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通信行业 中国行业季度分析报告

通信行业 中国行业季度分析报告

通信行业 中国行业季度分析报告
通信行业 中国行业季度分析报告

中国行业季度分析报告

通信行业

(2005年3季度)

要点提示

1、2005年各月电信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仍持续回升,但同比增幅较去年同期仍有下降。全年电信收入增长仍可达到预期水平,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2、截至9月底,固定电话用户已达亿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亿户。无线市话用户依然是推动固定电话用户增长的主要因素。移动用户累计同比增长速度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在宏观经济继续向好的大背景下,移动用户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3、2005年1-9月互联网用户中拨号用户呈持续减少趋势,宽带用户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进步,以及由此带来的宽带接入价格的下降,宽带用户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并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主导力量。

4、2005年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同比下降%。今年投资的下降与电信产业重组和3G牌照发放的久拖不决有关,由于这种政策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了运营商的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总额。

5、受电信业投资规模下降的影响,国内市场基本处于萎缩状态,通信设备制造业总体产量增长乏力,增量不增收情况依然存在。国内通信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带动一些通信产品产销量下滑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降低了销售

利润率是影响通信设备业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

6、我们预计中国电信业会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发生重组,与此相应,中国将在2006年年中发放3张3G牌照。预计2010年我国3G用户数将接近2亿,3G用户渗透率达到30%以上。2006年3G业务收入将达到亿元,2010年则会增至亿元。经过测算,我们认为今后五年3G网络建设总投资约在2500-3000亿元,3G网络主设备约1000-1200亿元。2006年将是3G网络大规模建设时期,各运营商对系统设备的支出占据绝对比重。到2008年左右,3G网络大规模建设将基本告一段落,以后支出主要用于网络优化和系统升级。

7、从宽带接入技术方面看,虽然ADSL仍是最主要的宽带接入方式,但从其技术的局限性和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其他宽带接入技术未来仍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可以预计,2006年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在宽带接入业务方面将会有更多的新举措。相应地固网运营商会加大网络建设的投资力度,从而推动网络设备市场的增长。从长远的角度看,随着宽带接入不断普及,宽带接入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将逐渐“公用事业化”。宽带应用才是目的,宽带接入仅仅是手段,其对最终用户的控制作用将逐渐弱化。宽带应用产业会长期持续高速增长,成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主导推动力量。

表目录

电信业运行分析

一、电信业务总收入同比增速放缓,移动收入份额继续攀升

2005年1-9月份电信业务收入为亿元,同比增长%,收入同比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收入增长的放缓与我国电信业所处的阶段是基本适应的:首先,电信业在经历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资费水平的下降是必然趋势,这自然会影响业务收入的增长;其次,我国电信业尚处在规模扩张型向效益型转变的初期,对存量市场的挖掘不够、增量市场发展不力时(今年用户增长明显放缓)收入增幅自然下降。但全年电信收入增长仍可达到预期水平,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图表 1 2004-2005年电信收入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从电信业务收入构成看,收入结构相对稳定,移动通信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确定。目前移动通信约占45%的收入份额,比去年同期提高了近两个百分点,在移动通信领域,移动数据业务发展迅速,其业务收入占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的%;数据通信业务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上升个百分点;固定本地和长途收入则呈现下降趋势,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和个百分点。数据通信依然是增长最快的领域,其收入同比增长率高达%,是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倍。

图表 2 2005年1-9月电信业务收入构成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图表 3 2005年1-9月各项业务收入同比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二、固定电话用户规模扩张减慢,小灵通仍是拉动用户增长的主力军

2005年前9个月,全国固定电话用户累计新增万户,达到万户。固定电话用户月均新增万户,略低于2003年和2004年各月平均新增405万户和万户的增幅,且传统固定电话用户和无线市话用户增幅都有所下降。在移动对固定的强势替代性影响下,固定电话用户增长的放缓是电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固网运营商必须加快自身的战略转型,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以维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图表 4 2003-2005年各月固定电话新增用户比较(单位:万户)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无线市话用户依然是推动固定电话用户增长的主要因素。前9个月,无线市话用户累计新增万户,达到8382万户。进入2005年,尽管无线市话用户的增速减慢,月均增长为万户,较上年同期月均减少约50万户,但每月新增无线市话用户占新增固定电话用户比例仍在5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小灵通凭借其低廉的资费和实际的可移动性,在低端市场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固网运营商在没有找到新的增长点之前,还必须依靠它来拉动收入的增长。进入第三季度,两大固网运营商相继宣布增加对小灵通的投资,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表明小灵通在短期内不会淡出市场。

