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固体物理学教材在我国的发展演变

固体物理学教材在我国的发展演变

固体物理学教材在我国的发展演变
固体物理学教材在我国的发展演变

固体物理学教材在我国的发展演变

固体物理的开端没有准确的定论,但是其早期的发展历程始终与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晶体相联系,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研究固体物理学教材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固体物理是研究固体的结构及其组成粒子之间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以阐明其性能与用途的学科,其范式是周期结构中波的传播[2].固体物理学涉及晶体学、晶格动力学、固态电子和光电子学、磁学、自旋电子学、固体能带理论、非晶态物理、超导物理、金属物理、半导体物理、电介质物理、相变物理、表面物理、低维物理、介观物理、纳米物理、量子物理、低温物理和高压物理等众多领域[1,2],是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并与高能物理学、天体物理学一起形成现代物理学的三大主流.

固体物理的开端没有准确的定论,但是其早期的发展历程始终与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晶体相联系。人们对晶体几何形状的认识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但是晶体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是在17世纪中叶,其间经过了近3个世纪的发展[1,4],直到基于X射线衍射(1912-1913,劳厄和布拉格父子)的晶体结构分析及其方程的建立,才标志着现代晶体学的创立,并成为固体物理学发展的基础。20世纪初,随着量子理论的发现和统计物理的发展,固体物理学得以迅猛发展,并逐渐建立了晶格动力学(1913,波恩和冯·卡门)、固体电子论(能带论)(1928,布洛赫;1930,布里渊)以及量子力学的磁性理论(范弗莱克,朗道)等。至此,固体物理学的主干已基本成型(1940)[2],其专着《TheModern Theory of Solids》的出现标志着固体物理走向了成熟,并为随后的固体物理学教材树立了旗帜。

新中国固体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众多留学归来的专家学者,如我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黄昆(多声子跃迁理论、X光漫散射理论、晶格振动长波唯象方程、半导体超晶格光学声子模型),我国半导体物理学和表面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谢希德(固体能谱、群论、表面和界面物理、量子器件与异质结构电子性质理论),我国固体物理理论的开拓者之一李荫远(合金有序化的仿化学理论、合金和反铁磁体有序-无序相变统计理论、过渡族元素磁结构和超交换作用理论、超Raman散射效应),国际一流晶体学家之一余瑞璜(X光晶体结构分析新综合法、固体与分子的经验电子论),我国晶体学创始人和X射线晶体物理学研究队伍创建人之一陆学善(X射线粉末衍射在金属合金中的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方法的发

展),我国晶体生长的奠基人之一吴乾章(单晶体X射线劳厄背散射归咎总图的绘制和定向方法、克服人工水晶生长中后期裂隙的规律、相图和晶体生长的关系),国际滞弹性内耗研究创始人之一葛庭燧(葛氏晶粒间界模型、滞弹性内耗理论)等等。同时,南京大学程开甲[5]、冯端、李正中,复旦大学方俊鑫、陆栋,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芶清泉,中国科学院汤定元,北京大学甘子钊、韩汝琦、阎守胜,吉林大学吴式枢、吴代鸣等老一辈科学家也为我国固体物理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与之相关的学术会议也在建国后得以开展。然而,教材建设作为固体物理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却在建国初期严重匮乏[6],并满足不了我国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发展需要[7].因此,固体物理学教材的编写被提上日程,如1978年的苏州物理教材会议[7](1977年苏州物理教材会议),而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固体物理学科教材规划则是在1982年制定的(在谢希德、冯端、芶清泉的带领下,固体物理编审小组的指导下)[6].同时,引进国外优秀教材也是我国固体物理学教材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目前,对我国固体物理学自编教材影响较大的国外教材主要有Kittel 的《Introduction to Solid State Physics》和Ashcroft的《Solid State Physics》,其编写过程中所呈现的宝贵经验亦在国内各自编教材中有所体现[8].本文以我国固体物理学教材的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力求全面展示其在各个阶段的发展概貌,为今后固体物理学教材的科学定位、规划和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1固体物理学教材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1萌芽诞生期(1949-1965)和发展停滞期(1966-1976)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高等教育全面向苏联学习[6].虽然固体物理学在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披荆斩棘、开疆扩土,但还没有自编教材出版。直到1959年,在李正中等人参加下,程开甲的《固体物理学》一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开创了我国固体物理学自编教材的先河[5].1961和1962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先后出版了由谢希德和方俊鑫编着的《固体物理学》上下册,系统介绍了固体物理的基本内容和所属分支学科在当时的发展趋势,受到国内各大学师生好评。1965年,黄昆的《固体物理学》编着完成(1979年出版),成为我国自编固体物理学教材的经典之作,其不但开启了我国固体物理教学之门,也开创了中国自编教材的新时代[9].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使得我国固体物理学教材的发展裹足

不前,基本上处于停滞时期。

1.2茁壮成长期(1977-1987)

1982年固体物理学科教材规划的制定是固体物理学教材迅速成长的重要标志。在此期间出版的固体物理学教材有:芶清泉的《固体物理学简明教程》(1978),黄昆的《固体物理学》(1979),陈星弼的《固体物理导论》(1979),方俊鑫和陆栋的《固体物理学》(上下册,1980和1981),李正中的《固体理论》(1985),李延福的《固体物理学》(1985),吴代鸣的《固体物理学》(1986),陈洗的《固体物理基础》(1986),陈金富的《固体物理学学习参考书》(1986)(同期还有与之相关的讲义,如清华大学微电子所王天爵和陈培毅主编的《固体物理学》(1984))。同时,朴孙和庆生的科普性读物《了解固体》(1980),王以铭的《固体物理学的量和单位》(1983)以及吴代鸣编写的习题集《固体物理习题详解》(1983)也相继出版,丰富了固体物理学的内涵、扩大了其外延。

1.3发展成型期(1988-1994)

