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生态学(习题)

生态学(习题)

生态学(习题)
生态学(习题)

生态学以及发展

1、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周围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由于生物是呈等级组织存在的,因此,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直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2、生态学的形成及其发展的几个阶段:

A:形成:公元前200年《管子》“地员篇”专门论及水土和植物;古希腊的海波诺提斯不但注意到气候、土壤与植被生长及病害的关系,同时也注意到了不同地区植物群落的差异;1803年马尔萨斯在《人口论》中不仅研究了生物繁殖与食物的关系,而且特别分析了人口增长与食物生产的关系;1807年德国学者洪德堡的《植物地理学》中分析了植物分布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作出了深入探讨;1866年德国学者海克尔提出生态学定义,标志生态学的诞生,到19世纪末生态学已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B:发展的阶段:分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19世纪末),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现在)

3、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1)生物生存环境2)生态因子3)种群4)群落5)生态系统6)生态平衡阈值4、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1)从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划分:分子生态学、进化生态学、个体生态学(或生理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与全球生态学等;

(2)从研究对象的分类学类群划分: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

(3)根据研究对象的生境类别划分: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淡水生态学、岛屿生态学等;

(4)根据研究性质划分:理论生态学与应用生态学;

(5)按交叉的学科划分: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等;

5、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1)研究层次上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现代生态学一方面向区域性、全球性乃至宇宙性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向微观方向发展,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

生理学、微型态解剖学结合。

(2)研究方法手段的更新。野外自计电子仪器、同位素示踪、稳定性同位素、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建模等现代化测试技术、设备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系

统分析方法以及系统生态学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本学科的方法论。

(3)研究范围的扩展。一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扩展到人类社会,渗入到人类的经济活动,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接的桥梁之一;二是应用生态学得到

发展。

(4)生态学研究的国际性日益增强。

生物与环境

1、生态因子的分类: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

2、生态因子的作用:包括光、温度、水及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

(1)综合作用。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都是在其他因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发挥作用,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他因子

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中,其中必有一个或两个是对生物起决

定性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主导因子发生变化必会引起其他因子也发生

变化。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一些生态因子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如地形因子;

另外一些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起直接的作用。

(4)阶段性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所造成的。

(5)生态因子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各具有重要性,不可缺少;从总体上说生态因子是不可替代的,但局部是

能补偿的。如在一定条件下,某一个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靠另外一个因子的

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

(6)生态因子限制性作用。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3、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综合性、主导因子性、同等重要性、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直接性、间接性和阶段性

4、生物因子的生态作用:包括土壤生物、森林、草原、淡水生物

(1)土壤生物的生态作用:a、促进了土壤形成;b、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能;c、提高了土壤质量;d、对土壤覆盖层的影响;

(2)森林的生态作用: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调节气候,增加雨量;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净化空气,防治污染;e、降低噪音、美化大地;f、提供燃料,增加肥源

(3)淡水生物的生态作用:a、浮游生物能保持水土一定的洁净程度,增加水体的溶氧量,对水质理化性的变化起主导作用,同时形成水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b、

多种鱼类共同对水体环境发生影响;c、天然湖泊中,水生植物残体大量沉积湖底,积极参与湖盆的填平作用;其次水生植物具有过滤泥沙减缓水流的作用,促使湖水

透明度增大。

(4)草原、草山生物的生态作用:改良土壤,增加植被覆盖度,涵养水分,保持水土,固定流沙。

(5)农田生物的生态作用:a、对土壤肥力的影响;b、对水土保持的影响;c、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d、对净化环境的作用。

5、生物因子作用的特征:对象是种群个体、作用强度与密度相关、结果是协同进化、范围是周边相近的1~2个物种

(1)生物因素对某个物种的影响,只涉及到种群中某些个体,只在很少情况下,才会出现一个地区种群的全部个体被某种生物取食一空的现象。但是整个物种的每个个体

由于某种生物或病原物的作用而全部死亡的情况,是较少发生的。

(2)生物因素对于生物种群影响的程度通常与种群的密度有关。在一个地区内,寄主的密度越大,寄生物愈易于得到食物。

(3)生物因素之间关系复杂,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产生了协同进化。虽然生物有机体对非生物环境某些因素能做出某种适应,但是远不能与协同进化的关系相比。(4)生物因素一般仅直接涉及到两个物种或与其邻近密切相关物种之间的关系。然而,非生物因素对该地区整个生物群落中的所有物种发生作用,涉及的生物种类较多,

数量较大,范围较广。

6、环境与生物关系的基本规律:

(1)最小因子定律: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原因;

(2)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一种综合环境的全部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

7、生态型的形成原理及类型(包括气候、土壤和生物生态型):

(1)气候生态型:这是依据植物对光周期、气温和降水等气候因子的不同适应而形成的(2)土壤生态型:在不同土壤水分、温度和土壤肥力等自然和栽培条件下,形成不同的生态型

(3)生物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物条件下也会分化形成不同的生态型。

8、生物生态适应性的表征

生物的生态适应性是生物在生存竞争中为适合环境而形成的特定性状的一种表现。(1)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2)生活型: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后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3)生境和生态位:某一生物种群或生物群落,由于生态环境的约束,只能在某一特定区域中生存,则把该区域称为该生物种群或生物群落的生境;生态位是生物物种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示出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性。

生物种群

1、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数量特征和遗传特征

2、种群的增长模型: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

(1)指数增长模型:a、种群离散型增长模型:N t+1=R0N t,N t表示t世代种群大小,N t+1表示t+1世代种群大小,R0未世代净繁殖率。R0是种群离散增长模型中的重要参数,R0>1,种群上升;R0=1,种群稳定;0< R0<1,种群下降;R0=0,雌体没有繁殖,种

群在下一代灭亡。

b、种群连续增长模型:N t=N0e rt,r为瞬时增长率,r>0种群上升;r=0种群稳定;

r<0种群下降。

(2)逻辑斯谛增长:dN/dt=rN(1-N/K),积分式为:N t=K/(1+e a-rt),参数a的值取决于N0

在种群增长早期阶段,种群大小N很小,N/K也很小,因此1-N/K接近于1,所以抑制效应可以忽略不计,种群增长实质上为rN,呈几何增长。然而,当N变大时,抑制效应增加,直到当N=K时,1-N/K变成了1-K/K,等于0,这时种群的增长为零,种群达到了一个稳定的大小不变的平衡状态。

3、种群的数量动态:增长、波动、暴发、平衡、衰落和灭亡、生态入侵

4、种群的空间格局:均匀性、随机型、成群型

5、种群波动的原因:(1)非密度制约:即与种群数量无关的因素,如温度、降水等的影响。

(2)密度制约:由于种群内各个体自身的关系,其密度的变化影响着种群数量的波动。6、种群波动的调节:(1)密度调节:①种间调节;②食物调节;(2)非密度调节:主要指非生物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3)种内自动调节:①行为调节;②生理调节;③遗传调节7、种群的进化和生态对策:(1)r-对策:个体小,寿命短,存活率低,但增值率高,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适应多种栖息环境,种群数量中常出现大起大落的突发性波动;k-对策:个体较大,寿命长,存活率高,适应于稳定的栖息生境,不具较大扩散能力,但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种群密度较稳定,常保持在k水平。

8、r-对策者和k-对策者的主要特征:(1)r—对策者:快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

体小的后代,高的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世代周期;(2)k—对策者:慢速发育,大型成体,数量小而体型大的后代,低繁殖能量分配和长的世代周期;

9、种内关系:密度效应、动植物的性行为

10、种间关系:竞争、捕食、寄生、共生

生物群落

1、群落的基本特征:

