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有效教学的三大原则

有效教学的三大原则

有效教学的三大原则
有效教学的三大原则

有效教学的三大原则

目标、评价、情感是有效教学的三大原则,如果要达到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坚持把这三者贯穿于课堂教学实践中。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老师们都积极踊跃的参与了教研教改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而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对基础教育的长足发展有着明显的进步。目前课程改革局部出现了任务化、形式化、表面化现象。在课堂教学上,表现尤为突出,导致教学活动低效甚至无效。正如余文森教授所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通过对《有效学习——校本研修系列课程》的学习,我收获颇丰,同时也解决了我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很多困惑。特别是《有效教学三原则》中,帮助我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我懂得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下面,我主要谈谈我对有效教学三原则内容的理解和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三原则的问题。

1、确立自主学习目标,及时总结、提升。

确立目标的意义重大,它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学习什么。所以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相应的学习任务,围绕学习目标,动脑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能逐渐对自己进行合理评价。

2、坚持发展性评价,“以学生发展为本”。

素质教育的课程教学评价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也是一种面向全体、有利于改进的评价。其目的主要是能够促进全体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强调评价教学要从整体出发,使每个学生都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是一种面向全员的评价活动;它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表现评价能力的发展;它强调评价必须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形成乐学乐教、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3、激发自主学习兴趣,形成自主参与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积极评价,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信心,我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会考虑到知识的弹性和评价的尺度问题,照顾到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根据教学内容、教材主题及学生学习、社会生活的关系有所侧重,给予学生个体选择的机会。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生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就让他在这方面有成就感。同时,在学生兴趣浓厚时,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解决自己短缺的问题。这样,让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自主参与的过程中找回自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也只有成功喜悦的氛围,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参与。对学生的尊重、宽容、理解与肯定,是师生间相互沟通的原则,而这种沟通,既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又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功能的交流,它体现就是情感价值,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情感。

简单说,有效教学就是: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即提高了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取得了更好的学习成绩,获得了对学习的愉悦体验。

二、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三原则?

1、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和“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各有所得,不断进步。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又充分尊重学生,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圆满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2、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除了按照常规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工作,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知需求,发展学生心理。从情感、思维、行动上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状况和情绪态度进行评价,及时指出纠正出现的问题和肯定赞许优良的表现。同时,在上课环节中始终贯穿、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

3、课外辅导也是落实目标、评价、情感三要素的重要途径。后进学生往往缺乏自觉性,不按时按量完成作业和课外训练成为家常便饭。教育教学中就应该针对这些学生,设置浅显易懂的问题,让他们体味“做得来”的喜悦;给他们搭建自我表现的舞台,发掘出闪光点,给与激励,进一步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改变学习态度。从而成功实现由“人”的教育到知识传授的完美结合,最终实现课堂的高效教学。

总之,目标、评价、情感是促使每个学生能动达标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三个基本因素。即有效教学必须遵循的三条特殊原则:目标性原则、评价性原则和情感性原则。要想达到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把三者有机地、系统地相结合。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只有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才会更加有效!

