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

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

我与国家和社会

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1、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

(1)新中国成立发来,我国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使中国进入经济繁荣,百业兴旺、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的时期,人民摆脱了贫困,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生动体现。(2)在社会生活中,个人对他人的依赖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享有的每一件物品,得到的每一种帮助,无不是他人的智慧、劳动和爱心有付出。当我们明白自己生活的一切条件不是凭空产生的、自己每时每刻都在享受他人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时候,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理所当然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感受社会发展的脉搏,关注社会的今天和未来,把青春的热情和力量奉献给社会,这不仅是我们未来的任务,而是现在不应该开始的行动。

(3)从众是指个体的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从众现象的很好说明。好奇心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之一。青少年好奇、好动、好学、好模仿,对许多问题都感兴趣,碰到新鲜的事物总想知道为什么,探索其奥秘。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了避免出于从众心理和好奇心而染上了不良嗜好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未成年人必须提高和发展自己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培养符合社会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在。

(4)独立思考能力在求要求全面地、发展地思考问题,能够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并能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能够随时检查和调控自己的思维过程,及时发现错误或不恰当之处,并以调整。

自我能力主要表现为善于根据长远目标或社会要求来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够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侵扰和诱惑,能够克制自己的冲动。

2、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1)互联网是高科技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迄今所拥有的容量最大、内容最全面、传递速度最快的信息中心。信息技术和信息文化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形态,社会规范以及人们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2)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即有积极面,也有不可忽视的消极面。

我们要正确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介进行学习与生活,学会通过互联网更多、更快地感觉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和多元的文化信息,提高社会参与度;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求知和获得信息的广阔空间,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学会在网络平台上与同学及社会各方便捷地交流和沟通;等等。

大量事实证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远远超过出我们的想象,一些不法分子一开始都是以“网友”的身份出现的,所以,中学生结交“网友”要小心谨慎、提高警惕,严防上当受骗。

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电脑屏幕将自己的阴暗心理无所顾忌地宣泄,使交往环境被污染。初中生心理和发育都还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较弱,自控能力不强,情绪波动大、易冲动,极易受到网上不文明、不道德信息的影响,沉迷于网络虚拟生活或网络游戏,耽误学业,甚至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我们要勇敢而智慧地面对网络风险,遵守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要求,不侮辱他人人格,不攻击

别人的网络帐号,不去探究别人的隐私;不恶意制造、传播流言,不进行诈骗活动;不泄露国家秘密;不制造、传播病毒,不利用网络破坏公共设施;等等。

(3)初中生是媒介信息最广泛的接受者,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不盲目相信媒体所报道的信息,运用自己的更改思考,各类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批评性意见;对媒介中出现的非法信息、暴力信息、垃圾信息、庸俗信息等,要认识其危害性,提高对这些负面信息的免疫力。为此地,中学生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只有这样,中学生才能正确解析信息,合理运用信息,培养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有效地利用媒介完善和发展自我。

网络等现代媒体已经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中学生应学会理性运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中学生要积极参与网络等现代媒体上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增加关心社会不兴趣和情感,培养观察社会的意识与能力;对于社会消极现象,要学会辩证地全方位查询与思考,激发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学会实事求是地将对社会的观察与自我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将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俦贡献有机结合起来,中学生逐步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与社会公共生活,一定能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3、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独特价值,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1)一个人要生存与发展,必须通过劳动获得一不定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劳动是人维持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

劳动存在不同的种类,个人通过不同种类的劳动获得一定社会的位置,进而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职业,或者说是工作,社会生活是一个整体,各行各业的人们所从事的正当工作,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工人、农民、科学家、老师、医生、公务员等职业,都关系着社会的发展。他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性的推动作用。劳动没有贵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我们要到不同的职业都有其特定的工作方式或工作特点,每一种职业和劳动都有特殊的社会价值,要平等地看待不同职业,尊重不同职业劳动成果。

(2)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同的人由于不同的兴趣爱好或价值取向,对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评价和期望,这将影响到人们对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的选择,以及就业后的工作态度和劳动绩效水平,青春期是人生充满幻想的时期,每位初中生的心灵深处都在勾画人生美好的未来,应该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独特的天赋,从而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奠定基础。

