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浙江大学服务浙江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浙江大学服务浙江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浙江大学服务浙江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浙江大学服务浙江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浙江大学关于全面服务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等文件精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现就学校全面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对接国家和区域创新驱动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和科技优势,坚持顶天立地、纵横互动、高强辐射,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发挥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

二、总体目标

2.构建以“思想库、创新源、人才泵”为核心的创新服务体系,提高创新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水平;建立健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完善以促进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新型体系,为国家和区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三、重点任务

3.激活科技创新源泉。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提升源头创新水平,瞄准世界前沿加快打造学科高峰,集中力量支持一流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瞄准区域急需开展前瞻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大力推进一批新兴交叉学科发展。

4.优化合作布局。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优化行业和区域重点合作领域的规划布局,立足浙江,持续推进与长三角、珠三角、京三角、西三角(中西部)、(能源)金三角等区域的战略合作与互动发展,深度参与实施浙江省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深化与省内产业集聚区和高新园区的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与国资委直属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和区域骨干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加快形成战略合作型的协同创新产业集群。

5.加快合作平台建设。深化与杭州未来科技城的合作,推进技术转移中心、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医学中心等载体建设,实现人才共引共享。加快建设“浙江大学青山湖科技研发园”,启动建设科技成果展示中心、可持续能源研究院、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产业创新园和医学影像装备研发基地等一批重大平台。扎实推进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建设,加大海洋科技、海洋工程等领域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强园扩园工程建设,鼓励支持师生到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转化科技成果,创办科技企业。

6.深化校企合作。重点加强与央企、国企等大企业及浙江省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在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基础上,推动校企合作载体建设,特别是共同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企业研究院、工程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联合著名企业共同打造一批校企联合研发总部,重点选择500家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小巨人”企业在研发总部进行深度孵化培育

7.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浙江省“十二五”战略规划和四大国家战略,以及省级产业集聚区发展,依托浙江大学节能环

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和生物医药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子平台及其下属31个研究(研发)中心,着力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深入推进产学研的协同创新。

8.完善和提升技术转移体系。加强工业技术研究院、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试验站、技术转移中心等技术转移平台载体及其各地分支机构建设,推进技术转移网络建设,构建校校、校所技术创新联盟,完善技术转移促进和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产业化能力。加强网上技术交易市场建设,提升技术转移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完善农业技术合作推广体系,完善学校首席专家+本地农技推广人员+本地若干经营主体的“1+1+N”合作推广机制。联合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共同建设3-5个高端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争取至“十二五”末,实现浙江省内地级市、工业强县(市、区)、国家(省)级高新区、产业集聚区技术转移全覆盖。

9.加强技术转移国际合作。加快推进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国际校区)建设,加强与国际顶尖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积极引进国际一流的科技成果到国内进行转化。充分利用学校海外合作资源和校友资源,帮助吸引更多的国际知名企业来浙江投资创业。做好中国浙江长三角欧洲波罗的海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国-葡萄牙先进材料联合创新中心等合作载体建设工作,探索国际技术转移与成果推广工作新思路、新模式。

10.组织实施“五个一百”工程。针对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重大技术需求,调动学科和优势团队力量,开放100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基地,进行点对点的对接和服务支撑;联合企

业研究院转化示范100项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扩大学校专利池的广度和深度;建立健全学校开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面向企业研究院开放100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组织推荐100位知名教授进入技术创新综合试点专家指导组,面向产业前沿进行顶层设计和技术创新指导;鼓励支持教师进入企业研究院联合开展100项产业重点技术攻关。

11.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培训。结合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优化培养环节和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加强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相关特色优势专业建设,着力培养卓越医师、卓越工程师等高层次创新型专门人才,大力发展面向经济社会急需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健全继续教育体系,发挥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的品牌优势,构建高层次人才培训平台。围绕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和名企、名品、名家“三名工程”,组织开展各类专题培训,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人才;推动实施百万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和紧缺急需专业人才。

12.建设高水平技术转移队伍。完善人才引进工作体系,充分发挥浙江大学海外联络站、海外高层次人才浙江大学工作驿站的作用,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加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创业人才和科技中介人才引进。建设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队伍,构建专兼职结合的专业化、国际化科技中介队伍,建立网格化的实时互动技术服务网络。积极参与浙江省“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探索实施选聘优秀科技企业家、高级工程师担任“产业教授”,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

13.鼓励支持师生自主创业。引导激励教师从事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鼓励和支持本科生、研究生自

主创业,支持师生利用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平台进行成果转化。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施大学生创业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创业知识和技能。加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办好大学科技园与杭州西湖区政府联合共建的“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园”、与杭州市人社局共建的“杭州大学生创业学院”,加强“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建设,为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优良条件。支持大学科技园拓展孵化场地,建立创业苗圃和加速器,完善创新创业服务支撑体系,提高科技孵化企业成活率和毕业率。

