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历史).doc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历史).doc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历史).doc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历史).doc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历史)

案例名称《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科目历史教学对象高二学生提供者岳季

课时2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必修三第六单元20世纪一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第一课。本课教材主要从三民主义的形成、实践和发展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孙中山的思想。一方面,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是整个旧民主主义时期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最高峰;从另一方面来看,三民主义又是当时最进步的思想,最能反映当时中国人民要求独立和民主的共同愿望。同时又是孙中山为革命奉献一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背景。

2、识记: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实践。

3、理解: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分析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4、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基本观点分析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成败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视频,再现三民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情境。

2、用“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实践中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发展”的观点分析重难点°

3、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知道三民主义是当时最进步的思想,但是由于其无法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它不能指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2、感知孙中山为民主共和奋斗一生的高贵精神和适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学习他坚强不屈、屡挫屡奋的斗争。

重难点

重点: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

难点:对新旧三民主义的分析评价。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授课对象为淮滨高中高二文科班学生。

-学生在之前学习过三民主义的内容以及它所指导的一系列革命活动,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仅属于简单了解,未能深入分析和评价这一理论。

?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认识和评价问题的能力还不高,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学生思维。

.学生具有好表现、思维活跃等特点,分组合作容易开展。

?学生具有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先行组织策略:将全班同学按照座次分组。

-问题激发策略:给学生提供视频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直观形象的获取知识。

?信息提取策略:搜索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相关历史资源,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解决学生凭空思维、空谈无据的问题。

-自主探究策略: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历史情境,展开历史想象,尝试提出问题并参与问题探究,小组合作,主动获取知识。

六、教学环境、资源准备以及教学方法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资源准备: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历史》必修3

专门为这节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包括文字材料、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七、教学方法:

情景创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列表法、比较法等。

八、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先简单介绍本课在单元

的基本地位,从总体上给学生

传递一种把握历史整体观的

学习方法。

以孙中山革命生涯的相关视

频导入。指出:孙中山创立的

三民主义指导了中国20世纪

初的民主革命,并产生了深远

影响。

观看视频,获

取信息,体会孙中

山是光辉事迹,根

据所了解的知识回

答问题。

直观形象呈现知识;

宏观上把握知识;孙

中山生平的视频。

使学生在观看视频时

可以感知到孙中山一

生为革命的光荣历

程。

小组协作,学习新知

(6. 16-1 三民主义提出背景)

提示学生结合课本内

容、《时局图》和导入视频中

资料概括总结三民主义提出

的背景和提出过程,并引导学

生从政治、经济、思想、个人

因素等方面去认识,了解“理

论来源于实践”的基本观点。

学生按照分组,展

开分组讨论,由小

组.推选一名同学陈

述小组观点,相互

补充完善。

学生参与教学,达到

知识的生成。

教材、文字材料。

层层引导,推进新课

(6. 16-2 三民主义的内涵)指导学生阅读幻灯片中的内

容,提出探兖问题:三民主义

的提出、内容和具体含义、解

决的问题,所处地位和作用?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演示课件。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推导民

族、民权、民生之间的关系。

同时指出:三民主义是孙中山

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阐述和

概括,两者并无实质上区别。

学生围绕问题进行

探讨,可以相互交

流,也可独立思

考,将思考结果写

在草稿上。

出示材料,提供思考

空间,发挥学生主体

作用。

文本材料(三民主义

示意图)加教材

启发诱思,展开辩论

(6. 16-3 三民主义的实践和评价)教师设问:在三民主义理论的

指导下,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

了那些实践活动?(两个阶

段)特别要强调《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颁布的背景、内容和

意义。从其最终的结果来看有

成功有失败,怎样对三民主义

进行评价?提示学生要坚持

辩证的历史分析观点。

研读教材、联系历

史必修一所学知

识,积极思考C全

班学生分两组,展

开辩论。

由实践得出认识、做

到论从史出,攻破难

点。

文本资料和教材。

思考讨论,探究新知

(6. 16-4 三民主义的发展:新三民主义)教师用课件播放《走向共和:

困惑》中孙中山的演讲,让学

生根据演讲内容,并结合所学

知识思考新三民主义提出的

原因。教师指导学生探究,探

究的方式仿效前面所学的知

识。并做简单讲解,提出新的

探究问题,新三民主义提出的

背景、内容是什么?新三民主

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

在什么地方?与中共的民主

革命纲领又有何差异?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

示,做到举一反

三。用表格形成比

较新旧三民主义的

区另U。小组展示

成果。

培养形成历史比较的

能力,学会用联系的

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理解“认识在实践中

不断发展完善”的观

点O O

表格和视频

师生总结,重温要点引导学生概括本课的主要内

容,做简单的归纳总结,指出

课本中三个子目之间的关系:

第一目是讲述理论的提出;第

二目讲理论的实践,第三子目

讲理论的发展。强调重难点。

学生积极思考,回

顾所学知识,形成

知识体系。

理清思路,巩固所

学。

布置作业,巩固升华教师提出问题:通过本课学

习,你能总结出孙中山一生中

有哪两次重大转变?我们应

从孙中山身上学习哪些优秀

品质?

学生记录问题课后

完成。

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

空间,升华课堂。

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小组协作,学习新知。(三民主义提出背景)

层层引导,推进新课。(三民主义的内涵)

启发诱思,展开辩论。(三民主义的实践和评价)

思考讨论,探究新知。(三民主义的发展:新三民主义)

师生总结,重温要点。

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七、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依照教学评价表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价,小组间进行评比(小组成员的参与情况、听课状态、思维状态等)。

八、帮助和总结

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探究、讨论、课堂发言等给予及时的评价、引导和总结;

教师走下讲台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

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课所学内容,使学生认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设置一个课后探兖题:你能总结出孙中山一生中有哪两次重大转变?我们应从孙中山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质?结束新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