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

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在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成都试验区),是国家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全局和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度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国家赋予成都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是成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机遇。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发改经体〔2007〕1248号)要求,结合成都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试验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努力建立并不断完善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探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开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新局面。

(二)主要目标。努力把成都试验区建设成为全国深化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样板、构建和谐社会的示范窗口和推进灾后重建的成功典范,带动四川全面发展,促进成渝经济区、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圆满完成试验区建设任务。把成都建设成为西南

物流和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及交通枢纽、通信枢纽;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力争到2012年,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震前有明显提高。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三个集中”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经济社会实现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明显进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万元以上,工业集中度达到73%,城市化率达到60%(按户籍人口计),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4∶1,城乡实现比较充分就业,城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均衡。

力争到2020年,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完善,“三个集中”达到较高水平,城乡差距显著缩小,“三农”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基本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以上,工业集中度达到80%,城市化率达到70%(按户籍人口计),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城乡实现充分就业,城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实现均衡化发展,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交融的新型城乡形态基本形成。

(三)基本思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战略,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

统筹推进“三个集中”。推进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推进土地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统筹城乡建设。以县城和区域中心镇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镇产业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村发展的能力,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构建新型城乡形态。

推进农村市场化改革。落实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和房屋、林木等资产的所有权,促进农村资源向资本转变,实现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农村多元化投入机制,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构建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创新行政管理、公共财政、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的体制机制,实施村镇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二、改革试验的主要任务

(一)建立三次产业互动的发展机制。建立产业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的导向机制,统筹推进“三个集中”,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夯实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基础。

1.推进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坚持工业发展和城镇体系建设和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相协调,进一步整合工业集中发展区

的产业集聚功能,以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为主要载体,按照“一区一主业”的要求,培育企业集团,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工业集约集群发展。拓展成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空间,建设成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在整合的基础上研究设立成都综合保税区和双流空港空运保税物流中心、成都国际集装箱保税物流中心,促进成都保税物流业务发展。对不适宜大规模发展工业的县城和乡镇,鼓励到工业集中发展区兴办飞地工业和联办工业,积极探索利益共享的财税分成机制。

2.促进服务业均衡发展。联动推进服务业发展和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形成城乡一体的服务业发展格局。中心城区着力鼓励和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提升传统服务业档次,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创意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统筹规划,配套建设,推广和提升“五朵金花”等发展模式,发展绿色休闲产业。近郊区以县城和区域中心镇为载体,大力发展和工业配套的房地产、商贸、会展、物流、休闲观光、公共交通等服务业。远郊区以农民集中居住区为依托,积极发展人文生态旅游、特色餐饮、休闲度假等服务业。

3.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协调推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土地集中规模经营,积极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集约经营和农村组织化程度。围绕粮油、畜禽、花卉苗木、茶叶等优势农林产品,大力提

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推进农用地规模流转,加快建设跨区域集中连片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基地。引导科技资源和要素向农业农村转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优化农业产业布局,近郊区大力发展以都市农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一、三产业联动发展,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中远郊区以优势农产品规模生产、加工和物流业为重点,拓展现代农业多领域的就业空间,促进农民转移就业。

(二)构建新型城乡形态。按照优化布局、突出重点、循序渐进、集约发展的要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镇功能向农村延伸和覆盖,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构建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形态。

1.统筹“一区两带六走廊”发展。依托中心城区和近郊区(县)“一区”范围内城市发展的良好基础,大力推进“三个集中”,快速聚集生产要素,集中打造产业密集区,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使之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建设“全域成都”的战略支撑。统筹实施龙门山和龙泉山脉“两带”区域的整体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统筹规划、集约发展“六走廊”区域,接受中心城区产业和城市功能辐射,建设产业和城镇集聚发展的“走廊”。逐步形成由主城区、区(市)县和区域中心城镇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

2.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县城和区域中心镇为重点,建设道路交通、电力、电信、供气、供水、垃圾

处理、排水和污水处理、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等设施,增强承载能力,完善公共服务,聚集人口和二、三产业,培育优势和特色,逐步将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成为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区域中心。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向农村延伸服务和覆盖的基础上,以2000个农村新型社区为重点,建设完善农村自来水、污水、垃圾收运处理等生活服务设施;建立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推进新农村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硬件设施均衡配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3.构建覆盖城乡的交通物流服务体系。优化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和城市交通的衔接,加强成都外出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以“三轨九路”建设为重点,形成抗灾能力强、应急交通网络完善、综合服务水平高的市域路网体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加快农村货物快速配送服务体系建设,培育为“三农”服务的物流配送运输企业,满足农业农村发展、方便农民生活的物流配送需求。在实现全市客运“村村通”的基础上,完成乡镇村客运站建设;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实现“镇镇通公交”、“村村通公交”。

(三)创新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政府服务向基层和农村覆盖,完善乡村治理结构,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管理体制。

1.推进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城乡规划分离的管理制度,

着眼于成都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科学编制和完善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实现市域范围内各类规划全覆盖。强化规划的执行和监督,完善市、县、乡三级规划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听证、公示等公众参和规划编制、评估和监督的制度体系。探索提高规划局部调整工作效率的程序和方法,积极探索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实施动态评价机制,根据规划实施评价情况,依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适时进行调整,以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实际需要。