1988年,《物理学词典固体物理学分册》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固体物理学教材发展的正式成型。在此期间出版的固体物理学教材有:韩汝琦改编自黄昆的《固体物理学》(1988),这个版本的教材被各大院校和科研院所广泛采用;顾秉林和王喜坤的《固体物理学》(1989),徐毓龙和阎西林的《固体物理》(1990),蔡伯埙的《固体物理基础》(1990),吕世骥和范印哲的《固体物理教程》(1990),徐婉棠和吴英凯的《固体物理学》(1991),马本堃等编着的《固体物理基础》(1992),张喜成和石连捷的《固体物理基础》(1992),方可、胡述楠和张文彬的《固体物理学》(1993),恩克的《固体物理基础》(1993),邹宪武和金准智的《计算固体物理学》(1993),杨宗绵的《固体导论》(1993),黄波的《固体物理学导论》(1994)。与之相匹配的固体物理习题集也丰富起来,如:黄波和聂承昌的《固体物理学问题和习题》(1988),刘友之等编着的《固体物理学习题指导》(1988),徐至中的《固体物理学习题解答》(1989)。同时,王广厚的《粒子同固体相互作用物理学》(上下册,1988和1991),周凌云的《固体物理的量子力学基础》(1989),杨先敏的《固体物理学中格林函数法简介》(1989),卫崇德等编着的《固体物理中的格林函数方法》(1992)的出版是对原有固体物理学教材深度的补充和拓展。1990年,王华馥和吴自勤的《固体物理实验方法》讲解了固体

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是对固体物理学教材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1.4成熟繁荣期(1995-2002)

在方俊鑫、芶清泉、冯端、郭贻成、钱临照、赵凯华、谢希德、葛庭燧组成的编审小组的领导下[10],由冯端主编的《固体物理学大辞典》历经十余年的汇编工作,终于于199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标志着我国固体物理学教材的发展正式进入成熟繁荣期。在此期间出版的固体物理学教材有:王矜奉的《固体物理教程》(1版,1996;2版,1999;3版,2003;4版,2004;5版,2006;6版,2008;7版,2010;8版,2013),此本教材是我国自编固体物理学教材中再版次数最多的,其具有三大特色:只论述基础理论,对教学内容作了革新,对某些固体物理问题的处理方法和物理模型进行了改进[11];吴代鸣的《固体物理学》(1996),陈长乐的《固体物理学》(1版,1998;2000;2版,2007),陈霞的《固体物理学》(1998),阎守胜的《固体物理基础》(1版,2000;2版,2003;3版,2011),蒋平和徐至中的《固体物理简明教程》(1版,2000;2版,2007),侯德东等编着的《固体物理学》(上册,2001),丁大同的《固体理论讲义》(2001),杨兵初和钟心刚的《固体物理学》(2002),李正中的《固体理论》(2版,2002)。同时,与王矜奉编着的《固体物理教程》相配合的《固体物理概念题和习题指导》(2001)一书自发行以来,便受到了全国兄弟院校师生的欢迎。1998年和1999年,谢希德和陆栋的《固体能带理论》,徐婉棠和喀兴林的《群论及其在固体物理中的应用》进一步拓宽了固体物理学教材体系的深度和广度。

1.5创新变革期(2003至今)

传统的固体物理学教科书与当代凝聚态物理学研究前沿之间出现了巨大的鸿沟,应该有一本着作来填补这条鸿沟;同时,这本着作应该处于传统的专着或教科书和当今的课题两者之间[2].因此,填补两者之间的空白,将固体物理学开拓、延伸和深化为凝聚态物理学,并仍保持入门着作特色的《凝聚态物理学》(上卷)于2003年横空出世[2],这标志着传统的固体物理学教材创新变革的到来。在此期间出版的固体物理学教材有:韦丹的《固体物理》(1版,2003;2版,2007),陆栋、蒋平和徐至中的《固体物理学》(1版,2003;2版,2010),荣剑英的《固体物理学基础教程》(2003),吴代鸣的

《固体物理基础》(2003;2007),房晓勇、刘竞业和杨会静的《固体物理学》(2004;2010),胡安和章维益的《固体物理学》(1版,2005;2版,2011),朱建国等编着的《固体物理学》(2005),沈以赴的《固体物理学基础教程》(2005),林鸿生和章世玲的《固体物理及物理量的测量》(2005),文尚胜和彭俊彪的《固体物理简明教程》(2007),阎守胜的《现代固体物理学导论》(2008),曹全喜等编着的《固体物理基础》(2008),孙会元的《固体物理基础》(2010),韩福祥的《固体物理学现代教程》(2010),华中和杨景海的《固体物理基础》(2010),胡建民的《固体物理学教程》(2010),陆栋和蒋平的《固体物理学》(2011),贾护军的《固体物理基础教程》(2012)。同期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了北京大学阎守胜的《固态物理概论》(2006)和长庚大学倪泽恩的《基础固态物理》(2011)。与之相关的固体物理习题集有韦丹的《固体物理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2版,2007),段辰和苗明川的《固体物理学全程导学及习题全解》(2011),李延龄和吕华平的《固体物理学习题解答》(2012)。为了适应新时期固体物理学科发展的新变化,张艺和沈为民的《固体电子学基础》(2005),沈为民、唐莹和孙一翎的《固体电子学导论》(2012),刘晓为、王蔚和张宇峰的《固态电子论》(2013),解士杰、尹笋和高琨的《有机固体物理》(2012)等的出版使得固体物理学教材体系更加细化,更加体现不同专业学科的特色。

综上所述,从第一本固体物理学教材的出版发行到今天,我国固体物理学教材的发展已经历了50多年。尽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正如黄昆先生所说:固体物理本身在广度、深度上都仍在迅速发展,为了能恰当地反映固体物理的新进展,在教学和教材编写中就必须作持续的努力,而这绝不是轻而易举能做到的[12].

2结语

固体物理学教材经过7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内涵,其中Kittel的《IntroductiontoSolidStatePhysics》和Ashcroft的《SolidStatePhysics》成为固体物理学教材中的经典代表作。前者运用数学的方式给出定律和概念,注重结论,其内容比较全面地涉及了固体物理的各个方面,并且我国大部分自编固体物理学教材的内容编排与其相一致;后者运用物理的方式建立模型,注重过程,其内容编排围绕着金属电导率进行演绎,其编排形式亦体现在顾秉林和王喜坤的《固体物理学》以及阎守胜的《固体物理基础》中[4,13].无论哪种编写形式,固体物理学的基础内于科学着

