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西禁忌语_委婉语差异的对比研究

中西禁忌语_委婉语差异的对比研究

第25卷第5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25No.5 2005年9月 Jour nal of S outh-Central U nivers 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 ep.2005

中西禁忌语、委婉语差异的对比研究

严莉芬

(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本文以文化的视角,从种族、隐私、禁忌粗语、数字、颜色及花的禁忌等方面,探讨了中西禁忌语及委婉语的差异及其因源。

关键词:禁忌语;委婉语;文化差异;语言交流;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33X(2005)05-0171-04

一、禁忌(taboo)的词源及其产生的原因

禁忌(tabo o)一词源于汤加词tabu,最初由海军上校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借用。库克借用该词使之成为英文,词性也由原词(tabu)的形容词演变为现在的名词及动词。名词意为“禁忌语”或“禁忌的事物本身”;动词指“使某人或某事成为禁忌”。本文所使用的禁忌语一词既指语言中的禁忌,也指现实中被认为是禁忌的事物。

禁忌源于人类最初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力的困惑和误解。远古时代,人们对风雨雷电、火山地震、日月全蚀以及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不理解,因而产生了恐惧,他们凭着自己有限的经验和主观臆断来理解和想象这一切,其结果必然是以自己的幻想创造了神。神是万物的主宰,祸福的根源。人们把所有的愿望、祈求、祝福甚至诅咒都寄托在神灵身上,因此,神灵不可亵渎,需要人们的顶礼膜拜。与神灵有关的东西都被尊为灵物,列为禁忌,不可冒犯。

禁忌语是与语言的灵物崇拜相伴而产生的,其本身就是一种禁忌。古代人们对语言的本质不能清楚地认识,他们认为语言如同大自然的风声、雨声和雷声,有一种超自然的神力,既可降福消灾,也可给人们带来苦难。因此,人们将言语所代表的事物和言语本身等同起来,也就是将表示祸福的词语看成祸福的本身,并且在交流中小心谨慎地使用与祸福有关的词语,唯恐触怒神灵。比如,像God(神)、dev il (魔鬼)、Christ(耶稣)等词,除了严肃正式的谈话以外,是不能随便说出口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语言的禁忌的确成为人们关注的主题。禁忌语的产生当然部分归因于各国的文化习俗和宗教理论,但这似乎不能解释一切,有些学者认为,心理因素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我们知道,许多词被认为是“下流的,粗俗的”,并非由于这些词本身的字面意义,而主要是因为人们的心理联想、生活经历和条件作用赋予这些词以感情意义。[1]

二、中西禁忌语差异对比

每一种语言中似乎都有一些词语遭到人们的忌讳,而且涉及的总是限于某些方面。中西禁忌语的差异,常常是由不同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因素造成的。我们在探其差异的同时,也要探其差异之源。

1.种族禁忌。种族歧视是英语禁忌语的又一主题。美国黑人在历史上备受歧视,反映到语言上称他们为:nig ger,niggr a,nig gro(黑鬼),对黑人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污辱。种族歧视还涉及到把美籍意大利人称为dag os;把美籍犹太人称为kikes;美籍波兰人称为potacks;美籍华人称为Chinks;美籍日本人称为Japs等。

在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中,也产生过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性称谓:“南蛮北夷”、“东越西胡”。这种称谓充分体现了统治阶级以自我为中心歧视少数民族的思想。如今,这种称谓已成为交际中的禁忌语。

2.隐私禁忌。西方国家的人非常重视个人隐私。在西方国家,工资收入、家庭财产、婚姻状况、个人经历等等都被认为是个人隐私,别人是不能随便过问

171

收稿日期:2004-09-20

作者简介:严莉芬(1966-),女,湖北省汉川县人,中南民族大学讲师,主要研究英语语言文化。

的。西方国家流传一句谚语:A m an's ho me is his Castle.(一个人的家是他的不可侵犯的圣地),也就是说不经允许不得入内。因此,他的私生活和私事也不可侵犯。