图表 5 2005年无线市话新增用户及占新增固定电话比例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三、移动电话用户增速相对放慢,新增用户主要来自后付费

2005年前9个月,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月均增长万户,低于2003年和2004年各月平均新增517万户和562万户的增幅,累计新增4310万户,达到万户。但从总体增长规模来看,同比增长速度较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移动用户总体增长的放慢,主要是由于在经历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城市地区的普及率已较高,而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无力担负相对高昂的使用费用所致。但移动化是未来的基本趋势,且目前的普及率仅为%,在宏观经济继续向好的大背景下,移动用户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仍将以较快的速度继续增长。

图表 6 2003- 2005年各月新增移动电话用户(单位:万户)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从移动电话用户的构成看,GSM用户依然占据移动用户的主体,市场份额高达%,CDMA也有一定发展,其市场份额已从2004年同期的%上升到%,提升了约个百分点;在新增用户中,有约87%来自后付费用户,从而使预付费用户在用户总数中的比例持续降低到目前的%。后付费用户的增多主要是运营商经营策略调整所致,一方面大量资费套餐的推出,降低了使用门槛,使低端用户无须通过预付费形式来控制通信消费支出;另一方面出于运营成本和收益考虑,运营商有意识地削弱了对预付费用户的拓展力度。此外,小灵通的拓展将一部分潜在的预付费用户纳入其阵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移动预付费用户的发展。

四、宽带用户持续快速增长,新增用户以ADSL为主

截至2005年9月,互联网用户数(包括拨号和专线用户)累计达到万户,其中互联网拨号用户万户,呈持续减少趋势,在互联网用户总数中的比重从

去年同期的%下降到%;宽带用户3501万户,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前9个月累计新增万户,月均增长万户,在互联网用户总数中的比重也从2004年同期的%飞升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进步,以及由此带来的宽带接入价格的下降,宽带用户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并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主导力量。

图表 7 2005年各月新增宽带用户及宽带用户占互联网用户比例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在宽带用户中,ADSL仍是宽带接入的主流方式。在过去的一年中,随着接入方式的日趋多元,LAN和WLAN用户逐渐增多,GPRS、CDMA1X等宽带用户也有所发展,导致ADSL接入用户在新增宽带用户中的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其总体市场份额较上年同期也有小幅下降,但目前仍占据宽带用户市场约70%的份额。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凭借其经济、快捷、安全的特点,ADSL仍将是国内重点发展的宽带接入方式,其主导地位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图表 8 2005年ADSL用户占宽带用户中比例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五、移动本地通话量大幅增长,对固定话音的替代持续增强

2005年1-9月,固定本地通话时长(包括区内和区间)累计为亿次,仅比上年同期增长%;而移动本地通话时长达亿分钟,同比增长35%。可见本地通话总量的增长主要是移动本地通话量的大幅增长所致。

从每用户每月使用量(MOU)看,2005年1-9月,由于固定本地通话量的增长幅度小于同期用户的增长速度(13%),从而使得固定本地MOU较上年同期减少18次,呈持续下降走势;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移动通话量的增

长明显快于用户的增长,并直接带动移动MOU的增加。与2004年同期相比,平均每月每用户使用量从238分钟上升到265分钟。这表明移动话音对固定话音业务的分流依然强劲,谋求非话音业务收入的增长将是固网运营商摆脱困境的出路所在。

表格 1 2004-2005年移动与固定本地通话量对比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六、IP对传统长途的替代效应减弱

首先是IP通话时长的增速放缓。截至2005年9月,传统长途电话通话时长累计达亿分钟,同比增长%,高于同期IP和移动国内长途的增长速度。移动长途通话时长累计达亿分钟,同比增长%;IP长途通话时长累计达亿分钟,同比增长%,远低于前两年的增长幅度,并低于同期传统固定和移动长途业务的增长率。