作,特别是具有教材性质的书籍,一项起码的要求是问题的讲解必须明确具体,基本概念和理论的阐述必须准确[12].然而,固体物理内容丰富、体系庞大、理论性强且各部分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特点,因此在刚入门学习的过程中较为抽象,难免会使得学生感觉空洞乏味、无所用之,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教材的规划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学科专业和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专门设计教材,与其所在学科相结合才能体现固体物理学的实际应用价值。针对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在编写教材时会有所侧重,如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材:韦丹的《固体物理》,房晓勇、刘竞业和杨会静的《固体物理学》,针对高等师范院校的教材:方可、胡述楠和张文彬的《固体物理学》,针对工科电子类的教材:徐毓龙和阎西林的《固体物理》,吕世骥和范印哲的《固体物理教程》,针对电子信息类的教材:曹全喜等编着的《固体物理基础》以及针对微电子专业的教材:贾护军的《固体物理基础教程》等。同时,针对不同学历层次的内容编制也在自编教材中得到体现,如针对函授生的教材:徐婉棠和吴英凯的《固体物理学》,针对研究生的教材:杨宗绵的《固体导论》,李正中的《固体理论》,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教材:吴代鸣的《固体物理基础》,针对非物理类工科研究生的教材:沈以赴的《固体物理学基础教程》等。同时,教材从起草大纲到付梓问世非一朝一夕之事,其不可能恰当地反映新的进展和学科发展动态。尽管不断再版的固体物理学教材已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在再版中尽量反映各个领域的新进展,但是仍然感觉力不从心,甚至无能为力,这就需要对传统纸质教材进行升级,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在这项长期且任务艰巨的改革中,不断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会促进固体物理学外延的精彩化,如VRML语言[14]、分子模拟软件Hyperchem[15]、Materials Studio[16],VR技术[17]等在固体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而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得固体物理学的发展后继有人。

总之,在当今新的物理现象和新的物理概念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我国固体物理学教材体系未来发展将会出现新的趋势:1)教材内涵的多元化---固体物理为基础,实际应用为依托,学科前沿为向导;2)教材内容的区别化---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学历层次的内容针对性不同;3)教材形式的多样化---络及多媒体的应用;4)教材外延的精彩化---课堂教学的延伸,培养兴趣,为固体物理的发展建立后备军。

战略管理的演进与发展趋势

战略管理的演进与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战略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与首要任务,在企业的经营过程起着指针的作用,因此,战略理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回顾战略理论研究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战略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战略研究与经济理论及其它相关学科的渗透与交融,以及研究方法上多种理论的有效整合是它的未来研究趋势。 管理科学有三个层次:管理基础、职能管理、战略管理〔1〕。显然,战略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与首要任务,在企业的经营过程起着指针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环境变幻莫测,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制定正确的战略并有效地实施和控制,以便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是摆在每一个企业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有关战略研究的论著是十分丰富的,但给人莫衷一是的感觉,尤其是当前战略管理研究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人们需要的是对战略理论的演进过程与现状有一个比较系统而全面的了解,对其发展方向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本文正是基于这个目的,系统地回顾了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演进过程,讨论了它的现状、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1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演进过程的简要回顾 现代意义上的战略管理思想,最早出现在美国经济学家巴纳德的代表作《经理的职能》一书中(1938年),巴纳德运用战略的思想对企业诸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首开企业经营战略研究之先河。1962年,美国经营史学家钱德勒发表了《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尽管他没有对企业战略本身进行具体分析,但却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开辟了道

路、奠定了基础。据此,我们可以认为自30年代末期至60年代初期是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萌芽期。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是战略理论研究的奠基期。在这一阶段中,战略研究主要集中在战略的概念与构成要素等理论问题上。1965年,安索夫发表《企业战略论》,对企业成长的基本原理、理论和程序进行了研究,初步形成了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从70年代初期至80年代初期,是战略理论研究的探索期,这一时期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战略管理。安索夫的《从战略计划走向战略管理》(1976年)和《战略管理论》(1979年)突出地反映了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霍弗的《战略制定》(1978年)和W.R.金与克里兰的《战略规划与政策》(1978年)则代表着战略管理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研究的新发展。从80年代是战略管理研究的争鸣与反思期。随着80年代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战略研究学者认识到必须更新70年代形成的战略管理模式,从过分重视企业中物的要素和过分理性化的研究方法转变为重视企业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和非理性因素,重视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进而导致非主流学派的迅速崛起。从80年代中期到目前为止,是战略管理研究转折期,战略研究围绕企业竞争优势展开,提出了基于资源、基于能力、基于知识等崭新观点,并对战略联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上述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如表1所示。 表1 战略研究理论的演进过程 发展阶段代表人物及著作主要特征或贡献 萌芽期(30 巴纳德:《经理的职能》(1938) 首次在企业管理中引 年代末到60 钱德勒:《战略与结构:工业企入战略思想,开创战略研 年代中期) 业史的考证》(1962) 究之先河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商)(周)(秦)(汉)(魏晋)(草书) 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 ⑴"声"是任何一种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遥远漫长的太古时代,人类从本能的"哭声、笑声……"或模仿大自然的"鸟鸣、虫叫、兽吼、风声、雷声、雨声……"中逐渐分化出具有一定意义、代表一定事物的"声音",这就是语音的进化。例如:"ma、ba"用于代表"妈、爸"可能是从哭声"啊……"中分化出来。语音进化到现代,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汉语中大约有4×400=1600种声音。语音的分化必定有其自身一定的规律,从现代语言中可以分辩出一些线索。例如: "鹅、鸡、鸭、猫……"等家禽和家畜可能是依据其叫声而定其名的。 "哈、喔、嘘、哎唷……"等声音是直接表示人类在不同情绪下的自然发声。 "五→午"、"苗→渺"、"木→冒"……音相通,意相联。 【原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

⑵"形"是语言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必要的。在远古时代人类主要面临的是生存和种族延续问题。在与大自然和猛兽毒蛇等的斗争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形"或"画"来表示事物。例如:远出狩猎,为了不至于迷失道路,可能在岩石上或树干上做一些标记。人类在狩猎时,也注意观察野兽的足迹,以辨别出野兽的特性。另外,人类也可能出于对神秘大自然的崇拜或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在岩洞壁上,画上"日、月、人、山、木、屮、动物、祖先……"等图象。 《说文解字》说,"黄帝的史官仓颉看见鸟兽的脚印,明白可以用形来区分事理,开始创造文字。" 【原文】皇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háng 野兽经过后留下的痕迹)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 "审(审)→宀番→宀采田","番"谓田中野兽的脚印。"采"辨别也,象兽指爪。"审",悉也。 【原文】采,辨别也,象兽指爪,分别也。兽足谓之番,从采、田,象其掌。审,悉也,知审谛也,从宀、从采。悉,详尽也,从心、从采。释,解也,从采。采取其分别物也。 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进化过程。拼音文字是由原始图象向表示声音的字母方向发展,以语音作为主体。汉字由原始图象向"象、数、理"方向发展,用不同的图象来表示各种各样的意思。 ⑶"象"是创造汉字和《易》说理预事的主要方法。"日、月"等属于象形文字,是造字的基本部件。这些基本部件相互组合,产生各种各样的"象",创造出更多的字。基本部件和字还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组合,产生用于表示各种事物、各种意念的诸多文字。 【原文】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如:"明→日月"、"易→日勿→日月","旦→日一"(下边的"一"表示"地",与"?"卦三阳爻象"天、人、地"相通),"显→日业"("业",表示地上有茂密的树木,"日"已上树梢,太明"显"了)。 这些字还可以组成更多的字。如:"盟→明皿"、"踢→易"、"湿→氵显"、"但→亻旦"……。 造字和易理在这里完全相通,即所谓的"取象生理"的模糊思维和"阴阳互动"的二分原理。 ⑷"数"概念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类首先掌握的概念可能是"无"和"有"。没水喝会渴,没东西吃就会饿。"有→月"字中""表示手,"月"表示肉。"

