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亚洲和欧洲第二课时

亚洲和欧洲第二课时

亚洲和欧洲第二课时
亚洲和欧洲第二课时

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和欧洲总第2 课时

2)试说明照片中的建筑与气候的关系。小结与反思】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知识点及作业

第六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一、知识点总结: 1、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2、欧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2)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与亚洲相邻。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3、亚洲的地形特征: 平均海拔高(除南极洲外,海拔最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大陆外侧多岛弧。 4、欧洲的地形特征: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地势起伏不大。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5、亚洲气候特点: (1)复杂多样性(原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2)大陆性强。(3) 季风气候显著。 6、欧洲气候特点: (1)气候类型少,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的气候(原因:纬度、海陆、地形、洋流)。(2)海洋性特征显著。(3)具有面积最广、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7、亚洲的河流特点: (1)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2)内流区面积广大。 8、欧洲的河流特点: (1)河网密布,水流平缓。(2)河流短小,水量丰富(季节变化小,多为外流河)。 (3)航运价值高 9、亚洲人口和国家: (1)人口最多的大洲(约占世界百分之63)。(2)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 数在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3) 人口分布不均匀。 10、欧洲人口和国家:(1)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2)城市文化水平高。(3)世界上人 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4)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严重。 二、作业: 1、世界上最大的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 2、亚洲、欧洲名称的由来:古代生活在东岸的人们,把居住地以的地方称为“”以的地方称为“”亚细亚意为“”,欧罗巴意为“ __ ” 3、亚洲的面积约为,欧洲的面积约为。

亚洲及欧洲2

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气候、河流)导学案第二课时课型:新知探索授课人: 学生姓名:班级:时间: 【学习目标】(认定目标,我会走向成功) 分析亚洲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 【重难点】 1、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重点) 2、欧洲的气候特征(难点) 【自主学习】(认真读课文、读地图,我能完成知识梳理) 亚洲和欧洲的气候 1、亚洲的气候 ①纬度位置:亚洲跨、、三带, ②亚洲气候具有、、的特点,在亚洲,唯一缺少的气候类型是 2、季风 ①含义:随季节不同而风向的风,是由差异造成的 ②亚洲东部沿海地区的三种季风气候,自南向北依次是、、。 【合作探究】 欧洲的气候 ①欧洲距海(远或近),受海洋影响,特性显著 ②和典型,这两种气候均在欧洲分部最广 【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 1、亚洲的河流 ①读图1-1,找出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河流,记住它们的名称、位置 ②根据亚洲地形特点,分析亚洲河流的特点 第一,大和多发源于中部的,顺地势呈向四周奔流入海 成因:亚洲的地势 第二,内流区面积广大 成因:亚洲低于辽阔,内陆距海较远,降水稀少,河流水量小,蒸发量大,喝水很难长途跋涉注入海洋,形成内流河 【精讲点拨】 欧洲的河流 ①受平原地形的影响,欧洲河流河网,水流 ②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欧洲河流水量,径流量季节变化,有利于运输 ③受海陆轮廓影响,欧洲河流(长或短),绝大部分是(内、外流河) 【达标测试】(我相信,我一定能够做出来) 1、亚洲面积约平方千米,是世界大洲。 2、全球共分_______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_____度。东边的时间_____西边的时间。 3、亚洲气候的三大特征是:、、。 4、北半球的寒极是,世界的雨极是。 5、亚洲河流的二大特征是:、。 【小结】看看自己在本节课中掌握了哪些知识?试着归纳一下。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地理七年级下湘教版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教学设计

