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IPv6学习笔记

IPv6学习笔记

IPv6学习笔记
IPv6学习笔记

IPv6学习

一、IPv4的局限性 (2)

二、IPv6优点 (2)

三、IPv6 Internet 协议(RFC2460) (3)

1、IPv6 首部格式 (3)

2、IPv6 扩展首部(RFC1883) (4)

四、IPv6地址的表示方法(RFC2373) (7)

1、IPv6地址的文本表示 (7)

2、IPv6地址前缀的文本表示 (8)

五、IPv6地址的划分(RFC2373、2374) (9)

1、任意点播地址(Anycast Addresses) (10)

2、组播地址(Multicast Addresses) (11)

3、单播地址(Unicast Addresses) (12)

六、IPV6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RFC2462) (13)

1、接口标识符的生成(从MAC地址到IPv6地址) (13)

七、IPV6有状态地址自动配置(DHCP等相关协议RFC) (14)

八、IPv4/IPv6双栈方法 (14)

九、附录: (14)

一、IPv4的局限性

IPv4协议是目前广泛部署的网络协议,但是随着因特网的发展,IPv4有以下局限性

●地址空间匮乏:IP地址为32位长,地址数最多大概43亿个地址数。

●骨干路由器路由表项过大:由于IPv4网络的分配规划问题,许多IPv4地址

块分配不连续,不能有效的聚合路由,造成路由表项越来越大。

●安全性:IPv4网络的安全性由网络上层负责,不支持端到端的安全。

二、IPv6优点

IPv6优点如下:

●IP地址长度扩展为128位

地址长度由32位扩大到128位,地址数43亿*43亿*43亿*43亿。同时取消了广播地址而已组播地址替代,避免无用信息在网络中循环,造成资源浪费。

●简化的包头格式

Ipv4包头长度在20字节到60字节之间,节点处理要判断包头的长度;IPv6包头固定长度为40字节,能够通过硬件处理包头来加快选路速度,提高效率。

●增强对扩展和选项的支持

IPv4在IP头的尾部加入选项,而IPv6把选项加在单独的扩展头中,放在净荷中。即选项投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需要检查。

●融合多项技术:流标签选项,提供流qos;提供省份验证和保密,IPsec功

能;

●支持IP地址的自动配置

IPv6支持在不使用地址配置协议(如DHCPv6)的情况下能够对自己进行地址配置。

●移动IP

移动IPv6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得移动节点总是通过家乡地址寻址,不管是连接在家乡链路还是移动到外地网络。移动IPv6对于IP层以上的协议层是完全透明的,这使得移动节点在不同子网间移动时,运行在该节点上的应用程序不需修改或配置仍然可用。

三、IPv6 Internet 协议(RFC2460)

1、IPv6 首部格式

关键字说明:

IPv6 首部实例

2、IPv6 扩展首部(RFC1883)

在 IPv6 里,可选的网络层信息在一个独立的首部编码,放在包中IPv6 首部与上层协议首部之间。有这样几个为数不多的扩展首部,每个首部由不同的"下一个首部"的值来标识。一个 IPv6 首部可以携带零个,一个或者更多的扩展首部,每个扩展首部由前一个首部中的"下一个首部"

字段标识。

(1)扩展首部介绍及其顺序

当在同一个包中使用多于一个扩展首部时,建议以如下顺序排列这些首部:

A.IPv6 首部

B.逐跳选项首部(Hop-by-Hop Options header)

此扩展头必须紧随在IPv6头之后,它包含包所经路径上的每个节点都必须检查的可选数据。到目前为止,只定义了一个选项:巨型净荷选项。该选项指明,此包的净荷长度超出了IPv6的16位净荷长度字段。只要包的净荷(包括逐跳选项头)超出65535字节,就必须包含该选项。如果节点不能转发此包,则必须返回一个ICMPv6出错报文。

C.目的地址选项首部(Destination Options header)

此扩展头包含只能由最终目的地节点所处理的选项。目前,只定义了填充选项,将该头填充为64位边界,以备将来所用。

D.路由首部(Routing header)

此扩展头指明包在到达目的地途中将经过的特殊的节点。它包含包沿途经过的各节点的地址列表。IPv6头的最初目的地址不是包的最终目的地址,而是选路头中所列的第一个地址。此地址对应的节点接收到该包后,对IPv6头和选路头进行处理,然后将

包发送到选路头列表中的第二个地址。如此继续,直至该包到达最终目的地。

E.分片首部(Fragment header)

此扩展头包含一个分段偏移值、一个“更多段”标志和一个标识字段,用于源节点对长度超出源端和目的端间路径MTU的包进行分段。

F.认证首部(Authentication header)

此扩展头提供了一种机制,对IPv6头、扩展头和净荷的某些部分进行加密的较验和计算。

G.封装安全有效载荷首部(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 header)

这是最后一个扩展头,不进行加密,它指明剩余的净荷已经加密,并为已获得授权的目的节点提供足够的解密信息。

H.目的地址选项首部

I.上层协议首部(upper-layer header)

(2)扩展首部字段值及在报文中的存放

(3) IPv6选项说明

IPv6选项包含如下三个字段:

A.选项类型:该字段为8位标识符,指明选项的类型。

字段的前2位表示目的节点在不能识别特定的选项时应该采取的动作,共有如下四种选项类型:

00:忽略此选项,完成对扩展头其余部分的处理。

01:丢弃整个包。

10:丢弃包,不论该包的目的地址是否是组播地址,都向该包的源地址发送一个I C M P报文。

11:丢弃包,如果该包的目的地址是单播地址或任意点播地址(即非组播地址),则向该包的源地址发送一个I C M P报文。

第3位指明在包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的传送过程中,选项数据的值是否可以改变。若为0,则不允许改变;若为1,则选项数据是可变的。

B.选项数据长度:该字段为8位整数,表示选项数据字段的长度。该字段

最大值为255。

C.选项数据:该字段包含选项特定的数据,最大长度为255字节。

四、IPv6地址的表示方法(RFC2373)

1、IPv6地址的文本表示

用文本串表示的I P v 6 地址有三种规范形式:

(1) 优先选用的形式为x:x:x:x:x:x:x:x,其中x 是8 个1 6 位地址段的十六进制值。

例如:

FEDC: BA98:7654:3210: FEDC: BA98:7654:3210

1080:0:0:0:8:800:200C:417A

个别字段中前面的0 可以不写,但是每段必须至少有一位数字。

(2) 在分配某种形式的IPv6 地址时,会发生包含长串0 位的地址。为了简化包含0 位地址的书写,指定了一个特殊的语法来压缩0 。使用“::”符号指示有多个0 值的16 位组。“::”符号在一个地址中只能出现一次。该符号也能用来压缩地址中前部和尾部的0 。

用下面的例子来说明:

