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氯气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氯气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氯气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氯气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氯气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公司制浆车间每天制漂需使用2吨左右氯气。现每天存有氯气瓶10个,总储量10吨。

一般性泄漏:因操作不当引起氯气泄漏,波及生产区,由于公司24小时专人监护,能很快处理。

严重泄漏:可能因操作失控、部件失修、腐蚀损坏等原因造成氯气泄漏,造成事故,波及到周围地区。

1.1液氯危险源辨识和评估

1.1.1液氯重大危险源辨识

液氯重瓶的正常库存量约为10吨,存贮量在国家标准GB18218-2000规定的临界量值5吨以上,故被定为公司三级重大危险源。

1.1.2液氯重大危险源评估

1.1.

2.1公司规定重大危险源每年评估一次,主要由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联系人、生产安全处、仪表室、设备处、总经办、制浆车间组成评估小组,生产安全处牵头每年大修后进行评估,评估的安全职责分工为:

1.1.

2.2联系人主要是根据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规定确定的,联系人的职责是负责定期组织职工开展安全活动,指导班组安全建设和生产。

1.1.

2.3生产安全处主要行使安委办的职责,负责组织与重大危险源有关的以上部门每年评估一次,编制符合企业实际的安全评估表,要求对所分管的设备及附件的安全负责并每季度进行考核;

1.1.

2.4仪表室主要对液氯储罐的压力表、液氯充装计量称、磁翻板液位计等计量器具的安全管理负责;并对液氯安装的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器的安全和有效性负责;

1.1.

2.5设备处主要对压力容器(液氯储罐、液氯管道、液氯汽化器等)、特种设备、安全阀、基建设施(液氯储罐基础及液氯管道支架等)、电气设施、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和充装人员的安全管理负责;总经办主要对液氯岗位的人员合理安排、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负责;

1.1.

2.6制浆车间主要对液氯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的二级管理,职工的

班组建设,隐患排查,安全培训教育以及安全班组活动等负责,有问题及时向相应的主管部门报告;并对液氯重大危险源的电器、仪器仪表的二级管理负责;

1.2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发生的季节

1.2.1氯气的危险特性

(1)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但可助燃。在阳光下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2)健康危害:根据剧毒化学品目录氯气属于剧毒品。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反射性心跳骤停。急性中毒: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的表现;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病人除有上述症状的加重处,出现呼吸困难、轻度紫绀等;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衬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等。

1.2.2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根据以上氯气的危险特性,氯气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是氯气泄漏导致的中毒事故,主要原因是压力容器的爆炸或泄漏。

1.2.3可能发生的季节

盛装液氯的设备、液氯气化发生器、管道等都是压力容器,根据季节的变化,结合生产工艺设备的运行状况,参照历年及同行业事故案例,可能发生氯气中毒事故应多数在夏季,主要原因:夏季天气温度高,致使压力容器内压增大,如遇到承压能力不足、设备腐蚀老化严重、操作不当等因素易导致氯气泄漏而发生中毒事故。

1.3 严重程度分析

液氯储存瓶破裂后氯气会生成有毒蒸气云,它在空气中漂移、扩散,直接影响现场人员并可能波及居民区。大量液氯泄漏可能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液氯沸点为-34.5℃,常温下以气态形式存在,为便于储存一般经加压液化后贮存在储瓶内。液氯属于剧毒气体,受热后罐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

险;受热后容器内压增大,泄漏可导致中毒;有毒,不燃烧;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等。由以上特性可知液氯储瓶一旦破裂或操作不当导致液氯泄漏,极有可能造成大面积扩散而带来严重危害。

导致液氯贮瓶破裂的危险因素包括:

(1)液氯贮瓶超量充装导致的超压爆炸。

(2)液氯贮瓶防晒降温等防护措施不完备导致的超压造成的爆炸。

(3)液氯贮瓶因未定期检测设备老化或材质问题导致爆炸。

(4)操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阀门、瓶嘴断裂导致氯气泄露。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安全生产事故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统一指挥、快速响应,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分级管理,预防为主,科学施救,以人为本,生命至上,迅速组织救治的原则。

2.1一把手负责,统一指挥,快速反应。要建立一把手负责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机制,成立一把手牵头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全面负责的应急处置工作;形成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立足于防范,抓早、抓小。一旦发生事故,确保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果断处置,把事故危害降低到最小。

2.2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应遵循属地化管理的原则,由本车间、本部门第一负责人统一指挥,立即启动部门应急预案或处置方案,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及时进行处置。在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的同时,报告上一级部门;对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请求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和帮助。

2.3要体现分级管理的原则,不同层级的岗位对不同生产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应有不同的应急反应和应急组织。厂级事故预案由生产安全处负责管理,即按照管理制度规定的周期或频次(至少每年一次)定期组织学习和演练;车间级预案由各车间管理,车间主任按照管理制度规定的周期或频次(至少每半年一次)定期组织学习和演练;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由各班组负责管理,运行班长按照管理制度规定的周期或频次(至少每季度一次)定期组织学习和演练。

2.4预防为主,科学施救的原则。在强调科学应对、妥善处置生产安全事

故,最大限度降低危害的同时,要特别注重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做好经常性安全检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尤其要从法规上、制度上、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全面加强安全建设,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落实各项防范措施。杜绝发生施救不当,导致多人中毒事故的现象。

2.5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迅速组织救治的原则。在处置生产安全事故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对危及生命的人员要不惜一切代价,迅速组织救治与抢救。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成立液氯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总经理):XX

副总指挥(副总经理):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等。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应急指挥部职责:

(1)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

(2)组建应急救援队伍,组织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3)检查督促事故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4)事故状态下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

3.2.2应急职责

3.2.2.1总指挥:负责宣布应急状态的启动和解除,全面指挥调动应急组织,调配应急资源,按应急程序组织实施应急抢险。

3.2.2.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作好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若总指挥不在时,由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3.2.2.3现场指挥组:设在现场救护基地,主要负责指挥处置现场抢救工作,及时处理突发性事件。

3.2.2.4抢险救灾组:具体负责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3.2.2.5技术专家组:主要研究制定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事故抢救

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3.2.2.6物资供应组:主要保证抢险救灾物资和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应。

3.2.2.7警戒保卫组:主要负责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戒严和维持秩序等工作。

3.2.2.8医疗救护组:主要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负责联系医疗机构;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组织现场抢救伤员。

3.2.2.9事故调查组:配合上级安全监察机构对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进行调查、分析。

3.2.2.10情况通报组:负责统一掌握事故态势和处理情况,收集救援行动的有关信息资料,向有关人员、单位通报情况。

3.2.2.11善后处理组:负责伤亡人员家属安抚、抚恤、理赔、食宿接待、车辆调度等善后处理工作。

3.2.2.12通讯联络协调组:负责应急抢险过程中的通讯联络,保证通讯畅通,负责各小组之间的协调以及与外部机构的联系、协调。

4、预防与预警

由于液氯属于剧毒品,其主要危险是中毒事故,为防止氯气中毒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且建立科学的预防和预警机制,进行监控和定期检测。主要监控方式、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对预防事故的发生有很重要的作用,明确预警行动和预警级别对控制事故扩大至关重要。

4.1 危险源监控

4.1.1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

氯气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法有定期、不定期的监测方法,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监测,对重大危险源主要每年检测一次地基下沉情况、安全装置和安全附件每年一次效验、储存设施每年检测壁厚,压力容器每年进行试压、试漏、保压监测,我公司将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实行领导承包责任制,定期进行监控和考核。

4.1.2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

4.1.2.1重大危险源区域安装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并保持完好有效,一旦泄漏能及时发现,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4.1.2.2每年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对设备、设施、操作人员及安全附件科学评估,合格后方可使用或操作。

4.1.2.3在瓶区周围设置应急碱液防爆吸收池,一旦出现氯气泄漏事故能有效对其进行中和吸收。

4.1.2.4设备处对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等职责范围内的强检设备进行定期检测检验;仪表室对报警仪器、监控设备、仪表等职责范围内的强检设备进行定期检测检验.

