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度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度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度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度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度

————————————————————————————————作者:————————————————————————————————日期: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落实各类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为安全生产、安全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特制定隐患排查、整改、登记消除报告、隐患排查责任、事故隐患奖惩五项制度。 一、隐患排查制度 1、建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实行每日排查制度,逐环节、逐部位排查,掌握隐患的存在,分布情况,分析产生隐患的原因,制定整改和防范措施。 3、排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到人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设备、设施是否处于正常的安全运行状态;有毒、有害等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生产状况;从业人员是否经过三级培训教育,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是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放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从业人员是否正确佩带;现场生产管理,指挥人员有无违章指挥,强令从业人员冒险作业行为;现场生产管理,指挥人员对从业人员的违章违纪行为是否及时发现和制止;危险源的检测监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等情况。 4、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隐患排查登记和消除报告制度》执行。

5、设立公开举报电话,畅通隐患举报渠道,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和监督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对及时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进行举报,按照《事故隐患奖惩制度》标准兑现奖励。 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的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落实隐患整改措施和责任。 二、安全隐患整改制度 事故隐患是指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人的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只有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才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制定本制度: 1、隐患整改的基本原则是:“六定、五不准”。六定:定安全隐患项目、定隐患整改措施、定隐患整改责任人、定隐患整改时间、定隐患整改质量要求、定整改验收部门。五不准:凡个人能整改的不准推到班组;凡本班能整改的不准推到下班;凡班组能整改的不准推到车间(或分厂);凡车间(分厂)能整改的不准推到公司;凡立即能整改的不准延迟时间。 2、各级各部门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重大隐患可直接上报公司主要领导,以保证尽快解决。 3、职工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4、对严重威胁安全生产的隐患,基层有条件整改的项目,要立即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并立即整改到位;不能立即整改

安全环保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安全环保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1.目的及要求 1.1为了切实落实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建立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制,及时排查、消除事故隐患做到有效防范,特制定本度。 1.2基本要求、按照“三个必须”、“谁主管、谁负责”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原则。 2.范围及依据 2.1适用于本公司在各项管理、生产和服务过程的安全检查,以及在安全检查 和风险评价过程中查出的安全隐患的治理。 2.2依据《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 3.定义 3.1隐患:因其它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2:一般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3.3重大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局部停业停产,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4.职责 4.1公司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应保证隐患治理的资金投入,及时掌握重大隐患治理情况,治理重大隐患前要督促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并明确分管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负责组织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情况,定期召开会议研解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时向负责人报告重大情况,对所分管部门和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其它负责人对所分管部门和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 4.2隐患排查要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及时发现不留死角。 4.3隐患治理排查要做到方案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责任到人、限期完成。能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实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为事故。 4.4公司安全生产环保部以及各车间要建立健全各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及检查记录并及时存档。 4.5公司各部门进行隐患排查要按专业和部位、明确排查的责任人、排查内容、排查频次、和登记上报的工作流程。 4.6公司各部门、各车间隐患监控要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明确级别,按照“五

环境风险排查制度

环境风险排查治理制度 为全面提升环境风险防控水平,进一步消除环境风险隐患,为安全生产、安全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 通过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工作,进一步强化环境风险源单位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全面提高环境安全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规范环境应急管理行为;进一步强化落实各级环保部门环境安全监管责任,消除环境风险隐患,增强环境应急应对能力,从源头上防范突发环境事件。 二、排查制度 1、建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环境风险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单位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实行每日排查制度,逐环节、逐部位排查,掌握隐患的存在,分布情况,分析产生隐患的原因,制定整改和防范措施。 3、排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到人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设备、设施是否处于正常的安全运行状态;有毒、有害等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生产状况;从业人员是否经过三级培训教育,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是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放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从业人员是否正确佩带;现场生产管理,指挥人员有无违章指挥,强令从业人员冒险作业行为;现场生产管理,指挥人员对从业人员的违章违纪行为是否及时发现和制止;危险源的检测监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等情况。 4、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隐患排查登记和消除报告制度》执行。设立公开举报电话,畅通隐患举报渠道,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和监督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对及时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进行举报,按照《事故隐患奖惩制度》标准兑现奖励。 5、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的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落实隐患整改措施和责任。 三、责任制度

