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职业态度与职业价值观

职业态度与职业价值观

职业态度与职业价值观
职业态度与职业价值观

职业态度与职业价值观是什么?

职业价值:

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

理想、信念、世界观对于职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职业价值观上。

俗话说:“人各有志。”这个“志”表现在职业选择上就是职业价值观,它是一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性和坚定性的职业选择的态度和行为,对一个人职业目标和择业动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个人的身心条件、年龄阅历、教育状况、家庭影响、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人们对各种职业有着不同的主观评价。从社会来讲,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相对落后,各种职业在劳动性质的内容上,在劳动难度和强度上,在劳动条件和待遇上,在所有制形式和稳定性等诸多问题上,都存在着差别。再加上传统的思想观念等的影响,各类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声望地位便也有好坏高低之见,这些评价都形成了人的职业价值观,并影响着人们对就业方向和具体职业岗位的选择。

每种职业都有各自的特性,不同的人对职业意义的认识,对职业好坏有不同的评价和取向,这就是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决定了人们的职业期望,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的选择,决定着人们就业后的工作态度和劳动绩效水平,从而决定了人们的职业发展情况。哪个职业好?哪个岗位适合自己?从事某一项具体工作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职业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人们对职业价值观的种类划分也不同。美国心理学家洛特克在其所著《人类价值观的本质》一书中,提出13种价值观:成就感、审美追求、挑战、健康、收入与财富、独立性、爱、家庭与人际关系、道德感、欢乐、权利、安全感、自我成长和社会交往。我国学者阚雅玲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如下12类。

(1)收入与财富。工作能够明显有效地改变自己的财务状况,将薪酬作为选择工作的重要依据。工作的目的或动力主要来源于对收入和财富的追求,并以此改善生活质量,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2)兴趣特长。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作为选择职业最重要的因素,能够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择我所爱、爱我所选,可以从工作中得到乐趣、得到成就感。在很多时候,会拒绝做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工作。

(3)权力地位。有较高的权力欲望,希望能够影响或控制他人,使他人照着自己的意思去行动;认为有较高的权力地位会受到他人尊重,从中可以得到较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4)自由独立。在工作中能有弹性,不想受太多的约束,可以充分掌握自己的时间和行动,自由度高,不想与太多人发生工作关系,既不想治人也不想治于人。

(5)自我成长。工作能够给予受培训和锻炼的机会,使自己的经验与阅历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得以丰富和提高。

(6)自我实现。工作能够提供平台和机会,使自己的专业和能力得以全面运用和施展,实现自身价值。

(7)人际关系。将工作单位的人际关系看得非常重要,渴望能够在一个和谐、友好甚至被关爱的环境工作。

(8)身心健康。工作能够免于危险、过度劳累,免于焦虑、紧张和恐惧,使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受影响。

(9)环境舒适。工作环境舒适宜人。

(10)工作稳定。工作相对稳定,不必担心经常出现裁员和辞退现象,免于经常奔波找工作。

(11)社会需要。能够根据组织和社会的需要响应某一号召,为集体和社会作出贡献。

(12)追求新意。希望工作的内容经常变换,使工作和生活显得丰富多彩,不单调枯燥。

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主要是指从业人员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看法以及所表现的行为举止。职业态度包括选择方法、工作取向、独立决策能力与选择过程的观念[1],简而言之,职业态度就是指个人对职业选择所持的观念和态度。

就其本质而言,职业态度就是劳动态度,它是从业人员对社会、对其他社会成员履行职业义务的基础,具有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双重意义。

由上述职业态度的意涵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论点,将影响职业态度的因素归纳为以下四大类:

1、自我因素

自我因素包括个人的兴趣、能力、抱负、价值观、自我期望等。职业态度的自我因素与职业发展过程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因为个人因素的形成多与其成长背景相关,个人价值观是在成长过程中一点一滴慢慢养成的。个人若能对自我的各项因素有深入的了解,将能了解何种职业较适合自己,较能作出明确的职业选择。个人在选择职业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也是个人兴趣、能力、抱负、价值观、自我期望的一种反应的表现。但若只是依照自我因素来选择职业,有时难免会产生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感觉,因此,在选择职业时仍必须考虑其它相关因素。