4.1.2.5生产处每年组织大修,尤其是对液氯重大危险源和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符合工艺安全要求。

4.1.2.6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开展安全班组活动,提高职工的操作技能,做到持证上岗。

4.1.2.7加强各级各类型的安全检查,结合季节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充分发挥专业队伍的积极性,编制不同的专业安全检查表,以确保检查的目的性。

4.1.2.8加强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液氯重大危险源属于关键装置,其联系人定期到岗位组织安全教育活动,指导班组安全建设,确保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

4.2 预警行动

4.2.1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和方法

4.2.1.1事故预警的条件

进入预警状态后,有关部门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救援预案;

(2)发布预警公告;

(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4)指令各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公司环境监测部门(化验室)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5)针对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6)调集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后备队伍确保应急物资充分有效和其他保

障工作畅通。

4.2.1.2事故预警的方式

事故预警的方式主要是靠职工各级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报警系统的完好有效及时,在发生泄漏后能发出报警信号两种方式。职工定期检查主要靠职工的安全责任心,岗位职工巡检和部门及各级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止事故扩大,报警系统所在部门或岗位,要定期效验报警装置的完好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主管部门生产处,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有效运行。

4.2.1.3事故预警的方法

事故预警的方法主要按照事故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分别用红色、橙色和黄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岗位进入预警期,同时向上一级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并向附近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车间通报。

4.2.1.3.1发布二级、三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有关救援队伍和值班人员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事故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1)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2)责令有关车间、岗位、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加强对事故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3)组织有关车间和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学者,随时对事故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突发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级别;

(4)定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

(5)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发布可能受到事故危害的警告,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

4.2.1.3.2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还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措施:(1)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

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

(2)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3)加强对重点岗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维护治安秩序;

(4)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5)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采取特定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危害的建议、劝告;

(6)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事故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

(7)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事故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

(8)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必要的防范性、保护性措施。

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重大事故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发布警报的有关部门或人员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4.2.2预警级别

4.2.2.1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各应急救救援队伍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负责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协调、支援工作。

4.2.2.2按生产安全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分为重大(Ⅰ级响应公司级)、较大(Ⅱ级响应车间级)、一般(Ⅲ级响应岗位级)三级。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Ⅰ级应急响应由公司公司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实施救援。

4.2.3预警信息发布程序(方式及流程)

4.2.3.1公司指挥部应将事故发展和处理情况,定期通知应急救援副总指挥,应急救援副总指挥负责生产事故信息对外统一发布工作。生产事故发生后,要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及时通知并疏散周围群众,从安全、稳定的大局出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4.2.3.2预警信息发布的流程图如下:

5

5.1事故发生后,值班人员应利用已有的电话进行现场事故汇报和指挥应

急处理。事故接警电话:

5.2事故当事人立即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设备名称型号、人员伤亡

具体人数、损伤状况等用电话或其它快捷方式报告给生产处,指挥部值班人员

必须书面报告内容及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并立即汇报给公司领导、分管领

导、医务室及相关部门,并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程序。

5.3值班员同时将灾害情况通知医院和救援队。以便根据事故性质、人员

伤亡情况有针对地做好准备。

6、应急处置

6.1 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

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坚持

属地为主的原则,各应急救救援队伍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负责生产安全事故应急

处置、协调、支援工作。

6.1.1响应分级分类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分为重大

(Ⅰ级响应公司级)、较大(Ⅱ级响应车间级)、一般(Ⅲ级响应岗位级)三

级。

6.1.2响应分级判断依据

响应分级的判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经营单位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重大

危险源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

6.1.3不同响应分级的处置措施

重大级别属于Ⅰ级响应即公司级,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较大级别属于Ⅱ级响应即车间级,启动车间级应急预案,一般级别属于Ⅲ级响应即岗位级,启动岗位级应急预案。超出Ⅰ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Ⅰ级应急响应由公司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实施救援。

6.2 响应程序

6.2.1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下面用四个方面分别陈述:

6.2.1.1制定响应程序的目的

为了预防或减少潜在生产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对生产安全造成的影响,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品泄漏进行预防和控制,保证人员和物资的安全;对可能发生的氯气重大危害的紧急情况做出积极准备和响应,以减少对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6.2.1.2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

(1)应急准备和响应的重点:根据公司液氯重大事故和危险因素确定的易发生爆炸、储存氯气泄漏等事故或伤亡事故、职业病事件等,作为应急准备和响应范围。应急准备和响应的重点设备设施:液氯钢瓶、汽化器、液氯或氯气管道等设备设施。

(2)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主要可能是:设备设施的严重老化,致使腐蚀减薄发生爆炸或泄漏;职工违反操作规程,使设备设施(压力容器)不能满足承压能力,发生物理爆炸,发生氯气泄漏事故。

(3)应急准备:公司成立应急准备领导小组,由主管副总经理任组长,组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等组成;各车间成立应急小组,制定本车间应急预防措施及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各应急小组成员应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检验应急准备工作是否充分。

(4)应急响应

a、一般事故的应急响应:

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当事人立即向当班班长汇报,并采取应急措

施,防止事态扩大;组织应急成员对事故进行处理,并向公司调度或相关主管领导报告。

b、重大及以上事故的响应:

当重大及以上液氯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发现人,立即向车间主任报告,同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组织应急小组人员对事故按应急措施进行处理,并立即逐级报告车间主任、公司主管副总经理、公司总经理;公司调度通知应急领导小组相关成员立即到现场协助调查处理;当发生紧急情况时,事故单位主管领导应及时组织应急小组成员对事故进行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同时在1小时内上报告公司及上级相关部门;报警:紧急事故发生时,发现人应立即报警:报警主要内容:事故单位、时间、出事地点、氯气可能泄漏量、事故性质、设备设施损坏及人员伤亡情况、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等。

(5)检查和教育:各应急队伍均应进行日常检查;对化学危险品的储存、使用操作等内容进行监督检查;对潜在的应急准备与响应范围进行检查;对应急场所人员应进行岗位安全教育和消防知识教育,发生紧急事故后的应急措施教育等内容。

6.2.1.3扩大应急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6.2.1.3.1扩大应急基本要求

(1)扩大应急要有针对性:针对液氯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相应的扩大应急预案;

(2)扩大应急要有科学性:扩大应急救援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行领导和专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学分析和论证,制定出决策程序和处置方案、应急手段先进的应急反应方案,使应急预案真正具有科学性;

(3)扩大应急预案要有可操作性:扩大应急预案应具有实用性或可操作性。即发生重大中毒事故时,有关应急组织、人员可以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为确保应急预案实用、可操作,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应充分分析、评估本地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及其后果,并结合自身应急资源、能力的实际,对应急过程的一些关键信息如潜在重大危险及后果分析、支持保障条件、决策、指挥与协调机制等进行系统的描

述。同时,应急相关方应确保重大事故应急所需的人力、设施和设备、资金支持以及其他必要资源;

(4)扩大应急预案要有完整性:扩大应急预案内容应完整,包含实施应急响应行动需要的所有基本信息。应急预案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下列几方面:功能(职能)完整。应急预案中应说明有关部门应履行的应急准备、应急响应职能和灾后恢复职能,说明为确保履行这些职能而应履行的支持性职能;

(5)应急过程完整:应急管理一般可划分为应急预防阶段、应急准备阶段、应急响应阶段和应急恢复四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工作以前一阶段的工作为基础,目标是减轻重大事故造成的冲击,把其影响降至最小。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至少应涵盖上述四阶段,尤其是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阶段,应急预案应全面说明这两阶段的有关应急事项。同时,应急预案应包含对事故现场进行短期恢复内容。

(6)适用范围完整:应急预案中应阐明该预案的适用范围。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不仅仅指在本区域或生产经营单位内发生事故时应启动预案。其他区域或企业发生事故,也有可能作为该预案启动条件,即针对不同的内容,可能会对预案的适用范围进行扩展;

(7)扩大应急预案要合法合规:扩大应急预案中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有关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的法律法规包括《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职业病防治法》和《建筑安全管理条例》等,因此,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必须遵守这些法律法规的规定;

(8)扩大应急预案要有可读性:扩大应急预案应当包含应急所需的所有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如组织不善可能会影响预案执行的有效性,因此预案中信息的组织应有利于使用和获取,并具备相当的可读性。易于查询。