①具有一定的外貌;②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③具有一定的结构;④形成群落环境;⑤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⑥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⑦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⑧群落的边界特征;

2、群落的种类组成:(1)优势种和建群种。(2)亚优势种。(3)伴生种。(4)偶见种或罕见种。

3、群落的数量特征:种的个体数量、综合数量和物种多样性

4、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时间结构

5、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

(1)生态位宽度:是被一个有机体单位所利用的各种各样不同资源的总和。

(2)生态位重叠和竞争 a.竞争排斥 b.生态位分异 c.生态位重叠

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人类应从分布、形态、行为、年龄、营养、时间、空间、等多方面对农业生物的物种组成进行合理的组配,以期获得高的生态位效能,提高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6、群落演替的概念和原因:

(1)概念: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了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2)原因:a、外因演替(气候性、土壤性、生物性、人为演替)。b、内因演替

7、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过程与特点

(1)原生演替:是指从未有过任何生物的裸地上开始的演替。分旱生演替系列和水生演替系列。

旱生演替系列:地衣群落阶段、苔藓群落阶段、草本群落阶段、木本群落阶段

水生演替系列:自由漂浮植物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直立水生植物阶段、湿生草本植物阶段、木本植物阶段

(2)次生演替:指在原有生物群落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

森林的采伐演替:采伐迹地阶段、阔叶树种阶段、云杉定居阶段、云杉恢复阶段

草原的放牧演替:也是次生演替中主要的一类,是缓慢发生的。

8、演替过程中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变化

1)群落的能流特征。在生态演替初期,群落的能量输入大于耗散,因而使其以生物

量和残屑的形式在系统内积累起来

2)群落发展与物质循环。演替早期以短命植物为主,残屑在养分循环中所起的养分

再生作用还不十分重要,循环的有机相较弱,养分进出系统很容易,养分循环表

现开放的特点,养分循环量较小,而养分在生物与非生物部分之间交换则较快。

3)群落的营养结构。从营养结构看,食物链从较为简单的链状结构,发展到复杂的

网状结构,使群落更加稳定,而在对净生产的利用上,从早期以植食食物链为主,

各生物成员间联系较少,进行后期以残屑食物链为主,动植物之间建立了更加紧

密的联合和相互适应关系,食物链结构复杂化,形成一个大而复杂的网络有机结

构。

4)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生物群落在发展中总是趋向于其结果和组成更加复杂、多

样和稳定。

5)群落的稳定性。演替过程中由于物种多样性及营养结构复杂性的增强,通过生物

控制的负反馈调节,植食者的采食活动、种群密度变化、养分循环等,使群落结

构、功能趋向稳定,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逐渐增强。

9、控制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

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

2)群落内部环境的改变

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

4)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5)人类活动

生态系统

1、系统的基本特征:(1)系统是由许多成分组成的。(2)各成分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3)系统具有独立的、特定的功能。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组分、非生物组分

3、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

4、生态系统的功能:能流、物流和信息流

5、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6、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基本形态:动能和潜能

7、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太阳能的固定

8、食物链及其类型,食物网

食物链指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连接起来的一个序列,组成一个整体,就像一条链索一样,这种链索关系就被称为食物链

及其类型:1、捕食食物链亦称为草牧食物链

2、腐食食物链亦称为残屑食物链

3、寄生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员之间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往往不是单一的,多数情况是交织在一起的,一种生物常常以多种食物为主,而同一食物又往往被多种消费者取食,于是就形成了生态系统内多条食物链相互交织,相互联结的“网络”,这种网络被称为“食物网”

9、生态系统能流的路径:

(1)第一条路径:植物有机体被一级消费者取食消化,称为二级生产者,二级生产者又被称为二级消费者所取食消化,称为三级生产者,还有四五级生产者等

(2)第二条路径:在各个营养级中都有一部分死亡的生物有机体,以及排泄物或残留体进入到腐食食物链,在分解者的作用下,这些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被还原为简单的CO2、H2O 和其他无机物质。有机物质中的能量以热量的形成散发于非生物环境

(3)第三路径:无论那一级食物有机体在其生命代谢过程中都要进行呼吸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生物有机体中存储的化学潜能做功,维持了生命的代谢,并驱动了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和信息传递,生物化学潜能也转化为热能,散发于非生物环境中

10、生态金字塔及其表示方法、营养学

生态学金字塔是生态学研究中用以反映食物链各营养级之间生物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比例关系的一个图解模型。

(1)数量金字塔(2)生物金字塔(3)能量金字塔

11、生态学金字塔理论的指导意义

生态学金字塔理论对提高能量利用与转化效率、调控营养结构、保持生态系统内的稳定性具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食物链长,塔的层次多,能量消耗多、存储少,系统不稳定。食物链短。塔的层次少基部宽,能量存储多,系统稳定,但食物链过短塔德基部过宽时,则能量利用率太低,浪费大。对于农业生态学系统,不仅要求系统稳定,还要求其转化效率高,才能获得较多的生物产品,以提高系统生产力。另外,食物链与生态金字塔理论,对指导合理建立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保持适宜的人地比例,农牧比例,草场载畜量以及人类食物构成上均有重要指导作用

12、林德曼效率

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平均大致为1\10,其余9\10由于消费者采食时的选择浪费,以及呼吸排泄等被消耗了

13、营养级之间的生态效率

(1)摄食效率:该营养级摄食量(In)与上一级摄食量(In-1)之比,即In\In-1

(2)同化效率:该营养级同化量(An)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An-1)之比,即An\An-1

(3)生产效率:该营养级生产量(NPn)与上一级生产量(NPn-1)之比,即NPn\NPn-1

(4)利用效率:该营养级生产量(NPn)与上一级营养级的同化量(An-1)之比,即NPn-1\An-1

14、营养级内部的生态效率

(1)组织生长效率:生产量(NPn)与同化量(An)之比,即NPn\An

(2)生态生长效率:生产量(NPn)与摄食量(In)之比,即NPn\In

(3)同化效率:同化量(An)与摄食量(In)之比,即An\In

(4)维持价:生产量(NPn)与呼吸量(Rn)之比,即NPn\Rn

15、初级生产、总初级生产力与净初级生产力

初级生产也称为第一性生产,主要是指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能量的过程

总初级生产是指包括呼吸消耗在内的光合作用总速率

净初级生产是指除去呼吸消耗以后绿色植物真实积累下来的能量或干物质量

16、次级生产、能量平衡式

次级生产是指初级生产以外的有机体的生产,即消费者、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的有机物质进行同化作用,表现为自身的生长,繁殖和营养物质的储存

能量平衡式:

P=NI+I

I=A+(R1+R2)+(F+U+G)

P为净初级生产总量;NI为未被食用的部分;I为被食用的部分;A为储存能;R1为热增耗;R2为维持能;F为固态排泄量、U为液态排泄量、G为气态排泄量

17、次级生产的能量转化效率

(1)营养级之间能量利用效率(或消费效率)首先是初级生产量被食草动物吃掉的比率(2)营养级之内的生长效率即动物摄取的食物中有多少转化为自身的净生产量

18、能流分析的基本步骤与过程

1)确定系统的边界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被研究对象的系统边界,即研究对象的范围2)确定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明确所研究系统有哪些成分组成

3)确定各组分之间的实物能量流动或输入输出量应用实例,收集资料,估算,类推,等方法得到基本的实物量,以便于计算系统的能流量

4)将实物量换算为能量按照有关的折能标准,将实物量换算成相应的能量

5)绘制能流图按照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和已经折算出的能量绘制出量化的能量流动模型图