化工企业环境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医药化工有限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防范火灾、爆炸、泄漏等生产安全事故直接导致或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企业需自行组织突发环境事件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建立并完善隐患排查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依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要求,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二条该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厂区、车间等人员。 第三章、隐患排查治理领导机构 第三条为确保公司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由公司总经理牵头,安环部、人行部和生产部、财务部等多部门联合参与,成立环境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兵宋** 组员:** **中*兵** 李* *** *** *** ** *** 吴** 第四章、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第四条董事长(总经理)责任 (一)对本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统一组织、领导和协调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掌握、监督重大隐患治理情况; (二)明确分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机构、责任人和责任分工,按照生产区、储运区或车间、工段等划分排查区域,明确每个区域的责任人,逐级建立并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岗位责任制。 (三)带头宣传和学习有关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法律、法规,并组织传达上级部门有关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决定、通知精神。第五条安环部副总责任 (一)按照上级部门管理要求,组织开展扎实有效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促进阶段性环境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定期组织环境安全大检查活动,对于排查中出现的需上级有关部门协助处理的问题,及时上报。 (三)针对难以立即整改或短时间难以整改的重大环境隐患,协助主要负责人制定隐患的整改方案,并督促责任部门落实。 第六条安环部部长责任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73952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范 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范 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为切实加强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落实各类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为安全生产、安全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特制定隐患排查、整改、登记消除报告、隐患排查责任、事故隐患奖惩五项制度。 一、隐患排查制度 1、建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实行每日排查制度,逐环节、逐部位排查,

环境风险排查及隐患整改制度

环境风险排查及隐患整改制度 为了落实环保各项规章制度和环境保护责任制,减少突发性事件造成环境风险,防范各类环境事故的发生,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环境风险是指人们在建设、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遭遇的突发性事故(一般不包括自然灾害和不测事件)对环境(或健康乃至经济)的危害程度。环境的隐患,包括自然环境、生产环境、环境管理上的缺陷等。 第二条通过环境风险、隐患集中排查,全面、正确掌握风险隐患存在情况,推进风险隐患登记和现状评估,制订整改措施并落实,逐步建立风险隐患排查监管长效机制,清除各种环境隐患,保障环境安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第三条全面排查治理环境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遏制环境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公司环境保护技术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环境安全状况明显好转。 第四条排查检查内容: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记录、查隐患、查环保设施设备。 第五条排查检查形式: a、联合排查检查。由安全环保部牵头,各单位、部室协助配合,组织进行的环境风险排查检查。 b、在重大节假日、国家重要活动前夕,由公司领导带队组织进行的

环保大检查、环境风险排查。 c、季节性排查检查。针对雨季易发事故进行的环境风险排查检查。 d、专业性排查检查。对环保设施设备进行的技术性排查检查。 e、日常排查检查。由各生产单位、部室组织的排查检查。 f、自检。班前班中班后进行的自我环境风险排查检查。 g、互检。员工之间相互进行的环境风险排查检查。 h、交接检查。交接班时进行的环境风险排查检查。 第六条排查检查方式:采取季(月)现场排查检查与不定期巡回排查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生产单位、部室进行全面的环境风险排查检查。 第七条建立、完善环保监督检查、环境风险排查及环境隐患整改制度、机制,保证环保检查、环境风险排查常态化、机制化,做到班前、班中、班后互检互查、自查自纠。 第八条对排查检查出的环境风险或事故隐患由安全环保部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并按“三定、四不推”原则积极进行整改,确保把环境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暂时不能整改的重大隐患,要制定出防范措施和整改计划,设立醒目标志,并按第九条规定执行。 第九条带有环境风险重大危险源、重大环境事故隐患的管理: 1、强化对重大环境事故隐患和带有环境风险重大危险源的采场、排土场、尾矿坝等的监控力度,立足于事先预测和防范,并加强评估、普查和建档工作。 2、带有环境风险重大危险源的场所和设施必须做到: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本