(9)应急预案中信息的组织方式应有助于使用者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各章节组成部分阅读起来较为连贯,能够较为轻松方便地掌握章节安排,查询到所需要的信息;

(10)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应急预案应使用规范语言表述预案内容,并尽可能使用诸如地图、曲线图、表格等多种信息表现形式,使所编制的应急预

案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应急预案中应主要采用当地官方语言文字描述,必要时补充当地其他语种;

(11)尽量引用普遍接受的原则、标准和规程,对于那些对编制应急预案有重要作用的依据应列入预案附录;

(12)高度专业化的技术用语或信息应采用有利于使用者理解的方式说明;

(13)层次及结构清晰。应急预案应有清晰的层次和结构;

应急预案要相互衔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应相互协调一致、相互兼容。如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应与上级公司应急预案、当地政府应急预案、主管部门应急预案、下级单位应急预案等相互衔接,确保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启动各方应急预案,有效控制事故。

6.2.1.3.2扩大应急主要内容

(1)总指挥决定扩大的范围后,立即按程序上报,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般只应涉及与发现、中断、抢救事故有关的内容,主要有组织措施、物资保障条件、有关检查和维护保养措施、事故应急抢救措施等。

(2)组织措施:包括应急救援机构名称、成员单位、负责人及职责分工,详见应急救援机构图;

(3)物资保障条件:指事故应急救援所需设备、设施、物品等的配置和供给条件。

主要包括:抢险救援装备。指抢险指挥车、抢险运输车、工程抢险车、专用工具、切管机、钻孔套丝机、电焊机等;医疗救护设施。指抢救受伤害人员所需的救护车、担架及其它设备、设施、器械、药品等;抢险人员防护设施。主要指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防化服、防护服等;

(4)通讯联络设施:含固定电话、移动式电话、对讲机、警报器等;

(5)有关检查和维护保养措施:指及时发现事故征兆,尽快中断事故所必须进行的检查和相应维护保证工作。

主要包括:危险监控、监测;通讯联络设的有效性检查,以上检查应制定相应检查表,列出检查对象及部位、检查标准、巡查路线、检查周期、责任单

位等,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6.2.1.3.3基本任务

(1)控制危险源:及时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务,只有及时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特别对发生在城市或人口稠密地区的化学事故,应尽快组织工程抢险队与事故单位技术人员一起及时堵源,控制事故继续扩展。

(2)抢救受害人员: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重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3)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由于化学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因此应及时指导和组织群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并向上风方向迅速撤离出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4)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对事故外逸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可能对人和环境继续造成危害的物质,应及时组织人员予以清除,消除危害后果。

6.2.1.3.4基本形式

根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按事故波及范围及其危害程度,可采取三种不同的救援形式。

(1)公司自救:公司自救是事故应急救援最基本、最重要的救援形式,这是因为公司最了解事故的现场情况,即使事故危害已经扩大到事故单位以外区域,事故单位仍须全力组织自救,特别是尽快控制危险源。

(2)社会救援:对公司的社会救援主要是指重大或灾害性化学事故,事故危害虽然局限于事故单位内,但危害程度较大或危害范围已经影响周围邻近地区,依靠本单位以及消防部门的力量不能控制事故或不能及时消除事故后果而组织的社会救援。

(3)对事故单位以外危害区域的社会救援:主要是对氯气剧毒品化学事故而言,指事故危害超出本单位区域,其危害程度较大或事故危害跨区、县或需要各救援力量协同作战而组织的社会救援。

6.3 应急处置措施

针对液氯中毒事故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危险性,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如下:

6.3.1紧急疏散措施

事故现场人员的清点由当班长负责,非事故现场人员由指挥组织撤离;紧急疏散撤离时应注意:

(1)必须佩戴防护用品,并用相应的监护措施;

(2)应向上风方向转移,警戒组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3)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4)要安排专人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

抢救人员撤离前应报告事故发生的泄漏量,处理的情况,危险程度、人员的伤亡情况、事故现场人员情况等,撤离后应报告发生事故后的具体处理情况,人员伤亡情况,清点人员情况等。

6.3.2泄漏控制措施

根据液氯贮存的主要场所,发生事故后分别采取以下措施。

6.3.2.1监测措施

事故发生后,当班长人员迅速佩戴好必须的防护用品并在对事故现场实施监控后,在有专人监护情况下,进入到事故现场进行勘察,以确定事态的发展的大小,确定氯泄漏的具体情况。

事故现场在抢修堵漏处理的同时,环境监测队定期对现场空气质量实施有效检测,及时将监测结果报告现场指挥中心,现场指挥中心根据检测结果安排、组织现场抢救和处理措施。现场监护人员根据抢险处理情况,及时与指挥中心联系并报告处理情况,当事态有扩大的危险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由指挥部决定是否请求社会支援。及时组织外部及周边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撤离。

6.3.2.2危险区的隔离

(1)危险区的设定

小事故事发点为危险区;一般事故事发车间为危险区;大事故与重大事故全厂区均为危险区。

(2)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

发生微量泄漏的小事故,以50米为半径划定隔离区;发生中量泄漏的大事故划定半径150米为隔离区;发生大量泄漏的重大事故划定半径500米为隔离区;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由公安、消防、安监等部门统一划定隔离区。

(3)事故现场隔离方法

小事故由事发工段安排专人在事故周围50米范围内的路口、道路、建筑等处人为隔离;一般事故由车间在事故周围100米处设立隔离,必要时可由公司调度室协助安排人员,要求隔离人员至少两人可相互观察到;大事故由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与车间人员共同设立隔离区、立警示牌;重大事故由公司应急指挥中心通知周边区域人员,共同在道路、路口设立警示牌、拉警戒线。

(4)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

如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我公司周围半径1000米处设立隔离区,由我公司人员协助公安、交通部门设立警戒线;严禁车辆、人员进入,所有车辆可绕行。

6.3.2.3抢险救援措施

(1)漂液生产场所的管道或设备处发生泄漏: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停止作业的方法,必要时可实施紧急停产。

(2)液氯钢瓶泄漏:尽可能马上转动钢瓶,使泄漏部位处于气态空间,减少泄漏程度。泄漏严重时,应身着防化衣,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正压式氧气呼吸器进行处理,并至少有1名监护人员。根据液氯钢瓶泄漏位置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钢瓶瓶阀泄漏,可用六角帽拧紧堵漏。若为瓶体焊缝泄漏,可用内衬胶垫片加铁箍拧紧、使之不漏或漏到最小限度后再做特殊处理。漏点控制后,应迅速将瓶内的液氯处理掉,以消除危险。

(3)运输卡车提供的应急措施及与本单位、生产厂家、托运方联系后获得的信息而采取的应急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

150m,大泄漏时隔离450m,严格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式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管道将泄漏物寻至还愿剂(酸式硫酸钠或酸式碳酸钠)溶液,也可以将漏气钢瓶浸入石灰乳液中。漏

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4)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

发生氯泄漏事故后,岗位人员及时对漏点位置、泄漏情况做出判断后,对漏点所在的管道、设备或钢瓶进行预先处理,采用打卡子、封堵、打衬胶、箍等方法进行堵漏。本岗位人员在处理漏点的同时,及时将泄漏及处理情况汇报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由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根据泄漏量的大小,组织全厂紧急停车,并组织公司及周边区域人员进行撤离,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事故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事故可能扩大后,对厂区和周边区域造成威胁时,应立即向总指挥报告并及时调度有关岗位的开停车或全厂紧急停车。总指挥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社会性救援。如需社会性救援,指挥部要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和友邻单位通报和救援,救援队伍到达时,要派专人联络、引导,正确疏散,并告之安全注意事项,以保障社会救援人员的安全。

6.3.3氯气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

6.3.3.1发生氯气泄漏后,要做好个体防护工作,如配戴防毒面具、防毒口罩、氧气呼吸器,穿防化衣,用湿毛巾或湿衣物捂住口鼻等。

6.3.3.2做好个体防护的同时按照应急指挥中心的指示向上风向疏散,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6.3.3.3若吸入少量氯气,可喝两口岗位上配备的解氯水,若吸入过多的氯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6.3.3.4应急抢险人员做好个体防护的同时进行氯气捕消和堵漏,防止事故扩大,并且要两人以上同行,不得单独行动。