2.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调整市域范围内行政区划,推进撤县(市)设区工作。进一步深化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继续完善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在机构限额和各层级行政编制总数内,结合实际确定成都市及所属县(市、区)县的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将执行、服务、监管等职责的重心下移到县(市、区)。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县级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的事权和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依法探索将部分县级行政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权限向乡镇延伸,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根据城乡统筹发展和灾后重建需要,科学调整乡(镇)、村行政区划。深入推进行政监察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分片监管,实现监察主体和责任主体分离,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推行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过程监督。

3.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明确市、县、乡三级的事权和财权的责任,健全市、县、乡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

探索建立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开支稳定来源的机制和办法。加大市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直接支出和转移支付力度,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搭建现代农业投资、小城镇建设等投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采取财政贴息、适当补贴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

4.开展村级综合改革试验。在有条件的地区,分离村级事务管理服务职能和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村委会履行基层自治职能,管理基层社会公共事务,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和管理好集体经济资产。在城市近郊和有条件的场镇区域,推动村级事务管理向城镇社区管理转变。健全村级服务体系,制定服务标准,大力推进实施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工作,建设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探索面向社会聘任村级社会服务专职工作者的办法,完善城乡统筹的基层便民服务机制。

5.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探索乡(镇、街道)长(主任)公推直选制度,建立和完善质询、罢免、目标考核等约束和激励制度。积极推行县(市、区)级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决策听证制度。全面推行评人和评事相结合的社会评价办法,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完善乡(镇、街道)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制度和公益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制度。

(四)探索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在严格

保护耕地和农民利益的基础上,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集约化、规范化的土地利用制度,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1.创新耕地保护机制。严格按规划保护耕地,确保全市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按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对耕地进行等级划分,实行耕地的分级保护。探索耕地按等级补充的占补平衡机制以及独立选址等重大项目在省内跨区域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办法。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对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民给予补贴。

2.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全市、县、乡三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立成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平台,支持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法律允许的其他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和基本收入的前提下,允许农户以股份合作的方式流转承包经营权,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实现规模化经营。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不变的机制和办法。

3.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集体林地承包经营制度,确立农民作为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主体地位,明晰集体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推进相关配套改革,以龙门山、龙泉山脉生态保护重要区域为重点,探索建立林农承担生态保护任务的补偿机制。

4.开展征地制度改革试验。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

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对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给予及时足额合理补偿。改革征地补偿安置办法,体现农民的财产权益。探索建立多种补偿安置渠道,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

5.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验。在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前提下,允许依法取得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通过出让、转让、出租、作价入股、联营、抵押等形式进行流转。集体建设用地不得用于商品住宅等房地产开发。在地震灾区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引入社会资金重建住房的试验。探索农村房屋产权流转的办法和途径。

6.稳妥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验。按照有关规定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设置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项目区,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确保建设用地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7.开展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审批和实施分离试验。按照“集中下达、一次审批、分期实施”的原则,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成都市主城区一定时期内城镇建设涉及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总规模,集中上报国务院审批;将成都市非主城区一定时期内城镇建设涉及的农用地转用总规模,集中上报省、市政府审批,涉及的土地征收总规模集中报省政府审批,超越省政府审批权限

的报国务院审批。成都市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审批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总规模,根据统筹城乡发展和灾后重建的需要,以及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期分批组织实施。

(五)探索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办法和途径。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引导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加快和提高城镇化进程和水平。

1.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加快成都技师学院县(市、区)分院、县(市、区)就业技能培训中心建设,以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民就业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依托各级技术院校建设实训基地,为农民工提供实际操作培训。鼓励企业培养农民工成为技术工人,实行企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制度,对农民工取得职业资格给予奖励。对失业的农民工提供再就业培训。

2.支持农民进城居住。探索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支持农民工在城镇定居。在工业集中发展区等用人单位集中的区域,建设农民工租赁性集体公寓和公共廉租住房,鼓励农民通过租赁房屋解决进城居住问题。建立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为农民工提供同等的社保、教育、卫生、计划生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让农民享受城市居民同质化生活待遇,促使其真正转变为市民。

3.着力消除农民向城镇转移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和相关配套措施,准许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农

民工本人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将常住户口迁入现住地。制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的办法,对转移为城镇居民的农民,在享有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前提下,探索其享受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分配的途径和办法。按照产权明晰和利益共享的原则,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将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给农民,让农民持股进城。

4.引导地震受灾农民向城镇转移。在重灾区建立国家级开发园区,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中小企业,安排受灾农民和移民就业。建立震后灾害移民和生态移民的住房保障制度和就(创)业鼓励扶持制度。对住房灾毁农户进入城镇居住的,可以保留原宅基地使用权和农用地承包经营权等权益。

(六)健全城乡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服务“三农”的金融体系,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城乡发展活力。

1.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各类金融组织向农村延伸网点和机构,支持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经监管部门批准后,组建成都农村商业银行。完善农业担保体系,鼓励各类担保机构到农村开展担保业务,建立农业发展和农村产权流转担保体系,积极探索扩大农村担保物范围,促进农村生产要素流转。探索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支持农业保险体系的发展。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

完善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和农户信用评价,进一步扩大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

2.积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支持各类具备条件的企业和公司通过规范改制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通过设立和引进股权投资基金,支持重建城乡基础设施、振兴旅游经济。建立成都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展商业性创业风险投资,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设立国企改制重组基金,支持成都市域内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成都市在银行间优先发行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房地产信托基金等创新产品。

3.加快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建立西部林地和林木产权、矿权及特许经营权交易市场;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集聚成都,建立金融集中集聚区和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集中发展区。探索区域性保险业创新发展,鼓励和支持在成都设立保险机构。鼓励金融企业开展综合经营试点,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机构;支持成都银行在经营指标达到监管部门的评级和监管要求后,逐步实行跨区域经营和上市融资;规范发展合伙投资、互助基金、民间(商业)信用等金融业务。