14.加强智库建设。整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力量打造高水平智库,鼓励教师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政策等一系列研究成果,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一流的决策咨询服务。完善决策咨询服务支撑系统,建立“基础数据库”、“决策模型库”和“政策文本库”,加强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社会调查研究中心、政策仿真实验室、行为科学实验室等研究机构的作用,为决策咨询研究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四、政策措施

15.完善岗位和职称评聘制度。设立“求是特聘推广岗”,鼓励高水平教师领衔从事高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学校专门划拨一批事业编制用于招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高水平专职

科研人才及创新创业团队。健全职业晋升通道,完善推广类教授、技术研发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职称评聘机制。优化岗位考评办法,把教师服务企业的工作成果和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作为合同期履行职责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主要依据。

16.鼓励支持师生创业。支持拥有可供转化科研成果的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岗教师全职或兼职到学校工业技术研究院、创新

技术研究院等学校成果转化和高水平产业化平台直接从事技术成果转化和创业。支持拥有可供转化高科技成果的教学科研并重岗教师,在完成院(系)安排的教学科研工作任务后到企业兼职从事成果转化等工作。支持本科生、研究生带项目创业,并优先纳入学校相关孵化基地予以支持。

17.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探索完善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和科研人员转化科研成果的积极性。经批准到企业全职、半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的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其在企业工作期间取得的成果知识产权归服务企业所有。鼓励教师发明人备案有限期免费实施科技成果自主创业,学生发明人“1元受让”实施科技成果转让,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所得按不少于50%的比例奖励给发明人(团队)。

竺可桢学院级混合班以及人文社科实验班培养方案

竺可桢学院级混合班以及人文社科实验班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 级混合班、人文社科实验班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以“为杰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宗旨,培养造就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精神俱佳,在专业及相关领域具有国际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 培养特色: 1.特别培养。每年从全校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单独编班,因材施教,特殊培养。 2.宽厚基础。实施课程内容精、深、通的研究性教学,强化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数理、人文社科等基础培养,打好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优秀学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和确认主修专业提供多种通道。 3.差异教育。以专业导师制为核心实行个性化专业培养,突出差异教育,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个性化的专业培养方案。 4.科研训练。实施国家、省、校院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5.中外互通。开展广泛的跨国际交流项目,加强与国外学生的交流,培养学生胆识,激励成长,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在本科培养阶段,积极安排赴国外“目标学科”修读相关专业课程。

6.竞争机制。实行“滚动制”培养,根据学业等综合表现进行分流培养和择优递补,实施荣誉学籍和荣誉证书制度。 7.方法改革。实施研究性教学方法模式改革,以教学“高端化、研究化、国际化”为目标,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逐步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内学习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向过程与结果评价结合转变,激发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学习。 培养面向:(含本大类包括的专业及所在院、系名称)竺可桢学院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基础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的专业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建立宽、专、交的多元化知识结构。强化学科知识基础、多种思维方式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在修读相应大类课程的基础上,可在全校自主确认主修专业。 混合班: 数学与应用数学(含运筹学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含信息处理与信息安全方向、计算机图形学方向)、统计学(含金融数学、保险精算、生物统计方向)、物理学、化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大气科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含心理咨询方向)、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公务员读本(共60题,共100分) 一. 单项选择题(共30题,共60分) 1.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根本上讲终要落实到()这个最活跃的生产要素上来。[2分] A政策 B资金 C人才 D技术 正确答案: C 2. 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要统筹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开发规划,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加快培育()人才。[2分] A重点行业,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 B重点专业,重要领域,应用技术型 C重点行业,重要领域,应用技术型 D重点专业,重要地域,战略性新兴产业 正确答案: A

3. 就两个市场发展来看,()方式仍占我国科技企业资本市场融资的绝大部分。[2分] A期权融资 B债券融资 C民间融资 D股权融资 正确答案: D 4. 我国人均资源少,发展面临极大的资源环境压力,无论是能源、矿产,还是土地和水资源,我国的人均拥有量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耕地资源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分] A六分之一 B五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三分之一 正确答案: D

