相应时刻的时间序列未来值。 ③图形识别法:通过绘制以时间t为横轴,时序数据为y轴的散点图形,并将其与各种函数曲线模型比较,选择最为合适的模型。 ④差分法:利用差分把数据修匀,使非平稳的序列达到平稳序列。同时与各类模型差分特点进行比较,选择合适的模型。 ⑤标准误差: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离差平方和的平均数的平方根。 ⑥ 第五章 ①一次移动平均法:收集一组观测值,计算这组观测值的均值,利用这一均值作为下一期的预测值。 ②一次指数平滑法:利用前一期的预测值Ft代替Xt-N得到预测的通式:Ft+1=aXt+(1-a)Ft.

经济预测与决策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我国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预测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居民合理的消费模式和居民适度的消费规模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而且这也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增长。但是在看到这个整体趋势的同时,还应看到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居民消费水平也有明显差异。例如,2002年全国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为元, 最低的黑龙江省仅为人均元,最高的上海市达人均10464元,上海是黑龙江的倍。为了研究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变动的原因,需要作具体的分析。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可能很多,例如,居民的收入水平、就业状况、零售物价指数、利率、居民财产、购物环境等等都可能对居民消费有影响。为了分析什么是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与消费水平的数量关系,可以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去研究。 二、模型设定 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各地区居民消费的差异。居民消费可分为城市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由于各地区的城市与农村人口比例及经济结构有较大差异,最具有直接对比可比性的是城市居民消费。而且,由于各地区人口和经济总量不同,只能用“城市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来比较,而这正是可从统计年鉴中获得数据的变量。所以模型的被解释变量Y选定为“城市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 因为研究的目的是各地区城市居民消费的差异,并不是城市居民消费在不同时间的变动,所以应选择同一时期各地区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来建立模型。因此建立的是2002年截面数据模型。 影响各地区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有多种,但从理论和经验分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应是居民收入,其他因素虽然对居民消费也有影响,但有的不易取得数据,如“居民财产”和“购物环境”;有的与居民收入可能高度相关,如“就业状况”、“居民财产”;还有的因素在运用截面数据时在地区间的差异并不大,如“零售物价指数”、“利率”。因此这些其他因素可以不列入模型,即便它们对居民消费有某些影响也可归入随即扰动项中。为了与“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对应,选择在统计年鉴中可以获得的“城市居民每人每年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X。 从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得到表1-1的数据: 表1-1 2002年中国各地区城市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

经济预测与决策(决策部分)

一、选择题 1、在实际决策中,要取得完全信息(B)。 A.是很容易的 B.是不可能的 C.是没有必要的 D.是能做到的 2、在决策方案选择中以“令人满意”准则代替“最优化”原则(A)。 A.具有实践意义 B.不具有实践意义 C.降低了决策标准 D.是不科学的 3、在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两种决策中,具有决策速度快、效率高特点的是(A)。 A.个人决策 B.集体决策 C.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 D.不能肯定 4、决策在融合各门相关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形成多种不同的作用形式和具体分析方法,体现了经营决策的(D)。 A.指导思想的科学性 B.程序的完整性 C.内容的复杂性 D.方法的多样性 5、在决策中,决策的科学性原则体现在(D)。 A.决策程序上

B.决策方法上 C.决策方案实施上 D.以上都对、 6、决策过程有固定的程式和标准方法的是( A )。 A.确定型决策 B.未确定型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个人决策 7、在非确定型决策时,为了充分利用收益函数所提供的全部信息,决策者应该采取的决策准则是( C)。 A.最小最大原则 B.最大最大原则 C.等概率准则 D. 准则 8、敏感度分析的目的是(B )。 A、揭示决策方案如何受某些因素的影响 B、找到影响决策方案的因素 C、了解决策者对信息的感应度 D、提高决策的质的分析水平 9、在转折点上,最佳方案损益期望值与非最佳方案损益期望值(A )。 A. 相等 B. 前者大于后者 C. 后者大于前者 D. 不能确定 10、借助决策树分析法评价、分析、计算某种方法获得信息的价值(B )。 A、是不可能的 B、是可以做到的 C、是不必要的 D、可操作性差 11、某企业有三种扩大生产方案,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有三等,其收益情况如下表: 如果决策根据悲观准则则应选择方案( C )。