6)能流分析对研究系统的能流有了清晰地轮廓之后,可以进行以下能流分析工作

a.输入能量的结构分析

b.能量结构分析

c.能量转换效率分析

d.综合分析及评价

19、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气体型循环、沉积型循环

(1)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从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通过绿色植物吸收,进入生命系统,被其他生物重复利用,最后归还于环境中,这个过程就叫做物质循环

20、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

(1)地质大循环是指物质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生物有机内,生物有机体再以死体、残体或排泄物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进入大气、水、岩石、土壤和生物五大自然圈层的循环。地质大循环时间长,范围广,是闭合式循环

(2)生物小循环是指环境中的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多层次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生物小循环的时间短,范围小,是开放式的循环。

21、气相型循环与沉积型循环

(1)气相型循环其储存库在大气圈或水圈中,即元素或化合物可以转化为气体形式,通过大气进行扩散,弥漫了陆地或海洋上空,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为植物重新利用,循环比较迅速,如碳、氮、氧、水蒸气、氯、溴、氟等。由于有巨大的大气储存库,对于干扰可相当快地进行自我调节(但大气的自我调节也不是无限的),因此,从全球意义上看,这类循环是比较完全的循环

(2)沉积型循环许多矿物元素其储存库在地壳里,经过自然风化和人类的开采冶炼,从陆地岩石中释放出来,为植物所吸收,参与生命物质的形成,并沿食物链转移。然后动植物残体或排泄物经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元素返回环境。

22、物质循环的库与流

(1)库:物质在运动过程中被暂时固定、储存的场所称为库,物质循环的库可归为两类:一为储存库,其容积较大,物质交换活动缓慢,一般为非生物成分的环境库;二为交换库,其容积小,与外界物质交换活跃,一般为生物成分。

(2)流:物质在库与库之间的转移运动状态称为流。生态系统中的能流,物流和信息流,使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密切联系起来,并使系统与外界环境联系起来。

23、生物量与现存量,周转率与周转期、循环效率及其表达式

(1)生物量:在某一特定观察时刻,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积存的有机物质总量。多数人又将生物量称为现存量

(2)周转率与周转期是衡量物质流动效率高低的两个重要指标。周转率是指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后,某一组分中的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所流出的量或流入的量占库总量的份额。周转期是周转率的倒数,表示该组分的物质全部更换平均需要的时间。周转率=Fi\S=F\S

周转期=1\周转率=1\R

(3)循环物质(Fc)占总输入物质(Fi)的生物比例,称为物质的循环效率(Ec)

Ec=Fc\Fi

24、碳循环

(1)陆地:大气二氧化碳经陆生植物光合作用进入生物体内,进过食物网内各级生物的呼吸分解,又以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另有一部分固定在生物体的碳经燃烧重新返回大气(2)水域: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经水生植物光合作用进入食物网,经过各级生物的呼吸分解,又以二氧化碳形式进入水体

(3)水体中二氧化碳和大气中二氧化碳通过扩散儿相互交换,化石燃料燃烧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参与生态系统碳循环,生物残体也可沉入海底或湖底而离开生态系统碳循环

碳循环示意图:

25、水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纯粹个人理解,请大家自己再细想)

1)水是所有营养物质的介质2)水对物质是很好的溶剂,在生态系统中起着能量传递和利用的作用3)水是地质变化的动因之一4)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一切能量转换,生物的呼吸作用5)生物生产的重要条件

26、水循环

27、氮循环

28、磷循环

29、生态系统的信息流

生态系统的功能整体性除体现在生物生产过程,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方面外,还表现在系统中各生命存在着成分之间存在着信息传递,习惯上称为信息流

30、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系统、荒漠生态系统

31、水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32、景观生态学

33、自然调控机制:个体水平、种群之间、群落水平、生态系统水平的正、负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属于反馈调节。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反馈。反馈有两种类型:即负反馈和正反馈。负反馈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反馈,它的作用是能够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另一种反馈叫正反馈,正反馈是比较少见的,它的作用刚好与负反馈相反,即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系列变化;反过来不是抑制而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或稳态。从长远来看,生态系统中负反馈和自我调节将起主要作用。

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1、我国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的状况

土地资源: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很大,但大部分为山地,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过多和耕地资源不足,始终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矛盾焦点。目前我国人口增长和耕地减少的矛盾非常突出。

气候资源:1)光资源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中纬度地带,太阳辐射能丰富

2)热量资源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和亚热带,热量资源南方比较丰富

3)降水资源我国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48mm,降水总量6.19X104亿m3。年降

水量分布不平衡,总的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水资源:我国水资源虽然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

属于水资源“贫穷国家

生物资源:1)我国农、林、牧、渔业的品种资源丰富

2)森林资源a.资源少b.分布不均c.过熟林多d.蓄积量低

3)草场资源我国是世界上草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4)水产资源海洋捕捞多集中在近海范围,已引起近海渔业的退化,单位船生

产力下降,同时经济鱼减少,杂鱼,小鱼增多。

2、生态平衡的基本特征

1)一定时期内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2)生态系统内

的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保持合理的比例与速度3)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4)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3、生态平衡失调的标志与原因

标志:

1、生态平衡失调结构上的标志(1)一级结构受损(2)二级结构变化

2、

功能上的标志(1)能量流动受阻(2)物质循环中断

原因:

一是自然原因:火山喷发、海陆变迁、雷击火灾、海啸地震、洪水和泥石流以及地

壳变动等;二是人为原因:人们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工业“三废”污染等,

而常常是人为因素导致了自然因素的强化,照成生态平衡失调

4、保持生态平衡的途径

(1)增加组成成分的多样性(2)不得超过生态阈值(3)巧设食物链结构(4)生态环境的人为调控(5)增强生态环境意识

5、全球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耗损、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

6、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供藻类生长的无机营养物过剩导致藻类的大量繁殖,从而减少了到达其他植物的光,降低了溶氧水平,而且对鱼类和其他脊椎动物可能有毒害作用。

7、赤潮及其危害

赤潮:是海洋中浮游生物爆发性增殖并聚集而成的现象

赤潮的危害:是海洋污染的严重后果之一,是由于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和细菌,在一定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的生态环境异常现象。8、中国资源与环境主要问题:(1)耕地、水与森林资源问题突出:①耕地锐减;②水资源紧缺;③森林“赤字”;(2)中国部分地区环境问题严峻、自然灾害加重:荒漠扩大;沃土流失;大气污染;垃圾围城;近海赤潮;灾难频繁;

9、水体污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

(1)污染源:自然污染(指自然界本身给水体造成的污染)和人为污染(由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各类污水、废水所造成的污染)

(2)污染物:耗氧有机物;重金属;石油类;酸碱类;酚类化合物;氰化物;

10、大气污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

(1)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

(2)污染物:毒雾污染;光化学烟雾污染;二氧化硫形成酸雨;烟尘污染;氟化物污染;

11、大气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1)危害:影响人类和动物健康,危害植物,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2)防治:①合理布局工业,控制污染源;②区域采暖和集中供热以代替千家万户的炉灶是减少煤烟污染的重要措施;③改变燃料构成,如以煤气、天然气、电等能源,

以代替煤炭;④农业措施,如植树造林;

12、温室效应、温室气体、温室效应的后果

(1)温室效应:由大气层的气体引起的全球变暖的现象。

(2)温室气体:是指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对长波辐射有强烈吸收作用的气体。

(3)温室效应的后果:极地的冰融化、海洋因热膨胀、海平面上升、气候带和植被分布影响、土地利用影响

(4)减少温室气体的途径:1.改进能源结构2.提高能源效率

13、土壤污染的主要类型和污染物

(1)主要类型:水污染型;大气污染型;固体废弃物污染型;农业污染型;

