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和地理核心

能力,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的关键的、必要的共同素养,是地理知识、地理学

科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地理教育

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发

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地理学科核心素

养兼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作用的

发挥具有整合性。如何在地理教学特别

是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地

理核心素养一直是地理教师研究和关注

的重要方面。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

段的地理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既具有发展的连续性,也具有发

展的阶段性。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

路径是多样的,主要包括地理课堂教学、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和地理教育评价等方面。

?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

素养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课程

标准和教材的需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

养落到实处。

?地理课堂教学活动要注重“说理”,实现由直观感性认知地理事物到对地理事物背

后“理”的认知。在对不同地理事物的“说理”过程中,培养学生使用图像工具、地

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原理,进行地理地

域认知;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综合、评价等思维活动,进行有针对性

的训练,进行地理交流与表达,在这一

过程中渗透人地观念的培养,实现地理

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体验、感悟情感态度,并内化为正确的人地观念思想,逐

步形成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

要的必备地理学科品质和地理核心能力。?一.制定基于课标而又高于课标的学习

目标

?学习目标足课堂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基于课程标准。如一

节课的课程标准是“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

的数最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课程标准是学生学习需要达到的最低要求,如果这节课将学习目标定位于满足

课标的要求,学生无论在知识的掌握和

能力的培养上都将有所局限。这节课的

教材内容较为浅显,从知识的难度上看

学习困难较小,因此,设定学习目标时

适当增加了学科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

培养。例如“学会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全球

和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能够根据图文资料了解水资源危机的表现并简析产

生的原因”“通过合作讨论,能够从不同角

度提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瞧”这

几项学习目标都强调了通过不同的学生

活动和学习方法锻炼地理分析能力和概

括能力;“树证科学的水资源现,培养对

资源、环境负责的态度,并以实际行动

开展节水活动”则从地理态度、地理情感

方面提出要求,这些都为培养地理核心

素养点明了目标和途径。

?二.重组教材,补充文本、图片、视频素

?教学中有的课的知识虽然较为浅显,但

涉及面较广,并且密切联系生活。教材

呈现的内容包含文字及一些图片,但不

够丰富和全面,加之高中生生活经验有限。因此,在课堂上需要补充文本、图片、视频等素材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进而理解问题。例如,从时空角度讲述

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经济活

动的影响时,由于受时间和地域差异的

影响,学习起来较为抽象。因此,通过

展示景观图片并结合农夫山泉、青岛啤

酒等生活中的实例,将抽象内容具体化,把书本知识和现安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在水危机的表现方面,教材是通过文字

表述简单带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通过

展示表明水危机情况的图片,使在短时

间内无法直接观察的感性材料呈现在学

眼生眼前,直观且具有冲击力,增强感

性认识,并进一步进行理性的分析概括。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辩证地看待现实生

活中的水资源问题.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

?三.加强地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指

?培养地理核心素养要关注在日常教学中

地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指导。例如.在学习“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图”时,指导学生读图的步骤、方法和技巧;在

学习大洲间、国家间、某一同家水资源

分布情况时可进行地理尺度观念教学,

具体描述分布特点时指导学生从时空角

度分别描述;在水危机成因分析上引导

学生从自然、人为两个角度出发,树立

辩证的观点;在板书没计上采用逻辑关

系图呈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

运用思维导图来总结问题的能力。

?四.分角色讨论,提高讨论效率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首要部分就足人地

协调观,它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

观念。有一课的主旨是探讨人类与水资

源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树立人地协调

观的典型案例。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的措施即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其

