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粘液表皮样癌

粘液表皮样癌

粘液表皮样癌
粘液表皮样癌

粘液表皮样癌

基本概述

粘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也称粘液表皮样肿瘤(mucoepidermoid tumor),在涎腺肿瘤中占5%~10%。Stewart等根据其临床特点和组织学特征将其称为粘液表皮样肿瘤,并又分为良性及恶性两类。WHO也曾采用粘液表皮样瘤的名称,但以后许多学者认为这种命名分类并不恰当,认为此肿瘤全部为恶性,应称为粘液表皮样癌,并根据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高低和生物学行为,将其分为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粘液表皮样癌。

WHO1990年修订的涎腺肿瘤的命名及分类已采用这种分类方法。虽然“粘液表皮样”一词并不完全合适,但基本上反映了肿瘤的主要成分为粘液样细胞和表皮样细胞。粘液表皮样癌来源于腺管的上皮细胞。[1]

发病原因

肿瘤的主要成分为粘液样细胞和表皮样细胞。粘液表皮样癌来源于腺管的上皮细胞。[2]临床表现

粘液表皮样癌发生在腮腺者最多,约占70%以上。小涎腺者常见于腭部,其他部位,如磨牙后区、颊部、上唇、下唇等部位则少有发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约为1.5∶1。高分化者常呈无痛苦性肿块,生长缓慢。肿瘤大小不等,边界可清或不清,质地中等偏硬,表面可呈结节状。

腮腺肿瘤侵犯面神经时,可出现面瘫。手术后可以复发,但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低,血道转移更为少见。与高分化者相反,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生长较快,可有疼痛,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腮腺肿瘤常累及面神经,颈淋巴结转移率高,且可出现血到转移。术后易于复发。因此,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术低度恶性肿瘤,而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属高度恶性肿瘤。前者较常见,后者少见。

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表现与临床的分化程度关系密切。高分化型,占多数,一般为无痛性肿块,生长较慢,病程较长。肿瘤体积大小不一,边界清楚,质偏硬,活动,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可为囊性,亦可为实性。发生于腭部或磨牙后区者,可见肿块在粘膜下呈淡蓝色或暗紫色,粘膜光滑,质地软,穿刺可抽出少量血性紫黑色液体。

低分化型肿瘤生长较快,常伴疼痛。边界不清楚,呈弥散性,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可破溃而继发感染,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烂面,并有淡黄色粘稠分泌物。有时可形成涎瘘。发生于腮腺者,累及面神经时可发生面神经瘫痪症状及面肌抽搐症状。发生于腭部者,可能破坏硬腭。[3]

辅助检查

一般需经术冰冻切片检查后方能确诊。发生在腮腺者,腮腺造影可见侵蚀性破坏,导管缺损或中断,远端导管出现部分或完全不充盈,管壁不光滑,也可能出现分支导管破坏,碘油外漏等恶性肿瘤表现。CT检查可见边界不清楚的肿块,腮腺腺体破坏或被挤压移位。

(一)大体形态:粘液表皮样癌高分化者与混合瘤相似,呈圆形,肿瘤较小,直径多为2~3cm,少数超过5cm。有的有被膜,但多数不完整,甚至完全无被膜。剖面呈灰白色或浅粉色,偶见分叶,可有多少不等的小囊,内含粘液。低分化者完全缺乏包膜,界限不清,侵犯邻近组织。切面呈灰白色,不分叶,质地均匀,可有散在的小囊及半透明的小灶。

(二)镜检:粘液表皮样癌由粘液样细胞、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组成。粘液样细胞分化成熟时呈杯状或柱状,胞浆透明,核在基底部;分化不成熟时,似腺癌细胞,胞浆内含粘液,胭脂红染色阳性。表皮样细胞类似口腔粘膜的复层鳞状上皮,可见细胞间桥,偶见角化。中间细胞呈立方形,体积较小,大小一致,胞浆少,类似上皮的基底细胞。中间细胞可向粘液样细胞和表皮样细胞演变。高分化者,粘液样细胞和表皮样细胞较多,中间细胞较少,瘤细胞可形成不规则的片状,但常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腔,囊壁衬里常见粘液细胞。粘液样细胞可覆盖于表皮样细胞上,也可夹杂在表皮样细胞之间。较大的囊腔可有乳头突入,腔内有红染的粘液。低分化者,主要为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而粘液样细胞较少,瘤细胞间变明显,可见核分裂,实质性上皮团块多,囊腔少,并可见肿瘤向周围组织侵犯。

