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易拉罐的发展历史

浅谈易拉罐的发展历史

浅谈易拉罐的发展历史
浅谈易拉罐的发展历史

浅谈易拉罐的发展历史

在美国增强了经常性、技术性选择以后,最近十余年来饮料行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制罐公司、原材料供应公司和商业客户三方之间的组织结构发生了几次整合,产生了不少新的创举和革新。由于这些创举和革新,饮料罐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制品,许多企业生产出了新的生产品种。目前,饮料罐业界有一个共识,就是下一个技术挑战是饮料罐的轻量化发展,十分需要合作研究,因此业界进一步发展的新举措必须依赖于业界的合作。

早在上世纪30 年代,最早的啤酒饮料罐就在美国研发成功并生产出来了。这就是马口铁材料制成的三片罐——由罐身、顶盖和底罐三片马口铁材料制成的啤酒饮料三片罐,是在圆锥形上部的开口部上用王冠盖密闭的三片罐。开始时,这种罐在玻璃瓶生产线上灌装,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有了啤酒饮料专用的灌装生产线。不久,又研究开发了在啤酒饮料罐的一侧组配三角形(业内称之为“教堂钥匙”,Church Key)工具开启不锈钢制平面盖的新形式,上世纪60 年代才出现了铝制的圆环状拉开式新型罐盖。

上世纪60 年代的早期,人们创造了二片罐——只有罐身片材和罐盖片材组成的深冲拉罐(称为DWI 罐),使饮料罐技术取得实质性进展,现在全世界每年生产制造1800 亿个二片DWI 罐。据推测,现在世界罐头市场(包括一般食用罐头和汽溶胶罐头在内)总共有4000 亿罐,其中铝制二片罐DWI 饮料罐最多。

铝制罐已支配世界罐头市场长达35 年以上的时间,目前从商品货架寿命周

期(Life Cycle)来看它已经有进入市场衰退期的迹象。以前,大部分积累了许多开发经验和研究经费的企业大多数投入了DWI 饮料罐的生产。但是,近年来继续投入DWI 饮料罐生产的公司就少得多了,近年来业界的资产积累收缩已经处于警戒线范围。

在研究制罐技术发展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饮料罐的轻量化发展的历史过程,铝制DWI 罐平均每1000 罐重量在上世纪60 年代早期为是55 磅(25kg),到上世纪70 年代中期缩减到44.8 磅(20.3kg),现如今已减轻到33.0 磅(15.0kg),轻量化变革使平均每1000 罐的重量减少了大约40%。饮料罐的轻量化发展不仅是罐身/罐盖制造公司之间协作的研究成果,而且也是铝材和涂料以及制造装置生产公司之间紧密合作的研究成果。

由大陆制罐公司(Conti-nental Can CO.)于1960 年代制造的最早的铝材盖是由硬度18、板厚0.39mm 的5086 铝合金板材制成的,被叫做211(mm)直径的U-Tub 盖。这种设计被Dyson 公司引进使用。此外,拉环(Ring Pull)是采用刮脸刀那样用手拉动开启的易开方式(Rogor Tab),用硬度19,板厚

0.355mm 的5182 号合金钢制,开启时大多是用手指拉压的方法即能方便容易地拉开,它是利用铆钉铆接拉环开启(Rivet)技术的先驱者。这次技术的创新得益于涂料生产公司和铝材料生产公司以及工具装备生产供应公司等多方面协作,他们成功地开发了防止易拉罐的刻痕划线拉开(Score)和铆钉铆接面积部分金属露出的新技术。

1969 年拉开盖的直径第一次从211(mm)缩小到209(mm),首次缩小改良了罐盖直径。Reynolds公司经过对罐盖直径的改良后,又改革了拉环:采用5182 号铝合金板材制造的支撑管盖(Stayon-Tub,SOT)。然后,该公司获得了生产制造这种新罐盖的许可证。

1980 年啤酒包装用罐和包装清凉饮料用罐在生产技术上产生了差异。啤酒生产公司采用板厚0.28—0.30mm、直径为207.5(mm)的罐盖,而生产清凉饮料公司采用的是板材厚度为0.33mm、直径为209(mm)的罐盖,这种差异在一段时间内被固定下来。这是最早期的分别制造和使用两种不同的罐身和罐盖,罐盖和罐身的制造设备不可避免地进行了调整:停止模具的相互适应使用,采用不同的模具完成啤酒包装用罐和包装清凉饮料用罐的生产。

之后,罐身和盖的生产公司在设备的生产性和提高制罐速度方面加大了开发力度。在上世纪70 年代制罐速度为每分钟650-1000 个,到了上世纪80 年代提高到每分钟1000-1750 个,现在已经超过了每分钟2000 个。罐盖生产为了保持同步性也提高了生产速度。

在上世纪80 年代,大陆制罐(Continental can)引进了一种叫做B-64、的罐盖——它是直径为206(mm)的罐盖,减小了二重卷边大小。而且罐盖板材的厚度也进一步缩减为0.24mm,使金属用量减少:平均每1000 个罐盖只使用9 磅(4.1kg)金属板材。此时,清凉饮料生产公司在大约10 年间使用的是直径为209(mm)的罐盖,因此十分欢迎变更直径为206(mm)的新盖型。啤酒生产公司

在两年后也完成了变更直径为206(mm)的新罐盖改良。

啤酒公司和清凉饮料公司除了板材厚度稍许有点差异以外,都统一使用直径为206mm 的罐盖,变更罐盖直径为206(mm)的革新创举因此受到欢迎。进而到上世纪90 年代初期又开发了两种新盖型,即直径为204(mm)和202(mm)的罐盖,于是又进入了使用不同罐盖的新时期。从经济性的分析来看,啤酒公司喜好204mm 直径的盖子,而清凉饮料公司更喜用202(mm)直径的新罐盖。

从1992 年开始,清凉饮料公司和啤酒公司重新分别采用了不同罐身的包装用罐。与过去存在同样的问题是生产能力和柔软性低下以及设备的高生产成本化等,这成为生产企业探讨统一的重要原因。除了Anheuser-Busch 公司和Coors 公司以外的啤酒生产公司都不自己制造罐装容器,需要从制罐公司购买啤酒包装用罐头容器。除了受到开发资金的限制以外,同时还受到生产装备的公司十分稀少因素的影响。五年后,空罐制造和销售业绩走出市场低谷开始增加,杀出了啤酒和清凉饮料用塑料瓶包装的重重包围。

有关专家认为,饮料生产者和容器生产者实现一体化是今后产业发展之路。今后的铝制二片罐的研究将朝着对消费者的使用最实惠方便、最为消费者乐意接受使用的方向发展,从而生产出高效率的包装容器。金属罐容器将进一步从玻璃瓶和塑料瓶包装容器的市场包围圈中杀开一条生路,从而登上市场包装容器桂冠的宝座。