佛楼小学杜婧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学习笔记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 第一章有效教学的意义与反思 第一节有效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1.有效教学的内涵:(1)有效果。(1)教学效果强调的是教学产生的结果,与动机无关。(2)教学效果的落脚点是学而不是教,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指标。(2)有效用。教学效益强调的是教学及其结果的合目的性、合价值性。具体来说,它表现在社会效益和个人效益(3)有效率。教学有效率是指一定的教学投入产生了尽可能大或多的教学的目标。 2.有效教学的要求与特点(经验):(1)教学要有效果,教师必须确立效果为重的意识和学生(学习)为本的意识,要重在看教学的实际效果及学生的发展,要重在看学生学了什么、会了什么(2)教学要有效用,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在情境中、在应用中学习,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本领。(3)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当堂达标,完成教学任务,努力做到课前无预习、课后无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把校外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提高教学效率的具体要求是:一要减少教学时间的浪费,把课堂教学时间用在指向教学目标的教与学活动上;二要精选教学内容和简化教学过程,使教与学的活动指向价值最大化的教学内容,提高时间的利用价值。 3.江苏省苏州中学黄厚江老师提出课堂教学的六个“减法”:一是减去不必要的教学环节,二是减去不必要的拓展和链接,三是减去多余的手段和形式,四是减去赘余的教学内容,五是减去价值不大的知识呈现,六是减去不集中、不该有的目标。 第二节有效教学的实践反思 1.效率至上(快与慢、效率与质量) 2.可测量性(清晰与模糊) 3.三、程序化(模式化与个性化) 第三节有效教学的理论反思 1.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共性与个性)。教师要从“控制者”转向“促进者”,“教师即促进者”是“教育即解放‘的体现,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思想、权力,培养能够自主发展的人。 2.教学的有效性与道德性。从理性基础角度讲,有效性基于工具理性,道德性基于价值理性。有效教学是一个技术操作问题,更是一个价值澄清与选择问题。教学的道德性包括四个含义:(1)道德的教学应该是合乎法律要求的。(2)道德的教学应该是符合伦理道德要求。(3)道德的教学应该是公平的。(4)道德的教学应当以学生为目的,而不是把学生看作实现某种外在目的的手段。 第二章卓越教学的基本理念和特征 第一节卓越教学的基本理念 1.“狭义教学”走向“广义教学”。狭义教学以书本为教学对象,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作为教学的核心目的,坚信知识教学(双基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广义教学以课程资源为教学对象,教材无疑是重要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广义教学是面向生活的教学,把教育教学内容从书本里、课堂中引向学生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 2.由“独自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独自式教学是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对话式教学强调的是师生的交往、互动。民主性、互动性、开放性、生成性是对话式教学的基本理念。 3.由“依赖性教学”走向“独立性教学”。传统教学建立在学生的依赖性基础上,最终培养的也是学生的依赖性,它表现为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现代教学建立在学生独立性的基础上,独立性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 4.由“知识性课堂”走向“生命性课堂”。传统教学把课堂定位为知识授受和能力培养的场所,现代教学则把课堂理解为生命成长、人性养育的殿堂。 第二节卓越教学的质量观和目的观 质量观:1.以人为本的质量观2.全面的质量观3.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 目的观:健康、幸福、品行、学业、个性是学生成长和发展最重要的五个要素,因而是卓越教学最重要的五个目的和追求,其排序和意义如下:1.健康第一(生命第一):让学生拥有健壮的身体和美好的心灵。2.幸福第二: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金色童年。3.品行第三:让学生都成为有教养的人。4.学业第四:让学生拥有一份成功的学业。5.个性第五——让学生成为个性丰富的人。 第三节卓越教学的基本特征 1.有深度的教学。指的是让学生学得深、学得透的教学,学生“学得深、学得透”不同于“讲得深、讲得透”。 2.有广度的教学,指的是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贯通。 3.有温度的教学(润泽的教室)温度指的是教学的氛围(气温)、文化(气候),有温度就是让学生感到很舒适、温馨、安全、快乐、幸福,它是由课堂中人与人(师与生)的关系决定的。为了让学生有家的感觉,教师要做到以下四点:(1)接纳学生(2)重

中职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中职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摘要】如何打造高效的中职语文课堂?一靠有效的讲授;二靠有效的提问;三靠有效的倾听;四靠有效的反馈;五靠有效的活动;六靠有效的作业;七靠有效教学行为评价。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总结,才能实现有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有效策略 一、有效讲授 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师科学合理地讲授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活动中教师的讲授也是很重要的。教师有效的讲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启发学生思维的方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效的讲授要遵循以下的原则:(1)讲授要有吸引力。教师在上课时,首先要考虑如何用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多样的非语言表达以及饱满的热情、充满感染力是具有吸引力的更高境界。吸引学生注意的技巧有:教师可以在开始讲课时,可以举一个结果令人惊异的例子,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把教学目标告诉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听;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难点。在上课前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和练习的关键部分。在课堂进行中、结束时要强调重难点,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和知识主题。(2)掌握课堂讲授的节奏。好的讲授总是保持一定的节奏。保持和学生相适应的教学节奏,这种节奏既能使教师的讲授变的轻松,又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暗示效应而更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教师在备课时要设计简洁合理的过渡。好的过渡决定了课堂的顺利进行。不好的过渡会妨碍教学时间的有效使用。因此,教师在讲授时要保证过渡的简洁和条理,控制过渡的数量。如果教师把过渡处理好就不会浪费教学时间,提高效率。(3)讲授要清晰明了。教师应该有组织的、清晰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呈现新信息,指导学生获得对所学内容的清晰理解。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收集信息资源,列出学生感到陌生或难以理解的概念,告诉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明确课堂的主要任务,使讲授变得清晰。 二、有效提问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讲过一句名言:“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提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因素之一。教师在课堂上问什么,怎样问,是否问到点上,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大事。在课堂上提问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明确的问题;问题要难易适中,大小得当,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问要有艺术性,形式要多样,环环相扣;提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的机会,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答案质疑。 三、有效倾听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会倾听,是师生都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教师首

