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6年3月人民日报时评(打印版)

2016年3月人民日报时评(打印版)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让历史文物“活”起来

与其简单抱怨公众对历史、对文物不感兴趣,不妨问一问,我们是否能够“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一个是2000多年前西汉的海昏侯刘贺,一个是3000多年前殷商时期的王后妇好;一个是自2011年起挖掘至今的考古进行时,一个是40年前的重大考古发现……正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这两个精品特展,甫一开展便引来热切关注。为了让观展有更好的体验,博物馆对每天观展人数作了限制。尽管两个特展展期要到6月结束,尽管自19日起开始的个人预约名额已增加至每天5000人,但几天之内的预约都已全满。

这样的场面,不禁让人想起去年故宫推出“石渠宝笈”大展引发的“故宫跑”现象。确实,越来越多的文博展览正成为城市最亮丽的文化风景。苏州博物馆的“吴门四家”系列展,汇聚了国内外十数家博物馆的精品,自2012年起开展,持续4年吸引了上百万的海内外观众;敦煌莫高窟一直是中外游客的游览胜地,为了保护脆弱的文物,也不得不实行预约制度……文物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国之瑰宝所唤醒的旺盛的文化需求,折射出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恒久魅力。

想起16日总理中外记者招待会的一幕。有媒体注意到,两会前最后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有一个议题是部署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记者向总理提问,中国这么大,要解决的问题这么多,政府的工作又这么忙,这个问题有这么紧迫吗?

总理的回答,相信全世界都听到了——保护文物实际上也是在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滋养道德的力量,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而换个角度看,从“故宫跑”到“首博热”,老百姓不也是用自己的态度提供了一个注脚?

说起来,文物展览曾经被认为是远离大众的、具有一定知识门槛的、高高在上的享受,现如今,竟然变得如此风靡、如此大众,值得深思。无论是拿着放大镜来,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无论是好奇于“妇好”这个亦王后亦将军的传奇故事,还是被在位仅27天的西汉废帝刘贺的戏剧人生吸引,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

很难想象,3000多年前的工匠,是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器,才有了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徵羽……选择与古老历史对话,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与其说,是经济快速发展后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不如说,这是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一种历史敬畏。文物是国家的“金色名片”,每一件文物都是中国好故事的讲述者。果如其言!

常听到这样的观点,认为历史文物在今天的流行文化中,“曲高和寡”甚至“乏人问津”。但故宫特展的蜿蜒长队、首博特展的观展热情,让人欣喜又不失为提醒:公众不是没有“文化追求”,而是他们能够触摸到的有质量、有品位的文化产品不多。与其简单抱怨公众对历史、对文物不感兴趣,不妨问一问,我们是否能够“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除了走进博物馆、“面对面”对视,我们是否还可以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通过互联网平台,让更多的人接受文化洗礼?

“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两年前的2月,在参观首都博物馆时,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这些话,至今仍让文博人深思,也深感责重在肩。实际上,只有始终对历史文化保持一种敬畏,让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珍存走近百姓、走进当代,才可能让中国文化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人民日报》( 2016年03月18日 05 版)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破除以药补医,下好医改一盘棋

破除“以药补医”不仅是取消药品加成,而必须同步建立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完善药品的采购方式,改变医保支付方式

“北京市医改放大招了!”日前,《北京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公布,方案明确所有在京公立医院实施医药分开,到2017年底全面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北京市集中了大量优质医疗资源,好医院、好医生、好技术扎堆。“全国人民上协和”“留着最后一口气、最后一笔钱到北京看病”,虽然夸张,却也折射普遍现象。北京市的医改举措,因此格外引人关注。

此次方案总结了北京友谊医院等5家医院的试点经验,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管理体制,治“以药补医”顽疾。在此基础上,推出防止“有病乱投医”的分级诊疗、完善医生薪酬体系。不仅回应了各方关切,也让人充满期待。

我国的“以药补医”,要从1954年开始算起。当时医疗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财政对医疗机构进行补贴,同时允许医疗机构将药品价格的15%加成留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政府投入占比越来越少,医院运行成本却越来越高。医院要“养活自己”,一个重要的收入渠道,就是药品加成收入以及医疗服务收入。而医疗服务即各种医疗活动的费用一直比较低廉,相应的是,药品、耗材的收入节节攀高。目前,这已占据医院收入的四成以上,成为医院的收入大头。

在很多发达国家,医院药品收入一般只占10%—20%,医疗服务收入反而占大头,医院“以医养医”,收支结构合理,医生因而能够也愿意专心治病。而在“以药补医”机制下,医院收入与药品收入直接挂钩,医院通过多开药、用贵药增加收入,不规范的诊疗行为难以避免。看病越来越贵,医患关系恶化,并形成灰色的药品购销利益链,影响了医药行业的发展。要打破“药品利益”,医院、医生、药商、患者、政府就可能“一损俱损”。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复杂而交错的利益,考验着改革的智慧、勇气和决心。

2012年,北京友谊医院、朝阳医院等5家公立医院试点医药分开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同时设立医事服务费,由医保实时补偿。改革成效明显,截至去年10月门诊患者的次均医疗费减少54元,下降12.6%,次均药费减少83元,下降27.6%,住院患者例均医疗费减少1706元。15%的药品加成,整体“平移”为医事服务费。这样“暗账变明账”的利益计算,让制度设计更科学合理,给了自我革命以底气和勇气。