1080:0:0:0:8:800:200C:417A 单播地址

FF01:0:0:0:0:0:0:101 组播地址

0:0:0:0:0:0:0:1 回返地址

0:0:0:0:0:0:0:0 未指定地址

可用下面的压缩格式表示:

1080::8:800:200C:417A 单播地址

FF01::101组播地址

::1 回返地址

::未指定地址

(3) 当谈到IPv4 和IPv6 节点这样一个混合环境时,有时更适合于采用另

一种表示形式:x:x:x:x:x:x:d.d.d.d ,其中x 是地址中6 个高阶1 6 位段的十六进制值,d 是地址中4 个低价8 位段的十进制值(标准I P v 4 表示)。举例说明:

0:0:0:0:0:0:13.1.68.3

0:0:0:0:0:FFFF:129.144.52.38

写成压缩形式为:

::13.1.68.3

::FFFF.129.144.52.38

2、IPv6地址前缀的文本表示

IPv6 地址前缀的表示方式和IPv4 地址前缀在CIDR 中的表示方式很相似。一个IPv6 地址前缀可以表示为如下的形式:

IPv6 地址/前缀长度

其中,IPv6 地址是前面三种形式的任何形式的IPv6 地址。而前缀长度是组成前缀的十进制值,说明地址最左边的连续的地址位的长度。

例如,60 位长的前缀12AB00000000CD3(十六进制)可用下面的合法格式来表示:

12AB:0000:0000:CD30:0000:0000:0000:0000/60

12AB:: CD30:0:0:0:0/60

12AB:0:0:CD30::/60

但是,下面的表示方式是不合法的。

12AB:0:0:CD3/60在任何一个16位段的地址块中,可以省略前部的0。但不能省略尾部的0 。

12AB::CD30/60 /左边的地址会展开成

12AB:0000:0000:0000:0000:000:0000:CD30

12AB::CD3/60 /左边的地址会展开成

12A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CD3

当书写节点地址和它的子网前缀两者时,可以组合成如下表示:

节点地址:

12AB:0:0:CD30:123:4567:89AB:CDEF

和它的子网号:

12AB:0:0:CD30::/60

可以缩写成为:

12AB:0:0:CD30:123:4567:89AB:CDEF/60

五、IPv6地址的划分(RFC2373、2374)

IPv6地址整体划分为三种:单播地址(Unicast Addresses)、任意点播地址(Anycast Addresses)和组播地址(Multicast Addresses)。不再有广播地址。

一个IPv6 地址的具体类型是由地址的前面几位来指定的。包含这前面几位的可变长度字段称为格式前缀(FP)。这些前缀的初始分配如下:分配前缀(二进制) 占地址空间的百分率

————————————————————————————

保留 0000 0000 1/256

未分配 0000 000 11/256

为NSAP地址保留 0000 001 1/128

为IPX地址保留 0000 010 1/128

未分配 0000 011 1/128

未分配 0000 1 1/32

未分配 0001 1/16

可集聚全球单播地址 001 1/8

未分配 010 1/8

未分配 011 1/8

未分配 100 1/8

未分配 101 1/8

未分配 110 1/8

未分配 1110 1/16

未分配 1111 0 1/32

未分配 1111 10 1/64

未分配 1111 110 1/128

未分配 1111 1110 0 1/512

链路本地单播地址 1111 1110 10 1/1024

站点本地单播地址 1111 1110 11 1/1024

组播地址 1111 1111 1/256

注:(1) 未指定地址、回返地址,和嵌入IPv4 地址的IPv6 地址的分配在格式前缀空间0000-0000以外。

(2) 除了组播地址( 1111 1111 )外,格式前缀空间001 到111 ,在EUI-64 格式中都要求必须有64 位接口标识符。

这样的分配方案支持可集聚地址、本地用地址和组播地址的直接分配,并有保留给NSAP地址和IPX 地址的空间。其余的地址空间留给将来用。可用于已有使用的扩展(如附加可集聚地址等)或者新的用途(如将定位符和标识符分开)。地址空间的15%是初始分配的,其余85%的地址空间留作将来使用。

单播地址和组播地址是由地址的高阶字节值来区分的:值为F F ( 1111 1111 )标识一个地址为组播地址,其他值则标识一个地址为单播地址。任意点播地址取自单播地址空间,和单播地址在语法上是无法区分的

1、任意点播地址(Anycast Addresses)

IPv6 任意点播地址是分配给一组接口,将数据发送给该组唯一的一个接口,主要给路由器使用。

其具有以下特点:

(1)任意点播地址从单播地址空间分配而来,可用任何一种规定的单播地址格式,在地址语法上和单播地址无法区分;

(2)标识一组接口;

(3)数据包最终发一大批到该组内唯一一个接口;

(4)该接口是路由协议认为距离发送方最近的一个;

(5)不同路由协议对距离的衡量标准不同;

(5)一般子网路由器任意点播地址表示形式为,除子网前缀(n位)外,其他128-n均为0,即:

| n 位 | 128-n 位 | +------------------------------------------------+----------------+

| 子网前缀 | 00000000000000 | +------------------------------------------------+----------------+

2、组播地址(Multicast Addresses)

组播地址格式:

| 8 | 4 | 4 | 112 位 | +------ -+----+----+---------------------------------------------+ |11111111|flgs|scop| 组号 | +--------+----+----+---------------------------------------------+ Flags(4位):前面3 位为保留位,初始设置为0 。

第四位为0 指示一个永久分配的(熟知的)组播地址,由全球Internet 编号机构进行分配;第四位为1 指示一个非永久分配(临时)的组播地址。

Scop(4位):组播范围值,用来限制组播组的范围。该字段的可能值如下表:

0 保留 8 组织本地范围

1 节点本地范围 9 (未分配)

2 链路本地范围 A (未分配)

3 (未分配) B (未分配)

4 (未分配) C (未分配)

5 站点本地范围 D (未分配)

6 (未分配) E 全球范围

7 (未分配) F 保留

已经预定的组播地址如下:

FF01::1 节点本地范围所有的节点组播地址一个节点上的所有接口FF02::1 链路本地范围所有的节点组播地址 IPv4中的广播 Link上的所有节点

FF01::2 节点本地范围所有路由器组播地址

FF02::2 链路本地范围所有路由器组播地址

FF05::2 站点本地范围所有路由器组播地址

FF02::1 取代了IPv4中各类广播地址

组播地址有以下特点:

(1)地址以1111 1111开始;

(2)标识一组(0-多个)接口;

(3)数据包发送到该组内所有的接口;

(4)一个数据包发送出去,对方可能是一组,这一组可能是0-多个接口,只要是这个组里的,都可以收到。

3、单播地址(Unicast Addresses)

(1)单播地址特点:

(a)标识单个接口(Interface);

(b)负载均衡场景下多个接口可以使用同一个单播地址;

(c)数据包发送给单个接口;