6.3.3.5按照事故泄漏量的大小设置隔离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导致中毒事故。

6.3.4中毒人员现场救护措施

6.3.4.1接触氯气的人群职业性接触方式可分为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等方式。

6.3.4.2依据接触氯气的人群职业性接触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类救治,现场紧急抢救方案如下:

(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紧急就医。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明确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质与装备数量、管理和维护、正确使用等,下面就空气呼吸器、氯气捕消器、液氯碱雾喷淋装置、防毒面具等主要的应急物资介绍如下:

7.1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配备情况

岗位上配备的应急物资和装备表

7.2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要求和管理措施

7.2.1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要求

(1)岗位上配备的应急物资与装备不能随便动用,只有事故状态时按规程方可使用;

(2)应急物资与装备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及时更新或充装,保持完好有效,

以应急之需;

(3)岗位上配备的应急物资与装备一旦使用,要及时检查更新。

7.2.2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管理措施

(1)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实施定置管理,放在指定的位置;

(2)岗位上配备的应急物资与装备要指定具体负责人管理;

(3)岗位上配备的应急物资与装备车间要纳入交接班管理;

(4)车间要纳入检查和考核的范畴。

氯气泄漏事故演练应急预案(完整版)

氯气泄漏事故演练应急预案 氯气泄漏事故演练应急预案 一、演练依据与目的 演练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演练目的: 为了落实本公司《氯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检验本公司应急救援机构在发生氯气泄漏及其他各类事故时的快速反应能力,为了进一步完善《预案》,以便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使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损失降至最低,极大限度地降低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二、演练时间 演练时间初步定于201X年6月19日上午9:00至10:00 三、演练要求 1、一旦事故发生,一线指挥人员必须在接警后5分钟内到达现场,并设置警戒线,疏散人群。 2、确定施救方案后,人员、物质必须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指定位置。 3、现场清消工作必须在施救结束后同时展开,整个演练过程应在40分钟内结束。 四、组织领导及人员安排

总指挥: 现场指挥: 抢险堵漏: 消防灭火: 抢救疏散: 现场警戒: 物资供应: 记录摄像: 现场洗消: 观摩人员: 相关部门领导及公司内其他员工 五、所需器材 1、空液氯钢瓶1个 2、橡胶软管 3、蒸汽接头一个 4、手提式干粉灭火器2个 5、消防水枪2只,水带2条 6、正压式空气呼吸器2套 7、防毒面具十滤毒罐2个 8、防化服2套 9、救援应急车1辆 10、担架1副 1 1、防酸胶鞋、手套各两双

1 2、安全帽30个 1 3、医药急救箱1个 1 4、应急抢修器材箱1个 六、事故假设 模拟气候条件: 天气晴朗,气温34℃,湿度70﹪,风向为东南风3级。模拟泄漏量: 1吨氯气,扩散影响范围: 整个生产区。 201X年6月19日上午9: 00液氯气化岗位操作工接班后巡视检查了本岗位设备运行状况,便准备更换夜班用空的3号计量秤上的空氯气钢瓶。在拆卸氯气导气管接头,吊换液氯钢瓶,安装氯气导气管接头,打开液氯钢瓶瓶阀时,突然一股刺鼻的气体从瓶阀连接部位冲出,来不及多想,立即憋足一口气返身冲进操作室事故柜内取防毒面具戴上,首先关闭相关联3号氯气钢瓶的阀门。同时向班长报告有大量氯气泄漏,操作工由于在液氯库房内停留时间较长,已有中毒迹象。氯气泄漏仍在继续…… 七、演练事故现场模拟 1、液氯气化库房内3号计量秤旁的空地上摆放一只空氯气钢瓶。 2、将连接蒸汽的橡胶软管一端放在空氯气钢瓶附近。用以制造氯气泄漏的场景。

最新整理氯气泄露应急预案范文.docx

最新整理氯气泄露应急预案范文 一、总则 第一条、氯气属剧毒危险化学品,一旦泄露,危及水质安全、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依据国家《氯气安全规程》、《城镇供水厂生产、维护及安全规程》,结合我司实际情况,本着防范和应急处理并重的思路,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第二条、本应急预案适应公司本厂,根据加氯间实际情况、操作工技能运用本氯气泄露预案。 二、氯气安全基础知识 第三条、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可溶于水和碱溶液;氯气遇水后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再分解为新生态氧,对大部分细菌具有灭活能力;在高压下氯气可液化成液氯,液氯气化后体积可增加数百倍,并伴随强烈的吸热效应;氯气有强烈腐蚀性,它几乎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氯气常压下密度 3.2kg/m3,较空气重,可随风飘动,无风时可聚集在地势低洼地方;氯气可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白色烟雾,是检查氯气泄露的有效方法。氯气在空气中不燃烧,但一般性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性易燃气体或蒸汽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氯气能与许多化学物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氨气、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产物。 第四条、氯气对人体的作用有急性中毒和慢性损害两种。急性中毒临床上分为刺激反应、轻度、中度、重度中毒四种。其表现为;⑴氯气刺激反应:出现一般性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⑵轻度中毒:

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炎,有咳嗽,可有少量痰、胸闷等现象;⑶中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水肿或局限的肺泡性肺水肿。咳嗽、咳痰、气短、胸闷或胸痛,可有轻度发绀,两肺有干性或湿性罗音;⑷重度中毒:临床上表现为:①咳嗽、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胸部紧束感,明显发绀,两肺有弥漫性罗音;②严重窒息;③中、重度昏迷;④卒死;⑤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气胸、纵隔气肿等,只要具有其中一项即为重度氯气中毒。氯气对人体的慢性影响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眼结膜、皮肤方面的刺激症状及神经衰弱综合症、氯痤疮,牙齿酸蚀症等。 第五条、液氯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GB5138~5139要求,其中纯度应≥99.5%,含水≤0.06%,含氢应≤0.4%。 第六条、氯气使用、储存、运输等作业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氯气安全规程》(GB11984—89)的要求。 三、日常防护与抢险器材的准备 第七条、水质加氯消毒是水处理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事关水质安全和人身安全,各水厂应高度重视和密切xx加氯消毒间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加氯消毒间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八条、各水厂加氯消毒间应遵照国家《氯气安全规程》要求,按以下标准配备抢修器材及防护用品: 表1常备抢修器材表 序号 器材名称 常备数量

液氯及氯气泄露事故处置方案

液氯及氯气泄露事故处置方案 1、事故的特点 剧毒,吸入高浓度可玫死。 气体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聚集在低洼处。 包装容器受热有爆炸的危险。 气体具强氧化性,与易燃物可引发火灾爆炸。 2、事故的危险性、危害性 2.1 理化特性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带有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液氯由氯气压缩或低温液化而成。沸点-34℃,熔点101℃;相对密度(水=1)1.47,相对密度(空气=1)2.48;蒸汽压673kPa(20℃);稍溶于水,水中溶解度20℃时0.7g/100ml。 液态氯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接触液氯可引起严重冻伤 液氯以钢瓶包装,在0—60℃范围内,其蒸汽压约0.37—1.78MPa。液氯钢瓶充装系数为不大于1.25kg/l,液氯气瓶超装极易发生爆炸。 2.2 危险特性 氯具强氧化性,氯本身不燃烧,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物质或蒸汽也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氯气能与许多有机化合物、氨、氢、金属粉末等发生猛烈反应,有着火和爆炸危险。有水存在时,有腐蚀性,可浸蚀许多金属,浸蚀塑料、橡胶和涂层。 氯碱生产中如果生产工艺控制不严,容易导致三氯化氮(NCl3)在设备中积聚。三氯化氮是一种剧烈的爆炸物,自燃爆炸点95℃,在热水中易分解,在冷水中不溶,在空气中易挥发、不稳定,在气相中浓度达到5-6% (V/V)时,有潜在的爆炸危险。60℃时受震动或在超声波条件下,易发生分解性爆炸,与油脂或有机物等接触也可以发生爆炸。