其次,从三大业务在长途总通话时长的比重看,传统长途、移动长途和IP 三大业务的比重趋于稳定,2004年初以来一直保持在25:30:45的水平。IP电话尽管凭借其低廉的资费在长途领域占据主导的地位,但随着固定长途资费水平的下降以及使用习惯的影响,其对固定长途的替代作用减弱已日趋明显。

图表 9 固定长途、IP长途与移动长途通话时长份额变化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大幅下降,投资收入比逐渐趋于理性

2005年1-9月全国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其中东部地区完成亿元,下降%;中部地区完成亿元,下降%;西部地区完成亿元,下降%。

图表 10 2004-2005年电信投资情况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从电信投资结构看,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占业务收入的比重呈下降趋势,每单位电信投资带来的收入则一直上升,表明电信业发展对投资的依赖有所减弱,已开始从单纯的投资驱动型向效益型转变。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年投资的下降与电信产业重组和3G牌照发放的久拖不决有关,由于这种政策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了运营商的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总额,并促使投资占业务收入比重的下降。

图表 11 1999-2005年中国电信市场投资结构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从电信投资的走向看,主要集中在接入网、本地网和支撑网,其中数据及互联网的建设、新业务开发和管理支撑系统建设投资增加显着。从资金来源看,融资渠道日趋多元化,但投资仍以自有资金为主。

八、普及水平持续提高,村通工程取得新进展

2005年,电信普及率水平继续稳步提高。截至9月,电话普及率合计达54%,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达部/百人,比去年同期提高个百分点;固定电话普及率达部/百人,比去年同期提高个百分点。村通工程也继续顺利推进,截至9

月底,6家基础运营商今年已累计为16000多个尚未通电话行政村(乡)建成并开通电话,已完成工程总目标的%,全国村通率也从村通工程开始前的%上升到目前的%。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的电信普及水平还存在实实在在的差距,目前,地处东部的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市已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电话,而尚未通电话的行政村则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解决“数字鸿沟”问题依然任重而到远。

九、短信市场持续快速发展

上半年短信发送总量达到亿条,其中中国移动占%,中国联通占%。依据信息产业部最新统计,截至9月底,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已达亿条,比上年同期增长%。估计2005年全国短信发送量有可能超过3000亿条。以最低资费每条元计算,这一收入超过210亿元。从2000年到2003年中国地区短信数量增长一路高歌,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短信由于相对的低资费已成为大众主要交流方式之一。第二,短信由原来的单一的沟通联络方式衍变,与多种社会商业活动相结合,推动了短信的发展。第三,短信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群获取与切身相关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第四,移动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图表 12 2000-2005年中国短信市场发展规模(亿条)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2004年短信发送量有小幅回落,与前四年的迅猛发展形成鲜明对比,到2005年运营商短信业务开始反弹。原因有以下几点:1、2004年移动通信用户数量增长缓慢;2、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规范短信市场,净化短信市场空间;3、2004年中国移动与联通在语音业务方面的竞争表现激烈,通话价格的下降对短信市场有一定的冲击。而今年,彩信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短信市场健康发

展,短信市场重回到快速发展的轨道上来。

通信设备制造业运行分析

一、通信设备制造业产量增长仍然乏力

受电信业投资规模下降的影响,国内市场基本处于萎缩状态,通信设备制造业总体产量增长乏力。

图表 13 2004-2005年程控交换机生产情况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图表 14 2005年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生产情况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二、3G拉动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投资增长

2005年1-9月,通信设备行业1~9月累计完成投资同比增长%,对拉动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投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主要是受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行业投资增长较快的影响。同时,传输设备及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分别达到了%和%,也大大拉动了通信行业投资的快速增长。

在移动通信领域中,由于今年以来手机市场竞争形势渐趋严峻,跨国手机企业加紧抢占市场份额,纷纷扩大在中国的产能,如摩托罗拉、三星、浪潮乐金等前三季度均有较大投资。原有国产手机厂商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也不得不继续扩产改造。同时,随着新手机牌照的发放,新进入企业如江苏高通、上海英华达等也开始了投资建设。另外,随着3G的推进,通信企业对3G技术的研发投资有所加强。传输设备及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业投资的较快增长,则主要是受到运营商采购增加和制造商预期较好因素的影响。三、增量不增收情况依然存在