2、职业因素

包括职业市场的需求、职业的薪水待遇、工作环境、发展机会等。就理想而言,兴趣、期望、抱负,应该是个人选择职业的主要依据,但是,事实上,却必须同时兼顾自我能力,以及外在的社会环境、职业市场动态等。对职业世界有越深的认识,就越能够掌握真确的职业讯息,也可以获得比较切合实际的职业选择。相反地,对职业认知有限的人,甚至连何处有适合自己需求的工作机会都不清楚,更何况要作出明确的职业选择。因此,个人对职业的认知会影响到个人的职业态度。

3、家庭因素

包括家庭的社经地位,父母期望、家庭背景等因素。由国内外研究看来,家庭教育对个人发展影响的数据数据并不明显,但是,不论父母的学历高低、社经地位如何,大多数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拥有比自己高的学历,从事比自己有发展的工作。因此,在做职业选择时,家人的意见通常会影响的个人的职业态度。

4、社会因素

包括同侪关系、社会地位、社会期望等因素。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个人的最终目标是在其职业上能有所表现,有更多的人希望自己能成为社会中有身分、有地位的人,以目前的社会现象为例,一般人认为医生、律师、艺术家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清洁人员好象就是不入流的工作,虽然这并不是正确的观念,但或多或少也影响了个人的职业态度。

二、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既影响个人的就业和择业方向,又影响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职业意识由就业意识和择业意识构成。就业意识指人们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和任职角色的看法;择业意识指人们对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

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它包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等方面。

职业意识是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行为等职业要素的总和。职业意识是约定俗成、师承父传的。职业意识是用法律、法规、行业自律、规章制度、企业条文来体现的。职业意识有社会共性的,也有行业或企业相通的。它是每一个人从事你所工作的岗位的最基本,也是必须牢记和自我约束的。

我国企业员工在工作积极性的五个维度上存在着如下情况

努力型处于一般偏高水平

主动性处于较低水平等待性被动型强,一般处于被动接受任务的状态

创造性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不愿动脑去开阔创新

负责性服从安排接受要求主动参与精神不够

情绪性

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

一、职业指导的理论基础

(一)基于职业的本质与作用

职业是社会分工形成的。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生产的三次大分工,第一次是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第二次是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第三次是商业的兴起,出现了农工商等各行各业。分工是产生社会职业的基础,而职业的载体是人,没有人也就无所谓职业。人类社会生活的长河是无限的,作为个体的人只能在其有限的生命的时间之中和在其活动的有限空间之内,在社会分工中占一席地位,这就是他的职业。所以,职业的本质含义是人对社会的关系。职业从分工的角度而言,指在业人口(从事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口)从事工作的各类;或劳动者从事相对稳定的有报酬的工作。对个人而言,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的、在社会分工中具有专门职能的工作。不同的职业把劳动者区分在不同的职业岗位上,相互合作,职业成为了人与社会联系的纽带。所以,从其功能(价值取向)而言,正如黄炎培所概括的,职业是为已谋生,为群服务,是不可分割的两面。

人类是使用工具从事社会性生产以维持生存、发展和繁衍的。社会性生产导致社会分工,分工产生职业。职业一旦产生就成为社会中的独立存在,成为人们认识、选择、从事和发展的对象。职业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其意义和作用在于:

1.复杂的社会分工构成了现代人类文明社会的复杂结构,是现代社会组织的基本构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复杂。现代文明社会结构不仅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外交等各方面,而且每个领域中又有各种不同的层次和结构,构成了极其细致的社会分工和千差万别的职业。按我国现行的职业分类,共分大类8个、中类64个、小类301个,具体的岗位上万,形成现代社会组织的基本架构。

