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临床微生物室标准操作程序

临床微生物室标准操作程序

临床微生物室标准操作程序
临床微生物室标准操作程序

遂昌县中医院 临床微生物室

标准操作程序

SOP

临床微生物室标准操作程序(SOP)目录

1.标本采集与送检原则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

2.血液及骨髓标本的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

3.呼吸道标本留取标准操作程序—————————————WSW-SOP-3

4.尿液标本留取标准操作程序——————————————WSW-SOP-4

5.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留取标准操作程序——————————WSW-SOP-5

6.生殖道分泌物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6

7.粪便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7

8.穿刺液标本留取标准操作程序--------------------------WSW-SOP-8

9.脑脊液、胆汁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9

10.组织标本的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0

11.静脉道管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1

12.眼、耳及乳突分泌物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2

13.样本接收、核对、接种、培养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3

14.菌株的纯化、鉴定、药敏流程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4

15.普通MicroScan板接种培养流程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5

16.判读普通革兰阳性板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6

17.判读普通革兰阴性板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7

18.普通Microscan 板报告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8

19.常见标本培养结果解释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9

20.KB法药敏试验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0

21.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1

22.β-内酰胺酶检测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2

23.革兰染色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3

24.抗酸染色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4

25.解脲/人型支原体培养标准操作程序---------------------WSW-S O P-25

26.AccuStep衣原体抗原检测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6

27.ATB FUNGUS2真菌药敏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7

28.培养基的制备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8

29.触酶试验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9

30.氧化酶试验标准操作程序-------------------------------WSW-SOP-30

31.芽管试验标准操作程序---------------------------------WSW-SOP-31

32.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标准操作程序---------------------WSW-SOP-32

遂昌中医院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标本采集与送检原则

标准操作程序

日期:05年 9月 5日

版号:2004—1

第 1页,共1页

【目的】

正确采集和处理标本是实验室取得正确结果的前提,必须予以重视。但对标本采集的方法和时间,标本的来源,实验室常不能加以控制,实验室人员有责任通过各种方式,指导医师和护士正确采集标本。特制定以下原则,以便统一标准执行。【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基本原则】

1.送检报告单应注明被检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标本来源及检验

目的、抗生素使用情况,使实验室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环境。

2.尽量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标本。

3.在采集血液、脑脊液、穿刺液等标本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

4.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到实验室,床边接种可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

5.以拭子采集的标本如咽拭子、伤口拭子或肛拭子等,最好采用运送培养基送

检,应采用吸水性好、不宜干燥的材料取样。

6.混有正常菌群的标本,如痰、尿、伤口拭子、不可置肉汤培养基送检。

7.盛标本容器需经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编 写 人 批 准 人 生 效 日 期 傅石明 2005年9月5日

遂昌中医院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采集

标准操作程序

日期:05年 9月 5日

版号:2004—1

第 1页,共1页

【目的】

指导血液及骨髓标本的正确采集。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步骤】

1.一般采血部位为肘静脉,疑似细菌性心内膜炎时,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

宜。切忌在静脉滴注药物处(或一手滴药,另一手采血)采集血标本; 2.选择体温上升时才血可提高阳性率。对正在使用抗菌药物而又不能停药的患

者,应在下次投入抗菌药物前采集标本。

3.采集部位先以70%酒精擦拭。再用棉签沾取2%碘酊涂于欲作穿刺处,让其干

后再用70%酒精擦拭。

4.全部手续再作一此(如必要)。

5.采血量以培养液体积的1/10为宜,成人每次采血5-10ml,婴幼儿每次采血

1-5ml;

6.骨髓采集:严格消毒后抽取骨髓0.5-1ml

7.血液或骨髓抽出后过火,立即注入双相血培养瓶,马上充分混匀后,及时送

检。

8.每列至少采血两次,间隔时间据病情而定,以利于提高阳性率和区别感染菌

和皮肤污染菌。

编 写 人 批 准 人 生 效 日 期 傅石明 2005年9月5日

遂昌中医院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呼吸道标本留取

标准操作程序

日期:05年 9月 5日

版号:2004—1

第 1页,共1页

【目的】

指导呼吸道标本的正确采集。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步骤】

1.痰液标本的采集以清晨为好,因此时痰量多,含菌量大。标本收集前,病人

必须用清水漱口数次,除去口腔内大部分杂菌。然后用力自气管深部咳出痰液于无菌器皿内,及时送检。咳痰时应尽量防止唾液及鼻咽部的分泌物混入,以减少污染。

2.痰量极少者可用45℃10%氯化钠雾化吸入导痰,一般以清晨第一口痰为好

3.检查结核菌时,必要时可收集24小时痰液,以提高阳性率。

4.支气管分泌物内含的细菌常能正确地反映出下呼吸道中的病理变化,标本的

采集应由专科医生利用支气管镜直接从患者支气管内采取。

5.咽拭采集:嘱病人在留取标本之前,用清水反复漱口以减少正常菌群的污染,

将拭子越过舌根到咽后壁或悬壅垂后侧,反复涂抹数次,注意避免拭子接触口腔和舌拈膜,置无菌容器中尽快送检。

编 写 人 批 准 人 生 效 日 期 傅石明 2005年9月5日

遂昌中医院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尿液标本留取

标准操作程序

日期:05年 9月 5日

版号:2004—1

第 1页,共1页

【目的】

指导尿液标本的正确采集。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步骤】

1.正常人尿液是无菌的,而尿液细菌培养最大的问题是杂菌污染。正常人外尿

道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存在。而这些细菌又是尿路感染中常见的病源菌。

因此要作好尿液细菌学检查,首先应注意标本收集问题。

2.中段尿采集: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女病人先用肥皂水或0.1%高锰酸钾水

溶液冲洗外阴部及尿道口,用无菌纱布擦拭,最后用手指将阴唇分开排尿;男病人应翻转包皮冲洗,用肥皂水或2%红汞或0.1%新洁尔灭消毒尿道口,再用无菌纱布或干棉球拭干,叫病人排尿。将尿液分成三段,第一段排掉,收集中段尿3~5ml留入试管中,立即加塞盖好送检。

3.婴儿则先消毒其阴部,将无菌小瓶直接对准尿道以胶布粘上固定于皮肤,待

排尿后立即送检。

4.导尿管采集尿液:一般用无菌导尿管取得尿液10~15ml,盛3-5ml于无菌试

管中,不能混入消毒剂,否则影响细菌生长。虽该可减少污染,但由于导尿有将微生物引入膀胱的危险,因此除非必要,应避免用此法。

5.对于留置导尿者,可用碘酒消毒尿道口处的导尿管壁,用无菌注射器斜穿管

壁抽吸尿液,或消毒后解开接口,弃去导尿管前段尿液,留无污染的膀胱内尿液送检。不可从集尿袋的下端管口留取标本。

6.做结核菌培养的尿液标本,应收集24小时全部尿液,并将沉淀部分盛于洁

净瓶内送检。

7.婴幼儿中段尿采集困难或培养结果与病情不符时,可经耻骨上皮肤穿刺采集

无污染的膀胱内尿液。

8.送检标本以晨尿为佳,但室温较高时,应采集即时尿液,但尿液在膀胱内至

少置留了4小时以上。

编 写 人 批 准 人 生 效 日 期 傅石明 2005年9月5日

遂昌中医院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留取

标准操作程序

日期:05年 9月 5日

版号:2004—1

第 1页,共1页

【目的】

指导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的正确采集。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步骤】

1.应首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脓液及病灶的杂菌,再采集标本,以免影响检验

结果。

2.一般用棉拭子采取脓液及病灶的深部的分泌物,瘘管也可以无菌手续采取组

织放入无菌试管内送检。

3.脓肿标本以无菌注射器抽取为好,也可在切开排脓时,以无菌棉拭子采取,

也可以将沾有脓汁的最内层敷料放人无菌平皿中送检。

4.厌氧菌感染的脓液常有腐臭应予注意。采集和运送标本是否合格,对厌氧培

养是否成功至关重要,特别要注意两点:1.避免正常菌群所污染;2.由采集至接种前尽量避免接触空气。标本采取完毕应立即送往细菌室检测。如一时来不及送,应在室温内作暂短保存,一般认为不要冷藏,因冷藏对某些细菌有害,而且在低温时氧的溶解度较高。

