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数学讲学稿模板

数学讲学稿模板

数学讲学稿模板
数学讲学稿模板

东方半岛小学数学讲学稿

初二数学讲学稿---不等关系--(样板)

初二数学讲学稿—--—不等关系 一、课前复习: 1、解方程14 3=-x x 去分母准确的是( ) A .4x -3x =1 B .3x -4x =1 C .4x -3x =12 D .3x -4x =12 2、解方程: (1)2133=-x (2)3 71x - = (3)x x 3135+=- 3、用“>”,“<”,“≥”,“≤”填空 (1)正数______0;负数______0; (2)非负数包括:_____________,所以非负数________0; 二、新课预习:(阅读课本P37—38页,完成下列各题) 1、符号“>”读作____________;符号“〈”读作______________; 符号“≥”读作______________;符号“≤”读作______________; 2、比较数的大小: 4____3-- ;414.1___2; 0.75___4 3 ; 3.14___π 3、不大于能够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不低于能够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 4、一般的,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___________; 三、小组合作,展示点评 1、用“>”、“≥”或“<”、“≤”填空: (1)正数 0; 非正数 0; 负数 0; 非负数 0 (2)2a 0;21a + 1;2a - 0;21a - 1; 2、用“>”、“≥”或“<”、“≤”填空:

(1)x不大于30,即是x小于或等于30,所以x 30 ; (2)x不小于78,即是x大于或等于78,即是 78 ; (3)正数 0;负数 0;非正数 0;非负数 0 。 (解析:非正数即负数和0,非负数即正数和0 ) 3(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它的周长为; (2)若正方形的周长为a,则它的边长为;则它的面积是,※如果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25cm2,那么它的周长a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4(1)若圆的半径长为r,则它的周长为; (2)若圆的周长为l,则它的半径是;面积是。 ※如果要使圆的面积不小于100cm2,那么它的周长l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 5、下面给出了5个式子: ①1>0,②x+2y>O, ③x+1=3, ④x-1, ⑤x+2≤3, 其中不等式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四、巩固练习 1、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下列关系: (1)a是非负数; (2)直角三角形斜边c比它的两直角边a,b都长; (3)x与17的和比它的5倍小。 (4)两数的平方和不小于这两数积的2倍。(提示:没有字母的可自己假设)(5)x与-3的和是负数; (6)x与5的和的28%不大于-6; (7)a的2倍比a与3的和小; (8)y的一半与5的差是非负数; 2、在通过隧道时,我们往往会看到如图(1)所示的标志,这是限制车高的标志。

一次函数讲学稿复习

九年级数学讲学稿(37) (一次函数复习)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定义: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当x 每取一个值时,y 有相应的值与它对应, 则称y 是x 的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称y 是x 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_________________时,称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 尝试练习(一) 1. 分析下列函数关系式中,那些是一次函数? 哪些是正比例函数? ①y=2x+6 ②y=x 2; ③y=8 x ; ④y=7-x ⑤y=2x ⑥y=x 2π ⑦y=x-6 2、已知()11-++=m x m y 当 m 时,它为一次函数,当 m 为 时,它为正比例函数 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 已知: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当x=2时,y=6,求此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 已知,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0,0),(-1,1)两点,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3、某地长途汽车客运公司规定旅客可随身携带一定质量的行李,如果超过规定,则需要购买行 李票,行李票费用y 元是行李质量x (千克)的一次函数,其图象如下图所示: ①求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②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多少千克行李? 三..图像与性质. 1.函数图象的概念: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 与对应的因变量y 的值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 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 作出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 (1)如何选点? 描出相应的点 连线:把这些点依次连接起来,得到y=2x+1的图象,它是_____________ (2)能够概括画图像的一般步骤吗?