5. 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持续增,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存在很大差距,美国在基础研究的投入占其研发经费的比重约为()。[2分] A10%~15% B15%~20% C20%~25% D25%~30% 正确答案: B 6. 《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人才发展投入机制,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力度。调整和规范人才工程项目财政性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政府投入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建立()多元投入机制。”[2分] A政府,高校,社会 B政府,社会组织 C政府,高校,组织 D政府,企业,社会 正确答案: D 7.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们要深刻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 意义。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深刻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有利于发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先导作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加快富民强市和〃两个率先〃进程;有利于强化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推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市民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和谐南京。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突出主体、整合资源、优化环境、跨越发展。 突出主体,就是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紧迫感和集聚创新要素、吸纳创新成果的主动意识。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增加研发投入,实施名牌战略,围绕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重大项目研发任务,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决策和投资主体、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承担风险和获得利益的主体。 整合资源,就是极大地释放科教、人才、产业基础的优势和活力,实现各类创新资源的有效融合。大力提高自主创新的组织程度,建立功能完备、运作高效的科技信息交流、成果转化和要素共享平台,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交流对接、互动双赢。加快构筑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积极性,有效推动高校、科研院所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地方发展的技术创新,真正把存量资源转化为增长优势,把拥有的实力转化为发展的后劲。在持续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加重视抓住资本、技术加速向长三角转移的历史机遇,实施开放式自主创新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优化环境,就是切实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服务,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各类科技园区和科技孵化器的功能,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载体建设。大力发展各类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发挥其在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为自主创新提供金融支撑。加强支持创新的政府引导,完善推动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措施,提供优质、完备、高效的公共服务。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精神,广泛宣传自主创新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形成一个人人参与创新、关心创新、保护创新、支持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 跨越发展,就是不断突破和解决制约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着力推进支撑和引领南京加快发展、和谐发展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高新技术引领产业发展,构建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大力促进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钢铁四大支柱产业的产业升级,加快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型光电、文化五大新兴产业的技术突破,实现“南京制造”向“南京创造”的转变。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功能,扩大创新资源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全面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巩固和提高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

最新 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分析-精品

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分析 一、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机制问题 (一)缺乏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目前高校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主要以高校为主,尽管高校的科研人员有将学术成果转化成产品的愿望,但由于高校自身缺乏成果转化的资金实力,而且也不具备开拓市场的优势,加上高校的评价体制也没有为广大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开展协同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因而以高校为主的协同创新模式难以提供有效的资源。另一方面,对于协同发展的又一重要主体高新技术企业来说,由于高新技术创新需要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因而在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很难有足够的资金和勇气开展科研创新,再加上我国风险投资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企业主动开展协同创新的意识与动力不足。因此,当前高校与产业集群中各类主体普遍缺乏协同创新的动力,急需解决协同创新动力机制问题[2]。 (二)缺乏有效的人才供给机制当前,协同创新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一些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人才培养的梯度、层次及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各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难以培养出行业需要的各种创新型人才,对产业集群人才支撑力度孱弱。另外,由于大学、政府、企业之间缺乏完善的公共信息交流平台,信息交流和共享的机制不畅,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供给客观上存在产学脱离的问题。 (三)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尽管高校与产业集群都认为需要开展协同创新,实现互动共赢,但目前的合作还处于技术转让、合作开发等较低层面,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不能够根据双方的投入程度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影响了双方共同合作的积极性。这是导致协同合作难以持续开展的重要原因。 (四)缺乏政策及法律法规保障机制由于国人重情感轻制度的传统习俗,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缺乏科学、详细的政策、法规、制度保障和完善的管理机制。高校习惯了被动服从,产学研合作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活动迈入深度合作和发展阶段的时候,还会涉及风险投资、风险分担、利益分配等问题,这方面的体制机制也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 (五)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高校与产业集群开展协同创新活动,二者合作的目标、层次、效果及收益都很少得到相关部门的科学评价,没有科学的评价,就难以进行有效的激励,协同合作的持续和深入开展便存在诸多潜在的问题。 (六)缺乏有效的政府监管机制政府部门的介入是协同创新顺利开展的重要维度,是影响自组织系统运动发展的重要序参量,加强政府的有效监管是提高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效能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政府管理两极化现象严重,要么管得过死,使各类机构都不能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意愿开展自由合作;要么疏于管理,不能及时有效地协调和解决高校与企业之间由于利益分配、风险分担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评审暂行办法(试行)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评审暂行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了规范硕士学位论文送审、提高论文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论文在正式提交评审前须通过预审,否则不予送审。 第三条本院硕士论文(双证)全部送交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工作平台进行评审。第四条论文评审要素含:选题与综述、理论与方法、成果与效益和结构与写作。论文总体评价为如下五个等级:A(优)、B(良)、C(中)、D(及格)和E(较差)。 第五条评审专家可对是否同意论文答辩给出如下四个评审意见:A.同意答辩;B.同意经过小的修改后答辩(可不再送审);C.需要进行较大的修改后送原专家重 审;D.未达到硕士学位论文要求,不同意答辩。 第六条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工作平台将每篇论文送三位评审专家进行盲审。 如送审学位论文出现总体评价或专家评审意见为如下评审结果之一,则终止当 季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流程: 1)总体评价出现2个以上(含2个)“D(及格)”的反馈结论; 2)总体评价出现1个“E(较差)” 的反馈结论; 3)1位以上(含1位)评审专家评审意见给出“C”或“D”的反馈结论。 第七条一旦因为论文送审而终止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流程后,须经过2个月论文修改,才能重新启动学位答辩申请。若论文评审通过者,经导师同意,方能进入论文 答辩流程。 第八条本办法不适用涉密硕士学位论文的送审。 第九条硕士论文送审工作由软件学院教学办公室负责。 第十条本规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 第十一条如本办法与软件学院相关规定冲突,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二条本办法未尽事宜以浙江大学关于印发《浙江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隐名评阅暂行办法》的通知(浙大发研〔2014〕104号)为准。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软件学院教学办公室负责解释。 计算机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 2018年12月20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新产业、掌握新技术、构筑新平台、催生新业态、应用新模式,推动自主创新、协同创新、融合创新,加快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打造产业升级版,促进福建经济再上新台阶,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工作目标 以创新为主引擎,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构建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为主要目标,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培育新的增长动能,实现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不断优化、新兴产业比重稳步增加,创新发展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2020年,引进共建“国字号”研发机构或平台8~10家,建设国家级学会服务站等会企协作创新平台300家,在本科院校中重点建设35家以上高水平科研机构,建设18家以上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分别达500个、800个、240个和200个;高新技术企业2600家,创新型企业6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000家,众创空间200家,虚拟研究院产业技术分院20家;全省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63人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7.5件。

