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考课内文言文重要句子翻译

高考课内文言文重要句子翻译

高考课内文言文重要句子翻译
高考课内文言文重要句子翻译

高考课文言文重要句子翻译

必修一

《烛之武退师》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3、夜缒

..而出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5、焉.用亡.以陪.邻

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7、吾其.还也

8、若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9、若舍以为东道主

.....,行.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10邻之.厚,君之.薄也

11、微夫

..人之力不及此

12、既东

..,若不阙.

..封,又欲肆其西封

13、夫.晋,何厌之.有

14、阙以利

...晋,唯君图之

《荆轲刺王》

1、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2、仆所以

..留者,待吾客与俱

3、愿大王少假借

..之,使毕使于前

4、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5、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

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8、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9、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1、今行而.无信,则未可亲也

12、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王,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

..报太子

13、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14、王复击轲,被.八创

《鸿门宴》

1、旦日

..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料大王士卒足以当

...项王乎?

3、吾得兄事

..之

4、所以

..也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

....与非常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6、臣与将军戮力

..而攻

7、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8、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9、杀人如不能举.,刑人

..如恐不胜

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11、今行而.无信,则未可亲也。

12、今入关,财物无所

..取,妇女无所

..幸,此其志不在小.。

13、道.芷阳间.行。

14、吾属.今为.之虏矣!

15、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16、常以身翼.蔽沛公

17、鲰生说.我曰:“距.关,毋诸侯,地可尽王也。”

1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19、增数目

..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必修二

《兰亭集序》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

..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4、或取诸怀抱,悟

....之外。

......言一室之;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

5、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

..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6、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7、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殇为.妄作。

9、虽.世殊事异,所以

..也。

..兴怀,其致一

《赤壁赋》

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

2、浩浩乎如虚御

..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舞幽壑

..。

..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此非

..孟德之诗乎.

5、何为

..其然.也?

6、而今安.在哉?

7、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8、况吾与子渔樵

..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9、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

..也。

..者如彼.,而卒.莫消长

10、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

皆无尽也,而又何羡

..乎!

1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游褒禅山记》

1、不出,火且.尽。

2、既其.出,则或咎

...游之乐也。

..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

3、以其

..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也。

4、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

..幽暗昏惑

..之,亦不能至也。

..而无物以相

6、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7、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

..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8、此所以学者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10、余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11、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氓》

1、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

2、将.子无怒,秋以为

..期

3、乘彼垝垣

..,以望复关

4、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

5、自我徂尔

..,三岁食贫

6、淇水汤汤

..

..,渐.车帷裳

7、夙兴夜寐.,靡.有朝矣_

8、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9、淇则有岸,隰则有泮_

10、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采薇》

1、昔我往矣,柳依依。

2、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必修三

《寡人之于国也》

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2、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3、王好战,请以战喻。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7、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8、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9、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0、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1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1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1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15、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劝学》

1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8、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过论》

1、然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利兵而谁何

4、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5、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

6、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7、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8、于是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9、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0、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11、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帝王万世之业也。

《师说》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5、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6、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7、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8、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9、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0、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11、爱其子,择师而教子;于其身,则耻师焉

12、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必修四

《廉颇蔺相如列传》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王?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曲。

4、计未定,求人可使报者,未得。

5、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6、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7、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

8、故令人持璧归,间至矣。

9、夫以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10、臣恐见欺于王而负

11、欲予,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兵之来。

12、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13、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14、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1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16、强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17、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武传》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2、何以女为见?

3、子卿尚复谁为乎?