(七)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强面向农民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并逐步实现和城市接轨,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1.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促进体系。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实名制”和城乡就业服务“网格化”管理机制,完善市、县两级人力资

源中心建设,全面完成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村(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形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就业服务网络,为城乡居民提供就业服务。扩大就业再就业政策的扶持范围,完善面向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建立农民工失业待遇保障机制。健全维护进城务工农民权益保障机制,保障其和城镇职工一样依法享有的各种权益。

2.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在“广覆盖、多层次、保基本、可持续”基础上,结合成都市耕地保护制度的建立,全面推行农民养老保险,并对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父母予以优先优待,力争到2012年,基本实现全市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并逐步提高农民养老保险水平。

3.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和水平,逐步缩小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差距。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力争到2010年,实现全市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医疗保障。

4.推进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全面接轨。探索建立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农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保险、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衔接机制,推进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全面接轨。

5.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立足现行社会保

障制度,通过财政补助、社会捐助和民政部门使用的彩票公益金等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地震中受灾的孤儿、孤老、孤残的基本生活。构建全社会参和的志愿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人捐赠、资助和参和社会救助事业,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在“吃、穿、住、行、医、学”等方面的最基本需求。

(八)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向“三农”覆盖,建立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让农村居民享受和城镇居民同质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1.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建立确保城乡教育事业发展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加快灾后学校重建,全面消除学校危房,努力完成城乡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基本均衡。进一步加强资源配置制度性建设,逐步缩小县(市、区)域内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待遇差距,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协调发展。探索教师县管校用的机制,促进教师区域内合理流动,全面提升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施免费。加强对新生代农民的培训,探索对义务教育阶段后和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农民子女实行延长一年的职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区域内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快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2.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制度。加快公共卫生服务和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灾后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重

建,加强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全面完成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提高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和公共卫生监督,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政府投入机制改革,加强城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医务人员和医疗技术的城乡交流,实现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基本一致。

3.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文化遗产保护等工程建设,到2010年,全面完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及村(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标准化建设,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实现“村村通”。加快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到2012年,广播电视户通率达100%。推行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制度、经营性文化场馆优惠服务制度、文化义工服务制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机制。探索传媒、文化旅游、演艺娱乐、数字娱乐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新机制,促进城乡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成都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建设。

(九)建立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实施灾后生态环境重建工程,创新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制度,加强城乡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1.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产业和贸易等手段,探索科学合理的资源

环境补偿、投入、产权和使用权交易、污染治理责任保险等机制。完善城乡一体的环境保护和建设管理体制,形成全覆盖、网络化的环境保护市、县、乡、村四级监管体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规定,加快推进规划环评。着力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环境质量全面达标。

2.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创新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筹措生态建设资金,着力推进以灾后生态恢复、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垃圾及污水集中处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的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加强城乡能源供应、污水处理、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设施、防洪设施等的整体协调,推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综合保护和建设格局。根据地震灾后生态恢复建设的需要,在确保基本农田和耕地总量的前提下,根据国务院制定的有关政策,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3.统筹城乡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建立循环经济发展园区,加强节能减排和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编制循环经济规划,探索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强节水、节地、节能等资源节约标准化工作,推进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科学引导环保产业集约化发展。建立健全污染治理机制,全面推行、依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完善自然资源有

偿使用机制,改革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探索建立全面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体系。

三、改革试验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建立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省、市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改革试验推进中的重大问题。成立成都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综合配套改革的决策和协调,解决改革试验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协调推进试验区各项改革。

(二)积极推进实施。依照本《方案》,编制完善国土、劳动保障、金融、行政管理体制(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事业统筹发展、教育、卫生、环保、农业等重点专项方案。按照2009年—2012年和2013年—2020年两个阶段,分阶段制定改革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有序组织实施。

(三)强化管理考核。建立全市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实行目标责任制,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分解到各级各部门,分年度进行考核,实行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建立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对市和县(市、区)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改革试验的效果进行跟踪评估。

(四)建立协调机制。建立部、省、市改革试验协调机制,将国家有关部门的城乡统筹重大改革试验放在成都先行先试。加

强和省内周边地区、重庆市以及其他省(市、区)的合作,建立区域互动、优势互补的联动机制,促进成都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的发展。

(五)形成推进合力。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发挥人大作用,加强立法工作,依法推进试验区建设。发挥政协和专家作用,成立试验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对试验区开展的各项改革,开展咨询论证和跟踪评估。发挥各类媒体、主流网络的宣传作用,营造推进试验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附件:1.“成都试验区”发展目标体系

2.名词解释

附件1

“成都试验区”发展目标体系

序号目标

类别

指标名称2007年2012年2020年

1 经济

发展

水平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30006 51250 109860 工业化率(%)35.3 38 41

三次产业结构7.1:45.2:47.7 5:45:50 4:44:52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286.38 576 1762

城镇化率(按户籍人口计)(%)53.54 60 70

工业集中度(%)64.9 73 80

土地规模经营率(%)21.5 60 75

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例(%)73.9 76 80

2 城乡

居民

生活

水平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5642 10000 21000

城乡居民收入比 2.63:1 2.4:1 2:1

城镇登记失业率(%) 2.7每年≤4 每年≤4

3 公共

服务

水平

将免费教育延伸到12年

基本实现农村义

务教育免费

实现义务教育

免费,基本实现

中职免费

全面实现12

年免费教育城乡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

2.14:1 ≤1.8:1 ≤1.2:1

城乡公共文化阵地(图书馆、阅

览室、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

达标率(%)

