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1,2课时)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1,2课时)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1,2课时)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1,2课时)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元素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归纳法、比较法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设问:碱金属元素间、卤族元素间的化学性质为什么相似?

结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讲述:目前已发现了100多种元素,它们的结构与性质各有什么联系?这其中有没有什么规律?(引出板书)

目前已经发现和合成的115种元素在排列时,也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也有一定的周期,那么,这里面周期是什么?有哪些规律可言?

建立原子序数概念后让学生阅读:表5-5、图5-5,解决以下问题:

1:原子序数概念:。

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种类呈现怎样的规律性的变化?

②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怎样规律性变化?

③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怎样的规律性变化?

④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元素主要化合价呈现怎样的规律性变化?

板书: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填表:

表5~6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变化的规律性

(5)表5—7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

[①大→小②大→小③周期性] 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实例

(6)

填写下列各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最高价氧化物及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

分析:周期性变化的起点、终点的一致性,并分析主要化合价中正价与负价的关系,还要从原子半径最大的原子同时又是最外层电子数最少的,表现最强的金属性,同理,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又是最外层电子数最多的,表现最强的非金属性。再根据原子半径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引出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周期性变化规律。

结论:

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种类、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元素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都呈现周期性变化。

2.元素性质(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3.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必然结果。

新课的延伸:1. 所隔的元素数目是不是相同?所呈现的周期是否规则?

2.每一个变化周期与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有什么关系?

教学小结:1.原子序数、元素周期律的概念。2.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表现形式及与最外层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关系

第二课时

新课准备:

提问:⑴原子序数、元素同期律的概念;

⑵元素性质同期性变化的形式。

设问: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是否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同期性变化?新课进行:

讲述:“越易越强、越强越强”即:

⑴金属: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⑵非金属性:与氢气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类推:“越难越弱、越弱越弱”。

以1~18号元素为例,通过实验以说明。

比较1 (1)钠与水反应(回忆)

(2)镁与水反应【实验5-1】

发现1 a条件不同,反应速度不同,镁在沸水中反应快;

b化学反应方程式:Mg+2H

2O=Mg(OH)

2

+H

2

↑;

c钠与水反应比镁与水反应剧烈、容易,钠的金属性比镁强;

d NaOH为强碱,而Mg(OH)

2

的酚酞溶液为浅红色,即为中强碱,钠的金属性比镁强。

比较2:①镁与2mL1mol/L盐酸反应

②铝与2mL1mol/L盐酸反应

发现2:①镁比铝与酸反应速度快,镁的金属性比铝强;

②化学反应方程式:Mg+2HCl==MgCl

2+H

2

2Al+6HCl==2AlCl

3+ 3H

2

比较3:氧化铝与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Al

2O

3

+6HCl ==2AlCl

3

+3 H

2

O

Al

2O

3

+2NaOH ==NaAlO

2

+H

2

O

填表

铝的化合物的性质:

(1)氧化铝:Al

2O

3

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反应。

方程式为:Al

2O

3

+ 6HCl = 2AlCl

3

+ 3H

2

O

Al

2O

3

+ 2NaOH = 2NaAlO

2

+ H

2

O

偏铝酸钠

(2)两性氧化物:既能跟酸反应生成跟盐和水;又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3mol/LH

2SO

4

1mol/LAlCl

3+3mol/LNaOH→Al(OH)

3

↓+6mol/LNaOH

两个试管中的氢氧化铝全部溶解,说明氢氧化铝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1)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氢氧化物。

(2)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氢氧化物。

小结:

可见,铝虽然是金属,但已经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

发现3:Al

2O

3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均生成盐和水→两性氧化物。

比较4:【实验5-3】先制备一定量的Al(OH)

3,再分别与3mL1mol/L H

2

SO

4

溶液和

6 mL1mol/L NaOH溶液反应.

