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八年级_地理_下册_第六章_北方地区_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_练习题_答案

八年级_地理_下册_第六章_北方地区_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_练习题_答案

八年级_地理_下册_第六章_北方地区_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_练习题_答案

隆德四中2014—2015年度下学期八年级地理

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练习题

备课人:___________ 授课人:___________ 授课时间: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

(1)范围:包括、、,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2)地形:以和为主。东部为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东北的山脉分布像一个。

(3)河流:山地的东南方有江和江流过,这两条河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流过,它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4)气候:东北三省气候。(找到描述气候特点的词句,标注在书中)

(5)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2、农业发展的条件:

(1)制约因素: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密切相关。这里纬度较,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的需要。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影响容易发生。

(2)有利条件:地势,土壤,适宜大规模的耕作;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盛产、、、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东北平原开发历程。(在书中找到标注)

3、工业:

(1)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

(2)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遇到的问题有哪些?(在书中做标注)有利条

件:。

遇到的问

题:。

一、填空题:

1、读右侧图一“东北三省简图”,完成。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A为,B

的简称是,C为。

(2)写出下列山脉的名称:D ;E ;河流为,它是两国的界河。

(3)K所代表的大地形区是,此地作物熟制为

,盛产、、、、等。

A

B

C

D

E

F

K

图一东北三省简图

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人教版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地形、经济特征等区域概况。 2、了解东北地区从“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历史背景及过程,知道东三省农业发展现状。 3、知道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了解其资源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东三省的气候特点;东三省的工业、农业发展现状。 教学难点分析和理解有关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图片:东北“二人转”、东北大豆油、长白山人参、哈尔滨冰雕等。 二、新课讲授 (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东北印象“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2、东北三省的范围 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山地的东南方有鸭绿江和图们江流过,这两条河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黑龙江流过,它是中俄两国的界河。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东北平原。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4、东北三省的气候 总体特征:气候冷湿 产生原因:东北三省纬度较高,又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

具体体现: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大兴安岭北部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人们春种、夏忙、秋收、冬储,以适应四季的气候变化。 (2)东北三省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3)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2、“北大荒” 东北平原开发较晚,特别是北部地区,人烟稀少,沼泽遍布,呈现“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萎塘”的景象,历史上被称“北大荒”。 3、“北大仓”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补充:(开垦“北大荒”)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对“北大荒”进行了有组织的开发。从1958年起,北大荒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数万名解放军复员官兵、知识青年和革命干部,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怀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豪情壮志来到“北大荒”。排干沼泽,开垦荒原,建立了许多国有农场和军垦农场,为国家生产了大量的粮食,把过去人迹罕至的“北大荒”,建设成为了美丽富饶的“北大仓”,成为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由于过量开垦,使湿地面积减少了80%,大量稀有动物失去栖息地。 4、建立自然保护区 开荒意义:经过50多年的大面积开荒,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 开荒的害处: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必要性:保护环境,恢复生态。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沿海地区。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人教版初二地理下册第六章知识点

人教版初二地理下册第六章知识点 第一节、北京 一、地理位置: P19活动1 1、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东部距渤海150KM,东南临天津市、其余 三面被河北省包围,北京市的面积1。68万平方千米,现有人口1382 万人。 2、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①地形:西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地 势较高,东南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②气候:北京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 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年降水量609毫米;③河流:北京的河流属海河水系,三大河流:永定河、温榆河、潮北河。 3、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北京地 处中纬度温度带,地处内陆且距海不远,这样的位置使北京适合城市 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②战略地位优越,北京的地形地 势决定了北京市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③经济区位优越,北京西部背靠我国黄土高原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邻粮、棉、油等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北抵我国的牧区内蒙古牧区。这些区域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 质基础。 二、北京的城市职能: 北京是国我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①北京是中国的政 治中心:中国的权利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都在北京;②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化、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样和科研机构,还有从多的 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文艺团体等;③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 往中心,北京有很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 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国国际会议也在此频 繁召开。