不过,这样的改革举措,仅仅是成功的第一步,仍有很多现实的问题待解。医药分开改革,让这些试点医院成为药费洼地,很多人尤其是外地患者,到别的医院看病,到试点医院抓药。另外,医疗服务价格、药品采购方式、支付方式改革等,还没有进一步开展,难以从根本上形成合理的收入结构,并最终倒逼出管理机制的转变。

从这个角度看,治疗“以药补医”的顽疾,不是单纯取消药品加成,必须同步建立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完善药品的采购方式,改变医保支付方式,才不致“按下葫芦浮起瓢”。如果没有“三医”联动及财政、人事、分配等配套措施的改革,就难免“换汤不换药”,让改革难以落地。而北京改革试点的经验也表明,唯有把各个环节、各方利益都纳入“改革一盘棋”,才有可能把这盘棋下活、下好。

如何总结经验,牵住医改“牛鼻子”,打好这场点、线、面结合的战役,解决这个“世界级难题”,实属不易。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福建三明的医改广受代表委员好评。情况更加复杂的北京,能否成就“北京经验”,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实现患者、医务人员、政府“三满意”的效果,我们充满期待。

《人民日报》( 2016年03月18日 05 版)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饿了么”警示监管升级

对于阶段性发展之后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应简单“唱衰”甚至“一刀切”禁止,而应视为改进与升级的契机

今年央视的“3·15”晚会,曝光了网络订餐平台“饿了么”。食物制作现场“污水横流”,厨师“尝完的菜扔回锅里”,平台引导商家虚构地址、虚假宣传,甚至默认无照经营的黑作坊入驻……虽然北京食药监局在节目刚播出就查处了“饿了么”五店合一食品加工点,上海食药监局也约谈了“饿了么”相关负责人,但习惯叫外卖的年轻人还是吐槽,感觉“像吃了一只苍蝇”。

“互联网+”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从上网购物到手机叫餐,衣食住行都已经被网络改变。然而,“饿了么”的情况也揭示,“野蛮生长”难免积累下种种矛盾和问题,“井喷”的背后可能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消费品质。“饿了么”虽然是个案,但在“数字化生活”的大趋势下,不及时构建起良性的市场秩序,就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成为既影响行业发展、更降低公众福利的问题。

“互联网+”的概念意味着,互联网要与其他行业搭配,才能产生乘数效应,进一步提升价值。以网络订餐服务为例,从消费者下单到食物的制作、配送,涉及的主体很多,远不是一个软件那么简单。我们对一家餐馆、一个网站怎么管很在行,但一个网络平台连接起无数餐馆,构建起一个庞大的系统,这该怎么管,可能就缺少点经验了。“互联网+”时代,会产生很多社会治理的新课题。

与网络约租车等服务一样,网络餐饮消费如何准入、如何监管,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备受关注、也极具挑战的问题。对于这样的新业态,既要避免“一管就死”,管得太细太具体,扼杀了行业的活力;也要避免“一放就乱”,监管跟不上,让投机者得利、消费者受损。这确实考验着管理部门宏观的智慧、微观的耐心。

从监管层面讲,必须界定好外卖平台与接入餐饮商家之间的关系,规定好责、权、利的主体。平台负哪些责任、餐馆负哪些责任,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应该由谁来管,“谁的娃娃谁抱走”。同时加大市场检查系统、市场评价系统的建设,线上线下一起建构起良性的市场秩序。酝酿许久、即将出台的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对网络平台的义务做了明确表述;部分省市也做了一些管理创新,包括实行平台向监管部门报送制度等等,都在尝试勾勒清楚这个责权利的框架。

对于各个网络订餐平台来说,也应该有更多自律意识。互联网经济竞争激烈、更新换代快,然而,“唯品质不破”。中国消费者必然会走过图快图便宜的阶段,进入“品质时代”。不管是坚守严格的审查底线,还是以即时视频监督等方式增加透明度,网络平台方显然有很多工作可以去做——眼里不能只是圈更大的地、做更大的份额。没有品质与口碑保障,丢失市场与份额是“分分钟”的事儿。

不管是网络订餐,还是其他基于网络的服务,对于阶段性发展之后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应简单“唱衰”甚至“一刀切”地禁止,而应该视为改进与升级的契机。衣食住行无小事,这样的治理,表面看是管理互联网平台,但本质上是管理公众的生活,可以说是另一种“民生”。政府部门的监管模式,必须以改革之心、利民之志,努力实现创新升级。

《人民日报》( 2016年03月17日 05 版)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有态度”的发布更有含金量

重点、难点、痛点,往往是社会绷得最紧的弦,含糊其辞、敷衍了事还是坦诚面对、真诚回应,既体现水平,也体现态度

“实行街区制是一个过程,不是一天要完成的”“京沪港深4城市有能力有条件稳定房地产市场”……两会接近尾声,3月15日上午关于“棚户区改造和房地产工作”的记者会,却异常火爆。截至目前,除两位新闻发言人首场答记者问外,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已分别举行了4场和15场新闻发布会。这样的数字,让人直观感受到一个更加开放、透明的两会。

不管是代表委员谈看法、提建议,还是部长们解热点、释政策,两会上的新闻发布会,可谓热点频现、看点十足。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每场新闻发布会都突出“问题导向”,集中回应了大量热点问题、关键问题。“答记者问”,真正成了两会中直面热点、直击问题的“声部”。

例如,政协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涉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惠及民生共享发展、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振经济发展信心等,主题看似宏大,实则照应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人大举行的发布会,部长们关于农业、外交、科技创新、全面二孩、金融改革、教育改革、出租车改革等国计民生的话题,无一不是在回应“呼吸的痛”“养娃的苦”“打车的难”“投资的困”等社会关切。

