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18卷

JOU RNAL O F T S I N GHUA UN I V ER S IT Y

(Ph 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N o.5 2003V o l .18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熊澄宇

(清华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北京 100084)

摘 要:文章第一次提出传播学十大经典的概念,并对此进行了专业解读。这10部英文原著包括李普曼的《公共舆论》、帕克的《移民报刊及其控制》、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霍金斯委员会报告《自由和负责任的传媒》、霍夫兰的《传播与说服》、拉斯韦尔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维纳的《人有人的用处》、施拉姆的《大众传播学》、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传播委员会的《多种声音,一个世界》。

关键词:传播学; 十大经典; 经典解读

中图分类号:G 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062(2003)05-0023-15

收稿日期:2003-05-12

作者简介:熊澄宇(1954- ),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今天大多数人对传播学的认识更多地是从身边

的媒体开始的。从传统的电话传真、图书报刊、广播影视,到新兴的互联网络、移动通信、人工智能,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发展和变化使传播学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一个学科的构成,有史、论和应用三个方面。传播学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以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主要研究范围包括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过程、受众、传播效果、传播制度与法规等。政治传播、新闻传播、教育传播、文化传播、科技传播等是传播学中较有影响的分支学科。受信息传播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传播学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

传播学自问世以来,在中国一直命途多舛。文革前其被划为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排除在国门之外;20世纪80年代末又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绑在一起,打入了冷宫;1997年被列入国家教育部的学科目录后,传播学在大学校园里才有了正式的户口。一门推动信息社会成型,在世界范围内吸引了众多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以及广大民众关注的热点学科,在20世纪末终于被中国社会正式接受,可谓亦悲亦喜。

目前,全国有300余所高等院校设有与传播学

相关的专业,传播史、传播理论、传播方法等均已列入课程。在课堂上,李普曼、帕克、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拉斯韦尔、施拉姆等传播学大师及主要观点被屡屡提及。然而,研究生和青年学者们要进一步研究,希望在国内图书馆的书架上找到大师们的原著却极其困难。为弥补缺失,笔者从国外图书馆大量的传播学英文原著中,选了10种学界推崇的经典著作,不揣冒昧,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解读,推荐给中国读者;为有中级以上英文阅读能力的学生、青年学者和业界人士提供一条接近大师们原作的途径,也为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做一点推动工作。

这10部英文原著包括舆论学创始人李普曼的《公共舆论》、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帕克的唯一著作《移民报刊及其控制》、传播效果研究宗师拉扎斯菲尔德的开山之作《人民的选择》、被称为新闻批评史上里程碑的霍金斯委员会报告《自由和负责任的传媒》、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关于说服研究的奠基作《传播与说服》、拉斯韦尔提出传播过程“5W ”观点的经典论文《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控制论创始人维纳阐述信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人有人的用处》、美国传播学之父施拉姆编撰的第一部教材《大众传播学》、加拿大媒介研究大师麦克卢汉的代表作《理解媒介:人的延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传播委

员会发布的历史性文献《多种声音,一个世界》。

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

李普曼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位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和其他重要的早期传播学人物不同,作为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李普曼从未执过大学的教鞭。但就大众媒体在构成舆论方面的作用而言,他是最有权威的发言者。《公众舆论》被公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沃尔特?李普曼是美籍德国犹太人的第二代后裔,1889年9月23日生于纽约。在哈佛大学时他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并与他人共同创立了哈佛大学社会主义学社,同时担任《哈佛月刊》的编辑。1911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投身新闻事业,先后在多家报纸供职,热衷于政治新闻的报道并亲身参与活动,曾做过12位美国总统的顾问。沃尔特?李普曼于1974年12月14日逝世。作为美国著名的新闻评论家和作家,他的专栏评论被不只250家美国报纸和大约25家国外报纸刊用,同时他还分别为50多家杂志撰稿。他获得了1958年度普利策新闻奖。

李普曼的著作很多,其中最为著名、流传最广的是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作为一部传播学经典著作,该书第一次对公众舆论作了全景式的描述,让读者能细细地体会到舆论现象的种种内在与外在联系。此书自1922年问世以来,在几十年中已经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作者直到1974年去世也没有对它作过任何修订增补,尽管书中所使用的实证资料仅仅截止到成书之前。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影响力经久不衰的奥秘在于,该书对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做了卓有成效的梳理,如舆论从哪里来和怎么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什么样的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是不是或者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

无论从词源学意义上还是从它本身的性质而言,舆论都不过是一些意见。公众舆论自然就是公众的意见或者大家的意见。总的来说,意见有它的基本特征和流通表达的逻辑。首先,意见不是知识,更不是对知识的系统认知,尽管它可能会以某种程度的知识或信息为前提;其次,意见只是意见的主体对意见的客体做出的反应,而不是对客体本相的认知,当然更不是对客体本相的系统认知,尽管它必定会以某个客体为反应对象。这种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特征和逻辑,既是舆论的魅力所在,也是它常常令人困惑的地方。因为任何舆论在展示力量和宣泄激情的同时,也会包含着某些成见、偏见甚至是门户之见,即使是一个汹涌的舆论大潮也难以例外。

在近代以来的社会中,公众舆论主要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可以说只出现过两个源头,即开放的舆论生成与流通系统和封闭的舆论制造与灌输系统,尽管它们都会产生一个复杂程度不相上下的舆论过程,但是结果却不大一样。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第一次全面的梳理,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普曼很早就注意到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因此,在《公众舆论》和《自由与新闻》等著作中,它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拟态环境”(p seudo2environm en t);另一个就是“刻板成见”(stereo type)。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李普曼指出:“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到一个共同的因素,这就是人与他的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他的行为是对拟态环境的反应。但是正因为这种反应是实际的行为,所以它的结果并不作用于刺激引发了行为的拟态环境,而是作用于行为实际发生的现实环境。”[1]

而“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

42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例如,宠坏了的大学生,有天赋的黑人运动员和成功的亚洲商人等。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个人有个人的刻板成见,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的和普遍通行的刻板成见,因而它也起着社会的控制作用。李普曼特别强调大众传播的力量,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此外,议程设置的研究最早也起始于李普曼的《公众舆论》,虽然书中没有使用议程设置这一名词,但是,他表达了这样的基本思想:媒体创造了我们头脑中的象征性的想象,这些想象有可能与我们经历的“外在”世界完全不同。他论证了大众媒体是现实世界的某个事件和我们头脑中对这个事件的想象之间的主要连接物。议程设置过程描绘了舆论在一个民主制中如何发挥作用。40年后,科恩继续为议程设置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指出新闻界在告诉人们“怎样想”方面都不大成功,但是,在告诉人们“想什么”方面却异常有效。当然,直到1972年麦库姆斯和肖的文章发表在《舆论季刊》上,议程设置才被命名。李普曼作为最早探讨了大众传播的宏观效果的学者之一,对该理论的产成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经典论著《公众舆论》也因为对上述传播学问题的精辟论述而经久不衰。

帕克的《移民报刊及其控制》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是美国第一个社会学系,芝加哥学派则是20世纪美国社会科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学派。美国学者罗杰思在他的专著《传播学史》中谈到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影响时写到:“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对于芝加哥的社会学家来说,要成为社会的存在、人类的存在,就需要传播。他们攻击对于人类行为的直觉解释,取而代之强调一种观点,即后来被称作符号交互论的观点。芝加哥学派构筑了后来的以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2]在芝加哥学派中,对传播学影响最大的是被称之为“开创了大众传播研究的学者”的罗伯特?帕克。

帕克1864年2月14日生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高中毕业以后进入明尼苏达大学,一年以后转入

密西根大学。在大学期间,帕克有幸结识了当时还是年轻教师的哲学家约翰?杜威。杜威把帕克介绍给了著名的财经记者福兰克林?福特。福特对帕克的未来的事业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通过每天详细报道股市行情和新闻对市场的影响,福特看到股票的价格波动实际上是对由新闻形成的公众舆论的反映,因此,他认为如果能够加以更有效的报道,公众舆论对新闻事件的反映就会像股票市场的反映一样精确。福特和帕克策划了一份新的报纸,准备命名为“思想新闻”,并希望通过发布更精确的新闻来影响公共舆论的发展。这份报纸最终没有发行,但帕克对新闻的重要性、传播媒介和公众舆论的影响却在与福特的交往中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1887年从密西根大学毕业以后,帕克决定找一个职业来实现自己的改革理想。他成为了《明尼苏达日报》的一名新闻记者。1887年至1898年期间,帕克一直为《明尼苏达日报》工作。他接受了一个特别任务:通过一系列事件去深度报道城市生活,描述城市移民肮脏的生活区和隐藏在那里的犯罪。随着对城市生活的不断报道,为了研究工业社会创造的“新城市人”,帕克开始把城市当作是一个特别的自然实验室。帕克后期的很多工作和研究都得益于他做记者的经验。

1898年,帕克认为他对新闻产生方式的实证知识会在他未来的学术研究中加以更广泛的应用,因此,他去哈佛大学学习哲学,希望能获得对自然的洞察力以及获得对新闻功能的理解。帕克1899年在哈佛获得硕士学位后,又去德国进一步深造。他到德国柏林大学去听社会学家Geo rg西梅尔的课程。西梅尔一些关于传播的理论观点对帕克后来学术思想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据后人研究,在帕克的作品和研究中可以发现西梅尔的如下观点:1.社会作为社会学的核心概念,是由个体之间的传播所构成。2.所有的人类传播代表着某种交流,这种交流对于所涉及的个体来说具有交互的效果。3.传播在彼此之间的社会距离不断改变的个体之间发生。4.人类传播满足某些基本需要,诸如友情或侵略,或追求收入、教育或其他渴望达到的目标。5.某些种类的传播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成为稳定的或固定的,因此代表着文化和社会结构。[3]

此后,帕克去海德堡学习,并在那里开始写自己的博士论文《M asse und Pub likum》。他于1903年回

52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到哈佛,一边完善自己的博士论文,一边在哲学系做助教。

在当时的帕克看来,黑人问题是美国最尖锐的社会问题。在T u skegee学院的院长布克尔?华盛顿的指导下,帕克协助其进行黑人研究。帕克去欧洲做了大量的调研,最终出版了华盛顿的著作《生活在城镇边缘的人》。专家们认为,这本揭开欧洲底层阶级人们生活之谜的书大部分是由帕克撰写的。