三、历史悠久的古城 1、古城格局:旧城格局形成于明、清时,城内建筑排列呈棋盘状,皇宫居于中心,通过中心 有一条南北延伸并使城市左右对称的中轴线,呈“凸”字型,房 屋朝向一般坐北朝南。 2、北京有着无数名胜古迹,长城、颐和园、天坛、周口店北京猿 人遗址……, 其中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3、北京城址自辽代以来在空间上有两次大的变迁,都是与水源有 着密切的关系。 四、城市现代化 1.城市现代化表现在经济的方方面面,如交通方便快捷、信息通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文化、教育、科研水平很高等等; 2.北京是中国的心肝所在,是中国的象征,所以北京必须朝着现 代化大都市方向发展,因为北京是历史文化古城,历史深刻地影响着 今天。所以在北京的建设和发展中,应在注意保持旧城格局和原有风 礼貌的同时修建现代化建筑,这使得北京的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 特殊景观。 3.为了北京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持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功能, 北京一方面增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使北京越来越成为人地协调发展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一、港澳概况对比 回归祖国时间人口(万人)面积(KM2)位置主要居民组成

XX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重要知识点总结

XX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自然状况: 范围: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区,位于第二级阶梯,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位于黄河的中游地区。 黄土物质——“风成说”占主导地位,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地貌特征是千沟万壑,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沟谷两侧常出现直立的陡崖。 其他:五岳中的华山位于本区,全国十大旅游胜地五台山位于本区,同时它还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产地,其中山西省最多。 水土流失: 原因:自然:黄土土质疏松的特性;降水集中在7、8月,多暴雨; 人为: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人类活动使植被破坏。 危害:带走地表肥沃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向黄河下游输送泥沙,使下游形成“地上河”,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在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都位于第二级阶梯。 脆弱的生态环境: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发:旱灾、洪涝灾害、泥石流、滑坡和塌陷。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所以这里的环境特别容易遭到破坏,而且破坏后不易恢复。本区的人地关系是恶性循环。 生态建设和环境改善: 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地理位置:以长江为生命线的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的攀枝花。是一个典型的“带状”区域。 自然条件: 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 气侯是亚热带季风气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选项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1.(3分)关于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描述和评价,正确的是()A.大部分位于北温带,热量条件好 B.位于内陆,降水较少,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C.位于内陆,无海洋运输 D.与俄罗斯和朝鲜相邻,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2.(3分)下列气候资料图中,最能代表东北地区气候状况的是() A.A B.B C.C D.D 3.(3分)我国最大的木材基地分布在() A.吉林省B.云南省C.黑龙江省D.四川省4.(3分)下列商品粮基地,提供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的是()A.江汉平原B.太湖平原C.成都平原D.三江平原5.(3分)以下各工业中心中以石油工业为主的是() A.沈阳B.长春C.鞍山D.大庆 6.(3分)东北地区最大的都市和工业中心的是() A.沈阳B.大连C.长春D.哈尔滨

7.(3分)关于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地人口密度差别不大 B.平原区比山区人口密度大 C.黑、吉、辽中,黑的人口密度最大 D.近代以来,人口数量变化不大 8.(3分)新中国成立前,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原,被称为“北大荒”.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数十万官失和热血青年将它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北大仓”,但目前,我国政府决定停止“北大荒”垦荒.据此回答8﹣10题.文中所说的“北大荒”是指() A.辽河平原B.三江平原C.宁夏平原D.华北平原9.(3分)新中国成立前,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原,被称为“北大荒”.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数十万官失和热血青年将它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北大仓”,但目前,我国政府决定停止“北大荒”垦荒.据此回答8﹣10题.该区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其主要原因是() A.热量低B.水分少C.地势低D.森林多10.(3分)新中国成立前,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原,被称为“北大荒”.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数十万官失和热血青年将它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北大仓”,但目前,我国政府决定停止“北大荒”垦荒.据此回答8﹣10题. 目前政府决定停止垦荒的主要原因是() A.该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停目垦荒是为了保护森林资源 B.全国人口吃饭问题已经解决,不再需要将它作为商品粮基地了 C.该区是全国最大的沼泽地,停止垦荒是为了保护珍贵的湿地资源 D.该区剩下的荒地开垦条件差,不适合开垦耕作 二、综合题 11.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东北地区大部分地处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主要地形类型有和.