发现4:① Al(OH)

3

也呈两性→两性氢氧化物;

②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 Al(OH)

3+3H+=Al3++3 H

2

O

Al(OH)

3

+OH-= AlO

2

-+

2H

2

O

比较:Si—SiO

2—H

4

SiO

4

(难溶弱酸) Si—SiH

4

(极难生成)

P—P

2

O

5

—H

3

PO

4

(中强酸) P—PH

3

(很难生成)

S—SO

3

—H

2

SO

4

(强酸) S—H

2

S(较难生成)

Cl—Cl

2

O

7

—HClO

4

(最强酸) Cl—HCl (容易生成)

组织学生阅读P

102、P

103

页课本,结合比较:

发现:非金属性:Cl>S>P>Si

结论:

1、 Ar

金属性→弱,非金属性→强稀有气体元素

2、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数的递增也呈现周期性变化。

新课的延伸:

1、NaHCO

3

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它是两性化合物吗?

2、氧化物分为三种: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教学小结:

1、概念: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元素周期律。

2、

Na Mg Al Si P S Cl 氧化物:

Na

2O MgO Al

2

O

3

SiO

2

P

2

O

5

SO

3

Cl

2

O

7

水化物: NaOH Mg(OH)

2

Al(OH)

3

H

4

SiO

4

H

3

PO

4

H

2

SO

4

HClO

4 氢化

物:——— SiH

4PH

3

H

2

S

HCl

主要化合价:+1 +2 +3 +4 +5 +6 +7

-4 -3 -2 -1

最外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

原子半径:→ 由大到小→

元素的性质:金属性→渐强,非金属性→渐弱。

钠、镁、铝的性质比较

硅、磷、硫、氯的性质比较

用元素符号回答原子序数11~18号的元素的有关问题 (1)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的是

。 (4)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 (5)能形成气态氢化物且最稳定的是

[答案:(1)Na (2)Na (3)Al (4)Cl (5)Cl

注:此处(2)、(3)、(4)、(5)分别容易错填为:NaOH 、Al(OH)3、HClO 4、HCl ]

[总结]

11~18号元素性质的变化结论:

Na Mg Al Si P S Cl Ar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稀有气体

[结论]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归纳总结]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事实上: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如11 ~ 18号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教学反思:

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在化学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

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第1章第1节 元素周期表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展示一张元素周期表 阅读教材]第4页了解元素周期表发展史 思考与交流] (1)我们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可见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间存在什么关系?(结合1-18号元素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把相同的元素排在同一横行,把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排在同一个纵行 (3)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横行、纵行? (4)为什么我们将稀有气体元素称为0族元素? 归纳与整理] 一、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②周期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称为长周期。课堂练习1]请大家根据元素周期表,完成下表内容。 思考与交流] 如果不完全周期排满后,应为几种元素? 归纳与整理]

①族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个纵行共分为个族,其中个主族, 个副族,一个族,一个族。 a、主族:由元素和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用A表示: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b、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 c、第Ⅷ族:三个纵行 d、零族:第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③族的别称 ⅠA称为元素ⅡA称为元素ⅣA称为元素 ⅤA称为元素ⅥA称为元素ⅦA称为元素 零族称为元素 【小结知识】 周期的结构:三短、四长、七横行; 族的结构:七主、七副、零八族。 课堂练习2] 请描述出Na、C、Al、S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课堂练习3]某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ⅦA 族它是___元素。 P相邻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板书设计】 一、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②周期的分类 2、族: ①族的分类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③族的别称 作业:1、整理、归纳本节教学案 2、完成【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班级姓名学号 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人教 高中化学必修2 教师用书