20 60 100

城镇新增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

人/年)

37.5 ≥10 ≥10

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 3 90 95

4 资源

节约

环境

保护

森林覆盖率(%)36.8 38 43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和

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万吨)

14.91、1.66、16.527、1.1、12 6.3、0.99、10.8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0.94 0.91 0.81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耗水量(吨)162.86

每年降低

5%

每年降低

3%

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

根据国家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要求,《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切实做好试验区建设工作,现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着力突破制约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全面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大力促进高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服务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积极探索多元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国际化的办学道路,力争把我省建设成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先导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先行区。到2015年,全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教育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高校科研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立比较完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各类高校定位明确、错位发展、优势互补,高等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位于全国前列,主要发展指标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二)具体目标。到2015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基本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各类高校基本办学条件合格率达到100%,争取有20所高校进入全国先进行列。高校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占全国总数的10%以上,部分优势学科进入国际同类学科排名前列。建成40所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和建设若干所有特色、高水平的民办高校。全省本专科院校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比例分别达95%、50%以上,师生比例不低于1∶15,其中研究型大学师生比例不低于1∶12。取得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高校应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率达80%以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70%以上,年终就业率达90%以上,学生和社会对高校的满意度达90%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1.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政府及其部门发挥统筹规划、政策引导、行业准入、资金拨付、信息发布等方面作用,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质量、结构进行宏观管理,切实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保障高校依法自主办学。 2.优化高教管理方式。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责权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高校分类体系,实施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引导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办学,形成各自的办学风格。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协作改革和联动发展机制。 3.创新高校办学模式。选择有条件的高校进行整体转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高等教育多元投入机制。鼓励公办和民办高校优势互补、联合办学,探索建立多种类型的教育集团。开展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试点。完善独立学院管理和运行机制。支持民办高校特色发展,提高质量,打造品牌。 4.完善教育决策机制。建立高等教育决策公示、听证制度,重大改革和发展政策出台前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成立省教育发展咨询委员会,为政府统筹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咨询论证和建议。 (二)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1.依法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规范并减少政府及其部门对高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高校自主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完善高校法人治理制度,改进校长遴选机制,逐步取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全文)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全文)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在新形势下继续发挥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引领作用,推动深圳市实现科学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要求 综合配套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窗口”、“试验田”、“排头兵”和示范区作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勇于自主创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争当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自主创新的领先区、现代产业的集聚区、粤港澳合作的先导区、法治建设的模范区,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地位,加快建设国际化城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 综合配套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过去已进行的改革要继续深化,当前中央已作出部署的改革要率先推进,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改革要积极探索。按照国家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做到“四个先行先试”:一是对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先行先试;二是对符合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符合我国未来发展方向,需要试点探索的制度设计先行先试;三是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全国具有重大示范带动作用的体制创新先行先试;四是对国家加强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的重要事项先行先试。力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在全国率先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新鲜经验。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建成公共服务型政府 基本思路: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全面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廉洁高效转变,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改革重点: (一)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管理体制。按照职能有机统一的原则,优化政务流程,整合政府机构,完善大部门管理体制,实现政府职能、机构与人员的合理配置。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实现决策相对集中,执行专业高效,监督有力到位。 (二)严格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探索建设法治政府的有效途径,建立法治政府考评指标体系,加强程序设计和程序保证,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规范行政处罚权的实施机制。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和政府责任体系,建立行政问责制。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 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在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成都试验区),是国家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全局和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度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国家赋予成都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是成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机遇。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发改经体…2007?1248号)要求,结合成都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试验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努力建立并不断完善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探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开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新局面。 (二)主要目标。努力把成都试验区建设成为全国深化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样板、构建和谐社会的示范窗口和推进灾后 —1 —

重建的成功典范,带动四川全面发展,促进成渝经济区、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圆满完成试验区建设任务。把成都建设成为西南物流和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及交通枢纽、通信枢纽;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力争到2012年,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震前有明显提高。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三个集中”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经济社会实现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明显进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万元以上,工业集中度达到73%,城市化率达到60%(按户籍人口计),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 2.4∶1,城乡实现比较充分就业,城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均衡。 力争到2020年,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完善,“三个集中”达到较高水平,城乡差距显著缩小,“三农”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基本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以上,工业集中度达到80%,城市化率达到70%(按户籍人口计),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城乡实现充分就业,城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实现均衡化发展,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交融的新型城乡形态基本形成。 (三)基本思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坚定不移地推进—2 —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趋势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趋势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趋势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为进行包括经济改革在内的一系列综合配套改革实验而选定的地区。为了区别于1980年代的经济特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往往被人们称为“新特区”。迄今为止,我国一共正式设立了六大“新特区”,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天津市滨海新区、重庆市、成都市、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此外,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也在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上持续发力,以务实的行动推动综合配套改革,并已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中央部门的认可。至此,我国已经实际上形成了综合配套改革的七大区域城市,构成了当前改革突围的新亮点。那么,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立经过了哪些历程?与原有的经济特区相比,具有哪些新的内涵和特点?当前地方城市竞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的基本态势又如何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背景和过程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从经济特区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战略变迁具有深刻的必然性,体现了改革所必须具有的层次性、阶段性和持续性。众所周知,经济特区是在我国缺少对外经济交往经验、国内法律体系不健全的形势下设立的,其基本的发展策略就