难点在于怎样指导学生能自主提出这些

有效措施,并理解提出措施的出发点,

闪此为了突破重、难点,该部分教学采

用了合作讨论法。通过讨论活动碰撞思维、发散思维,锻炼自主解决问题能力。为避免讨论活动的无序与低效.在讨论

前教师可以设置多种角色.如政府、种

粮大户、工业企业、科学家、经济学家、普通公民等,指导学生从不同角色出发,提出该领域的措施。这样设计的目的既

为学生的分析讨论提供切入点,引导学

生从不同方面考虑,提出更加全面的措施,又增加了讨论的趣味性,提高了讨

论的效率。

通过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并突出地理

核心素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导学生提出地理问题,搜集、整

理和分析地理信息,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习

成绩和能力。

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

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 地理素养,即个体在受到地理知识、地理观念、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情感、地理态度等多种地理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品格。地理核心素养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素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仅包含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等构成元素的理解,还包括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因素,因此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艰难的工作,这个工作无法在短期内取得明显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实现地理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日常教学中分阶段、有取舍地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塑造学生,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以课程要求为基础 关于初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学校和教学组都会为某一阶段的学习制定一定的课程标准或要求,从而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一个短期的目标,有助于教师教学任务的开展和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因此,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构建和培养需要教师在课程标准制定后严格执行,以课程要求为基础目标,在阶段性的教学活动中要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这一目标。例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某一阶段要掌握地理符号的相关知识,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要求,从教材出发,布置任务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自行查找地区,查找相关的地理符号及其含义等,在课上让学生主动分享自己查找的资料和总结的内容,在这一自我实践、自我学习、知识总结和分享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地理符号所代表的含义,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提高。

教师可以在讲课之前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制作出针对每次课程内容的课件,然后在课件当中明确地写清楚每次课程中的知识点、重点以及难点。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地球和地球仪”这节课时,首先需要将本次课程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如地球的概述、地球的运动、经度和纬度等知识点,同时要标清楚重点知识为经度和纬度,然后让学生提前预习。通过预习,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也总结出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就可以有目标地进行学习,使不理解的地方得到解决,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 一般来说,教学评价方式的应用对教学活动的效果有直接影响。传统课堂中,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是教师从个人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单方面、孤立的评价,例如,对某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后,鼓励其再接再厉,或者对某名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批评,督促其改变学习态度和方法。这种单方面的、片面的教学评价方式和标准受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评价的主要方式还集中在学生的成绩上,学生的答题技巧、答题的准确度是教师评价学生的依据,但是,每名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并不相同,尤其是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多种多样,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教学实际,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教学评价的创新。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结成小组,在小组学习、活动中互相评价,或者邀请其他任课老师、班主任旁听,让其他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改变以往单方面的教师评价模式,将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应用到教学当中,用科学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在地理学习上的进步,增强其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滦南四中高二地理教研活动(1)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什么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科学能力是学生智力、能力与地理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地理科学素养的核心。 地理科学能力既应该包括一般科学能力,也应该包括地理学科特有的科学能力。美国《国家地理标准》将地理能力目标确定为培养五项核心地理技能:(1)提出地理问题的技能;(2)收集地理问题的技能;(3)整理地理问题的技能;(4)分析地理问题的技能;(5)回答地理问题的技能。 二.高中地理教学如何体现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课标要改变了,新课标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人地协调观。 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我们国家有很多能人,没有人地协调观,他的能力越强,造成的破坏越大。钢铁生产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太大,因为企业主没有人地协调观,政府官员没有人地协调观,为了短期利益,大拆大建,几百亿的项目,只考虑经济效益,不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终成了既危害人民健康,又无法收回投资的怪胎。 2、综合思维 地理学具有综合性的特征。综合思维是核心素养最关键最核心的一条。将地球表层或其一定地域作为统一整体,综合研究其组成要素及其空间结构和演变过程。看到一个区域,先是整体扫描,说一说气候水文地形土壤生物人口矿产三大产业特点,然后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第二步是局部聚焦,该区域内部的差异性,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性,分析其原因。大体是遵循总--分---总的思路。 3、区域认知 地理学科具有区域性的特征。