有效教学的三大策略

有效教学的三大策略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有效教学的三大策略)如何开展有效教学;一、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策略——化难为易;化难为易,它能让学生学得多、学得快,具体有以下方;1、化抽象为形象;教师可以运用形象比喻使语言形象化,通过图像的直观;2、化理论为实践;它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经验性;3、化未知为已知;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为基础的,新知识可以在;4、化复杂为简单;教师要教简单的语文,要简单的 (有效教学的三大策略)如何开展有效教学 一、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策略——化难为易 化难为易,它能让学生学得多、学得快,具体有以下方法: 1、化抽象为形象。 教师可以运用形象比喻使语言形象化,通过图像的直观性把课文所描写的景色所阐述的道理具体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获得生动的形象,还可以通过表演、演示、操作等动作使之形象化。 2、化理论为实践。 它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经验性。教师要将语文学习回归于生活中,在使用、应用中学习语文,积累经验、结合自己的经验去感悟理解。 3、化未知为已知。 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为基础的,新知识可以在旧知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要么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要么由旧知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成。所以利用旧知学习新知是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策略。苏霍姆林斯基说得

好:“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4、化复杂为简单。 教师要教简单的语文,要简单的教语文。而把复杂的语文教学做简单,要做到:教学目标要简要,教学内容要简约,教学过程要简洁,教学方式要简练,作业要简化。 二、增进学习结果的教学策略——化浅为深 怎样化浅为深呢? 1、由结论到过程。 让学生学深学透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展示知识本身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同时也要让学生的思维卷入到知识的获得过程。 2、由知识到问题。 教师应把知识转化成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探究,并围绕问题进行交流、互动、研讨,这样就能引导学生把知识学深学透。当然,问题要设计得有价值、有意义、有挑战性、有新颖性,使其能够有效引领和刺激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3、由已知到未知。 教学中要善于把学生从熟悉的地方引到陌生的地方,由已知引到未知,让学生处在陌生、未知的状态,以激发学生的思考。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网上考试试卷及答案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网上考试试卷及答 案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网上考试试卷及答案(一) 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全员培训《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网上考试试卷 考试说明: 考试名称: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考试时长: 120分钟 课堂: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显示成绩:是 试卷: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考试期间: 2011-01-11 至 2011-01-15 预约时间: 2011-01-09 00:00 至 2011-01-15 23:55 考试说明:一、考试题型 单选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多选题(10题,每题3分,共30分) 判断题(20题,每题分,共10分) 二、答题时间 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大家分配好答题时间,满120分钟系统将强制收卷) 一、单选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 1、“校本研究”立足学校,因此应该() A、以学生为本 B、以老师为本 C、以学校为本 D、以教材为本 2、就社会发展而言,真正的第一资源是() A、人才 B、金属 C、资本 D、土地 3、教师以为学生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因而对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其他学生更快的发展,这就是() A、罗森塔尔效应 B、高原效应 C、马太效应 D、蝴蝶效应 4、教给学生怎样做才是对的,这是一种() A、陈述性 B、程序性 C、策略性 D、静态知识 5、利用教师之章的专长或经验,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观察与回馈,达到教师共同成长的目的,这就是一种() A、自我反思 B、同伴互助 C、专业引领 D、少数有准 6、现实中教育教学法课题产生的途径多半是()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由此及彼 D、由表及里 7、多次测验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这就是() A、程度 B、效果 C、效度 D、信度 8、教师专业化发展,重点在于() A、提高身体素质 B、培养敬业精神 C、提高专业能力 D、学习专业知识 9、真正的第一生产力是() A、教育 B、科技 C、文化 D、信念 10、教学研究的第一步是() A、提出问题 B、设计方案 C、搜集资料 D、制定假设 11、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应该是() A、教师 B、学生 C、教材 D、教法 12、教学研究中经常反思,就通产生一种盘旋上升的() A、螺旋效用 B、马太效用

