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如何实现高标尺均衡

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如何实现高标尺均衡

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如何实现高标尺均衡
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如何实现高标尺均衡

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如何

实现高标尺均衡

南通市天生港学校教导处副主任港闸区兼职教科员刘拥军

【摘要】均衡发展不是要把好的学校拉下来,而是以好学校为标尺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由于港闸区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名校,这也是实现教育均衡高标尺发展的重要条件。借鸡下蛋,树立均衡发展标尺;借鸡下蛋,树立均衡发展标尺;自我造血,赶超均衡发展标尺;内化反刍,推高均衡发展标尺。

【关键词】区域教育均衡标尺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正式颁布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战略,并提出了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区域内基本均衡”的新目标。《纲要》明确要求“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说白了就是要使区域内的学校硬软件设施达到均衡。从硬件的角度来看,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困难,尤其对于沿海相对发达地区而言,目前已基本达到了这个要求。但事实上,沿海较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却极为严重。究其原因,有历史的遗留,如原先的各类政府重点扶持的名校,也有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大家都

知道,均衡发展不是要把好的学校拉下来,而是以好学校为标尺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

以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为例,该区辖区内共有七中学,其中区属中学六所,一所市直完中。由于港闸区原是南通市的郊区,区内中学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与主城区的中学有着较大的差距。这就导致了前些年本区的孩子想尽一切办法进入主城区就读。孩子外出就读不仅使施教区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使之同时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因为求学地距离远(有的甚至外出借读到县区),未成年孩子的交通问题、食宿问题、课业监督问题等都令家长们烦恼不已,其不满情绪日益强烈,他们质问:为什么港闸区中学的孩子没有优质的义务教育可享受?这种情绪影响到整个社会,不少人对港闸区教育表示出了怀疑乃至否定的态度,认为港闸区的中学没有能力教育并留住好学生。

可见港闸区中学要走的应该是大力提升自身实力,以主城区中学为标尺的均衡之路。港闸区在全市九个市(区、县)中是最小的,教育资源也是相对最为薄弱的,港闸区中学六所中学的总学生数仅相当于主城区的一所学校,甚至还不如。各校的历史传统也不尽相同,有原先的市直单位降格的、也有过去乡村中学升格的,教育教学理念、管理模式、师资力量以及生源质量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都是港闸区中学必须解决的难题。

由此可见,港闸区中学要走均衡发展之路就要在夹缝中求生存。一不能违背国家政策,二不能脱离教育实际。好在港闸区中学也有自

己机遇,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扶持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动力,这也是港闸区中学的最大机遇。有资金、有政策,自然就好办事。另外也正因为港闸区中学区教育规模小,整合起来就相对容易。随着通州区的并入,港闸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城区。基础设施的完备,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给港闸区中学带来更多生源,这是港闸区中学面临的最大机遇。还有由于港闸区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名校,这也是实现教育均衡高标尺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借鸡下蛋,树立均衡发展标尺

所谓借鸡下蛋就是跟传统名校联合办学,把传统名校作为本区域均衡发展的标尺。2009年6月,港闸区人民政府与南通市教育局共同决定,港闸区教育局与通中联合办学,创办一所全新的学校——南通市北城中学。该校总占地百余亩、投资近亿元,已于2010年底完工。每个年级规模为8-12轨,2010年9月开始招生。该校法人代表是百年名校南通中学副校长、南通市第三中学校长朱传中,主要管理人员由南通中学、第三中学和原秦灶中学共同组成,教师主体来自港闸区内外的优秀骨干教师,南通中学、第三中学也将分批派出部分骨干教师参与日常教学。北城中学首先将他们的管理理念和要求因地制宜地移植过来,向这些教育教学骨干学习先进的理念、方法,然后向区内兄弟学校辐射,切实提高全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毋庸置疑,跟通中、三中的联合办学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支撑和活力源泉。虽说联合是双向的,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偏重。很显然,在联合办学的初期,应更为偏重通中、三中对北城中学的帮助和支持,

这也正是政府和社会所期待的。

在与强校联合办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在学习强校先进理念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自身特点。要做有自己特色的均衡发展之路,全盘照搬肯定会出问题。首先要确保原港闸区教师的积极性,不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一无是处,要让他们明白现在学习别人的东西是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为了自己和学校的高标尺发展。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学校生产的产品是人,不可能用固定的模式去生产。而生产者——教师又都具有各自鲜明的个性,因而就必须将强校经验本土化。另外强校、名校与港闸区学校所接受的生源差异巨大。有些在他们那儿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我们这儿就不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开家长会。他们只有家校通一发决无缺席。而港闸区的学生家长能来一半就不错。

因为港闸区内外来人口的逐年递增,“新市民”子女教育的困惑在主城区学校是不存在的或还没有突出。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越来越多是港闸区个学校的普遍现象有几所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所占比例已经超过百分之八十。因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性强,对孩子的教育普遍不够重视,加之生存压力,他们也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这些直接导致学校教育的无奈。

面对这种实际教育现状,港闸区学校就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但还是可以从名校强校的教育理念中结合自身已有经验做到以下几点:

1.不放弃一个学生,就是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绝不歧视。

2.不放弃任何能够帮助他们的时机,这些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

关爱,我们老师只要付出一点真情,也许就能改变一个孩子。

3.确保能够跟家长建立联系,经常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意识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4.加强心理疏导工作,班主任和心理辅导老师要对个案学生建立心理成长档案。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心理成长期。

5.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让这些学生在活动中展现自己、认识自我,从而增强自信,提高学业成绩,感受学校温情。

如此种种,都是联合办学给港闸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高标尺。

二、筑巢引凤,稳固均衡发展标尺

如果说联合办学是给港闸区中学树立了一个发展标尺的话,那么大力引进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则是为了稳固这一标尺。因为对于长时期处于相对低水平状态下的港闸教师在突如其来的高标尺面前,往往会无所适从,觉得力不从心,甚至手足无措茫然不知方向。而借来的“鸡”终究还是要飞走的,也许“蛋”是下了,可能还没来得及“孵化”。此时,这些引进的名师就能有效的充当“孵化”者的角色。目前港闸区已引进罗俊、朱文玉、张蕾等特级教师及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数人,2011年又拟引进4名。他们必将对港闸教育的高标尺均衡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这些名师都已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各自的工作室。有活动地点,有活动经费,工作室广泛的吸收了港闸区内个学校的骨干教师。这些教师有很多早已是各级骨干教师,而更多的一些有理想有作为的中青年教师。在名师们的引领之下,效果已经有

所显现,这两年来港闸区教师在参加各种教育教学以及论文比赛中,获得的档次越来越高,获奖的人数越来越多。这不仅激发了获奖教师的热情,也触动了大多数教师的心田,是他们重新萌发出追逐理想的豪情。特级教师不再遥不可及,一等奖也不是专属名师,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骨干。这种思维一旦确立,教师们就会迸发出无可估量的能量,这就是名师的最为显著的作用。他们的出现就极大地稳固了有名校强校带来的均衡发展的高标尺。

三、自我造血,赶超均衡发展标尺

借助外部力量提升港闸教育质量是当务之急,也是无奈之举,但要真正达到或超过主城区教育质量的标尺,自我造血才是根本。

(一)自我造血的前提要做的是如何实现港闸区内学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区内各个学校都有各自的特色,也都有相对突出的学科,各校的管理模式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如何才能将各校的优势有效整合确实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

教育主管部门应从多个层面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如定时、定对象的沟通机制。可以有校长级的,中层级的,基础级的。也可以分管理类、教育类、教学类、教研类等。在一定的时间将各校好的做法就行沟通交流。

2、构筑稳固的交流平台。

有了机制还要有平台,这个平台要相对稳固。如各个层级的交流

活动要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地点。比如,将学校进行分工,一个学校承担一到两个专题交流任务,该项任务就由承担学校组织协调,区局安排检查。

还有就是充分发挥网络教研平台的效能,可以设置专题讨论区,每个学校在规定时间内必须上传一定数量的资源。

3、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

对做得好的学校和专题组给予适当的激励,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如组织评比,颁奖),也可以作为绩效考核的加分项。要让所有教师都能感觉到只要做了事就会有收获。

(二)自我造血的关键是如何培育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长效机制。

首先要建立制度。如有的学校要求每个教师每月必须完成一篇教育教学心得或反思,也可以是论文;每学期要读一本专业类书籍,要有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每学期听课数量不得少于10节等。并将其作为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制度必须是刚性的,而检查也必须是常态的。对教师的完成情况不仅考核量还要考核质,对质量好的要给予奖励。

奖励的目的是要使教师的成长由被动变为主动。让教师觉得专业成长是自己必须要做的,并且对自己的工作确实是有帮助的。

以上各种制度要求的目标是着力培育自己本土优势教育资源,培养自己的突出人才。因为只有具备了这些优势,才能真正赶超标尺。

四、内化反刍,推高均衡发展标尺

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管理,北城中学的办学初步成功首先得益于通中、三中的及时输出管理。管理一体化、科学化、精细化确保了高标尺发展的彰显。然而,输出管理并不是机械、简单地照办硬套,不是教条化,而是结合了学校自身制度、文化等特点的有机融合。因而,目前运行于北城校园的管理制度是嫁接于通中、三中但又充满港闸教育底蕴的最优化制度,这些制度的形成本就是个输出、融合、反馈、民主与集中的过程。名师的加入也为港闸教育的高标尺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由此而产生的各校古根教师又成了下一个梯队的引领者。这种高标尺的渐进上升方式正是不断内化他人先进思想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新动力。

总之,对于教育相对薄弱区域的均衡发展必须是高标尺的,在低水平上均衡不是真正的均衡。而达到高水平,那就要有高标尺,高标尺是现成的,至于怎样去树立、稳固、赶超、推高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做法。而南通市港闸区的这些做法和经验无疑是值得总结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①冀晓峰;《》[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年02期

②杨心榕;《》[J];辽宁教育;2010年04期

③王璐;孙明;沈剑锋;《》 [J];江苏教育;2010年08期

④张霞;兰英;《》[J];江苏教育;2010年05期

⑤李绪平;《》[J];江西教育;2010年Z1期

⑥戴嘉敏;《》[J];今日教育;2010年03期

⑦陈晓冰;《》[J];教书育人;2010年08期

⑧[J];今日教育;2010年03期

⑨》[ 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0年04期

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