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芽孢杆菌生物学特性 精品

芽孢杆菌生物学特性 精品

芽孢杆菌生物学特性 精品
芽孢杆菌生物学特性 精品

第三章芽孢杆菌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芽孢杆菌形态特征

一、概述

芽孢杆菌属于细菌。从细菌的形态特征上看,有三种常见形状,即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分别称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杆菌最多,球菌次之,螺旋状细菌最少。球菌(coccus,复数为cocci),球状的细菌;据细胞的分裂面和子细胞分离与否有不同的排列状态,包括了单球菌(尿素微球菌)、双球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酿脓链球菌、溶血链球菌)、四联球菌(玫瑰色微球菌、四联微球菌)、八叠球菌(藤黄八叠球菌)、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螺旋状细菌(有人称为螺菌,spirillum,复数为spirilla);螺旋状的细菌包括了弧菌(vibrio),螺旋不到一周,菌体呈弧形或逗号状,霍乱弧菌;螺菌,螺旋1-6周,外形坚挺的螺旋状细菌,红螺菌;螺旋体(spirochaete),螺旋6周以上,由原生质柱、轴丝、外鞘组成,柔软易曲的螺旋状菌体;钩端螺旋体,梅毒密螺旋体。杆菌(bacillus,复数为bacilli);杆状的细菌,形态多样,包括了短杆状,短杆菌或球杆菌(甲烷短杆菌属);长杆或棒杆状,长宽差别较大(枯草杆菌、北京棒杆菌、白喉棒杆菌);梭状,两端稍尖,(梭菌属:鼠疫巴斯德氏菌);分支杆状,有分支(结核分支杆菌);平截杆状:两端平截(炭疽芽孢杆菌)。特殊形状的细菌,菌体分叉,双歧杆菌;菌体末端有柄,柄杆菌;菌体有附器,臂微菌。细菌大小一般用显微测微尺测量,单位为微米(μm)1μm=10-3mm=10-6m。病毒多用纳米(nm)为单位,1μm=103nm。细菌的大小不一,球菌直径0.5-2μm,杆菌1-5×0.5-1μm,螺旋菌大小差别较大。大肠杆菌平均长2μm,直径0.5μm,150个大肠杆菌细胞头尾相接等于3mm长的一粒芝麻;120个大肠杆菌捆在一起才有一根头发粗细(人发平均直径60μm),109个大肠杆菌才有1mg重。

尽管芽孢杆菌形态简单,细胞大小差异也不很大,然而,芽孢杆菌的形态特征和细胞大小是分类学的重要特征,是芽孢杆菌分类单元的实物载体,研究芽孢杆菌生物学必须描述的内容。

二、芽孢杆菌细胞形态

芽孢杆菌属于耗氧菌,能耐酸、耐盐、耐高温。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蛋白酶、淀粉酶活性,还有平衡和稳定乳酸菌的作用。此类菌在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中仅少量存在。目前应用菌种是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存在两种形态:芽胞和营养体。营养体的细胞基本形态有杆状和椭圆状。杆状中有长杆状、短杆状,椭圆状中有长椭圆和短椭圆,如下图。

三、芽孢杆菌芽孢形态

常见病原菌

葡萄球菌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学特性: 1.形态:G+,球形,葡萄状,0.4~1.2 m 2.培养:色素、耐盐 3.抗原构造:SPA 4.分类: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 5.抵抗力:强;易耐药 致病性: 1、致病物质:血浆凝固酶;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 2、所致疾病:化脓性炎症;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 防治原则:注意个人卫生;严格无菌操作;加强食品监督;合理使用抗生素。 链球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生物学特性: 1、形态:G+,球形,链状,0.5~1.0 m 2、培养:血平板 3、分类: 1) 根据溶血现象分: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溶血环。条件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透明宽大溶血环。致病性强 丙型链球菌:无溶血环。无致病性 2) 依细胞壁多糖抗原不同分:A、B、C、D等20个群,致病链球菌株90%属A群 4、抵抗力:不强 致病性: 1、致病物质: (1)菌体表面物质:M蛋白;脂磷壁酸 (2)毒素: 1)链球菌溶血素: SLO:对氧敏感,免疫原性强,感染后血中可出现溶血毒素O抗体; SLS:对氧稳定; 免疫原性弱,与溶血环有关 2)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或猩红热毒素) (3)侵袭性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 使链球菌的感染容易扩散且脓汁稀薄。 2、所致疾病 (1)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化脓性疾病;中毒性疾病(猩红热);超敏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2)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条件致病菌,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防治原则: 1、讲究卫生,及时治疗病人和带菌者,减少传染源。 2、彻底治疗咽峡炎、扁桃体炎,以防止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3、治疗链球菌感染性疾病首选青霉素G。 肺炎链球菌 生物学特性: 1、形态:G+ ,矛头状,钝端相对,成双排列,荚膜 2、培养:血平板,自溶现象 3、生化反应:胆汁溶菌试验阳性,菊糖分解试验阳性 4、抗抗力:弱 致病性: 主要致病物质:荚膜