说明 为了帮助教师理解和体会课程标准,更好地使用教科书,我们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的内容和要求,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际,组织编写了本教师教学用书,供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时参考。 全书按教科书的章节顺序编排,每章包括本章说明、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三个部分。 本章说明是按章编写的,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分析和课时建议。教学目标指出本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内容分析从地位和功能、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教学深广度以及内容结构等方面对全章内容做出分析;课时建议则是建议本章的教学课时。 教学建议是分节编写的,包括教学设计、活动建议、问题交流和习题参考。教学设计对各节的内容特点、知识结构、重点和难点等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对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提出建议。活动建议是对科学探究、实验等学生活动提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问题交流是对“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教科书中栏目所涉及的有关问题给予解答或提示。习题参考则是对各节后的习题给予解答或提示。 教学资源是按章编写的,主要编入一些与本章内容有关的教学资料、疑难问题解答,以及联系实际、新的科技信息和化学史等内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科书,并在教学时参考。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王晶、王作民、李桢、吴海建、孙琳琳、张晓娟、宋锐等。 本书的审定者:李文鼎、王晶。 责任编辑:吴海建。 图稿绘制:李宏庆、张傲冰。 由于时间仓促,本书的内容难免有不妥之处,希望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修订改进。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2004年6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 本章说明 (1) 教学建议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2)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5) 第三节化学键 (6) 教学资源 (8)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4) 本章说明 (14) 教学建议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规律大全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规律大全 1.原子结构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注意:(1)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2)“核电荷数”与“电荷数”是不同的,如Cl-的核电荷数为17,电荷数为1. [质量数] 用符号A表示.将某元素原子核内的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整数值,叫做该原子的质量数. 说明(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的关系:A=Z + N. (2)符号A Z X的意义:表示元素符号为X,质量数为A,核电荷数(质子数)为Z的一个原子.例如,23 Na中,Na原子的质量数为23、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 11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1)当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时,没有确定的轨道,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的速度,也不能描绘出它的运动轨迹.在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时,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 (2)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几率多少的图像,叫做电子云.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不表示电子数,只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几率.电子云密度的大小,表明了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几率的多少. (3)在通常状况下,氢原子的电子云呈球形对称。在离核越近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小.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而只有当能量最低的电子层排满后,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电子层中.因此,电子在排布时的次序为:K→L→M…… (3)各电子层容纳电子数规律:①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1、2……).②最外层容纳的电子数≤8个(K层为最外层时≤2个),次外层容纳的电子数≤18个,倒数第三层容纳的电子数≤32个.例如:当M层不是最外

高一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知识回顾: 1、原子的结构: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 原子对外显中性 2、元素的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周期 ●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自左向右排成横行,每行叫做一个 周期。 ●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从上到下依次命名为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等 从上到下行数 名称元素种数原子的电子 层数 同周期内元素原子序数变 化规律 常用名又名 1 第一周期短周期 2 1 从左到右依次增大 2 第二周期8 2 3 第三周期8 3 4 第四周期长周期18 4 5 第五周期18 5 6 第六周期32 6 7 第七周期7 3、族

●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由上而下排成纵行, 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共18行 ●元素周期表共有十八个纵行,除8、9、10三个纵行叫第Ⅷ族外,其余每个纵行各为 一个族,它们又被划分为十六个族。 ●族分为主族和副族,主族用罗马数字加“A”表示,如ⅠA族;副族用罗马数字加”B” 来表示,如ⅡB。0族和Ⅷ族则不加“A”或“B” 注意:① 1,2行对应为ⅠA,ⅡA;13---17行对应为ⅢA---ⅦA ② 3---7行对应为ⅢB ---ⅦB;11,12行对应为ⅠB,ⅡB。 ③ 8,9,10对应为Ⅷ ④ 18行对应0族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1、碱金属元素 知识回顾:Na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从上到下原子的电子层数在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包括 ●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 R+2H2O====2ROH+H2 4Li+O2====2Li2O 4Na+O2====2Na2O(缓慢氧化) Na+O2==△===Na2O2 2、卤族元素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全册

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 2、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个不完全),周期数=电子层数 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4、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Li 、Na 、K 、Rb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Na 与K 分别与水、氧气反应的情况 分别与出K 、N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4)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5、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F 、Cl 、Br 、I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单质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条件与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4)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5)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核素 (1)核素的定义: A P X (2)同位素: 1 1H 、 2 1H 、 3 1H (3)原子的构成: 二个关系式: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P + 中子数N (3)几种同位素的应用: 126C 、146C 、 2 1H 、 3 1H 、238 92U

二、元素周期律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2)电子总是先从内层排起,一层充满后再排入下一层,依次是K、L、M、N (3)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氦原子是2 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 个电子。 2、元素周期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第三周期元素化学性质变化的规律 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钠镁与水反应现象,比较钠镁与水反应的难易(方程式书写) (2)镁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现象,方程式) (3)比较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比较硅、磷、硫、氯与氢气反应的难易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比较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3)向硫化氢水溶液中滴入氯水的现象 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4、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5、在周期表中一定区域可以寻找到一定用途的元素 (1)寻找半导体材料 (2)寻找用于制造农药的材料 (3)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合金材料 6、推测钫(与K同一主族在K的下面)的性质 推测铍的性质 推测量114号元素的位置与性质 三、化学键