1914年,在帕克40岁的时候,他在夏季学期里开始为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学生讲授“美国黑人”课程,报酬是500美金。课程完结之后他在社会学系找到了一份正式工作,直到1936年,他一直在芝加哥大学教书。在此期间,帕克把他研究城市的兴趣也带到了学校。在他的概念里,城市应该是一个社会的、有机的城市、社区、宗教,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现象。正是他关于城市有机体的理论鼓励着他和他的学生们,将整个芝加哥城市变成了他研究城市人及其自然习惯的巨大自然实验室。

1923年,帕克59岁的时候被任命为终身教授。他曾经在北京讲学一年,也去过印度、南非、巴西等地游历。1944年2月7日,帕克80岁时于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去世。

帕克曾担任美国社会学协会的主席、太平洋海岸种族关系调查的主管、卡内基公司的移民丛书的编辑、几个学术期刊的副主编、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的成员等职务,他还是芝加哥城市联盟的第一任主席。

帕克一生中著作不多,别人说他是那种宁愿指导别人写10本书,也不愿意抽时间自己写一本书的人。除了博士论文,出版于1922年的《移民报刊及其控制》是他唯一的著作。他做过一系列的颇有影响力的报道,还出版过对自己学生书籍的介绍。但是,他最具影响力的还是《移民报刊及其控制》,这本书是迄今为止关于早期美国传播学最重要的教科书和读物。

《移民报刊及其控制》共四部分18章。第一部分“移民报刊的生存土壤”,分四章介绍了外语报刊存在的原因,移民报刊的欧洲背景,移民报刊与相互融合,移民报刊带来的启示;第二部分“外语报刊的状况”分五章分析了广告,地方报刊的发展,都市报刊,都市报刊与战争,阶级斗争;第三部分“移民报刊的历史”分五章介绍了早期移民创办的报刊,后期的移民报刊,报刊对其移民状况的反映,报刊的生存斗争,以及适者生存的结果;第四部分“报业控制”分四

章讨论了控制杠杆,海默林的操纵控制,对手宣传与政府干预,联盟控制。

《移民报刊及其控制》是作为一种民族担忧的结果而问世的,即担忧美国的移民可能出现的不忠诚。成千上万的德国裔美国人会忠诚于美国还是会忠诚于K.威廉?他们会扩散宣传,还是会从事破坏?帕克指导了对移民外语报刊的研究。他发现,意第绪语、波兰语、德语等报刊主要帮助近来的移民懂得如何在北美生存下来。很少有报刊鼓励对于原先祖国的忠诚。美国的外语报刊通过帮助它们的移民读者同化于美国文化,而逐渐地构成了它们自己的角色。[4]

在美国,帕克是最早对少数民族(族裔)和传媒的关系展开研究的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新移民来到美国。如何使这些新移民同化,是当时美国主流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时,美国社会也存在着排斥新移民的现象。帕克深入少数民族社区,对数10种外文报刊进行调查后,于1922年出版了关于移民报刊的专著《移民报刊及其控制》,反对压抑或控制这些报刊。他强调它们的角色有助于维护种族文化,并使读者透过家乡的语言而接触到大都会生活,使移民顺利融入美国社会中。帕克注重实证分析,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作为其主要的研究方向,他调查了芝加哥的贫民窟与当时颇为严重的犯罪问题。帕克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对日后欧美和日本等国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媒体的学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帕克在《移民报刊及其控制》中提到了传播学一直到现在还在研究的论题:媒体内容怎样影响公众意见?大众媒体是怎么被公众意见所影响的?大众媒体是否能够带来社会改变?人际传播是怎样与大众传播进行联系的?其对于传播的定义与香农后来提出的信息理论有相似之处。

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

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在形成现代传播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思想影响。在其一生中,拉扎斯菲尔德都在研究一种社会背景下的个人行为(选举、购买消费品等),他的兴趣点始终如一,但在不同的阶段却被贴上不同的标签,有时候他被称作数学家,有时候被称作心理学家,有时候被称作社会学家,有时侯被称为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的一位同事称他为“现代的列奥?达?芬奇,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传统的知识专业化,试图通过将人和思想结合起来的途径

62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发现新的真理。”[5]而这种评价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传播学打破传统学科界限的新兴学科特点。

拉扎斯菲尔德1901年出生在维也纳,30岁时移民美国。1925年,24岁的拉扎斯菲尔德在维也纳大学获应用数学博士学位。早年受到的数学教育为他的方法论专长提供了基本的技能,这又为他从一个社会科学学科转移到另外一个社会科学学科,并为创建大众传播研究领域提供了手段。

拉扎斯菲尔德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开创者。从1930年在维也纳首次从事对广播听众的传播效果研究开始,到1937年在美国进行的“广播研究项目”,194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研究,他通过分析性地利用样本调查,作出影响个人行为的、有因果关系的推论。拉扎斯菲尔德及其助手合作完成的《人民的选择》被称为“社会科学史上最复杂的调查研究之一”[6],也是传播效果研究的经典著作。

《人民的选择》以194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为分析案例,试图阐释在大众传媒及人际关系的影响下,选民如何做出投票的选择。

促使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对大众在总统选举中的行为进行研究的诱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机器直接推动了包括传播学在内的诸多人文社会科学在美国的发展:社会学家奉命研究士兵的士气,以使整个军队的精神面貌更利于作战;社会心理学家奉命研究政治宣传的有效性问题,以使政府的指令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而深谙世界各国文化的人类学家则负责向政府提供建议,以减少美国政府在与日韩等国打交道时产生的摩擦。这些学者在各自领域的成功为人文社科带来很高的声誉和愈来愈广泛的研究领域。基于社会需要的各种新兴研究领域也促使人文社科摆脱单纯的思辨式研究方式而代之以实证式的研究方式,因为每一个研究成果都被期待着对紧迫的社会问题做出解释或者作为政府制定政策的依据。《人民的选择》和实证派传播学都诞生于这样的学术氛围之下。

在问题和目标明确的情况下,以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牵头的“对现代美国人民政治行为的研究”始终循着清晰的线索进行:选取研究样本;把研究样本细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在“控制组”和“实验组”中进行密度不等的面访;测量并比较不同组别之间在人口统计学特征、社会经济地位、主要政治观点、投票意向等方面的调查数据;对有代表性的被访者直接引语进行文本分析;整合所有的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的解释,得出结论。最后成书的《人民的选

择》就是上述研究过程的结晶。

全书共分16章,按照“意群”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的内容:1至4章介绍研究样本的特点以及共和党、民主党的价值观和在社会分层中多处的位置,属于背景类信息。

第二部分从第5章到第12章,可以概括为“选民在大选中的行为模式”,具体内容包括:政治热情不同的选民在大选中的不同参与程度(第5章);选民如何作出最后决定(选民作出最后决定的时间与他们对选举的兴趣大小以及他们所收到的相反信息冲击的猛烈程度密切相关,第6章);几种不同类型的改变选举主张的行为(第7章);选举宣传对于选民行为的影响(第8至12章)。

第三部分从第13章至第16章,可以概括为W hat the V o ters W ere To ld,分析了不同地大众媒介(报纸、广播、杂志)以及人际传播在选民形成意见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人民的选择》对于传播学学术思想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大众传播的有限效果论,一是“两级传播”和“舆论领袖”观点的形成。

早期的宣传理论家支持强有力的大众媒体,但是,后来的传播学学者在研究媒体对于选举行为、消费决策和其它类型的行为变化时,没有找到这类强效果的证据。开始怀疑强有力的大众媒体效果论的主要学者就是拉扎斯菲尔德,而正是他的伊利县研究引发了他的怀疑。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希望证实大众媒体在构成人们关于总统选举中如何行事的意向上具有直接的与强有力的效果。他假定,在总统选举的投票决定会在竞选过程中作出,并会受到大众媒体中出现的有关选举问题和候选人的新闻和专题报道的影响。但研究结果却揭示了相反的事实:许多伊利县的选民在选举竞选开始之前就拿定了注意。600名调查对象中仅54名曾从一个候选人转向另一个候选人,而这些转变者当中只有一些人是直接因为大众媒体的影响才这么做的。媒体只能告知和说服一些关键个人,也就是后来被称为“舆论领袖”的那些个人,它们转而通过与其追随者的人际传播联系而将这种效果加以扩大,即以一种两级传播流通的模式。

此外,将面对面的访谈和分组试验、定量分析的方法引入传播学研究也是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方法论体系作出的一大贡献。阅读《人民的选择》不仅可以对传播学早年的学科发展有清晰的了解,也能从中学到不少有效的研究方法。

72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哈罗德?拉斯韦尔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我们许多人知道哈罗德?拉斯韦尔,大多是从其著名的5W 传播模式开始的。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拉斯韦尔对社会传播的过程、结构及其功能,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并清晰地阐释了5W 传播模式以及大众传播三功能说。

1902年2月13日,哈罗德?拉斯韦尔出生在

美国伊利诺斯州的塘泥尔逊。1918年,拉斯韦尔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1922年获得哲学学士学位。1926年,拉斯韦尔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的政治学博士

学位,其博士论文是《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主要描述和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各交战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宣传战,对战时的宣传信息进行了内容分析。同年,拉斯韦尔回到芝加哥大学任教,历任政治系助教、讲师、助理教授和终身副教授,一直到1938年辞职。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拉斯韦尔参与了许多战时研究项目。特别是在1939—1940年期间,拉斯韦尔参加了洛克菲勒基金会大众传播研讨班,他在这个研讨班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个研讨班是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建立的,其成员每月在洛克菲勒中心聚集一次,从1939年9月到1940年6月一共举办了10期。在致参与人员的邀请信中,组织者J .马歇尔声明,这个研讨班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有关传播研究的一般理论性指导,以确定洛克菲勒基金会今后的资助目标。但是,二战的爆发使这个研讨班几乎从第一次活动开始,就将其注意力转向了大众传播在非常时期的特殊作用,重点研究联邦政府如何利用传播以对付日益临近的战争。

早在1932年,拉斯韦尔就提出过一个传播模式:谁?说什么?对谁说?产生了什么效果?而在这个研讨班上,他又为其增加了一项重要内容,即“通过什么渠道”。由此,著名的5W 传播模式开始发展,并迅速流传开来。这个模式成为了整个研讨班的基本框架,渗透到了其中的许多讨论之中。提交会议的大部分论文和许多自发的交流,也都涉及到了大众传播的效果问题。同时,也正是在这个研讨班上,拉斯韦尔阐释了他关于大众传播在社会中的3个主要功能的观点。这些思想,后来成为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