在现代社会,身材苗条纤细被认为是健康与时髦的象征。所以我们应避免询问人们的体重或使用那些令人难堪的词语。因此,英语国家里就诞生了一些替代词,如:fuller fig ure(=fat figure肥胖的身躯);Juno esque(=tall and fat w om an身材肥胖的女人,身材高大丰腴的女人);High and M ighty(= tall and fat m an.身材高大肥胖的男人)。

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待年龄问题的态度不同。在中国,“老”是智慧和经验的象征,对“老”有许多赞誉之词,如“老马识途”,“老当益壮”,“老骥伏枥”,“老马嘶风”等。我们称呼上了年纪的人为“老教授”、“老寿星”、“老先生”,表示他们德高望重应受到尊敬。而在英美人看来“老”就意味着“不中用了”,“该退休了”,所以“old”也就成了他们忌用的词。

年龄,尤其是女人的年龄,在西方国家里是高度的隐私。因此,同讲英语的外国人交谈时,应尽量避免提下列问题:

How old are yo u?(你多大年纪了?)

What's your ag e?(你多大年纪了?)

中国人对婚姻、收入心无禁忌,交谈时也会心存坦荡,毫不介意。但英美人对此却禁若寒蝉,交谈中也会吞吞吐吐,尽量回避。因此,我们不可冒昧地问他们:

Are y ou married or single?(你结婚了吗?)

How co me yo u're still single?(你怎么还没结婚呢?)

How much do y ou make?(你挣多少钱?)

What's your income?(你收入多少?)

How m uch did that w atch co st you?(你花多少钱买那块表?)

3.粗语禁忌。现代英语中最为典型的禁忌语是指那些由四个字母拼缀成的“脏词”,虽然其中有些词并不是由四个字母组成,但是往往被称为四字母词(four letter w or d)。被贴上淫秽标签的“四字母词”不是黑话,不是俚语,更不是方言,而是英语词汇中最古老、最稳定的一部分。这些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极具口语特色,因而迎合了下层社会人们的口味,人们津津乐道。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不得不通过一条法令,禁止在广播电视等媒体中使用七个“四字母词”:cocksucker(口淫者),shit (粪便),mother fucker(乱伦之子),fuck(交媾), cunt(阴道),piss(小便),tit(乳头)。交际中人们对此类词非常敏感,所以我们绝对不能滥用,以免引起误会。

有趣的是,即使是在说英语的国度中,不同的国家对同一禁忌粗语的反应也是完全不一样的。19世纪30年代的美国,shirt(衬衣)、leg(大腿)、corset (紧身衣)甚至w o man都成了语言禁忌的对象。女士们对被称为w oman(妇女)非常反感。因为在当时的美国,“妇女”意指社会下层的有失教养的“女人”。同时代的英国人对此却不能理解,因为在英国,无论是女皇、公爵夫人或伯爵夫人,都可被称为“w oman”。

英国人也有令美国人感到吃惊的时候。在英国, bloo dy一词似乎是莫名其妙地被贬为粗俗俚语,成为英国英语中最大的禁词之一。20世纪初在伦敦上演了一个名为Py mmalion的戏剧,剧中女主角说到:Walk!Not bloody likely.I'm going in a tax i. (要我走路那是绝不可能的,我要坐出租车)。整个大英帝国都被激怒了。人们认为怎么能把bloo dy这个粗词用在戏剧中呢?这个在英国被称为头号禁词的bloo dy,美国人使用却不以为然,他们觉得英国人对“blo ody”的禁忌是十分荒唐可笑的。

在骂“你是个畜生!”或“可恶的东西!”时,英国人会使用有关神的话语:如For Christ's sake!(为了基督!);God damned!(神啊!受诅咒吧!);Hell! (可恶的地狱!);Oh,dam n it.(诅咒它吧!)。[2]这些话比中国人骂“你是畜生!”更为严重,因为这不仅是“骂人”,也是对神的冒犯。汉语中我们也有相似的词语,如:他妈的、该死的、砍头的等等,如今已被文明人所不耻,绝少使用。