(三)生物学特点:粘液表皮样癌常呈浸润性生长,复发率较高,可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到骨、脑、肺者较少,但高分化者可有完整包膜,完整切除后复发较少。[4]

鉴别诊断

发生于腮腺者,要与腮腺瘤、腮腺炎、腮腺癌症相鉴别。[5]

治疗措施

粘液表皮样癌原发灶的处理主要是区域性根治性切除。为防止复发,手术应在距肿瘤

1cm以外的正常组织内进行肿瘤切除。腮腺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首次手术治疗者,不管病期如何,一般采用保留面神经的腮腺全切除术;低分化型浸润面神经的机会较多,如面神经受累,应行牺牲面神经的腮腺全切术,如果及的面神经长度较大,可以在切除一段神经后做神经移植。发生在颌下腺的粘液表皮样癌,应行颌下三角清扫术。发生在腭部者,应做部分上颌骨切除术。如肿瘤已侵犯周围组织,应做扩大切除术。

粘液表皮样癌的区域淋巴结转移率较低,除低分化型可考虑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高分化者一般不做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Perzik等强调,只有在切除原发肿瘤时确定颈淋巴结有转移者,才做颈淋巴结清扫术。

粘液表皮样癌对放射治疗不敏感,但对低分化型术后可配合使用放射治疗,有可能提高疗效或减少复发。[6]

疾病预后

粘液表皮样癌预后良好。Bhaskar报告144例,复发者占12.5%,5年生存率为88.5%。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Kosenfeld报告高分化型的5年、10年生存率均为

100%,而低分化型的5年、10年生存率则分别为39%和11%。Spiro等报告367例,其中高分化型5年、10年及15年生存率分别为92%、90%及82%;低分化型则分别为49%、42%及33%。原发于腮腺及小涎腺者较发生于颌下腺者为好。林国础等报告189例,局部复发率为13.57%,5年、10年、15年生存率分别为91.66%、89.87%、66.61%。

治疗及预后

粘液表皮样癌来源于涎腺导管上皮,在涎腺恶性肿瘤中比较多见,约占所有涎腺肿瘤的10%,涎腺恶性肿瘤的30%。病理上可分为高度恶性及低度恶性二类。组织学上以含有粘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和中间型细胞为特征。有时还可见到透明细胞及嗜酸细胞。高分化者粘液细胞及表皮样细胞较多,中间细胞少;低分化者主要为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而粘液细胞少。许多文献报道,粘液表皮样癌的预后与肿瘤的病理学分型密切相关。低分化型粘液表皮样癌侵袭性强,转移率高,并可发生远处转移[1]。粘液表皮样癌的治疗目前仍主要以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尤其是低分化型粘液表皮样癌,患者5年生存率很低[2]。因此,许多学者在探索新的疗法,以期提高对粘液表皮样癌的疗效。

1 粘液表皮样癌的治疗

1.1 粘液表皮样癌的放射治疗

刘斌等对人粘液表皮样癌 MEC-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研究发现,MEC -1 细胞与其它两种细胞 (人舌癌 Tca8113细胞和人腺样囊性癌Sacc-83细胞 )比较具有较高的放射敏感性[3]。刘斌等在研究HMBA联合辐射对人粘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的抑制作用时发现,1或

2mmol/L的HMBA能增强MEC-1细胞系乏氧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增敏比分别为 1.28和 1.14,表明小剂量 HMBA与辐射联合应用对MEC-1细胞具有协同抑制作用[4]。

Winslow等研究表明,儿童小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治疗方案以局部广泛切除加放疗为佳[5]。

1.2 粘液表皮样癌的化学治疗

粘液表皮样癌的化学治疗方面也有一些新的进展。吴军正等在粘液表皮样癌细胞对抗肿瘤药物敏感性研究中发现,粘液表皮样癌普遍对阿霉素、表阿霉素、氟脲嘧啶、长春新碱、维甲酸及干扰素敏感性较强,而对阿糖胞苷、补骨脂素及尼莫通的敏感性低[6]。