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范围及地形特征; 2、了解我国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3、了解东北三省的矿产资源分布及其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4、结合本科的学习,说说如何处理好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均衡发展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1、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 2、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有哪些; 3、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转型。 难点: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谈及近期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闯关东》中的故事情节和场景,引入新课的学习。 一、关于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的教学: 阅读课文,并结合地形图和气候图,分析以下问题,教师及时跟进总结。 1.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省份,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2.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东南部为________山地,东北部为小兴安岭,

西倚_______。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_______。 3.河流:山地的东南方有_______江和_______江流过,这两条河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_______、_______流过,它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4.气候:东北三省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找到描述地形和气候特点的词句,标注在书中) 5.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_______。 [读图活动]: 6、结合课本图片,探究东北地区冷湿的气候特征: (1)气温:从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可以看出东北三省气温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图中0℃等温线中部向南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 (2)降水:从图中年降水量的分布,可以看出东北三省的降水分布规律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辽东丘陵东侧降水量大约为_______毫米,为什么降水多?_______。 (3)气候特征:东北三省气候_______。由于纬度_______,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_______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_______,夏季_______。东北三省降水集中于_______季,冬季降雪较多。 二、关于农业的教学: 7.农业发展的条件: (1)制约因素: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_______密切相关。这里纬度较_______,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_______的需要。 (2)有利条件:地势_______,土壤_______,适宜大规模的_______耕作;气候_______,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8.盛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9.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畜产品基地,发达的种植业为发展_______畜牧业提供了

XX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知识点复习

XX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知识点复习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3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黄土高原,它东起太行山,南到秦岭,西至乌鞘岭,北抵长城,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 34、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降水量在400mm以上的山区,我国除黄土高原外,还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等。 35、黄土高原地区最严重的问题是水土流失,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黄土的特征、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干旱和洪涝灾害。经常遭受旱灾,所以只能种一些耐旱的高粱、谷子等。 36、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后果是造成这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很脆弱。而人类活动在其中又起了加剧生态脆弱的反面作用。 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主要是: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畜数量等 37、以长江为轴线的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攀枝花,它沟通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构成了一

个“H”的格局,是我国承东启西的纽带,它还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将经济技术优势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38、沿江地带中下游地区城镇密集,上游地区沿江城市较少,有四个特大城市分别是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其中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最大的商业中心,最大的港口,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9、沿江地带存在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上游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频繁。污染日益严重,主要有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有酸雨,沿江地带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区是华中酸雨区,其次是西南酸雨区。 40、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 41、我国国土整治中涉及地区最广泛的工程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它跨越的地区是东北、西北、华北,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42、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43、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世界。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44、长江起源于唐古拉山,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最

2019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地理位置 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二、地形特征 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三、气候 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 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降水集中于夏季) 四、黑土地和黄土地 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 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3、“黑土地”与“黄土地的自然差异”