有效教学研究实施方案(共9篇)

有效教学研究实施方案(共9篇)

篇一: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立足于课堂教学,立足于教学策略的改变,立足于 教学效益的提高。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领、组织、参与职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互动性,充分调动师生教和学的激情,让课堂教学 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师生共同体验教和学的快乐与 成功。 二、主要目标 1、强化对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的认识,围绕一个主题一一?究有效教学,构建活力课堂”,形成关注课堂,讲究效益,提高质量”的价值取向,把对学校中心工作的管理研究重点落实在课堂。 2、注重教学环节的落实和优化。认真做好备 课、上课、练习、作业批改与辅导。重点研究课堂 教学,突出有效性、互动性、全员性和差异性特征。

3、着力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落实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备课组长的核心作用,有效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注重对教材、教法和学生的研究。 4、重点突出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科学拟定教学计划,有效利用教学媒体,合理采用教学手段。面向全体,有序互动,积极引导,有效调控,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有效激活学生思维,训I练动脑又动手”的学习习惯,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 5、认真做好学生作业的布置、批改、反馈及个别辅导的研究,以备课组为单位统一筛选课外作业,确保题量适中、质量提高”,作业全收全改,及时反馈,且对问题突出者进行个别辅导,分层要求,全面激励。逐步建立、完善学科题库,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6、扎实进行课后反思,认真总结教学得失,坚持写好教学案例,在反思中积累经验,提升素养,

有效教学的内涵界定

有效教学的内涵界定,它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涵? 有效教学的界定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是有效教学的三大内涵,下面将对其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教学有效果 “效果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教学效果是指由于教学出现的情况,是教学活动左右下的成果,包括受教学的影响所能显示出来的一切成果。对教学有效果的认识,涉及动机与结果以及教与学的关系问题。首先,教学效果强调的是教学产生的结果,它与动机无关。这就是说,它不关心教师的教学动机、教学意图、教学设计,只关心教学所产生的实际结果,尽管它们之间有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所以,教师再也不能说:“我课上完了,教学任务完成了。”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是以教案为本位的教学,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按照教案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培养”“引导”“发展”了学生,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教学目的就算达到了,至于学生是否改变、进步、提高则不重要。这是典型的只讲计划、任务,不重效果、质量的行为。其次,教学效果的落脚点是学,而不是教,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指标。进一步说,获得进步和发展是对有效教学质的规定,进步和发展的程度是对有效教学量的把握,因此教学有没有效果,并不是指教师教得好不好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足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尽管它们之间也有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所以,教师再也不能说:“我课教得很好,只是学生没有好好学习。”

从实践来讲,教学效果的评判标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学生的学业成绩。 第二,学生的认知变化。 第三,学习态度的变化,即通过教学,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品质等所发生的变化和改进。 概括起来,有效果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在知识上有收获、能力上有提高、方法上有形成、情感上有陶冶、思想上有启迪、习惯上有改进的教学。 从教学论的角度讲,教学要有效果,教师必须确立效果为重的意识和学生(学习)为本的意识,要重在看教学的实际效果及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看教学计划、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的完成与否;要重在看学生学了什么、会了什么,而不是看自己讲了什么、教了什么。在具体教学操作上,有两点至关重要:第一是教学目标要明确(准确);第二是教学内容要清晰(清楚)。正如于漪老师所说的:“教什么必须放到课堂教学的第一位来考虑。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宰,用怎样的方法教、师生之间的活动怎样组织和开展,均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二、教学有效益 有效益即有效用。在经济学中,把商品作为能够满足人的主观愿望的东西,叫效用。有效果强调的是学到了东西(有结果),有效益强调的是学到韵东西能够为学生所用(有益处)。也就是说,学而无用的东西,即便有效果,也无效益。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反复操练,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一) 教学的细节是教师一种教学理念流露,是教师一种教学风格的体现,更是教师的一种教学功底的展现。它简约却不简单,往往只字却能“诉千行”。作为教师,更应该细心布局每一处环节,化深为浅,化复杂为简单,化枯燥为生动活泼。像打磨钻石一般,细心打磨孩子们稚嫩的闪光点,让有效和能力充分结合,衍生出不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教学。 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常常感叹时光匆匆,特别是课堂内短短的40分钟。自己设计的教学内容总是营养丰富的“满汉全席”,但表达时的欠缺和教学经验的不丰富,让我很多时候会纠结在一些小问题上,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清晰的问题模糊化,结果词不达意,收效甚微。而《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一书正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它用简单浅显的故事、道理来告诉我们如何让理论成为现实,如何从未知转为已知,如何化深为浅,又如何化枯燥为活泼。 是的,正如此书所说:生动活泼的课堂首先源于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参与。学生具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后才会不知疲倦、不畏艰难的学习。叶澜老师曾指出:“我们的认识是,新的教学过程的形成,首先必须让学生的内在能量释放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从原有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