王老吉营销分析

王老吉营销分析 ——广告08-1班马娅200806003090 在2002年以前,王老吉已经不温不火地经营了7年多,虽说小日子过得也还滋润,但却一直是名不见经传。 2002年,专业品牌公司成美(广州)行销广告公司在为其做品牌诊断时发现,王老吉不温不火的最根本的原因不在于市场推广,而在于品牌诉求。王老吉虽然经营多年,但其品牌缺乏一个清晰明确的诉求,其原来的广告语“健康永恒,永远相伴”其实是一个较模糊的概念,企业无法回答王老吉是什么,消费者更无法回答。 经过细致的市场调查,成美公司发现,消费者在饮食时(特别是在享受煎炸、烧烤、香辣美食时),特别希望能够预防上火,而目前市场上的可乐、茶饮料、矿泉水、果汁等显然不具备“预防上火”的功能,而王老吉的“凉茶始祖”的身份、中草药配方、125年历史等要素为其成功打造“预防上火”形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最终王老吉明确了自己品牌定位——“预防上火”,这一关键性的一步棋改变了王老吉的命运,随着“防上火,喝王老吉”的系列广告等品牌推广活动的展开,王老吉的销售量直线上升。 可见,王老吉的成功,关键在于确定了自己独特且能打动消费者的品牌核心价值——“预防上火”,这一核心价值具有高度差异性,同时避开了同可乐等国内外饮料巨头的直接碰撞竞争,开辟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为王老吉迅速引爆凉茶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除了以上的关键因素,王老吉的成功,还有以下的几方面的关键因素: 1、成功的文化营销 凉茶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厚的根蒂,代表了中华民族千年以来沉淀的养生文化。凉茶正式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有着数百年发展历史的“纯中国式”饮料,凉茶的发展虽然经历了无数的波折起伏,但始终长盛不衰。“申遗”成功使得凉茶正式从一种物质性的消费品,变成了凝聚着中华传统养生智慧的文化遗产。 当国学兴起、汉服复出引发学术界、舆论以及普通民众的关注和热议时,甚至有不少狂热的拥趸提出要复兴传统农历节日。近年来,中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

铝制易拉罐的发展

铝制易拉罐的发展 金属包装罐迄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就已经开始生产啤酒金属罐了,这种三片罐是用马口铁皮制作的,罐体上部呈圆锥状,最上面是冕状罐盖。其大体外形与玻璃瓶相差不太大,所以最初也是用玻璃瓶灌装线灌装的,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有了专用灌装线。罐盖在50年代中期演变成平面形状,上世纪60年代又改进为铝制环形盖。 铝制饮料罐最早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上世纪60年代初期二片DWI 罐正式问世。铝制易拉罐发展非常迅速,到本世纪末每年的消费量已有 1800多亿只,在世界金属罐总量(约4000亿只)上是数量最大的一类。用于制造铝罐的铝材消费量同样快速增长,1963年还近于零,1997年已达 360万吨,相当于全球各种铝材总用量的15%。 美国是世界铝饮料罐的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美国铝罐使用数量1984年超过620亿只,1987年超过700亿只,1988年超过800亿只,1990年超过900亿只,1994年超过1000亿只。美国铝易拉罐主要用于包装饮料,如1992年饮料铝罐量为928亿只,占当年饮料罐总量 957亿只的97%,铁皮罐仅为29亿只、占3%。2001年美国啤酒和软饮料铝罐用量为近1000亿只,其中软饮料罐640亿只,啤酒罐330亿只。日本铝罐的产量已经连续多年增长,从1985年的30亿只分别增加到1987年的55亿只、1989年的81亿只、1991年的102亿只、1993年的 118亿只、1995年的159亿只和1997年的166亿只,铝罐的大部分是啤酒罐,如1997年为95亿只、占57%,碳酸饮料罐有35亿只、占 21%,其他饮料罐30亿只、占18%。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欧洲饮料罐市场一直呈现稳定增长之势。1990年,欧洲饮料罐消费量第一次超过200 亿只,1993年达250亿只,1995 年突破300亿只。1996年下降了2%,由上年的322亿只减为316亿只。1997年,欧洲饮料罐市场重又恢复了平稳增长,年增幅为5%,总消费量上升到335亿只,为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清凉饮料罐185亿只、比上年增长5.1%,啤酒罐150亿只、比上年增长7%。欧洲饮料罐中铁皮罐和铝罐各约占一半。中南美洲的铝罐消费量也比较大,每年近200亿只。亚洲(日本除外)的铝罐年消费量也不下200亿只。中国铝易拉罐消费量现在每年有80多亿只。 数十年来,铝易拉罐的制造技术在不断改进。铝罐重量已经大为减少,上世纪60年代初期,每千只铝罐(包括罐身和罐盖)的重量达55镑(约合 25千克),上世纪70年代中期降至44.8镑(25千克),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又减到33镑(15千克),现已减为30镑以下,比40年前减少了近一半。1975年~1995年的20年间,1磅铝材制作的铝罐(容量为12盎司)的数量增加了35%。另据美国ALCOA公司的统计,每千只铝罐罐身所需要的铝材由1988年的25.8磅减少到1998年的22.5磅和2000年再减为22.3磅。美国制罐企业封缝机械和其他技

辽宁成立易拉罐生产制造公司可行性报告

辽宁成立易拉罐生产制造公司 可行性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铝制易拉罐主要用于碳酸饮料和啤酒等具有内压的液体包装。从1985 年重庆长江电工厂全铝易拉罐生产线投产,打开中国生产此类产品的先河。在这二十多年中铝加工业尽最大努力研发与生产铝罐体带材(3104合金),特别是西南铝业做了许多工作,前前后后生产了约18万吨3104带材,终 因受装备制约未能形成批量生产,直到2005年2000mm(1+40)式热轧线投产中国才开始罐体料的批量生产。 xxx实业发展公司由xxx科技发展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集团(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1270.0万元,占公司股份72%;B公司出资490.0万元,占公司股份28%。 xxx实业发展公司以易拉罐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 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实业发展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实业发展公司计划总投资3226.4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803.00万元,占总投资的86.88%;流动资金423.42万元,占总投资 的13.12%。 根据规划,xxx实业发展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 3958.00万元,总成本费用3137.30万元,税金及附加59.34万元,利