二年级数学下册讲学稿七八单元

龙村镇第一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讲学稿 编稿人:罗兆清 奥运开幕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学习难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时间:1课时 课堂练习 一、填空。 1、钟面上有()个大格,()个小格 2、时针走1大格是()时 3、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圈 5、1时=()分。 二、我会计算时间。 2时=()分 60秒=()分 3分5秒=()秒 2时10分=()分 150分=()时()分

课外练习 一、选择题 1、分针走5小格,秒针走()。 A、5大格 B、5圈 C、50圈 2、在100米比赛中,方方用了20秒,玲玲用了19秒。()跑得快。 A、方方 B、玲玲 C、无法比较 3、我唱一首歌用了4分钟,现在我和我的3个小伙伴一起唱,这首歌要用()。 A、4分钟 B、12分钟 C、16分钟 4、周末上午,乐乐和阳阳同时做作业,乐乐8:25做完,阳阳8:30做完。乐乐比阳阳完成作业快()。 A、5秒 B、5分钟 C、 5小时 二、写出钟面上的时刻和经过的时间。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体育课上,我跳15下大约用了() 2、我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做作业大约要用30()。

1分有多长 学习目标: 1、通过1分有多长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钟有多长。 2、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3、发展运用画图等多种策略或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让学生理解比分小的单位:秒。 学习难点:体会1有秒多长,知道分与秒的关系。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时间:1课时 课堂练习 一、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1、一节数学课上了40()。 2、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 3、小明吃饭用了20()。 4、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5、王艳跑 50米用了10()。 6、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 7、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二、1分钟做些什么? 1、从1开始数数,看能数到几? 2、数一数人的脉搏1分钟能跳几下? 3、1分钟能做几节眼保健操? 4、1分钟能写几个字?

精心探究讲学稿设计,打造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精心探究讲学稿设计,打造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19-07-31T17:07:28.18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2期作者:赵崇崇[导读] 目前,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校本教研为切入点、以讲学稿学习运用为主渠道的教育理念及方式逐渐成为初中课堂教学予以重点践行目标内容与方向。通过利用“讲学稿”模式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尽早达成预期教学目标。针对于此,本文主要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在精细探究讲学稿设计方法的前提基础下,进一步阐明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涉及到的教学模式, 仅供参考。 赵崇崇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菊隆中学 323800 【摘要】目前,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校本教研为切入点、以讲学稿学习运用为主渠道的教育理念及方式逐渐成为初中课堂教学予以重点践行目标内容与方向。通过利用“讲学稿”模式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尽早达成预期教学目标。针对于此,本文主要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在精细探究讲学稿设计方法的前提基础下,进一步阐明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涉及到的教学模式,仅供参考。 【关键词】学稿设计;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206-01前言 近些年来,初中学校为认真贯彻与落实教研室教研工作会议精神、内容,力图从多个层面,实现层层推进、环环紧扣的教学目标。在贯彻与落实过程中,学校教师人员主张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基础,以深化校本教研为工作切入点,并从讲学稿学习运用等方面,试图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部分初中学校在课堂教学结构与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得到了显著改变。尤其是初中数学组所开展的“精心探究讲学稿设计,打造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主题活动,在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积极作用。 1实行讲学稿设计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初中数学一直是学生学习体系中的重难点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初中数学涉及到的知识内容,逻辑性、抽象性较强,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困惑。再加上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课堂教学效率始终处于滞后状态[1]。针对于此,初中数学组积极结合素质教育理念与新课改教学要求,切实加强了对校本教研的研究力度,致力于从备课阶段、讲解阶段、课后复习阶段,解决教师、学生以及教材三者间的矛盾问题,确保学生所获得到的数学知识得以巩固与深化。 1.1备课组实现“三定三有”要求,确保讲学稿按设计质量 “三定三有”要求主要是指讲学稿方案中必须体现出时间、地点、定主备人等规定内容,与此同时,必须体现出计划、主题、记录等规定内容。一般来说,课堂教学备课模式基本上可以总结为“提前备课、轮流备课、集体研讨”等备课模式。主备教师需要提前将教学案草稿上交到备课组当中,由备课组组长召集组员完成审稿工作,针对教学案草稿中存在的不足问题,必须予以及时指正与更改。并且着眼于从教学环节、教学目标以及当堂检测等方面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待审查无误之后,交由教研组长与教导处进行定稿审理。 1.2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效果,实现自主学习目标 讲学稿编印完成之后,由教师人员将讲学稿下发至学生手中。待学生预习完成之后再上交到教师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批阅之后必须在正式上课之前再次交到学生手中。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师生需要共同运用同一文稿开展课堂教学与学习活动[2]。教师主要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并进行适量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人员必须始终引导全体学生坚持守在学习位置当中,确保学生自主能力得以有效提升。通过实现讲学稿设计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基本上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深化加强提供基础保障。 2精心探究讲学稿设计,打造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2.1确立学生教学主体地位,打造师生友好互动的学习平台 关于实行讲学稿设计的必要性笔者在前文中也有所提及,讲学稿设计主要可以实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校本教研、合理运用讲学稿等目标,基本上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学习能力,解决以往数学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数学教师人员最好确立学生的教学主体位置,积极打造师生友好互动平台,夯实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建议教师人员应该积极地与学生主体之间进行交流与互动。数学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及是否还有其它的解题方法等,最好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2.2及时做好课前预习工作,确保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数学组应该始终践行素质教育理念与新课改教学要求,致力于从备课阶段、讲解阶段、课后复习阶段,解决教师、学生以及教材三者间的矛盾问题,确保学生所获得到的数学知识得以巩固与深化。对于讲学稿设计问题,最好立足于教材实际要求及目标要求进行合理设计与规划,并将讲学稿内容下达至学生手中,让学生第一时间明确课堂教学主体内容以及重难点,确保课前预习工作有所保证。如此一来,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方面,势必会得到进一步深化[3]。 结论 总而言之,精心探究讲学稿设计,打造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为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奠定了开展基础,同时也为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基础保障。结合当前情况来看,部分乡镇学校通过开展精心探究讲学稿设计的相关工作,在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方面,明显出现了质的改变。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长期以往,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将会始终保持提高状态。对此,教师人员必须肩负起自身的教育重责,积极做好相关教学工作,尽可能为课堂教学效率、质量的有效加强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亚玲.初中数学讲学稿设计的原则要求及方法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02):146-147.