4.数字、颜色及花的禁忌。信奉基督教的国家的人们忌讳13这个数字。据《圣经》记载,基督耶稣最后的晚餐是和12个门徒一起共进的,这第13个人就是弟子尤大,他为了贪图30块银币出卖了耶稣,致使耶稣在星期五被钉在十字架上,所以13被视为凶数,为不幸的象征。如果是13号同时又是星期五,那就更不吉利了,所以这一天一般不宴请,也不参加活动。美国和其它的西方国家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数字13。飞行试验因13日而推迟,建筑物没有第13层,房屋和建筑物也不标注13号。一桌人吃饭,也尽量不要安排13个人。

对数字还有一些其它的忌讳。比如日本人忌讳4字,因为4字与死的读音相似,意味着倒霉和不

172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

幸。在日常生活中礼品不送4份,剧场不用4号,这和宗教没有关系,这是受语言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

与日本人相似,中国人也不喜欢数字“4”,因它与“死”发音相似。喜欢数字“8”,因音似“发”;喜欢数字“9”,寓意“长久。”

至于有关颜色的禁忌,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可能把相同的颜色与不同的情感或象征相联系。比如,中国的新娘结婚时喜欢穿红色的衣服,寓意红红火火,大吉大利。中国农村丧葬时子孙都要穿白色的孝服。可是在西方国家,结婚时新娘要穿白色的婚纱,象征纯洁和神圣。丧葬时要穿黑色的衣服。巴西人以棕黄色为凶丧之色,因为他们认为人死好比黄叶从树上落下来。乌拉圭人忌讳青色,认为青色预示着黑暗的前夕。埃及人忌讳黄色,认黄色为不幸和丧葬之色。埃塞俄比亚人出门作客时不能穿浅黄色的衣服,这样的衣服是在哀悼死者时才穿。马来西亚人也忌黄色。土耳其人布置房间时忌讳用茄花色,他们认为茄花代表凶兆。日本人不喜欢绿色,阿拉伯人忌讳黄色。[3]

花是人们所喜欢的,在迎接宾客时花是不可缺少的,比如机场要献花,房间要摆花,宴会的桌子上也要插花。在日常的对外交往中,也常以花为礼物,表达祝贺、爱慕、慰问等。在不同的国家用不同的花和花色也是有忌讳的。比如在法国,黄色的花是不忠诚的象征,是不吉利的。中国人很喜欢菊花,但在法国、意大利,黄菊花是用来悼念死者的,不能随便摆放。日本人忌讳荷花,认为是死亡和不幸的象征,但泰国人却喜欢荷花。

四、英汉委婉语

禁忌语广泛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东西方人都讳言死亡、残疾、隐私、性行为等,常常用委婉语加以带过。英文euphem ism(委婉语)一词系源自希腊语。词头“eu-”的意思是“go od”(好),词干“phemism”的意思是“speech”(语言)。一般认为,凡是表示禁忌或敏感事物的含蓄、迂回或动听的言词,均在委婉语之列。

大量的社会、心理、语言上的禁忌正是委婉语产生的前提。上文提到诸如God、Jesus、dam n和hell 等词,由于宗教的原因人们尽量少用或干脆不用或就用委婉语取而代之。如以Go to blazes代替Go to hell,以Gorblimery代替God blind me。那个曾引起哗然的bloo dy也引出了一些如r uddy、bloom ing 等的委婉说法。

英语委婉语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传统委婉语(traditional euphemism s)和文体委婉语(sty listic euphemism s)。传统委婉语亦称是与禁忌语密切相关的。像生、死、葬、性、裸、拉、撒等禁忌事物,如果直接表达,那就是禁忌语,给人的感觉是粗鄙、生硬、刺耳、无礼。反之,如果间接表达,这就是委婉语,给人的印象是典雅、含蓄、中听、有礼。英语中有不少表达“死亡”、“疾病”、“怀孕”、“恋爱”、“厕所”的委婉语:

1.“死亡”(death)。如to be asleep in the Arm s o f God(安睡在上帝的怀中),to be at peace(平静了),to be called to God(被召唤到上帝那),to be hom e and free(到家自由了),the final departure (最后离去),final sleep(最后一觉),to g o to o ne's long hom e(回到永久之家),to hav e fo und rest(得到安息),in heaven(在天堂),w ith God(和上帝在一起)等等。

与之相对,汉语有“去世了”、“仙逝了”、“到极乐世界去了”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2.“疾病”(disease)。大多数人避免直接谈论致命的疾病。例如人们用terminal illness来代替癌症一词。Sightless(blind盲的),mental hom e(mental hospital精神病院)。

除委婉说法之外,人们也用缩写词来避免直接谈论疾病的名称:AIDS(Acquired Im mune Deficiency Syndro me爱滋病: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Big C(Cancer癌症);DT s(delirium tremens 震颤性精神错乱)。

3.“怀孕”(pregnancy)。如a hole out in one(一击入洞),an accident(一次事故),eating for tw o (吃双份饭),full of heir(怀有继承人),to have a hump in the front(前身有块隆肉),to have o ne w atermelon on the vine(藤上有瓜了)等等。

汉语文化中表示某女子怀孕了,人们通常说“她有喜了”、“她快要做妈妈了”,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

4.“恋爱”(being in lov e)。如to be shock up (被震撼了),to cut o ne's ey e at(被吸引了眼球), w andering eye(游荡不定的眼神),to make eyes at (凝视)等。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以含蓄、委婉著称。人们表达感情也不会像西方文化那样直接了当,俩人相爱,羞于表达,“他们相好了”、“连理枝”、“比翼鸟”,形象生动,心领神会。

5.“厕所”(lav ato ry)。人们最常见的委婉语莫过于“厕所”的表达了:men,wo men,ladies, g entlemen,public,co nvenience,com fo rt station,

173

第25卷 严莉芬:中西禁忌语、委婉语差异的对比研究

bathroo m,w ashro om,r est room,W.C,toilet等都是委婉说法。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上厕所”的表达方法:如go and see m y aunt(去看我姑姑),have a bm(有百慕大),w here can I w ash my hands?(在哪洗手呢?)在美国口语中,常说w ash up,fix my face, po w er,our no ses,visit John to do No1.job(大便);visit John to do No.2job(小便)。

另外,body refuse,human w aste products, excrem ent等文雅词则用来表达人们不愿提及的排泄物。[4]

总之,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西方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反之,越细致深入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传统、习俗以致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地使用这种语言。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也应该包括文化教学,禁忌现象以及委婉语几乎出现于所有不同的文化中,彼此既有相通也有相异之处。只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对比研究,才能减少文化冲突,进行成功的语言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文件.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56.

[2] 李麟.东方人西方人[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

91.[3] 葛校琴.英汉语言禁忌的深层化映现[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2).

[4] 刘纯豹,陈海.英语委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20.

(责任编辑 田 敏)

Contrastive Studies of Differences of Taboo and

Euphemism between West-countries and China

Yan L i-f en

(Colleg e of F or eig n L ang uag es,So ut h-Cent ral U niv ersit y for N atio nalities,Wuhan Hubei430074,China) Abstract:Taboo and euphem ism,w hich reflect tr aditio nal custom s,religious believes and valuable viewpoint,ex tensively ex ist in each field o f human liv es.T he author contr astively studies on differences of taboo and euphem ism between west-countries and China fro m r elig io n,race,privacy,four-letter-w ord, num ber,colo r and flo w er.Not only differences but also their sour ces have been illustrated.T hus different cultural differ ences can be understo od and unnecessary comm unicative conflicts w ill be avoided. M eanw hile,com munication w ill be prom oted to be finished successfully.

Key words:taboo;euphemism,cultural differences,language communicatio n,co mmunicative ability. 174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

相关主题