4、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5、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6、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7、见犯乃死,重负国8、皆为陛下所成就

9、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10、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

11、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12、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衡传》

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3、饰以篆龟鸟兽之形

4、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5、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6、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

1、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2、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4、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5、寓形宇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6、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滕王阁序》

1、襟三江而带五湖

2、奏流水以何惭

《逍遥游》

1、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2、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3、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5、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6、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7、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

8、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9、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10、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11、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完整word版)高考课内文言文重要句子翻译

高考课内文言文重要句子翻译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3、夜缒 ..而出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5、焉.用亡.郑以陪.邻 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7、吾其.还也 8、若亡郑 .. ..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行李 10邻之.厚,君之.薄也 11、微夫 ..人之力不及此 12、既东 ..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 13、夫.晋,何厌之.有 14、阙.秦以利 ..晋,唯君图之 《荆轲刺秦王》 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2、仆所以 ..留者,待吾客与俱 3、愿大王少假借 ..之,使毕使于前 4、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5、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 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8、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9、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12、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 ..报太

子 13、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14、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鸿门宴》 1、旦日 ..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料大王士卒足以当 ...项王乎? 3、吾得兄事 ..之 4、所以 ..也 ....与非常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臣与将军戮力 ..而攻秦 7、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8、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9、杀人如不能举.,刑人 ..如恐不胜 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1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12、今入关,财物无所 ..幸,此其志不在小.。 ..取,妇女无所 13、道.芷阳间.行。 14、吾属.今为.之虏矣! 15、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16、常以身翼.蔽沛公 17、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1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19、范增数目 ..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必修二 《兰亭集序》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 ..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4、或取诸怀抱,悟 ....之外。 ......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

高考语文中的100个最易错文言文实词及文句翻译

高考语文中的100个最易错文言文实词及文句翻译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误:喜欢,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误:报告,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误:生病,正:担心,忧虑。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误:完毕,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误:借给,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误:恩德,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内的文言文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和技巧2.利用掌握的方法解决课外文言语句的翻译 二、教学内容 以“二原则”和“六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为重点,通过例子让学生体会翻译的要领。 三、教学重点难点 “留删换,调补猜”的翻译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在复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发现,翻译一直都是大家比较头疼的问题。想当然,甚至靠想象,意思翻译不准确、无中生有和句子不通是大家在翻译中常犯的错误!事实上,翻译是有原则可遵循的,那就是“字字落实” “文从句顺”,这是翻译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那么,何谓“字字落实,文从句顺”呢? (解释:“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换言之,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既然有这样一个原则可循,那么翻译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字字落实?如何去落实并达到文从句顺?这就需要我们运用一些方法! (二)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 我们先来看课文中的这些句子,请大家先试着把它翻译出来: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4、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5、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晋侯、秦伯(联合出兵)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经对晋国无礼。 (“晋侯”“ 秦伯”是皇帝的称号,郑、晋皆为国名,这些词的古今意义是相同的,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因而在翻译的时候应该保留下来。)除此之外,我们翻译的过程中,还有哪些是可以保留下来照原文抄录的?()这就是我们翻译的第一个方法:保留法 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的一些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帝号、年号、朝代、、典章制度、物品名称、度量衡等。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带答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 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子车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于是弗果用。(《礼记?檀弓下第四》)【注】陈子亢:陈子车的弟弟,孔子的弟子。 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左传?襄公十五年》)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不过稂莠。 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考文言文翻译大全

高考文言文翻译大全 专题高考文言文翻译大全 一、文言文翻译注意“五看” 从近几年的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来看,考查的是对全句的理解,但命题人选择文句是独具慧眼的。他们往往会选择那些有重要语法现象的文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因此,考生必须特别注意这些采分点。在答题时,我们除了把握句子翻译“信、达、雅”的要求,掌握“留、对、拆、增、删、调”等六种翻译方法外,还需注意五看: 一看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省略宾语,省略介宾短语以及介词的省略)。在复习中,考生必须对各种句式的表现形式做到心中有数,考试时才能运用自如。如: (2004?福建)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译文:(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2004?广东)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译文: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以上两例中,“何请”和“奚以”都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现象,翻译时须按现代汉语的语序译出。又如: (2004?上海)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译文: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样被欺负,也—定不会给他马驹的。 此例中,“有见暴如是叟者”,是定语后置句,“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只有弄明白了句式才好下手。 二看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考查得比较多的是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如: (2002?上海)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译文是: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要翻译好这个句子,须弄清“奇”字是意动用法。又如:(2003?全国)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是: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此题得分的关键在于能否看出“廷”和“面”是名词作状语。还有: (2004?湖南) 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译文: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 句中“全”和“名”,一个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一个是名词用作动词,知晓这两个字的活用现象,才能翻译得准确得体。 三看通假现象 通假现象大致有五种情况:1、音同形似;2、音同形异;3、音近形似;4、音近形异;5、音异形似。中学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有180个左右,平时注意了积累,考试时就不为难了。如:

部编版高中必修上全册古文重点句子翻译习题及答案

高中部编版必修上全册古文文言现象、翻译、默写习题班级:姓名: 古文目录: 一、劝学/荀子 二、师说/韩愈三、赤壁赋/苏轼 四、登泰山记/姚鼐 一、《劝学》 【习题】 重点句子翻译: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江河。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参考答案】 重点句子翻译: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翻译: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翻译: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3.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江河。 翻译: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翻译:君子的天赋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翻译: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翻译: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二、《师说》 【习题】 重点句子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8.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 ..之。 【参考答案】 重点句子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翻译: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翻译:出生比我早的人,他得知真理[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以他为师;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翻译:所以,无论高低贵贱,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高考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题

高考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题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8分) 1.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①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②之。” (《论语·公冶长》) 注:①“轻”可能是多出的字。②怀:归依。 子曰:“盍各言尔志。” 译文: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译文: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 2.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邵公曰:“吾得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国语·周语》)(1)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译文: (2)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译文: (3)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译文: 3.季文子相宣成①,无衣帛之妾②,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国语·鲁语》) 注:①宣成:指春秋时期鲁宣公和鲁成公。②妾:指婢女。 (1)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 译文: (2)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 译文:

高考文言文:文言文翻译整理

文言文翻译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董卿《中国诗词大会》 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寄同学们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逮几八百人,应死者百。谦白其滥,得论减。(5分) (2)凡法司及四方所上狱,谦等再四参复,必求其平。(5分) 13.(1)逮捕了近八百人,有一百人应判死罪。虞谦说处罚得过重,使得他们得以减罪。(关键字:“逮”,逮捕;“几”,近;“滥”,过度;“论”,判罪。“论减”即为减罪。句意1分。)(2)凡是法司和各地上报的案件,虞谦等人都再三审查,必定力求公平公正。(关键字:“凡”,大凡,凡是;“四方”,各地;“狱”,案件;“平”,公平公正。句意1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安南使者至,问主事黄清曰:“关中马理先生安在,何不仕也?”其为外裔所重如此。(2)至是奏辨求复,当路者属理,理力持不可,寝其事。 13.(10分) (1)安南使臣到京后,问主事黄清说:“关中马理先生在哪里,为何没有出来做官?”他就是这样被外国人看重。[5分。大意2分,“安在”“仕”“为……所”各1分。] (2)这时又有人奏请核查,当权者提出让马理担任此事,马理极力坚持不同意这样做,查核之事也就此停止了。[5分。大意2分,“当路者”“属”“寝”各1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尽掣诸军会长宁,崇明父子逃入红崖大囤,官军蹙而拔之。(5分) (2)燮元颇右黔将,屡奏于朝,为四川巡按御史马如蛟所劾。燮元力求罢,帝慰 留之。