润总额820.70万元,利税总额993.24万元,税后净利润615.53万元,纳税总额377.72万元,投资利润率25.44%,投资利税率30.78%,投 资回报率19.08%,全部投资回收期6.74年,提供就业职位79个。 易拉罐是一种源于美国的瓶装饮料或啤酒的包装瓶,一般是由轻质、 柔软的铝质材料制成,作为包装瓶,易拉罐最大的优点在于密封性好、干 净卫生、重量轻。易拉罐在饮料工业、啤酒业和其它食品行业市场需求较高,尤其是在罐装啤酒和饮料行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上海建筑设计知识建筑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趋势模拟试题

上海建筑设计知识建筑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趋 势模拟试题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7年上海建筑设计知识:中国建筑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 趋势模拟试题 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各类隔墙安装应满足有关建筑技术要求,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满足范围之内() A.稳定、抗震 B.保温 C.防空气渗透 D.防火、防潮 2、世界上最早的一座敞肩拱桥是__。 A.法国泰克河上的赛兰特桥 B.汴梁的虹桥 C.河北赵县的安济桥 D.北京的卢沟桥 3、轻质隔墙工程是指:(2011,50) A.加气混凝土砌块隔墙 B.薄型板材隔墙 C.空心砖隔墙 D.小砌块隔墙

4、抹灰层由底层、中层、面层组成,中层的作用是______。 A.装饰 B.找平 C.粘结 D.防水 5、6度、7度抗震设防的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超过以下何值() A.3 B.5 C.8 D.10 6、建设项目总概算包括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概算,还有下列__费用组成。 A.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贷款利息 B.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生产期贷款利息 C.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费 D.现场经费、财务费、保险费 7、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后多长时间内使用完毕(2001,38) A.3h和4h B.4h和5h C.5h和4h

D.4h和3h 8、抗震设计规范对砌体房屋做了以下哪些方面的限制Ⅰ.房屋高度和层数的限制Ⅱ.房屋最大高宽比的限制Ⅲ.抗震横墙间距的限制Ⅳ.房屋局部尺寸的限制 A.Ⅰ、Ⅱ、Ⅲ B.Ⅰ、Ⅲ、Ⅳ C.Ⅰ、Ⅱ、Ⅳ D.Ⅰ、Ⅱ、Ⅲ、Ⅳ 9、 10、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走廊,檐廊按______计算建筑面积。 A.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一半 B.投影面积 C.不计算建筑面积 D.按廊长度乘外墙轴线至廊外皮宽度 11、为了保证吊顶额安全和质量,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罩面板上可嵌挂小型灯具 B.重型灯具、电扇应掉在主龙骨或附加龙骨上 C.上人吊顶内的人行或安装通道,可与吊顶的次龙骨联结 D.吊顶内的通风、水电管道不可与吊顶龙骨联结 12、采用下列__方法可以增强粘结力,并增加砌体的强度和抗剪能力。 A.给砖浇水 B.水泥砂浆

王老吉加多宝案例分析

王老吉与加多宝之间的商标战

摘要:“怕上火,喝王老吉”是国内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伴随着这句广告语,王老吉凉茶的知名度与销量也一飞冲天,坐上了国内饮品行业的头把交椅。但自2010年,“王老吉”商标之争却让广药集团与加多宝集团“很上火”。 加多宝集团是“王老吉”商标的被许可人,经过其十多年的精心培育与巨额营销,“王老吉”商标从价值寥寥飙升至千亿之巨,此时,广药集团作为“王老吉”商标的所有人,是否可以无条件收回商标许可?商标在许可期间因被许可人的宣传推广所产生的增值价值,应当如何分配?而王老吉应如何应对这次商标战带来的挑战,并且实现自身的发展呢? 本文从外部原因(PEST分析)和内部原因这两个方面来探究引起本次商标战的导火索,运用SWOT模型来充分分析王老吉的现状,并据其提出王老吉应对挑战的策略。在运用五力模型对其竞争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王老吉的五大发展战略,即4P+4C+4R营销战略、品牌战略、合作战略、产品线延伸战略以及国际化战略。 关键词:PEST理论 SWOT分析五力模型 4P+4C+4R营销战略

目录 目录 (4) 第一篇:案例背景 (5) 1.1王老吉简介 (5) 1.2加多宝简介 (6) 1.3广药集团与加多宝集团的商标战历程 (6) 第二篇:引发这场商标战的原因 (8) 2.1外部原因分析——PEST理论分析 (8) 2.1.1政治环境分析(Political) (8) 2.1.2经济环境分析(Economic) (9) 2.1.3社会环境分析(Social) (9) 2.1.4科技环境分析(Technological) (10) 2.2内部原因分析 (11) 2.2.1“王老吉”商标非转让 (11) 2.2.2商标的许可使用期限过短 (12) 2.2.3续约合同无效 (12) 2.2.4商标的宣传推广的责任划分不明 (13) 2.2.5商标的增值价值利益的归属未明确约定 (13) 第三篇:王老吉如何面对这次挑战 (15) 3.1加多宝、王老吉的趋势分析 (15) 3.1.1加多宝的趋势 (15) 3.1.2王老吉的趋势 (15) 3.2对王老吉进行SWOT分析 (18) 3.3王老吉应对挑战的策略分析 (19) 3.3.1加大广告宣传 (19) 3.3.2扩建分销网络 (20) 3.3.3提高领导层管理能力 (20) 3.3.4暂缓品牌延伸 (21) ★第四篇:王老吉的发展战略 (23) 4.1王老吉未来发展五力模型分析 (23) 4.2 4P+4R+4C营销战略 (25) 4.2.1 4P、4R、4C理论介绍及比较分析 (25) 4.2.2 4P+ 4C+ 4R 的营销策略 (26) 4.3品牌战略 (29) 4.3.1 品牌延伸 (29) 4.3.2 品牌整合营销 (30) 4.3.3 品牌个性塑造及合理设计 (30) 4.4合作战略 (33) 4.5产品线延伸战略 (33) 4.6国际化战略 (34) 附录 (37) 参考文献 (39) 致谢 (40)

