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最新21世纪课程评价完整作业模板数学

最新21世纪课程评价完整作业模板数学

最新21世纪课程评价完整作业模板数学
最新21世纪课程评价完整作业模板数学

《21世纪课堂评价》结业作业模板

作者信息

本课程的结业作业要求您选择一个您所教的,且包含有探究内容的主题,为这个主题设计评价计划。在每个模块结束的时候,您都需要使用这个模板,根据所学内容在其中添加新的想法或设计。

第1步:选择学习主题(模块1第2节后完成)

请选定一个您所教的、且包含有探究内容的学习主题。在下面表格处简要介绍这个主题的教学构思,包括这个主题对应的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第2步:关注21世纪技能,关注形成性评价(模块1第3节后完成)在模块一中您学习了在教学中考虑21世纪技能的必要性。那么,在您所选的主题中,您将在哪些环节关注学生21世纪技能的培养?将如何运用形成性评价来促进这些21世纪技能的培养?请填写下表。

第3步:选择或创建一个评价量规(模块2第4节后完成)

在您所设计的主题中选择一个您最关注的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个评价量规。您可以从

评价项目库中或已有评价量规中选择一个已有的评价量规,结合所选主题进行相应修改,

评价要素对应学习目标(可从第1步的学习目标中摘抄)

信息素养课前能对相关信息进行搜集

提问题能力通过逆命题猜想、操作验证、逻辑推理证明的过程,体验数学研究和

发现的过程,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能提出自己的问题或提出有价值

或能有助于逐渐深入课文的问题,对于老师的提问,回答得头头是道。

解决问题,动手实践能力问题解决:1、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与正方形的概念和各自所具有的性质,掌握其判定方法,学会一些简单的应用。2、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相互之间的一些关系。

合作与交流技能情感态度: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说理能力与习惯,并要求学生能熟

练书写规范的推理格式。

第4步:在学习活动中融入评价(模块3第3节后完成)

在模块3中您学习了各种评价方法与评价工具,请思考在您第1步所选的主题中,在哪些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用这些评价方法或评价工具(至少三个)。

第5步:修订教学计划(模块4第1节后完成)

学习过程、学习活动、课堂评价的设计都应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并使之保持一致。请将您的主题设计重新审视一下,围绕您修改后的学习目标,设计本主题中学生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并制订学生的探究活动计划。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有关概念。

2.能根据定义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

3.了解平行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用平行四边形描述、观察世界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2.在进行性质探索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3、在对性质应用的过程中,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演绎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讨论中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在性质应用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学生探究的主要问题:

(注:请为本主题活动设计若干个问题,以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解决这些问题后,达成学习目标,请注意平衡这些问题的思维层次。)

第6步:有效的评价时间线(模块4第2节后完成)

为您所设计的主题创建一个评价时间线,记住要在整个项目中满足以下所有五个评价目标:评估学生需求、鼓励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监控学习进展、检查理解与鼓励元认知、展示理解程度。请注意,既要考虑到评价目标的覆盖面,也要考虑到评价工具运用的适度性,不宜过多过滥。

评价时间线

学习开始

学习进行中

学习结束

课前检查表

小组成员讨论会 学习过程评价量规表 成果展示

学习日记 学生反思

<请在这里输入评价方法或评价工具的名称> <请在这里输入评价方法或评价工具的名称>

<请在这里输入评价方法或评价工具的名称>

第7步:评价方法与目标(模块4第2节后完成)

为了完成您的评价计划,您需要开发一个评价策略表(注:第7步是对第6步中采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如何使用做出相应说明)。在您思考此评价策略表时,必要时您可以回到第6步进行修改。评价目标必须覆盖以下五个方面:评估学生需求、鼓励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第8步:评价工具(模块4第3节后完成)

您已经完成了评价计划,您将需要根据这个评价计划,开发相应的评价工具。评价工具的名称应与评价时间线和评价策略表的名称相对应。在这里请设计出其中两个评价工具(评价量规除外)。

活动主题

主要学习

内容及过

程:

体会和收

获:

第9步:反思(模块5后完成)

请您用不少于300字来描述您的课程学习收获。请尽量描述详细,以便即使不熟悉您所教内容的教师也能看懂。

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独立自主的探究精神,从而促进21世纪技能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开展。给当前的教育教学评价带来了新的生机,使评价变得更广泛、更全面、更科学、更合理、更多选择。