XX公司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本)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6号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的要求,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推进XX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公司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全公司隐患排查的综合协调和组织工作。 第二条公司任何部门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公司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或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各级领导或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组织整改。 第三条公司主要负责人以及财务部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金列入安全投入费用。 第四条公司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活动,排查公司内的重点部位和关键设施以及生产作业各个环节的事故隐患;各生产车间每周、班组每天至少组织一次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五落实”(即:落实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落实资金来源,落实整改时限和落实责任人)的要求和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第五条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的范围 1、危及安全生产的不安全因素或重大险情。 2、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等。

3、建设、施工、检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能量伤害。 4、停工、生产、开工阶段可能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中毒。 5、可能造成职业病、职业中毒的劳动环境和作业条件。 6、在敏感地区进行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重大污染。 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理活动(包括停用报废装置设备的拆除,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理等)。 8、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 9、其他安全隐患。 第六条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七条各部门和相关人员,对查出的隐患都要逐项分析研究,并提出整改措施。定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完成期限,凡当班组能整改地不准推向车间,凡车间能整改地不准推向公司主管部门的原则按期完成整改任务。 第八条对于一般性事故隐患,安全管理部门应要求有关生产车间、部门限期排除。 第九条对于排查出来的重大事故隐患,各部门负责人应及时向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公司负责人报告,报告内容包括: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分析、隐患的治理方案等。 第十条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管理部门应联系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做出暂时局部、全部停车或停止使用的强制措施决定,并督促有关部门限期进行彻底整改。 第十一条对难以立即整改的重特大事故隐患,应制定整改方案,方案需包括: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医院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医院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一、预防与排查: (一)岗位安全责任: 医院主要领导为本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各科室负责人为本科室安全第一责任人,应落实岗位职责中的安全责任要求,确保各种工作环境的安全,保证每一位员工及患者的安全。 (二)排查内容: 凡有可能引发各类安全事故、造成人员健康、财产损失的事故隐患,都是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重点。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主要包括: 1、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及消防隐患排查整治: (1)各类安全生产、灾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及应急器材、物资、药品、准备情况等。 (2)消防设施、器材、通道等安全情况。 (3)酒精等各类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及储存场所。 (4)配电房、中央空调、电梯、高压灭菌器等特种设备的管理、维护保养。 (5)医院体检车、中巴车及其它交通车辆的管理、维修保养。 2、血液安全工作: (1)临床用血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落实。 (2)差错事故的预防、登记及处理。 (3)化学试剂、血液等危险物品的管理及储运场所。

(4)实验室安全检查及登记制度落实。 (三)安全大检查: 各科室每月应对本科室环境安全隐患进行自我排查,并及时组织整改,不断消除隐患。必要时上报职能科室,由职能科协助消除隐患。院委会成员不定时进行抽查。 二、报告与整改 (一)安全隐患报告: 1、医院的每一位职工均有发现、报告和处置(能力范围内)安全隐患的义务。 2、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院委会或责任科室,院委会和责任科室应及时、妥善处置,消除安全隐患。 (二)安全隐患通报与整改: 1、安全隐患必要时可以通报的形式,予以通告。 2、安全隐患通告的责任科室应及时整改被通告的安全隐患。 3、对经常出现或较严重的安全隐患,院委会应对科室负责人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并督促限期整改。 三、处罚与奖励: (一)安全隐患被通报,情节轻微,视情节对责任人或科室按20-50元/次予以处罚。 (二)安全隐患严重,下发整改通知,未予整改的、视情节对责任人或科室按50-200元/次予以处罚。 (三)安全责任事故:视情节按200-500元/次予以处罚。严格执行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度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第一章总则 1.1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落实环保各项规章制度和环境保护责任制,减少突发性事件造成环境风险,防范各类环境事故的发生,结合项目实际,制定本制度。 1.2 通过环境风险、隐患集中排查,全面、正确掌握风险隐患存在情况,推进风险隐患登记和现状评估,制订整改措施并落实,逐步建立风险隐患排查监管长效机制,清除各种环境安全隐患,保障环境安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1.3 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项目环境保护技术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环境安全状况明显好转。 1.4 环境风险是指人们在建设、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遭遇的突发性事故(一般不包括自然灾害和不测事件)对环境(或健康乃至经济)的危害程度。环境的隐患,包括自然环境、生产环境、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管理上的缺陷等。 第二章管理机构 2.1 为加强环境管理工作,从源头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确保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到位,公司成立环境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2.2 领导小组人员由项目安全环保管理委员会人员及专兼职安全员、环保管理员、技术员组成。

