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运河中学高一物理【6.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习题课)导学案

运河中学高一物理【6.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习题课)导学案

运河中学高一物理【6.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习题课)导学案
运河中学高一物理【6.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习题课)导学案

高一物理【6.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习题课)导学案

班级 第 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熟悉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熟练掌握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2)掌握综合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

(3)激情投入,展示自我,享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课前预习练习】

1.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地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mg 等于______对物体的________,即mg =________,式中M 是地球的质量,R 是地球的半径,也就是物体到地心的距离.由此可得出地球的质量M =________.

2.将行星绕太阳的运动近似看成____________运动,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则有________________,式中M 是______的质量,m 是________的质量,r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行星和太阳中心的距离,T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太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样的道理,如果已知卫星绕行星运动的________和卫星与行星之间的________,也可以计算出行星的质量.

4.太阳系中,观测行星的运动,可以计算________的质量;观测卫星的运动,可以计算________的质量.

5.18世纪,人们发现太阳系的第七个行星——天王星的运动轨道有些古怪:根据________________计算出的轨道与实际观测的结果总有一些偏差.据此,人们推测,在天王星轨道的外面还有一颗未发现的行星,它对天王星的________使其轨道产生了偏离.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地位.

6.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运动问题的两条思路是:

(1)把天体(行星或卫星)的运动近似看成是____________运动,向心力由它们之间的____________提供,即F 万=F 向,可以用来计算天体的质量,讨论行星(或卫星)的线速度、

角速度、周期等问题.基本公式:________=m v 2r =mrω2=mr 4π2T 2. (2)地面及其附近物体的重力近似等于物体与地球间的____________,即F 万=G =mg ,主要用于计算涉及重力加速度的问题.基本公式:mg =________(m 在M 的表面上),即GM

=gR 2.

7.利用下列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 .已知地球的半径R 和地面的重力加速度g

B .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和周期T

C .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和线速度v

D .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 和周期T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王星是人们直接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而发现的

B .天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而发现的

C .海王星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太空观测而发现的

D .天王星的运行轨道与由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存在偏差,其原因是天王星受到轨道外的行星的引力作用,由此,人们发现了海王星

【合作探究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问题探究一』 求天体质量

例1.土星周围有美丽壮观的“光环”,组成环的颗粒大小不等,线度从1 μm 到10 m 的岩石、尘埃,类似于卫星,它们与土星中心的距离从7.3×104 km 延伸到1.4×105 km ,

已知环的外缘颗粒绕土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均为14 h ,引力常量为6.67×10-11 N·m 2/kg 2,

则土星的质量约为(估算时不考虑环中颗粒间的作用) ( ).

A .9.0×1016 kg

B .6.4×1017 kg

C .9.0 ×1025 kg

D .6.4×1026 kg

变式1.已知引力常量G 和下列各组数据,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及地球离太阳的距离

B .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球离地球的距离

C .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行的速度及运行周期

D .若不考虑地球自转,已知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

变式2.已知引力常量G =6.67×10-11 N ·m 2/kg 2,重力加速度g =9.8 m /s 2,地球半径R =6.4×106

m ,则可知地球质量的数量级是( )

A .1018 kg

B .1020 kg

C .1022 kg

D .1024 kg

『问题探究二』 求天体密度

例2.若有一艘宇宙飞船在某一行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其周期为T ,引力常数为G ,那么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变式1.一飞船在某行星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该行星飞行,若认为行星是密度均匀的球体,那

么要确定该行星的密度,只需要测量( )

A .飞船的轨道半径

B .飞船的运行速度

C .飞船的运行周期

D .行星的质量

变式2.假设在半径为R 的某天体上发射一颗该天体的卫星,若卫星贴近该天体的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1,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该天体的密度是多少?若这颗卫星距该天体表面的高度为h ,测得在该处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2,则该天体的密度又是多少?

『问题探究三』 发现未知天体

例3.科学家们推测,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就在地球的轨道上,从地球上看,它永远在太阳的背面,人类一直未能发现它,可以说是“隐居”着的地球的“孪生兄弟”.由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推知( )

A .这颗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等

B .这颗行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等

C .这颗行星的质量与地球相等

D .这颗行星的密度与地球相等

变式1某行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均可视为圆。每过N 年,该行星会运行到日地连线

的延长线上,如图所示。该行星与地球的公转半径比为

A .231()N N + B. 23()1

N N - C .321()N N + D. 3

2()1

N N -

『问题探究四』 双星系统

例4. 银河系的恒星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21S S 和构成,两星在相

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 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得

其运动周期为T ,1S 到C 点的距离为1r ,21S S 和的距离为r ,且21r r >

,已知引力常数为G ,那么以下正确的是 ( )

A .两星向心力相等

B .S 1质量大于S 2质量

C .两星作圆周运动角速度相等

D .S 2质量为21224GT

r r π 变式1. 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征可推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T ,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 ,试推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引力常量为G )

【小结与反思】

1.“地上”: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黄金代换式:GM=gR 2)

地上指的是,不绕地球转动的物体。

2.“天上”: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

天上指的是,绕地球转动的物体,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向心力,

即使在地球表面附近也有可能是天上。

3、发现未知天体的运动规律。

4、双星问题的处理

把握四点:1、引力的来源是彼此间的引力为它们做圆周运动提供向心力;

2、圆心在它们连线上某一点;

3、轨道半径为各自到圆心的距离。

4、周期一样

【课堂当堂检测】

1、若知道太阳的某一颗行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万 有引力常 量G ,

则可求( )

A.该行星的质量

B.太阳的质量

C.该行星的密度

D.太阳的平均密度

2、一 艘宇宙飞船绕一个不知名的行星表面飞行,要测定该行星的密度,仅仅需要( ).