(d)一个数据包发出去,给一个单独的目标接口。

(2)链路本地地址:Link-Local Address,不跨路由器的,以FE80开头,设计链路本地地址的目的是为了用于诸如自动地址配置、邻居发现或无路由器存在的单链路的寻址。

(3)站点本地地址 Site-Local Address,相当于IPv4的私有地址,可跨路由器,但不可在公网使用。范围:FEC0-FEFF,开头为FEC,FED,FEE,FEF的地址都是站点本地地址。站点本地地址的设计目的是为了用于无需全球前缀的站点内部寻址。路由器不应转发站点外具有站点本地源或目的地址的任何包。

(4)可集聚全球单播地址

可集聚全球单播地址格式表示如下:

| 3| 13 | 8 | 24 | 16 | 64 bits |

+--+-----+---+--------+--------+--------------------------------+

|FP| TLA |RES| NLA | SLA | Interface ID |

| | ID | | ID | ID |

|--+-----+---+--------+--------+--------------------------------+

<--Public Topology---> Site

<-------->

Topology

<------Interface Identifier----> 其中:

FP 为格式前缀( 001 );

TLA ID 为顶级集聚标识符,由国际组织分配;

RES 保留为将来用;

NLA ID 为下一级集聚标识符,由申请机构自己分配;

SLA ID 为站点级集聚标识符,相当于子网ID;

INTERFCE ID 为接口标识符;

可集聚全球单播地址,相当于:以001开头然后是45位的global routing prefix 全球方位路由,后面是16位的子网ID,最后是64位的接口ID。

六、IPV6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RFC2462)

IPv6同时定义了无状态与状态自动配置机制。无状态自动配置不需要对主机进行任何手动的配置,对路由器的配置也是最少的(如果有的话),也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服务器。无状态机制可以使主机把本地信息同路由器发出的通告消息结合来产生一个地址。路由器通告一个前缀,这个前缀用以标识关联到链路的子网,而主机则产生一个“接口标识符”,这个“接口标识符”

在本子网上唯一地标识了该接口。主机地址就是这两部分的结合。如果没有路由器,主机只能产生本地链路地址。但是本地链路地址已经足以让主机与本地链路上的其它节点通信了。

1、接口标识符的生成(从MAC地址到IPv6地址)

要从MAC地址获取IPv6地址,必须首先将IEEE 802地址映射到EUI-64地址,然后对U/L位求反。

例如:本机MAC为8C-89-A5-25-16-53,首先,通过在第三个和第四个字节之间插入FF-FE将其转换为EUI-64格式,结果是8C-89-A5-FF-FE-25-16-53,对U/L位(首字节中的第七位)求反。首字节的二进制形式为10001100。对第七位求反后,变为10001110(0x8E)。最后的结果是8E-89-A5-FF-FE-25-16-53,当转换为冒号十六进制符号时,成为接口标识符8E89:A5FF:FE25:1653。结果是,对应于MAC地址8C-89-A5-25-16-53的网络适配器的链接本地地址是FE80:: 8E89:A5FF:

FE25:1653。

七、IPV6有状态地址自动配置(DHCP等相关协议RFC)

八、IPv4/IPv6双栈方法

IPv4/IPv6双栈节点与其他类型的多栈节点的工作方式相同。链路层接收到数据段,拆开并检查包头。如果IPv4/IPv6头中的第一个字段,即IP包的版本号是4,该包就由IPv4栈来处理;如果版本号是6,则由IPv6栈处理。节点可以与任何IPv4节点或IPv6节点互操作,但只限于与其有连接能力的网络。

与双栈节点D互操作的节点包括:网络A和网络B中的IPv4节点或IPv6节点、网络M中的所有IPv4节点,但D不能和网络C中的节点互操作。网络C 是严格的IPv6网络,从网络A到网络C没有IPv6路径。链接网络A和网络M 的路由器只支持IPv4,因此无法通过网络M向网络C转发IPv6包。

九、附录:

附1:

IPv6相关RFC:https://www.sodocs.net/doc/4d15940743.html,/content/rfc.html

附2:

WindowsXP下配置IPv6常用命令:

1.ipv6 install/uninstall:安装/卸载IPv6协议栈

2.ipv6 if [ifindex]:查看所有的支持IPv6的接口及其相关信息

3.ipv6 adu ifindex/address [ life validlifetime ]:给端口ifindex

配置IPv6的地址。

4.ipv6 rt:查看路由表

5.ipv6 rtu prefix ifindex[/address] [ life validlifetime ]

这条命令是用来处理IPv6路由表的。注意,这里的prefix是采用的"address/prefixlen"的形式。例如,如果要添加缺省路由,网关为

3ffe:321f::1111,则需要执行如下命令:

ipv6 rtu ::/0 4/3ffe:321f::1111

路由表项的删除与接口地址的删除方法一样,把lifetime设为0就可以了。例如,要

删除上面指定的缺省路由,可以执行如下命令:

ipv6 rtu ::/0 4/3ffe:321f::1111 life 0

6.ipv6 ifcr v6v4 v4src v4dst这条命令是用来建立IPv6/IPv4隧道

(tunnel)的

7.ipv6 ifd ifindex这条命令是用来删除一个接口

实验报告

组网配置实验报告 参赛队名:西南交通大学1队完成时间:17:30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模拟校园网络内部的具体功能和三层结构: a.模拟网络的3层结构如下: 核心层——负责进行数据的快速转发。 汇聚层——负责汇集分散的接入点,进行数据交换,提供流量控制和用户管理功能。 接入层——负责提供各种类型用户的接入,在有需要时提供用户流量控制功能。 路由采用RG-R1700,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具有1个网络/语音模块插槽,支持种类丰富、功能齐全、高密度的网络/语音模块,可实现更多的组合应用。采用64位的微处理器技术,CPU为Motorola PowerPC 8248,主频高达到266MHz,固化两个10/100M快速以太口,2个高速同步口;提供丰富的网络安全特性,支持哑终端接入服务器功能;提供完备的冗余备份解决方案,支持VoIP特性、IP 组播协议,支持IPv4/IPv6,有丰富的QoS特性。 核心层采用RG-S3760-24,硬件支持IPv4/IPv6双协议栈多层线速交换和功能特性,为IPv6网络之间的通信提供了丰富的Tunnel技术,并提供了丰富而完善的路由协议,内在的安全防御机制和用户管理能力,更可有效防止和控制病毒传播和网络攻击,控制非法用户接入和使用网络,保证合法用户合理化使用网络资源,充分保障网络安全、网络合理化使用和运营;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管理工具如SNMP、Telnet、Web和Console口等。 汇聚层采用RG-S3550-24,硬件支持多层交换,提供二到七层的智能的流分类和完善的服务质量(QoS)以及组播管理特性,支持完善的路由协议,并可以根据网络实际使用环境,实施灵活多样的安全控制策略,可有效防止和控制病毒传播和网络攻击,控制非法用户使用网络,保证合法用户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充分保障网络安全和网络合理化使用和运营。可通过SNMP、Telnet、Web和Console 口等多种方式提供丰富的管理。 接入层采用STAR-S2126G,是一款高性能、高安全、可堆叠的网管型以太网交换机。基于高背板的全线速设计,提供智能流分类和完善的服务质量(QoS)以及组播管理特性,使其在企业级网络多种应用中,实施灵活多样的ACL访问控制和安全防范;同时,配合灵活的堆叠功能,使得本地高密度端口可随时被智能集中管理,方便较大规模网络用户在接入层的数据集中管理;另外,针对不同的管理手段,分别提供了SNMP、Telnet、Web和Console口等多种管理方式。