五、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一)自然条件 1、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二)主要作物 1、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 2、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三)自然灾害 1、灾害及成因: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2、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位置、气候、地形 1.称谓: 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2.东北三省包括:A黑龙江省,B吉林省和C辽宁省 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 的山河大势。 4山环:由D大兴安岭E长白山F小兴安岭如马蹄形分布着K东北平原, 5.水绕:1黑龙江2.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3.图门江4.鸭绿江与朝鲜为临,5辽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龙江 6.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东北平原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 ①地势平坦,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②土壤肥沃③气候雨热同期④地广人稀⑤农科技术高⑥交通便利 2、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1)东北三省由于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2)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3、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 (1)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质量检测(附答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教学质量检测(附答案) 一、单选题 读“我国东北区域图”,完成下列1-4题。 1.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我国东北三省位于() A. 东半球、中纬度 B. 北温带、南半球 C. 北半球、低纬度 D. 北寒带、中纬度 2.乙省的行政中心是() A. 哈尔滨 B. 长春 C. 沈阳 D. 济南 3.丙省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 A. 土家族 B. 藏族 C. 壮族 D. 朝鲜族 4.丁是()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5.东北地区是我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集中分布在() A. 沿海地区 B. 自然资源丰富地区 C. 沿边地区 D. 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P为我国哪个粮食集中产区() A. 三江平原 B. 成都平原 C. 洞庭湖平原 D. 松嫩平原 7.关于P地区耕作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年三熟 B. 一年两熟 C. 两年三熟 D. 一年一熟 8.关于P基地种植的农作物的组合,正确的是() A. 小麦、大豆、甜菜 B. 水稻、油菜、甘蔗 C. 小麦、油菜、甘蔗 D. 水稻、花生、甜菜 9.三江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 A. 沼泽湿地 B. 温带草原 C. 热带雨林 D. 东北虎 10.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是() A. 东北平原 B. 东北地区 C. 长江流域 D. 华北地区 11.东北稻米质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 一年一熟,生长期较长 B. 夏季高温多雨 C. 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D. 当地生 产技术先进 纪录片《航拍中国》第四集来到了黑龙江,片头是这样介 绍的:大小兴安岭携手创造了一片森林的海洋,黑龙江和 众多支流一起冲击出了两大平原,成为中国最大的粮仓。 读图回答下面12-15题。 12.图中ABC三座山脉分别是() A. 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 B. 小兴安岭长白山大兴岭 C. 大兴安岭长白山小兴安岭 D.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13.材料里提到的两大平原是()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测试卷

第九章《青藏地区》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促进西藏进一步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西北部荒漠广布,应引种热带、亚热带树种,扩大其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B.因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人口密度小且分布分散,应强化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建设,加强区内、外联系,促进西藏全面发展 C.因雪域高原环境独特,生态脆弱,应严禁工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防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D.因青稞等粮食产量低,应大面积播种水稻等高产农作物,解决粮食不能自给的问题 2.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为() A.小麦、花生 B.水稻、油菜 C.青稞、小麦 D.大豆、甜菜 3.酿造“藏酒”的主要材料是() A.稻米 B.高粱 C.糯米 D.青稞 4.有关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地区的突出特征是“高”和“寒” B.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C.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显著 D.北方地区的华北平原是肥沃的“黑土地” 5.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 A.河西走廊 B.塔里木盆地边缘

C.雅鲁藏布江谷地 D.河套平原 6.青藏高寒区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7.我国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相似之处是() A.热量充足 B.水资源丰富 C.光照充足 D.土壤肥沃 8.以下关于三江源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B.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C.该地区位于青海省 D.由于不合理砍伐、放牧、耕作,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9.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山地为主 B.本区气温日较差小而年较差大 C.是亚洲著名大河的发源地 D.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 10.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 A.北部 B.南部 C.东南部 D.西部 11.读我国西南地区局部图,造成①、①地理环境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第一节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运用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 2.能够在地形图上找出西北地区主要地形区。 3.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4.了解西北地区受干旱气候的影响下,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及其他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2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西北地区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讲授:通过这些图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管是自然环境特点还是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西北地区和我们生活的南方地区有着明显的不同。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西北地区,了解西北地区为什么干旱,以及干旱的环境下西北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是怎样的。 板书:一、自然特征 1.位置和范围 阅读:阅读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图并提问:怎么描述西北地区的范围呢?