编 写 人 批 准 人 生 效 日 期 傅石明 2005年9月5日

遂昌中医院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生殖道分泌物标本采集

标准操作程序

日期:05年 9月 5日

版号:2004—1

第 1页,共1页

【目的】

指导生殖道分泌物标本的正确采集。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步骤】

1.尿道及尿道口标本:生理盐水清洗局部后,将无菌棉拭子插入尿道口1-2cm,

停留10余秒,轻轻旋转采集标本,置无菌容器中尽快送检;

2.外阴糜烂、溃疡标本: 用无菌盐水和手术刀清除溃疡面,暴露出溃疡基底,渗

出物积聚较明显时,用拭子或吸管采集,置无菌容器中尽快送检;

3.宫颈标本:用无菌盐水湿润窥阴镜暴露宫颈,清除阴道和宫颈分必物,弃之,

轻压宫颈使分必物流出用拭子采集,或用拭子插入宫颈管1—2cm,转动并停10—30s再取出,置无菌容器中尽快送检;

4.阴道标本:先清除阴道表面的分泌物,弃之,然后在后穹窿或阴道上端采集

粘膜分泌物。

5.前列腺液:有医生通过前列腺按摩获取,置无菌容器中尽快送检。

6.用于除去宫颈外粘液的拭子不宜作微生物培养,因其含有大量的阴道菌群。

编 写 人 批 准 人 生 效 日 期 傅石明 2005年9月5日

遂昌中医院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粪便标本采集

标准操作程序

日期:05年 9月 5日

版号:2004—1

第 1页,共1页

【目的】

指导粪便标本的正确采集。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步骤】

1.粪便标本采集时应挑取有脓血、粘液部分的粪便2—3g;液状粪便取絮状物

1-2ml,盛于灭菌的广口瓶中或腊状纸盒中,并及时送检和接种。

2.在无法获得粪便时,可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增菌液湿润直肠,将棉拭子插入肛

门4~5cm深处(小儿2~3cm),轻轻转动一周擦取直肠表面的粘液后取出,盛入无菌试管或保存液中送检。

编 写 人 批 准 人 生 效 日 期 傅石明 2005年9月5日

遂昌中医院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穿刺液标本留取

标准操作程序

日期:05年 9月 5日

版号:2004—1

第 1页,共1页

【目的】

指导穿刺液(胸、腹水、心包液、关节液)标本的正确采集。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步骤】

1.各种穿刺液标本的留取应由临床医生以无菌穿刺术抽取,胸腹水抽取量一般

约为5一l0ml,心包液、关节液等一般抽取量为1~5m1,将所得穿刺液盛于含有无菌的试管中,立即送检。

2.对易自凝的标本可用已添加抗凝剂的无菌试管,充分混匀,立即送检。

3.也可将5-10ml的穿刺液无菌操作注射到双相血培养瓶中送检。

编 写 人 批 准 人 生 效 日 期 傅石明 2005年9月5日

遂昌中医院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脑脊液、胆汁标本采集

标准操作程序

日期:05年 9月 5日

版号:2004—1

第 1页,共1页

【目的】

指导脑脊液、胆汁标本的正确采集。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步骤】

脑脊液、胆汁标本的采集方法应由医生亲自严格无菌操作,留在无菌试管内,注意保温,以防细菌死亡并立即送细菌室培养。

编 写 人 批 准 人 生 效 日 期 傅石明 2005年9月5日

遂昌中医院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组织标本的采集

标准操作程序

日期:05年 9月 5日

版号:2004—1

第 1页,共1页

【目的】

指导组织标本的正确采集。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步骤】

1.表浅的感染组织和各种窦道标本可用棉签擦拭、小刀刮取、穿刺抽吸或手术

切除。对窦道和痰管应刮取深部管壁组织。

2.深部组织标本可经皮穿刺或手术切除。标本置无菌容器并加少量生理盐水以

保湿度;或置肉汤增菌液,或置血平皿送检。

3.尸体标本应予死后20小时内采取,以防肠道菌侵入引起污染。

4.作病原体分离的组织标本不可用福尔马林固定。疑有污染的组织块可用烧红

的烙铁烧灼其表面,或置沸水中5-10秒钟使其表面变白消除污染后,再用无菌器械切开组织,取中间部位组织送检。

编 写 人 批 准 人 生 效 日 期 傅石明 2005年9月5日

遂昌中医院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静脉道管标本采集

标准操作程序

日期:05年 9月 5日

版号:2004—1

第 1页,共1页

【目的】

指导静脉道管标本的正确采集。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步骤】

1.从病人体内拔出静脉插管,用无菌技术剪去导管体外部分,体内段导管立即

置血平皿上作滚动涂布接种。不能作床边接种者,将导管置含少量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内送检。

2.也可将剪下的导管体内段置肉汤内增菌,但不能区分导管感染菌与少量定植

菌。

3.有些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在诊断感染或指导治疗上无多大价值,如Foley导

管的尖端、恶露、呕吐物、结肠造口术的渗出物等,一般不进行培养。

4.口腔及牙周损伤处、褥疮及静脉曲张处、烧伤、浅层坏死及肛周脓肿等部位

标本,应先彻底清疮后在取组织送检。

5.冲洗用的道管、静脉导管及动脉导管应在进入部位的皮肤消毒后,小心取出,

以无菌方法切区去皮肤外的短部,其余部分送检。

编 写 人 批 准 人 生 效 日 期 傅石明 2005年9月5日

遂昌中医院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眼耳及乳突分泌物标本采集

标准操作程序

日期:05年 9月 5日

版号:2006—1

第 1页,共1页

【目的】

指导眼、耳及乳突分泌物标本的正确采集。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步骤】

1.以无菌棉拭子采集眼分泌物、尤其是脓性分泌物及耳部脓汁置无菌试管中及

时送检;

2.乳突炎患者标本在手术时采集。

编 写 人 批 准 人 生 效 日 期 傅石明 2005年9月5日

遂昌中医院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样本接收、核对、接种、培养

标准操作程序

日期:05年 9月 5日

版号:2004—1

第 1页,共1页

【目的】

标本的质量是检验结果准确性与有效性的基础,为使标本从病人到实验室这一过程受控,保证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特制定本程序。

【适用人员】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验人员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步骤】

1.接收样本:

核对各样本号与申请单联号是否一致,如不一致马上与病房联系以便作出相应的处理,如退单或重送样本等,并做好联系情况的记录。核查各送检样本是否符合要求。

1)痰液样本:先看外观、再直接涂片镜检, 低倍镜下见白细胞>10个/LP,上

皮细胞<25个/每个视野,为合格痰液。

2)无菌体液样本:检查各种无菌体液样本的盛放器皿是否符合要求。

3)容易干燥的样本:对一些容易干燥的样本如大便、咽拭子、脓液拭子、泌尿

生殖道拭子等是否已经干燥。

对不符合要求的样本必需与临床联系,以便作出相应处理,方法如联号不符的样本。做好记录。对符合的样本进行接种,并注明日期。

2.样本接种:

1)大便致病菌、三线,分区划线接种于麦康凯平板;

2)血液、骨髓按要求采集直接注射于法国梅里埃双相血培养瓶送检;

3)支原体培养+药敏,按支原体操作规程接种于支原体专用培养基;

4)衣原体检测,按衣原体操作规程操作;

5)其它标本(痰液、咽拭子、脑脊液、各种无菌体液、脓液分泌物)分别接种血

平皿、麦康凯平板,分三区划线接种;

对脓液、脑脊液等在接种的同时应对其沉渣进行革兰染色,如有细菌立刻通知临床,并做记录。

4 样本培养:

移种过的血平板、麦康凯平板、血液增菌培养瓶及支原体培养条板均置于35.0℃的培养箱(HH.B11.420型)。

编 写 人 批 准 人 生 效 日 期 傅石明 2005年9月5日

遂昌中医院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菌株的纯化、鉴定、药敏流程

标准操作程序

日期:05年 9月 5日

版号:2004—1

第 1页,共1页

【目的】

明确菌株纯化、鉴定、药敏流程,指导检测人员正确进行菌株的纯化、鉴定、药敏操作。

【适用人员】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验人员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步骤】

1.查对昨天移种平板申请单,确定标本移种是否正确。

2.观察血液增菌培养瓶,如发现有细菌生长,马上涂片革兰染色,将细菌的染

色特性及形态报告给临床,并做好记录,同时将阳性的血液增菌瓶移种到血平板与麦康凯平板上,且用无菌棉签沾取该阳性增菌液涂于MH培养基,依革兰染色,按NSSLS贴药敏纸片,培养18-24小时(临时报告)。