与,就缺乏重建过程的基质。”是呀,若是在教学中千方百计诱导学生说出教师自己心目中的答案难免让学生失去兴趣,想要让他们课堂上“活”起来更是难上加难。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正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始终保持“跃跃欲试”的精神状态吗?生动的课堂氛围绝对不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所能形成的,学生的积极参与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反观自己,在埋怨40分钟不够长的时候,我是否应该反思自己在这段时间里有多少“收”又有多少“放”呢? “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叫学生记住别人的思考,而是引导学生产生自己的思考;不是要学生记住课本中的、教参上的或老师讲的思想,而是要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思想;不是要培养一个会记忆的民族,而是要培养一个会思考的名族。”书中短短的一段话跃然眼前,让我为之震撼。是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过分强调继承和掌握,让孩子们唯书、唯师,不让他们越雷池一步,却又紧逼着他们创造、创新,如此闭门造车的做法,大概也只能复制出一个学习的机器吧!而《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却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当仁不让于师”,唯有学生不唯己,不守旧,敢于和善于打破常规,从不断的否定自己中才能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是的,要让学生不唯己,不守旧,教师首先应该从传统的牢笼中释放出来,放手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质疑,让学生刨根问底。虽然并不是学生的所有质疑和创新都能体现其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在教师的委婉引导之下,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一番天地。 孩子就像一块未出尘土的钻石,需要我们细心打磨。而如何让钻

