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有效教学的思考

关于有效教学的思考

关于有效教学的思考
关于有效教学的思考

关于有效教学的思考

磨头镇中心初中戴子坤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上午好:

根据教育局的要求,暑假期间各镇必须用两周的时间进行镇本培训。作为镇本培训的一项内容,今天我想围绕有效教学这个主题跟大家交流。有效教学是教育局近两年来教研活动的核心。要谈论这个主题,我觉得让在座的大家谈更合适,因为磨头镇这几年来,真抓实干创大业,负重拼搏争一流,打造了磨头教育品牌。2008年37人2009年47人2010年52人2011年56人2012年45人2013年48人进入如中的辉煌业绩,震动了如皋教育界。这是我们永远值得自豪的历史经典。毫无疑问,它是全镇教师智慧的结晶,是辛勤与汗水的结晶,是有效教学的光辉典范。磨头镇的教育可以说,是底蕴深厚内涵丰富。仅以镇中初三复习课的策略为例,通过强化双基,解决学生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马虎习惯的探索;分块突破,专项训练;知识在课本,考题在中考,课本知识与中考考题直接挂钩的探索(一堂课内50%与课本联系,50%与中考接轨,向课外拓展延伸);每课一练,短平快回归基础训练,半堂课讲,半堂课考,当堂巩固;做题后引导学生反思归纳,重点帮助学生学会审题和解题的方法;以校刊《龙游星梦》带动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等方面,不少老师已经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另外像举行演讲比赛,中考百日宣誓,所有这些,都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举措。场南场北初中在学习金盛初中方面,走在全镇的前面。所以,谈有效教学,在座的各位肯定有不少的体会。作为抛砖引玉,今天我主要谈两个问题,一是对有效课堂的思考,二是对有效辅助手段的思考。

有效课堂的标准是什么?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我想应该有一些基本的要求。

1、有所得。要问学生,“这堂课你是否得到什么?”如果学生觉得一无所得,那你这堂课

就毫无意义。教育局陆小兵副局长曾经到马塘初中随堂听课,初二物理复习课,怎样上的呢?

老师把一章公式定理密密麻麻写了一黑板,学生照抄不误,最后老师说这就是本章内容,本堂课到此结束,下课。你们觉得本堂课怎样?陆当场发火,“你这堂课学生学到什么?”该老师回答不出。这堂课的致命之处是学生学无所得,是一堂废课。所以我们在上一堂课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无所得,上了等于没有上,所以学有所得是一堂课的底线。

有了这个知识基础,再谈培养能力;再往前发展一步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生发展奠定了潜能。也就是,知识是一堂课追求的最低层次的目标,提高一个层次是能力,再提高一个层次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例中的这堂课连知识目标都未达成,仅是对学生已知知识的简单的机械的罗列。本节中心句是:、、、、、、

2、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广度,就整个班级的面上而言,这堂课下来,

对全班学生中的大多数学生,兼顾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优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大家都有收获,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进步。仅有少部分学生会的,绝不是高效课堂,最典型的就是,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叫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回答一下,这个教学环节就过去了,实际上这个学生会了,并不代表其他学生会,以少部分学生的会掩盖了其他学生的不会。

二是效率的高低。也就是说,单位时间内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何。比如你这堂课讲一元一次方程,结果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还是糊里糊涂,那么就是教学目标没有落实到位,煮了夹生饭,课堂效益不高。简单讲,高效,一是看是不是全体学生都有进步,二是看教学任务是不是已经很好地完成。课堂效率与教师能力紧密相连,不少地方在测量教师的能力时,就以课堂效率为标尺。例如,今年苏州的职称评定,明文规定,向那些花时间少而教学质量高的老师倾斜。

有个性。我觉得一堂好课,教师要张扬个性,独特的设计,独有的风格,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它是教师创造力的体现,不是照搬现成的参考书,也不是从网上下载的大路货。

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特色意识,就一定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到你的课堂中来,吸引评课

人给你以较好的评价。举个有个性的课例,我们四月份,我们组织申报中级职称的老师进行上课。数学组上的内容是“钟表里的数学知识”,大部分老师的教案设计大同小异,而洪卫华老师的课,你看,课堂导入,“我早晨出去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度,回来时是**度,请问,我出去了多长时间?”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然后活动一是填空题,活动二是作图题,活动三是讨论题,“从5点起,时针转多少度,分针与时针第一次重合?”,学生连同听课的人,都一同沉浸在探究之中。个性化体现在选题新颖独特,特别有生活化,加之她出神入化的引导,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4、朴实性。教学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的艺术。如王金战老师能把深奥的数学知识用普普通通的语言讲出来,犹如讲故事那么轻松。听他的课,给人的感觉是:数学很简单,也很快乐。而我们有些老师为了使课堂豪华起来,创设了繁琐的环节,转多少玄虚的弯子,故作深奥,把本来很简单的东西也搞复杂了,把学生弄得云里雾里,越学越糊涂。另外一种是,创造华而不实的表面热闹气氛,不管有没有小组合作讨论的价值,也要安排小组合作讨论,或制作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媒体课件。这些的缺点都是只注重作表面文章,不注重实际需要和效果。家常菜最有营养,返璞归真才是应有的追求。什么是有效教学?去掉虚的,无用的,把一些形式上的可有可无的环节抛弃,就是有效。

5、时代性。经过学金盛初中的洗礼,我们的课堂有了活力,像穿衣服一样逐渐时尚起来。金讲,老而旧的课堂必然会被历史所淘汰。现在有些大手术,不再是像我们想象的开膛破肚,有很长的刀疤,而是一种微创手术。我家邻居儿子去南京动心脏手术,花费8-9万,刀口只米粒大小,回来后众亲戚来看望,看不出是动了大手术的人。这就是医疗水平的时代性。课堂的时代性,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明确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现在听课,主要不再看老师的课堂表现(到杜郎口听课,一堂课下来,有时看不出哪位是教师,一上课就是学生走上前面进行组织),而转向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形象一点讲,现在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用一只眼睛看,看什么,看学生,老师的表现基本不看。看学生,首先看学生的参与状态,既看其广度又看其深度。广度看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人数之广),是否自始至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时间之广);深度看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所达到的层面。最后看学习的效果,学生是否能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所以我们上面讲,表面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实际效果的课不是好课。犹如吃的炒米,有得嚼,没得咽。概括一下,一看学习的过程,二看学习的效果。