3.观察平板,挑取可疑菌落涂片革兰染色,并将菌落纯化于血平板;

4.将前一天分纯的细菌严格按照美国德灵MicroScan细菌分析系统操作手册配

制菌悬液、加样、置培养箱。

5.对一些不适合用仪器检测药敏的细菌,改用标准的K-B法进行检测。 碰到

异常的耐药模式应要慎重,需重复试验或送上一级单位确认后方可发出报告, 如碰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耐泰能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等。并加做特殊的药敏纸片,并改用纸片法加以比较。

6.真菌用ATB FUNGUS2真菌药敏条进行耐药性检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7.大便培养,对可疑菌用抗血清做凝集试验,阳性的再做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

需血清凝集试验与生化鉴定相符方可报告,否则要慎重。

编 写 人 批 准 人 生 效 日 期 傅石明 2005年9月5日

遂昌中医院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普通MicroScan板接种培养流程

标准操作程序

日期:05年 9月 5日

版号:2004—1

第 1页,共2页

【目的】

明确普通G+、G-MicroScan板接种培养流程,指导检测人员正确进行普通G+、G-MicroScan板接种培养的操作流程。

【适用人员】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验人员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

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步骤】

1、标本按微生物室标准操作程序所推荐的方法进行收集、运送和初步离培养。

2、染色:挑取纯培养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

1)革兰氏阴性杆菌、弧菌:进行氧化酶实验,记下实验结果,选用阴性板 NC21

2)革兰氏阳性球菌:进行触酶实验,区分链球菌科(-)和微球菌科(+),记

下实验结果,选用阳性板 PC12

3、接种:

①.接种的准备:

a)用取种针去接触纯菌落3、4次,让顶端凹槽填满菌,用CAP帽子抹去

多余菌,放接种水中盖紧,充分混匀,备用。

b)挑选琼脂平板上,形态相同的菌落移种于M-H液体培养基中,置350C

温箱中孵育4小时,用生理盐水稀释至相当于0.5麦氏浊度标准,或用

接中环挑取菌落,悬浮于生理盐水中振荡混匀后与标准化浊管比浊,调

整浊度至相当于0.5麦氏浊度标准,吸100ul菌悬液于25ml接种水中,

备用;

②. Microscan板的水化与接种:

要用的干板取出室温平衡后,用无菌吸嘴吸取115ul菌悬液于相应的

Microscan板中。

4、加石蜡油:于孔下划有一横线的孔滴加2、3滴石蜡油。

阴性板NC21:7个孔(GLU URE LYS H

2

S ARG ORN DCB)

阳性板PC12:2个孔(URE ARG)

5、贴封口胶纸:对革兰氏阴性板,氧化酶(+)的板右上角9个孔贴封口胶(空 位为DCB孔)

CIT TAR OF/G

MAL ACE OF/B

ONPG CET DCB

6、孵育:测试板上盖一块空板,35℃非CO

2

培养箱孵育16-24小时。

7、检查:从培养箱取出板

①检查C孔(控制孔)须澄清;G孔(生长孔)混浊,有菌长。

(如不满足上述条件,则不要判药敏结果)

②革兰氏阳性板:

a PGT孔(+)黄色

b以下9孔,有任意三个以上为(+)黄色

RAF LAC TRE

MNS SOR ARA

RBS INC MAN

★以上两个条件,任意一个符合即可加试剂叛读结果。若以上两个条件均不符合,则需再孵育15-24小时。药敏MIC结果需在16-24小时内判读。

③革兰氏阴性板:

a葡萄糖发酵菌: 1)GLU=深黄色 2)SUC=黄色或SOR=黄色

b葡萄糖非发酵菌:1)ARG=紫色和OF/G=黄色 3)LYS=紫色

2)ARG=紫色和CET=混浊 4)ORN=紫色

★符合以上条件之一则可加试剂叛读结果。若不符合,则需再孵育15-24小时。药敏MIC结果需在16-24小时内判读。

8、加试剂:

革兰氏阴性板:VP-40%KOH(VP1),5%α-萘酚(NIT2)各一滴。

NIT-0.8%对氨基苯磺酸(NIT1),0.5%α-萘酚(NIT2)各一

滴。(5分钟后判读)。 TDA-10%Fec13(TDA)一滴。

IND-柯凡奇试剂(IND)3滴。

革兰氏阳性板:VP-40%KOH(VP1), 5%α-萘酚(VP2)各一滴。

NIT-0.8%对氨基苯磺酸(NIT1),0.5%α-萘酚(NIT2)各一

滴。 (5分钟后判读。) PYR-肽酶试剂(PET)2滴。

★如果VP(-)须等到20分钟后再确定VP是否真为阴性

9、拿掉封口剂。

10、人工判读,将生化反应和药敏结果记录在相应的Microscan结果记录纸上。

编 写 人 批 准 人 生 效 日 期 傅石明 2005年9月5日

遂昌中医院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判读普通革兰阳性板

标准操作程序

编号:WSW-SOP-16

日期:05年 9月 5日

版号:2004—1

第 1页,共2页

【目的】

指导检测人员正确进行普通革兰阳性(G+MicroScan)板的结果判读,保证检验结果。

【适用人员】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验人员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普通G+MicroScan板阳性对照色卡】

VP1、VP2各一滴20分钟

NIT1、NIT2各一滴5分钟 PEP二滴2分钟

【步骤】

一、35℃非CO

2

培养箱孵育16-24小时后,C孔(控制孔)须澄清;G孔(生长孔)混浊,有菌长,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则可加试剂判读结果:

a PGT孔(+)黄色有沉淀

b以下9孔,有任意三个以上为(+)黄色

RAF LAC TRE

MNS SOR ARA

RBS INC MAN

二、以上两个条件均不符,则先判读所有药敏结果。记录鉴定药敏或生长试验

CV、MS、NOV、NaCL、BAC和IDX、PHO、BL实验结果,其它生化反应试验再孵育15-24小时后判读。

三、普通G+MicroScan板生化结果判断:

试验孔名称 阳性结果 阴性结果

CV MS NaCL 有生长(混浊) 无生长(清)

OPT NOV BAC

PGR PHO PGT 黄色(孔中有一点黄色即可)无色

(与NOV作对照)

试验孔名称 阳性结果 阴性结果

IDX 蓝色,灰色沉淀 无色或白色沉淀

VP 粉红至红色 无色至褐色或极淡粉色

试验孔名称 阳性结果 阴性结果

BE 暗棕色至黑色 无色至亮棕色

PYR 红色或橙红色 黄色至橙色

ARG 微球菌属 橙色,粉红/红色 黄色至橙黄色

链球菌属 粉红/红色 黄色至橙色

URE 粉红色(24H) 黄色至橙色

RAF LAC SOR RBS INU 黄色 橙色至红色

PRV TRE ARA MNS MAV

BL 无色 兰色至黑色

NIT 粉红至红色 无色或淡粉色

HEM β-溶血 无β-溶血

LOC 仪器识别反应板类型用

四、MIC药敏结果的判读:

1.所有的药敏,CV、MS、NOV、NaCL、OPT和BAC的结果以黑色为背景判读;

2.以最开始出现生长抑制的最低浓度孔记录为MIC;

3.当所有孔均不出现细菌生长,MIC记录为小于等于最低浓度;

4.当所有孔均出现细菌生长,MIC记录为大于最高浓度;

5.当不出现细菌生长的浓度孔出现于细菌生长的浓度孔梯度孔中,譬如,细菌

在1、2、和8ug/ml浓度孔中生长,但在4ug/ml孔中不生长,此孔则称为跳

孔,这个浓度孔结果应被忽略。

五、生化和药敏结果均记录在手工记录纸上:

Microscan 阳性复合板 PC12 结果记录:

病人: 床号: 记录时间:

鉴定结果:

PBS

BAC

NaCL

LAC

VP BE PGT

4 CV NOV

2 MS PGR OPT PYR URE TRE SOR INU PRV

ARG MAN MNS ARA RAF HEM

PHO

1 NIT

IDX

鉴定值

药敏结果:

T/S Rif Ox Aug Te Imp

Am P Cf Va E Cla

Cfz Cd Gm Cft Cp Nxn

Fd TFG STS GMS β-Lac

编 写 人 批 准 人 生 效 日 期 傅石明 2005年9月5日

微生物标准操作流程

目录 生物安全柜操作规程及维护 (3) 实验室高压蒸气灭菌器操作程序 (6) 物体表面细菌监测 (8) 医护人员手指细菌监测 (9) 空气中细菌含量的监测 (10) 环境卫生学监测质控标准 (12) 使用中消毒剂与无菌物品保存液的质控程序 (13) 一次性医疗用品微生物监测 (14) 紫外线消毒质量控制程序 (15) 污水的细菌监测(总大肠菌群) (16) 正确洗手的手法 (18)

生物安全柜操作规程及维护 1.目的: 为了满足生物安全操作的要求,并且达到在操作时保护操作人员的目的,使细菌操作达到无菌操作的要求,便于操作的标准化。 2.原理: 通过使用空气超高过滤器(ULPA)的过滤,使仪器内部的空气洁净度达到100级,使细菌的一般操作限制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中,不但保护操作人员,还可满足操作的标准化。 3.工作条件: 环境温度:18-30℃相对湿度:<80% 安装的环境必须达到一定的洁净度;远离人员通道及有潜在干扰气流的位置;柜后及两侧各留30cm的空隙,顶部30-35cm空隙。 环境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设备。 4、操作步骤: 生物安全柜的设置已经设置完全,如果需要重新设置请参看HFsafe生物安全柜使用说明。具体操作步骤为: 4.1将电源插头插入准备好的固定插座,连通电源。 4.2有系统管理员(即本室负责人)开启玻璃门门锁,并将总开关置于开位置“!”,此时系统开始上电。 4.3检查显示及按钮的各项功能,具体见后附注(注意:UV灯的测试除外,开启UV灯时必须将前玻璃门关闭)。 4.4当系统稳定后,对设备进行安全性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工作室平均垂直风速;工作室内可操作区域洁净度达到100级;设备的密封有没有被破坏。所有的安全检查项目中的洁净度建议由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来进行尘埃粒子数、沉降菌和菌落数的检测,看是否符合其工作室的洁净度要求)。 4.5如果安全性测试通过,系统已经可以使用,请在《使用记录》上写下相应的信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是,操作必须在工作台板无孔区域进行,物品也必须放置于无孔区域。 4.6操作者应先把手臂放进安全柜内大约1分钟,以使柜子适应并且让气流扫过手臂手臂移入移出柜内应保持前门气流的连续性,应缓缓移入移出,并且方向和前门垂直;为使跨越前门的动作量降低,在实验开始前应把所需的物品放入柜子;柜子在开始工作前以及完成后至少要运行5分钟是,使柜子净化,以便于污染空气从柜内排出。实验操作方向应从清洁区到污染区,一般要求为左→右。 4.7 当工作完成后需要关机前,将试验使用的所有材料和其他物品从设备中取出。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sop

1.0目的 确保微生物室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便准确完成常规微生物分析实验,以对生产环境、设备的清洗消毒和人员卫生进行有效的监控。 2.0范围 适合微生物实验室人员,环境卫生,设备,试剂、培养基及常规操作的各项要求及管理 3.0职责 3.1微生物品控员负责具体工作的执行。 3.2 QA主任负责监督本文件的有效执行。 4.0程序 4.1人员 4.1.1微生物操作人员需有相关 的工作经验,并具备微生物操作的基本技能,如铺平板、菌落计数、无菌操作。 4.1.2应确保微生物操作人员接受足够的微生物专业培训,以保证其能独立地进 行操作 、准确地完成测试,并保存好记录。 4.2环境 4.2.1微生物操作室配备超净工作台。 4.2.2微生物操作室的墙壁、地板、天花板光滑平整、易于清洁消毒。 4.2.3工作区域里有方便使用电源、抽滤系统,便于取用培养基和实验用品。 4.2.4有适当的通风条件,在空调处安装空气过滤器,确保空气质 量达到10,000级、平时关闭门窗,尽量减少空气对流引起的扬尘。 4.2.5微生物操作 辅助区域有足够的空间处理样品,存放培养基、玻璃器皿和小型 仪器设备;有空间安装固定的仪器设备(如培养箱,水浴锅,冰箱)等。

工作区域要有充足的灯光,光强不小于300lux。实验室应保持整洁。 4.2.6在进行实验前无菌室和超净工作台必须打开紫外灯消毒30分钟。实验完成后 及时整理和清洁台面。 4.2.7实验室必须考虑实验室内外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并对之进行有效的监控。 监控的方法如下:1.每天实验前需做空气的微生物测试,测试方法可参见 SOP-QA-MB-015空气的微生物测试。2.每月度用尘埃粒子测定仪测定微生 物 室空气的尘埃粒子数,应达到?>0.5um的粒子<353粒/L,超过标准时则须更 换过滤器。3.每半年更换紫外灯管,以确保紫外灯的杀菌效果。 4.3卫生 4.3.1配备实验室专用服装(包括鞋,帽),实验室工作服避免在实验室以外区域穿 着, 要定期更换、清洗。 4.3.2实验室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应形成经常洗手的习惯,手指甲要剪短。实验前 用70%酒精消毒双手。 4.3.3不得在微生物测试区域吸烟,吃、喝食物。不得在微生物室做与微生物实验无 关的事情和实验。 4.3.4每天打扫实验室,避免积灰。每周用50ppm的氯水消毒地板。(用含有氯水的拖 把 拖地面) 4.3.5尽量避免过多的人在微生物室走动,无关人员不能进入。 4.4 设备维护、校证和验证

微生物检验操作要求.doc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要求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有严格的无菌观念,许多试验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主要原因:一是防止试验操作中人为污染样品,二是保证工作人员安全,防止检出的致病菌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个人污染。 一、无菌操作要求 1. 接种细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2. 进行接种食品样品时,必须穿专用的工作服、帽及拖鞋,应放在无菌室缓冲间,工作前经紫外线消毒后使用。 3. 接种食品样品时,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4. 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三次后使用。 5. 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得触及试管或平皿边。 6. 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 7. 接种环和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要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接种结核菌和烈性菌的接种环应在沸水中煮沸5min,再经火焰烧灼。 8. 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 二、无菌间使用要求 1. 无菌间通向外面的窗户应为双层玻璃,并要密封,不得随意打开,并设有与无菌间大小相应的缓冲间及推拉门,另设有0.5-0.7m2的小窗,以备进入无菌间后传递物

品。 2. 无菌间内应保持清洁,工作后用2%-3%煤酚皂溶液消毒,擦拭工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3. 无菌间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灯,如采用室内悬吊紫外灯消毒时,需30W紫外灯,距离在1.0m处,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灯,应注意不得直接在紫外线下操作,以免引起损伤,灯管每隔两周需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以减少紫外线穿透的影响。 4. 处理和接种食品标本时,进入无菌间操作,不得随意出入,如需要传递物品,可通过小窗传递。 5. 在无菌间内如需要安装空调时,则应有过滤装置 三、消毒灭菌要求 微生物检测用的玻璃器皿、金属用具及培养基、被污染和接种的培养物等,必须经灭菌后方能使用。 (一)干热和湿热高压蒸气锅灭菌方法 1.灭菌前准备 (1)所有需要灭菌的物品首先应清洗晾干,玻璃器皿如吸管、平皿用纸包装严密,如用金属筒应将上面通气孔打开。 (2)装培养基的三角瓶塞,用纸包好,试管盖好盖,注射器须将管芯抽出,用纱布包好。 2.装放 (1)干热灭菌器:装放物品不可过挤,且不能接触箱的四壁。 (2)大型高压蒸气锅:放置灭菌物品分别包扎好,直接放入消毒筒内,物品之间不能过挤。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本企业生产的所有品种,本企业所有洁净生产区域,QC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洁净工作室等。 责任者:QC主任、化验员。 规程: 本规程引至《中国药典》2000年版。 1. 概述:微生物限度检查系指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染菌量及控制菌的检查。我公司QC设无菌操作室,用于微生物限度检查。无菌操作室的管理及使用制度见本文附录一。 2. 抽样:供试品应按批号随即抽样,一般抽样量为检验用量(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的3倍。抽样时,凡发现有异常可疑的样品,应缺陷选用疑问的样品,但因机构损伤明显破裂的包装不得作为样品,凡已能从药品、瓶口(外盖内侧及瓶口周围)外观看出长螨、长霉、虫蛀及变质的药品,可直接判为不合格,无需要再抽样检验。 3. 供试品的保存:供试品在检验之前,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处,以防供试品中的污染菌因保藏条件所引起致死、损伤或繁殖。供试品在检验之前,应该保持原有包装状态,严禁开启,包装已开启的样品不得作为供试品。 4. 检查: 4.1. 使用设备:电热恒温培养箱、电热恒温水温箱、试管、刻度吸管、量筒、三角瓶、培养皿、试管架、注射器、针头、注射器盒、研钵、75%酒精棉球、紫外灯(365nm波长)。 4.2. 检查的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严防再污染。使用设备、仪器、人员及无菌操作室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见本文附录二。除另有规定外,供试品制备成供试液后,均在均匀状态取样。制成供试液后,应该在60分钟内注皿操作完毕。 标准操作规程