组织区域:使地球表层的无限多样性变得井然有序 ——教学取向:使学生具有将认识对象置于特定区域加以认识的意识与习惯。 认识区域:认识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区域发展等。 ——教学取向:掌握和灵活运用认识区域的方法,评析相关的区域决策的得失。 4.地理实践力。 我认为,地理实践力很重要,但为了安全,不让学生走到大自然中去,不参与观摩三大产业的生产,只是在学校里培养地理实践力,有些苍白。以新疆为例,从空间入手,解题思路要先整体扫描,然后局部聚焦,要注意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万事都有因果。还学会了分析区域农业发展、工业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更深了。 三.如何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首先我们需要将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这就要求地理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很重要, 第二就是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在地理教学中,不能要求一时的成绩,更多是培养学生独立的性格,学习习惯。 第三课程内容及实施要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能够去应对这个世界的问题,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成绩仅仅是很简单的一个方面,更多的是让学生知识与技能共同发展 四.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地理的核心素养 1.地图技能。地图既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又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地图的类型相当丰富,既有传统的纸质地图,又有现代的电子地图。引导学生把握地图的“三要素”,且能从地图中获取、整理和运用信息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是地理教育的主体任务之一。也就是说,地理课程中的识图、绘图、用图能力的培养是地理素养的关键所在。 2.空间视角。空间视角是在观察确定地球表层各种事物空间位置关系、展

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方法

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方法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尽管地理学界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的界定有不同的说法,但不难看出各个说法都体现出了一些共同的思想,认为地理素养是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而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借助地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最需要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思维。而就目前而言,综合地理学界关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观点,笔者认为地理核心素养包含了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四个大的方面。 1.地图技能 在中学阶段,地图技能不局限于掌握地图“三要素”,还包括识图、绘图、用图等方面的能力。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门语言,对于帮助学生学习地理有显著的效用,想要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识图素养。识图不仅要认识各个类型的地图,还需要能够从地图中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地图信息来解决实际地问题。 2.空间视角 地理这门学科是研究人类所生存的地理空间的一门学科,非常关注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以及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致力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和变化发展规律。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能够观察并确定各个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间变化规律的能力是学习地理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3.综合思维 地理学是以跨自然和人文两大领域的学科,所包含的内容复杂多样,如大气、水文、土壤、植被、人口、聚落、经济、交通等一系列地理要素,而自然环境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因此,在学习地理时不能割裂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要对这些地理要素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综合思维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地理(word文档)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2.综合思维 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在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综合思维”素养有助于人们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区域认知 指人们运用空间一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多种多样。将其划分成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区域加以认识,是人们认识地理环境复杂性的基本方法。“区域认知”素养有助于人们从区域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学.科.网 4.地理实践力 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考察、实验、调查等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目标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体目标如下。 1.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深入认识两者相互影响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认同人地协调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形成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4d16712694.html,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 作者:胡冬运 来源:《学生之友·素质教育》2019年第03期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成为了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当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出发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地理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已经引起了教师的反思,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才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教师除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外,还应兼顾学生心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这对学生健康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具有创新性且可操作性的地理核心素养体系,对教师突破传统应试教育提出了指导性策略,使初中地理教学除了兼顾地理学科本位,还能兼顾教育全局,对于促进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提升和地理教学的发展意义重大。鉴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本文提出了三点教学策略,分别为:合理设计问题,培养学生人地观念、通过构建时空,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开展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下文将一一进行阐述。 一、合理设计问题,培养学生人地观念 构建生态社会需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人地协调观就是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发展观。人地协调需要学生从日常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当我们生活的环境美好,自然资源充足时,人类的生活才会美满而幸福。为了培养学生的人地观念,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地理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并懂得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比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这节课主要介绍了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在基础知识教学后,笔者提出问题:“致使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使学生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的角度进行思考。这样既起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又能通过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和自觉保护环境的道德品行。 二、通过构建时空,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虽然地理学科在学习时会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板块,但是他们之间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比如:一个城市的植被覆盖率低,当发生沙尘暴或是洪水