八年级数学讲学稿下(5、6)

三闸中学校本教材(讲学稿)八年级数学(下)北师大版 课题:《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课时:第48课时主备人:刘金萍审核人路培红审核时间: 2012-1-10 学习目标: 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 2.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重点: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 难点:在具体问题中分辨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已知数据1.9 2.1 1.7 2.1 2.2, 求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填空 (1)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对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2)所要考查对象的全体称为(3)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4)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5)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 (6)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 3.为了调查学校毕业生的健康状况,从800名毕业生中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体检,这个问题中总体指________________;个体指________________;样本指________________. 4.某工厂从10万个灯泡中随意抽取100个灯泡作寿命测试,以便确定这批灯泡的质量.在这里,总体是________________;个体是________________;样本是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某农户承包了荒山种了44棵苹果树,现已进入第三年收获期。收获时,先随意摘了5颗树上的苹果,称得每棵摘得的苹果重量如下(单位:千克):35,35,34,39,37。 (1)在这个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各是什么? (2)试根据样品平均数去估计总体情况,你认为该农户可收获苹果大约多少千克? (3)若市场上苹果的售价为每千克5元,该农户的苹果收入将达多少元。 三、训练巩固: 1.下列统计中,能用“全面调查”的是() A.某厂生产的电灯使用寿命 B.全国初中生的视力情况 C.某校七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 D.“娃哈哈”产品的合格率 2.今年我市有9万名初中毕业生参加升学考试,为了了解9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 取2000名考生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 A.9万名考生 B.2000名考生 C.9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 D.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 6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1.5.2科学记数法讲学稿

七年级数学科学记数法讲学稿 年级:七年级 学科:数学 执笔: 审核: 内容:科学记数法 课型:新授 课时:1 时间: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有理数的乘方进行计算; 2、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大数,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3、培养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会用科学计数法。 学习难点:用科学记数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利用乘方计算: (1)31×31×31×31×3 1=________; (2)(-3)×(-3)×(-3)×(-3)×(-3)=__________; (3)0.1×0.1×0.1=__________; (4))52(-×)52(-×)52(-×)52(-×)52(-×)5 2(-=_____ ___。 2. 填空: 10=101 100=10×10=102 1000=10×10×10=103 10000=10×10×10×10=104 ________ = =105 ________ = =106 ________ = =107 ________ = =108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 先见闪电,后闻雷声”,那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大约为300 000 000m/s ,而声音在常温下的传播速度大约为340m/s 。 人体中大约有25 000 000 000 000个红细胞。 如:300 000 000=3×100 000 000=3×108 那么:340= 300000000= (2)一般地,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1≤a <10),n 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称为_____ ___。