“环球时报一向问题犀利”“今天天气很好,我以为记者问的第一个问题不会是和大气有关的问题”……部长们“答记者问”的这些感受,来自于记者提问的“尖锐”与“犀利”,也体现着新闻发布会的水平与开度。重点、难点、痛点,往往是绷得最紧的弦,是含糊其辞、敷衍了事还是坦诚面对、真诚回应,既是水平的体现,也是态度的折射。发布会要开得好,必须有这样的“问题导向”,那些答非所问的大话、无可奉告的托词,只会让人给出“负分”。

不管是代表委员还是部长们,“应对媒体”肯定不是其首要职责。不过,“部长”“代表委员”这样的身份,本身就是极有号召力的标签,媒体希望听到他们权威的声音与表态。换个角度看,在发布会上表现出充分的诚意,以答记者问为契机进行充分沟通,何尝不是一

次寻求支持和认同的机会?回看一些发布会实录,环保部部长手边一摞摞的资料,卫计委一位副主任解答分级诊疗时的“一二三四”,翔实而严谨,赢得不少加分。

不仅是新闻中心的专场发布,备受关注的“部长通道”,其实也在进行着一场场小型的新闻发布。可以说,“部长通道”的开放开明、主动有为,折射着今年两会新闻发布的整体气质。“部长们真的‘拼了’”“这是一个‘意外福利’”……从记者的反应也可见,部长们做足了工作、展示了诚意。公开感谢“痛斥号贩子的姑娘”、驳斥“网上流传的延迟退休时间表”、增加免税店“促进境外消费回流”等,都不是问出来的,而是“抖”出来的料,可谓“百姓有关切、部长有回应”,难怪媒体呼唤“让‘部长通道’更长些”。

“你的关心在这里能得到回应”。走上发布台应成一种常态,也该是一种姿态。越敏感越复杂就越该说清楚,阐述政策,解疑释惑,这样的发声才更有含金量,这样的声音才是“两会好声音”。

《人民日报》( 2016年03月16日 05 版)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在碰撞中找到改革突破口

各种利益群体共同参与政策制定的过程,其实也是帮助利益各方去理解别人、认清全局、掌握自身处境的过程

公众关注两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常有回应群众关切的声音、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

14日的“深化出租汽车改革与发展”主题记者会就是如此。现场媒体在提问时,点出去年两会部长“尽快出台出租车改革意见”的承诺,传递着社会的情绪和期盼。对于具体操作改革的政府部门来说,政策研究如果没有进展、解决问题如果没有干货,很难让公众相信已经“尽快”。

公允地说,政府部门对出租车改革保持了客观进取的势头。针对网约车管理,不仅明确了发展定位,依法实行许可管理,而且提出规范经营行为,建立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而对于整个出租车行业,目前也已经有了六个方面的改革框架。无论是明确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还是建立运力规模的动态调整机制;无论是实行经营权期限制和无偿使用,还是给“份子钱”

以更多协商和分配空间……这一难题,在保证群众获得感的前提下,在兼顾各方诉求的原则下,在逐步推进的方法下,解题正在逐渐展开。

在改革实践中,解决一个看起来很小的问题,常常涉及很多系统性矛盾,而且往往是做起来才认识到其复杂性。经过一年的紧张工作,交通部长杨传堂坦言出租车改革有“三难”:统筹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平衡公众当前利益和行业长远发展、提升城市公交供给水平和服务水平。三个难点,在去年对外公开征求意见时已经浮现。乘客要求更好服务体验、传统出租车承受内外压力、对政府的监管要求不断提高、规范网约车需要大量政策配套……新老问题叠加、新旧矛盾交织,既有观念体制束缚之绊,亦有利益固化藩篱之阻,又伴随着城市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难处确实很多。

去年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和网约车管理两个文件公开征求意见,一个月里就分别收到了5008件、6832条意见和建议。交通部负责出租车改革的一位干部回忆,当时部里的同志是白天黑夜“两班倒”做归纳整理,就是为了不让任何一条意见“沉没”。各种利益群体共同参与政策制定的过程,也是帮助利益各方去理解别人、认清全局、掌握自身处境的过程。很多事情的推动,都是先有碰撞,才有融合。有了这样的过程,把利害摆清楚,把原因弄明白,就容易接受什么是“不可抗拒的公众需求”,什么是“需要改善服务才留得住的利益”,什么是“不能放手的安全底线”,找到最大公约数、找出突破口,改革也就不是难事。

原国家体改委主任陈锦华在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的改革时曾说,“当时中国的改革真是‘急不得、慢不得、左不得、右不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重大问题定性之后,这样的“四不得”迅速缓解。同样,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已三年,下一发展阶段的重大问题也已经有了清晰的判断,重要的四梁八柱已经明确标注,在接下来的落实中,最难的就是“改到深处是利益”,最重要的是改革者也要找到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交通部领导在记者会上表示,政府部门在改革中是没有任何利益的,也不存在与民争利的问题。这句话说得很对,也是当前几乎所有具体改革都需遵循的铁律。人民的支持是改革最可依赖的力量,要想顺利推动深水区改革,政府部门必须厘清自己的价值排序。说到底,解决人民群众最集中最紧迫的需求,才是政府部门在改革中最大的利益。

《人民日报》( 2016年03月15日 05 版)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两会新词构筑发展“新地平线”

两会的新词凝聚着对历史的思考、对现实的把握、对未来的期待,有着相当高的含金量

“工匠精神”“达尔文死海”“大众旅游时代”“脑计划”……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代表委员发言,今年两会上出现的一系列“新词”,提出了新思考,打开了新视野,既有意思,更有意义。