4.3. 培养:除另有规定外,本检查法中细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25-28℃,控制菌培养温度为36±1℃,检验结果的报告以1g、1ml或10cm2为单位。 4.4. 复检 4.4.1. 菌数测定不合格者应复检,控制菌检查以一次检出为准,不再复试,但应保留检出菌株一个月备查。 4.4.2. 以复试项下不合格项目为准,作单项复试。复试需另取同批号样品,测定2次。 4.4.3. 复试报告,以3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报告。 4.5. 检验报告 4.5.1. 检验报告以1g、1ml或10cm2为单位。 4.5.2. 测定菌数报告,以每次测定结果全部平均值报告。 4.5.3. 控制菌按检验结果报告,如未检出控制菌时,报告为“按规定抽样检验结果未检出XX菌”,如抽样中任意一样品要检出控制菌时,报告为“按规定抽样,检出XX菌,不符合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 4.6. 培养基、试药及稀释剂的相关内容见本文件附录三。 4.7. 供试液的制备:按供试液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特性可采取适宜的方法制成供试液。 4.7.1. 供试品的取样及注意事项 供试品取样应有一定数量,以使检验结果具有代表性,正常的供试品一般每批应随机抽取两瓶或两盒以上的包装单位,检验时每次应分取两瓶(盒)以上的样品共10g或10ml。 供试品在检验前,应严格保持包装的原有状态,不得启开,并放在阴凉干燥处,防止微生物再繁殖,以免影响检验结果,凡已将原包装启开,则无代表性应另取样。 供试品稀释后须在1-2小时内操作完毕,防止微生物繁殖或死亡。 供试品稀释成供试液后,应在均匀状态下取样,凡因抑菌或不溶于水的剂型,其供试品应作特殊处理后进行检验。 4.7.2. 液体供试品:取供试品10ml,加入稀释剂90ml中,混匀,作为供试液。油剂可加适量 聚山梨酯80,混匀,吸取相当于10g或10ml供试品,标准操作规程 再稀释成100ml作为供试液;合剂(系指含王桨或蜂蜜者,下同)可用供试品作为供试液。 4.7.3. 固体、半固体或黏稠液供试品:称取供试品10g,置0.9%无菌氯化钠溶液100ml中,用匀浆仪或其他适宜的方法混匀后作为供试液。在制备过程中,必要时可加适量聚山梨酯80,并适当加温,但不应超过45℃。 (1)非水溶性供试品:取供试品5g(5ml)加入含溶化的无菌司盘80 5g、单硬脂酸甘油酯3g、聚山梨酯80 10g混合物的烧杯中,用无菌玻棒搅拌成团后,慢慢加入45℃左右的0.9%无菌氯化钠溶

微生物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

实验室管理总则 一、实验室管理是所有实验人员共同的责任,每一位实验人员都应对实验室的 正常、高效运转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自觉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二、本章程为实验人员的行为规范,目的使大家在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环境 下工作,在最大限度地为大家提供一个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的同时,使实验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为良好的完成工作任务打下基础。 三、实验室的管理遵循三条原则 (1)岗位责任制原则 实验室的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有明确的责任要求,并有专人负责。 (2)规范化原则 管理制度化,从设备、器材、药品等的使用到实验方法、安全卫生都制 定标准化的规范,大家都按照规范执行,以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连 续性。 (3)记录监督原则 实验室管理的各方面都要求有及时、准确的记录,以保证实验室所有工作的可追溯性。

实验室人员行为规范 一、严格遵守“武汉烁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微生物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 二、每位实验室成员都应以主人翁精神参与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积极参 加实验室的各种活动和公益劳动,自觉维护本实验室的声誉。 三、对所有违规人员和行为,本室将进行登记,屡教不改者,从重处理。 四、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喝酒。 五、不准在实验室大声喧哗、随地吐痰、打闹、讲粗口; 六、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带他人进入本实验室。 七、爱护仪器设备,节约用水、电及实验材料等,注意安全。 八、室内设备仪器不得擅自拆卸、挪动,与本人实验无关的设备不可随意 开启。 九、实验仪器的使用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认真填写设备使用记录,设 备存放应做到整洁有序,便于检查使用。 十、必须注意实验安全,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十一、注意公共卫生,不准随意丢弃杂物废纸等,影响实验室环境卫生。十二、高温、高压等易燃易爆实验,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防范。 十三、最后离室者,做好安全检查,检查仪器电源、空调、水、气瓶、门、窗等是否关好,并在最后离室登记簿上签名。

sop微生物检查操作规程

sop微生物检查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范畴 适用于本厂质监科化验室对本厂生产的固体制剂及物料进行微生物限度的检查。 3 责任 化验员有责任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检验、判定,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4 定义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指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染菌量及操纵菌的检查。 5 内容 5.1 总则: 5.1.1供试品应随机抽样。一样抽样量为检验用量(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的 3倍量。 5.1.2 供试品在检查前不得开启,检查全过程均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防 再污染。 5.1.3 操纵菌的污染检查应做相应的已知菌对比试验,对比菌株为大肠杆菌 [CMCC(B)44102],每批试验已知菌加入量为50-100个。 5.1.4 染菌量的检查或操纵菌的检查均应做空白对比试验。 5.1.5 供试品稀释成稀释液后应在平均状态下取样,凡有抑菌成份或防腐剂的供 试品应做专门处理后进行检验。 5.1.6 供试品稀释后应在1小时内操作完毕。

第2页/共6页 5.1.7 除另有规定外,细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 25-28℃,操纵菌培养温度为36℃±1℃。 5.1.8细菌、霉菌检验结果的报告以1g、1ml或10cm2为单位;操纵菌检验报告 以每1g、每1ml或每10cm2为单位报告“检出”或“未检出”。 5.2仪器、用具 恒温培养箱、隔水式生化培养箱、电子天平,移液管(1ml、10ml)、试管、离心管、双碟、镊子、剪刀、不锈钢吸管筒、酒精灯、取样勺、称量纸、研钵一个、不锈钢双碟筒。 5.2.1用具的包扎 移液管:用纱布包住移液管,然后放入不锈钢灭菌筒内。 试管、双碟:试管在管口塞上纱布棉塞、双碟放入不锈钢双碟筒内。 无菌衣、裤、帽、口罩:用布口袋将洗净的衣裤、帽子、口罩配套后装入,扎紧袋口,再用牛皮纸包好。 5.2.2用具的灭菌 将包扎好的用具,在121±0.5 ℃蒸汽灭菌柜中灭菌30 分钟,物品取出时切勿赶忙置冷处,以免急速冷却灭菌物品内蒸汽凝造成负压,易致染菌,应置烘箱烘干。 5.3培养基、试剂 5.3.1营养琼脂培养基 称取本品36克,加1升蒸馏水,加热溶解后,按需要进行分装,经121℃15分钟灭菌备用。 5.3.2虎红培养基 称本品30克,加1升蒸馏水,加热溶解,分装,高压灭菌116℃20分钟。 5.3.3胆盐乳糖培养菌(BL) 称本品36克,加1升蒸馏水,加热溶解,分装,高压灭菌116℃20分钟。 5.3.4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EMB) 称本品42克,加1升蒸馏水,加热溶解,分装,高压灭菌116℃20分钟。 5.3.5生理盐水 称取9 g 氯化钠,加水1000 ml 溶解,分装后于121℃±0.5℃湿热灭菌30分钟,供作稀释剂用。 5.3.6 75%酒精棉 量取无水乙醇75ml,加水稀释至100ml,摇匀,将脱脂棉与75%酒精混合即得。