人教七年级数学下讲学稿

合肥五十六中师生共用讲学稿 学科:数学年级:七年级执笔: 课题:平行线的性质课型:新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教学难点: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简单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如图1,∠BAE的同位角是,内错角是,同旁内角 是;∠FAG与∠AGD是直线和被直线所截成的 角。 2、如图2,两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 若∠1=∠2,则有:AB CD; 理由:。 若∠2 ∠3,则有:AB∥CD; 理由:。 若∠2+∠4= °,则有:AB∥CD; 理由:。 二、探究新知: 1、探究:练习本上的横线都是互相平行的,从中任 选两条分别记为AB、CD;画一条直线EF分别与AB、CD 相交得8个角,如图3所示。 ①任选一对同位角(如∠1与∠5),量一量它们 的度数,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②再任选一对同位角(如∠2与∠7),用剪刀剪下 其中一个角,叠到另一个角上,它们能否完全重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2、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性质1: 3、思考:在图3中,当AB∥CD时,你还会发现内错角∠3和∠5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同旁内角∠4和∠5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能说明理由吗? 由平行线的性质1,我们可以推得平行线的另外两个性质: 性质2: 性质3:

三、例题强化: 例已知:如图4,点D、E、F分别在△ABC的边AB、 AC、BC上,且DE∥BC,∠B=48°。 ①试求∠ADE的度数; ②如果∠DEF=48°,那么EF与AB平行吗? 四、巩固练习: 1.填写下列表格,并思考二者有何区别: 平行线的特征直线平行的条件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如图5,∠1=105°,∠2=95°, ∠3=105°,∠4= 。 .如图6,在△ABC中,由AC∥ED(已知),可得∠A=______ ,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由AC∥ED(已知), 可得∠EDF=_________ ,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由AB∥FD(已知), 可得∠A+_______=180°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由AB∥FD(已知), 可得∠EDF+______=180°() 4.如图7,AB∥CD,EG⊥AB于G,∠CFK=50°,∠E=_____ 5.有一条长方形纸带,按下图所示沿AB折叠时,当∠1=40° 则纸带重叠部分中∠CAB=______ 。 五、归纳总结: 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老师和同学们帮忙? 六、课外作业:P125 练习3 ;P126 习题10.3 3 4 5

数学讲课稿通用模板

数学说课稿模板 关于的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是中数学教材第册第章第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1. 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