2005年1-9月通信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累计同比增幅为%;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幅为%,但是增量不增收情况依然存在。2005年1-9月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实现利润亿元,同比下降个百分点,相比第二季度进一步下降,继续低于全国工业利润平均增幅(%)个百分点。通信设备制造业利润持续下降我们认为有以下原因:一是国内通信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带动一些通信产品产销量下滑;二是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降低了销售利润率;三是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使产品销售成本增加;四是企业间拖欠账款的现象始终未得到缓解,全行业应收帐款金额增幅始终在20%左右;五是受人民币升值因素的影响。在目前通信设备制造业出口依赖成本优势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小幅上调,无疑将加大产品出口成本,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较难通过提高产品出口价格转嫁成本。在出口成本和出口量双重受到挤压的情况下,最终影响企业利润。其中一二点是最重要的原因。

图表 15 2004-2005年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图表 16 2004-2005年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品销售利润情况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热点分析1:中国3G未来发展预测分析

一、中国3G发展环境分析

1、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但仍是发展中国家

“十五”(2001年至2005年)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大大高于同期全球%的增长率。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万亿元,增长%,增速比上年同期低个百分点。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预

计200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5万亿元,GDP增长率将达到9%左右。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社会团体及个人对电信服务的支付能力增加,必将为电信市场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同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家相关部门政策扶持将会继续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倾斜,这也为通信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基础。

但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水平刚刚超过1 200美元;同时中国电信消费占GDP的比例已经高于全球平均比例数,更远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平均比例数。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电信消费相对超前。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中国电信市场的发展。与这一问题紧密相关,目前新入网用户多数是低端用户,ARPU值很低,这使得中国电信用户数目高速增长,而电信收入增长缓慢,形成巨大反差。

此外,我国还存在一个特点是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移动电话普及率较高,部分地区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水平,但中西部大部分地区电话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所以3G时代竞争的地域特性加强。移动市场的高收益还是会吸引大量资本拥入,无论是采用合资、并购还是单独申请牌照,在一些发达地区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以北京为首的京津塘,都极有可能出现多家专业移动运营商。在其它一些有潜力的业务领域如宽带业务市场也同样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2、信息产业部积极稳健推进3G进程

3G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中国信息产业部一直在积极推动这项新技术的进程,并为其发展创造条件。在国家信息产业部的16字方针“积极跟进、先行试

验、培育市场、发展市场”的指导下,中国的3G 相关环节都在稳健、务实地为3G商用做积极的准备,并且在不断地推动3G技术及业务的发展。

在全球3G通信网络市场启动的大背景下,信息产业部的期望是,利用全球3G市场启动的契机,依托国内巨大市场空间和大唐集团TD-SCDMA的3G技术标准,在国内3G通信网络建设中彻底改变2G网络时期在技术上被国外通信巨头垄断、长期交纳巨额专利费的被动局面,适时启动国内3G通信网络建设,给大唐集团3G标准TD-SCDMA留出国内的市场空间和市场机会,并在全球3G网络建设中获得一定的市场地位。通过3G,要实现的是中国通信产业的整体跃进,而不是运营市场的单方面突进。

3、中国电信市场还未真正形成有效竞争的格局

固定网事实上的垄断经营。虽然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四家运营商都可以经营固网业务,但是我国固网业务事实上还是垄断经营。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由于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固网的实力太弱,网络覆盖范围十分有限,而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又处于南北割据的局面,使得在同一地区固网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

移动网的不均衡发展。中国移动处于移动网主导运营商地位,而居于次席的中国联通经营着两个互不兼容的网络,并且均得不到进一步的资本投入支持。再加上小灵通、大灵通等无线网络的参与,移动网方面已经事实上进入到了一个由垄断向垄断竞争过渡的时代。

没有真正的全业务运营商。中国联通是唯一一家理论上的全业务运营商,但是由于其固网业务占比过低,因此它应该属于一家移动运营商,而另外几家运营商根本就没有获得全业务的运营牌照。估计在3G之后这种状况才有可