真菌的生物学特性

木霉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粘孢菌类,是一类普遍存在的真菌。绿色木霉是木霉菌中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一种,目前在工业、农业和环境科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绿色木霉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腐生于木材、种子及植物残体上。绿色木霉能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酶系,如:纤维素酶、几丁质酶、木聚糖酶等。绿色木霉是所产纤维素酶活性最高的菌株之一,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降解作用,目前日益受到重视,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同时,绿色木霉又是一种资源丰富的拮抗微生物,在植物病理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机制有以下几种:产生抗生素;重寄生作用,这是木霉菌作为拮抗菌最重要的机制;溶菌作用;竞争作用。 纤维单胞菌属拉丁学名[Cellulomonas (Bergey et al.,1923),Clark,1952] 在幼龄培养物中细胞为细长的不规则杆菌,0.5~0.6μm×2.0~5.0μm,直到稍弯,有的呈V字状排列,偶见分支但无丝状体。老培养物的杆通常变短,有少数球状细胞出现。革兰氏阳性,但易褪色。常以一根或少数鞭毛运动。不生孢,不抗酸。兼性厌氧,有的菌株在厌氧条件下可生长但很差。在蛋白胨-酵母膏琼脂上的菌落通常凸起,淡黄色。化能异养菌,可呼吸代谢也可发酵代谢。从葡萄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都产酸。接触酶阳性。能分解纤维素。还原硝酸盐到亚硝酸盐。最适生长温度30℃。广泛分布于土壤和腐败的蔬菜。 康宁木霉菌丝有隔膜,蔓延生长,广铺于固体培养基上,菌外观为浅绿,黄绿或绿色,反面无色,分生孢子.梗为菌丝的短侧枝,其上对生或互生分枝,分枝上又可继续分枝,形成2级,3级分枝,分枝末端即为瓶状梗.分生孢子由小梗相继生出面,靠黏液把它们聚成球形或近球形的孢子头,分生孢子卵形成椭圆形,壁光滑.单个孢子近无色,形成堆状为绿色,与此相似的还有绿色木霉! 此菌有很强的纤维素霉及纤维,二糖淀粉酶等,它能利于农副产品,如麦杆,木材,木屑等纤维素原料,使之转变为糖质原料 佛州侧耳子实体覆瓦状丛生。菌盖直径3~12cm,低温时白色,高温时带青蓝色转黄色至白色,初半球形,边缘完整,后平展成扇形或浅漏斗形,边缘不齐或有深刻。菌肉稍薄,白色。菌褶浅黄白色,干时变淡黄色,稍密集至稍稀疏,延生,常在菌柄上形成脉络状。菌柄侧生(有孢菌株),或偏心生至中央生(无孢菌株),细长,内实,白色,长3~7cm,粗1~2cm,基部有时有白色绒毛。孢子印白色;孢子近柱形,6~9μm×2.5~3μm。 黑曲霉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种。 分生孢子梗自基质中伸出,直径15~20pm,长约1~3mm,壁厚而光滑。顶部形成球形顶囊,其上全面覆盖一层梗基和一层小梗,小梗上长有成串褐黑色的球状分生孢子。孢子直径2.5~4.0μm。分生孢子头球状,直径700~800μm,褐黑色。菌落蔓延迅速,初为白色,后变成鲜黄色直至黑色厚绒状。背面无色或中央略带黄褐色。有时在新分离的菌株中能找到白色、圆形、直径约1mm的菌核。分生孢子头褐黑色放射状,分生孢子梗长短不一。顶囊球形,双层小梗。分生孢子褐色球形。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粮食、植物性产品和土壤中。是重要的发酵工业菌种,可生产淀粉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柠檬酸、葡糖酸和没食子酸等。有的菌株还可将羟基孕甾酮转化为雄烯。生长适温37℃,最低相对湿度为88%,能引致水分较高的粮食霉变和其他工业器材霉变。 侧孢霉是一种嗜热丝状真菌,具有分解纤维素的特性.固体PDA培养条件下进行形态观察表明,所采用的嗜热侧孢霉菌株,菌丝丛枝状、有隔,分生孢子浅褐色,顶生或侧生.利用ITS序列

放线菌的作用

放线菌的作用 放线菌的作用要说放线菌,就要提到一些抗生素,我们知道医生常常用头孢霉素、螺旋素、庆大霉素、利福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为病人治病,使许多病人转危为安,其实生产抗生素的主角就是功勋赫赫的放线菌。目前已经发现的抗生素有近6000种,其中4000多种是由放线菌产生的。放线菌也是原核生物,细胞构造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都与细菌十分相似,因菌落呈放射状而得名。实际上,它们是细菌家族中一个独立的大家庭,更确切一点来说,它也是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如果按照前面提到过的革兰染色法进行分类,是一类革兰氏阳性菌。不过,放线菌又有许多细菌所没有的特点,一些真菌家族的特征,例如菌体呈纤细的丝状,而且有分枝。所以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它是介于细菌与真菌之间的过渡类型。随着微生物分类学的深入研究,确认放线菌属于原核微生物,与细菌的关系比与真菌的关系更为密切,理由如下: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和核仁;放线菌虽有发育良好的菌丝体,但大部分无隔,为单细胞;放线菌菌丝比真菌细得多,其直径与细菌相似;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并含有DAP;游动放线菌的鞭毛与细菌鞭毛类似,无“9+2”结构放线菌同大部分细菌一样,对酸敏感,在微碱性条件下生长良好;放线

菌属无性繁殖,同细菌,尚未发现其有性世代;对溶菌酶和作用于细菌的抗生素敏感;DNA重组方式与细菌相同;核蛋白体为70S。放线菌最喜欢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微碱性土壤中,泥土所特有的“泥腥味”就是由放线菌产生的。它们中绝大多数是腐生菌,能将动植物的尸体腐烂、“吃”光,然后转化成有利于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还有一类叫弗兰克氏菌的放线菌,生长在许多豆科植物的根瘤里,能固定大气中的氮,成为植物能利用的氮肥。除了生产抗生素外,放线菌在工业上还有许多其他贡献。例如,利用放线菌还可以生产维生素B12、-胡萝卜素等维生素,生产蛋白酶、溶菌酶,以及用于生产高果糖浆的葡萄糖异构酶等酶制剂。另外,放线菌在石油工业和污水处理等方面也可发挥一技之长。虽然少数寄生性的放线菌会引起人和动植物病害,有些放线菌会使食物变质,或者对棉毛织品和纸张造成破坏,对人类有害,但这些比起放线菌的功绩来,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放线菌的生物学特性放线菌的形态比细菌复杂些,但仍属于单细胞。在显微镜下,放线菌呈分枝丝状,我们把这些细丝一样的结构叫做菌丝,菌丝直径与细菌相似,小于1微米。菌丝细胞的结构与细菌基本相同。放线菌有菌丝和孢子的结构。放线菌的形态结构 菌丝放线菌有许多交织在一起的纤细菌体,叫菌丝。