(5分) 13.(10分)(1)朱燮元于是带领全部军队会聚在长宁,崇明父子逃入红崖大囤,官军围攻并攻打下红崖大囤。(“掣”、“蹙”、“拔”各1分,句意2分) (2)朱燮元十分偏袒贵州将领,多次上奏朝廷,被四川巡按御史马如蛟弹劾。燮元竭力请求罢职,皇上安慰并挽留他。(“右”、“劾”、“罢”各1分,句意2分)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输白粮京师辄破家,仪望令诸区各出公田,计役授田赡之。 (2)及受命督三殿门工,嵩子世蕃私賈人盒,属必进俾与工事,仪望执不可。 13. (1)当地百姓把白粮运到京城(供宫廷和百官用),却往往(因此而)家道破败。宋仪望就命令每个粮区各自分出一些公共田地,根据百姓的徭役情况分给他们田地来赡养家人。(2)等到仪望受命督察三殿门建设工程,严嵩的儿子严世蕃私下接受商人金钱,托付欧阳必进使商人参与工程,仪望坚决不同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六招制胜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六招制胜 易错题诊断 文言翻译,高考试卷中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活用词等,并做准确解释,还要把握句式特点和句子的语气。 具体来说,应从“留”“换”“补”“删”“调”“贯”六个方面进行。“留”,凡指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贯”,指文言句中带修辞方法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可记住口诀: 文言翻译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1.(湖北卷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二世祖讳伍,有善行,称善人公。……好施予,岁时勤力活家,人产计口给食,余悉以贩乡里贫乏者。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高祖讳重光,字廷宣。……丁巳,肃皇新三殿,求大木,取办贵竹。公至,彝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公深入其阻。冲风瘴疠,勤事以死。事闻,特加恩恤,赐祭葬。壬戌秋,三殿告成,以公前绩诏赠太仆寺少卿。公性孝友,为颖川公次子,方龀而母沈安人亡。三事继母常、岳、卢,如所生。两弟早夭,抚其遗孤,不殊己子。居乡,恂恂退让,君子也。遇事慷慨,不避艰险。及卒,无一语及家事。世庙谕祭文,有“忠勤报国”之褒,故称忠勤公焉。 【解析】 (1扶:古代的长度单位,四寸为扶。“枝叶扶疏”是说枝叶相距很近,意译为“枝叶繁茂”。“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既承前省主语(善人公,又是介宾短语(“于其下”后置。翻译时既要“补”——补出主语,又要“调”——把“于其下”放到谓语“作”前。参考译文: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树,枝叶繁茂,(善人公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饥民吃。 (2所知异木:知道的奇异树木。走:跑。从文意通顺的角度应放到“争”的后面。参考译文:忠勤公到后,彝人争着跑去把他们知道的奇异树木告诉他。 (3“孝友”是两个单音节词,应“换”为双音节词。参考译文:忠勤公天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颖川公的二儿子,刚换牙时母亲沈安人就去世了。 2.(福建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孟子去齐,充虞①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公孙丑下》 [注]①充虞:孟子弟子。

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对点专练4特殊句式译到位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拜广州都督。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 (1)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王方庆)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任希古升迁做了太子舍人,王方庆也因此终止了学业。 解析要点:“就”“受”“卒”。 (2)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到官府诉冤的百姓,府中官员因为事先接受了首领的贿赂,不曾审问。 解析要点:“以”“鞫问”,定语后置句。 (3)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王方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境内清明整肃。 解析要点:“集止”“绳”“清肃”,“首领纵暴者”定语后置。 参考译文 王方庆是雍州咸阳人。他十六岁,就被任命为越王府参军。(王方庆)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任希古升迁做了太子舍人,王方庆也因此终止了学业。王方庆官拜广州都督。他所管辖之内的各州首领,过去多贪婪放纵,有到官府诉冤的百姓,府中官员因为事先接受了首领的贿赂,不曾审问。王方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境内清明整肃。当时人们认为唐以来治理广州的官员没有谁能超出王方庆的。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李乂,字尚真,赵州房子人。第进士、茂才异等,累调万年尉。迁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韦氏之变,诏令严促,多乂草定。进吏部侍郎,仍知制诰。景云元年,迁吏部侍郎,与宋璟等同典选事,请谒不行,时人语曰:“李下无蹊径。”改黄门侍郎,封中山郡公。制敕不便,