2.3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炎的表现;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病人除有上述症状的加重外,出现呼吸困难、轻度紫绀等;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 急性毒性:LC50850mg/m3,1小时(大鼠吸入)。 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MAC 1mg/m3。 2.4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造成污染,水吸收液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该物质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 3、事故处置的有效方法或一般措施 3.1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 1)液氯储罐的气相进出口、液相进出口、排污口、放散口、液面计接口、压力表接口等接管、阀门、法兰连接密封等部位失效或泄漏。 2)液氯罐车装卸用软管泄漏或爆裂。 3)液氯钢瓶阀门和丝堵的密封面失效或泄漏。 4)氯气管道、阀门、法兰等连接密封部位失效或泄漏。 3.2应急处置 3.2.1一般泄漏处置原则。 启动本企业(生产单位、使用单位、贮存单位)、本地区(运输过程中)应急救援预案。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隔离与疏散距离:小量泄漏,初始隔离60m,下风向疏散白天400m、夜晚1600m;大量泄漏,初始隔离600m,下风向疏散白天3500m、夜晚

氯气泄漏事故演练应急预案

氯气泄漏事故演练应急预案 演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演练目的:为了落实本公司《氯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检验本公司应急救援机构在发生氯气泄漏及其他各类事故时的快速反应能力,为了进一步完善《预案》,以便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使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损失降至最低,极大限度地降低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二、演练时间 演练时间初步定于XX年6月19日上午9:00至10:00 三、演练要求 1、一旦事故发生,一线指挥人员必须在接警后5分钟内到达现场,并设置警戒线,疏散人群。 2、确定施救方案后,人员、物质必须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指定位置。 3、现场清消工作必须在施救结束后同时展开,整个演练过程应在40分钟内结束。 四、组织领导及人员安排 总指挥: 现场指挥:

抢险堵漏: 消防灭火: 抢救疏散: 现场警戒: 物资供应: 记录摄像: 现场洗消: 观摩人员:相关部门领导及公司内其他员工 五、所需器材 1、空液氯钢瓶1个 2、橡胶软管 3、蒸汽接头一个 4、手提式干粉灭火器2个 5、消防水枪2只,水带2条 6、正压式空气呼吸器2套 7、防毒面具十滤毒罐2个 8、防化服2套 9、救援应急车1辆 10、担架1副 11、防酸胶鞋、手套各两双 12、安全帽30个

13、医药急救箱1个 14、应急抢修器材箱1个 六、事故假设 模拟气候条件:天气晴朗,气温34℃,湿度70﹪,风向为东南风3级。模拟泄漏量:1吨氯气,扩散影响范围:整个生产区。 XX年6月19日上午9:00液氯气化岗位操作工接班后巡视检查了本岗位设备运行状况,便准备更换夜班用空的3号计量秤上的空氯气钢瓶。在拆卸氯气导气管接头,吊换液氯钢瓶,安装氯气导气管接头,打开液氯钢瓶瓶阀时,突然一股刺鼻的气体从瓶阀连接部位冲出,来不及多想,立即憋足一口气返身冲进操作室事故柜内取防毒面具戴上,首先关闭相关联3号氯气钢瓶的阀门。同时向班长报告有大量氯气泄漏,操作工由于在液氯库房内停留时间较长,已有中毒迹象。氯气泄漏仍在继续…… 七、演练事故现场模拟 1、液氯气化库房内3号计量秤旁的空地上摆放一只空氯气钢瓶。 2、将连接蒸汽的橡胶软管一端放在空氯气钢瓶附近。用以制造氯气泄漏的场景。 八、演练过程 9:00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XX发布演练开始指令,宣布演练开始,演练纪录员开始计时。 1、事故预警行动

氯气泄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x

氯气泄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人: 校对人: 审核人: 审批人: XXXXXX项目部 XXX年XXX月

一、总则 第一条、氯气属剧毒危险化学品,一旦泄露,危及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依据国家《氯气安全规程》,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本着防范和应急处理并重的思路,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第二条、本应急预案适应公司各工段发生氯气泄露事件时使用。各车间应结合本公司通氯实际情况,相应制定公司氯气泄露预案。 二、氯气安全基础知识 第三条、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可溶于水和碱溶液;氯气遇水后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再分解为新生态氧,对大部分细菌具有灭活能力;在高压下氯气可液化成液氯,液氯气化后体积可增加数百倍,并伴随强烈的吸热效应;氯气有强烈腐蚀性,它几乎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氯气常压下密度3.2kg/m3,较空气重,可随风飘动,无风时可聚集在地势低洼地方;氯气可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白色烟雾,是检查氯气泄露的有效方法。氯气在空气中不燃烧,但一般性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性易燃气体或蒸汽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氯气能与许多化学物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氨气、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产物。 第四条、氯气对人体的作用有急性中毒和慢性损害两种。急性中毒临床上分为刺激反应、轻度、中度、重度中毒四种。其表现为;⑴氯气刺激反应:出现一般性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⑵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炎,有咳嗽,可有少量痰、胸闷等现象;⑶中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水肿或局限的肺泡性肺水肿。咳嗽、咳痰、气短、胸闷或胸痛,可有轻度发绀,两肺有干性或湿性罗音;⑷重度中毒:临床上表现为:①咳嗽、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胸部紧束感,明显发绀,两肺有弥漫性罗音;②严重窒息;③中、重度昏迷;④卒死;⑤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气胸、纵隔气肿等,只要具有其中一项即为重度氯气中毒。氯气对人体的慢性影响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眼结膜、皮肤方面的刺激症状及神经衰弱综合症、氯痤疮,牙齿酸蚀症等。 第五条、液氯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GB5138~5139要求,其中

液氯泄漏应急预案(实用)

液氯泄漏应急预案 一、理化特性 本品为第2.3类有毒(液化)气体。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液化后为黄绿色透明液体。熔点:—101℃。沸点:—34.5℃。不会燃烧,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氯气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氮、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它几乎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 健康危害: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急性中毒: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的表现;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病人除有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呼吸因难、轻度紫绀等;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肺气肿等并发症。吸入极度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祥”死亡。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气时,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二、事故原因与处理 液氯事故以泄漏为主,且分为钢瓶泄漏和生产工艺泄漏两种: 液氯钢瓶泄漏原因多种,主要以钢瓶嘴关不死,锈死,锈蚀及瓶体腐蚀为主,由于是液氯储存装置,一旦发生泄漏,发生事故区域,有毒物质含量急剧增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泄漏点,泄漏物污染空气,会造成周边岗位大量人员中毒。如果发现是钢瓶嘴泄漏,在有可靠保

护的情况下,可以用堵头将其堵死;如果是钢瓶瓶体泄漏或是瓶嘴锈蚀损坏,则要确定其泄漏点,在自身可靠保护的情况下,在可行的情况下,用木塞将泄漏点堵死;如果不可行,可以选取两人,在可靠保护情况下,将其推入应急碱池,保持水池碱性的情况下,将其中和。 液氯工艺事故以阀门、管线憋压爆裂发生高浓度大面积扩散,易造成中和岗位、氯化岗位、格氏岗位以及下风向生产人员、周边居民中毒窒息的危害。一旦发生泄漏,当班主操一定要能正确判断是哪条生产线,能迅速做出反应,将钢瓶关闭,防止事态扩大。如果现场条件不允许关闭瓶嘴,应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第一事件关闭钢瓶。再在生产线查找漏点,处理漏点,待处理好后,即可恢复生产。

氯气泄露事故处置方案

氯气泄露事故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氯气泄漏是指在作业中违章操作、误操作、设施损坏或搬运过程损坏氯气瓶嘴造成泄漏事故。 1.1危险性分析 1.1.1密封不严、操作失误可造成氯气外逸导致现场人员中毒事故的发生。 1.1.2钢瓶或容器腐蚀、设备穿孔,产生氢气,使氯气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导致泄漏爆炸事故。 1.1.3工艺中存在的引爆源,产生电火花导致爆炸事故发生。 1.2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1.2.1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带有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液氯由氯气压缩或低温液化而成。液氯以钢瓶包装,在0—60℃范围内,其蒸汽压约0.37—1.78MPa。液氯钢瓶充装系数为不大于1.25kg/l,液氯气瓶超装极易发生爆炸。沸点-34℃,熔点101℃;相对密度(水=1)1.47,相对密度(空气=1)2.48;蒸汽压673kPa(20℃);稍溶于水,水中溶解度20℃时0.7g/100ml。 1.2.2液态氯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接触液氯可引起严重冻伤。 1.2.3急性中毒: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炎的表现;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病人除有上述症状的加重外,出现呼吸困难、轻度紫绀等;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 1.2.4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 1.3容易发生事故的区域 制浆车间制漂工序和通氯工序。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总经理):XX 副总指挥(副总经理):XX 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等。 2.2 指挥部人员职责 2.2.1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氯气泄漏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2.2.2事发部门负责人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2.2.3带班负责人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2.2.4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伤亡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2.2.5安全人员职责: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3、应急处置 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3.1.1氯气泄漏突发事件发生后,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