铝质易拉罐成形工艺

铝质易拉罐成形工艺 铝质易拉罐在饮料包装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但是,小小的一个易拉罐的制造却融合了冶金、化工、机械、电子、食品等诸多行业的先进技术,成为铝深加工的一个缩影。随着饮料包装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对于众多地制罐企业而言,如何在易拉罐生产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板料厚度,减轻单罐质量,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是企业追求的重要目标。为此,以轻量化为特征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正在悄然兴起。易拉罐轻量化涉及到许多关键性技术,其中罐体成形工艺和模具技术是十分重要的方面。 首先来说说罐体制造的工艺流程。CCB-1A型罐罐体的主要制造工艺流程如下:卷料输送→卷料润滑→落料、拉伸→罐体成形→修边→清洗/烘干→堆垛/卸→涂底色→烘干→彩印→底涂→烘干→内喷涂→内烘干→罐口润滑→缩颈→旋压缩颈。 在工艺流程中,落料、拉伸、罐体成形、修边、缩径、旋压缩径/翻边工序需要模具加工,其中以落料、拉伸和罐体成形工序与模具最为关键,其工艺水平及模具设计制造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易拉罐的质量和生产成本。 然后进行罐体制造工艺分析。 (1)落料一拉伸复合工序。拉伸时,坯料边缘的材料沿着径向形成杯,因此在塑性流动区域的单元体为双向受压,单向受拉的三向应力状态,如图1所示。由于受凸模圆弧和拉伸凹模圆弧的作用,杯下部壁厚约减薄10%,而杯口增厚约25%。杯转角处的圆弧大小对后续工序(罐体成形)有较大的影响,若控制不好,易产生断罐。因此落料拉伸工序必须考虑以下因素:杯的直径和拉伸比、凸模圆弧、拉伸凹模圆弧、凸、凹模间隙、铝材的机械性能、模具表面的摩擦性能、材料表面的润滑、拉 伸速度、突耳率等。突耳的产生主要由2个因素确定:一是金属材料的性能,二是拉伸模具的设计。突耳出现在杯的最高点同时也是最薄点,将会对罐体成形带来影响,造成修边不全,废品率增高。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拉伸工序选择的拉伸比m=36.55%,坯料直径Dp=140.20±0.0lmm,杯直径Dc=88.95mm。 (2)罐体成形工序。变薄拉伸工艺分析。典型的铝罐拉伸、变薄拉伸过程如图2所示,在拉伸过程中,集中在凹模口内锥形部分的金属是变形区,而传力区则为通过凹模后的筒壁及壳体底部。在变形区,材料处于轴向受拉、切向受压、径向受压的三向应力状态,金属在三向应力的作用下,晶粒细化,强度增加,伴有加工硬化的产生。在传力区,各部分材料受力状况是不相同的,其中位于凸模圆角区域的金属受力情况最为恶劣,其在轴向、切向两向受拉,径向受压,因而材料的减薄趋势严重,金属易从此处发生断裂,从而导致拉伸失败。为防止拉伸时筒壁变薄破裂,所以在拉伸是选择分次拉伸,即第1次变薄拉伸:20%~25%,第2次变薄拉伸:23%~28%,第3次变薄拉伸:35%~40%。

王老吉的起源发展和未来前景

王老吉的起源 160多年前,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卖草药的小子,利用生意上“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创造了一个凉茶王国的神话,树立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品牌,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卖水都会发达”的梦。而且,这碗凉茶的冷热,造就了最具特征的粤俗风情。这碗凉茶就是现在家喻户晓的“王老吉”。这个小子就是王老吉的创始人王泽邦(乳名阿吉)。 王泽邦是一个世代以采药和医治奇难杂症为业的药农。有一年,广州城疫病蔓延,王泽邦偕同妻儿上山避疫。极具传奇色彩的是王泽邦在途中巧遇一道士赠与他凉茶药方,上面有10多种药材的名称,并告诉他此方可包医百病。王泽邦拿着药方去药铺抓药,老板说有几味没货。于是,他变卖了家产,辗转至广西等地采购。其间,王泽邦经历了迷路、断粮等等艰辛,终于找到了所缺的药材。王泽邦依照药方配药煮茶,堡出的凉茶甘冽可口,非常好喝。王泽邦同时将之免费派发给患病的人服用,喝后果然药到病除。于是王泽邦与妻子索性不再从事农耕,王泽邦将堡的凉茶命名为“吉叔凉茶”,每天清早煲凉茶推车出城售卖。由于药方的效果不错,“吉叔凉茶”可以治病的消息很快流传开去,吉叔的大名也就传遍了岭南。吉叔凉茶”出名之后,一度惊动了朝廷。清咸丰二年,吉叔被召进紫禁城,专门为皇家和文武百官煲制凉茶,以预防时疫蔓延。半年后,时疫威胁解除,吉叔便衣锦还乡。咸丰皇帝赐封他为太医院令,赏白银500两,并由内务府总管大臣亲自送回家。吉叔因为凉茶而获得了可观的财富,但他并没因为有了钱而放弃对凉茶的热爱,还乡后,吉叔抓住机会,凭借太医院令的封衔,开始做凉茶生意。他在广州城中靖远街开设了一间凉茶铺,命名为“王老吉”。 王老吉的发展 1883年吉叔去世,去世后就把凉茶铺的业务就交由王老吉第二代的三个儿子共同管理,分别是贵成、贵祥、贵发。 由于王老吉之名家喻户晓,生意日趋蓬勃,每日所煲的凉茶供不应求,于是长子王贵成在店铺对面多租一个铺位,采用初期的工业化生产方式--用纸袋包装凉茶料出售,一家大小通力合作,竟然大受欢迎,其后这铺位命名为“连济堂祥记”。另外,他们三兄弟为了纪念父亲和经营的方便,设计了王老吉商标并进行推广。 晚清年间,不少中国人被人贩子卖“猪仔”往旧金山或南洋做苦役。那时出洋劳工多,王老吉推出袋装凉茶后,大受欢迎,许多出洋华人惟恐水土不服,临行前,均带王老吉茶包以备不时之需,因而王老吉凉茶能够借此而传销于新大陆,造就了王老吉事业的发展。王老吉凉茶因此而在美洲扎下了根,直到今天,一些海外游子路经香港,仍不忘捎一些王老吉凉茶馈赠新朋好友。后来南洋一带发生大规模流行性感冒,王老吉凉茶也借此而远销南洋。 另外,为避免利益上的冲突,王家所有资产亦平分三份,几房人分工发展,实行松散结合。王家第二代三个儿子分工后,分别在江都、澳门和广州开拓业务。后来,贵成及其儿子继续留在江都发展,贵发这一房则迁返省城祖铺,贵祥就与儿子举家迁往澳门,以“速济堂祥记”注册。后来,小儿子贵发又独闯香港。

易拉罐未来十年发展预测

铝质两片易拉罐未来十年发展预测两片易拉罐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中国,已有快30年了.最初品种单一,全部是355ml罐,罐口径是209.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后来口径缩小到206.从2008年开始,罐型转换到330ml,罐口径仍然是206. 2012年,罐口径开始转换到202. 以上品种的易拉罐,罐身直径全部为211(2-11/16英寸) 生产易拉罐的铝材厚度也在不断减薄。上世纪九十年代使用的是0.32mm铝材,现在使用的是铝材。 进入21世纪,易拉罐的品种不断增加,先增加了211-500ml罐,后又增加了纤体罐(sleek can)和苗条罐(slim can).最近又推出了瓶罐(bottle can)和矮罐(stubby can). 纤体罐的罐身直径为204(2-4/16英寸), 苗条罐的罐身直径为202(2-2/16英寸). 在日本,韩国,东南亚,70%以上是纤体罐和苗条罐.在欧洲,80%是纤体罐和苗条罐.而在中国, 纤体罐和苗条罐只占5%,90%是普通211罐.预计到2020年,中国市场上, 纤体罐和苗条罐将占40%.到2025年, 纤体罐和苗条罐将占75%,瓶罐占10%,普通罐占15%,而且普通罐中80%是500ml罐. 纤体罐和苗条罐的优势: 1.美观,更受年轻一代的喜欢.将来易拉罐的消费主体是90后和00 后. 2.手感更好,更时尚. 3.代替三片罐,因为两片罐生产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十年之内,椰