.2、本次教学设计中您所用到的评价工具和方法是如何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

学习开始前,通过课前检查表检查学生课前预习,利用网络工具查找有关四边形定理的资料。学习进行时,分小组交流探讨,利用本单元的相关例题的引入和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工具,归纳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根据定义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学生看懂相关定理后,从定义出发,画图、实验、验证、最后证明,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有关图形的计算和证明问题,通过开小组讨论会找到答案。最后,通过成员上台做题,解决课后练习,得出结论。学习结束后,通过查阅学生的学习日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的学习。在对性质应用的过程中,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演绎能力。通过开展活动的学习过程,结合课后的反思,制作完

大作业模板

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 课程大作业说明书 课程名称: 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实践) 课程代码: 11096 题目: 汽车双怠速排放试验 年级/专业/班: 汽车服务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开始时间:2014 年09 月27 日 完成时间:2014 年11 月26 日 目录 摘要 (2) 1 引言 (3) 2 排放测试设备 (3) 2.1汽车 (3) 2.2排气分析仪 (3) 3 试验内容 (4) 3.1试验前准备 (4)

3.1.1 机动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4) 3.1.2 汽车 (5) 3.1.1 试验标准 (5) 3.2 实验过程记录 (6) 3.2.1 汽车高怠速试验 (6) 3.2.2汽车怠速试验 (6) 3.2.3试验结果 (6) 结论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摘要 汽车排放是指从废气中排出的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是发动机在燃烧作功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随着汽车尾气污染的日益严重,政府对治理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城市环境污染重视,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排放已是环保部门、汽车生产厂家及社会各界的一项责任;通过严格的法规推动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进步,从而使汽车技术发展与使用和环境更好的和谐。 本次试验就GB 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标准的规定:进行了汽车双怠速排放试验。 关键词:发动机高怠速怠速排放

1 引言 1.1 汽车排气污染物 汽车排放是指从废气中排出的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是发动机在燃烧作功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 CO是燃油氧化不完全的中间产物,当氧气不充足时会产生CO,混合气浓度大及混合气不均匀都会使排气中的CO增加;HC是燃料中未燃烧的物质,由于混合气不均匀、燃烧室壁冷等原因造成部分燃油未来得及燃烧就被排放出去;NOx是燃料(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PM也是燃油燃烧时缺氧产生的一种物质,其中以柴油机最明显;因为柴油机采用压燃方式,柴油在高温高压下裂解更容易产生大量肉眼看得见的碳烟。 发动机中排出的废气既污染大气,又使环境恶化,而且这些污染物的最高浓度层处在离地面1m左右处,恰恰是行人的呼吸带部位,严重地影响人类的健康,将使人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受到损害。 随着汽车尾气污染的日益严重,政府对治理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城市环境污染重视,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排放已是环保部门、汽车生产厂家及社会各界的一项责任。1.2 试验方案 GB 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标准的规定:进行汽车双怠速排放试验。 2 排放测试设备 2.1汽车 车型为BORA 2005款,装备1.6L BJH四缸汽油发动机、手动变速箱。 2.2 排气分析仪 试验使用的排气分析仪名称是机动车排放气体测试仪,设备型号CDF-5000。该设备具有的功能为: (二氧化碳),采用不分光红外吸收法测量汽油车排放气体中的CO(一氧化碳),CO 2 (氧气)NO(氮氧化合物)HC(碳氢化合物)的单位体积浓度,用电化学方法测量O 2

21世纪课堂评价作业模板

《21世纪课堂评价》结业作业模板 作者信息 本课程的结业作业要求您选择一个您所教的,且包含有探究内容的单元,为这个单元设计评价计划。在每个模块结束的时候,您都需要使用这个模板,根据所学内容在其中添加新的想法或设计。 第1步:选择单元(模块1第2节后完成) 请选定一个您所教的、且包含有探究内容的学习主题作为一个教学单元(注:应选范围不大的主题)。在下面空格处简要介绍这个单元,包括您当前所使用的评价方法。

第2步:关注21世纪技能,关注形成性评价(模块1第3节后完成) 在模块一中您学习了在教学中考虑21世纪技能的必要性。那么,在您第1步所选的单元中,您将在什么地方培养21世纪技能呢考虑在本单元培养某种21世纪技能后,您的单元设计是否发生了变化是否能在这个单元中运用形成性评价来促进这种21世纪技能的培养呢

第3步:选择或创建一个评价量规(模块2第4节后完成) 您可以选择一个已有的评价量规,也可以创建一个新的评价量规。(注:只需要完成选项A 或选项B其中一项即可) 选项A:选择即有量规 从评价项目库中或已有评价量规中选择一个评价21世纪技能的评价量规(结合第2步)。结合所选单元进行相应修改,并描述您将怎样在选定的单元中使用这个评价量规。 选项B: 创建一个新量规 使用下面的表格为您的单元创建一个新的评价量规。创建评价量规后,请描述您将怎样在选定的单元中使用这一评价量规。 1、创建的评价量规:

角色扮演评价量规

第4步:在教学活动中融入评价(模块3第3节后完成) 在模块3中您学习了各种评价方法与评价工具,请思考在您第1步所选的教学单元中,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这些评价方法或评价工具。请从中选择三个恰当的评价方法或评价工具,说明在这个教学单元中怎样使用的

评课稿模板

_________评课稿 尊敬的领导:大家好! 有幸听了_________老师的一节数学课,我觉得这节课质朴文华,耐人寻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和谐统一。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去经历_________过程,理解并掌握_________,并能运用_________进行_________计算,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应用意识,同时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从这节课的教学实施上看,基本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兴趣。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 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是充满了观察、操作、探索、抽象、概括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亲历操作——思考——交谈——抽象概括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出_________,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交流与思考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中发展自我。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知识迁移、主动建构,推导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者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建构,只有经过学生主动建构概括的知识,才能真正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优化了学生思维过程,取得了认识上的平衡。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基本观念有两条:一是儿童的认识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应十分强调活动;二是主体的认识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建构过程,其中“同化——顺应——平衡”是建构的基本环节。 四、拓展练习,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完成基本练习后,教者设计了一道拓展题进行深化练习,最后一题的设计独具匠心,让学生在题目的拓展、延伸中动手操作,并设置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悬念,始终让学生思维处于兴奋的最佳状态,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在实践操作中创新,满足了学有余力学生的需求,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尽如人意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课堂有效教学的问题。例如,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适时加以点拨,学生合作交流还有些不到位的地方,关于有效学习

小学数学万能评课稿(最新)

活动形式:听评课 主讲人:冯x老师 评课人:xx 主题:训练学生准确表达数学语言的能力 时间:xx-12-10 今天上午有幸听了冯老师的讲课,讲了一节二年级数学上册关于"数学王国"的课程,从听课中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1、教师的课堂引导非常有趣,从数学王国的大门钥匙的密码引入课堂,让学生利用1和2组成一个两位数来揭开大门的钥匙,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初步接触利用数字组成一个数的可能性是多个的,另外结合地图的涂色来引入第一个例题。 2、教师利用了一条主线贯穿全课堂,利用数字王国的大锁密码,开始课堂,最后又用大锁的密码结束课堂,并且对本节课做了升华提升,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始有终。 3、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比较巧妙,尤其是对于涂色的设计,根据地图进行了改变,让学生理解题意,注意题意的要求,并在黑板上进步摆出图形,结合自己制作的图,让学生明白定位法的确定方法,可以先确定前面的,也可以先确定后面的。 4、教师通过几次个例题和操作实践,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探究实践,对具体的方法最后提出总结,根据学生的活动,挑出能够快速完成的几个,总结方法,让学生来了解方法的重要性。 5、在练习题的设计上也别出心裁,形式多样,有排数字,合影留念,教学环节联系生活,抓住学生的心里特点,实际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倍感兴趣,而且在练习上也拓宽思维,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编号排序。 对本节课意见和建议:1、课堂的开始地图出示虽然比较新颖有趣,引起学生关注区分比较,但占用的时间过长,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裁剪,直接给出阳泉地图,把盂县和郊区的地图首先图上不同颜色,()问学生还有其他涂色方面吗,口头回答几个后,直接开始涂表格,不用涂地图。2、讲解定位法和交换法是是否可以再具体详细些,感觉学生课上还是不是很明白如何定位。 活动形式:听评课 主讲人:邓xx

创意设计与思维训练课程大作业报告格式模板

广州学院 2015/2016学年第2学期 《创意设计与思维训练》课程大作业报告 一号宋体,居中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成绩:(教师填写)______________ 2016 年 6 月 2 日 课程大作业任务书 兹发给通选课《创意设计与思维训练》班学生课程大作业任务书,内容如下: 1.课题内容: (1)任选5幅创意设计作品,分别分析每幅作品的主题表达以及视觉元素里体现的创意思维形式,每幅作品分析不少于200字。作品形式可以选著名企业商业广告、标志、公益广告或者是具体的商业产品。 (2)结合现实社会热点如环保、社会公平、诚信、食品安全、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等,任选其中一点,绘制思维导图,提出公益广告