这些新词,不一定是首创。相反,很多是有一定的实践基础,有操作性且值得推广的。借由两会这个平台,一些“成熟的新词”进入国家政策,成为政策导向;另一些不那么成熟的,则会在讨论中凝聚智慧、不断完善。从这个角度看,两会新词中,既有“我们这样做了”的总结,也有“我们做得不够好”的分析,更有“未来我们会这样做”的决心。对历史的思考、对现实的把握、对未来的期待,积聚在这一个个新词上,让它们有着相当高的含金量。

语言是时代的风向标。这些新词,呈现中国崭新的发展图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国号”航船一日千里,两岸的风景肯定也是日新月异。政府工作报告中,“海外仓”助推电子商务走出去,“光网城市”打造数字生活升级版;代表委员的发言中,“量子互联网”瞄准信息技术最前沿,“‘一带一路’健康命运共同体”让“健康外交”跨越大陆大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能看到更远的远方——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然能在这些新词中,看到中国未来的“地平线”。

之所以会产生新词,并非生造概念,而是因为旧的思路、旧的方式“边际效应”减少,需要找到新领域,发现新蓝海。“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激发蕴藏于社会的伟力,“‘人地钱’挂钩”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智慧经济体”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一个新词,就是一个发展的“新风口”,呈现未来蓝图的同时揭示着力的方向。“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很多新词颇具前瞻性、预判性,应该能推动转型升级,引领各个产业更长远的发展。

这些新词虽然领域不同、内涵各异,但仔细体察,其中也有着共同的“理论底色”,那就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工匠精神”,呼唤创新发展驱动“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升级、“中国品牌”向“中国名牌”转型;走出高端科技成果转化的“达尔文死海”,期待研究机构、市场和政府多方协调发展;“舌尖上的海外中餐馆”彰显开放活力,让中国美味唤醒五湖四海的味蕾……两会上的生动表达,正是新发展理念的逐步落细落实,也是发展指挥棒发挥效力的最好例证。

体会这些崭新、凝练的表达,也为让新词进入更多人视野的代表委员点赞。对新现象的总结、对新事物的思索,折射代表委员参政议政水平的提高、责任的增强——若没有对新发展理念的深学笃用,若没有俯身聆听大地的脉动,若没有抬头观察世界的大势,又岂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些中国转型升级节点上的热点、难点和爆发点?一个个追问现实议题的新词,将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和蓬勃向上的朝气,融入到了一股持续不断的创新激情之中。

两会是一个凝聚共识、确定步调的平台。倘若止步于理念、停留在概念,那么这些生动的表达,就难以与现实对接,真正推动改革发展。我们期待两会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涌现出更多新词,更期盼这些新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促成中国经济新的生长。

《人民日报》( 2016年03月14日 05 版)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从“董姐饭局”看工匠精神

“白色的小餐盘里,放着4勺白米饭,这就是她请的饭。”两会期间,有个“饭局”引来各方关注。坊间称之为“董姐”的格力董事长董明珠,请人品尝4勺米饭,进行“盲测”,结果用国产电饭煲煮出的米饭完胜。尽管有人认为这不过是场营销活动,但还是给中国制造平添了几分底气,也让人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提升消费品品质”有了直观感受。

“制造大国怎么造不出让人心动的产品?”当不少国人去海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时,这样的“拷问”也接踵而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早已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Made in China”随处可见,但给人的印象,似乎就是低端产品和廉价产品。这从消费者的“用脚投票”,也可看出。商务部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境外消费1.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至少7000亿至8000亿元用于购物。如何在国内激活这样巨大的消费力?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是,谁能提供高品质的产品,谁就能赢得市场。消费能力上去了,产品质量、性能和用户体验,就变得更加重要。

不过,正如此前中国游客在日本抢购的马桶盖被证实是中国制造的一样,此次“董姐饭局”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产出更多高技术含量、高品质的产品;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品牌推广、品质宣传,让我们已有的国产优质产品能被消费者认可。

从这个意义上讲,产品的比拼、质量的比拼,到最后都是精神与文化的比拼。“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工匠精神”,可谓一个关键词。

其实,中国并不缺少技术精湛的工匠。给导弹铸造衣服的“大国工匠”毛腊生,“39年,他只做了一件事——读懂砂子,铸好导弹”;胡双钱在35年里加工了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没出现过一个次品。然而长期以来,为了追求速度和规模而导致的粗放型生产,使得技术条件难以提高精度;“有供给就有需求”的卖方市场,也在看不见的层面上损害了追求质量的态度。培养“工匠精神”,仍然任重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企业家和工程师的赓续接力。

“工匠精神”也包括着创新的内蕴。工匠的耐心坚守与创新的弯道超越,本身就是一体两面。产品的升级换代一方面在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另一方面在于把“匠心”融入生产的每个环节,既要对职业有敬畏、对质量够精准,又要富有追求突破、追求极限的创新活力。有人说,“手艺人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抓创新,要在抓住技术突破的同时,抓住一丝不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认真做事”的品质,这样才能真正“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有人说,对未来越有信心,对现在就越有耐心。大国匠心、卓越品质,是一种制造业的耐心,更是一种发展的信心。一个“饭局”可能说明不了太多,电饭煲技术的高下也自有市场来检验,但用工匠精神开启一场品质革命,才能真正“让世界爱上中国制造”。

《人民日报》( 2016年03月11日 05 版)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期待慈善法催生“大慈善”