液氯大量泄漏的应急处置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液氯大量泄漏的应急处置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5 页

液氯大量泄漏的应急处置 处理原则:一旦发生突发性氯气中毒事件时首先不要惊慌,一定要按国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操作,要有统一的指挥领导,封锁现场,处理事故源,在液氯泄漏事故中,必须及时做好周围人员及居民的紧急疏散工作,疏散受污染地区的居民,(尤其是下风向的居民)。如何根据液氯的理化特性和毒性,结合气象条件,迅速确定疏散距离是液氯泄漏救援工作的关键。根据泄漏量的大小,确定疏散距离为二种:一种是少量泄漏,紧急隔离30米、白天疏散0.3公里、夜间疏散1.1公里;一种是大量泄漏,紧急隔离275米、白天疏散2.7公里、夜间疏散6.8公里。下风向疏散距离是指必须采取保护措施的范围,即该范围内的居民处于有害接触的危险之中,可以采取撤离、密闭住所窗户等有效措施,并保持通讯畅通以听从指挥。山于夜间气象条件对毒气云的混和作用要比白天来得小,毒气云不易散开,因而下风向疏散距离相对比白天的远。夜间和白天的区分以太阳升起和降落为准。 如果有数辆槽罐车、储罐、或大钢瓶泄漏,应增加大量泄漏的疏散距离;白天气温逆转或在有雪覆盖的地区,或者在日落时发生泄漏,如伴有稳定的风,也需要增加疏散距离。因为在这类气象条件下污染物的大气混和与扩散比较缓慢(即毒气云不易被空气稀释),会顺下风向飘的较远。另外,对液氯气泄漏,如果物料温度或室外气温超过30℃,疏散距离也应增加;其次,事故地区的医疗卫生单位要立即动员,全力以赴,积极投入到中毒抢救和治疗中去;第三,要做好新闻报道和卫生宣传工作,以安定人心,保持社会稳定,使抢救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抢修人员在抢修时戴防毒口罩,避免有毒物质接触毒倒。步骤如下(可以同时进行): 第 2 页共 5 页

重点岗位(氯气)泄露应急处置方案

江苏柏川化工有限公司重点岗位(氯气)泄露应急处置方案 一、总则 第一条、氯气属剧毒危险化学品,一旦泄露,危及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依据国家《氯气安全规程》,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本着防范和应急处理并重的思路,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第二条、本应急预案适应公司各工段发生氯气泄露事件时使用。各车间应结合本公司通氯实际情况,相应制定公司氯气泄露预案。 二、氯气安全基础知识 氯气(Cl2): (1)理化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101,相对密度(水= 1):1.47,沸点(℃):-34.5,相对密度(空气=1):2.48,易溶于水、碱液。 (2)危险特性 本品不会燃烧,但可助燃,在日光下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爆炸,属高毒类,是有毒的刺激性气体,氯气吸入少量氯气会刺激粘膜和喉头粘膜,引起胸部疼痛、咳嗽,吸入大量氯气会立刻窒息而死亡,接触极限(MAC)1mg/m3 a、如瓶体部位泄漏,首先关闭钢瓶瓶嘴阀门,根据漏点的大小,采用木楔堵漏;如钢瓶瓶体或瓶嘴泄漏无法堵漏,则迅速将瓶体推入事故处理碱池用碱吸收; b、如管道泄漏,则采用堵漏夹具进行堵漏,根据管径大小选择合适的堵漏夹具; c、如阀门或法兰泄漏,首先关闭该阀门或法兰两侧的阀门,然后进行处置。 d堵漏完毕由洗消组用雾状水对污染区域和各种救援器具进行洗消,洗消时注意将洗消水收集起来,排入污水池,由三废站统一处理,避免环境污染。

第三条、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可溶于水和碱溶液;氯气遇水后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再分解为新生态氧,对大部分细菌具有灭活能力;在高压下氯气可液化成液氯,液氯气化后体积可增加数百倍,并伴随强烈的吸热效应;氯气有强烈腐蚀性,它几乎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氯气常压下密度3.2kg/m3,较空气重,可随风飘动,无风时可聚集在地势低洼地方;氯气可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白色烟雾,是检查氯气泄露的有效方法。氯气在空气中不燃烧,但一般性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性易燃气体或蒸汽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氯气能与许多化学物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氨气、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产物。 第四条、氯气对人体的作用有急性中毒和慢性损害两种。急性中毒临床上分为刺激反应、轻度、中度、重度中毒四种。其表现为;⑴氯气刺激反应:出现一般性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⑵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炎,有咳嗽,可有少量痰、胸闷等现象;⑶中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水肿或局限的肺泡性肺水肿。咳嗽、咳痰、气短、胸闷或胸痛,可有轻度发绀,两肺有干性或湿性罗音;⑷重度中毒:临床上表现为:①咳嗽、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胸部紧束感,明显发绀,两肺有弥漫性罗音;②严重窒息;③中、重度昏迷;④卒死; ⑤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气胸、纵隔气肿等,只要具有其中一项即为重度氯气中毒。氯气对人体的慢性影响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眼结膜、皮肤方面的刺激症状及神经衰弱综合症、氯痤疮,牙齿酸蚀症等。 第五条、液氯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GB5138~5139要求,其中纯度应≥99.5%,含水≤0.06%,含氢应≤0.4%。

氯气泄露应急预案

鹤壁市城市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氯气泄漏应急预案 1.目的 为了做好氯气泄漏事故时应急工作,建立高效、快速的应急处理反应机制,指导应急抢险,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应对氯气泄漏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确保城市供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工作原则 2.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明确水务集团各部门、各水厂的职责及应急工作程序,有效地处置氯气泄漏事故。 2.2.分工合作,预防为主。统筹安排水务集团各部门、各水厂应急处理工作任务,加强各部门、各水厂的协调和合作,在日常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开展氯气泄漏事故的预防工作。 2.3.长效管理,分级处置。城市供水以保障供水安全为首要目标,坚持长效管理原则,根据氯气泄漏事故的影响力、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确定不同级别的应急处理程序。 3.编制依据 《氯气安全规程》GB11984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鹤壁市城市公共供水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公司规定。 4.适用范围 4.1.液氯装卸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

4.2.液氯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 4.3.液氯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 4.4.氯气投加设备、设施损坏,导致水厂停产等。 物资供应部应制定液氯从氯库运到各个水厂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的应急预案。 5.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设立公司氯气泄露重大事故应急处理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各部门、单位建立、完善和实施氯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物资供应部和各水厂制定本单位应急处理预案,建立应急抢险组织。 5.1.应急指挥小组的组成: 组长:主管生产副总经理 副组长:供水公司经理 成员:综合办公室、保卫处、稽查处、物资供应部、供水公司、运行管理处、各个水厂。 5.1.1鹤山供水公司 一、氯气泄漏领导小组 组长:殷常年() 副组长:张光明()孙国治() 组员:陈建军()王建新() 二、队员 王家军() 王巍() 蒋坤() 2

氯气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氯气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5 页

