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河北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实证分析

河北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实证分析

河北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实证分析
河北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实证分析

河北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实证分析

提要本文以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为模型,分别对1981~2008年河北省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广义最小二乘法消除模型中存在的自相关,发现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高度线性相关,最后根据模型比较分析了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自相关;广义最小二乘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一、消费函数简述

居民消费在国民收入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消费函数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经济函数,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国民收入的使用动向,研究居民的生活水平与收入水平的关系。西方经济学家关于消费函数问题已提出了多种理论,如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设消费函数、弗里德曼的持久假设消费函数,等等。近几年,我国一些学者结合我国国情进行验证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理论,如孙凤(2002)通过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进行数量研究,发现长期以来居民收入和消费数据是非平衡的,并进一步采用协整技术对收入与消费关系进行研究,认为20世纪九十年代后,储蓄的预防动机大大超过跨期消费动机,平均储蓄倾向相当高;同时职工下岗增加,使平均消费倾向又有明显提高,二者轮番作用,导致收入消费比例关系的波动性较大。袁志刚、宋铮(1999)运用生命周期假说、永久收入假说等消费函数理论,对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演变进行了分析。李锐、项海容(2004)运用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数据,采用GARCH(1,1)模型,对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进行了检验和分析,得出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持久性收入水平的结论。臧旭恒(1994)在推论出中国消费函数假说,并建立起分期的、分城乡的消费函数理论模型基础上,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认为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虽然有些不同,但在基本假定方面是相同的。1978年前的消费者是被束缚的、近视的、原始的消费者,其消费可以被假定为被动的短期行为;1978~1991年间的消费者近似凯恩斯的原始的消费者向新古典理论的消费者转变,其消费可假定为攀附的、过渡性的前瞻行为。孙国锋(2004)将研究的时间范围延伸到2000年,其结论基本同意臧旭恒的观点,认为城镇居民消费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很大,很敏感;而农村居民消费显得单调、短视,预算约束大。但无论城乡,居民消费行为还是表现出共同的演变趋势,即改革开放前的居民消费行为是近视的,具有很强的预算约束和流动约束,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现期收入,符合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经济“双轨制”时期,居民消费选择权增大,预算约束和流动约束松动,消费行为既受现期收入的影响,还受前期

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_林增学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0卷第4期 Vol.10-No.4Journal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 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a 林增学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系,广西桂林541004) [关键词]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心理因素;环境因素 [摘 要]依据对一般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方法,从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两方面入手,采取静态与动态的方式对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和环境这两个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旅游消费行为的简单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80(1999)04-0021-04 An Analysis on Tourists'C onsumption Behaviour Mode L IN Zeng-x ue (Guilin I nsititute of T ourism,Guilin541004,China) Key words:t ourist;consumpt ion behaviour;mo de;psycho lo gical facto r;env ir onmental factor Abstract:O n the basis of study method o f co nsumer s'behaviour mo de,the paper analyses t ourists'consump- t ion psycholog y and env io rnment in the st atic and dynamic state as well as in the aspect o f eco no my and no n- eco nomy fact or s.M eanw hile a simple mo de o f tour ists'co nsumptio n behav io ur is pro po sed. 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是在消费心理的支配下发生,并随着消费心理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过程。同其他消费行为一样,旅游消费行为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对消费行为的实际观察表明,消费者的行为具有习惯性、不可逆性、模仿性和复杂性等一些特性。国内有的学者(刘纯,1986)认为,旅游消费行为的实质是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决策和购买行动过程,并根据消费心理学的理论设计了一个旅游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综合模式。这一模式涉及了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各个方面,如信息加工、环境影响、比较、选择、购买过程及其产品评价等,它不仅包括了消费者心理学的所有方面,还为调查研究的一些特定变量提供了一个总的结构关系。 国外研究一般消费者行为模式的专家学者很多。不过在什么样的消费行为模式对于分析消费者行为更好的问题上,他们并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正统的、主流的经济学家主张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消费者行为,并对模式进行定量分析,如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但是,许多专门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学者却反对这种做法,认为传统经济学中关于消费者行为的模式只涉及到消费者购买“什么”的问题,而没有回答“为什么”他们采取那种方式购买的问题。因此这些学者(F.M.尼科西亚,1960;J.F.恩格尔,D.T.科莱特,D.B.布莱克韦尔, 1973;C.G.瓦特尔)依据社会学、心理学的理论分析消费者行为,引入了大量的变数,建构了各种模式。这些模式从多方面解释了消费者的行为,认为其消费行为完全符合所购买商品或产品的效用最大化原则。通过对变数因素分析、归类,发现影响消费者行为方式的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需要、动机、个性、态度等)和环境因素(社会、家庭、文化、经济等)两大类。 我们研究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将要对适合于大多数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基本方式行为过程做一个描述。依据对一般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思路和因素分析结果,在考察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时,可以从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两方面入手,采取静态与动态的方式对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和环境这两个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一、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的静态分析 使用静态分析方法对旅游者消费行为进行描述时,可以不考虑时间序列,而只就影响消费行为的方式、方 a[收稿日期]1999-10-18 [作者简介]林增学,男,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管理系副主任,讲师。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参考题目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参考题目 一、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明确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与路径选择 2、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京津冀三地角色定位与关键问题 3、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与突破途径 4、京津冀的投资政策重点与区域性金融领域改革难点 5、京津冀的科技政策重点与创新型工业化道路 6、京津冀重点项目安排、布局与三地发展方向 二、要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协调机制的作用。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的难点和突破点 2、京津冀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与对策 3、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4、京津冀公共服务的同城化、均等化和普惠化研究 5、京津冀产业集群、产业园区的共建共享研究 6、京津冀合作共赢机制的解决方案