论有效课堂教学的六大主要特征

论有效课堂教学的六大主要特征 内容摘要:“有效教学”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评判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新标准,在对有效教学研究成果认识的基础上,笔者总结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六大主要特征,它们是:能合理设计并充分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有适切的教学策略;学生处于最佳投入状态;具有畅通的师生沟通渠道;具备良好的课堂管理方式;拥有优化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有效教学;有效课堂教学;主要特征 一.有效课堂教学的含义及研究意义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对教学效果和效率最优化的追求。20世纪下半叶,作为教育科学化产物的有效教学演变成为一种明确的教育理念和自觉的教育实践。在我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与深入,有效教学研究也受到了中小学教师的极大关注,本文尝试揭示有效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为课堂教学的实施和评价提供参考。有效教学指那些促使了学生持续地获得高水平学习的教学。衡量教学是否有效关键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对学习和教学的满意程度,学生自我认识的改善程度以及保持这种学习的持久性。有效课堂教学作为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为有效教学做了限定,主要考察教师利用课堂资源,在规定的时间内为促成学生最大限度地完成学习目标所进行的教学的总投入。在有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现有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最大可能地实现学习目标是教学的归宿。在这之中教师起着关键的桥梁作用,教师拥有怎样的教学理念,采用怎样的教学态度、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直接影响学习者学习的有效性。 是否存在“有效教学”,这是教育界争论的一个话题,也是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的延续。事实上,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人们已经开始承认那些被称为艺术的教学是有科学规律可循的,并开始关注课堂中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在此研究基础上,英美学者们设计了有效教师和有效课堂教学的标准,并开发出一系列实际可行的挑选、培训、激励和评价有效教师的方法与策略,以此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可见,在国外,有效教学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功用价值。在我国,教学论体系长期以来一直沿袭原理阐述多,策略方法少的模式,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其实践意义和指导意义十分薄弱。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为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可资借鉴的科学的方法!策略!模式等,也为课堂教学的有效与无效的区分和评价提供具体的评判尺度。 二.有效课堂教学的六大主要特征 决定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学生的学习成效,它将是我们探讨有效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的重要依据。下面,笔者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生投入状态!师生关系!课堂管理和教学环境六个方面依次阐述有效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 (一)有效课堂教学应当合理设计并充分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意图的一个清晰和明确的描述。在“学生中心说”和“生成性课堂”观念的影响下,预设教学目标的做法受到了质疑。有效教学的研究成果肯定了教学目标设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是有效教学的要素之一。加里·鲍里奇在论述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时,其中之一就谈到了“任务导向”,即定制教学目标。在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中,研究者认为教学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内涵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内涵 发布者淋秀英发布日期:2012-10-31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基础就在于关注课堂,追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育的 质量。有效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我认为有效教学最核心的内涵就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只有培养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最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首先应当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即是典型代表。他不仅班级管理依靠民主,讨论问题发扬民主,就连每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跟学生共同商量。这种民主作风将教师的意愿不知不觉化作了学生自己的意愿,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与生机,大大提高了学习时间的利用率。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其次,应当优化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注意教授过程中的层次性,设置问题关注难易结合,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同时还应有思考的空间。太容易的课堂和太深奥的课堂都会让学生没有成就感,让学生在容易中找到自信,同时在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来之际,讨论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 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一一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何谓"理念"?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具体地说,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这些内容。 1.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英语、数学等)的发展。 2. 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3. 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4.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5. 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按教学活动的进程把教学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按照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有效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并据此来划分教师在处理每一阶段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二、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也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如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一般说来,它主要涉及形成教学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说来,一个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下列这些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型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规范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四个要素: 1. 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争辩能力"等,这些写法都是不规范的,因为目标行为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2. 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如有位教师在写《海燕》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时,写了"培养学生革命的大无畏精神;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这种写法不仅主体不对,而且也无法评价"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和"学生的写作技巧"到底"进步"了多少。 3.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如"根据地图,指出我国的首都北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的道理。"或"在10分钟内,学生能完成15道简单计算题。" 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就提供的某一道应用题学生至少能写出3种解题方案","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学生至少能记住4个单词"等。目标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理想)。 如有一位高中教师上一课时的"克隆技术",他写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 (1)理解克隆的概念 (2)了解克隆技术的一般过程 (3)认识克隆技术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4)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想读书笔记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想读书 笔记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这本书是为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学得多、学得快;为增进学习效果,让学生学得深、学得透;为提升学习体验,让学生爱学、乐学。全书深入一线教学实际,沿引典型案例,分析透彻,对课题研究和教学活动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如何有效提升45分钟的课堂精度和厚度,让高效融合在“餐桌式”教学中?在阅读《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时有了几分感想。 1、利用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数学课常令不少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望而生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图像形象化的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同样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教学中可以借助恰当的视觉形式来呈现、传递教学信息,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利用视觉意象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2、将教学与身体运动整合起来。动作直观主要可以分为演示

直观和表演直观。老师演示的正方体、三棱柱等模型就是让学生直观感受物体本来的样子,有助于学生的想象能力。 学生自己上讲台表演,就是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的最佳方式,对学生来说,既是一种训练,也是一种展示。 3、在每一个活动,每一个舞台,每一个空间都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 大部分老师追求统一的普遍有效的操作程序,忽视学生内心世界的体验。而未成年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被关注。如果让他们拥有被重视的感觉,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4、教学中要善于把学生从熟悉的地方引到陌生的地方,由已知引到未知,让学生处在陌生、未知的状态,以激发学生的思考。 教师在已知学生状态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产生寻找答案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就是说,新知识应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的基础上慢慢发展累积起来的。激活已知同化新知,学生在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读后感情感上找到共鸣,在知识经验上得到发展,这才是有效教学。