各种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形态与染色:G+,球形葡萄串状排列,无特殊结构。无鞭毛无芽胞,一般不形成荚膜。 菌落特点:呈圆形,表面光滑、凸起、湿润、边缘整齐、有光泽、不透明的白色或金黄色菌落,周围有β溶血环 培养基:营养要求不高,琼脂平板、血平板均可。 生化反应:β溶血(+),触酶试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产酸不产气,分解甘露醇(致病菌)。 a群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 形态染色:G+,球菌链状排列,可有荚膜,无芽胞,无鞭毛,有菌毛。 菌落特点:在血平板上可形成灰白色、圆形、凸起、有乳光的细小菌落,菌落周围出现透明溶血环。 培养基:营养要求较高,加有血液、血清等成分的培养基。 生化反应:β溶血(+),触酶(-),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肺炎链球菌 形态与染色:G+,矛头状尖向外双球菌,有荚膜 ,无鞭毛,无芽胞。 菌落特点: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小圆形、隆起、表面光滑、湿润的菌落,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菌产生的自溶酶裂解细菌,使血平板上的菌落中央凹陷,边缘隆起成“脐状” 培养基:营养要求较高,加有血液、血清等成分的培养基。 生化反应: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等,产酸不产气。对菊糖发酵,大多数新分离株为阳性。肺炎链球菌自溶酶可被胆汁或胆盐激活,使细菌加速溶解,故常用胆汁溶菌试验与甲型链球菌区别。 淋病奈瑟菌 形态与染色:G-,双球菌 ,肾形,似一对咖啡豆,无芽胞,无鞭毛,有菌毛,新分离菌株有荚膜。 菌落特点:菌落凸起、圆形、灰白色或透明、表面光滑的细小菌落。 培养基: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多用巧克力培养基 生化反应:氧化酶、触酶试验阳性,对糖类的生化活性最低,只能氧化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脑膜炎奈瑟菌 形态染色:G-菌,呈肾形或豆形,两菌相对呈双球状,无鞭毛,无芽胞,新分离的菌株有多糖荚膜和菌毛。 菌落特点:无色、圆形、凸起、光滑、透明、似露滴状的小菌落。 培养基:专性需氧,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不能生长。需在巧克力色血琼脂培养基上。 生化反应:绝大多数菌株能分解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不产气(因淋病奈瑟菌不分解麦芽糖,借此可与淋球菌区别),不分解乳糖、甘露醇、半乳糖和果糖,触酶试验阳性,氧化酶试验阳性。能产生自容酶。 大肠杆菌(大肠埃希菌) 形态染色:G-菌,短杆状,有周身鞭毛和周身菌毛,无芽胞。 菌落特点:灰白色,圆形,湿润,有的可出现溶血环,中等大小S型菌落。 培养基:无特殊要求,琼脂平板、血平板均可。 生化反应:β溶血+,能发酵葡萄糖、乳糖等多种糖类,产酸并产气。吲哚试验阳性、甲基红反应阳性、VP试验阴性、枸橼酸盐(IMViC)试验阴性。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食用菌栽培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设施农业栽培专门化方向课程,是从事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的基础理论及生产技术,并能利用其原理对生产技术进行实践及革新。在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及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热爱农业、保护环境的职业情感。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生产的基础知识,能够对食用菌进行分类识别,熟练掌握食用菌的菌种生产技术,并能根据播种期与生产量,确定出合适的各级菌种的生产时间与制种量。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常见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管理关键技术,制订食用菌生产计划,解决食用菌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1)了解食用菌菌种的概念,能够分辨出各食用菌种类。 (2)掌握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 (3)掌握食用菌生产中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4)熟悉平菇、香菇、木耳、双抱菇、鸡腿菇、金针菇等主要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其栽培关键技术。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四)教学实施 1.教学建议 (1)改革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交融渐进式教学方式,把知识的传授融人到技能训练中,实现“教、学、做三合一”,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在做的过程中引入社会上的新技术和新技能,再通过各小情境的学习、知识讲座、现场教学等方式,使传统知识与新技术相呼应。 (2)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通过实习实训等参与食用菌生产全过程,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教材编写建议 (1)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在行业专家对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参照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工作岗位的相应职业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编写要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应以完成任务的典型活动项目来驱动,通过现场指导、参观调研、技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细菌就是一种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能进行无性二分裂繁殖,其形态与结构相对稳定。掌握细菌形态结构特征,对鉴别细菌,研究致病性,诊断疾病与防治原则等都有 重要意义。 第一节细菌大小与形态 一细菌的大小 细菌体积微小,一般要用光学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一千倍左右才能观察到。通常以微米(μm)为测量其大小的单位。细菌种类不同,大小差异很大,同一种细菌在不同生长环境中,或在同一生长环境的不同生长繁殖阶段,其大小也有差别。 二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及螺旋状,根据形态特征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与螺形菌三大 类、 (一)球菌(coccus) 球菌单个菌细胞基本上呈球状。按细菌生长繁殖时的分裂平面及分裂后排列方式不同,可将球菌分为: 1、双球菌:细菌在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两个菌细胞成双排列,如肺炎链球菌。 2、链球菌:细菌由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菌细胞连在一起,呈链状,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3葡萄球菌:细菌在多个不规则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菌细胞聚集在一起似葡萄串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4、四联球菌:细菌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四个菌细胞联在一起。 5、八叠球菌:细菌在上下、前后与左右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八个菌细胞联在一起。 (二)杆菌(bacillus) 杆菌呈杆状,多数为直杆状,也有稍弯的。不同杆菌的大小、长短、粗细差异很大。大杆菌如 炭疽杆菌长3~10μm,中等的如大肠杆菌长2~3μm,小的如流感杆菌长0、7~1、5μm。菌体粗短呈卵园形的称为球杆菌;菌体末端膨大成棒状,称棒状杆菌;菌体常呈分枝生长趋势,称为分枝杆菌,大多数杆菌就是单个、分散排列的,但有少数杆菌分裂后菌细胞连在一起呈链状,称为链杆菌。 (三)螺形菌(spirillar bacterium) 螺形菌菌细胞呈弯曲或旋转状,可分为两类: 1、弧菌:菌细胞只有一个弯曲呈弧形或逗点状,如霍乱弧菌。 2、螺菌:菌细胞有多个弯曲,如鼠咬热螺菌。弯曲呈“S”或海鸥形者如空肠弯曲菌、幽门螺 杆菌等。 第二节细菌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与核质四个部分组成。某些细菌除具有其基本结 构外,还有荚膜、鞕毛、菌毛、芽胞等特殊结构。 一、基本结构 (一)细胞壁(cell wall) 细胞壁位于细菌的最外层,就是一层质地坚韧而略有弹性的膜状结构,其化学组成比较复杂,并随不同细菌而异。用革兰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两大类。两类细菌细胞壁的共有组分为肽聚糖,但各自还有其特殊组成成分。 1、肽聚糖(peptidoglycan) 细菌细胞壁的基本结构就是肽聚糖,又称粘肽。它就是原核生物细 胞所特有的物质,不同种类的细菌,其组成与连接的方式亦有差别。革兰阳性菌的肽聚糖由聚 糖骨架、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图11-3,a),革兰阴性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与四 肽侧链两部分组成(图11-3,b)。