应届毕业的初中生,不管是考入普通高中,升入中等专业学校或职业高中,还是就业,都面临着人生选择问题,要作出合理的选择,就要虚心接受各方面的指导,认真衡量自身实际,仔细推敲选择的出路,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4、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每一个人在受惠于社会和他人的同时,也必然要受制于他人和社会;在社会中的个人,除享受权利外还必须承担义务,除获取外还需要付出。即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承担他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这种责任的社会基础在于人都是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的人。

责任是对于一个人优生或不做某些事情的要求。对责任的承担就叫作负责。

(2)负责任理应获得回报。负责任促进个人自由和进步。负责任使人能获得更多的信任和合作,赢得自尊自信,增长才干,获得荣誉、奖励实际利益。

社会越发展,就越需要负责任的公民。我国的民族自治、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都是以负责为道德基础的。在社会生产和各种职业领域中,社会生产力越发达,分工层次或环节越多,越需要多方合作,越需要个体具有负责任的精神。可见,责任感是个人行事和集体事业能否成功的基础性条件。

(3)负责任需要付出代价。这些代价既可能是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也可能是放弃与责任无关的个人兴趣、爱好和利益,还可能是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批评和处罚。

不负责任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比如:得不到人们的信任;受到道德的谴责,受到法律的惩罚;损害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危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等等。因此,一个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社会负责,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4)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需要做到: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和国家负责。

承担责任要求我们:自觉主动地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信守承诺,勇于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能认真做好分内的每一件小事;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等。

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兼有多重社会身份,每个人都兼有多重社会身份,每种身份都负有特定的责任,社会身份的多重性有时会引起责任冲突。在实现生活中,由于时间、精力和各种条件的限制,有些责任的实施也可能会发生冲突。

在下相互冲突的责任之间进行选择,需要确定轻重缓急或寻求可选择的途径,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困难。这样才能坚守和提升负责的精神。

“责任”也许不比“奉献”“牺牲”伟大,但它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要增强责任意识,积极承担责任,做一个敢于负责、善于负责的人。

5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

(1)公正,是公平、正义的意思。社会生活是人们之间的一种合作活动,社会合作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社会的稳定离不开公平。人们在社会合作交流中,如果受到不公平对待,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就会感到冤枉、气愤,甚至导致报复行为。这种心理和行为使人之间信任降低,导致彼此关系恶化,从而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公平。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人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这样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公平,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制度是以分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级成的系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自己的制度和规则,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与规则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了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制度规则的约束。如果没有正义制度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基石,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正义感,自觉维护和社会公正。

(2)当前,我国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诸多社会矛盾在根本上与社会公下有关,如司法分正、行政公正、教育公正、分配公正、社会保障公正等。如果这些矛盾解决得不好,将危及社会的和谐稳定。解决这些社会矛盾,必须继续推进改革,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按照公民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

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中学生要学会正确认识和理智面对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正确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稳定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觉不能有丝毫动摇。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也干不能,发展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吸有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才能正确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保证社会的蓬勃发展。

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到中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要了解今天的幸福安宁生活来之不易,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协助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6、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1)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空间里发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生活。与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比较,公共生活有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等特征。

公益活动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向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和知识等的活动。活动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分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团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等。

热心公益、积极参与公共生活,是我们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社会、融洽社会关系的

需要,能够体现我们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纯洁和净化个性心灵。

(2)公共设施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给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或设备,按照具体的项目特点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

公共秩序也称社会秩序,是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所确定。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公共设施和公共秩序都是为公民的社会生活服务的,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每一个中学生都应该树立公民意识,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从身边做起,从细节做起,做社会的好公民。

(3)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一个人都从他人、社会和国家那里获得过帮助,应该采取各种方式回报他人、社会和国家。

回报国家,要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要在国家困难的时刻,主动为国家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通过我们的奋斗成为现实。

回报他人和社会,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服务社会,共同营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建设和谐美好的家园,通过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儿童、参加义务劳动、为灾区募捐等活动,表达自己对于他人和社会的爱心,逐步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7、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增强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1)祖国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我们世世代代的家园。我们的生活,以中国的

