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北京东京论坛-2019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2019.11-15页

北京东京论坛-2019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2019.11-15页

2019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关于本次调查

2019年6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日本大阪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习近平主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际格局加速演变。中日两国拥有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关切。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日本也进入令和时代。我们要共同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使中日关系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积极因素。

作为“北京-东京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一度的“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成为真实反映中日两国民意、增进两国相互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2019年,中国外文局(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与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第15次中日关系舆论调查。为做好相关工作,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与零点有数数据科技自2019年7月便开始着手筹备前期调查工作。9月3日,实地调查工作正式启动。零点团队继续承担中方调查的样本采集工作,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主持并与零点团队共同承担数据分析工作。

本年度公众调查抽样设计、样本分布、执行周期等信息如下:根据随机抽样结果,调查样本在以下10个城市进行采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武汉、南京、西安、青岛与郑州。调查时间为2019年9月9日—2019年10月8日,在10城市同步进行。

本次调查采用入户访问方式。规定总样本量为1500份,样本分配到各城市时采用等分法,即每个城市至少应执行150个样本。实际回收有效样本1597份。在置信水平为95%的条件下,抽样误差约为2.53%。调查对象的性别分布为:男性:48.7%,女性:

51.3%;年龄分布为:18-35周岁:39.1%,36-50 周岁:36.8%,51 周岁及以上:

24.0%;最终学历分布为:高中及以下学历:41.2%,本专科学历:57.1%,硕博学历:

1.1%。

?核心结论

2019年中日关系调查数据结果显示,中国受访者对日本的印象和对中日关系的看法继续保持回暖向好趋势。对日本持有良好印象的中国受访者增多,持有良好印象和负面印象的受访者比例差持续缩小。同时,中国受访者对当前中日关系以及对两国关系未来发展的看法呈现积极态度。但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受访者对日本和中日关系的看法并未随着中日政治关系的改善出现大幅好转,对进一步加深中日关系,尤其是对加深中日两国经贸合作和民间交往抱有较高的期待。中国受访者认可双方民间交往的重要性,但认为当前的民间交往仍不充分,希冀在媒体交流、互相接纳留学生等方面深化合作。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受访者期待中日双方能够着力开展应对全球和区域问题的双边及多边合作。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由于双方的努力和两国关系的持续改善,中国受访者对日本的感情持续好转,但在一些方面仍是负面评价高于正面评价。目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中日关系同样也面临着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中日双方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扭转公众看待对方持续多年的负面评价占据多数的态势,创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中日关系。

一、中国受访者对日好感度小幅提升,对中日关系持积极评价的比例增多

对日好感度小幅提升。2019年,中国受访者对日本的总体印象持“很好”和“相对较好”的比例为45.9%,较2018年(42.2%)提升3.7个百分点。这一增长虽然比2018年较2017年10.8个百分点的提升有所减缓,但仍延续着自2014年起的中国受访者对日印象改善的积极趋势。对日本印象“相对不好”或“不好”的受访者比例由2017年的66.8%下降到

2018年的56.1%,2019年又下降到52.7%。虽然目前消极印象的比率仍然超过积极印象,但是二者之间的差

值在大幅缩小。

对当前中日关系持积极评价的受访者增多。在受访者被问及如何看待当前中日关系时,选择“好”或“比较好”的比例由2018年的30.3%上升至2019年的34.3%,改善趋势已经持续四年。选择双方关系“比较差”或“差”的比例由2017年的64.2%下降到2018年的

45.1%,2019年又降至35.6%,降幅近10个百分点。虽然总体上对中日关系的消极评价仍占据多数,但消极评价和积极评价差距已显著缩小。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公众选择“说不清”的比例较前两年明显增加,上升为29.4%(2017年12.9%,2018年24.3%)。

对中日未来关系发展持乐观态度的比例有所提升。认为未来中日关系将“变好”或“相对变好”的受访者比例由2018年的38.2%上升至2019年的39.2%,增加1个百分点;认为将“相对变差”与“变差”的比率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为18.6%,与 2018年(18.2%)基本持平。

推动两国关系向好的民意基础仍不牢固。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今年中国受访者对中日关系的评价及对日印象有一定好转,但总体上对中日关系的消极评价仍占多数,推动两国关系向好的民意基础仍不牢固。调查显示,2019 年仅有29.6%的中国受访者在过去一年对日本的印象“变好”,较2018年的40%下降明显;2019年有25.5%的中国受访者认为过去一年中日关系“变好”或“相对变好”,较2018年的30.2%下降明显。同时,中国受访者对日