初中部数学科“讲学稿”备课模式介绍

初中部数学科“讲学稿”备课模式介绍 “讲学稿”的备课模式可以概括为: “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主备教师提前一周将“讲学稿 草稿拿出,组长初审后提前两天发给全体组员,提出修改意见,充实后交主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第二天师生共用这一文稿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要在“讲学稿”上填写“教后记”,学生填写“学后记”,用作下次集中备课交流时的补充。“讲学稿”不是简单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而是以学生有效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讲学稿不是技能训练的试卷,课堂也不是对习题答案的场所,而应是重知识的产生过程,重数学方法的引导,重数学思想的渗透,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用讲学稿中,遇到的问题是: 1、老师该讲什么、怎样讲、讲多长时间、讲得深度与广度; 2、课堂教学是以老师的备课思路讲、还是讲学生遇到的问题; 3、学生讨论的内容什么,是满足于对答案,还是解决学习中的疑难困惑; 4、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与创新能力; 5、使用讲学稿,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这是下一步要 解决和研究的问题; 6、教学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学生创新能力差,遇到新问题不能独立灵活解决; 7、作业题不够精选,布置的练习检查落实少,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少,盲目地认为学生 的整体素质高,要求有所放松,学生的总体成绩还不够理想。 8、课堂教学改革力度还有待提高,当堂检测还需进一步强化落实。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采取的措施: 1、学习新课标,吃透新课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课堂教学中加强研究,使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争取做到精讲、精练, 真正把当堂检测落到实处。 3、加强特长培养,提高优生成绩,切实落实好培优辅困活动,决不放弃一个学习后进生。 4、上课前收齐学生的讲学稿进行批改,这样能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薄弱之处,也解决了 上课讲什么的问题,那就是讲重点,讲学生的疑难,讲方法规律。同时上课时鼓励学生置疑,敢于提出经小组讨论未解决的问题和自己的独特见解。 5、使用讲学稿中,不断进行随堂检测、阶段性测试等手段加强反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 握情况,以便随时调整教学的策略。 6、讲学稿中精心设计自主探究这一环节,从问题出发设计,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 力争让学生自己呈现知识的发生过程。 7、练习巩固这一环节的设计中,合理安排梯度,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探索题目,既有利于 巩固技能,又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讲学稿情景引入案例(数学)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1)” ————讲学稿情景引入教学片段 杨信民(南京溧水东庐中学) 一:内容 本节课是苏科版八下第十章图形的相似第一课时,其探究的主要内容是“从现实情境中理解成比例线段”,以及“应用成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这两方面的内容。它是在小学阶段学习了线段的比和比例尺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教学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首先,在探究成比例线段时,都用到了线段比的相关知识;其次,解决实际问题都需要用到比例尺知识,本节课在引入新课时就是从回忆比例尺的概念开始。“启下”,首先,成比例线段、比例的基本性质是研究相似图形的基础;其次,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并且,本节课内容还是学生运用归纳思想、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素材,增强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讲学稿情景引入片段 案例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科版教材情景引入 (师)问题1:分别量出两幅地图中南京市与徐州市、南京市与连云港市之间的图上距离。 问题2:在两幅地图中,南京市与徐州市的图上距离的比是多少?南京市与连云港市之间的图上距离的比是多少?这两个比值之间有怎样的数值关系? 【课后思考】: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并汇报图上距离。但是由于操作的误差出现了数据的多样性,同时对问题2的探究产生了干扰因素。

案例二:数学情景引入(修改后) 如图,每个单位为1的格点图中分别有两个直角三角形△ABC 和△C B A ''' 师:思考并写出线段AC 、CB 和C A ''、B C ''的长。 生:4=AC 、3=CB 、8=''C A 、6=''B C 师:C A AC ''、B C CB ''的比分别是多少?它们的比值有什么关系吗? 生:2184==''C A AC 、2 163==''B C CB ;它们的比值相等 师:结合课本你知道什么是成比例线段吗?如果我们用a 、b 、c 、d 表示四条线段的长度,那么成比例线段的关系我们可以怎么表示呢? 生: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两条线段的比,那么称这4条线段成比例。于是表示成:d c b a ::=或()0,0≠≠=d b d c b a 师:上诉图形中还有成比例线段吗?请说明理由,并表示出成比例线段。 生:有, B A AB C A AC ''='';B A AB C B BC ''='' 生:我觉得还有BC C B AC C A ''='';AC C A AB B A ''='';AB B A B C C B ''='' 师:图中B C CB C A AC ''='',那么B C B C CB C A C A AC ''''+=''''+成立吗?你能结合图形进行解释吗?比例还有哪些基本的性质呢? 生:… 【课后思考】: 首先,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总领的作用。探究让学生自己实践、思考,参与这个知识的发生过程,并通过合作交流经历知识的发展形成过程,体验了“发现”知识的快乐,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A C B A C B

如何提高数学解题能力讲课稿

如何提高数学解题能 力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解题能力解题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和一种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为什么要解题?怎样解题?怎样提高解题能力?这些问题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师、学生、数学爱好者在思考的问题。 解数学题最根本的途径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也就是把复杂繁难的数学问题通过一定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手段,逐渐将它转变为一个大家熟知的简单的数学形式,然后通过大家所熟悉的数学运算把它解决。 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它与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密切相关,也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知识水平密切相关。 我认为在当前的数学解题教学中,要特别注意防止两种偏向:一:是搞题海战术,寻找各种复习资料,习题集,搜集各种考试题,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成天埋头于机械地做题,老师则大量讲解各种不同类型的习题和解题方法。二:是钻难题,偏题,怪题。这两种偏向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解题能力得不到提高、思维能力的训练得不到加强,只会死记硬背各种解题战术,是“应试教育”的恶果,背离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偏离了方向。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数学解题能力?从具体方法上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夯实数学学科基础,深入理解概念和命题