20世纪管理理论与思想的发展演变

20世纪管理理论与思想的发展演变 随着历史的进程,管理的含义、内容、方式及特点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综观20世纪管理理论与思想史,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其演进分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初至30年代:科学管理阶段(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 这一阶段对科学管理作出重要贡献的代表人物有: 1)“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德瓦尔钢铁公司总工程师泰勒致力于企业管理改革的研究,创造了一套科学管理方法,并于1911年出版了理论着作《科学管理原则》,提出以计划、标准化、统一管理作为三条基本原则来管理生产,代替以往的经验法则,从而奠定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人们称之为“泰勒制”,泰勒也被誉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由于“泰勒制”的推行,使美国当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3倍,对世界的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后,泰勒的追随者也对科学管理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有:亨利·甘特,创造了“甘特图”,提出了“劳动报酬奖金制”等;弗兰克·吉尔布雷在建筑业中研究发展科学管理,在动作研究、工作简化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埃默森,着有《十二条效率原则》一书(1912),被称为“效率大师”。 2)管理理论之父——亨利·法约尔 亨利·法约尔的理论贡献体现在他的着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当中,他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他的管理理论;①将管理职能与经营职能分开;②提出了组织经营的14条原则;③提出了能力与管理层次对应的原则(法约尔法则);④提出了合理管理幅度的原则以及在一定范围内同级下属可自行协商相关问题的法约尔跳板原则。此外,法约尔还提出了对管理者素质和知识的要求。法约尔所提出的上述管理的理论要素和原则,对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具有深远影响,很多方面直到今天仍然为管理工作者所采用。 3)组织管理之父——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韦伯创立了行政组织设计理论(又称古典组织理论),因而被称为“古典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主张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正式的、非人格式的“理论的行政组织体系”,他认为这是对个人进行强制控制的最合理手段,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形式,而且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组织。他的这些思想体现在其着作《社会和经济理论》之中。 此外,詹姆士·穆尼在与赖利合着的《组织原则》一书中,提出“协调、等级、职能”三原则,并提出管理是指导、激励别人的方法和技术,组织是把各种不同职责联系成一个协调的整体的方法。有突出贡献的英国着名管理专家林德尔·厄威尔,把泰勒、法约尔、穆尼等人的理论联系起来,系统化,并提出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三职能和预测、协调、指挥三项指导原则。 科学管理阶段的研究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这是科学管理的最大缺陷。 30年代到6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的发展阶段 行为科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这时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需要更先进的管理方法。此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科学管理思想阶段及其管理方法不注重人的因素常导致管理效果欠佳,这就促使管理学家们从人类行为的角度对管理进行研究,提出了各种行为科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习题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一、单项选择题 1、自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就有了()。 A管理思想 B管理活动 C管理理论 D上述三者都有 2、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 A韦伯 B泰罗 C法约尔 D梅奥 3、人际关系学说理论认为,人是()。 A经济人 B复杂人 C自我实现人 D社会人 4、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梅奥 B泰罗 C韦伯 D法约尔

5、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A管理的职能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管理的原则 D提高劳动积极性 6、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原则有()。 A5项 B10项 C14项 D6项 7、后人称法约尔为()。 A管理理论之父 B管理过程理论之父 C组织理论之父 D科学管理之父 8、管理学产生的萌芽阶段是()。 A19世纪20年代~20世纪初 B18世纪~19世纪末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9、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反映在他的代表作()之中。A《科学管理原则》

B《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C《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 D《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 10、梅奥实验经历了()个阶段。 A4 B10 C5 D6 二、多项选择题 1、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A泰罗 B韦伯 C德鲁克 D梅奥 E法约尔 2、法约尔认为管理这一职能活动由()职能组成。A指挥 B计划 C组织 D人员配备 E控制 F协调 3、以下属于法约尔管理14项的有()。 A统一领导 B等级链

C管理宽度 D职权和职责 E集体精神 4、韦伯认为存在的纯粹形态的权利有()。A社会权利 B自然权利 C理性一合法权力 D传统权力 E超凡权力 5、现代管理理论的新思潮包括()。 A管理组织的虚拟化理论 B自我管理理论 C知识管理理论 D企业再造理论 E学习型理论 F人本管理理论 三、简答题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现代管理论学派主要有哪些? 3、简述麦格雷戈的“X——Y理论”的要点。 4、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论述题

现代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现代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工商1401 赵博文 现代管理理论,是西方管理理论与思想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各种因素共同作用,持有不同观点的各个学派不断涌起,形成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形势。由此,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不断出现,在交织碰撞中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体系。 二战时期,随着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导致工业生产专业化和联合化在不断提高。传统的孤立、片面的管理方式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为管理学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动力。而战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等辅助学科的发展又为管理理论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于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曾经的管理理论迎来了转变的机遇。 现代管理理论的生父切斯特·巴纳德早在1938年就提出组织以协作系统方式运作。然而他的思想当时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巴纳德的思想引发了现代管理理论重视系统理论及其与组织关联性的风潮。研究者们认为,组织以开放式系统方式运作。组织与外界环境间处在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管理者必须有效管理系统各个部分。 早期的管理学家,对于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创新是值得赞扬的。但随着更多管理原则中的例外情况在实践中的出现,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原先的管理理论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是