高一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律测试题(含答案)

新课标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下列各微粒中, 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 A. N2和CO B. H2S 和H2O C. NH4+和H2S D. CO2和NO2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B.硫酸的酸性比磷酸的酸性强,所以硫的非金属性比磷强 C.氟化氢是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 D.氢氧化铝的碱性强于氢氧化镁的碱性 5.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 不正确 ...的是 A. 酸性强弱: HI > HBr > HCl > HF B. 原子半径大小: Na > S > O C. 还原性强弱: F- > Cl- > I- D. 碱性强弱: KOH > NaOH > LiOH 和B 是同周期的相邻元素, B 和C 是同主族的相邻元素, 且A、B、C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则A、B、C三种元素分别是 A. N、O、S B. F、O 、S C. S、Cl 、F D. O 、F 、S 、B、C、D、E 是同一短周期的五种元素, 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碱性, 且碱性前者强于后者, 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且酸性前者强于后者, 五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 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B A D C E B. E C D A B C. B A E D C D. C D E B A 10.元素碲(Te), 已知它与氧元素同族, 与铷同周期, 关于碲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原子序数为52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为H2TeO4 C. 碲的非金属性比碘强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硫化氢差 mol RO32-共有30 mol电子,则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二周期 B.第四周期 C.第ⅣA族 D.第ⅥA族 15.下列各元素的氧化物中, 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又能够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是 A.元素X: 它的原子中M 层比L 层少2 个电子 B.元素Z: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 ⅢA 族 C.元素Y: 它的二价阳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与氩原子相同 D.元素W: 它的焰色反应颜色呈紫色 18.若某原子X的原子序数为26,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X 是金属元素 B. X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 C. X在周期表中位于第ⅧB族 D. X没有负化合价 19.短周期元素X 和Y 可以形成XY4型化合物, 若X 的原子序数为m , Y 的原子序数为

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律练习题

作业 1 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二周期,第ⅠA族 B.第二周期,第ⅤA族 C.第三周期,第ⅣA族 D.第三周期,第ⅤA族 2、下图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A.Mg2+ B.Cl C.Ar D.K 3、下列原子中,最容易形成阳离子的是() A. B. C. D.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 A.主要化合价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半径 D.最外层电子数 5、和氖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的微粒是()A.He B.K+ C.Cl- D.Na+ 6、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一组微粒是() A.Mg2+,Al3+,Cl-,Ne B.K+,Ca2+,S2-,Ar C.Na+,F-,S2-,Ar D.Mg2+,Na+,Cl-,S2- 7、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A m+和B n-,两种元素的质子数,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肯定 8、今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 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则A、B分别是() A.He和B B.C和Cl C.Na和Si D.C和Al 题目 1 2 3 4 5 6 7 附8 答案 9、有A、B、C三种元素,已知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和C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等,而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C能形成AC型化合物,A2+离子和B原子电子层数也相同.回答: (1)画出A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 (2)A、B、C三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2 1.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全面最新)

必修2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短周期(第1、2、3周期) 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 周期表长周期(第4、5、6、7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 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 第Ⅷ族1个(3个纵行) 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1. 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点燃点燃 4Li + O2 Li2O 2Na + O2 Na2O2 2 Na + 2H2O =2NaOH + H2↑ 2K + 2H2O =2KOH + H2↑ 2R + 2 H2O = 2 ROH + H2 ↑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3.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到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 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从Li到Cs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结论:1)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2)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4.碱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 ①密度逐渐增大(K反常)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3)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小结: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了碱金属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递变性: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 逐渐增强。 (二)卤族元素: 1.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7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2.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递变性:(从F2到I2) (1)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2)密度逐渐增大;(3)单质的熔、沸点升高 3.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X2 + H2= 2 HX 卤素单质与H2的剧烈程度:依次减弱;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4.卤素单质间的置换 2NaBr +Cl2=2NaCl + Br2氧化性:Cl2________Br2;还原性:Cl-_____Br - 2NaI +Cl2=2NaCl + I2氧化性:Cl2_______I2;还原性:Cl-_____I - 2NaI +Br2=2NaBr + I2氧化性:Br2_______I2;还原性:Br-______I - 结论: 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对于阴离子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碱金属、卤素的性质递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律》教案