氯气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氯是属于Ⅱ级(高度危害)物质,是防止急性中毒职业卫生疾病的重点防控场所,一旦发生严重泄漏事故,会危及运行人员的生命安全,严重污染大气环境或造成更大范围的人员中毒等恶性事故,为预防万一,做到有备无患,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建立应急组织 1、总公司成立应急指挥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xx 2、厂内设立应急值班室及应急现场抢险小组(并入原机修、车间班组)。 二、预警程序 1、当班人员发现氯气泄漏的情况后,立即向厂值班室及抢险小组报警(报告); 2、厂值班室接到应急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对泄漏危险进行辨识、判断与评价(如:是否能自控排除险情、泄漏量、泄漏部位、人员是否有伤亡、是否需要外援等),将事故及评价结果立即向总公司指挥小组报告。并视情作出是否需要组织厂内人员疏散、是否需要报打“120”救护人员等的决定 3、厂应急现场抢险小组接到报警后,立即携带应急备用工具、物资、材料等奔赴现场抢险; 4、公司应急指挥小组接到报告后,应靠前指挥,进一步辨识、评价险情及时向局值班室报告事故情况,并作出是否请求政府进行社会应 第 2 页共 5 页

急援助,是否请求政府组织事故现场周围群众采取紧急避难措施等的决定。三、泄漏现场处理应急方案 1、当发生氯气泄漏时,当班人员应迅速佩戴好有效的防护用具,立即打开机械排风系统,打开门窗自然通风,降低氯气浓度,观察判断泄漏部位的状态和情况,随即携带有关工具、材料进入现场最初排险,采取应急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2、厂值班负责人应立即到现场组织抢险小组等人员,抢救中毒者,抢修漏氯设备,撤离无关人员。抢修、救护人员必须佩戴有效防护用具,并有专人监护。无关人员应朝上风方向撤离,有条件的应用湿手帕捂住口、鼻撤出现场; 3、处理漏氯故障时,处理人和监护人必须佩戴好氧气呼吸器。不得用湿手帕捂住口、鼻或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处理故障,更不准不戴任何防护用具处理漏氯故障; 4、严禁对氯气瓶泄漏处喷水。 5、现场应急处理措施: 5.1氯化设备和管道连接处的密封垫片破损、或柔性铜管、汇流管破损泄氯时,应立即关闭泄氯处两端阀门; 5.2氯瓶阀口泄漏时,应用六角螺母、垫片封堵; 5.3氯瓶总阀阀颈断裂,安全塞熔化,砂眼喷漏等情况时,应用转动钢瓶,使漏点朝上,减少跑氯量。然后采用竹签或木签打入阀口、易熔塞、砂眼内止漏。如还不能有效止漏,应迅速将氯瓶移至安全水池中,使氯气溶于水中; 5.4因钢瓶裂纹出现的漏氯,则可用钢丝将铅皮或橡胶板捆绑在泄漏点。 第 3 页共 5 页

液氯泄漏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液氯泄漏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人: 校对人: 审核人: 审批人: XXXXXX项目部 XXX年XXX月

1、指导思想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公司、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性重大化学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进行有效控制处理,根据污水处理厂加氯间岗位的工艺特点及存储、使用危险化学品—液氯(尾水消毒)的现状,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2、编制依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 1.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1.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1.6《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 1.7《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l5603) 1.8《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1.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3、编制说明 该预案由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启动,但发生以下情况时,该预案自然启动: 3.1当发现加氯间液氯泄漏检测浓度大于5mg/l,或漏氯自动吸收装置未能正常工作,该应急预案自然启动。 3.2液氯泄漏部位无法进行现场简单封堵修复,该应急预案自然启动。 3.3该应急预案适用于化学事故专业处理单位及消防部门未进入抢险现场之前时段内。 4、厂区概况 (略)

5、事故应急指挥机构、职责及分工 5.1指挥领导小组: 职责:负责组织本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当发生液氯泄漏事故时,由指挥领导小组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组长:---(职务:总经理)职责: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对外发布消息; 副组长:---(职务:副总经理)职责: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成员:---(主要管理人员) 5.2下设实施组及人员分工: (1)抢险抢修组:技术部经理(组长)、维修班人员 职责: ·负责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 ·泄漏控制、泄漏物处理; ·设备抢修作业; ·恢复生产的检修作业。 (2)消防灭火组:生产部经理(组长)、运行班人员 职责:·担负进入现场灭火、洗消和抢救伤员任务。 (3)安全警戒组:保安队长(组长)、保安队员 职责: ·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 ·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及厂区道路畅通; ·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 (4)抢救疏散组:行管部经理(组长)、行管部人员 职责: ·负责现场周围人员和器材物资的抢救、疏散工作。

氯气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氯气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公司制浆车间每天制漂需使用2吨左右氯气。现每天存有氯气瓶10个,总储量10吨。 一般性泄漏:因操作不当引起氯气泄漏,波及生产区,由于公司24小时专人监护,能很快处理。 严重泄漏:可能因操作失控、部件失修、腐蚀损坏等原因造成氯气泄漏,造成事故,波及到周围地区。 1.1液氯危险源辨识和评估 1.1.1液氯重大危险源辨识 液氯重瓶的正常库存量约为10吨,存贮量在国家标准GB18218-2000规定的临界量值5吨以上,故被定为公司三级重大危险源。 1.1.2液氯重大危险源评估 1.1. 2.1公司规定重大危险源每年评估一次,主要由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联系人、生产安全处、仪表室、设备处、总经办、制浆车间组成评估小组,生产安全处牵头每年大修后进行评估,评估的安全职责分工为: 1.1. 2.2联系人主要是根据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规定确定的,联系人的职责是负责定期组织职工开展安全活动,指导班组安全建设和生产。 1.1. 2.3生产安全处主要行使安委办的职责,负责组织与重大危险源有关的以上部门每年评估一次,编制符合企业实际的安全评估表,要求对所分管的设备及附件的安全负责并每季度进行考核; 1.1. 2.4仪表室主要对液氯储罐的压力表、液氯充装计量称、磁翻板液位计等计量器具的安全管理负责;并对液氯安装的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器的安全和有效性负责; 1.1. 2.5设备处主要对压力容器(液氯储罐、液氯管道、液氯汽化器等)、特种设备、安全阀、基建设施(液氯储罐基础及液氯管道支架等)、电气设施、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和充装人员的安全管理负责;总经办主要对液氯岗位的人员合理安排、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负责; 1.1. 2.6制浆车间主要对液氯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的二级管理,职工的

氯气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氯气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的主要目的和重要现实意义 应急救援预案又称应急救援计划,是针对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保证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其目的是增强本岗位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把事故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 一旦发生液氯泄漏事故将对公司造成较大的危害,后果严重,影响重大,具有突发性、紧迫性的特点。如果事先没有做好充分的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就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起有效的抢救工作。因此,在借鉴国内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本公司的应急救援预案,结合本岗位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本着“快速反应,统一指挥,专人负责,单位自救与公司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事故应急与救援方面,本岗位制定《氯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就是要在一旦发生事故后,通过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切实维护公司生产安全,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不受侵害。 一、氯气泄漏的可能性

1 、液氯钢瓶充装时倒罐入的有机物质与液氯剧烈发应引起化学爆炸; 2、液氯生产过程中三氯化氮蓄积引起化学爆炸; 3、超温、超压、超装、泄漏,引起物理或化学爆炸; 4 、生产装置(设备)裂缝、孔洞或附件(法兰、阀门)故障引起泄漏; 5 、氯气输送管道及附件(法兰、阀门)故障引起泄漏; 6 、液氯钢瓶裂缝、孔洞或瓶阀故障引起泄漏; 7 、突发停电、停水、停汽(气)等引发的泄漏; 8 、装置(设备)检修时可能引发泄漏; 9 、液氯槽罐车充装、卸车、运输过程中引发的泄漏; 10 、其他异常情况引发的泄漏, 二、氯气的物理常数 熔点:-101℃ 沸点:-34.5℃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2.48