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浅谈

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浅谈 在进行初中地理学习时,要明确地理学科素养的核心内容,学生才能具备良好的地理学科文化素质,落实地理学科学习的方法,本文就初中的地理的课程学习特点,对地理学科素养培养进行阐述,把初中地理教育中提高学科素养的工作落实到地理学科实践教学中去,更好地推动我国的义务教育建设工作。 标签: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随着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进程推进的不断加快,对于初中地理学科素养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部印发的相关课程理论改革中对于地理学科素养培养也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把培养学生专业的地理素养要求真正落实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帮助学生地理学科素养培养的提高,让学生掌握好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进而全方位地提升初中生的文化素质,真正把义务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计划做好。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特性 (一)终身性地理知识、技能的理念培养 终身性地图技能、地理位置、空间思维和人地关系四项地理基本指标,是人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不断全球化的今天,个体在社会生活与生存中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地理素养。对学生而言,应是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重要的地理能力、最需要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品格。 (二)渐进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渐进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来看,不同教育阶段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表现出既具有共同指向性,又具有层级阶段差异性特点,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 二、如何加强地理学科素养培养 (一)丰富课堂环节,增强学生理解能力 丰富课堂地理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地理能力,初中地理教材内容可以分为文字内容、图片内容、活动内容三个部分,其中活动内容是学生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地理社会实践的内容,但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各地区的教育资源有所不同,所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在课下开展地理社会实践活动,但地理教育资源不足的学校,教师就更应该注重学生课堂教学的质量和要求。教师在课堂进行教学时,要综合考虑地理学科知识点的实用性,根据不同地理知识点的实用性,可以采取不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各省市的简称的实用性就很高,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处处见到,本节课就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让不同的同学扮演各省市的不同车辆,让其他同学根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地理教学的运用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地理教学的运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对教育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提出了要求,指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我国建立教育质量标准的基础与核心是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国家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下必须达到的能力素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贮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我国新时期推进教育创新和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改革实施强调教学必须适应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 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学习主体能动性、提升完善自我实现,促进学生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适应社会良好需求,形成运作

发展良好的公民个体。为个体能适应未来社会、为个体终身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实现个体生活成功和社会持续良好健康全面发展。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教师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积极意义 教学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适应当前世界未来信息技术变革、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挑战,适应社会教育质量标准,所以教师应充满社会责任感,形成对社会及个体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基本素养: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学科专业素养、跨学科视角综合运用的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教师首先必需努力提升完善自我实现,发挥主体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师个体自我成功与适应社会良好需求,促进个体的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和终身的全面发展。道德品质素养是基本素养,教师应学会爱人类、爱社会、爱国家、热爱科学、爱护环境,促进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生态、资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等诸多方面的持续发展。以积极愉快的发展观、积极健康的情绪、创造性的运用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情境教育、尝试教学,启迪新思维、开拓新方法。 2.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深远意义 学生运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启迪思维、对学习对未来充满希望;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和地理核心 能力,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的关键的、必要的共同素养,是地理知识、地理学 科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地理教育 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发 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地理学科核心素 养兼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作用的 发挥具有整合性。如何在地理教学特别 是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地 理核心素养一直是地理教师研究和关注 的重要方面。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 段的地理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既具有发展的连续性,也具有发 展的阶段性。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 路径是多样的,主要包括地理课堂教学、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和地理教育评价等方面。 ?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 素养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课程 标准和教材的需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 养落到实处。 ?地理课堂教学活动要注重“说理”,实现由直观感性认知地理事物到对地理事物背 后“理”的认知。在对不同地理事物的“说理”过程中,培养学生使用图像工具、地 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原理,进行地理地 域认知;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综合、评价等思维活动,进行有针对性 的训练,进行地理交流与表达,在这一 过程中渗透人地观念的培养,实现地理 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体验、感悟情感态度,并内化为正确的人地观念思想,逐