(2)污染物:无机物,如重金属、酸、碱、盐;有机磷农药,如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有机废弃物,如油、酚等有机物;化学肥料,如氮、磷肥等,污泥、矿渣、

粉煤灰;放射性物质及寄生虫、病原菌和病毒等。

14、全球变化的生态后果:生物多样性呈下降趋势;生物种群发生迁移;病虫害有所增加;物种生态位发生变化;NPP发生变化;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对LUCC的影响;

15、减缓全球变化的途径:

1.减缓气候变化

(1)提高化石能的能效

(2)减少对化石能的依赖、开发。其他形式的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

(3)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

2.加强生态系统管理

(1)人及社会的持续生态发展有赖于环境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2)人类社会必须寻求有效的途径,使其适应并管理其环境

3.减缓全球化对策:技术、管理、法律合作、教育

16、景观多样性:

景观多样性是指不同类型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化和变异性.景观要素可分为斑块,廊道和基质.斑块是景观尺度上最小的均质单元,它的大小,数量,形态和起源等对景观多样性有重要意义.廊道成线状或带状,是联系斑块的纽带,不同景观有不同类型的廊道.基质是景观中面积较大,连续性高的部分,往往形成景观的背景.

17、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建立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2)迁地保护是将野生动物迁移到人工环境中或易地实时保护3)种子库和基因资源库4)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5)生物多样性的检测6)环境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

18、可持续发展

原则:1.公平性原则 2.阶段性原则 3.持续性原则 4.共同性原则

19、生态恢复

20、生态风险评价

21、生态规划: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生态规划的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2)协调共生原则(3)生态功能分区原则(4)高效和谐原则(5)生态平衡原则(6)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规划的内容:

(1)生态要素的调查与评价(2)环境容量和生态适宜度分析

(3)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规划目标的研究(4)人口容量规划

(5)生态功能区划分与土地利用格局(6)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规划设计

(7)园林绿地系统规划(8)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

生态学试题与答案(最后)

生态学单选 1.生态学按其性质一般分为(D) A.理论生态学 B.草原生态学 C.环境生态学 D.理论生态学与应用于生态学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B) A.特种结构、时空结构 B.特种结构环境结构 C.特种结构、时空结构、营养结构 D.营养结构、生物结构 3.种群波动的密度调节主要为(A) A.种间调节、食物调节 B.种内调节、食物调节 C.种间调节、种内调节 D.环境调节、食物调节 4.群落演替换主要原因是:(B) A.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B.外因演替、内因演替 C.外因演替、原生演替 D.内因演替、次生演替 5.就植物来说,其生态型包括(A) A.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B.养分生态型、温度生态型 C.植物生态型、生物生态型、微生物生态型 D.环境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6.从整个生物圈的观点出发,生物化学循环可分为:(D) A.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 B.生物小循环、沉积型循环 C.气象型循环、地质大循环 D.沉积型循环、气象型循环 7.根据污染的环境,可分为的类型是:(D) A.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 B.大气污染、水域污染、重金属污染 C.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D.大气污染、水域污染、土壤污染 8.根据物质循环的范围不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B) A.生物小循环和气相型循环 B.微生物小循环和地质大循环 C.气相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 D.气相型循环和地质大循环 9.下列关于生活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是种以上的分类 B.是生理生态特征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C.长期生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 D.郑重从形态外貌上进行区分 10.生物各个生长发育期或某一阶段内,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值以上的昼夜温度总和,称为某生物或某发育阶段的(A) A.活动积温 B.有效积温 C.积温 D.热量 11.在全日照下生长,但也能忍受适度的荫蔽,这种植物称为(C) A.阴性植物 B.阳性植物 C.耐阴植物 D.中日照植物 12.自然环境中,对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B) A.生态因子 B.生存因子 C.资源因子 D.气候因子 13.根据起始基质的性质演替可分为(A) A.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B.发生演替、内因发生演替和外因生态演替 C.快速演替、长期演替和世纪演替 D.自养性演替和异养型演替 14.生物生态适应对策中,r-对策者(C) A.生活期长 B.个体大 C.通常占据临时性生境 D.生殖耗费少 15.生物种所具有的繁殖后代、延续种族的能力称为(B) A.遗传力 B.繁殖力 C.配合力 D.增长力 16.种群在实际条件下,出生率随种群大小、组成和生存条件不同而变化,称为(B) A.生理出生率 B.生态出生率 C.最大出生率 D.绝对出生率 17.人工栽培生物种群在空间分布多属于(C)

最新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精选

景观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 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多样性,排 列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等 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要素及其 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功能方面的 多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 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10..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11.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现象(不 用背) 12.景观破碎化: 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 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13.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指标。 14.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15.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 16.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差异以及反 映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未知) 17.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 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18.最佳的景观结构: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态效应,也 有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粗粒和细粒的有点 二.填空 19.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 20.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 21.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引进廊道 B)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 C)按构成分:绿道、蓝道、灰道、暗道、明道、(必考) 22.廊道的功能:生境、通道、过滤、源和汇 23.基质的判断依据(标准):相对面积、连接度、动态控制 24.基质的特征: 连接度、狭窄地带、孔隙度 25.景观异质性形成原因:环境资源的异质性、干扰、生态演替 26.Forman景观格局的分类:均匀分配格局、聚集型分布格局、线状分布格局、 平行格局、特定组合或空间联结

生态学种间关系实验报告

植物种间关系实验报告 一、目的和意义 种间竞争 interspecies competition, inter-specific compet tion 种间竞争是不同种群之间为争夺生活空间、资源、食物等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在种间竞争中常常是一方取得优势而另一方受抑制甚至被消灭。 种间竞争的能力取决于种的生态习性、生活型和生态幅度等,具有相似生态习性的植物种群,在资源的需求和获取资源的手段上竞争都十分激烈,尤其是密度大的种群更是如此。植物的生长速率、个体大小、抗逆性及营养器官的数目等都会影响到竞争的能力。 二、方法和步骤 (一)种间竞争实验设计: 黑麦草和高羊茅种子按不同比例进行播种,从全部为黑麦草到全部为高羊茅种子,两者的比例分别为::,:,:,:,:。每个实验有6个处理共需5个花盆。每盆共40粒。 二)步骤 ①将土壤充分拌匀,分别装到花盆里,土面稍低于盆口约5cm,放在宿舍阳台(阴面)。 ②按照比例,每盆均匀播种40粒种子,并将每个花盆贴上标签,标明处理和播种日期。将花盆放在室内,定期浇水。 ③种子萌发后,统计发芽率和幼苗成活情况。

④将生长3个月的幼苗进行收获,分盆分种统计并登记分蘖数、生物量(鲜重)、株高。 ⑤将分蘖数、生物量(鲜重)、株高进行统计,取其平均值。用图解法进行分析。 三:结果分析 注:第一组(黑:高=1:1),第二组(黑:高=3:1),第三组(黑:高=1:3)第四组(黑:高=1:0),第五组(黑:高=0:1) 分析:当两种物种的比率相同时,种间竞争处于一种相对均衡状态;当两物种的比率为3:1时,往往是数量较多一方具有竞争优势;当只有一个物种时,它属于一种自然生长状态。 四、结论和讨论 结论:当两种物种的比率相同时,种间竞争处于一种相对均衡状态;当