设计方案或者具体产品的设计方式,用文字形式表述,方案数量2-3个,总字数不少于500字。 2.应完成的项目: (1) 5幅作品的图片展示与文字分析 (2)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手绘 (3)创意方案表述2-3个 (4)报告书目录、摘要、参考文献 3.参考资料以及说明: (1)产品创意设计郑建启 (2)产品概念构思,(英)戴维·布莱姆斯顿编著 (3)设计思维与表现伍斌 (4)思维与设计周志禹 4.本任务书于2016 年 5月 11日发出,应于2016 年6 月 9日前完成,然后进行考评。 指导教师冯颖签发 2016 年 5 月 11 日考核评语:

考核总评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

摘要 (1) 一、创意作品思维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社会热点关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思维导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方案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方案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方案三...........................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说明:本目录是自动生成的,请自己编辑。

《21世纪课堂评价》结业测试答案(全对)

《21世纪课堂评价》结业测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红色的为答案 一、单选题 (A ) 1、21世纪评价实践显示:(10分) A.上述全部 B.提高认知水平 C.帮助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提高成绩 D.提高学习效果 (A ) 2、检查表属于评价策略的________?(10分) A.评价工具 B.评价目标 C.评价方法 (C ) 3、下面哪个选项不是有关形成性评价的描述?(10分) A.形成性评价由教师和学生来共同完成 B.形成性评价是持续进 行的评价 C.形成性评价的目标是评定分数 D.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整个 课堂活动中 (A ) 4、学生在计算机机房上网搜索战争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学生找到了一些一手材料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实兵的战时经历。学生还分析了多个国家的战时宣传,以便评估宣传对战争的影响。在调研的时候,学生还评估了网上信息的准确性,并学习分辨事实和观点。请选出符合评价信息素养最佳策略的一项?(10分) A.检查表 B.学生主导的讨论会 C.上述全部选项 D.概念图 (D ) 5、评价时间线能帮助教师形象化地说明学习周期中需要哪些评价和使用这些评价的最佳时机。下面哪个评价策略是适用于学习开始前?(10分) A.讨论会 B.展示评分指南 C.合作检查表 D.头脑风暴 (B ) 6、元认知意识是自我评价的重要技能,它对提高21世纪技能很重要,选出不属于可以发展元认知的问题的选项。(10分) A.您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B.您知道正确答案吗?

C.在这些方法中,哪些能帮您提高创意? D.您怎样才能在小组中发挥更大作用? (A) 7、在师生讨论中提出恰当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元认知技能,并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好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审视自己的学习策略,并为自己如何学习做出良好的选择。不好的问题会让学生总要等待教师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下面哪个问题属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10分) A.您来说说为什么小组成员对您的建议会有那样的反应? B.在小组活动的时候,为什么您不尝试提出更多的问题? C.您能把您的笔记按主题排序吗? D.向派克先生询问一下他自己的经验怎么样? (E ) 8、量规是一个有用且灵活的评价工具。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评价量规的正确描述?(10分) A.量规可以在一个学习单元或项目的过程中或结束时使用 B.学生和教师都 能使用量规来评价学习项目和技能。 C.量规修改后可以用做评分指南 D.量规可以用于指导教学 E.量规不能用于评价21世纪技能 (C) 9、很多工具都能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例如量规、检查表、表格和提示语。下列哪些描述不适用于作品量规?(10分) A.教师使用量规来为学习项目设定期望。 B.教师使用量规给项目的最终作品评定等级。 C.在项目进行中,教师使用量规来评价他们的项目进程。 D.学生使用量规进行同伴互评,并给出建设性的反馈意见。 (C ) 10、哪个不是收集评价数据时的重要行动?(10分) A.收集足够的个案记录来证明学生通过成长达到了特定目标,但不用过

小学数学评课稿模板范文

小学数学评课稿模板范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有幸观摩了四节县级数学优质课,充分感受了4位老师的教学热情和教育智慧。老师们颇具匠心的教学设计与清新自然的教育风格让我十分欣赏。通过她们生机盎然的课堂教学,启迪了我在今后教学中,应如何进行课堂有效教学,领悟了一些在课改中遇到的困惑问题。 一、以趣引生,营造愉快课堂。 4位执教者非常善于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都能设计一些以与本节课有联系、有情趣的故事(小熊分苹果)、生活常景(米饭为何变成稀饭)、游戏(握手、对囗令)、学生爱聊话题(过生日)和学生非常愉快地进行交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关系,使学生内心很快产生一种亲切感。正是有了这些课伊始或课前的趣谈和情感交流,才让孩子们在课堂中表现得那么轻松自在,那么自信满满,尽显真实愉悦的一种课堂展示。 二、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准确解读、把握教材。 执教老师能根据数学科的特性,注重知识的前后