课堂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课堂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恰当运用教学策略,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因此,探讨有效教学策略对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益有重要意义。 一、备课策略 1.开放性备课策略。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开放思想,拓宽自己的备课视野,让学生有一个开放的成长空间。具体体现在:从封闭的自我个体备课转变为教师之间的协作备课,这样教师可以取长补短,优化备课;先让学生通过预习提出一些问题,然后教师从这些问题中筛选一些有价值的与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设计到教案中。 2.结构性备课策略。教师将某一知识点放在整个知识结构体系中来备课,这样就能更好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便于学生有效地进行知识的建构。 3.反思性备课策略。将备好的课进行实践,把在实践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渗透到教案中,进行二次增删、调整、修改,使其不断地优化。 二、差异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只有立足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和认识结构的不同实施差异的教学,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实施分层递进的教学。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只有走在发展的前面,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他把现有的发展水平与最高潜在水平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是一个尚处于形成状态,正在成熟的认知结构。这里,“分层”是为了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递进”则是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成现有发展水平,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动。分层递进教学是班级授课制中实施个别化教学的新探索,是“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深化和具体运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有效性。 2.根据多元智能的特点因材施教。一般而言,每个人至少有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八项智能。这八项智能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相互补充。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合理运用与学生多元智能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致力于这八种智能的整体发展,根据不同学生的多元智能特点进行个别化教学。另外,教师要尽可能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案。 三、教学优化策略 优化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课堂教学只有改变少慢、费、差的低效局面,努力创造多快好省的高效教学体系,才能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1.提高教学的有效知识量。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有效知识量。教学中有效的知识指对学生实际奏效的、真正理解的知识。如果教学的有效知识量为零,则教学的效果也为零。当前,课堂教学的问题不是内容不科学,数量太少或时间不够,而是要大幅度提高教学的有效知识量,由知识为本的教学向以发展为本的教学转化。 2.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加强知识结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教学的结构性原则,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只有掌握了知识结构,才能巩固和运用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组织教材,不仅要考虑新知识内容的讲解,还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只有科学组织材料,才能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又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另外,教师还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即教师可通过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还可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创造和主体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既要传授知识,也要生成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主体精神。实施创造和主体教学策略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运用引导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法具体体现在: 1.体验教学法。即通过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教师预设的具有足够知识性、能激发和满足学生求知欲望的某种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2.潜科学教学法。即指那些尚处于孕育中的属于“科学胚胎”的科学。潜科学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自己探讨疑难问题或尚未定论问题的方式,让他们目睹教师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活动的实际过程。 3.发展问题教学法。当学生解答了某一问题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把原问题的某一部分变化一下,编写出与原问题相关而又有所区别的问题并加以解答。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有效性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更应该关注学生体魄的健壮、情感的丰富和社会适应性的提升,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促进个体的全方位发展,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真确价值的过程。有效教学主张老师树立教学目标整体结构观念,全面实现三维目标,从而充分实现教学的基本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我们现在所讲的课堂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课堂,是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目标的课堂。不管我们的教学观怎么变,教学理念或教学手段怎么更新,我们所关注的有效课堂和有效教学应该始终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关注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更应关注教学中人的生存状况,尤其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况。追求有效教学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教师和学生互动生成、共同成长的过程。而有效课堂又是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利用好课堂45分钟,要把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放到学生身上,使学生乐于学,自主学,学会学备好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因此我认真学习专家的专题讲座。专家的讲座理论联系实际,从备课的意义、备课的理念谈到了具体的备课方法,指出教师要树立终生备课的思想,要更加注重隐性备课,教师要通过不断的读书、学习、实践,丰富自身内涵,从而提升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精彩而实用的讲座,使我感到受益匪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为了有效备课,我们学校备课组还组织了专项研讨和实践。例如:新课程古代诗歌散文教学实验,备课组老师每个人先独立备课,在经历诵读课文、研读教材的深入思考后再撰写教学设计。之后,备课组成员自我反思、组内讨论,得出备课组内合案,通过课堂修改、完善设计。这次备课研讨活动,让我们真正体验到了该如何备课,领会到了备课的重要性,懂得了备课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的研读把握能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集体合作的力量和快乐。以后,我们真的应该把抄教案的时间真正用于备课。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力提高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鼓励积极参与,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要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真正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导应贯穿“三讲三不讲”原则,即所谓“三讲”就是重点、难点、疑点,这三个点我们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讲;“三不讲”就是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永远也不会的不讲。 合作是提升有效课堂的必由之路。我们充分利用备课组在师资方面的优势,进行教师有效合作的探索。把高教以上教师组织起来建立,在各项教研活动中,以一个强有力的整体,重拳出击,将每项教研工作做细、做精。同时,制定较详细的实施方案,改变教师以往那种自发的、零散的协作,落实为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团队合作,使全备课组教师都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研究中,在研究中获得专业能力的提升,在研究中成长。 在从教学方法上来看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学方法可以预设但不一定要格守,随着课堂教学流程推进,要灵活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有效教学的六大特征