作为我国第一部慈善法,这部法律的突出意义,在于全面系统地确立起国家慈善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现代规范

9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关于慈善法草案的说明。这次审议,注定要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留下划时代的意义,它的通过与实施,也将标志着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进入全新的历史时期,并对社会与经济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作为我国第一部慈善法,这部法律的突出意义,在于系统规范全社会的慈善行为。法律拟制定的各项规范,既针对各级政府的管理行为,也针对社会组织的运行管理与每个公民的慈善方式,是依据我国实际并借鉴国际经验,从而全面系统地确立起国家慈善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现代规范。

慈善法草案将慈善定义为“大慈善”,是一次巨大的慈善理念与公共伦理的升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由于我国社会需要解决温饱问题,只能将慈善定义为解决贫困问题,因而只能是国家救助政策的补充。一旦将慈善的范围扩大到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环保和社会服务等领域,慈善事业就自然和社会发展与提升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人们投入慈善事业,完全可以举办多个方面的公共事业。这既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开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

会激发社会大众将善行善举与社区发展、生活提升结合起来,使社会事业成为社会大众自身积极参与的事业。

在慈善法草案的框架内,慈善事业也将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产业。根据国际社会的经验,如果采取积极的政策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该领域的就业人口可以达到整个社会就业人口的10%左右,而志愿服务的人口往往可以超过40%。更为重要的是,现代慈善将提供大量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是养老服务与儿童照料的重要载体。只要政策措施得当,慈善事业完全可能成为国家的重要产业,贡献出5%左右的国民生产总值,推进我国第三产业长足发展。

现代的慈善法,必然是规范公共伦理的基本法之一。对于依法推进公共伦理建设,中国社会还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曾经长期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社会保障体系缺乏,家庭承担的社会功能过大,只能更着重于私德建设,甚至在许多方面以私德代替公德。客观上,公德与私德既有密切联系,也有重大区别。一个发达的社会往往是公德不断发展的社会。慈善法草案对于积德行善的每个基本环节进行规范,必将对我国的公共道德建设产生重大的促进,对我国的治理体系建设也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对于慈善法草案的审议,社会上也有一定的担心,比如是否会限制目前的一些慈善行为。其实,该法的目的是促进慈善事业的广泛发展,立法的目的是鼓励而不是限制公众的慈善行为。比如对捐赠的一些规范,也完全是借鉴国际惯例并依据我国的实践所制定的。事实上,曾经发生的几起公众捐赠案例,某种程度上就是缺乏慈善组织管理造成的。因此,规范捐赠行为,就是保护大众积极性。

立法总是在与社会公众的互动中不断推动的。慈善法草案一审稿的一些规定,在二审稿中就进行了修改,这也是大众参与的结果。代表们应该还会有更多更好的修改意见。我们相信,只要立法机关与社会大众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得到法律支持的“善时代”将会自然呈现。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

《人民日报》( 2016年03月10日 05 版)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读懂年轻人的两会关注两会是一年一度共商国是的盛会,对两会的关注,折射年轻人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关心

两会召开,爱刷微博、爱发朋友圈的年轻人怎么看?近日,有媒体对5652名30岁以下年轻网友做的一次调查显示,关注两会,他们有着自己的视角;参政议政,他们有着自己的方式。

一般印象中,年轻人往往个性、自我,“90后”的标签更是让一些人产生他们“活在自己世界”的刻板印象。但调查数据让人欣喜,年轻人对两会的关注度还是比较高的。受访者中,对人大代表“不太关注”和“非常不关注”的,仅占不到两成。而55.48%的受访者最希望了解代表们的议案,也显示了这样的关注是“有内涵的关注”。两会是一年一度共商国是的盛会,对两会的关注,折射出年轻人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关心。

以年轻人的视角审视,两会要开得好,得“接地气”“有实效”。“贴近性”,显然是年轻人政治关注的兴趣点所在。71.39%的受访者认为贴近民众、了解民众心声的是好代表;

67.73%的受访者认为,能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代表才“称职”。超五成年轻人希望“一线代表”人数增多,应该选企业基层职工当代表。年轻人对代表身份与履职的关注角度,其实与自身的利益诉求息息相关。房价、物价、就业等现实问题是年轻人关注的重点,也是两会走近年轻人、吸引年轻人的关键。如果在会场上尽讲些空话套话、如果代表委员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年轻人很可能就不会“买账”。

最引人注目的,可能就是年轻一代的关注方式了。年轻人是网络的“原住民”,在微博微信上记录生活、获得信息、消遣娱乐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网络化,同样会出现在他们的政治参与中。调查显示,48.76%的年轻人选择通过微信、微博关注了解代表们。不过,仅有6.60%的人自认为对代表非常了解。年轻人对新技术手段熟练掌握,“互联网+两会”正可以打造出一个对年轻人参政议政颇具吸引力的平台。当然,如何更好地与年轻人交流互动,仍是需要回应的命题。

其实,不仅仅是关注,年轻人更以自身的方式参与并改变着政治生活。调查中一个出乎意料的数据是,超过1/3的年轻人联系过代表们。显然,自媒体是最快捷的手段,39.26%的年轻人也是这么认为的。现实中,“90后”代表已经出现在全国人大会场,1992年出生的铁飞燕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而在地方两会上,更多“90后”的代表们,或关注“蚁族”权益,或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他们都有着细致扎实的调研、紧贴地气的关怀。铁飞燕曾对媒体说,“别人越不愿意面对的问题,我们越是要关注,毕竟回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90后”贵州省人大代表刘萍也曾说,“不能等上了会再说是来学习的”。年轻人正在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他们的认真和执着、活力与担当,让人看到他们身上蕴藏着的推动经济社会前行的力量。