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和欧洲 全章安排五课时 教学目标: (一)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二)通过分析亚洲地形特征,使学生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 (三)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过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等腰三角形能力。 (四)从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形和气候对河流产生的影响,分析亚欧洲的河流特征。 (五)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的人口分布,分析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了解亚欧两洲的人种和民族的组成。 (六)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教学重点: 1、亚洲的地形特征 2、亚洲的气候特征 3、亚洲的河流特征 教学难点: 1、亚欧洲的气候特征 2、时区和日界线的转换 3、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媒体: 1、多媒本课件 2、时区模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亚欧洲的地理位置 在地图上复习世界七大洲。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一洲?它与哪一洲的陆地相连? 知识点一:亚欧洲名称的来历 指导学生看书,从课本中了解到亚洲的全称是“亚细亚”,意为“东方日出之地”。欧洲的全称是“欧罗巴”,意为“西方日落之地”。 知识点二:亚欧洲的地理位置 1、首先回顾洲界的颜色和图例。

2、复习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指导学生在图上读出亚洲的经纬度。 4、归纳学习方法。 5、指导学生读出欧洲的地理位置。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时区和日界线 知识点一:时区的换算 现在我们在上课是几点,现在美国人在干什么?引入学生思考。 1、出示学习题纲,引导学生看书。 2、地方时:在黑板上板图,解释地方时的含义,并说明地方时造成时间的混乱。 3、标准时间:板图说明含义,并在黑板上画出中时区、东一、西一、东西十二 时区。 4、推算时间。并得出两个时区之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 5、展示时区图,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 6、完成课本练习P4 2题。 7、推算计算公式: 所求时间=已知时间-(所求时区-已知时区) (注:东时区用“+”,西时区用“-”,中时区用“0” 并用公式来演示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8、拓展练习:已知当地时间,求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时间,从而引出日界线。 9、日界线的定义。 10、日界线日期的转换:从东十二区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 从西十二区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亚欧洲的地形 亚洲地 理位置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第二课时教案 湘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二课时教案 湘教版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总结出分析亚洲地形特征的步骤和方法。 2、用分析亚洲地形特征的步骤和方法归欧洲的地形特点。 【教学重点】 亚洲、欧洲的地形特征 【教学过程】 任务一:阅读课本P5,结合图1—1 1、在图中找到并标注: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西西伯利亚平原、死海等主要地形区 2、分析亚州的地形特征是: 一是地形以、为主,平均海拔950米,是除洲以外海拔最高的洲 二是、。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和低平的西西伯利亚大平原。喜马拉雅山脉主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号称“地球之巅”;的湖面,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 三是地势、。“世界屋脊”雄踞亚洲中部,喜马拉雅山脉等众多高大的山脉,以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大多分布在周围。 任务二:读图1—1,结合P6活动1有关资料,分析欧洲地形的主要特征: 一、主要地形类型:以为主的地形 二、地势特征:地势高,地势低 三、相对高差:地面起伏 四、平均海拔:世界平均海拔最的大洲 任务三:做P6第2题填表对比分析亚欧两洲的主要地形差异 【探究延伸】 读“亚洲地形图”,回答:

(1) A 山脉; B 山脉; C 山脉; (2)高原: G 高原; H 高原; (3)平原: ①平原; ②平原; (4)半岛: )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海,②湾,③洋。 a , b , c 。

山脉:A ,B ,C ,D 。 半岛:甲,乙,丙。 (2)属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的是______。(填代码) 【教后反思】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节亚洲和欧洲学案1 新人教版 1、通过分析亚洲地形,掌握分析地形特征的方法,并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 2、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结合已学气候知识,分析欧洲气候 3.结合地图和活动题学习,培养提高思考分析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4.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人口、资源、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习重点:1、分析地形特征的方法 2、分析气候类型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 学习难点:1、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 2、欧洲气候类型及影响因素 一、快乐预习 预习任务一:(一)、阅读第5、6页,完成下列各题 1、陆地地形可分为哪几种基本类型? 2、亚洲主要以哪种地形为主?亚洲地形有何特征? 3、读亚洲地形图,找出亚洲主要的高原、山脉、平原、丘陵。 4、找出欧洲主要的山脉、平原 预习学习任务二: (二)、阅读第7、8、9页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上的五带是怎么划分的?各个温度带的界线是什么? 2、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亚洲的纬度范围如何?亚洲地跨哪几个带? 4、亚洲面积广大,地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带,除_____________气候外, 世界上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二、合作探究: 1、亚洲地形有三大特征,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亚洲的海陆位置如何?对亚洲气温、降水会有什么影响?