物联网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RFID开发实验 一、实验环境 硬件:UP-MobNet-II型嵌入式综合实验平台,PC机 软件:Vmware Workstation +Ubuntu12.04+ MiniCom/Xshell + ARM-LINUX交叉编译开发环境Rfid_900M模块QT测试程序 二、实验内容 1、了解UHF的基本概念、国际标准、协议内容 2、了解UHF的标准接口 3、了解UHF的应用范围及领域 4、掌握对功率和功放相关命令的操作 三、实验原理 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的协议目前有很多种,主要可以分为两大协议制定者:一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二是EPC Global。ISO组织目前针对UHF(超高频)频段制定了射频识别协议ISO 18000-6,而EPC Global组织则制定了针对产品电子编码(Electronic Product Code)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的标准。目前,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中的两大标准化组织有融合的趋势,EPC Class 1 Generation 2标准可能会变成ISO 18000-6标准的Type c。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针对ISO 18000-6 标准的射频识别系统,本节讨论的是ISO 18000-6 协议中与系统架构相关的物理层参数。 ISO 18000-6 目前定义了两种类型:Type A 和Type B。下面对这两种类型标准在物理接口、协议和命令机制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 1.物理接口 ISO 18000-6 标准定义了两种类型的协议—Type A 和Type B。标准规定:读写器需要同时支持两种类型,它能够在两种类型之间切换,电子标签至少支持一种类型。 (1)Type A 的物理接口 Type A 协议的通信机制是一种“读写器先发言”的机制,即基于读写器的命令与电子标签的应答之间交替发送的机制。整个通信中的数据信号定义为以下四种:“0”,“1”,“SOF”,“EOF”。通信中的数据信号的编码和调制方法定义为: ①读写器到电子标签的数据传输 读写器发送的数据采用ASK 调制,调制指数为30%(误码不超过3%)。 数据编码采用脉冲间隔编码,即通过定义下降沿之间的不同宽度来表示不同的数据信号。 ②电子标签到读写器的数据传输 电子标签通过反向散射给读写器传输信息,数据速率为40kbits。数据采用双相间隔码来进行编 码,是在一个位窗内采用电平变化来表示逻辑,如果电平从位窗的起始处翻转,则表示逻辑“1”;如果电平除了在位窗的起始处翻转,还在位窗的中间翻转,则表示逻辑“0”。 (2)Type B 的物理接口 Type B 的传输机制也是基于“读写器先发言”的,即基于读写器命令与电子标签的应答之间交换的机制。 ①读写器到电子标签的数据传输 采用ASK 调制,调制指数为11%或99%,位速率规定为10kbits 或40kbits,由曼彻斯特编码来完成。具体来说就是一种on-offkey格式,射频场存在代表“1”,射频场不存在代表“0”。曼彻斯特编码是在一个位窗内采用电平变化来表示逻辑“1”(下降沿)和逻辑“0”(上升沿)

ipv6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ipv6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篇一:AR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 实 验 报 告 学院年级 20XX 班级 4班 学号 3013218158 姓名闫文雄 20XX 年 6 月 17 日 目录 实验名称----------------------------------------------------------------------------------- 1 实验目标----------------------------------------------------------------------------------- 1 实验内容----------------------------------------------------------------------------------- 1 实验步骤---------------------------------------------------

-------------------------------- 1 实验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 实验结论----------------------------------------------------------------------------------- 1 一、实验名称 ARP协议分析 二、实验目标 熟悉ARP命令的使用,理解ARP的工作过程,理解ARP 报文协议格式 三、实验内容以及实验步骤: (局域网中某台计算机,以下称为A计算机) ARP(地址解析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即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主机发送信息时将包含目标IP地址的ARP请求广播到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并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确定目标的物理地址;收到返回消息后将该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机ARP缓存中并保留一定时间,下次请求时直接查询ARP缓存以节约资源。 ARP是建立在网络中各个主机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网络上的主机可以自主发送ARP应答消息,其他主机收到应答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 实验一Internet应用 一、实验目的: 1、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本实验,理解和掌握常用软件的配置和使用,从 而能充分利用Internet资源服务于工作和学习。 2、通过本实验,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网络上所提供的丰富多彩的服务。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1、学习和掌握电子邮件收发工具软件Microsoft Outlook Express。 Microsoft Outlook Express是当前常用的一种电子邮件收发软件,包括Internet 邮件客户程序、新闻阅读程序和Windows通讯簿。具有可管理多个邮件和新闻账号、可脱机撰写邮件、以通讯簿存储和检索电子邮件地址、并可使用数字标识对邮件进行数字签名和加密、在邮件中添加个人签名或信纸以及预订和阅读新闻组等多功能。 ⑴配置邮件与新闻账号; ⑵使用Outlook Express发送与接收邮件和新闻; 2、在此基础上,下载并安装常用的电子邮件收发工具软件Foxmail软件,配置 邮件和收发邮件。 3、下载、安装并研究常用的邮件服务器Easymail。重点理解邮件服务器的设置、 邮件服务的客户端设置。 4、下载、安装并研究常用的代理服务器软件WinGate。重点理解代理服务器软件的 配置。 5、下载、安装并研究常用的FTP工具软件CuteFTP。重点理解FTP工具软件的配 置。 6、下载、安装并研究常用的下载工具软件NetAnts和FlashGet,并用FlashGet下载 天网软件防火墙。 7、安装、配置并研究天网软件防火墙。 8、下载、安装音乐播放软件Winamp,并用Winamp播放MP3。 9、下载、安装网络收音机软件龙卷风,并用龙卷风收音机播放中文和英文电台。 10、先使用流媒体下载软件StreamBox VCR下载电影,再用RealPlayer播放。 三、实验结果 1、