——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到2020年,累计实施“机器换工”10000台(套)以上,重点领域生产装备数控化率达70%,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保持全国前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比“十二五”末提高约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8%左右,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保持国内先进水平。 ——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6%。培育一批知名互联网龙头企业,互联网经济年均增长25%以上,总规模超过4000亿元。 二、突出工作重点 (一)新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推动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6英寸Ⅲ-Ⅴ族化合物集成电路、存储芯片(DRAM)等项目建设,加快设计业、制造业、封装测试业协同发展。壮大新型显示产业,加快推进8.5代TFT-LCD面板、莆田华佳彩6代Oxide液晶面板、厦门天马微(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液晶模组和智能终端生产规模。推动信息通信产业升级发展,加快新一代通信网络系统设备、数字家庭网络设备、高性能服务器等研发生产,

高校协同创新研究(3篇)

高校协同创新研究(3篇) 第一篇: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摘要: 本文结合云技术深入发展的科技背景,主要以高校视角探讨目前协同创新存有的问题,并研究云服务环境下协同创新过程中高校对于人才、信息、技术等资源的整合优势,形成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模式,从而为实现多方深度合作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云服务;高校;协同创新 1引言

协同创新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选择之一,其价值核心是 知识增值,是以协调融合高校、科研单位、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 构等多方主体的资源优势,从而共同创造价值的过程。随着云技术的 出现与发展,诸多领域都建立了基于云计算的优势平台和应用服务, 并取得很好的效果,而将云计算技术引入产学研领域也是势在必行。 基于云服务环境下的协同创新可以提供加速资源汇聚、提炼创新要素 的高效整合平台,进而突破协同创新多主体间的原有壁垒,充分激发 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潜能与活力,实现多方的有益深度合作。因此,随着基础实施环境发生的根本改变,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内容 延展性也将发生巨大变化,本文主要分析目前协同创新中高校作为协 作主体所存有的问题,探讨将云计算技术引入协同创新给高校参与方 所带来的机遇与优势,并就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形式与内容 展开研究。 2研究现状 在美国,SIMtone特意推出了“通用云计算服务”,专业面向教 育领域,学生通过瘦客户端、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终端可以接入云服务,计算资源和硬件设施维护由云服务供应商提供。Google公司从经 济性出发,为学生提供软件定制SaaS服务,部分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电子邮件等学生可免费使用1。在国内,基于云技术的协同创新研究与实践也是当前教育科研领域的热点。鲁若愚、朱卫杰对云服务环境下 的协同创新形式进行了界定及比较,总结了基于云技术的创新模式特点:依靠云创新环境,整合云创新资源和产生云创新成果2。叶伟巍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我国产学研的协同静态机制和动态演进机制,并研究 相对应的政策激励效果3。陈劲提出基于整合维度、互动强度探索构建

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满分卷)2016.10.25

一. 单项选择题(共30题,共60分) 1. 鼓励中介服务类机构入驻股权交易中心为企业提供股权融资、信贷融资、债券融资、企业融资咨询等相关服务,强化()的基础性地位。[2分] A. 交易咨询机构 B. 证券市场 C. 证券中介机构 D. 股权交易市场 我的回答:D 正确答案:D 2. 目前在我国,()配置科技资源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大量的科技资源被掌握在不懂技术的行政管理人员手中,极大地浪费了有限的科技生产要素。[2分] A. 市场 B. 计划 C. 政府 D. 行政力量 我的回答:D 正确答案:D 3. 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在社会、经济和组织维持生命活力的主要活动是()。[2分] A. 人才和企业家精神 B. 创新和企业家精神 C. 创新和创业 D. 人才和创新 我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4. 哪一选项不属于商业模式创新的特征()。[2分] A. 商业模式创新与产业链共赢 B. 以客户为导向 C. 商业模式借鉴国际经验 D. 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相互依存 我的回答:C 正确答案:C 5. 在深化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的企业化转制过程中,要让()通过科技成果创新和转化富起来,从而吸引全社会的高端科技人才服务于科研院所的企业化、市场化运作。[2分] A. 注册专利最多的科研员 B. 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专家 C. 提出先进理论的学者 D. 对转制有突出贡献的人员