本持有“印象较好”或“相对较好”的比例仅较2018年微增3.7个百分点,认为当前中日关系好或者比较好的中国受访者比例仅较2018年微增4个百分点。

二、中国受访者认同中日关系重要性,期待两国在经贸往来、民间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为国际社会做出贡献认同中日关系的重要性。

调查数据显示,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后,中国公众对中日关系重要性的认可度出现了大幅度的变化。2010年达到92.5%的峰值后,至2014年这一数字连年下跌,五年间下降了近三成。2015年后,在两国关系总体回稳改善的趋势下,这一比例止跌回稳,2016年以来保持平稳,七成左右中国受访者认为中日关系“重要”或“比较重要”。2019年67%的中国公众认为中日关系“重要”或“比较重要”。日本作为“重要贸易伙伴”(59.3%)“重要邻国”(57.8%)“两国历史文化关系深厚”(31.2%)和“中日间有众多共同利益”(30.7%)等是中国受访者看重两国关系的重要理由。

对中日两国未来经贸合作期望较高。从调查结果看,中国受访者希望中日两国加强经济与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大多数中国受访者认为中日两国经济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可以实现合作共赢,对两国经济的合作前景持积极态度;60.8%的受访者认为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可以实现合作共赢。在被问到今后中日两国经贸关系走向时,59.3%的受访者相信双边经贸额会“大幅增长”或“略有增长”。

在世界自由贸易受到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中国受访者支持维护自由贸易体制,也乐于看到中国与日本进行经济合作以共同应对不利的国际贸易环境。从具体数据上看,81.6%的受访者认为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及开放的经济秩序、多边主义对今后的世界经济“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

认可民间交流的重要性。中国受访者认可两国民间交流对改善发展两国关系的重要性,但近半数受访者认为现状不够活跃。和去年相比,中国受访者眼中两国民间交流活跃度有所下降。41.6%的受访者认为这一年间两国民间交流呈现出“活跃”或“比较活跃”的态势,比2018年(48.6%)下降7个百分点。调查显示,超过七成(73%)的受访者认为双方民间交流对改善发展两国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在多种民间交流途径中,“媒体交流

(39.7%)”“互相接纳留学生(35.0%)”和“学者、研究者间交流(26.2%)”,受到较多肯定。和2018年相比,中国受访者对于媒体交流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支持中日两国在地区事务中实现多领域合作。中国受访者希望中日两国可以通过加强双边合作来共同保障地区安全与秩序,特别是对两国在构建新型合作关系、共同应对朝核问题、维护自由贸易体制等方面的合作充满期待。从具体数据上看,69.3%的中国受访者支持中国在亚洲事务上与日本进行合作。

在谈及中日两国应该在亚洲哪些事务上进行合作时,“加强中日韩及中日FTA、RCEP 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合作(28.4%)”居首位,其他排名前列的选项分别为“朝鲜半岛完全无核化(28.2%)”和“节能技术、风力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方面(26.5%)”;此外,涉及双方共同维护地区秩序和进行安全领域合作的选项也获得了较多受访者的认可,如“构建东北亚和平秩序(23.4%)”、“构建朝鲜半岛和平与朝鲜的经济发展(22.1%)”,等等。

62.2%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中日两国应该重视双边合作,进一步构建新型合作关系,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发挥建设性作用。在问及当前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时,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贫困、国家间的战争和纠纷、贫富差距扩大等全球性问题是中国受访者最为关注的,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包括中日等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携起手来共同应对。

期待中日加强军事安全合作。对未来发生军事冲突的担忧与对周边军事安全的顾虑,使更多的中国受访者倾向于建立多国对话机制来讨论安保问题,实现东北亚地区的和平。在本次调查中,65.7%的中国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建立起讨论安保问题的多国框架机制,这一比例比2018年(59.7%)上升了6个百分点。

在支持建立上述对话机制的受访者中,当被问及“哪个国家应当参加这一对话机制”时,59.9%的受访者选择了日本,人数比例仅次于中国(85.3%)和美国(62.7%),超过了俄罗斯(41.3%)。这说明在更多中国公众的意识中,已经将日本看作是与中国一同维护东北亚地区和平秩序的重要伙伴。