H3C实验报告大全11-IPv4与ipv6静态路由

IPv4和IPv6静态路由、默认路由配置 配置IPv6命令 配置链路链路接口(两种方法) 自动生成 [RTA-Ethernet0/1] ipv6 address aotu link-local 手工配置 [RTA-Ethernet0/1] ipv6 address FE80::1 link-local 配置站点本地地址(两种形式)---两种方式的不同,实验三有详细介绍[RTA-Ethernet0/1] ipv6 address FE80::1/64 [RTA-Ethernet0/1] ipv6 address FE80::1/64 eui-64 配置全球单播地址(两种形式) [RTA-Ethernet0/1] ipv6 address FEc0::1/64 [RTA-Ethernet0/1] ipv6 address FEc0::1/64 eui-64 实验目录 一.IPv4静态、默认配置 二.IPv6地址配置、静态、默认配置 三.配置IPv6遇到的问题 一.Ipv4静态、默认路由配置

实验要求: R1配置默认路由 R2配置静态路由 R3配置默认路由 上图配置IP地址 给R1设置默认路由 [r1]ip route-static 0.0.0.0 0 192.168.1.2 给R2设置到1.1.1.0网络的静态路由 [r2]ip route-static 1.1.1.1 32 192.168.1.1 给R2设置到3.3.3.0网络的静态路由 [r2]ip route-static 3.3.3.3 24 192.168.2.2 给R3配置默认路由 [r3]ip route-static 0.0.0.0 0 192.168.2.1 查看r1.r2.r3的路由表

实验四 IPv6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IPv6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过程,理解各种单播地址的作用,掌握访问IPv6 WEB 服务器和FTP服务器的访问方法,并对各数据包进行分析。 二、实验内容 1、实现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 2、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各种单播地址; 3、在IPv6环境下访问WEB服务器; 4、在IPv6环境下访问FTP服务器。 三、实验步骤 1、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 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每台主机为一组。现仅以主机A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所在组的操作。注: 下面实验中涉及全球单播地址的实验内容需要在学校IPv6网络环境支持下进行,学校需要将中心设备连接到学校IPv6网络环境中才可以使用全球单播地址进行实验,如学校不具备IPv6网络环境,关于全球单播地址的验证可以不做。 1)启动协议分析器并开始捕获数据(不设置任何过滤条件)。 2)重起IPv6协议栈。 方法: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命令: netsh int ipv6 reset netsh int ipv6 renew 3)察看生成的地址、路由信息。 在命令行下,输入命令“ipconfig”。 ●找出物理接口(Ethernet adapter),根据该接口信息找出IPv6地址并填写表4-1: 表4-1 实验结果 在命令行下,输入命令“netsh int ipv6 show rou”。 ●路由表中有哪些条目?这些条目是怎样产生的? 4)停止数据捕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在“路由器发现”会话下,进入按该主机的链路本地地址分类的会话,路由器公告报文中有哪几种选项类型?各自的作用是什么?路由器发现在自动地址配置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在“重复地址检测”会话分析中,有哪些地址进行地址检测?是否收到邻节点公告报文?重复地址检测在自动地址配置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在“多播侦听发现”会话分析中,进入该会话的是哪种类型的报文?它在自动地址配置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5)由上面的分析结果,绘制出无状态自动配置的数据交互图。 2、进一步理解不同单播地址的使用场合 本练习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C和D作为一组,主机E和F作为一组。现仅以主机A、B所在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IP数据包解析实验报告

< 解析IP数据报实验报告 - … (

目录 目录 (2) 1、课程设计目的 (2) 2、课程设计要求 (2) < 3、相关知识 (2) 4、课程设计分析 (6) 网卡设置 (6) 使用套接字 (7) 接收数据包 (7) 定义IP头部的数据结构 (8) IP包的解析 (9) 协议的定义 (9) ; 捕获处理 (9) 5、运行结果 (10) 6、总结 (11) 7、课程设计参考资料 (11) 8、源程序代码 (11) , /

, 1、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设计一个解析IP数据包的程序,并根据这个程序,说明IP数据包的结构及IP协议的相关问题,从而对IP层的工作原理有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2、课程设计要求 本设计的目标是捕获网络中的IP数据包,解析数据包的内容,将结果显示在标准输出上,并同时写入日志文件。 程序的具体要求如下: 1)以命令行形式运行:ipparse logfile,其中ipparse是程序名, 而logfile 则代表记录结果的日志文件。 2)在标准输出和日志文件中写入捕获的IP包的版本、头长度、服务类型、数据包总长度、数据包标识、分段标志、分段偏移值、生存时间、上层协议类型、头校验和、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等内容。 3)当程序接收到键盘输入Ctrl+C时退出。 3、相关知识 互联网络层是TCP/IP协议参考模型中的关键部分.IP协议把传输层送来的消息组装成IP数据包,并把IP数据包传送给数据链层.IP协议在TCP/IP协议族

中处于核心地位,IP协议制定了统一的IP数据包格式,以消除个通信子网中的差异,从而为信息发送方和接收方提供了透明的传输通道.编制本程序前,首先要对IP包的格式有一定了解,图1给出了IP协议的数据包格式. - IP数据包的第一个字段是版本字段,其度是4位,表示所使用的IP协议的版本.目前的版本是IPV4,版本字段的值是4,下一代版本是IPV6,版本字段值是6.本程序主要针对版本是IPV4的数据包的解析. 报头标长字段为4位,它定义了以4B为一个单位的IP包的报文长度.报头中除了选项字段和填充域字段外,其他各字段是定长的.因此,IP数据包的头长度在20—40B之间,是可变的. 0 4 8 16 19 24 31 图1 IP数据包的格式 服务类型字段共8位,用于指示路由器如何处理该数据包.该字段长度由4位服务

ipv6,nd协议,广播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ipv6,nd协议,广播 篇一:网络基础邻居发现(nd)协议 网络基础邻居发现(nd)协议 ipv6邻居发现(nd)是一组确定邻居节点之间关系的消 息和过程。nd代替了在ipv4中使用的“地址解析协议(aRp)”、“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icmp)”、路由器发现和icmp重定向,并提供了其他功能。nd在RFc2461“用于ip版本6(ipv6)的邻居发现”(neighbordiscoveryforipVersion6(ipv6))中进行了描述。 邻居发现(nd)协议的使用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包括nd由主机使用、nd由路由器使用和nd由节点使用。其中,在nd由主机使用中,主要用于探索邻居路由器、探索地址、地址前缀和其他配置参数;在nd由路由器使用中,主要用于公告它们的存在、主机配置参数以及处于链路的前缀,通知主机更好的下一个跃点地址,以便转发用于特定目标的数据包;在nd由节点使用中,主要用于解析ipv6数据包所转发到的邻居节点的链路层地址,确定邻居节点的链路层地址何时发生变化,确定ipv6数据包是否可以发送到邻居和能