经济预测与决策

经济预测与决策 德尔菲法应用案例 某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兴产品?现在市场上还没有相似产品出现?因此没有历史数据可以获得。公司需要对可能的销售量做出预测?以决定产量。于是?该公司成立专家小组?并聘请业务经理、市场专家和销售人员等8位专家?预测全年可能的 销售量。8 位专家提出个人判断?经过三次反馈得到结果?如下表所示。 专家第一次判断第二次判断第三次判断 编号最低最可最高最最可最高最最可最高销售能销售低能销低能销售量销售量销销售售量销销售量 1 500 750 900 600 750 900 550 750 900 量售量售量2 200 450 600 300 500 650 400 500 650 量量3 400 600 800 500 700 800 500 700 800 4 750 900 1500 600 750 1500 500 600 1250 5 100 200 350 220 400 500 300 500 600 专家第一次判断第二次判断第三次判断 编号最低最可最高最低最可最高最低最可最高 销售能销售销售能销销能销售 6 300 500 750 300 500 750 300 600 750 量销售量量销售售量售量销 7 250 300 400 250 400 500 400 500 600 量量量 8 260 300 500 350 400 600 370 410 610 平均345 500 725 390 550 775 415 570 770 数解答: 在预测时?最终一次判断是综合前几次的反馈做出的?因此?在预测时一般以最后一次判断为主。如果按照8 位专

Excel在经济预测与决策模型分析中的应用-定性预测方法[1]

第2章定性预测方法 定性预测,是预测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论水平和掌握的实际情况,对经济发展前景性质、程度做出判断。但有时可以提出数量估计,其特点为:需要的数据少,能考虑无法定量的因素,比较简便可行。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灵活的经济预测方法。在掌握的数据不多,不够准确或无法用数字描述进行定量分析时,定性预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测方法。如新企业,新产品生产经营的发展前景,由于缺少生产资料,以采用定性预测方法为宜。又如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变化,消费者心理的变化对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均无法定量描述,只能通过判断方法,进行定性预测。通过定性预测,提出有预见性的建议,可以为政府和企业进行经济决策,及管理提供依据,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定性预测主要靠预测人员经验和判断能力,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定性预测的准确程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应加强经济调查,掌握各种情况,对目标分析预测更加接近实际。 2)进行有数据有情况的分析判断,使定性分析数量化,提高说服力。 3)应将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相结合,提高预测质量。 §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 专家调查法是经济预测组织者通过向专家作调查,收集专家对预测意见的方法。 德尔菲法,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由美国兰德公司研究员赫尔默和达尔奇设计的。一九五零年就已开始使用。早期主要应用于科学技术预测方面,从六十年代中期以来,逐渐被广泛应用于预测商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方面。特别是在缺乏详细的充分的统计资料,无法采用其它更精确的预测方法时,这种方法具有独特优势。一般常用它和其它方法相互配合进行长期预测。 德尔菲法是由预测机构或人员采用通讯的方式和各个专家单独联系,征询对预测问题的答案,并把各专家的答案进行汇总整理,再反馈给专家征询意见。如此反复多次,最后由预测组织者综合专家意见,做出预测结论。 德尔菲法的主要过程是: 1)确定预测题目 预测题目是预测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即是预测的中心和目的。预测题目应根据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任务来确定。应该选择那些有研究价值的或者对本单位、本地区今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课题。题目要具体明确。

《经济预测与决策》课后习题

第一章经济预测的基本原理 1.什么叫经济预测? 经济预测是一门研究经济发展过程及其变动趋势的学科。 2.经济预测与决策有什么关系? 经济计划是为实现经济决策目标而编制的一种经济活动方案,而经济决策的目标又是依 据经济预测的结果而确定的。 3.什么叫宏观经济预测? 宏观经济预测是指对整个国民经济或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测,它以整个社会(或地区、部门)的经济发展的总图景作为考察对象。 4.什么叫微观经济预测? 微观经济预测是指对一个企业的经济发展前景或家庭、个人的经济活动的预测,它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前景作为考察的对象。 5.什么叫定性经济预测? 定性经济预测是对某一经济现象的未来状态所作的一种描述,也就是对未来的经济状态提供可能变动的方向而非数量的大小所作出的预测。 6.什么叫定量经济预测? 定量经济预测是运用经济统计的数据资料,根据预测目标中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起预测模型以推导出预测值。 7.预测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信息要素,方法要素,分析要素,判断要素。 第四章判断预测技术 1.直接头脑风暴法与质疑头脑风暴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在专家选择上有何异同? 直接头脑风暴法是组织专家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开会讨论,各持己见地、自由地发表意见,集思广益,提出所要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质疑头脑风暴法是对已制定的某种计划方案或工作文件,召开专家会议,由专家提出质疑,去掉不合理的或不科学的部分,补充不具体或不全面的部分,使报告或计划趋于完善。