第6章第1节亚洲及欧洲答案(第一课时)

七年级下册地理学案第1周第1次本学期总第(1)张 姓名:_______ 第六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1课时) 新知预习 知识点一:亚洲与欧洲的位置 1、 _亚洲__是世界第一大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和___欧_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 起,合称__亚欧_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2、亚洲的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南北跨纬度近90°。 (2)海陆位置: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亚洲与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称亚欧大陆,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3.欧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纬度范围: 36°N~80°N之间,经度范围: 25°W~67°E之间。 全部位于_北_ (南、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__东__(东、西)半球。 (2)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_地中_海,东连_亚_洲,西南隔着_直布罗陀_海峡与_非洲相邻。海岸线_曲折_,多半岛、岛屿和海湾。 知识点二:时区的换算(暂时不做,等以后讲了再补做。) 1、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____个时区,以经线为中心,东西跨7.5°为中时区(零时区),向东、向西各划分为_____个时区,其中______和______合为一个时区,每个时区中间的经线为该时区的_____经线,这条经线的时间就是该时区的区时,东经度代表____时区,西经度代表___ __时区。 2、区时时差的计算: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小时,相隔几个时区,区时差几个小时。 3、区时时差的计算口诀:东早西晚,西减东加,同减异加 4、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上规定,大致以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但并不与其完全重合。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天,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天。知识点三:亚洲与欧洲的地形特征 随堂训练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亚洲的地理位置,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C.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大西洋、和印度洋 D.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2、亚洲的命名含义是指…………………………………………………………………………( B )A.意为纪念航海家“亚细亚” B.意为“东方日出之地” C.意为“西方日落之地” D.意为“阳光灼热的大陆” 3、读图,关于亚洲海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西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B.西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等与欧洲为界 C.西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D.西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4、关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错误说法是…………………………………………………( C ) A.面积最大 B.东西距离最长 C.跨经度最广 D.跨纬度最广 5、如图为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地形剖面图,如图反映的地势特征是( D ) A.中部高四周低 B.西高东低 C.东西高中部低 D.东西低中部高 6、亚洲地形类型的主体是………………………………………………………………………( B ) A.高原和盆地 B.高原和山地 C.山地和丘陵 D.平原和丘陵 8、关于亚洲地形地势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高原山地多,世界最高的大洲 B.地形类型简单 C.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D.地势中低周高 7.按顺时针方向,围绕亚洲的大洋是………………………………………………………………( C ) A、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D、北冰洋、印度洋、太平洋 8.下列地形特征不属于欧洲的是……………………………………………………………………( C ) A.海拔最低的大洲 B.受冰川作用影响大 C.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D.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9、下列关于欧洲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西临太平洋,东南面和东面与亚洲相连 B.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 C.东北隔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D.北临北冰洋,南面与非洲相连 10、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 B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南美洲 11.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是………………………………………………………………………( C ) A. 里海湖面 B. 珠穆朗玛峰 C. 死海湖面 D. 吐鲁番盆地 12.“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指世界的“头”的话,那么这座山是指( A ) A. 珠穆朗玛峰 B. 天山 C. 阿尔卑斯山 D. 阿尔泰山 13.关于欧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 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一洲 B. 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山脉分布较广 C. 海岸线较为平直,海峡、海湾、岛屿较少 D.南北部多平原,中部多山地分布14.【2019?广安】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C ) A. 大洋洲 B. 南极洲 C. 亚洲 D. 欧洲 15.【2019?齐齐哈尔】亚洲地势特点是 ( B ) 亚洲欧洲 平均海拔高度平均海拔950m,除南极洲外海拔最高的大洲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地形起伏状况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面起伏小、相对高差小主要地形类型以高原、山地为主以平原为主 地形分布格局中部高原、山地,平原分布四周山地多分布在南、北两侧特色地形大陆外侧多岛弧冰川地貌广布