1948年,拉斯韦尔发表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

功能》一文,这是他对传播过程、结构以及功能的较

为全面的论述。论文一问世便受到了广泛的赞誉,成

为早期传播学研究的经典成果之一。至今,学界仍给予它极高的评价,认为它是一部纲领性的力作,一部传播学的独立宣言;甚至认为,所有的传播学研究都仿佛是对拉斯维尔这一论文的注释,因为它涉及了

传播学中的许多基本内容。[7]

总体看来,这篇论文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从内部结构上,分析了传播过程中的诸要素;二是从外部功能上,概括了传播活动的社会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拉斯韦尔明确提出了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w ho )?说什么(w hat )?对谁(w hom )说?通过什么渠道(w hat channel )?取得什么效果(w hat effect )?这就是著名

的拉斯韦尔5W 模式,这个模式简明而清晰,是传播过程模式中的经典。后来的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过

各种修订、补充和发展,但大都保留了它的本质特点。这一模式还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基本内容: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以及“效果分析”。这五种分析涵盖了传播研究的主要领域。另外,它还导致了传播学对于确定效果的重视,“这个侧重点使传播研究有了一种连贯性,但

是它也引导传播学学者偏离了其他重要的课题。”

[8]

这篇文章的另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关于大众传播的三种基本功能,并分析了其可能存在的负功能。这三种功能是:监视环境、协调社会以及文化传承。这三个功能主要是从政治学角度着眼的;1959年,查尔斯?赖特又从社会学的角度,为其补充了“娱乐”功能。由此,形成了传播学中经典的大众传播四功能说。直到今天,它仍是传播学学生所必须学习的基本入门知识。作为人类社会的信息交流活动,传播具有着多方面的社会功能。而拉斯韦尔的阐述,则为全面揭示大众传播的功能提供了一个基础。此后,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其进行了丰富和拓展。

人们在谈到拉斯韦尔时,常常冠以“政治学家”的头衔。确实,拉斯韦尔的许多学习和工作都与政治学领域相关。他的政治学著作受到了政治家们的高度重视,而他本人也曾在政府部门担任过顾问。但是,拉斯韦尔的思想兼收并蓄,涉及广泛。他从没有让政治学这一学科,限制他的其他理论兴趣。他的理论研究广泛涉及了社会学、精神分析、历史、社会心理学以及传播学等领域,他对各种各样的课题都有学术兴趣。正如B .L .史密斯所评介的,拉斯韦尔是

8

2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行为科学的达?芬奇。这样的个性以及他的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对他一生的研究工作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理所当然的,正如罗杰斯主张,这样一个跨学科的心灵不能忽略像传播那样的基本的人类过程。除了以上所说的5W传播模式和大众传播三功能说外,拉斯韦尔还在传播学领域做出了其他许多贡献。他开创了内容分析法,发明了定性和定量测度传播信息的方法论;他关于政治宣传和战时宣传的研究,则代表着一种重要的早期传播学类型,而今天的宣传分析,已被纳入到了传播研究的一般体系中;他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引入到美国社会科学,并使其与政治分析相结合,从而在社会层面上运用了个体内部的弗氏理论;他还帮助创办了政策学,这是一门整合了社会科学知识与公共行为的交叉学科。因此,虽然拉斯韦尔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位传播学学者,但无疑在今天的传播学研究领域中,弥漫着诸多拉斯韦尔的思想和作品。他的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范围和层面,他是当之无愧的传播学奠基人之一。

霍金斯报告《自由而负责任的传媒》

1947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出版的研究报告《自由而负责任的传媒》是新闻批评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由罗伯特?霍金斯和12位当时美国最有权威的大学里的一流学者共同起草的报告阐述了传媒机构自由与责任的相互关系。报告指出:新闻机构的自由应以推动民主政治、承担社会责任为目的,如果新闻机构逃避它的社会责任则意味着将丧失自由。报告呼吁新闻机构要从道德、民主和自律方面改进自己的工作。半个多世纪以来,报告提出的学术思想被传播学者不断地阐述和发扬,但对新闻界本身的改革却影响甚微。报告50年前提出的问题,在今天的新闻界仍然普遍存在。所以,从某种程度理解,这份报告在今天仍然有着现实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报告的主持人罗伯特?霍金斯1899年1月17日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1977年5月17日卒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巴巴拉,是美国教育家、大学校长、基金会主席。他批判过度专业化的高等教育,主张平衡学院的课程并且保留西方知识分子的传统。

霍金斯曾长期担任大英百科全书编委会主席、大英百科全书公司的主管。他还是54卷西方巨著(1952年)的主编,从1961年开始,他和艾德勒(M o rti m er J.A dler)合作编写了《当今的伟大思想》年鉴。

1942年12月,霍金斯领导的“新闻自由调查委员会”在芝加哥大学成立,主要研究传媒界的有关问题。委员会由美国《时代》杂志和大英百科全书公司共同捐款215000美元资助,霍金斯为主席,委员13名,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宾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及芝加哥大学的院长、系主任及哲学、法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的一流教授。另外并聘请4位外国著名学者,包括当时的中国驻美大使胡适博士。

1946年12月,针对美国新闻业现状,“新闻自由调查委员会”提交了一份研究总报告书,1947年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名为《自由而负责的传媒》(A F ree and R espon sib le P ress)。报告认为交换消息和意见的言论市场已被少数经济、企业财团把持,操纵在少数人的手中,间接危害公众服务以及民主政治的基础。

在这本133页报告书中,首次提出社会责任论,提倡自由而负责的报刊,主张新闻自由应以社会责任为规范,媒体对社会有责任提供确实和重要的消息,如果媒体忽略它的公共责任,政府可有限度地控制,同时新闻媒体行使社会责任的时候,要进行自律,注意职业水准的品质,致力于客观公正的报导,使得人人有使用媒体的权利,新闻传播进而成为社会公器。此后,新闻界开始有了社会责任论的规范。

《自由而负责的传媒》的目标是研究大众媒体在公共事件中对公众教育的角色,随着委员会对传媒质量和有效性的评估,委员会提出理想的传媒应该是:

1.对事情做真实、正确而完整的报导,并赋予意义,不但对事实报导,而真理背景也是很重要的。

2.意见交换的论坛:应视大众媒介为一公正讨论的园地,形成一个交换、讨论及批评的场所。

3.呈现社会现实情况:对社会及团体的活动实况,做出确实反映。正反两面都应顾及,不可失之偏狭。

4.阐明社会目标及价值标准:澄清社会共同奋斗的目标,表扬社会上善良的一面,使社会大众建立社会高尚的价值标准观念。

5.充分随时供应消息:社会大众所需要知道的最新消息,作最充分而周全的报导,使大众能透过报导对公众事务做出明智的决定。

书中提出了很多目前还在困扰着新闻媒介的问

92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题:报纸媒介拥有权集中在少数个人和公司手中;公众利用报纸表达自己意见和观点的渠道仍然有限;能够拥有和控制新闻生产的人不能有效地服务于社会的要求。它并没有简单地批判当时的媒介环境,而为新闻和报纸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提供了建议,被称之为自由出版的社会责任理论。传媒应该实现下列政治功能:提供信息、启迪公众以使公众能够自我管理、监督政府。传媒如果逃避民主的责任将会失去新闻自由,传媒应该以道德、民主和自我防卫来提高自己的表现。

委员会建议设立一个独立的新机构,每年对传媒进行评估和报告。这个机构独立于政府和传媒,依靠捐款来运营,机构将采用一个为期10年的实验并对效果进行审查,最终决定一个最能适合目标的新制度形式。委员会为这个机构开展了10项活动,其中包括:召开员工大会并对员工进行分析,以帮助报纸定义可操作的表现标准;指出报纸在某个区域服务不完善的地方,例如:不合理地拒绝少数族裔利用媒介发表自己观点的渠道;调查报纸的欺骗事件,特别是报纸持续提供虚假数据,误导公众对公共事件做出错误判断。

委员会第一次为被人忽略的新闻实体提出了一个实质性的报告,同时列出了对传媒的五种要求,第一次提出了新闻的社会责任理论,这个理论反过来为自由提供了制度性保证。报告在遵循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基础上为传媒设立了一个崇高的目标,“自由与所连带的责任俱来;传媒在宪法的保障下,有着一种特权的地位。因此,有义务来完成大众传播的主要功能,以对社会克尽责任。传媒如能克尽自身的责任,并以此作为营运政策的基础,则自由制度也不难满足社会的需要。但传媒如无法克尽其责任,其它的团体便应出来干涉,使大众传播的主要功能得以完成。”[9]

50多年以后的今天,这份报告仍然对当今世界各国的传媒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近年来许多国家新闻事业发展的事实来看,传媒从业人员守则的制定、传媒评议会的成立、各大报公评人制度的设立、定期专栏批评同业采访和写作之得失等做法,无一不受这本书的启迪和影响,这是社会责任论思想的具体实践。

霍夫兰的《传播与说服》

卡尔?霍夫兰是美国实验心理学家,毕生研究人的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研究说服与态度的关系、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说服的方式、技巧与能力等。霍夫兰于1912年6月12日生于美国芝加哥,先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硕士学位,1936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之后担任耶鲁大学心理学系讲师、助理教授、教授、主任。

霍夫兰的学术成就集中在用实验方法研究人的态度与说服之间的关系,他是将实验心理学引入传播学研究领域的第一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霍夫兰应聘担任美国陆军总部心理实验室主任,率领专家小组指导和研究美军的思想训练计划,研究军内教育电影对提高士气所起的作用和效果。战后回到耶鲁大学,主持“传播与态度改变课题”,出版了一系列丛书。他对传播与说服、说服能力与说服方法的研究,为传播学的建立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霍夫兰对传播学最突出的贡献,一是将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研究;二是通过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对否定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起到了很大作用。他的研究生涯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二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直到去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计划实施美军的思想训练计划,这时,美军陆军部召集一批心理学家,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小组,由霍夫兰负责具体研究工作。他们在营地与士兵频繁接触,在训练中开展了大规模的研究工作。他们主要研究陆军部拍摄的军事教育影片对军人的影响,并用严格的实验方法,试图找出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研究中强调说服者本身和说服内容与方式的作用,而被说服者则被视为被动的、消极的。他们研究发现军事教育影片确实使观众发生了变化,但变化很有限,显然,电影的影响是有限的。这个集中了心理学最出色人选的班子所从事的大型研究项目被认为是现代态度改变研究的开端,而且是大众传播理论若干重大贡献的渊源。[10]