P1-P3=0.11>0 故该公司各厂明年投资的总趋势增加。 5. 甲的平均销售量=(800+4*700+600)/6=700 甲预测的销售量的方差为 2=[(800-600)/6 ]2=1111.11 δ 甲 =33.33 δ 甲 乙的平均销售量=(750+4*640+550)/6=643 乙预测的销售量的方差为 2=[(750-550)/6]2=1111.11 δ 乙 δ =33.33 乙 丙的平均销售量=(850+4*700+600)/6=708 =41.67 丙预测的销售量的方差为δ 丙 推销员的销路预测是 (700+643+708)/3=684 其预测值的方差为 δ2=(δ甲2+δ乙2+δ丙2)/9=439.85 δ=20.97 故,预测值在439.85-2*20.97至439.85+2*20.97之间的可能性为95.4% 6. 柜台A, 2Φ[(450-400)/δA]-1=90% )=0.95 所以,Φ(50/δ A 50/δA =1.65 =50/1.65=30.30 所以,δ A 由此得,专柜A的预测值的均值为400,标准差为30.30 同理, 专柜B的预测值的均值为450,标准差为25.51 专柜C的预测值的均值为350,标准差为34.72

预测与决策试卷及答案解析

经济预测与决策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量:15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1*15=15分 1.经济预测的第一步是()A A.确定预测目的,制定计划 B.搜集审核资料 C.建立预测模型 D.评价预测成果 2.对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测称为()B A.长期经济预测 B.中期经济预测 C.短期经济预测 D.近期经济预测 3.()回归模型中,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是呈直线型的。C A.多元 B.非线性 C.线性 D.虚拟变量

4.以下哪种检验方法的零假设为:B1=B2=…=Bm=0?B A.r检验 B.F检验 C.t检验 D.DW检验 5.以数年为周期,涨落相间的波浪式起伏变动称为()D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不规则变动 D.循环变动 6.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A A.众数 B.中位数 C.算术平均数 D.调和平均数 7. 通过一组专家共同开会讨论,进行信息交流和相互启发,从而诱发专家们发挥其创造性思维,促进他们产生“思维共振”,达到相互补充并产生“组合效应”的预测方法为()A A.头脑风暴法 B.德尔菲法

C.PERT预测法 D.趋势判断预测法 8.()起源于英国生物学家高尔登对人类身高的研究。B A.定性预测法 B.回归分析法 C.马尔科夫预测法 D.判别分析预测法 9.抽样调查的特点不包括()D A.经济性 B.时效性 C.适应性 D.全面性 10.下图是哪种多项式增长曲线()B A.常数多项式 B.一次多项式 C.二次多项式

D.三次多项式 11.根据历年各月的历史资料,逐期计算环比加以平均,求出季节指数进行预测的方法称为()C A.平均数趋势整理法 B.趋势比率法 C.环比法 D.温特斯法 12.经济决策按照目标的性质和行动时间的不同,分为()D A.宏观经济决策和微观经济决策 B.高层、中层和基层决策 C.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 D.战术决策和战略决策 13.()是从最好情况出发,带有一定冒险性质,反映了决策者冒进乐观的态度。B A.最大最小决策准则 B.最大最大决策准则 C.最小最小后悔值决策准则 D.等概率决策准则 14.如果某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不良,担负不起较大的经济风险,则该企业应采用()A

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教学大纲

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教 学大纲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 教学大纲 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2016年09月