是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中央政府给予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二者合力,使经济以超出一般地区的速度成长,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内示范的榜样。 可以说,经济特区改革符合“帕累托改进”的基本涵义,即在没有涉及利益关系重构的情况下通过资源重新配置获取新的收益。特区的这种改革模式迎合了改革初期所需要的渐进和慎重特点,从而使改革能在短时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成就。 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经济特区成功地完成了当时的国家使命,其所探索、磨炼与锤打的各项改革性政策也逐渐扩散开来,极大地推动了国家的整体建设。此时,改革也逐步迈进了“深水区”,各项改革正向更深层次的攻坚阶段挺进。改革已不可能以经济改革为主轴单兵推进,它已无法回避来自行政与社会领域所产生的复杂问题,必须对改革的利益关系、民生基础和政府结构进行重构和调整。 从国内情况而言,以往缺乏系统性、注重经济增量的一系列单项式改革所引发的矛盾已经超越了经济范畴,扩展为大量的社会公共问题,这些社会压力构成了继续深化改革的新屏障。“事实证明,改革越向深层推进,各方面、各领域的联动性就越强,而各方面改革能否协同配套推进,不仅制约着改革的进程,而且决定着改革的成效。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新的问题又在不断涌现,各种矛盾相互

成都市城乡统筹的经验和办法

成都市城乡统筹的经验和办法 ——参加山西省城乡规划成都培训会的交流情况摘录 成都市从改变城乡外在形态的“三个集中”,到创新城乡关系内在机制的“六个一体化”,最后深入到以农村产权制度 为核心的“四大基础工程”,取得了许多引起广泛关注的经验 和创新。如统筹城乡规划、开展农村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颁证、设立耕地保护基金、创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管理(就业、社会保障等)一体化机制、加强新型村级民主治理机制建设等,已“初步具备了转化为政策和制度的条件,可在适当的范围内试验推广”(国家发改委领导语),是成都向全国提供的六大经验。 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 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成都的“三个集中”不仅适应人多地少的客观市情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迫切要求,避免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粗放式发展弊端,而且符合“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机联系的规律,有效推进了“三化”联动,促进了城乡同发 展共繁荣。通过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走集约、集群发展道路,以工业化作为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带动城镇和二、三产业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聚集人气和创造商机,促进农

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通过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进一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 按照工业集中发展的要求,制定出台了招商引资项目会审管理办法,禁止镇、村与企业擅自签订招商引资协议,从源头上确保了工业集中发展;实施项目会审制度、“六不”调控措施(即规划不审批、立项不审批、报建不审批、土地不提供、电力不保证、资金不支持),并出台招商引资“全分一奖”政策(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税收、工业增加值全部计入引荐镇,并对达到投资强度的项目按占地实行5000元/亩奖励),鼓励镇(街道)向工业集中发展区引荐项目,强力推动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同时,对整合后工业集中发展区之外的老工业企业,按照“承认现状、控制规模、限制发展、逐步调整”的思路,制定出台规划区外工业企业搬迁办法,通过规划调整、政策激励,推动了规划区外的工业企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 按照集中居住的要求,在新型社区建设前,按照“大统筹、大集中”要求,进一步优化全县农村新型社区布点,要求农民集中居住区布点选址要与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结合,有利于农民实现充分就业和最大限度发挥城镇公共设施配套效益。在新型社区建设中,规定凡新建城镇新型社区,一律按照城市居住小区标准进行配套;农村新型社区一律按照《成都市

设立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丁怀鹏2010级工商管理系营销与策划A1004班 设立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发挥重庆西部大开发战略支点作用的重大举措。设立直辖市以来,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仍很突出,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的基本市情尚未根本改变,当前又面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挑战。新形势下,国家对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近期,专门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以下简称《意见》)。为做好《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的通知》(发改经体〔2007〕1248号)要求,结合重庆市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改革试验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为支撑,遵循“统筹兼顾、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试验。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的长效机制;着力探索富有西部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模式,推进自主创新,构建大城市带动大农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逐步一体化的良性机制;着力推进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和生态环境保护,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持续、社会和谐的科学发展新机制,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加快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新道路。 (二)基本措施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近期重点围绕三条主线推进改革试验,探索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12项新机制。同时,着力改善市场经济环境,探索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力争在改革和发展上有新的突破。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主城为核心、一小时车程为半径的经济圈(简称“一圈”)和以万州为中心、重庆三峡库区为主体的渝东北地区,以黔江为中心、少数民族聚居的渝东南贫困山区(简称“两翼”)是重庆二元结构在区域上的表现形态。要加快把“一圈”建成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核心区域、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的重要平台,把渝东北地区建成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和重要生态屏障,把渝东南地区建成扶贫开发示范区,促进“一圈两翼”协调发展,实现大城市带大农村、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一是建立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先行先试与法制统一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先行先试与法制统一 摘要:当前国家综合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我们在解读综合配套改革内涵的基础上,指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先行先试。由于先行先试的突破性和不安分性,必将与法制统一的原则产生紧张关系。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并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进一步开发开放的一个现实难题。我们主张依法进行改革试验,坚持在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下先行先试,为先行先试提供法律保障。 关键词: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法制统一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拥有先行先试权。但先行先试与法制统一存在紧张关系,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进一步开发开放。 一、先行先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功与否的关键 1.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内涵解读 2006年5月26日,国家正式批复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那么,何为综合配套改革,综合配套改革的内涵是什么,不同学者则有不同的理解。 有学者认为,所谓综合配套改革,就是从全局的角度,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统筹安排各项改革,协调配套,分步骤的稳步推进;[1]有学者认为,改革将不但要求在视野上从单项转为综合,而且在范围上,要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方面相互衔接,综合