放线菌形态的观察实验报告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7年11月13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微生物学实验题目:放线菌的形态观察姓名:丁志康 一、目的要求 ? 1.学习并初步掌握观察放线菌形态的基本方法。 ? 2.初步了解放线菌的形态特征。 二、基本原理 放线菌是指能形成分枝丝状体或菌丝体的一类革兰氏阳性菌。常见放线菌大多能形成菌丝体,紧贴培养基表面或深入培养基内生长的基内菌丝(简称“基丝”),基丝生长到一定阶段还能像空气中生长出气生菌丝(简称“气丝”),并进一步分化产生孢子丝及孢子。 有的放线菌只产生基丝而无气丝。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时,气丝在上层、基丝在下层,气丝色暗,基丝较透明。孢子丝依种类的不同,有直、波曲、各种螺旋形或轮生。 在油镜下观察,放线菌的孢子有球形、椭圆、杆状或柱状。能否产生菌丝体及由菌丝体分化产生的各种形态特征是放线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为了观察放线菌的形态特征,人们设计了各种培养和观察方法,这些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尽可能保持住放线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形态特征。本试验介绍其中几种常用方法。 1.插片法:将放线菌接种在琼脂平板上,插上灭菌盖玻片后培养,使放线菌菌丝沿着培养基表面与盖玻片的交接处生长而附着在盖玻片上。观察时,轻轻取出盖玻片,置于载玻片上直接镜检。这种方法可观察到放线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特征,而且便于观察不同生长期的形态。 2.玻璃纸法:玻璃纸是一种透明的半透膜,将灭菌的玻璃纸覆盖在琼脂平板表面,然后将放线菌接种于玻璃纸上,经培养,放线菌在玻璃纸上生长形成菌苔。观察时,揭下玻璃纸,固定在载玻片上直接镜检。这种方法既能保持放线菌的自然生长状态,也便于观察不同生长期的形态特征。 3.印片法:将要观察的放线菌的菌落或菌苔,先印在载玻片上,经染色后观察。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观察孢子丝的形态、孢子的排列及其形状等。方法简便、但形态特征可能有所改变。 (*本次试验采用插片法) 三、器材 1、菌种:青色链霉菌,弗氏链霉菌。 2、培养基:高氏I号培养基。 3、仪器及其他用具:经灭菌的平皿、玻璃纸、盖玻片、玻璃涂棒,以及载玻片,接种环,接种铲, 石碳酸复红染液,显微镜等。

2018年自学考试《病原生物学及检验》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病原生物学及检验》试题及答案 1、有关结核菌素试验,下述错误的是? A、属于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 B、可检测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状况 C、皮肤反应程度以局部红肿,硬结的直径为标准 D、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E、12—18小时观察结果 正确答案:,,E 2、关于结核分枝杆菌抵抗力,错误的是? A、尘埃中保持传染性8~10天 B、干燥痰中可活2~8个月 C、直射日光下数小时死亡 D、耐热,63℃15分钟不死亡 E、对4%NaOH和6%H2S04有一定抵抗力 正确答案:,,D 3、结核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不可能的是?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破损的皮肤 D、泌尿道 E、节肢动物的叮咬 正确答案:,,E

4、下列细菌中繁殖最慢的是? A、大肠埃希菌 B、丙型链球菌 C、脑膜炎奈瑟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肺炎链球菌 正确答案:,,D 5、与结核杆菌抗酸性有关的成分是? A、索状因子 B、磷脂 C、分枝菌酸 D、蜡脂D E、硫酸脑苷脂 正确答案:,,C 6、结核菌素试验为阳性反应,下述情况可能错误的是? A、表明机体已感染过结核杆菌 B、表明机体接种卡介苗成功 C、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有一定的特异性免疫 D、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有迟发型超敏反应 E、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无免疫力 正确答案:,,E 7、卡介苗是?