2.职业的种类、类别是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和社会分工水平的具体表现生产力决定社会职业的产生和消失,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才会产生什么样的职业。在蒸汽机产生之前不会有火车司机这个职业,在电脑问世之前,当然也不会有电脑操作、程序设计这类职业。社会分工的水平越高,则职业的分类越细。职业分工直接影响教育体系、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

3.职业的层次结构反映着社会基本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职业与阶级、等级相关联,在消灭了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职业也与不同的社会阶层相联系。不同的职业在社会中有不同的职责、权力、义务。职业与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相关,反映着社会权益的分配,构成不同职业不同的社会需求和对从职从业者的不同要求。

4.职业的社会构成,及其从事那种职业的人数和比例反映了社会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

人力资源的配置与其构成关系及比例反映社会所能提供的职业的各类和数量。

5.职业活动反映了社会运转的运作方式包括不同职业的专门职责,各行各业间的相互关系与合作形式,以及为使职业活动顺利进行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等。

6.职业也反映出不同行业所形成的不同职业群体所特有的社会地位、利益和特征

职业所反映出的这些特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认识职业是选择职业的前提。

(二)基于教育的本质与价值

在一些动物中存在着某些学习现象,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因为,动物主要是依靠本能生活,一般动物自出生就具有相当精确严密的本能活动图式,规定了在每一种场合中的行为。动物只是按照它们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来进行活动和塑造,如鸟巢、蛛网、蚁穴、蜂房。而人类的器官则并不片面地指向某种行为,而是原初就非专门化的。人的这种生理构造的未特定化,反应机制上的未确定性和生存功能上的不完备性,给人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有利条件,使实践中的自由创造成为人类最珍贵的特性。人懂得按照任何一种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以弥补自身在本能上的缺陷和匮乏。人类的这种特性,就使得教育活动成为其必不可少的生存方式之一。所以,教育的本质是人类的主要的生存方式之一。

基于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价值是使人社会化。这是因为:

1.作为人类,其自身的生理构造不能自然地保证自身能够成长为一个具有正常的人类智慧的人人的大脑是人类智慧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人类反应机制的未确定性,大脑必须受到外界相应的刺激和对刺激作出反应才能形成和发展成人类的智慧。人的智力大约50%是在初生到4岁时获得的,30%是在4~8岁时获得的,20%是在8~17岁时获得的。所以,婴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人如果出生后受不到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甚至在智力发展上受到压抑或挫折,其智力缺陷将是难以弥补的,将不能顺利成长为一个正常的人。

2.人类是依靠使用工具进行社会性生产而生存、繁衍和发展的人类是依靠生产知识技术的积累和传递来延续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而不是依靠遗传本能。生产的知识和技术是后天获得的,因此要从事生产劳动就必须学习。劳动力的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教育和训练又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3.人类有语言、文字可以使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富集并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形成人类独特的文明社会人类社会不是简单的重复,作为人在他出生的时候即面对着一个处于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下的复杂的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最初是简单的,以后随着分工的发展越来越复杂,即使在原始氏族社会,人们也有一定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社会组织、生活方式,有语言、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一个人只有获得这个社会所必需的劳动技能、生活知识、思想意识、习惯、行为准则,等等,才能融入这个社会,被社会承认,能在一定的社会中生存。这就要通过学习、通过教育。

所以,没有教育人类就不可能生存、繁衍和发展。作为人,接受一定的教育和训练,不论这种教育和训练是以什么方式和怎样进行的,却是使其成为一个社会成员的先决条件。因此,教育的价值就是使人社会化。

社会化是教育的总目标,亦即通过教育使自然人成为特定社会中的社会人,使个体成员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使人社会化的一个核心内容是使人职业化。因为,职业是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所必须从事的,是他一生中占主要地位的活动。作为一个合格的国家公民,不仅要受到一定年限的基础文化教育,而且也应当受到基础的职业教育。职业指导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职业对于个人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人作为社会成员其需要是多方面的。对个人来说职业是谋生的手段,个人通过职业实现生存的需要。“民以食为天”解决好就业问题,是个人最