贺福长等发现平阳霉素对体外培养的人粘液表皮样癌MEC-1 细胞系细胞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与 0.25T恒定强磁场联合应用后,抑制作用明显增强,两者有相加作用。在随后平阳霉素磁性脂质体对人粘液表皮样癌的体内抗瘤作用研究中发现,平阳霉素磁性脂质体,对人粘液表皮样癌的移植瘤有显著抑制作用,抑瘤率为81.1%,显著高于平阳霉素脂质体 (60.9% )和游离平阳霉素(45.5% ),而且对正常组织 (主要是肺脏 )的毒副作用明显减轻[7]。金军等发现10mg/L 阿霉素可以诱导MEC-1细胞系细胞发生凋亡,光镜、电镜下MEC-1

细胞形态上显现一系列典型的凋亡特征性变化,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细胞DNA的变化,同时免疫组化发现 p53蛋白表达增强,提示阿霉素诱导的MEC-1细胞凋亡为 p53依赖性的[8]。

1.3 粘液表皮样癌的分化诱导治疗

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在粘液表皮样癌的分化诱导治疗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基础研究。司徒镇强等应用1 mmol/L六亚甲基二乙酰胺 (HMBA )诱导MEC-1细胞,经细胞动力学、细胞DNA含量、核仁区嗜银蛋白染色、抑瘤率、荷瘤后生命延长率及光镜、电镜细胞形态学指标观察,发现MEC-1细胞有向成熟细胞分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嗜银颗粒数目变少( P < 0.01 ),MEC-1细胞大小趋于一致,胞浆丰富,核浆比例减小,胞核异形性降低,微绒毛减少,细胞器趋于成熟,核形态规整,胞浆出现代表分泌功能的成熟酶原颗粒,抑瘤率下降到

71.7%,生命延长率 29.6%等[9]。常用分化诱导剂二甲基亚砜(DMSO)诱导 MEC -1细胞发现, MEC-1细胞异型性降低,有向成熟细胞分化的趋势,抑瘤率下降到75% (对照组 100 %,P < 0.01 ),诱导组肿瘤细胞生长缓慢,快速生长期肿瘤倍增时间延长(P<0.05),诱导组裸鼠生存期较长。用平面极性化合物环组乙酰胺(cAHB)作为分化诱导剂,对 MEC-1细胞进行体外分化诱导,发现诱导后 MEC-1细胞染色体数目和畸度率均下降,并出现二倍体细胞。分化诱导剂HMBA与丝裂霉素(MMC)合用能提高 MEC-1细胞对丝裂霉素的敏感性,并且联合应用可有效地增强MMC对原来耐药的 MEC-1细胞抑制生长效果。而HMBA与 5-Fu联合应用抑制肿瘤生长呈现协同作用,联合用药组的抑瘤率及生命延长率均高于单独用药组。

2 粘液表皮样癌的预后

Inagaki等对下颌骨粘液表皮样癌研究表明,利用全口曲面断层及CT检查可将发生在下颌骨的粘液表皮样癌分为三型:囊肿型、骨小梁轻度改变型及浸润型,根据分型的不同,肿瘤的预后也不一样[10]。

俞光岩等认为,癌胚抗原表达的研究可作为粘液表皮样癌病理分级的补充,对于诊断为粘液表皮样癌者,在进行病理分级的同时,观察癌胚抗原的表达特征,可获得更多的信息,更全面地了解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预测患者的预后[11]。

张中仪等对8例粘液表皮样癌作了回顾性形态测量及 DNA倍体值测定,其中1 例高度恶性者 DNA倍体 > 5c,占 20.99%,3例中度恶性 DNA倍体 >5c,平均8%,4例低度恶性DNA 倍体 > 5c,平均为3.5%,因此提出,粘液表皮样癌切片Feulgen染色后,应用图象分析进行核形态及 DNA倍体测定,与组织学定性分析同步进行,对粘液表皮样癌的分级有重要价值,对估计预后也有一定意义[12]。

Press和 Cho等研究发现大约1/3的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有HER-2/neu和 c-erbB-2基因过度表达和 /或扩增,HER-2/neu和 c-erbB-2的扩增和 /或过度表达可以作为粘液表皮样癌预后不良诊断的一个独立指标[13,14]。

刁桂香等用Ag-NORs测定肿瘤的增殖活性时发现,粘液表皮样癌Ag-NORs计数值高于正常涎腺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在高、中、低不同分化程度的粘液表皮样癌中,随着肿瘤分化程度下降,Ag-NORs计数值升高,而且高低分化组之间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提示:Ag-NORs计数值可以作为粘液表皮样癌的诊断和生物学行为预报的客观指标之一[15]。