土壤生态学实验指导

土壤生态学 曹志平胡菊编 2007年10月24日 资源环境学院生态系

实验一、培养计数法测定土壤原生动物数量--------------------1 实验二、土壤中线虫的分离方法及杀死固定--------------------4 实验三、土壤螨类的分离------------------------------------6 实验四、氯仿薰蒸浸提法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实验一、培养计数法测定土壤原生动物数量 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有直接计数法和间接计数法两种。直接计数法(direct counting method),顾名思义,就是对土壤中的原生动物不进行培养,而是取一定量的新鲜土壤,加一定量的水或土壤浸出液,摇匀后即进行镜检,得到土壤原生动物丰度(单位重量土壤中的原生动物个数)。间接记数法主要是培养记数法。鉴于土壤这一特定环境,土壤原生动物种类都能形成胞囊,以渡过土壤干旱环境。风干后土壤原生动物形成的胞囊,用培养的方法诱导脱开胞囊,以推知其种类和数量分布。在培养过程中一切器皿、培养基均经高压灭菌,接种时也应避免尘埃落入,以确保培养不受污染。本实验主要采用Singh(1995)和Stout(1962)的“3级10倍”环式稀释法。 仪器、设备和材料 烘箱、培养箱、灭菌锅、培养箱、镊子、玻璃环、三角瓶、烧杯等。 方法与步骤 1土样采集 土壤原生动物很难直接从土壤、水体中采集,要通过室内培养。土壤原生动物在土壤环境干旱时,都能形成胞囊,以等待土壤水分来临后再脱胞囊而活动。所以土壤原生动物的采集,实际上是采集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培养而取得标本。 由于原生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因此在一个采样区内,需采集10个采样点。用圆形采样器取土样,把土样放入铝盒带回室内。在培养之前,需测定土样含水量。 2 稀释土样 2克风干土样(如有条件,也可以直接用湿土)加18毫升无菌水,充分振荡,可用超声波仪粉碎土壤,使之与水充分混合,这时的稀释度为10;然后用定量吸管吸取2毫升102的土壤悬浮液,加入18毫升无菌水,充分摇匀,此时稀释度为103。依此法逐级稀释,即可得到103、104、105、106……的稀释液。根据原生动物的丰富度选择土壤的稀释度,但每一定量土样均要选择连续的3个稀释度,,即“3级10倍”之意(图1)。 3培养基制备 0.5克氯化钠加1.2克琼脂加98毫升蒸馏水(如用量较多,可按此比例增加),搅拌后在高压灭菌锅中加热灭菌,然后趁热到入培养皿,在凝固之前插入5个内径为1.8厘米、高为0.6厘米的玻璃环。每个土样需6个培养皿30个玻璃环。 4接种、培养和镜检 取其中的连续3级悬浮液,摇匀后每级稀释液各取1ml接种于各自的玻璃杯内,即1、2号培养皿的10个玻璃杯内各滴入1ml第一级稀释液,同样3、4号和5、6号培养皿的10个玻璃杯内分别滴入第二级和第三级稀释液(第一、二、三级稀释液的稀释度是多少,则取决于研究的土壤中原生动物数目的多寡,如采用104-106稀释度系列,则第一级稀释液为104,第二级为105,第三级为106),置于光照培养箱25℃以下培养(图1)。分别在第4、7、11天时在低倍镜下观察每个环中有无原生动物,按肉足虫、鞭毛虫、纤毛虫分别记录。低倍镜下可分清此三大类,但无法鉴定种类。可在实验结束时,再吸出在高倍镜或油镜下鉴定种类。

(完整word版)土地生态学题库

绪论 一、土地生态学:土地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土地生态系统的特性、结构、功能和优化利用的学科。 二、土地生态学基本任务: 1、应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和管理 2、揭示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过程中的生态规律。 三、土地生态学基本目的:为土地利用规划、利用工程和土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四、土地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土地生态系统 五、土地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1、土地生态类型 (1) 土地生态分类, 即土地生态系统类型的划分。其目的是使复杂多样的土地生态系统 类型得以条理化、系统化(2) 土地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3)土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替。 2、土地生态评价 主要属于土地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 重点是土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研究。一般包括: (1) 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2)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3、土地生态规划设计 是在土地生态评价基础上开展的土地生态学重要研究内容。土地生态规划属于“总体规划”的性质,有两种情况: ①以土地生态评价结果为依据进行布局,少考虑社会经济因素; ②充分考虑土地生态评价结果的同时,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因素而编制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规划方案。 4、土地生态整治 对影响和制约土地生态系统潜在生产力发挥的各种限制性因素的改造。内容广泛,包括:水土流失地的治理;盐碱地的治理;风沙地的治理;沼泽地的治理;受污染土地的治理; 中低产田改造;荒山荒地的开发与治理。 5、土地生态管理 土地生态管理主要是通过审查和监督各级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方案,使人类按照规定的土地用途, 合理地利用、改造和保护土地, 不断提高土地肥力和生产力, 保持土地生态平衡, 获取最优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其重点是:(1) 土地利用结构的监督;(2) 土地肥力及其变化趋势的监督;(3) 土地开发活动的监督;(4) 土地污染与环境保护的监督。 第一章生态学基础 一、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一、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它有一定的结构、一定 的边界。但是边界常常又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条件和需要来划定的。 三、生态系统的组成 Ⅰ生物环境: 1、生产者又称初级生产者,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能合成细菌。 这些生物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把环境中的太阳能以生物化学能的形式第一 次固定到生物有机体中。 2、消费者不能利用无机物质制造有机物质,而是直接或间接依赖于生产者所制造的 有机物质。它们属于异养生物。 3、分解者,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它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养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

生态学试验设计

第十三章生态学实验设计 生态学测量不仅必须具备足够的精度和准确性,而且应该在一个好的一般性实验设计框架下进行。因为随着野外实验的增加,工作中的困难和陷井也开始出现。 第一节、生态学实验与实验设计 1、生态学实验的3个阶段 ●实验设计 ●实验的实施 ●实验结果分析 2、概念:实验与实验设计 2.1 实验:实验是对一个假设的检验。 2.2 假设:就生态学来讲,假设是对生态格局与过程的一种解释。 2.3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对实验的逻辑结构的描述。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基础,经济、科学地安排实验的一项技术,主要内容是讨论如何合理地安排实验和正确地分析数据,从而尽快获得优化方案。 2.4实验单元: 实验单元是生态学实验设计中的基本操作单元。它是实验材料的最小划分,因而不同的单元可能采取不同的处理,但实验单元不同于研究单元。下列研究实例中实验单元是什么? ●在一个火生态研究中,一块10ha的草地将被火烧,而另一块10ha的草地不加处理。生 态学家将在两块草地中分别测量50个1m2的样方。因此在该实验中,实验单元是? ●在一个植物种植实验中,要在上述两块草地中对50个1m2的小样方随机进行4种施肥处 理(无, N, N+P, N+P+K)。 ●为了检验树木的生长速度是否随海拔而降低,生态学家设计了一项沿海拔高度监测树木 生长的实验。 2.5 重复 重复即指在每一种处理中的实验单元数。实验统计中出现的假重复是指实验测量之间不独立,往往就是没有正确地确定实验单元所至。 2.6 实验指标 一组被测量用来反映实验单元状态特征的等级或定量指标。 2.7 实验因素——对实验指标值可能有影响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类: ●可控因素:实验研究主要的调查对象; ●标示因素:一般不能轻易改变或选择的因素,即维持环境与使用条件的水平,但不 能选择水平的因素。对这些因素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它们与可控因素交互 作用的关系。包括不同的时间、品种、设备、人员等;