学会使用“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活动单导学模式,是教研室在研究全国教改经验的基础上,精心打造的如皋所独有的课堂模式,以金盛初中为典型,向全市辐射推广,为提高推广力度,并规定,凡是评优课不是这种模式的一律一票否决。金局长讲,所有班级,所有教师都要会使用这种模式,所以我们应该把它作为自己的必备技能。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是,教学案一体化,不仅强调学生的自主的课堂活动,而且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体现了(导学),规定了活动一是什么,二是什么,要求是什么,非常具体,就好像学生是汽车,老师是路标,随你怎么开,但要按照路标走,不能横冲直撞,比杜郎口模式更先进了(杜郎口课堂的弱点就是松散,失控,瞎扯,叫他自主学习,自主得过了头,浪费时间,等听课的人跑了,晚上弥补白天的不足),而我们的模式能准确定位教学起点,准确控制教学的高度(知识的层次,识记,掌握,运用)和厚度(知识的课堂容量饱满),确保重点、难点和考试点的训练,时效更突出,更能够使课堂获得成功。

用教师的一桶水换来学生十桶水。今天的老师和学生是什么关系?过去我们说,教师就是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这个观点念是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准备一桶水。而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传统观念了,现在的师生关系是,教师虽然只有一桶水,却要换来学生十桶水。这就像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老师是教练,学生是运动员,刘翔的教练孙海平肯定跑不过刘翔。教练孙海平的作用是制定训练方案,指点迷津,点燃激情,激发冲击力。教师的作用也是如此。据说,杜郎口为什么规定一定要让学生讲,老师少讲或不讲,就是因为杜郎口的师资质量不高,学生不愿听,并反映到校长崔其升那里,说老师讲的还不如我来讲,校长一试,果然积

极性非同小可,学生主动探究和乐于表现的欲望,像海啸一样突然爆发出来。我们不要总认为自己是学习的权威者,不信你可以试试,你和学生一起写作文,学生一堂课可以写出来,你不一定能写出来,这就是能力,你的优势是会评讲文章,不在写,好的老师当然自己不评讲,而是组织学生来评讲。就是说,我们教师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甘当教练员,陪练员,用自己的一桶水激荡起学生的十桶水

克服老师滥讲的毛病。我们在观念上比较落后的典型表现为“三顾三不顾”:只顾教不顾学,只顾讲不顾练,只顾优生不顾差生。其中关于讲的问题,讲授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老师不是不讲,而是我们存在“滥”讲的情况。课堂也是方阵式,四周也是挂满了小黑板,就是没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黑板上一个字也没有,老师唾沫四溅一讲到底,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涎垂到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的课,给人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皮鞋是高跟的时新的,却在搞原始的刀耕火种,钻木取火,甚至是茹毛饮血,从猿到人,好像只有那个穿高跟鞋脚进化了,其他还没有进化得好。我们可以想一想,学驾驶是教练讲会的吗?练会的。坐在车里去了几次石塘小学,但头脑里石塘小学在哪里怎样走一直含糊。后来我骑摩托车,问问路,自己一次就知道了。老师光讲,就好像老师驾着车,学生坐着车,教学生学驾驶去认路,学生怎么会?不让学生自己动手,可以说他永远也不会,可见让学生自己实践的重要性。金讲,有一位老师口吃,非常不愿意讲话,但很奇怪,他教的物理这门课,却年年考全校第一,学校领导亲临课堂看个究竟,原来因自己口吃,课堂基本让学生自己看书,让学生讲,实验也是让学生照着课本讲的做。我们应从这些例子当中获得启发,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提倡10+35。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说,“教师在课堂上不是新闻联播的播报人,一人讲全国听,而是娱乐节目主持人,把活动过程组织起来,不断把气氛推向高潮。教师把舞台让出来,学生动起来,气氛活起来,效果显出来。”

我们的学校真奇怪,小孩自动教小孩。这是七十年前我们的教育前辈陶行知先生给他自己学校的评价。他提倡活的教育,知行意统一,教学做合一,官教兵,兵教兵。“奇怪”当然是他自己调侃幽默的一种说法,是说这种创新的做法,在旧势力的眼里显得奇怪。新课程理念也体现了这一原则。只要有一个学生会,就不讲,让学生讲,让学生课堂实践的机会最大化,既让优生得到锻炼,又带动了后进生。我曾经遇到这样的一个典型案例。曾有同事名施其一,其女到初二时成绩在班上还是中等,双休日有几个学生请他补课,为培养其女儿,他全教女儿讲,不懂时问他,弄会了再去教,此过程中,必然要想办法把学生讲懂,这样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实际上在进一步深化,这种做法的作用很快显现出来,成绩上升很快,初三毕业时达到班上前五名,最后考取南京医科大学本硕连读。我们也有成功的例子,马晓琴老师既教一个强化班,也教一个普通班,普通班里,她主要采用兵教兵、兵强兵策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一第二学期考试均名列第一。可以说是收到了教学相长整体联动的效果。我把它称之为马晓琴现象,这是我们身边的典型,是很有说服力的。

进口出口,两头关洞。进口指预习,出口指课堂检测,是教学的第一道和最后一道工序。由于我们常常忽视这两个环节,既无预习也无检测,我称之为是“斩头去尾的教学”,是教学效益难以突破的原因之一。没有预习,学生上课就没有展示和生成的基础,就像战士没有枪炮准备就上了战场。洋思初中的“先学后教”的学就是预学,讲究必须先预学然后再教。校长蔡林森把儿子关在房里,叫他先看书,把不懂的问题在纸上记下来,然后蔡林森集中一个时间围绕这些不懂的问题讲,并配上一些练习题再练一下,结果小孩学习很有效,考了一个很好的大学,这就是蔡林森发明“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最初的来源。我们的预习可以课堂化,而不单纯把预习放在课堂之外。没有检测,学生学习就没有责任感,没有压力,就会不注重实际效果,试想,如果工厂没有产品质量检测这最后一道关,谁还会在生产过程中认真负责呢?教研室指出,金盛模式要更上一个台阶,就必须抓好课堂的这两头,精心设计预习案,并像洋思初中那样堂堂清天天清月月清。他也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江安中学,几乎堂堂课有小测验,几乎天天要进行基础知识的人人过关。如果我们也有了这样的天天的人人的过关,我想,我们出口的产品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裤带理论。把教材当例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话。但通常我们还是不知不觉被教材牵着鼻子走,老是赶教材的进度,只要是教材上的内容,都得像老奶奶纳鞋底,讲得密密麻麻,生怕有一点遗漏,只要是练习册上的习题,必一条一条地练。我们说要因材施教,一些普通班,特别是场南场北初中,建议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敢于选择或重组教材,把偏难偏边缘的知识去掉,把那些根本没把握的防不胜防的题目砍掉,集中精力攻那些核心的基础的题目。如果全班的大多数学生,对核心的基础的题目都掌握得不错的话,平均分就会很不错了,你的教学考评就不错了。这是以少胜多的策略,以较少的教学内容,取得较高的教学成绩。这是以失求得的策略,放弃得不到的,是为了能得到的(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目标)。不学会放弃,就难以得到,甚至什么也得不到。该能学会的没有充分学会,够不着的无能为力的东西,却在花费时间,真是得不偿失。孙晓明校长曾把对教材的选择性使用,形象地比喻成使用裤带。他说,我的裤带有5个孔,难道每个孔都要使用吗?如果用最外面的那个孔,太松了,裤会掉下来,如果用最里面那个孔,太紧了,会使我喘不过气来,只有选择那个最合适的孔才是最好的,我把它叫做“裤带理论”。所以,我们要讲究科学发展观,研究选择教材中最适合我们学生实际情况的东西去教,不必面面俱到,吃力不讨好。