第三章排查检查范围、内容、形式、方式 3.1 排查检查范围。公司各车间、各部门的各个工段等。 3.4 排查检查方式。采取公司月检查、车间周检查,现场排查检查与不定期的巡回排查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部门、各车间进行全面的环境安全排查检查。 第四章环境风险排查检查及隐患整改管理 4.1 建立、完善完善环保监督检查、环境风险排查、环境安全大检查及环境事故隐患整改制度、机制,保证车间、部室环保检查、环境风险排查常态化、机制化,做到班前、班中、班后自检自查。 4.2 在重大节假日、国家重要活动前夕,由公司领导带队组织进行的环保大检查、环境风险排查。 4.3 对排查检查出的环境风险隐患或事故隐患由安环科下发隐 患整改通知书,并按“三定、四不推”(即:定时间、定措施、定负责人员,个人不推给班组、班组不推给工段、工段不推给车间、车间不推给公司)的原则积极进行整改,确保把环境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暂时不能整改的重大隐患,要制定出防范措施和整改计划,设立醒目标志,并按规定把环境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本公司的环境风险管理,严格落实本公司环境风险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有效预防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建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公司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实行定期(专项、季节、节假日等隐患检查)或不定期(日常的隐患排查)的隐患排查,及时根据隐患产生的原因,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和防范措施。 3、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环境风险排查: (1)设备、设施是否处于正常的安全运行状态; (2)有毒、有害等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状况; (3)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是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否正确佩带劳动防护用品; (4)现场生产管理或指挥人员有无违章指挥; (5)危险源的检测监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等情况。 4、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整改,整改责任单位,必须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整改,不得互相推诿、扯皮,拖期、延期。 5、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的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落实隐患整改措施和责任。 6、其他各部门及人员对发现的环境风险隐患,应及时报告,重大隐患可直接上报公司主要领导,以保证尽快解决。 7、职工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8、对于由于资金或技术问题等暂时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问题,必须采取

可靠的防范措施,如实告知现场工作人员存在的危险因素;对于重大安全隐患无法保证安全的,要立即停产整改。 9、对需要整改的环境隐患问题,要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验收意见书等书面资料,要认真填写,并经有关人员签字后存档。 10、对未按期、按要求整改隐患的,视情节轻重对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给于经济处罚,由此引起重大伤亡事故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1、对所排查的隐患问题,要有隐患排查记录台帐和隐患治理台帐,要存档备案。(备注: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本公司的环境隐患排查排查记录台账和隐患治理台账、下达的隐患整改通知书、验收意见书等并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记录台账和隐患治理台账、下达的隐患整改通知书、验收意见书,一并管理。) 12、对上级有关部门挂牌督办的隐患,予以公示告知,限期治理,治理工作结束后,要向负责督办的单位提出书面复查申请。 13、对已整改或未整改的隐患问题都要做为下次排查的重点。 14、本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持“谁排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逐级管理。 15、对因排查隐患不深入、不细致或对排查出的隐患整改措施不到位,责任制不落实致隐患长期得不到整改的,依据本公司有关规定严肃追究其责任,情节严重者,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 16、对在本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者,给予奖励。