西北地区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域? 学生:(略) 师生小结: 位置: (1)经纬度位置: 73°E-123°E,32°N-50°N (2)地形上: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古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以北。 (3)邻国: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 范围: (1)地形:包括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2)政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提问:结合教材图,判断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的哪一级阶梯?西北地区的地势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观察并发言,教师给予指导。 2.地形 提问:观察西北地区地形图,了解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单元有哪些?从东到西,找到主要的山脉、高原和盆地。 师生小结:从东往西,主要是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和河西走廊,西部由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阿尔金山。西北地区山脉纵横,从东向西逐渐深入内陆,水汽很难到达,降水比较少,因此西北地区比较干旱。 补充知识: (1)内蒙古高原地貌特点 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平均海拔在1 000米以上。高原上开阔坦荡,起伏和缓,既有碧野千里的草原,也有沙浪滚滚的荒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是较大的沙漠。 (2)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第九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 2.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运用青藏地区的位置、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界线,指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青藏地区地形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4.运用图片及文字资料,分析高寒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懂得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高寒的自然环境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高寒的自然环境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如《美丽中国之神奇高原》视频,并以“蓝猫”同学雪域高原之旅为线索设计本节课,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藏族的资料,包括图片和文字,介绍藏族主要的生活特点,并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课上小组派代表交流。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来自威海的大学生“蓝猫”同学利用去年暑假期间外出旅游,大屏幕展示的是他拍摄的一组图片,请同学们先欣赏图片,之后判断一下他去哪个地区旅游了。 多媒体播放图片(伴随《青藏高原》伴奏曲)并出示思考问题: 1.根据哪些特色景观来判别青藏地区? 2.青藏铁路沿线主要旅游景点有哪些?你最想去看哪个旅游景点?为什么? 学生组内合作交流。 教师:青藏地区雪域高原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三极,以其地球之巅的美誉,成为世界各国(地区)探险家、登山家心目中的“圣殿”,也成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宝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藏地区,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要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哪方面的知识? 学生:位置和范围。 大屏幕展示“青藏地区位置、地形图”。 教师:提出问题:请简要描述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 学生指图回答。 教师提供资料:这是去年7月31日,“蓝猫”同学在海拔大约4800米的地方拍摄的照片,他说:“冷啊,三九天的感觉”,请结合青藏地区位置、地形图探究,为什么此时南方炎炎夏日,而“蓝猫”同学穿着长袖衣衫却还感觉寒冷?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练习有答案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读图:(1)山脉:①②③ (2)平原:④平原⑤平原⑥平原 (3)河流:A. B. C. D. (4)海:E. F. 2.东北地区位于哪里?位于中国部||,包括、 、||,简称“”||。 3.比较日本、中国、蒙古海陆位置的差异||,说明海陆 位置对三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蒙古为国||,有利于发业||。不||,在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国的发展||。 (2)日本是国||,有利于发展交通、渔业等海洋 事业||,也利于与海外各国的||。 (3)中国是的国家||,①东部深受影响||, 雨量||,有利于发展生产||。②沿海有利于发展 事业||,开展与海外各国的交往||。③西部深入内部 ||,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各国进行交往||。 4.比较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纬度位置差异||,说明纬度位置对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 (1)东北平原位于带||,农作物年熟||。 (2)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带||,农作物年熟或年熟||。 (3)海南岛位于带||,农作物年熟||。 5.东北地区地理位置有哪些重要性? (1)国界线漫长||,有利于和、等国家进行商贸活动||,还可以通过东南部海域与、等国家联系||。(2)位于纬度地区||,温度较低||,但热量能满足多种作物的需求||。 6.地形分布有什么特征?地形以、和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中间是和||,内部则是广阔的||。 7.东北平原由哪三部分组成?由平原、平原、平原组成||。 8.三江平原由哪三条河流冲击而成?、、 9.气候类型及特点?东北地区属于气候||,特点:夏季||,冬季||。 10.为什么气候特别冷?(1)(2) 11.为什么东北三省较为湿润? 12.降水有什么特点?降雨集中在||,冬季降雪||。 13.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受影响||,大致自南向北||。 14.降水分布有什么特点?受位置影响||,自东南向西北||。 15.传统民居有什么特点?、、||。 16.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17.传统民居墙体厚、窗户小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