A .测定飞船的运行周期

B .测定飞船的环绕半径

C .测定行星的体积

D .测 定飞船的运

B .金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

C .金星的公转周期一定比地球的公转周期小

D .金星运行的角速度最小,火星运行的角速度最大

4.地球半径为R ,距地面高为h 处有一颗同步卫星。另一星球半径为3R ,距该星球球面高度为3h 处也有一颗同步卫星,它的周期为72 h ,则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与地球的平均密度之比为多少?

5、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 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 ,若抛出时的初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数为G ,求该星球的质量M.

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天体运动问题的方法

6.近地人造卫星1和2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分别为T 1和T 2,设在卫星1、卫星2各自所在的高度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分别为g 1、g 2,则( )

A .g 1g 2=(T 1T 2)4/3

B .g 1g 2=(T 2T 1

)4/3 C .g 1g 2=(T 1T 2)2 D .g 1g 2=(T 2T 1)2 7.已知地球半径R =6.4×106 m ,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g =9.8 m /s 2.计算在距离地面高为h =2×106 m 的圆形轨道上的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 和周期T.

8、宇宙中存在一些质量相等且离其他恒星较远的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设四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 ,半径均为R ,四颗星稳定分布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已知引力常量为G .关于四星系统,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 A .四颗星围绕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B .四颗星的轨道半径均为

2a

C .四颗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均为2m G

R D .四颗星的周期均为2π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练习题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万有引力练习 1.关于万有引力定律应用于天文学研究的历史事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都是运用万有引力定律、经过大量计算后而发现的B.在18世纪已经发现的7个行星中,人们发现第七个行星——天王星的运动轨道总是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结果有比较大的偏差,于是有人推测,在天王星轨道外还有一个行星,是它的存在引起了上述偏差 C.第八个行星,是牛顿运用自己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经大量计算而发现的D.冥王星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和勒维列合作研究后共同发现的 答案:B 解析:只要认真阅读教材,便能作出正确判断。 2.2007年1月17日,我国在西昌发射了一枚反卫星导弹,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反卫星武器试验。相关图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发射时,由于反冲而向上运动 B.发射初期时,弹头处于超重状态,但它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小

C.高温高压燃气从火箭尾部喷出时对火箭的作用力与火箭对燃气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D.弹头即将击中卫星时,弹头的加速度大于卫星的加速度 答案:ABC 解析:火箭发射时,向下喷出高速高压燃气,得到反冲力,从而向上运动,而且燃气对火箭的作用力与火箭对燃气的作用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故A、C正确;发射初期,弹头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但随它离地高度的增大,重 力越来越小,B正确。由 GMm (R+h)2 =ma可知,弹头击中卫星时,在同一高度处,弹头与 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D错误。 3.(2012·河北冀州中学高一期中)宇航员乘飞船前往A星球,其中有一项任务是测该星球的密度。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结合已知量有同学为宇航员设计了以下几种测量方案。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当飞船绕星球在任意高度运行时测出飞船的运行周期T B.当飞船绕星球在任意高度运行时测出飞船的运行周期T和飞船到星球的距离h C.当飞船绕星球表面运行时测出飞船的运行周期T D.当飞船着陆后宇航员测出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答案:A 4.(南京市板桥中学12~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 “嫦娥二号”已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其环月飞行的高度距离月球表面100km,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比环月飞行高度为200km的“嫦娥一号”更加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说课稿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说课稿 说课人:李鑫锐 课题:&6.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课型:新授课(1课时)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我叫李鑫锐,来自鹤岗市第三中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一、教材分析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是人教版高中新教材必修2第六章第4节。教材的第六章是万有引力与航天,高考重点考察查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及向心力公式分析人造卫星的绕行速度,运行周期以及计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第4节正是涉及计算天体质量和密度这一部分内容,是高考的重要考点。该节承接第3节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卡文迪许测量G值进而得到地球质量这一说法,将学生引入并使之体会,理解万有引力理论的巨大作用和价值。使学生掌握了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为第5节学习人造卫星的知识做了铺垫。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当中已经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可以对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进行简单计算。但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有什么价值,有哪些作用和影响还没能够有一个足够的认识。对于公式的深刻理解以及灵活运用上还很欠缺。另外,学生对于重力和万有引力之间的关系应该有一些困惑。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也就会针对这些方面展开,并在这一过程中渗透情感价值观教育。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制定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2.利用万有引力计算地球和其他天体质量 3.了解用万有引力知识发现未知天体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了解为什么在地球表面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并依此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2.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理解并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天体问题的思路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利用万有引力计算地球等天体的质量和密度的方法,让学生感受科学巨大的魅力。 2.通过了解发现新行星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展过程的曲折和复杂,体会科学对人类发展的巨大作用。 四、重点与难点 教学的重点在于运用万有引力计算天体质量和密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去选用恰当的方法解决天体问题。 五、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建立模型分析推理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归纳总结练习巩固