生态学实验指导汇总

实验一鱼类对温度、盐度耐受性的观测 【实验目的】 (1)认识并练习判断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性范围的方法。 (2)认识不同鱼类对温度、盐度等因子的耐受限度和范围不同,这种不同的耐受性与其分布生境和生活习性密切相关,加深对Shelford 耐受性定律的理解。 (3)认识影响鱼类耐受能力的因素。 【实验器材】 1、实验动物:鲤鱼(Cyprinus carpio)、鲫鱼(Carassius auratus)等。 2、设备与试剂 光照培养箱、温度计、天平、加热棒、容纳箱、玻璃棒等 【方法与步骤】 1、观察动物对高温和低温的耐受能力 (1)建立环境温度梯度(5℃,室温20~25℃,35℃)。 (2)对实验动物称重,并记录其种类、驯化背景等。 (3)将鲤鱼和鲫鱼各6条分成一组,分别暴露在5℃、室温和35℃下30分钟。观察行为。如果正常,则停止观察;如有异常,则观察在该温度条件下动物死亡数达到50%时所需要的时间。如果动物明显不动,则可认定死亡。 注:将动物放入低温(高温)环境中后,如果动物马上出现死亡,说明温度过低(或过高),应适当提高(降低)2~3℃再观测。同时观察并比较室温条件下各鱼的行为。

(4)将鱼类在高温和低温出现死亡的温度条件下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记录在表1-1中。 表1-1 极端温度下不同鱼类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 2 观察不同淡水鱼类对盐度的耐受能力 (1)建立盐度梯度(20‰,30‰,40‰)。 (2)对实验动物称重,并记录其种类、驯化背景等。 (3)将鲤鱼和鲫鱼各6条分成一组,分别放入20‰,30‰,40‰的盐度环境中,同上观察其行为30分钟。如果正常,则停止观察;如有异常,则继续观察在该条件下动物死亡数达到50%时所需要的时间。如果动物明显不动,则可认定死亡。 (4)将鱼类在各盐度条件的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记录在表1-2中。 表1-2鱼类对盐度的耐受性观测结果记录表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1

单选题 1、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A:黄化现象 2、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 C:补偿作用 3、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限制因子 4、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间接作用 5、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生境 6、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大小与生物数量的相互关系,将生态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D:非密度制约因子 7、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气候因子 8、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C:现代生态学时期 9、臭氧层破坏属于 B:全球性环境问题 10、下列范围不属于生物圈的是C:大气圈的上层 11、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C:整个生物圈 12、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D:景观单元 13、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种群 14、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B:以人类为研究主体 15、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E.Haeckel)提出并定义的 1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17、中国植物群落分类中把多个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的依据是B:建群种的生活型和生活条件 18、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D:群落学—生态学原则 19、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 B:次生演替 20、顶极――格局假说的意思是C: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呈连续变化 21、单顶极理论中的顶极群落最适应的生态条件是C:气候 22、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B:稳定性高 23、群落演替速度特点是B: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 24、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 B:落叶阔叶林 25、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C: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 26、关于层片的论述,正确的是C:兴安落叶松群落是单优势林,其乔木层与层片是一致的 27 、以下有关分层现象的论述,错误的是B:植物地下根系分层由浅入深依次是乔木、灌木、草本和植被 28、关于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论述是B:是同一群落内部水平结构的进一步分异现象 29、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D:常绿阔叶林 30、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 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 31、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D:气温增加 32、生物群落是 B: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 单选题:

生态学复习题含答案完整版

生态学复习题含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一、基本概念 种群、种群动态、种群密度、种群年龄分布、种群性比 多型现象 内禀增长率 存活曲线 种群空间分布型 集合种群 密度效应、他感作用 领域行为、社会等级、利它行为 种间竞争、资源竞争、似然竞争 竞争排斥原理 遗传漂变、奠基者事件、种群瓶颈 13.种群:指同一物种中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占有一定空间个体的集合体 种群动态:研究种群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每单位空间个体的数量;生态密度-按照生物实际所占有的面积计算的密度 种群年龄分布: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 种群性比: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数目的比例 种群的基本参数: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 14.多型现象:种群内的个体在形态、生殖力、体重及其他生理生态习性上产生差异,而出现种群内不同生物型 15.内禀增长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 16.存活曲线:借助于存活个体数量来描述特定年龄死亡率,以lgn 对x作图 x 17.种群空间分布型: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分布。包括随机型,均匀型,集群型。 18.集合种群:一个大的兴旺的种群因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或其他干扰而破碎成许多孤立的小种群时,这些小种群的总体就称为集合种群

19.密度效应: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 他感作用: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20.领域行为:以鸣叫、气味标志或特意的姿势向入侵者宣告具领主的领域范围,以威胁或直接进攻入侵者等的行为 社会等级: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 利他行为:有利于其他个体存活和生殖而不利于自身存活和生殖的行为 21.种间竞争:指具有相似要求的物种,为了争夺空间和资源,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作用 似然竞争:两个物种通过拥有共同捕食者而产生的竞争。其性质与两个物种通过对资源利用所产生的资源利用性竞争类似 22.竞争排斥原理: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也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23.遗传漂变:由于某种机会,某一等位基因频率的群体(尤其是在小群体)中出现世代传递的波动现象 奠基者事件:当来自一个大种群的少数个体在一个新栖息地定居时,在其后续种群中的所有基因都将来自于奠基者所携带的有限遗传物质。由于种群太小使近交难以避免,隐性基因会更广泛地显示出来,使存活率下降。 种群瓶颈:小种群的持续存在会因遗传漂变而引起遗传变异的进一步丧失的现象。 二、填空题 1. 种群的年龄锥体主要有、和三种基本类型。(增长型种群、稳定型种群、下降型种群) 2. 生命表可分为和两大类,它们在方法上有所不同。(静态生命表、动态生命表、收集数据) 3. 存活曲线的三种基本类型为: 、和。(凹曲线、直线、凸曲线) 4.种群的主要空间分布型:、和(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集群分布) 5. 生物种间的基本关系有:、、等。(共生、竞争、捕食、寄生、偏害)

生态学实验报告

生态学实习报告 实习一森林群落的组成结构调查 一、实验目的 通过调查,初步掌握植物群落的调查方法及各统计指标的含义 二、工具备品 皮尺、钢卷尺、测绳、枝剪、粉笔、铅笔、标签、方格纸、调查表格、植物检索表等。 三、调查方法 全面踏查和样方法相结合。其基本步骤是: 全面踏查:对所要进行调查的植物被地全面踏查一遍,选定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作为(固定或)临时样地。 样地调查: (1)样地面积:森林:20*20平方米,其中:灌木样方五个,2*2平方米,草本样方五个,1*1平方米 (2)每木调查:具体按测树学方法进行。平均胸径大于8厘米者,2厘米一个径阶;小于8厘米者,1厘米一个径阶。 (3)植被及灌木调查: 植被调查在1*1平方米小样方中进行,下木调查在2*2平方米小样方中进行,乔木调查在实习中绘制树冠投影图。 植物名称:记录植物中名或学名,并采集有关植物标本(实习中只采集野外不能识别的标本。经鉴定后再将植物名称填入,但在鉴定前要填入代号)。由于标本不完整,鉴定有困难时可暂时填入**科或**属的一种。如苔草属的一种。 层次:可根据植物高度划分为几个层次。若一种植物分布在几个层次中,按其分布情况记入分布最多的层次中 层次盖度:即该层次植物投影面积占该样方面积的百分比。 按植物自然情况进行测定。范围指最低高度到最高高度。如果植物最低为0.3米,最高为1.5米,则记为0.3-1.5米。