步形成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 要的必备地理学科品质和地理核心能力。?一.制定基于课标而又高于课标的学习 目标 ?学习目标足课堂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基于课程标准。如一 节课的课程标准是“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 的数最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课程标准是学生学习需要达到的最低要求,如果这节课将学习目标定位于满足 课标的要求,学生无论在知识的掌握和 能力的培养上都将有所局限。这节课的 教材内容较为浅显,从知识的难度上看 学习困难较小,因此,设定学习目标时 适当增加了学科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 培养。例如“学会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全球 和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能够根据图文资料了解水资源危机的表现并简析产 生的原因”“通过合作讨论,能够从不同角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核心素养解读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核心素养解读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国情国策教育等方面,根据国家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要求,要充分地挖掘地理教育的内容,而地理课程也不只是传授地理知识,而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现如今我们人类面临的主要困难都和地理问题有很大的关系,如物种灭绝、滥伐森林、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灾害频繁、气候变暖、空气污染等,这些更是体现了地理教育在今后的教育中的重要性,我们也要培养具有地理核心素养的学生来。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把“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改为“培养现代公民的地理核心素养”,表面上看,只是一个词语的改动,必备的地理素养即:1、一个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的有机构成和综合反映;2、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地理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应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而地理核心素养: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识、地理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具有地理科学特性必备的品格、关键能力。人地观念应是公民具备的重要价值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识是分析、理解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地理实践力是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状况的能力。 我们的时代在快速的发展,现在的地理学习不再是以前的那种以成绩高低为标准的时代,更重要的是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人地观念是这个理科生学习地理后听到最多的一个名词,学习了这么久的地理,虽然还是不太能够把握住其精髓,但是还是觉得我们人类应该协调好人类社会、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人地观念,让他们能够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能够结合我们现实生活中人地矛盾的实例,分析原因,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推进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地理这门学科是一门文理兼备的一门学科,这就决定了地理不能像数学、物理等这种理科学科和语文、历史那种文科学科那样,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

浅谈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

浅谈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 发表时间:2019-08-29T15:51:26.53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0期作者:汤国祥 [导读] 虽然初中学生比较与小学的学生学科思维逐渐成熟,但是他们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和培养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在新时期教学活动的影响下,初中地理教学活动的质量也在不断地提升,使得初中地理教师必须更加注重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和培养。本文将针对课本教学及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构建进行讨论,并分析初中地理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和构建的必要性及主要路径,通过分析及研究旨在促进初中地理教学活动质量的提升。 (湖北省咸丰县唐崖镇民族初级中学,湖北咸丰 445606) 摘要:虽然初中学生比较与小学的学生学科思维逐渐成熟,但是他们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和培养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在新时期教学活动的影响下,初中地理教学活动的质量也在不断地提升,使得初中地理教师必须更加注重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和培养。本文将针对课本教学及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构建进行讨论,并分析初中地理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和构建的必要性及主要路径,通过分析及研究旨在促进初中地理教学活动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构建方法;培养措施 引言: 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和培养,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是非常有效的途径。而且这一教学理念也被各个学校用于地理教学中。同时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1.初中地理核心素养概况 1.1核心素养的构成 对于地理学科来讲只有地理思维才是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它的形成是对地理知识的一种积累,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技巧,也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由于每个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也存在地域差异,所以培养学生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就要从地理思维养成开始。还有就是要有地理情感,初中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最基本的课程知识外,还应该培养自己的地理情感。因为有一定的地理情感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帮助学生很好培养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 1.2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在初中教学中各学科的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已经不局限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还要培养他们对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构建。因此,学生除了要学好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外,还应该符合社会情感素质的要求,同时核心素养也应该符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和中学教育。 2.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构建和培养的现状 2.1社会思想意识存在偏差 一些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地理的理解仍然存在偏见,他们认为地理不是进入高中的考试科目,所以他们把它作为选修课。受此影响,地理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较低。在相同的情况下,他们不能正常评价、晋升或晋升。同时有些教师和家长不在乎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处于被动状态,对学习失去了积极性。因此,地理核心素质的构建和培养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2.2教师缺乏对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意识 许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地理教师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很重视,由于很多学校是没有地理专业教师,常常是一些跨学科的教师授课,由于他们对地理学科的理解不深刻,没有专业地理知识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导致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不够重视。 3.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构建 3.1人文地理观念的构建 初中的地理知识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因为初中的地理知识多数都是涉及人文地理知识,要想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注重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地理技能,要正确引导学生培养他们对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通过地理课堂的学习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共同发展。 3.2生存素养 生存素养是初中地理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地震、火山爆发、干旱、泥石流和其他自然灾害给人类生存带来影响和危害,一方面,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危害,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让学生掌握处理事故的方法和生存技能,学会自救。 3.3地理实践能力 所谓的地理实践,就是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过程,同时通过实践培养他们的行动能力和地理素质。而且地理实践能力关系到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构建。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地质调查和模拟演示实验练习,将学习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了解书本中的人文地理。 3.4家和国家的感觉 初中地理教学很重要的一项育人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其渗透地理教学内容,属于类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在地理教学目标,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地理知识,思想教育,情感的培养渗透到教学地理,引导学生了解乡愁,关注形势,发现家乡在变化,祖国在加强,对家乡的重视,是对祖国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的树立。 4.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4.1在日常生活中设计地理课堂,通过学生的实践培养地理核心素质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研究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了解其形成背景,提高生存能力。学习地理对终生发展很有用。地理课程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直观地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逐步形成人与土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地理课堂教学应该联系生活,因此,不应该为了学习课本知识,测试和教学,但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生活和教学,如教学地球公转,中午睡眠不好纪律的现象,让学生讨论,从地理的角度来看,健康成长的角度看,你为什么要睡在夏天中午睡觉?通过辩论,学生们了解到夏天白