认识亚洲第一二课时教案

第六章认识大洲 课时安排: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学会世界上不同时区之间,时间的相互换算。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换算能力 3.教育目标: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讲授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泰国景观、蒙古人摔跤、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二、讲授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 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 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 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 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 先进性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 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 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1 、地方时x k b 1 .c o m 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点,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世界时。 2 、时区及换算 全球一共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一个时区跨15度经度。 其中零时区(也叫中时区),从西经7.5度—东经7.5度。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和为一个时区,称东西十二区。范围是东经172.5度---西经172.5度。 依据数轴图示法讨论、完成课文中的思考题。 3、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 4、国际日期变更线 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大致以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2019春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学案1新版湘教版

亚洲及欧洲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学习,学会简单的区时和日期换算。 学习重点 描述亚洲、欧洲的地理位置。 学习难点 区时和日期换算。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亚洲的经纬度位置 (1)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依据。 (2)读书本6-2“亚欧大陆轮廓图”找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亚洲的海陆位置 读课本图6-1,说出亚洲东面、南面、北面分别濒临的大洋,找出亚洲与北美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3.完成课本P3活动。 课堂检测 1.亚洲东临的大洋和北临的大洋分别是() A.太平洋北冰洋 B.大西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大西洋 D..北冰洋印度洋 2.关于亚洲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B.亚洲的西南与非洲相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C.亚洲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 D.赤道经过亚洲的中部 3.关于北京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 B.北京时间就是东经116°的地方时 C.北京时间就是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D.北京时间就是东经120°的地方时 4.当北京时间是xx年1月1日13点时,日本(东九区)是几点() A.14点 B.12点 C.10点 D.8点 5.当你从东十二区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时,你的手表上的时间应该作如下调整() A.钟点不变日期减去一天 B.日期不变钟点拨慢一小时 C.钟点不变日期加上一天 D.日期不变钟点拨快一小时 6.当北京时间是3月3日8:00点时,纽约(西五区)是几点() A.3月3日9:00 B.3月3日21:00 C.3月2日19:00 D.3月2日21:00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教案)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亚洲及欧洲》是世界区域地理的第一节,也是大洲地理中最重要的一节。学习内容较多,共分为6课时进行讲授,第1课时认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第2课时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第3课时学习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征,第4课时学习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特征,第5课时学习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情况,第6课时了解亚洲和欧洲的人口与国家情况。本节教材安排的特点是“学习亚洲,练习欧洲”,关于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作为练习题,本节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关于“西欧气候的成因”,作为练习题,本节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3.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

的特点。 4.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5.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3.亚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与欧洲 教材分析: 大洲是按地域对全球进行区划中的一级区划单位。通过认识大洲,将为了解地区和走进国家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认识大洲起着承上启下,贯通全书的作用。 本节学习亚洲与欧洲,亚洲知识是一条“明线”,欧洲知识是一条“暗线”。本节主要介绍了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以及人口和国家的概况。通过对亚洲自然地理坏境的特征的描述,总结出分析大洲自然地理特征的方法,然后知道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和地图分析出欧洲的地理位置,以平原为主的地形特征和海洋性显著地气候特征。本节还介绍了亚欧两洲的人口分布、民族、人种的构成等人文地理概况。选学课文中由亚洲的经度位置引出时区的概念及规定,是一种知识点的补充,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本节采用大量的数据、景观图片等资料以及各类专题地图来介绍亚洲的地理特征,帮助学生分析欧洲地理的特征,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读图、分析图与资料、空间思维、对比、归纳和综合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计算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分析亚洲地形特征,使学生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材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特点。 3、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节主要采取“读图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在采取读图分析法时,要充分利用大量的数据、景观图片等资料以及各种专题地图,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在读图、分析图和资料等方面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在本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地图,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1、运用亚洲地形图,能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欧洲地形特点。 2、学会简单的区时和日期换算。 ▲难点 区时和日期换算 板书设计:

湘教版亚洲及欧洲(第二课时)

亚洲及欧洲》(第 2 课时) 亢村一中综合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 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主要通过读图分析法,讲解法,讲授法进行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 以及通过时区和日期变更的推导培养学生逻辑思 维能力 教学过程: [ 导入 ] 上节课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 知道了认识大洲首先要知道位置, 分析大洲位置的方 法上节课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了是什么(从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来看) 按照这个方法, 我们一起来看看欧洲的位置, 因为欧洲和亚洲的大陆部分是连接在一起 的。 [ 合作探究 ] 学生分组,根据地图册 P7-8 ,利用讲过的方法描述欧洲地理位置 [ 总结 ] 1、海陆位置(按逆时针) :欧洲北临北冰洋,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临北 冰洋,西南部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南临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欧洲轮廓破碎,是 全球海岸线最曲折的一个大州。 2、经纬度位置(范围):经度范围9° W66° E ,纬度范围 36° N ?70°N 半球位置: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 复习 ] 半球划分的问题: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东西半球以 0°经线,即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当初在 为西经。但我们现在来看这条东西经的分界线, 经过欧洲西部、 非洲西部,如果以 0°和 经线来划分东两两半球,那就都欧洲和非洲分碎了。 为了避免都欧洲和非洲分碎,分界线在 0°和 180°的基础上,都往西挪动了 20 西经 20°和东经 160°来分东西两半球。这样亚洲、非洲、欧洲和澳大利亚主要在东半球, 20°是西经,却在东半球,东经 160°到 180°的这 20°是东经,却在西半球。也就是上学 期我们总结的: 经度小于 20°全在东半球, 经度大于 160°,全在西半球, 20°160°之间, 东经东半球西经西半球。 [ 过渡 ] 继续我们世界之旅的话题。 话说我们的这趟环球旅行, 比起当年的麦哲伦同志可要幸 福很多, 麦哲伦虽然完成了环绕地球一周的壮举, 但是他们却真实地丢失了一天时间。 他们 明明从出发那一天起, 每天都紧挨着记了日记, 但记的日记却少了一天。 他们大为惊奇自己 怎么丢失了这一天, 不可思议中便只有莫名其妙地去教堂进行忏悔, 祈求上帝对他们的宽恕。 教学重点: 学会简单的区时和日期的计算 教学难点: 区时和日期的换算 20°W 和160°E 经线圈为界。 1844 年时, 英国不遗余力地争取到了这条标志性的经线经过本国的首都, 以此向东为东经, 向西 180° ,以 而南北美洲主要在西半球。只是大家感到比较困难的是要知道从 0°往西到西经 20 的这

七年级地理 亚洲及欧洲(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七年级地理亚洲及欧洲(教案)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亚洲及欧洲》是世界区域地理的第一节,也是大洲地理中最重要的一节。学习内容较多,共分为6课时进行讲授,第1课时认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第2课时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第3课时学习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征,第4课时学习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特征,第5课时学习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情况,第6课时了解亚洲和欧洲的人口与国家情况。本节教材安排的特点是“学习亚洲,练习欧洲”,关于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作为练习题,本节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关于“西欧气候的成因”,作为练习题,本节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3.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

4.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5.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3.亚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二)教学难点