高考文言文句式翻译专项练习

文言文句式和翻译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五) 编辑:宋丽谷丽丽审核:郭文秀 第一课时文言句式 【高考考纲】: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考点解说】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包括以下考点: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谓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以及文言文的固定句式。第二,“不同的用法”主要指词类的活用。在词语的“用法”上,文言更灵活,一词兼几类的情况非常普遍,临时活用的情况也很多,这就造成了较为复杂的句子构成形式。主要的形式有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话用、动词的活用。 理解这些特殊句式与用法,是指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理解与辨别的能力,而不是要求去抽象记忆到底有哪些种特殊句式与用法,以及它们的具体情况如何。这里的不同用法指词类活用和句法一样都属于语法范畴。同现代汉语相比,文言文的语法并没有太大不同,但毕竟有一定的差别。我们可以将这些“不同的句式和用法”限定在古今语法相异的主要方面。 【学习目标】 1、理解记忆每一类型的固定结构,并学会辨析运用。 2、掌握文言特殊句式中的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四类倒装句式,并 学会迁移运用。 一、固定结构 在了解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时,应注意其中的固定结构。这些固定结构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五种。 1.表示疑问 ①何以……? (根据什么……?凭什么……?) 例:《齐桓晋文之事》: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廉颇蔺相如列传》:王问:“何以知之?” ②何所……? (……的是什么?) 例:《木兰诗》: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 ③奈何……? (……怎么办?为什么……?) 例:《鸿门宴》:未辞也,为之奈何? 《阿房宫赋》: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④如……何,奈……何? (拿……怎样呢?) 例:《愚公移山》:如太行、王屋何? 《垓下歌》:虞兮虞兮奈若何? ⑤孰与……? (与……比,哪个……?) 例:《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孰与徐公美? 《廉颇与蔺相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⑥安……乎? (怎么……呢?) 例:《赤壁之战》: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2.表示反问 ①何……哉(也)? (怎么能……呢?) 例:《游褒禅山记》:何可胜道也哉?(兼有感叹) ②何……为? (……为什么呢?) 例:《鸿门宴》:何辞为? ③何……之有?(有什么……呢?) 例:《烛之武退秦师》:夫晋,何厌之有? ④如之何……?(怎么能……呢?) 例:《荷蓨丈人》: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⑤岂(其)……哉(乎,耶)(哪里(难道)……呢? ……哪里呢?) 例:《鸿门宴》: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⑥安……哉(乎)?(哪里(怎么)……呢?) 例:《庄子·逍遥游》: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兼有感叹) ⑦不亦……乎?(不也是……吗?) 例:《论语六则》: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⑧……非……欤? (……不是……吗?) 例:《屈原列传》:子非三闾大夫欤? ⑨宁……耶? (哪里……呢?) 例:《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⑩顾……哉?(难道……吗?) 例:《为学》: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兼有感叹) 寄语: 生命就是奇迹,永远都不要放弃希望,哪怕希望渺小如豆,我们都要坚持举着它,即使烛火灼伤了皮肤,我们也不能放弃,否则我们将永远还在黑暗中。真正的高考胜利者,不只是指那些成绩拔尖的状元,更是在高三这一年里成长起来的乐观、自信、坚忍不拔的你。

高考文言文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高考文言文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理解·要点诠释 重点点击 文言翻译是综合性考查,也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检查考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由于这类题有沟通古今的作用,考生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因而,它又是检查考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较好方式。 高考要求直译,就是句句、字字落实。特别是一些虚词、实词的含义。但是,文言文的翻译从根本上讲,还是理解文意、句意的问题。要想翻译正确,必须要对此句前面几句话全面理解,这是做此题的诀窍。文言文翻译,一般赋8―10分。 难点解剖 一、文言文翻译方法 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类型有四种: 第一类是全文翻译题,要求遵循行文顺序,从开头译到结尾。 第二类是择句翻译题,即根据考题要求,选取文言文中的某一句进行翻译。高考要求直译,即字字落实。 第三类是翻译题,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考题所指定的句子(或注释)进行翻译。 第四类是译文辩证题。这类题不要求考生翻译,而是要求考生从命题人所列举的几种翻译中,对照原文,辨识正误,选取正确的翻译。从实质上看,它属于选择题类型。 翻译的具体方法有: 1.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之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例如: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重大意义),匹夫之有重(重要作用)于社稷也。(《五人墓碑记》) 2.解释法。即对某个词怎样解释就怎样翻译。例如:而世之奇伟、瑰(珍贵)怪、非常之观(景象),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3.区别法。即对有些词的解释和翻译是不同的,不能把解释当作翻译。例如:今操得荆州,奄(解释是“覆盖、包住”,而翻译应为“完全、全部”)有其地。(《赤壁之战》)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练习与答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练习与答案 1.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 向利背义乎?” ①衣我以其 衣 ②食人之食者死人之 事 ③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无丑不能,无恶不知。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 不知,尚矣。虽桀纣犹有可畏而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 ①假人之长以补其 短 ②无丑不能,无恶不 知