联系,准确解读、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合理利用都非常值得我学习。如吴老师在上《生活中的比》时,在设计上能超越教材,但在内容上又紧扣教材。先设置疑团:米饭为何变成稀饭?学生充分猜测之后,再出示煮米饭的方法(一碗米加两碗水),请学生用多种形式来诠释一碗米加两碗水的涵意,巧妙引出比,接着借机寻找生活中的比,依次展开,环环相扣,最后让学生从一系列的练习中,发现并归纳出比的意义,教学中没在生拉硬拽的感觉,而是让人感到水到渠成。又如何老师在教《搭配中的学问》中,教师向学生提供了三个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穿衣服搭配问题、早餐搭配问题、路线选择问题,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 三、立足于数学活动,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动,愿意在活动中学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获得充分释放。以数学活动为主阵地,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入手,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观察、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听课评课记录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听课评课记录 本案设计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学中老师以饱满的情感,生动的直观材料为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了观察、操作、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特征的发现都是由学生研究、思考、归纳概括出来的,老师仅仅是设疑激疑,指点思路,引导思考,使整节课都在启发、探索中进行。学生学得很主动,知识和能力得到同步发展,总的来说有这样几个感受: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力。但是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所以老师在上新授课之前,注意创设情境,用动听的语言将学生带入了优美的学校环境中,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进行观察,积极地寻找图中的四边形。 二、创设条件,提供主体参与的机会 1、遵循学生形成概念的认知规律。小学生形成数学概念的心理过程一般是:动作、感知——表象——概念。在建立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概念的过程中,老师选了校园图景,引导学生观察、充分感知,然后动手画出观察到的四边形,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类,再根据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再进一步在老师引导下强化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最后,通过学生抽象概括形成规范语言。这样即体现了老师主导作用,又将小学生置于主体地位。

2、遵循以发展思维为主线组织活动。本节课主要以发展思维组织活动,即让学生带着问题活动,在活动中思考。让学生经历:问题——探究——初步结论——检验——结论的学习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 三、密切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兴趣。 老师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借助计算机直观形象,色彩美观,富有动感的画面,设计到生活中去找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由生活实际到四边形和梯形的抽象过程,自然把外形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的物象与其几何图形联系起来,增强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源于生活的认识。 不足的是:利用计算机出示一些生活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板书太少,应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板书出来。

JAVA课程大作业文档模板

皖西学院 JA V A课程期末大作业 ( 2016 -- 2017 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JA V A程序设计 题目:备忘录系统 院系:电信学院 班级:电子1402班 组名:风尘三侠 组员(姓名+学号): 陈松龄(2014013860) 陈志康(2014013863) 贾林松(2014013870)授课教师:范祥林 日期:2017 年6 月18 日

备忘录系统 摘要: 本作业利用JAVA进行开发,实现个人备忘录管理系统是能够运行在普通个人电脑上,为使用者提供日常信息管理功能的工具软件,使用者可以通过个人备忘录管理系统对日常工作/生活琐事进行更有效的管理,主要是为使用者提供对个人信息更方便的记录和查询功能,为使用者在个人信息管理上带来更多的便利。具有日常记事:记录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事件,以免遗忘,并提供记录的查询,添加和删除等管理功能。 一、目的与要求 1.需求描述:基于MySql实现备忘录系统功能。 2.通过实践训练,进一步掌握JAVA开发方法,测试方法,提高软件开发 和设计的能力。 3.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工程文档的编写能力; 二、需求分析 本次系统采用结构化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是设计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单机运行系统,作为大众化的应用软件,其用户界面是决定软件质量的首要条件。所以,界面设计是开发与设计的重点。充分贯彻简单易用、美观大方的基本原则,采用快速开发平台netbeans进行开发,并结合access数据库完成数据的导入。 NetBeans 平台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框架用于简化其他桌面应用程式的开发。当基于NetBeans 平台的应用被执行,平台主要类别的main方法便会被执行。可用的模组会被放置在存储器中,并且开始执行任务。通常模组会只在被需

小学数学教师评课稿

小学数学教师评课稿 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小学数学教师评课稿范文,我们来看看。 篇一:小学数学教师评课稿范文教学中,老师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活动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民主、平等、宽松、愉快。本节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1、让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基于这点,老师创设了让学生抽不同颜色的纸牌的活动,学生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起对不确定及确定现象的体验。如在理解“不可能”这个概念时,老师先让学生抽红桃,在好几位学生试抽之后,都不能抽到,学生由此产生疑问:为什么这几位同学抽过后,居然没有一个能抽到?由于疑问而引发思考,并作出猜测和推理,原来老师手里根本就没有红桃。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把手中的纸牌转过来让学生观察,从而验证自己的推想。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就成为“游戏——猜测——体验——推想——验证”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