A、经甲醛处理后的人型结核杆菌 B、加热处理后的人型结核杆菌 C、发生了抗原变异的牛型结核杆菌 D、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活的牛型结核杆菌 E、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活的人型结核杆菌正确答案:,,D 8、细胞壁含脂类最多的细菌是? A、结核杆菌 B、白喉棒状杆菌 C、衣氏放线菌 D、霍乱弧菌 E、幽门螺杆菌 正确答案:,,A 9、百日咳杆菌的分离培养应采用? A、鲍金(B-G)培养基 B、巧克力培养基 C、伊红-美蓝培养基 D、罗氏培养基 E、亚碲酸钾培养基 正确答案:,,A 10、目前预防百日咳主要采用注射? A、类毒素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细菌就是一种具有细胞壁得单细胞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能进行无性二分裂繁殖,其形态与结构相对稳定。掌握细菌形态结构特征,对鉴别细菌,研究致病性,诊断疾病与防治原则等都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细菌大小与形态 一细菌得大小 细菌体积微小,一般要用光学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一千倍左右才能观察到。通常以微米(μm)为测量其大小得单位。细菌种类不同,大小差异很大,同一种细菌在不同生长环境中,或在同一生长环境得不同生长繁殖阶段,其大小也有差别。 二细菌得形态 细菌得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及螺旋状,根据形态特征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与螺形菌三大类、 (一)球菌(coccus) 球菌单个菌细胞基本上呈球状。按细菌生长繁殖时得分裂平面及分裂后排列方式不同,可将球菌分为: 1、双球菌:细菌在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两个菌细胞成双排列,如肺炎链球菌。 2、链球菌:细菌由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菌细胞连在一起,呈链状,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3葡萄球菌:细菌在多个不规则得平面上分裂,分裂后菌细胞聚集在一起似葡萄串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4、四联球菌:细菌在两个相互垂直得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四个菌细胞联在一起。 5、八叠球菌:细菌在上下、前后与左右三个相互垂直得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八个菌细胞联在一起。 (二)杆菌(bacillus) 杆菌呈杆状,多数为直杆状,也有稍弯得。不同杆菌得大小、长短、粗细差异很大。大杆菌如炭疽杆菌长3~10μm,中等得如大肠杆菌长2~3μm,小得如流感杆菌长0、7~1、5μm。菌体粗短呈卵园形得称为球杆菌;菌体末端膨大成棒状,称棒状杆菌;菌体常呈分枝生长趋势,称为分枝杆菌,大多数杆菌就是单个、分散排列得,但有少数杆菌分裂后菌细胞连在一起呈链状,称为链杆菌。 (三)螺形菌(spirillar bacterium) 螺形菌菌细胞呈弯曲或旋转状,可分为两类: 1、弧菌:菌细胞只有一个弯曲呈弧形或逗点状,如霍乱弧菌。 2、螺菌:菌细胞有多个弯曲,如鼠咬热螺菌。弯曲呈“S”或海鸥形者如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等。 第二节细菌得结构与化学组成 细菌得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与核质四个部分组成。某些细菌除具有其基本结构外,还有荚膜、鞕毛、菌毛、芽胞等特殊结构。 一、基本结构 (一)细胞壁(cell wall) 细胞壁位于细菌得最外层,就是一层质地坚韧而略有弹性得膜状结构,其化学组成比较复杂,并随不同细菌而异。用革兰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两大类。两类细菌细胞壁得共有组分为肽聚糖,但各自还有其特殊组成成分。 1、肽聚糖(peptidoglycan) 细菌细胞壁得基本结构就是肽聚糖,又称粘肽。它就是原核生物细胞所特有得物质,不同种类得细菌,其组成与连接得方式亦有差别。革兰阳性菌得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图11-3,a),革兰阴性菌得肽聚糖由聚糖骨架与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图11-3,b)。

临床常见细菌及其特点

临床常见细菌及其特点 一般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一、革兰氏阳性球菌 主要包括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等 凝固酶阳性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葡萄球菌属表皮葡萄球菌 人型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溶血葡萄球菌 腐生葡萄球菌 A:凝固酶阳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1)生物学特点:凝固酶阳性,β溶血,耐盐。 (2)传染源与传播途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存在于人类鼻咽部粘膜和皮肤表面,可经 手,打喷嚏,皮肤伤口传播。 (3)疾病:①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②化脓性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如:疖痈、脓肿等 ③严重的肺炎

④脑膜炎、心内膜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血症等全身性感染、同时也 可引起中毒性休克综合症 ⑤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晚期肾脏疾病患者特别容易感染金葡菌。 ⑥金葡菌尤其耐药金葡菌感染是引起住院患者感染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之一 (4)耐药性: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各类青霉素,头孢菌素和其 他β-内酰胺类均交叉耐药。mecA基因是MRS特有的耐药基因。 B:凝固酶阴性

(二)链球菌

(三)肠球菌属原属链球菌 常见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 1、生物学特性:溶血或不溶血,触酶阴性 2、传染源和途径:胃肠正常菌群,伤口感染,机会感染的致病菌 3、致病:已作为医院感染重要的致病菌,国外上升为第3位的院感菌,泌尿道感染 比较常见 4、耐药性:(1)对头孢菌素,苯唑西林,单环类天然耐药,对青霉素敏感性较链球 菌低, 耐药由β-内酰胺类亲和力降低的低分子量的PBPs引起 (2)耐药性最严重的为耐万古霉素的VRE表型共有VanA、VanB、 VanC、VanD、VanE、VanG六型,最常见为VanA、VanB (3).屎肠球菌的耐药性较粪肠球菌高。

香菇的生物学特性

香菇的生物学特性 一、分类和名称 香菇在分类学中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无隔子菌亚纲、伞菌目、白蘑科、香菇属(斗菇属)。 香菇由于树种、光照、温湿度、纬度、海拔高度等生活条件差异、其形态、品种、色泽上亦有变异,目前香菇已有许多符合人们经济目的的品种。例如按季节分,有春、夏、秋、冬出菇种。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引进适宜的品种培养、驯化使用,通江县属大陆季风性气候,一年四季气候分明,温度、湿度变化大,所以我县主要选用春、秋品种。 二、香菇的形态结构 香菇是由营养器官菌丝体和繁殖器官子实体组成,两者均由无数的菌丝交织而成。 1、菌丝体:菌丝体由孢子萌发而成,白色、绒毛状,有横隔和分支。细胞壁薄,粗2—3微米。菌丝体全是香菇的营养器官,由许多菌丝体连接而成,互相结合呈蛛网状,可以在枯木、木屑和秸杆培养基中漫延生长,不断繁殖,聚合菌丝体,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线条件下,菌丝体会组结成盘状组织,继而分化出菇蕾,逐渐形成子实体,这是香菇菌丝体的重要特征之一。 2、子实体:子实体是香菇繁殖器官(如同高等植物的果实),成熟香菇子实体,象一把撑开的小伞,可以明显地看出有菌盖、菌褶、菌柄三部分。子实体分单生、丛生或群生(图一)。