以权变学派主张的因组织、员工所处环境不同,组织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的理论。在其不断地研究中,它们将组织规模、技术的常规性、环境的不确定性及个体的差异作为影响管理方式变化的重要因素。另一个理论就是由人工智能之父,赫伯特·西蒙,结合了社会系统学派理论,通过吸收古典管理理论、行为学派理论及计算机科学理论所创立的决策理论。他提出要重视管理的决策职能,并提出人有限度理性行为命题和“令人满意决策”准则。倡导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不要寻求绝对最优方案,而要根据相应情况选择最满意的方案。可以说,这两种理论为主的新理论的补充,使现代管理理论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20世纪80年代后,社会、经济、文化迎来了更迅猛发展。其中的信息技术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出现,使世界经济信息化、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加强、企业竞争加剧。由此,管理理论为了适应时代进步,又产生了更新的变化。如重视非理性主义倾向及企业文化的塑造、战略管理理论提出、企业再造理论出现,以及由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等众多观点的提出,使企业管理更重视通过信息技术为媒介。由高层管理者制定战略,由中下层管理者通过信息技术接收战略并针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重视企业对新经验、技术的学习,重视员工自身学习,从而使现代管理理论更好地融入企业现实发展中。而一直到今天,20世纪80年代后丰富发展的现代管理理论,还在影响着我们。 现代管理理论,是对近代管理理论的综合,是一门管理的科学。

管理控制的理论演变及其与内部控制关系_池国华

管理控制的理论演变及其与内部控制关系 池国华 吴晓巍 (东北财经大学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116025) 【摘要】 管理控制(M anagement Control)从狭义的角度讲是指管理者对战略实施过程的控制,因此管理控制既是执行组织战略的一个系统,又是组织内部控制的一个系统。本文首先剖析了管理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指出随着企业环境的日益复杂,管理控制在内部控制中占有重要支配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其次回顾了管理控制理论四个发展阶段的研究文献;最后总结了管理控制理论演变及其与内部控制关系所带来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对管理控制未来研究面临的挑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 管理控制 内部控制 环境变迁 理论演进 内部控制从组织内部的控制主体角度可分为董事会控制,管理者控制,员工控制,从而形成三个层级的内部控制:一是战略规划控制,即董事会对战略制定的控制;二是战略实施控制,即管理者对战略执行的控制;三是任务控制,即员工对作业的控制。管理控制从广义上讲应包含这三方面的控制;从狭义上讲主要指战略实施过程的控制(张先治,2002)。我们这里将管理控制作狭义解释。因此,管理控制既是执行组织战略的一个系统,又是组织内部控制的一个系统。从内部控制的理论进展可以看出,管理控制作为管理者确保资源有效利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组织系统,随着企业环境复杂程度和不确定性的增强,在现代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主要都是从确保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角度强调内部会计控制的构建,而忽略经营效果效率提高这一根本目标,从而忽略内部管理控制系统的构建、评价和研究。 一、管理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大致可以区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四个不同的阶段。内部牵制思想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以前,这是内部控制的最初形式,主要目的在于保护财产安全,确保账目正确。这一阶段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内部管理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949年,AICPA首次正式阐述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即“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协调方法和措施,旨在保护资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促进既定管理政策的贯彻执行”,这就形成了内部控制制度思想。这一定义强调内部控制“制度”不局限于与会计与财务部门相关的控制方面,而且还包括预算控制、成本控制、定期报告、统计分析和内部审计等。但是由于审计人员认为该定义的含义过于宽泛,因此AICPA于1953年在其颁布的《审计程序说明》第19号,对内部控制定义做了正式修正,并将内部控制按其特点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个部分,这种划分是为了规范内部控制检查和评价的范围,目的在于缩小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范围。无论怎样,这一阶段的内部控制正式将管理控制纳入其制度体系之中,管理控制成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88年AICPA在其颁布的SAS55又对内部控制进行了重新定义,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指出内部控制结构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组成。之所以提出内部控制结构,是因为人们发现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在实践中是相互联系、难以分割的。因此此时的内部控制融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于一体。 53

中国汉字的演变历史

汉字的演变图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商)(周) (秦) (汉)(魏晋)草书 ======================= 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 ⑴“声”是任何一种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遥远漫长的太古时代,人类从本能的“哭声、笑声……”或模仿大自然的“鸟鸣、虫叫、兽吼、风声、雷声、雨声……”中逐渐分化出具有一定意义、代表一定事物的“声音”,这就是语音的进化。例如:“ma、ba”用于代表“妈、爸”可能是从哭声“啊……”中分化出来。语音进化到现代,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汉语中大约有4×400=1600种声音。语音的分化必定有其自身一定的规律,从现代语言中可以分辩出一些线索。例如: “鹅、鸡、鸭、猫……”等家禽和家畜可能是依据其叫声而定其名的。 “哈、喔、嘘、哎唷……”等声音是直接表示人类在不同情绪下的自然发声。

“五→午”、“苗→渺”、“木→冒”……音相通,意相联。 【原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 ⑵“形”是语言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必要的。在远古时代人类主要面临的是生存和种族延续问题。在与大自然和猛兽毒蛇等的斗争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形”或“画”来表示事物。例如:远出狩猎,为了不至于迷失道路,可能在岩石上或树干上做一些标记。人类在狩猎时,也注意观察野兽的足迹,以辨别出野兽的特性。另外,人类也可能出于对神秘大自然的崇拜或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在岩洞壁上,画上“日、月、人、山、木、屮、动物、祖先……”等图象。 《说文解字》说,“黄帝的史官仓颉看见鸟兽的脚印,明白可以用形来区分事理,开始创造文字。” 【原文】皇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háng 野兽经过后留下的痕迹)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 “审(审)→宀番→宀采田”,“番”谓田中野兽的脚印。“采”辨别也,象兽指爪。“审”,悉也。 【原文】采,辨别也,象兽指爪,分别也。兽足谓之番,从采、田,象其掌。审,悉也,知审谛也,从宀、从采。悉,详尽也,从心、从采。释,解也,从采。采取其分别物也。 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进化过程。拼音文字是由原始图象向表示声音的字母方向发展,以语音作为主体。汉字由原始图象向“象、数、理”方向发展,用不同的图象来表示各种各样的意思。 ⑶“象”是创造汉字和《易》说理预事的主要方法。“日、月”等属于象形文字,是造字的基本部件。这些基本部件相互组合,产生各种各样的“象”,创造出更多的字。基本部件和字还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组合,产生用于表示各种事物、各种意念的诸多文字。 【原文】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如:“明→日月”、“易→日勿→日月”,“旦→日一”(下边的“一”表示“地”,与“?”卦三阳爻象“天、人、地”相通),“显→日业”(“业”,表示地上有茂密的树木,“日”已上树梢,太明“显”了)。 这些字还可以组成更多的字。如:“盟→明皿”、“踢→ 易”、“湿→氵显”、“但→亻旦”……。 造字和易理在这里完全相通,即所谓的“取象生理”的模糊思维和“阴阳互动”的二分原理。