正确答案:B 6. 产学研合作的本质,是推动()的结合。[2分] A. 生产与技术进步 B. 教育、科技与生产力 C. 教育与技术进步 D. 科技与经济 我的回答:D 正确答案:D 7. 构建促进创新创业的系统化服务平台,由相关机构为创业者提供各项配套服务,使创新创业过程从()到()形成接力赛,是创业者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创业核心环节。[2分] A. 猜想,实践 B. 实践,猜想 C. 企业运营,发明创造 D. 发明创造,企业运营 我的回答:D 正确答案:D 8. ()是联接市场和创新的纽带,能够敏锐把握市场对创新的需求。[2分] A. 企业 B. 科研机构 C. 消费者 D. 生产人员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9. 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注重对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建立以()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使人才培养结构能有效适应经济结构变化。[2分] A. 经济问题 B. 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C. 创新型国家建设 D. 创新创业 我的回答:D 正确答案:D 10. 将知识产权以()的方式进行融资,可以很好地缓解科技创新企业知识产权难以由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的物质财产与收益的困境。[2分] A. 证券化 B. 股票化 C. 实体化 D. 拆分化

浙大读书报告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读书报告格式 研究生读书报告及摘要的文本格式 一.读书报告: 用纸:标准A4纸,页面设置:上2.5cm,下2.5 cm,左2.5 cm,右2.5 cm; 字间距:标准;行间距:1.5倍行距 字数:5000字左右 内容:题目(中英文),学号,姓名(中英文),导师(中英文),学科(中英文),摘要(中英文),正文及参考文献 二.摘要: 内容:中英文题目,中英文关键词,中文摘要(300字左右),英文摘要(约150个单词),主要内容简介和参考文献. 格式:标准A4纸,页面设置同读书报告。 三.版面设计如下: 1.中文标题:三号仿宋居中。 2.作者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专业导师)及学科专业:四号仿宋居中。 3.软件学院和提交日期:四号仿宋居中。 4.英文标题:小三号常规黑体居中。 5.英文姓名、导师及学科等:四号常规黑体。 6.中英文摘要(小三号仿宋):内容××××××××××××××××××××××××××××× (小四号仿宋1.5倍行距)。 关键词(小四号仿宋1.5倍行距加粗):内容××××××××××××××××××××××××××××××(小四号仿宋1.5倍行距)。 7.正文部分:小标题(小三号仿宋) ××××××××××××××××××××××××××××正文(小四号仿宋1.5倍行距)。 8.参考文献 (小三号仿宋居中):××××××××××××××××××××××××××××内容(小四号仿宋1.5倍行距)。 注: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码制,按文中出现顺序编号,加小方括号置于引用文献成果的右上角.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编码加方括号[ ].文献作者3人以内,全列出;若超过4人,则需列出前3人,后再加“等”或“et al.”.常用的图书,期刊著录格

浙大老师之黑名单VS光荣榜 来源

浙大老师之黑名单VS光荣榜来源:时可的日志 浙大老师黑名单 鲁晓笑:广告视觉传达(选修) 卢经山:音响技术与家庭影院 麻美应:现代礼仪 曹惠军:中外名曲欣赏 徐明:现代管理基础 周勇光:工程图学 鲍江华:应用写作 蔡寿福:物理 赵学安:物理 鲍世宁:物理 陈小英:法律基础 郑其适:羽毛球 吴心忠:哲学 虞建辉:英语 沈宝明:复变与l氏变换 李俊杰:常微 数控线切割老师 计翔翔:《世界文明史》(有争议,有人认为他讲课很好,有人比如说在下就认为他不太负责) movie94学姐吐血经验: 卢小雁的课不要选,睡觉的课;沈爱国的课不错,吴飞也可以,易容是个好老师,可是知道在ZJG开不开课,她是美学博士,若有相关的课,不妨去听听看 嗯,那个基督教史的课很难听,睡觉的课 浙大老师光荣榜 说清必修选修呀~~~ 修改之“黑名单” my lady gaga 定向越野:吴叶海林时云 微积分:苏德矿吴明华龚乐春 大学物理:陈凤至 计算机组成:潘学增杨起帆(是不是走了?) 数据结构:王申康陈越 操作系统:李善平 physics:方本民潘正权(还在美国吧) 文学:潘一禾 天文学:刘广深 环境与人类文明:刘广深 政治经济学:戴文标舒泽虎蒋文华廖亦宏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李立志(绝对精彩不容错过!他上完课后全班同学鼓掌致谢的!不过英年早逝。。。)中国近代军事史:姚杏民