菌盖:又叫菇盖、菇伞,圆形,位于香菇的顶部,半肉质,肥厚,直径3一10厘米,有时达20厘米。幼小时边缘开头内卷呈半球形,菌盖边缘与菌柄间有毛状菌膜连接,而后菌盖平展呈伞状。 在低温、干燥气候的作用下菌盖上面分裂成菊花状的裂纹,露出白色的菌肉组织,称花菇。 菌褶:又叫菇叶、菇鳃,位于菌盖下,呈辐射状排列,白色、柔软、刀片状结构,褶子表面的子实体层上,生有许多担子;每个担子上生着4个孢子,数目众多的担子,能产生大量的担孢子。 菌柄:又叫菇柄,菇脚,生于菌盖下边,圆柱形或稍扁,是支撑菌盖、菌褶和输送养料的器官。幼时柄上有纤毛。子实体开伞后,菌柄残留环形白色膜状物,称菌环,它不久便会自行消失。 1、菌盖 2、菌褶 3、菌环 4、菌柄 5、菌丝束 三、香菇的生活史 香菇的孢子成熟后,从菌褶中弹射出来,随风飘散,当落到被砍伐的适合香菇生长的树皮缝里或木屑堆里,得到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孢子就会生出芽管,芽管进行顶端生长并分枝发育成菌丝。由于这种菌丝没有核,叫第一次菌丝。两根性别不同的第一次菌丝丁肌质结合后,组成每个细胞含有一个核的菌丝,也叫做第二次菌丝。两个单核

临床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2019)练习第二十五章_病原性放线菌及检验

2019 第二十五章病原性放线菌及检验 一、 A1 1、衣氏放线菌在患者病灶、脓汁标本中具有的特征是 A、肉眼可见黑色颗粒 B、肉眼可见白色颗粒 C、肉眼可见褐色颗粒 D、肉眼可见黄色颗粒 E、肉眼可见蓝色颗粒 2、对于衣氏放线菌形态与染色正确的叙述是 A、革兰染色阳性 B、革兰染色阴性 C、荚膜阳性 D、鞭毛阳性 E、芽胞阳性 3、衣氏放线菌引起的感染类型属于 A、急性感染 B、隐性感染 C、外源性感染 D、内源性感染 E、接触感染 4、诺卡菌属引起的感染多为 A、内源性感染 B、蚊虫叮咬感染 C、动物的咬伤 D、接触感染 E、外源性感染 5、放线菌的感染特点是 A、为非化脓性感染 B、脓汁黏稠 C、常为局部感染,不扩散 D、外源性感染 E、病灶常有瘘管形成,排出硫磺样颗粒 6、关于放线菌错误的是 A、有细长菌丝 B、革兰染色阴性 C、大多数不致病 D、属厌氧菌或微需氧菌 E、属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第 1 页共 4 页

7、对放线菌的错误叙述是 A、革兰阳性、非抗酸阳性菌 B、为条件致病菌,引起内源性感染 C、临床特点为形成慢性肉芽肿并伴瘘管形成 D、诊断可取分泌物查找硫黄样颗粒压片镜检 E、病后可产生特异性抗体,获得免疫力 8、放线菌引起外伤性创伤感染,标本检查应首选 A、抗原检测 B、核酸检测 C、直接显微镜检查 D、分离培养 E、生化试验 9、放线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其脓液特征是 A、黏稠,呈金黄色 B、稀薄,呈血水样 C、稀薄,呈蓝绿色 D、稀薄,呈暗黑色 E、可见到硫黄样颗粒 10、放线菌生长时,对气体的要求是 A、专性需氧 B、专性厌氧 C、需加 30%CO2 D、微需氧或厌氧 E、兼性厌氧 11、压片镜检可见到呈菊花状菌丝的是 A、放线菌 B、真菌 C、奴卡菌 D、链丝菌 E、链霉菌 答案部分 一、 A1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在患者病灶和脓汁中可找到肉眼可见的黄色小颗粒,称为“硫磺颗粒”,是放线菌在病灶组织中形成的菌落。 【该题针对“放线菌属”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569, 点击提问】 2、 【正确答案】 A 第 2 页共 4 页