树牌椰汁和承德露露,红牛等饮料将由两片罐来包装.在2008年以前,用易拉罐包装功能饮料和高温杀菌饮料,技术还不过关.加多宝的出现,推动了高温杀菌罐的技术进步.现在用易拉罐包装功能饮料和高温杀菌饮料,已不存在任何问题. 4.包装质量更好.两片罐无焊接点,无三片罐在焊接点处易渗漏的缺 点. 易拉罐罐型

(整理)加多宝与王老吉之争.

一、相识:王老吉的历史-加多宝的过去 并不遥远的历史和一样不长的过去—— 王老吉凉茶由王泽邦始创于清道光八年,至今已有184年历史。在动荡的社会中几经周折依然维持着经营。1949年之后,王老吉凉茶分成了两支:一支被收归国有,后更名为“羊城药业”,隶属于广药集团。另一支由王氏后人带到了香港,经营王老吉香港及海外业务,即“香港王老吉国际”,1993年,王氏后人王健仪出任该公司执行董事。 她们从哪里来-原来是这样—— 按理说,王老吉分家后隶属不同主人,本应互不相干,怎又牵扯出这么大一桩品牌诉讼案件?这要从一名东莞籍商人陈鸿道说起。 陈鸿道是一名活跃于粤港两地的贸易批发商,1995年,有意在内地经营凉茶产业的他与王氏后人王健仪进行了接触,并获得红罐装王老吉凉茶的配方。然而,王氏后人仅拥有香港及海外的商标所有权,欲在内地经营王老吉凉茶饮料的陈鸿道,便转而与广州羊城药业寻求合作。 1997年2月13日,广州羊城药业王老吉食品饮料分公司(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与陈鸿道的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合同规定鸿道集团自1997年取得“王老吉”商标生产销售红色纸包装及红色铁罐装凉茶饮料的独家使用权,合同有效期至2011年12月31日止,有效期为15年,后双方又于2001年续签合同,有效期共计20年。为了王老吉凉茶的发展,鸿道集团投资成立了香港加多宝(广东)股份公司,由香港王老吉集团提供配方,经广州王老吉药业特许在中国内地独家生产,专门负责“红罐”王老吉凉茶的生产和销售,加多宝集团在内地先后设立了四个加工厂,把广药集团授权的王老吉凉茶品牌运作的风生水起。 二、联姻:加多宝的推动,王老吉的品牌之路 相拥的里程很精彩—— 从1997年广药集团将红罐王老吉商标授权给鸿道集团后,加多宝就开始了对王老吉品牌的苦心经营,然而在2002年以前,王老吉凉茶只是一个区域品牌,销售业绩连续数年维持在1亿元左右,无法走出广东和浙南一带。为此,陈鸿道聘请成美公司对“王老吉”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了红罐王老吉是在“饮料”行业中竞争,竞争对手应是其他饮料;品牌定位为“预防上火的饮料”,独特的价值在于——喝红罐王老吉能预防上火。加多宝对王老吉的重新的定位,为王老吉凉茶走向全国扫清了障碍。此后几年间,加多宝集团投资十多亿元,强化广告宣传,扩建生产基地,拓宽销售渠道,甚至拍摄了一部讲述王老吉凉茶创始人行医的电视剧《岭南药侠》。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捐款1亿元的高调慈善,更是让王老吉声名大振,最终奠定了红罐王老吉在中国饮料品牌中的地位。公开数据显示,加多宝集团2002年销售额还不及2亿元,2003年销售额窜升至6亿元,2007年飙升至50多亿,2008年高达140亿元,2011年已达到160亿元。借助王老吉品牌的巨大号召力,广药集团也顺势于2005年推出了绿色盒装王老吉,由此,市面上出现了两个“王老吉”。 借红罐王老吉的东风之力,绿盒王老吉年销售额也从2004年的8000万,迅速升至2011年的近20亿元。2006年二者同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北京名牌资产评估公司评估,王老吉品牌价值已达1080.15亿元,成为中国第一

王老吉凉茶品牌定位分析

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饮料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各饮料生产企业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机会和挑战品牌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确定品牌的竞争优势对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价值有很大作用所以对品牌进行定位相当重要。首先回顾了里斯和特劳特提出的定位理论研究成果了解品牌定位的知识。其次本文对凉茶饮料的行业环境以及凉茶市场内部主要品牌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王老吉品牌定位以及对品牌定位进行的推广。关键字王老吉凉茶品牌定位 1 定位理论概述1 1 相关文献综述1 1 1 国外相关研究定位positioning一词最早是由广告公司经理杰克·特劳特于1969年6月在美国营销杂志《产业营销Industrial Marketing》上发表的《定位是人们在如今的仿效市场上所玩的游戏》一文中提出来的。1971年11月杰克·特劳特在该杂志上发表了《重提定位通用电气和美国收音机公司为何不听劝》认为通用电气和美国收音机公司在计算机领域与IBM 展开竞争而遭受失败的深刻原因是两者的定位失误。197 2 年定位理论两位创始人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于4 月24 日、5 月1 日和5 月8 日为美国专业刊物《广告时Advertising Age》撰写题为“定位时代”的系列文章公开宣称“现在创造性已一去不复返麦迪逊大街把戏的新名词是定位”宣称创意时代的结束定位时代的来临。1981年在实践的基础上他们把定位理论的观点集中反映《定Positioning: TheBattle for Your Mind一书中对定位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1996 年特劳特和瑞维金( Steve Rivkin)出版的《新定位》一书号称《定位》的“刷新之作”在承袭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对定位理论进一步加以补充、完善。什么是定位呢特劳特1969对定位最初的定义是定位是你对未来的潜在顾客的心智所下的功夫也就是把产品定位在你未来潜在顾客的心中。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定位》里指出“定位要从一个产品开始。那产品可能是一种商品、一项服务、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就是你自己。??但是,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定位是你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换句话说,你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新定位》再次强调“定位是对大脑的定位不是对产品的定位市场营销的最终战场是大脑”的观点将“消费者请注意”的定位观转为“请注意消费者”提出了重新定位的问题。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所说的“定位”不是改变产品本身而是将现有的产品通过广告传播让更多的人认知和偏爱进而扩大产品销售。在这里他们将定位界定为一种信息沟通策略是一种广告定位方法。定位论的提出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一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广为传播并为人们所接受定位观念也在市场竞争和营销实践的推动中得到充实、深化和发展。营销学者将“定位”的理论与现有的营销理论体系进行整合提出了营销战略定位理论。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在批判地继承里斯和特劳特的定位理论的基础上对定位的定义如下定位就是对公司的产品进行设计从而能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占有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的行动。他一方面接受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关于定位的基本定义即促使产品、服务、企业品牌在目标顾客心中树立差异化形象的活动另一方面又不同意他们不改变产品的主张强调要对产品进行独特设计。在此基础上科特勒又提出了完整的STP定位方法即细分市场Segmentation确定目标市场Targeting对于供给进行独特设计以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占据特定位置Positioning的三步曲。可以看出营销战略定位的内容已经开始超越其本来的定义不是产品制造出来之后的传播行为而是产品生产出来之前的就开始的活动不是通过短期广告活动就能完成的而是与长期营销战略有关。定位一旦成为营销策略的内容就必然与营销组合的每一个要素发生密切联系。菲利普·科特勒为《定位》一书撰写前言时指出定