反思是个好习惯。著名教育家于永正先生说,反思是我的为师之道,一节课上过了,一次测验结束了,一个问题处理了,都要回过头来想一想,有什么得失,把失误转化为收获,这对今后的工作是非常有利的,你的本领会在思考中不断增强,如果你能够把思考的东西写下来,你就更了不起了。读了这段话,我坚信,这是于永正先生的为师之道,也是他的成功之道。我们的集体备课,最后一部分是教后感,是反思的园地。希望我们在懒于写教后感的时候,想到于永正,不妨在心理呼唤一下:我就是于永正,我就是磨头的于永正,精神肯定会振奋起来。

以上是讲有效课堂的几个要素:有所得,有效率,有个性,朴实性和时代性。我想,这几个方面应该作为我们课堂的追求。

一、有效辅助手段的思考。

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我们部分教师常使用的辅助手段是过分的加班加点,极端的题海战术,外加跪、罚、打,甚至视为必胜法宝,有位教师因教学成绩不佳面临转岗时称,之所以成绩不佳是因为我打学生没有其他教师狠,他们何本事之有。这教师可能反映了一定的教育现实,但我们也可能有一个共识,以打促学绝对不是高招,甚至可以说是教师黔驴技穷(想不出其他方法)的表现,此做法,不但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愉悦,而且容易造成师生对立,甚至酿成教育事故,是一种冒险的违法的行为,此类教训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让我们来看看北京人大附中王金战老师一些做法。王金战是全国优秀教师,教学有方,仅2003年他带的一个高三班49人参加高考,37人进入清华、北大,10人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真是不得了,清华北大是中国一流名校,剑桥、牛津、耶鲁、哈佛是清一色的世界一流名校,出了许多首相和总统。我们一个校去年37人进入如中,已经够厉害的了,他比我们更厉害,他一个班就37人进入清华北大,看来我们应该拜他为师了。不少人读过他写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本书,王金战是教数学的,他写的这本书却没有讲数学如何教,却大讲数学之外的东西,大讲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对教学提高的作用,大讲德育对智育的支撑作用。没有情商的支撑,孤立的智商培育很难成功。因为许多学生学不好,不是智力问题,而是非智力因素出了问题。对于非智力问题,我有如下体会。体会1、

1、优良的班风能够帮助提高教学质量。好的班风能营造团结向上的班集体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竞争上进的环境中。王金战老师的班级管理具有独创性,实行班干部竞选轮值制度,为每个人释放个性、展示才华搭建平台,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班上一般问题由班委会自己处理,样样活动争全校第一。一个学校有校训,他有班训“犯其至难,图其至远”。意思是,向至高至难的地方发起冲击,就能达到至臻至美的境界。这是班级灵魂性的东西。我们三9班也有班训,教室前面有壮军威的横幅“三9军团加油”。远学王金战,近学王树建(三9班主任),我称之为“二王”。班训、班歌可以激发斗志。斗志可转化为顽强的学习动力。国家有国歌,一唱就有一种豪

迈与气势,有了精神,脖子也挺起来了。肯定会挺起来,不需要吃药。让我们来看看王金战的王家军队歌,由师生共同作词谱曲,你一听就会血压升高,精神面貌在2秒钟内焕然一新,“我和你经历风雨,为梦想和那荣誉。一路上多坎坷布满荆棘,止不住真心的哭泣,我和你不忘那永恒的记忆。不要再失意,不要再哭泣,把我们的旗子高高举起,请相信能够出现彩虹驱散这风雨;不要再失意,不要再迟疑,我们永远第一,请坚持,再奋起,靠自己创造生命奇迹。”如果大家血压还没有升高的话,那是我念的问题,歌词本身肯定是好的。再看魏书生。魏书生上课起立时,齐刷刷站着,首先师生一起,举拳怒吼班训三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魏书生的豪情,既激励学生,又激励自己。

2、优秀的心态能够帮助提高教学质量。学业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是心态。王说。

心态的关键是什么?是自信。学生只要遇到问题就怀疑自己,当然会垮下来的。对学生要不断鼓励,不能垂头丧气,不能在困难面前自己把自己打倒,还没有学,首先怕字当头。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成功与否,快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心态。不能总认为自己不行,要有不服输的心态。哀莫大于心死,你心都死了,任何人也救不了你。教师也要树立自信。态度决定一切,要学生处于激情状态,老师首先要激情燃烧。有的教师说,我们镇中的老师工作起来个个像发了疯,这种发疯其实就是激情燃烧,就是一种忘我的境界,是一种优秀的心态。(防止另一极端,过劳死)。有人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表示怀疑,认为是胡说八道,比如我班某某学生就简直没法教。当然有的班的确有难教的智障儿童,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老师没有过多的精力和时间花在他们身上。但我们权且认为它对绝大部分学生而言,这句话是成立的,要有这种自信,没有这种自信,你当然就会放弃差生,反正差,弄不上来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指该学生自己与自己相比应该有进步,拿今天与昨天比,昨天会1+1=2,今天会1+2=3就是进步,而不是和别人横比,更不是拿差生跟优秀生比,那样不但不能调动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让“差生”越比越灰心丧气。也不能指望差生一夜之间立地成佛,那样不现实,有一个慢慢修炼的过程。说明一下,差生的表述不准确,应该叫学困生或称潜能生,把“差”理解为临时的现象,从发展的眼光看,今天差并不代表明天差,所以加引号。

心态可以选择。当你驱车来到十字路口,你可能感到倒霉,但如果你这样想:绿灯亮时,我第一个走,先走,你的心态也就平和了。差班,心想,考验我的时刻到了,同时在平均分方面是有潜力的,不和别人比优分率,争取在平均分方面出彩,这样把劣势看成了优势,就有信心。接了优秀班级,你选择这样的心态对不对,这些学生反正聪明,一讲就会,没事,无需死多少脑细胞,结果可能会是糟糕的,我过去所看到的重点班,最后连一个如中都考不取,与教师选择的不良心态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我们要选择一种积极竞争的阳光心态,而不能是自私的、阴暗的、颓废的心态。