编写说明 一、课程概况 1、课程名称(中文):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 2、预修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 3、修读对象:管理科学专业本科生 4、课程教材:作者:,《大数据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5、参考教材: 【1】《数据、模型与决策》,作者:泰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作者:张所地、吉迎东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管理决策与模型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是应用分析、试验、量化的方法,对经济管理系统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提供有依据的最优方案,以实现最有效的管理。该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在管理决策中学会建立代数模型及计算机模型,把计算机求得的结果应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所涉及的各种管理决策问题。 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课程主要介绍管理决策的模型,学习决策的数量化方法,决策的评价以及决策的支持体系,决策自动化等。并以EXCEL为工具,运用EXCEL来进行各种管理决策。 通过学习管理决策科学中定量分析方法,掌握决策分析方法,并应用这些方法解决经济决策中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应用。 四、教学模式 课堂讲授与习题和案例讨论,配合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安排学生上机操作五、教学进度:每周 3 学时,共 48 学时

第一章管理决策的概念 【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掌握管理决策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知道决策者应具备的素质。【教学重点(Key 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决策的概念与科学决策应具备的条件 【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 课堂讲授:8课时 【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 第一节管理决策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管理决策的分类 第三节决策者的素质与能力 第四节科学的决策与如何科学地决策 【思考题(Questions)】 1.什么是决策如何从广义的概念上来理解决策 2.决策有哪些属性和特点 3.决策者的素质和能力是什么 第二章管理决策的科学程序 【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熟练掌握科学决策的程序,学习案例分析 【教学重点(Key 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如何进行科学的决策 【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 课堂讲授:8课时 【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 第一节决策的程序

经济预测与决策12894

一、单选题(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括号内。每空1分,共14) 1.在经营管理决策中,凡决策问题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决策称为()。 A.静态决策或单阶段决策 B.动态决策或多阶段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未确定型决策 2.风险型决策中最佳方案与非最佳方案概率转折点上的概率值是()。 A.转折概率 B.主观概率 C.客观概率 D.概率点 3.风险型决策法中,各自然状态的概率值()。 A.是相等的 B.不需要 C.是可以估算的 D.是不可以估算的 4.风险型决策中每个可行方案在执行中会出现()。 A、2种可能的结果 B、1种必然结果 C、几种可能结果 D、随机情况 5.未确定型决策中各种自然状态的出现可能性(概率)()。 A、已知 B、可计算出 C、未知 D、为零 6.风险型决策中各种自然状态未来出现概率()。 A、无法判断估计 B、可做主观判断估计 C、不能计算 D、为零 7.在实践中,“最优方案”选择是()。 A、完全可以实现的 B、很难实现的 C、没有理论依据 D、没有量化分析手段 8.决策中,决策者对未来情况判断和掌握提越准确,决策就越()。 A、容易 B、困难 C、有把握 D、无把握 9.决策是一个系统的逻辑分析和综合判断过程,必须按一定步骤进行,体现了经营决策( )。 A、指导思想的科学性 B、程序的完整性 C、内容的复杂性 D、方法的多样性 10.在经营决策中,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 A、可以描述 B、无法描述 C、不必描述 D、用公式描述 11.未确定型决策对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一视同仁”的思想是()。 A、乐观分析方法 B、主观分析方法 C、等可能分析法 D、悲观分析法 12.决策中的动态规划法可以做到()。 A.划分决策的阶段 B.实现各阶段的最优决策 C.实现整体最优决策方案 D.以上都对

管理预测与决策方法

管理预测与决策方法教案 老师:菅利荣 时间:2005年9月

管理预测与决策方法授课计划 ?定性预测方法 ?定量预测方法 ◆确定性方法 ?回归分析预测方法 ?时间序列平滑预测方法 ?趋势外推预测方法 ?马尔可夫预测与决策法 ◆不确定性方法 ?灰色系统预测 ?随机性决策分析 ?模糊决策 ?粗糙集理论 第一章预测概述 1.1 引言 1. 预测的兴起 预测于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逐步兴起的 预测:预测是指对事物的演化预先做出的科学推测。广义的预测,既包括在同一时期根据已知事物推测未知事物的静态预测,也包括根据某一事物的历史和现状推测其未来的动态预测。狭义的预测,仅指动态预测,也就是指对事物的未来演化预先做出的科学推测。预测理论作为通用的方法论,既可以应用于研究自然现象,又可以应用于研究社会现象,如社会预测、人口预测、经济预测、政治预测、科技预测、军事预测、气象预测等。 2. 预测的作用 正确的预测是进行科学决策的依据。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制定发展战略、编制计划以及日常管理决策,都需要以科学的预测工作为基础。 如“诸葛亮借东风、空城计”、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实施的“沙漠风暴”,研究人员建立了热能转换模型,进行了一系列模拟计算。因此,人们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化学战(火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物理战(原子武器),而海湾战争是数学战,指的是这场战争在战前就已对战争的进程以及战争所涉及和影响的方方面面做出了科学预测。 制订经济计划的依据之一 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之一 提高管理水平的途径之一 1.2 预测的基本原则 1. 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2. 坚持系统性原则 预测者所研究的事物和自然界的其他事物一样,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就是存在着