褚良才 游泳:孙云龙 伦理学:张应杭 现代经济学陈君徐林危启才(好是好可是分不高考试之前话题) 盛晓明 网应:孟炳泉 大学物理:阮晓生陈凤至 邓论:熊卫平 政治经济学:包松 c:高济平王何宇 大学语文:许志强 复变:汪国昭 英语:王元春吴越民熊海虹(又可爱分又高) 军事学和国防科技:吕强 诗歌鉴赏与写作:黄杰 篮球:林燕萍 乒乓球:陈烽 线代:戴佳玲,陈维新 电路原理:贾爱民 付东黎:风景画入门 离散数学:王维维 心理学概论:符得江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李立志 美学:易容(新闻系的老师) 社会学:徐敏(新闻系老师) 网球:何一兵(阳光大帅哥!!) 普通生物学:钱凯先 影视鉴赏:陈晓云 形体健美:卢芬 创新思维与开发:周耀烈(上节课,他还唱绍剧给我们听,还说以后大多是做游戏,考试可能是唱歌比赛)日语:张宏斌

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广西九张创新名片(100分答案)

? 3.到2020年年底,开展()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单选题2分) 得分:2分 ? 6.()不属于大力发展稀土新材料应主要内容。(单选题2分) 得分:2分 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打造广西九张创新名片 ? 1.()不属于探索和推广节能环保服务新业态内容。(单选题2分) 得分:2分 o A .特许经营 o B .合同能源管理 o C .合同环境治理 o D .新能源合作研发 ? 2.广西互联网经济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互联网+”行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 )的深度融合,加快数字经济的发展。(单选题2分) 得分:2分 o A .虚拟经济 o B .实体经济 o C .线下经济 o D .线上经济 o A .600 o B .500 o C .700 o D .800 ? 4.科学规划海洋产业的空间布局,以()崇左、玉林、钦州为外围,打造服务泛北部湾地区的现代 海洋服务业集聚群,形成全产业链。(单选题2分) 得分:2分 o A .南宁 o B .桂林 o C .北海 o D .百色 ? 5.为了汇聚创新资源、凝聚创新力量、集聚创新优势,发挥科技创新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第一动力”的作用,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三个坚持、五大突破、七项任务、九张名片”的发展思路。()不属 于“ 七项任务”的内容。(单选题2分) 得分:2分 o A .平台载体建设 o B .人才活力激发 o C .绿色生态发展 o D .创新能力提升 o A .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稀土行业管理体系 o B .统筹规划,拓宽稀土行业范畴 o C .提升行业稀土分离冶炼性能和制备技术水平

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

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 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 王燕 (广东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高校作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执行的主体,在技术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灵魂,也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变成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很多高校并不能承担此重任,未能发挥协同创新的核心作用,其原因主要有缺乏协同创新环境氛围以及缺乏有效的创新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普通存在的影响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因素及解决途径。 关键词:高校;协同创新;影响因素;解决途径 多年来,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一直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也相对匮乏,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通过创新来提供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的转型升级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已变得越来越紧迫。 科技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来自创新。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创新组织模式,是围绕着创新目标,在多主体和多种创新资源的相互补充、协作配合下共同完成既定创新目标的一种协作方式。这种组织模式是以高等院校、企业、科研院所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科技平台和中介机构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一体的动态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技术创新主体和辅助要素间的资源整合和深入合作,形成系统的效用叠加。 一、高校协同创新的内容及意义 1.高校协同创新的内容。长期以来,由于机制体制障碍,我国的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各成体系,创新力量和创新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导致创新效率极低,为推进社会各类创新力量的整合,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教育部、财政部于2012年联合发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旨在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紧密结合,探索促

浙江大学选课宝典2011

大类必修课: 思政类: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许建平、连连、郭汾阳(口碑相当好)、林素兰。 2、马原夏婉婉(强烈推荐,人品超好,知性、气质、亲切) 3、军理老师好像都差不多,据说褚良才不错。别选陈昆福和沈莉萍,据说是绩点杀手 数学类: 1、线性代数汪国军、汤树元。童雯雯以前有开过一个重修班,也不错的说。千万别选温道伟,号称四大名捕之一,虽然给分还算厚道,但是教的实在不行。 2、微二、微三景荣荣、童雯雯、苏德矿、邵剑(很有趣的一个老爷爷,给分也不错的)千万别选张泽银的课,要不你怎么死都不知道 3、概率论黄炜其实概率论老师都差不多,课也比较简单。 计算机类: Java 方宁(虽然有点二,给分还不错)、李峰好像也可以,其他老师就不清楚了 C程白洪欢陈建海。两个老师都很好,无论是教学质量、人格魅力、给分情况都很赞。白洪欢有个个人的主页:10.10.98.98/bhh 放了很多C程的学习资料。陈建海会根据大家在cc98的答疑版的发帖情况在期末总成绩中酌量加分。 外语类: 大英三、大英四傅莹不错,上课比较有意思。符亦文,田敏捷,这两个姐姐真的都很好。 化学类: 1、大化(O)吴师不错,就是比较严格,选他的课成绩不一定很好,平时也会比较辛苦,但是真的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2、有机化学陈万芝还可以,马成也不错。 3、无机化学现在写好像都晚了,选徐光明的同学们,自求多福吧。 C类课程: 1、工程图学(2.5分)金逸锋施岳定。两个老师在教学质量和人格魅力上不相上下,但是施岳定给分略高。 2、工程训练(1.5分) 通识课: 绿色生产与生态安全陈绍瑗、刘银泉 只要写2篇论文即可,一篇即使是抄的也没有关系,因为那老师只要求你是手写的,并写上从哪抄来的就行。不过,有一点平时很大一部分是看你到课率的,因为每个老师的4次课中都各有2次点名,每次点名好像有5分,最后得分认真去上课的话基本上90没问题,而且那课也比较有意思