否收到来自邻居的数据包。邻居发现(nd)协议的描述过程如表5-2所示。 篇二:ipV6基本协议分析实验 上机报告 篇三:ipv6协议实验 项目名称:实验报告 i.实验目的 1.配通自己pc的ipv6网络,熟悉ipv6相关的控制台命令; 2.学习nd及相关应用(如路由器发现、不可达检测、重复地址检测、前缀发现、参数发现、重定向等);(可选做其它感兴趣的协议或应用) ii.实验要求 在网络上抓取任意4种nd消息报文(至少4个截图),做报文分析。提交的作业内容包括: 1.自己pc的ipv6地址,如何知道ipv6是通的?请以截图配文字说明; 2.用抓包工具(如wireshark),抓取nd 消息报文,分析之,以截图(至少4个截图)配文字的形式。 iii.现有条件 学校的网络,能够上ipv6网站。microsoftwindows7操作系统抓包工具wiresharkv1.6.2 1.检测网络连接:

网络测试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网络测试 队别姓名李王丁学号、实验日期 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 2.实验要求 3.实验环境 4.实验作业 5.问题及解决 6.思考问题 7.实验体会 【实验目的】 熟悉windows提供的常用网络测试工具;掌握windows常用网络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通过网络测试工具检测网络工作情况。 【实验要求】 在进行实验的主机上运行Windows 7操作系统,并将它接入到IEEE802.3局域网。 实验主机的网卡设置为通常模式。 按要求进行网络测试。 【实验环境】 用以太网交换机连接起来的windows 7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接入Internet。 【实验作业】 1.实验一收集信息 1.1 使用Hostname命令获取主机名 LD-PC。见图1-1。 1.2 使用ipconfig命令获取本机的网络配置信息 1.2.1 使用命令ipconfig,不带任何参数选项,得到本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缺省网关 本机的IP地址:10.104.137.166;子网掩码:255.255.255.0;缺省网关:10.104.137.1。 见图1-2-1(1)。 1.2.2 再次运行ipconfig,使用/all选项,对比得到的结果 相比不带任何参数的ipconfig命令,使用/all选项多了适配器表述、物理地址、DHCP 已启用、自动配置已启用、获得租约时间、租约过期时间、DHCP服务器、DNS服务器、TCPI 上的NetBIOS等信息。见图1-2-2(1)和1-2-2(2)。 1.3 使用route命令查看本机的路由表分析路由表中的表项,是否有下列路由:缺省路由、本地环路、 直连网段的路由、本地主机路由、本地广播路由、组播路由、广播路由、缺省网关。 使用route print查看本机的路由表,见图1-3(1)。由IPv4路由表可以看出,存在本地环路127.0.0.0,存在直连网段的路由、本地主机路由、本地广播路由和组播路由10.104.137.166,存在缺省网关0.0.0.0,不存在缺省路由和广播路由。 2.实验二测试网络运行情况 2.1 用ping命令测试本机的TCP/IP协议是否正确安装 用ping 127.0.0.1或ping 主机名,若收到来自 127.0.0.1的回复,说明TCP/IP正确安装。 若返回“time out”或提示“一般故障”,则说明TCP/IP的安装或运行存在某些基本问题。结果见图2-1,说明TCP/IP正确安装。 2.2 测试网络是否通畅 2.2.1 用ping本机IP地址,测试本机网络配置 正常情况下,计算机应该对该命令应答。如果不通,则表示本地安装或配置存在问题。 结果见图2-2-1,说明本机网络配置正常。 2.2.2 ping网关IP地址,测试网络是否通畅 收到应答,说明本地网络运行正确。结果见图2-2-2,说明本地网络运行正常。 2.2.3 断开网络连接,再次使用该命令,对比测试结果。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

目录 《计算机网络》实验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一 IEEE802标准和以太网.......................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二地址解析协议(ARP)........................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三网际协议(IP).............................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四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五 Internet组管理协议(IGMP)................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六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七传输控制协议(TCP)........................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八路由信息协议(RIP)........................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九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I..............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十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II.............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实验报告格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计算机网络》实验大纲 (一)实验课程简介 计算机网络是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方向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同时也是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互联网、典型网络应用及IPv6等基础理论知识,熟悉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使用及配置方法,掌握局域网和互联网的设计、组建技术。丰富学生的计算机素养,为相关后续课程(无线局域网、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网络程序设计、电子商务、物联网等)的学习提供知识准备,为有志考取研究生、希望深入学习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欲从事计算机网络行业的学生奠定基础。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在真实网络设备上操作训练,一方面使学生验证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使学生增强动手能力,掌握组建计算机网络的技能。通过实验,要求学生能更深刻的理解以太网、互联网、路由协议、TCP等的原理,理解和掌握路由器、交换机等基本网络设备的使用方法,具备设计和组建局域网的基本能力。 (三)实验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 2

IPV4实验报告

3.5 IPv4协议 3.2.1 协议格式 3.2.2 实验目的 掌握IPv4协议原理,理解IPv4数据报结构 3.2.3 实验内容 1.捕获一些IPv4数据包,观察分析IPv4分组各个字段 (1)版本号字段为多少? 如图光标选中部分,版本号字段为45. (2)首部长度字段值为多少?该值最小为多少?有无更大值,最大值为多少?这个包的首部长度为20。 我抓到的最小的是20:

如下图: 在网上搜到最长的长度应该是60,但我没有捕获到对应的数据包,主要原因是我没有找到对应的根据ip首部长度筛选数据包的wireshark命令。(不知道是否有,我在网上查没有查到) (3)验证总长度字段 总长度从40到1125不等。 40:

1125: (4)在cmd下向某一远程目标输入一个tracert命令,观察tracert程序发送的一系列分组中的TTL字段值?有何特点?结合tracert程序原理解释观察到的结果。 TTL值依次递增。tracert程序是通过发送依次TTL递增的数据包,每经过一个路由器TTL-1,超时后反馈给本机,这样就可以测出本机至目标ip中间经过的路由器及其地址。 (5)观察IPv4分组封装的不同的上层协议所对应的协议字段值

IGMP:2 UDP:17 网络资源: ICMP:1 TCP:6 EGP:8 OSPF:89 IPV6:41 (6)发送一个ping –f 分组,观察此时数据报中DF值

0x02 (7)观察不同IPv4分组的标识字段是否一样 不一样。 观察图片就能看出来。 2.观察IPv4数据报分片与重组 实验主机可向某目标IP(如:10.4.3.16)发送一个较大字节数据报(如:3600字节),从 而捕获IPv4数据报分片分组。 例如:ping -l 3600 10.4.3.16 实验图片; 1 2

网络工程实验报告

网络工程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通信工程 学号:

实验二三层交换配置 一. 实验目的 1. 根据实验要求的物理拓扑结构连接局域网 2. 根据实验要求的逻辑拓扑结构创建VLAN,并将用户的计算机划分到指定的VLAN 中 3. 根据要求为每个VLAN 创建VLAN 接口,并设置IP 地址及分配IP 地址空间 4. 根据要求,利用路由协议生成VLAN 间的路由信息,实现VLAN 间的通信。 二. 实验内容 1. 配置VLAN及端口的链路类型 2. 配置VLAN的SVI接口 3. 部署路由功能及路由方式 三. 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四. 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1. 学生在实验前,请先对实验中的常用网络命令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进行预习,并在预习报告中给出这些信息。 2. 实验过程中,请记录每条命令使用后的显示信息,并在实验报告中对这些信息进行说明和解释。 五. 实验条件 1. 以太网环境 2. 思科Catalyst 3560交换机/中兴ZXR10 3900A/3200A系列交换机 六. 实验步骤

Step 1:根据图中所示拓扑,连接设备构造相应的LAN。在Switch0和Switch1创建VLAN2和VLAN3,将PC0和PC2划分到VLAN2,将PC1和PC3划分到VLAN3中。注意:交换机用于连接PC的端口应工作在缺省的access方式。 配置示例: Switch0#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0(config)#vlan 2 Switch0(config-vlan)#vlan 3 Switch0(config-vlan)#exit Switch0(config)#interface fa0/1 Switch0(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Switch0(config-if)#interface fa0/2 Switch0(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 Switch0(config-if)#exit Switch0(config)#exit Step 2: 将交换机之间的链路设置为trunk模式,并测试PC间的连通性。 配置示例: MultilayerSwitch0#configure terminal MultilayerSwitch0 (config)#interface fa0/23 MultilayerSwitch0 (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MultilayerSwitch0 (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MultilayerSwitch0 (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北京工业大学 2014 - 2015 学年第2学期 软件学院 2015年 6 月10 日

实验一计算机网络MAC层协议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查看网卡MAC地址的方法。 2、掌握利用WireShark数据包分析软件的基本用法并对MAC层协议分析。 二、实验内容 1、查看网卡MAC地址 可利用下面的方法进行查看: (1)在计算机上打开“命令行窗口”。 (2)输入ipconfig /all,观察你所在计算机的网卡MAC地址和IP地址,填写下表。 2、利用WireShark数据包分析软件对MAC层协议进行分析 选择网络接口(网卡),启动抓包。 WireShark过滤数据包(只显示符合条件的数据包),过滤条件设置如下: ●eth.addr == MAC地址,在以太网MAC帧中出现指定的MAC地址(源或目 的) ●eth.src == 源MAC地址,指定源MAC地址 ●eth.dst == 目的MAC地址,指定目的MAC地址 ●eth.src == 源MAC地址 and eth.dst == 目的MAC地址,同时指定源和目的MAC 地址 (1)在“命令行窗口”执行“ping 隔壁计算机的IP地址”,观察数据包的捕获情况,填写下表。 (提示:使用过滤条件,eth.src == 本机的MAC地址 and eth.dst == 隔壁计算机的MAC 地址) (2)找出本机接收到的所有广播包,截图保存到本文档中。(提示:使用过滤条件,eth.dst == ff-ff-ff-ff-ff-ff)

条件,eth.src == 本机的MAC地址 and eth.dst == ff-ff-ff-ff-ff-ff)

ip数据包解析实验报告摘要doc

ip数据包解析实验报告摘要篇一:解析IP数据包实验报告 成都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院系: 计算机工程系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 设计名称: 解析IP数据包 专业名称: 网络工程 班级: 1305022 姓名: 牟黎明 学号: 11 指导老师:刘枝盛老师 成绩: 设计时间:XX年12月22日—XX年12月26日成都工业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签名):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3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3 三、解析IP数据包设计的相关技术 (4) ? 3.1 IP数据包的格式与分析 ? 3.2 程序分析设计......................................................4 .. (6) (6) (6) (7) (7) ……………………….…………..…………….7 ? 3.2.1 网卡设置? 3.2.2 程序设计? 3.2.3 程序设计? 3.2.4 程序设计? 3.2.5 程序设计 四、课程设计过程 (8) ? 4.1 程序流程图

? 4.2源程序代码 (8) (16) ……………….……………..............……………….9 ? 4.3 程序运行结果 ? 4.3.1.登陆界面,提示输入命令符 (16) ? 4.3.2.命令符输入错误后提示界面 (16) ? 4.3.3.截获的IP数据包界面 (17) ? 4.3.4.继续抓包图 (17) 五、课程设计小结 (18) 参考文献 (18)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IPv6 基础实验

IPv6 基础实验 1 实验内容 Ipv6基本配置与简要分析 1 实验目的 ?理解ipv6地址结构 ?掌握路由器ipv6地址、静态路由配置方法 ?掌握ipv6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 缩略语: 3 配置举例 3.1 组网需求 Device A作为网关设备,在2001::/64网段内发布地址前缀信息。该网段内的主机根据获得的地址前缀信息自动配置IPv6地址,并实现通过该地址与外部网络设备通信。

3.2 配置思路 (1)为了使网关设备Device A发布IPv6地址前缀,需要在Device A上进行如下配置: ●使能IPv6报文转发功能,并配置各个接口的IPv6地址(必选)。 ●取消对RA消息发布的抑制,使设备能够从接口上发送RA消息(必选)。 ●配置RA消息中的前缀信息,以便主机根据该前缀信息自动配置IPv6地址(可选,缺省情况下,使用发送RA消息的接口IPv6地址作为RA中的前缀信息)。 ●修改RA消息中的被管理地址配置标志位。该标志位为1时,主机将通过有状态自动配置(例如DHCP服务器)来获取IPv6地址;该标志位为0时,将通过无状态自动配置获取IPv6地址,即根据自己的链路层地址及路由器发布的前缀信息生成IPv6地址。在本配置举例中,被管理地址配置标志位需要配置为0(可选,缺省情况下,被管理地址的配置标志位为0)。 (2)为了使主机能够根据收到的地址前缀信息自动配置IPv6地址,主机上需要安装IPv6协议(必选)。 (3)为了保证主机可以和Device B通信,在Device B上需要进行如下配置: ●使能IPv6报文转发功能,并配置各个接口的IPv6地址(必选)。 ●配置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协议,使得Device B上存在到达主机所在网段的路由(必选)。 3.3 配置步骤 3.3.1 Device A的配置 1. 配置步骤 # 使能IPv6报文转发功能。 system-view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开课学院软件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 2013 —2014 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二、实验原理与技术 静态路由是指由用户或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当网络的拓扑结构或链路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网络管理员需要手工去修改路由表中相关的静态路由信息。静态路由信息在缺省情况下是私有的,不会传递给其他的路由器。当然,网管员也可以通过对路由器进行设置使之成为共享的。静态路由一般适用于比较简单的网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网络管理员易于清楚地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便于设置正确的路由信息。 在一个支持DDR(dial-on-demand routing)的网络中,拨号链路只在需要时才拨通,因此不能为动态路由信息表提供路由信息的变更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也适合使用静态路由路由信息协议(RIP)是一种在网关与主机之间交换路由选择信息的标准。RIP 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在国家性网络中如当前的因特网,拥有很多用于整个网络的路由选择协议。作为形成网络的每一个自治系统,都有属于自己的路由选择技术,不同的AS 系统,路由选择技术也不同。 是一种使用最广泛的内部网关协议(IGP)。(IGP)是在内部网络上使用的路由协议(在少数情形下,也可以用于连接到因特网的网络),它可以通过不断的交换信息让路由器动态的适应网络连接的变化,这些信息包括每个路由器可以到达哪些网络,这些网络有多远等。RIP 属于网络层协议,并使用UDP作为传输协议。 虽然RIP仍然经常的被使用,但大多数人认为它将会而且正在被诸如OSPF和IS-IS这样的路由协议所取代。当然,我们也看到EIGRP,一种和RIP属于同一基本协议类(距离矢量路由协议,Distance Vector Routing Protocol)但更具适应性的路由协议,也得到了一些使用。 RIP作为IGP(内部网关协议)中最先得到广泛使用的一种协议,主要应用于 AS 系统,即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连接 AS 系统有专门的协议,其中最早的这样的协议是“EGP”(外部网关协议),目前仍然应用于因特网,这样的协议通常被视为内部 AS路由选择协议。RIP 主要设计来利用同类技术与大小适度的网络一起工作。因此通过速度变化不大的接线连接,RIP 比较适用于简单的校园网和区域网,但并不适用于复杂网络的情况。 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是因特网的标准协议,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简单。RIP协议要求网络中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其他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距离记录。RIP 协议将“距离”定义为:从一路由器到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定义为1。从一路由器到非直接连