Hicks等研究表明,利用修改后的 Healey 3-tieredsystem,大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组织学分级与影响诊断和生存的指标,如:临床、病理和流式细胞术因素很好地相关[16]。

3 展望

目前,在粘液表皮样癌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如:粘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系的建立,促进了粘液表皮样癌基础研究的发展。

刘斌等报告,以粘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系为免疫原,制得一株分泌肿瘤McAb的杂交瘤系M-D4,M-D4杂交瘤体外培养生长稳定,能分泌高效价的McAb,其抗体类型为IgG2b型,为今后深入研究人类粘液表皮样癌的诊断和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17]。

el-Naggar等利用细胞遗传学、荧光原位杂交和 DNA倍体分析技术研究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基因型特性,并发现染色体组型的异常,小涎腺是为t(11;19)(q21;p13.1),大涎腺为t(3; 12)(q24;13)及X染色体多体性[18,19]。Dahlenfors等发现1/4小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有染色体q14 -21和19p12重排现象[20]。El-Naggar 的另一项研究表明第5条染色体的三体性是小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早期畸变[21]。

这些研究可能对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诊断和治疗有重大的影响[18,19]。

34βe12、P63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

目录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III 前言. (1) 1材料与方法 (3) 1.1实验材料 (3) 1.2主要仪器和设备 (3) 1.3实验方法 (4) 1.4免疫组化评分标准 (5) 2实验结果 (7) 2.1MEC病理组织学分型 (7) 2.234βe12和P63在NSG组和MEC组中的表达 (7) 2.334βe12和P63在不同的MEC组织病理学分型中的表达 (7) 2.434βe12和P63的表达与MEC临床表现的关系 (8) 3讨论 (10) 4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综述 (17) 附录 (26) 致谢 (29)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30) 个人简历 (31)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4βe12、P63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 摘要 目的: 本实验通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34βe12、P63在涎腺的正常组织(Normal salivary glands,NSG)和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二者在涎腺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 本实验的研究标本来自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存档的手术切除的涎腺肿瘤组织的石蜡标本(时间为2006年1月-2014年1月),其中正常涎腺组织(NSG)为10例,黏液表皮样癌(MEC)为35例,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二者在各组织块中的表达情况,所得的实验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34βe12在10例NSG组中无表达,而在35例MEC组中有30例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5.7%,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4βe12在MEC的20例高分化组和15例低分化组中阳性表达数分别为16例(阳性率为80.0%)和14例(阳性率为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4βe12在31例无复发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3.9%,4例复发组全部表达,复发组的34βe12阳性率显著高于无复发组(P<0.01);34βe12在31例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3.9%,淋巴结转移组中4例全部表达,淋巴结转移组的34βe12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1);34βe12与黏液表皮样癌以肿瘤部位、性别、年龄各组之间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P63在NSG组和ME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71.4%,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63在高分化组和低分化组中阳性表达例数分别为12例(阳性率为60.0%)和13例(阳 I

粘液表皮样癌

粘液表皮样癌 基本概述 粘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也称粘液表皮样肿瘤(mucoepidermoid tumor),在涎腺肿瘤中占5%~10%。Stewart等根据其临床特点和组织学特征将其称为粘液表皮样肿瘤,并又分为良性及恶性两类。WHO也曾采用粘液表皮样瘤的名称,但以后许多学者认为这种命名分类并不恰当,认为此肿瘤全部为恶性,应称为粘液表皮样癌,并根据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高低和生物学行为,将其分为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粘液表皮样癌。 WHO1990年修订的涎腺肿瘤的命名及分类已采用这种分类方法。虽然“粘液表皮样”一词并不完全合适,但基本上反映了肿瘤的主要成分为粘液样细胞和表皮样细胞。粘液表皮样癌来源于腺管的上皮细胞。[1] 发病原因 肿瘤的主要成分为粘液样细胞和表皮样细胞。粘液表皮样癌来源于腺管的上皮细胞。[2]临床表现 粘液表皮样癌发生在腮腺者最多,约占70%以上。小涎腺者常见于腭部,其他部位,如磨牙后区、颊部、上唇、下唇等部位则少有发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约为1.5∶1。高分化者常呈无痛苦性肿块,生长缓慢。肿瘤大小不等,边界可清或不清,质地中等偏硬,表面可呈结节状。 腮腺肿瘤侵犯面神经时,可出现面瘫。手术后可以复发,但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低,血道转移更为少见。与高分化者相反,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生长较快,可有疼痛,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腮腺肿瘤常累及面神经,颈淋巴结转移率高,且可出现血到转移。术后易于复发。因此,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术低度恶性肿瘤,而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属高度恶性肿瘤。前者较常见,后者少见。 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表现与临床的分化程度关系密切。高分化型,占多数,一般为无痛性肿块,生长较慢,病程较长。肿瘤体积大小不一,边界清楚,质偏硬,活动,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可为囊性,亦可为实性。发生于腭部或磨牙后区者,可见肿块在粘膜下呈淡蓝色或暗紫色,粘膜光滑,质地软,穿刺可抽出少量血性紫黑色液体。 低分化型肿瘤生长较快,常伴疼痛。边界不清楚,呈弥散性,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可破溃而继发感染,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烂面,并有淡黄色粘稠分泌物。有时可形成涎瘘。发生于腮腺者,累及面神经时可发生面神经瘫痪症状及面肌抽搐症状。发生于腭部者,可能破坏硬腭。[3] 辅助检查