三、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对接产业规划,不搞同构性、同质化发展。 1、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京津冀产业定位与分工研究 2、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一体化研究 3、京津冀区域重点产业链打造与优化研究 4、提升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能力研究 5、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和河北省承接能力提升 6、京津冀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合作 四、要着力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提高其综合承载能力和内涵发展水平。 1、京津冀一体化的空间规划与城市群研究 2、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和优化路径研究 3、京津保核心区发展战略研究 4、石家庄、唐山区域次中心发展战略性研究 5、京津冀重点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分析与评价研究 6、京津冀人口迁徙、产业转移与城市布局优化研究 五、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

网上消费者行为研究综述_仪根红

市场营销 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随着网络的普及,学者逐渐将研究重点从传统营销领域转移到网上消费者研究。 1.理论依据及分析模型 心理学中的计划行为理论、理性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理论就是学者预测网上消费者行为时主要的理论模型。 刘坤(2004)根据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提出一个适合潜在网上消费者态度的框架模型,模型认为潜在网上消费者对网上商店的满意度和觉察网络购物的利益影响了他们对网络购物的态度,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细分出潜在网上消费者。Lin和Judy(2000)定义感知易用为消费者相信访问购物网站不需要花费努力的可能性,认为感知有用为使用网上购物所能提高的购买绩效。程华,宝贡敏(2003)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建立了消费者接受网上购物模式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感知网上购物有用、网上购物易用、安全是影响网上购物态度和意向的关键因素。 研究者独立或相互结合地使用这些模型或理论,考察它们的预测能力。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都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和解释人的行为,一个是个体在完全意识的情况下,而另一种是在无意识状态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预测,从消费者本身出发研究其行为。技术接受模型则在其中加入了有关技术的因素,侧重主观与客观的结合。三个理论作为网上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理论依据,为学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网上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 学者从上述的三个理论出发,提出了对网上消费者行为产生影响的多个因素。在网络环境下,文化、社会、个人、心理等等各方面因素会对网络购物产生影响。Michael等(2001)认为网络和计算机经验、朋友购物行为的影响、对网络交易安全性的态度、对网络购物比传统购物更便宜的感知、对网络购物的娱乐性优势的感知等都将影响消费者是否参与网络购物。Lohse等(1999)从人机互交角度,认为网络界面对消费者购物具有重要的影响。Swaminathan等(1999)认为消费者对网络零售商优势的感知、对网络购物的安全性和隐私性的感知,以及消费者的特性,是影响网络购物行为的主要因素。Fernandez 等(1999)认为网络购物的相关优势、兼容性、复杂性、可观察性、试用性等特性对消费者是否采用网络购物方式有重要的影响。Heijden等(2001)认为消费者对网络购物的态度、对网络零售商的信任、对风险的感知、对网站有效性和可靠性的认知等几个方面,将影响消费者网络购物的意图。 伍丽君(2001)从理论上分析了网上消费者行为,认为影响消费者上网购物行为主要有心理、价格、安全、可靠等因素。黎志成,刘枚莲(2002)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行为相对于传统的商业模式所表现的特点,认为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网页设计风格、进入网站的方便可行性、产品的类型和特点以及企业形象等因素影响了消费者的网上购买行为,并基于TPB模型,从理论上建立了一个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模型。赵盈、张跃(2004)也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消费者网上购买行为的一些因素,包括:网络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网站进入的方便性和可行性、产品的类型和特点和企业形象。 2.1网上消费者特性变量的研究 Bellman等(1999)针对美国上网者的研究发现,典型的网上购物者过着“有线”生活方式,他们的上网月数、每周上网时间、每周在网上的工作时间等变量是网上购物行为的重要预测指标,预测率达77%。Loshe(2000)使用跟踪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小组成员进行网上购物的百分比是他们网上花的时间的函数。因此他们认为,消费者使用网络的时间与他们进行网上购物可能性之间呈正相关。Citrin等(2000)针对消费者的网络使用经验作研究,结果证实有着越高网络使用经验、平时利用网络做各种事情(教育、娱乐和沟通等)越多的消费者,由于对网络的世界不陌生,因此认知风险较低,会较愿意从事网络购物。Hawk等(2002)提到,消费者上网经验越多时,越具有搜寻的熟练性,能越迅速地找到信息。而当搜寻所需信息越熟练时,越有可能接受网络购物这种新形态购物方式。Corbitt等(2003)以新西兰网络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发现个体的互联网使用经验与他的网络购物参与度是正相关的。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地域分布、收入、家庭和工作类型等。 Flynn,Goldsmith(1993)指出,一个在某个领域中对新事物有很好接纳性的个体在其他领域可能并没有这种创新倾向,因此特定创新性对消费者行为有更好的预测性。Citrin、Ste-ven与Stem,J.r(2000)曾以消费者的网络使用情况和创新性去探讨网络购物。研究结果指出,特定创新性对网上购物行为有影响,而综合创新性对网络购物行为没有影响。Hul,Wan(2004)针对新加坡的154个具有网络使用经验者的研究表明,两种创新对消费者网上购物使用行为均有影响,但特定创新性对消费者的网上购买行为影响远大于综合创新性的影响。 在网上购物中,人口统计变量对网上消费者行为有一定 网上消费者行为研究综述 仪根红 (上海杉达学院上海201209) 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网上购物热潮,但是相对于传统的线下购物而言,网上消费者的行为又有着其独特之处。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的关注点与传统购物也有着不同点,那么那些因素会影响网上消费者行为?如何影响?对此学者们做出了深入研究,本文就是以这些文献为基础,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研究可能的方向。 关键词:消费者特性;感知变量;技术特性 现代营销