易拉罐形状和尺寸的最优设计

淮海工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易拉罐形状和尺寸的最优设计 作者:吴杰学号:0903102228 系(院):数理科学系 专业班级:信息与计算科学032 指导者:谭飞(高等数学教研室主任)评阅者: 2007年5月连云港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毕业论文文摘要

目录 1 引言 (1) 1.1易拉罐的发展和前景 (1) 1.2 实际调研 (2) 1.3基本设计方案 (2) 2可口可乐易拉罐的优化设计 (3) 2.1模型的假设 (4) 2.2数据测量 (4) 2.3符号说明 (5) 2.4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 2.4.1 模型一的建立与求解 (5) 2.4.2 模型二的建立与求解 (7) 2.4.3 模型三的建立与求解 (9) 2.5 模型的评价与推广 (11)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图1 罐体主要尺寸图 (4) 图2 圆柱罐体剖面图 (5) 图3 柱台罐体剖面图 (7) 图 4 罐体受压性能图 (10) 表 1 罐体主要尺寸 (4) 表 2 罐体物理性能 (10)

1 引言 1.1易拉罐的发展和前景 铝质易拉罐具有许多优点,如重量轻、密闭性好、不易破碎等,被大量用作啤酒、碳酸类饮料、果汁等食品的包装材料。1963 年,易拉罐在美国得以发明,它继承了以往罐形的造型设计特点,在顶部设计了易拉环。这是一次开启方式的革命,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享受,因而很快得到普遍应用。到了1980年,欧美市场基本上全都采用了这种铝罐作为啤酒和碳酸饮料的包装形式。经过30多年来的发展已在全球形成庞大的生产规模,供求关系已出现严重的失衡。即使是易拉罐技术发展最快,消费水平最高的美国,近年来罐厂生产能力的提高比消费需求增长快,生产能力年增2%,而需求量年增1%,同样出现年生产能力超过需求10亿只的局面。随着设计和生产技术的进步,铝罐趋向轻量化,从最初的60克降到了1970年的21~15克左右。 国内的易拉罐业始于80年代,当时年产仅24亿只,随着原罐厂进行重大技术改造的完成以及国外罐业投资者的资本输入,到目前全国易拉罐年生产能力超过100亿只。 近年来,我国铝质易拉罐产量逐年增长,年消耗量约为60~70亿只。据业内专家预测,到2010年,全国易拉罐用铝将达到29万吨。据中国饮料协会预测,到2010年,碳酸饮料产量将达到800万吨,如果罐装率按20%计算,易拉罐用量将达到124亿只。尽管国内易拉罐需求量逐年上升,但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已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为了生存,罐厂每年都出现“内耗”式的压价销售,这一方面导致罐厂本身处于亏损运营状态,另一方面阻碍了中国罐业向前发展。竞争的结果,表面上看饮料、啤酒厂是受益者,但从长远看包装品制造商因无力进行技改大幅度降低成本,而作为使用包装品的饮料、啤酒业也难以使自己产品的包装成本降低下来因而阻碍了消费,最终也是受害者。 国外罐业者在降低成本方面主要有二条途径,一是规模经济。国外罐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生产已形成集团化,具有相当大规模,在这样的基础上不断增置设备或提高生产速度再扩大规模是轻而易举的事。而国内罐厂的规模与国外相比都较小,又由于近年来大多数罐厂处于亏损运营,因而再花费一大笔资金去再引进技术和设备扩大规模是较为困难。此外在目前这种供求严重失衡的状况再扩大规模,无疑将需求关系进一步恶化。显然,靠这一途径降低成本不适合国内现状。 其次是降低原辅材料的成本。依靠科技进步降成本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罐业是集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等行业科技于一体,降低原辅材料成本就是依靠这些行业的科技进步。(1)减薄铝板材厚度。(2)改变罐形。根据国外某材料厂家报告,在美国的罐厂用铝板材料厚度每减薄0.01mm,每千罐可节省约0.22美元,易开盖口颈从404规格缩小至401规格可节省材料12.5%,罐从206口颈缩为204全套可节约材料用量6.7%,再降至202又可节约13.6%,最好水平到19.4%。为了确保罐原有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相应采用许多新工艺,诸如采用罐底二次成型技术,可使罐底耐压力提高26%。在国外有许多罐业服务的专业性厂家,从铝板材、模具、电子化工设备等制造行业形成一条龙,每当罐业提出某