汉字的演变过程表

一、汉字的演变过程表: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商)(周)(秦)(汉)(魏晋)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 ●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 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 ●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 ●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 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 ●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 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二、五个阶段 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 ⑴“声”是任何一种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遥远漫长的太古时代,人类从本能的“哭声、笑声……”或模仿大自然的“鸟鸣、虫叫、兽吼、风声、雷声、雨声……”中逐渐分化出具有一定意义、代表一定事物的“声音”,“鹅、鸡、鸭、猫……”等家禽和家畜可能是依据其叫声而定其名的。 ⑵“形”是语言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必要的。在远古时代人类主要面临的是生存和种族延续问题。在与大自然和猛兽毒蛇等的斗争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形”或“画”来表示事物。例如:远出狩猎,为了不至于迷失道路,可能在岩石上或树干上做一些标记。人类在狩猎时,也注意观察野兽的足迹,以辨别出野兽的特性。另外,人类也可能出于对神秘大自然的崇拜或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在岩洞壁上,画上“日、月、人、山、木、屮、动物、祖先……”等图象。 ⑶“象”是创造汉字和《易》说理预事的主要方法。“日、月”等属于象形文字,是造字的基本部件。 ⑷“数”概念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⑸“理”是“象、数”的扩展。汉字外延的演变主要是通过“理”来扩大的,即相“象”的事物,“理”也相通。例如:“明”本意是明亮,延伸出“眼睛看得清楚、心里明白、事情

2019管理学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进”习题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进 一、判断题: 1.斯密认为,每个人都是利己主义者,都只有利己的动机,因此客观上社不存 在共同的利益。(× ) 2.欧文的管理理论与实践是后期人际关系和行为科学理论的思想基础。(√) 3.管理学上,管理过程之父是指亨利,法约尔。(√) 4.勒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5.泰勒提出的差别计件工资制,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即根据工 人的实际工作表现而不是根据工作类别来支付工资 ( √ ) 6.韦伯主张,组织内的人与人之间应是一种非人格化的关系,也就是职务系, 以保证其成员的一切行为都服从于一个统一的理性准则。(√ ) 7.法约尔认为,企业不论大小,其全部活动可以概括为六种工作:技术性工作、 商业性工作、财务性工作、会计性工作、安全性工作、管理性工作。(√) 8.霍桑试验说明了“经济人”假设的正确性。(×) 9.高士气并非总能带来高生产率。(√) 10.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目标是应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生产和作业管理的问题。 (√) 11.权变理论认为,虽然两种情景不能完全一样,但有可能类似,因此解决问题 的方法可以是相同的。(×) 二、单项选择: 1.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的是:( A ) A.科学管理理论 B.管理学科理论 C.一般管理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 2.传统的流水线生产对下列哪种情况最为适用? ( A ) A.生产技术较为稳定、品种较少、批量大的产品生产 B.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生产 C.技术简单、品种较多、批量较大的产品的生产 D.单件小批产品生产 3.泰勒是下列哪一阶段的代表人物之一? ( B ) A.管理萌芽阶段 B.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C.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D.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8.在管理学上,“组织理论之父”是指:( C ) A.法约尔 B.艾默森 C.韦伯 D.泰勒 4.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 A ) A.经济人 B.自我实现人 C.复杂人 D.社会人 5.法约尔的何种原则强调在组织中从最高一级到最低一级应建立关系明确的 映等级系列?( D ) A.分工原则 B.集中化原则 C.统一原则 D.等级链原则 6.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大要素不包括:( C )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7.“霍桑试验”直接为哪种学说做论证? ( A ) A.人际关系学说 B.决策理论学说

汉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的演变过程 xxx班xxx 大家好!我叫xxx,来自xxx班,下面让我和大家交流一下有关汉字演变的知识。 古代汉字的演变大致分为: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过程,下面我就这些不同时期的文字进行简单介绍: 1. 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最古老而又完备的汉字是殷墟甲骨文,距今有三千多年。而汉字产生的年代应该比甲骨文早得多。 甲骨文是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已发现甲骨文单字有4500字左右,可认识的约1700字。这些是现存的甲骨文与现代简化字的对比图片。 2. 金文:金文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的形体 和结构与甲骨文相似,金文的笔画特点是:字形圆转,大小均匀。象形性比甲骨文有所降低,字的定型性有所提高。 3. 大篆:大篆是西周晚期的一种文字,形体与金文大体一致,具有笔画繁多的 特点。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 4. 小篆:小篆是秦代的统一字体,经过整理、简化,所以异体字大量减少,且字形呈长方,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因为小篆在大篆的基础上简化而成,一般说小篆是大篆的简体。 5. 隶书: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为了便于书写,隶书将小篆圆转均匀 的线条变成了方折平直、粗细有致的笔画;隶书对汉字字体的改变是巨大的,因 此,“隶变”就成了古今汉字的分界。

6. 草书:草书是秦隶的草化、连笔而成。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末,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称为“狂草”。 7. 楷书:楷书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成熟于唐代,一直沿用至今。它完全清除了隶书中残存的小篆的影响,形成了完善的笔画系统。 8. 行书:行书是楷书的快写体,介于草、楷之间,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综上所述:汉字经过六千多年的变化,发展成七种不同的结体方式。“甲金篆隶草楷行”称为“汉字七体”。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在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 由于发展的需要,繁体字简化为简体字。简体字一般是指中国现代中文的法定标准写法。繁体字的简化,减少了汉字的笔画数和汉字的数目,因而降低了汉字学习的难度,同时加快了书写速度,有利于普及教育。 这是用小篆书写的汉字,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对,是吉星高照的意思!希望我们的交流使你对汉字的发展有个简单的了解,谢谢大家!