梭杆菌生物学特性

梭杆菌生物学特性 (一)分类 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是临床较常见的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因其形态细长、两端尖细如梭形而得名。本属菌共有21个种和7个亚种,临床标本中常见的有具核梭杆菌、坏死梭杆菌、死亡梭杆菌和溃疡梭杆菌。代表菌是具核梭杆菌。DNAG+C含量为26~34mol%。 (二)临床意义 梭杆菌是寄生于人类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正常菌群,可引起各种软组织感染,是口腔感染(如奋森溃疡性咽峡炎)、肺脓肿及胸腔等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也可从肠道感染、尿路感染、手术感染灶以及血液等多种临床标本中分离到。在临床感染中以具核梭杆菌最常见。坏死梭杆菌是毒力很强的厌氧菌,是扁桃体周围脓肿中最常分离到的厌氧菌,也是Lemierre综合征(又称咽峡后脓毒症)的致病菌。 (三)生物学特性 梭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菌体纤细长丝状,常呈多形性。典型的形态特征为梭形,两端尖细、中间膨大,大小(5~l0)μm~1μm,有时菌体中有革兰阳性颗粒存在。无鞭毛、无芽胞。 严格厌氧,在厌氧血平板上生长良好,经48小时培养后,菌落直径l~2mm,圆形、凸起、灰白色、光滑、透明或半透明。典型菌株呈不规则圆形、面包屑样,用透视光观察菌落常显示珍珠样光斑点。一般不溶血。陈旧菌落的周围常可见一扩散环,但菌落呈R型。 (四)微生物学检验 梭杆菌的鉴定特征:革兰阴性棱杆菌,两端尖细,中间膨大,呈梭状。菌落呈面包屑样。大部分菌种对胆汁敏感,在20%胆汁中不生长。本菌生化反应较弱,多数不发酵糖类,少数菌株对葡萄糖、果糖可出现弱发酵反应。大多数菌种吲哚阳性,脂酶试验阴性,不分解七叶苷,不还原硝酸盐。对卡那霉素和多黏菌素敏感,对万古霉素耐药。梭杆菌主要代谢产物是丁酸,很少或不产生异丁酸和异戊酸,而拟杆菌不产生丁酸,可产生异丁酸和异戊酸,纤毛菌产生大量乳酸而不产生丁酸,可通过气液相色谱分析加以鉴别。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题目】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目的】 1、掌握放线菌观察方法—插片法 2、了解放线菌的基本形态 【实验器材】 1、菌种: 青色链霉菌、弗氏链霉菌 2、培养基: 灭菌的高氏Ⅰ号琼脂培养基 3、仪器和用具: 显微镜、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镊子、培养皿等 【实验原理】 1.高氏I号培养基 高氏I号培养基是用来培养和观察放线菌形态特征的合成培养基。此合成培养基的主要特点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已知的无机盐,这些无机盐可能相互作用而产生沉淀。因此,在混合培养基成分时,一般是按配方的顺序依次溶解各成分,甚至有时还需要将二种或多种成分分别灭菌,使用时再按比例混合。此外,合成培养基有的还要补加微量元素,如高氏I号培养基中,需要加入FeSO4。 2.放线菌 放线菌是指能形成分枝丝状体或菌丝体的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常见放线菌大多能形成菌丝体,紧贴培养基表面或深入培养基内生长的叫基内菌丝,基丝生长到一定阶段还能向空气中生长出气生菌丝,并进一步分化产生孢子丝及孢子。有的放线菌只产生基内菌丝而无气生菌丝。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时,气生菌丝在上层、基内菌丝在下层,且气生菌丝较暗,基内菌丝较透明。孢子丝依种类的不同,有直、波曲、各种螺旋形或轮生。在油镜下观察,放线菌的孢子有球形、椭圆、杆状或柱状。能否产生菌丝体及由菌丝体分化产生的各种形态特征是放线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图1:链霉菌一般形态和构造(模式图) 1-直形,交叉分枝 2-丛生,波曲 3-顶端形成大螺旋 4-松螺旋 5,6-紧螺旋 7-短而直,轮生 图2:链霉菌属孢子丝的主要类型 3.插片法 将放线菌接种在琼脂平板上,插上灭菌盖玻片后培养,使放线菌菌丝沿着培养基表面与盖玻片的交接处生长而附着在盖玻上。观察时,轻轻取出盖玻片,置于载玻片上直接镜检。这种方法可观察到放线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特征,而且便于观察不同生长期的形态。 1-盖玻片 2-琼脂层 图3 【实验内容及步骤】 1、高氏I号培养基的制备(100ml) 1)根据配方按照一定比例称取可溶性溶粉、及其他成分溶解。 2)待将所有药品溶解后,补充水分到所需的总体积,进行pH调节到7.2~7.4 3)材料灭菌:将所配溶液装在三角烧瓶中并加棉塞,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并用麻绳捆好,