多度:指该植物投影面积占该样地面积的百分比。用德鲁提的多度等级进行分级。 分布:指丛生、片状、稀疏、单株等。 (4)统计及报告: 按测树学统计林木组成和平均胸径。 植被统计频度和多度。 描述群落的组成结构特征。 四、实验数据 表1森林群落类型调查表 一、样地基本概况 标准地面积:20*20 平方米地点名: 调查日期:2015.05.26 海拔:150米 经纬度:坡位:半山腰 坡度:15.2°森林类型:天然林 生态系统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林分郁闭度:80% 二、地质、土壤调查 土壤类型:壤土母岩类型:砂岩、砾岩、岩石风化残积土壤厚度:一米以上岩石露头:10% 土壤A层厚度:棕色枯落物厚度:1.5cm 土壤颜色:棕色土壤质地:黄棕壤 土壤侵蚀状况:很少排水状况:良好 三、经营历史与人为活动状况:

基础生态学填空题库

基础生态学填空题库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N绪论 1.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2.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提出并定义的。 3.种群生态学是以(种群)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 4.群落生态学以(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 5.生态系统生态学主要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与演替。 6.全球生态学是以(生物圈)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 7.生态学研究对象组织层次可分为分子一基因—(细胞)一(器官)—个体—(种群)一—群落一—生态系统一—景观一—生物圈。 8.按照生态学研究对象组织层次,生态学分化出了分子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等。 9.生态学一般可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大类。 10.着名生物学家达尔文(Darwin)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对生态学和进化论作出了巨大贡献。 11.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现代生态学时期)等大致4个阶段。 12.1798年,马尔萨斯(T.Malthus)发表了《人口论》,促进了人口统计学和种群生态学的发展。 13.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植物生态学研究出现了几个着名的学派有:北欧学派、法瑞学派、英美学派和(前苏联学派)。

14.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五大危机是指(人口)、(环境)、(资源)、(粮食)和(全球性变化)。 15.丹麦植物学家瓦尔明的(植物分布学)和波恩大学教授辛柏的(植物地理学)的出版,标志着植物生态学作为一门生物学分支科学的诞生。 16.1949年美国( Allee)和(Emerson)合着的、内容广泛的《动物生态学原理》一书的出版出版,被认为是动物生态学进入成熟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17.国际生物学计划(IBP)、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环境问题的科学委员会SCOPE)、(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是生态学研究的国际化的标志。 生物与环境 1.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划分,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2.(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也称为生物的生存条件。 3.依据生态因子的性质,把生态因子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 4.苏联学者蒙恰斯基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变动因子,后者又可分为(周期性)变动因子和(非周期性)变动因子。

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 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生态因子: 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存因子: 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 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 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种群: 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群落: 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系统: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耐受性定律: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限制因子原理: 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似昼夜节律: 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是接近24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 阿朔夫规律: 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缩短越明显。 生物钟: 是动物自身具有的定时机制。 临界温度: 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冷害: 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冻害: 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伤害叫冻害。 霜害: 在0℃受到的伤害叫霜害。 超冷: 纯水在零下40℃以后开始结冰,这种现象叫超冷。 适应性低体温: 它是一种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此时体温被调节很低,接近于环境温度的水平,心律代谢率及其它生理功能均相应的降低,在任何时候都可自发的或通过人工诱导,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贝格曼规律: 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 阿伦规律: 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 乔丹规律: 鱼类的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 生物学零度:

生态学试题

1.简述自然选择的类型。 答案:按其选择结果可以分为三类:①稳定选择。当环境条件对靠近种群的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中间(即具平均值的)的那些个体有利,而淘汰两侧的“极端”个体时,选择属于稳定型的。②定向选择。当选择对一侧“极端”的个体有利,从而使种群的平均值向这一侧移动,选择属定向型。③分裂选择。当选择对两侧“极端”的个体有利,而不利于“中间”的个体,从而使种群分成两个部分。5.简述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生存因子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构成环境的各要素称为环境因子;环境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则称生态因子。如:温度、湿度、氧气、食物以及其他生物等;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生物的生存因子(或生存条件、生活条件)。如对植物而言,光、温、水、肥、气等是其生存因子。生存因子是生态因子的子集,生态因子又是环境因子的子集。 1.论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答案: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包括: (1)综合作用,各因子相互影响,相互交叉综合作用于生物; (2)主导因子作用,因子的作用有主有次;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有的因子直接影响生物,有的通过其他因子间接作用; (4)阶段性作用,因子在生物的不同发育时期作用及效果不同; (5)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各因子同等重要不可代替性,但可以相互补偿; (6)限制性作用,当因子超过生物的耐性范围或不适于生物,就会限制其他因子的作用,限制生物的生存发展 2.论述“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及生物对“光”的适应。 答案:①光对生物的作用主要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谱成分三个方面。②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植物形态建成;植物对光强形成了阳性、阴性、耐阴等适应。③光照时间对生物的作用形成光周期;植物对光周期适应形成了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日中性植物;动物对光周期适应形成了长日兽类、短日兽类。④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理生化过程产生不同影响,红光有利于糖的合成,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蓝紫光与青光对植物伸长有抑制作用,

环境生态学试题库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8

环境生态学考试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A卷 一、术语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环境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的取食和被食的关系,往往不是单链的,营养级常错综复杂,一种消费者同时取食多种食物,而同一食物又可被多种消费者取食。食物链间交错纵横,彼此交叉相连,构成一种复杂的网状结构,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5、初级生产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开始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对太阳能的固定,所以初级生产指绿色植物的生产。初级生产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固定太阳能,把无机物质合成、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性。 ①光强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作用(5分) 光强对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重量的增加有重要影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干物质积累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光还促进植物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 植物中的叶绿体必须在一定的光强下才能形成。黑暗条件下会产生黄化现象。 ②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性(5分) 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随光强的上升而提高,但达到一定值后,光强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提高,这个点称为光饱和点。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

呼吸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光合作用的速率与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此时的光强称为补 偿点。 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可将植物分为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 2、简述高等植物的五个生活型。(每点2分) 按休眠芽或复苏芽所处的位置高低和保护方式,把高等植物划分为五个生活型: ①高位芽植物:休眠芽位于地面25cm以上,多为乔木、灌木等。 ②地上芽植物: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cm以下,芽受土表或残留物保护。多为灌木、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③地面芽植物:在不利季节、其地上部分死亡,但被土壤和残落物保护的地下部分 仍然活着,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④隐芽植物:又称地下芽植物。更新芽位于土表以下或水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 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⑤一年生植物:植物只能在适宜的季节生长,以种子的形式渡过不良季节。 3、简述食物链的三种基本类型。 根据食物链能量流动的起点和生物成员取食方式的差异,食物链可分成三种: (1)捕食食物链或牧食食物链。从活体绿色植物→草食动物→一级肉食动物→ 二级肉食动物组成的食物链。如在陆地生态系统中:草→蝗虫→蛇→鹰;在水域 生态系统中:藻类→甲壳类→小鱼→大鱼。(4分) (2)腐食食物链或碎食食物链。从死的动植物残体开始,食物链上的生物以微生物 和小型动物为主。如:动植物残体→蚯蚓→线虫→节肢动物。(3分)(3)寄生食物链。以活的生物有机体为营养源,取食者以寄生方式而生存的食物链。 一般开始于较大的生物,如:哺乳动物→跳蚤→原生动物→细菌→病毒。(3分) 4、简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三种基本类型。 (1)水循环: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物质循环都是在水循环的推动下完成的。可以说, 没有水循环就没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就没有生态系统的功能,也就没有生命。(3分)(2)气体型循环:大气和海洋是气体型物质循环的主要贮存库。所以,气体型循环 与大气和海洋密切相关。循环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属于这一循环物质主要有C、N、O等。 气体型循环与三大全球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密切相关。(4分)(3)沉积型循环:沉积型物质循环的主要贮存库是岩石、沉积物和土壤。其物质一 般要通过岩石风化作用和沉积物的溶解作用才能转变成可供生态系统利用的营养物质。 循环过程慢,循环是非全球性的。沉积型循环的物质主要是矿物质如:P、S、Na、Ca 5、图解磷循环的过程并说明其特点。 磷循环的特点:(3分)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题型 名词解释:5*2 填空:20*0.5 选择:10*1(单项);5*2(多项) 简答:5题,分值不等 论述:1题,15分 个体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填空及部分选择) 监测植物是指利用对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特别敏感的植物的受害症状来检测有害气体的浓度和种类,并指示环境被污染的程度,该类植物称为监测植物。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大气及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破坏了生物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滞尘效应园林植物对空气中的颗粒有吸收、阻滞、过滤等作用,使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下降,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二、填空、选择、简答 1、城市用水面临两个严峻的问题是什么 水源缺乏、水污染严重 2、壤质土类是大多数植物生长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是较好一种土壤结构