改变心态,可以改变成绩。我们教师的一个心态问题,主要是遇到差生,想,反正差,不可能有什么希望,总是对生源差而怨天尤人,但这有什么用,当然人人希望接好学生,如果接了差班怎么办,只有从自己身上想主意,像国际歌里唱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相信自己是所有的变量当中最大的最可靠的变量,自己考量一下,怎样就现有的生源状况,以现在为起点,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一味责怪学生无济于事。我常想,打个不恰当的比方,遇到差班,就好像打牌,斗地主,炒地皮,摸了一手的烂牌,责怪牌有用吗,发脾气有用吗,无用,只有定下神来,根据手中现有牌情,不乱出牌,理智地想办法把手中的牌玩得最好才是上策。正如于永正先生所说,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的思维的方向总是指向自己,总是问自己“我有什么方法应对吗”,努力从自己身上找出能量来。让我们记住于永正的话,多从自己身上找能量,少训斥学生。

改变差生,从发掘差生的强项开始。当老师的都知道,能把好学生带得更好,那是称职的老师,而能把好学生、普通学生、甚至落后的学生都带起来的,才是一个好老师。学习差的学生,我们往往认为一差百差,一无是处。如果我们能够发现他们身上哪怕微不足道的优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这种学生对你的感激,那真是发自内心的,而且往往能记住一辈子,对老师最有

感情的往往是当初的“差生”。举例,王金战班上有位双差生,叫丁浩,身高1.9米,体重200多斤。第一天就要跟王老师扳手腕,想给王一个下马威。王讲,我知道你有力气,全校无人能与你相比(一下子抓住他的强项),这是我班的骄傲,我很喜欢你,因为有你,以后的校篮球、拔河比赛,我班就有取胜的希望了,并任命他为班运动队队长,果然为班级夺取了冠军。以后任命他为纪律委员,能管住别人,甚至能管住社会上来校滋事的小流氓,因为别人有点怕他,同时也管住了自己,因为这个职务对他自己也是约束,以后也不再打架迟到了,学习成绩也渐渐地上来了。

4、优秀学生是鼓励出来的。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重要的是善于鼓励。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他就变成了差生;所以让差生变好其实很简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即通过老师的反复激励,让学生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到自己能行,感到自己很重要,对学习就会越来越积极地参与。我们要弘扬“努力就是好学生,进步就是一百分”理念,鼓励哪怕最小的进步。中国有句古训,“数子十罪,不如奖子一长.”。不要指责这也不行,那也不对,搞得学生灰头土面,无所适从,甚至新旧问题一起算帐,揪住辫子不放。钱梦龙先生上课最显著的特点是三言两拍。他们受到老师的肯定,也就愿意往好的方向发展,惹事生非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总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所以我们对差生不要总怀有厌恶心理,你厌恶他们,师生对立会进一步加剧,而且对老师而言,厌恶使我们常皱眉头,心灵总是灰暗的,生活质量得不到提高。

5、关爱也是一种力量。每个学生都渴望关爱。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用关爱来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比如,要迅速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第一节课你就能叫出学生的名字,对学生的心理是很震撼的。在考卷上、作业上哪怕写上一句鼓励的话或三言两语的祝福,在日常生活中随机与学生交谈,都会激起学生用行动来报答老师的关爱,麻木不仁,恩将仇报的事毕竟是极个别的。不要轻易向学生家长告状,学生反感这个,也使学生认为老师无能,当然如果学生的问题是出在家长身上,要与家长及时沟通。上例中的丁浩同学,因为一次打篮球,被另一个班的学生骂了,气愤之下,一拳打伤了那个学生,住了医院。结果那家长提出要求,第一要求丁浩家长来道歉,第二要求学校处分丁浩。王找丁说,这事情处理不好,学校要严肃处理你的。丁说,老师,你得帮帮我,要是家长知道了会揍我,书肯定也念不成了。王说,好,我先不跟你的爸说,但你要配合,第一你要去医院赔礼道歉,第二要赔人家300元,你有多少钱?说,只200元,是父亲给他的生活费,200元用了一个月生活费又没有了着落。王说,这样,我借你300元,不要你还,只要你记住在什么情况下借的这300元,以别再动手打人好吗。丁这时是真正体会到老师是帮他的,当场就流泪了。丁拿着钱,跟人家道歉了,态度很诚恳,人家也没再追究什么。从事情的处理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老师用关爱转化差生的良苦用心。大高小学高涛校长的女儿,今年刚从镇中毕业,暑假期间和几个学生一起玩,大家叫她唱歌,她说我要唱首歌給我的老师,感谢老师对我三年来的教育和帮助,她唱着就哭起来了,边唱边哭,最后哽咽着说,今天我的老师不在场,但愿老师能够听见我的歌声,她的真情使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看得出来,老师对她的关爱的影响是绵长而刻骨铭心的。

6、教师的个人魅力具有明星效应。粉丝们热衷于消费哪种商品,往往与他们喜欢的为这种商品所代言的某某明星有关系。同样,学生喜欢的课程,往往从佩服该课程任课老师的某一方面开始。王金战老师身上有许多个人魅力,其中一个是写诗。他常写诗词赠给学生,常以诗词作为评语,学生觉得好玩,有趣,也渐渐热衷于写诗抒情,写诗之风盛极一时,师生之间常以诗词互相应和,其乐融融,师生关系俨然是朋友关系,笔友关系。学生对王老师写诗水平佩服得五体投地,如粉丝追捧明星一般,哪有对他所教的数学课不钻心投入之理?这就是老师一个专长的力量。兹录其诗一首,以飨(XIANG V)诸位。闻鸡起舞夜枕戈,寒灯苦读人伴魔,青春飘动如逝水,岁月流金不蹉跎。

再举一例。上课念教材、念教案的课,我们大概碰到不少,听了真叫人没劲。而王金战老师对授课是下功夫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总是要把我的数学课当作学生一天的亮点兴奋点,备课

要备到好像立刻要会见我的情人,需要立刻拥抱并倾吐衷肠的冲动的时候为止。他把教材和教案烂熟于胸,从不带课本和教案进课堂,全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些道具,挥洒自如,栩栩如生,外加打诨插科、幽默风趣,信手拈来,令人捧腹大笑,如痴如醉,课堂犹如磁铁,一顾一盼皆魅力,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了。

教师的个人魅力是多方面的,当然还包括教师的为人师表等,我们可以从各方面塑造自己的个人魅力。总之,我们要思考:我用什么来吸引我的学生?