③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 矣 4.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献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之乘,寡人之骏也。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将奈何?”荀息曰:“不然,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若受我而假我道,是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犹取之内府而著之外府也,君奚患焉?” ①假道于虞以伐 虢 ②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将奈 何? ③君奚患 焉? 5.其夏,上立胶东王为太子。梁王怨爰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谋,阴使人刺杀盎及他议臣十余人,贼末得也。于是天子意梁,逐贼,果梁使之。遣使冠盖相望于道,覆按梁事。捕公孙诡、羊胜,皆匿王后宫。使者责二千石急,梁相轩丘豹及内史安国皆泣,谏王。王乃令胜、诡皆自杀,出之。

①梁王怨爰盎及议 臣 ②于是天子意梁,逐贼,果梁使 之 ③遣使冠盖相望于道,覆按梁 事 6.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口呙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己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 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①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 之。 ②太祖口貌如 故 ③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 耳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文言文翻译方法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总结

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总结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1、训练考点意识,对一些考点词不能简单组词。 如"汝欲得民,而夺之食,无道贼不为也"(《新元史·董俊传》)中的"夺",很多学生简单地翻译成"抢夺、夺取",这样的不注意语境、不认真推断而出现的错误其实是学生屡犯而不改的,其实在上文有语句"(武)仙攻之,不能下,乃纵兵蹂民禾。(董)俊呼语之曰:汝欲得民,而夺之食,无道贼不为也!"这里的"夺"是和上文的"蹂"照应的,所以应该翻译成"毁坏、践踏"。 2、要注意对省略的主语、宾语、兼语的补充翻译 人物的姓名要完整译出,这些是语意通顺的基本要求。如"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三国志·魏延传》)要译成"只有杨仪不宽容他。魏延对杨仪十分仇恨,两人关系如同水火。" 3、掌握行之有效的理解推断方法。 (1)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

的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如:"屡遣兵戍池河、浦口,援庐州,扼滁阳,有警辄发,节制精明。"(《明史·范景文传》)前三句构成排比,其中"戍、援、扼"三个动词对举,分别译成"守卫、救助、控制"。 (2)联想课文法——联想课文推断法: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语例。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由此正确理解词义。联想成语推断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联想双音词推断法: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古今汉语一脉相承,因此我们就可借助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来解古汉语的单音词。如:我与(申屠)季虽无素故,士穷相归,要当以死任之,卿为何言?(《后汉书·冯鲂传》)中"素故"联想《鸿门宴》"素善留侯张良"译成"一向交情好","相"联想《孔雀东南飞》"嬉戏莫相忘"译成"我","穷"联想成语"穷途末路"译成"走投无路","任"联想双音词组词"担任"推断译成"担保") (3)邻字借推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

高考常考的古文翻译句子.