经济预测与决策复习题

《经济预测与决策》复习题 一、选择题 1、预测期限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含五年)的经济预测称为() A、长期经济预测 B、中期经济预测 C、近期经济预测 D、短期经济预测 2、相关系数越接近±1,表明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 A、越小 B、一般 C、越大 D、不确定 3、采用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时,如果时间序列变化比较平稳,则平滑系数的取值应为() A、0.1-0.3 B、0.5-0.7 C、0.7-0.9 D、0.4-0.6 4、在进行经济预测时,以下哪一个原则不属于德尔菲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A、匿名性 B、反馈性 C、收敛性 D、权威性 5、使用多项式曲线模型对时间序列进行模拟时,若该时间序列经过m次差分后所得序列趋于某一常数,则通常应采用() A、m-1次多项式曲线模型 B、m次多项式曲线模型 C、m+1次多项式曲线模型 D、m+2次多项式曲线模型 6、下列哪一种说法正确() A、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每一行元素之和必为1 B、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每一列元素之和必为1 C、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主对角线元素之和必为1 D、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副对角线元素之和必为1 7、如果某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相对落后,担负不起较大的经济风险,则该企业应采用() A、最大最小决策准则 B、最大最大决策准则 C、最小最大后悔值决策准则 D、等概率决策准则 8、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多目标决策时,通常采用1~9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假设第i个元素与第j个元素相比极端重要,则元素a ij为() A、1 B、5 C、1/9 D、9 9、某厂生产某种机械产品需要螺丝作为初始投入。如果从外购

买,市场单价为0.5元;若自己生产则需要固定成本3000元,单位可变成本为0.3元。则螺丝的盈亏平衡点产量为( ) A 、6000 B 、10000 C 、15000 D 、20000 10、以下支付矩阵的纳什均衡是( ) 上 下 A 、(上,左) B 、(上,中) C 、(下,中) D 、(下,右) 11、某工厂对某种原料的年需求量为20000公斤,每次订购费用为500元,每公斤原料的年存储费用5元。则年最优订货批次为( ) A 、8 B 、9 C 、10 D 、11 12、某工厂某种产品的总收益曲线为TR=150Q-0.2Q 2,总成本曲线为TC=3000-120Q+0.1Q 2,则该工厂最佳产量Q 为( ) A 、400 B 、450 C 、500 D 、550 13、下图是哪种多项式增长曲线( ) A.常数多项式 B.一次多项式 C.二次多项式 D.三次多项式 14、已知某厂商有建设大型工厂、建设中型工厂、建设小型工厂三种方案,不论以哪一种方案建厂,将来都可能面临畅销、平销、滞销三种情况之一,但其概率未知。已知收益值矩阵表如下所示(单位 A 、建设大型工厂 B 、建设中型工厂

预测与决策模拟一

《预测与决策》课程模拟试卷(一)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答对要点得分) 1.简述专家预测法的特点。 答案: (1)有比较成熟的组织专家,利用专家创造性思维进行预测评论的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 (2)可以依靠专家群体的集体智慧,充分发挥专家的集体效应。依靠专家集体不仅可以消除个别专家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还可以降低预测偏差,提高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3)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以打分、数量评估等方式,将预测推断结果定量化,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数量处理并进行必要修正,使预测结果更加可靠; (4)在缺乏足够数理统计数据和原始资料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专家们的共同努力,得到较为真实的信息,对预测对象做出充分全面的估计; (5)专家预测法能够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判断力、想象力,具有节约时间、节约费用、适用面广、评估准确度高的优点。 2.用于确定预测模型的三点法其待定参数有何特点? 答案: (1)三点法不需要数列的全部数据,计算相对比较简单; (2)对选取的数据比较敏感,即便是取加权平均值,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3)每一组里的数据相对较多时,模型可能更接近实际; (4)每一组里的数据要求是奇数,是从方便计算的角度而言的;