第一章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1)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世界时区的划分方法。 2、理解区时的概念,掌握不同时区之间区时的计算方法。 3、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概念,掌握日界线两侧日期的换算方法。 【预习导学】 1、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确定时间,即把太阳位置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时,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简称“”)。所以,不同的地点往往有不同的时间。东边地点的时刻比西边地点的时刻。 2、国际上规定以经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0°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时间,这就是 时间(又称)。从西经7°30′到东经7°30′划为时区(又称时区)。从格林尼治所在的中时区分别向东向西,每隔经度°划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个时区,其中东区和西区合为一个时区,这样全球共划分成个时区。各时区都以本区的地方时间作为本时区的统一时间,即本区的“时”。每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小时,东边的时间于西边的时间。 3、为了避免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大致以°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这就是线。自西向东越过这条线,日期要一天。 【问题探究】 1、为什么当亚洲最东端的白令海峡已沐浴新的一天晨晖,最西端的地中海却还是昨夜的满天星辰?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面的地点比西面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所以东面地点的时刻比西面早。亚洲东、西之间跨经度160°以上,就出现了最东端的白令海峡已沐浴新的一天晨晖,最西端的地中海却还是昨夜的满天星辰现象。 2、什么是地方时间?什么是时区?时区是怎么划分的?什么是区时? 世界各地的人都习惯于把太阳处于正南方(即太阳上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点,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地方时”)。这种根据当地太阳方位定出的时间,叫做地方时。地球自转使地球上不同地点看到太阳通过天球子午线的时刻都不一样,因而地方时也就各不相同。 国际上规定,每隔15°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可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至东经7.5°,划分为中时区,或叫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叫做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整个时区内一般都统一使用标准经线上的时间,因此,标准经线上的时间是整个时区的“区时”。两地相隔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个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 3、我国采用的是哪个时区的区时?它是北京地区的地方时吗?为什么? 北京(116°E)处在东八区,东经120°是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因此北京是采用东经120°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并非北京的地方时。我国地跨东五区到东九区五个时区,为了 使用上的方便,全国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区时,这就是“北京时间”。 4、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在哪里? 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国际上规定用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因此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在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日期,实际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从西面的东十二区向东面的西十二区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减 去一天,从西十二区向东十二区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加上一天。 5、小窍门:(某地的经度+7.5°)÷15°所得的整数商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 已知A、B两地的时区和A地的区时,求B地的区时: B地区时=A地区时±时区差 如果B地在A地的东面用“+”;如果B地在A地的西面用“-”。 计算结果小于24时,那么日期不变,时间取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大于24时,那么日期增加1日,时间取计算结果减24; 计算结果是负数,那么日期减1日,时间取计算结果加24; 【典型例题精析】 我国一艘远洋货轮,从上海出发,东渡太平洋到美国洛杉矶,北京时间5月1日6点钟越过日界线后的日期和时间是多少? 解析:北京位于东八区,日界线西侧是东十二区,两地时差是4小时,北京时间是6点,东十二区就是10点。从上海到洛杉矶是从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从东十二区过日界线到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钟点不变,所以越过日界线后的日期和时间是4月30日10点。 答案:4月30日10点 变式练习:当北京(东八区)为5月2日15点时,东京(东九区)和纽约(西五区)的区时分别是多少? 【目标达成检测】 1、世界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刻也不相同。经度角相差15°,时间相差_________ ;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_________。本初子午线所在的时区为_________时区,又叫_________时区。中时区以____°经线为中央经线,东西各跨经度_________的时区。每一个时区跨经度____°,但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合为一个时区。 2、当北京时间是1985年12月31日23时35分时,东京的区时应当是年_____月 _____日______时______分;而伦敦的区时是_______年____月_____日______时_____分。 3、一对双胞胎姐妹出生在横渡太平洋的轮船上,结果后生的按日期要比早出生的还大一天,那姐妹俩出生可能() A、轮船正在由东向西跨过日界线 B、轮船正在由西向东跨过日界线 C、轮船正由南向北跨过赤道 D、以上事情不可能出现 4、北京时间2002年12月3日22时30分,世界展览局在摩纳哥(东1区)宣布,上海获得世博会主办权,此时,摩纳哥的时间是() A、12月3日15时30分 B、12月22日9时30分 C、12月3日9时30分 D、12月2日15时30分 5、当北京时间是上午8点时,计算此时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是几时。玲玲采用的方法是向东计算,答案是今天晚上19时;贝贝采用的方法是向西计算,答案是昨天晚上19时,到底哪个时间正确呢? 【课后反馈和能力拓展】 1、有个妈妈乘轮船由上海去旧金山,在临近日界线时生一女孩,越过日界线后,又生一个男孩,只按生辰日期计算_______ (男孩、女孩)大。 2、一架飞机在9月30日14点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时间应变月 日点。 3、我国一艘海洋考察船于1986年3月5日8时(东八区的区时)从上海启程,由西向东航行了十五天到达150°W的研究地点,这时研究地点是_____月______日______时。 4、当伦敦为中午12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处于黑夜,中国、印度、日本都处于白天 B、美国处于白天,中国、印度、日本都处于黑夜 C、中国、印度、日本三国的日期比美国早一天 D、美国、中国、印度、日本四国的日期相同。 5、当全球日期属于同一日期时,北京时间为() A、6时 B、8时 C、12时 D、20时 6、我国全国性盛大庆典活动一般是选择北京时间8点钟举行还是10点钟举行?为什么? 7、读第4页图1-2 世界时区图,完成问题。 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投票宣布中国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当时是莫斯科时间下午5时20分。请问:北京、大阪、多伦多、巴黎和伊斯坦布尔这5个申办城市各是几点钟? 【学生质疑与反思】