7、运动激发活力。活力代表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精神状态。教师需要激情,学生同样需要激情。学生的活力从哪里来?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体育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活力。有个理论叫7+1>8,就是7小时的学习加1小时锻炼,效果绝对大于8个小时的学习效果,身体有活力了,头脑清醒了,状态好了,学习效率会大幅度提高。每天到操场奔跑1小时,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合算的取胜的策略。震天动地的口号,排山倒海的气势,所调动的激情足够在学习上使用好几天。跑操为什么要推行,是有道理的。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以上是我对有效教学的肤浅的体会,主要是想引起大家对有效教学这个命题的进一步思考,建立起有效的教学理念。当然,教育理念的建立到教学行为的转化,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要把理念渗透到我们的课堂设计中,渗透到每一个教育细节之中,是艰难的,是了不起的创造过程。我们相信,磨头教师的创造力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已经创造了磨头教育的品牌,我们也一定能够,用创新的精神,把这块品牌擦得更亮,更辉煌。

本人的交流到此结束,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

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时下,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就整体而言,在朝着理想的方向不断推进,但是由于我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的偏差,以及实践经验的缺乏,前阶段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了许多非语文、泛语文、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可以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那么,什么叫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什么?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呢?对前两个问题余文森先生在《有关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一文中已有具体阐述,本人无力超之,对后一问题,余文森先生与诸多专家在其文中也多有论述,但本人也想就此问题谈点自己的实践与思考。一、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 我认为,要达到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明确的课时观,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 有人说,目前阅读教学的问题是:一个模糊、两个无度、三个一样。一个模糊是:教学目标模糊:让人看不出这是哪一课时,教学目标是什么?想让学生学到什么;两个无度是:综合无度,拓展无度;三个一样是:读的形式几乎一样,出声朗读;课型几乎一样,前几分钟是第一课时,后面像是第二课时;第三个一样是低、中、高教学手段几乎一样。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许多观摩课、展示课、公开课把第一课时上得不伦不类,说它是第一课时吧,我们又没有看到学生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但从课的起点看呢──学生当时对文本是一无所知,应该是不折不扣的第一课时;说它是第二课时吧,可是第

二课时的教学又不可能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零”起点上,但从课的终点看──学生对文本已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从教师的小结也让人感觉到无疑这是第二课时。这样的课,有人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就像一群运动员在环形跑道上,在“啪”的一声枪响后,本来应该围绕环形跑道跑,结果大家都离开跑道,四散奔跑。这种观摩课、研讨课或者优质课,它的危害性是比较大的。它会给我们一线老师许多误导与困惑:一种是,第一课时能这样上!另一种是,第一课时这样上,第二课时干什么?识字、学词?作业?拓展? 记得有一次到区里面听课,下课后听到这么一段对话:(对话的两个人,一个是当时执教的老师,一个是那个班的任课老师) “×老师,你好,我是刚才和你一起学习的那些孩子的语文老师,你执教的《月光曲》像《月光曲》一样的美。” “谢谢!” “不过,我有一个疑问。” “请讲。” “这篇课文,你就这样教完了吗?” “哦……不是的。” “那你觉得我第二课时该带孩子们学点什么?怎么做呢?” “这个……” “你觉得,你的教学设计科学吗?课时容量合理吗?” “今天是公开课,所以我把课文最精彩的部分拿出来了。” “你把肉心都吃了,我怎么办呀?”

公平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这一重大转变,对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学生的学法,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重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实践创新能力;注重情感领域,倡导愉快教学,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实现新的教育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这一形势下,大力提倡教师写教学反思。通过实践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如何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反思如下: 1、处理好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适时调控,师生共同研究、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 学生的能力是在自我活动和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高明的教师也无法代替。为此,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启发学生思维,给以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查资料、动脑思考、动手操作、集体讨论、自我展示、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控,使师生、生生合作和谐、默契,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2、处理好“学会”与“会学”的关系.。 课堂教学的每个行为都应以学生学会什么为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感知、理解、运用、深化,指导学生围绕学习重点,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相互交换信息,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策略的指导下,教师安排一系列教学事项,提供学习目标,引起注意和兴趣,呈现各种刺激、各种音频、视频,激励回忆,讨论总结、练习作业、反馈信息、迁移应用、实验操作等,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协调,在长期的自我实践和锻炼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应用,如此长期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会逐步提高,会逐步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最终由“学会”变成“会学”。 3、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 人才的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把学生当作知识的仓库,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让他们自动地去开发知识的宝库,自我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过程,构建一个优良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动”起来,创造一个愉快的、欢悦的气氛,提供一切可能诱发兴趣的条件,使学生提高兴奋度,增强求知欲,让学生积极思考,主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思考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思考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思考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二、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三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 四、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等。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有关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有关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的实施已将近有七个年头,但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部分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依然在荒野中漫游,又回到原先的老路上了。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付出巨大然而成效不佳。究其因,我个人认为是他们缺乏教学上的策略,教与学严重脱节而造成的这一弊端。为此,我思绪万千......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是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遵循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极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尽可能多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具体体现在: <一>有明确任务指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 我们看一堂课是否有成效,不仅限于“这个老师上课不错”“这个老师教学水平不行”其实这是对上课老师的个体教学能力的评估,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关注。因此,评价一堂课是否属“有效教学",必须明确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能否达到和学生预期的目标,否则一切都显得毫无意义。所以说明确目标便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它是教师专业技能的灵魂,是整堂课的方向,是教学成效的依据。这就要我们教师因地制宜地对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及新课标要求深入研究后,方可确定在教学过程中起明确任务导向作用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教学才富有成效。 <二>统一“三维目标”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 众所周知,有效教学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所谓“发展”,并非单指学生获得了新知识与技能以及学习方法,更是包含学生内在发展。为此,我们不能把教学视成单纯的教养方式,它同时也是教育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我们必须

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只有把教学视成教养.教育过程时,才能正确地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有“好”的策略实施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 为什么要强调“好”?这里的“好”是说为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即要选择最有效的教学策略。所以说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它讲究的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例如:某老师采用模式化教学策略,仅让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步骤,而未深入了解这种常规做法的原因,这是“肤浅知识综合症”的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所记的知识荡然无存。因此,选择的教学策略要根据学生实际,要符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认知规律。选定后要善于把握其策略并把它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定会发挥事半功倍的最大功效。 总之,综上所述是我在探索有效教学时的点滴思考。最后借用王启强校长的一句口头禅“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与大家共勉。的确,现今社会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对各部门工作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的将来,不仅会出现频繁的“有效教学”,也许还会出现“高效教学法”“高效种植法”或“高效医疗法”等。为了避免出现“知识恐慌”和“本领恐慌”,这就迫切地需要我们今后要注意读书学习,不断增长见识。使“有效教学”更加有效。