(5)更适合用于生命曲线趋势预测法。 3.按自然状态的种类来划分,传统上决策问题可分为哪几类?决策的一般过程包括哪几步? 答案: 确定型决策——自然状态完全确定;风险型决策——发生状态服从概率分布,且概率已经知道;非确定型决策——多个可能发生的状态,且概率未知。 决策过程:(1)发现、分析问题,确定决策目标;(2)分析自然状态;(3)提出拟用策略或方案;(4)确定评价准则,评价策略或方案效果;(5)选择最优(满意)策略或方案;(6)做出决策;(7)决策结果的反馈与评价。 4.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主要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 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方法主要有:化多目标为单目标的方法、重排序法、分层序列法。化多目标为单目标的方法的主要特点就是将复杂的多目标决策化为较为简单的单目标决策问题;重排序法是直接对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待选方案的解重排次序,然后决策解的取舍,直到最后找到“选好解”;分层序列法就是把目标按照重要程度重新排序,将重要的目标排在前面,先在最重要的第一目标里面找到最优组合,然后在第一个目标解组合里找到第二个目标的最优解组合,依次直到最后一个目标为止。 二、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答对关键步骤得分) 1.某彩电生产厂家为了开拓大屏幕彩电市场,准备开拓的四个城市分别为a,b,c,d,四个城市经济水平、发展状况大致相当。通过间接调查得到2003年四个城市市场的大屏幕彩电销售量及城市居民家庭户数数据如下所示。经过调查得到如下资料:a市场每100户对大屏幕彩电的需求量为12台,即a D=0.12。试用联测法预测这四个城市2004年居民家庭对大屏幕彩电的需

经济预测与决策教学大纲

理论课教学大纲 本课程是经济统计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学习和掌握经济预测和决策的理论及方法对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者和企业经营管理者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在该专业本科生四年的学习中,本课程所起的作用是将学生所学的基础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多门课程的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综合运用于经济预测与决策的实践,帮助学生树立“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而决策的前提是预测”意识,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并培养其科学地进行经济预测和决策研究,为社会经济预测和决策服务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系统学习经济预测与决策的专业知识,使学生熟悉和理解预测与决策的有关概念,掌握经济预测和决策的初级技术和高级技术,能够用所学的预测和决策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经济预测的基本问题 学时:2 主要内容:1、经济预测概述 2、经济预测的作用 3、经济预测的基本原则 4、经济预测的分类 5、经济预测的程序 重点与难点:理解经济预测的基本原则,程序,掌握经济预测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 第二章定性预测法 学时:2 主要内容:1、定性预测概述 2、市场调查预测法 3、专家评估法——德尔菲预测法 4、主观概率法 5、交叉影响法 重点与难点:理解定性经济预测的基本概念,掌握定性经济预测的几种基本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 第三章回归分析预测法 学时:2 主要内容:1、回归分析概述 2、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 3、元线性回归预测法 4、虚拟变量回归预测法 5、非线性回归预测法 重点与难点:了解回归分析方法的背景,掌握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思想和具体方法,并能用回归模型进行实证预测。 教学方式:讲授 第四章时间序列平滑预测法

《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教学大纲

《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 教学大纲 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2016年09月

编写说明 一、课程概况 1、课程名称(中文):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 2、预修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 3、修读对象:管理科学专业本科生 4、课程教材:作者:,《大数据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5、参考教材: 【1】《数据、模型与决策》,作者:泰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作者:张所地、吉迎东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管理决策与模型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是应用分析、试验、量化的方法,对经济管理系统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提供有依据的最优方案,以实现最有效的管理。该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在管理决策中学会建立代数模型及计算机模型,把计算机求得的结果应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所涉及的各种管理决策问题。 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课程主要介绍管理决策的模型,学习决策的数量化方法,决策的评价以及决策的支持体系,决策自动化等。并以EXCEL为工具,运用EXCEL来进行各种管理决策。 通过学习管理决策科学中定量分析方法,掌握决策分析方法,并应用这些方法解决经济决策中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应用。 四、教学模式 课堂讲授与习题和案例讨论,配合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安排学生上机操作