2、紧密联系生活,突出学以致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三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本节课时,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用形象的词语来描述生活中的事,更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还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故事情境,真正做到了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3、关注情感与评价激励。情感态度与自信心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中老师的教学语言很少,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的情感投入起着积极的激励作用。即有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评价,也有对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更重要的是有对学生学习情感的评价。比如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可能性现象时,老师适时的引导和激励,使得学生情不自禁地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同时也一次次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和师爱的魅力。这样的教学,学生不只是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去描述生活中的可能性现象。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教学,充分体现老师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给

2019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记录: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一》精品教育.doc(可打印修改)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记录:三年级下册《认识几 分之一》 本周二听了三年级《认识几分之一》一课,学习了很多。《认识几分之一》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好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杨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复习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在复习的过程中师生互动交流,激活学生头脑中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识,形成思维定向,既温故而知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同时也顺理成章地过渡到新课的教学。 二、强调对比,突破难点 通过把1个桃平均分成2份和把2个桃平均分成2份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新课的知识,即把一些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另外在练习部分还设计了四幅图比较,通过教师的提问: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学生利用自己的认识和分析,

知道都是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认识到都是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三、教师注重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把一些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平均分时,教师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一直提问:分母表示什么意思?分子表示什么意思?其实在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中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其分数表示的意义。 四、教师在教学中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 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能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交流中,杨老师在课堂中及时评价学生的发言,学生得到肯定,受到鼓励,更能激励学生的情感。 五、强化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杨老师专门设计了一个小环节,30人分成3组,每组是三分之一,改一人作业是全班的三十分之一,强化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六、学生的回答很精彩,教师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中,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描述很完整,给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刘乐遥的回答,另外在练习中有个涂一涂的环节,比如三分之一涂色时刚开始大部分学生想到涂第一朵,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学听课记录及点评汇编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角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 3.角的大小比较 (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三、固应用,拓展延伸 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 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 通过“看”、“找”,体会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对角的概念。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折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利用创造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制作等活动,获得感性知识,形成对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

数据库设计大作业模板

郑州大学软件学院:11级信息工程专业第学三521小组组长:史军磊 数 据 库 设 计 说 明 书 数据库名称:学籍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小组成员:史军磊,宁明祥,乔八惠,孙佳宁,景亚鹏,郭佳文,李志帅 一.系统目标 二.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以计算机为工 具,通过对教务管理所需的信息管理,

把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数据计算处理中 解脱出来,使其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务 管理政策的研究实施,教学计划的制定 执行和教学质量的监督检查,从而全面 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基本信息的管 理,学生选课以及成绩统计等功能,最 大限度地为老师和学生提供方便和提 高管理效率。 三.系统功能分析 1 基本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员负责对各种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等操作。 2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管理员负责对学生成绩的录入、修改、删除等操作,学生可以查询各科成绩。 3 信息系统统计—学生可以查询基本信息和各科的考试成绩,老师可以查询基本信息和授课信息,系统管理员负责把老师提交的学生成绩记性管理,计算总成绩和平均成绩,统计不合格学生

信息和获得奖学金学生的信息,最后再输出所有的信息。 4 毕业生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员计算毕业生学生在学校期间所修课程的总学分,并进行审核,最后输出登记表和名册。 5 系统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员负责用不同地权限来限制不同用户对系统的使用。 图为学生学籍数据库系统 功能模块

三数据需求及业务规则分析: 通过与学籍管理系统数据库用户的交谈、团队的分析、市场需求等方式、获得了管理系统的数据需求。 1 为了保证安全对于每个登陆的用户进行 记录,一个用户在不同的诗句可能有多个登录信息。 2 一个学校有多个院系,一个院系有多个专业,每个专业包含多个班级,每个班级包含多名学生。 3 每个专业包含自身的专业课程,其中课程与专业存在多对多的关系。 4 每个学生通过一个唯一的学号来标识,学籍管理系统存储学生的各种信息如:姓名、学号、出生日期等内容,同时每个学生需要学习多门课程,对应有多门课程的成绩。而每门课程有多名学生学习,所有学生好课程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另一方面学籍管理系统还存储着每个学生的平时表现情况,包括奖惩等内容。同时对