高校协同创新要把握好四个维度

热点思考 高校协同创新要把握好四个维度 李素矿《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30日 14 版) 资料图片 高校协同创新是党和国家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校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高校面临的又一重大机遇和挑战。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高校拥有天然的多学科优势、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多功能特性,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独特作用,必须在协同创新中有所担当。高校要科学把握协同创新的四个维度,积极推进高校内涵发展和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 协同创新的要求在于高校内涵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融合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和大科学时代特征,决定了协同创新必将成为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也是创新型高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要求,是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是破解现实发展难题的战略选择,是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要求。高校必须建立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新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将“协同创新”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之中,突出“创新”在办学理念中的重要位置,强调“协同”是办学思路的重要方面。高校只有协同创新,才能促进创新要素有机融合,推进地区性及全球性的资源共享,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高校人才创新精神,提升学科创造能力,提升科研成果创新水平,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 协同创新的本质属性在于大力彰显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 高等教育协同创新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改革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办学以人为本,教师是主体;教育以人为本,学生是主体。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历史使命,必须紧紧依靠并牢牢抓住两个“主体”,注重发挥自身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中的独特作用,按照大科学、大工程、大项目的思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题目及答案 2016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题目及答案(2016全员培训) 一. 单项选择题(共30题,共60分) 1. ()一般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和高新技术研究计划,一般仅需专利或结项论文,而无需产业化。[2分] A. 纵、横向课题 B. 立体课题 C. 纵向课题 D. 横向课题 我的回答:C 正确答案:C 2. 在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中,要防止创新中的()现象,努力加大开放合作力度,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种创新资源,走互利共赢的创新发展之路。[2分] A. 孤岛 B. 重复 C. 抄袭 D. 单一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3. ()是企业进行科技研发的核心。[2分] A. 资金 B. 人才 C. 政策 D. 技术 我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4. 科技人才选聘和评价制度中的重要特征是()。[2分]

A. 创新学习 B. 公正性 C. 公平性 D. 公开性 我的回答:D 正确答案:D 5. 2014年,年我国科技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位,被引次数第()位。[2分] A. 一,三 B. 三,十一 C. 二,四 D. 三,七 我的回答:C 正确答案:C 6. 全球第一人力资源大国是()。[2分] A. 印度 B. 美国 C. 中国 D. 南非 我的回答:C 正确答案:C 7. 由于创新周期与周期主导产品生命周期的共同作用,在历史上出现的五个周期里,呈现出一个共同的规律性的现象。每个周期都要经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2分] A. 创新与成本竞争 B. 科技与生产力发展 C. 科学技术与成本竞争

我的回答:C 正确答案:A 8. 在德国等发达国家,科技人才评价的主体是()。[2分] A. 学术机构 B. 国际组织 C. 科研院校 D. 政府部门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9. 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注重对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完善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结构能有效适应经济结构变化。其中“培养模式”是指()。[2分] A. 四合一 B. 学徒制 C. 双师型 D. 产学研用结合 我的回答:D 正确答案:D 10.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三步走”的分阶段的战略目标,其中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为建成()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2分] A. 发达国家 B. 发达型国家 C. 经济强国 D. 经济大国 我的回答:C 正确答案:C 11. 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应在保证市场安全性的前提下,发展债券市场,鼓励具有良好前景的科技企业发行()融资债券。[2分]