五、教学进度:每周 3 学时,共 48 学时 第一章管理决策的概念 【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掌握管理决策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知道决策者应具备的素质。【教学重点(Key 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决策的概念与科学决策应具备的条件 【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 课堂讲授:8课时 【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 第一节管理决策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管理决策的分类 第三节决策者的素质与能力 第四节科学的决策与如何科学地决策 【思考题(Questions)】 1.什么是决策如何从广义的概念上来理解决策 2.决策有哪些属性和特点 3.决策者的素质和能力是什么 第二章管理决策的科学程序 【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熟练掌握科学决策的程序,学习案例分析 【教学重点(Key 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如何进行科学的决策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主体目的 的过程。 本质 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因为最优原则需要:全部有关信息;了解所有信息价值,穷举方案;准确预测执行后果 决策的依据是适量的信息 决策的理论 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假设作为决策者的管理者是完全理性的 古典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 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命令的有效执行; 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决策理论 行为决策理论: 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决策者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响,在对未来的状况做出判断时,直觉的运用往往多于逻辑分析方法的运用; 由于受决策时间和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决策者选择的理性是相对的; 在风险型决策中,与经济利益的考虑相比,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寻求最佳方案。 决策的过程 诊断问题(识别机会) 获取高质量的信息并仔细地解 释它,就会提高做出正确决策的可能性 明确目标确定想要获得的结果的数量和质量 拟定方案必须把试图达到的目标铭记在心,而且要 提出尽量多的方案。 筛选方案确定所拟定的各种方案的价值或恰当性, 并确定最满意的方案。 执行方案 评估效果 执行方案 方案的有效执行需要足够数量和种类的资源作保障 方案的执行将不可避免地会对各方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需要作思想工作,让他们认识到方案对长远或全局的影响。必要时,还应作出相应补偿。 方案的实施需要得到员工的支持: 将目标分解,实行目标责任制;(责) 善于授权,做到责权对等;(权) 设计合理的报酬制度,根据目标完成情况实施奖惩(利) 评估效果

第五章预测--试题解析知识讲解

第五章预测 一.单项选择 1.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已知因素,运用人们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对未来进行预先估计,并推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的活动过程,称为()。 A、预测 B、定性预测 C、决策 D、计划 2.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作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通常采用()的方法。 A、市场预测 B、经济形势预测 C、定性预测 D、定量预测 3.在进行产品价格决策时,需要做的是()。 A、长期预测 B、中期预测 C、短期预测 D、定性预测 4.在预测过程中,如果缺乏或难以获取足够数据的资料,而主要运用个人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这时需要采用()。 A、简单平均法 B、定性预测法 C、定量预测法 D、时间序列法 5.选择适当的预测方法对于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预测的效率十分重要。因此,预测者要根据预测的目的和预测对象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如进行技术预测,往往采用()。 A.时间序列法B.头脑风暴法 C.回归分析法D、专家调查法 6.定量预测是运用数学模型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定量、具体描述的方法。它需要完整有效的()作基础。 A.科学技术B.模拟试验室C.信息D、数据资料 二.判断正误 1.按照预测时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一般情况下,预测时间范围的长短与预测质量的高低成正比关系。

2.当能够收集到足够可靠的数据资料时,运用时间序列法是可取的。 3.为战略性规划而进行的预测总是依赖管理人员判断预测法。 4.预测结果出现偏差的原因可能是预测过程失误,也可能是环境发生变化。 5.在现有经营范围内进行技术改造等投资时,需要对技术发展动态作短期预测。 三.名词解释 1.预测 2.宏观经济预测 3.微观经济预测 4.市场预测 5.定性预测 6.定量预测 四.简答题 1.预测具有哪些作用? 2.预测的类型是怎么样划分的? 3.选择预测方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六章决策 一.单项选择 1.某企业试图改变其经营方向,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做出决策,这种决策属于()。 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业务决策 D、程序化决策 2.该项决策具有极大偶然性和随机性,又无先例可循且有大量不确定因素,其方法和步骤也难以程序化和标准化,这项决策就是()。 A、风险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程序化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3.业务决策中,例如生产任务的日常安排、常用物资的订货与采购等诸如此类的经常重复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