小学数学评课稿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一:小学数学评课稿集萃小学数学评课稿集萃 2010年9月28日,惠安县小学数学优质课展评活动成功举行后,听课的老师们纷纷对这四堂课进行反思、分析与重建,撰写出了有独特见地的评课文稿,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实践与理论。现选取其中几篇与大家一起分享。听课心得辋川峰南小学吴丽英带着几分欣喜,带着几分渴望,2010年9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惠安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质课的展评活动。在螺城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里,我观摩、学习了4位青年骨干教师精彩的课堂展示,觉得感触颇深,收益匪浅。现将自己几点的粗浅感受记下,与各位同仁交流。亮点之一:注重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和谐的气氛,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与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本次展示课,老师们都有一手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和谐气氛的绝活。如惠安实小郭丽梅老师在教学《分苹果》一课时,在课前与学生通过“对口令”的游戏来活跃课堂氛围,激活了学生思维,埋下了新课的伏笔;城南实小何立娜老师在教学《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时,在课前以“老师想和所有的小朋友都握次手,可以怎么握?”为话题,引发学生用心思考,大胆猜测,再请学生说说握手时应注意什么,巧妙地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出浓浓的学习气氛。螺阳中心小学陈丹凤老师教学的《搭配中的学问》,整节课,态度非常和蔼,语言也很亲切,如: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搭配的?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等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亮点之二:积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本次活动,执教老师都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丰富的、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情境创设真正成为点燃学生心中探究激情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如螺阳中心小学陈丹凤老师执教的《搭配中的学问》,以“笑笑过生日”为线索,创设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的情境,引出了一系列有关生活中的搭配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城南实小何丽娜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情境创设也别有一番新意,联系了当今最热门的话题“去上海看世博”,紧扣教学内容,从穿衣搭配问题、路线问题,配菜问题等有关现实的生活问题,创设了充满数学味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

小学数学评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杨老师同上《分数的初步认识》,她的教学设计,教学构思,教学方法,使我们听课者真正感受到数学教学艺术的魅力。 我觉得杨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⒈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教学时,杨老师注重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⒉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如杨老师都有把生活中的“汽车标志”、“国旗”、“巧克力”和一些生活中的图片

等搬入认识分数的课堂,可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放置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场景中简直不值得一提,但我们惊喜地发现,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学生从这些生活画面中,不仅联想到了分数,更重要的是结合具体表象辩证地体会到了其中的数学算理。这样的设计更贴近生活,而且将知识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与“数学”的一拍即合之下,才生成了如此经典的课堂。 ⒊注重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三位老师摒弃了“师生问答”的传统教学模式,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并让学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杨老师的设计可谓是大胆、开放,给了我们对分数初步认识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全新的感受,真的是很震撼。自己个人的各方面素质都非常不错,不管是语言的表述还是板书的书写都显得那么干脆、漂亮,很让人羡慕!课堂上充分表现出杨老师对数学语言表述的重视,整节课下来,基本上学生都能准确的表述几分之一的意义,知识目标落实的比较到位。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还请各位同仁指正批评。

第二次课堂作业格式模板

小题部分 1.“吾道一以贯之”出自孔子。 2.[1]黄俊杰.德川时代日本儒者对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诠释——东亚比较思想史的视 野[J].文史哲,2003(01):61-70. 大题部分 “人脸识别技术”信息调研报告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张玉怡 一、分析检索要求 1、检索目的:人脸识别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2、学科范畴: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电子科技、数据库 3、确定关键词:①人脸识别(Fac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同义词:人脸面部识别、人像识别、人脸自动识别 相关词:生物特征识别、人脸检测、LBP、ORL 4、拟用检索式:S1:(人脸识别or人脸检测or人脸图像) S2:人脸检测or生物特征识别 5、时间段要求:2015年至今 6、需要的资料可能包括这些类型: 期刊论文、专利、标准、科技成果、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图书、网络资源 二、选择检索工具: 综合以上对课题内容和需求的分析,选择使用学术性强、内容涵盖科技类最新成果、能呈现科研应用成果内容、检索功能完备强大的检索工具。 1、中国知网:集合了期刊杂志、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工具书、年鉴、专利、标准等多种文献类型。学术性、规范性强,内容可信度高。 2、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收录中文科技期刊资源较全,内容涵盖与课题需求匹配度高。 3、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在专利文献方面有特长,收录中外文专利文献数量大,范围广,包括了11个国家两大组织(世界专利组织、欧洲专利局)4500余万项专利。 4. 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收录专利文献齐全,时效性强,内容规范可靠。 5. 中国标准服务网: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出版,收录标准文献齐全,时效性强,内容规范可靠。 三、检索过程及结果