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教学案例期末测试题三

院别: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密――――――――――――封――――――――――――线――――――――――― 《消费行为分析与实务》试卷(三) 一. 单项选择 (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古代崇尚节俭的人物主要是( ) A .荀子 B .管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2.影响消费者选择购买商品的最根本因素是( ) A .收入水平 B .社会文化 C .心理因素 D .消费需要 3.购买决策过程为( ) A .收集信息→引起需要→评价方案→决定购买→购后行为 B .收集信息→评价方案→引起需要→决定购买→购后行为 C .引起需要→收集信息→评价方案→决定购买→购后行为 D .引起需要→决定购买→收集信息→评价方案→购后行为 4.把环保做为研究内容体现了消费心理学的( ) A .角度多元化 B .参数多元化 C .方法多元化 D .课题多元化 5.下面不是消费心理学研究原则的是( ) A .客观性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 .联系性原则 D .实践性原则 6.新产品应具备的基本功能是( ) A .经济耐用 B .经久耐用 C .方便实用 D .经久实用 7.从年龄层次上看,时尚消费心理较强的群体是( ) A .老年 B .中年 C .青年 D .少年儿童 8.从众行为产生于( ) A .内在压力 B .消费压力 C .个体压力 D .群体压力 9.下列哪个不属于商标的心理功能?( ) A .识别功能 B .促销功能 C .娱乐功能 D .保护功能 10.ABB 品牌竞争结构分别指代什么?( ) A .注意力,品牌实力,品牌信念 B .想象力,品牌价值,品牌利益 C .注意力,品牌利益,品牌信念 D .想象力,品牌利益,品牌信念 二. 多项选择 (每题2分,共20分) 1.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 ) A .主观因素 B .客观因素 C .防御心理 D .联系 E .情 绪 2.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感包括( ) A .痛苦 B .压迫 C .自信 D .自卑 E .理智 3.影响消费者情感变化的因素有( ) A .商品 B .服务 C .环境 D .心态 E .营销 4.间接说服包括( ) A .利用文字说服 B .利用广告说服 C .利用语言说服 D .利用相关群体说服 E .亲身体验 5.影响消费心理的个人因素包括( ) A .个性 B .职业 C .收入 D .家庭 E .性别 6.新产品按照创新程度可以分为( ) A .全新产品 B .换代新产品 C .改进新产品 D .仿制新产品 E . 品牌新产品 7.商品命名的心理原则有( ) A .名实相符 B .便于记忆 C .诱发情感 D .效用至上 E .启发联想 8.广告媒体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力取决于( ) A .媒体的可信度 B .信息传播范围 C .信息传播频率 D .信息传播途径 E .信息传播长度 9.女性消费心理与行为的主要特征包括( )