两会年年开、年年新。今天在网络上填问卷的年轻人,明天可能就会走进共商国是的会堂。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两会这一“重要的政治生活形式”一定会继往开来,越发活力四射、朝气蓬勃。

《人民日报》( 2016年03月09日 05 版)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给“推动摇篮的手”更大舞台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地球的手”,妇女有力量,国家就有力量;妇女有希望,国家就有希望

两会又逢妇女节。一身职业装扮的女性代表委员,优雅从容;坚守岗位站成风景的女交警,英姿飒爽;穿梭在采访现场的女记者,因敬业而美丽……广大女同胞,让这个春天更加摇曳生姿。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这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女人,就少了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七十的善,百分之百的美。这是对女性由衷的礼赞。老舍说,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这是唱给母亲的赞歌,也是对女性的致敬。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属于每个女性。妇女节的设立初衷,正是为了彰显女性人格独立、权利平等的价值。有学者说:“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妇女的解放可以作为一般社会解放的尺度。”没有妇女的解放和进步,就没有人类的解放和进步。设立妇女节105年来,妇女所享有的权利日益丰满,争取独立自主之路永在延伸。

有人说,21世纪是“她世纪”。如今,“她时代”正强势来临。在创业大潮中,女性创业比例越来越高;在政治舞台上,女性领导人展现着不一样的施政魅力。“妇女能顶半边天”,日益深入人心;“妇女离不开锅台,上不了讲台,登不上舞台”的状况,渐行渐远。相反,越来越多妇女离开了锅台、走出了家庭、步入了社会,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繁荣,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

在我国,妇女地位不断提高,与之相匹配的是,女性正展现她们卓越的才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体中国女性的荣光。中国女排再夺世界冠军,女排精神熠熠生辉。除了这些“夺冠”明星,更多女性坚守在不同岗位,展现着中国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

毋庸讳言,在今天,男女权利、机会、资源分配方面,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社会对妇女潜能、才干、贡献的认识仍然不充分。比如,就业歧视仍是女性遭遇的一大困扰。一项调

查显示,86.6%受访的女大学生称就业时受过歧视。“仅限男性”的招聘门槛,让女性应聘者黯然神伤;而那些看不见却能感受到的隐形歧视,更让女同胞无可奈何。

家庭暴力也损害着不少女性的身心。来自全国妇联的数据显示,我国2.7亿个家庭中大约有30%存在家庭暴力,有16%的女性承认遭受过配偶的暴力,14.4%的男性承认打过自己的配偶。更遗憾的是,遭受家暴,少数女性仍选择隐忍。“我们要努力消除一切形式针对妇女的暴力,包括家庭暴力。”去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上如此强调。今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让包括妇女在内的每个家庭成员,在面对家暴时有了法律的护身符。

在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每一位妇女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女同胞的期许。在中国这个巨大的“梦工厂”里,每名妇女都是追梦人。妇女的成就和地位,清晰地测量着时代进步的刻度。有人说,“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地球的手”,妇女有力量,国家就有力量;妇女有希望,国家就有希望;她们的人生更阳光、更灿烂,这个国家的未来才会更明亮、更健康。

《人民日报》( 2016年03月08日 05 版)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让“创新”激荡发展的春潮唯有抓住改革与创新,中国的发展才能如东风浩荡、春潮澎湃

“创新发展理念首要的是创新。”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创新的重要意义,并鼓励上海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也可谓高频词,总共出现了61次。

成绩来之不易,离不开创新之举;未来潜力无限,更需要创新驱动。全年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21.6%、国产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5%……回顾过去一年,流程优化激发创业热情,发展新动能带动产业增长,创新驱动实现技术突破。面向未来,从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到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再到2020年力争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无论是适应经济新常态还是落实发展新理念,都需要继续向创新要动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创新是发展的加速器、改革的方法论。有代表认为,经济发展分生产要素导向、投资导向、创新导向、富裕导向四个阶段,中国应尽快转为创新驱动。“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唯有抓住改革与创新这一对“孪生词”,中国的发展才能如东风浩荡、春潮澎湃。

创新,需要以问题导向来破解深层次难题。居民和企业跑断腿办不成事,各种“奇葩证明”不胜其烦,不知扼杀了多少创新的种子。鉴于此,需要创新政府服务,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针对跨境电子商务配送时间长、成本高、障碍多等难点,需要鼓励创新商业模式,支持建设“海外仓”,让电商企业真正走出去;充分调动民间创新积极性、激发年轻人的创业热情,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就是重要的机制支撑。老问题需要新方法,新问题要靠新思路,这才是政府要作为、会作为的关键。

创新,也离不开以科技为先导。有人曾测算,在航天科技上投入1块钱,可以产出15块钱,创新带来的“乘数效应”由此可见一斑。如何在基础研究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如何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提出的要求,又是实现创新驱动亟待破解的问题。这就不难理解,一些代表委员、科技工作者在畅谈科技创新时,为何一方面深感自豪,另一面也希望好政策能落到实处,例如把科研经费的“好钢”用在“刀刃”上等。

创新,更需要在制度设计上着力、在机制建设上突破。“我国各种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分散。如果能够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汇聚资源,将有非常大的‘创新供给侧’潜力。”一些代表委员的热议给人启发,创新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变革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当然,制度创新不仅要完善基础体系,围绕难点、痛点、堵点实现“点点击破”,也应该在配套制度如商事制度、金融开放制度等方面发力。从基础出发,再到配套支撑机制,用“创”和“闯”来激活全盘,才能突破瓶颈。