环境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环境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本公司环境管理工作,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推进公司环境隐患治理工作,消除各项隐患,有效预防环境事故的发生,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特制环境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第一条事故隐患坚持“谁存在事故隐患,谁负责监控整改”的原则,由存在事故隐患的部门组织整改,整改责任人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各部门环境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二条事故隐患分为企业Ⅰ级(企业重大环境事件)、企业Ⅱ级(企业较大环境事件)和企业Ⅲ级(企业一般环境事件)。 (1)企业Ⅰ级(企业重大环境事件):事故影响超出厂区范围,硅塑料废料遇明火发生火灾,生产车间的反应釜因冷却效果不佳导致爆炸,污水处理设施故障导致污水接管水质较差,影响外界水环境以及废气处理装置损坏污染大气。临近的企业受到影响,或者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厂区之外的周围地区,引起群众性影响(社会级); (2)企业Ⅱ级(企业较大环境事件):事故的有害影响超出车间范围,如降解工段和聚合工段的物料泄漏,储存仓库硫酸等原辅材料泄漏,污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但局限在厂界区之内并且可被遏制和控制在厂区内,未造成人员伤害的后果(公司级); (3)企业Ⅲ级(企业一般环境事件):突发环境事件引发事故,影响车间生产,如原辅材料的小面积泄漏,工艺反应中反应釜物料的小范围泄漏等。事故有害影响局限在车间之内,并可被现场操作者遏制和控制在本公司局部区域内,未造成人员伤害的后果(车间级)。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整改难度较大,责任部门应联系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做出暂时局部或者全部停产停业使用的强制措施决定并由公司领导审批同意,进行限期彻底整改。 第三条各部门须积极配合公司及有关部门开展的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落实隐患整改措施,消除隐患。在隐患治理过程中,负责整改的部门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遏制事故的扩散或防止事故发生。 第四条各部门实行内部排查制度,逐环节、逐部位排查,掌握隐患的存在,分布情况,分析产生隐患的原因,制定整改和防范措施加强内部管理。排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管线、应急池池、车间内部、雨污分流、排沟等是否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 第五条各部门对发现的环境隐患,应逐级上报;重大隐患可直接上报公司主要领导,以保证尽快解决,按照所制定的环保隐患检查表每部门每月上报隐患。 第六条整改工作结束后,整改部门要按要求提交隐患整改回执单,由安环部组织检查验收。整改责任部门必须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整改,不得互相推诿、扯皮,拖期、延期。 第七条部门对隐患整改通知单进行存档管理,保管期限1年. 第八条公司将对未定期排查提交事故隐患、未及时有效整改事故隐患等未依照制度要求执行的部门,按考核制度进行考核,实施责任追究; 第九条本制度自2017年1月1日起执行。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总结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总结篇一:关于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总结报告 关于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总结 报告 XX环保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确保我县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确保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到位、查处到位。根据XX环监察发【XX】40号和XX环发【XX】186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及时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环境安全隐患治理排查工作,现将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及时布署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为确保全县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取得实效,我局于11月3日召开专题会议并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和监察队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会后制定了《全县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并向相关企业印发了《实施方案》,要求企业按照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纠。从11月10日开始,对全县范围内矿山企业和非矿山企业进行了拉式排查治理。 二、检查的内容及情况