配套;[2]有学者认为,综合配套改革涉及到社会经济的诸多方面,包括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文化生活、社会和谐和生态环境等,是一个全方位的制度创新过程;[3]总之,综合配套改革并非是各项改革措施的简单汇总,更不是各项改革简单堆砌而形成的“大杂烩”,而是注重各个单项改革之间的相互制约性,注重改革的配套性和协调性,通过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体制性方面的实质性突破,为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和谐社会提供示范。 2.先行先试是综合配套改革的关键所在 在批准天津滨海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时,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4],指出,滨海新区要“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这可以说是国务院文件中最接近于“先行先试”的表述。“先行先试”在文件中的正式出现,是在2007年4月26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关于促进和保障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5],其中提到,“在坚持国家法制统一原则和本市地方性法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市人民政府和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可以就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制定相关文件在浦东新区先行先试”。 由此可见,“先行先试”的概念与提法,已经从改革者的共识上升到了国家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之中,这充分说明了文件制定者对“先行先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的认知程度。因此,认定“先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之基层治理机制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之 基层治理机制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专题研究之五成都市新型村级治理机制调研报告 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陈红太 导言 2003年以来,特别是200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成都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密结合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实际,探索推进了以“六个一体化”(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市场体制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建立新型基层治理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在经济建设上,以市场化为导向,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入手,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着力破解“三农问题”;在社会建设上,以公平化为导向,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入手,实行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推进城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均衡化;在政治建设方面,以民主化为导向,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入手,充分尊重基层群众的主体地位,保障基层群众民主权利,实现党有效执政与发展民主的高度统一。从成都7年多的实践看,这个战略思路清晰、方向明确、切入准确、措施得力,在全市形成了科学发展、共治共享、和谐繁荣的良好局面。

一、成都市探索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基本背景 成都市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探索,是成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实现村党组织领导、村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村有机统一实现形式的积极探索。 1、成都市探索新型村级治理机制,是对中央要求的贯彻落实。中央高度重视治理机制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要深入开展“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2009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针对河南邓州农村创造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中央的这些要求,既是对近年来各地基层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为基层治理机制的探索指明了方向。成都市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探索,是积极贯彻中央精神的具体实践。 2、成都市探索新型村级治理机制,是完善村级自治体制的客观要求。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通过和实施,使村民自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随着村民自治实践的深入和发展,也暴露了村级自治体制的一些缺陷:比如“行政化”倾向严重。按照《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农村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乡镇党委与村党组织是领导关系,村党组织与村委会也是领导关系。这样,以乡镇村党组织之间的领导关系往往代替了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指导关系,村委会自治职能

城乡统筹成都生态廊道

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生态廊道研究——以成都市绿色生态健康廊道为例 摘要:成都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整合城乡绿地资源,利用绿色生态健康廊道将其有机联结,提高城乡绿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促进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由此对绿色生态健康廊道的概念、组成与特性、功能、发展等进行理论研究,并以成都市绿色生态健康廊道为例,对其客观背景、建设原则和目标、远期和近期布局、近期建设重点区段和景观模式、功能和特色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对植物选择与配置等提出若干具体意见。以期对绿色生态健康廊道的研究和建设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色生态健康廊道;植物配置;成都市;城乡统筹 和谐生态,人类追求;城乡统筹,时代呼唤。在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进程中,保护、恢复、建设生态环境,构建城乡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健康廊道,无疑对自然、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对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生态廊道进行研究,进一步认识其规律性,以指导廊道建设的实践,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以成都市绿色生态健康廊道为例,就一定市域范围内,科学、合理地构建生态廊道,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以期为引玉之 砖。 1 城市绿色廊道概述 1.1概念 景观生态学理论认为城市景观由斑块、基质和廊道组成。城市绿色廊道,以下简称“绿廊”(The green corridor),一般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绿色狭长地带。城市景观既为绿廊所分割,又被绿廊所联结。它强调自然的过程和特点,并紧密结合城市的公园、街头绿地、庭园、苗圃、自然保护地、农地、河流、滨水绿带和山地等,构成一个自然、多样、高效,有一定自我维持能力的动态绿廊结构体系,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协调。

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号)明确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功能定位和主要任务,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结合天津滨海新区的实际,制定《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一、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指导思想: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消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创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滨海新区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要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相结合,坚持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相结合,坚持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相结合,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目标: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实际,先行试验一些重大改革开放措施,用5至10年的时间,率先基本建立以自主能动的市场主体、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精简高效的行政体制、科学有效的调控机制、公平普惠的保障体系、完备规范的法制环境为主要特征的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为全国改革与发展积累经验。 (二)主要任务。

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山州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

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山州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 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文政发[2014]46号 【发布部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14.07.10 【实施日期】2014.07.1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山州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政发〔2014〕46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 现将《文山州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文山州人民政府 2014年7月10日文山州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银发〔2013〕276号,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3〕158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抓住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深化金融改革,扩大沿边开放,推动我州经济金融和谐发展,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和沿边开放作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一张含金量很高的金字招牌,具有率先性、突破性、特色性的政策依据、环境条件、产业基础和沿边独特优势,有利于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和建立地方金融监管体系,促进沿边金融、跨境金融、地方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聚集金融资源,发展金融产业,有利于整合中心城市与边疆民族地区的金融资源,变“开放末梢”为“开放前沿”,汇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文山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周边区域国际化,全面提升贸易投融资便利化程度,加快发展沿边开放经济带,奠定我州在全省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也是全州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改革发展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将对文山经济金融转型和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思路目标。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以人民币跨境业务创新、积极探索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多种途径为主线,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培育发展金融市场,改善融资结构,扩大金融规模和提高交易效率,整合金融资源,深化金融对外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为重点,