波利亚说过:“货源充足和组织良好的知识仓库是一个解题者的重要资本”。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谈解题能力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想在数学的海洋里遨游,要想数学解题做到“游刃有余”,没有扎实的数学内功是不行的。 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命题,这是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基础。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数学定理、公式是数学论证的工具,数学中的一切分析、判断、推理都要依据概念公式,运用概念公式。 二、掌握必要的解题理论,熟悉基本的解题方法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波利亚的《怎样解题》是-本数学解题的名著,风靡全球。它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楷模,值得我们深入去琢磨。一个习题不论解答多么复杂,多么困难,都是由一些基本解题方法组成的,只有熟练地掌握基本解题方法,才有可能提高解题能力,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得到提高,不能专解难题而忽视了对基本解题方法的熟悉。 熟悉基本解题方法,大致经历套用、运用、活用几个阶段。套用就是模仿,模仿例题套用解题方法解题如教科书中的练习题,目的是在解题中理解,熟悉基本的解题方法,例如:在讲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以后,随即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来判别根的情况的方法。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讲课稿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

第 19 卷第 3 期 2010 年 6 月数学教育学报 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Vol.19, No.3 Jun., 2010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模式的国际研究与启示朱凤琴 1,徐伯华 1,2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44;2.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97)摘要:探讨数学史融入教学的模式是近年来 HPM 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研究者在数学教育的整体框架下,综合考虑数学史与教学要素,建构了许多融入模式,如诠释学模式、资源联络模式、历史—心理的认识论模式、三面向模式、为“ 何—如何” 模式.这些模式对于我国的 HPM 本土化建设有多方面的启示:教师是数学史融入的主体;课程目标是数学史融入的方向;多角度分析是数学史融入的关键;数学史资源急待开发;HPM 应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关键词:HPM;融入;模式;启示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894(2010)03–0022–04 维模式以及发生发展的形式,不仅实现数学认知的发展,同时也是更重要的,实现元数学认识的发展.在实际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仅要考虑数学史,还要考虑其它教学要素,如教学内容、教科书、课程标准、数学理论等.可以向自己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有没有必要引入数学史?和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在哪里?数学史对学生认知的贡献在哪里?如何表述它们?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做出自己的诠释和理解,然后才能进入教学过程.因此,数学史融入是数学教师双循环诠释过程的一部分. 1 是修改后的双循图教师教学教科书编写者 T 古代数学家 1 导言在国际 HPM (History and Pedadogy of Mathematics)成立以前,人们就关注了数学史对数学教育中的积极价值,许多数学家、数学史家和数学教育家都提倡在数学教学中直接地或间接地使用数学史,并从经验层面描述了数学史走向数学教

人教七年级数学下讲学稿

初中数学试卷 合肥五十六中师生共用讲学稿 学科:数学年级:七年级执笔: 课题:平行线的性质课型:新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教学难点: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简单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如图1,∠BAE的同位角是,内错角是,同旁内角 是;∠FAG与∠AGD是直线和被直线所截成的 角。 2、如图2,两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 若∠1=∠2,则有:AB CD; 理由:。 若∠2 ∠3,则有:AB∥CD; 理由:。 若∠2+∠4= °,则有:AB∥CD; 理由:。 二、探究新知: 1、探究:练习本上的横线都是互相平行的,从中任 选两条分别记为AB、CD;画一条直线EF分别与AB、CD 相交得8个角,如图3所示。 ①任选一对同位角(如∠1与∠5),量一量它们 的度数,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②再任选一对同位角(如∠2与∠7),用剪刀剪下 其中一个角,叠到另一个角上,它们能否完全重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2、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性质1: 3、思考:在图3中,当AB∥CD时,你还会发现内错角∠3和∠5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同旁内角∠4和∠5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能说明理由吗? 由平行线的性质1,我们可以推得平行线的另外两个性质: 性质2: 性质3: 三、例题强化: 例已知:如图4,点D、E、F分别在△ABC的边AB、 AC、BC上,且DE∥BC,∠B=48°。 ①试求∠ADE的度数; ②如果∠DEF=48°,那么EF与AB平行吗? 四、巩固练习: 1.填写下列表格,并思考二者有何区别: 平行线的特征直线平行的条件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如图5,∠1=105°,∠2=95°, ∠3=105°,∠4= 。 .如图6,在△ABC中,由AC∥ED(已知),可得∠A=______ ,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由AC∥ED(已知), 可得∠EDF=_________ ,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由AB∥FD(已知), 可得∠A+_______=180°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由AB∥FD(已知), 可得∠EDF+______=180°() 4.如图7,AB∥CD,EG⊥AB于G,∠CFK=50°,∠E=_____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讲学稿