此次检查范围涉及全县尾矿库、危险废物、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等企业以及饮用水源地、沿江沿河、重点区域流域环境风险隐患。 检查内容包括:1、环保手续。是否已办理有关环评审批手续,是否落实环评审批文件中关于环境污染防治的要求,选址是否涉及环 境敏感区,是否满足环评审批文件提出的防护距离要求; 2、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 3、企业环境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是否有环保组织机构,是否建立比较健全的环境管理责任体系,是否有专(兼)职环保管理人员; 4、企业环境管理制度情况。是否有比较完善的内部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管理制度是否装柜上墙; 5、环保设施情况。是否建有污染治理设施,治理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污染物是否稳定达标排放,是否安装在线监测装置; 6、危险废物。危险废物名称及主要成分,危险废物贮存设施情况,危险废物转移是否执行五联单制度;环境应急情况,是否设置环境应急机构,是否配备环境应急人员、物资,是否建设环境应急设施(事故应急池、围堰等); 7、环境应急预案管理情况。是否有完善的环境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否备案; 8、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台账。 检查情况,大部分企业能够严格按照环保相关要求规范排污行为,污染的防治设施运行良好。部分企业存在环境违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险源息排査治理 制度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1.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落实环保各项规章制度,减少突发性事件造成环境污染,防范各类环境事件的发生,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2通过环境风险、隐患集中排査,全面、正确掌握风险隐患存在情况,推进风险隐患登记和现状评估,制订整改措施并落实,逐步建立风险隐患排查监管长效机制,清除各种环境安全隐患,保障环境安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1.3全面排査治理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重大隐患排査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的发生,促进公司环境保护技术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环境安全状况明显好转; 1.4环境风险是指人们在建设、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遭遇的突发性事件(包括自然灾害和不测事件)对环境(或健康乃至经济)的危害程度。环境的隐患,包括自然环境、生产环境、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管理上的缺陷等: 第二章管理机构 2.1为加强环境管理工作,从源头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确保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到位,公司成立环境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2.2环境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组长:*** 员:李**** 第三章排査范围、内容、形式、方式 3.1排査范围:公司厂区及车间; 3.2排查内容:主要内容是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环保设施: 3. 3排査检查形式 3.3.1联合排查:由分管领导(环境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李松涛组织,各环 境隐患排查领导小组成员进行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 3.3.2 n常排查:由设备部组织实施的日常排查检查; 3.3.3季节性排查:由分管领导(环境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李松涛组织,各 环境隐患排査领导小组成员针对雨季、大风等恶劣天气易发安全进行环境安全排查检査; 3.3.4专业性排查:由第三方运行公司实施的对环保设施、设备进行的技术性 排査; 3. 4排查方式:采取季(月)现场排查检查与不定期的巡回排查检查相结合的 方式,对公司厂区、各车间进行全面的环境安全排查检查。 第四章环境风险排査检査及隐患整改管理 4.1建立、完善环保监督检查、环境风险排査、环境安全大检査,保证车间、 部室环保检査、环境风险排查常态化、机制化,做到班前、班中、班后自检自查: 4.2在重大节假n、国家重要活动前夕,由公司领导带队组织进行环保大检 查、环境风险排查; 4.3对排査检查出的环境风险隐患由设备部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并按“三 定、三不推”(即:定时间、定措施、定负责人员,个人不推给工段(或班

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本公司的突发环境事件隐患管理,有效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依据 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试行)》(中国环保部公告 2016年第74号) 2.《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中国环保部办公室环办[2014]34号) 二、建立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1.主要负责人(总经理)对本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统一组织、领导和协调本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掌握、监督重大隐患治理情况。 2.成立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组长:总经理,副组长:分管副总,组员:安环科人员、车间主任、财务主任、后勤主管。负责本公司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工作。 3.技术人员:化验员负责废水的COD、pH检测工作。 护规定,保证资金投入,确保各设施处于正常完好状态。 四、建立自查、自报、自改、自验的隐患排查治理组织实施制度 1.自查: (1)检查内容: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试行)》,分为应急管理隐患排查、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隐患排查两大方面。公司制定了符合实际情况的隐患排查表,包括:应急管理隐患排查表;分为生产车间、罐区、应急池、仓库、污水处理站、清净下水池、废固暂存间、废气处理罐、雨水排放管路、污水排放管路共10个区域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隐患排查表。 (2)检查频次:实行综合检查、日常检查(兼专项检查)两种方式,其中综合检查为公司级检查,每年一次;日常检查为车间级检查,每月一次。根据隐患产生的原因,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和防范措施。