大的安全需要。职业使人获得对社会、对行业、对集体、对单位的归属感,提供一个最经常的社交场所,满足人们对归属和爱的需要。个人的价值不通过社会职业是不可能表现出来的,择业的成功和职业上的成就,能够满足人们实现社会价值的需要,成为在社会中有所作为的人。提供成就感,满足受到社会尊重的愿望。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这种个体差异有先天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更主要的是由后天环境、教育、机遇特别是职业所形成的,军人、教师、艺术家各有特质。人们可以通过对职业的选择,发挥自己的特长,满足自己的兴趣,实现自己的理想,满足人们展示个性的需要。人们对职业的关心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占首要地位的。职业指导在人的成长中的教育价值使之成为全面素质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三)基于经济学、劳动学关于劳动力的本质与价值的学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它是一种商品,但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这是因为劳动力或称劳动能力,是在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是在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商品交换需要在产权清晰、交换双方都具有独立意志的情况下方能进行。在奴隶制和农奴制情况下,劳动者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支配自己劳动能力的自由,劳动者大多被强制从事某种职业,因而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商品的特质。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被纳入强制性的经济计划,国家的统包统配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都不具备自由选择、交换的可能,所以劳动力也不具备商品的特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就业的含义是:劳动者根据对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通过与使用这个劳动力的一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通过签订合同等形式,主让渡自己的商品(劳动力),占有别人的商品(一般以等价物货币表现)——取得劳动报酬,以维持生计,因而具有商品的性质。但是劳动力又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与一般的商品不同。这是因为:首先,劳动力这种商品与持有者不可分离,劳动力的持有者——人不是商品,而是具有独立自主意志的个人。因此,这种让渡是有限度的(用人单位购买的是劳动力不是劳动者),选择是双向的(其他商品没有自我选择买主的可能)。表现在用人单位有选择、聘任、解聘的权力和自由;就业者有择业、应聘、辞职、转业的权力和自由,构成双向选择。

其次,劳动力的价值仅能在一定含义下表现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的以等价物表现的交换价值,仅在以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为衡量尺度这样一个特定的意义上存在。事实上劳动力是最积极、最活跃的生产能力,人是无价之宝。所以,劳动力就其实质而言也是无价的。劳动力的交换价值表现在其职业资格,而其价格仅表现在一定义意上的劳动力再生产的价格。一个有着独立意志的人,在选择职业时不仅是考虑经济的收入,而工作的价值、意义、个人的爱好兴趣亦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四)基于人与职业的矛盾关系和心理学有关人职匹配的研究

职业产生于社会分工。职业的产生、变化或消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职业的载体是具有独立意志和不同个性特征的人;不同的职业对人的素质又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职业与个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先天的矛盾关系。

因为社会的物质生产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各种社会人们都还不能获得任意决定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从总体上看,迄今为止人的个性、意愿从来与社会分工和社会职业存在着矛盾。古代的奴隶之所以为奴隶当然决不是他们的个性、素质、能力适合当奴隶;封建社会中农民世世代代固着于土地也是被迫的。在现代社会各种职业的存在、变化、新职业的产生和一些职业的消失也不以任何个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尽管人们选择职业的自由随着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越来越大,但都不可能离开一定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所形成的职业需求来获得自己的职业。要实现就业就必须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时,要能够处理好个人的志趣和现实的矛盾。

各种职业之间的差异和各人之间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并不是每个人都同样的适应某种职业。在人与职业之间存在着某种匹配关系。所以,在个人与职业之间又存在着一种先天的

适应关系。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特质——因素论、人格——职业类型论和发展理论等。