战争结束后,霍夫兰带着他许多战时的同事回到耶鲁。虽然战争已经过去,但是,世界仍然充满着仇恨、歧视和偏见。于是,如何增进各民族间的关系成为当务之急,其中一项要务便是探讨如何运用说服的讯息去改变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为。一旦说服的定律获得,便可以达到许多有利于社会的目的。从早期的传播研究(包括了战争时军中的研究),明显看到对此定律的需求。霍夫兰及一些心理学家继续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的态度与说服的研

0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究。在他的领导下,一批心理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等30多名合作者探讨了多层面的、广泛的问题。他们研究传播者的信誉、信息组织、群体适应效果、态度和观点变化的持续等问题。1946年到1961年间,霍夫兰领导的“耶鲁传播与态度变迁计划”,完成了超过50项实验。他们将研究成果结集出版,产生了一批关于态度问题的耶鲁丛书。1953年出版的《传播与说服》一书,描述了这些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结果。

《传播与说服》中一系列的研究有这样三个特征:第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找说服的定律。第二,研究采用的主要理论基础为刺激—反应的学习理论,假设态度的改变是基于求变的动机强过不变的动机。第三,研究的方法为实验室的实验法。耶鲁研究并未使用传媒的讯息或宣传节目,而是使用人际的传播。少数几个研究曾使用到录音的演说和画面的文件,但无益于大众传播的设计。当时的研究学者认为,说服的效果可同时适用于实验和自然的环境中,而实验室的发现自然可以应用在大众传播的说服效果。

霍夫兰的研究大致可以分类为传播者、传播讯息、阅听人以及阅听人的反应四个方面。在传播者方面,研究发现阅听人认为可信度低的消息来源较偏颇和不正常,但是,可信度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失,因为阅听人已经忘记了来源的身份,除非其身份再次被强调。整体而言,态度的改变多是短期的效果。态度不难在接受信息后立即改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能又回到原位。

信息的结构和内容也是重要因素。如果适量使用诉之以恐惧或威胁的方法,通常可以达到改变态度的效果,但是,如果过于恐惧导致高度的紧张时,反而适得其反。至于在结构方面,除非阅听人智力高,清楚的结论较有效。此外,正反两面并陈的信息比较能对抗反面宣传。

有关阅听人的研究虽然不能定论,但很有趣。那些将所属团体的分量看得很重的人,不易受到与团体规范相左的说服信息所影响。在人格特质方面,自我评价低的人,容易受影响;而对他人敌意深或有精神性神经症倾向的人,则不容易受影响。

最后,研究者在探讨阅听人反应时,发现主动参与的阅听人,比被动参与的阅听人容易改变态度。

霍夫兰的研究在传播学研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研究焦点不在大众传播,但其发现帮助我们更了解说服的过程——这是大众传播研究中很重要

的课题之一。研究中提出的一些概念,如可信度、对宣传的免疫力、恐惧诉求、睡眠效果等等,都是引导后来研究的起点。

霍夫兰领导的耶鲁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创举。研究者将实验心理学所使用的方法加以修改,以适合于研究传播的效果,凭借各种技术把影响的因素独立出来。然而,有些人当时对实验法提出质疑,常提出的问题是:在人为情境进行的研究是否可以用到自然的环境?大部分耶鲁研究者认为绝无问题。他们认为实验法有助于理论的建立和定律的形成,只要有了定律,社会科学家便能有效的预测未来的事情。这才是研究的最终目的。所以,他们觉得实验法是最合适的方法。[11]

维纳的《人有人的用处:

控制论与社会》

1948年,维纳的《控制论》问世。按照维纳的观点,一切物质存在,不管是天体、生物、机器直到人类社会以至于人的思维过程,都构成一定的“系统”,具有不同形式的控制、反馈功能。控制论的核心概念“反馈”推动了传播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1894年11月26日维纳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的一个犹太人的家庭中。他的父亲是哈佛大学的语言教授。维纳自幼聪慧,15岁时获数学学士学位,18岁时就获得了哈佛大学数学和哲学两个博士学位,1929年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1933年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他参加火力控制研究,从而使他进入到控制论的研究和创立的过程中。大战结束后,维纳和多种学科的专家一起对控制论作了深入的探讨,1948年发表了划时代的著作《控制论》。1964年维纳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因心脏病发作去世。

维纳的《控制论》是一本技术性很强的书,不易读懂。为了使控制论的观念能为一般人所接受,维纳在1950年出版了《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一书。

在维纳看来,从19世纪到20世纪的转折不仅是两个世纪的交叠,更是一次由科学技术发展带动的人类对于艺术与文学的全新认识的开始。旧世纪的世界观与经典的牛顿物理学相对应:宇宙中的万物皆按一定的规律运行;世间万物皆按一种紧凑的、合乎逻辑的方式被组织起来,前因必定决定后果。而20世纪初一系列的科学发现,特别是将统计学的方

13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法应用于物理学研究之后,人们对于宇宙的认识产生了转变。人们考虑问题的视角变了,不再把周围的世界视作一个完整的宇宙,而是把外界视为可能与自己关注的问题相关的一系列“小宇宙”。这些宇宙存在的时间越长,其中蕴涵的或然性就越大。而“熵”就是衡量或然性的单位,熵的特征就是必然增加。随着熵的增加,宇宙以及宇宙中的一些闭合系统都将自然瓦解并失去各自的独特性,从可能性最低的状态转向可能性最高的状态,从一种界限分明的有序状态到一种混乱的状态。在这样的宇宙中,“秩序”就代表着最少的可能性,而混乱代表着最多的可能性。

20世纪初叶,蓬勃发展的各项技术极大地延伸着人类的各种官能,同时也使世界越来越多元化、碎片化。人对机器的控制、人与人之间更便捷的交流方式,人对于自身和动物生理机能的进一步了解都使得人们有可能掌握越来越多的信息以降低“熵”的指数,然而,“熵”是无处不在的,在传播的过程中信息总要有损耗、误解。所以,人类就面临这样一个悖论:信息的增加和熵的增加是一个同步的过程。维纳的这本T he H um an U se of H um an B eing的目的就是揭示、研究人类的这一处境,并希望通过他的努力使得人类在技术世界的环绕中更加有尊严、更有人性;而不是相反。

这本书从技术谈起,逐渐将视角扩大到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包括人类与动物不同的学习机制、语言的机制和历史、信息的组织方式、法律和传播过程的关系、传播和社会政治的关系、知识分子的角色问题、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语言中的曲解问题等等话题。在书的后记中,W alter A.Ro senb lith评价自1950年以来,这本书深刻地影响了众多科学家、工程师、社会学家、政治家、社会政策制订者看待技术进步中社会变革的方式。

从传播学的角度,这是一本将熵和信息传递的概念贯穿始终的著作,并以此作为观察其他社会问题的线索。读这本书将有助于从更为深广的层面上理解传播过程的本质。

维纳认为控制人们环境的命令都是人们给予环境的信息。这些命令和任何形式的信息一样,要在传输的过程中解体。它们一般是以不太清晰的形式到达的,当然不会比它们发送出来的时候更加清晰。在控制和通讯中,人们一定要和组织性降低与含义受损的自然趋势作斗争,亦即要和所讲的增熵趋势作斗争。

维纳的论点是:生命个体的生理活动和某些较新型的通讯机器的操作,在它们通过反馈来控制熵的类似企图上,二者完全相当。它们都有感觉接收器作为它们循环操作中的一个环节:也就是说,二者都以低能级的特殊仪器来搜集外界的信息并以之用于操作中。

信息的含义,就是“我们对外界进行调节并使我们的调节为外界所了解时而与外界交换来的东西。接受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过程,就是我们对外界环境中的种种偶然性进行调节并在该环境中有效地生活着的过程”。[12]在这里,维纳区别了单向传播的“消息”和作为“与外界交换来的东西”,即信息。消息,只是从消息的发出者抵达消息的接受者的单向的过程;而信息,则是对一个消息刺激的反应的再提取。

但是,这个过程显然不能无限地夸大,即不能以为获得消息的过程会忠实地反映外界的确切知识。事实上,维纳的反馈理论的意义就在于此。维纳认为,消息有天然的“磨损”倾向,有天然的“增熵”趋势,有增加混乱的必然。反馈的作用就在于同这个“自然的增熵趋势做斗争”。

信息的传输其实比实物的传输更为重要,主要是因为信息的传输是人的感觉和能力的延伸,可以从一个世界延伸到另外一个世界。维纳所说的建筑师的例子,目前我们可以通过电话、电报、传真,甚至是通过网络视频会议得到了验证。由于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而且在传输信息的过程中还伴随着人类所特有的人文的东西,人之所以有人的用处主要在于人有区别与其他物体和生物的道德、人格、灵魂、精神、记忆等精神活动,抛开这些来谈论信息纯属无稽之谈。

一个体系抵抗组织程度衰变的重要方法就是保持开放,这就是维纳的结论。不断地与外界交换信息(和能量),调节体系内部变量之间的综合,抗拒组织解体的自然趋势,是保持体系充满活力的重要途径。

维纳的理论也可以被用来解释社会的进步,并且这个解释特别用来指称现代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以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社会。一些分析人士模仿系统学家的语气指出,社会进步的必要前提就是保持开放。衡量这个开放的试金石就是看待第三次产业革命,使传统产业向知识产业迁移时的态度。分析人士论证认为,财富已经不能用物质、资金、能源等传统产业的生产要素来计量,而是用知识和信息——这是新经济新的生产要素,而且是决定性的生产要素。

2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传播学对控制论的运用是普遍的,现代传播学中的制度、规范、法规、政策、与管理,受众与传播效果等几乎所有的宏观、中观和微观,无不渗透着控制论的观点,控制论对传播学的重大的贡献是把反馈的概念引入了传播过程的研究,这对于认识人类社会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和互动性具有极为深刻的意义。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学》

威尔伯?施拉姆(W ilbu r L ang Sch ramm, 1907—1987)是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

1907年8月5日,施拉姆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1928年获历史学和政治学学士学位,1930年获哈佛大学美国文明硕士学位,1932年获衣阿华大学英国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曾在《波士顿先驱报》做过记者和编辑,当过美联社记者,后来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历任衣阿华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42年,他离开衣阿华大学,成为华盛顿统计局和战时新闻局的教育主任,在那里,形成了他自己的传播学观。

1943年,他回到衣阿华大学,任新闻学院院长,创立了第一个跨学科的传播学的博士课程;1947年,施拉姆到伊利诺斯大学任传播研究所所长,大学出版社主编、校长助理、传播部主任。1955年,他到斯坦福大学任传播学教授、传播研究所所长;1973年在夏威夷东西方研究中心任传播研究所所长。1977年他曾任香港中文大学访问教授。他还在美国许多学会、团体、政府机构任过职。