2.自报:公司非管理人员发现隐患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或者安环科报告;管理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隐患向安环科或分管副总报告。填写《隐患报告单》。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及时予以处理。 在日常交接班过程中,做好隐患治理情况交接工作;隐患治理过程中,明确每一工作节点的责任人。 3.自改:一般隐患必须确定责任人,立即组织治理并确定完成时限,治理完成情况要由企业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予以销号。 重大隐患要制定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包括:治理目标、完成时间和达标要求、治理方法和措施、资金和物资、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责任、治理过程中的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或应急预案。重大隐患治理方案应报企业相关负责人签发,抄送企业相关部门落实治理。 企业负责人要及时掌握重大隐患治理进度,指定分管副总对治理进度进行跟踪监控,对不能按期完成治理的重大隐患,及时发出督办通知,加大治理力度。 对因排查隐患不深入、不细致或对排查出的隐患整改措施不到位,责任制不落实致隐患长期得不到整改的,依据本公司有关规定严肃追究其责任,情节严重者,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 对在本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者,给予奖励。 4.自验:重大隐患治理结束后企业应组织技术人员和专家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和验收,编制重大隐患治理验收报告,由企业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予以销号。 五、加强宣传培训和演练 公司每年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的操作要求、隐患排查治理案例等开展宣传和培训,并通过演练检验各项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的可操作性,提高从业人员隐患排查治理能力和风险防范水平。如实记录培训、演练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并将培训情况备案存档。 六、建立档案 1.企业隐患分级标准。 2.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3.年度隐患排查治理计划。 4.隐患排查表。 5.隐患报告单。 6.重大隐患治理方案、重大隐患治理验收报告。 7.培训和演练记录以及相关会议纪要、书面报告等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书面材料。 8.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应至少留存五年,以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抽查。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制度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1.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落实环保各项规章制度,减少突发性事件造成环境污染,防范各类环境事件的发生,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2通过环境风险、隐患集中排查,全面、正确掌握风险隐患存在情况,推进风险隐患登记和现状评估,制订整改措施并落实,逐步建立风险隐患排查监管长效机制,清除各种环境安全隐患,保障环境安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1.3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的发生,促进公司环境保护技术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环境安全状况明显好转; 1.4环境风险是指人们在建设、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遭遇的突发性事件(包括自然灾害和不测事件)对环境(或健康乃至经济)的危害程度。环境的隐患,包括自然环境、生产环境、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管理上的缺陷等; 第二章管理机构 2.1为加强环境管理工作,从源头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确保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到位,公司成立环境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2.2环境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组长:*** 员:李**** 第三章排查范围、内容、形式、方式 3.1排查范围:公司厂区及车间; 3.2排查内容:主要内容是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环保设施; 3.3排查检查形式 3.3.1联合排查:由分管领导(环境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李松涛组织,各环境隐患排查领导小组成员进行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 3.3.2日常排查:由设备部组织实施的日常排查检查; 3.3.3季节性排查:由分管领导(环境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李松涛组织,各环境隐患排查领导小组成员针对雨季、大风等恶劣天气易发安全进行环境安全排查检查; 3.3.4专业性排查:由第三方运行公司实施的对环保设施、设备进行的技术性排查; 3.4排查方式:采取季(月)现场排查检查与不定期的巡回排查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公司厂区、各车间进行全面的环境安全排查检查。 第四章环境风险排查检查及隐患整改管理 4.1建立、完善环保监督检查、环境风险排查、环境安全大检查,保证车间、部室环保检查、环境风险排查常态化、机制化,做到班前、班中、班后自检自查; 4.2在重大节假日、国家重要活动前夕,由公司领导带队组织进行环保大检查、环境风险排查;