低段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

低段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 低段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 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数学作业:“门高 2厘米”“妈妈的体重是 50克”“小红每分钟走 1米”“小明的爸爸今年 18岁”……如此荒诞的结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也常常感叹:唉 ! 我们的学生怎么这么差劲 ! 上感慨之余, 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数学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 我想: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以至于许多学生的头脑中一点“数”都没有。 那么,什么是数感呢 ? 在《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中对此作了说明:“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 ; 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 ;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 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 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 ; 能估计运算的结果, 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可见,培养学生数感是当前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 在此谈谈我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在生活体验中建立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内化知识。“数感”主要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 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 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和实例, 在现实背景下感受体验, 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 建立数感。例如:到操场上去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 50米、 100米、 400米的距离 ; 到学校食堂去看看、称称、掂掂各种蔬菜、水果的重量,感受 100克、 1千克、 10千克的实际重量等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不仅可以获得数感的启蒙, 还能培养学生的“亲数学”行为,对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着好奇。教学中, 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 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 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自己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比如:我在教学认识“1”时, 先请学生说出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共7篇)

篇一: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教学建构反思 这次听专家幸兴所做报告受益匪浅,帮我们解决了很多教学上的困惑。对于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有了规划思路。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无论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自主与合作是我们实现高效的两个途径。笔者认为: 教学中的高效不仅来自于教师对学习内容的研究,也来自于对课堂流程、课堂环节操作方法与操作程序的统筹规划。 知识学习过程的四个主要环节:独立学习(预习)→组内合作学习(讨论)→班内合作学习(展示)→巩固消化、反馈、检测 具体细化:(可能的指导、点拨、讲解)→预习(尝试)→预习检测(学困调查、学困呈现或错误呈现)→讨论(帮扶、组内问题解决)→展示准备→展示、质疑、补充、点拨与拓展→学困消化与反馈检测。 自主学习需要引领,利用导学案是较务实的方法,导学稿案的本质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文本,而不是教师教学的教案。《导学案》是多位专业教师集体备课的结果,也称为一次备课的成果,考虑了学生基础不同层次的学校,提供给各个基础层次学生使用。但是每一个层次的学校或者班级,要适当的选择使用《导学案》的内容,才能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 课堂环节操作方法注重六个核心要素1)突出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2)强调学生的先学:先学后教、先学后交流。3)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合作交流的最重要载体是小组建设。4)以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课堂流程的基本组合要素,以课常流程引领导学稿的编写。 5)运用形成性评价,尤其是过程性评价6)民主管理、自主管理操作程序的统筹规划。遵循学科规律,探究高效教学方法 高效课堂能否成功,与新学生能否养成好习惯有关,首先规范学生习惯,学生学习规范、行为等有“法”可依、有“法”可循。通过制定班规进行养成教育:告知——做到——习惯。 课堂操作手段选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合作的前提是合作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的设置,一些有益合作的尝试:小组建设、小组管理,尤其是利用小组管理进行学习管理:如利用小组的学困收集、学习清单管理、利用小组的小组讨论与小组帮扶。 高效课堂的流程: 1.独学:规定学习时间,3-5分钟,全班必须安静,不能讨论,有利于独立思考,老师指令,全班统一行动。 2.对学:(1)组内结对,对子握手三下,意思同意结对,互相帮助。(2)规定对学的时间:3-5分钟(3)规定对学方法:每组第一排同学起立,把自己写的内容告诉第二排,讲完了坐下;第二排同学起立,说出听到的内容,并做简单评价,然后讲出自己的答案或见解;站起来讲话,说完话坐下;(4)全班统一行动,便于教师控场 3.小组交流:可分为3种:以解决疑难问题、突破难点为目的的小组讨论;以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的交流为内容的小组讨论;分工协作后的成果收集审议的小组讨论。小组交流的形式包括:一对一式、一分为二式、集中式、个别学生讲析式、组长提问式等。 4.有效展示展示学习的组织培训是关键。培训组长和学科长,再由他们分头培训组员。组内要分工明确,中等生展讲,潜能生读题,优秀生补充,其他同学和老师倾听补充、质疑,力争让每个人都置身于学习之中。班主任和各科教师要分别进行展示形式、内容、礼仪的培训,组织小组长观摩学习,开展多种展示形式培训如组内展示、组间展示、班级内展示等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的学习 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科学的采用游戏教学将大有稗益。,我就经常在教学中采用做游戏这一教学手段,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数字5的读写》时,授课前,设计“抢凳子”这一游戏来导入所学知识:5名学生围着4张椅子绕圈,其他学生们唱歌,歌声停下来后,学生们奋力抢属于自己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直观的建立了数的概念,了解到“4比5少1,5比4多1 ”,既复习了上节课有关“4”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一举数得。 又如,教学“数的组成与分解”时,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头戴数字卡,伴随着“找呀找呀,找到一个好朋友”的旋律,相互找朋友,头饰上的数能组成需要分解的数,就是一对好朋友。(如:2和7组成9;3和6组成9 中,“2”和“7”是一组好朋友,“3”和“6”是一组好朋友。) 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了抽象的数学的理念,其乐融融,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在数学情境中,趣味盎然的学习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习陶醉于数学情境之中,乐不思蜀。这里的“情境”主要指教师通过讲故事、创设生活场景、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置身于学习数学的氛围中。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爱听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故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利用故事的形式出了一道题:小兔子的好朋友给他过生日,小熊住在森林深处,一大早就赶来了。他带了2桶最好的蜂蜜送给小兔子。看,隔老远,他就喊起来了,“小兔,小兔,快开门,你看我给你送什么来了?”小兔子早就闻到蜂蜜的甜味了,她赶忙迎出来,“谢谢、谢谢,快屋里坐吧!”不一会儿,小花猫也来了,送给小兔5个苹果,小猴也赶来了,他从果园里摘了6桃给她。小鸡也赶来了,但她什么也没送,还偷吃了3个苹果,小兔子不高兴了,请小朋友们算算看,小兔共收了多少水果?最后还有几个苹果?学生们听完了这个栩栩如生的故事,学习积极性可高了,很快他们就列出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反思 东街小学王海莉 怎样才算高效?如何做到高效课堂呢?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是引导学生发展和探究知识的场所。既然课堂是以师生的共同合作来完成的,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想就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一、预习先行,先学后“教”。 新课改倡导探究式学习,即要求教师发挥指导作用,给出材料,营造情景;学生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总结,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二、设置环节,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提升学生能力的拓展。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成为我们开展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做到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从心灵上读懂学生、贴近学生。我们在课前预设时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三、要合理活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法与学法都可以预设,但不一定要恪守,随着课堂教学流程推进,要灵活选择 1、教法的选择。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事先预设的教法,只能作为备案,走进课堂。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学的方法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教师不能无视学生所呈现的生命信息,来选择教法。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2、学法的选用。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根据课堂教学情况,科学合理选用学法,激活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学生的学法会在其充分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灵活地创造,我们要积极地接纳与吸收。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去思考、去发现、去解决,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练习的调整。 课堂练习是巩固与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也是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新课改要求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设计练习时,形式要多样,注意学生的覆盖面,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来调控课堂练习的量,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体现学习与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课程改革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实现个性化健康发展。高效的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这是从新课程基本理念来规定“发展”。因此,有效性的课堂一定是讲求高质量的教与学的过程。课前,教师要精心预设,准备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的开发资源,课堂上适时准确的评价,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在每一堂课中要关注生成,宽容的接纳生成,理智的认识生成,机智的筛选生成,巧妙的运用生成,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所以,我认为,课堂的精彩在于有效,如果没有实效,再热闹,再花哨的课堂也是不值得提倡的。我想,我们老师应该实实在在的在“有效课堂”上下下功夫了。