针对两国间新建立的海空联络机制,43.7%受访者认为该措施可充分避免两国间偶发的军事冲突,34.6%的受访者认为此项机制尚不够充分,另有21.6%的受访者不能给出准确判断。

三、中国受访者对日负面印象深受历史问题影响,对日本军事威胁的担忧有所缓解

历史问题对中日关系的深层心理影响依然存在。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历史问题对中日关系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47.4%的受访者认为“历史问题没有解决,这是中日关系决定性的大问题”,比 2018 年(46.8%)略有上升。被问到为何对日本产生不好印象时,60.5%的中国受访者选择“日本对侵略中国的历史没有真诚地道歉和反省”。15.4%的中国受访者认为“无论中日关系如何,要解决历史问题很困难”,这一比例较去年上升了6个百分点。

关于“中日间需要解决的历史问题”,中国公众首选“日本对侵略战争的认识”(60%),其次是“日本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51.2%),再次为“日本的历史教科书问题”(40.6%)和“日本的战争赔偿、慰安妇及强征劳工问题”(40%)。

对日本军事威胁的危机感有所缓解。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受访者认为“存在对中国构成军事威胁的国家或地区”的比率为55.5%,较2018年(68.7%)下降13.2个百分点。当被问

及具体国家或地区时,日本继续居首(75.3%),但较2018 年(79.4%)下降4.1个百分点。

在认为日本对中国构成军事威胁的理由中,65.4%的中国受访者选择“日本与美国联手在军事上围堵中国”,比去年(70.1%)下降4.7个百分点;第二位是“日本曾发动过侵略战争,至今仍存在否认和试图掩盖历史事实,淡化反省和道歉的倾向”,比率为 59.7%,比去年(64.6%)下降4.9个百分点;第三位是“日本长期侵占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并否认存在领土争端”,比率为 46.0%。比去年(54%)下降8个百分点;第四位是“日本在防卫计划大纲中把中国设定为假想敌国”,比率为 36.7%,比去年(45.8%)下降9.1个百分点;第五位是“日本谋求修宪趋势明显,愈发具有现实性”,比率为18.1%。比去年(22.8%)下降4.7个百分点。上述数据显示,相较于2018年,中国受访者对日本对华安全威胁的担忧有所缓解。

中国受访者对中日之间存在争议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归属问题可能会对两国军事安全产生不良影响的担忧有所下降:48.3%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在几年之内、或者在未来的时间里,两国会因为钓鱼岛的领土纠纷问题发生军事冲突,较2018年的56.1%下降了7.8个百分点;34.3%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两国不会因为钓鱼岛的领土纠纷问题发生军事冲突,较2018年的26.6%上升了7.7个百分点。但是,钓鱼岛问题依然是阻碍中日关系的最主要问题,2019年有51.2%的中国受访者认为钓鱼岛问题是阻碍两国关系的主要原因,这一比例与去年基本持平;56.9%的中国受访者因日本对钓鱼岛进行“国有化”引起两国对立,对日本持负面看法。

四、中国受访者认可本国媒体对促进两国关系的贡献,更多受访者通过移动设备获取关于日本和中日关系的信息

关于媒体对两国关系的影响,绝大多数中国受访者认可本国媒体在促进双方关系上所起到的作用:认为中国媒体对改善中日关系和促进两国民众相互理解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或“有些贡献”的中国受访者达84.6%。

中国受访者对本国媒体涉日报道客观公正性的评价也保持稳定:80.4%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中国的报纸、杂志、电视关于日本及中日关系的报道和评价是客观公正的,有11.5%的受访者对此持否定态度。而在2018年的数据中,持肯定和否定态度的受访者比例分别

为 80.6%和11.3%,与2019年基本相当。同时,80.3%的中国受访者认为网络上关于两国关系的网民声音能确切或大体上反映出主流民意。

84.5%的中国受访者主要通过中国媒体获取关于日本和中日关系信息,其中电视虽仍是最为主要的媒介渠道,但其重要性有所下降。以电视为最主要信息渠道的受访者比例由2018年的60.3%下降到今年的54%;相较之下,使用移动设备作为最主要信息渠道的受访者比例由2018年的29.9%增长到今年的39.3%,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