项目工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项目工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为建立管理所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所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称事故隐患)是指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隐患。 三、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 有关部门接到事故隐患举报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

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所举报事故隐患应由其他部门处理的,应当及时移送,并履行交接程序。 四、事故隐患的排查处理 1 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贯穿到生产活动全过程,建立实时检查、班检查、日排查等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排查地点、项目、标准、责任,将隐患排查治理日常化。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档案台帐制度、监控和应急管理制度、挂牌制度、限期整改销号制度、专项资金使用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统计分析制度、公告公示制度、定期报告和举报奖励等制度,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排除从业人员存在的各类违章行为和带病运行的设备、设施及生产场所的各类事故隐患。 所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2 我所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并逐级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和责任,保证不留空档,不留死角。 3 我所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制订具体方案,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安全管理体系、资金投入、人员培训、劳动纪律、现场管理、防控手段、事故查处以及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基础设施、技术、作业环境等方面组织自查。

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治理 制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本公司的突发环境事件隐患管理,有效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依据 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试行)》(中国环保部公告 2016年第74号) 2.《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中国环保部办公室环办[2014]34号) 二、建立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1.主要负责人(总经理)对本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统一组织、领导和协调本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掌握、监督重大隐患治理情况。 2.成立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组长:总经理,副组长:分管副总,组员:安环科人员、车间主任、财务主任、后勤主管。负责本公司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工作。 3.技术人员:化验员负责废水的COD、pH检测工作。 护规定,保证资金投入,确保各设施处于正常完好状态。 四、建立自查、自报、自改、自验的隐患排查治理组织实施制度 1.自查: (1)检查内容: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试行)》,分为应急管理隐患排查、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隐患排查两大方面。公司制定了符合实际情况的隐患排查表,包括:应急管理隐患排查表;分为生产车间、罐区、应急池、仓库、污水处理站、清净下水池、废固暂存间、废气处理罐、雨水排放管路、污水排放管路共10个区域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隐患排查表。

(2)检查频次:实行综合检查、日常检查(兼专项检查)两种方式,其中综合检查为公司级检查,每年一次;日常检查为车间级检查,每月一次。根据隐患产生的原因,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和防范措施。 2.自报:公司非管理人员发现隐患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或者安环科报告;管理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隐患向安环科或分管副总报告。填写《隐患报告单》。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及时予以处理。 在日常交接班过程中,做好隐患治理情况交接工作;隐患治理过程中,明确每一工作节点的责任人。 3.自改:一般隐患必须确定责任人,立即组织治理并确定完成时限,治理完成情况要由企业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予以销号。 重大隐患要制定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包括:治理目标、完成时间和达标要求、治理方法和措施、资金和物资、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责任、治理过程中的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或应急预案。重大隐患治理方案应报企业相关负责人签发,抄送企业相关部门落实治理。 企业负责人要及时掌握重大隐患治理进度,指定分管副总对治理进度进行跟踪监控,对不能按期完成治理的重大隐患,及时发出督办通知,加大治理力度。 对因排查隐患不深入、不细致或对排查出的隐患整改措施不到位,责任制不落实致隐患长期得不到整改的,依据本公司有关规定严肃追究其责任,情节严重者,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 对在本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者,给予奖励。 4.自验:重大隐患治理结束后企业应组织技术人员和专家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和验收,编制重大隐患治理验收报告,由企业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予以销号。 五、加强宣传培训和演练 公司每年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的操作要求、隐患排查治理案例等开展宣传和培训,并通过演练检验各项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的可操作性,提高从业人员隐患排查治理能力和风险防范水平。如实记录培训、演练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并将培训情况备案存档。 六、建立档案 1.企业隐患分级标准。 2.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3.年度隐患排查治理计划。 4.隐患排查表。 5.隐患报告单。 6.重大隐患治理方案、重大隐患治理验收报告。 7.培训和演练记录以及相关会议纪要、书面报告等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书面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