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三) ——怎么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 好像是前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一个人的声音能够传多远,他的影响力就有多远”。但是我以为教师要成长为有影响力的教师,仅有自己的声音是不够的。为什么为什么许多老师总是墙外很香,墙里很臭呢?主要是拾人牙慧,东拼西凑,甚至不务正业。总在说话上下功夫,没有在实干上做文章。只有从自己从事的具体工作研究起来,研究才接近实际,学生才获得真正的收益。一个中小学教师,不是专业的理论工作者,主要的精力不能放在理论的研究上,而应该放在自己教学行为的研究上。只有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高效课堂才能构建起来,课堂教学的效率才会彰显。那么怎么样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怎么样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怎么样纠正自己教学的偏差?怎么样使优化的行为保持下去、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行为习惯?所有这些问题,就成为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问题。 首先,把教学当做教育,立足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从关注知识的基点转移到关注学生成长的基点上。这是教学设计应该首先考虑的首先要问题。 其次,创设情境,在体验与体会中生成冲突(价值冲突、思维冲突、情感冲突),激发探究欲望。这是教学过程中最为核心的问题。这个方面,一般测评难以把握,主要在于老师自己的体会与学生的感受。因而教学中最容易忽视。大家都知道最重要,但是总觉得最空虚。其实,不论你怎么样教学,哪怕是你没有教会学生任何知识,只要激发了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那么就是这个学生离开了学校,他也是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人。他可能

成为技术骨干、科技精英、经济专家。因为这样的学生,可能永远保持旺盛的学习欲望,不断探究未知世界,钻研技术奥秘,探寻人生价值。问题随时生成的问题,不是预设的问题。就是预设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也是源自学生自己的感受而内生性的。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还原文字背后的真实世界,让学生在真实与模拟的场景中,引起深入思考,逼近思维最近发展区,激起情感的层层涟漪,触摸到冲突的真实存在,从而诱发探究、合作兴趣。 第三,提供舞台,尽可能让学生当家作做主,使课堂从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变为学生展示风采的舞台。这个是教学过程中最为常规的一环。这个环节做好与做不好,关系到教学的成败。为此,我觉得课堂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少讲,让学生多动口朗诵、多动手操作、多动脑思考、多动笔总结、多质疑问难、多表达观点、多独立钻研、多合作探究。把时间还给学生,甚至留下空白、留下课堂的不完美(课堂沉寂),也要在学生思维飞转、思绪起伏、思想飞扬。把这个环节做扎实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基本达成。至于是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候教,都不是问题的主要方面。总在该讲出,讲在点子上,讲在困惑处。学生自己学会的不讲,学生合作会的不讲,讲讲学生也许还不会多的就放弃。对于主干核心的难点问题,还不要吝惜语言,该大胆泼墨就大胆泼墨。不然看节省了讲的时间,学生其实不理解,课后还需要补充讲解,那就形成节约型浪费了。要想使讲解有效率,我一贯的原则是坚持“六化”即:复杂问题简单化,深奥理论通俗化,书本知识生活化,抽象道理直观化,静态知识动态化,裸露知识包装化。做到六化,我感觉就提高了学生接收问题的效率。 第四,严格训练,提高训练质量,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在严格训练中内化知识、升华感情、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 发表时间:2018-09-11T09:36:15.287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10月总第287期作者:梁明东[导读] 将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进行分析,以供借鉴。 安徽省天长市城南小学239300 摘要:小学阶段是为学生各个阶段学习奠定基础的阶段,对于语文基础的建立更有着重要影响。所以教师只有更加注重在小学阶段提升语文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的语文基础更加扎实,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让学生成为更有文学素养的优秀人才。因此,将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进行分析,以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课程之一,是基础教育工作的重点。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并不是老师要在课堂上讲多少内容,而是对自身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接受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只有学生真正地学会和理解了课堂上所讲的知识,才是有效的教学。然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弊端和不足,教学的效果并不乐观。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在课堂教学中,教材作为传授知识的重要依据,对学生学习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对于教材内容的把握存在偏差,就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当前,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和创新,仍然保持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以“教”为主,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考虑小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以及自身的接受能力等因素。在教学内容上也不够明确,教学过程缺乏灵活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果不高。 2.学生缺乏课前预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高,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很多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对于老师要求的课前预习作业,也没有完成,导致在上课时,对于教学内容没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使得在课堂上有可能跟不上老师讲解的节奏,对于学习的内容半知半解,课堂学习效率不高。 3.过于追求形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课堂上,老师讲得神采飞扬,学生也表现得非常积极,教学过程进展十分顺利,但是课后的反馈却给我们一个沉重的打击。我们不禁会问,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其实,小组讨论、多媒体辅助等这些教学方式和手段本身并没有错,关键在于教师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形式,缺乏冷静、深度的思考。在课堂上,学生并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他们积极踊跃地发言也只是顺应老师的思路,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听觉、视觉不断地进行被动的接受,非常容易产生思维疲惫,这种情形下,学生往往是根据老师的暗示猜测老师想要的答案,而并没有对知识进行自我思考和沉淀,因此,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不够全面。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1.教师要重视好课。(1)认清自己。教师只有认清了自己,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授课。(2)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对语文知识的起点能力,做到学情清楚、备课全面。此外,也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备课中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定制化教学。(3)教师要懂得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教师要以教材为根本,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仔细琢磨,反复研究。挖掘出课本中的有用知识,并结合自身实际、学生情况对有用知识进行一定的完善和补充,使学生学得更有针对性和体系化。 2.从学情出发激发兴趣。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讲好课,则必须着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并采用多种教学提问形式。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想在课堂上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则必须使课堂氛围充满乐趣。教师可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加入一些与课堂所授知识相关的游戏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也可以在教学设计上引入一些学生切实关心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还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还应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了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1)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自尊需求。这里的尊重不但是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应尊重学生的人格。(2)要努力做到真诚和公平。上课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常见形式。在课堂上,为了达到更好的互动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提问形式。①用图片、课件等直观的教具来提问,且注意提问的时候用语要贴切;②充分利用好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互动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踊跃发言;③采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旧知识以及新知识的差异进行一定的联想,驱使学生自主、愉快地学习新知识。 新课标改革全面推行的情况下,优化调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使之有效性得以提高,应当注意要以学生为本,用真爱构筑课堂,重视备课,提升备课质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此才能保证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展开,能够良好地教育和培养学生,使学生收获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思考能力等,这对于推动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有很大帮助。所以,高度重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姜达君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小作家选刊,2016,(1):167。 [2]刘均维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7):324。 [3]张勇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小作家选刊,2016,(33):182。