《消费者行为分析》考试题与答案

《消费者行为分析》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总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每空2分,共30分) 1、消费者行为学是研究各类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及其和 的一门应用科学。 2、注意可分为和两种。 3、消费者性格不同,消费行为也不同,归纳起来有四种类型,即:顺应型、 型、型、节俭型。 4、消费者决策过程可分五个阶段:、信息调查、比较评 价、、购后评价。 5、消费流行是在消费活动中的反映。 6、消费心理是消费行为,而消费行为则是消费心理活动 的。一般消费理论用“→动机 →”的模式来表示消费行为的基本过程。 7、消费需求的内容包括对商品的需求,对商品审美的需求, 对商品时代性的需求,对商品社会象征性的需求,对商品的需求。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括号内填“√”或“X”) (每题1分,共10分)1.一般而言,人类的需要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 2.市场营销管理所要考察的市场,可分为消费者市场和组织市场两大类。 () 3.同一社会阶层的成员具有类似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行为方式。 () 4.家人、亲属、朋友和伙伴等是最典型的、主要的非正式群体。 ( ) 5.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刺激—反应模式。 ( ) 6.不同亚文化群的消费者有相同的生活方式。( ) 7.归属于不同生活方式群体的人,对产品和品牌有着相同的需求。 ( ) 8.消费者的需要与动机成正比,即需要越强烈,动机也越强烈。 ( ) 9.通常,保龄球馆不会向节俭者群体推广保龄球运动。( ) 10.通常企业并不试图去改变消费者对其产品、服务的态度,而是使自己 的产品、服务和营销策略 符合消费者的既有态度。( ) 三、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内)(每题2分,共20分) 1、需求层次理论是1943年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A、波登 B 、赫杰特齐 C 、马斯洛 D 、温得尔?斯密

消费者行为研究

现代消费者研究(市场调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实证主义方法为主流,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源于自然科学,包括实验、调查、观察法,其结果是对比较大的总体进行描述、检查和推理,收集的数据是量化的实际数据,并利用计算对它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是探寻消费者行为规律、消费行为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消费者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不是毫无目的的收集消费行为方面的事实和信息,也不是不加解释地拼凑和记录消费行为的事实和信息而我们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目的是去发现,去系统的收集数据资料、并系统的收集解释数据资料。 我们如何设计研究方法要定义所需要的信息有哪些,进而思考和说明测量工具的设计程序;设计调查问卷、访谈表、或者其它数据资料收集表格,并进行预测调查;最后我们要制定数据分析计划。数据资料收集的具体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消费者研究方法分析 1、聚类分析:根据研究对象间的相似性进行分类,对市场进行分层,寻找竞争对手从统计学的观点看,聚类分析是通过数据建模简化数据的一种方法。采用k-均值、k-中心点等算法的聚类分析工具已被加入到许多著名的统计分析软件包中,如SPSS、SAS等。聚类分析还可以作为其他算法(如分类和定性归纳算法)的预处理步骤。 2、回归分析:寻找某些事物的影响因素及其描述其影响程度。还可用于对某些事物的预测。回归分析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数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十分广泛,回归分析按照涉及的自变量的多少,可分为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按照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类型,可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如果在回归分析中,只包括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且二者的关系可用一条直线近似表示,这种回归分析称为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如果回归分析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且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则称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C.E.斯皮尔曼提出。他发现学生的各科成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一科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其他各科成绩也比较好,从而推想是否存在某些潜在的共性因子,或称某些一般智力条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因子分析可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个因子,可减少变量的数目,还可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 4、差异性检验和方差分析:分析和检验不同类别或变量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方差分析是从观测变量的方差入手,研究诸多控制变量中哪些变量是对观测变量有显著影响的变量。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所得的数据呈现波动状。造成波动的原因可分成两类,一是不可控的随机因素,另一是研究中施加的对结果形成影响的可控因素。 6、对应分析:用于探索和研究各分类变量之间的关系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也称关联分析、R-Q型因子分析,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元相依变量统计分析技术,通过分析由定性变量构成的交互汇总表来揭示变量间的联系。可以揭示同一变量的各个类别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变量各个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主要应用在市场细分、产品定位、地质研究以及计算机工程等领域中。原因在于,它是一种视觉化的数据分析方法,它能够将几组看不出任何联系的数据,通过视觉上可以接受的定位图展现出来。对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联列表的行和列中各元素的比例结构以点的形式在较低维的空间中表示出来。它最大特点是能把众多的样品和众多的变量同时作到同一张图解上,将样品的大类及其属性在图上直观而又明了地表示出来,具有直观性。另外,它还省去了因子选择和因子轴旋转等复杂的数学运算及中间过程,可以从因子载荷图上对样品进行直观的分类,而且能够指示分类的主要参数(主因子)以及分类的依据,是一种直观、简单、方便的多元统计方法。对应分析法整个处理过程由两部分组成:表格和关联图。对应分析法中的表格是一个二维的表格,由行和列组成。每一行代表事物的一个属性,依次排开。列则代表不同的事