1.1 正数和负数3 课型:新授课 主备:方方 审核:七年级数学备课组 教学目标 1. 记住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2. 应用正数和负数的意义解决有关问题 3. 记住有理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记住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正数和负数的意义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 预习导学 小学学过哪些运算符号? 二.探究与拓展: 1.让学生自学课本P 2 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正数? (2)什么叫负数? (3)零是正数还是负数? 温馨提示: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4.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p 3页内容填空: 在同一问题中,分别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 5. 补充例题:读下列数,并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3.2 ,0 ,—32 ,+5.6 ,—53 ,— 2.35, +21 6. 引导学生学习p 4例题 6.引导学生学习p 7页内容填空: 叫做有理数 三、课堂练习 1.让学生完成课本p 3页练习1—4题教师学生集体订正 2. 让学生完成课本p 4页练习题 3.让学生 习题1.1 1—3题 4.让学生独立完成p 8练习题 四.课堂检测

1.在0.2 , 34, o, _73, 4.89, -7, 8.9, 9 8 其中是正数的是 是负数的是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是 是有理数的 2.若向东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西走8米,记作: 3.如果—7元表示赚7元,那么+6元表示 五.拓广探索 一组数据从第一个开始依次是1,—3, 5, —7, 9,—11则第n 个数是 1.2.2 数轴 课型:新授课 主备:方方 审核:七年级数学备课 教学目标 1.记住数轴的意义 2会画数轴以及记住数轴的三要素 3.记住数轴表示的数的特征 4.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重点:数轴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 是.正数 , 是负数 2.零是正数还是负数? 3. 是有理数 二.探究与拓展: 1.引导学生学习p 8——9内容填空: (1) 叫做数轴 (2) , , 是数轴的三要素

饶河二中初一数学讲学稿9[1].1.1

9.1.1不等式及其解集饶河二中初一数学讲学稿 学习目标:1.理解不等式的意义.以及不等号。 2.正确理解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等概念,掌握在 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的方法。 3.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解和解集。 学习重点: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概念. 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 什么是等式?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自学、合作探究(阅读121-123页) 知识点:叫做不等式. 不等式中常见的不等号有五种: 用号连接,表示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练习、下列式子哪些是不等式? ①2﹤5;② x+3≠0;③5m+3=8; ④ 7n-5≥2;⑤2x3+2>0 ; ⑥ 4x-2y。 归纳:像②④这样,只含有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例1:用不等式表示 (1)m与3的和小于n;;___________ (2)x与12的差比y的3倍大____________ (3)a与b的乘积是正数;______________ (4)x与12的差比y的3倍大;________________ (5)x与y的和的不小于-2_____________ (6)a与b的和的20%至多为15._______________ 例2:判断下列数中哪些是不等式20 2 解: x 3.5,4 ,5.8 , 7 ,8.9 , 10 , 11.3 ,12.4 , 14 , 16.1你还 能找出这个不等式的其他解吗?你觉得这个不等式有多少个解? 知识点:使成立的的值叫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集就是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就是不等式的解得集合,简称不等式的解集。 一般地:使不等式成立的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求不等式的的过程叫解不等式。 问题:你能说出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区别和联系吗?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全章讲学稿