高一物理万有引力定律测试题及答案

万有引力定律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5分,共40分) 1.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内,其内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物体() A.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B.所受引力全部用来产生向心加速度 C.加速度为零 D.物体可在飞行器悬浮 2.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线速度为v,周期为T,若要使卫星的周期变为2T,可能的办法是() 不变,使线速度变为 v/2 不变,使轨道半径变为2R D.无法实现 3.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上各点均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 A.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线速度 B.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角速度 C.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向心加速度 D.地球表面各处的向心加速度方向都指向地球球心 4.地球上有两位相距非常远的观察者,都发现自己的正上方有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相对自己静止不动,则这两位观察者的位置及两人造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能是()A.一人在南极,一人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 B.一人在南极,一人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等,但应成整数倍 C.两人都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 D.两人都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等,但应成整数倍 5.设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为g0,地球半径为R0,人造地球卫星圆形运行轨道半径为R,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6.一宇宙飞船在一个星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宇航员要估测星球的密度,只需要测定飞船的() A:环绕半径 B:环绕速度 C:环绕周期 D:环绕角速度 7.假设火星和地球都是球体,火星的质量M火和地球的质量M地之比M火/M地=p,火星的半径R火和地球的半径R地之比R火/R地=q,那么火星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火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的加速度g地之比等于[ ] q2 q

高中物理 第六章 6.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第六章 6.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导学 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六章 6、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学习目标】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2、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3、掌握综合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会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请写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公式。公式中的G是什么? 【自主学习】 活动1:阅读教材“科学真实迷人”部分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曾满怀激情的说:“科学真是迷人,根据零星的事实,增添一些猜想,竟能获得那么多收获!”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2、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测量”几个铅球之间的作用力,测出了压力常量G的值,从而“称量”出了地球的质量。测出G 后,是怎样“称量”地球的质量? 【同步练习】 1、设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9、8m/s2,地球半径R = 6、4106m,引力常量G= 6、6710-11 Nm2/kg2,试估算地球的质量。 【拓展延伸】 能否用测地球质量的方法测量月球的质量? 如果能那应该需要知道那些量?如果有一天你也登上了月球,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重大奉献,那么你将怎样在月球上用常规的工具测量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 【同步练习】 2、已知月球的质量是 7、31022kg,半径是 1、7103km,月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有多大?这对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的行动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活动2:阅读教材“计算天体的质量”部分的内容,同时考虑下列问题: 1、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天体质量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2、天体实际做何运动?而我们通常可认为做什么运动? 3、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有哪些?

高一物理万有引力与宇宙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一、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a 、b 、c 是地球大气层外圈圆形轨道上运动的三颗卫星,a 和b 质量相等,且小于c 的质量,则( ) A .b 所需向心力最小 B .b 、c 的周期相同且大于a 的周期 C .b 、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 的向心加速度 D .b 、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 的线速度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因卫星运动的向心力是由它们所受的万有引力提供,由2 GMm F r =向知,b 所受的引力最小,故A 正确; B .由 2 2 22GMm mr mr r T πω??== ??? 得3 2r T GM =,即r 越大,T 越大,所以b 、c 的周期相等且大于a 的周期,B 正确; C .由 2 GMm ma r = 得2 GM a r = ,即 2 1a r ∝ 所以b 、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 的向心加速度,C 错误; D .由 2 2GMm mv r r =

得v= v∝ 所以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线速度,D正确。 故选AB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场上,一小球自由下落触地后,小球上下运动过程做的是简谐振动 B.用竖直轻弹簧连接的小球,在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小球上下运动过程做的是简谐振动 C.在同一栋高楼,将一在底层走时准确的摆钟移至高层后,摆钟显示的时间变慢 D.高速飞离地球的飞船中的宇航员认为地球上的时钟变快 E.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振动系统的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答案】BCE 【解析】 【分析】 【详解】 A.球场上,一小球自由下落触地后,小球上下运动过程所受力为恒力,不满足F=-kx,固做的是简谐振动,选项A错误; B.用竖直轻弹簧连接的小球,在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小球上下运动过程满足F=-kx,做的是简谐振动,选项B正确; C .根据2 T=在同一栋高楼,将一在底层走时准确的摆钟移至高层后,由于g变 小,则摆钟显示的时间变慢,选项C正确; D .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可知,时间间隔的相对性 t= 船中的宇航员认为地球上的时钟变慢,选项D错误; E.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振动系统的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选项E正确。 故选BCE。 3.如图为某双星系统A、B绕其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示意图,若A星的轨道半径大于B星的轨道半径,双星的总质量M,双星间的距离为L,其运动周期为T,则 ()