旅游者消费行为理论实证研究

旅游者消费行为理论实证研究 摘要:综合传统的旅游者消费行为理论和新消费行为理论,笔者认为,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是一个过程,它包含于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体系之中,这个行为过程体系由决策行为、空间流动行为、对旅游消费效果的评价行为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消费特点所构成。本文利用旅游消费行为体系以来黔旅游者旅游消费行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能为旅游业发展决策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新视角。 关键词:旅游消费行为理论实证研究来黔旅游者 旅游者消费行为过程体系 目前,不少研究者将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式应用到旅游消费者的研究中,并借鉴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了不同的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理论。代表性理论有“需求—动机-行为”模式、“刺激一反应”模式和新消费行为理论模式三种基本模式。“需求—动机-行为”模式认为旅游者的需要、动机以及行为构成了旅游购买活动的周期。“刺激一反应”模式则认为经过加工的外部刺激同旅游者个体的态度等心理因素以及人口统计、经济和社会因素共同影响到旅游需要及动机,并最终促使了购买行为的发生。贝克尔的新消费理论认为传统观念将消费等同于购买是不全面的,消费应有更丰富的内涵,购买只是其中的一个步骤。他重视对消费效果的评价。 综合传统消费者行为理论和新消费理论对于旅游消费行为的分析,可以认为: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是一个过程,它包含于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体系之中,该行为过程体系由决策行为、空间流动行为、对旅游消费效果的评价行为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消费特点所构成。本文将以这种旅游者的行为过程体系作为理论基点对来黔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展开实证研究。 来黔旅游者消费行为实证分析 本研究以来黔国内旅游消费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抽样调查。通过对来黔国内旅游者消费行为过程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掌握影响其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为贵州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数据经过筛选录入计算机后,用SPSS13.0的信度分析模块Reliability Analysis

消费者行为学课后习题

一、选择 1、以下哪些因素可能会形成潜在的消费需求?(ACD) A、需求意识不明确 B、购买欲望不强烈 C、购买能力不足 D、缺乏有关的商品信息 2、消费者行为学在学科性质上的特点有(ACD) A、综合性 B、宏观性 C、应用性 D、发展性 3、首先提出将心理学应用到广告活动中的是(A) A、斯科特 B、卢因 C、科特勒 D、法约尔 4、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有(ABCD) A、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B、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基础 C、消费者群体的心理与行为 D、市场营销与消费者心理 5、消费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是(A) A、1960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消费心理学科分会 B、1901年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出版《广告心理学》一书 C、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D、美国工程师泰勒创立了“泰勒制” 二、判断 1、缺乏有关的商品信息是形成潜在消费需求的原因之一。(√) 2、消费者心理是其行为的基础,而行为是其心理的表现。(√) 3、市场营销既是适应消费者心理的过程,同时又是对消费者心理加以引导哦,促成其行为实现的过程。(√) 三、填空 1、广义的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 2、一般来说,消费者心理是行为的(基础)。而行为是心理的(表现)。 3、消费者行为学以(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和行为现象)为研究对象。 4、《消费者行为学》的学科特点有(综合性)、(微观性)、(发展性)和(应用性)。 5、1901年,(美)国的心理学家(斯科特)首次提出将心理学应用到广告活动中。 四、名词解释。 1、现实消费者是指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有现实需要,并实际从事商品购买或使用活动的消费者。 2、潜在消费者是指当前尚未购买或使用某种商品,但在将来的某一时间有可能转变为现实消费者的人。 3、消费者心理消费者在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估和处置相关产品或服务时所发生的心理活动。 4、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和处置产品或服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过程,以及事先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五、问答题 1、如何理解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者行为之间的关系? 消费者心理是一种纯粹的内部心理活动,是不可见的;消费者行为是一种外部表现,是可见的。从发生时间上看,二者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在不同时间发生。 消费者心理与消费者行为又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消费者心理支配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心理是消费者行为发生的基础,而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心理的外在表现。 2、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①消费者购买行为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基础③消费者群体的心理与行为④社会环境与消费者行为⑤市场营销与消费者行为 3、对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进行研究有什么现实意义? ①企业行销活动的市场基础与决策依据 ②正确引导消费需求 ③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依据 4、研究消费者行为主要有哪些方法?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1、询问法 (1)当面访谈 优点:①有利于提高被访者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②具有较强的灵活性③可根据被访者的具体心态和现场情景,判断访谈所获资料的真实性 缺点:①对研究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访谈技巧要求较高②与被访者的接触比较困难,调研成本高,无法在较大范围内展开调研③对访问人员的工作管理和访谈进程不易控制 (2)电话访谈 优点:①获取相关信息资料速度快,调研成本低②覆盖面广③被访对象可能愿意回答一些不便面谈的问题缺点:①受电话设施和话费的限制,无法深入了解情况或者询问复杂的问题②难以判断访谈材料的真实性 (3)邮寄问卷 优点:①调研的范围广,成本低②研究对象有充分时间填写问卷③有利于某些敏感性问题的调研