一次函数(一)——变量与函数 知识点一:变量与常量 变量:可以变化的数值;常量:保持不变的数值。 例:速度v=60千米∕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则S= ;在这个式子中,变量是,常量是。 练习: 1、一支圆珠笔的单价为2元,设圆珠笔的数量为x支,总价为y元,则y= ;在这个式子中,变量是,常量是。 2、某种报纸的价格是每份0.4元,买x份报纸的总价为y元。用含x的式子表示y,y=, 常量是,变量是。 知识点二:自变量与函数 完成表格并回答问题: 在上面的变化过程中,变量是和,并且当t变化时,S也,且只有一个S与t对应,t是自变量,S是t的函数,S=60t是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定义:对于自变量x的每一个值,y都只有一个值与x对应,这时称y是x的函数。 练习: ,其中自变量是,是的1、若圆的面积为S,半径为R,则函数解析式为S=2R 函数。 2、书的单价是2元,则总金额y与学生数n的函数解析式是,其中自变量是,是的函数。 3、现有笔记本500本分给学生,每人5本,则余下的本数y和学生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是,自变量是,是的函数。 4、正方形的边长是x,则正方形的面积S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自变量 是,是的函数。

5、下列各曲线中哪些表示y是x的函数?(提示:当x=a时,x的函数y只能有一个函数值) ()()() ()()() ()()() 例:如图是自动测温仪记录的图象,它反映了北京的春季某天气温T如何随时间t变化而变化,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1)这一天中时气温最低;时气温最高; (2)从时到时气温呈下降趋势,从时 到时气温呈上升趋势,从时到时 归纳: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通常有三种:(1)解析式法;(2)列表法;(3)图象法。 1、下面的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小明从家去菜地浇水,又去玉 2、米地锄草,然后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小 3、明离他家的距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菜地离小明家千米,小明从家到菜地用了 分钟; (2)小明给菜地浇水用了分钟; (3)菜地离玉米地千米,小明从菜地到玉米地用了分钟;

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讲学稿生活中的数

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讲学稿生活中的数 (一)数据世界 设计:王广华审核:李振伟 教学目标: 1、以活动方式多角度感受大数,了解大数所提供的信息。 2、体会估算策略,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3、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尝试收集一些数据。 【预习·导学】 1、复习旧知:数位、计数单位, 2、拿出自己的学具:请同学们估计:一双一次性木筷长宽厚各是 多少?体积是多少? 制造一万双需砍伐20棵树,我国一天约消耗150万双, 每天要砍多少棵树? 3、生活中你知道哪些比较大的数字吗? 老师这里有一组较大的数字,请同学们看一看:(指名7人分别读一下)

4、如果留心,我们会发现生活中还有更多较大的数字, (板书课题—数据世界) 【学习·探究】1、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师解释图意) 2、这次大海啸死亡人数近30万人,造成多达500万人缺乏基本生活所需。假如平均每人每天需要0.5千克的大米,这些灾民每天大约需要250万千克的 大米。250万千克大米到底是多少呢?下面我们来做个调查:(出示实物) 这袋大米是25千克,我们把它看成一个长方体,量一量它的长约是()米, 宽约是()米,高约是()米,算出它的体积约是()平方米。 3、书上下面的数据我们都已经算出来了。我们再从另一个角度感受一下: 250万千克是()吨,假如一个学校有师生1000人,那么这些大米够这个 学校师生吃()天,大约是()年。一袋大米25千克,2500吨需要装()袋,一辆卡车一次如果运100袋,那么这些大米一次运完需要()辆卡车。···【积累·小结】体会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和能力。 【训练·巩固】 1、如果一辆卡车长8米,这些卡车排成一队,每辆间隔2米,这队卡车长多少米? 2、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71面齐读第二题:你能理解温家宝爷爷的这番话吗? (提问并启发谈话) 3、我们来做一个实例:如果我们国家13亿人,每人浪费一张纸,13亿张纸摞在 一起将会有多高?你怎样才能得到这个数据? 【拓展·提高】 1、2006年底,世界纸和纸板消费量达5000万吨,使全球森林面积减少了940万 公顷,预计2015年世界纸和纸板消费量将达到8000万吨,将使全球森林面积减少多少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