文字的演变过程

文字的演变过程 篇一: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 研究性学习 2010届高二(5)班 指导教师:谢伟军 课题组长:高庆青张学芳 小组成员:刘艳子罗红红杨翠红刘志伟冯自成 王通忠郭霞刘小燕冯彩凤王惠珍张文举范玉明白树强徐磊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流行使用数千年,最早的文字、符号可以追溯到结绳时代。可以这样说,如果站在五千年历史之上看中国文字,早期的文字有许多正是简化字,而繁体字中又有许多不适合于文字使用流传规律的文字,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也是一部别有风味的中国文化史。这里面有传说的神秘,君王的意志,文人的情怀,艺人的奇想,还有无数人民的大智慧。我们不妨沿着这条汉字铺就的古道,品一品那历史的意蕴。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商) (周) (秦) (汉)(魏晋)草书仓颉造字的传说 仓颉也称苍颉,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仓颉造字”

的传说在战国时期已经广泛流传。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中记载:“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 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与甲骨文相比,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小篆的制定是中国第一次有系统的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 大篆 大篆是西周时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针对不同的书写媒介,大篆亦有金文(或称“钟鼎文”)、籀文之别。

2019管理学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进”习题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进 一、判断题 : 1.斯密认为,每个人都是利己主义者,都只有利己的动机,因此客观上社不存 在共同的利益。(× ) 2.欧文的管理理论与实践是后期人际关系和行为科学理论的思想基础。(√ ) 3.管理学上,管理过程之父是指亨利,法约尔。(√ ) 4.勒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 5.泰勒提出的差别计件工资制,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即根据工 人的实际工作表现而不是根据工作类别来支付工资 ( √ ) 6.韦伯主张,组织内的人与人之间应是一种非人格化的关系,也就是职务系, 以保证其成员的一切行为都服从于一个统一的理性准则。(√) 7.法约尔认为,企业不论大小,其全部活动可以概括为六种工作:技术性工作、 商业性工作、财务性工作、会计性工作、安全性工作、管理性工作。(√ ) 8.霍桑试验说明了“经济人”假设的正确性。(× ) 9.高士气并非总能带来高生产率。(√ ) 10.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目标是应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生产和作业管理的问题。 (√ ) 11.权变理论认为,虽然两种情景不能完全一样,但有可能类似,因此解决问题 的方法可以是相同的。(× ) 二、单项选择 : 1.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的是:(A ) A. 科学管理理论 B C.一般管理理论 D .管理学科理论.行为科学理论 2.传统的流水线生产对下列哪种情况最为适用? ( A ) A.生产技术较为稳定、品种较少、批量大的产品生产 B.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生产 C.技术简单、品种较多、批量较大的产品的生产 D.单件小批产品生产 3.泰勒是下列哪一阶段的代表人物之一? ( B ) A.管理萌芽阶段 B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C.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D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8.在管理学上,“组织理论之父”是指:(C ) A. 法约尔 B .艾默森 C .韦伯 D .泰勒 4.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 A ) A. 经济人 B .自我实现人 C .复杂人 D .社会人 5.法约尔的何种原则强调在组织中从最高一级到最低一级应建立关系明确的 映等级系列?( D ) A.分工原则 B .集中化原则 C .统一原则 D .等级链原则 6.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大要素不包括:( C ) A. 计划 B .组织 C .领导 D .控制 7.“霍桑试验”直接为哪种学说做论证? ( A ) A. 人际关系学说B.决策理论学说

中国汉字的演变顺序

中国汉字的演变顺序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商)(周)(秦)(汉)(魏晋)草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之书迹。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饮酒及敬鬼神;也因为如此,这些决定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日,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商代已有精良笔墨,书体因经契刻,风格瘦劲锋利,具有刀锋的趣味。 大篆,字体名称,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或称"钟鼎文")与籀文(金文之繁化),而当代汉字学家推算秦朝应尚有甲骨文,所以现在也包括其中。大篆狭义上指籀文、遗存石刻石鼓文。 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大篆亦指籀文、遗存石刻石鼓文,因其着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名;石鼓文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为石刻之祖。 金文 - 殷周青铜器铭文

管理理论与思想的演变历程

管理理论与思想的演变历程 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本世纪初到30年代) 这一阶段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其间,在美国、法国、德国分别活跃着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师,即"科学管理之父"——泰罗(F. W. Taylor)、"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H. Fayol)以及"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M. Weber)。 泰罗重点研究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代表著作是《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科学管理的理论要点具体包括: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此必须配备"第一流的工人",并且要使他们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对工人的激励采取"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变对抗为信任,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相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泰罗的追随者们依其理论进行了动作与工时等效率问题的研究;傅勒还首先提出领导的权力要与员工共享,而非加诸于员工,并把这个想法叫做参与式管理。 法约尔的理论贡献体现在他的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年)当中,他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管理理论: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后者包含在前者之中;管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分工、职员与职权、纪律等管理十四条原则;管理五要素问题,其中,关于管理组织与管理过程职能划分理论,对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具有深远影响。 马克斯·韦伯则主张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他认为这是对个人进行强制控制的最合理手段,是达到目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形式,而且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组织。他的这一套思想体现在其著作《社会和经济理论之中》。 上述三位及其他一些先驱者创立的古典管理理论被以后的许多管理学者研究和传播,并加以系统化。其中贡献较为突出的是英国的厄威克(L. F. Urwick)与美国的古利克(L. Gulick),前者提出了他认为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十条原则,后者概括提出了"POSDCRB",即管理七项职能——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在实践上,各个公司开始将理论付诸于行动,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对公司的改组——采用集中控制下的分权制,建立事业部,成为分权的始作俑者。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研究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 第二阶段: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30年代到60年代) 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全世界出现经济大危机,在美国,罗斯福政府从宏观上对经济实施管制,管理学者们则开始从微观上研究"硬件"以外的造成企业效率下降的影响因素。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对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效果)的影响作用。这些研究起源于以梅奥(G. E. Mayo)为首的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与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的霍桑实验(1924-1932),该实验的结论——职工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存在霍桑效应等——引起了管理学者对人的行为的兴趣,从而促进了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该理论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与组织行为。 该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到今天依然非常著名的理论成果包括:1.马斯洛(A. H. Maslou)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的需求、安定或安全的需求、社交和爱情的需求、自尊与受人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等五个层次,当某一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该需求就不再具有激励作用。在任何时候,主管人员都必须随机制宜地对待人们的各种需求。2.赫次伯格(F.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把影响人员行为绩效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前者指"得到后则没有不满,得不到则产生不满"的因素,后者指"得到后则感到满意,得不到则没有不满