政府采购案例练习-带答案

1、某采购项目采购预算300万元,但由于拟采购货物属于通用性项目,因此全国相关厂家较多。为节省采购中的工作量,确保采购到信誉好的产品,采购人向采购中心提出了书面申请,建议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并同时向采购中心提供了该单位集体考察合格的4家供应商名单。采购中心接到申请后,考虑该行业的实际情况,经中心领导批准,同意了采购人的申请,但为了扩大项目的竞争性,又另外 该采购方式的使用是不合法的。 (3)根据《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采用邀请招标方式采购的,招标采购单位应当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媒体发布资格预审公告,公布投标人资格条件,资格预审公告的期限不得少于七个工作日。投标人应当在资格预审公告期结束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前,按公告要求提交资格

证明文件。招标采购单位从预审合格投标人中,通过随机方式选择三家以上的投标人,并向其发出投标邀请书。而本案例中,采购中心除了简单的在采购人推荐的4家供应商基础上,又另外邀请了3家供应商外,完全没有根据“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留下了诸多的“腐败”隐患。因此,该采购中心在邀请招标的操作程序上也是不合法的。 件应当包括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标准、投标报价要求和评标标准等所有实质性要求”;第二十七条规定:“招标采购单位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澄清或者修改的,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十五日前,在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发布更正公告,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第五十四条规定:“评标委员会应当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评标方

法和标准,对资格性检查和符合性检查合格的投标文件进行商务和技术评估。”因此,在投标截止后,评标标准不应有任何改变,否则即为违规。本案例在开标后改变评标方法和标准的做法应该属于严重违反“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的行为。《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七十七条规定,未按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方法和标准进行评标的,上述行为影响中标结果的,中标结果无效。 ( 3 将中密度板换成了品质较差的另外一个品牌,且合同金额不变;作为补偿,该供应商在合同中将免费维保期增加一年。 请问:(1)如何评价上述行为? (2)若采购人在合同履行中需再增补采购10万元货物,可以直接与该供应商进行商谈吗?

住宅市场中消费者行为的实证研究

住宅市场中消费者行为的实证研究 住宅市场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发展住宅产业的政策引导下,住宅房地产开发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愈来愈重要的地位。 住宅市场中消费者行为主要是指是消费者个体和消费群体为满足需要和欲望而挑选、购买、使用和处置住房、服务、经验时所涉及的过程。 一、国内外有关研究动态 1、国外动态 由于西方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已有几百年历史,国外住宅市场中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成果非 常丰富。以美国房地产及城市经济协会( AREUEA主办的房地产经济学( Real Estate Economics,创刊于1972年)杂志为例,笔者检索出关于住宅市场消费者行为研究论文如下:1972年,Menchik研究了消费者购房的偏好因素,他将购房偏好分为住房与地块特征、住房的可达性(Accessibility)、自然环境、人造和非自然环境4个方面,并且重点研究了消费 者的环境偏好[1]。 1973年,Straszheim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居民对城市住房的需求特征[2]。 1974年,Onibokun评价了消费者购房满意度,并且对消费者购房知觉分为居住、环境、管理及公房项目限制4个子系统[3]。 1977年,Bible对影响消费者购房偏好的因素进行了新的划分,他将消费者购房偏好分为住房与地块特征、访友购物上班的接近性、公园绿地居住人群的身份与地位、噪音房地产税附近学校公共安全4个方面,并采用因素成对比较法(Paired comparison technique)确定了上述4个因素的权重[4]。 1978年,Weicher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美国家庭的支付能力与购房行为进行了相关分析⑸。Hempel和Jain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行为进行了经验总结,其中关于消费者购房搜寻过程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预测模型[6]。 1982年,Galster研究了美国黑人与白人购房地点方面的自行隔离(Self-segregate)现象,并以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房价与居住状况因子、邻里状况因子的函数模型[7]。 1985年,Bajic采用经验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住宅市场中市场细分问题及消费者购房特征[8]。 1988 年,Nelson 和Rabianski 采用多维尺度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technique)、聚类分析方法对住房市场中的消费者偏好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影响消费者购房的因素主要 有4:房地产的自然环境与邻里质量、建筑设计、可居住性(Livability)和对外联系。同时采用 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对于不同细分市场,影响消费者购房的偏好因素是相同的;但消费者在不同细分市场对购房偏好因素所持的权重不同[9]。 1997年,Anglin研究了住宅市场中影响消费者购房的决定性因素[10]。 2002年,Haurin和Parcel研究了消费者是否拥有私人住宅的状况对其孩子身心成长的影响[11]。 2003年,Harding、Knight和Sirmang研究了消费者购房过程中的讨价还价能力与位势、住房空置等影响因素的关系[12]。 由于本文不是住宅市场消费的行为研究的文献综述,因此有关住宅市场消费的行为研究的回顾不够全面。但从以上文献的简要回顾中我们不难发现,国外在住宅市场消费的行为研 究至少有30多年历史,有关研究成果丰富,研究视角广泛,研究方法多样,许多文章采用了定量研