人教版第九章第一节青藏地区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2.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运用青藏地区的位置、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界线,指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青藏地区地形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4.运用图片及文字资料,分析高寒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懂得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高寒的自然环境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高寒的自然环境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教师:欣赏视频和图片,多媒体播放韩红的《天路》,青藏地区的图片,并出示思考问题:1.根据哪些特色景观来判别青藏地区?2. 老师利用暑假期间外出旅游,请同学们帮助老师设计一下如果乘坐青藏铁路,老师能经过牧区最多的铁路线。3、青藏铁路沿线主要旅游景点有哪些?你最想去看哪个旅游景点?为什么?学生组内合作交流。教师:青藏地区雪域高原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三极,以其地球之巅的美誉,成为世界各国(地区)探险家、登山家心目中的“圣殿”,也成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宝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藏地区,揭开她神秘的面纱。要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哪方面的知识?学生:位置和范围。大屏幕展示“青藏地区位置、地形图”。教师:提出问题:请简要描述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学生:因为青藏地区地势高。教师:青藏地区地势高,会对哪些方面带来影响?学生:气候、河流、动植物、农业、生活……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自主探究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请参考课本P85——P86图文资料)。问题1:请找出青藏地区主要的山脉并用笔在图中圈出来。归纳青藏地区的地形特点。问题2:(1)比较同纬度的成都和拉萨两地年平均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2)拉萨气温年变化有何特点?(3)青藏地区气候特点?(4)尝试概括青藏地区最主要的自然地理特点。问题3:请找出发源于青藏地区的河流并用彩笔描出来。追问:青藏地区为什么成为我国主要的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湖泊有何特点?问题4:解释地理现象:(1)藏族的“高原红”。(2)太阳能资源丰富。追问:青藏地区还有哪些能源资源丰富?原因是什么?学生:先对照地图自主探究,学生能对照地图交流。师生根据板书共同小结所学内容。过渡: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假如你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一位藏民,在这种高寒的环境下,你会首先选择哪一种生产活动?如果在青藏高原发展种植业,你会选择什么地方?为什么?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合作探究: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请参考课本P88图文资料)。教师出示思考问题:问题5:请你判别一下,青藏地区和内蒙古、新疆的牧场类型、主要牲畜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问题6: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的畜种,它毛长皮厚,体矮身健。牦牛能适应高原什么样的独特环境?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独特环境的?问题7:“蓝猫”同学在旅游中发现,青藏地区的藏民分别选择在下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请你帮他分析原因。这与西北地区有何不同?问题8: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是什么?这些作物有什么特点?问题9:案例分析:以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例,分析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1)以拉萨为例,概括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的热量条件。(2)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的水源条件。(3)从日照和温差等条件,分析农产品品质优良