施拉姆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在于他把美国的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一门新学科——传播学。

他创立传播学的标志是1949年由他编撰的第一本权威性的传播学著作——《大众传播学》的出版。这本书收录了政治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以及许多其他学科的专家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施拉姆当时还仅限于挖掘前人和他人的传播研究成果,并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

此后,施拉姆不断著书,目的在于立说,推进传播学的壮大。施拉姆一生共写了30多部传播学论著,约有500多万字。施拉姆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扩大传播学在教育及学术界的影响。他先后亲自创建过四个传播学研究机构:衣阿华民意调查中心(1934年)、伊利诺斯大学传播研究中心(1948年)、斯坦福大学传播学研究所(1955年)和夏威夷东西方研究中心传播研究所(1973年)。通过这些教育研究机构,施拉姆培养了一大批传播学研究生,造就了许多学有成就的后起之秀。当今美国传播学者中许多知名者都是他的学生,形成了“施拉姆学派”。

施拉姆曾周游世界,推广美国的传播学。1982年,他到我国访问期间,曾对传播学的发展作了大胆的预测。他指出:“在未来的一百年中,分门别类的社会科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等——都会成为综合之后的一门科学。在这门科学里面,传播学的研究会成为所有哲学科学里面的基础。讲话、编写、广播等技术都同传播的过程密不可分。因为要牵涉到这些基本的技术问题,所以综合之后的社会科学会非常看重对传播的研究,它将成为综合之后的新的学科的一个基本学科。”[13]

施拉姆编撰的《大众传播学》1949年出版后,立即成为美国大学传播学专业普遍采用的教科书。因需求量太大,1960年又出了修订版。直到今天,这本书仍然被认为是施拉姆建立传播学体系的基础,也是他所有著作中最有权威和引用最多的作品。

全书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大众传播学的发展”讨论了大众传播简史,报纸发展史、电影史,美国广播史、电视的发展和国际传播的发展;第二部分“大众传播的结构与作用”涉及社会传播的结构与作用、传播系统与社会系统,电影、电视和报纸的工作流程,把门人,新闻的社会控制等;第三部分“大众传播的控制与支持”则谈到自由与禁止的发展过程,政府与传播的关系,新闻、宣传和说服的区别,报纸的垄断问题,广告的经济效果;第四部分“传播过程”讨论传播过程与一般的语义原则,传播的心理障碍,传播的文化渠道,两级传播;第五部分“大众传播的内容”涉及报纸的内容,电影的主题和情节分析,电台和电视台的连续剧,大众期刊内容的价值,广播和电视的内容分析,宣传的手段,易读性的标准等;第六部分“大众传播的受众”探讨普通美国人的传播行为,年龄、教育水平、经济状况对报纸读者的影响,图书插图的作用,作为受众的儿童,广播电视受众研究等;第七部分“大众传播的效果”包括世界作为我们

33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头脑中的景象,阅读效果,大众传播、流行口味与有组织的社会行为,在政治观点和选举中电台和印刷品的作用,传播与公共舆论,作为意见领袖的电视和传播效果等;第八章“大众传播的责任”涉及公共媒体的权利和责任,电视和大众文化形态,自由和负责任的报刊,资助、政府拥有还是报纸负责,美国记者守则,电影生产守则,电视守则,谁对大众传播的质量负责。

从以上目录介绍中可以看出,当大多数人对传播学这个学科还不甚明白的时候,施拉姆通过这本695页的著作从8个方面建构了大众传播学的学科体系。不仅如此,这本书的权威性还在于几乎所有撰稿人都是当时的一流学者,除施拉姆本人外,包括R.帕克、H.D.拉斯韦尔、W.李普曼、P.F.拉扎斯菲尔德等30多人。

施拉姆的学生、传播学者坦卡德曾经对施拉姆有过这样的评价:“施拉姆对这门学科的最大贡献或许并不在于他自己的理论观点——尽管这些理论观点很重要,而在于他对传播的核心问题所勾勒的学说框架。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使这门学科得以完善。”[14]

施拉姆在其最后一部手稿中对传播学的未来曾作出这样的预言:传播学在不久的将来,会通过一个合并和重新确认的阶段。在那时,现在被称为新闻学、言语传播学、电影学、大众传播学和信息科学的大学机构将合并成被简单地称为“传播学”的更大机构。这种名称的改变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意味着过去与传播相关的机构的区分——它是以传播渠道为基础,以立于每一种传播渠道背后的媒体产业为基础——将不再受到重视,以便有利于围绕传播学的核心范式建立一种理性的统一体。[15]

我们欣喜地看到,施拉姆的预言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步成为现实。

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

《理解媒介》是传播学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媒介研究学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麦克卢汉的成名作。在这本书里,作者首创了当今习以为常的术语“媒介”,提出了今天的媒介研究者津津乐道的概念“地球村”、“信息时代”,阐述了“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的学术观点。按美国学者拉潘姆的说法,只几个月的时间,该书就获得《圣经》那样的崇高地位,其作者成为时代的先知。《纽约先驱论坛报》宣告其作者是“继牛顿、达尔文、弗洛依德、爱因斯坦和巴甫洛夫之后的最重要的思想家。”[16]

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H erbert M arshall M c L uhan)1911年7月21日生于加拿大艾尔伯塔省爱德蒙顿市。他于1933年与1934年在曼尼托巴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后来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麦克卢汉曾在圣路易斯大学和A ssum p ti on大学任教,1946年他受聘于多伦多大学。麦克卢汉在1963年成立了多伦多大学文化与技术中心,并任该中心的主任。

麦克卢汉1980年12月31日清晨在多伦多的家中去世。他生前和身后共出版了19本著作,撰写了上千篇文章,还担任过三种杂志的编辑。

麦克卢汉的思想有个发展过程。早期作为教师和文学批评家,他发表许多文学批评作品,评述从中古时代到现代的许多作家。透过文学批评,麦克卢汉就保守党、新天主教徒、大西洋两岸盛行的反现代传统,表达了个人看法。1951年出版的《机器新娘》是他第一本大篇幅讨论现代媒介和通俗文化的书。麦克卢汉结合了新批评主义的训诂学技术与早期文学性文章中所表露的道德观念,分析媒介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20世纪50年代在多伦多大学期间,有两股重要力量影响了他的思想发展,一是他开始接触殷尼斯的著作;二是他参加了传播与文化研讨会,并编辑《探索》期刊。殷尼斯是加拿大政治经济学家,也是一名传播学者。他对麦克卢汉的思想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麦克卢汉自称是殷尼斯的门徒,并在其后来出版的《古登堡星云》中称殷尼斯是击中媒介科技形式所隐含的变迁过程之第一人,本书是解释他的著作的一个注脚。

从1953年到1955年间,麦克卢汉主持了多伦多大学一个跨学科的文化与传播研讨会。同时,他还配合人类学家卡本特(Edm und Carpen ter)创办了《探索》期刊。这是一本研究人类传播学的刊物。期刊研究的基本假设是:传播方面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改变人类感性和人类关系。考虑到识字和识字偏倚的根深蒂固,认为进行可观探索的最终方向是探索原始社会的语言和传播系统。这种研究方向,与麦克卢汉后来在《媒介即信息》一文中所说的研究媒介要与媒介保持距离是一脉相承的。

20世纪60年代,是麦克卢汉的理论成熟和高

4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峰期。1962年,麦克卢汉出版了《古登堡星云》一书,对拼音文字和印刷术在感官和文化上的影响作了详尽的论说。麦克卢汉在书中大量引用科学权威和文学著作,就过去在《探索》期刊稍予触及的心理学话题,详尽陈铺。科技工具,例如,轮子或字母,成为人类感官或身体功能的无限延伸。每一项新媒介科技都具有催眠的力量,因其鼓励了神智——而人在部落社会里,神智应该是完全清醒均衡的。任何一项意识或身体功能一旦被外化为技艺形式,则知觉之间随即产生盛衰消长,即知觉比例的变动。

麦克卢汉的主要贡献是在传播媒介的研究方面,1964年出版的《媒介通论——人的延伸》一书代表麦克卢汉媒介研究的最高成就。这本书基本上概括了麦克卢汉关于传播媒介的主要观点,麦克卢汉用自己的特殊方式表达了他对媒介的定义、性质、特征、作用和分类的认识和阐述。

《媒介通论——人的延伸》全书分两部分写成,第一部分是理论阐述,分七个方面阐述麦克卢汉的主要观点,包括“媒介即信息”——定义媒介的一个新视角;“冷媒介和热媒介”——媒介分类;“过热媒介的逆转”——媒介的发展趋势;“小玩艺爱好者——麻木的自恋”——任何技术和发明都是人体的延伸或截除;“杂交的能量——危险的关系”——一种媒介是另外一种媒介的内容;“作为转换器的媒介”——媒介形成了人与自然世界的一个拟态环境;“挑战与崩溃——创造力的报复”——技术变革不只是改变生活习惯,而且要改变思维模式和评价模式。

第二部分是具体分析,以第一部分的理论为基础详细分析了从古到今的26种传播媒介。书中讨论的26种媒介,构成26章,每一章的小标题都用了一个比方:(1)口语词:邪恶之花;(2)书面词:以眼睛代替耳朵;(3)道路与纸路;(4)数字:集群的侧面像;(5)服装:延伸的皮肤;(6)住宅:新的外貌和新的观念;(7)货币:穷人的信用卡;(8)时钟:时间的气味;(9)印刷品:如何理解它?(10)滑稽漫画:《疯狂》漫画通向电视图像;(11)印刷词:民族主义的建筑师;(12)轮子、自行车和飞机;(13)照片:没有围墙的妓院;(14)报纸:靠透露消息的政治;(15)汽车:机器新娘;(16)广告:使消费者神魂颠倒;(17)游戏:人的延伸;(18)电报:社会激素;(19)打字机:进入钢铁奇想的时代;(20)电话:是发声的铜器还是玎玲作响的符号?;(21)唱机:使国民胸腔缩小的玩具;(22)电影:拷贝盘上的世界;(23)广播电台:部落鼓;(24)电视:羞怯的巨人;(25)武器:形象之战;(26)自动化:学会生存。

麦克卢汉陶醉于使用大量的隐喻来界定他理解的媒介概念。隐喻使艰深的理论和观点形象生动,但又使之晦涩难懂。从他对媒介与人类文明的广泛联系来理解,麦克卢汉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尝试用他的媒介观解释人类文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他的观点不失为一种新鲜有趣的历史观。