万有引力理论成就优秀教案

7.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 2、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 3、理解并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天体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计算天体质量的公式。 2、了解天体中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界奥秘中的巨大作用,让学生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 2、会用已知条件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教学难点 根据已有条件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工具 有关练习题的投影片、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上节我们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有关知识,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万有引 力定律的内容及公式是什么?公式中的G 又是什么?G 的测定有何重要意 义?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上述问题: 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 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公式:F =G 2 21r m m . 公式中的G 是引力常量,它在大小上等于质量为1 kg 的两个物体相距1 m 时所产生的引力大小,经测定其值为6.67×10—11 N ·m 2/kg 2。 教师活动: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有着重要的物理意义:它对物理学、天文学的发展具有 深远的影响;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起来;对科 学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给人们探索自然的 奥秘建立了极大信心,人们有能力理解天地间的各种事物。这节课我们就共 同来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二)进行新课 1、“科学真实迷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科学真实迷人”部分的内容,思考问题[投影出示]: 1、推导出地球质量的表达式,说明卡文迪许为什么能把自己的实验说成是 “称量地球的重量”? 2、设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9.8m/s 2,地球半径R =6.4×106m ,引力常量 G =6.67×10-11 Nm 2/kg 2,试估算地球的质量。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推导出地球质量的表达式,在练习本上进行定量计算。 教师活动:投影学生的推导、计算过程,一起点评。 24112 6210610 67.6)104.6(8.9?=???==-G gR M kg 点评:引导学生定量计算,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教育。 2、计算天体的质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天体质量的计算”部分的内容,同时考虑下列问题[投 影出示]。 1、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天体质量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2、求解天体质量的方程依据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 1、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天体质量的基本思路是:根据环绕天体的运动情 况,求出其向心加速度,然后根据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进而列方程求解.

高中物理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在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基础上,推导得到万有引力定律,使学生对此定律有初步理解; 2、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万有引力定律; 3、使学生能认识到万有引力定律的普遍性(它存在宇宙中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不管它们之间是否还有其它作用力). 能力目标 1、使学生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解决行星绕恒星和卫星绕行星运动的天体问题. 情感目标 1、使学生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感受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经历了几代科学家的不断努力,甚至付出了生命,最后牛顿总结了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才发现的.让学生在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应多观察、多思考. 教学建议 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固然重要,让学生了解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更重要.建议教师在授课时,应提倡学生自学和查阅资料.教师应准备的资料应更广更全面.通过让学生阅读“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根据牛顿提出的几个结果自己去猜测万有引力与那些量有关.教师在授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学,也可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也可由教师展示出开普勒三定律和牛顿的一些故事引导学生讨论. 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 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并会推导万有引力定律;

3、掌握万有引力定律,能解决简单的万有引力问题; 教学难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教学重点:万有引力定律 教具: 展示第谷、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等人图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20分钟) 1、引言 展示第谷、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等人照片并讲述物理学史: 十七世纪中叶以前的漫长时间中,许多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如第谷、哥白尼,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通过了长期的观察、研究,已为人类揭示了行星的运动规律.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支配行星按照一定规律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却缺乏了解,更没有人敢于把天体运动与地面上物体的运动联系起来加以研究.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哥白尼、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地面上的动力学规律推广到天体运动中,研究、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人们认识了支配行星按一定规律运动的原因,为天体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那么: (1)牛顿是怎样研究、确立《万有引力定律》的呢? (2)《万有引力定律》是如何反映物体间相互作用规律的? 以上两个问题就是这节课要研究的重点. 2、通过举例分析,引导学生粗略领会牛顿研究、确立《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推理的思维方法. 苹果在地面上加速下落:(由于受重力的原因): 月亮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由于受地球引力的原因);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一年级物理学科“问题导学案” 课题: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学习导航]: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两个分力的大小关系,计算地球质量; 2.行星绕恒星运动、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共同点: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 3.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有重要应用。 复习: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G =? r表示什么? 卡文迪许用扭秤测量了铅球间的作用力大小,得到了引力常量G的具体数值,进而计算了地球的质量。从而使得万有引力定律进入定量计算领域,有了更实用的意义。[问题探究]:预习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 1、地面上物体的重力来源于地球施加的万有引力,但不等同于万有引力,这是因为。 专心听讲的你处于什么状态?受到了哪些力的作用?(无说明,以地面做为参考系) 若以地轴为参考系,情况又该如何呢?(地球在自转,此时分析万有引力,而不分析重力,请画一个理想化的地球) 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如何? 若你在地轴上,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如何? 若你不在地轴上,但地球自转可略,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如何? 实际中,只要物体在地面附近,均可认为万有引力等于重力。 2、设地面附近g=9.8m/s2,地球半径为R=6.4×106m,G=6.67×10-11N m2/Kg2。试估算地球的质量。(请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你能估算出地球的密度吗?(写出表达式即可) 3、天体实际上做什么运动?为了简化问题,我们认为天体怎样运动?谁提供向心力?(对于天体,我们只分析万有引力,而不分析重力) 的表达式有哪些? 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有哪些?求a n 4、m绕M匀速圆周运动,设两个天体间的距离r、绕行的周期为T、线速度为v,角速度是ω,试着写出以上物理量间的关系。 由此可估算出中心天体的质量还是环绕天体的质量?应用此方法能否求出环绕天体的质量? 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迹的平均半径为1.5×1011m,G=6.67×10-11N m2/Kg2。试估算太阳的质量。(请保留一位有效数字,注意隐含条件。) 5、如何由以上规律估算地球的质量?如何测月球的质量? m绕M匀速圆周运动,知质量m、M,公转周期T,两个天体间的距离r,M的半径R。试求:中心天体的密度。 给你一艘宇宙飞船和一只秒表,你能否测出月球的密度? 6、应用万有引力定律除了可以估算出天体质量、密度外,还能干啥? 发现未知天体。和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地位。(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了哪些天体? (2)人们是怎样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来发现未知天体的?(请用8个字概括!)7、知识自主建网: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把自己预习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请运用简洁的语言或者图表,点明重点、难点及获得了的能力)