杭州十二五综合配套改革规划

杭州市“十二五”综合配套改革规划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Ο一一年三月三十一日

目录 一、改革基础与环境 (1) (一)改革基础 (1) (二)改革环境 (8)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11) (一)指导思想 (11) (二)基本原则 (12) (三)主要目标 (13) 三、主要任务 (14) (一)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创新创业体系 (14) (二)深化城乡一体化改革,构建新型城乡体系 (19) (三)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新型社会管理体系 (22) (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造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27) 四、保障措施 (30) (一)加强领导,完善综合配套改革组织工作体系 (30) (二)强化监督,完善改革推进的考核激励机制 (30) (三)加强宣传,发挥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 (31)

杭州市“十二五”综合配套改革规划 《杭州市“十二五”综合配套改革规划》根据《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是“十二五”期间我市继续推进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着力深化各领域改革的行动纲领。 一、改革基础与环境 (一)改革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深化改革与创新,在经济、社会、行政等领域的成效显著,亮点纷呈,为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复苏向好势头、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推动体制改革迈入新阶段 五年来,我市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关键,以建立健全改革工作推进机制为抓手,实施改革攻坚,体制机制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尤其在2008年我市被列为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省政府批复了《杭州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我市改革迈入新阶段。 我市建立健全了综改领导体制和试点推进机制,先后制定了《杭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收稿日期:2010-02-03 修回日期:2010-08-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知识产权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综合评价研究0(编号:08BTQ011);2008年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基于知识产权的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综合评价研究0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谢文照(1983-),女,硕士,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卫生信息管理;罗爱静(1962-),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卫生信息管理。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 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 Research on National Co mprehensive Co m ple m ent R efor m Test Co 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 m Based on I ntellectual P roperty R ight 谢文照 罗爱静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长沙 410013) 摘 要 在广泛文献调研及实际调研基础上,初步构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综合了知识产权投入、成果、运用、管理和保护活动四方面的指标,较为全面和科学,且符合我国知识产权制度运行的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然后通过专家调查、数量分析等实证手段对该体系进行修正,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数学模型。最后,从实际应用出发,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做实证分析,对所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检验。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 F2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965(2010)09-0089-04 1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概述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内改革纵深化的推动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以全方位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先试先行为特征,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具有全国意义的改革试验区。2005年以来,国家先后在东部、西部和中部设立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武汉和长(沙)株(洲)(湘)潭5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它们的设立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其主要目的是以试点地区为载体,把改革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结合起来,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率先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国其他地区的综合改革起示范和带动作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0规划纲要提出,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因此,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不仅面临一系列制度体制改革创新的问题,还面 临一系列评价测度问题。 2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评价研究 从2005年设立第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一些学者开始了相关研究。其中南开大学经济学家郝寿义教授做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探讨,主要研究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内涵、意义、特征、发展模式及动力机制等 [1-3] 。张坤、肖绮芳探讨了国家综 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并对滨海新区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基础、指导思想和意义作了分析 [4] 。王家庭、季凯文 [5] 提出根据候选城市 的自身发展能力指标、制度创新能力指标和区域联系能力指标进行评价和筛选,选择那些区域主导优势明显、有中心城市或城市群为依托的城市设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国家在各地选取试验区时提供客观的、可以量化的判别标准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世界经济论坛(WEF )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 M D )建立国家竞争力分级指标评价体系,其中反映知识产权保护的指标包括授予国民专利的年平均件数、授予国民专利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在国外获 第29卷 第9期2010年9月 情 报 杂 志J OURNAL OF I NTELLI GENCE V o.l 29 N o .9Sep . 2010

温州金改试验区12条实施细则出台(全文)

温州金改试验区12条实施细则出台(全文) 为全面推进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根据“国12条”总体方案和中国人民银行等9部委印发的〈〈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浙江省政府对应制订了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施12条细则(以下简称“省12条”)。 “省12条”具体方案的实施原则是“三坚持”:坚持整体设计、系统推进;坚持创新为要、监管先行;坚持上下联动、项目运作。 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研究起草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建立民间融资法律保障。 探索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引导融资主体特别是法人实体进行民间融资备案登记。开展民间借贷服务中心试点,引进一批中介机构入驻,提供民间借贷登记、合约公证、资产评估登记等服务,引导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形成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也称“温州指数”),做好民间融资动态跟踪和风险预警。在民间金融领域拓 展电子商务应用。 (二)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鼓励民间资金根 据有关规定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制定村 镇银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村镇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设立,引导村镇银行向乡镇延伸网点, 覆盖各主要乡镇。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先批量主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推进贷款公司和农村资 金互助社试点。争取进一步确认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类融资性机构的性质。深化小额贷款公司 试点,分批公开招投标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实现中心镇和功能区全覆盖。试点部分符合条件 的小额贷款公司按规定改制为村镇银行。探索小额贷款公司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积极推动 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农村资金 互助会、农村保险互助社等试点。鼓励发展商业保理机构,稳妥发展民营第三方支付机构。 支持民营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建立完善农信担保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兴办为“三农”服务的担保机构,实现农信担保服务全覆盖。