浅谈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浅谈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2014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以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在学科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为各学科教学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也对地理教育的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培养写生的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与行为及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地协调观”。显然,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深化地理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是中学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到底有哪些呢? 要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实际的地理教学中去,落实这一课程教育改革思想需要具体的培养策略,就要在培养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明白主力军是教师,因此地理核心素養培养的要特别重视教师作用的发挥,课堂教学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所以要想更有效的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从课前、课中和课后等三个大的阶段来进行。 1.课前教学设计培养意识的渗透 在地理教学中,要做到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需要地理教师树立地理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地理教师是地理教学工作的主导者,是推进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进程的主力军,也是地理教学过程的设计师,这个课前的设计对于整个地理课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的了整个课堂的培养方向和重点,因此在课前的地理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要

有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意识,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课堂,这样才能有效地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例如,在上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时”,在设计教学时,可以渗透培养学生空间视角这一核心素养的意识,通过设计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宇宙各星球的分布和运动规律这样的活动以达到这一培养目的。 2.课中培养方式和学科教学内容和逻辑的结合 核心素养包括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等多个方面,教材中的各个地理知识点都有其侧重的方向,一个地理知识点往往不能兼顾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科知识自身的特点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例如,在学习各类地图时,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识图、绘图、用图的地图技能,在设计教学的时候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利用地图三要素区分各类不同的地图类型、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等高线图、通过对图的分析正确的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等。另外地理的学科知识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载体,在运用学科知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时候也需要符合学科的逻辑性,使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相应的学科逻辑相结合,有效培养出符合需要的地理核心素养。 3.课后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既然地理教学的大方向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因此在教学评价上就要以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侧重点,而不仅仅是以往的对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或是对三维目标的评价,在设计时不能仅仅