氯气安全规程

氯气安全规程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代替GB 11984—1989《氯气安全规程》。 本标准与GB 11984—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氯气单位应遵守的防火和卫生相关标准(1989年版的 4.2、4.3,本版的3.3、3.4); ——增加了氯气生产企业应遵守的卫生防护距离要求(见3.5);——修改了氯气单位应配备的抢修器材和防护器材(1989年版的 4.6,本版的3.8); ——增加了氯气单位作业场所应设置报警仪(见3.10); ——增加了氯气单位应编制应急预案(见3.17); ——增加了对三氯化氮指标的要求(见4.6); ——增加了液氯气瓶及液氯汽车罐车和铁路罐车的充装安全(见 5.2); ——增加了充装量为100 kg的气瓶的有关安全要求(见6.1.3、6.1.4、8.1.3、8.1.13); ——修改了气瓶加热水温的指标(1989年版的6.1.10,本版的 6.1.5); ——增加了液氯汽车罐车和铁路罐车的使用安全(见6.2); ——增加了液氯贮罐区应设置事故围堰(见7.2.4); ——增加了液氯汽车罐车和铁路罐车的运输安全(见8.2);

——删除了预防泄漏和抢救的相关内容(1989年版的第7章)。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88/SC 3)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九兰、岳涛、汪彤、刘利民、常虹、张志航、齐书芳、淡默、路念明、王小庆。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1984—1989。 氯气安全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氯气在生产、充装、使用、贮存、运输等方面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氯气的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等单位。本标准所指氯气系液氯或气态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氯气泄漏现场应急预案

氯气泄漏现场应急预案 氯是属于?级,高度危害,物质~加氯作业场所是属A级高危险源~是防止急性中毒职业卫生疾病的重点防控场所~一旦发生严重泄漏事故~会危及运行人员的生命安全~严重污染大气环境或造成更大范围的人员中毒等恶性事故~为预防万一~做到有备无患~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建立应急组织 1、总公司成立应急指挥小组。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 成员:技术科科长、安全科科长、保卫科科长、制漂,通氯,车间主任、卫生所所长 2、制漂,通氯,车间设立应急值班室,可并入原厂值班室,~及应急现场抢险小组,可并入原机修、加氯班,。 二、预警程序 1、加氯现场当班人员~发现氯气泄漏的情况后~立即向厂值班室及抢险小组报警,报告,, 2、厂值班室接到应急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对泄漏危险进行辨识、判断与评价,如:是否能自控排除险情、泄漏量、泄漏部位、人员是 否有伤亡、是否需要外援等,~将事故及评价结果立即向总公司指挥小组报告。并视情作出是否需要组织厂内人员疏散、是否需要报打“120”救护人员等的决定, 3、厂应急现场抢险小组接到报警后~立即携带应急备用工具、物资、材料等奔赴现场抢险,

4、总公司应急指挥小组接到报告后~应靠前指挥~进一步辨识、评价险情及 时向局值班室报告事故情况~并作出是否请求政府进行社会应急援助~是否请求政 府组织事故现场周围群众采取紧急避难措施等的决定。 三、泄漏现场处理应急方案 1、当发生氯气泄漏时~当班人员应迅速佩戴好有效的防护用具~立即打开机 械排风系统~打开门窗自然通风~降低氯气浓度~观察判断泄漏部位的状态和情况 ~随即携带有关工具、材料进入现场最初排险~采取应急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2、厂值班负责人应立即到现场组织抢险小组等人员~抢救中毒者~抢修漏氯 设备~撤离无关人员。抢修、救护人员必须佩戴有效防护用具~并有专人监护。无 关人员应朝上风方向撤离~有条件的应用湿手帕捂住口、鼻撤出现场, 3、处理漏氯故障时~处理人和监护人必须佩戴好氧气呼吸器。不得用湿手帕 捂住口、鼻或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处理故障~更不准不戴任何防护用具处理漏氯故障, 4、严禁对氯瓶泄漏处喷水。 5、现场应急处理措施:

自来水厂氯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自来水公司氯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在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能及时、有效、有序地实施救援,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县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结合我公司生产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1.2适用范围 在本公司所辖区域内发生的氯气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适用本预案。 1.3现状 我公司自来水生产使用液氯进行消毒,经济有效,在自来水行业普遍使用。氯气属第2.3类剧毒气体,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泄漏、爆炸的可能性。我公司目前使用的是液态氯,采用钢瓶装,每瓶净重1吨,共储用1瓶。投氯室安装有报警装置和氯气泄漏应急水幕喷淋装置。 1.4氯气的特性 氯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强烈刺激性味的气体,,液化后为黄绿色透明液体,高毒,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上呼吸道粘膜的强烈刺激,可引起呼吸道烧伤,急性肺水肿等,从而引发肺和心脏功能急性衰竭。氯气的密度是空气的2.48倍,本品不燃,但可助燃。 1.5预警分级 结合我公司氯气使用量小的实际,根据氯气泄漏事故的严重程度,分为一般泄漏事故和重大泄漏事故两级。一般泄漏事故是指我公司能够自行处理、未出现人员伤亡和未危及周围群众安全的情况;重大泄漏事故是指出现有人员伤亡或危及周围环境安全的情况。 1.6应急处理的主要任务

组织营救受害人员,迅速控制危害源,维护救援现场秩序,对事故的危害进行监察、处理,消除危害后果,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 1.7工作原则 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同作战,快速反应”的原则,坚持把保障人生安全为要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其它危害。 2.应急处理的组织机构与职责 2.1应急领导机构 公司设立氯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是应急救援领导机构。 指挥长: 副指挥长: 成员: 2.2领导小组机构职责 (1)统一指挥、领导氯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启动重大氯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出救援决策。 (2)调动各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及时掌握事故现场态势,对救援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 (3)在必要时,向上级请示启动更高一级救援预案和向本级批准本预案的终止。 2.3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办公室,公司办公室担任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具有危险化学品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的专业人员组成。 2.4指挥中心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1)负责本预案编制和修订的起草工作; (2)接到报告后,迅速派出人员赶往事故现场,组织、调动应急队伍,配置人员和资源,协调处理事故,控制事故蔓延; (3)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4)掌握现场态势,收集信息,组织事故原因分析工作; 2.5应急抢险的主要部门及职责

制水厂各类应急预案

水质事故应急预案 一、若发现取水点有严重水质污染,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一)取水值班人员需在1分钟内告知运行班长和厂长。 (二)运行班长应及时要求停止取水,并安排当班人员关闭进水阀,滤池出水阀。 (三)厂部安排化验人员到取水口和反应、沉淀、滤池、送水泵房取样化验,化验人员要及时将情况通报 厂部。 (四)运行班长在要求停止取水后,应立刻与中心调度联系,并报告清水库水位运行情况,对送水进行 减压运行。 (五)厂长及相关处置人员(节假日及下班后为机电值班人员)应即刻赶往事故现场,根据生产工艺中 水受污染情况出动事故应急小组。 (六)在事故应急小组的帮助下,对反应、沉淀、滤池内的污染物进行处理。 (七)反应、沉淀、滤池内的污染物处理完成后,当班班长在泵船当班人员作出取水口无水源污染物汇 报后,与中心调度联系,恢复正常运行。 二、若发现反应池、沉淀池出现突发性断矾现象,应采取以 下措施: (一)在1分钟内告知运行班长及厂长。

(二)运行班长应及时要求停止取水,并安排当班人员关闭进水阀、滤池出水阀,避免浑水进入清水库。(三)由运行班长通知加矾人员查看加矾设备运行情况,并向厂长汇报。 (四)运行班长及时将厂内设备突发故障情况告知中心调度室。 (五)厂长安排维修人员检查加矾管道与计量泵是否正常,若有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抢修。 (六)当设备抢修完成后,通知运行班长,进入正常生产。 (七)运行班长将生产情况向中心调度进行汇报,并按其要求安排生产。

泵船应急处理预案 一、日常生产中,泵船值守人员应对泵船周边水域来往船只密切观测和注意;并对泵船周边50米停靠及行驶船只提出警告。 二、如果泵船遭到外来船舶意外碰撞,采取以下措施:(一)迅速记下肇事船只编号,并与其交涉,留置;(二)泵船值守人员迅速将受损情况向厂长报告; (三)若肇事船逃逸或出现其他意外情况是,泵船班长拨打报警电话110; (四)查看泵船破损程度,按以下情况组织自救: 1、泵船移位不严重,桁架及源水管未严重损坏,边维修边生产; 2、桁架移位严重而不能供水,立即上报公司领导,组织人员抢修; 3、泵船船体毁坏严重,出现渗水现象,组织人员利用潜水泵抽水。并上报公司领导,及时抢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