高一物理万有引力练习卷含答案

次空课《万有引力》3高一物理第 ,下列说g某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地球半径为R,地面重力加速度为1. )( g/R A.人造卫星的最小周期为2πRg/2处的绕行速度为B.卫星在距地面高度R /4 R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C.卫星在距地面高度为 地球同步卫星的速率比近地卫星速率小,所以发射同步卫D. 星所需的发射速度较小D 答案的轨道相ca、、c、d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四颗人造卫星.其中2.a、b轨道在同一平面上.某时刻四颗卫星的运行方向、bcb、d在同一个圆轨道上,交于P,) 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的加速度a、c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a 的角速度、c的角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B.b 的线速度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cdC.a 点相撞的危险c存在在PD.a、A 答案22v4πMm2 A正确.、D错误,C==mrωmr=ma,可知B、=解析由Gm22 Trr 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实现“落月”的新阶段.已20133.“嫦娥三号”探月卫星于“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绕月球作圆周运.周期为T知月球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11不计周围其他天体的影响.根据题目给出.,万有引力常量为r,周期为TG动的半径为22) (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能求出“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的质量A .能求出地球的密度B.

C.能求出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力33rr21.可得出=D22TT2124πMm可知通过已知量只能估算中心天体的质量,因而可以估算出地mr由G=解析22Tr正错误,选项C”探月卫星的质量,选项A球和月球的质量,而不能算出“嫦娥三号”“嫦娥三号B错误.由于确.由于地球的半径未知,因而不能估算地球的密度,选项33rr12错误.=不能成立,选项D探月卫星和月球做圆周运动的中心天体不同,因而22TT21C 答案 已知卫.4. 如图所示,甲、乙两颗卫星在同一平面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公转方向相同,卫星乙都要运动到与卫星甲同居地球一侧且三TT,每经过最短时间5星甲的公转周期为) 者共线的位置上,则卫星乙的公转周期为( 89B.T A.T 98910D. C.T T 109A 答案 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仍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减小5.1) (为原来的,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变轨前、后卫星的21 4∶A.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 为1 ∶.角速度大小之比为B28 ∶C.周期之比为12 D.轨道半径之比为1∶v E2211k2=.根据=解析根据Em v得v=,所以卫星变轨前、后的速度之比为k v1m2222vv1Mmr21G=m,得卫星变轨前、后的轨道半径之比为==,选项D错误;根据22 v4rrr12216arMm21G=ma,得卫星变轨前、后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选项A错误;根22 rar112. 3ω8Mmr212错误;rB=,得卫星变轨前、后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据G=mω,选项32ω1rr12ω2π1T21,选项C正确.T根据=,得卫星变轨前、后的周期之比为== ωω8T12C 答案 日,神州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对接前神州十号与天宫6月136.2013年一号

高中物理 四、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四、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天体的运动与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循相同的规律,因而也是可以认识的,特别是在卡文迪许测出万有引力常量后,万有引力定律有了更多定量的结果,比如测量地球及其他天体的质量,发现太阳系的新行星等,取得了重要成果,也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关注课标] 1、理解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称量地球质量的原理 2、理解、掌握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的思路和方法 3、通过对发现未知行星这一历程的了解,使学生深刻体会科学定律对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自主学习] 1、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所受的重力mg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即 由此解得地球质量 2、笔尖下发现的行星是哪一颗行星? 人们用类似的方法又发现了哪颗行星? [内容精讲] 1、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如何“称量”地球的质量? 从地面上物体的重力谈起。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地球表面的重力近似等于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如果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地面上物体的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由mg=GMm/R2,得出M=gR2/G 其中g 、R在卡文迪许之前已经知道,而测出G,就意味着“测出了地球的质量”。通过万有引力定律“称量”地球的质量,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科学真是迷人! 基本思路:根据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利用测量的某个行星的轨道半径和周期,列出方程,求得太阳的质量 2、估测地球的质量(密度)的方法: (1)利用重力加速度的值来计算 若已知地球的半径R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mg=GMm/R2?M=gR2/G (2)利用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来计算 GMm/r2=mr(2π/T)2? M=4π2r3/GT2 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还可测出地球的密度ρ。 3、发现新天体 到了18世纪,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系有7颗行星,而海王星、冥王星是在笔尖下被发现的‘ [典型例题] 考点1:天体质量的计算 例1:已知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4×108m,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平均速率为1000m/s,试求地球质量M。保留2位有效数字). 针对训练1 已知引力常量G和下列各组数据,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及地球离太阳的距离 B.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球离地球的距离 C.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行的速度和运行周期 D.若不考虑地球自转,已知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 考点2:测天体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知识点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知识点 万有引力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在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它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大;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小。 两个可看作质点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F=Gmm/r^2,即万有引力等于引力常量乘以两物体质量的乘积除以它们距离的平方。其中G代表引力常量,其值约为6.67×10的负11次方单位N·m2/kg2。为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 万有引力的推导:若将行星的轨道近似的看成圆形,从开普勒第二定律可得行星运动的角速度是一定的,即:ω=2π/T 如果行星的质量是m,离太阳的距离是r,周期是T,那么由运动方程式可得,行星受到的力的作用大小为mrω^2=mr(4π^2)/T^2 另外,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 r^3/T^2=常数k' 那么沿太阳方向的力为 mr(4π^2)/T^2=mk'(4π^2)/r^2 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可知,太阳也受到以上相同大小的力。从太阳的角度看,