初中地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首先,就是要引入知识的连接,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完成对新的引入,具体说就是通过填图的方式复习我国四大牧区的分布图,另外通过一些景观照片的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完成知识链接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西北地区的地图空白图,让学生完成位置范围界限、地形以及河流信息等的填写,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空间定位,进一步落实学生对西北地区的区域认识,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过程中,教师务必要注意加强观察,并及时进行调控。 再次,就是要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就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顺利完成本环节,建议通过承转的方式完成,具体说就是教师可以跑出如下问题,即西北地区之所以会有多季节性河流这样的特殊气候,其主要原因在于其干旱的气候,那么是不是整个西北地区的干旱程度都一样呢?西北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这样干旱的气候会对西北地区的植被分布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呢?在抛出问题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区分重点以及难点,并进行必要的点拨,进而让学生边合作、边探究,最终成功完成任务,找到“基于这样的特殊气候,西北地区的农业和种植业应该如何发展呢?如何有效避免上述这些制约因素的影响呢”?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本节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同时在这样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然后可以通过检测反馈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这一节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就是本及的拓展活动,也就是实际运用环节,让学生完成呼伦贝尔草原房车样板房的制作,这也是对前三种核心素养的深化与拓展。在上述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具体说就是通过本节,学生可以运用地图描述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主要地形、河流的空间位置,可以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可以分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特点与其他自然地理特征的关系,同时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解读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解读 罗平县旧屋基民族中学李稳林1.2016 年9 月,教育部编制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征求 意见稿)》,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 四个要素;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 2.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加强核心素养体系建设,使核心素养成为推动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课堂教学关注的重点经历了从知识到能力再到素养的过程,所以,教师的追求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上,而应通过学习知识,达到锻炼能力、提升素养的目的。 3.2014 年教育部所印发的文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树人 根本任务的意见》当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概念。目前有很多的专家学者对地理核心素养指明了方向其主要是针对人地协调观, 区域认知,综合思想以及地理实践力。 4.核心素养是指人们应具备的适应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 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 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2018年1月,教育部审査通过了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 新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各学科核心素养。 5.2014 年 3 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 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教育部将

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 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016 年 9 月,《全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并提出以“培养全 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 3 个方面,综合指标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 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 6 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 18 个基本要点。 2018 年1 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列为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当前,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用性和关键性以及如何培养等问题已成为地理教育工作关 注的热点。本研究结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版) 的文本,以及笔者 10 年的教学体会与思考,探讨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和培养策略。一、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关键地理素养是指学 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 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

学习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心得体会

学习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 心得体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学习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心得体会 胡家露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成为一个关键词,培养具有哪些核心素养的人,怎样培养这些核心素养成为一个重要问题。2015年12月8日,附中地理组教研组织学习了地理核心素养在地理课程改革中的新指向,就此次学习,我浅谈几点心得体会。 什么是核心素养既然是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我认为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素养和能力,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个方面。核心素养的“核心”体现在时代特点和年龄特点两个方面。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目前需要加强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信息素养,思维素养,人文素养,专业素养,身心素养五大方面。 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地理新课程提出了“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理念,即“地理核心素养”。国际社会已出现了关于此方面的若干典型案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五大支柱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关键能力说,欧盟提出了八大素养说。综合来看,地理核心素养是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 地理核心素养的特征,华中师范大学李家清教授从三个方面来描述:第一、关键性。地理核心素养应是个体在社会中生活与生存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地理素养,对学生而言就是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最需要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品格。例如地图学知识素养。第二、动态性。地理核心素养必然紧密结合社会发展,与时代要求接轨,体现出不断更新、动态发展的特

征。例如地理信息素养。第三、生长性。核心素养总是在特定的情景和需要中反映并生长的。无论是从纵向的不同教育阶段来看还是从横向的学生的发展方向来看,都体现了生长特征。 当我们要探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是什么样子时,摆在眼前的首要问题便是如何构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张家辉教授认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方式有多种,从两个方面或者从两个视角来看,第一,基于地理教育学理论从地理素养的构成要素中选取居于核心地位的成分,从而构建体系。那么,哪些地理素养居于地理素养的核心地位呢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方法、地理思想和地理品质。这是对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进一步发展。第二,基于地理学理论和重要教育文件,从地理学任务中选取应当突出培养学生的主题内容,从而构建体系。这一种构建视角打破了地理素养的系统划分,探寻的结果为地理教学中应突出的几大主题。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需要深度跟进地理课程改革。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应成为课程标准修订的重要导向和根本动力。作为地理教师,应明晰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是地理课程的基本任务,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与承担的任务密切联系,能秉承核心素养培育观念,能将地理教学内容中的素养价值充分挖掘,能以空间观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在感知空间、分析空间、领悟空间的基础上促进人地观念、国际理解、全球意识等地理核心素养的知识构成。所以,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还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部分。 2015年12月10日