浙江大学创新软件研发中心(EAGLE-Lab)简介

2015年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卓越工程师计划创新基地项目 浙江大学创新软件研发中心(EAGLE-Lab)简介 你想做出最顶尖的学术研究么?加入Eagle-Lab,这里有人工智能顶级国际学术会议AAAI最佳论文奖得主(会议创办26年来大陆首次获得); 你想成为最优秀的程序员么?加入Eagle-Lab,这里有ACM/ICPC全球总冠军得主和浙大ACM校队的众多主力队员以及冠军教练; 你想参加国家级软件系统的开发么?加入Eagle-Lab,这里承担着央视春晚无障碍网上直播、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中国残疾人服务网等系统的研发任务。 浙江大学创新软件研发中心(EAGLE-Lab)依托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项目涉及中国残联信息中心、中国盲文出版社、浙大网新、杭州宏华、杭州平治等政府机构和知名公司,以下是对项目组、研究方向、要求和待遇以及指导老师情况的介绍。 一、项目组简介 浙江大学创新软件研发中心( EAGLE-Lab),是计算机学院最优秀的项目团队之一。在秉承求是校训,坚持学而创新、与时俱进的理念的同时,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第一要义。 项目组拥有一支高质量的科研及工程项目梯队,负责人是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研究所所长陈纯教授,目前拥有教授2名,副教授6名,博士生20多名,硕士生60多名,其中包括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冠军队长和队员﹑大陆首次AAAI最佳论文奖获得者。实验室培养出的研究生及本科生中,有进入Google、微软、百度、腾讯、网易等国内外著名企业,也有进入美国CMU、UIUC、UCLA、Columbia等著名学府深造,使项目组成为一个培养人才的摇篮。 项目组已承担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0多项,国内外企业重大合作项目20多项。发表高质量论文20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53项,授权软件著作权登记48项,出版专著6部。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们要深刻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意义。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深刻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有利于发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先导作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加快富民强市和〃两个率先〃进程;有利于强化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推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市民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和谐南京。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突出主体、整合资源、优化环境、跨越发展。 突出主体,就是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紧迫感和集聚创新要素、吸纳创新成果的主动意识。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增加研发投入,实施名牌战略,围绕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重大项目研发任务,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决策和投资主体、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承担风险和获得利益的主体。 整合资源,就是极大地释放科教、人才、产业基础的优势和活力,实现各类创新资源的有效融合。大力提高自主创新的组织程度,建立功能完备、运作高效的科技信息交流、成果转化和要素共享平台,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交流对接、互动双赢。加快构筑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积极性,有效推动高校、科研院所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地方发展的技术创新,真正把存量资源转化为增长优势,把拥有的实力转化为发展的后劲。在持续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加重视抓住资本、技术加速向长三角转移的历史机遇,实施开放式自主创新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优化环境,就是切实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服务,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各类科技园区和科技孵化器的功能,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载体建设。大力发展各类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发挥其在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为自主创新提供金融支撑。加强支持创新的政府引导,完善推动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措施,提供优质、完备、高效的公共服务。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精神,广泛宣传自主创新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形成一个人人参与创新、关心创新、保护创新、支持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 跨越发展,就是不断突破和解决制约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着力推进支撑和引领南京加快发展、和谐发展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高新技术引领产业发展,构建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大力促进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钢铁四大支柱产业的产业升级,加快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型光电、文化五大新兴产业的技术突破,实现“南京制造”向“南京创造”的转变。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功能,扩大创新资源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全面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巩固和提高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协同创新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校协同创新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创新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是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政策选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高校尚未完全实现其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科学,服务于地方,服务于行业,服务于企业的总体目标;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各方面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整体效率不高。因此,亟需加强协同创新,推动高校科技管理从研发管理转向创新管理,不断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第一章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着重阐述了“协同创新”的重要思想及其重要性,强调“创新能力提升”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和关键。指出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MIT Sloan's Center for Collective Intelligence)的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最早给出定义,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不同高校各学科之间以及高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研究者、企业生产者以及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具体来说,在学科上,更注重多学科交叉荣融合;在社会发展上,科

珠海市高校与科技园区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4e18345667.html, 珠海市高校与科技园区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策略 作者:肖莉琴等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17期 [提要] 协同创新是新时期发展的主题旋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是建设人才强国的有效探索,是科技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之举。结合地方特色进行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对提高地方经济发展与智库建设有着客观的实践价值。通过对珠海市高新区“大学小镇”协同创新实践情况的分析,结合政情、校情、企业情的资源分析,构建政校企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平台,并提出珠海市高校与科技园区企业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推进策略。 关键词: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珠海市;高校;平台 基金项目:珠海市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十二五?时期珠海市高校与科技园区企业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研究——以珠海市高新区…大学小镇?为例”(课题编号:2014136);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课题:“珠海市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同创新研究”(课题编号:GDJY-2014-B-b279);通讯作者: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刘华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7月28日 前言 胡锦涛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讲话中提出了“协同创新”的重要思想,指出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促进资源共享。2012年,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的意见》,正式启动“2011”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协同创新从科技技术合作、成果转化,逐渐影响到各个行业领域,在教育领域对协同创新理念的探讨尤为关注。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是应社会经济发展、教学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理念的发酵等之需而生,成为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共同讨论的焦点。 珠海市作为广东省高等教育规模全省第二,位于粤港澳结合点的特殊地理位置的城市,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人才培养上走在了全国前列。珠海市政府大力支持珠海市高等教育人才的发展,积极引导办学模式的创新,在唐家湾划出300多亩土地给予大学建设新校园,对校企协同创新的高校和企业进行财政补助和政策优惠予以扶持,对构建“三高一特”现代产业体系的相关学科专业的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市政府予以专项财政经费保障支持,推动本地大学依据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紧密结合珠海的未来发展需要和实际状况,将创新性人才培养融入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