特质——因素论。由美国职业指导专家弗兰克·帕森斯创立,由威廉士和佩特森发展成型。该理论的核心是追求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认为所有的人在成长与发展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于其他人的特点(特质),这些特点与某种职业所需的特质存在着某种相关性。人的特性是可以用科学手段测量的,职业因素也可以运用一定方法进行分析确定,而职业指导就是研究两者的相关性,通过职业指导达到人与职业两者之间的合理匹配。这个理论在职业指导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对各种职业指导理论的形成都有很大影响。

人格——职业类型匹配论。由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创立,1959年首次提出职业选择的理论,经过多年的研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职业指导模式。它包括人格类型和职业类型的划分、职业分类、类型鉴定表等。人格——职业类型匹配理论将人格类型划分为六种,即现实型、调查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具有某种类型人格的人会对某种相应的职业发生兴趣。

发展理论。70年代,金兹伯格和萨帕倡导发展理论。其重点是研究人的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发展和职业成熟的系统理论。认为人的职业发展与成熟是一个连续地、长期地发展过程,进而将人的职业意识的发展划分为几个连续的阶段,每个阶段又有一定的特征和职业意向发展的任务。因此,职业指导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并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10岁左右为幻想期,想象将来长大了干什么。11~17岁为尝试期,认识到将来从事职业要作什么准备,确定职业目标,选择职业。18岁以后为实现期,又分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试图将自己的职业愿望与社会要求联系起来;成果化阶段——专心从事某种职业并取得成就;特定化阶段——即有了特定的职业目标,有了深思熟虑的选择(发展、深造、转业)。萨帕是发展理论的另一代表,1953年形成较为系统的发展理论。他把人一生的活动分为五个阶段:出生到14岁为成长阶段。15到24岁为探索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通过学习、参加课外活动与一定的劳动,探索不同职业的要求,多作一些尝试性的职业决策,为职业作好准备,过渡到就业。25到44岁为建立阶段。在这一阶段早期虽然还有某些尝试和职业的变换,但大多数的人已经选定了一个适合的职业领域,并努力在其中建立一个永久的地位。指导的重点是充分发挥其潜能、寻求晋升和发展的途径。45到64岁为维持阶段。这一阶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职业成就,重点是保持和发展。65岁以后为衰退阶段。工作活动变化将会停止,并逐渐退出职业生涯。

(五)基于青少年心理成长的特点

心理学的研究说明,15~18岁年龄段的中学生,正处于成人前期。他们的认知能力有了显著发展,情感丰富但不稳定,意志过程的理智性明显提高,个性倾向比较明显,自我意识发展较快,自制力和独创性较强,世界观已初步形成,但他的心理和生理还都处于成长时期。成人不仅是一个年龄上的概念,成人应是一个有独立性的人,他不像儿童或少年那样需要依赖他人才能生活,他本人承担安排生活的责任,承担了独立作出决定的职责。成人能够担负起具有成年特征的社会职责,如劳动者、丈夫、妻子、父母等职责;虽然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尚不能担负起这些职责,但是他们已经开始确实地考虑自己的前途,对未来和职业充满憧憬,有相当的判断和决策能力,因而是进行职业指导的黄金时期。青少年由于心理上的不成熟,涉世不深,信息有限,对未来的设想有时不切实际、主观片面,也容易受到各种误识和偏见的影响,都需要进行指导和教育。

职业选择的原则

1.符合社会需要的原

所谓符合社会需要的原则,是指一个人在选择职业岗位时,把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对自己的要求为准绳,去观察、认识问题,进而决定自己的职业岗位。

2.发挥个人素质优势的原则

所谓发挥个人素质优势的原则,是指一个人在选择职业岗位时,综合自己的素质情况,根据自身的特长和优势选择职业岗位,以利于今后在职业岗位上顺利地、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

3.主动选择的原则

所谓主动选择的原则,是指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中不能消极等待,而应主动出击,积极参与

4.分清主次的原则

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摆在毕业生面前的选择是多方面的。比如单位性质、工作地点、工作条件、生活待遇、使用意图、发展方向等诸多的方面,不可能样样遂人的心愿,重要的是在择业过程中怎样权衡利弊,分清主次