八年级地理下册6_2东北三省练习新版商务星球版

6.2东北三省 一、单选题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东北地区的山脉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人用“白山黑水”来泛指东北三省,其中白山是指图中A山脉,它是() A. 大兴安岭 B. 小兴安岭 C. 长白山 D. 太行山 2.下列农作物中,不会出现在图中B地种植的是() A. 小麦 B. 玉米 C. 大豆 D. 甘蔗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解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白山黑水”指的是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读图可知,白山是指图中A山脉,即长白山脉。ABD不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读图可知,B地是我国的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产区,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甘蔗是南方地区的作物,不会在东北地区种植。ABC不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3.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描述与我国东北三省地区不符的是() A. 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较小。 B.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C. 摔跤滑冰是人们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 D. 有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东北三省的概况。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降雪较多,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雪,墙体厚,窗户较小,有利于防寒保暖,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东北地区的山河大势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摔跤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滑冰是东北地区人们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位于三江平原,地处东北地区,故D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 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读东北三省部分资源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4.东北三省重工业发达,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市场 B. 森林资源 C. 科技 D. 矿产资源 5.下列工业,不宜在东北三省发展的是( ) A. 机械制造 B. 石油化工 C. 家具制造 D. 甘蔗制糖 【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解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重工业发达的影响因素。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发展历程,使东北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丰富的矿产资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工业。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东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机械、汽车、石油化工等工业部门,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AB正确;东北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原始林区,木材资源丰富,因此可以适当发展家具制造业,C正确;甘蔗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糖料作物,因此甘蔗制糖业不适合在东北地区发展,甜菜是东北地区大面积种植的糖料作物,可以发展甜菜制糖业,D 错误。故选D。 6.关于黑龙江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我国位置最偏北的省 B. 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C. 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D. 气候干燥,冬季寒冷,夏季凉爽 【答案】D 【解析】解:黑龙江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降水较多,选项AB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新人教版 初二地理下册 第九章 西藏地区 优秀教学设计 章节合集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2.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运用青藏地区的位置、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界线,指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青藏地区地形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4.运用图片及文字资料,分析高寒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懂得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高寒的自然环境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高寒的自然环境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如《美丽中国之神奇高原》视频,并以“蓝猫”同学雪域高原之旅为线索设计本节课,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藏族的资料,包括图片和文字,介绍藏族主要的生活特点,并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课上小组派代表交流。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来自威海的大学生“蓝猫”同学利用去年暑假期间外出旅游,大屏幕展示的是他拍摄的一组图片,请同学们先欣赏图片,之后判断一下他去哪个地区旅游了。 多媒体播放图片(伴随《青藏高原》伴奏曲)并出示思考问题: 1.根据哪些特色景观来判别青藏地区? 2.青藏铁路沿线主要旅游景点有哪些?你最想去看哪个旅游景点?为什么? 学生组内合作交流。 教师:青藏地区雪域高原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三极,以其地球之巅的美誉,成为世界各国(地区)探险家、登山家心目中的“圣殿”,也成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宝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藏地区,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要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哪方面的知识? 学生:位置和范围。 大屏幕展示“青藏地区位置、地形图”。 教师:提出问题:请简要描述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 学生指图回答。 教师提供资料:这是去年7月31日,“蓝猫”同学在海拔大约4800米的地方拍摄的照片,他说:“冷啊,三九天的感觉”,请结合青藏地区位置、地形图探究,为什么此时南方炎炎夏日,而“蓝猫”同学穿着长袖衣衫却还感觉寒冷?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阶段性指导与测试附参考答案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西北地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为( ) A.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宁夏平原 B.呼伦贝尔河西走廊 C.河西走廊天山南北麓绿洲 D.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2.比较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的相似点与不同点是( ) A.两个盆地相同的作物是棉花、冬小麦、甜菜 B.准噶尔盆地风蚀作用明显 C.塔里木盆地的绿洲面积大,准噶尔盆地的沙漠面积大 D.同处于非季风区和内流区域 3.新疆的瓜果特别甜,是因为( ) A.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 B.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耗费少,糖分积累多 C.云量多,光照弱,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4.下列少数民族中,主要居住在西北地区的是( ) A.壮族苗族 B.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 C.满族朝鲜族 D.藏族白族 5.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B.干旱 C.寒冷 D.湿润 6.横贯西北地区的铁路线为( ) A.京包线包兰线 B.包兰线兰新线 C.陇海线兰新线 D.浙赣线湘黔线 7.在地形上,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的省区是( ) A.蜀 B.青 C.藏 D.新 8.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吐鲁番盆地 D.准噶尔盆地 9.下列工业中心与其对应的工业部门正确的是( ) A.包头——石油工业 B.玉门——有色金属工业 C.克拉玛依——石油工业 D.金昌——钢铁工业 10.稀土矿主要分布在( ) A.白云鄂博 B.贺兰山区 C.金昌 D.塔里木盆地 【能力素质提高】 一、读下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图中所表示的山脉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⑧__________ 2.图中山脉①和②之间为__________盆地,山脉②与③之间为__________盆地,该盆地近年来发现了丰富的__________资源。 3.将图中所表示的矿产地的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④__________煤矿⑤__________铁矿和稀土矿 ⑥__________镍矿⑦__________石油 4.图中城市A为__________城市B为__________。 二、读西北地区部面图,回答下列要求: 1.图中自然景观由东向西的变化,反映了该地区__________自西向东递减,大部分地区为__________气候(选择填空)。 A.气温 B.降水量 C.干旱、半干旱气候 D.半干旱、半湿润气候 2.该地区的经济以__________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__________工业和__________工业。 【渗透拓展创新】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我国迈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决策。“十五”期间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集中力量突出抓好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工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