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运行管理办法

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运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引导新形势下的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工作,加强和改进试验项目运行管理,根据《农业部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的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试验区和试验项目,是指经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联席会议审议并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由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批复的试验区和试验项目。 第三条各试验区要根据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试验项目为依托,在农村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探索试验和制度创新,为全国深化农村改革探索路子,为促进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制定完善有关政策法规提供依据。 第四条开展农村改革试验,要坚持超前探索、创新制度,重点突破、配套推进,统一指导、地方为主,先行先试、封闭运行的原则,突出示范性、代表性,强化针对性、可操作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五条建立由农业部牵头,中央农办、中央组织部、中央政研室、发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国研室、银监会、保监会、供销总社、林业局、扶贫办等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下,统筹协调和指导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农业部,具体工作由农业部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承担。 第六条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是: 1.研究提出农村改革重大试验主题和重要试验内容; 2.审议试验区设立和试验项目确立有关事宜; 3.负责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中有关部门协调事宜; 4.重大问题提请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讨论; 5.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七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1.按照部门职责分工,对主要涉及本领域的试验任务,牵头负责具体业务指导与支持工作,并加强监督检查;

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总体方案 设立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发挥重庆西部大开发战略支点作用的重大举措。设立直辖市以来,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仍很突出,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的基本市情尚未根本改变,当前又面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挑战。新形势下,国家对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近期,专门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以下简称《意见》)。为做好《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发改经体〔2007〕1248号)要求,结合重庆市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改革试验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为支撑,遵循“统筹兼顾、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试验。

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的长效机制;着力探索富有西部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模式,推进自主创新,构建大城市带动大农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逐步一体化的良性机制;着力推进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和生态环境保护,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持续、社会和谐的科学发展新机制,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加快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新路子。 (二)基本措施。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近期重点围绕三条主线推进改革试验,探索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12项新机制。同时,着力改善市场经济环境,探索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力争在改革和发展上有新的突破。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主城为核心、一小时车程为半径的经济圈(简称“一圈”)和以万州为中心、重庆三峡库区为主体的渝东北地区,以黔江为中心、少数民族聚居的渝东南贫困山区(简称“两翼”)是重庆二元结构在区域上的表现形态。要加快把“一圈”建成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核心区域、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城乡统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空间布局与分维差异_舒波

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其经验之一是采用设立特区方式创造性地实施了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国家先后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开放芜 湖、九江、武汉、岳阳、重庆等中游沿江港口[1]。进入 21世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关键词。2005~2008年末,国务院先后批准 上海浦东新区、滨海新区、成渝经济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深圳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形成了国家级改革试验田的空间布局。理论界在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区的空间总体布局特征和差异方面的研究不多,一些学者对部分改革试验区选择改革内容与进程的视角进行比较。例如,杨建文、胡晓鹏从实践层面上剖析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深圳特区的综合配套改革内容,以此为基础比较三区的差异性及差异根源[2]。李政于2007年对沪津深、综合配套改革进行了比较,认为三者都处于不同区域,具体发展目标和侧重点不同[3]。祝尔娟、臧学英利用2005年的统计数据对上海浦东、深圳和滨海新区三大增长极的功能作用发挥状况深入剖析,揭示了深圳和浦东已进入增长极发展的成熟阶段,其极化效应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已开始显现,而滨海新区正处于增长极形成的初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 间和潜力,并据此提出了三区发展的思路[4]。中共浦东新区党校课题组对浦东新区与重庆、成都综合配套改革进行了比较,比较主要着眼于改革目标和举措[5]。可见,目前对现有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总体空间布局特征与差异方面尚没有完整的对比分析结果。因此,本文力图厘清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空间布局特征,利用城市统计数据资料分析试验区发展到最新时点的多维空间差异,期望为业内学者进一步研究改革方向,为地方政府用宏观视角准确定位自身发展战略提供思路。 一、国家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空间布局 为了分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空间布局特征,选择布局定位、增长极形态、城市群空间分布、战略主题四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试验区空间布局定位特征 根据增长极理论,目前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空间布局定位呈现“东西中分散布点、南北偏东分布、区域增长极选择优先”的特点。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特区深圳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成渝经济区位于西部;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位于中部。同时,以长江为界,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北偏东方向,深圳特区位于南偏东方向。在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空间布点的选择中,区域增长极具绝对优先权。国家于1990年4月18日启动浦东开发区,目前上海浦东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开发区,是 收稿日期:2009-12-21 基金项目:2009年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800070031) 作者简介:舒波(1971—),女,博士研究生,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E-mail :shubo@https://www.sodocs.net/doc/4e12176584.html,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空间布局与分维差异 舒波,何海燕,康晓伟 (北京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100081) 摘 要:通过布局定位、增长极形态、城市群空间分布、战略主题四个方面厘清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空间布局特 征,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了空间差异分析的维度和因子分值,并据此进行了极点城市分维聚类差异分析。认为:牵引能力、投入效率和产业结构是评价不同极点城市发展差异的三个主要方面,并得出结论:第一,上海浦东新区和深圳两个试验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效率高、国际化程度高、服务业发达,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加快发展速度。第二,天津滨海新区发展速度快、制造业发达、利用外资多,发展方向重点在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投资效率。第三,武汉城市圈和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中武汉是发展能力最强的城市,成为中部地区的主要增长极;成渝都市圈中成都的发展能力高于重庆。武汉和成都要加强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重庆、长沙、株洲和湘潭要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最后,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增长极;城市群;空间布局;因子分析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370(2010)05-0031-05 第12卷第5期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2No.52010年10月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Oct.2010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0.05.01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