关于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几点思考

关于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平行比较研究,了解中外学术界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差别,然后提出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思考,以期对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旅游;消费者;市场导向。 1、以市场为研究导向 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与旅游业发展水平相对应。国外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有近两百年的历程,从早期的认知阶段、中期的过渡阶段,到近期的大发展阶段,旅游业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已经得到了长足和完善的发展。至今,旅游学这门学科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理论也日趋成熟,大部分原因在于各地日益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为学者们研究旅游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国外许多著名大学都有自己的独立学者,长期独立投身于旅游研究,对旅游这个交叉学科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国外旅游发展到现阶段,旅游规划与开发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因此,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给国家或地区带来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一方面它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当地生活水平,成为地区或国家的支柱产业,但另一方面,由于大量旅游消费者的到来增加了地区基础设施的负担,给当地居民造成生活不便,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旅游目的地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进而影响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传统。 鉴于此,国外很多学者从社会学、人类学的学科角度出发研究旅游业及其带来的影响。旅游消费者是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

旅游消费者的行为方式、出游动机以及旅游消费者市场,也就成为国外旅游研究的重点。相对而言旅游业在我国起步则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得到重视,并有所发展。此时,旅游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第一个被批准的有关旅游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1988年韩也良的《黄山风景区开发理论的地学研究》。第一篇专门研究旅游的博士论文是***年楚义芳的《旅游的空间组织研究》。 中国旅游研究早期有地理学、经济学人士的较多介入,但由于1998年教育部将旅游学科归设在管理学论文" target="_blank">管理学大学科下,目前中国的旅游研究在总体上主要由设有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学者所承担。因此,研究的学科取向就较多地局限在管理学和地理学领域,而其他领域的学者往往对旅游问题缺乏研究热情。同时,这还与旅游业在我国的发展程度有关。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旅游产业总体规模小,结构单一,重点在于发展旅游市场。进入20世纪90年代,时至今日,旅游业在我国处于发展的初中级阶段,许多资源丰富的地区积极发展旅游业,旅游目的地的开发与规划的实际工作比较多,表现出的问题也比较集中,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比较集中。《旅游学刊》所发表的大量旅游资源开发的文章就能充分地说明这一点。 随着国内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消费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之间的日益频繁的互动过程中,会产生出许多文化上的交流、碰撞,为旅游消费者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有些学者也开始表现出对旅游消费者行为方面的兴趣。这些促进了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发展,近年来,从社

关于网上消费者的行为研究

关于网上消费者的行为研究

关于网上消费者的行为研究 ——网购时代消费者的行为研究 目录 摘要 (3) 一、导论 (3) 二、文献回顾 (4) (一)、相关理论研究 (4) (二)、网络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 (5) 1、消费者特征 (5) 2、系统特征 (5) 三、研究方法 (6) 1、问卷调查法 (6) 2、文献分析法 (9) 3、数据统计分析法 (9) 四、结果和讨论 (10) (一)、调查数据分析 (10) (二)、网络时代消费者行为的特征分析 (10) 1、消费者群体特征 (10) 2、消费者具有较强的主动性 (11) 3、消费者更追求购物的乐趣 (11) 4、消费者购买的选择性较强 (11) (三)、网络时代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分析 (11) 1、价格便宜 (12) 2、方便快捷 (12) (四)、网络时代消费者购买过程分析 (12) 1、需求诱发 (12) 2、浏览商品、比较选择 (13) 3、进行支付 (13) 4、购后商品评价 (13) (五)、网络时代消费者购买行为结果分析 (14) 1、网购市场所占份额分析 (14) 2、消费者网购的目标商品 (14) 3、网购消费者的满意程度 (15) 五、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网购时代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摘要:网络的迅速发展和物流体系的日益完善使得当前我国网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对于快节奏的白领和学生来说,网购使该群体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网购时代的到来并不代表网购体系的完善,因此,消费者的行为也随着网购时代的到来呈现了新的特点。本文在参考大量中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制定比较详细的调研方式,对当前网购时代的消费者行为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讨,以期为网络卖家的营销策略的转变和网购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字:网络﹑消费者行为﹑购物 一、导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的迅速发展催生了电子商务,并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此,网购开始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美国著名信息研究公司IDC 调查研究发现,1994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仅为12亿美元,而到2001年超过了6000亿美元,比2000年的3000亿美元增长了68%,甚至2002年达到了1.6万亿美元。根据2004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热点问题调查报告显示:在抽样调查中,有17.9%的网民在半年内有过网络购物经历,63.7%没有购物经历的网民表示今后会尝试网络购物。我国2004年网络用户达到8700万,比2003年增长9.43%,未来庞大的上网用户群为网络购物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理论上来讲,消费者行为研究,是市场调研中最普通、最经常实施的一项研究。是指对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理消费物品所采用的各种行动以及事先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该项研究除了可以了解消费者是如何获取产品与服务,还可以了解消费者是如何让消费产品的,以及产品在用完或消费之后是如何被处理的。因此,他是营销决策的基础,与企业市场的营销活动密不可分,对消费者行为研究,对于提高营销决策水平,增强营销策略的有效性方面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而网络购物中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就是以此为基础,研究消费者在新的购物方式下所呈现出来新的特征和方式。网络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专科部中文系,江西南昌 摘要:大学生旅游成为新的经济亮点,大学生在求知心理、好奇心理、解脱心理等动机影响下,加入到 旅游大军之中,但因其消费水平的偏低,必然带来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旅游行为;旅游动机;旅游 旅游这一新的消费热点,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最强的一个 群体,已经成为旅游大军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然而, 由于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生理、经济等特点,使其旅游消 费行为呈现出和其它群体截然不同的特点。我们必须对 大学生游客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才能掌握其特点,从而 进行正确引导。 一、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动机是激励人们行为的主观因素,是需要的表现形 式,旅游动机则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内在动因。大学生旅 游动机可以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求知心理。在一次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 程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商学院在校本科生的调 查问卷中,-%.#/的被调查者回答外出旅游是为了开阔 视野[&]。可见,一批知识型学生旅游者为了探寻艺术的 真谛、物种的奥秘以及人类的生存,不惜风餐露宿,日夜 兼程,大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气概。