数学评课稿范文

数学评课稿范文 圆的认识_小学数学评课稿 我一直认为数学比语文教学要难的多,因为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感觉很是枯燥,当然是很多不得法的原因,而小学数学评课的参与和研究,我觉得很是重要,通过评课让教师认识到教学的过程的不足之处,能很少的找出问题的所在比如 圆的认识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在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到曲线图形的过程中,不仅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饿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而且也给学生探索学习的方法注入了新的内容,并使得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平面图形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知识,只有结合生活,练习生活,让学生亲眼去看一看,亲手去做一做,亲自去想一想,才能使之成为具体的、可接受的知识。李老师从生活中常见的线入手,引入了线段和圆,紧接着结合生活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圆及感知圆(主要通过用手摸一摸周围的圆),积累了一些对圆的感性认识。接着比较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把脑海中形象具体的东西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述、概括或者说抽象出来。应该说,李老师极其注重数学知识生活化。一方面,注重从生活现象中提取数学知识,引入数学学习;另一方面,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知识后,及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说数学的回归。比如练习中,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该安装在哪儿?我想如果给足时间,数学知识的回归在这些课上有更多的体现和应用。 在六年级的课堂上,李老师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很明显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让学生敢想、敢说,从而主动的去获取知识。课中体育老师的圆上,你喜欢站在哪儿?小组合作探究直径、半径的意义以及之间的关系等都体现了这点。 同时,注重操作活动在图形学习中的地位。操作是学生认识图形、探究图形特征的重要途径,正是操作活动,学生的探索学习才能得到顺利展开,也正是操作活动,学生对有关数学知识的体验更加真切和深刻。 最后,李老师注重学生的思维表述。如果说操作活动能更强调知识的深刻性,那么语言表述也就是“说”,就是对知识的梳理,知识的罗列,知识的系统话整理和知识的重组。 整堂课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 (1) 语言的衔接稍有跳跃。课堂的连接语是课堂驾驭能力的表现,也反映了教师设计课堂,生成课堂之间的一种应变。同时,这也与教师对于教学设计过程的熟悉程度有关。 (2) 教学环节: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画了一个圆,如果是你喜欢站在哪里?抛出问题之后,我以为教师想讲点在圆内、圆上、圆外这些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然而教师风趣的点评之后,很平静的说:接下来我们学习什么呢?老师画了一条半径、一条直径……我有点不理解教师这样设计的意图. (3) 练习的量不够。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记录: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一》-word文档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记录: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 之一》 本周二听了三年级《认识几分之一》一课,学习了很多。《认识几分之一》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好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杨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复习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在复习的过程中师生互动交流,激活学生头脑中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识,形成思维定向,既温故而知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同时也顺理成章地过渡到新课的教学。 二、强调对比,突破难点 通过把1个桃平均分成2份和把2个桃平均分成2份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新课的知识,即把一些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另外在练习部分还设计了四幅图比较,通过教师的提问: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学生利用自己的认识和分析,知道都是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认识到都是把一些物体看成

一个整体。 三、教师注重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把一些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平均分时,教师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一直提问:分母表示什么意思?分子表示什么意思?其实在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中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其分数表示的意义。 四、教师在教学中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 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能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交流中,杨老师在课堂中及时评价学生的发言,学生得到肯定,受到鼓励,更能激励学生的情感。 五、强化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杨老师专门设计了一个小环节,30人分成3组,每组是三分之一,改一人作业是全班的三十分之一,强化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六、学生的回答很精彩,教师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中,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描述很完整,给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刘乐遥的回答,另外在练习中有个涂一涂的环节,比如三分之一涂色时刚开始大部分学生想到涂第一朵,当时王易允说涂其中的一朵,说的非常好。通过这道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去取其中一份的含义,拓展学生的思维,防止

小学数学 教师 公开课 评课常用语 评课稿 评课模板

《鸽巢问题》公开课评课常用语评课稿评课稿 刚刚听了熊老师上的《鸽巢问题》这一课,他的教学设计,教学构思,教学方法,使我们听课者真正感受到数学教学艺术的魅力。 我觉得熊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⒈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熊,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教学时,杨老师注重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⒉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如杨老师

都有把生活中的“汽车标志”、“国旗”、“巧克力”和一些生活中的图片等搬入认识分数的课堂,可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放置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场景中简直不值得一提,但我们惊喜地发现,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学生从这些生活画面中,不仅联想到了分数,更重要的是结合具体表象辩证地体会到了其中的数学算理。这样的设计更贴近生活,而且将知识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与“数学”的一拍即合之下,才生成了如此经典的课堂。 ⒊注重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三位老师摒弃了“师生问答”的传统教学模式,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并让学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熊老师的设计可谓是大胆、开放,给了我们对分数初步认识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全新的感受,真的是很震撼。自己个人的各方面素质都非常不错,不管是语言的表述还是板书的书写都显得那么干脆、漂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