路由与交换技术ipv6

路由与交换技术实验报告

IPv6配置 1.实验目的 (1)掌握IPv6的基本地址结构和配置 (2)掌握IPv6路由协议的配置 (3)掌握查看相关配置命令 (4)掌握IPv6和IPv4通信的基本配置 2.实验内容 (1)IPv6的两种地址配置方法 (2)RIPng路由协议的配置 (3)客户端IPv6的安装 (4)IPv6和IPv4的双协议栈配置 3.实验原理 IPv6(Internet Protocol V ersion6)是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 在路由器上启用IPv6需执行两个基本步骤。首先必须在路由器上启用IPv6流量转发,然后必须配置需要使用IPv6的各接口。 在默认情况下,CISCO路由器会禁用IPv6流量转发。要启用接口之间的IPv6流量转发,必须配置全局命令ipv6 unicast-routing。Ipv6 address命令可以配置全局IPv6地址。给接口指定地址时,会自动配置本地链路地址。必须指定完整的128位IPv6地址,或者通过使用eui-64选项指定使用64位前缀。 在IPv6中配置支持的路由协议时,必须创建路由进程,在接口上启用路由进程,并针对特定网络定制路由协议,如配置路由器运行IPv6 RIP之前,使用ipv 6unicast-routing全局配置命令全局性地启用IPv6,并在所有要启用IPv6 RIP的接口上启用IPv6。要在路由器上启用RIPng路由,使用ipv6 router ripname全局配置命令。name参数表示RIP进程。此后,在参与接口上配置RIPng时会用到此进程名称。 RIPng不适用network命令来标示哪些接口应当运行RIPng,而是在接口配置模式下,使用ipv6 rip name enable命令在接口上启用RIPng。name参数必须与ipv6 router rip命令中的名称参数匹配。 4.实验环境与网络拓扑 Ipv6实验拓扑网络如图所示。 5.实验步骤

实验一 熟悉常用的网络命令实验报告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计算机网络实践任课教师:刘春花 姓名:李克波学号: 20191120167 专业软件工程成绩:实验一熟悉常用的W INDOWS网络命令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常用ipconfig, ping, nslookup, netstat,tracert和arp 等常 用网络命令。检测网络连通、了解网络的配置状态,跟踪路由等相关网络问题。 2.了解各层地址信息,进一步深入理解TCP/IP网络体系结构 二、实验环境 1.运行windows 7或windows7以上的PC一台。 2.每台PC机具有一块网卡,通过双绞线与局域网相连。 3.局域网能连接Internet。 三、实验步骤 1.在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ipconfig/all命令查看网络接口的相关配置。 2.在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ping命令,查看网络连接情况。 3.输入nslookup命令,查看DNS解析。 4.输入netstat命令,查看TCP连接情况。 5.输入tracert命令,查看路由跟踪情况。 6.输入arp命令,查看局域网路地址映射情况。 四、实验分析 1.在Windows命令行下运行ipconfig/all 命令查看本机所有接口的TCP/IP IPv4地址10.100.175.73 子网掩码255.255.0.0 默认网关Fe80::200:5eff:fe00:102%18 IPv6 地址240c:cf81:0:6b83:c43d:94e3:484 2:9c9b 物理地址3C-91-80-4C-62-65 首选DNS服务器地址2001:250:2800::13:51 DHCP是否已经启用是

华南理工大学《高级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高级计算机网 络》实验报告 纯IPv6网通达、边界网关协议BGP、 IP组播、服务质量(QoS)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英创新班) 指导教师袁华、张凌 组长黄炜杰(201230590051) 组员2 刘政锡(201230590129) 组员3 罗达志(201230590150) 组员4 吴宸(201230590228) 组员5 伍楚丹(201230590242) 组员6 张弘(201230590280) 组员7 黄健文(201236590048) 组员8 柳雨新(201236590130) 实验时间 2016年1月5日

实验过程: 实验拓扑 请按照如下拓扑图连接实验设备,两台路由器分别是Router-A和Router-B;每台路由器各挂接一台交换机,分别是S1和S2;每台交换机下至少挂接1台PC。 Router-A Router-B S1S2 PC1 PC3PC5PC7PC2 PC4PC6 PC8 Fa0/0Fa0/0 Fa0/1Fa0/1 2001:DB8:ACAD:12::/64 2001:DB8:ACAD:A::/642001:DB8:ACAD:B::/64 在上述拓扑中,各设备的地址分配建议如下表(也可自行设计规划)所示: 设备接口IPv6 本地链路地址默认网关路由器Router-A Fa0/0 2001:DB8:ACAD:12::1/64 FE80::1 未配置 Fa0/1 2001:DB8:ACAD:A::1/64 FE80::1 未配置路由器Router-B Fa0/0 2001:DB8:ACAD:12::2/64 FE80::2 未配置 Fa0/1 2001:DB8:ACAD:B::1/64 FE80::1 未配置交换机S1和S2 无须做任何配置,做傻瓜交换机用 PC1 FastEthernet 2001:DB8:ACAD:A::/64 FE80::/64 手动配置或 自动获取。 PC2 FastEthernet 2001:DB8:ACAD:B::/64 FE80::/64 基本配置:根据拓扑图连接好实验设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