元素周期律教案 教师姓名: 授课年级: 高三课例名称: 元素周期律 课型: 高考复 习课 参考教材: 人教版必修二第3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了解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 3、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4、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5、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反思,寻找规律 2、根据规律进行解题,掌握解题的关键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解题练习,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并善于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时纠正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化学学科素养 教学重点 1、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半径大小的比较 3、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及应用 教学难点 半径大小的比较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教学用品 多媒体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回顾导入新课回顾元素周期表中的要点引出本节课课题——元素周期律 回顾旧知, 导出新知

【巩固练习】

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热稳定性:HCl>HI B.原子半径:Na>Mg C.酸性:H 2SO 3 > H 2SO 4 D.还原性:Cl - < S 2- 2、(2015·山东高考·8)短周期元素X 、Y 、Z 、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 、W 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 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XZ C.Z 、W 均可与Mg 形成离子化合物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 3.右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已知a 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是次外层电子数目的一 半,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元素a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b 的弱 B.元素a 的原子半径比d 的大 C.元素a 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 D.元素a 的单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4、依据下表选择有关序号,并 用相应的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这些元素中, 是最活泼的金属元素; 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是最不活泼的元素。 (2)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 酸性最强; 碱性最强; 呈两性。 (3)⑤ ~ 元素的原子中, 原子半径最小; 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都很弱。 (4)在所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最不稳定是 (5)写出①、②两种元素的符号 、 。

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设计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化学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的第一课时。通过义务教育九年级和高一必修《化学1》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为以后学习元素周期律做好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门捷列夫的成长史及其发现元素周期表的艰辛历程; 2.初步理解和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和族的概念以及元素的“位-构”关系; 3.巧记周期表中的元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解读元素周期表,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规律的能力; 3.通过推导元素的原子结构和位置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门捷列夫的成长史及其发现元素周期表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在逆境中勇于挑战自我、不断追求真理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 2.在“纸牌游戏”中,感受科学家发现元素周期表的情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总结的科学态度,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其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的相互推断。 三、设计思路以故事引入新课题→纸牌游戏→周期表的编排规则和结构→周期表的巧记方法→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发现能力的目的。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规律大全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规律大全 1原子结构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注意:(1)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一所带的电荷数 (2) “核电荷数”与“电荷数”是不同的,如C「的核电荷数为17,电荷数为1. [质量数]用符号A表示?将某元素原子核内的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整数值,叫做 该原子的质量数. 说明(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的关系:A= Z + N . (2)符号A X的意义:表示元素符号为X质量数为A,核电荷数(质子数)为Z的一个原子.例如,J Na中,Na原子的质量数为23、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1) 当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时,没有确定的轨道,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 的位置和运动的速度,也不能描绘出它的运动轨迹.在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时,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 现机会的多少. (2) 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几率多少的图像,叫做电子云.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不表示电子数,只表 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几率.电子云密度的大小,表明了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几率的多少. (3) 在通常状况下,氢原子的电子云呈球形对称。在离核越近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的地方电子云密 度越小.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4)原子最外层中有8个电子(最外层为K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稳定的,这个规律叫“八隅律”?但如PCI5中的P原子、BeCl2中的Be原子、XeF4中的Xe原子,等等,均不满足“八隅律”,但这些分子也是稳定的. 2?元素周期律 [原子序数]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序号,叫做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高中化学必修二《物质结构_元素周期律》知识总结