高考常考的古文翻译句子 古文翻译表达题存在的问题: 1语言表达:简洁、准确。 2语境分析:尽量结合语境,整体把握。 翻译原则:字字落实(本题错误多表现为译错、译多、译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古文翻译的原则:信、达、雅 信: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 达: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一.如何达到'信'的要求: 要达到古文翻译'信'的要求,首先要忠实原文,不凭主观好恶随意增减意思,其次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色彩变化) 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⑵璧有瑕,请指示王(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⑶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词义变化) 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⑴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名做状) 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⑵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为动) 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⑶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动) 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3、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⑴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 ⑵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借代) 译: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大的国家呢? ⑶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比喻) 译文: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4、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⑴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译: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⑵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译: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 5、注意并提句的翻译,要分开表述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1、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译文:秦二世皇帝元年七月,征兆穷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担任小头目。 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译文: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都要杀头。陈胜、吴广于是谋划说:“现在逃跑(抓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 吗?” 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应当立为国君的是长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 兵。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译文: 现在果真把我们这些人假装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天下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 确。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译文:(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 中。 6、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译文: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 胜。 7、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 译文: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押送(戍卒)的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尉恼怒,使(尉)责辱他,用来激怒士 兵。 8、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译文:即使能够免于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况且大丈夫不死即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重 吗? 9、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译文:将军您亲自穿着战甲,拿着武器。讨伐无道(的君主),诛灭残暴的秦 国。 10、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可是,安陵君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思维导图及讲解)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观句式、辨用法

观句式——特殊句式要留意 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方面的重要区别,对特殊句式的考查往往放在翻译中进行。特殊句式往往都有特殊的词语标志,只要抓住这些标志便可判断出来。而无标志的判断句和被动句,尚需借助语意、语境作出判断。特殊句式都有特殊的翻译要求,译时要把这些要求体现出来,如判断句要加“是”或“不是”,被动句要加“被”或“受”,倒装句式要回归到现代汉语语序中。 [边练边悟]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特殊句式的落实。 张昉,字显卿,东平汶上人。金亡,还乡里。严实行台东平,辟为掾。乡人有执左道惑众谋不轨者,事觉逮捕,诖误甚众,诸僚佐莫敢言。昉独别白出数百人,实才之,进幕职。 (节选自《元史·张昉传》,有删改) 译文: 答案:有用歪门邪道蛊惑人心图谋不轨的乡里人,事情败露后被捕,牵连的人很多,各位幕僚没有人敢说话。(采分点:“乡人有执左道惑

众谋不轨者”定语后置,“事觉逮捕”被动句,“诖误”,大意对)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特殊句式的落实。 宗越,南阳叶人也。家贫无以市马,常刀楯①步出,单身挺战,众莫能当。每一捷,郡将辄赏钱五千,因此得市马。臧质、鲁爽反,越率军据历阳。越以步骑五百于城西十余里拒战,大破斩胡兴、蜀等。爽平,又率所领进梁山拒质,质败走,越战功居多。又逼略南郡王义宣子女,坐免官系尚方②。寻被宥,复本官,追论前功,封筑阳县子,食邑四百户。 (节选自《宋书·宗越传》,有删改) 注:①楯:盾牌。②尚方:服苦役的监所。 (1)家贫无以市马,常刀楯步出,单身挺战,众莫能当。 译文: (2)又逼略南郡王义宣子女,坐免官系尚方。 译文:

(完整版)春季高考重点文言文句子翻译

《师说》重点句子翻译练习 1.《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诗经》共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士为抒发愤懑之情而写作的。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也就是想要探究自然和人间的关系,弄通由古至今的变化规律,自成一家之见解。 3.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即使被千刀万剐,我难道会后悔吗? 4.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 假如我受到法律的制裁被杀,就像在九头牛身上去掉一根牛毛,与杀死一只蝼蚁有什么区别呢? 5.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所以,在地上划圈为牢,气节之士势必不肯进去;用木头削成狱吏,气节之士也认为不可受它审讯,拿定主意在受辱之前自杀。 6.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我虽然怯弱,想苟活偷生,但也知道舍生就死,怎么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的侮辱之中呢? 7.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至于那些被义理所激发的人不这样,那是有不得已之处的。 8.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况且勇敢的人不必以死殉节,懦夫如果仰慕节义,哪里不能勉励自己呢? 《劝学》重点句子翻译练习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2.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3.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江河。 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赋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