肺放线菌病24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并文献复习

肺放线菌病24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并文献复习 发表时间:2013-02-22T11:22:52.7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4期供稿作者:高万本[导读] 肺放线菌病是一种少见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属肺霉菌感染的一种。 高万本(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四川绵阳 621000) 肺放线菌病是一种少见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属肺霉菌感染的一种。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肺放线菌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为探讨肺放线菌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及诊断方法,结合我院近年诊治的1例肺放线菌病,以及国内近18年(1989~2006年)文献报道的肺放线菌病23例[1-18]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 1 临床资料 24例肺放线菌病均径病理证实。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11~87岁,平均年龄49岁。临床表现:24例均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其中伴胸痛者10例,伴发热者8例,咳痰带血者3例,痰中带黄色颗粒者2例,盗汗者1例。发病部位:病变位于左肺上叶8例,左肺下叶3例,位于右肺上叶6例,右肺中叶3例,右肺下叶2例,双肺均有病变2例。病程1个月~5年不等。影像学表现:12例表现为肺部实质性肿块或球形病灶,边缘有分叶,周围无卫星病灶;1例病变向上经胸廓入口侵犯至颈根部;5例表现为肺部片状阴影伴胸腔积液;3例表现为支气管扩张改变;2例肺部有空洞改变;1例表现为气管及纵隔向患侧移位。临床诊断及治疗:15例术前误诊为肺癌,2例误诊为结核球,4例误诊为肺化脓症,2例镜检确诊为本病,1例术中冰冻切片为恶性,术中行扩大切除,术后病检为放线菌病,术后半年复发,再次行手术扩大切除。20经例手术治疗,4例保守治疗,术后均作病理检查,确诊后给予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术中见患肺与胸壁粘连,尤以肿物处明显,肿物大小各不相同,形态各异,无包膜,质地坚硬,并与健肺粘连,浸润生长。标本大体所见:肿物部位成灰白色或灰黄色,实性,挤压有少量脓液溢出。光镜下见病变肺组织类似化脓性肉芽肿样改变,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其间可见大小不等的坏死区,坏死区边缘可见成团粉染的无结构团块,其中大部分成蓝紫色,周围部分排裂成放射状,末端呈球形膨大,PAS染色团块无结构物阳性反应,病变周围的肺组织类似大叶性肺炎肉质性变及纤维化。其中7例光镜观察到硫磺颗粒,2例观察到放线菌丝,3例痰培养见霉菌生长。 2 讨论 肺放线菌病是由以色列放线菌感染所致,致病菌一般寄生于健康人龋齿及扁桃体小窝内,常因吸入口腔分泌物而得病。放线菌从支气管蔓延到肺,先引起支气管肺炎,后形成肉芽肿,并侵入胸膜或胸壁软组织,常形成脓胸或胸壁窦道,如并发其他细菌感染,病变常迁延不愈。肺放线菌病发病部位多变,病程复杂[18]。临床表现以肺部慢性炎性表现多见,偶有咳黄色颗粒者,症状不典型。影像学改变与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相似,易误诊。本组病例除2例诊断正确,其余22例均误诊。据统计[10],从1971~1988年日本征集到的43例肺放线菌病例中,有30例(占70%)是通过肺病理组织切片检查确诊的。本组有15例(占63%)初始疑为肺癌、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治疗后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均无改善,最后经纤支镜检查、手术肺叶切除、肺病理组织切片检查确诊。说明本病早期确诊困难,误诊率高。误诊原因有[17]:(1)多数临床医生和影像学医生认为放线菌感染较罕见,对其致病性重视不够,对病原菌缺乏认识。(2)在工作中,分离临床标本中的放线菌比较困难,因为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营养竞争,这需要有标准的培养技术,控制合适的生长条件和针对某些菌采用特殊的培养基。(3)使用不适当的检验方法导致检出率下降。由于放线菌培养需要厌氧环境,而目前大多数医院开展的痰培养均是需氧培养,加上培养前用药影响,故痰培养均未能分离出放线菌。(4)临床实验室仍未广泛应用检验放线菌较可靠的现代分类学方法[11]。放线菌并非真菌,而类似细菌,菌种的鉴定不能仅靠形态学,必须结合生化反应。如果标本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临床上又有高度怀疑放线菌病时,可适当延长厌氧培养时间,以提高阳性培养结果。肺放线菌病可靠的诊断方法是作纤支镜活组织检查,检出放线菌或对咯出物及窦道流出物的涂片检查,找到硫磺颗粒,后者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但阳性率不高,本组阳性率为27%[17]。胸水中培养出放线菌也可确诊。 参考文献 [1]沙宝康,戴法召.肺放线菌病1例报告[J].内蒙古医学杂志.1989,9 (2):63. [2]张澜,崔忠厚.左下肺放线菌病误诊1例[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5,11(3):118. [3]刁晓源,冯端兴,乐万祥,等.肺放线菌病2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5,18(4):238. [4]左万里.肺放线菌病误诊为支气管扩张症1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10):595. [5]王军,王占东,吕建军.肺放线菌病1例[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98,19(6):334. [6]全亚群.肺放线菌病误诊为肺肿瘤1例[J].山西医药杂志,1998,27 (6):502. [7]牟小芳,张进川.肺癌合并下呼吸道放线菌病1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7):391. [8]王礼斌,熊健,汤服民.肺放线菌病误诊1例[J].实用医药杂志,1999,12(1):14. [9]张文,田新平,曾小峰,等.肺放线菌病1例[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9,17(2):144. [10]王红霞,李敬孚.术后并发脓胸的肺放线菌病的治疗[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5,15(2):11. [11]阮继生,刘志恒,梁丽糯,等.放线菌研究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393. [12]刘国媚,刘平,崔皖芳,等.原发生肺放线菌病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01,5(1):41-42. [13]卑贵光,刘智明,马洁韬,等.肺放线菌病的CT诊断[J].中华综合医学,2002,3(5):447-448. [14]张光然.肺放线菌病2例误诊分析[J].临床经验荟萃,2002,P(5):25. [15]崔书安,徐宝亮,仲伟英.肺放线菌病1例[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12(4):257. [16]线胤生,弓显凤.肺放线菌病例[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4,4 (5):308—309. [17]李少文,马琼凤,李庆安.肺放线菌病1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of Medicine(Medicine Edition),2004;27:32. [18]陈刚,张林,叶宏飞.肺放线菌病的诊断与治疗11例报告[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5,34(2):187.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细菌是一种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能进行无性二分裂繁殖,其形态和结构相对稳定。掌握细菌形态结构特征,对鉴别细菌,研究致病性,诊断疾病和防治原则等都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细菌大小与形态 一细菌的大小 细菌体积微小,一般要用光学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一千倍左右才能观察到。通常以微米(μm)为测量其大小的单位。细菌种类不同,大小差异很大,同一种细菌在不同生长环境中,或在同一生长环境的不同生长繁殖阶段,其大小也有差别。 二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及螺旋状,根据形态特征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大类. (一)球菌(coccus) 球菌单个菌细胞基本上呈球状。按细菌生长繁殖时的分裂平面及分裂后排列方式不同,可将球菌分为: 1.双球菌:细菌在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两个菌细胞成双排列,如肺炎链球菌。 2.链球菌:细菌由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菌细胞连在一起,呈链状,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3葡萄球菌:细菌在多个不规则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菌细胞聚集在一起似葡萄串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4.四联球菌:细菌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四个菌细胞联在一起。 5.八叠球菌:细菌在上下、前后和左右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八个菌细胞联在一起。 (二)杆菌(bacillus) 杆菌呈杆状,多数为直杆状,也有稍弯的。不同杆菌的大小、长短、粗细差异很大。大杆菌如炭疽杆菌长3~10μm,中等的如大肠杆菌长2~3μm,小的如流感杆菌长0.7~1.5μm。菌体粗短呈卵园形的称为球杆菌;菌体末端膨大成棒状,称棒状杆菌;菌体常呈分枝生长趋势,称为分枝杆菌,大多数杆菌是单个、分散排列的,但有少数杆菌分裂后菌细胞连在一起呈链状,称为链杆菌。 (三)螺形菌(spirillar bacterium) 螺形菌菌细胞呈弯曲或旋转状,可分为两类: 1.弧菌:菌细胞只有一个弯曲呈弧形或逗点状,如霍乱弧菌。 2.螺菌:菌细胞有多个弯曲,如鼠咬热螺菌。弯曲呈“S”或海鸥形者如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等。 第二节细菌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四个部分组成。某些细菌除具有其基本结构外,还有荚膜、鞕毛、菌毛、芽胞等特殊结构。 一、基本结构 (一)细胞壁(cell wall) 细胞壁位于细菌的最外层,是一层质地坚韧而略有弹性的膜状结构,其化学组成比较复杂,并随不同细菌而异。用革兰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两大类。两类细菌细胞壁的共有组分为肽聚糖,但各自还有其特殊组成成分。 1.肽聚糖(peptidoglycan) 细菌细胞壁的基本结构是肽聚糖,又称粘肽。它是原核生物细胞所特有的物质,不同种类的细菌,其组成与连接的方式亦有差别。革兰阳性菌的肽聚糖由聚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