高中必修二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原子结构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注意:(1)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2)“核电荷数”与“电荷数”是不同的,如Cl-的核电荷数为17,电荷数为1.[质量数] 用符号A表示.将某元素原子核内的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整数值,叫做该原子的质量数. 说明(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的关系:A=Z + N.(2)符号A Z X的意义:表示 Na中,Na原子元素符号为X,质量数为A,核电荷数(质子数)为Z的一个原子.例如,23 11 的质量数为23、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1)当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时,没有确定的轨道,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的速度,也不能描绘出它的运动轨迹.在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时,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 (2)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几率多少的图像,叫做电子云.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不表示电子数,只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几率.电子云密度的大小,表明了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几率的多少. (3)在通常状况下,氢原子的电子云呈球形对称。在离核越近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小.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而只有当能量最低的电子层排满后,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电子层中.因此,电子在排布时的次序为:K→L→M…… (3)各电子层容纳电子数规律:①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1、2……).②最外层容纳的电子数≤8个(K层为最外层时≤2个),次外层容纳的电子数≤18个,倒数第三层容纳的电子数≤32个.例如: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排布的电子数为2×32=18个;而当它是最外层时,则最多只能排布8个电子. (4)原子最外层中有8个电子(最外层为K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稳定的,这个规律叫“八隅律”.但如PCl5中的P原子、BeCl2中的Be原子、XeF4中的Xe原子,等等,均不满足“八隅律”,但这些分子也是稳定的. 2.元素周期律 [原子序数]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序号,叫做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完整)高一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的推断专题训练.docx

专项训练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推断题) 1、下列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阿拉伯数字(1 、 2?? ) 是原周期表中行或列的序号.参 照元素 A~I 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 . 行 118 横行 1A21314151617 2B C D E 3F G H I (1)B 、C、H 三元素中非金属性最的是________(写出元素名称 ) ,写出由一种化物制取CD 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2)表中某元素能形成两性氧化物,写出氧化物溶于氧化溶液反的离子方程式: 。 (3)表中某元素的在常温下气,元素能与A~ I 中的一种元素构成原子个数比 1∶1 和 1∶2 的两种化合物X 和 Y,元素能与 A~ I 中的另一种元素构成原子个数比1∶ 1 和 1∶ 2 的两种化合物 Z 和 M.写出 Z 与 Y反的化学方程式:。 (4)F B C D E的原子半径序:(化学符号表示) F D E 的离子半径序(化学符号表示,下同) 最高正价最高的是:族序数最大的是: 2、已知 X、Y、Z、W是短周期元素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它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子, Z、W在元素周期表中于相的位置,它的在常温下均无色气体, Y 原子的最外子数是内子数的 2 倍. (1) 写出 Z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在一定条件下,由 X与Z反生E,写出反的化学方程式:____ _________________; E 在催化存在的条件下,可用于原汽尾气中的_____________. (3) 由 X、Z、W三种元素成的某种是;由X、Y、Z、W四种元素可成酸式,化合物的水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在加条件下反的离子方程式 。 (4)工上用 E 送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可察到大量白烟,同有Z 生成,写出化 学方程式,反中被氧化的 E 与参与反的 E 的量之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专题训练