有效教学的六大特征 一、有效教学是有明确任务指向的教学 考察一个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需要明确在教学实施前,教师和学生期待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否则所有的考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的前提。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学目标不是目的。比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都是不规范的目标表述,因为这些表述都无法比较和评价。崔允漷教授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一文中提出规范的教学目标四个要求: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教师再经过对学生原有认知条件、情感态度以及对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意图和学生需要意图的深入研究之后,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起明确的任务。 二、有效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 我们在课堂上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多次询问学生之后,学生仍然无动于衷,于是就把问题的答案呈现给学生。比如: 师:你们认为:为什么孔乙己大约的确已经死了? 学生沉默约1分钟。 师(提示):“大约”就是大概的意思,表示猜测。“的确”表示肯定。

学生再次沉默。 师(有点不耐烦):这里可以看出孔乙己命运的悲剧,…… 在访谈中,很多老师认为学生不回答,老师把答案讲解给学生,让他们理解效果会更好。也有很多老师认为让学生采用交流、互动的形式太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认为直接教授法是高效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参与”又称学生的介入,是反映“学生在与学业有关的活动中投入生理和心理能量”的状态变量。参与意味着介入、投入、卷入、浸入的状态之中,是主体对活动的能动性作用过程,是能力和倾向的统一。所以主体参与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状态。而且是一种亢奋、激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或静心默读,或全心朗读,或潜心思考,或积极争辩,或大胆陈述……“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养内容,并使学生掌握的过程,但并不是教师将教养内容“奉送”给学生,学生予以接受的关系。”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是一个单向传递的过程。单向传递看起来非常省力而且有很大的容量。但是由于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表明:单向接受的知识是不牢固的知识,不能转入长时记忆和有效内化。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只有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主动加工那些对个人有意义的信息,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大量的研究也表明了合作学习的价值。所以让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但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小组学习,也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活动形式。米尔斯把合作学习定义为“成员各负其责,为实现小组的共同目标而合作的有组织的小组活动”。

有效教学三大内涵及其意义

有效教学三大内涵及其意义(余文森) [摘要]有效教学是一种提倡效果、效用、效率三者并重的教学观,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是有效教学的三个维度。有效果指的是学有所得、所获;有效用指的是学的东西是有价值的、有用的;有效率指学的过程和方法是科学的、简洁的、省时的。有效教学的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就像长方体的长、宽、高一样,三者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维度都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效果;教学效用;教学效率 有效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核心问题,全国各地教育教学改革都因此把重心聚焦于有效教学。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南,要正确推进有效教学的实践,必先要求我们在理论上提高对有效教学的认识。那么,有效教学究竟是什么样的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内涵是什么?综观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者对有效教学的界定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来进行的,即沿用经济学的效果、效用和效率的概念来解释有效教学。可以说,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是有效教学的三大内涵,本文将对其进行系统的阐述。 一、教学有效果 “效果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1]教学效果是指由于教学出现的情况,是教学活动左右下的成果,包括受教学的影响所能显示出来的一切成果。[2]对教学有效果的认识,涉及动机与结果以及教与学的关系问题。首先,教学效果强调的是教学产生的结果,它与动机无关。这就是说,它不关心教师的教学动机、教学意图、教学设计,只关心教学所产生的实际结果,尽管它们之间有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所以,教师再也不能说:“我课上完了,教学任务完成了。”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是以教案为本位的教学,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按照教案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培养” “引导” “发展”了学生,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教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