壁纸墙布基本知识

壁纸的历史 壁纸的历史 公元前4000年前后,最早为人们所知的“纸”出现了,它就是埃及纸莎草纸。 事实上,壁纸起源于古代中国,首先是因为纸是中国人发明的,其次是因为在公元前200年中国人就把米纸粘到墙上。 公元105年,中国朝廷官员蔡伦以破布之类的纺织品废料为原料发明了造纸术,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纸的诞生。 公元8世纪的某时,有几名掌握造纸技术的中国囚犯在阿拉伯人手下做工,造纸技术就这样逐渐传遍了中东地区。 到公元10世纪的时候,阿拉伯人以亚麻纤维取代木头和竹子,制造出品质更好的纸张。 公元12世纪期间,造纸术在整个欧洲传播开来。 最早的欧洲木刻版印刷图画是宗教纪念品,即现在被称为“helgen”。众所周知的、最古老的圣女画像可追溯到1418年,如今它馆藏于布鲁塞尔的皇家图书馆中。而中国早在公元5世纪就使用这种印刷方法。 1481年,Jean Bourdichon为法国国王路易十一世绘制了50卷画,画面为蓝色背景上的天使,此后路易国王定制这种便携式的壁纸,因为他发现在城堡间频繁搬运很方便。其他欧洲的富人纷纷效仿,委托画家为其墙壁绘制壁纸,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墙纸却直到印刷机出现后方能称之为出现。 欧洲最早为人所知的壁纸残片是在英国剑桥洛奇基督学院的横梁上发现的,至今依然存在,其历史可追溯到1509年。那是一幅受意大利风格启发的木刻石榴图案,它印制在亨利八世颁发的一张公告的背面。壁纸的发明应归功于约克一位名叫Hugo Goes的印刷工人。 1599年,第一个裱糊工人行会在法国诞生。 法国雕刻师Jean-Michel Papillon被认为是壁纸的发明者,他于1675年开始设计匹配的连续的木刻版图案,而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壁纸就是在其基础上发明出来的。 现存的、最古老的植绒壁纸来自伍斯特(Worcester),约出现在1680年前。 英国人发明的生产方法具有重大意义,18世纪伦敦作坊的产品风靡一时。起先,崇尚潮流的伦敦人定制了昂贵的手工绘制的纸张,它们仿造建筑的细部处理或是大理石和灰泥等原料,但壁纸最终凭借其优点获得宠爱。通常,壁纸要镶嵌类似于流苏的花边或垂花饰的装饰边,而看起来有割绒效果的植绒壁纸则极度盛行。 1739年,壁纸传入美国,当时Plunket Fleeson开始在费城印刷壁纸。 美国早年的殖民地居民模仿了欧洲的壁纸样式,革命战争以后,美国人建起了自己的作坊,盛行的壁纸从新古典主义的外观到烂漫的玫瑰花图案。美国公司参与了爱国“纪念”墙纸的生产,其特点是厚实的衬里和硬纸盒。 1778年,路易十六颁布了一条法令,明确规定每卷壁纸的长度必须达到34英寸。 1785年,法国人Christophe-Philippe Oberkampf发明了第一台墙纸印刷机。

浅谈王老吉发展历程

浅谈王老吉发展历程 从商标之争、红罐包装之争、再到配方之争,消费者已经厌倦了他们的炒作,谁真假、谁正宗,已经无关紧要了,换一种饮料喝,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或许这场风波结束以后,广药集团才能感受到,王老吉之争,带给这个品牌的伤害会有多大。 王老吉之争,很可能会让这个正处于成熟期的百年品牌,迅速走向衰退 或许这场风波结束以后,广药集团才能感受到,王老吉之争,带给这个品牌的伤害会有多大。 5月28日,广药集团以75亿元为标的的索赔计划公布,让红罐王老吉的利润率也随之被曝光。 从商标之争、红罐包装之争、再到配方之争,消费者已经厌倦了他们的炒作,谁真假、谁正宗,已经无关紧要了,换一种饮料喝,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 加多宝与广药集团对簿公堂所引起的负面效应,已经影响到了品牌本身,这对于加多宝用10年的时间迅速培育起来的百年品牌,影响将是致命的。 广州人喜饮凉茶,尤其在夏季暑伏,一碗凉茶入口,顿时生津止渴、清凉舒坦。王老吉是广东人的“凉茶王”,是当地人头疼脑热时常饮用的药剂。 这一药剂创立于清朝道光年间。王老吉凉茶的家族生意在广东、香港一带一直做得不温不火,晚清之后还被不少国人带到海外。梁启超在1898年至1903年间前往美国旅游时即带此饮品。 1949年后,广州王老吉的产业被收归国有,后划归广药集团,而香港及海外的商标注册权由第五代传人王健仪所有。 1995年,香港鸿道集团从广药集团以商标租赁的方式,取得红色易拉罐装王老吉凉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经营权,并在1997年筹建加多宝集团负责运营。2000年,双方签署主商标合同,约定加多宝集团对“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至2010年。 在加多宝运营前,王老吉还是一个偏僻的东南一隅的小品牌,凉茶也只在广东家喻户晓,岭南地区以外的消费者则不知凉茶为何物。2001年,王老吉的销售额仅一亿多元,此时,王老吉已经走过百年。

王老吉案例分析报告

王老吉案例分析报告 一. 前言 最近一直在关注着加多宝和广药集团关于王老吉的商标之争,在心里一直是默默支持加多宝的,作为一个喜爱吃烧烤火锅以及一切辛辣食物的我来说,红罐的王老吉凭着一句“怕上火,喝王老吉”陪伴了我多年,像我的一个忠实老友。而且这些年来,加多宝集团所做的慈善事业也让我们消费者动容,记忆犹深的是08年汶川地震中王老吉捐了一个亿,致使那段时期全民疯抢王老吉,一起抗震救灾的经历使我们广大消费者对这个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怀有了不一般的感情。这种感情在这场商标之争中网友们对加多宝的支持中可见一斑。然而让大家失望的是,这场旷日持久的商标之争还是以加多宝的失败告终。5月11日,不管对加多宝集团和广药集团,还是对我们广大的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日子,经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裁决,广药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签订的《“王老吉(微博)”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至此,王老吉商标“回归”广药,持续了近两年的王老吉红绿之争告一段落。这么多年来我们所熟知和喜爱的红罐的王老吉将何去何从,消费者们不禁大呼:现在我们上火了,该喝什么?昨晚去逛超市,已几乎看不到曾经占领着各大超市醒目货架的红罐王老吉了,只有仅剩的几箱库存蜷缩在底层货架的一隅。取而代之的,我看到了新出的红罐和其正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货架,颇有当年王老吉的风范,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一句话——“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中国商标第一案、价值1080亿元的王老吉商标之争带来的肯定是一个品牌价值的丧失,而在这其中,必定有其他品牌趁机上位。近几年来,中国企业之间的各种战争此起彼伏,这些不禁引起我们各种思考。今天,作为对从此消失在我们生活中的红罐王老吉的怀念,我选择这一饮料企业来进行分析。 二. 企业基本情况 王老吉的组成:(1)加多宝-------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是香港加多宝集团在大陆地区设立的独家投资公司。加多宝集团是一家大型专业饮料生产及销售企业,于1995年创立,同年推出首批红色罐装“王老吉”。1998年,集团以外资形式在中国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设立首个生产基地。销售网络遍及中国大陆30 多个省、市、自治区,并销往东南亚、