元素周期律专题训练 1.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①粒子半径:K+>Al3+>S2->Cl-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PH3>SiH4③离子的还原性:S2->Cl->Br->I-④氧化性:Cl2>S>Se>Te⑤酸性:H2SO4>H3PO4>H2CO3>HClO ⑥非金属性:O>N>P>Si⑦金属性:Bed B.离子半径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教案 【课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 3、掌握第三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4、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了解周期表中主族与周期的性质递变[过程与方法]:查阅资料、阅读、比较、分析、讨论、归纳、信息处理、实验验证 [情感与态度]:1、.体验科学方法对科学研究的价值 2、认识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和对立统一的规律,形成正确的哲学观 【课前预习案】 1、复习上一节内容的原子结构 2、阅读教材13至18页,尽量寻找重点,寻找规律 3、填写教材14至15页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 4、掌握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5、从表1-2中找一些最外层电子数与内(或次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6、确定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核外电子在离核的一定区域内绕原子核作高速的运转运动,它们的运动是有一些规律的,否则就会发生碰撞等问题。原子的核外电子由于运动从而具有能量,而运动的速度或状态不同,又使这些电子的能量会有所不同。对于原子核来说,离核近的区域能量低,离核远的区域能量高,于是,科学家根据能量的高低和离核的远近将原子核外的一定空间形象的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将之称为电子层。科学家将原子核外一共分为了七个电子层,用n=1、2、3、4、5、6、7或(K、L、M、N、O、P、Q)来表示。 1、电子层 (其实,只有电子层还不能很好的表示电子在核外的排布,科学家还将其分为了电子亚层和轨道,这在以后的内容中学习,都是一些比较容易接受的内容。) 核外电子在排布的时候,不是想往哪里去就在那里排,而是首先排在能量低的地方,也就是K层,通常是一层排满后再排下一层。 2、电子排布规律: 1、电子总是尽可能的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里,然后才由里及外的向外排列 2、每个电子层最外排电子数为2 n2 (n为电子层数)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一、周期表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依据 横行:电子层数相同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从左到右排列 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从上向下排列 2、结构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短周期(第1、2、3周期) 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 周期表 长周期(第4、5、6、7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 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 第Ⅷ族1个(3 1个)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K 反常) 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结论: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3、化学性质 (1)相似性: (金属锂只有一种氧化物) 4Li + O 2 Li 2O 2Na + O 2 Na 2O 2 2 Na + 2H 2O = 2NaOH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 2R + 2 H 2O = 2 ROH + H 2 ↑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2)递变性:①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容易②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 结论:①金属性逐渐增强②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点燃 点燃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教案.docx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教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教案 【篇一:高中化学必修2全部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2全部教案 第一章 本章概况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新教材把本章内容作为必修2的第一章,足以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本章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章:化学健。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新课改精神,必修内容只要学生具备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必需的学科素养,新教材的安排,正好体现了这一要求。三节内容,都属于结构理论的基础知识,学生只有具备这些知识,对该结构理论才能有初步的了解,也才有可能进一步继续学习选修内容。新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打乱了原有的知识体系,首先介绍周期表,给学生以感性认识,然后简略地介绍了周期表的形成过程,逐步引入主题:现行的周期表。既让学生了解了科学家探索的过程,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其间穿插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等知识,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便于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规律,为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新教材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直接给出了1-20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删去“电子云”等一些抽象的概念,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然后,以第三周期为例,或以实验,或以给出的图表,让学生动手推出结论,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三节:化学键,以nacl、hcl为例介绍了离子键,共价键的知识,简明扼要,学生理解难度并不大。教学时,可以多举典型实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以帮助学生巩固概念。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上所提供的图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推理、探究,切忌教师照本宣科,给出现成的结论,这样,学生不经过分析、观察,生吞活剥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实践证明,既不利于掌握知识,更不利于培养能力。通过本章学习,力求让学生体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在结构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为以后学习服务。 本章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建;离子键、共价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关系。 本章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共价键。课时安排 第1节元素周期表2课时第2节元素周期表3课时第3节化学键2课时本章复习2课时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周期表的结构;2、初步掌握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周期表的结构;2、自主探究:探究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史学习,培养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教学重点:1、周期表的结构;2、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教学难点: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三角架、酒精灯、石棉网、镊子、小刀、滤纸、火柴、玻璃片、蓝色钴玻璃、小烧杯、酚酞试液、na、k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门捷列夫事迹介绍]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编制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B.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的排序依据是原子的核电荷数 C.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的排序依据是相对原子质量 D.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规律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列就是一个族 B .主族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 C .副族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 .元素周期表每个长周期包含32种元素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 B.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族 C.所含元素种数最多的族是Ⅷ族 D.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都是第ⅡA 元素 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反映原子结构和元素的化学性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由长、短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元素族称为主族 (除零族外) B .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C .短周期元素原子形成简单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 .互为同位素的不同核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不同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卤族元素都有正化合价 B.卤族元素的单质都只具有氧化性 C.卤族元素的最低化合价都是-1价 D.卤族元素氢化物都是强酸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卤族元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因此不能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反应 B.碱金属元素单质越活泼,其熔点和沸点就越高 C.卤族元素单质都能与水剧烈反应 D.卤族元素单质都能和氢气反应,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随单质氧化性的增强而增强 7、下列有关卤族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卤素单质从F 2到I 2,颜色加深,熔沸点升高 B.卤族元素从Cl 到I,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减弱 C.卤族元素从F 到I, HX 水溶液酸性增强 D.卤素单质氧化性F 2>Cl 2>Br 2>I 2,因此排在前面的卤素单质可将排在后面的卤素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8.下列有关卤族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密度:22Cl >Br B. 44HFO >HClO C.热稳定性:HBr>HI D.最外层电子数:Br>I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docx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 律 周期同一横行周期序数 =电子层数 类别周期序数起止元素包括元素种数核外电子层数短周期1H— He21 2Li —Ne82 3Na—Ar83 长周期4K— Kr184 5Rb—Xe185 6Cs—Rn326 7不完全Fr —112号 ( 118)26( 32)7 第七周期原子序数113114115116117118个位数 =最外层电子Ⅲ AⅣ AⅤAⅥAⅦA0数 族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或:主族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 ) 18个纵行( 7个主族; 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8、 9、 10三个纵行)) 主族副族A B 7个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 成 7个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第Ⅷ族和全部副族通称过渡 金属元素 Ⅷ族 零族 碱金属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个有 3个纵行 1个稀有气体元素非常不活泼 锂、钠、钾、铷、铯、钫( Li 、 Na、K 、Rb 、 Cs、 Fr)结构因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易失去电子,显+1 价, 密度逐渐增大逐渐升高 熔沸点逐渐降低(反常)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加,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失 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越活泼 卤素氟、氯、溴、碘、砹( F、Cl 、 Br 、 I 、 At ) 结构因最外层都有 7个电子,易得到电子,显-1价, 物理性质密度逐渐增大 熔沸点逐渐升高(正常) 颜色状态颜色逐渐加深气态 ~液态~固态 溶解性逐渐减小 化学性质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加,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越不活泼与氢气反应剧烈程度: F2 2 2 2 >Cl>Br >I 氢化物稳定性HF>HCl>HBr>HI 氢化物水溶液酸性HF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强化练习.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强化练习 第一部分原子结构 一、选择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B.所有粒子都带中子 C.原子呈电中性,所以原子不含电荷 D.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已知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227、中子数为138,则质子数为 A.416 B.89 C.227 D.203 3.关于37 17 Cl叙述错误的是 A.质量数为37 B.中子数为20 C.电子数为17 D.相对原子质量为35.5 4.某金属原子符号为166 67 X,该原子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A.32 B.67 C.99 D.166 5.下列粒子中与NH+4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A.Na+ B.F- C.OH- D.H2O 6.在化学反应中,下列数据发生变化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质量数 7.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的原子X,其阳离子X n+核外有a个电子,则X的质量数为 A.2(a+n) B.2(a-n) C.2a D.n+2a 8.已知R2+核内共有N个中子,R的质量数为A,m g R2+中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 A N A m) (- mol