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接触平皿法) 1.目的 建立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测试人员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2.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本) 3.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对洁净区的表面微生物的检测。 4.责任 质量控制化验员负责实施,QC主管负责监督执行 5.内容 洁净区微生物测试点选择表面微生物监测的采样点数目及其布局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设置: 空调系统验证的结果 房间的大小和布局 房间的用途 与产品的距离 人流物流方向 如何布点:对于同一洁净区,每个相同的取样物体在其不同的地方采2个样。如墙面2个采样点,地面2个采样点,洁净区主要设备2个采样点。

注:表面微生物监测的取样点数应依下列因素确定: 1.洁净区(室)的大小; 2.设备、管路等的复杂程度; 3.生产活动的重要性; 4.易受污染的部位等。 应考虑包含以下部位:每扇门、每个门把手、地板(至少两点)、墙壁(不易被清洁/消毒的部位,至少两点)、公用介 质的管路(不易被清洁/消毒部位)、生产设备的关键性部位(如灌装针、易与人员接触的塑料帘膜、胶塞筒、传输带)等。根据洁净区内设施、设备等表面对产品和洁净室环境的影响程度,通常将表面分为三类:关键表面(与产品、容器及密封件直接接触或暴露于产品、容器及密封件的表面)一般表面(如设备的外表面、墙壁等)和地板,并且分别设定不同的微生物限度要求。 表面微生物的每点取样面积宜控制在25cm2左右。 为避免干扰,宜在生产活动结束后取样。 洁净区微生物测试频率和限度 日常监控一月一次 接触碟(55mm)50cfu/25cm2 ,警戒40cfu/25cm2 ,纠偏 45cfu/25cm2 。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测试方法(接触平皿法)。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测试必须在动态下监测。

微生物实验室感染性废物处理规定

微生物实验室感染性废物处理规定 1、操作感染性或任何有潜在危害的废物时,必须穿戴手套、口罩和防护服。对有多种成份混和的医学废料,应按危害等级较高者处理。处理含有锐利物品 的感染性废料时应使用防刺破手套。 2、实验室产生的感染性废物必须严格区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废物,一旦分 开后,感染性废物必须加以隔离。 3、感染性废物应分类丢入垃圾袋,所有收集感染性废物的容器都应有“生物危害”标志,或使用“红色”容器。 4、液体性感染性废料,应确保容器无泄漏,每日加入1:20的84消毒液消 毒后倒入下水道。 5、每日的感染性废物、设备和玻璃器皿均通过压力蒸汽灭菌去除污染。处理过程应保证在121℃进行(被处理物中心温度不低于115℃),时间60~90分钟(不少于20分钟)。 6、初消毒后的废物用黄色塑料袋包装后,转交洗消员集中送交医疗垃圾处 理站。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 为了合理有效的处置实验废弃物,避免环境污染及废弃物对人体的伤害,保护实验人员安全,维护动物福利。制定了实验废弃物管理制度。 第一条实验废弃物可分为可回收实验残余物、一般固体废弃物、一般液体废弃物、有毒性 废弃物,放射性物质废弃物。对不同种类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分别处理。 第二条一般固体废弃物如无回收利用价值可直接丢弃在垃圾桶内。 第三条一般液体废弃物如无回收利用价值并无可燃性挥发物时可直接通过下水道排放,有可燃性挥发物的应在室外洒泼在指定位置(空旷处)第四条贵重试剂、原料实验后产生的残余物,如可回收利用的要回收利用。固体的残余物用适宜的器物盛装,待实验结束后统一回收。液体残余物用可密封的瓶(桶)盛装,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处理。如待回收物是有毒、可燃性挥发性物质,回收工作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第五条有毒性废弃物可做减毒、除毒处理的经减、除毒处理后按第三、四条方法处理;不能做减毒、除毒处理的可通过焚烧、深埋或按环保部门规定的方法处理。 第六条放射性物质废弃物在安全容器内放置至规定的时间,再通过焚烧、深埋或按环保部门规定的方法处理。

粪便微生物学检验的标准操作程序

粪便微生物学检验的标准操作程序 1 检验目的 做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查找于疾病有关的病原菌以及了解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和流行病学的调查。 2 原理 正常人的肠道中栖居大量的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组成了微生态菌膜屏障。起着健康的作用,腹泻是因为病原细菌或病毒在肠道内繁殖的结果。 3 标本要求 (1)标本类型:粪便。 (2)标本采集:见标本采集手册 (3)标本储存和运输:室温放置,室温运输并立即送检。 (4)标本拒收状态:非无菌方式采集的标本或未按要求部位采取的标本。 4 容器和添加剂类型 均使用灭菌器皿盛放标本 5 试剂 (1)试剂名称:革兰氏染液、氧化酶试剂、3%触酶、血平板、中国蓝平板、SS平板、柯玛嘉平板、相关生化试剂等。 6仪器设备: (1)接种针、接种环、酒精灯 (2)梅里埃ATB药敏鉴定仪 (3)显微镜、SPX-150B型生化培养箱、超净工作台、台式离心机、天平 7 校准程序 (送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所校准) 8 标本的处理

8.1 沙门-志贺菌:取粪便少许,增菌后转种或将粪便直接接种SS 及中国蓝或麦康凯、伊红美蓝平板,35℃、18-24h后进行鉴定。 沙门氏菌增菌37℃,16-24h,转钟在平板上,增菌液:粪便等于10:1。志贺菌增菌37℃,4-6h,转种在平板上。 注:伤寒病人在发病1—2周采取血液,发病2—3周采取粪便和尿液。 8.2 霍乱弧菌培养:标本接种于碱性蛋白胨水中,进行增菌,增菌培养孵育6—8h后,取表面菌膜移种于碱性琼脂平板/庆大霉素一亚碲酸钾平板上。 8.3 真菌培养:将标本接种于含氯霉素的沙氏琼脂及血琼脂平板上,置25-35℃和35℃孵育24—48h,来鉴定。 9 操作流程 粪便或肛门试子 分离培养增菌培养 麦康凯或中国蓝亚硒酸增菌培养基GN增菌培养基 (适用于沙门菌属)(适于 志贺菌属) SS琼脂 SS及麦康凯琼脂平板分离 三糖或双糖铁培养基 血清鉴定生化反应鉴定药物敏感性 试验 报告 10 质量控制: 参加我科质量管理小组组织的各项质量控制活动

微生物标准操作规程三10

摩根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概述 摩根菌属只有1个种,即摩根摩根菌,又分为摩根亚种、塞氏亚种和生物群I。 2.标本类型 血液、尿液、痰、脑脊液、穿刺液、脓液等标本。 3.鉴定 3.1 形态与染色革兰阴性杆菌。 3.2 培养特性在血琼脂平板上35℃培养18~24小时呈灰白色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呈无色、半透明的菌落。 3.3 生化反应氧化酶试验阴性,发酵葡萄糖,不发酵甘露醇、乳糖、蔗糖,动力、脲酶和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鸟氨酸脱羧酶试验为阳性,VP、枸橼酸盐、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均为阴性,TSI为K/A,IMViC+ + - -。 3.4 鉴别要点 3.4.1 本菌属特征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形成无色的菌落,IMViC+ + - - ,脲酶、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阳性。 菌名吲哚赖氨酸动力(36℃)海藻糖甘油摩根摩根菌95 1 95 0 5 摩根摩根菌生物Ⅰ群100 100 0 0 100 摩根摩根菌塞氏亚种50 29 79 100 7 3.5 操作步骤 3.5.1 氧化酶试验参见《氧化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3.5.2 鉴定从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用微生物鉴定仪或传统生化反应进行细菌鉴定。 4.药敏 参见《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及CLSI M100一$20最新版本文件。 5.质量控制 见《质量管理程序》。 6.检验结果解释与分析 摩根菌属的特征是枸橼酸盐和阿东醇试验阴性而鸟氨酸脱羧酶试验阳性。 7.临床意义 摩根摩根菌存在于人类、犬和其他哺乳动物及爬行动物的粪便中,是条件致病菌和继发感染菌,可引起呼吸道、泌尿道和伤口感染以及菌血症等,也是医源性感染的病原菌。

8.鉴定流程

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

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 1.0目的 建立微生物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检验操作规范化。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相关的微生物检验活动的全过程。 3.0职责 3.1 微生物检验员负责微生物检验的全过程; 3.2 QC主管负责监督检查本规程的有效实施。 4.0作业内容 4.1无菌操作要求 4.1.1 接种细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4.1.2专用的工作服、帽及拖鞋,应放在无菌室缓冲间,工作前经紫外线消毒后使用。 4.1.3 接种样品时,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4.1.4 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三次后使用。 4.1.5 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得触及试管或平皿边。 4.1.6 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旁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即硅氟胶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