粘液表皮样癌是最常见的唾液腺恶性肿瘤

粘液表皮样癌是最常见的唾液腺恶性肿瘤。我们和其他人的研究共同表明,CRTC1-MAML2基因融合是临床病理学中常见的肿瘤特征之一。最近,在对粘液表皮样癌的研究中,科学家们报道了一种罕见的新型CRTC3-MAML2基因融合。这种新型的基因融合的发生频率和临床病理学意义尚不明朗。科学家们对101例粘液表皮样癌和89例非粘液表皮样癌的唾液标本进行了分析,并对被福尔马林固定和石蜡镶嵌过的标本进行了RNA提取。CRTC又分为分为CRTC1、CRTC2和CRTC3三种,我们对CRTC1-NAML2、CRTC2-NAML2和CRTC3-NAML2分别进行了RT-PCR检测,并从病人的临床记录中获得了其临床病理学数据。在101例粘液表皮样癌病例中,分别有34例和6例表现出CRTC1-NAML2和CRTC3-NAML2阳性。而在89例粘液表皮样癌病例中,则没有以上任何一种基因融合显示为阳性。在以往的病例分析中,我们知道CRTC1-NAML2和CRTC3-NAML2是相互排斥的,而CRTC2-NAML2则尚未被检测到。我们证实了CRTC1-NAML2阳性的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场病理学特征表现为惰性过程(indolent course)。而CRTC3-NAML2阳性的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场病理学特征则表现为进行肿瘤切除术后所有临场病例表现为低级的临床阶段(less-advanced clinic stage)、负节点新陈代谢过程(negative nodal metastasis)、无高阶肿瘤组织学(high-grade tumor histology)、无肿瘤再生或肿瘤

相关死亡。值得注意的是,CRTC3-NAML2患者的平均年龄(36岁)要远低于CRTC1-NAML2患者(55岁)和阴性患者(58岁)。综上所述,CRTC3-NAML2融合的发生概率被发现要高于较早研究的结果,对于存在CRTC3-NAML2融合的粘液表皮样癌常会伴随某些特定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且发病人群的平均年龄要远低于CRTC1-NAML2型或阴性粘液表皮样癌。