“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创新是一种理念、一种方法,也是一股子精气神。站在新起点,面向“十三五”,正需要以创新添动力、增活力,用创新激荡起发展的春潮。

《人民日报》( 2016年03月07日 05 版)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中国两会,为世界注入信心

中国信心,不仅仅来自两会等场合向外界传递的积极态度,更来自中国经济基本面的表现

“对于中国观察者而言,接下来的两周是需要集中精力的两周”。全国两会开幕前夕,《爱尔兰独立报》发文,表达了对中国两会的密切关注。每年3月,来自世界各国的媒体都会云集北京的两会会场,但今年的两会尤为引人注目。这不仅因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还因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两会议题对世界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

过去的一年,全球经济进入“新平庸时代”,缺乏激动人心的亮点。而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步入新常态的同时,无论就经济增速还是消费市场等指标而言,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最近有英国媒体称,过去,经济学家经常说,“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会感冒”,形容美国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而过去一年的情况表明,世界“免疫系统”对中国“抽鼻子”的敏感程度要超过之前的想象。正因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影响力,今年中国两会上将要公布的预算报告和2016年的增长目标,关乎低迷的全球市场能否重拾信心和动力,自然引起世界各国媒体的广泛关注。

“2016年中国经济能否实现预定的增长目标?”“中国政府又将如何推动经济改革?”对于这些问题,境外媒体希望能从中国两会的会场上找到答案。外媒关注中国两会,最为看重的自然是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德国《商报》和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眼中,关于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而包括《日经亚洲评论》在内的多家境外媒体,更是毫不掩饰地对2016年中国GDP增长目标表达了特别关切。事实上,在此前刚刚落幕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中国的经济决策者,以及中国货币和财政政策,已经赢得了包括彭博社在内的很多境外媒体的赞许。国外媒体引用英国经济学家杰索普的观点称,“唱衰中国经济论已经触顶。”而今年中国两会的议题,由于涉及2016年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自然一举一动都引人注目。

不少外媒认为,中国政府已经以成功的举措,有效平息了此前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两会上即将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如何延续这些有效的做法,成为各国媒体的一大看点。正如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对外表示的:“我很关注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也希望在今年的两会上听到更多关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进一步开放市场的讨论,这些内容对中国及其海外合作伙伴而言都非常重要。”在此议题之下,中国经济改革中一些更为具体的内容,也为部分外媒关注。比如和中国经济联系非常紧密的韩国,对中国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非常关心。韩国投资证券业专家称,“这一次中国政府表现出了强烈的决心,缓解过度生产问题。”凡此种种都说明,中国经济这艘巨轮的走向,将影响世界经济的走向。而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将使世界受益。

中国将怎样清理“僵尸企业”?如何增强创新能力、在“互联网+”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方面有所推进?中国是否会加大环境治理工作的力度?这些问题既是很多境外媒体关心的内容,也是今年两会上的重点议题。正如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上倡议的,推动创新驱动和打造新增长源,加快新旧增长动力转换,共同创造新的有效和可持续的全球需求,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是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方向。而转型升级、新旧转换,自然是今年工作的重点目标,也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相信随着两会日程的展开,境外媒体关注的这些问题,将会在会场内外得到满意的回答。

在分析中国经济时,一位经济学家说,“经济学有一半是心理学”。而中国正以自己坚实的发展脚步,为世界经济注入信心。中国信心,不仅仅来自两会等场合向外界传递的积极态度,更来自中国经济基本面的表现。创新引擎不断涌现、新的增长动力加快形成、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25%以上……在各国媒体眼中,中国仍是世界经济重要动力源。两会是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而中国也将继续释放出巨大能量,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源。

《人民日报》( 2016年03月04日 05 版)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中国司法在公开中积厚行远

司法公开实现了从静态到动态的飞跃,逐渐从传统庭审旁听的“现场正义”,报纸广播的“转述正义”,到电视直播和网络直播的“可视正义”

人民群众最期待司法公开透明,中国法院正刷新司法公开历史。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白皮书,以一串串翔实的数据,生动地展示了我国司法公开的巨大成就。

刚刚过去的一年,人民法院沿着党的十八大以来铺设的关于司法公开的制度轨道,深入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白皮书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所有省份基本建成辖区统一的审判流程信息公开平台,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总访问量达87.85万次,中国裁判文书网已公布裁判文书1448万余份……凡此种种,都为人民群众带来“看得见”的正义,拓展了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

值得一提的是,新媒体的出现与运用,为司法公开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工具。随着最直观、最动态的庭审视频直播的铺开,司法公开实现了从静态到动态的飞跃,逐渐从传统庭审旁听的“现场正义”、报纸广播的“转述正义”,到电视直播和网络直播的“可视正义”。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利用云数据与微博等社交媒体,我国很多法院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了随时随地观看庭审直播的“即视正义”。小小手机,三寸屏幕,即可打开司法公开的无限空间。

司法权作为一种国家定分止争、实现社会正义的手段,公开透明是本质要求。但由于其专业化,往往也具有神秘主义的倾向,成为世界范围内司法公信力普遍不高的一个因素。而中国的司法公开,正在为世界范围内的司法公开担当表率。白皮书显示,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各级人民法院通过建设法院政务网站、法院微博微信、移动新闻客户端、院长信箱等,打造了全方位、立体式的信息公开平台。舆论普遍认为,中国法院正在通过一刀不剪的直播、完全透明的司法、身临其境的庭审,创造触手可及的正义。