(太阳的质量m)(k'')(4π^2)/r^2 是太阳受到沿行星方向的力。因为是相同大小的力,由这两个式子比较可知,k'包含了太阳的质量m,k''包含了行星的质量m。由此可知,这两个力与两个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它称为万有引力。 如果引入一个新的常数(称万有引力常数),再考虑太阳和行星的质量,以及先前得出的4·π2,那么可以表示为万有引力=Gmm/r^2 两个通常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极其微小,我们察觉不到它,可以不予考虑。比如,两个质量都是60千克的人,相距0.5米,他们之间的万有引力还不足百万分之一牛顿,而一只蚂蚁拖动细草梗的力竟是这个引力的1000倍!但是,天体系统中,由于天体的质量很大,万有引力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天体中质量还算很小的地球,对其他的物体的万有引力已经具有巨大的影响,它把人类、大气和所有地面物体束缚在地球上,它使月球和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旋转而不离去。 重力,就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 任意两个物体或两个粒子间的与其质量乘积相关的吸引力。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力。简称引力,有时也称重力。在粒子物理学中则称引力相互作用和强力、弱力、电磁力合称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第八周第二节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学习目标: 1.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 2.了解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发现过程. 3.理解人造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等物理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并 能用卫星环绕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4.会推导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知道第二第三宇宙速度的数值和含义 学习重点 1. 掌握两种算天体质量的方法 2. 理解人造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等物理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并 能用卫星环绕规律解决相关问题.(重点和难点) 3.会推导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 课前知识储备: 1、 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公式是什么? (分别写出向心力与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关系式) 2.万有引力定律的容 。 公式: 万有引力常量G= 。 3.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关系是什么? 重力是地球对地面上物体的万有引力引起的, 重力近似等于地球对地面上物体的万有引力。 设疑自学 一: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天体的运动 基本方法:把天体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的向心力由万 有引力提供。关系式:F 引=F 向 二、应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公式进行分析或计算。 1、 阅读教材P51 天体质量M 、密度ρ的估算: 测出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和周期T ,由 2R Mm G =R T m 2)2(π得 M = ,ρ=V M =3034R M π= .(R 0为天体的半径) 当卫星沿天体表面绕天体运行时,R=R 0,则ρ= 2.阅读教材P52 了解利用万有引力发现未知天体的思路 人们根据万有引力都发现了哪些星球?怎样发现的?

3. 阅读教材P53:①了解300多年前牛顿的人造地球卫星设想 ②地面上的物体,怎样才能成为人造地球卫星呢? 卫星的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R 的关系: 由2R Mm G =R v m 2, 得V= ∴R 越大,v 越小。 由2R Mm G =R m 2ω,得ω= ,∴R 越大,ω越小。 由2R Mm G =R T m 2)2(π,得T= ,∴R 越大,T 越大。 第一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 议一议: 根据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观测数据,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出 的天体质量是地球的还是月球的? 【课内探究】 1. 基本思路: ①.把天体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 万有引力提供。(说明:虽然行星的轨道不是圆,但是实际上和圆十分接近,在 高中阶段的研究中我们把天体运动按匀速圆周运动来处理。) 其基本关系式为: 。 ②.在忽略天体自转的影响时,我们可以认为天体表面处的物体受到的重力 天体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其基本表达式: 。 2. 具体应用: 应用一、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 方法一:要求一颗星体的质量,可以在它的周围找一颗环绕星,只要知道环 绕星的周期和半径,就可以求这颗星体的质量(但不能求出环绕星的 质量m ) 【点拨释疑1】若月球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周期为T ,又知月球到地心 的距离为r 。(1)设地球质量为M ,月球质量为m ,试求出地球 对月球的万有引力。 (2)求出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 (3)若知道地球半径为R ,求出地球的质量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典型题练习(含答案)