地域为生存条件,发中华民族的发展为历史渊源,以中华文明的积累为现实内容,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特征。我们个人的情感与民族文化、国家命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体说来,我们的情感活动,即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方式、对自身情感的表达和调控方式等,都是个体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综合产物。

民族文化对人的情感产生重大影响,当代人的许多情感特征都可以从民族文化中找到历史渊源。例如,我们中国人自古有自强不息、忧国忧民的情感取向。从屈原为救国救民“上下求索”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飞“精忠报国”、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直到我们国歌中那;让人热血沸腾的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和“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的豪言壮语,都可以看出,中华民蔟的文化已经在我们的情感中打下深深烙印。

国家的命运更是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状态,近代以来,祖国遭受内忧外患而积贫积弱,中华儿女在屈辱中奋起,为祖国的新生而战斗。新中国成立了,祖国抖去身上的历史尘埃,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儿女从此可以挺起脊梁,做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改革开放揭开新的历史篇章,祖国迈进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国际影响空前提高,巨龙腾飞,举世瞩目,中华儿女成为自豪的中国人。

作为中华儿女,祖国的命运是我们情之所系,民族文化是我们的精神血脉。让祖国繁荣强盛,使中华文化绵延常青,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情感和志向。

(2)民族文化认同感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认同,文化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

我们既要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十分珍惜和爱护中华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也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化民族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进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第一,加强社会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举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族、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族、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第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识荣辱、讲义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第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性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第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3)民族自豪感,是指一个民族由于本民族的存在,发及个人作为该民族的成员而表现出的一种荣誉感。这种荣誉感产生,是基于该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及军事等方面已经取得或将要取得的伟大成就,基于该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或将做出的贡献。民族自豪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推动一个时代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

民族自豪感不仅是一种对祖国的浓厚情感,更是一种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当代青年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刻苦学习,锤炼自己,把赤诚的爱国之情转化为具体的报国之行。

(4)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民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

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1、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之一。

我国人口现状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此外,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听颁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人口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严峻的人口形势,已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

的重大问题。只有严格控制人口听过快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相协调,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也是在目前条件下解决我国人口问题正确途径。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1)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我国各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之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造成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更加剧了资源短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长期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我国人均资源量少、资源分布不平衡加剧了我国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而环境问题又反过来使我国的资源问题更加严重。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自觉认识到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①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②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③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④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

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责任,而且进行终身追究。

(5)实施可持续发展,建设重大成就文明,要靠你我他,中学生要不断提高人口中、资源和环境的优患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2、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民族的总称,中华民族是经历几千年民族迁徙、分化和融合而逐步形成的。

新中国成立后,消灭了剥削制度,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歧视的根源,各族人民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作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政策载入了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各民族之间的感情日益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更加团结。

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各民族共同开了发祖国的锦绣山河、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创立了新中国;共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3、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1)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科技实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在基因测序、载人航天等方面硕果累累,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我国要迅速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3)科教兴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育。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在眼里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的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4)科教兴国就是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造就数发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发千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进步和创新寻发展生产力起决定作用,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对我国来说,在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大力推进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实现技术发展跨越极为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强国必先强教。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

族素质竞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核心竞争力,都离不开教育。

教育是国针,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们,充分发挥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关系物兴衰存亡。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

未成年人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培养想象力,勇于在实践中大胆探索。

4、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知道促进城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

(1)党的十三大制定了我国实现宏伟目标的战略布署。这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们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2)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要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小康还是低落、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目的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

21世纪第二个1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文化软实力显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4)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分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

①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鼓励和支持东部地区先发展,而后又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形成我国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3)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因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美。这既是一个美好愿景,也是一个宏伟蓝图,更是一个现实标杆。

④加强推进发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加快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5、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1)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各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其核心内容:以经济建为中心,坚持四项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时运贯通、相

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须臾不可偏离、丝毫不可偏废,必须全面坚持、一发贯之。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

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都绝不动摇。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坚持国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民的政治基石。

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我们要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要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坚持“引进来”和“走出走”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2)事实雄辩地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发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治理政各个环节,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在中国巷道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

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在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

——必须坚持和平发展。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抓住经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大人民根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