!、好奇心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不“无奈”。 在进入大学之前,绝大多数中学生的生活很单调,很压抑,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生活的全部就是读书,考上一所好大学。课余生活被挤压得毫无色彩可言,尤其是对那 些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而言,这种生活无异于心灵禁锢。进入大学后,“出去开开眼界”自然成了合理要求。 ’、解脱心理。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繁忙的学习 事务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使人产生高度精神紧张,身心疲惫,精神长期得不到松懈,这将对人的身心产生极大的负作用。为缓解精神压力,消除紧张心态,利用假期外出旅游不失为“缓解心灵压力”的良药。 %、顺从心理。有些大学生自己本来并没有旅游的念 头,但因朋友怂恿或老乡、同学相邀,也就跟着出门“转一转”。 #、时髦心理。生活是一台戏,人们不满足仅仅作为 观众,而希望登上舞台展示一番自己的风采。旅游正是 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之外表现自己,提供了一座“大舞 台”。[!]人们可以摆脱日常的束缚而充分地主宰自我,同时更可领略到一种“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繁”的超 凡脱俗的境界。旅游产品可谓是富有象征意义的产品之一,旅游行为也是最时髦的行为之一。为了赶时髦,好向别人夸耀,自然要出去“走一走”。

消费者行为学习题及答案

消费者行为学习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关于消费者行为的专门研究,开始于()。 A)19世纪3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40年代 2.在消费者品牌选择规则中,允许品牌中较劣的属性与较优的属性相互补偿的是()。 A)期望值选择规则 B)联结式规则 C)重点选择规则 D)编纂式规则 3.将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运用于消费者动机分析,具有多重价值和意义。下列厂商给消费者提供的各种利益和价值中,不能使消费者对其产生满意感的因素是()。 A)商品具有的独特形象 B)商品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功能 C)商品的外形美观 D)品牌良好的声誉 4. 消费者的绝对感觉阈限值越大,其感受性()。 A)越小 B)因人而异 C)越大 D)不受绝对阈限值的影响 5. 人的大脑对外部信息的知觉,包含相互联系的两种加工:数据驱动加工和概念驱动加工。对于数据驱动的加工形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数据驱动的加工通常是先对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 B)数据驱动的加工特别强调外界刺激的作用,强调外部输入信息对加工过程的驱动 C)数据驱动的加工又称为自上而下的加工,是从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 D)数据驱动的加工是从较低水平迈向较高水平的 6. 关于消费者的记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消费者的记忆包括识记、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B)消费者的短时记忆是指信息保持在2分钟以内的记忆 C)消费者经过复述,可以将感觉记忆中的信息转移到长时记忆中 D)消费者的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相比,其容量是相当大的,甚至被认为是无限的 7. 下列关于消费者态度测量的观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务完成法属于常用的行为反应测量方法 B)生理反应测量法属于常用的行为反应测量方法 C)距离测量法属于常用的行为反应测量方法 D)消费者态度中的情感成分一般用语意差别量表来进行测量 8. 如果一个消费者的教条性倾向较小,他会()。 A)对不熟悉的事物持开放立场 B)更愿意选择已经成名的产品 C)更容易接受带有“权威诉求”的新产品广告 D)对陌生事物非常不安并怀有戒心 9. 消费者对于文化的学习有两种类型,其中文化移入()。 A)指学习外来新文化 B)指学习本民族的文化 C)保持了民族文化的延续 D)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个性10. 科尔曼社会地位指数法中,采用的测量指标包括()。 A)社会互动 B)价值取向 C)个人业绩 D)居住的区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