《万有引力与航天》典型题练习一、选择题 1.关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第一宇宙速度又叫脱离速度 B.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 C.第一宇宙速度跟地球的质量无关 D.第一宇宙速度跟地球的半径无关 2.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1 10和 1 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A.0.2g B.0.4g C.2.5g D.5g 3.嫦娥二号卫星已成功发射,这次发射后卫星直接进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直接奔月.当卫星到达月球附近的特定位置时,卫星就必须“急刹车”,也就是近月制动,以确保卫星既能被月球准确捕获,又不会撞上月球,并由此进入近月点100公里、 周期12小时的椭圆轨道a.再经过两次轨道调整,进入100 公里的近月圆轨道b.轨道a和b相切于P点,如右图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7.9 km/s,小于11.2 km/s B.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11.2 km/s C.嫦娥二号卫星在a、b轨道经过P点的速度v a=v b D.嫦娥二号卫星在a、b轨道经过P点的加速度分别为a a、a b则a a>a b 4.我们在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的公式v=gR时,需要做一些假设和选择一些理论依据,下列必要的假设和理论依据有() A.卫星做半径等于2倍地球半径的匀速圆周运动 B.卫星所受的重力全部作为其所需的向心力 C.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仅有一部分作为其所需的向心力 D.卫星的运转周期必须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

5.全球定位系统(GPS)有24颗卫星分布在绕地球的6个轨道上运行,距地面的高度都为2万千米.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3.6万千米,地球半径约为6 400 km ,则全球定位系统的这些卫星的运行速度约为( ) A .3.1 km/s B .3.9 km/s C .7.9 km/s D .11.2 km/s 6.有两颗质量均匀分布的行星A 和B ,它们各有一颗靠近表面的卫星a 和b ,若这两颗卫星a 和b 的周期相等,由此可知( ) A .卫星a 和b 的线速度一定相等 B .行星A 和B 的质量一定相等 C .行星A 和B 的密度一定相等 D .行星A 和B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一定相等 7.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M 和远地点N 的高度分别为439 km 和2 384 km ,则 ( ) A .卫星在M 点的势能大于N 点的势能 B .卫星在M 点的角速度小于N 点的角速度 C .卫星在M 点的加速度大于N 点的加速度 D .卫星在N 点的速度大于7.9 km/s 8.如图所示,是美国的“卡西尼”号探测器经过长达7年的“艰苦”旅行,进入绕土星飞行的轨道.若“卡西尼”号探测器在半径为R 的土星上空离土星表面高h 的圆形轨道上绕土星飞行,环绕n 周飞行时间为t ,已知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关于土星质量M 和平均密度ρ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M =4π2(R +h )3Gt 2 ,ρ=3π·(R +h )3 Gt 2R 3 B .M =4π2(R +h )2Gt 2 ,ρ=3π·(R +h )2 Gt 2R 3

第四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备课备课教案

第三章第三节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上,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天体的质量和发现新的天体等,让学生感受万有引力定律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功,进而理解万有引力理论的巨大作用和价值。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这一章的重点,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利用万有引力定律除了可求出中心天体的质量外,还可发现未知天体。本节是“应用+检验”性的内容,着重讲清应用思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要使学生深刻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激起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学生分析: 学生要运用已有的概念和知识以及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际问题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通过归纳总结、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 2、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天体问题的思路、方法,体会科学定律的意义。 2、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理解并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问题的思路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测量天体的质量、预测未知天体的学习活动,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对人类探索和认识未知世界的作用。 2、通过对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了解科学发展的曲折性,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公式计算天体的质量。 难点:在具体的天体运动中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问题。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法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学生学习学案 教学过程:

高一物理万有引力习题

万有引力定律 1.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适用于天体,不适用于地面物体 B .只适用于球形物体,不适用于其他形状的物体 C .只适用于质点,不适用于实际物体 D .适用于自然界中任意两个物体之间 2.有关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B .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太阳处在圆心上 C .所有的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3.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不动的人造地球卫星( ) A .可以在地球上任意一点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值 B .可以在地球上任意一点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C .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值 D .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4.人造地球卫星由于受大气阻力,轨道半径逐渐变小,则线速度和周期变化情况是 A .速度减小,周期增大 B .速度减小,周期减小 C .速度增大,周期增大 D .速度增大,周期减小 5.假如一个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做圆周运动,则 ⑴.根据公式v=ωr 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加到原来的2倍 ⑵.根据公式F=mv 2/r 可知,卫星所需向心力减小到原来的1/2 ⑶.根据公式F=GMm /r 2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1/4 ⑷.根据上述B 和C A .⑴ ⑵ B .⑶⑷ C .⑴⑵ ⑶ D .⑴⑵ ⑶⑷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B .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 C .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 .地球是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 7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 ) A .开普勒 B .牛顿 C .卡文迪许 D .爱因斯坦 8.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是 ( ) A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运行速度 B .这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 C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所需的最小水平发射速度 D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9.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的公式23 T R =k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 A .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B .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 地,周期为T 地;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长半轴为