能改变。

事实上的国家控股。虽然我国目前有六大电信运营商,并且其中主要的四家运营商都已登陆海外资本市场,但是这六大运营商均是国家控股,存在着左手打右手问题,同时也导致运营商无法进行充分的市场化竞争。

表格 2 我国电信网络分配状况

资料来源:国研网整理

4、电信存量市场竞争过度,亟待启动增量市场

目前,我国存量市场呈现出饱和的状态,虽然电信企业还能保持较强的赢利能力,但现有的业务成熟导致的同质竞争已对电信企业赢利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所以缺乏业务新增点的电信运营商基本上是在存量市场拼抢,展开价格竞争,以价格战为特征的无序竞争将减少运营商收入的增加,而运营商收入

增加力度不足,将使电信运营行业的整体效益下降。电信行业的效益下降又将不利于资本对电信运营业的青睐,进而相对减少电信行业资本的投入,减缓电信市场的发展。

在存量市场竞争负面效益越发突显的今天,电信业亟须开辟增量市场。宽带、短信等业务目前都是电信增量市场的亮点。但是,它们的发展速度和利润收入十分有限,并不能够补偿存量市场过度竞争所造成的损失。从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3G有助全国电信业务收入走出存量危机。当然,3G业务的开发和培育需要一个过程,它对电信业的贡献率要在发展过程中得以逐步增加。

二、中国基础电信运营商重组预测

运营商过度竞争是当前困扰电信行业的突出问题,进而影响到电信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问题。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出台系列法规、加强电信市场监管只是治标(不允许进行价格战)而不治本(改变行业的竞争格局),其作用十分有限。要遏制运营商过度竞争,电信行业目前的竞争格局必须要变。通过科学重组,第一可以有效利用闲置存量资产;第二可为今后减少重复建设奠定基础,节约投资;第三可以有效遏制无序竞争,避免过度竞争,形成有效竞争格局;第四可以降低监管难度,有利于市场调节机制的建立。

信产部已经公开承诺2008年提供3G服务,3G建设的时间越来越近。目前有四家主流运营商,为了避免同时建设四张3G网络,形成大量的重复建设,也需要进行电信重组。

去年以来电信企业重新组合,甚至跨国合并、并购为超级全球性企业集团的浪潮席卷全球,新一轮的重组使一些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给全球电信业带来生机与希望。今年1月,西南贝尔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实现合并;2

月,英国电信完成了对意大利第二大固定服务提供商Albacom的收购;3月,沃达丰集团以44亿美元取得了罗马尼亚和捷克两家公司的控制权;4月,英国电信又以1500万美元收购了大东电报局的西班牙分部;5月,Verizon通信公司赢得对MCI的收购,为过去15个月中全美电信行业的历史性洗牌划上了句号,成为全美第二大电话公司。

我国政府会积极吸收国际电信业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尤其在国内移动通信市场过度竞争难以遏制的条件下,从做大做强电信企业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确定电信企业重组方案。所以我们认为这次重组主要是在政府层面进行的,国家利益将占据主导地位。而根据国资委近年来的动向来看,优化资源配置,做大做强是其主要思路,也是今后我国大型企业改革的战略目标。近期有关领导的讲话表示,我国中央直属大型国企的重组目标是重点培育80-100家技术先进、机制灵活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最终有望缩至30-50家。

图表 17 国资委直属央企改革进程

资料来源:国研网整理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国资委重组中央企业的步伐一直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与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的重组显然也是遵照以上思路进行的。由于目前国内六大通信运营商均为国资委控股的央企,结合我国的国内通信市场的现状和国资委的宏观发展战略,我们认为通信运营商经过重组减至3家是比较合理的。

我们预测,中国电信业会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发生重组,重组最大的可能性是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的GSM网络,中国联通的CDMA网络和中国网通

整体合并,在未来的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C网的公司中,移动业务仍将保留中国联通的品牌。中国3G牌照发放的时间表将顺延,牌照发放的时间应该在2006年中以后,中国3G网络的第一阶段大规模投资应该在2006年底和2007年初。目前虽然C网还未实现盈利,但目前C网的资本支出规模的需求较小,未来向3G升级成本低,CDMA产业链相对完善及品牌效应突出,与网通合并并延用联通的品牌,对于增强新联通的综合实力有益。而G网无论是从品牌还是网络覆盖方面都比较差,未来向3G演进还需大量的投资,虽然盈利,但盈利能力是呈下滑趋势,因此与资本实力雄厚的中国电信合并,有利于平衡各方的实力,也有利于满足未来3G大规模的资本性支出,而且对于推动TD-SCDMA民族产业的成长也有积极的推动力。