4.1.7 接种环和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要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 4.1.8 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4.2无菌间使用要求 4.2.1 无菌间内应保持清洁,工作后用消毒溶液消毒,擦拭工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4.2.2无菌间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灯,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灯,应注意不得直接在紫外线下操作,以免引起损伤,灯管每隔两周需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以减少紫外线穿透的影响。 4.2.3处理和接种样品时,进入无菌间操作,不得随意出入,如需要传递物品,可通过小窗传递。 4.3消毒灭菌要求 4.3.1灭菌前准备 (1)所有需要灭菌的物品首先应清洗晾干,玻璃器皿用纸包装严密,如用金属筒应将上面通气孔打开。 (2)装培养基的三角瓶,内容物不应超过总体积的2/3(例如500mL的三角瓶最好装300~350mL培养基,以防再次加热融化时爆沸)。 (3)无菌室内使用的毛巾、脱脂棉球用纸包裹,进行湿热灭菌。 4.3.2装放 (1)干热灭菌器:装放物品不可过挤,且不能接触箱的四壁。 (2)大型高压蒸气锅:放置灭菌物品分别包扎好,直接放入消毒筒内,物品之间不能过挤。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

目得:规范微生物室管理规范,以保证微生物实验得顺利进行。 范围: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 依据:GB/T 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执行部门:化验室微生物检验室 职责:1、微生物检验员负责微生物实验室得管理。 2、实验室主管负责对微生物实验室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内容: 本中心微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包括微生物实验室人员管理制度、微生物室出入管理制度、微生物室环境管理制度、微生物室得使用管理制度。 ??微生物实验室药品管理制度。 1、微生物实验室得人员管理 1、1微生物实验室由微生物检验员管理及使用,其她人员须经主管人员批准后方可进入与使用。 1、2微生物实验室得人员需经过相关得培训。 2、微生物实验室出入管理 2、1人员出入管理: 2、1、1 人员进入微生物实验室洁净区前,需要洗手消毒;在一级缓冲室换实验服、戴帽子、换鞋后,进入风淋室,风淋后,进入二级缓冲室准备实验。 2、1、2 实验操作前须带上无菌手套与口罩. 2、2物料出入管理: 2、2、1 物料进入微生物实验室以前,脱去外包装或者用酒精棉球擦拭后,放置于传递窗中。

2、2、2物料放置于传递窗后,开启紫外0、5小时,同时将微生物实验室内得净化系统、紫外灯打开. 2、2、3紫外开启0、5小时以后,关闭紫外,并将物品转移于实验操作台上。 2、2、4 实验完毕后,微生物实验室物品经传递窗传出后,经高温灭菌后废液、废物倒入废液桶处理。 3、微生物实验室得环境管理 3、1微生物实验室得清洁管理 微生物实验室得清洁分为一般清洁及彻底清洁,其具体得清洁部位、方式方法、频率见下表所示: 3、2 微生物实验室常用消毒剂及其配制 4、微生物实验室得使用管理 4、1 微生物实验室使用之前,应先开启微生物实验室自净系统30分钟.每次使用前应用消毒液擦拭超净工作台及其她一切可能引起污染得死角,

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样本

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

1. 目的 建立微生物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保证检验操作规范化。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相关的微生物检验活动的全过程。 3. 职责 3.1 微生物检验员负责微生物检验的全过程; 3.2 QC主管负责监督检查本规程的有效实施。 4. 操作规程 4.1 微生物检验玻璃器皿吸管的洗涤 4.1.1 一般的玻璃器皿( 例如培养皿、试管、三角瓶等) , 可用毛刷及洗涤剂洗去灰尘、油垢, 然后用自来水、蒸馏水充分冲洗, 直至玻璃器皿内壁均匀分布一层薄的水膜, 即器壁既不挂水珠也无条纹, 即洗涤达到标准。 4.1.2 玻璃器皿内有污迹不能洗净时, 可浸泡于洗液中, 待器皿中有机物氧化分解后, 取出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干净, 备用。 4.1.3 新购的玻璃器皿先用2%盐酸浸泡, 再用用自来水、蒸馏水充分冲洗。 4.2 器皿的包扎 4.2.1 试管: 塞上胶塞, 然后用牛皮纸或报纸把试管头包扎起来。做发酵试验时, 将试管头塞上专用的耐高温PVC试管帽。 4.2.2 三角瓶、抽滤瓶: 将三角瓶( 抽滤瓶) 口塞上胶塞, 然后用牛皮纸把塞头部包起来。

4.2.3 吸管: 将耐高温的移液枪头装盒, 用用牛皮纸或报纸包裹。 4.2.4 平皿: 10个为一组, 用牛皮纸包裹。 4.3消毒和灭菌: 4.3.1 化学灭菌: 此法适用于微生物操作过程中不能加热、紫外线的地方。如人手等。 ( 1) 用75%的乙醇溶液或0.1%新洁尔灭擦拭或浸泡。 ( 2) 一般用1~2%的甲醛液浸泡软管和用具。 ( 3) 一般成品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25~32% 。使用时配成有效成份的2%溶液洒在地面或容器内, ( 对金属有腐蚀作用) 放置10~15min后冲洗即可。 ( 4) 氯灭菌剂的能力以有效氯表示, 将氯水配制成50~100PPm 的有效氯溶液, 可用于浸泡, 冲洗和表面杀菌。但氯对金属有腐蚀作用。 4.3.2 物理灭菌: 4.3.2.1 干热灭菌: 适用于干燥的玻璃器皿( 吸管、平皿等) 、金属器具( 镊子等) 、固体试液、液状石蜡等。灭菌条件一般选用在160℃干热空气灭菌2h。 ( 1) 器具用牛皮纸或灭菌袋包( 装) 扎, 放入金属容器内。 ( 2) 器具在干燥箱加热前放入, 每个器具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隙, 使热 空气能畅通。 ( 3) 关闭箱门接通电源, 打开通气孔, 使箱内湿空气能逸出, 至箱内温度达到100℃时关闭。 ( 4) 加热至160℃, 保持2小时。

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中国药典四部通则样本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和操作要求;适用于检品 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控制菌的检查。 二、 引用标准:《中国药典》( 通则1105-1106) 三、 目录1.微生物限度标准 2.设备.仪器及用具 3?消毒液、稀释剂.试液及培养基 4. 检查总则(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 物计数法,通则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 5. 微生物计数法检查 6. 控制菌检查法 7. 实验技术 &附件 1. 微生物限度标准 非无菌药用原料及辅料的微生物限度标准 *未做统一规定。 L1成品微生物限度标准

(1).” 一”为不得检出。 (2).目测霉变者以不合格论。 (3).”无”为标准依据或无相应规定。 1.2工艺用水微生物限度标准 1.3内包装材料微生物限度标准 说明:1?”一”为每100 cm2中不得检出。2.目测霉变者以不合格论。3.”无”为标准依据或无相应规定。 2.设施、仪器及用具

2.1、设施: 2丄1?微生物限度检查室及相关设施:微生物计数试验环境应符合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要求。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直及环境应定期进行监测。 2.12其它设备:高压蒸汽灭菌器;细菌培养箱(30?35?);霉菌培养箱(25-280 ;电炉(或其它适宜的加热装置);恒温水浴;电热干燥箱(250~300匕);电冰箱。生化试剂储存箱。 2.2仪器及器mi 2.2.1.菌落计数器;显微镜(1500X);电子天平或药物天平(感量O.lg); pH系列比色计。 222?玻璃器皿:锥形瓶(250?300ml,内装玻璃珠若干).研钵(玻璃或陶瓷制,f 10?12cm)、培养皿(f 9cm).量筒(100ml).试管(18x 180mm)及塞、吸管(lml分度0.01, 10ml分度0.1)、载玻片、盖玻片、玻璃消毒缸(带盖)。 2.2.3新购的玻璃器皿的清洁:先用流水冲洗,浸泡于1%?2%盐酸(工业用)液中约2?6小时,除去游离碱质,再用流水冲洗。用于化学分析的玻璃仪器,需用重洛酸钾清洁液浸泡数分钟后,再用流水冲洗,最后以纯化水涮洗2?3次,晾干备用。 2.3用过的玻璃器皿: 231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器皿:可随时洗涤。用清水冲洗(或浸泡),除容量仪器外, 可用毛刷和肥皂粉,内外刷洗,再用清水涮洗干净,晾干备 用。容量仪器宜用清洁液浸泡或涮洗,再用流水冲洗,最后以纯化水涮洗 2~3 次。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标准操作规程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标准操作规 程