因为骇世惊俗的观点,也因为恣意的文风,人们说麦克卢汉是犀利的探针。而《理解媒介》当中麦氏自己写的序言可以作为理解这枚探针和探针著作的不错的起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

《多种声音,一个世界》

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一份当代国际传播领域最重要的学术文献:《多种声音,一个世界》,又称《麦克布莱德报告》,这份报告是隶属教科文组织的国际传播研究委员会对世界信息基础组织结构和传播资源进行三年调查研究而得出的成果。该报告倡导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主张通过放松版权法规,促进信息传播技术自由交流,鼓励第三世界国家出版业发展,及更多的传播资源共享等措施来改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信息传播资源不平等的状况。

“新世界信息秩序”(NW I CO)的论争源起于20世纪70年代。NW I CO的倡导者们普遍认为,作为旧时代殖民主义的孑遗和延续,现存的国际传播秩序维持并强化了国与国之间业已存在的不平等。因为这种传播结构当中暗含的逻辑还构建了南方对北方的依赖模式,该模式给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诸多方面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17]因此,一个公平、合理的“新世界信息与传播秩序”必须建立起来以取代现有的旧秩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出现的。

麦克布莱德委员会(M ac B ride Comm issi on),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的“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T he In ternati onal Comm issi on fo r the Study of Comm un icati on P rob lem s)。它的工作由16位国际传播专家完成,委员会主席由曾获诺贝尔和平奖与列宁和平奖的爱尔兰人西恩?麦克布莱德担任。该委员会的产生源于发展中国家对于改变旧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经济社会不平衡状况的强烈要求。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人

53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开始呼吁建立世界信息新秩序以改善信息结构的不平等,包括无线电通信频率的平等分配,增加第三世界的新闻在发达国家媒体中的比重等要求;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要求通过信息资源的再分配达到财富的合理分配。麦克布莱德委员会的调查研究结果在许多方面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平等、公平的传播结构的立场、观点与合理要求。

报告共分为七个部分。在简介部分,报告首先介绍了调查的基本结论和内容,其中最根本、最主要的目的是为发展新的世界信息传播秩序提供一个架构,此外还包括针对多元国家的多种解决方案,特别是信息流当中的不平衡和差距,发展与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目标相关联的国家传播政策。报告表达了传播作为基本个人人权同时也是所有国家团体集体权利的基本信念。

从第二部分开始,报告分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委员会对世界信息传播结构的调查结果和建议。

加强信息传播的独立自主性:包括从政策角度探讨如何为缩小国家间传播差距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指导发展中国家采取措施加强自主的传播能力,发展中国家在投资重点的选择中应优先满足人民对教育发展的基本需求,如何面对争取独立自主的努力中会遇到的来自纸张供应、关税结构和电磁频谱有限的挑战。

社会效果和新的任务:应将传播政策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当中;面对技术方面的挑战,要根据社会效果进行决策;要加强各个社会中的文化认同以促进不同文化的和谐共存关系,并防止文化霸权;减少传播的商业化;减少技术信息的传播壁垒和集中垄断,以促进技术信息的获得。

职业道德和规范:提高新闻记者的责任感;提高国际报道水平,力求全面客观;对新闻记者的保护。

传播的民主化:全面保护人权,消除阻碍传播的障碍和限制,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和可选择性,加强整合与参与。

鼓励国际合作:传播的国际间合作是发展的伙伴,促进国家间和地区间的协议合作以加强传播的集体自主,加强国际组织、国际机制传播方面的作用,通过媒体传播促进国际间的相互理解。

第六部分则概述了一些调查未能涉及或有待未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强化相互依存性,加强各领域的合作,采用国际的传播标准和手段,新闻的收集和分发方面需重视的问题,注意被忽视的信息盲区,更广泛的资金来源等。

我们可以看到,《麦克布莱德报告》将双方理念作了一番综合:既肯定了结构主义者眼中的国际信息模型,又介绍了解决不平等问题的自由主义主张。该报告在意识形态上尽力不偏不倚,在问题的分析过程中也更多地采取了微观而实际的视角。在同年的第21届教科文组织贝尔格莱德大会上,含改变信息不平衡、保护记者权益、消解信息垄断、保障信源多样化、尊重不同文化等建议的《麦克布莱德报告》得以顺利通过。

《麦克布莱德报告》作为全面反映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的文件,在学术方面它是与传播学的批判学派尤其是政治经济学派的观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该学派在承袭马克思关于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的观点的同时,还密切关注现代跨国媒介高度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及其带来的社会后果。他们认为,这种高度的独占和集中最终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意识形态和统治权力。在信息的单向流动过程中,受益者无疑是代表垄断资本的少数发达国家,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难以避免在文化、经济和政治等诸多方面受到严重的损害。

在跨国传播时代,信息和国家主权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以致于“信息主权”这一概念也逐渐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浮出,成为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弱国在其信息主权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不仅在政治方面受到压制,在经济领域处于不利地位,甚至维持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文化的整体性和统合性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挑战。对于信息主权问题的关注,又可以引出对文化帝国主义的研究。

该研究将“个别传播大国对世界信息流通系统的支配看做是推行文化扩张主义的过程,而把发展中国家的牵制和反抗看做是抵制文化侵略的过程”[18],简而言之,发达国家的文化扩张主要是通过以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的信息产品的传播而得到实现的。文化帝国主义对人类文化多元性和丰富性的抹杀和威胁甚至引起了部分发达国家的警惕。

国家间信息鸿沟的加宽亦是阅读或研究《麦克布莱德报告》者需要关注的现实问题。时至今日,《麦克布莱德报告》并没有丧失其重要意义:全球范围的信息结构不平衡如故,而愈加猛烈的媒体融合兼并浪潮以及强大的新媒体技术则不可避免地加深着

6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南北双方的信息鸿沟。至今仍在定期召开的麦克布莱德圆桌会议宣布《麦克布莱德报告》的原则与主要提议仍如10年前那样意义重大,其关注的主要对象也已超越发展中国家的范围,而扩展到了更加广义的全球层面上。

参考文献:

[1]W alter L i ppm ann .Public Op ini on [M ].N ew Yo rk :

M ac m illan ,1956.15.

[2][3][4][5][8][10][11][15](美)罗杰思.传播学史

[M ].殷小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14,155,196,258,231,390,172173,520.

[6]Shearon A .L ow ery ,M elvin L .D eF leur .传播研究里

程碑[M ].王嵩音译.台湾: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1993.122.

[7]乐利文,罗蕾蕾.从拉斯维尔的“五W ”模式分析当代美

国的国际宣传体制[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1):5660.[9]Robert D .L eigh .

Edito r A F ree and R esponsible

P ress :A General R epo rt on M ass Comm unicati on :N ew spapers ,R adi o ,M o ti on P ictures ,M agazines ,and Book s [M ].T he Comm issi on on F reedom of the P ress ,Ch icago U niversity P ress ,1947.

[12]N obert W iener .T he H um an U se O f H um an Beings —

Cybernetics and Society [M ].D aCapo P ress ,1988.17.

[13]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传播学

[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124.

[14]李彬.传播学引论[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39.

[16]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 ].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0.2.

[17]D aya K ishan T hussu .

Internati onal Comm unicati on :

Continuity and Change [M ].L ondon ,A rno ld ,N ew Yo rk :Co 2published in the U nited States of Am erica by O xfo rd U niversity P ress ,2000.35.

[1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9.252.

About Ten Comm un ication Classics

X I ON G Cheng 2yu

(S chool of J ou rna lis m and Co m m un ica tion ,T sing hua U n iversity ,B eij ing 100084,Ch ina )Abstract :T h is paper first ti m e p ropo ses the concep t of ten comm un icati on classics ,and carries on the specialized in terp retati on and the elabo rati on regarding th is .T hese ten English classics o riginal including Pub lic Op in i on ,T he I mm igran t P ress and its Con tro l ,Peop le’s Cho ice ,A F ree and R espon sib le P ress ,Comm un icati on and Persuasi on ,T he Structu re and Functi on of Comm un icati on in Society ,T he H um an U se of H um an B eings ,M ass Comm un icati on s ,U nderstanding M edia :T he Ex ten si on s of M an ,M any V o ices ,O ne W o rld :Comm un icati on and Society ,Today and Tom o rrow ;Tow ards a N ew M o re ju st and M o re Efficien t W o rld .

Key W ords :comm un icati on s ;ten comm un icati on classics ;in terp retati on and the elabo rati on

7

3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中传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

中传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 中传传播学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给大家整理出来了,以供参考: 传播学参考书目: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赛弗林?坦卡德等,华夏出版社,2000年 《人类传播理论》(第7版),[美] 斯蒂芬?李特约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传播理论》,[美]斯蒂文?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美]洛厄里、德弗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埃弗里特?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波特,新华出版社1984年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和未来》,[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温德尔,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二十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美]费斯克等新华出版社,2004年《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新华出版社,2004年 《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常昌富、李依倩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论》,陈力丹,开明出版社,2002年再版《传播的观念》,陈卫星,人民出版社,2004年 《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李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公众舆论》,[美]李普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中国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传播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美]罗杰.菲德勒,华夏出版社,2000年 《理解媒介》,[加]麦克卢汉,商务印书馆,2000年 《媒体等同》,[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文化帝国主义》,[英]汤林森,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理解通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自媒体发展现状分析

自媒体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传统的广告运作模式正在受到严峻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围绕自媒体的特点和自媒体时代下广告的转型问题展开讨论。本文,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自媒体广告的发展概况以及自媒体广告的发展模式,一起来了解一下! 自媒体广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基于自媒体的发展速度和特点,学者们普遍认为应该充分利用自媒体的优势,迎接自媒体时代广告发展的机遇。目前国内学者讨论的焦点主要是广告对于丰富多样的自媒体平台的利用和广告形式的创新。这些平台包括QQ、手机短信、博客、微博、播客、维基、P2P下载、社区、分享服务等。 形式的创新则是学者们讨论的热点话题,有学者从营销学的角度分析了自媒体上广告营销活动的发展创新。自媒体可以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向沟通,把消费者数据挖掘和产品信息的智能推送完美的结合到一起。企业既可以通过网络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介绍,又可以收集消费者需求信息,并据此进行产品生产,甚至个性化定制。很大部分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发展最快的微博上,微博营销、微博广告的研究是很多学者感兴趣的话题。胡卫夕、宋逸在《微博营销——把企业搬到微博上》一书中谈到微博不仅掀起了一场互联网领域的“微革命”,同时在商业领域,微博的即时性、传播性、便捷性也足以让它在营销界引起一场革命。微博的未来是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个体为单位的群体多维、多边、实时的互联网平台,将成为企业有效的实施营销平台,多种商业模式将从此诞生。 自媒体广告模式解读: 在对自媒体广告的研究中,从传播学角度进行的理论分析的文章比较少,应用的理论包括自媒体传播模式的创新,意见领袖的作用发挥。大多数学者从营销学的角度对自媒体广告进行分析。 1、传播模式 自媒体突破的传统的传播模式的限制,实现了传播模式的巨大创新。虽然没有形成权威的传播模式以供参考,但这方面的研究和讨论较多。植勇在《浅析自媒体时代微博客与社会管理互动》一文中认为自媒体和传统媒体传播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传统媒体是以单向传播为主,而自媒体是双向传播,并且可能出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等传播形式。而微博带来的自媒体时代,更加将自媒体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传统的传播过程包括传者、