低段数学教学交流材料

低段数学教学经验交流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非常荣幸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我的教学工作,说实在的,在这几年的教学中确实成长不少,收获不小,或多或少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当然,离不开各位领导一直以来的重视和培养;离不开同事们的理解和支持;更离不开学生们的信任和好学。 我之前一直认为不就是个一年级数学吗,非常容易,可是事实证明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容易,当我一天到晚面对那群可爱又调皮的孩子的时候就知道做老师是非常非常辛苦。对于一个6,7岁的孩子刚刚进入学校,好动、注意力不集中,40分钟的课堂对他们来说非常不习惯。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说起: 一、教学中。 课堂上除了设计游戏,我从不吝啬带些漂亮教具或和教学相关的玩具,让孩子亲身接触,在玩中快乐学习,如学习认识人民币时买了很多假币,上课用,下课做为奖品,很喜欢,还有学习立体图形时,让学生把家里的积木带学校,课堂上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数学非常有意义,提高他们的兴趣。 人人喜欢表扬,大人如此,更别提小学生了。小学

生正处于成长时期,外界的表扬和肯定对他们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提高数学成绩,一定要他们愿学、乐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遵循“由浅入深,快乐教学”的原则,而且应该有充分的耐心和爱心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尤其对于学困生的闪亮点,不失时机,不遗余力地给予肯定和表扬。 我常用的方式是:课堂上对学生答对的问题,给予口头表扬(哇!宝贝、你太棒了)(真不愧是我的好崽崽!)(我发现你比老师还棒,下次你来做老师!)等比较夸张一点,个性一点。也会经常鼓励全班同学给予掌声(掌声送给她!棒棒棒、你真棒!)。当然我们的表扬要及时具体,也不能总表扬一个孩子或几个孩子,不管是哪个孩子只要发现他的闪光点,那么就要及时表扬,面对不同孩子要有不同的方式。 去年我们班上有这样一个孩子:史海钰,是个非常听话懂事,上课声音洪亮,学习积极向上,自尊心特别强,非常喜欢表现自己,也非常喜欢老师表扬自己,在我的印象中他从来没有挨过我的批评,几乎每次检测考试都是100分,每次家长来接他我总会说你的孩子怎么怎么好,但是其实人无完人,孩子更是如此,有一次期中考试,很多同学都是100分或者99分,而他只有89分,我当时看到他的试卷,分析了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反思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反思工作总结 一、良好的自学能力是高效课堂的坚强后盾。 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内容可通过听讲来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学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几个“条条”来。同时,加强对书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因为课堂内老师讲的例题尽管数量不多,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每个例题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个例题的关键所在,思考这类例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把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稍作变化又有什么结果,解题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识,这类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等。 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与自觉钻研数学的习惯,学生将终生受益。要不断地将学习数学方法化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让学生明白“授人以渔”的道理。 二、形成良好的习惯,为高效的课堂保驾护航。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小学阶段正处于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应在结合上进心培养的同时,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好习惯一旦形成,学生的上进心也就“定向”了。学生的上进心是教师组织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要致力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难免会有反复。我们要善于抓反复,反复抓。如此,学生焉能不上进? 其次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责任心的培养必须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如:认真听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

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 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师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 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我校开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课堂的教学时间分成先学、后教、课堂训练三个环节,作为语文老师,要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来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从科学设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训练有序活跃的课堂,提高课堂“互学”的有效性;教师精心设计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三个方面来阐述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只有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才能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才能真正看到课改的效果。 关键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目标;课堂有效性;作业有效性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江苏泰兴洋思中学的创新教育模式。所谓的“先学”,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独看书,而是在语文老师所提出的“学习目标”和“自学方法”的引领下,学生个体自我走进文本,研读文本,剖析文本,提出自己的见解、认识、问题、困惑,努力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解读文本的问题,获得文本中所得到的最大的启示与发展。自学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如,学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问题做记号等。“后教”,不是完全由教师讲,而是一种“互助式学习”,由学生在充

分“自学”的基础上,在老师有效地组织与引导下,学生彼此之间将“先学”时产生的见解、认识、问题、疑惑等进行相互的交流,彼此互动,共同探讨,最终达到正确理解、形成能力、解决问题、把握文本内涵的目标。“当堂训练”,则是在“先学”“后教”之后,学生当堂作业,一般不少于15分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难点。有的老师会认为,那样多好,老师不用讲,多爽,在这种模式下,老师真的会轻松,不!我觉得在这种模式下老师的作用更为重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主要从科学设定教学目标、训练有序活跃的课堂和设计有效的语文作业三个角度来实践。 一、科学设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中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相当于师生在课堂上的共同奋斗目标,教师是帮助学生达到这个目标,学生则要通过自学、互助学、老师传授来达到老师设定的目标要求。好的教学目标必须符合学生实际,有合理可行性、可操作性、可衡量性。如果教学目标是无效的、不可操作、不可衡量的就会大大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导致教学效果的不可衡量。合理的教学目标结构,能够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生成,能够使学生有最大的收益。 现在使用的语文教材是2002年开始使用的实验教材,

浅谈低段数学的困惑

浅谈低段数学的困惑 现在只要是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教育工作者都会谈论一个问题《新课标》。《新课标》带来了新教育,正确把握新课程“新”的特点是教师学习适应新课程、实施新课程、发展新课程的起点。《新课标》取代了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新的课堂教学要求是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转变,强调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协同教学。《新课标》为广大教师带来了不可估计的优点,但也给老师们带来一些困惑。 一、创设情景的困惑 《新课标》在课程实施建设中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己有知识出发点创设各种情景,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有时候,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创设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情景,但有些教学内容就很难创设适当、满意的情景。数学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情景呢?该遵循什么原则? 二、合作学习的困惑 《新课标》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合作学习进入课堂。面对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有它的优势,但也给老师带来了困惑。从我教学实践中感悟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看似简单易学,但稍有不慎就会使课堂气氛得不到较好的调控,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如果教师不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但大多数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当然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机会更多,扮演着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回报的现象多。同时,小组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放任自流的现象,教师不易发现学生开小差,并且只关注小组学习的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然后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是小组中活动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不听取他人见解,固执己见的现象。还有一些性格内向的,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只作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这也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最后是合作学习的时间问题,把握不好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合作学习能力等,盲目的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经常发现有的课堂小组合作时间太短,学生正在激烈争论,各抒己见,蛮有兴趣的讨论,交流时老师就强制学生停止,有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太长,致使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甚至出现打闹现象。三、活动形式的困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