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本企业生产的所有品种,本企业所有洁净生产区域,QC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洁净工作室等。 责任者:QC主任、化验员。 规程: 本规程引至《中国药典》。 1. 概述:微生物限度检查系指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染菌量及控制菌的检查。我公司QC设无菌操作室,用于微生物限度检查。无菌操作室的管理及使用制度见本文附录一。 2. 抽样:供试品应按批号随即抽样,一般抽样量为检验用量(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的3倍。抽样时,凡发现有异常可疑的样品,应缺陷选用疑问的样品,但因机构损伤明显破裂的包装不得作为样品,凡已能从药品、瓶口(外盖内侧及瓶口周围)外观看出长螨、长霉、虫蛀及变质的药

品,可直接判为不合格,无需要再抽样检验。 3. 供试品的保存:供试品在检验之前,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处,以防供试品中的污染菌因保藏条件所引起致死、损伤或繁殖。供试品在检验之前,应该保持原有包装状态,严禁开启,包装已开启的样品不得作为供试品。 4. 检查: 4.1. 使用设备:电热恒温培养箱、电热恒温水温箱、试管、刻度吸管、量筒、三角瓶、培养皿、试管架、注射器、针头、注射器盒、研钵、75%酒精棉球、紫外灯(365nm波长)。 4.2. 检查的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严防再污染。使用设备、仪器、人员及无菌操作室常见的消毒、灭菌方法见本文附录二。除另有规定外,供试品制备成供试液后,均在均匀状态取样。制成供试液后,应该在60分钟内注皿操作完毕。 标准操作规程 4.3. 培养:除另有规定外,本检查法中细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25-28℃,控制菌培养温度为36±1℃,检验结果的报告以1g、1ml或10cm2为单位。 4.4. 复检

微生物实验室要求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技术要求 第一节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管理制度 1.实验室应制定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药品管理、使用制度,玻璃器皿管理,使用制度,并根据安全制度和环境条件的要求,本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掌握,认真执行。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进入无菌室换无菌衣、帽、鞋,戴好口罩,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实验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试剂定期检查并有明晰标签,仪器定期检查、保养、检修, 严禁在冰箱内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 4.各种器材应建立请领消耗记录,贵重仪器有使用记录,破损遗失应填写报告;药品、器材、菌种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借和转让,更不得私自拿出,应严格执行《菌种保管制度》。 5.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进餐、会客、喧哗,实验室内不得带入私人物品,离开实验室前认真检查水、电、暖气、门窗,对于有毒、有害、易燃、污染、腐蚀的物品和废弃物品应按有关要求执行。 6.科、室负责人督促本制度严格执行,根据情况给于奖惩,出现问题立即报告,造成病原扩散等责任事故者,应视情节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二、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 1.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应具备下列仪器:培养箱、高压锅、普通冰箱、低温冰箱、厌氧培养设备、显微镜、离心机、超净台、振荡器、

普通天平、千分之一天平、烤箱、冷冻干燥设备、匀质器、恒温水浴箱、菌落计数器、生化培养箱,电位pH计、高速离心机。 2.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容器应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准确可靠,凡计量器具须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方能使用。 3.实验室仪器安放合理,贵重仪器有专人保管,建立仪器档案,并备有操作方法,保养、维修、说明书及使用登记本,做到经常维护、保养和检查,精密仪器不得随意移动,若有损坏需要修理时,不得私自拆动、应写出报告、通知管理人员,经科室负责人同意填报修理申请、送仪器维修部门。 4.各种仪器(冰箱、温箱除外),使用完毕后要立即切断电源,旋钮复原归位,待仔细检查后,方可离去。 5.一切仪器设备未经设备管理人员同意,不得外借,使用后按登记本的内容进行登记。 6.仪器设备应保持清洁,一般应有仪器套罩。 7.使用仪器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对违反操作规程的因管理不善致使仪器械损坏,要追究当事者责任。 三、药品管理、使用制度 1.依据本室检测任务,制定各种药品试剂采购计划,写清品名、单位、数量、纯度、包装规格,出厂日期等,领回后建立帐目,专人管理,每半年做出消耗表,并清点剩余药品。 2.药品试剂陈列整齐,放置有序、避光、防潮、通风干燥,瓶签完整,剧毒药品加锁存放、易燃、挥发、腐蚀品种单独贮存。

微生物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操作规程,为微生物检查人员提供正确的标准操作方法。 2 范围 适用于原辅材料、内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3 责任 QA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QC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 程序 4.1 简述: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指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到微生物 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染菌量及控制菌的检查。螨,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种类繁多,分布甚广。其生活习性各异,分为自由生活和寄生生活两种类型。在土壤、池沼、江河和湖海里,动、植物体上,贮藏食品和药品中,都可能有它们的存在。药品可因其原料、生产过程或包装、运输、贮存、销售等条件不良,受到螨的污染。螨可蛀蚀损坏药品,使药品变质失效,并可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或传播疾病。能引起皮炎及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的疾病。因此,药品特别是中成药,必须进行活螨检查。 4.2 器皿、仪器及用具。 4.2.1 玻璃器皿: 250ml锥形瓶、250ml具塞三角烧瓶、研钵(陶瓷制,直径10-12cm)、培养皿(90mm)、量筒(100ml)、试管(18×180mm)及塞、吸管(1ml分度0.01,10ml 分度0.1)、注射器(20或30ml)、注射针头、载玻片、盖玻片、 玻璃消毒缸(带盖)。 4.2.2 用具:大、小橡皮乳头(放于干净带盖的容器中,并应定期用70%-75%乙 醇溶液浸泡),无菌衣、帽、口罩、手套灭菌,备用, 显微镜、放大镜(5-10倍)、实体显微镜、解剖针(尖端宜尖细且粗糙,否则不易挑取体表光滑的螨体)、发丝针(由一根长约10cm的小金属棒,将其一端磨成细尖,另取长约1.5cm的头发一根,以其长度的一半紧贴在金属棒的尖端上,用细线将其缠紧,然后粘上加拿大树胶或油漆,即得。适用于挑取行走缓慢且体表刚毛较多的螨体)、小毛笔(即绘图毛笔。适用于挑取活动快的螨类,笔锋宜尖细,以免螨体夹在笔毛之间)、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培养皿或小搪瓷盘(内衬黑色纸片)、扁形称量瓶(高3cm、宽6cm)。 4.2.3 仪器:匀浆仪、培养箱、鼓风干燥箱、台式灭菌器、恒温水浴锅、超净工

临床微生物室标准操作程序

遂昌县中医院 临床微生物室 标准操作程序 SOP

临床微生物室标准操作程序(SOP)目录 1.标本采集与送检原则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 2.血液及骨髓标本的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 3.呼吸道标本留取标准操作程序—————————————WSW-SOP-3 4.尿液标本留取标准操作程序——————————————WSW-SOP-4 5.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留取标准操作程序——————————WSW-SOP-5 6.生殖道分泌物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6 7.粪便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7 8.穿刺液标本留取标准操作程序--------------------------WSW-SOP-8 9.脑脊液、胆汁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9 10.组织标本的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0 11.静脉道管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1 12.眼、耳及乳突分泌物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2 13.样本接收、核对、接种、培养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3 14.菌株的纯化、鉴定、药敏流程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4 15.普通MicroScan板接种培养流程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5 16.判读普通革兰阳性板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6 17.判读普通革兰阴性板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7 18.普通Microscan 板报告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8 19.常见标本培养结果解释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9 20.KB法药敏试验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0 21.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1 22.β-内酰胺酶检测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2 23.革兰染色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3 24.抗酸染色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4 25.解脲/人型支原体培养标准操作程序---------------------WSW-S O P-25 26.AccuStep衣原体抗原检测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6 27.ATB FUNGUS2真菌药敏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7 28.培养基的制备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8 29.触酶试验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9 30.氧化酶试验标准操作程序-------------------------------WSW-SOP-30 31.芽管试验标准操作程序---------------------------------WSW-SOP-31 32.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标准操作程序---------------------WSW-SOP-3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