B. A N A m ) 2(+- mol C.m A N A ?+-)2( mol D.A N A m )2(-- mol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中电子在核外运动有确定的轨道 B.电子云中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核外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 C.离原子核越近的电子越不容易失去 D.原子核外除最外层外每层上电子数必符合2n 2个 10.下列粒子中,其K 层和L 层电子数之和等于M 层和N 层电子数之和的是 A.K + B.Mg C.Ca D.S 11.与Ar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跟与Ne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所形 成的化合物是 A.CaF 2 B.HCl C.Na 2O D.H 2O 12.若a A n+和b B 2- 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 等于 A.b +n +2 B.b +n -2 C.b -n -2 D.b -n +2 13.在原子的第n 电子层中,当n 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电子数与(n -1)层相同,当n 为次外层时,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比(n +1)层最多容纳电子数多10,则n 层是 A.N 层 B.M 层 C.L 层 D.K 层 14.今有A 、B 、C 三种元素,A 、C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2,B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A 原子比B 原子多一个电子层,C 原子比B 原子少一个电子层,这三种元素分别是 A.S 、Si 、Be B.O 、C 、Mg C.O 、Si 、Ca D.S 、C 、He 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种粒子,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也一定相同 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C.两种原子若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存在两种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16.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17.下列各组粒子中,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是 A.F - ,Ar B.Ca 2+,A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