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一、科学管理理论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其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指导人们用科学理性的思维来进行管理,主张用科学的管理原则和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要求劳资双方实行重大的精神变革以达到共赢的目的。 泰勒(美国管理学家,1856-1915),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出版。主要观点包括: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 2、为工作挑选一流的人员。 3、实行标准化管理。 4、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 5、劳资双方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共同合作。 6、实行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的分离。 7、使管理职能细化,在此基础上实行“职能工长制”。 8、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亨利·甘特 1、创造了用于生产控制的甘特图,即生产计划进度表。 2、提出在管理中更多地重视人的因素,改进领导方式,强调工业民主和管理科学人性化。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创立了一系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和管理的旧方法。 该理论过于注重管理的科学性、精确性、法理性和纪律性,把员工看作是被动的受支配着和经济理性人,是活的机器,而较少关注人的全面特性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二、古典组织理论 主要研究如何管理整个组织的,其中心问题是组织设立以及如何提高组织效率的问题。 亨利·法约尔(法国古典管理理论家,1841-1925),他提出管理的14项一般原则: 劳动分工;权利与责任对等;确立和遵守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公平支付报酬;权力适度集中;划分等级系列;建立和维持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团结协作。 三、行为科学学派 行为科学从人的需要、欲望、动机、目的等心理因素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特别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提高工作效率并达成组织目标。 (一)霍桑试验和人际关系学说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除金钱外,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等社会的和心理的欲望的满足,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2、生产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工人的工作态度,即工作士气的提高。

汉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流行使用数千年,最早的文字、符号可以追溯到结绳时代。可以这样说,如果站在五千年历史之上看中国文字,早期的文字有许多正是简化字,而繁体字中又有许多不适合于文字使用流传规律的文字,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也是一部别有风味的中国文化史。这里面有传说的神秘,君王的意志,文人的情怀,艺人的奇想,还有无数人民的大智慧。我们不妨沿着这条汉字铺就的古道,品一品那历史的意蕴。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汉字的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商) (周) (秦) (汉)(魏晋)草书 仓颉造字的传说 仓颉也称苍颉,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仓颉造字”的传说在战国时期已经广泛流传。《淮南子·本经》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说文解字序》中记载:“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

1 巾”对“币”说:儿啊。你戴上博士帽,也就身价百倍了。“尺”对“尽”说:姐姐,结果出来了。你怀的是双胞胎。“臣”对“巨”说:和你一样的面积。我却有三室俩厅。“晶”对“品”说:你家难道没装修?“吕”对“昌”说:和你相比,我家徒四壁。“自”对“目”说:你单位裁员了?“茜”对“晒”说:出太阳了,咋不戴顶草帽?“个”对“人”说:不比你们年轻人了,没根手杖几乎寸步难走。“办”对“为”说:平衡才是硬道理!“兵”对“丘”说:看看战争有多残酷,俩条腿都炸飞了!“占”对“点”说:买小轿车了?“旦”对“但”说:胆小的,还请保镖了?“大”对“太”说:做个疝气手术其实很简单。“日”对“曰”说:该减肥了。“人”对“从”说:你怎么还没去做分离手术?“土”对“丑”说:别以为披肩发就好看,其实骨子里还是老土。“寸”对“过”说:老爷子,买躺椅了?“由”对“甲”说:这样练一指禅挺累吧?“木”对“术”说:脸上长颗痣就当自己是美人了。“叉”对“又”说:什么时候整的容啊?脸上那颗痣呢?一天,"0"跟"8"相遇街头,"0"不屑地看了"8"一眼,说:"胖就胖呗,还系什么腰带啊!"--"0"和"8"其实是发小。只有发小才可以这样口无遮拦,说心中所想,张嘴就来,毫无顾忌。一天,"0"在酒吧又碰到了"10"。看了"10"一眼,"0"不屑地说:"年纪轻轻的拄什么拐杖呀!""0"跟"10"的关系是大学同系同班同学。同校毕业者身上,常有相似文化基因。这话说得太抽象。简单说,即同校毕业者身上,多有相似胎记,好比出自同一个屠宰场的生猪,屁股上一概有一枚印文完全相同的蓝色图章……所以,又一天,当"0"碰到"101",发自内心地同情起自己的这位相距三界的校友:"哎,我说,你怎么拄上双拐了?" 以此类推,"2"与"5"的关系,类似于同一报系、不同报社的两个娱记."2"对"5"说:你该把肚皮收收了。"5"说:怎么啦?怎么啦?你不就隆了个胸嘛?有什么了不起呀!;而"6"和"9"则一定仿佛我们已婚十年的老夫妻.我媳妇就总在我难以克制的表现欲剑拔弩张之时半真半假地提醒--就像那天"6"碰到"9"时畅所欲言的那样:走就走呗,还玩什么倒立?……"7"--面对庄重俨然的"2","7"说:"下跪也没有用,我不会嫁给你的……"你看你看,"简单"可以很NB呢模仿下列趣味汉字的写法,再编5个出来“禾”对“干”说:不会吧,你家穷的连裙子都没得穿?“器”对“哭”说:叫你平时多练练口才,现在被人训哭了吧。“尺”对“尽”说:大街检查结果出来了,你怀的双胞胎!“日”对“曰”说:告诉过你不要打架,瞧!被槌扁了吧!“日”对“曰”说:说!谁又摁你了。“日”对“曰”说:我靠!你就不能少吃点,现在成将军肚了吧!“日”对“曰”说:你以后别和我站一起,人家以为我们双胞胎呢! “日”对“曰”说:我们要分清楚界限,你就嘴上功夫强,我是身体力行!“日”对“曰”说:我们以后要相互配合,你堵上面,我堵下面,不要老想往下发展! 2 一、不是故意写错的(引号中为错别字)1、饭店门口:“抄”饭2、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3、零售店铺门口:“另”售4、家具店门口:家“俱”5、装潢店门口:装“璜”6、失物广告:失物“启示”7、安装公司门口:“按”装8、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腊”9、饭店门口:“合”饭10、水果店门口:“波”萝11、饭店菜单:鸡“旦”12、五金店标牌:“扦”座13、体育用品店标牌:“兰”球14、快餐店门口:大排“挡”15、农贸市场标牌:“蕃”茄16、停车场招牌:“仃”车收费17、严打宣传标语:严“历”打击18、某机场横幅:年“青”19、某交通宣传标语:超限超载“殆”害无穷20、某食堂菜牌:鱼“园”二、故意写错的(引号中为错别字)1、药品广告:“咳”不容缓2、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3、补品广告:“鳖”来无恙4、眼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