电大公共行政学小抄名词解释

1.公共行政学: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在这里公共组织主要是指政府,公共行政就是政府行政。) 2.公共行政环境: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3.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组织文化在政府也可以称之为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在企业则称之为企业文化。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 4.政府职能: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 5.市场失效: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的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6.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7.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体制是指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8.行政区划体制: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9.完整制: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0.分离制: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1.首长制:首长制又称独立制、一长制或首长负责制。它是指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对其管辖的公共事务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完全负责的公共组织类型。 12.层级制:层级制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13.机能制: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14.行政领导者:行政领导者是指在行政系统中有正式权威和正式职位的集体或个人。 15.委任制:亦称任命制,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16.考任制:考任制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17.行政领导权力: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18..行政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19.人事行政: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20.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它可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两部分。 21.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22.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 23.危机决策:是指领导者在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胆预测,做出决定的过程。 24.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25.行政执行: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的总和。 26.行政控制:行政控制指行政领导者运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按照目标规范衡量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和调节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27.行政协调:行政协调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 28.法制监督: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29.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在公共论坛的言论空 间中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30.行政立法:行政立法一般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 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含宪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31.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32.标杆管理: 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 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 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33.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 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 34.行政效率: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 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35.行政改革: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 36.政府再造: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 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传播学史参考书目

《传播学史研究》课程参考文献 1.[美]赛佛林等:《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4版),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美]小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法]埃里克〃麦格雷:《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5.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8.[法]贝尔纳〃米耶热:《传播思想》,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美]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1923-1950)》,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0.[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2.[美]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3.[美]苏〃卡利〃詹森:《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社会性别与科技》,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法]让-埃诺尔〃让纳内:《西方媒介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日]佐藤卓己:《现代传媒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9年版; 17.周晓明:《人类交流与传播》,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18.美]哈特:《传播学批判研究:美国的传播、历史和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9.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20.[加]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美]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2.[美]维纳:《控制论》,科学出版社1963年版; 23.[美]维纳:《人有人的用处》,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传播学教程考前复习名词解释等

名词解释: 1,传播: 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符号: 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3,符号化: 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意义转换为语言,音声,文字或其它符号的活动。 4,符号解读: 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 5,意义: 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的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6,传播情境: 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7,讯息: 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8,反馈: 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9,人内传播: 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1 / 26 10,人际传播: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11,群体: 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12,群体压力: 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13,信息压力: 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会大于少数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为信任的态度。 14,趋同心理: 遵从性,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15,下行传播: 有关组织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的信息,自上而下得到传达贯彻的过程。16,上行传播: 下级部门向上级部门或部下向上司汇报情况,提出建议愿望与要求的

信息传达活动。 17,大众传播: 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的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18,信息环境: 2 / 26 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19,拟态环境: 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20,热媒介: 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就能理解的媒介。 21,IPP指数: 既有政治倾向指数,是一个人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3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 22,知晓权: 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

从传播学视角解读自媒体 “自媒体”(We Media)的定义由美国的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学者提出,认为“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程度的提高,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布告栏系统),podcasting(播客),Blog(博客)和microblog/weibo(微博),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group message(手机群发)等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的“自媒体”平台大量涌现,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们通过这些平台随时随地用文字、声音或图像在互联网上传播信息,信息被自由的传播者随意的传播,影响力迅速攀升。 一、自媒体的本质: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 (一)自媒体的定位:区别于他媒体与平台媒体 从自媒体的概念可以发现,除了“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之外,按照参与、使用主体的不同以及所代表的观点立场的不同,还存在着或为政府与他人言论的他媒体、或中立的论坛性质的平台媒体。这三类当前主要的媒体类型中,自媒体有着与其它媒体相区别的显著特征。 自媒体言论自由、审查阙如。以博客传播为例,以个人为主体,以相对清晰的身份定义面向他人、依托独立的个人主页空间展开交往互动并借助链接和引用通告(Trackback)等技术特质建立文本关联和社区人际关系,或自主采集新闻、自拍DV等可以成为“草根记者”,或记录心情、叙写游记等实现某一圈内交流,或转帖、被转帖等实现群体互动。这种传播方式同时具备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性质,通过参与公共信息的生产和流通过程,重构媒介空间的信息格局和消解权威机构的信息控制势力。 他媒体(官媒体)或为政府代言,有义务接受审查。他媒体是相对于自媒体而提出的,在这里将他划分为不是“We Media”,也不发挥平台媒体作用的官方媒体。如大量的政府官方媒体、企业官方媒体、行业协会官方媒体等,是站在官方立场对所报道的信息进行选择过滤、把关引导的大众传播。此外,平台媒体则言论中立,其维护者发挥监管作用。平台媒体只是提供信息交流、事务处理的环境场所,大家可进行工作、生活等各种话题的提问与解答、学习与交流、分享与信息获取,主要发挥网络交流的平台功能。然而,这三种媒体也有交叉或互换的时候,比如人人网、Facebook,发挥平台媒体的功能,但同时又是一个个自媒体共同构建的。 虽然不管是自媒体、他媒体还是平台媒体,都只是一种功能的划分,归属的界定,但自媒体显著的自由话语权意味着自媒体所储备和将爆发的传播力量。正如尼尔·波兹曼提出“媒介即隐喻”,认为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不如说“更像是一种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这个世界。”自媒体的出现,就是一种新的力量的隐喻,一种新的技术背景下的新信息传播方式的变迁,而“一种信息传播的方式所带来的社会变迁,绝不至于它所传递的内容,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本身定义了某种信息的象征方式、

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盗传必究 一、名词解释 1.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 2.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3.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4.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5.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6.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7.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8.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9. 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10.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11.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12. 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 13. 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14. 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 15. 事前监督:是指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16. 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

传播学期末考试复习and简答题集合名词解释等

传播学攻略 一般来说,传播研究的重点是符号学传播媒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书上其余的就不用看了, 符号学:两个人物索绪尔巴尔特 1、媒介主要是麦克卢汉的一些理论,如: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地球村 2、人内传播:象征性社会互动(米德主我客我、库利“镜中我”) 3、人际 4、群体: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只知道大众社会理论是什么就行了) 5、组织传播集群行为 6、大众公众群体区别 7、大众传播,主要是效果,如效果研究的几个阶段、主要理论和人物 名词解释: 第三章: 1.符号:任何事物主要它独立存在,并和另一事物有联系,而且可以被“解释”,那么它的功能就是符号。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 2.意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3.语境:又叫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务、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4.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5.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米德“主我客我”,库利“镜中我”) 6.文化: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 第七章: 1.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电子乌托邦思想:认为网络可以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的倾向。 3.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第八章: 1.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 2.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 3.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4.传播者: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是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5.大众传媒、大众传播者: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其生产规模巨大,受传者广泛。 6.技术:技术即达到实践目标为目的的知识体系,其中包括操作手段和工具。 7.把关人:传媒组织的一道关口,是一个取舍的标尺,使到达受众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

不能不知道的著名传播学者

不能不知道的著名传播学者 对于传播现象给予较多研究、直接促成传播学产生的学者,是拉斯韦尔、勒温、霍夫兰,以及拉扎斯菲尔德。他们的学术背景、事业生涯和兴趣爱好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们的家庭大多与欧洲大陆有着某种联系,其学术成果与欧洲学术有某种渊源,有两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移居美国。这四位学者还都有较富裕的家境,较丰富的学识,进最好的大学,广泛涉猎欧美不同学科。他们都在中年时期突然改变事业生涯,从他们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转向传播研究,并以恢宏的气度一起结识。他们都在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出版了有关专著。他们的四周均聚集一批后来都成为该学科领袖的年轻学者,和一批批听他们授课的莘莘学子。在他们的传播研究中,都着重态度、行为改变的效果研究。正是这些推动了传播学的产生,确定了传播研究的某些方向,积聚了研究力量,为传播学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 1.拉斯韦尔 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1902----1977)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也够得上是一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传记作家形容他为“犹如行为科学的达尔文”。 拉斯韦尔1902年2月13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洲唐尼尔逊的一个牧师家庭。家境优裕,藏书甚丰。1922年,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后,赴欧洲英、法、德等国著名大学攻读研究生课程,最后获得博士学位。其间,他曾去柏林大学学习心理分析学说,并最先向美国学界引介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其《世界政治与个人不安全感》(1953)一书也深受弗氏理论的影响。1927年,在芝加哥大学政治系任教的拉斯韦尔正式出版了他的博士论文《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随即在学术界引起反响。该书描述和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交战国之间的宣传战,断定宣传能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力。1935年,他又与人合写和合编了《世界革命的宣传》和《宣传与推行》两本书,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研究宣传的功能及其社会控制,探讨宣传的本质和规律。1946年,拉斯韦尔和史密斯合著了《宣传、传播和舆论》一书,认为宣传只是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形态,而大众传播研究的范围要广得多,包括报刊、广播、书籍、电影、告示以及歌曲、戏剧、演讲等等。该书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并用四篇文章分别阐述了传播过程中的“渠道”、“传播者”、“内容”和“效果”等要素,从而显示出著者由宣传研究转向传播研究的思维轨迹和理论倾向。1979年,在拉斯韦尔逝世两周年的时候,他与勒纳、史皮尔合写的《宣传与传播世界史》三册巨著正式出版发行,从而将宣传与传播研究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传播学 名词解释