墙布发展历史历程

墙布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14-8-13 资料来源:蒙特罗墙布 一、简介 墙布,又称“壁布”。裱糊墙面的织物。用棉布为底布,并在底布上施以印花或轧纹浮雕,也有以大提花织成。所用纹样多为几何图形和花卉图案。 二、详解 1、释义: 【注音】:qiáng bù 壁布(TEXTILE WALLCOVERINGS)或称纺织壁纸。表面为纺织材料,也可以印花、压纹。 特点:视觉舒适、触感柔和、吸音、透气、亲和性佳、典雅、高贵。 a、纱线壁布:用不同式样的纱或线构成图案和色彩; b、织布类壁纸:有平织布面、提花布面和无纺布面; c、植绒壁布:将短纤维植入底纸,产生质感极佳的绒布效果; d、功能类壁布:采用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对纺织品及棉花进行处理,并把棉花织成针刺棉作为墙布的底层,使表层的布和底层的针刺棉都具有阻燃、隔热、保温、吸音、隔音、抗菌、防霉、防水、防油、防污、防尘、防静电等功能。 2、起源 英文名分别叫wallpaper、wallfabric,总称叫wallcoverings。顾名思义,它是裱贴在墙面用于装饰的一种特殊的“纸”和“布”,是一种常用的建筑内墙墙面装饰材料。 在1400年晚期,墙纸最早发源地在法国,最初用来代替昂贵的挂毯,后来传至欧洲各国。 在16世纪晚期,出现手工绘制的墙纸。 1839年,在英国出现印刷墙纸,以后在工业发达的国家广泛生产应用。 大约在1880年,墙纸开始传入中国,但当时多在租界内的洋房使用。中国制造的第一卷印刷、压花同步的纸与PVC复合的墙纸是1978年在北京生产出来的。 随着人们对高档装饰材料的需求和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又在墙纸的基础上设计生产出特殊布基的墙布产品,投入市场以来,得到顾客的广泛应用。墙布产品的面世使墙面装饰材料又增加新的产品。 墙纸的最初应用还得追溯到的古老的中国。原因有二。首先,纸最初是由中国人发明的。其次,据史料记载,中国人在公元前200年就已经开始用米纸来装饰墙壁了。 148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一世曾命画家JeanBourdichon画了50卷蓝色背景的天使图案的壁纸。因为该国王很喜欢居住于不同的城堡之间,而他希望在他搬家的时候能将“墙壁”也一并搬走。除此之外。也有史书记载说,中世纪富裕的欧洲人曾委托艺术家在纸上作画以装饰墙壁。但在印刷机被发明之前,真正意义上的墙纸并不存在。 英国保留着现存的最古老的欧洲墙纸碎片。经鉴定,英国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旅馆柱子上遗留的墙纸碎片于公元1509年

王老吉品牌的发展历程

王老吉品牌的发展历程 一、起源和发展 王老吉的品牌可以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间,由王泽邦在广州创立,其基本配方沿用至今已近180年。180多年的发展历史足以让我们震惊。 1949年解放后,王老吉凉茶维持了多年,1956年国家实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将8间历史悠久的中药厂合并,以固定资产和员工数目最多的王老吉命名,称为王老吉联合制药厂。“文化大革命”期间,“王老吉”一名,被认为是为资本家树碑立传,于是改名为“广州中药九厂”,而“王老吉凉茶”也改名为“广东凉茶”。1982年,中药九厂改名“广州羊城药厂”。1992年转制成为以国家股为主体的股份制企业,改名“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羊城药业的母公司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在1997年重组资产,成立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至此,王老吉凉茶基本就划归在两个实体里,羊城药业主导王老吉在大陆的品牌,香港王老吉主导着王老吉在港澳及海外的品牌。另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是:此时两家经营王老吉产品的营业额都是很小的,如果没有后面故事的发生,也许两家产品就相安无事地在低水平规模上运作下去了。这个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就是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老板陈鸿道,原是大陆东莞人,后跑到香港发迹。 1995年,陈鸿道从香港王老吉那得到了秘方,开始生产王老吉凉茶,后来卖得不错,开始琢磨在大陆发展业务。1997年在大陆成立了加多宝公司,在东莞开了第一家工厂,又从广药集团处获取了王老吉大陆品牌使用权。从这一系列事情可以看出,陈鸿道是以很低的成本获取了王老吉秘方以及在大陆的品牌使用权。也说明当时王老吉品牌的认知度很低,用广药集团某领导的话说,把一个“用不上的资源”交给别人去运作。可是这个“用不上的资源”到了加多宝手里就成了宝贝,他们开始大规模市场运作,利用奥运会、亚运会、汶川地

铝质易拉罐成形工艺及模具

摘要:对罐体拉伸工序、变薄拉伸工序和底部成形工序进行了分析,并对与这些工序相关的模具在设计和制造中存在的若干关键性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易拉罐;成形工艺;模具;变薄拉伸 1 引言 铝质易拉罐在饮料包装容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易拉罐的制造融合了冶金、化工、机械、电子、食品等诸多行业的先进技术,成为铝深加工的一个缩影。随着饮料包装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对众多制罐企业而言,如何在易拉罐生产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板料厚度,减轻单罐质量,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是企业追求的重要目标。为此,以轻量化(light-weighting)为特征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正在悄然兴起。易拉罐轻量化涉及到许多关键性技术,其中罐体成形工艺和模具技术是十分重要的方面。 2 罐体制造工艺和技术 罐体制造工艺流程 CCB-1A型罐罐体的主要制造工艺流程如下:卷料输送→卷料润滑→落料、拉伸→罐体成形→修边→清洗/烘干→堆垛/卸→涂底色→烘干→彩印→底涂→烘干→内喷涂→内烘干→罐口润滑→缩颈→旋压缩颈。 在工艺流程中,落料、拉伸、罐体成形、修边、缩径、旋压缩径/翻边工序需要模具加工,其中以落料、拉伸和罐体成形工序与模具最为关键,其工艺水平及模具设计制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易拉罐的质量和生产成本。 罐体制造工艺分析 (1)落料一拉伸复合工序。拉伸时,坯料边缘的材料沿着径向形成杯,因此在塑性流动区域的单元体为双向受压,单向受拉的三向应力状态,如图1所示。由于受凸模圆弧和拉伸凹模圆弧的作用,杯下部壁厚约减薄10%,而杯口增厚约25%。杯转角处的圆弧大小对后续工序(罐体成形)有较大的影响,若控制不好,易产生断罐。因此落料拉伸工序必须考虑以下因素:杯的直径和拉伸比、凸模圆弧、拉伸凹模圆弧、凸、凹模间隙、铝材的机械性能、模具表面的摩擦性能、材料表面的润滑、拉伸速度、突耳率等。突耳的产生主要由2个因素确定:一是金属材料的性能,二是拉伸模具的设计。突耳出现在杯的最高点同时也是最薄点,将会对罐体成形带来影响,造成修边不全,废品率增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