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

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 黏液表皮样癌是最常见的涎腺肿瘤,在大、小涎腺发生率相似。MEC 有3种类型细胞组成:黏液细胞通常较大和类似杯状,经常衬覆于囊壁;非角化表皮样细胞,甚至可能看起来是鳞状上皮;中间细胞则更像基底样或立方细胞。非典型性少见,表皮样/鳞状细胞倾向类似于正常黏膜上皮。 临床上,使用FISH检测MAML2重排对几种情况有帮助。在低级别MEC病例中,鉴别诊断需考虑良性肿瘤如Wathin瘤的化生性变型,或更罕见的疾病,如淋巴腺瘤。在这种情况下,对MAML2重排的检测可以确认MEC的诊断。在MEC 嗜酸细胞亚型的这种特殊情形中,MAML2 的FISH检测非常有用,因为其中突出的嗜酸细胞形态学可以掩盖表皮样表型,并类似WT、嗜酸细胞囊腺瘤或AciCC。虽然在许多情况下出现p63阳性反应提示MEC,但对MAML2重排的检测可确认MEC。尽管许多需与良性肿瘤(WT或嗜酸细胞囊腺瘤)鉴别的嗜酸细胞MEC 是低级别和转移风险较低,但恶性嗜酸细胞MEC由于复发风险较高,对其的诊断诊断仍很重要。 在瘤谱的另一端,高级别MEC可以类似各种其他高级别癌。在这种情况下MAML2重排的确定对MEC具有诊断性,而且可能很重要,因为在腮腺部位能排除转移的可能性。高级别MEC中的MAML2重排少见,因此没有重排也不能排除MEC的诊断。鉴别诊断需要考虑下列肿瘤,包括SDC、腺鳞癌、甚至鳞状细胞癌;一般而言,所有这些肿瘤都比高级别MEC预后更差。SDC通常由雄激素受体(AR)阳性而p63阴性,与MEC形成对照,后者通常为AR阴性,并至少具有p63的局灶阳性。腺鳞癌和鳞状细胞癌一般认为源自表面上皮,与MEC对比,后者没有表面原位癌成分。多灶角化的存在有利于鳞状细胞癌的诊断而非MEC。 MAML2基因断裂探针 探针应用 黏液表皮样癌有特征性的 t(11;19)易位,导致形成 MAML2-CRTC1 融合蛋白。MAML2重排在多达3/4的低级别和中级别MEC中被检测到,但是似乎不到一半的高级别MEC是重排阳性。 当 MEC 进行鉴别诊断时,将以 MAML2 的 FISH 检测作为涎腺肿瘤常见临床诊断有益的辅助手段。低级别MEC中,MAML2重排阳性提示 MEC而非 WT。MEC嗜酸细胞亚型中,复发风险较高,表型类似 WT、嗜酸细胞囊腺瘤或 AciCC,但MAML2重排阳性确诊为MEC。高级别 MEC 可以类似各种其他高级别癌,包括转移性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和 SDC,MAML2重排的确定对MEC具有诊断性。高级别 MEC 中的 MAML2 重排阴性不能排除MEC 的诊断。 MAML2 基因重排阳性患者具有较低的复发、转移和死亡率。 Notch 通路靶向治疗靶点。 订货信息 货号产品名称染料颜色供货周期FP-082 MAML2基因断裂探针红/绿非常规,两周 ·12·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 进展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涎腺肿瘤流式细胞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是口腔颌面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它危害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根据国内六院校统计资料,在11947例涎腺上皮肿瘤中约占30%[1],可见于任何年龄,40~60岁为发病高峰。根据癌细胞分化程度和生物学特点,分为高分化(低度恶性)、中分化(中度恶性)和低分化(高度恶性)三型。当前,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组织学诊断主要依靠HE染色切片,还没有一种用于诊断或估计预后的特异性标志物,因此研究用于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诊断、预后和治疗特异性标志物就显得非常重要,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不断出现,不仅对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病理诊断提供了帮助,并为其预后、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独特作用[2]。但是目前,国内外所报道的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相关生物标志物较少,很多学者正在致力于对其的研究中。

1 肿瘤增殖标志物 肿瘤细胞DNA异倍体是恶性肿瘤细胞特征性标志之一,瘤细胞的增殖分数决定肿瘤的恶性程度,可以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E)对癌细胞DNA倍体状态及其增殖分数进行分析,为患者的预后提供客观的信息[3]。Hicks等[4]对涎腺粘液表皮样癌预后因素进行研究时发现,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增殖分数是评价其预后的明显因素。其他学者的研究表明,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DNA倍体状态与复发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因此,DNA倍体和增殖分数的检测是研究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增殖状态的基本方法之一。 1.1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白,作为DNA聚合酶δ的辅助因子直接参与DNA的合成,对DNA复制的调节起重要作用。它在增殖细胞中表达最高,是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与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有关。在PCNA表达与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恶性程度相关性研究中,许多学者均发现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恶性程度与PCNA表达指数明显呈正相关[5,6]。Takahashi等[7]对27例腮腺肿瘤病人预后与PCNA表达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将病人分为良性、低度恶性及高度恶性三组,高度恶性组的复发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良性和低度恶性组,结果发现相应的PCNA指数分别为0.7%、2%及23.1%,高度恶性组PCNA指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故认为PCNA是决定腮腺肿瘤的预后的重要因素。 1.2 Ki6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