3、根据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和要求分为酸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和碱性土植物。 4、根据盐土植物对过量盐类的适应特点,可分为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不透盐性植物。 5、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监测作用的优点 (1)植物监测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大面积推广。(2)反映大气污染类型和各污染物的复合效应. (3)植物监测具有长期、连续监测的特点。 (4)可记录该地区的污染历史和污染造成的累积受害等情况。 6、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维持碳氧平衡 (2)吸收有害气体 (3)滞尘作用 (4)减菌效应 (5)减噪效应 (6)增加负离子效应 (7)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7、减噪效应的原理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噪声遇到重叠的叶片,改变直射方向,形成乱反射,仅使一部分透过枝叶的空隙达到减弱噪声;噪声作为一种波在遇到植物的叶片、枝条等时,会引起振荡而消耗一部分能量,从而减弱噪声。

生态学实验往年期末考题汇总

1.标志重捕法实验原理:在调查地段中,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志,然后放回,经一定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的比例,估计该地段中种群个体的总数。若将该地段种群个体总数记作N,其中标志数为M,重捕个体数为n,重捕中标志个体数为m,假定总数中标志个体的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志个体的比例相同,则N : M = n : m 、N = M n / m。 2. 标志重捕法注意事项:①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分布,标志个体和未标志个体都有同样的被捕机会。②调查期间,没有迁入或迁出。③调查期间,没有新的出生或死亡。 3.室内模拟标志重捕法的主要步骤。(林可指数法模拟实验)①将木盒内100个小方格编号:00~99。②取黄豆约500粒,随机散布在木盒内。散落在四周的黄豆可重新散布。③利用随机数字表确定抽取样方号(20个)。④计数并移去已确定抽取样方中的个体,加入等数量的黑豆,认真做好记录。⑤将黄豆和黑豆混合,重复步骤2~4。⑥根据林可指数法,计算种群总数的估计值和种群总数的95%置信区间。 4.去除取样法实验原理:在一个封闭的种群里,随着连续捕捉,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单位努力捕获量逐渐降低,同时,逐次捕捉的累积数就逐渐增大。不难想象,当单位努力的捕获数为零时,捕获累积数就是种群数量的估计值。如果将单位努力下的逐次捕获数(作为Y轴)对捕获累积数(作为X轴)作图,利用统计学的直线回归法,可以得到一条回归线,将回归线延长至与X轴相交,交点处X轴的数据就是种群数量的估计值。例如,某单位在一次灭鼠活动中,连续灭鼠6天,每天捕获数为19、16、10、12、9、7;捕获累积数则为0、19、35、45、57、66。根据该调查结果,可以得出每天捕获数与捕获累积数的回归方程为:Y=18.75 - 0.177X进而可以估算出鼠种群数量为:N = 18.75 / 0.177 = 106头 5.去除取样法的假定条件(注意事项)①每次捕捉时,每只动物受捕机会相等。②在调查期间,没有出生和死亡、迁入和迁出。 6.种间关联类型:在一个特定的群落中,有的种经常生长在一起,有的则相互排斥。如果两个种一起出现的次数高于期望值,它们就为正关联,如果它们共同出现的次数少于期望值,则可认为它们为负关联,如果两个种一起出现的次数近似于期望值,它们就为无关联。(正关联可能是一个种依赖于另一个种而存在,或两者受生物的和非生物的环境因子制约而生长在一起。负关联则是由于空间排挤、竞争或他感作用,或不同的生境要求而发生。) 7.研究种间关联的意义:种间关联研究在农业、林业生产上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8.调查种间关联的主要步骤(样方法)①将木盒内100个小方格编号:00~99。②取各色豆种各50至150粒不等,分别散布在木盒内。散落在四周的黄豆可重新散布。③利用随机数字表,确定抽取样方号(10~20个)④计数每个已确定抽取样方中各色豆种的有无,并认真做好记录。⑤重复步骤2~4,共5次。总共取样50~100个。⑥计算关联系数,并对关联系数进行卡方检验,确定各物种两两之间的关联性。 9.⑴测定群落相似性最常用的两个指标 (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H'= -Σ(P i·lnP i)式中P i = N i/N ;Shannon均匀度指数(E) E= H'/ lnS⑵主要区别:①群落所含物种的多寡,即物种丰富度②群落中各个种的相对密度,即物种均匀度。 10.⑴制作生态瓶所需实验材料:金鱼藻(或眼子菜、满江红、浮萍等沉水植物)、小鱼、鱼虫要鲜活,生命力强;淤泥要无污染,不能用一般的土来代替;砂子要洗净;河水清洁,无污染;自来水需提前3天晾晒。⑵实验器材:广口瓶,凡士林(或蜡)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湛师生命科学学院20 至20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普通生态学》试卷(试题编号GE001) 一、解释下例术语(本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Ecological Amplitude: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一个范围,其范围就称为生态辐。 2、Dominant Species:优势种,指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3、Niche:生态位,指生物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 4、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 5、Biosphere: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生物栖息的场所,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本题3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 趋同适应:不同物种在相似的大环境条件下,可能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表现出相似性。这样导致了不同物种相同的生活型。 趋异适效应:指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个物种面对不同的生态压力和选择压力,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有不同的调节,这导致了生态型。 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都是物种为适应环境条件的而表现出的特性。 2、层片与层次 层片:每一层片均由相同生活型和相似生态要求的不同植物所构成的机能群落。 层片作为群落的结构单元,是在群落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层片具有如下特征: ⑴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 ⑵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的小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了群落环境。 ⑶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 层次:群落中植物按高度(或深度)的垂直配置,就形成了群落的层次,强调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成层性保证了植物群落在单位空间中更充分地利用自然环境条件。陆生群落的成层结构是不同高度的植物或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在空间上的垂直排列结果。例如,发育成熟的森林中,通常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成层结构是自然选择地结果,它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一般层片比层次的范围要窄,因为一个层次的类型可由若干生活型的植物组成。 三、不定项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 1、r-对策生物的主要特点有AC 。 A 体型小 B 体型大 C 生殖力强D生殖力弱 2、在诸生态因子中BD 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 能替代少数其他因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