5.着眼长远面向未来的原则

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不能只看眼前实惠,不看企业发展前景;不能只看暂时困难,而不看企业的未来;不能只图生活安逸,而不顾事业的追求等。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正在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回忆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青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所以选择职业时,要站得高,看得远,放开视野,理清思路,不仅着眼于本世纪,更要看到下世纪,把自己的命运紧紧和祖国的命运联结在一起,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牢牢把握职业选择的主动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呼唤着千百万人才,而大学毕业生只有在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才能铸造成祖国栋梁之才。

人才选拔的心理测验法介绍

心理测验法是根据已标准化的实验工具如量表,引发和刺激被测试者的反应,所引发的反应结果由被测试者自己或他人记录,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处理,予以量化,描绘行为的轨迹,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对被测试者的心理现象或心理品质进行定量分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心理测验领域已出现了明显的计算机化的趋势,如在机上施测、自动计分、测试结果分析和解释等。心理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一)智力测验

它是对人的一般认知功能进行测量,测验结果常用一个商数,即IQ来表示。智力测验一般包括知觉、空间意识、语言能力、数字能力和记忆力方面的内容,要求受测者运用比较、排列、分类、运算、理解、联想、归纳、推理、判断、评价等技能来解答测试题。

(二)个性测验

亦称“人格测验”,用以了解被测试者的情绪、性格、态度、工作动机、品德、价值观等方面。通过个性测验可以寻求应聘者的性格特征和工作要求的匹配。随着现代社会中人的人性价值日益受到重视和尊重,各种测量手段也层出不穷。其中,影响较大、使用较广泛的是:国外有卡特尔的《16种个性因素问卷(16PF)》、DISC个性测试、爱德华的《个人倾向量表(EPQ)》等。

(三)心理健康测验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和强大的心理压力摧残着人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心理保健和心理治疗的重要性日益突现。能有效用于心理健康诊断的心理测验主要有:《明尼苏达多相个性问卷(MMPI)》、罗夏的《罗夏墨迹测验》、默里的《主题统觉测验(TAT)》、

埃森克的《情绪稳定性测验》、马斯洛的《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

(四)职业能力测验

职业能力是一种潜在的、特殊的能力,是一种对于职业成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贡献的心理因素。从内容上看,与职业活动效率有关的能力包括语言理解和运用、数理能力、逻辑推理、空间关系、知觉速度、手指关节灵巧度、人际协调、影响力、判断力、决策力等。职业能力测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职业能力测验,如美国劳工就业保险局编制的《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ATB)》;另一类是专门职业能力测验,主要用于职业人员的选拔和录用,例如奥蒂斯的独立管理能力测验、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使用的(行政职业能力测试(AAT)、针对企业管理工作的需要开发的《企业管理能力测试(MAT)》、《管理人员胜任特征测试》。(五)职业兴趣测验

一个人职业上的成功,不仅受到能力的制约,而且与其兴趣和爱好有密切关系。职业兴趣作为职业素质的一个方面,往往是一个人职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了解职业兴趣的主要途径就是采用职业兴趣测验量表或问卷来进行。西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进行了最早的尝试,而我国的职业兴趣研究起步较晚,主要以引进和修订西方量表为主。现在较常用的测验量表有坎贝尔编制的《强力坎贝尔兴趣量表(SCll)》、库德的《库德职业兴趣量表(KOIS)》、霍兰德的《职业偏好量表(VPl)》和《自我职业选择量表(SDS)》。

(六)创造力测验

一般而言,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基本操作模式。创造力包括的基本能力主要是流畅力、变通力、精致力、敏觉力和独创力。创造力的测验并不玄妙,有些简单的方法就可施测,如单词联想测验、物件用途测验、寓言测验、模型含义、远隔联想等。现在运用较多的创造力测验量表有吉尔福特的《发散性思维测验》、托兰斯的《创造性思维测验》、盖泽尔斯的《创造力测验》等。

职业生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