信任源于了解,了解促进公信。实践已经证明,司法公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司法公信,增强了司法权威。“十围之木,始生如蘖”,司法公开始终在路上。也要看到,在司法人员素质、司法能力上,人民法院依然存在短板;司法腐败时有发生、涉诉上访压力未消,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司法公信和司法权威仍然有待继续提高。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按照中央部署,人民法院去年从司法责任制、法官员额制、跨区审理与巡回法庭等多渠道入手,推进诉讼便民措施、保障律师权利、切实推进司法民主、重拳打击“老赖”、防范外部干预过问案件等举措。这些努力与司法公开一起,形成系统合力,共同推动了新形势下的司法改革。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上德若谷,不弃不休”。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公开平台,人民法院不仅在防止司法腐败、倒逼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权公信力上成就巨大,更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诉讼的便利,增强了对法院公正司法的信心,彰显了中国司法的价值和德性。通过司法改革,实现司法能力与司法公开的齐头并进,中国司法公开正积厚行远。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人民日报》( 2016年03月03日 05 版)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妥善安置职工,为转型升级蓄力

把化解产能过剩看做实现整体经济健康发展战略的一部分、适应市场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才能客观看待由此造成的部分职工下岗问题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针对化解过剩产能可能会涉及的180万名煤炭、钢铁系统职工,今年中央将拿出1000亿元,用于职工安置。这一表态为相关行业的职工注入了信心,也表明了中央通盘考虑化解产能过剩、实现转型升级的决心和准备。

化解过剩产能,是优化产业结构、保障经济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之举。以钢铁和煤炭两个行业作为此次化解产能过剩的切入点,意味着全面化解产能、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大幕已经拉开。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包括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严重产能过剩和高能耗、高污染行业,都可能面临同样的任务。虽然化解过剩产能不可避免会造成行业职工的下岗失业,但无论是社会和市场就业环境,还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已非上世纪90年代末的国企改革可比。因此,有人把这次化解过剩产能理解为“第二次下岗潮”,显然与事实不符。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实体经济发展“三去一降一补”的需求日益显现。曾有业内人士调侃,一吨钢材的利润买不来一支冰棍,煤炭卖不出黄沙价。正因如此,才需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化解过剩产能,转变生产方式,通过转型升级让其涅槃重生。这也是不少发达工业国家都曾经历过的阵痛。尤其是煤炭和钢铁行业,无论是曾经的“如日中天”,还是如今的产能过剩乃至进入“暮年”,都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对此,人们不必过于悲观。

化解产能过剩是实现整体经济健康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也是适应市场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客观看待由此造成的部分职工下岗问题。妥善安置这部分下岗甚至失业职工,事关整体改革的推进,也关系到这些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财政拿出1000亿元资金用于职工安置,既体现出国家对相关企业下岗职工的责任意识,更体现出人文关怀。有国家巨大投入的支持,有各种保障制度的维护,有创业优惠政策的辅助,有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和创造条件的吸纳,有广阔的再就业市场环境,解决好180万下岗职工重新就业,并不是太大的难题。

尤其要看到,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供不应求格局,为吸纳这部分下岗职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新兴服务业的就业形势乐观,交通运输服务、技工、操作工和销售业务等职业求职竞争压力较低,就业形势相对较好,这些都和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职工下岗再就业有着很大不同。而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更有充分的就业岗位,加上下岗的这些国有企业职工本身具有良好的职业和文化素质,仍然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因此,只要政府部门善于引导,市场完全可以消化。

妥善安置下岗职工,关系到企业职工的民生,也影响甚至决定着未来全面化解产能过剩的顺利推进。在保持信心与乐观的同时,更应探索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让相关的国

企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并引导就业,为进一步全面推进化解产能过剩,实现转型升级提供可资借鉴和复制的行动指南。

《人民日报》( 2016年03月02日 05 版)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以“岐黄之术”助力健康中国

解决世界性的医疗、医改难题,建设健康中国,都离不开中华民族的国粹——中医药

九九消寒图还没写完,中医药就迎来了拂面而来的春风。近日,国务院发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产业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医药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拉开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序幕,古老的中医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中医和西医属于两套不同的医学体系。当作为“舶来品”的西医进入中国,“爬山、吃肉、骂中医”曾被当作一种时髦,中医药被贴上“不科学”的标签,进而被人忽略、忘却,乃至一度沦落到被废除的边缘。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中医药如同遗落的珍珠重放光彩。拭去厚厚的历史灰尘,中医药独特的价值正在重现。《纲要》明确: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

“中西医并重”一直是我国的医疗卫生工作方针。有人说,中西医早已不是“并重”问题,能“并存”就不错了。话虽偏激,却反映了现状。1949年,西医师8.7万人,中医师27.6万人。经过60多年的发展,西医师增加了30多倍,中医师只增加了不到1倍。《2014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76.0亿人次,其中中医类总诊疗人次8.7亿人次,只占11%左右。

中西医发展不对称,原因之一是中医药不被重视。中医药国情调研组曾做过统计,上世纪80年代,国家财政拨出的卫生事业费,西医占97%,中医占3%。而在拨给中医的这一块里面,中西医结合的占97%,纯中医的占3%。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再加上造血功能不强,导致中医严重“发育不良”。用当时流行的话说“打着梅兰芳的牌子,却唱着流行歌的调子”。“以西养中”的结果是中医院普遍西化,两者差距越拉越大。

《纲要》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从思想认识、法律地位、学术发展与实践运用上落实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平等地位”。如此明确地要求二者“一碗水端平”,在中医药发展史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