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毛中特知识要点

毛中特知识要点

2016年秋毛中特知识要点

题型:简答、材料分析、论述。

复习要点:

1、简述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纲领的基本内容。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两大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化成果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1、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2、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3、我们不能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截然分开,一定要准确把握它们的继承发展关系。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它们都: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坚持以无产阶级正政党为领导核心;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

3、试述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取得的理论成果及其经验教训

(1)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2)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开始了向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进军.

(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

(4)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共八大后,中党在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

(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6)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4、简述1956年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

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5、简述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反思了我国过去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逐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命题,从最根本的意义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一、邓小平从生产力的高度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无疑是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并非不懂得生产力的重要意义,但实际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却更多地放在生产关系上,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不仅讲发展生产力,而且讲解放生产力。突出解放生产力问题,把它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也是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最有时代意义的.

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最本质的区别所在,是社会主义伟大理想的最本质的体现。一方面,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共同富裕。另一方面,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又是社会主义区别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在。

四、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涵盖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五句话互相联系,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了被学术界称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五、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它突破了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再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原理。

总之,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的理论成果之一,它从最高的层次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根本问题,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切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6、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含义及重大意义。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包括两层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论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2.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3.帮助我们防止“左”的和右的错误,坚定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7、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汉国理政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历史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是我们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长期坚持

的指导思想。

8、论述我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一是具有高度文化素质的分民,二是发达的文化产业,三是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必须做到:一是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二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三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9、简述经济发展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有哪些。

①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②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③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④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10、论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原因、基本内容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形成原因最重要的背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已经近在咫尺,党中央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完成得更好。通过深入总结了2002年以来到现在十多年的时间,经历了几届中央领导集体持续的努力,在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这个问题上所积累的经验,同时结合本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十八大以后两年多的实践当中对这个问题的继续探索和思考,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相继提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性决定,又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全面总结了反“四风”、反腐败的最新经验而得出的需要全面从严治党,在这一系列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把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后来的十七大、十八大把它改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这一系列重要思想和几代领导集体共同积累的经验和规律加以整合,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内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逻辑关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目标与举措的辩证统一,全局与重点的有机结合,“四个全面”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世界的共同追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发展目标。全面深化是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全面依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四者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建成全面小康、焕发、增强观念、落实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不仅勾画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也勾画出了“第二个一百年”目标中的中国未来蓝图。

11、简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价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12、简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大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13、简述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14、简述我国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程度继续加大。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

必须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推动贸易平衡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提高国际投资合作水平;深化投资、贸易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为各国在华企业创造公平经营的法治环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牢牢把握国际通行规则,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把握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机遇,以开放促发展。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既要借鉴其他文明,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

15、论述我国在社会建设中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1)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

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引导它们依法开展活动。

(3)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

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

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5)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提高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增强基层管理和服务的实力,加强城市常态化管理,加强人口服务管理。

16、论述我国如何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提出,要把握和处理好深化改革的一些重大关系,包括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局与

局部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等等。这里最主要的有以下三个:

1.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因此,要坚持整体推进,统筹谋划深化改革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但整体推进又不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重要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到改革大局,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关键环节“一子落而满盘活”,关系到改革成效,是改革的有力支点。以这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可以对改革起牵引和推动作用。

2.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坚持边实践边总结,积累经验后逐步推开,出现问题就及时应对,发现错误就马上纠正,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方法。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仅仅强调石头过河,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规划,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深化改革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

3.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江泽民把三者比喻为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目前,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态势更加明显,稍有不慎,就会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三

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30多年来,我国社会发生的变革前所未有,同时保持了安定团结。这充分证明,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17、简述社会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区别:1、性质不同:

社会主义革命:反对资本主义统治的,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的的.

民主主义革命:反封建主义统治,由资产阶级(或无产阶级)领导的.由资产阶级领导称旧民主主义,由无产阶级领导称新民主主义革命.

2、领导者不同:

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则是资产阶级,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3、革命对象不同:

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地主阶级,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则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是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条件.”“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