传播学名词解释 模式 59 所谓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双重性质:1.模式与现实事物具有对应关系,但又不是对现实事物的单纯描述,而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和定 理化性质。 2.模式与一定的理论相适应,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是对理论的一种解释或素描,因此,一种理论 可以有多种模式与之相对应。 模式虽然具有不完全性,但它是人们理解事物、探讨理论的一种有效方法。 抽样 280 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抽选出部分样本,以这部分样本作为对象实施的调查,其结果可用于推论对象总体。抽样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意抽样,另一种是随机抽样。随机抽样又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以及多级抽样。由于各种原因,抽样调查在部分与总体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误差。大众传播 111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如现代社会中的电视、报纸、广播等。 传播媒介 59 传播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 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 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 信息 42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 《塔罗瓦尔宣言》 247 该宣言是1981年由代表西方国家垄断大媒介利益的国际性院外活动集团——“世界自由出版委员会”在法国的塔罗瓦尔召集的“自由之声”集会上所发表的。该宣言认为,教科文组织决议将会导致各国政府对新闻出版自由的控制,关于新世界流通秩序的“论争本身对报道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基本原则就是有害的”,西方国家在这个问题上付出了过于昂贵的代价,必须坚决予以抵制和反对。 容器人 151 “容器人”是日本学者中野收所提出的观点。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 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容 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现代社会中忽起忽落、变幻不定的各种流行和大众现象正是“容器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写照。受众参与理论139 即民主参与理论,该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在美国和欧洲、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介规范理论。该理论是在一般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不断提高,而现实中又缺乏可以利用的传播资源的矛盾状态下出现的。民主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播媒介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其核心价值是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 “上限效果”假说232 该假说由艾蒂玛和克莱因与1977年提出,其观点是: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 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的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这个假说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的结果并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

自媒体时代的消息传播问题分析

自媒体时代的消息传播问题分析 摘要 本文针对自媒体平台上信息传播过程问题,选择合适的自媒体平台和信息建立一系列相应的模型。文中通过类比生物学中传播病的传播方式和物种增长的特点,分别建立改进的SIR传播模型、关联信息相互作用的IDM模型等。然后使用MATLEB,R软件,通过具体数据,定量地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探究出不同类型在同一自媒体和相同类型在不同自媒体中传播过程的差异,并根据建立的相关模型,给自媒体平台管理提出意见。 针对问题一,建立SIR传播模型,用以研究信息在自媒体平台上传播过程。首先,选取很具有代表性的自媒体平台微博,作为信息发布的平台,并对其信息传播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利用物理学中平均场近似法,把微博网络的节点信息交互作用平均化,并把微博的全部用户看做一个种群,把信息在微博用户中的传播看做病毒在种群中的传播,把各个用户看做节点,最后在此基础上,建立SIR传染模型,达到合理对信息在自媒体平台传播过程的模拟。 针对问题二,建立关联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IDM模型,解决两个相关联信息之间的泛化竞争传播问题。根据SIR传播模型的基础上,把两个相互关联的信息在自媒体中的传播,分解为在子网络中的子让增长过程和不同子网络间的扩散问题。对Fisher模型和Diffusive Logistic模型进行改进,建立关联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IDM模型,得出两个相关联信息之间相互促进或抑制的条件,进而得出关联信息出现后,原信息的传播变化。 针对问题三,在SIR传播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采集历史具体数据,定量的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在相同自媒体平台和相同信息在不同自媒体平台中传播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可视化的结果,具体分析出存在的相似与差异,并对问题一模型进行定量的验证。 针对问题四,在SIR传模型播关联信息相互的IDM的模型以及问题三定量的验证的基础上,在自媒体管理的管理中,对于不良信息,管者不能听之任之,应做到在关键节点,进行“疏”,“堵”有度,科学控管。 关键词:自媒体SIR传播模型IDM模型信息传播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1.委员会制 委员会制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由两个人以上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按照多数原则进行决策的公共组织类型。 2.层级制 层级制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3.机能制 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 4.战略管理 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是指对公共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 5.政府再造的含义 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取代官僚体制,即创造具有创新习惯和持续改进质量能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 企业家政府是政府再造的重要内容。企业家政府是指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行政管理者,用企业的管理方式,以低成本高产出为目标,敢于冒风险、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僵化官僚体制,取得高绩效的政府。

企业家政府重视政府的成本效益,重视创新与改革,强调利用市场机制和竞争,强调对执行者授权,主张顾客导向,主张放松规制。 6.目标管理的涵义和特点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的特点是以人、工作和成果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方法。 7.行政规章的含义 行政规章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行政规章简称规章。 8.事前监督; 事前监督是指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9.行政评估的含义 行政评估是指对行政执行活动的进展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包括行政执行过程评估和行政执行效果评估两个方面。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行政评估主要是指行政执行效果评估。 10.行政领导权力的概念 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 11.完整制 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

新闻学——名词解释1、全球化——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食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食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此种关系将远隔两地的地区相互联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吉登斯提出) 2、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必须持有的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 3、新新闻主义——主张运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来写新闻。(指运用记者自己的感受和访问手法从人物的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类问题的手法,它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绘方面。 4、公共新闻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积极介入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由公众而非新闻从业者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 5、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主张“报刊是国家的公仆,任何时候它的主要内容都要对当权者负责”。 6、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就是新闻自由理论,主张社会的主体公民都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 7、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主张报刊在享有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8、新新闻自由主义理论——是报刊的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所作的一种新的解释。它摒弃了“自由是一种自认权利”的先验论观点,强调自由的后验性或社会性,并主张新闻从业者所享有的自由即新闻自由既是一种道德权利,又是一种法律权利。 9、新闻理论范畴——它是对新闻现象进行理论思维时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它反映和表现出新闻现象最本质的特性,最根本的方面和最一般的关系。 10、“陆氏定义”(01、04考)——它是陆定一于1943年9月1日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所提出来的新闻观念,即认为“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此观念在清除新闻理论中诸如“性质说”等唯心主义观点的同时,科学回答了“新闻是什么”的问题。 11、新闻——新闻就是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12、新闻背景——指新闻事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条件和动因,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13、新闻事实(00、01考)——指被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事实。 14、新闻真实——新闻完全符合现实中相对应的客观事实,也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所报道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那件对应着的事实完全一致。 15、新闻真实性(98、00、05考)——指新闻具有的最基本的特性,即与现实中对应着的事实相符合的那种本质特性。 16、现象真实——指新闻事实与现实原型在外部形态上完全相符。 本质真实——指新闻事实与现实原型在内在本质上完全一致。 现实真实——指新闻事实真是再现了现实中新近发生的事实。 历史真实——指新闻事实的真实性为历史所肯定。 17、客观报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偏不倚、公正平衡地报道新闻事实,而不发表任何意见。 18、新闻客观性——指新闻事实在本质上是一种打上了传播者思想烙印的客观事实,但它不

传媒人必读100本的传媒书籍

1.传媒人必读100本的传媒书籍 2.《多种声音一个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第二编译室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1 3.《传播媒介的垄断》[美]巴格迪坎著林珊等译新华出版社1983 4.《传播学(简介)(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编 5.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 6.《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波特著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 7.《传学概论:传媒?信息与人》[美]宣伟伯著余也鲁译述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 8.《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美]赛弗林、坦卡德着陈韵昭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9.《信息学概论》[苏]谢尔茨基著刘克译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0.《信息?沟通?传播》居延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11.《传播学原理与应用》戴光元、邵培仁、龚炜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12.《社会沟通论》钟坚等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13.《电视的影响与儿童电视博[美] 穆迪著卜卫等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 14.《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吴予敏著国际文化出版社1988 15.《跨文化传通》[美]萨姆瓦著陈南等译三联书店1988 16.《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瑞典]温德尔著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 17.《大众传播通论》[美]德弗勒[英]邓尼斯著颜建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18.《人际沟通论》[美]库什曼、卡恩著宋晓亮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9 19.《公关传播学》宋林飞、周世康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0.《中国传播效果透视》陈崇山、弭秀玲主编沈阳出版社1989 21.《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美]阿特休尔著黄煜、裘志康译 22.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3.《传播与现代化》朱增朴著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 24.《大众传播社会学》[日]竹内郁郎编张国良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25.《媒介社会学》[英]巴特勒著赵伯英、孟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26.《医学传播学》梁浩材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7.《经济传播学》邵培仁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 28.《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迷》沙莲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9.《人类交流与传播》周晓明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30.《实用电视传播学》吴信训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31.《传播手段基穿》卢仁声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32.《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美]施拉姆著金燕宁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 33.《大众传播学》钟文、余阳明著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 34.《传播学原理》范东生、张雅宾著北京出版社1990 35.《大众传播学诸论》[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著杜力平译新华出版社1990 36.《组织传播学》林瑞基著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 37.《传播心理学》韩向前著南京出版社1990 38.《应用传播学》苑子熙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0 39.《教育传播科学方法》李克东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0.《日常接触:社会学交往方面的两个问题》[美]戈夫曼著徐江敏等译华夏出版社 1990

传播学概论名词解释

《传播学教程》 1、传播 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传播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2、系统 所谓系统,指的是由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意义 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对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4、传播者 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5、拉斯韦尔模式 又叫“5W”模式,由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主要包括Who(谁)、Says what(说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6、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7、群体压力 群体中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迫使个体放弃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和多数人保持一致。 8、流言 所谓流言,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述或话题。 9、大众传播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10、拟态环境 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也有学者称之为“似而非环境

”。“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11、媒介技术 所谓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 12、把关模式 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的,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 13、选择性接触假说 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时并不是不加选择的,而是更愿意选择接触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而对与此对立或冲突的内容有一种回避的倾向。 14、媒介接近权 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当向受众开放的责任和义务。 15、传播效果 传播学领域,传播效果包含双重含义。 第一,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第二,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16、子弹论 出现于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有着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它们的行为。 17、传播流 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公共行政学作业3答案

公共行政学作业3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行政监察管辖:行政监察管辖,是指对某个监督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督和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对哪些特定监督事项有权进行管辖的法律制度。 2、招标性采购:是指通过招标的方式,邀请所有的或一定范围的潜在的供应商参加投标,采购主体通过某种事先确定并公布的标准从所有投标商中评选出中标供应商,并与之签订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 3、标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瞄准一个比其绩效更高的组织进行比较,以便取得更好的绩效。 4、行政诉讼:所谓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就违法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俗称“民告官”。 二、单项选择题 1.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 C )。 A.协调阶段 B.总结阶段 C.实施阶段 D.准备阶段 2.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由( D )给予处分。

A.检察机关 B.行政监察机关 C.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3.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 )。 A.中央预算 B.县级预算 C.省级预算 D.市级预算 4.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 B )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 A.15 B.30 C.45 D.60 5.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 A )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查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基本步骤。 A.事先 B.事中 C.事后 D.全面 6.从20世纪( C )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 A.50 B.60 C.70 D.80 7.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 D )。 A.积极方案 B.追踪方案 C.应变方案 D.临时方案 8.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 D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