亚洲及欧洲练习题 (带答案)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亚洲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山地、平原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B.以山地、高原为主,西高东低 C.以山地、高原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D.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2.下列四种气候中,在亚洲分布最广的是() A.温带大陆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读“亚洲的气候类型图”,完成3~4题。 3.关于亚洲气候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复杂多样B.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C.海洋性气候分布广D.季风气候显著 4.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常发生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A.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B.亚洲地形复杂多样 C.亚洲跨纬度最广D.季风气候,降水很不稳定

5.关于欧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一洲 B.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山脉分布较广 C.海岸线较为平直,海峡、海湾、岛屿较少 D.东西部地区多山地,南北多平原分布 6.与亚洲相比较,欧洲气候的显著特征是() A.海洋性特征显著 B.大陆性特征显著 C.气温差别明显 D.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7.读“亚洲地图”,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终年炎热干燥B.乙河流注入印度洋 C.丙地人口稠密,多为黄色人种D.丁河流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8.欧洲河流特征与其轮廓有关的事() A.河网稠密 B.水流平缓 C.水位季节变化小 D.河流短小 9.下列欧洲地理现象中,属于冰川活动造成的是() A.阿尔卑斯山脉挺拔峰峦和两侧的湖泊 B.亚平宁山脉南部多火山 C.西欧气候冬温夏凉,降水均匀 D.地中海沿岸植被以常绿硬叶林为主 10.对欧洲气候有较大影响的洋流是() A.千岛寒流 B.北太平洋寒流 C.北大西洋暖流 D.墨西哥湾暖流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教案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一课时) 胡敏 教材分析: 本节《亚洲及欧洲》是世界区域地理的第一节,也是大洲地理中最重要的一节。学习内容较多,共分为6课时进行讲授,第1课时认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本节教材安排的特点是“学习亚洲,练习欧洲”。 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 本节是学习大洲知识的第一课,主要引导学生分析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教给学生分析方法,让学生自己分析欧洲的地理特征。 设计理念: 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空间思维、对比、归纳和综合分析地理特征的能力,以“诱”达“思”,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对地图的阅读,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 3、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教学流程 引入新课: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结合地图1-1,找出亚欧两州的分界线、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一)读图感知,掌握基础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图1-1,找出以下内容,先独立思考,遇到困难,小组共同解决。 1、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亚洲各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2、找出亚洲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的大洋。 3、请从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总结亚欧两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学生自学、讨论总结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 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 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二)归纳总结,学会方法 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 活动: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 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教案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3.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 4.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5.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3.亚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二)教学难点 1.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2.亚洲和欧洲的气候及成因。 3.亚洲及欧洲河流特点的成因。 教学方法 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媒体 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第1课时 (课堂导入)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讲授新课) 板书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学生通过阅读图,进行讨论后总结。 提问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 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 学生通过读地图,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 活动: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 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总结归纳: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