浅谈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

浅谈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 新课程改革在初中阶段的各个学科之间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教育教学学科素养的推进和构建,自新课改以后的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也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且与此同时,推進和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看图识图能力和识图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能有效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新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核心内容。本文着眼于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和教学策略问题展开探讨,笔者根据个人的实践教学经验谈及几点思考和建议,希望借阅者能够积极提出改进意见。 标签:地理;核心素养;内涵;策略 新课程改革在近几年不断以神速推进,而在这样的背景下,2014年我国教育界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及“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这样的一个教学要求,为各个学科的教学改革工作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同时,《全日制普通高等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对初中的地理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以及标准的规定: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以及正确的环境观念和人地协调观念。这样一来,地理教学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成为初中地理教学工作展开的一个重点和核心内容,但这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关于什么是地理核心素养至今还没有明确的概念性的界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落实和增进初中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工作,全面展开初中地理教学学科素养教学渗透的工作。 一、课前教学设计培养意识的渗透 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要求教师要明确和树立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观念及教育教学理念,而地理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导者,也是推进地理教学工作的主力,同时又是地理学习过程中的主设计师,该设计则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教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并同时决定着课堂的培养方向以及培养重点,这就使得课前地理教学设计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及意识成为教学工作开展的重点及核心内容,另外在课程设计上,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况,尤其在难易程度上进行适度的把握,以避免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的现象出现,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课中培养方式和学科教学内容和逻辑的结合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空间视角、地图技能以及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几个不同方面的观念,其中初中地理教材中各个知识点都具备其独特的侧重方向,必须要提到的是,一个知识点往往不能同时兼顾多个核心素养方面,因此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科素养的培养需要结合学科特点来进行,进一步选择符合学生本身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地图设计时必须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的读

学习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心得体会

学习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心得体会 胡家露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成为一个关键词,培养具有哪些核心素养的人,怎样培养这些核心素养成为一个重要问题。2015年12月8日,附中地理组教研组织学习了地理核心素养在地理课程改革中的新指向,就此次学习,我浅谈几点心得体会。 什么是核心素养?既然是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我认为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素养和能力,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个方面。核心素养的“核心”体现在时代特点和年龄特点两个方面。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目前需要加强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信息素养,思维素养,人文素养,专业素养,身心素养五大方面。 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地理新课程提出了“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理念,即“地理核心素养”。国际社会已出现了关于此方面的若干典型案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五大支柱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关键能力说,欧盟提出了八大素养说。综合来看,地理核心素养是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 地理核心素养的特征,华中师范大学李家清教授从三个方面来描述:第一、关键性。地理核心素养应是个体在社会中生活与生存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地理素养,对学生而言就是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最需要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品格。例如地图学知识素养。第二、动态性。地理核心素养必然紧密结合社会发展,与时代要求接轨,体现出不断更新、动态发展的特征。例如地理信息素养。第三、生长性。核心素养总是在特定的情景和需要中反映并生长的。无论是从纵向的不同教育阶段来看还是从横向的学生的发展方向来看,都体现了生长特征。 当我们要探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是什么样子时,摆在眼前的首要问题便是如何构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张家辉教授认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方式有多种,从两个方面或者从两个视角来看,第一,基于地理教育学理论从地理素养的构成要素中选取居于核心地位的成分,从而构建体系。那么,哪些地理素养居于地理素养的核心地位呢?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方法、地理思想和地理品质。这是对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进一步发展。第二,基于地理学理论和重要教育文件,从地理学任务中选取应当突出培养学生的主题内容,从而构建体系。这一种构建视角打破了地理素养的系统划分,探寻的结果为地理教学中应突出的几大主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