(完整版)《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同步练习3

第六章第四节 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海王星是人们直接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轨道而发现的 B .天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轨道而发现的 C.海王星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太空观测而发现的 D .天王星的运行轨道与由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存在偏差,其原因是天王星受到轨 道外的行星的引力作用,由此人们发现了海王星 答案:D 解析:由行星的发现历史可知,天王星并不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轨道而发现的; 海王星不是通过观测发现,也不是直接由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轨道而发现的,而是人们发现天王星的实际轨道与理论轨道存在偏差,然后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新”星的轨道,从而发现了海王星。由此可知,A、B、C错误,D正确。 2. 若已知某行星的一颗卫星绕其运转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则可求得() A .该卫星的质量 B .行星的质量 C.该卫星的平均密度 D .行星的平均密度 答案:B 解析: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只能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故已知卫星的轨道半径和周期, 只能计算行星的质量,A项错误,C项错误,B项正确。因不知行星的半径,故不能计算出 行星的平均密度,D项错误。 3. 科学家们推测,太阳系内除八大行星之外还有另一颗行星就在地球的轨道上,从地 球上看,它永远在太阳的背面,人类一直未能发现它,可以说是“隐居”着的地球的“孪生兄弟”。由以上信息可以确定() A .这颗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等 B. 这颗行星的半径等于地球的半径 C. 这颗行星的密度等于地球的密度 D .这颗行星上同样存在着生命 答案:A 解析:因只知道这颗行星的轨道半径,所以只能判断出其公转周期与地球的公转周期相等。 Mm £ 由G r2= m r可知,

物理:6.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二)

四、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要点导学] 1.计算天体质量(或密度)。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将围绕某天体的行星的运动看成圆周运动,根据行星运动的向心力由它们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建立方程,求出天体质量(或密度)。 (1)在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时,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引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利用 。解得地球质量_________。卡文迪许用扭秤测量了铅球间得作用力大小,得到了引力常量G,进而计算了地球的质量。从而使得万有引力定律进入定量计算领域,有了更实用的意义。 (2)根据卡文迪许计算地球质量的思路,我们还可以计算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某行星表面物体受到行星的引力大小等于物体在该行星表面的重力,解 得:。式中M为行星质量,R为行星半径 (3)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的,由此可以列出方程,从中解出太阳的质量。 (4)假如一个近地卫星(离地高度忽略,运动半径等于地球半径R)的运行周期 是T。有:,解得地球质量为___________;由于地球的体积为可以计算地球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 实用文档

2.发现未知天体等: 问题的发现:天文学家在用牛顿的引力理论分析天王星运动时,发现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天王星的轨道与实际观测到的结果不相符,发生了偏离。 两种观点:一是万有引力定律不准确;二是万有引力定律没有问题,只是天王星轨道外有未知的行星吸引天王星,使其轨道发生偏离。 亚当斯和勒维耶的计算及预言:亚当斯和勒维耶相信未知行星的存在(即第二种假设)。他们根据天王星的观测资料,各自独立地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这颗“新”行星的轨道。 伽勒的发现:1846年,德国科学家伽勒在勒维耶预言的位置附近发现了海王星。和预言的位置只差1度。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观察,用观察到的事实结果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准确性。1930年,汤姆根据洛韦尔对海王星轨道异常的分析,发现了冥王星。未知天体的发现是根据已知天体的轨道偏离,由万有引力定律推测并计算未知天体的轨道并预言它的位置从而发现未知天体。 [范例精析] 例1:地球和月球的中心距离大约是r=4×108m,试估算地球的质量。估算结果要求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解析:月球是绕地球做匀速运动的天体,它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引力提供。根据牛顿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可以列式求出地球质量。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27.3实用文档

高一物理万有引力专题练习

高一期中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已知火星的半径约为地球的12,火星质量约为地球的19 ,火星是离太阳第4近的行星,在地球外侧,火星的轨道半径是1.5天文单位(1个天文单位是地日之间的距离)。则下列关于火星说法正确的是( B ) A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的23 B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的49 C .火星密度是地球密度的98 D .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周期是地球的32 2、嫦娥二号卫星已成功发射,可以直接进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后奔月。当卫星到达月球附近的特定位置时,卫星就必须“急刹车”,也就是近月制动,以确保卫星既能被月球准确捕获,又不会撞上月球,并由此进入近月点高度100公里、周期12小时的椭圆轨道a 。再经过两次轨道调整,进入高度为100公里的近月圆轨道b 。轨道a 和b 相切于P 点,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11.2 km/s B .嫦娥二号卫星在a 轨道运动时的机械能小于b 轨道上运动的机械能 C .嫦娥二号卫星在a 、b 轨道经过P 点的速度相同 D .嫦娥二号卫星在a 、b 轨道经过P 点的加速度相同 3、宇航员在某星球表面以初速度2.0 m/s 水平抛出一物体,并记录下物体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O 点为抛出点,若该星球半径为4 000 km ,万有引力常量G =6.67×10 -11 N·m 2/kg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2.0 m/s 2 B .该星球的质量为2.4×1023 kg C .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4.0 km/s D .若发射一颗该星球的同步卫星,则同步卫星的绕行速度一定大于4.0 km/s 二、多选题 4、如图中的圆a 、b 、c ,圆心均在地球的自转轴线上,其中b 在赤道平面内,对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同步卫星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D ) A .同步卫星的轨道可能为a ,也可能为c B .同步卫星的轨道可能为b C .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 D .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5、一行星绕恒星作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动周期为T ,速度为v ,引力常量为G ,则 (ACD ) A .恒星的质量为G T v π23 B .行星的质量为2 324GT v π C .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π2vT D .行星运动的加速度为T v π2 6、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 点,轨道2、3相切于P 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D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