图表 18 我国通信运营商重组预测

资料来源:国研网预测

三、 2006-2010年中国3G市场预测

(一)中国3G方案预测

当前困扰3G牌照发放的最大因素是电信运营商重组和TD-SCDMA产业的成熟度问题。

电信运营商的重组是政策层面上的问题,主要是从促进电信市场有效竞争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控制资产投资规模等方面来考虑的,相信这不会成为障碍。

TD-SCDMA已经于2005年6月底完成了3G外场的专项测试工作,根据公布的外场测试结果,大唐标准在系统和终端的性能以及互连互通方面、配套设施的成熟度方面均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程度,TD-SCDMA在网络系统上已经基

本满足未来商用化的要求,目前主要瓶颈还是在手机终端上,同时TD-SCDMA 至今没有商用的实例,迫切需要一个大规模的预商用试验。据悉,TD-SCDMA 接下来将展开为期3个多月的直面商用的预商用测试,测试结果将直接左右中国3G的整体进程。预计TD-SCDMA技术在系统网络和手机终端上,要达到大规模商用组网的要求,至少要在2006年1季度以后。考虑中国电信在未来的半年内发生重组的可能性极大,3G牌照发放的时间表必将顺延。

我们预计2006年中期前后是我国3G牌照发放的时间。其理由有三:首先,我国政府已承诺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提供3G服务。从网络建设周期来看,一般建设期至少要一年,再加上半年到一年的网络调整和优化以及新型业务的改进,2006年上半年将是3G网络建设的最后期限;第二,9月开始的TD-SCDMA标准的规模商用测试将在2005年底结束,经过几个月的调试估计到时该标准将会更加完善,并且从相关产业链的配套厂商的技术进展来看,产业也会比较成熟,那时将是正式推出牌照的恰当时机;最后,3G牌照的发放不仅牵涉到我国的利益,也是国外厂商逐利的焦点。国外通信巨头觊觎我国巨大的市场容量,纷纷以各种方式向我国政府施加压力,3G牌照已经到了不能再推迟的地步。

3G的组网方式依从于通信运营商的策略,而目前我国通信运营市场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既存在恶性竞争又有垄断;固定资产投资浪费严重;市场分布不均衡等,在面对来自国外通信巨头的挑战下,如何合理有效的重新配置我国的通信资产提升我国通信产业竞争力将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此时3G的出现无疑为政府整合资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借助3G牌照的发放,政府可以对我国通信市场进行合理规划,从而引导通信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然而,由于各方包括运营商、国内外设备厂商、消费者以及国家的利益冲突,导致重组进程异常缓慢,先后出现多个重组版本。市场中不断出现传闻,然后被否定,接着又出现新的版本,然后又被否认,至今仍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案。业内主流判断是通信运营商通过重组压缩至3-4家,牌照数量也相应的发放3-4张。目前比较明确的是中国移动的GSM网将采用WCDMA标准,在某些地区甚至直接上HSDPA;中国联通的CDMA网直接升级到CDMA2000;固网运营商也将获得至少一张牌照。下图是我们对3G牌照方案发放方式的预测。图表 19 3G牌照发放方式预测

资料来源:国研网预测

(二)中国3G用户数预测

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通过研究我国当前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及分布特征可知,各地区发展程度和分布极不均衡,因此我们根据移动通信普及率对中国未来3G市场进行了区域划分,分为第一梯次、第二梯次以及第三梯次市场,并分别对不同的市场的3G用户、ARPU 值进行了预测。

1、我国移动用户普及率现状

我国移动用户普及率在2005年9月底为部/百人,仍然较低,2G及移动通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在31个省(市、区)中分布极不均衡。

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数据,2005年9月各省(市、区)移动用户普及率具体情况见图 20所示。

图表 20 各省市(区)移动用户普及率情况(单位:部/百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